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3128B -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 Google Patents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3128B
CN103573128B CN201210273752.6A CN201210273752A CN103573128B CN 103573128 B CN103573128 B CN 103573128B CN 201210273752 A CN201210273752 A CN 201210273752A CN 103573128 B CN103573128 B CN 103573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dow
opening
water
tigh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37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3128A (zh
Inventor
佐佐木启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ke kaiaipu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KK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KK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737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3128B/zh
Priority to TW102119100A priority patent/TWI499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3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3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3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3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门窗包括:门窗框,由上门窗框、下门窗框、左右的纵门窗框构成;内门窗扇,以在由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门窗框,由内门窗扇框和安装在内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外门窗扇,以在由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门窗框,由外门窗扇框和安装在外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下门窗框中,门窗用防水装置被构成为,将越过第2凸缘壁的水经由第1开口和第3开口排出,将内门窗扇框的紧闭部和外门窗扇框的紧闭部之间的水经由贯通孔、第2开口和第4开口排出,将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流入的来自室内侧的水经由第5开口和逆止阀排出。

Description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采用由固定于墙体内的门窗框以及可自由移动地设置于该门窗框内的多个(例如,2个)门窗扇构成的门窗,门窗框包括上门窗框、下门窗框、以及左右的纵门窗框,在门窗框上以在由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内门窗扇以及外门窗扇,内门窗扇包括方形的内门窗扇框和安装在内门窗扇框内的由玻璃等构成的嵌板,外门窗扇包括方形的外门窗扇框和安装在外门窗扇框内的由玻璃等构成的嵌板。
然而,在这样的门窗中,由于存在雨水等越过挡风板而浸入到室内的情况、内门窗扇框的紧闭部与外门窗扇框的紧闭部之间的水无法排出至室外而浸入到室内的情况、以及已经浸入到室内的水无法有效地排出至室外情况等的各种情况,因此,门窗的水密性较差,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地将上述各种情况下的水排出至室外的新型门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门窗的浸水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安装有该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门窗为目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是用于门窗的防水的装置,且包括主体以及逆止阀,所述主体具备上面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凸缘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侧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侧壁、以及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连结所述第1侧壁和所述第2侧壁的第1间隔壁及第2间隔壁,在所述上面壁上形成有第1开口以及第2开口,在所述第1侧壁上形成有第3开口、第4开口以及第5开口,在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第6开口,所述第1开口以及所述第3开口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1间隔壁之间,所述第2开口以及所述第4开口位于所述第1间隔壁和所述第2间隔壁之间,所述第5开口位于所述第2间隔壁和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之间,所述逆止阀以在所述逆止阀关闭时覆盖所述第5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上,且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开启。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中,优选所述主体还具备从所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2凸缘壁和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3侧壁。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中,优选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还具备垫圈,所述垫圈为大致长方体状,以至少覆盖所述上面壁的位于所述第1间隔壁和所述第2间隔壁之间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面壁上,具有在所述垫圈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2开口连通。这样,通过将垫圈设置于主体的上面壁上,从而在将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门窗的下门窗框中之后,垫圈与内门窗扇框和外门窗扇框的下部接触,从而在门窗关闭时可以防止室外侧的水通过内门窗扇框和外门窗扇框的下部与门窗用防水装置之间的间隙而流入到室内。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中,优选所述逆止阀包括:一对侧壁部,以夹着所述第5开口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上壁部,以位于所述第5开口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以及开启板,在所述开启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轴部;所述轴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侧壁部的轴承部中。