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7029A - 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門窗 - Google Patents

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門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7029A
TW201407029A TW102119100A TW102119100A TW201407029A TW 201407029 A TW201407029 A TW 201407029A TW 102119100 A TW102119100 A TW 102119100A TW 102119100 A TW102119100 A TW 102119100A TW 201407029 A TW201407029 A TW 2014070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dow
opening
door sash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9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9715B (zh
Inventor
Hiroto Sasaki
Original Assignee
Ykk Architectu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rchitectural filed Critical Ykk Architectural
Publication of TW20140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715B/zh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門窗。門窗包括:門窗框,其由上門窗框、下門窗框、和左右的縱門窗框所構成;內門窗扇,其以在由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門窗框,由內門窗扇框和安裝在內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外門窗扇,其以在由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門窗框,由外門窗扇框和安裝在外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門窗用防水裝置,其安裝到下門窗框中,該門窗用防水裝置係構成為,將越過第2凸緣壁的水經由第1開口和第3開口排出,將內門窗扇框的緊閉部和外門窗扇框的緊閉部之間的水經由貫通孔、第2開口和第4開口排出,將從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流入的來自室內側的水經由第5開口和逆止閥排出。

Description

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門窗
本發明係關於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門窗。
一直以來,廣泛採用由固定於牆體內的門窗框以及可自由移動地設置於該門窗框內的多個(例如,2個)門窗扇所構成的門窗,門窗框包括上門窗框、下門窗框、以及左右的縱門窗框,在門窗框上以在由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有內門窗扇以及外門窗扇,內門窗扇包括方形的內門窗扇框和安裝在內門窗扇框內的由玻璃等所構成的嵌板,外門窗扇包括方形的外門窗扇框和安裝在外門窗扇框內的由玻璃等所構成的嵌板。
然而,在這樣的門窗中,由於存在雨水等越過擋風板而浸入到室內的情況、內門窗扇框的緊閉部與外門窗扇框的緊閉部之間的水無法排出至室外而浸入到室內的情況、以及已經浸入到室內的水無法有效地排出至室外情況等的各種情況,因此,門窗的水密性較差,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有效地將上述各種情況的水排出至室外的新型門窗。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結構確實地防止門窗的浸水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安裝有該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門窗。
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係用於門窗的防水的裝置,且包括主體以及逆止閥,上述主體具備上面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1凸緣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1側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的第2側壁、以及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連結上述第1側壁和上述第2側壁的第1間隔壁及第2間隔壁,在上述上面壁上形成有第1開口以及第2開口,在上述第1側壁上形成有第3開口、第4開口以及第5開口,在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形成有第6開口,上述第1開口以及上述第3開口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和上述第1間隔壁之間,上述第2開口以及上述第4開口位於上述第1間隔壁和上述第2間隔壁之間,上述第5開口位於上述第2間隔壁和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之間,上述逆止閥以在上述逆止閥關閉時覆蓋上述第5開口的方式安裝於上述主體上,且僅能夠在一個方向上開啟。