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8046A -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 Google Patents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8046A
TW201418046A TW102130693A TW102130693A TW201418046A TW 201418046 A TW201418046 A TW 201418046A TW 102130693 A TW102130693 A TW 102130693A TW 102130693 A TW102130693 A TW 102130693A TW 201418046 A TW201418046 A TW 2014180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unit
line
printing opera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0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7181B (zh
Inventor
Yoichi Mitsu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18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7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71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噴墨記錄方法等,即便於如在中途暫時停止利用多路方式之印刷動作,饋送記錄媒體,之後恢復印刷動作般之情形時,於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亦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而不會損害印刷物之價值。以當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S5)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S6)。

Description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布帛等記錄媒體進行印刷之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先前,已知一種印染印表機,其係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移動,一面以多路(multipath)記錄方式形成沿搬送方向並列之複數條記錄線而進行印刷(參照專利文獻1)。又,於此種印染印表機中,因於印刷結束時,於印刷圖像之後端部產生因多路記錄方式所導致之漏印,故以不會殘留有該漏印之方式形成記錄線後,結束印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260332號公報
且說,於藉由印染印表機對布帛進行印刷之情形時,一面捲出捲繞成輥狀之布帛,一面藉由噴墨頭對其進行印刷。而且,若布帛卷接近布末端(終端部),則一般利用縫紉機等將該布帛之終端部、與下一卷布帛之前端部縫合,而繼續印刷。於該情形時,由於布帛之接縫部分變厚,故而於接縫部分通過噴墨頭之移動路徑時,有與噴墨頭相 干涉之虞。因此,考慮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使噴墨頭撤離至布帛之饋送路徑側方後,饋送布帛,直至接縫部分通過噴墨頭之移動路徑,之後,恢復印刷動作。
而且,於以此方式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之情形時,與印刷結束時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同樣地,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亦產生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然而,先前之印染印表機係於在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之情形時,與印刷之結束時不同,並未以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形成記錄線(掃描線(raster line))。因此,於在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饋送記錄媒體,之後恢復印刷動作之情形時,或於在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後,未恢復印刷動作而結束印刷之情形時等,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而成為使印刷物之價值降低之主要原因。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即便於如在中途暫時停止利用多路方式之印刷動作,饋送記錄媒體,之後恢復印刷動作般之情形時,於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亦不會殘留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而不會損害印刷物之價值。
