TW201443356A - 流體壓缸 - Google Patents

流體壓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3356A
TW201443356A TW102141219A TW102141219A TW201443356A TW 201443356 A TW201443356 A TW 201443356A TW 102141219 A TW102141219 A TW 102141219A TW 102141219 A TW102141219 A TW 102141219A TW 201443356 A TW201443356 A TW 2014433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ylinder tube
positioning
fluid pressure
pis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1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4696B (zh
Inventor
Kenji Nomura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3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6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8Cylinder to end cap 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3End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8Cylinder to end cap assemblies
    • F15B15/1442End cap sea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9Fluid interconnections, e.g. fluid connectors,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在流體壓缸(10)中,第一定位環圈(26)係可拆卸地設置在頭蓋(14)之第一環形突部(34)上,且第二定位環圈(28)係可拆卸地設置在桿蓋(16)之第二環形突部(48)上。此外,提供一種結構,其中缸管(12)之相對兩端係可插入且可被固持在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之外周側上。因此,藉由準備具有不同直徑之新缸管(12a),及新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且經由被安裝在該第一及第二環形突部(34、48)上之該新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來安裝該新缸管(12a),便可以獲得具有不同孔徑之流體壓缸(10)。

Description

流體壓缸
本發明係關於流體壓缸,其中,活塞係在壓力流體供應之作用下朝軸向位移。
至目前為止,就作為用於工件等等之輸送構件而言,已有使用一種流體壓缸,其具有可在壓力流體供應之作用下而位移之活塞。
此種流體壓缸(例如,如日本早期公開實用新型申請案第56-146105號所揭示者)係包括圓柱形缸管、設置在該缸管之一端上的缸蓋以及經設置成可在該缸管內部中位移之活塞。此外,藉由供應壓力流體至缸蓋的埠口,該活塞會由被引入缸管內部之壓力流體所壓迫而朝軸向位移。朝活塞之軸向所施加之推力會被轉換成該流體壓缸之輸出。
該流體壓缸包括設置在該缸蓋之一端上的插承接頭(spigot joint),其係朝向缸管之側邊突出。缸管被插入於插承接頭之外周側上,藉此該缸管與缸蓋係在被定位於軸向及徑向之狀態下被組裝。
藉由上述的流體壓缸,舉例來說,當要改變輸送工 件之形狀或重量等等時,由於該流體壓缸所需之輸出大小亦會受到改變,因此需要準備具有對應於工件改變之不同輸出大小之不同類型的流體壓缸,這會導致設備成本的增加。
此外,近年來,從節能及降低成本的觀點而言,希望可使用一種流體壓缸,其可獲得與該工件之形狀及重量相匹配的理想輸出。然而,一般而言,難以精細地設定流體壓缸中之不同孔徑(缸直徑)的規格,在一些情況中,可能會使用具有輸出性能大於期望輸出之流體壓缸。在這些情況中,用於輸送該工件之輸出係過大的,且造成使用過量之壓力流體,因此壓力流體之消耗量會超過原本所要的消耗量,而這便與近年來降低能耗的趨勢背道而馳。
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係要提供一種流體壓缸,其藉由簡單地進行流體壓缸之缸直徑的改變而可降低設備成本,且同時可使缸的輸出能夠自由地改變,並且降低能耗。
本發明之特徵在於一種流體壓缸,其包含:在其內部中具有缸腔室之圓筒狀缸管;安裝在該缸管之兩端上的一對蓋構件;以及可沿著該缸腔室位移地設置之活塞,其中用於將缸管徑向地且同軸地固持於該蓋構件之定位構件係可拆卸地設置在該缸管與該蓋構件之間。
依照本發明,在其中一對蓋構件係分別地安裝在圓筒狀缸管(於其內部具有缸腔室)之兩端上且其中該活塞係沿缸管可位移地設置的流體壓缸中,該定位構件係可拆卸地設置在蓋構件與缸管之間,且由於該定位構件,該缸管可以被徑向地且同軸地固持於蓋構件。
因此,當缸管欲以具有不同直徑之缸腔室的不同缸管來替換時,該定位構件係從蓋構件移除,且安裝尺寸為對應於該不同缸管之定位構件,藉此該缸管可以容易地由具有不同直徑之不同缸管來更換及替換而同時使用相同的蓋構件。