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主體進一步具備從上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2凸緣壁和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3側壁。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進一步具備墊圈,上述墊圈為大致長方體狀,以至少覆蓋上述上面壁的位於上述第1間隔壁和上述第2間隔壁之間的部分的方式設置在上述主體的上述上面壁上,具有在上述墊圈的厚度方向上 貫通的貫通孔,上述貫通孔與上述第2開口連通。如此,藉由將墊圈設置於主體的上面壁上,從而在將門窗用防水裝置安裝到門窗的下門窗框中之後,使墊圈與內門窗扇框和外門窗扇框的下部接觸,從而在門窗關閉時可以防止室外側的水通過內門窗扇框和外門窗扇框的下部與門窗用防水裝置之間的間隙而流入到室內。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逆止閥包括:一對側壁部,其等以夾著上述第5開口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上述主體上;上壁部,其以位於上述第5開口的上方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上述主體上;以及開啟板,其在上述開啟板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軸部;上述軸部可自由轉動地安裝於上述一對側壁部的軸承部中。在此,只要是能夠僅在一個方向上進行開啟的閥,並不限於上述逆止閥,例如,也可以藉由鉸鏈將逆止閥安裝於主體上。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主體藉由射出成形而一體形成。如此,能夠藉由簡單的成形技術來製造門窗用防水裝置。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墊圈由橡膠所形成。
本發明的門窗,其特徵在於,包括:門窗框,其由上門窗框、下門窗框、以及左右的縱門窗框所構成;內門窗扇,其以在由上述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上述門窗框中,且由內門窗扇框和安裝在上述內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外門窗扇,其以在由上述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上述門窗框中,且由外門窗扇框和安裝在上述外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以及上述的門窗用防水裝置,其安裝到上述下門窗框中;上述下 門窗框包括用於對上述內門窗扇的上述內門窗扇框進行引導的內門窗扇安裝軌道、用於對上述外門窗扇的上述外門窗扇框進行引導的外門窗扇安裝軌道、連結上述內門窗扇安裝軌道和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連結構件、設置於上述連結構件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以及位於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下部的中空部,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在上述門窗關閉時,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2開口與藉由上述外門窗扇的緊閉部和上述內門窗扇的緊閉部彼此重疊而構成的緊閉空間連通,上述第1開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側,上述第6開口與上述中央凹槽部的室內側的部分連通的方式,設置於上述下門窗框的上述中央凹槽部中,在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和上述中央凹槽部之間的隔壁上設置有多個第1排水孔,在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底部設置有多個第2排水孔,在上述中空部的室外側的壁上設置有多個第3排水孔。
根據上述本發明的門窗,藉由設置具有簡單結構的門窗用防水裝置,從而可以有效地實現門窗內的水的排出。具體而言,設置於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2凸緣壁發揮擋風板的作用,可以阻止在颳風下雨等的情況下室外側的雨水等直接流入到室內,另外,利用第1開口、由上面壁、第1側壁、第2側壁、第3側壁和第1間隔壁所構成的第1空間、以及第3開口,構成第1排水路徑,利用第2開口、由上面壁、第1側壁、第2側壁、第1間隔壁和第2間隔壁所構成的第2空間、以及第4開口,構成第2排水路徑,利用由上面壁、第1側壁、第2側壁和第2間隔壁所構成的第3空間、第5開口以及逆止閥,構成第3排水路徑,因此,即使在室外側的雨水不斷積存而越過作為擋風板的第2凸緣壁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第1排水路徑而有效地將越過第2凸緣壁的這部分水排出至室外,而且,利用第2排水路徑可以 有效地將內門窗扇框的緊閉部和外門窗扇框的緊閉部之間的水排出至室外,再者,可以有效地將已經浸入到室內的門窗框內的積水從形成於門窗用排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的第6開口流入並利用第3排水路徑有效地排出至室外,因此,藉由分別獨立地設置3個排水路徑,從而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將上述各種情況的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較於僅藉由一個凹槽(即1個排水路徑)進行排水的習知的門窗,能夠更加確實地實現門窗的排水。