本發明之噴墨記錄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圖像形成部,其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及控制部,其係以當使圖像形成部之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時,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使圖像形成部在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本發明之噴墨記錄方法係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 而將印刷圖像印刷者,且其特徵在於:當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以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
一種噴墨記錄系統,其包括噴墨記錄裝置、及控制噴墨記錄裝置之控制裝置,且其特徵在於: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圖像形成部,該圖像形成部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且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當使噴墨記錄裝置之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時,以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使噴墨記錄裝置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根據該構成,由於以當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故而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因此,即便於在中途暫時停止利用多路方式之印刷動作之情形時,亦不會損害印刷物之價值。
於上述噴墨記錄裝置中,較佳為進而包括輸入部,其係供使用者輸入使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之暫時停止指令,控制部基於暫時停止指令之輸入,使圖像形成部進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根據該構成,藉由包括輸入部,使用者可以任意之時序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而且,於輸入暫時停止指令之情形時,控制部使圖像形成部進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藉此,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
於該情形時,較佳為進而包括顯示部,其顯示選項中包含後端 部線形成處理之執行之動作選擇畫面,控制部基於暫時停止指令之輸入,使印刷動作臨時停止,並且使顯示部顯示動作選擇畫面,當於動作選擇畫面中選擇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執行之情形時,使圖像形成部進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根據該構成,於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可視需要而進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例如於即便殘留有漏印亦無妨之情形時等,使用者可藉由於動作選擇畫面中不選擇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執行,而節約後端部線形成處理所需之時間或墨水。
於該情形時,較佳為控制部於使圖像形成部之印刷動作恢復時,以於恢復後被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不會產生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使圖像形成部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前端部線形成處理。
根據該構成,以於恢復後被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不會產生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前端部線形成處理。藉此,於恢復後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亦不會殘留有因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
1‧‧‧噴墨記錄裝置
2‧‧‧捲出部
3‧‧‧饋送路徑
4‧‧‧裝置本體
5‧‧‧印字部
6‧‧‧捲取部
7‧‧‧控制部
8‧‧‧顯示部
9‧‧‧操作部
11‧‧‧本體用基座
12‧‧‧媒體饋送機構
14‧‧‧托架單元
15‧‧‧噴墨頭
16‧‧‧頭部移動機構
18‧‧‧捲出單元
19‧‧‧去鬆弛單元
21‧‧‧捲取單元
22‧‧‧間隔紙單元
23‧‧‧加熱器單元
24‧‧‧捲取部用基座
62‧‧‧側架
63‧‧‧皮帶搬送單元
64‧‧‧搬送皮帶
65‧‧‧皮帶清洗單元
66‧‧‧按壓輥
67‧‧‧分離輥
81‧‧‧驅動皮帶輪
82‧‧‧從動皮帶輪
86‧‧‧搬送馬達
97‧‧‧旋轉刷
101‧‧‧印表機架
102‧‧‧印表機蓋
107‧‧‧托架
111‧‧‧托架導件
113‧‧‧托架馬達
116‧‧‧正時皮帶
150‧‧‧間隙調整部
201‧‧‧CPU
202‧‧‧記憶體
203‧‧‧控制電路
204‧‧‧介面部(I/F部)
A、B‧‧‧動作選擇對話框
P‧‧‧間隔紙
W1‧‧‧記錄媒體
圖1係實施形態之噴墨記錄系統之構成圖。
圖2係噴墨記錄系統之控制方塊圖。