在此,只要是能够仅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开启的阀,并不限于上述逆止阀,例如,也可以通过铰链将逆止阀安装于主体上。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中,优选所述主体通过注塑成型而一体形成。这样,能够通过简单的成型工艺来制造门窗用防水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中,优选所述垫圈由橡胶形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框,由上门窗框、下门窗框、以及左右的纵门窗框构成;内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内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内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外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外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外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以及上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所述下门窗框中;所述下门窗框包括用于对所述内门窗扇的所述内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内门窗扇安装轨道、用于对所述外门窗扇的所述外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外门窗扇安装轨道、连结所述内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连结构件、设置于所述连结构件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以及位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下部的中空部,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在所述门窗关闭时,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2开口与通过所述外门窗扇的紧闭部和所述内门窗扇的紧闭部彼此重叠而构成的紧闭空间连通,所述第1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侧,所述第6开口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室内侧的部分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门窗框的所述中央凹槽部中,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中央凹槽部之间的隔壁上设置有多个第1排水孔,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2排水孔,在所述中空部的室外侧的壁上设置有多个第3排水孔。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通过设置具有简单的结构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门窗内的水的排出。具体来说,设置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2凸缘壁起到挡风板的作用,可以阻止在刮风下雨等的情况下室外侧的雨水等直接流入到室内,另外,利用第1开口、由上面壁、第1侧壁、第2侧壁、第3侧壁和第1间隔壁构成的第1空间、以及第3开口,构成第1排水路径,利用第2开口、由上面壁、第1侧壁、第2侧壁、第1间隔壁和第2间隔壁构成的第2空间、以及第4开口,构成第2排水路径,利用由上面壁、第1侧壁、第2侧壁和第2间隔壁构成的第3空间、第5开口以及逆止阀,构成第3排水路径,因此,即使在室外侧的雨水不断积存而越过作为挡风板的第2凸缘壁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第1排水路径而有效地将越过第2凸缘壁的这部分水排出至室外,而且,利用第2排水路径而可以有效地将内门窗扇框的紧闭部和外门窗扇框的紧闭部之间的水排出至室外,再有,可以有效地将已经浸入到室内的门窗框内的积水从形成于门窗用排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第6开口流入并利用第3排水路径有效地排出至室外,因此,通过分别独立地设置3个排水路径,从而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将上述各种情况下的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比于仅通过一个凹槽(即1个排水路径)进行排水的现有的门窗,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门窗的排水。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中,优选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央凹槽部抵接,并且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1~第3侧壁、所述第1~第2间隔壁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中央凹槽部中。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中,优选所述逆止阀以在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关闭,在室外侧的气压为室内侧的气压以下的情况下开启的方式构成。这样,在因刮风下雨等而使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由于逆止阀关闭,因而可以可靠地阻止在此情况下的雨水经由逆止阀而倒流入到室内,再有,在室外的刮风下雨等停止的情况下,积存在第3空间的水可以容易地推开逆止阀而流出至室外。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中,优选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3开口、所述第4开口和所述第5开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这样,由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第3开口、第4开口和第5开口分别与多个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因此,可以进一步将流过第1排水路径、第2排水路径和第3排水路径的水经由第1排水孔流出,然后,可以将从第1排水孔流出的水经由第2排水孔而流入到中空部中,然后,可以经由第3排水孔将流入到中空部中的水最终排出到室外。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中,优选还具备隔断块,所述隔断块固定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靠近所述逆止阀的位置上,且用于隔断室外侧的水和室内侧的水。这样,利用固定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靠近逆止阀的位置上的隔断块,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阻止室外侧的水通过逆止阀向室内侧逆流。