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1252A - 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1252A
TW201411252A TW101132959A TW101132959A TW201411252A TW 201411252 A TW201411252 A TW 201411252A TW 101132959 A TW101132959 A TW 101132959A TW 101132959 A TW101132959 A TW 101132959A TW 201411252 A TW201411252 A TW 2014112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substrate
layer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2375B (zh
Inventor
Po-Ju Yang
Yu-Chien Kao
Li-Wei Sung
Original Assignee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Chimei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Chimei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2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2375B/zh
Priority to US13/965,606 priority patent/US9354473B2/en
Priority to EP13180696.0A priority patent/EP2706404B1/en
Priority to JP2013184924A priority patent/JP2014052633A/ja
Publication of TW201411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1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2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23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5Insulat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71Cells with varying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6Spacer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7Through-hole 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 to the active element through an insulation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一間隔物。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層、一金屬層、一絕緣層及一第一電極層,金屬層設置於基板層上,絕緣層設置於金屬層及第一電極層之間,絕緣層覆蓋金屬層,絕緣層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寬度。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而設。第一間隔物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並具有一頂面與第二凹部相對而設,頂面與第二凹部於垂直基板層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疊,頂面具有一第二寬度,第二寬度大於第一寬度。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特別關於一種主動矩陣式液晶顯示裝置。
隨著液晶顯示技術之發展愈來愈成熟,使得液晶顯示裝置已普遍應用於各種資訊產品中,例如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攜帶式資訊產品上。液晶顯示裝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液晶顯示面板,而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一薄膜電晶體基板、一濾光基板以及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與濾光基板之間的一液晶層。其中,薄膜電晶體基板與濾光基板係藉由框膠與間隔物(spacer)來維持兩基板之間的間隙。
習知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薄膜電晶體基板、一濾光基板以及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與濾光基板之間的一液晶層。另外,液晶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背光模組,背光模組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遠離濾光基板之一側。其中,薄膜電晶體基板具有一透光基板以及一薄膜電晶體層,薄膜電晶體層係設置於透光基板之一側。另外,濾光基板與薄膜電晶體基板相對而設,並具有複數間隔物以維持薄膜電晶體基板及濾光基板之間的間隙。
然而,當液晶顯示裝置受外力擠壓時,薄膜電晶體基板及濾光基板的間隙將變小,可能會導致間隔物與薄膜電 晶體基板之間產生錯位問題而刮傷薄膜電晶體基板,進而導致液晶顯示裝置產生漏光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可防止因外力擠壓而導致間隔物刮傷液晶顯示裝置所產生的漏光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一間隔物。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層、一金屬層、一絕緣層及一第一電極層,金屬層設置於基板層上,絕緣層設置於金屬層及第一電極層之間,絕緣層覆蓋金屬層,並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寬度。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而設。第一間隔物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並具有一頂面與第二凹部相對而設,頂面與第二凹部於垂直基板層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疊,頂面具有一第二寬度,第二寬度大於第一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液晶層,其設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不接觸第一基板之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金屬層與第一基板之一薄膜電晶體的汲極或源極為同一層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絕緣層具有一第一絕緣層及一第二絕緣層,第一絕緣層設置於第二絕緣層上,且第二絕緣層設 置於薄膜電晶體之上。