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5000A - 煙感測器 - Google Patents
煙感測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15000A TW201415000A TW102132198A TW102132198A TW201415000A TW 201415000 A TW201415000 A TW 201415000A TW 102132198 A TW102132198 A TW 102132198A TW 102132198 A TW102132198 A TW 102132198A TW 201415000 A TW201415000 A TW 20141500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rifice member
- light
- smoke sensor
- smoke
- receiv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08B17/107—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scattering due to smok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1—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n ionisation chamber for detecting smoke or gas
- G08B17/1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煙感測器,係在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時,可以使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輕易地位在發光部之光軸上。孔口構件(15)係安裝於本體(2)上所設的承接部(22),並且具有形成弧狀的下面部(15a);本體(2)之承接部(22)係具有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弧狀相對應之形狀的底面部(22a),以供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接觸;孔口構件(15)之光線的通過口(15e)係以其中心位置(15ea)與下面部(15a)的弧狀之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光學方式偵測浮游於空氣中之煙霧或污染物質等的煙感測器。
先前有使用煙感測器,作為為了預防火災或消滅火災而偵測煙霧者,或是作為為了半導體製造工廠或食品工廠等(所謂無塵室(clean room)等)的環保而偵測污染物質(灰塵等)者。
雖然有各式各樣的煙感測器,但是有一種以光學方式偵測空氣中所含的煙霧或污染物質(以下稱為「煙霧等」)之光學式的煙感測器。
光學式的煙感測器係可以藉由受光部接收散射光而偵測煙霧等,該散射光係因煙霧等之粒子使來自發光部之光線散射,藉此在偵煙部產生。
在光學式的煙感測器中,雖然為了控制發光部之光線的透光區域之大小,或是預防雜散光(stray light)(繞射光(diffraction))之產生,而設置有供發光部之光線通過的孔口(aperture),但是該孔口一般係與煙感測器之外殼(case)的本體形成為一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之段落0014及圖1至圖3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48629號公報
在此種煙感測器中,由於孔口在預防繞射光之產生方面是以與通過的光之接觸面積較少且厚度較薄者為佳,因此可考慮減薄孔口的厚度。
在減薄孔口之厚度的情況,由於僅是減薄,有可能使強度不足,所以無法將孔口和本體形成為一體,而要考慮對孔口構件使用鐵板等之較硬的其他材料。
另外,在此種煙感測器之情況,雖然可以使用LED或雷射作為發光部之光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之段落0012),但是使用雷射時,其光線的指向性比LED還高,
在預防繞射光之產生方面,可謂減薄孔口所帶來的優點較大。
然而,當對孔口構件使用鐵板等的其他材料時,就需要孔口構件對本體之安裝作業,在那時候,需要使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位在發光部之光軸上的作業。
又,由鐵板等形成孔口構件時,為了要形成光線的通過口而進行穿孔加工,但是因該加工方法在前後方向之一面側之光線的通過口之口緣部分會殘留毛邊,且將容易殘留加工上毛邊等之面側朝向發光部側並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時,若殘留有毛邊等,該毛邊等就有可能成為繞射光產生的原因。
換句話說,在對孔口構件使用鐵板等之其他材料的情況,當進行孔口構件對本體之組裝時,不僅需要使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位在光軸上,還需要留意正方向的方向應朝向孔口構件的前後(若將不易殘留毛邊等的面側設為前面側,將容易殘留毛邊等的面側設為後面側,則前面側朝向發光部側,後面側不朝向發光部側的方向)。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情事,在煙感測器中,以孔口構
件安裝於本體時,可以使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輕易地位在發光部之光軸上為目的。又,以可以使孔口構件之前後的方向容易朝向正方向為目的。
本發明之煙感測器係具備本體、發光部、受光部及偵煙部,且以前述受光部接收藉由前述發光部之光線因煙霧或污染物質之粒子而在前述偵煙部散射所產生的散射光,藉此偵測煙霧或是污染物質的方式所構成;進一步具備用以調節前述發光部之光線的孔口構件;前述孔口構件係安裝於前述本體上所設的承接部,並且具有形成弧狀的下面部;前述本體之承接部具有形成與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的弧狀相對應之形狀的底面部,以供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接觸;前述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係以其中心位置與前述下面部的弧狀之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