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中,优选所述排水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长圆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门窗的浸水的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安装有该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门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从室外侧看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从室内侧看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逆止阀关闭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逆止阀开启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所具备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门窗、10…门窗框、20…内门窗扇、30…外门窗扇、40…门窗用防水装置、40…门窗用防水装置、41…主体、42…垫圈、43…逆止阀、101…上门窗框、102…下门窗框、103…纵门窗框、102a…内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c…连结构件、102d…中央凹槽部、102e…中空部、102f…隔断块、102h…第1排水孔、102i…第2排水孔、102k…第3排水孔、411…上面壁、412…第2凸缘壁、413…第1凸缘壁、414…第1侧壁、415…第2侧壁、416…第3侧壁、417…第1间隔壁、418…第2间隔壁、411a…第1开口、411b…第2开口、414a…第3开口、414b…第4开口、414c…第5开口、40b…第6开口、43a…侧壁部、43b…上壁部、43c…开启板、43d…轴部、43e…轴承部(轴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从室外侧看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从室内侧看时的立体图。图3~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1~图6所示,门窗1包括门窗框10、内门窗扇20、外门窗扇30以及门窗用防水装置40。门窗框10由上门窗框101、下门窗框102、以及左右的纵门窗框103、103构成。内门窗扇20以在由门窗框10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门窗框10,且由内门窗扇框201和安装在内门窗扇框201内的由玻璃等构成的嵌板202构成。外门窗扇30以在由门窗框10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门窗框10,且由外门窗扇框301和安装在外门窗扇框301内的由玻璃等构成的嵌板302构成。门窗用防水装置40安装到下门窗框102中。在此,作为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下门窗框中的方式,可以采用使用粘合剂将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下门窗框的方式、将门窗用防水装置嵌入或者压入到下门窗框的凹槽中的方式等的各种方式。
下门窗框102包括用于对内门窗扇20的内门窗扇框201进行引导的内门窗扇安装轨道102a、用于对外门窗扇30的外门窗扇框301进行引导的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连结内门窗扇安装轨道102a和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的连结构件102c、设置于连结构件102c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102d、以及位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的下部的中空部102e。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逆止阀关闭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逆止阀开启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如图8~图10所示,门窗用防水装置40是用于门窗的防水的装置,且包括主体41、垫圈42以及逆止阀43,主体41具备上面壁411、从上面壁411向上延伸且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一个端部40a的第2凸缘壁412、从上面壁411向上延伸且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宽度方向Y上的一个端部40c的第1凸缘壁413、从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宽度方向Y上的一个端部40c的第1侧壁414、从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宽度方向Y上的另一个端部40d的第2侧壁415、从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一个端部40a的第3侧壁416、以及从上面壁411向下延伸且连结第1侧壁414和第2侧壁415的第1间隔壁417及第2间隔壁418,在上面壁411上形成有第1开口411a以及第2开口411b,在第1侧壁414上形成有第3开口414a、第4开口414b以及第5开口414c,在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部40b形成有第6开口40b,第1开口411a以及第3开口414a位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一个端部40a(或者第3侧壁416)和第1间隔壁417之间,第2开口411b以及第4开口414b位于第1间隔壁417和第2间隔壁418之间,第5开口414c位于第2间隔壁418和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部40b之间,垫圈42为大致长方体状,且具有在垫圈4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21,垫圈42以贯通孔421与第2开口411b连通的方式设置于上面壁411上,且至少覆盖上面壁411的位于第1间隔壁417和第2间隔壁418之间的部分,逆止阀43以在逆止阀43关闭时覆盖第5开口414c的方式安装于主体41上,且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开启。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垫圈42以从厚度方向看时,贯通孔421的周缘与第2开口411b的周缘一致(即,贯通孔421的形状与第2开口411b的形状相同)的方式设置于上面壁411上,但是,只要是贯通孔421与第2开口411b连通的方式,也可以以从厚度方向看时,贯通孔421的形状比第2开口411b的形状稍大或者小的方式将垫圈42设置于上面壁411上。而且,通过将垫圈设置于主体的上面壁上,从而在将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门窗的下门窗框中之后,垫圈与内门窗扇框和外门窗扇框的下部接触,从而在门窗关闭时可以防止室外侧的水通过内门窗扇框和外门窗扇框的下部与门窗用防水装置之间的间隙而流入到室内。
另外,在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和中央凹槽部102d之间的隔壁102g上设置有多个第1排水孔102h,在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2排水孔102i,在中空部102e的室外侧的壁102j上设置有多个第3排水孔102k。