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包含一第二電極層,第二電極層設置於第一絕緣層及第二絕緣層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係對應設置,且第二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第一凹部的深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具有一第三凹部,第三凹部與第一凹部對應設置,且第一凹部的深度係小於或等於第三凹部的深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凹部之一底部具有複數凸起物。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基板具有另一基板層及一共同電極層,共同電極層係設置於另一基板層。
在一實施例中,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間隔物,其設置於第二基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間隔物接觸第一基板之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與第二間隔物於垂直基板層之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間隔物之高度為第一間隔物之高度的1倍至2倍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與第二間隔物於垂直基板層之方向上具有相同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及第二間隔物分別接觸第一基板之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之表面更具有一第四凹部,第四凹部與第二間隔物對應設置,且第四凹部之深度小於 第二凹部之深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間隔物之一頂面之寬度大於第四凹部之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更具有一第五凹部,第五凹部與第四凹部對應設置,且第四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第五凹部的深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更具有一第六凹部與第五凹部對應設置,且第五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第六凹部的深度。
承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絕緣層係覆蓋住金屬層,並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之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另外,第一間隔物之頂面與第二凹部之開口係至少部分重疊,且頂面之第二寬度係大於第二凹部之第一寬度。藉此,當液晶顯示裝置受外力擠壓時,第一間隔物將分別塞入第二基板表面之第二凹部內。因此,可分散液晶顯示裝置所受到的外力擠壓力量,並可藉由第一間隔物卡入第二凹部來提供更多的接觸面積,以提供更多的側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擠壓而導致間隔物與第一基板產生錯位而刮傷第一基板,導致液晶顯示裝置產生漏光的問題。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 以說明。
請參照圖1A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之剖視示意圖。
液晶顯示裝置2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一液晶層24及一背光模組(圖未顯示)。液晶層24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之間(液晶分子未繪出),而背光模組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1遠離第二基板22之一側。於圖1A中,背光模組係可設置於第一基板21之下側,以發出光線射向第一基板21。另外,液晶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一第一間隔物23及一第二間隔物25。
第一基板21包含一基板層211、一金屬層212、一保護層213、一絕緣層214及一第一電極層215及一配向層217。另外,第一基板21更可包括一薄膜電晶體T。以下,先說明基板層211及薄膜電晶體T之結構。
薄膜電晶體T係設置於基板層211上。在實施上,基板層211可為一可透光之材質,用於穿透式顯示裝置,例如是玻璃、石英或類似物、塑膠、橡膠、玻璃纖維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較佳的可為一硼酸鹽無鹼玻璃基板(alumino silicate glass substrate)。基板層211亦可為一不透光之材質,用於自發光或反射式顯示裝置,例如是金屬-玻璃纖維複合板、金屬-陶瓷複合板。基板層211亦可為一可撓性基板,例如可為一壓克力基板,或是厚度很薄的玻璃基板。
薄膜電晶體T具有一閘極G、一閘極介電層T1、一通道層T2、一源極S及一汲極D。閘極G設置於基板層211 上,且閘極G之材質係為金屬(例如為鋁、銅、銀、鉬、或鈦)或其合金所構成的單層或多層結構。部分用以傳輸驅動訊號之導線,可以使用與閘極G同層且同一製程之結構,彼此電性相連,例如掃描線。閘極介電層T1設置於閘極G上,且閘極介電層T1係可為有機材質例如為有機矽氧化合物,或無機材質例如為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氧化鉿、或上述材質之多層結構。閘極介電層T1需完整覆蓋閘極G,並可選擇部分或全部覆蓋基板層211。通道層T2相對閘極G位置設置於閘極介電層T1上。在實施上,通道層T2例如可包含一氧化物半導體。其中,前述之氧化物半導體包括氧化物,且氧化物包括銦、鋅及錫的至少其中之一。
源極S與汲極D分別設置於通道層T2上,且源極S和汲極D分別與通道層T2接觸,於薄膜電晶體T之通道層T2未導通時,兩者電性分離。其中,源極S與汲極D之材質可為金屬(例如鋁、銅、銀、鉬、或鈦)或其合金所構成的單層或多層結構。此外,部分用以傳輸驅動訊號之導線,可以使用與源極S與汲極D同層(即第二金屬層M2)且同一製程之結構,例如資料線。要注意的是,上述之金屬層212與薄膜電晶體T的汲極D及源極S係可為同一層結構,且可為分別為液晶顯示裝置2之掃描線及資料線。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薄膜電晶體T之源極S與汲極D亦設置於一蝕刻終止(etch stop)層ES上,且源 極S與汲極D之一端係分別自蝕刻終止層ES之開口與通道層T2接觸。其中,蝕刻終止層ES係可為單層無機材質例如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氧化鉿、或上述材質組合之多層結構。不過,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將源極S與汲極D直接設置於通道層T2上,而不需蝕刻終止層ES。