又,本發明的前述本體之承接部的底面部係形成與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的弧狀之曲率半徑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之弧狀。
又,本發明的前述孔口構件進一步具有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的左右外側面部;前述本體之承接部進一步具有以供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的至少一方接觸之方式所形成的左右內側面部。
又,本發明的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皆為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且形成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長度有長短不同的形狀。
又,本發明的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一方是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另一方是形成與前述下面部的弧狀連續的弧狀。
又,本發明進一步具備安裝於前述本體的蓋體,在前述蓋體設置有從上方按壓前述孔口構件的壓緊部,前述壓緊部具有:抵接部,抵接於孔口構件之上面部且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以及斜面部,傾斜於孔口構件之前後方向且到達前述抵接部。
又,本發明係構成為:當前述孔口構件以前後與正方向相反之方式安裝於前述本體之承接部時,就無法將前述蓋體如預定般地安裝於前述本體。
在本發明中,以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與形成弧狀的下面部之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藉此可以在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之承接部時,藉由使孔口構件之下面部接觸到本體之承接部的底面部,而使
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輕易地位在預定位置。
因而,依據本發明,在煙感測器中,可以在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時,使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之中心位置輕易地位在發光部之光軸上。
又,在本發明中,孔口構件進一步具有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的左右外側面部,並且本體之承接部進一步具有以供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的至少一方接觸之方式所形成的左右內側面部,藉此可以在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時,根據孔口構件與本體之承接部的接觸關係,輕易地掌握孔口構件應朝向的上下左右之方向。
因而,依據本發明,在煙感測器中,可以在將孔口構件安裝於本體時,使孔口構件之前後的方向輕易地朝向正方向。
1‧‧‧煙感測器
2‧‧‧本體
2a‧‧‧煙檢測單元
2b‧‧‧蓋體
3‧‧‧風扇
4‧‧‧流入路
5‧‧‧導入路
6‧‧‧發光部
6a‧‧‧發光元件
7‧‧‧受光部
7a‧‧‧受光元件
8‧‧‧電源部
9‧‧‧控制部
10、11‧‧‧聚光透鏡
12‧‧‧偵煙部
13‧‧‧遮光部
14‧‧‧光阱
15‧‧‧孔口構件
15a‧‧‧下面部
15b‧‧‧左外側面部
15c‧‧‧右外側面部
15d‧‧‧上面部
15e‧‧‧通過口
15ea‧‧‧中心位置
15f‧‧‧前面
15g‧‧‧後面
16‧‧‧遮光壁
16a‧‧‧通過口
17‧‧‧流路分歧部
18‧‧‧回流部
19‧‧‧匯流部
20‧‧‧過濾器
21‧‧‧氣流感測器
22‧‧‧承接部
22a‧‧‧底面部
22b‧‧‧左內側面部
22c‧‧‧右內側面部
22d‧‧‧左側壁部
22e‧‧‧右側壁部
22f‧‧‧後壁部
22g‧‧‧左支柱部
22h‧‧‧右支柱部
23‧‧‧壓緊部
23a‧‧‧抵接部
23b‧‧‧斜面部
A‧‧‧空氣
LB、LBa‧‧‧光線
L1至L4‧‧‧長度
SA‧‧‧抽樣空氣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構成概要的構成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本體側之俯視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本體側之立體
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未安裝有孔口構件之狀態的本體側之其他角度的立體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相當於本體安裝有蓋體之狀態的圖2之A-A線A5的箭視剖面的剖面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相當於本體安裝有蓋體之狀態的圖2之A-A線A6的箭視剖面的剖面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孔口構件之放大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本體之孔口構件安裝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孔口構件安裝於前後(表背)相反之狀態的圖2之B-B線B9的箭視剖面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之孔口構件安裝於前後(表背)相反之狀態的圖2之A-A線A10的箭視剖面圖。
基於圖1至圖10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一例。
首先,基於圖1,就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一例的煙感測器1之機器構成全體的概要加以說明。
如圖1所示,煙感測器1係在本體2中之成為暗箱的煙檢測單元2a內具備:發光部6,具有雷射等之發光元件6a;受光部7,具有光二極體等之受光元件7a,並且以來自發光部6之光線LB不直接入射於該受光元件7a的方式配置;以及偵煙部12,係形成於包含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光軸和受光部7之受光元件7a的光軸所交叉之位置的區域。煙感測器1係在煙檢測單元2a內當抽樣空氣(sampling air)SA通過偵煙部12時能進行光學式之煙霧等的偵測,亦即,若在抽樣空氣SA中包含有煙霧等,則在通過偵煙部12時,受光部7之受光元件7a會接收來自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光線LB因煙霧等之粒子而在偵煙部12散射所產生的散射光,藉此進行煙霧等之偵測。