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中,較佳為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以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和另一個端部分別與上述中央凹槽部抵接,並且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1~第3側壁、上述第1~第2間隔壁與上述中央凹槽部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裝於上述中央凹槽部中。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中,較佳為上述逆止閥以在室外側的氣壓大於室內側的氣壓的情況時關閉,在室外側的氣壓為室內側的氣壓以下的情況時開啟的方式所構成。如此,在因颳風下雨等而使室外側的氣壓大於室內側的氣壓的情況下,由於逆止閥關閉,因而可以確實地阻止在此情況下的雨水經由逆止閥而倒流入到室內,再者,在室外的颳風下雨等停止的情況下,積存在第3空間的水可以容易地推開逆止閥而流出至室外。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中,較佳為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3開口、上述第4開口和上述第5開口分別與上述多個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個第1排水孔連通。如此,由於門窗用防水裝置的第3開口、第4開口和第5開口分別與多個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個第1排水孔連通,因此,可以進一步將流過第1排水路徑、第2排水路徑和第3排 水路徑的水經由第1排水孔流出,然後,可以將從第1排水孔流出的水經由第2排水孔而流入到中空部中,然後,可以經由第3排水孔將流入到中空部中的水最終排出到室外。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中,較佳為進一步具備隔斷塊,上述隔斷塊固定於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靠近上述逆止閥的位置上,且用於隔斷室外側的水和室內側的水。如此,利用固定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靠近逆止閥的位置上的隔斷塊,可以進一步有效地阻止室外側的水通過逆止閥向室內側逆流。
另外,在上述本發明的門窗中,較佳為上述排水孔的形狀為矩形、圓形、橢圓形或者長圓形。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以簡單結構確實地防止門窗的浸水的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及安裝有該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門窗。
1‧‧‧門窗
10‧‧‧門窗框
20‧‧‧內門窗扇
30‧‧‧外門窗扇
40‧‧‧門窗用防水裝置
40a‧‧‧端部
40b‧‧‧第6開口
40c‧‧‧端部
40d‧‧‧端部
41‧‧‧主體
42‧‧‧墊圈
43‧‧‧逆止閥
43a‧‧‧側壁部
43b‧‧‧上壁部
43c‧‧‧開啟板
43d‧‧‧軸部
43e‧‧‧軸承部(軸承孔)
101‧‧‧上門窗框
102‧‧‧下門窗框
102a‧‧‧內門窗扇安裝軌道
102b‧‧‧外門窗扇安裝軌道
102c‧‧‧連結構件
102d‧‧‧中央凹槽部
102d1‧‧‧部分
102e‧‧‧中空部
102f‧‧‧隔斷塊
102g‧‧‧隔壁
102h‧‧‧第1排水孔
102i‧‧‧第2排水孔
102j‧‧‧壁
102k‧‧‧第3排水孔
103‧‧‧縱門窗框
201‧‧‧內門窗扇框
201a‧‧‧緊閉部
202‧‧‧嵌板
301‧‧‧外門窗扇框
301a‧‧‧緊閉部
302‧‧‧嵌板
411‧‧‧上面壁
411a‧‧‧第1開口
411b‧‧‧第2開口
412‧‧‧第2凸緣壁
413‧‧‧第1凸緣壁
414‧‧‧第1側壁
414a‧‧‧第3開口
414b‧‧‧第4開口
414c‧‧‧第5開口
415‧‧‧第2側壁
416‧‧‧第3側壁
417‧‧‧第1間隔壁
418‧‧‧第2間隔壁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係表示從室外側觀察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時大致結構的立體圖。
圖2係表示從室內側觀察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時大致結構的立體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圖8係表示在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逆止閥關閉時的大致結 構的立體圖。
圖9係表示在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逆止閥開啟時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大致結構的俯視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方式的門窗所具備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此,在附圖的說明中,對相同或者相當的元件標記相同的元件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圖1係表示從室外側觀察本發明的門窗時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2係表示從室內側觀察本發明的門窗時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3~圖6係表示本發明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
