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9527A -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9527A
TW201349527A TW102107201A TW102107201A TW201349527A TW 201349527 A TW201349527 A TW 201349527A TW 102107201 A TW102107201 A TW 102107201A TW 102107201 A TW102107201 A TW 102107201A TW 201349527 A TW201349527 A TW 2013495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protective sheet
layer
thermoplastic layer
thermoplas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7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uya Tetsumoto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952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作為電絕緣性優異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包括基材11、及在基材11的至少其中一面疊層之熱塑性層12,熱塑性層12含有熱塑性樹脂與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且於一理想態樣更含有酸改性聚合物,也提供此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及包括此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Description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表面保護片或背面保護片使用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將太陽之光能變換為電能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作為因應於空氣污染或地球溫暖化等環境問題,能以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發電之潔淨能源受到重視。
一般而言,太陽能電池模組係由下列構件構成:由結晶矽、非晶矽等構成,進行光電變換之太陽能電池芯(cell)、將太陽能電池芯密封之由電絕緣體構成之密封材、疊層於密封材之表面(受光面)的表面保護片(前片)、疊層於密封材之背面的背面保護片(背片)。
由於近年來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的高性能化,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系統電壓逐漸以1000V以上成為標準,對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保護片也要求有高電絕緣性。以往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為了提高電絕緣性,已有人提出在將白色塑膠膜與氣體阻隔性蒸鍍膜予以黏著之黏著劑層含有氣泡者(參照專利文獻1)。
又,已知藉由於電絕緣體含有層狀礦物,能使絕緣性提 高,但是會有在絕緣體與層狀礦物間的界面形成的空隙產生部分放電且絕緣性下降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70238號公報
但是專利文獻1提出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的電絕緣性尚未十分令人滿意。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事而來,目的在於提供電絕緣性優異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此保護片之製造方法、及包括此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提供之本發明,第1態樣為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發明1),其包括:基材、及疊層於前述基材之至少其中一面的熱塑性層,其特徵在於:前述熱塑性層含有熱塑性樹脂及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
層狀礦物係經過有機化處理,所以不易在基於熱塑性樹脂之成分與層狀礦物間的界面出現空隙部。因而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絕緣性優異。
上述發明(發明1)中,前述熱塑性層宜相對於前述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含有前述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0.5質量份以上50質量份以下較佳(發明2)。藉由使經有機化處理 之層狀礦物之含量為此範圍內,更容易獲得絕緣性優異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上述發明(發明1、2)中,前述熱塑性層宜更含有酸改性聚合物較佳(發明3)。藉由含有酸改性聚合物,更不容易在基於熱塑性樹脂之成分與層狀礦物間的界面出現空隙部。
上述發明(發明3)中,前述熱塑性層,宜相對於前述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100質量份含有前述酸改性聚合物100質量份以上500質量份以下較佳(發明4)。藉由使酸改性聚合物之含量為上述範圍,能更安定地獲得基於含有酸改性聚合物而得之效果。
上述發明(發明3、4)中,前述酸改性聚合物其酸價宜為20mgKOH/g以上100mgKOH/g以下較佳(發明5)。藉由使酸改性聚合物之酸價為上述範圍內,能更安定地獲得基於含有酸改性聚合物而得之效果。