又,如同圖所示,煙感測器1亦包含:風扇3,係用以將從鋪設於監視區域的配管通過流入路4而流入的空氣A當作抽樣空氣SA通過導入路5而送至前述煙檢測單元2a內;電源部8,係將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及受光部7之受光元件7a等的電源連接於必要零件(包含氣流感測器(air flow sensor)21);控制部9,係連接於受光部7之受光元件7a等的零件,且進行各種的控制;以及遮光部13,係位在隔著偵煙部12且與發光部6相對向之側,用以進行遮光以免來自通過偵煙部12的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光線LB回到偵煙部12側,且於前部具有遮光壁16,該遮光壁16係形成有使光線LB通過內部的通過口16a,並且
於後部具有光阱(light trap)14,該光阱14係使進入內部的光線LB形成雜散光(stray light)並使其衰減。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煙感測器1係成為以下的型式:即導入路5從風扇3之二次側起在流路分歧部17分歧,從煙檢測單元2a使抽樣空氣SA回流的回流路18在風扇3之二次側的流路匯流部19匯流,藉由在流路匯流部19與流路分歧部17之間產生的差壓(可以藉由將流路匯流部19之流速設為比流路分歧部17之流速還快而在兩者間產生差壓,例如,可以藉由將流路匯流部19設置於接近風扇3之旋轉翼之周緣的位置,且將流路分歧部17設置於遠離該旋轉翼之周緣的位置而在兩者間產生差壓),使抽樣空氣SA從導入路5經過濾器20過濾之後通過煙檢測單元2a,並使其從回流路18回流至風扇3之二次側的型式。
然後,煙感測器1在本體2之煙檢測單元2a內進一步具備:孔口構件15,位在發光部6之前方,且調節來自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光線LB並朝向偵煙部12側使其通過。關於該孔口構件15之詳細將基於圖2至圖10在後面加以說明。
另外,在圖1所示的煙感測器1中,符號10係位在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正前方,用以集中來自發光元件6a之光線的聚光透鏡。又,符號11係位在受光部7之受
光元件7a的正前方,用以集中朝向受光元件7a之光線的聚光透鏡,但是在圖2至圖10所示的煙感測器1中,這些聚光透鏡10及11分別設置於發光部6及受光部7之內部。
其次,基於圖2至圖10,就煙感測器1之機器構成的詳細加以說明。
如同前述般,煙感測器1係具備本體2、發光部6、受光部7及偵煙部12等,且構成為:受光部7(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為其受光元件7a)接收藉由發光部6的光線(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為其發光元件6a)因煙霧等之粒子而在偵煙部12散射所產生的散射光,藉此偵測煙霧等。
在該煙感測器1中,本體2係如圖2至圖6所示,構成上部呈開放的箱狀,並且如圖5及圖6所示,在上部安裝有蓋體2b而構成暗箱,且在內部設置有前述之發光部6、受光部7及偵煙部12等而構成煙檢測單元2a。
然後,煙感測器1係如同前述般,在本體2之煙檢測單元2a內進一步具備:位在發光部6之前方,且調節來自發光部6之發光元件6a的光線LB並朝向偵煙部12側使其通過的孔口構件15。
在煙感測器1中,孔口構件15係薄薄地由鐵板等之較
硬的其他材料所形成,且安裝於本體2所設的承接部22作為其他構件。
具體而言,前述之孔口構件15具有:下面部15a,形成弧狀;以及左右外側面部15b、15c,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又,前述本體2之承接部22具有:底面部22a,形成與該下面部15a的弧狀相對應的形狀,以供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接觸;以及左右內側面部22b、22c,形成該左右外側面部15b、15c的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相對應的形狀,以供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接觸。
煙感測器1係藉由孔口構件15和本體2之承接部22如前述般地構成,而在將孔口構件15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使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接觸到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底面部22a,並且能夠藉由使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接觸到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左右內側面部22b、22c,來使孔口構件15之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容易位在預定位置。
在此,在煙感測器1中,如同前述般,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係形成弧狀,並且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底面部22a係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弧狀相對應的形狀。又,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係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並且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左右內側面
部22b、22c係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的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相對應的形狀,藉由此種構成,在將孔口構件15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能夠根據孔口構件15之形狀與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形狀之對應關係,具體而言,根據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及左右外側面部15b、15c與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底面部22a及左右內側面部22b、22c之形狀的對應關係,輕易地掌握孔口構件15之應朝向的上下左右之方向,亦即,能夠輕易地掌握孔口構件15之應朝向的前後之方向,且能夠輕易地使其朝向孔口構件15之應朝向的前後之方向。