如圖1~圖6所示,門窗1包括門窗框10、內門窗扇20、外門窗扇30以及門窗用防水裝置40。門窗框10由上門窗框101、下門窗框102、以及左右的縱門窗框103、103所構成。內門窗扇20以在由門窗框10所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門窗框10,且由內門窗扇框201和安裝在內門窗扇框201內的由玻璃等構成的嵌板202所構成。外門窗扇30以在由門窗框10所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門窗框10,且由外門窗扇框301和安裝在外門窗扇框301內的由玻璃等構成的嵌板302所構成。門窗用防水裝置40安裝到下門窗框102中。在此,作為門窗用防水裝置安裝到下門窗框中的方式,可以採用使用黏合劑將門窗用防水裝置安裝到下門窗框的方式、將門窗用防水 裝置嵌入或者壓入到下門窗框的凹槽中的方式等各種方式。
下門窗框102包括用於對內門窗扇20的內門窗扇框201進行引導的內門窗扇安裝軌道102a、用於對外門窗扇30的外門窗扇框301進行引導的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連結內門窗扇安裝軌道102a和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的連結構件102c、設置於連結構件102c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102d、以及位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的下部的中空部102e。
圖8係表示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逆止閥關閉時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9係表示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逆止閥開啟時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10係表示本發明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大致結構的俯視圖。如圖8~圖10所示,門窗用防水裝置40是用於門窗的防水的裝置,且包括主體41、墊圈42以及逆止閥43,主體41具備上面壁411、從上面壁411向上延伸且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一個端部40a的第2凸緣壁412、從上面壁411向上延伸且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寬度方向Y上的一個端部40c的第1凸緣壁413、從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寬度方向Y上的一個端部40c的第1側壁414、從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寬度方向Y上的另一個端部40d的第2側壁415、從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一個端部40a的第3側壁416、以及從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連結第1側壁414和第2側壁415的第1間隔壁417及第2間隔壁418,在上面壁411上形成有第1開口411a以及第2開口411b,在第1側壁414上形成有第3開口414a、第4開口414b以及第5開口414c,在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另一個端部40b形成有第6開口40b,第1開口411a以及第3開口414a位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 X上的一個端部40a(或者第3側壁416)和第1間隔壁417之間,第2開口411b以及第4開口414b位於第1間隔壁417和第2間隔壁418之間,第5開口414c位於第2間隔壁418和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另一個端部40b之間,墊圈42為大致長方體狀,且具有在墊圈42的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421,墊圈42以貫通孔421與第2開口411b連通的方式設置於上面壁411上,且至少覆蓋上面壁411的位於第1間隔壁417和第2間隔壁418之間的部分,逆止閥43以在逆止閥43關閉時覆蓋第5開口414c的方式安裝於主體41上,且僅能夠在一個方向上開啟。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墊圈42以從厚度方向觀察時,貫通孔421的周緣與第2開口411b的周緣一致(即,貫通孔421的形狀與第2開口411b的形狀相同)的方式設置於上面壁411上,但是,只要是貫通孔421與第2開口411b連通的方式,也可以以從厚度方向觀察時,貫通孔421的形狀比第2開口411b的形狀稍大或者小的方式將墊圈42設置於上面壁411上。而且,藉由將墊圈設置於主體的上面壁上,從而在將門窗用防水裝置安裝到門窗的下門窗框中之後,使墊圈與內門窗扇框和外門窗扇框的下部接觸,從而在門窗關閉時可以防止室外側的水通過內門窗扇框和外門窗扇框的下部與門窗用防水裝置之間的間隙而流入到室內。
另外,在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和中央凹槽部102d之間的隔壁102g上設置有多個第1排水孔102h,在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的底部設置有多個第2排水孔102i,在中空部102e的室外側的壁102j上設置有多個第3排水孔102k。