另外,门窗用防水装置40被构成为,将越过第2凸缘壁412的来自室外侧的水经由第1开口411a和第3开口414a排出,将内门窗扇框201的紧闭部201a和外门窗扇框301的紧闭部301a之间的水经由贯通孔421、第2开口411b和第4开口414b排出,将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部(第6开口)40b流入的来自室内侧的水经由第5开口414c和逆止阀43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逆止阀43包括以夹着第5开口414c的方式一体形成于主体414上一对侧壁部43a、以位于第5开口414c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形成于主体414上的上壁部43b、以及开启板43c,在开启板43c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轴部43d,轴部43d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一对侧壁部43a的轴承部(轴承孔)43e中。由此,使逆止阀43绕着轴部43d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向室外侧)开启。即,逆止阀43的背面贴附在主体41的第1侧壁414上从而可以防止逆止阀43向室内侧转动。在此,只要是能够仅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开启的阀,并不限于上述逆止阀43,例如,也可以通过铰链将逆止阀安装在主体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门窗用防水装置40以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40c和另一个端部40d分别与中央凹槽部102d抵接,并且,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第1~第3侧壁、第1~第2间隔壁与中央凹槽部102d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装于中央凹槽部102d中。这样,可以防止在门窗用防水装置和中央凹槽部之间存在间隙而使室外侧的水渗入到室内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第3开口414a、第4开口414b以及第5开口414c分别与多个第1排水孔102h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这样,由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第3开口、第4开口和第5开口分别与多个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因此,可以进一步将流过第1排水路径、第2排水路径和第3排水路径的水经由第1排水孔流出,然后,可以将从第1排水孔流出的水经由第2排水孔而流入到中空部中,然后,可以经由第3排水孔将流入到中空部中的水最终排出到室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窗利用门窗用防水装置并经由第1~第3排水路径进行排水,但是,积存在中央凹槽部中的水也可以经由第1~第3排水孔而直接排出至室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41通过注塑成型而一体形成。这样,能够通过简单的成型工艺来制造门窗用防水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垫圈42由橡胶形成。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1,通过设置具有简单的结构的门窗用防水装置40,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门窗1内的水的排出。具体来说,设置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一个端部40a的第2凸缘壁412起到挡风板的作用,可以阻止在刮风下雨等的情况下室外侧的雨水等直接流入到室内,另外,利用第1开口411a、由上面壁411、第1侧壁414、第2侧壁415、第3侧壁416和第1间隔壁417构成的第1空间、以及第3开口414a,构成第1排水路径,利用第2开口411b、由上面壁411、第1侧壁414、第2侧壁415、第1间隔壁417和第2间隔壁418构成的第2空间、以及第4开口414b,构成第2排水路径,利用由上面壁411、第1侧壁414、第2侧壁415和第2间隔壁418构成的第3空间、第5开口414c以及逆止阀43,构成第3排水路径,因此,即使在室外侧的雨水不断积存在下门窗框102的凹槽102c中而越过作为挡风板的第2凸缘壁412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第1排水路径而有效地将越过第2凸缘壁的这部分水排出至室外,而且,利用第2排水路径而可以有效地将内门窗扇框的紧闭部和外门窗扇框的紧闭部之间的水排出至室外,再有,可以有效地将已经浸入到室内的门窗框内的积水从形成于门窗用排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第6开口流入并利用第3排水路径有效地排出至室外,因此,通过分别独立地设置3个排水路径,从而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将上述各种情况下的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比于仅通过一个凹槽(即1个排水路径)进行排水的现有的门窗,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门窗的排水。
在此,紧闭部由安装在内门窗扇和外门窗扇的端部的纵向上的防雨水材质构成,紧闭部覆盖内门窗扇和外门窗扇的端部的纵向上(高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在内门窗扇和外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外门窗扇的紧闭部抵接内门窗扇,内门窗扇的紧闭部抵接外门窗扇。通过设置在内门窗扇和外门窗扇上的紧闭部从而截断雨水等的侵入。外门窗扇和内门窗扇通过各自的紧闭部彼此重叠(相对)而构成紧闭空间,该紧闭空间经由垫圈的贯通孔而与形成于第2空间的第2开口连通。由此,浸入到该紧闭空间内的水经由贯通孔、第2开口和第4开口排出。
另外,在内门窗扇20和外门窗扇30关闭时(即,在门窗1关闭时),第1开口411a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侧,第6开口40b与中央凹槽部102d的室内侧的部分102d1连通,由内门窗扇20的紧闭部201a和外门窗扇30的紧闭部301a所形成的紧闭空间经由垫圈42的贯通孔421而与第2开口411b连通,外门窗扇30覆盖形成在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主体41上的第2空间与第3空间的至少靠近室外侧的部分,内门窗扇20覆盖第2空间的至少靠近室内侧的部分。更具体来说,内门窗扇20的紧闭部201a靠近第2空间与第3空间之间,外门窗扇30的紧闭部301a靠近第1空间与第2空间之间。另外,中央凹槽部102d在内门窗扇20和外门窗扇30关闭时,其一部分暴露在室外,外部的雨水等主要积存在该中央凹槽部102d中,其另一部分在室内侧作为积存室内侧的水的凹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垫圈42覆盖上面壁411的对应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第2空间和第3空间的部分(即,垫圈42覆盖上面壁411的位于第1间隔壁417和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长度方向X上的另一个端部40b之间的部分),但是,垫圈42也可以仅覆盖上面壁411的对应于门窗用防水装置40的第2空间的部分(即,垫圈42也可以仅覆盖上面壁411的位于第1间隔壁417和第2间隔壁418之间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逆止阀43以在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关闭,在室外侧的气压为室内侧的气压以下的情况下开启的方式构成。这样,在因刮风下雨等而使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由于逆止阀43关闭,因而可以可靠地阻止在此情况下的雨水经由逆止阀43而倒流入到室内,再有,在室外的刮风下雨等停止的情况下,积存在第3空间的水可以容易地推开逆止阀43而流出至室外。再有,在第3空间内积存的水达到一定程度后,逆止阀43向外侧开启并将水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排水孔102h、第2排水孔102i以及第3排水孔102k的形状为矩形,但是,这些排水孔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长圆形。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大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结构大致相同,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在还具备隔断块102f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不同。
