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2380A - 駕駛室及具備駕駛室之鐵道車輛 - Google Patents
駕駛室及具備駕駛室之鐵道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02380A TW201402380A TW102110846A TW102110846A TW201402380A TW 201402380 A TW201402380 A TW 201402380A TW 102110846 A TW102110846 A TW 102110846A TW 102110846 A TW102110846 A TW 102110846A TW 201402380 A TW201402380 A TW 20140238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
- railway vehicle
- ceiling
- panel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43—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1D17/045—The sub-units being construction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鐵道車輛(100)之駕駛室(101),具備:側構體(15)及車頂構體(16);以及內裝板單元(20),係具有位於側構體(15)之內側之一對側板(30)、位於車頂構體(16)之內側之天花板(40)及將駕駛室(101)與乘客室隔開之背面板(50)。於上述複數個板之至少一者,形成有可插入調整該板與側構體(15)或車頂構體(16)之位置之調整構件(21)之開口部(31)。而且,將鄰接之板彼此連結而區劃駕駛室(101)之室內空間;調整構件(21),調整經區劃之駕駛室(101)相對於側構體(15)及車頂構體(16)之位置。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駕駛室及具備有駕駛室之鐵道車輛之構造。
一般而言,鐵道車輛係採用由構體與設置於構體之室內側之內裝材構成之雙重構造。其中,構體係熔接不銹鋼或鋁等金屬而形成,因此,於製造過程中由於產生熔接應變,而導致尺寸方面中之個體差相對較大。而且,內裝材貼附於構成於構體之室內側之內部骨架,因此,對作業者而言需要容易安裝且容易處理之構件。此外,亦就確保室內空間寬闊等觀點而言,對於內裝材亦多使用較薄之構件。另外,以使駕駛室之內部尺寸固定之方式於內部骨架與內裝材之間,插入適當厚度之襯墊(liner)。
另外,於駕駛室內配置有較多控制用或其他之機器。該等之機器,安裝於構體之內部骨架,但存在有因熔接應變而導致內部骨架從預定位置偏移之情形。於此情形,於製造步驟中必需進行藉由螺絲攻(tap)開設螺孔,調整機器類之與安裝孔之位置之作業。如此安裝有多個機器之狹小之駕駛室,存在有構體之熔接應變對步驟之影響較大,難以進行有效率的製造作業之問題。
相對於此,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如下特徵之鐵道車輛之製造方法:單獨地形成具有車體之駕駛室部分及車輛之前端形狀之駕駛室
單元,並將其與其他之車體部分組合而形成車體之整體。而且,根據該製造方法,意圖由作業之合理化而謀求低成本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68640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製造方法,必需進行將駕駛室單元與其他之車體部分組合之大規模之作業。此外,專利文獻1之製造方法,由於必需同時進行駕駛室之內部尺寸之調整作業、及內裝材與構體之結合作業,因此難以確保尺寸精度,此外存在有作業效率差之問題。進一步地,於構體之內部骨架與機器類之安裝作業中,依然必需進行該等之位置調整之作業。本發明,係有鑒於如上述般之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具備:側構體及車頂構體;以及內裝板單元,係具有位於側構體之內側之一對側板、位於車頂構體之內側之天花板、及將駕駛室與乘客室隔開之背面板;於上述複數個板之至少一者,形成有可插入調整該板與側構體或車頂構體之位置之調整構件之開口部,且將鄰接之板彼此連結而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調整構件,係調整經區劃之駕駛室相對於側構體及車頂構體之位置。根據該構成,於藉由將板彼此連結而確保駕駛室之內部尺寸後,將已連結之板結合於構體即可。而且,可藉由調整構件來調整駕駛室之室內空間之相對於構體之位置。因此,可提供一種能夠一方面容易地確保尺寸精度、一方面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
10‧‧‧構體
15‧‧‧側構體
16‧‧‧車頂構體
20‧‧‧內裝板單元
21‧‧‧填隙片
30‧‧‧側板
31‧‧‧開口部
32‧‧‧連結部
33‧‧‧本體部
40‧‧‧天花板
41‧‧‧連結部
42‧‧‧本體部
50‧‧‧背面板
59‧‧‧連結部
70‧‧‧肩螺釘座
71‧‧‧固定部
72‧‧‧座部
100‧‧‧鐵道車輛
101‧‧‧駕駛室
圖1,係實施形態之駕駛室之概略縱剖面圖。
圖2,係圖1之II-II剖面圖。
圖3,係圖1之III-III剖面圖。
圖4,係關於圖1之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部分,表示第1變形例之圖式。
圖5,係關於圖1之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部分,表示第2變形例之圖式。
圖6,係關於圖1之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部分,表示第3變形例之圖式。