因此,在欲改變藉由流體壓缸所獲得之輸出的情況下,能夠使用該流體壓缸之相同的蓋構件來改變輸出,且獲得所要之輸出,而不需要準備配備具有不同直徑之缸管及具有不同直徑且被設置在該缸管內部中之活塞的不同流體壓缸。更具體言之,由於可以避免用於準備新的流體壓缸之設備成本,並且可建構一種流體壓缸,其中缸管與活塞可經選擇成具有最佳直徑(孔徑)來獲得所要的輸出,例如相較於使用針對所要輸出具有過度的輸出性能之流體壓缸而言,該流體壓缸能以最小的壓力流體消耗量來操作,因而可實現節能的目的。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將可從以下說明並配合所附圖式來獲得更深入的瞭解,在諸圖式中係以繪示性實例來展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10、100‧‧‧流體壓缸
12、12a、102‧‧‧缸管
14、108‧‧‧頭蓋
16、110‧‧‧桿蓋
18、18a‧‧‧活塞
20‧‧‧缸腔室
22a、22b‧‧‧O形環圈
24a、24b、120a、120b‧‧‧嚙合溝槽
26、26a、104‧‧‧第一定位環圈
28、28a、106‧‧‧第二定位環圈
30‧‧‧凹腔
32‧‧‧第一密封環圈
34‧‧‧第一環形突部
36‧‧‧第一流體埠口
38‧‧‧桿孔
40‧‧‧軸襯
42‧‧‧桿襯墊
46‧‧‧第二密封環圈
48‧‧‧第二環形突部
50‧‧‧第二流體埠口
52‧‧‧活塞襯墊
54‧‧‧磁體
56‧‧‧耐磨環圈
60‧‧‧活塞桿
64‧‧‧第一緩衝環圈
66‧‧‧第二緩衝環圈
112‧‧‧第一插承接頭
114‧‧‧第二插承接頭
116‧‧‧插塞表面
118‧‧‧固持表面
第1圖係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流體壓缸之整體截面視圖;第2圖係第1圖之流體壓缸的分解截面視圖;第3圖係放大截面視圖,其中展示第1圖中所示之桿蓋上之第二定位環圈的附近;第4圖係整體截面視圖,其中展示在第1圖之流體壓缸中要 更換具有不同直徑之新缸管的狀態;第5圖係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流體壓缸之整體截面視圖;第6圖係第5圖之流體壓缸的分解截面視圖;及第7圖係放大截面視圖,其中展示第5圖中所示之桿蓋上之第二定位環圈的附近。
如第1及2圖所示,流體壓缸10包括圓筒狀缸管12、安裝在缸管12之一端上的頭蓋(蓋構件)14、安裝在缸管12之另一端側上的桿蓋(蓋構件)16及活塞18,該活塞係可位移地設置在缸管12的內部中。
缸管12係由圓筒狀本體所構成,其以實質固定的直徑(缸直徑C1)沿軸向(箭頭方向A及B)延伸。將活塞18容納於其中之缸腔室20係形成在缸管12的內部中。
此外,在缸管12之軸向(箭頭方向A及B)的兩端上係分別經由環形溝槽而設置有O形環圈(密封構件)22a、22b。分別在缸管12之兩端的內周面上係一起形成有環形嚙合溝槽(溝槽)24a、24b,該等溝槽係朝徑向朝外方向凹進。第一及定位環圈(定位構件)26、28(將在下文說明)係嚙合在嚙合溝槽24a、24b中。
該頭蓋14舉例來說係由具有實質上呈矩形形狀之橫截面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包括朝軸向(由箭頭A及B所示)貫穿頭蓋14之四個隅角之貫孔。未圖示之連接桿係插入穿過該等貫孔。
在頭蓋14之中央部分中係形成具有預定深度之凹 腔30,該凹腔係與缸管12側(在箭頭方向A)形成面對關係,且第一密封環圈32係安裝於形成在凹腔30之內周面上的環形溝槽中。凹腔30係實質上呈圓形橫截面且具有實質上固定的直徑,且當頭蓋14安裝於缸管12之一端上時係與該缸腔室20相連通。
此外,朝向缸管12側(在箭頭方向A)突出之第一環形突部34係形成在頭蓋14於缸管12側(在箭頭方向A)上的一個端面上。該第一環形突部34係形成在凹腔30之外周側上而與凹腔30同軸且呈環形形狀。
環形第一定位環圈26係安裝在第一環形突部34之外周側上,且缸管12係藉由第一定位環圈26之外周面與嚙合溝槽24a嚙合而被固持,該嚙合溝槽係形成在缸管12之一端上。更具體言之,如第1及2圖所示,第一定位環圈26係形成為使得其內直徑D1(參考第2圖)具有實質上與第一環形突部34之外直徑相同的直徑,且其外直徑D2(參考第2圖)係具有實質上與缸管12中之嚙合溝槽24a的內直徑相同之直徑。
另一方面,在頭蓋14之側面上係設置有第一流體埠口36,壓力流體係經由該第一流體埠口而供應及排出,該第一流體埠口36與凹腔30相連通。此外,在壓力流體從未圖示的壓力流體供應源被供應至第一流體埠口36後,該壓力流體便被引入至凹腔30中。
該桿蓋16舉例來說係由具有實質上呈矩形形狀之橫截面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且包括朝軸向(由箭頭A及B所示)貫穿桿蓋16之四個隅角之貫孔。連接桿係插入穿過該等貫孔。此外,如第1圖所示,在缸管12藉由螺帽螺合於插入穿過該頭蓋 14與桿蓋16之連接桿的兩端上而被安裝於桿蓋16與頭蓋14之間的狀態中,該缸管12係被夾持而固定在頭蓋14與桿蓋16之間。
此外,桿蓋16之中央部分係朝遠離缸管12之方向而凸出。桿孔38係形成在該凸出部之實質中央部分中且貫穿於軸向(箭頭方向A及B)。此外,軸襯40與桿襯墊42係安裝在桿孔38之內周面上。第二密封環圈46係經由設置在桿孔38之內周面中的環形溝槽而安裝。桿孔38係與缸腔室20相連通。
再者,朝向缸管12側(在箭頭方向B)突出之第二環形突部48係形成在桿蓋16位在缸管12側上(在箭頭方向B)的一個端面上。該第二環形突部48係形成在桿孔38之外周側上而呈環形形狀且與桿孔38同軸。此外,第二環形突部48係與頭蓋14之第一環形突部34同軸,且具有與頭蓋14之第一環形突部34相同的直徑。
此外,如第3圖所示,環形第二定位環圈28係安裝在第二環形突部48之外周面上。第二定位環圈28之外周面係與形成在缸管12之另一端上的嚙合溝槽24b相嚙合,藉此固持該缸管12。更具體言之,如第2圖所示,第二定位環圈28係形成為使得其內直徑D1具有實質上與第二環形突部48之外直徑相同的直徑,且其外直徑D2係具有實質上與缸管12中之嚙合溝槽24b的內直徑相同之直徑。