上述發明(發明1~5)中,前述熱塑性樹脂宜為聚烯烴系樹脂較佳(發明6)。含有聚烯烴系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之熱塑性層,由於具有熱熔接性,所以能更減少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從密封材等構成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其他構件剝離的可能性。又,可藉由使用含聚烯烴系樹脂之材料,進行生產性優異的擠出塗覆,以製造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上述發明(發明1~6)中,前述酸改性聚合物宜為含有酸改性聚烯烴鏈之聚烯烴系寡聚物較佳(發明7)。含有如此之材料的熱塑性層能對於密封材等具有熱熔接性。
上述發明(發明1~7)中,前述基材中之疊層有前述 熱塑性層之面宜施以易黏著處理較佳(發明8)。藉由對於基材施以易黏著處理,能減小在基材與熱塑性層之間發生剝離的可能性。
上述發明(發明1~8)中,前述熱塑性層宜為利用擠出塗覆而疊層於前述基材之其中一面者較佳(發明9)。擠出塗覆的生產性優異,且為了形成熱塑性層之材料以已熔融之狀態與基材的其中一面接觸,上述材料與在基材之該面存在之物質容易交互作用。所以,利用擠出塗覆製造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在基材與熱塑性層間的界面發生剝離的可能性可減小。
上述發明(發明1~8)中,在前述基材與前述熱塑性層之間,宜包括由對於此等構件具有黏著性之黏著性材料構成的連結層(tie layer)較佳(發明10)。藉由具有連結層,能更減少熱塑性層從基材剝離的可能性。
上述發明(發明10)中,前述黏著性材料也可將乙烯與選自於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構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成分形成的共聚物當作主成分(發明11)。基材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系樹脂作為主成分的情形,黏著性材料藉由以上述共聚物作為主成分,能獲得對基材之黏著性為優異的連結層。
上述發明(發明10、11)中,前述熱塑性層及前述連結層宜為利用共擠出塗覆而疊層於前述基材之其中一面者較佳(發明12)。藉由進行共擠出塗覆,能同時在基材上形成熱塑性層及連結層。又,可減小在樹脂層與連結層間的界面發生剝離的可能性。
上述發明(發明1~12)中,前述熱塑性層也可為疊層在構成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密封材的層(發明13)。於此情形,藉由將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疊層於密封材,能夠抑制密封材、其內部之太陽能電池芯等隨時間經過而發生品質劣化。
本發明的第2態樣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發明14),其係製造包括基材及疊層在前述基材之至少其中一面之熱塑性層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用以形成如上述發明1至7中任一項之熱塑性層的材料,進行擠出塗覆於前述基材的至少其中一面並形成前述熱塑性層。
擠出塗覆的生產性優異,且可減小獲得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中在基材與熱塑性層間的界面發生剝離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第3態樣係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發明15),其係製造包括基材、熱塑性層、由對於前述基材及前述熱塑性層具有黏著性之黏著性材料構成且疊層於前述基材之其中一面及前述熱塑性層之其中一面之間的連結層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特徵在於:將用以形成如前述發明1至7中任一項之熱塑性層的材料與前述黏著性材料進行共擠出塗覆於前述基材的至少其中一面,而形成前述連結層及前述熱塑性層。
擠出塗覆的生產性優異,且獲得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中在基材與連結層間的界面發生剝離、及於連結層與熱塑性層間的界面發生剝離的可能性能減小。
上述發明(發明15)中,前述黏著性材料,也可將乙烯與選自於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構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成分形成的共聚物當作主成分(發明16)。黏著性材料藉由以上述共聚物當作主成分,能獲得對於熱塑性層之黏著性優異的連結層。又,基材係以聚酯系樹脂當作主成分的情形,能成為對於基材之黏著性優異的連結層。
本發明的第4態樣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發明17),其包括如上述發明13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包括該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疊層於該片之密封材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由於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長期保護密封材、密封材內部之太陽能電池芯等,所以不易出現隨時間經過的品質劣化。
本發明的第5態樣係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發明18),其包括太陽能電池芯、容納前述太陽能電池芯之密封材、及疊層於前述密封材之各主面的二個保護構件;前述保護構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係由如上述發明1至12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構成,且前述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包括之前述熱塑性層成為前述密封材的部分或全部。該太陽能電池模組係以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長期保護太陽能電池芯等,所以不易出現隨時間經過的品質劣化。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由於在熱塑性層含有之層狀礦物經有機化處理,所以在基於熱塑性層含有之熱塑性樹脂的成分與層狀礦物間的界面不易出現空隙部。因此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的絕緣性優異。