另外,門窗用防水裝置40係構成為,將越過第2凸緣壁412的來自室外側的水經由第1開口411a和第3開口414a排出,將內門窗 扇框201的緊閉部201a和外門窗扇框301的緊閉部301a之間的水經由貫通孔421、第2開口411b和第4開口414b排出,將從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另一個端部(第6開口)40b流入的來自室內側的水經由第5開口414c和逆止閥43排出。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逆止閥43包括以夾著第5開口414c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主體414上一對側壁部43a、以位於第5開口414c的上方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主體414上的上壁部43b、以及開啟板43c,在開啟板43c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軸部43d,軸部43d可自由轉動地安裝於一對側壁部43a的軸承部(軸承孔)43e中。由此,使逆止閥43繞著軸部43d僅能夠在一個方向上(向室外側)開啟。亦即,逆止閥43的背面貼附在主體41的第1側壁414上從而可以防止逆止閥43向室內側轉動。在此,只要是能夠僅在一個方向上進行開啟的閥,並不限於上述逆止閥43,例如,也可以藉由鉸鏈將逆止閥安裝在主體上。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門窗用防水裝置40以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40c和另一個端部40d分別與中央凹槽部102d抵接,並且,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第1~第3側壁、第1~第2間隔壁與中央凹槽部102d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裝於中央凹槽部102d中。如此,可以防止在門窗用防水裝置和中央凹槽部之間存在間隙而使室外側的水滲入到室內側。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第3開口414a、第4開口414b以及第5開口414c分別與多個第1排水孔102h中的至少一個第1排水孔連通。如此,由於門窗用防水裝置的第3開口、第4開口和第5開口分別與多個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個第1排水孔連通,因此,可以進一步將流過第1排水路徑、第2排水路徑和第3排水路徑的水 經由第1排水孔流出,然後,可以將從第1排水孔流出的水經由第2排水孔而流入到中空部中,然後,可以經由第3排水孔將流入到中空部中的水最終排出到室外。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門窗利用門窗用防水裝置並經由第1~第3排水路徑進行排水,但是,積存在中央凹槽部中的水也可以經由第1~第3排水孔而直接排出至室外。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41藉由射出成形而一體形成。如此,能夠藉由簡單的成形技術來製造門窗用防水裝置。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墊圈42由橡膠所形成。
根據上述本實施方式的門窗1,藉由設置具有簡單結構的門窗用防水裝置40,從而可以有效地實現門窗1內的水的排出。具體而言,設置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一個端部40a的第2凸緣壁412發揮擋風板的作用,可以阻止在颳風下雨等的情況時室外側的雨水等直接流入到室內,另外,利用第1開口411a、由上面壁411、第1側壁414、第2側壁415、第3側壁416和第1間隔壁417所構成的第1空間、以及第3開口414a,構成第1排水路徑,利用第2開口411b、由上面壁411、第1側壁414、第2側壁415、第1間隔壁417和第2間隔壁418所構成的第2空間、以及第4開口414b,構成第2排水路徑,利用由上面壁411、第1側壁414、第2側壁415和第2間隔壁418所構成的第3空間、第5開口414c以及逆止閥43,構成第3排水路徑,因此,即使在室外側的雨水不斷積存在下門窗框102的凹槽102c中而越過作為擋風板的第2凸緣壁412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第1排水路徑而有效地將越過第2凸緣壁的這部分水排出至室外,而且,利用第2排水路徑而可以有效地將內門窗扇框的緊閉部和外門窗扇框的緊閉部之間的水排出至室外,再者,可 以有效地將已經浸入到室內的門窗框內的積水從形成於門窗用排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的第6開口流入並利用第3排水路徑有效地排出至室外,因此,藉由分別獨立地設置3個排水路徑,從而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將上述各種情況下的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較於僅藉由一個凹槽(即1個排水路徑)進行排水的現有的門窗,能夠更加確實地實現門窗的排水。
在此,緊閉部由安裝在內門窗扇和外門窗扇的端部的縱向上的防雨水材質所構成,緊閉部覆蓋內門窗扇和外門窗扇的端部的縱向上(高度方向)的整個長度。在內門窗扇和外門窗扇關閉的狀態下,外門窗扇的緊閉部抵接內門窗扇,內門窗扇的緊閉部抵接外門窗扇。藉由設置在內門窗扇和外門窗扇上的緊閉部從而截斷雨水等的侵入。外門窗扇和內門窗扇藉由各自的緊閉部彼此重疊(相對)而構成緊閉空間,該緊閉空間經由墊圈的貫通孔而與形成於第2空間的第2開口連通。由此,浸入到該緊閉空間內的水經由貫通孔、第2開口和第4開口排出。