另外,在煙感測器1中,孔口構件15係在進行光線的通過口15e的加工時,雖然有時會因加工方法而在前後方向之一面側於通過口15e之口緣部分殘留毛邊等,但是如前述般,能根據與承接部22之形狀的對應關係來掌握之應朝向的前後之方向,將成為正方向之方向,亦即成為毛邊等不易殘留之面側作為前面15f而朝向發光部6側,且毛邊等容易殘留之面側作為後面15g而不朝向發光部6側的方向。
再者,就本實施形態之孔口構件15和本體2之承接部22加以詳細說明。
在孔口構件15中,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的左右外側
面部15b、15c係為了從圖7之正面視的放大圖中容易詳細理解,而分別連續於下面部15a之左右上端部,且雙方皆是形成沿著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線狀,但是形成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長度L1、L2有長短不同的形狀(左外側面部15b之長度L1較短,右外側面部15c之長度L2較長),藉此形成作為構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又,上面部15d係經由修圓加工而成的角部而與左右外側面部15b、15c之各自的上端部連續,且形成沿著寬度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線狀。
然後,在孔口構件15中,光線的通過口15e係以其中心位置15ea從孔口構件15之上下左右的中心位置偏離但與下面部15a之曲率中心位置一致的方式形成。
在此,在煙感測器1中,如同前述般,以孔口構件15之光線的通過口15e之中心位置15ea與形成弧狀的下面部15a之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藉此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底面部22a係形成與下面部15a的弧狀相對應的形狀,與此相輔,在將孔口構件15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能夠藉由使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接觸到本體2之承接部22的底面部22a,藉此使孔口構件15之光線的通過口15e之中心位置15ea輕易地位在預定位置,且能夠使其位於發光部6之光軸LBa上。
承接部22係以從圖8之放大的立體圖中最容易理解詳
細的方式,形成作為豎設於本體2之底壁上的全體構成壁狀的部分,且在底面部22a之左右外側設置有左右側壁部22d、22e,並在其內側面以連續於底面部22a之上部的方式設置有左右內側面部22b、22c。又,支撐孔口構件15之後面15g側(不朝向發光部6之側)的後壁部22f係設置於寬度方向中央位置(在上部中央設置有半圓形狀之切口,且不遮蔽孔口構件15之通過口15e)。再者,支撐孔口構件15之前面15f側(朝向發光部6之側)的左右支撐柱22g、22h係分別設置於比左右側壁部22d、22e還更稍微靠近中央。
在承接部22,底面部22a係如同前述般,雖然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弧狀對應的形狀,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弧狀之曲率半徑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之弧狀。又,其弧長亦形成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弧長大致相同,若孔口構件15朝向正方向地安裝於承接部22,則能形成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無間隙地接觸及於圓周方向之總長而著實接觸的形狀。再者,以其曲率中心位置位在發光部6之光軸LBa上的方式形成,若孔口構件15朝向正方向而安裝於承接部22,則以與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的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且孔口構件15之光線的通過口15e之中心位置15ea自行位在發光部6之光軸LBa上的方式形成。
再者,在承接部22中,左右內側面部22b、22c係如同前述般,雖然形成與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的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相對應的形狀,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彼此之間係以與孔口構件15之寬度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之長度分離。又,與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同樣地,雙方皆是形成沿著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線狀,但是形成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長度L3、L4有長短不同的形狀(參照圖8),而較短的長度L3側之左內側面部22b係對應於孔口構件15之較短的長度L1側之左外側面部15b,且較長的長度L4側之右內側面部22c係對應於孔口構件15之較長的長度L2側之右外側面部15c。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前述承接部22之左右內側面部22b、22c係當短側的左內側面部22b之長度L3成為對應的孔口構件15之短側的左外側面部15b之長度L1的一半左右之長度,長側的內側面部22c之長度L4成為對應的孔口構件15之長側的右外側面部15c之長度L2的一半左右之長度,且孔口構件15朝向正方向地安裝於承接部22時,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會分別無間隙地接觸到長度方向之下半部左右為止而著實接觸。
孔口構件15和本體2之承接部22係如同前述般,當孔口構件15朝向正方向地安裝於承接部22時,雖然會分別無間隙地接觸到承接部22之底面部22a及左右內側面部