1‧‧‧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2‧‧‧太陽能電池芯
3‧‧‧密封材
4‧‧‧玻璃板
10‧‧‧太陽能電池模組
11‧‧‧基材
12‧‧‧熱塑性層
12’‧‧‧連結層
13‧‧‧氟樹脂層
14‧‧‧蒸鍍層
15‧‧‧黏著層
16‧‧‧金屬片
圖1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2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包括連結層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3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包括氟樹脂層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4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包括蒸鍍層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5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包括黏著層及金屬片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6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概略剖面圖。
圖7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前片及背片係由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構成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之概略剖面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說明。
1.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包括:基材11、疊層於基材11之其中一面(圖1中為頂面)的熱塑性層12。此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於一具體例中,熱塑性層12係作用為在密封材疊層有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時減低該等太 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剝離的可能性的層,係使用於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表面保護片(前片)或背面保護片(背片)。又,於另一具體例中,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的熱塑性層12也實質上具有密封材的功能,係以密封材與前片之一體化片或密封材與背片之一體化片的形式使用。以下主要就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當作前片或背片使用的情形說明,並針對熱塑性層12實質上具有密封材功能的情形也適當說明。
(1)基材
作為基材11,只要是有電絕緣性且熱塑性層12可疊層者即可,通常使用將樹脂膜作為主體者。
基材11使用之樹脂膜,一般係從在太陽能電池模組用背片中作為樹脂膜者選擇。如此的樹脂膜,例如使用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系樹脂;耐綸(商品名)等聚醯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聚伸苯醚系樹脂;聚丙烯腈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乙烯基縮醛系樹脂;聚乙烯基丁縮醛系樹脂;氟系樹脂等樹脂構成的膜或板片。該等樹脂膜當中,尤其由聚酯系樹脂構成的膜較理想,尤其PET膜為較佳。
又,基材11,視需要也可含有顏料、紫外線吸收劑、紫外線安定劑、阻燃劑、塑化劑、抗靜電劑、潤滑劑、抗黏連劑等各種添加劑。顏料,例如:二氧化鈦、碳黑等。又,紫外線吸收劑,例如:二苯基酮系、苯并三唑系、草酸苯胺化物系、氰基丙烯酸酯系、三系等。
在此,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當作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背片使用的情形,基材11宜含有使可見光反射的顏料較佳。又,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當作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前片使用的情形,宜不含使可見光區之光之透光率降低的顏料較佳,就提高耐候性的目的而言,宜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更佳。
基材11之疊層有熱塑性層12之側之面,為了提高與熱塑性層12之黏著性,宜施行電暈處理、電漿處理、底塗(primer)處理等表面處理,亦即易黏著處理較佳。
基材11之厚度,係基於對於太陽能電池模組所要求之電絕緣性適當設定。例如:基材11為樹脂膜的情形,其厚度宜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較佳。若更具體說明,基材11為PET膜的情形,從電絕緣性及輕質化之觀點,其厚度宜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較佳,20μm以上250μm以下更佳,30μm以上200μm以下尤佳。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如後述由於熱塑性層12含有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所以,熱塑性層12的電絕緣性高。因此,從確保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有適當電絕緣性的觀點,對於基材11要求其厚度係相對薄。所以,基材11之厚度能比起在習知技術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中的基材薄。
(2)熱塑性層