保護層213設置於汲極D及源極S上,並覆蓋汲極D及源極S。另外,絕緣層214設置於金屬層212及第一電極層215之間,且絕緣層214係覆蓋金屬層212,並具有一第一凹部U1。於此,絕緣層214覆蓋金屬層212,並不表示絕緣層214係直接接觸金屬層212而覆蓋金屬層212,只是表示絕緣層214設置於金屬層212之上而不使金屬層212露出。另外,絕緣層214設置於金屬層212及第一電極層215之間只是代表絕緣層214位於金屬層212及第一電極層215之間,並不代表絕緣層214與金屬層212及第一電極層215一定直接接觸。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214包含一第一絕緣層214a及一第二絕緣層214b,第一絕緣層214a設置於第二絕緣層214b上,且第二絕緣層214b係設置於薄膜電晶體T之上,並與保護層213直接接觸。換言之,保護層213係位於第二絕緣層214b與薄膜電晶體T之汲極D及源極S之間。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絕緣層214也可只包含一層第一絕緣層214a,或只包含一層第二絕緣層214b,於此並不加以限制。其中,第一絕緣層214a的材質例如可為無機材料,而第二絕緣層214b的 材質例如可為一有機材料薄膜層,並例如可為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olyfluoroalkoxy,PFA)。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214a具有第一凹部U1,致使第一基板21之一表面216上具有一第二凹部U2。換言之,本發明係於製程上,藉由於絕緣層214(例如本實施例之第一絕緣層214a)上設置第一凹部U1,使得第一基板21之表面216上具有第二凹部U2。第一凹部U1與第二凹部U2係對應設置,且第二凹部U2的深度可小於或等於第一凹部U1的深度。於此,深度係指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的深度。另外,第二絕緣層214b之厚度可為2~3微米(μm),而第一凹部U1與第二凹部U2的深度可介於0.05至1微米之間,較佳為0.05至0.5微米之間。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於第一絕緣層214a上形成第一凹部U1,後續製程之第一電極層215則形成於第一凹部U1上,使得第一電極層215亦具有凹部,而配向層217再形成於第一電極層215之凹部,以形成第二凹部U2。其中,第一絕緣層214a之第二凹部U2的寬度可略大於第一電極層215之凹部的寬度,而第一凹部U1的寬度可略大於第一電極層215之凹部的寬度。於此,寬度係指平行基板層211之方向上的寬度。
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凹部U2係位於薄膜電晶體T之上,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第二凹部U2也可設置於其它位置而不位於薄膜電晶體T之上,於此,並不限制。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凹部U2內設置有第一電極層215, 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第一電極層215不一定要設置在第二凹部U2內,或者也可部分的第二凹部U2內具有第一電極層215,端視第一間隔物23的設置位置而定。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一電極層215可為一畫素電極層或為一共同電極層,且配向層217係設置於第一電極層215上。於此,配向層217之材質例如可為聚亞醯胺(polyimide,PI),以使液晶層24之液晶分子呈一致性排列。
第二基板22與第一基板21相對而設。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第二基板22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另一基板層221、一黑色矩陣層222、一濾光層223、一保護層224及一配向層225。黑色矩陣層222係設置於基板層221上,而濾光層223係覆蓋基板層221及黑色矩陣層222。其中,濾光層223可具有一紅色濾光部、一綠色濾光部及一藍色濾光部(圖未顯示)。另外,保護層224設置於濾光層223上,第一間隔物23及第二間隔物25係分別設置於保護層224上,而配向層225則設置於第一間隔物23、第二間隔物25及保護層224之上。
特別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2係為一平面切換(in-plane switch,IPS)式液晶顯示裝置為例,因此,第二基板22上並沒有透明導電層。不過,在其它的垂直切換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中,例如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顯示裝置,第二基板22可具有一透明導電層以作為一共同電極層(圖未顯示),而此共同電極層係可設置於基板層221,並位於保護層24與配向層 225之間。另外,再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之第一基板21係為一薄膜電晶體基板,而第二基板22係為一濾光基板,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黑色矩陣層222及濾光層223也可分別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使得第一基板21成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於此,均不加以限制。
另外,由於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2係為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故第一絕緣層214a及第二絕緣層214b之間並沒有設置一電極層,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例如圖1B之液晶顯示裝置2a,其為邊緣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式液晶顯示裝置,故第一基板21a更可包含一第二電極層218,且第二電極層218設置於第一絕緣層214a與第二絕緣層214b之間。其中,第一電極層215可為一畫素電極層,而第二電極層218可為一共同電極層,或者第一電極層215可為一共同電極層,而第二電極層218可為一畫素電極層,於此,並不加以限定。
請再參照圖1A所示,第一間隔物23係對應第二基板22之黑色矩陣層222而設置於第二基板22上,配向層225則設置於第一間隔物23及保護層224上。換言之,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即液晶顯示裝置2的俯視方向上),黑色矩陣層222可遮蓋住第一間隔物23。要再說明的是,第一間隔物23亦可利用下方金屬層遮蔽,而無需一定要設置於黑色矩陣層222下方,於此並不限定第一間隔物23之設置位置。