如图7所示,隔断块102f固定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102b的靠近逆止阀43的位置上,且用于隔断室外侧的水和室内侧的水。这样,利用固定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靠近逆止阀的位置上的隔断块,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阻止室外侧的水通过逆止阀向室内侧逆流。
另外,作为将隔断块固定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方式,例如,可以列举通过粘合剂将隔断块固定于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方式等。
(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所具备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的结构大致相同,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在门窗所具备的门窗用防水装置的主体不具备第2凸缘壁和第3侧壁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不同。
如图11所示,门窗用防水装置40,在其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40a上未设置从上面壁411向上延伸的第2凸缘壁和从上面壁411向下延伸的第3侧壁。
即使是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中,由于设置了第2排水路径和第3排水路径(由于未设置第2凸缘壁和第3侧壁,因此,未形成第1排水路径),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窗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干涉地将紧闭空间内的水和室内侧的积水快速地排出至室外,相比于仅通过一个凹槽(即1个排水路径)进行排水的现有的门窗,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门窗的排水。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门窗用防水装置具备垫圈,且内、外门窗扇框之间的紧闭空间经由垫圈的贯通孔而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第2开口连通,但是,只要是能够使内、外门窗扇框之间的紧闭空间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第2开口连通,也可以不具备垫圈。在该情况下,门窗用防水装置的主体的上面壁也可以与内、外门窗扇框的下部接触,且内、外门窗扇框之间的紧闭空间直接与门窗用防水装置的第2开口连通。

Claims (16)

1.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是用于门窗的防水的装置,且包括主体以及逆止阀,
所述主体具备上面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凸缘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侧壁、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侧壁、以及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连结所述第1侧壁和所述第2侧壁的第1间隔壁及第2间隔壁,
在所述上面壁上形成有第1开口以及第2开口,
在所述第1侧壁上形成有第3开口、第4开口以及第5开口,
在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第6开口,
所述第1开口以及所述第3开口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1间隔壁之间,
所述第2开口以及所述第4开口位于所述第1间隔壁和所述第2间隔壁之间,
所述第5开口位于所述第2间隔壁和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之间,
所述逆止阀以在所述逆止阀关闭时覆盖所述第5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上,且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开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还具备从所述上面壁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2凸缘壁和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3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还具备垫圈,
所述垫圈为大致长方体状,以至少覆盖所述上面壁的位于所述第1间隔壁和所述第2间隔壁之间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面壁上,具有在所述垫圈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2开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还具备垫圈,
所述垫圈为大致长方体状,以至少覆盖所述上面壁的位于所述第1间隔壁和所述第2间隔壁之间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面壁上,具有在所述垫圈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2开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包括:
一对侧壁部,以夹着所述第5开口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
上壁部,以位于所述第5开口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以及
开启板,在所述开启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轴部,
所述轴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侧壁部的轴承部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包括:
一对侧壁部,以夹着所述第5开口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
上壁部,以位于所述第5开口的上方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以及
开启板,在所述开启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轴部,