圖7,係關於圖1之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部分,表示第4變形例之圖式。
圖8,係圖3所示之有肩台座(肩螺釘座)之立體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一邊針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以下,涵蓋所有之圖式,對相同或相當之元件標記相同之符號,且省略重複之說明。
<1.駕駛室之整體構成之概略>
首先,參照圖1至圖8,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100之駕駛室101進行說明。此處,圖1係駕駛室101之概略縱剖面圖。圖1之紙面左右方向為車寬方向(枕木方向),紙面上下方向為垂直方向,紙面近前側為車輛長邊方向(軌道方向)之外側(駕駛室側),紙面背側為車輛長邊方向之內側(乘客室側)。此外,圖2係圖1之II-II剖面圖,圖3係圖1之III-III剖面
圖。另外,任一圖式均省略裝備於駕駛室101之機器類。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駕駛室101,成為具備有構體10與內裝板單元20之雙重構造。此外,如圖3所示,於內裝板單元20之室內側之表面安裝有肩螺釘(shoulder screw)座70。以下,依序對構體10、內裝板單元20及肩螺釘座70進行說明。
<2.構體之構成>
構體10,係駕駛室101中形成外側之部分,且具有一對側構體15、及連接側構體15之上部之車頂構體16。構體10,係熔接不銹鋼或鋁等之金屬而形成。因此,如上述般,於構體10之製造過程中產生了熔接應變,導致就每一車輛產生相對較大之尺寸差。如圖1及圖2所示,構體10,具有構成外緣部分之構體本體11、及接合於該構體本體11且於車輛長邊方向或車輛垂直方向延伸之內部骨架12。其中,內部骨架12,例如係剖面L字狀,且具有面向室內側之安裝面13。另外,內部骨架12之形狀或數量、配置,並無特別限定,且因鐵道車輛100之使用環境或駕駛室101之裝備等各種條件而有所不同。但本實施形態之內部骨架12,係以位於下述之側板30及天花板40之外周部附近及開口部附近之方式配置。針對此方面,將於下述。
<3.內裝板單元之構成>
內裝板單元20,係配置於構體10之室內側,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內裝板單元20,主要由側板30、天花板40及背面板50構成。內裝板單元20,具有既定之剛性。此處,所謂的既定之剛性,係例如將側板30、天花板40及背面板50連結且安裝於構體10後,即使承受處於室內之乘務員或乘客之體重、或安裝機器類亦不變形之程度之剛性。藉由如此般於內裝板
單元20具有既定之剛性,與習知之構體相比,可減少內部骨架12之數量,而可減輕車體重量。
<4.側板之構成>
側板30,係配置於側構體15之室內側(駕駛室101之車寬方向之兩側)之板。側板30,係具有既定剛性之板狀構件,且其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使用積層有金屬板與非發泡樹脂之板而成之複合材板。此外,可於側板30直接固定機器或配線(以下,亦簡稱為機器類)。藉此,機器類無需固定於內部骨架12,可不受內部骨架12之熔接應變影響,將機器類固定於一定之位置。
另外,於側板30,較佳為:在側板30之設置前預先形成安裝機器之螺孔。藉此,對作業者而言,機器類之安裝位置變得清晰,無需進行機器類之安裝位置之調整,使作業效率提昇。此外,如習知般,一旦於側板30之設置後開設螺孔,則存在有切屑侵入於側板30與構體10之間之可能性。尤其是,於配置電氣機器或電氣配線之情形,就防止短路等之觀點而言,亦有必要清除切屑,但藉由預先開設有螺孔,則不會產生切屑之去除作業。
此外,側板30,整體形成為平板狀,且具有區劃駕駛室101之車寬方向之室內空間之本體部33、及與天花板40連接之連結部32。於該連結部32,形成有接觸面34。此外,於側板30,形成有可插入下述之填隙片(shim)21(相當於調整構件)之開口部。作為開口部,具有用以安裝圖2所示般之乘務員之出入口門35之開口部31、用以使配線通過之開口部(未圖示)、用以安裝檢查窗之開口部(未圖示)、用以安裝機器之開口部(未
圖示)、螺孔(未圖示)、及用以與天花板40及背面板50連結之作業孔(未圖示)等。如上述般,構體10之內部骨架12,係配置於側板30及天花板40之外周部附近及開口部附近。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側板30之外周部附近與安裝出入口門之開口部31附近配置有內部骨架12。於如此之位置配置有內部骨架12之原因在於,在設置側板30後,便於從開口部31等對內部骨架12進行作業(下述之填隙片21之插入作業)。
<5.天花板之構成>
天花板40,係配置於車頂構體之室內側且成為駕駛室101之天棚之板。天花板40,係具有剛性之板狀構件,且其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使用金屬製之板。天花板40,亦可與側板30同樣地藉由具有既定之剛性而直接安裝機器類。此外,天花板30,係設置有開口部,且具有用以安裝揚聲器等機器之開口部、螺孔、及用以與側板30或背面板50連結之作業孔。另外,開口部較佳為與側板30之情形同樣地預先形成。此外,位於天花板側之內部骨架12,係以不與天花板40之開口部重疊、且位於開口部之附近之方式配置。其原因在於,容易從天花板40之開口部對內部骨架12進行作業。
<6.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
<6-1.本實施形態中之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例>
此外,天花板40,整體形成為平板狀,且具有區劃駕駛室101之垂直方向中之室內空間之本體部42、及位於本體部42之車寬方向之兩端部分之連結部41。其中,各連結部41,係以從本體部42朝向上方彎曲之方式形成,且分別具有面向車寬方向外側之接觸面43。進一步地,位於車寬方向兩側之各個接觸面43係相互平行地形成。而且,天花板40與側板30,係以天