圖3係模式性表示噴墨記錄系統中之利用交錯方式之印刷動作之圖。
圖4係模式性表示噴墨記錄系統中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及前端部線形成處理之圖。
圖5係表示噴墨記錄裝置中之印刷動作之暫時停止前後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6係表示動作選擇對話框A及動作選擇對話框B之圖。
圖7係表示動作選擇對話框A及動作選擇對話框B之另一例之圖。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噴墨記錄裝置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噴墨記錄裝置1係利用染料墨水以噴墨方式對以所謂卷對卷(reel to reel)之形式被卸除或被供給之布帛等記錄媒體W印刷(印染)花紋等者。再者,於與噴墨記錄裝置1相關之以下之說明中,將記錄媒體W之正反饋送方向規定為X軸方向,將與X軸方向正交之方向規定為Y軸方向。
如該圖所示,該噴墨記錄裝置1包括:捲出部2,其捲出並饋送捲繞成輥狀之記錄媒體W;裝置本體4,其沿饋送路徑3饋送所捲出之記錄媒體W以進行印刷;印刷部5,其配設於裝置本體4之上側,與裝置本體4協動而對記錄媒體W以噴墨方式進行印刷;及捲取部6,其於裝置本體4之饋送方向下游側捲取並回收經印刷部5印刷過之記錄媒體W。進而,噴墨記錄裝置1包括綜合控制裝置整體之控制部7、及提供與使用者之介面之顯示部8及操作部9(參照圖2)。
裝置本體4包括將鋼材組裝而構成之本體用基座11、及被支持於本體用基座11、且藉由皮帶搬送沿X軸方向間歇饋送記錄媒體W之媒體饋送機構12。印刷部5包括具有噴墨頭15之托架單元14、及使托架單元14沿Y軸方向往返移動之頭部移動機構16。另一方面,捲出部2包括捲出記錄媒體W之捲出單元18、及消除所捲出之記錄媒體W之鬆弛的去鬆弛單元19。又,捲取部6包括捲取記錄媒體W之捲取單元21、對捲取單元21供給間隔紙(interleaf)P之間隔紙單元22、及於捲取記錄媒體W之前使滲入至記錄媒體W之染料墨水之溶劑(水分)氣化之加熱器單元23,且係將該等搭載於捲取部用基座24而構成。
自捲出單元18捲出之記錄媒體W係藉由去鬆弛單元19而得到拉伸,從而其鬆弛被消除,且被送入至媒體饋送機構12。送入至媒體饋 送機構12之記錄媒體W以黏著於表面之方式得到皮帶搬送。而且,一面藉由該皮帶搬送而沿X軸方向間歇饋送(副掃描)記錄媒體W,並且托架單元14與其同步地沿Y軸方向往返移動(主掃描),且自噴墨頭15噴出墨水,形成沿X軸方向(副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更具體而言,該印刷動作係藉由下述之交錯方式進行。
以如上方式進行印刷後,記錄媒體W之印刷完之部分(印染完之部分)自媒體饋送機構12被送出至捲取部6。於捲取部6中,自間隔紙單元22對自媒體饋送機構12送出之記錄媒體W連續供給間隔紙P,記錄媒體W與間隔紙P重疊而被饋送至加熱器單元23。於加熱器單元23中,將記錄媒體W與間隔紙P一併加熱,而使染料墨水之溶劑(水分)氣化。以此方式經乾燥處理之印染完成之記錄媒體W與間隔紙P一併被捲取至捲取單元21。
媒體饋送機構12包括載置固定於上述本體用基座11上之左右(Y軸方向)一對側架(side frame)62、被支持於一對側架62且具有環形之搬送皮帶64之皮帶搬送單元63、及配設於皮帶搬送單元63之下側且利用旋轉刷97清洗搬送皮帶64之皮帶清洗單元65。又,媒體饋送機構12包括:按壓輥66,其於上游側自上側面向皮帶搬送單元63,且將自去鬆弛單元19送入之記錄媒體W貼合於搬送皮帶64;及分離輥67,其於下游側相對於皮帶搬送單元63配設於斜上方,將印刷後之記錄媒體W自搬送皮帶64剝離而送入至捲取部6。
皮帶搬送單元63包括位於饋送方向之下游側之驅動皮帶輪81、位於饋送方向之上游側之從動皮帶輪82、及架設於驅動皮帶輪81與從動皮帶輪82間之環形搬送皮帶64。驅動皮帶輪81及從動皮帶輪82經由專用之軸承而旋轉自如地被支持於一對側架62上,於驅動皮帶輪81之一軸端,連結有使搬送皮帶64間歇移行之搬送馬達86。搬送皮帶64由 外周面(表面)具有黏著性(黏著處理)之寬幅之特殊皮帶構成,將記錄媒體W貼著且其沿X軸方向饋送。藉此,記錄媒體W係於印刷部5之正下方,於經防止捲曲等產生之狀態下予以印刷饋送(間歇饋送)。
印刷部5包括以橫跨饋送路徑3(皮帶搬送單元63)之方式沿Y軸方向延伸之印表機架101、被支持於印表機架101之頭部移動機構16、搭載於頭部移動機構16且沿Y軸方向往返移動之托架單元14、及覆蓋該等之印表機蓋102。又,雖未特別圖示,但於印刷部5,搭載有保護噴墨頭15之頂蓋單元或清洗單元。進而,設置有間隙調整部150,其係藉由使印刷部5整體相對於裝置本體4(媒體饋送機構12)升降,而調整噴墨頭15之噴嘴面、與搬送皮帶64上之記錄媒體W之工件間隙G。
托架單元14包括具有彩色印刷用之複數種顏色之噴嘴行之噴墨頭15、及以噴嘴行與X軸方向平行之方式保持噴墨頭15之托架107。再者,供給至各噴嘴行之各色之染料墨水係自所謂脫離托架(off carriage)之儲墨罐被供給。
頭部移動機構16包括將托架單元14以懸臂之方式沿Y軸方向滑動自如地支持之2根托架導件111、使托架單元14沿托架導件111往返移動之正時皮帶116、及使正時皮帶116正反移行之托架馬達113。若藉由托架馬達113使正時皮帶116正反移行,則托架單元14被導引至托架導件111而於Y軸方向往返移動。
如圖2所示,控制部7包括CPU2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記憶體202、控制電路203及介面部204(I/F部)。CPU201係用以進行噴墨記錄裝置1整體之控制之運算處理裝置。記憶體202係用以確保存儲由CPU201執行之程式之區域或作業區域等者。控制電路203基於自CPU201輸出之控制信號,控制噴墨記錄裝置1之各部。介面部204係用以於作為外部裝置之電腦(省略圖示)與噴墨記錄裝置1之間進行資料之收發者。