再者,第二定位環圈28係形成與第一定位環圈26相同的形狀。換言之,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係設置成一對。
另一方面,第二流體埠口50(壓力流體係經由其而供應及排出)係設置在桿蓋16之側面上,且該第二流體埠口50 係與桿孔38相連通。此外,從第二流體埠口50供應之壓力流體係從桿孔38而被引入至缸腔室20。
如第1及2圖所示,活塞18係形成有實質與缸管12之缸直徑C1相同的直徑。活塞襯墊52、磁體54及耐磨環圈56係經由活塞18之外周面上的複數個環形溝槽而安裝。
此外,貫穿於軸向(箭頭方向A及B)之活塞開孔(未圖示)係形成在活塞18之中央部分。活塞桿60之一端係插入且連接在活塞開孔中。
活塞桿60之一端係連接至活塞18,而活塞桿60之另一端係插入穿過桿孔38且由軸襯40可位移地支撐。
此外,第一及第二緩衝環圈64、66係分別安裝在活塞18之兩端面上。第一及第二緩衝環圈64、66係形成實質相同的形狀。第一緩衝環圈64係配置在活塞18位於頭蓋14側(在箭頭方向B)上的一個端側上,且從該一個端側朝外突出。另一方面,該第二緩衝環圈66係配置在活塞18位於桿蓋16側上(在箭頭方向A)的另一端側上,且被設置成與活塞桿60之外周面形成覆蓋關係。
此外,在活塞18朝軸向位移後,第一及第二緩衝環圈64、66係分別插入至凹腔30及桿孔38中,且藉由緩衝環圈64、66與第一及第二密封環圈32、46滑動接觸,降低活塞18之位移速度。
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流體壓缸10基本上係如上述建構而成。接下來,將說明該流體壓缸之操作及具有優點的功效。第1圖所示之狀態將稱之為初始狀態,其中活塞18係朝 向頭蓋14側(箭頭方向B)位移,且該第一緩衝環圈64係被容納在凹腔30中。
一開始,來自於未圖示的壓力流體供應源之壓力流體被引入至第一流體埠口36。在此情況中,第二流體埠口50係在未圖示之切換閥的切換動作之作用下而處於通向大氣之狀態。之後,壓力流體從第一流體埠口36被供應至凹腔30中,且藉由從凹腔30被引入至缸腔室20之該壓力流體,活塞18被壓迫朝向桿蓋16側(在箭頭方向A)。此外,活塞桿60亦因為活塞18之位移而位移,且安裝在活塞桿60之該端上的第一緩衝環圈64係與凹腔30分離且同時與第一密封環圈32滑動接觸。
接下來,在活塞18進一步位移後,該第二緩衝環圈66被插入至桿孔38中,藉此使得壓力流體之流率受到限制且被壓縮在缸腔室20的內部。因此,當活塞18位移時會產生位移阻力,活塞18之位移速度便隨著活塞18接近其位移結束位置而逐漸地減小。
最後,活塞18逐漸地朝向該桿蓋16側(在箭頭方向A)位移,之後該第二緩衝環圈66變成完全容納在桿孔38中,藉此抵達位移結束位置,其中活塞18已抵達該桿蓋16側(在箭頭方向A)。
另一方面,若活塞18朝相反方向(在箭頭方向B)位移,則壓力流體被供應至第二流體埠口50,且該第一流體埠口36在未圖示之切換閥的切換動作之作用下而處於通向大氣的狀態。此外,壓力流體從第二流體埠口50被供應至桿孔38中,且藉由從桿孔38被引入至缸腔室20之該壓力流體,該活塞18被壓迫朝 向頭蓋14側(在箭頭方向B)。
此外,活塞桿60亦因為活塞18之位移而位移,且安裝在活塞桿60之該端上的第二緩衝環圈66係與桿孔38分離且同時與第二密封環圈46滑動接觸。
接下來,在活塞18進一步位移後,該第一緩衝環圈64被插入至凹腔30中,藉此使得壓力流體之流率受到限制且被壓縮在缸腔室20的內部。因此,當活塞18位移時會產生位移阻力,該活塞18之位移速度便會逐漸地減小。再者,藉由活塞18靠抵於頭蓋14,從而回復到初始位置(參考第1圖)。
接下來,將說明一種狀況,其中為了改變上述流體壓缸10之輸出,該缸管12與活塞18被更換而以不同的缸管12與活塞18取代,以藉此改變孔徑(缸直徑)。順便一提,在此狀況中,藉由減小孔徑,會減少該輸出。
首先,將與連接桿螺合之未圖示的螺帽旋鬆,藉此解除頭蓋14及桿蓋16與在其之間之缸管12的連接狀態。之後,如第2圖所示,頭蓋14與桿蓋16係朝軸向遠離缸管12而互相分離(箭頭方向A及B),接著將第一定位環圈26從第一環形突部34移除,且將第二定位環圈28從第二環形突部48移除。
接下來,如第4圖所示,準備好具有比上述缸管12還小之缸直徑C2的新缸管12a、具有實質與缸直徑C2之外直徑D3相同之新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以及形成有實質與缸直徑C2之直徑相同的新活塞18a。
此外,新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係形成有內直徑,其係實質與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之直徑(D1) 相同。
在此情況中,新缸管12a在軸向上的長度係與缸管12的長度相同。
第一定位環圈26a係安裝在頭蓋14之第一環形突部34上,且該第二定位環圈28a係安裝在桿蓋16之第二環形突部48上,藉此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分別被固持於頭蓋14及桿蓋16。
此時,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之外直徑D3係小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之外直徑D2(D3<D2)。
最後,缸管12a之一端係插入在第一定位環圈26a之外圓周上方,且該第一定位環圈26a係與形成在缸管12a之該一端之內圓周表面上的嚙合溝槽24a相嚙合,藉此該缸管12a之該一端係被固持於頭蓋14。此外,在具有對應於該缸管12a之內直徑的較小直徑之活塞18a已被插入至該缸管12a之內部的情況下,該缸管12a之另一端係被插在該第二定位環圈28a的外圓周上方。