花板40之接觸面43與側板30之接觸面34面吻合之狀態連結。該連結係使用貫通連結部41之連結螺栓44通過天花板40之作業孔而進行。如此般,藉由使側板30與天花板40於各個連結部41、32(接觸面43、34)面吻合之狀態下進行連結,而使天花板40發揮量規(gauge)功能。也就是,兩側之側板30係由天花板40之車寬方向尺寸決定該等之間的距離,且藉由沿著接觸面43而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天花板40之連結部41係以朝向室外側彎曲之方式形成,因此從室內側看不到接觸面43(連結螺栓44),亦無損美觀。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天花板40安裝有覆蓋其下面之覆蓋板45。藉由安裝該覆蓋板45,而可遮蔽安裝於天花板40之機器類,從而外觀良好地形成駕駛室101之天棚。此外,若於覆蓋板45設置有開閉部,則亦可從該處經由天花板40之開口部,進出內部骨架12。
如以上般,於本實施形態中,天花板40與側板30,係以各自之連結部41、32面吻合之狀態連結。但如此般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形態。例如,天花板40與側板30之連結部分,亦可如圖4~圖7所示般構成。
<6-2.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之第1變形例>
首先,圖4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1變形例者,且係側板3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分之放大圖。第1變形例之天花板40,係本體部42與連結部41由不同材料構成。例如,本體部42係複合材板,連結部41係金屬製之配件。另外,本體部42與連結部41,係藉由接著劑等而接著。於本體部42為不易進行彎曲加工之材質的情形,以如此方式使連結部41成為與本體部
42為不同之構件係具有效用的。
<6-3.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之第2變形例>
圖5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2變形例者,且係側板3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分之放大圖。於第2變形例中,天花板40之連結部41位於本體部42之延長線上(同一平面上)。另一方面,側板30之連結部32,係以從本體部33朝向車寬方向外側彎曲之方式形成,且具有面向上方之接觸面34。而且,側板30與天花板40,係以各自之連結部32、41(接觸面34、43)面吻合之狀態連結。於第2變形例之情形,側板30可發揮量規功能,且可將天花板40配置於固定之高度位置。
<6-4.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之第3變形例>
圖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3變形例者,且係側板3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分之放大圖。於第3變形例中,側板3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32、41均以朝向車寬方向外側上方彎曲之方式形成。此外,於側板30之連結部32形成有面向車寬方向內側上方之接觸面34,且於天花板40之連結部41形成有面向車寬方向外側下方之接觸面43。而且,側板30與天花板40,係以各自之連結部32、41(接觸面34、43)面吻合之狀態連結。於此情形,天花板40可對側板30之配置發揮量規功能,且側板30可對天花板40之配置發揮量規功能。
<6-5.側板與天花板之連結之第4變形例>
圖7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4變形例者,且係側板3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分之放大圖。於第4變形例中,側板30之連結部32係由與本體部33不同之材料形成。進一步地,側板30之連結部32,不往車寬方向外側而往
車寬方向內側延伸。於第4變形例中,天花板40及側板30之本體部33為複合材板,連結部32係接著於本體部33之金屬製之配件。即使是如此之情形,側板30亦可對天花板40之配置發揮量規功能。
<7.背面板之構成>
背面板50,係將駕駛室101與乘客室隔開之板。背面板50係具有剛性之板狀構件。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背面板50,主要由位於乘客室側之乘客室側板材51與位於駕駛室101側之駕駛室側板材52構成。該等之板材51、52,係隔著既定之間隔而配置。各板材51、52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使用積層有金屬板與非發泡樹脂板而成之複合材板。如圖1所示,背面板50,形成有用以安裝窗玻璃53之開口部54、及用以安裝用於往來於駕駛室101與乘客室之通路門55之開口部56。
此外,如圖2所示,背面板50係於其上方具有連結構件57。連結構件57,主要由嵌入於乘客室側板材51與駕駛室側板材52間之剖面U字狀之嵌入部58、與從該嵌入部58往車輛長邊方向外側(駕駛室之內側)水平地延伸之連結部59構成。此外,連結部59具有面向下方之接觸面60。而且,背面板50與天花板40,係以該連結部59之接觸面60與天花板40之連結部41之接觸面43(上面)面吻合之狀態連結。如此般,背面板50與天花板40,由於以該等之連結部41、59(接觸面43、60)面吻合之狀態連結,因此,背面板50對於天花板40之垂直方向之配置作為量規而發揮功能。