請參照圖1C所示,其為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2的俯視示意圖。於此,只顯示液晶顯示裝置2之掃描線、資料線、黑色矩陣層222及畫素之透光區。其中,第一間隔物23不一定要位於薄膜電晶體T(圖1C未顯示)之上。具體而言,第一間隔物23可例如設置於圖1C之區域A(掃描線與資料線之交錯處附近)、區域B(鄰接於掃描線)或區域C(與掃描線重疊之處)的位置,或其它位置,只要可被黑色矩陣層222遮蔽或被金屬層遮蔽即可。
請再參照圖1A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間隔物23具有一頂面231,頂面231與第二凹部U2係相對而設,且並不接觸第一基板21之表面216。另外,第二凹部U2具有一第一寬度W1,而頂面231具有一第二寬度W2,第二寬度W2係可大於第一寬度W1,且第二寬度W2不等於第一寬度W1。其中,第二寬度W2例如可為6微米或以上且小於等於30微米,較佳為8~20微米,而第一寬度W1係可小於10微米且大於0,較佳者為4~8微米。此外,第二凹部U2具有一開口O,且於垂直基板層211的方向上,第一間隔物23之頂面231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開口O的面積。其中,第一間隔物23的剖面形狀例如可為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柱狀體,或可為圓柱體或橢圓柱體,於此,係以剖面為略呈倒梯形的柱狀體為例。另外,第二凹部U2之開口O的形狀可為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須注意的是,於其他實施例中,如圖1D所示,若第一間隔物23之頂面為一弧形曲面或其它不規則曲面時,則係以 第一間隔物23與第二基板22相連接之底部起算,於此實施例中係以第一間隔物23與第二基板22之保護層224相連接,至第一間隔物23高度H的90%位置之截面寬度視為第二寬度W2(如圖1D中,H1=0.9×H)。另外,於其他實施例中,如圖1E所示,若第二凹部U2之開口O因凹凸不平而難以量測第一寬度W1時,則係以第二凹部U2之最底部至表面216的深度E之90%的截面寬度視為第一寬度W1(如圖1E中,E1=0.9×E)。於此,圖1D之第二寬度W2與圖1E之第一寬度W1的比例不相同。
請參照圖1F及圖1G所示,其分別為圖1A中,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第一間隔物23之頂面231與第二凹部U2之開口O的重疊示意圖。於此,頂面231的形狀係以六邊形,而開口O的形狀係以四邊形為例。
如圖1F所示,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頂面231與第二凹部U2之開口O可全部重疊;或者如圖1G所示,頂面231與第二凹部U2之開口O可部分重疊。因此,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本發明之第一間隔物231與第二凹部U2係為至少部分重疊。
請再參照圖1A所示,第二間隔物25係設置於第二基板22上。於此,第二間隔物25係對應黑色矩陣層222而設置於保護層224上。其中,第一間隔物23的數量係遠大於第二間隔物25的數量,而其材料可分別為樹脂類、矽酸鹽類、或玻璃纖維類等感光性光阻材料。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間隔物25係藉由配向層225而接觸第一基板 21之表面216。換言之,第一間隔物23與第二間隔物25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使得兩者之間具有一高度差。於此,第二間隔物25之高度可為第一間隔物23之高度的1倍至2倍之間,較佳者為1倍至1.5倍之間。
請參照圖1H所示,其為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2受外力擠壓時,第一間隔物23頂抵第一基板21之表面216的示意圖。於此,只顯示第一間隔物23及部分第一基板21。
由於第一間隔物23的數量遠大於第二間隔物25,而第一間隔物23係為光阻性材料而具有彈性,且第一間隔物23之頂面231與第二凹部U2之開口O係至少部分重疊,而第一間隔物23之頂面231之第二寬度W2係大於第一寬度W1,故當液晶顯示裝置2受外力擠壓時,複數的第一間隔物23將分別塞入(接觸)第一基板21表面216之第二凹部U2內。藉此,可分散液晶顯示裝置2所受到的擠壓力量,並可藉由該等第一間隔物23分別卡入第二凹部U2來提供更多的接觸面積,以提供更多的側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擠壓而導致間隔物與第一基板21產生錯位而刮傷第一基板21,導致液晶顯示裝置2產生漏光的問題。
請參照圖2A所示,其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b之剖視示意圖。
與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2主要的不同在於,液晶顯示裝置2b的第二凹部U2之一底部具有複數凸起物P,藉 此,可使第二凹部U2之底部為一粗糙面,以增加第一間隔物23接觸第二凹部U2之側向摩擦力。其中,為了使第二凹部U2之底部具有複數凸起物P,可於製程中,利用灰階(gray tone)光罩,先使第一絕緣層214a之第一凹部U1的底部具有高低起伏而形成複數凸起物,並藉由製程的控制而使第二凹部U2之底部具有複數凸起物P。
另外,請參照圖2B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c之剖視示意圖。
與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2主要的不同在於,液晶顯示裝置2c之第一基板21c之第二絕緣層214b具有一第三凹部U3,而第三凹部U3與第一凹部U1對應設置,且第一凹部U1深度會小於或等於第三凹部U3的深度。另外,第三凹部U3之寬度係可略大於第一凹部U1的寬度。換言之,於形成第二絕緣層214b的製程中,可使第二絕緣層214b具有第三凹部U3,以使第一基板21c之表面216上具有第二凹部U2。其中,第三凹部U3的寬度係可略大於第二凹部U2之寬度。
另外,請參照圖2C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d之剖視示意圖。
與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2主要的不同在於,液晶顯示裝置2d之第一間隔物23d與第二間隔物25於垂直基板層211之方向上係具有相同的高度,且第一間隔物23d及第二間隔物25分別藉由配向層225接觸第一基板21d之表面216。當液晶顯示裝置2d受外力擠壓時,第一間隔物 23d亦可塞入第二凹部U2內。藉此,也可分散液晶顯示裝置2d所受到的擠壓力量,並可藉由第一間隔物23d卡入第二凹部U2來提供更多的接觸面積,以提供更多的側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擠壓而導致間隔物刮傷液晶顯示裝置2d而導致漏光問題。
此外,液晶顯示裝置2b、2c、2d的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液晶顯示裝置2,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D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e之剖視示意圖。