藉由第二定位環圈28a與形成在缸管12a之另一端之嚙合溝槽24b的嚙合,會促成該桿蓋16被安裝於該缸管12a之該另一端上的狀態。在此一狀態中,連接桿(未圖示)係插入穿過頭蓋14與桿蓋16,且藉由螺帽螺合且緊固在連接桿之相對兩端上,該頭蓋14與桿蓋16被連接在一起且同時將缸管12a夾擠及夾持於其間。
之後,在流體壓缸10中,缸管12及其活塞18便以具有較小缸直徑C2之缸管12a與活塞18a來替換,且在活塞18a 之位移動作的作用下,從活塞桿60朝軸向被輸出之輸出力會變得較小。以此方式,舉例來說,在對應於輸送工件之重量等等之輸出較小的情況下,藉由更換為具有較小缸直徑之小缸管12a,連同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a、28a與活塞18a也具有對應於缸管12a之直徑的小直徑,則會因為獲得對應於該工件之最佳輸出,使得在流體壓缸10中使用之壓力流體的消耗量會減少,進而實現節能之目的。
另一方面,在流體壓缸10中之孔徑欲變成較大的情況下,可準備及組裝具有較大缸直徑之缸管12、具有對應於該缸直徑之直徑的活塞18以及對應於缸管12之內直徑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藉此可以容易地增加流體壓缸10之輸出。
換言之,在流體壓缸10中,藉由更換具有各種不同直徑的缸管12,以及更換具有對應於此等缸管12之內直徑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與活塞18,便可以容易地變更流體壓缸10之輸出,同時仍可使用相同的頭蓋14與桿蓋16。
更具體言之,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係用以作為將缸管12之兩端徑向地且同軸地固持於頭蓋14及桿蓋16之定位構件。
在上述方式中,就第一實施例而言,用作為定位構件之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係可拆卸地設置在構成該流體壓缸10之頭蓋14之第一環形突部34與桿蓋16之第二環形突部48上,且提供一種結構,其可以藉由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之外周面而定位及固持缸管12之兩端。因此,藉由更換具有不同缸直徑之新缸管12a、對應於缸管12a之內直徑的新的第一及第二定 位環圈26a、28a以及具有對應於該缸直徑之直徑的新活塞18a,且使用相同的頭蓋14與相同的桿蓋16,便可容易地建構具有不同孔徑(缸直徑)之流體壓缸10。
因此,在欲改變由流體壓缸10所獲得之輸出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該流體壓缸10之相同的頭蓋14及桿蓋16來改變輸出,且獲得所要之輸出,而不需要準備其他配備具有不同直徑之活塞18及具有不同直徑之缸管12的流體壓缸。
更具體言之,可以避免用於準備新的流體壓缸之設備成本,並且可建構流體壓缸10,其中缸管與活塞可經選擇成具有最佳直徑(孔徑)來獲得所要的輸出。因此,舉例來說,相較於使用針對期望之輸出具有過度輸出性能的流體壓缸之情況,該流體壓缸10係能以最小的壓力流體消耗來操作,而可以實現節能的目的。
此外,即使在欲更換缸管12、活塞18與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26、28且在流體壓缸10中之缸腔室20的缸直徑(C1、C2)被改變的情況下,可藉由將新缸管12a之長度尺寸維持在相同的長度,便不需要改變該流體壓缸10之長度尺寸。
因此,舉例來說,在流體壓缸10被使用在組裝線且經由頭蓋14與桿蓋16而被接附至該組裝線的情況下,流體壓缸可確實地被安裝在先前的接附位置而不需要改變其接附位置(接附間距)。因此,便可以容易地改變使用在組裝線上之流體壓缸10的孔徑,且可容易地且確實地將流體壓缸10安裝至該組裝線。
再者,藉由在缸管12之兩端上提供O形環圈22a、22b(其可以設置成抵靠於頭蓋14及桿蓋16之端部),即使在更換 不同缸管12a(不同的缸直徑)的情況下,可藉由O形環圈22a、22b來確實地執行在缸管12a、頭蓋14與桿蓋16之間的密封。
接下來,依照第二實施例之流體壓缸100係展示在第5圖至第7圖中。流體壓缸100之構成元件與依照第一實施例之流體壓缸10相同者係以相同的元件符號予以標示,且將省略此等特徵之詳細說明。
依照第二實施例之流體壓缸100與依照第一實施例之流體壓缸10的不同處在於,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定位構件)104、106係設置在缸管102之兩端上的外圓周側上,且該缸管102係經由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而連接至頭蓋(蓋構件)108與桿蓋(蓋構件)110。
如第5圖至第7圖所示,在流體壓缸100中,第一插承接頭112係形成在頭蓋108之端面上,且第二插承接頭114係形成在桿蓋110之端面上。此外,第一定位環圈104係安裝在第一插承接頭112上,且該缸管102之一端被固持於其上。第二定位環圈106係安裝在第二插承接頭114上,且該缸管102之另一端被固持於其上。
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形成相同的形狀且包括其直徑實質為固定之外周面。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在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端部之內周面上形成有插塞表面116,該插塞表面116被裝設在第一及第二插承接頭112、114之外周面上。另一方面,與插塞表面116相鄰且朝相對於插塞表面116之徑向朝內方向突出之固持表面118係形成在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另一端的內周面上。更具體言之,第一及第 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內周面係形成階狀,使得其等之相互固持表面118係配置成面對關係。