另外,於假設側板30及天花板40以圖5之第2變形例之方式構成之情形,側板30與背面板50均作為天花板40之量規而發揮功能,
從而使側板30與背面板50之功能重複。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天花板40係作為側板30之量規而發揮功能,背面板50係作為天花板40之量規而發揮功能,因此,各板之量規功能不重複,而成為效率佳之組合。另外,關於側板30與背面板50之連結,可構成為以面吻合之狀態進行連結,亦可構成為以未面吻合之狀態下直接進行連結。
如此般,藉由使內裝板單元20中相互鄰接之板彼此連結,而可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藉此,可在與構體10結合前,確保駕駛室之室內尺寸(內部尺寸)。此外,可於內裝板單元20直接安裝機器類,因此,可於構裝於內裝板單元20後搬入構體10,使作業效率提昇。
<8.內裝板單元與構體之安裝>
接著,針對內裝板單元20與構體10之安裝進行說明。如上述般,由於在藉由熔接而形成之構體10中產生熔接應變,因此,必需於側板30與構體10之間、及天花板40與構體10之間進行位置調整。具體而言,於側板30與構體10之內部骨架12之間隙、及天花板40與構體10之內部骨架12之間隙插入填隙片21。藉由於內裝板單元20與構體10之間插入適當數量之填隙片21或具有適當板厚之填隙片21,而可調整駕駛室101之相對於構體10之位置。但在本實施形態中,填隙片21並非插入於內部骨架12與內裝板單元20之間隙之全部,亦可視需要而插入於一部分之間隙。例如,就側板30之開口部31周邊而言,於開口部31周邊之4個部位插入填隙片21,且於該處安裝有用以固定構體10與內裝板單元20之固定螺栓14。如上所述,由於將內部骨架12配置於作業者之手能伸及之範圍即開口部附近,因此,填隙片21之應插入之數量、板厚之研究作業、或插入作業變得容易。
如此般,可確保駕駛室之室內尺寸後,進行駕駛室之相對於構體10之位置之調整作業。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與習知相比,構體10與各板之接觸部位(襯墊之插入部位)僅為少量。其原因在於,在本實施形態中,並非如習知般以支持各板(避免脫落)為目的,而係主要以防止內裝板單元20之位置偏移為目的,使內裝板單元20固定於構體10。
<9.肩螺釘座之構成>
肩螺釘座70,係形成有用以固定既定之構件之螺孔之構件。如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安裝於側板30之車輛長邊方向外側(車輛前端側)之2個部位。此處,圖8係肩螺釘座70之立體圖。如圖8所示,肩螺釘座70,主要由固定部71與座部72構成。固定部71係安裝於內裝板單元20(側板30)之部分,且以支持座部72之方式位於座部72之兩側。另一方面,座部72係與固定部71形成一體,但從固定部71往室內側分離,以與內裝板單元20之間產生間隙之方式形成。另外,肩螺釘座70,係於將側板30設置於既定位置之前,預先固定於側板30。
本實施形態之肩螺釘座70,一旦用於例如安裝如圖3所示般之覆蓋構件22之情形等則係具有效用的。該覆蓋構件22,係用以遮蔽內裝板單元20與構體10之邊界部分者,且基端側位於內裝板單元20側,前端側位於構體10側。如上所述,內裝板單元20與構體10之相對位置因熔接應變而產生變化,因此,一旦將覆蓋構件22安裝於側板30之已決定之位置,則使得覆蓋構件22之前端與構體10之間隙不固定。為防止此種狀況,而考慮於設置側板30之後,形成用以固定覆蓋構件22之螺孔。然而,若於側板30直接形成螺孔,則產生切屑落入側板30與構體10之間之問題。相
對於此,若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肩螺釘座70,於座部72開設螺孔,則切屑將落入側板30之表側(駕駛室側),因此,不會產生切屑落入側板30與構體10之間之問題。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肩螺釘座70,係結合了內裝板單元20與覆蓋構件22,但亦可結合內裝板單元20與機器類,安裝之對象並不限定於此。
<10.各構成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具備:側構體及車頂構體;以及內裝板單元,係具有位於側構體之內側之一對側板、位於車頂構體之內側之天花板、將駕駛室與乘客室隔開之背面板;於上述複數個板之至少一者,形成有可插入調整該板與側構體或車頂構體之位置之調整構件之開口部,且將鄰接之板彼此連結而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調整構件,係調整經區劃之駕駛室相對於側構體及車頂構體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藉由將板彼此連結而確保駕駛室之內部尺寸之後,將該等之板結合於構體即可。而且,可藉由調整構件而調整駕駛室之室內空間之相對於構體之位置。因此,可提供能夠容易地確保尺寸精度同時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
於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中,開口部可為出入口、窗開口、機器安裝部、螺孔、作業孔中之至少任一者。
根據該構成,無需另行設置用以插入調整構件之開口部,因此不會增加作業步驟且便利性較高。
於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中,調整構件亦可僅配置於開口部之附近。
根據該構成,作業者可藉由於開口部之附近插入調整構件,而調整經區劃之駕駛室之相對於構體之位置,因此作業效率較習知技術提昇。
於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中,各板亦可具有將鄰接之板彼此以面吻合之狀態連結之連結部,且藉由經連結之側板、天花板及背面板而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