顯示部8例如包括液晶顯示器,操作部9包括各種硬鍵(hard key)、及設置於顯示部8(液晶顯示器)之表面之觸控面板等。而且,顯示部8藉由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使用者介面)按鍵等而顯示各種指令之選項,並且使用者藉由利用操作部9選擇指令,而輸入各種指令。再者,該等顯示部8或操作部9係安裝於印刷部5之外表面(印表機蓋102)。
本實施形態之噴墨記錄裝置1係藉由作為多路方式之一之交錯方式進行印刷動作。該交錯方式係指於利用1次主掃描形成之掃描線間,利用其他主掃描形成掃描線之印刷動作。以下,作為其一例,參照圖3具體地進行說明。再者,圖3中,為便於說明,使噴墨頭15之噴嘴15n之個數較少(7個),又,為了表示噴墨頭15與記錄媒體W之相對位置,而以噴墨頭15相對於記錄媒體W沿X軸方向移動(副掃描)之方式進行表示。
如圖3所示,於利用交錯方式之印刷動作中,利用第n次主掃描,且藉由7個噴嘴15n,形成第m行、第m+4行、第m+8行、第m+12行、第m+16行、第m+20行及第m+24行之共7行掃描線。噴墨頭15之噴嘴間距相當於掃描線之線間距之4倍。
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副掃描)線間距之7倍之量後,藉由第n+1次主掃描,形成第m+7行、第m+11行、第m+15行、第m+19行、第m+23行、第m+27行及第m+31行之共7行掃描線。
然後,藉由以此方式重複進行形成7行線光柵之主掃描與線間距之7倍之量之副掃描,而於副掃描方向形成複數條掃描線。更具體而言,第m行~第m+6行之7條掃描線係分別藉由第1、第3、第5、第7、第2、第4、第6個噴嘴15n而形成,後續之第m+7行~第m+13行之7條掃描線亦係由與此相同之順序之各噴嘴15n形成,以下,重複進行該內容。相互鄰接之行之掃描線成為藉由不同次之主掃描而形成 者。
另一方面,當於印刷圖像之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之情形時,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會產生條紋狀之漏印(未形成之掃描線)。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於進行第n+3次主掃描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之情形時,形成有第m+45行之前之掃描線,其中,第m+28行、第m+32行、第m+35行、第m+36行、第m+39行、第m+40行、第m+42行、第m+43行及第m+44行之9行於印刷動作暫時停止之前未形成,而成為條紋狀之漏印。即,所謂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係指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中產生漏印之部分。
進而,當於印刷動作之暫時停止期間已饋送記錄媒體W之情形時,於恢復後所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亦產生條紋狀之漏印。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於恢復後,以第n+4次主掃描且藉由7個噴嘴15n,形成第m+28行、第m+32行、第m+36行、第m+40行、第m+44行、第m+48行及第m+52行之共7行掃描線。以下,藉由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重複進行形成7行線光柵之主掃描與線間距之7倍之量之副掃描,而再次於副掃描方向形成複數條掃描線,但於恢復後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第m+29行、第m+30行、第m+31行、第m+33行、第m+34行、第m+37行、第m+38行、第m+41行及第m+45行之9行(於印刷動作暫時停止之前形成之9行)成為條紋狀之漏印。
對此,本實施形態之噴墨記錄裝置1係當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以於印刷至中途(至第m+45行)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條紋狀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以下,亦稱為「分離印刷(前半)」)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又,於恢復印刷動作時,以於恢復後所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不會產生條紋狀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前端部線形成處理(以下,亦稱為「分離印刷(後半)」)。
參照圖4,按照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前端部線形成處理之順序具體地進行說明。再者,圖4中,將於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及前端部線形成處理中之各主掃描中形成掃描線之噴嘴15n以黑圓圈表示,將未形成掃描線之噴嘴15n以虛線白圓圈表示。又,將藉由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及前端部線形成處理而形成之掃描線(點)以黑圓點表示。
如圖4所示,作為後端部線形成處理,進行4次主掃描,且以不殘留漏印之方式形成掃描線。即,使噴墨頭15自暫時停止前相對移動線間距之2倍之量後,藉由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中之第1次主掃描,且藉由第4、第5及第6個噴嘴15n,形成先前為漏印之第m+35行、第m+39行及第m+43行之掃描線。與此同時,藉由第7個噴嘴15n,形成第m+47條掃描線。