環狀嚙合溝槽(溝槽)120a、120b(在徑向朝內方向凹進)係形成在缸管102之兩端上的外周面上。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固持表面118係嚙合在嚙合溝槽120a、120b中。因此,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朝軸向(箭頭方向A及B)而分別地定位於缸管102之兩端。
此外,面向外周側之第一密封構件122係安裝在嚙合溝槽120a、120b中,使得藉由將第一密封構件122靠抵於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內周面,便可以防止通過缸管102與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間的壓力流體洩漏。
第二密封構件124係經由環形溝槽而設置在頭蓋108與桿蓋110之端面上且位在與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端部相抵靠的位置。藉由將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端部靠抵於第二密封構件124,便可以防止通過第一定位環圈104與頭蓋108之間及通過第二定位環圈106與桿蓋110之間的壓力流體洩漏。
接下來,在欲改變上述流體壓缸100之輸出的情況下,可解除頭蓋108、缸管102及桿蓋110藉由連接桿連接之狀態,且之後分別將頭蓋108與桿蓋110朝軸向分離而離開缸管102,且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從第一及第二插承接頭112、114拆離。
此外,準備好具有不同缸直徑之新缸管102,以及具有對應於該缸管102之不同直徑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 106,且在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已分別地安裝在頭蓋108之第一插承接頭112與桿蓋110之第二插承接頭114上之後,缸管102之兩端係分別地插入在第一定位環圈104之固持表面118與第二定位環圈106之固持表面118的內周側上。
最後,將該頭蓋108與桿蓋110彼此相互迫近而使得缸管102之兩端被插入至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中,藉此使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固持表面118分別與嚙合溝槽120a、120b相嚙合。之後,連接桿係插入穿過頭蓋108與桿蓋110,且藉由螺帽螺合且緊固在連接桿之兩端上,該頭蓋108與桿蓋110被連接在一起且同時將缸管102夾擠及夾持於其間。
因此,便可以在缸管102之兩端被固持在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之內周面上的情況下來建構具有不同孔徑(缸直徑)之流體壓缸100。
更具體言之,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作為用以將缸管102之兩端徑向地且同軸地固持於頭蓋108及桿蓋110之定位構件。
在上述方式中,依照第二實施例,環形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係可拆卸地安裝在構成該流體壓缸100之頭蓋108的第一插承接頭112與桿蓋110之第二插承接頭114上,且缸管102之兩端被插入至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藉此該缸管102可被定位且固持在軸向。
因此,藉由以具有不同缸直徑之新缸管102、對應於該新的缸直徑之新的第一及第二定位環圈104、106以及具有對應於該新的缸直徑之直徑的新活塞18來替換缸管、定位環圈及活 塞,且使用相同的頭蓋108與相同的桿蓋110,便可以容易地建構具有不同孔徑(缸直徑)之流體壓缸100。
因此,在欲改變藉由流體壓缸100所獲得之輸出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該流體壓缸100之相同的頭蓋108及桿蓋110來改變輸出,以及獲得所要之輸出,而不需要準備其他配備具有不同直徑之活塞18及具有不同直徑之缸管102的流體壓缸。
更具體言之,可以避免用於準備新的流體壓缸之設備成本,並且可建構一種流體壓缸100,其中缸管102與活塞18可經選擇成具有最佳直徑來獲得所要的輸出。因此,舉例來說,相較於使用針對期望之輸出具有過度輸出性能的流體壓缸之情況,該流體壓缸100係能以最小的壓力流體消耗來操作,而可以實現節能的目的。
此外,關於依照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流體壓缸10、100,已說明其中該缸管12、102被夾持於頭蓋14、108及桿蓋16、110之間且藉由連接桿而固定之結構。然而,本發明並未侷限於此一結構。例如,亦可提供一種結構,其中該頭蓋與桿蓋係藉由螺合而連接於缸管之兩端。更具體言之,流體壓缸之結構並未被特別地限制,只要可提供其中作為單獨元件之缸管、頭蓋及桿蓋可以藉由插承接頭而相互地且同軸地連接在一起之結構即可。
依照本發明之流體壓缸並未侷限於上述實施例。在不違背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本發明範疇的情況下,仍可對該等實施例實行各種不同的變化及修改。