另外,在內門窗扇20和外門窗扇30關閉時(即,在門窗1關閉時),第1開口411a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側,第6開口40b與中央凹槽部102d的室內側的部分102d1連通,由內門窗扇20的緊閉部201a和外門窗扇30的緊閉部301a所形成的緊閉空間經由墊圈42的貫通孔421而與第2開口411b連通,外門窗扇30覆蓋形成在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主體41上的第2空間與第3空間的至少靠近室外側的部分,內門窗扇20覆蓋第2空間的至少靠近室內側的部分。更具體而言,內門窗扇20的緊閉部201a靠近第2空間與第3空間之間,外門窗扇30的緊閉部301a靠近第1空間與第2空間之間。另外,中央凹槽部102d在內門窗扇20和外 門窗扇30關閉時,其一部分暴露在室外,外部的雨水等主要積存在該中央凹槽部102d中,其另一部分在室內側作為積存室內側的水的凹槽。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墊圈42覆蓋上面壁411的對應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第2空間和第3空間的部分(即,墊圈42覆蓋上面壁411的位於第1間隔壁417和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長度方向X上的另一個端部40b之間的部分),但是,墊圈42也可以僅覆蓋上面壁411的對應於門窗用防水裝置40的第2空間的部分(即,墊圈42也可以僅覆蓋上面壁411的位於第1間隔壁417和第2間隔壁418之間的部分)。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逆止閥43以在室外側的氣壓大於室內側的氣壓的情況時關閉,在室外側的氣壓為室內側的氣壓以下的情況時開啟的方式所構成。如此,在因颳風下雨等而使室外側的氣壓大於室內側的氣壓的情況下,由於逆止閥43關閉,因而可以確實地阻止在此情況下的雨水經由逆止閥43而倒流入到室內,再者,在室外的颳風下雨等停止的情況下,積存在第3空間的水可以容易地推開逆止閥43而流出至室外。再者,在第3空間內積存的水達到一定程度後,逆止閥43向外側開啟並將水排出。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排水孔102h、第2排水孔102i以及第3排水孔102k的形狀為矩形,但是,這些排水孔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矩形,也可以為圓形、橢圓形或者長圓形。
<第二實施方式>
圖7係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門窗的大致結構的局部立體圖。第2實施方式的門窗的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結構大致相同,第2實施方式的門窗在進一步具備隔斷塊102f的方面與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不同。
如圖7所示,隔斷塊102f固定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102b的靠近逆止閥43的位置上,且用於隔斷室外側的水和室內側的水。如此,利用固定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靠近逆止閥的位置上的隔斷塊,可以進一步有效地阻止室外側的水通過逆止閥向室內側逆流。
另外,作為將隔斷塊固定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方式,例如,可以列舉藉由黏合劑將隔斷塊固定於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方式等。
<第三實施方式>
圖11係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方式的門窗所具備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第3實施方式的門窗的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的結構大致相同,第3實施方式的門窗在門窗所具備的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主體不具備第2凸緣壁和第3側壁的方面與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不同。
如圖11所示,門窗用防水裝置40'在其長度方向的一個端部40a上未設置從上面壁411向上延伸的第2凸緣壁和從上面壁411向下延伸的第3側壁。
即使是在第3實施方式的門窗中,由於設置有第2排水路徑和第3排水路徑(由於未設置第2凸緣壁和第3側壁,因此,未形成第1排水路徑),因此,與第1實施方式的門窗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將緊閉空間內的水和室內側的積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較於僅藉由一個凹槽(即1個排水路徑)進行排水的現有的門窗,能夠更加確實地實現門窗的排水。
以上,雖然已對本發明的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明 的實質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對本發明進行變形和變化。這些變形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門窗用防水裝置具備墊圈,且內、外門窗扇框之間的緊閉空間經由墊圈的貫通孔而與門窗用防水裝置的第2開口連通,但是,只要是能夠使內、外門窗扇框之間的緊閉空間與門窗用防水裝置的第2開口連通,也可以不具備墊圈。在該情況下,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主體的上面壁也可以與內、外門窗扇框的下部接觸,且內、外門窗扇框之間的緊閉空間直接與門窗用防水裝置的第2開口連通。
1‧‧‧門窗
10‧‧‧門窗框
20‧‧‧內門窗扇
30‧‧‧外門窗扇
101‧‧‧上門窗框
102‧‧‧下門窗框
103‧‧‧縱門窗框
201‧‧‧內門窗扇框
202‧‧‧嵌板
301‧‧‧外門窗扇框
301a‧‧‧緊閉部
302‧‧‧嵌板

Claims (9)