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將板彼此連結而形成駕駛室,因此使作業變容易,此外,可精度佳地確保駕駛室之室內尺寸。
於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中,連結部亦可以朝向室外側彎曲之方式形成。
根據該構成,可以簡易之作業確保駕駛室之室內尺寸。
於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中,亦可於內裝板單元安裝電氣機器、及連接該電氣機器之配線。
根據該構成,於電氣機器或配線之配置工作完成之後,可將經區劃之駕駛室搬入構體內並安裝於構體,因此使作業效率提昇,此外,於將內裝板單元安裝於構體時,不會傷及電氣機器或配線。
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進一步具備設置於內裝板單元之室內側之表面之螺釘座,且螺釘座亦可具有安裝於內裝板單元之表面之固定部、及從固定部朝向室內側分離之座部。
根據該構成,於在內裝板單元安裝覆蓋構件或各種機器時,即使產生了形成螺孔等之作業之情形,切屑等亦不會落入內裝板單元與構體之間,因此可使車輛品質提昇,並且不產生切屑之清掃作業等步驟。
而且,本實施形態之鐵道車輛,係具備上述之本實施形態之駕駛室。因此,就鐵道車輛整體而言,亦可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
以上,雖已參照圖式針對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具體之構成並不限定於該等之實施形態,即使存在不脫離該發明之要旨之範圍之設計變更等,亦包含在本發明中。
根據本發明,可有效率地進行組裝作業。因此,本發明於鐵道車輛之技術領域中係具有貢獻的。
10‧‧‧構體
11‧‧‧構體本體
12‧‧‧內部骨架
13‧‧‧安裝面
14‧‧‧固定螺栓
15‧‧‧側構體
16‧‧‧車頂構體
20‧‧‧內裝板單元
21‧‧‧填隙片
30‧‧‧側板
32‧‧‧連結部
33‧‧‧本體部
34‧‧‧接觸面
40‧‧‧天花板
41‧‧‧連結部
42‧‧‧本體部
43‧‧‧接觸面
44‧‧‧接觸面
45‧‧‧覆蓋板
50‧‧‧背面板
53‧‧‧窗玻璃
54‧‧‧開口部
55‧‧‧通路門
56‧‧‧開口部
100‧‧‧鐵道車輛
101‧‧‧駕駛室
Claims (8)
- 一種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特徵在於,具備:側構體及車頂構體;及內裝板單元,係具有位於該側構體之內側之一對側板、位於該車頂構體之內側之天花板、及將駕駛室與乘客室隔開之背面板;於該複數個板之至少一者,形成有可插入調整該板與該側構體或該車頂構體之位置之調整構件之開口部,且將鄰接之該板彼此連結而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該調整構件,係調整該經區劃之駕駛室相對於該側構體及該車頂構體之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中,該開口部,係出入口、窗開口、機器安裝部、螺孔、作業孔中之至少任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中,該調整構件,係僅配置於該開口部之附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中,該各板具有將鄰接之板彼此以面吻合之狀態連結之連結部,且藉由經連結之該側板、該天花板及該背面板而區劃駕駛室之室內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中,該連結部以朝向室外側彎曲之方式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中,於該內裝板單元安裝電氣機器及連接該電氣機器之配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其進一步具備設置於該內 裝板單元之室內側之表面之螺釘座,且該螺釘座具有安裝於該內裝板單元之該表面之固定部、及從該固定部朝向室內側分離之座部。
- 一種鐵道車輛,其特徵在於,具備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鐵道車輛之駕駛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71975A JP5802160B2 (ja) | 2012-03-27 | 2012-03-27 | 運転室及び運転室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2380A true TW201402380A (zh) | 2014-01-16 |
TWI510396B TWI510396B (zh) | 2015-12-01 |
Family
ID=4925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0846A TWI510396B (zh) | 2012-03-27 | 2013-03-27 | Cab and railway vehicles with cabs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5199B2 (zh) |
EP (1) | EP2837543B1 (zh) |
JP (1) | JP5802160B2 (zh) |
CN (1) | CN104185586B (zh) |
TW (1) | TWI510396B (zh) |
WO (1) | WO20131457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14636B1 (en) * | 1999-09-24 | 2004-03-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ber control of timed and regional membership in multiple member termination groups for multiple leg telecommunication sessions |