22b、22c而著實接觸,但是當孔口構件15朝向前後相反方向而安裝於承接部22時,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和承接部22之底面部22a的彼此之曲率中心位置會不一致,且如圖9及圖10所示,在兩者間會形成間隙,且孔口構件15朝向上方浮起並從預定位置朝向上方突出,藉此可以輕易地掌握孔口構件15朝向前後與正方向相反的方向。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和本體2之接收部2的左右內側面部22b、22c係在孔口構件15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不論前後為正方向、或相反方向,皆會接觸左右雙方,但是亦可為僅有左右之其中一方會接觸,當孔口構件15朝向前後相反方向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僅有左右之其中一方會接觸,與前述同樣地,可以在孔口構件15之下面部15a與承接部22之底面部22a之間形成有間隙,使得孔口構件15朝向上方浮起並從預定位置朝向上方突出(即便孔口構件15以前後正方向之方向安裝於本體2之承接部22時,左右之其中一方會接觸的情況,存在有孔口構件15旋轉的可能性,但是若設置如後述的蓋體2b之壓緊部23之來自上方的壓緊構件,則能夠修正成預定的角度位置)。
如圖5及圖6所示,在本體2之上部,雖然安裝有蓋體2b,但是在蓋體2b設置有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15的壓緊部23,且可以從上方按壓並確實地固定安裝於本體2之
承接部22的孔口構件15。
具體而言,壓緊部23係從蓋體2b之內面垂下設置,且形成作為構成壁狀的部分,具有:抵接部23a,係與孔口構件15之上面部15d相對向並從上方抵接,且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15;以及斜面部23b,係後方往上地傾斜於孔口構件15之前後方向,且到達位於其頂部的抵接部23a,藉由將蓋體2b安裝於本體2,可以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15。又,在將蓋體2b安裝於本體2時,可以使孔口構件15之上面部15d朝向抵接部23a地滑動於斜面部23b上,並導引至抵接部23a。
另外,在壓緊部23中,符號23c係從孔口構件15之後面15g側支撐的後壁部(在下端中央位置設置有半圓形的切口,且與承接部22之後壁部22f同樣地,不會遮蔽孔口構件15之通過口15e)。又,在其前面側之上部一體地設置有前述的抵接部23a和斜面部23b。
如同前述般,在蓋體2b設置有孔口構件15之壓緊部23,藉由安裝蓋體2b,壓緊部23之抵接部23a可以抵接於孔口構件15之上面部15d,並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15,但是在將孔口構件15的前後朝向正方向地安裝於承接部22的情況時,可以一邊用壓緊部23之抵接部23a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15,一邊將蓋體2b完全地安裝於本體2(圖
5及圖6所示的狀態),但將孔口構件15之前後形成與正方向相反且安裝於承接部22的情況時,孔口構件15會朝向上方浮起的狀態,上面部15d之位置會變高(圖9及圖10所示的狀態),而無法將蓋體2b完全地安裝於本體2,藉此可以輕易地掌握孔口構件15之前後與正方向相反,且可以預防直接當作製品出貨。
最後,在本實施形態中,本體2之承接部22係在發光部6之前方的位置隔開預定間隔地並排設置有複數個,具體而言在前後方向隔開預定間隔地並排設置有三個,孔口構件15亦安裝有複數片、具體而言為三片。
另外,雖然孔口構件15亦可僅安裝一片,但是能夠藉由安裝複數片使有可能在不朝向發光部6的後面側之通過口15e之口緣產生的繞射光在每次通過孔口構件15時就衰減(若如本實施形態般地亦安裝有三片,則可以充分地使繞射光衰減)。
以上,雖然已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做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能夠在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的變更等。
例如,關於孔口構件15之左右外側面部15b、15c的左右非對稱之形狀,亦可形成為圓形狀之左右其中一方被
切斷的形狀,具體而言,亦可將左右外側面部15b、15c之一方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將另一方形成為連續於下面部15a的弧狀,且曲率半徑為相同的弧狀。
1‧‧‧煙感測器
2‧‧‧本體
2a‧‧‧煙檢測單元
6‧‧‧發光部
7‧‧‧受光部
12‧‧‧偵煙部
13‧‧‧遮光部
14‧‧‧光阱
15‧‧‧孔口構件
16‧‧‧遮光壁
16a‧‧‧通過口
22‧‧‧承接部
LB、LBa‧‧‧光線
Claims (10)
- 一種煙感測器,係具備本體、發光部、受光部及偵煙部,且以前述受光部接收藉由前述發光部之光線因煙霧或污染物質之粒子而在前述偵煙部散射所產生的散射光,藉此偵測煙霧或是污染物質的方式所構成;進一步具備用以調節前述發光部之光線的孔口構件;前述孔口構件係安裝於前述本體上所設的承接部,並且具有形成弧狀的下面部;前述本體之承接部具有形成與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的弧狀相對應之形狀的底面部,以供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接觸;前述孔口構件之光線的通過口係以其中心位置與前述下面部的弧狀之曲率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本體之承接部的底面部係形成與前述孔口構件之下面部的弧狀之曲率半徑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之弧狀。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進一步具有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的左右外側面部;前述本體之承接部進一步具有以供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的至少一方接觸之方式所形成的左右內側面部。
-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進一步具有形成左右非對稱之形狀的左右外側面部;前述本體之承接部進一步具有以供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的至少一方接觸之方式所形成的左右內側面部。