  1. 一種門窗用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係為用於門窗的防水的裝置,且包括主體以及逆止閥,上述主體具備上面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1凸緣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1側壁、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的第2側壁、以及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連結上述第1側壁和上述第2側壁的第1間隔壁及第2間隔壁,在上述上面壁上形成有第1開口以及第2開口,在上述第1側壁上形成有第3開口、第4開口以及第5開口,在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形成有第6開口,上述第1開口以及上述第3開口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和上述第1間隔壁之間,上述第2開口以及上述第4開口位於上述第1間隔壁和上述第2間隔壁之間,上述第5開口位於上述第2間隔壁和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之間,上述逆止閥以在上述逆止閥關閉時覆蓋上述第5開口的方式安裝於上述主體上,且僅能夠在一個方向上開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門窗用防水裝置,其中,上述主體進一步具備從上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2凸緣壁和從上述上面壁向下延 伸且位於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的第3側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門窗用防水裝置,其中,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進一步具備墊圈,上述墊圈為大致長方體狀,以至少覆蓋上述上面壁的位於上述第1間隔壁和上述第2間隔壁之間的部分的方式設置在上述主體的上述上面壁上,具有在上述墊圈的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上述貫通孔與上述第2開口連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門窗用防水裝置,其中,上述逆止閥包括:一對側壁部,其等以夾著上述第5開口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上述主體上;上壁部,其以位於上述第5開口的上方的方式一體形成於上述主體上;以及開啟板,其在上述開啟板的兩端分別形成有軸部,上述軸部可自由轉動地安裝於上述一對側壁部的軸承部中。
  5. 一種門窗,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門窗框,其由上門窗框、下門窗框、以及左右的縱門窗框所構成;內門窗扇,其以在由上述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上述門窗框中,且由內門窗扇框和安裝在上述內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外門窗扇,其以在由上述門窗框形成的平面內可自由地滑動的方式設置於上述門窗框中,且由外門窗扇框和安裝在上述外門窗扇框內的嵌板所構成;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其安裝到 上述下門窗框中,上述下門窗框包括用於對上述內門窗扇的上述內門窗扇框進行引導的內門窗扇安裝軌道、用於對上述外門窗扇的上述外門窗扇框進行引導的外門窗扇安裝軌道、連結上述內門窗扇安裝軌道和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連結構件、設置於上述連結構件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以及位於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下部的中空部,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以在上述門窗關閉時,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2開口與藉由上述外門窗扇的緊閉部和上述內門窗扇的緊閉部彼此重疊而構成的緊閉空間連通,上述第1開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側,上述第6開口與上述中央凹槽部的室內側的部分連通的方式,設置於上述下門窗框的上述中央凹槽部中,在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和上述中央凹槽部之間的隔壁上設置有多個第1排水孔,在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底部設置有多個第2排水孔,在上述中空部的室外側的壁上設置有多個第3排水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門窗,其中,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以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和另一個端部分別與上述中央凹槽部抵接,並且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1~第3側壁以及上述第1~第2間隔壁分別與上述中央凹槽部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裝於上述中央凹槽部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門窗,其中,上述逆止閥以在室外側的氣壓大於室內側的氣壓的情況時關閉,在室外側的氣壓為室內側的氣壓以下的情況時開啟的方式所構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門窗,其中, 上述門窗用防水裝置的上述第3開口、上述第4開口和上述第5開口分別與上述多個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個第1排水孔連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門窗,其中,進一步具備隔斷塊,上述隔斷塊固定於上述外門窗扇安裝軌道的靠近上述逆止閥的位置上,且用於隔斷室外側的水和室內側的水。