10‧‧‧流體壓缸
12‧‧‧缸管
14‧‧‧頭蓋
16‧‧‧桿蓋
18‧‧‧活塞
20‧‧‧缸腔室
22a、22b‧‧‧O形環圈
24a、24b‧‧‧嚙合溝槽
26‧‧‧第一定位環圈
28‧‧‧第二定位環圈
30‧‧‧凹腔
32‧‧‧第一密封環圈
34‧‧‧第一環形突部
36‧‧‧第一流體埠口
38‧‧‧桿孔
40‧‧‧軸襯
42‧‧‧桿襯墊
46‧‧‧第二密封環圈
48‧‧‧第二環形突部
50‧‧‧第二流體埠口
52‧‧‧活塞襯墊
54‧‧‧磁體
56‧‧‧耐磨環圈
60‧‧‧活塞桿
64‧‧‧第一緩衝環圈
66‧‧‧第二緩衝環圈

Claims (7)

  1. 一種流體壓缸(10、100),包含:在其內部中具有缸腔室(20)之圓筒狀缸管(12、102);安裝在該缸管(12、102)之兩端上的一對蓋構件(14、16、108、110);以及可沿著該缸腔室(20)位移地設置之活塞(18),其中,用於將該缸管(12、102)徑向地且同軸地固持於該蓋構件(14、16、108、110)之定位機構係可拆卸地設置在該缸管(12、102)與該蓋構件(14、16、108、110)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該定位機構包含設置在該缸管(12、102)之兩端上之內周側或外周側上的定位構件(26、28、104、106)。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徑向凹入且使該定位構件(26、28、104、106)嚙合於其中之溝槽(24a、24b、120a、120b)係形成在該缸管(12、102)之兩端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各密封構件(22a、22b、122)係設置在該缸管(12、102)之兩端上,該密封構件(22a、22b、122)係靠抵於該蓋構件(14、16、108、11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該定位構件(26、28、104、106)係安裝在該蓋構件(14、16、108、110)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該定位構件(26、28、104、106)係形成環形形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流體壓缸,其中,該定位構件(26、28、104、106)係安裝在分別設置於該對蓋構件(14、16、108、110)上之插承接頭(34、48、112、114)上。
TW102141219A 2013-05-07 2013-11-13 流體壓缸 TWI554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7794A JP6098880B2 (ja) 2013-05-07 2013-05-07 流体圧シリン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3356A true TW201443356A (zh) 2014-11-16
TWI554696B TWI554696B (zh) 2016-10-21

Family

ID=4978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1219A TWI554696B (zh) 2013-05-07 2013-11-13 流體壓缸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4501B2 (zh)
JP (1) JP6098880B2 (zh)
KR (1) KR101846214B1 (zh)
CN (1) CN105190054B (zh)
DE (1) DE112013007048T5 (zh)
MX (1) MX365151B (zh)
RU (1) RU2622214C2 (zh)
TW (1) TWI554696B (zh)
WO (1) WO20141814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9865B2 (ja) 2015-06-11 2019-05-29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403071B2 (ja) 2015-06-11 2018-10-10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292483B2 (ja) 2015-06-11 2018-03-14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403073B2 (ja) 2015-06-11 2018-10-10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403072B2 (ja) 2015-06-11 2018-10-10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JP6519864B2 (ja) 2015-06-11 2019-05-29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KR101651052B1 (ko) * 2016-01-04 2016-08-24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터빈밸브 유압액추에이터 실린더어셈블리
JP6712032B2 (ja) * 2017-08-30 2020-06-17 Smc株式会社 バランサシリンダおよびバランサシリンダを用いたワーク搬送装置