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2次主掃描,且藉由第2~第6個噴嘴15n,形成先前為漏印之第m+28行、第m+32行、第m+36行、第m+40行及第m+44行之掃描線。與此同時,藉由第7個噴嘴15n,形成第m+48條掃描線。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3次主掃描,且藉由第7個噴嘴15n,形成第m+49條掃描線。最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4次主掃描,且藉由第5個噴嘴15n,形成先前為漏印之第m+42行之掃描線。與此同時,藉由第6及第7個噴嘴15n,形成第m+46行及第m+50行之掃描線。
如上述般,於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中,填補(形成)第m+45行之前之先前為漏印之9行掃描線,並且連續(無漏印)形成第m+46行~第m+50行之掃描線。再者,於該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中,亦可不形成第m+46行~第m+50行之掃描線。於該情形時,無需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中之第3次主掃描。
繼而,對前端部線形成處理進行說明。當於上述線形成處理中 已形成第m+50行之前之掃描線之情形時,藉由前端部線形成處理中之第1次主掃描,且藉由第1、第2及第3個噴嘴15n,形成第m+51行、第m+55行及第m+59行之掃描線。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2次主掃描,且藉由第1個噴嘴15n,形成第m+52行之掃描線。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3次主掃描,且藉由第1~第6個噴嘴15n,形成第m+53行、第m+57行、第m+61行、第m+65行、第m+69行及第m+73行之掃描線。繼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量後,藉由第4次主掃描,且藉由第1~第4個噴嘴15n,形成第m+54行、第m+58行、第m+62行及第m+66行之掃描線。最後,使噴墨頭15相對移動線間距之2倍之量後,藉由第5次主掃描,且藉由第1~第7個噴嘴15n,形成第m+56行、第m+60行、第m+64行、第m+68行、第m+72行、第m+76行及第m+80行之掃描線。
如此般,藉由恢復後之5次主掃描,於恢復後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連續形成第m+51行至第m+62行之掃描線,而未產生條紋狀之漏印。關於第m+63行之後,藉由於恢復後之5次主掃描之後,以如上方式重複進行形成7行線光柵之主掃描與線間距之7倍之量之副掃描,而於副掃描方向形成複數條掃描線。
參照圖5及圖6對噴墨記錄裝置1中之印刷動作之暫時停止前後之處理進行說明。此處,對如下情形進行說明,即,當由於為輥狀之布帛的記錄媒體W接近布末端,而使用者將該布帛之終端部、與下一輥狀之布帛之前端部縫合,且繼續印刷之情形時,由於布帛之接縫部分變厚,故而於印刷圖像之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將噴墨頭15撤離至饋送路徑3之側方後,饋送布帛,直至接縫部分通過噴墨頭15之移動路徑(托架導件111之下方),之後,恢復印刷動作。
首先,使用者於布帛之接縫部分靠近噴墨頭15之移動路徑時, 藉由操作部9而輸入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之暫時停止指令(S1)。藉此,控制部7控制印刷部5及媒體饋送機構12,而使印刷動作臨時停止(S2)。此時,噴墨頭15(托架單元14)移動至饋送路徑3之側方。又,控制部7如圖6所示般一併使顯示部8顯示動作選擇對話框A(S3)。於動作選擇對話框A中,使用者可自「印刷恢復」、「分離印刷」及「印刷中止」之3種動作中選擇1種動作。
若使用者於動作選擇對話框A中選擇「分離印刷」(S4;分離印刷),則控制部7控制印刷部5及媒體饋送機構12,使其對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進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分離印刷(前半部分))後(S5),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S6)。此時,噴墨頭15移動至饋送路徑3之側方。於該狀態下,以布帛之接縫部分通過噴墨頭15之移動路徑之方式,使用者藉由操作部9而進行饋送布帛之輸入。
控制部7於使印刷動作暫時停止後,如圖6所示般,使顯示部8顯示動作選擇對話框B(S7)。於動作選擇對話框B中,可自「印刷恢復」及「印刷中止」之2種動作中選擇1種動作。若使用者確認到布帛之接縫部分已通過噴墨頭15之移動路徑後,於動作選擇對話框B中,選擇「印刷恢復」(S8;印刷恢復),則控制部7控制印刷部5及媒體饋送機構12,而對在恢復後被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進行前端部線形成處理(分離印刷(後半部分))(S9),且恢復印刷動作(S10)。藉由以上一系列之處理,而獲得於後端部未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且於暫時停止前印刷之印刷圖像(停止前圖像)、及於前端部未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且於恢復後被印刷之印刷圖像(恢復後圖像)。
又,於無需使印刷動作恢復之情形時,使用者於動作選擇對話框B中選擇「印刷中止」(S8;印刷中止)。藉此,控制部7自印刷動作之暫時停止狀態直接使印刷動作中止(S11)。於該情形時,可獲得於後端部未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之停止前圖像。再者,於該情形時,於 印刷動作之暫時停止(S6)之後,使用者無需饋送布帛。