與圖2C之液晶顯示裝置2d主要的不同在於,液晶顯示裝置2e之第一基板21e之表面216上更具有一第四凹部U4,第四凹部U4與第二間隔物25對應設置,且第四凹部U4之深度d1係小於第二凹部U2之深度d2。另外,第二間隔物25之一頂面之寬度係大於第四凹部U4之開口的寬度。此外,第一基板21e之第一絕緣層214a更具有一第五凹部U5,第五凹部U5與第四凹部U4對應設置,且第四凹部U4的深度會小於或等於第五凹部U5的深度。
此外,液晶顯示裝置2e的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液晶顯示裝置2d,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照圖2E所示,其為本發明又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2f之剖視示意圖。
與圖2D之液晶顯示裝置2e主要的不同在於,液晶顯示裝置2f之第二絕緣層214b除了具有一第三凹部U3與第一凹部U1對應設置之外,更具有一第六凹部U6與第五 凹部U5對應設置,且第一凹部U1深度會小於或等於第三凹部U3的深度,而第五凹部U5的深度會小於或等於第六凹部U6的深度。
此外,液晶顯示裝置2f的其它技術特徵可參照液晶顯示裝置2e,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絕緣層係覆蓋住金屬層,並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之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另外,第一間隔物之頂面與第二凹部之開口係至少部分重疊,且頂面之第二寬度係大於第二凹部之第一寬度。藉此,當液晶顯示裝置受外力擠壓時,第一間隔物將分別塞入第二基板表面之第二凹部內。因此,可分散液晶顯示裝置所受到的外力擠壓力量,並可藉由第一間隔物卡入第二凹部來提供更多的接觸面積,以提供更多的側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擠壓而導致間隔物與第一基板產生錯位而刮傷第一基板,導致液晶顯示裝置產生漏光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2、2a、2b、2c、2d、2e、2f‧‧‧液晶顯示裝置
11‧‧‧薄膜電晶體基板
111‧‧‧透光基板
112‧‧‧薄膜電晶體層
12‧‧‧濾光基板
13、24‧‧‧液晶層
21、21a、21b、21c、21d、21e、21f‧‧‧第一基板
211、221‧‧‧基板層
212‧‧‧金屬層
213‧‧‧保護層
214‧‧‧絕緣層
214a‧‧‧第一絕緣層
214b‧‧‧第二絕緣層
215‧‧‧第一電極層
216‧‧‧表面
217、225‧‧‧配向層
218‧‧‧第二電極層
22‧‧‧第二基板
222‧‧‧黑色矩陣層
223‧‧‧濾光層
224‧‧‧保護層
23、23d‧‧‧第一間隔物
231‧‧‧頂面
25‧‧‧第二間隔物
A、B、C‧‧‧區域
D‧‧‧汲極
d1、d2、E、E1‧‧‧深度
ES‧‧‧蝕刻終止層
G‧‧‧閘極
H、H1‧‧‧高度
O‧‧‧開口
P‧‧‧凸起物
S‧‧‧源極
S1、S2‧‧‧間隔物
T‧‧‧薄膜電晶體
T1‧‧‧閘極介電層
T2‧‧‧通道層
U1‧‧‧第一凹部
U2‧‧‧第二凹部
U3‧‧‧第三凹部
U4‧‧‧第四凹部
U5‧‧‧第五凹部
U6‧‧‧第六凹部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剖視示意圖;圖1B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 剖視示意圖;圖1C為本發明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1D為不同態樣之第一間隔物之剖視示意圖;圖1E為不同態樣之第二凹部之剖視示意圖;圖1F及圖1G分別為圖1A中,於垂直第一基板之基板層方向上,第一間隔物之頂面與第二凹部之開口的重疊示意圖;圖1H為圖1A之液晶顯示裝置受外力擠壓時,第一間隔物頂抵第一基板的示意圖;以及圖2A~圖2E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剖視示意圖。
2‧‧‧液晶顯示裝置
21‧‧‧第一基板
211、221‧‧‧基板層
212‧‧‧金屬層
213‧‧‧保護層
214‧‧‧絕緣層
214a‧‧‧第一絕緣層
214b‧‧‧第二絕緣層
215‧‧‧第一電極層
216‧‧‧表面
217、225‧‧‧配向層
22‧‧‧第二基板
222‧‧‧黑色矩陣層
223‧‧‧濾光層
224‧‧‧保護層
23‧‧‧第一間隔物
231‧‧‧頂面
24‧‧‧液晶層
25‧‧‧第二間隔物
D‧‧‧汲極
ES‧‧‧蝕刻終止層
G‧‧‧閘極
O‧‧‧開口
S‧‧‧源極
T‧‧‧薄膜電晶體
T1‧‧‧閘極介電層
T2‧‧‧通道層
U1‧‧‧第一凹部
U2‧‧‧第二凹部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Claims (20)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層、一金屬層、一絕緣層及一第一電極層,該金屬層設置於該基板層上,該絕緣層設置於該金屬層及該第一電極層之間,該絕緣層覆蓋該金屬層,並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該第一基板之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該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寬度;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而設;以及一第一間隔物,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並具有一頂面與該第二凹部相對而設,該頂面與該第二凹部於垂直該基板層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疊,該頂面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液晶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不接觸該第一基板之該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金屬層與該第一基板之一薄膜電晶體的汲極或源極為同一層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絕緣層具有一第一絕緣層及一第二絕緣層,該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且該第二絕緣層設置於該薄膜電晶體之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更包含一第二電極層,該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一絕緣層及該第二絕緣層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凹部與該第二凹部對應設置,且該第二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凹部的深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