JP6530800B2 (ja) * 2017-10-05 2019-06-12 Kyb株式会社 耐圧機器及び流体圧シリンダ
JP7009238B2 (ja) * 2018-01-31 2022-01-2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往復動圧縮機
DE102021001107A1 (de) 2021-03-02 2022-09-08 Bümach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B.V. Arbeitszylind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9510A (en) * 1951-07-21 1955-10-04 Tomkin Johnson Company Cushion construction for air cylinders
US2755775A (en) 1954-12-27 1956-07-24 Flick Reedy Corp Floating cushion for a piston and cylinder device
US2853974A (en) * 1955-10-31 1958-09-30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Piston cushioning arrangement for cylinders
US3113490A (en) * 1961-03-16 1963-12-10 Stanley G Harwood Fluid motor
US3598021A (en) * 1969-04-04 1971-08-10 Allis Chalmers Mfg Co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DE2319294A1 (de) * 1973-04-17 1974-11-07 Dictator Tuerschliessergesells Zylinder, insbesondere arbeitszylinder
GB2033536A (en) * 1978-11-04 1980-05-21 Dowty Boulton Paul Ltd Piston-and-cylinder device
JPS6021522Y2 (ja) 1980-04-04 1985-06-27 太陽鉄工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クツシヨン装置
US4384511A (en) * 1980-10-17 1983-05-24 Mefferd Roy J Hydraulic cylinder
JPS612323Y2 (zh) * 1981-05-15 1986-01-25
SE463884B (sv) * 1986-11-10 1991-02-04 Hydro Pneumatic Ab Pneumatisk- eller hydraulcylinder med inbyggd hastighetsreglering
RU2006684C1 (ru) * 1991-06-17 1994-01-30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ГАЗ" Пневмоцилиндр
SE509901C2 (sv) * 1994-06-15 1999-03-22 Multidoc Hydraulic Ab Hydraulisk kolvcylinder
US5471909A (en) * 1994-07-26 1995-12-05 Kobelt; Jacob Fluid cylinder
DE4438196A1 (de) * 1994-10-26 1995-10-19 Daimler Benz Ag Zylinder für fluidische Mittel
US5601463A (en) * 1995-06-26 1997-02-11 Kobelt; Jacob Fluid actuated cylinder with outboard motor mounting
US5737998A (en) * 1996-11-25 1998-04-14 Wang; Chiu Nan Heavy-load hydraulic or air cylinder
DE19843253C2 (de) 1998-09-10 2002-07-25 Rexroth Mecman Gmbh Druckmittelzylinder mit einem Zylinderrohr
JP3456966B2 (ja) * 2000-11-09 2003-10-14 泉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
DE10240093A1 (de) * 2002-08-30 2004-04-01 Dichtelemente Hallite Gmbh Dicht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bdichten
DE202004002852U1 (de) * 2004-02-24 2004-04-22 Festo Ag & Co. Fluidbetätigter Arbeitszylinder
DE202004007738U1 (de) * 2004-05-11 2004-07-22 Drumag Gmbh Fluidtechnik Druckmediumzylinder
JP4737453B2 (ja) 2006-12-06 2011-08-03 Smc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