JP5886669B2 (ja) * | 2012-03-28 | 2016-03-1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 |
DE102015200009B4 (de) * | 2015-01-02 | 2016-08-0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Galley-Außenwand für Schienenfahrzeuge |
CN107499323B (zh) * | 2016-06-14 | 2020-09-29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 |
CN108639077B (zh) * | 2018-06-25 | 2024-04-02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司机室顶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CN110027578B (zh) * | 2019-04-17 | 2020-06-02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司机室车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列车 |
CN116033825A (zh) | 2020-09-10 | 2023-04-28 | 宝洁公司 | 含有抗菌活性物质的可溶性固体制品 |
FR3126681B1 (fr) * | 2021-09-06 | 2023-09-08 | Speedinnov | Véhicule comprenant une cloison interne fixée à un élément de caiss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07148A (en) * | 1930-05-19 | 1933-05-02 | Dura Co | Light construction |
US2230090A (en) * | 1939-06-08 | 1941-01-28 | Ruth Rosholt | Vehicle-combination road and rail |
US2925050A (en) | 1957-01-09 | 1960-02-16 | Pullman Inc | Side frame construction and finish |
DE1580992A1 (de) * | 1967-05-06 | 1970-12-17 | Augsburg Nuernberg Ag Zweignie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Aufbaues eines Fahrzeuges,insbesondere des Aufbaues eines Eisenbahnwaggons fuer den Personenverkehr |
JPS5234284B2 (zh) * | 1973-12-05 | 1977-09-02 | ||
US4100372A (en) * | 1976-06-25 | 1978-07-11 | Louis Hypolite | Audio console system for home and vehicle |
DD136596A1 (de) * | 1978-05-12 | 1979-07-18 | Johann Fabich | Innendecke fuer reisezugwagen,insbesondere grossraumwagen |
US4557400A (en) * | 1982-12-30 | 1985-12-10 | Converta-Vans, Inc. | Convertible cargo carrier for trailers and the like |
DE19606792A1 (de) * | 1996-02-23 | 1997-08-28 | Abb Daimler Benz Transp | Schienenfahrzeug mit Wagenkasten |
DE19643337A1 (de) * | 1996-10-21 | 1998-04-23 | Abb Patent Gmbh | Schienenfahrzeug |
DE19746795A1 (de) * | 1997-10-23 | 1999-04-29 | Duewag Ag | Innenverkleidung für den Deckenbereich eines großräumigen Fahrzeuges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
JPH11268640A (ja) | 1998-03-23 | 1999-10-05 | Kinki Sharyo Co Ltd | 鉄道車両の製造方法と鉄道車両 |
JP4232919B2 (ja) * | 1998-05-25 | 2009-03-04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の製造方法 |
JP2001151108A (ja) * | 1999-11-25 | 2001-06-05 | Kinki Sharyo Co Ltd |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
FR2840274B1 (fr) * | 2002-05-31 | 2004-07-23 | Alstom | Dispositif contre l'intrusion d'une vitre dans une cabine de vehicule ferroviaire lors d'un choc |