本實施形態中之熱塑性層12,在其一具體例中,係疊層於密封材而減少含有基材11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從太陽能電池模組剝離的可能性者。於另一具體例中,熱塑性層12係 實質上具有密封材的功能且容納太陽能電池芯等並且保護此等太陽能電池芯等,同時用以疊層於其他密封材、其他保護片中的基材等構成構件者。
熱塑性層12之厚度,只要能對於被黏著體適當疊層,且適當具有能減少基材11從被黏著體剝離之可能性的功能,則不特別限制。具體而言,熱塑性層12之厚度宜為1μm以上200μm以下較佳,從電絕緣性及輕質化等觀點,宜為10μm以上180μm以下更佳,50μm以上150μm以下又更佳,80μm以上120μm以下尤佳。本實施形態之熱塑性層12由於有優良的電絕緣性,所以比起習知技術的熱塑性層,其厚度能為較薄。
又,熱塑性層12也當作密封材使用的情形,其厚度最大可為約1mm。
本實施形態中之熱塑性層12含有熱塑性樹脂與層狀礦物,且理想態樣中更含有酸改性聚合物。以下針對該等成分及其他成分說明。
i)熱塑性樹脂
熱塑性層12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係對於熱塑性層12賦予熱塑性的一種材料。構成熱塑性樹脂的樹脂種類不特別限定。該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聚烯烴系樹脂;聚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樹脂;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利用環氧化等予以改性而得之各種熱塑性彈性體;聚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耐綸6、耐綸11、耐綸12、耐綸66、耐綸46、芳香族耐綸等聚醯胺系樹脂;聚縮醛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醯胺醯亞胺系樹 脂;聚醚醯亞胺系樹脂;聚醚酮系樹脂等。如矽酮系熱塑性彈性體般的有機‧無機複合樹脂也可列舉為熱塑性樹脂。熱塑性樹脂可由單一種樹脂構成,也可由多種類的樹脂構成。
該等樹脂之中,宜為聚烯烴系樹脂,亦即,由烯烴構成的單體而構成的均聚物及共聚物,以及由烯烴與烯烴以外之分子構成單體而構成的共聚物,且聚合後樹脂中基於烯烴單元之部分的質量比例為1.0質量%以上的熱塑性樹脂較佳。聚烯烴系樹脂由於其優良的熱熔接作用,當熱塑性層12直接疊層於被黏著體的情形,特別能夠減少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從密封材等構成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其他構件剝離的可能性。
聚烯烴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高密度聚乙烯(HDPE,密度:942kg/m3以上)、中密度聚乙烯(MDPE,密度:930kg/m3以上、低於942kg/m3)、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910kg/m3以上、低於930kg/m3)、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密度:870kg/m3以上、低於910kg/m3)、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PP)、聚乙烯-聚丙烯聚合物、烯烴系彈性體(TPO)、環烯烴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乙酸乙烯酯-馬來酸酐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離子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馬來酸酐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共聚物等。又,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係意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兩者。其他類似用語亦相仿。
又,熱塑性層12之熱塑性樹脂,構成該樹脂之聚 合物的一部分也可具有與交聯劑反應而成的交聯結構。賦予此交聯結構的交聯劑為任意,帶來交聯結構之交聯劑之種類為任意,一般為如過氧化二異丙苯之有機過氧化物或具環氧基之化合物或具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交聯結構之存在密度,亦即交聯程度為任意,但若存在密度過高,熱塑性層12會有喪失熱塑性的顧慮,所以宜不發生如此的問題較理想。
ii)層狀礦物
本實施形態中之熱塑性層12,含有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本實施形態中,「層狀礦物」係指具有層狀結晶結構之無機系材料,一般可列舉層狀矽酸鹽。如此的層狀矽酸鹽,可列舉:蒙特石(montmorillonite)、鋁蒙脫石(beidellite)、綠脫石(nontronite)、皂石(saponite)、鋰膨潤石(hectorite)、矽鈉鋅鋁石(sauconite)、滑鎂皂石(stevensite)等膨潤石(smectite)族、皂土(bentonite)(以蒙特石(montmorillonite)作為主成分並且夾雜石英、α-方矽石(α-cristobalite)等游離矽酸礦物、長石等矽酸鹽礦物等的混合物)、蛭石(vermiculite)、禾樂石(halloysite)、雲母、氟化雲母、高嶺石(kaolinite)、葉蠟石(pyrophyllite)等。熱塑性層12含有的層狀礦物可由單一種類構成,也可由多種類的混合物構成。
本實施形態中之熱塑性層12含有之層狀礦物被施予之有機化處理,係使用各種有機化劑使有機物系離子結合於層狀礦物之處理。有機化劑之種類不限定,若例示可舉有機銨鹽、有機鏻鹽、有機鋶鹽等有機鎓鹽、矽烷偶聯劑等。
有機鎓鹽宜為有機銨鹽較理想,尤其4級銨鹽為 較佳。4級銨鹽之具體例,可列舉硬脂基三甲基銨鹽、月桂基三甲基銨鹽等烷基三甲基銨鹽、二硬脂基二甲基銨鹽等二烷基二甲基銨、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銨鹽等烷基二甲基苄基銨鹽等。
矽烷偶聯劑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丁基三甲氧基矽烷、己基三甲氧基矽烷、辛基三乙氧基矽烷、十二基三乙氧基矽烷、十八基三乙氧基矽烷等烷基三烷氧基矽烷。