另一方面,當即便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或恢復後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殘留有因交錯方式所導致之條紋狀之漏印亦無妨之情形時,使用者於臨時停止印刷動作後(S2),以布帛之接縫部分通過噴墨頭15之移動路徑之方式,對操作部9進行操作而饋送布帛後,於動作選擇對話框A中,選擇「印刷恢復」(S4;印刷恢復)。藉此,控制部7控制印刷部5及媒體饋送機構12,恢復印刷動作,而未進行前端部線形成處理(S10)。於該情形時,可獲得於後端部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之停止前圖像、及於前端部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之恢復後圖像。
又,該情形亦係於無需使印刷動作恢復之情形時,使用者於動作選擇對話框A中選擇「印刷中止」(S4;印刷中止)。藉此,自印刷動作之臨時停止狀態直接中止印刷動作(S11)。於該情形時,可獲得於後端部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之停止前圖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噴墨記錄裝置1,由於以當於印刷圖像之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於印刷至中途之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有因交錯方式所導致之條紋狀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S5)後,暫時停止印刷動作(S6),故而不會殘留因交錯方式所導致之條紋狀之漏印。進而,以於恢復後被印刷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不會產生因交錯方式所導致之條紋狀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掃描線之前端部線形成處理(S9)。藉此,於恢復後之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亦未殘留因交錯方式所導致之條紋狀之漏印。因此,當於印刷圖像之中途暫時停止利用交錯方式之印刷動作之情形時,亦不會損害印刷物(印染物)之價值。
又,若使用者輸入暫時停止指令(S1),則於顯示部8顯示動作選擇對話框A(S3),於即便殘留有條紋狀之漏印亦無妨之情形時等,使 用者可藉由於動作選擇對話框A中選擇「印刷恢復」或「印刷中止」(S4),而不使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執行。藉此,可節約後端部線形成處理所需之時間或墨水。再者,亦可設為於與動作選擇對話框A不同之設定畫面等中,於暫時停止時使用者可設定是否執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構成,於進行執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設定之情形時,於暫時停止時,始終執行後端部線形成處理。
本實施形態係設為於使用者輸入暫時停止指令之情形時,進行上述一系列之處理之構成,但亦可構成為於藉由設置於噴墨記錄裝置1之各部之感測器等,檢測布帛之接縫部分或某些異常等,且控制部7基於該檢測,自動暫時停止印刷動作之情形時,亦進行上述後端部線形成處理或前端部線形成處理。
又,亦可設置對應於各指令之操作按鍵,並且設置顯示各操作按鍵之受理狀態之燈(例如於受理狀態下點亮,於非受理狀態下熄滅),代替顯示動作選擇對話框A及動作選擇對話框B。具體而言,設置與「印刷恢復」、「分離印刷」及「印刷中止」對應之3種操作按鍵及3種燈。而且,分別使對應於「印刷恢復」之燈、對應於「分離印刷」之燈及對應於「印刷中止」之燈點亮,代替顯示上述動作選擇對話框A。又,分別使對應於「印刷恢復」之燈及對應於「印刷中止」之燈點亮,代替顯示上述動作選擇對話框B(此時,對應於「分離印刷」之燈熄滅)。
又,本實施形態係設為藉由噴墨記錄裝置1中所包括之控制部7,控制印刷部5或媒體饋送機構12等之構成,但亦可與噴墨記錄裝置1不同地為設置由個人電腦等構成之控制裝置,且該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部7之構成。進而,於該情形時,控制裝置亦可不包括顯示部8及操作部9,例如將圖7所示之動作選擇對話框A及動作選擇對話框B顯示於顯示部8。
進而,本實施形態係採用交錯方式作為成為噴墨記錄裝置1之印刷方式的多路方式,但亦可採用重疊(over lap)方式或微波(microwave)方式等其他多路方式。此處,所謂重疊方式係指利用複數個噴嘴15n形成各掃描線之印刷方式。例如利用第n次之通過(pass)(主掃描)且藉由第2個噴嘴15n形成第m行之掃描線,並且利用第n+1次之通過且藉由第1個噴嘴15n形成第m行之掃描線。又,所謂微波式係指組合有交錯方式與重疊方式之印刷方式。

Claims (6)