TW102119100A 2012-08-03 2013-05-30 Doors and windows with waterproof devices and doors and windows TWI499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3752.6A CN103573128B (zh) 2012-08-03 2012-08-03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029A true TW201407029A (zh) 2014-02-16
TWI499715B TWI499715B (zh) 2015-09-11

Family

ID=5004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9100A TWI499715B (zh) 2012-08-03 2013-05-30 Doors and windows with waterproof devices and doors and windows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3128B (zh)
TW (1) TWI499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7614B2 (ja) * 2016-02-16 2019-08-07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CN107288516B (zh) * 2017-06-25 2019-09-13 刘瑞海 门窗防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3260B2 (ja) * 1998-07-29 2004-07-14 Ykk Ap株式会社 内外し引違い窓
JP3546760B2 (ja) * 1999-06-02 2004-07-28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浴室出入口の下部構造
CN2454515Y (zh) * 2000-11-21 2001-10-17 占金弟 窗框排水器
CN2789386Y (zh) * 2005-05-16 2006-06-21 张正宗 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
CN200975185Y (zh) * 2006-12-02 2007-11-14 马达隆 向外排水推拉式门窗框
CN201176822Y (zh) * 2008-02-05 2009-01-07 赖钦铭 排水装置
CN201495957U (zh) * 2009-08-25 2010-06-02 上海德高门窗有限公司 排水堵头结构
TW201115010A (en) * 2009-10-22 2011-05-01 Aludo Entpr Co Ltd Reinforced wind resistance and water drainage system for aluminum window
CN102322203A (zh) * 2011-06-29 2012-01-18 佛山市发民佳门窗有限公司 带积水感应装置和自动送风排气的门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3128A (zh) 2014-02-12
TWI499715B (zh) 2015-09-11
CN103573128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2645B2 (ja) 窓枠用排水弁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用いた窓枠の排水構造
TW201723298A (zh) 大開口窗框
TWI499715B (zh) Doors and windows with waterproof devices and doors and windows
CN205895020U (zh) 一种外开窗结构
JP2017145589A (ja) 建具
KR101400318B1 (ko) 창호 시스템
KR101363752B1 (ko) 창문용 바람막이
JP2012225005A (ja) 住宅用防雨パネル
KR20190071306A (ko) 창호 시스템
KR20150000999A (ko) 섀시 배수구멍용 방충장치
JP5385168B2 (ja) 通気見切材の端部部材及び建築物の外壁構造
WO2018062640A2 (ko) 창틀프레임의 배수를 위한 사출물
TWM559345U (zh) 通風屋頂之改良構造
KR20170055191A (ko) 미서기창 창틀프레임에 형성된 배수구멍의 차폐구조
JP3664637B2 (ja) サッシュ構造
JP4581710B2 (ja) 免震住宅の外壁部における縁切構造
KR102655569B1 (ko) 기밀성과 방풍기능 향상 및 이물질 유입 방지를 위한 창틀하부프레임 구조
KR20140022151A (ko) 슬라이딩 창호용 필링피스
JP2002285766A (ja) 屋外用下枠フラットサッシの高水密構造
JP7389667B2 (ja) 開口部周りの鎧張り構造
JP7425671B2 (ja) 建具
KR200490218Y1 (ko) 창호 조립체
JP2011247013A (ja) 通気水切
JP6365618B2 (ja) 基礎通気防水構造
KR200490465Y1 (ko) 창틀의 수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창틀프레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