-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皆為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且形成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長度有長短不同的形狀。
-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皆為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且形成彼此的上下方向之長度有長短不同的形狀。
-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一方是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另一方是形成與前述下面部的弧狀連續的弧狀。
-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中前述孔口構件之左右外側面部,一方是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另一方是形成與前述下面部的弧狀連續的弧狀。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進一步具備安裝於前述本體的蓋體,在前述蓋體設置有從上方按壓前述孔口構件的壓緊部,前述壓緊部具有:抵接部,抵接於孔口構件之上面部且從上方按壓孔口構件;以及斜面部,傾斜於孔口構件之前後方向且到達前述抵接部。
-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煙感測器,其構成為:當前述孔口構件以前後與正方向相反之方式安裝於前述本體之承接部時,就無法將前述蓋體如預定般地安裝於前述本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96202A JP5993253B2 (ja) | 2012-09-06 | 2012-09-06 | 煙感知器 |
JP2012-196202 | 2012-09-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15000A true TW201415000A (zh) | 2014-04-16 |
TWI625517B TWI625517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4908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2198A TWI625517B (zh) | 2012-09-06 | 2013-09-06 | 煙感測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65448B2 (zh) |
EP (1) | EP2706516A1 (zh) |
JP (1) | JP5993253B2 (zh) |
CN (1) | CN103674901B (zh) |
AU (1) | AU2013224688A1 (zh) |
MY (1) | MY163646A (zh) |
TW (1) | TWI6255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31495B (en) * | 2014-06-16 | 2017-04-12 | Apollo Fire Detectors Ltd | Smoke detector |
JP6252908B2 (ja) * | 2014-09-04 | 2017-12-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粒子検出センサ |
JP2016115062A (ja) * | 2014-12-12 | 2016-06-23 | 新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TWI724386B (zh) | 2019-03-15 | 2021-04-11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粒偵測裝置 |
CN110718036B (zh) * | 2019-10-16 | 2021-02-05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电式烟雾探测报警器 |
WO2021129920A1 (en) * | 2019-12-23 | 2021-07-01 | Robert Bosch Gmbh |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gaseous flui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311306B (zh) | 1965-01-11 | 1969-06-0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
JPS5941138B2 (ja) * | 1979-07-31 | 1984-10-04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光散乱式煙感知器 |
GB9014015D0 (en) | 1990-06-23 | 1990-08-15 | Dennis Peter N J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moke detectors |
US5440145A (en) | 1991-10-14 | 1995-08-08 | I.E.I. Pty. Ltd. | Sampling chamber for a pollution detector |
US5420440A (en) * | 1994-02-28 | 1995-05-30 | Rel-Tek Corporation | Optical obscruation smoke monitor having a shunt flow path located between two access ports |
JP3731338B2 (ja) | 1998-02-27 | 2006-01-05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
US8634072B2 (en) * | 2004-03-06 | 2014-01-21 | Michael Trainer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
US8705040B2 (en) * | 2004-03-06 | 2014-04-22 | Michael Trainer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by measuring scattered light |