  1. 一種噴墨記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圖像形成部,其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上述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及控制部,其係以當使上述圖像形成部之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時,於印刷至中途之上述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上述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使上述圖像形成部在進行形成上述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上述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2. 如請求項1之噴墨記錄裝置,其進而包括輸入部,該輸入部係供使用者輸入使上述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之暫時停止指令,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暫時停止指令之輸入,使上述圖像形成部在進行上述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上述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3. 如請求項2之噴墨記錄裝置,其進而包括顯示部,該顯示部顯示選項中包含執行上述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動作選擇畫面,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暫時停止指令之輸入,使上述印刷動作臨時停止,並且使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動作選擇畫面,當於上述動作選擇畫面中經選擇執行上述後端部線形成處理之情形時,使上述圖像形成部進行上述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上述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噴墨記錄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於恢復上述圖像形成部之上述印刷動作時,以於恢復後所印刷之上述印刷圖像之前端部不會產生因上述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 方式,使上述圖像形成部進行形成上述掃描線之前端部線形成處理。
  5. 一種噴墨記錄方法,其係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上述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者,且其特徵在於:當於中途暫時停止印刷動作時,以於印刷至中途之上述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上述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進行形成上述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暫時停止上述印刷動作。
  6. 一種噴墨記錄系統,其包括噴墨記錄裝置、及控制上述噴墨記錄裝置之控制裝置,且其特徵在於:上述噴墨記錄裝置包括圖像形成部,該圖像形成部一面使記錄媒體相對於噴墨頭沿掃描方向相對移動,一面以多路方式形成沿上述掃描方向並列之複數條掃描線而將印刷圖像印刷,且上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部,該控制部係當使上述噴墨記錄裝置之印刷動作於中途暫時停止時,以於印刷至中途之上述印刷圖像之後端部不會殘留因上述多路方式所導致之漏印之方式,使上述噴墨記錄裝置進行形成上述掃描線之後端部線形成處理後,使上述印刷動作暫時停止。
TW102130693A 2012-08-31 2013-08-27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TWI597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465A JP6149362B2 (ja) 2012-08-31 2012-08-31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046A true TW201418046A (zh) 2014-05-16
TWI597181B TWI597181B (zh) 2017-09-01

Family

ID=4908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0693A TWI597181B (zh) 2012-08-31 2013-08-27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215B2 (zh)
EP (1) EP2703170A1 (zh)
JP (1) JP6149362B2 (zh)
KR (1) KR20140029278A (zh)
CN (1) CN103660561B (zh)
TW (1) TWI597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4215A (ja) * 2015-01-05 2016-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641847B2 (ja) * 2015-09-30 2020-0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24428B2 (ja) 2016-03-07 2020-07-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12638653B (zh) * 2018-09-11 2023-02-17 索尼公司 绘制方法、热敏记录介质及绘制装置