所述轴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侧壁部的轴承部中。
7.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
包括:
门窗框,由上门窗框、下门窗框、以及左右的纵门窗框构成;
内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内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内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
外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外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外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以及
权利要求1、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所述下门窗框中,
所述下门窗框包括用于对所述内门窗扇的所述内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内门窗扇安装轨道、用于对所述外门窗扇的所述外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外门窗扇安装轨道、连结所述内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连结构件、设置于所述连结构件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以及位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下部的中空部,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在所述门窗关闭时,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2开口与通过所述外门窗扇的紧闭部和所述内门窗扇的紧闭部彼此重叠而构成的紧闭空间连通,所述第1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侧,所述第6开口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室内侧的部分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门窗框的所述中央凹槽部中,
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中央凹槽部之间的隔壁上设置有多个第1排水孔,
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2排水孔,
在所述中空部的室外侧的壁上设置有多个第3排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主体还具备从所述上面壁向下延伸且位于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3侧壁,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央凹槽部抵接,并且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1~第3侧壁以及所述第1~第2间隔壁分别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中央凹槽部中。
9.如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以在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关闭,在室外侧的气压为室内侧的气压以下的情况下开启的方式构成。
10.如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3开口、所述第4开口和所述第5开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
11.如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断块,
所述隔断块固定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靠近所述逆止阀的位置上,且用于隔断室外侧的水和室内侧的水。
12.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
包括:
门窗框,由上门窗框、下门窗框、以及左右的纵门窗框构成;
内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内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内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
外门窗扇,以在由所述门窗框形成的平面内可自由地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窗框中,且由外门窗扇框和安装在所述外门窗扇框内的嵌板构成;以及
权利要求2、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防水装置,安装到所述下门窗框中,
所述下门窗框包括用于对所述内门窗扇的所述内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内门窗扇安装轨道、用于对所述外门窗扇的所述外门窗扇框进行引导的外门窗扇安装轨道、连结所述内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连结构件、设置于所述连结构件的上部的中央凹槽部、以及位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下部的中空部,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在所述门窗关闭时,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2开口与通过所述外门窗扇的紧闭部和所述内门窗扇的紧闭部彼此重叠而构成的紧闭空间连通,所述第1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室外侧,所述第6开口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室内侧的部分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门窗框的所述中央凹槽部中,
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和所述中央凹槽部之间的隔壁上设置有多个第1排水孔,
在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2排水孔,
在所述中空部的室外侧的壁上设置有多个第3排水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以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央凹槽部抵接,并且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1~第3侧壁以及所述第1~第2间隔壁分别与所述中央凹槽部的底部抵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中央凹槽部中。
14.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以在室外侧的气压大于室内侧的气压的情况下关闭,在室外侧的气压为室内侧的气压以下的情况下开启的方式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用防水装置的所述第3开口、所述第4开口和所述第5开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排水孔中的至少一个第1排水孔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断块,