JP2007527997A (ja) * | 2004-03-06 | 2007-10-04 | マイケル トレイナー, | 粒子のサイズおよび形状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2752758Y (zh) * | 2004-12-03 | 2006-01-18 | 张建茸 | 后向散射光烟尘颗粒物浓度测量探头 |
GB2423357A (en) * | 2005-02-22 | 2006-08-23 | Thorn Security | A self-monitoring smoke detector |
CN2914067Y (zh) * | 2006-06-30 | 2007-06-2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火灾烟颗粒斯托克斯散射矩阵测量装置 |
JP2009237720A (ja) * | 2008-03-26 | 2009-10-15 | Nohmi Bosai Ltd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JP5519168B2 (ja) * | 2009-03-27 | 2014-06-11 |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 火災感知器 |
JP2010238095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Nohmi Bosai Ltd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MY158884A (en) * | 2009-05-01 | 2016-11-30 | Xtralis Technologies Ltd | Particle detectors |
-
2012
- 2012-09-06 JP JP2012196202A patent/JP599325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03 US US14/016,542 patent/US91654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05 MY MYPI2013701588A patent/MY163646A/en unknown
- 2013-09-05 EP EP13183109.1A patent/EP270651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9-05 AU AU2013224688A patent/AU201322468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9-06 CN CN201310404019.8A patent/CN103674901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06 TW TW102132198A patent/TWI625517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74901A (zh) | 2014-03-26 |
EP2706516A1 (en) | 2014-03-12 |
US9165448B2 (en) | 2015-10-20 |
JP5993253B2 (ja) | 2016-09-14 |
MY163646A (en) | 2017-10-13 |
AU2013224688A1 (en) | 2014-03-20 |
US20140063499A1 (en) | 2014-03-06 |
TWI625517B (zh) | 2018-06-01 |
CN103674901B (zh) | 2017-08-29 |
JP2014052790A (ja) | 2014-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5517B (zh) | 煙感測器 | |
JP5787390B2 (ja) | 微生物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 |
JP4980101B2 (ja) | 煙感知器 | |
JP6455470B2 (ja) | 粒子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JP5640247B2 (ja) | 光電式煙感知器並びに吸引式煙感知システム | |
CN103098107A (zh) | 吸气式烟雾检测系统 | |
JP2005309735A (ja) | 煙感知器 | |
WO2015151502A1 (ja) | 粒子検出センサ、ダストセンサ、煙感知器、空気清浄機、換気扇及びエアコン | |
KR20170030603A (ko) | 입자 검출 센서, 더스트 센서, 연기 감지기, 공기 청정기, 환기팬 및 에어컨 | |
TW201329913A (zh) | 光電式煙偵測器 | |
KR101574435B1 (ko) | 미세먼지 및 미생물 검출 장치 | |
JP2008250684A (ja) | 煙感知器及びそのサンプリングエア供給方法 | |
JP5579899B2 (ja)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
JP2015200547A (ja) | 粒子検出センサ、ダストセンサ、煙感知器、空気清浄機及び換気扇 | |
KR20190084691A (ko) | 광학식 미세먼지 센서 | |
CN107037019B (zh) | 叠层结构荧光传感器 | |
TW201340039A (zh) | 煙霧感測器 | |
KR101675305B1 (ko) | 화재감지기 및 그 조립방법 | |
US9964486B2 (en) | Assembly for attenuating impinging light of a beam of radiation | |
WO2017169685A1 (ja) | 粒子検出センサ | |
JP6252908B2 (ja) | 粒子検出センサ | |
JPS6335395Y2 (zh) | ||
JP2581838B2 (ja) |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 |
JPH04160697A (ja) |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 |
JPH08263767A (ja) | 微粒子検出セン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