JP2021041676A (ja) * 2019-09-13 2021-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1302B2 (ja) * 1994-03-02 2003-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5686944A (en) * 1994-03-02 1997-11-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rial printer with hybrid print control of interlaced and minute feed printing
US6155668A (en) * 1998-02-13 2000-1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method of print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actualize the printer
US6517267B1 (en) * 1999-08-23 2003-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using a plurality of drive signal types
JP2001260332A (ja) 2000-03-15 2001-09-25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の捺染プリンタ
US6930696B2 (en) * 2000-09-27 2005-08-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up to edges of printing paper without platen soiling
JP3575415B2 (ja) * 2000-09-27 2004-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を汚すことなく印刷用紙の端部まで行う印刷
JP4375188B2 (ja) * 2004-09-30 2009-1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52619B2 (ja) * 2004-11-26 2010-09-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4669355B2 (ja) * 2005-09-09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49362B2 (ja) 2017-06-21
US8888215B2 (en) 2014-11-18
CN103660561B (zh) 2017-04-12
CN103660561A (zh) 2014-03-26
KR20140029278A (ko) 2014-03-10
JP2014047443A (ja) 2014-03-17
US20140063087A1 (en) 2014-03-06
EP2703170A1 (en) 2014-03-05
TWI597181B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7181B (zh) 噴墨記錄裝置、噴墨記錄方法及噴墨記錄系統
JP2020044822A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140029310A (ko) 매체 이송 장치, 매체 이송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기록 장치
JP3218274B2 (ja) 捺染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594897B (zh) 點資料生成方法、點資料生成裝置、噴墨記錄裝置、及噴墨記錄系統
US10286667B2 (en) Recording device
US11020983B2 (en) Liquid ej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US2020009778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7065082A (ja) 記録装置
CN106985522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10737486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7484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031188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20131486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媒体のセット位置の指示方法
EP3332977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74678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87451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7132069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593622B2 (ja) 記録装置
JP2015202630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7193138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71821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プレビュ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