JP4324446B2 (ja) * | 2003-10-27 | 2009-09-02 | 東急車輛製造株式会社 | 車両用艤装構造 |
DE102008060334A1 (de) | 2008-12-03 | 2010-06-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Wagenkast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mit darin eingebauter Nasszelle |
JP2011131628A (ja) * | 2009-12-22 | 2011-07-07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
-
2012
- 2012-03-27 JP JP2012071975A patent/JP58021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3-26 CN CN201380015679.5A patent/CN10418558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3-26 WO PCT/JP2013/002056 patent/WO20131457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26 US US14/388,390 patent/US93151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3-26 EP EP13769846.0A patent/EP283754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3-27 TW TW102110846A patent/TWI510396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59614A1 (en) | 2015-03-05 |
JP5802160B2 (ja) | 2015-10-28 |
CN104185586B (zh) | 2015-10-21 |
JP2013203143A (ja) | 2013-10-07 |
TWI510396B (zh) | 2015-12-01 |
EP2837543A1 (en) | 2015-02-18 |
WO2013145723A1 (ja) | 2013-10-03 |
EP2837543B1 (en) | 2017-07-26 |
US9315199B2 (en) | 2016-04-19 |
CN104185586A (zh) | 2014-12-03 |
EP2837543A4 (en) | 2016-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0396B (zh) | Cab and railway vehicles with cabs | |
EP2995524B1 (en) | Carriage body for multiple unit train | |
US9708051B2 (en) | Aircraft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in an aircraft | |
WO2013145715A1 (ja) | 鉄道車両の二重構造型収納箱、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鉄道車両 | |
JP2014166810A (ja) | 作業車両のキャビン | |
JP2013147137A (ja) | 電動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 |
CN205345069U (zh) | 汽车前围加强板和汽车前围结构 | |
JP2010260550A (ja) | 鉄道車両 | |
TWI510395B (zh) | Railway vehicles | |
JP6176989B2 (ja) | 鉄道車両構造 | |
JP5704310B2 (ja) | バスの床構造 | |
CN203976181U (zh) |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 |
CN103738814B (zh) |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 |
US9315202B2 (en) | Rail vehicle with air-conditioning duct in the roof region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roof region of a rail vehicle | |
JP6202619B2 (ja) | 鉄道車両の床下カバー | |
JP7141187B2 (ja) | 鉄道車両の壁パネル構造及び鉄道車両 | |
RU2390459C1 (ru) | Слоистая стен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JP6135189B2 (ja) | 作業車両のキャビン | |
JP2021054216A (ja) | 電装部品支持構造 | |
JP2017052307A (ja) | 車両の線状部材配策構造 | |
KR20080020032A (ko) | 알루미늄 2중판이 적용된 철도차량 부속실의 천정 | |
JP2011116244A (ja) | 自動車のインパネ取付け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