絕緣層具有一第三凹部,該第三凹部與該第一凹部對應設置,且該第一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三凹部的深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該第二凹部之一底部具有複數凸起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基板具有另一基板層及一共同電極層,該共同電極層係設置於該另一基板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間隔物,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間隔物接觸該第一基板之該表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與該第二間隔物於垂直該基板層之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該第二間隔物之高度為該第一間隔物之高度的1倍至2倍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與該第二間隔物於垂直該基板層之方向上具有相同高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及該第二間隔物分別接觸該第一基板之該表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之該表面更具有一第四凹部,該第四凹部與該第二間隔物對應設置,且該第四凹部之深度小於該第二凹部之深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間隔物之一頂面之寬度大於該第四凹部之寬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更具有一第五凹部,該第五凹部與該第四凹部對應設置,且該第四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五凹部的深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第二絕緣層更具有一第六凹部與該第五凹部對應設置,且該第五凹部的深度小於或等於該第六凹部的深度。
TW101132959A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顯示裝置 TWI512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959A TWI512375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顯示裝置
US13/965,606 US9354473B2 (en) 2012-09-10 2013-08-1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EP13180696.0A EP2706404B1 (en) 2012-09-10 2013-08-16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13184924A JP2014052633A (ja) 2012-09-10 2013-09-06 液晶表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959A TWI512375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1252A true TW201411252A (zh) 2014-03-16
TWI512375B TWI512375B (zh) 2015-12-11

Family

ID=4898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959A TWI512375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473B2 (zh)
EP (1) EP2706404B1 (zh)
JP (1) JP2014052633A (zh)
TW (1) TWI5123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4629A (zh) * 2016-07-08 2016-09-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9901332A (zh) * 2017-12-08 2019-06-1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10481441B2 (en) 2017-04-25 2019-11-1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ask, corresponding spacer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5450B (zh) * 2013-03-15 2015-12-0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掩膜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I542925B (zh) * 2015-06-16 2016-07-21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I548911B (zh) * 2015-08-26 2016-09-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5511186A (zh) * 2016-01-27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11170A (zh) * 2016-01-28 2016-04-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JP6808335B2 (ja) * 2016-03-11 2021-01-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375427B (zh) * 2018-10-25 2022-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18549A (zh) * 2018-12-03 2019-12-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238412A (zh) * 2021-04-22 2021-08-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717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96282A (zh) * 2022-01-06 2022-04-08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3528A (ja) * 1999-09-13 2001-03-30 Canon Inc 液晶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ペーサー付き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59676B2 (ja) * 2002-01-22 2008-03-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907647B2 (ja) 2003-09-08 2007-04-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41856A (ja) 2004-02-25 2005-09-08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157978B1 (ko) * 2005-06-30 2012-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20080022918A (ko) 2006-09-08 2008-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페이서 분사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액정표시패널
KR101295246B1 (ko) * 2006-11-03 2013-08-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패널
US8471996B2 (en) * 2007-08-09 2013-06-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00091231A1 (en) * 2008-10-14 2010-04-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905541B2 (ja) * 2009-02-04 2012-03-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14308B2 (ja) * 2011-06-08 2016-10-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5844072B2 (ja) * 2011-06-09 2016-01-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837350B2 (ja) * 2011-07-21 2015-12-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6014324B2 (ja) * 2011-12-22 2016-10-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972041B2 (ja) * 2012-05-15 2016-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4629A (zh) * 2016-07-08 2016-09-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US10481712B2 (en) 2016-07-08 2019-11-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0481441B2 (en) 2017-04-25 2019-11-1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ask, corresponding spacer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TWI704411B (zh) * 2017-04-25 2020-09-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對應之間隔物結構及應用其之液晶面板
CN109901332A (zh) * 2017-12-08 2019-06-1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6404A1 (en) 2014-03-12
US9354473B2 (en) 2016-05-31
TWI512375B (zh) 2015-12-11
EP2706404B1 (en) 2017-10-11
US20140071391A1 (en) 2014-03-13
JP2014052633A (ja)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2375B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I533065B (zh) 顯示面板
US20150370116A1 (en)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80234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US9146430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367625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469360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JP2011186279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2016034956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0139555A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33566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185319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90033628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0196085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パネル装置
KR102178488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0027185A (ja) 表示装置
US20110169761A1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901267A (zh) 陣列基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US850867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2002221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40619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595298B (zh) 顯示面板
WO2023206161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2234187A (ja) 表示装置
JP487442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