DE112007003679B4 (de) * 2007-10-22 2015-12-03 Smc Corp. Feuchtigkeits-Konditionierungs-Luft-System für pneumatisch betriebene Vorrichtungen
DE102009014817B4 (de) * 2009-03-25 2011-07-21 FESTO AG & Co. KG, 73734 Fluidbetätigter Linearantrieb
KR101378045B1 (ko) * 2009-09-11 2014-03-27 에스엠시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어 실린더
RU2440244C2 (ru) * 2010-04-09 2012-01-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БЛИЗНЕЦЫ"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многоэтажный пресс с гидроцилиндрами подъема и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ми плитами
US20150159753A1 (en) * 2011-05-09 2015-06-11 Peter A. Mueller Cylinder bulkhead holder
US8906291B2 (en) * 2011-06-13 2014-12-09 Mac Valves, Inc. Piston rod and cylinder seal device for aluminum bath crust breaker
RU118377U1 (ru) * 2012-03-15 2012-07-20 Вячеслав Васильевич Жуков Гидроцилиндр поршневой
US10683880B2 (en) * 2012-06-04 2020-06-16 Aero Controlex Group Inc. Blow down actuator assembly having a drag brake
CN104870833B (zh) * 2012-12-20 2019-12-13 Smc株式会社 流体压力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0054A (zh) 2015-12-23
US20160076559A1 (en) 2016-03-17
US10184501B2 (en) 2019-01-22
MX365151B (es) 2019-05-24
RU2622214C2 (ru) 2017-06-13
MX2015015322A (es) 2016-02-18
CN105190054B (zh) 2017-09-22
WO2014181489A1 (en) 2014-11-13
KR101846214B1 (ko) 2018-04-06
JP2014219038A (ja) 2014-11-20
TWI554696B (zh) 2016-10-21
KR20150139613A (ko) 2015-12-11
RU2015147694A (ru) 2017-05-15
JP6098880B2 (ja) 2017-03-22
DE112013007048T5 (de)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696B (zh) 流體壓缸
US7380836B2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fluid lines
US11162629B2 (en) Quick coupling with volume displacement passage
JP2017219201A (ja) 排出部材を有するクイックカップリング要素及びこのような要素を含む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GB2407352A (en) Pressure energised metal seal for undersea hydraulic coupling
US3645294A (en) Self-sealing coupling
TWI535957B (zh) 流體壓缸
NO313720B1 (no) Kobling for tilkobling av et ror eller en slange ved innskyvning
US10145394B2 (en) Fluid pressure cylinder
KR20170137914A (ko) 유체압 실린더
US8596689B2 (en) Short-body plug for fluid couplings
JP6406884B2 (ja) 継手接続品の検査装置
JP5374330B2 (ja) 雌型管継手用キャップ
CN112483503A (zh) 液压缸
JP2016223480A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
US20240077155A1 (en) Tube connector systems
KR101218208B1 (ko) 퀵 커플러 소켓
CN205261075U (zh) 一种管接头的加强密封元件
KR20170052891A (ko) 배관 커플러
JPH0725511Y2 (ja) 管継手
KR20230068875A (ko) 스팀 스위블 커플러
TWD201983S (zh) 墊圈
JP2006170285A (ja) 管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