所述隔断块固定于所述外门窗扇安装轨道的靠近所述逆止阀的位置上,且用于隔断室外侧的水和室内侧的水。
CN201210273752.6A 2012-08-03 2012-08-03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Active CN103573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3752.6A CN103573128B (zh) 2012-08-03 2012-08-03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TW102119100A TWI499715B (zh) 2012-08-03 2013-05-30 Doors and windows with waterproof devices and doors and window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3752.6A CN103573128B (zh) 2012-08-03 2012-08-03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3128A CN103573128A (zh) 2014-02-12
CN103573128B true CN103573128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04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3752.6A Active CN103573128B (zh) 2012-08-03 2012-08-03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3128B (zh)
TW (1) TWI499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7614B2 (ja) * 2016-02-16 2019-08-07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CN107288516B (zh) * 2017-06-25 2019-09-13 刘瑞海 门窗防水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7040A (ja) * 1999-06-02 2000-12-05 Noritz Corp 浴室出入口の下部構造
CN2454515Y (zh) * 2000-11-21 2001-10-17 占金弟 窗框排水器
CN2789386Y (zh) * 2005-05-16 2006-06-21 张正宗 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
CN200975185Y (zh) * 2006-12-02 2007-11-14 马达隆 向外排水推拉式门窗框
CN201176822Y (zh) * 2008-02-05 2009-01-07 赖钦铭 排水装置
CN201495957U (zh) * 2009-08-25 2010-06-02 上海德高门窗有限公司 排水堵头结构
CN102322203A (zh) * 2011-06-29 2012-01-18 佛山市发民佳门窗有限公司 带积水感应装置和自动送风排气的门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3260B2 (ja) * 1998-07-29 2004-07-14 Ykk Ap株式会社 内外し引違い窓
TW201115010A (en) * 2009-10-22 2011-05-01 Aludo Entpr Co Ltd Reinforced wind resistance and water drainage system for aluminum window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7040A (ja) * 1999-06-02 2000-12-05 Noritz Corp 浴室出入口の下部構造
CN2454515Y (zh) * 2000-11-21 2001-10-17 占金弟 窗框排水器
CN2789386Y (zh) * 2005-05-16 2006-06-21 张正宗 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
CN200975185Y (zh) * 2006-12-02 2007-11-14 马达隆 向外排水推拉式门窗框
CN201176822Y (zh) * 2008-02-05 2009-01-07 赖钦铭 排水装置
CN201495957U (zh) * 2009-08-25 2010-06-02 上海德高门窗有限公司 排水堵头结构
CN102322203A (zh) * 2011-06-29 2012-01-18 佛山市发民佳门窗有限公司 带积水感应装置和自动送风排气的门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029A (zh) 2014-02-16
CN103573128A (zh) 2014-02-12
TWI499715B (zh) 2015-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3128B (zh) 门窗用防水装置以及门窗
CN102912943A (zh) 一种屋面开启式采光天窗
CN105120616A (zh) 对开门防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机柜
US8360504B2 (en) Drainage structure for double doors
JP2013087567A (ja) 窓枠用排水弁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用いた窓枠の排水構造
CN205878726U (zh) 冰箱门和冰箱
CN202969750U (zh) 一种屋面开启式采光天窗
CN101446162A (zh) 平面窗的底框架
KR101363752B1 (ko) 창문용 바람막이
CN205895020U (zh) 一种外开窗结构
US8789873B2 (en) Vehicle door systems
WO2018062640A2 (ko) 창틀프레임의 배수를 위한 사출물
CN204994149U (zh) 对开门防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机柜
KR200375065Y1 (ko) 시스템 창호의 조립식 창틀구조
KR20190071306A (ko) 창호 시스템
CN204098366U (zh) 斜屋顶窗排水结构
JP3664637B2 (ja) サッシュ構造
CN203393858U (zh) 一种金属建筑物的主梁与主梁开合防水结构
KR20170044930A (ko) 하부프레임에 분리 가능한 압출물을 장착하여 기밀·방풍기능을 강화한 미서기창의 창틀프레임 배수구조
CN205565324U (zh) 一种提升开关柜密封性能的柜门
CN201513077U (zh) 玻璃无排水孔内置推拉窗
CN203119345U (zh) 地埋变电站的通风箱体
CN204782580U (zh) 窗下框固定型材
CN219691372U (zh) 子母式铝合金门窗
KR20060040036A (ko) 시스템 창호의 조립식 창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2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25-012, building 25, No. 1000, Lujiazui R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Weike kaiaipu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 floor, Hang Seng Bank Building, No. 1000, Lujiazui R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KK (CHINA) INVEST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