若基於此有機化劑之有機物系離子夾插到層狀礦物中,層狀礦物之層間距離會增大,構成此層狀礦物之各層成為分離狀態,分散性提高。由於分散性提高,會使得熱塑性層12內不易出現絕緣性局部下降的區域,會使得樹脂層12之電絕緣性提高。
又,由於在各層結合的有機物系離子的有機部分,會提高各層的親油性提高。所以,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無論是構成此礦物之各層、其凝聚物均對於熱塑性層12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的透濕性高,不易在層狀礦物與熱塑性樹脂間的界面出現空隙部。
在此,層狀礦物與樹脂的混合物中,於該等界面發生的空隙部會成為介電率相對較低的部分。所以,若對於由此混合物構成的構件(例如片狀構件)施加直流電壓,電場會集中在此空隙部,電荷容易由此空隙部傳遞而發生移動。所以,含有多量此空隙部的構件,依IEC61730-2規定的部分放電電壓容易下降。本實施形態之熱塑性層12由於此空隙部的發生受抑制,所以上述部分放電電壓提高,熱塑性層12之電絕緣 性提高。
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之形狀不特別限定,即使於分散在各層的狀態中亦為若過大,會有使熱塑性層12之形成加工困難、或熱塑性層12之厚度之偏差(variation)增大的顧慮。所以,於分散在各層的狀態下,最大長度為10μm以下較佳,5μm以下更佳,1μm以下尤佳。
熱塑性層12含有的經有機化的層狀礦物的含量, 相對於熱塑性層12含有之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宜定為1質量份以上50質量份以下較佳。此含量過少的情形,利用含層狀礦物來獲得絕緣性之提升會變得困難。絕緣性的提高程度也相關於熱塑性層12之厚度,所以其含量之下限的更理想範圍不能確定的設定,但若定為2質量份以上,常能安定地享有絕緣性提高的效果,若為5質量份以上,則能更安定地達成絕緣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上述層狀礦物之含量過多的情形,會有熱塑性層12的形成加工的困難度提高的顧慮。從使此形成加工容易的觀點,定為40質量份以下較佳,定為30質量份以下又更佳。
又,藉由含有上述層狀礦物,熱塑性層12的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提高,且此傾向在含有率愈高時更顯著。藉由使熱塑性層12之楊氏模數提高,即使包括該熱塑性層12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厚度薄,仍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操作性且生產性提高。能安定獲得基於此楊氏模數提高之效果的層狀礦物的含量的下限,也會受熱塑性層12含有之其他成分等影響,所以無法確定的決定,但是相對於熱 塑性層12含有之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通常含有3質量份以上較佳。
iii)酸改性聚合物
熱塑性層12宜含有酸改性聚合物較佳。在此,「酸改性聚合物」係指將聚合物進行了酸改性者。又,「酸改性」,係指對於聚合物聚合例如含羧酸基之單體、含羧酸酯基之單體、或含酸酐基之單體等具酸性官能基之單體。此聚合之具體例,可列舉於過氧化氫、二烷基過氧化物、二醯基過氧化物等有機過氧化物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接枝聚合的方法。
熱塑性層12若含有酸改性聚合物,此酸改性聚合物會與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交互作用,使得層狀礦物對於熱塑性樹脂之透濕性更加提高。所以,在層狀礦物與熱塑性樹脂間的界面更不容易出現空隙部,包括熱塑性層12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電絕緣性更提高。又,熱塑性層12藉由含有酸改性聚合物,層狀礦物對熱塑性樹脂之分散性提高。
酸改性聚合物之分子量不限定。可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約10,000以下之寡聚物,也可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約10,000以上之聚合物。從提升與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間的交互作用的容易度及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之分散性程度提高的觀點,酸改性聚合物宜為寡聚物較佳,其重量平均分子量宜為3,000以上50,000以下更佳。
酸改性聚合物中受酸改性之聚合物之種類為任意,但具有熱塑性者對上述熱塑性樹脂之相溶性增高且擠出塗覆容易,故較理想,與上述熱塑性樹脂為同種的材料,亦即接 受酸改性之聚合物之結構與上述熱化成樹脂之聚合物之結構為同種則又更佳。
酸改性聚合物之理想具體例,可列舉含有以酸酐(一般為α,β-不飽和羧酸酐,理想具體例為馬來酸酐、丙烯酸酐等)進行接枝改性而得的酸改性聚烯烴鏈的聚烯烴系樹脂。
酸改性聚合物其酸價宜為20mgKOH/g以上100mgKOH/g以下較佳。酸價過低的情形,與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間的交互作用不易進行,會有不易獲得抑制發生空隙部的作用的顧慮。另一方面,酸價過高的情形,對於熱塑性樹脂之相溶性下降,仍會有不易獲得抑制空隙部發生的作用的顧慮。從安定獲得抑制空隙部發生的作用的觀點,酸改性聚合物的酸價宜為25mgKOH/g以上90mgKOH/g以下較佳,30mgKOH/g以上75mgKOH/g以下又更佳。
酸改性聚合物在熱塑性層12中之含量,相對於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100質量份宜定為100質量份以上500質量份以下較佳。酸改性聚合物之含量過低的情形,有不易獲得抑制空隙部發生的作用的顧慮。另一方面,該含量過高的情形,會存有多數不與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交互作用的酸改性聚合物,在經濟性方面不理想。從將經濟性方面為不利處予以避免且安定抑制空隙部發生的觀點,酸改性聚合物之含量,宜相對於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100質量份定為150質量份以上450質量份以下較佳,200質量份以上400質量份以下又更佳。
iv)其他成分
熱塑性層12,視需要也可含有二氧化鈦等著色材料、二苯基酮等紫外線吸收劑、紫外線安定劑、阻燃劑、塑化劑、抗靜電劑、滑潤劑等各種添加劑。
又,熱塑性層12含有二氧化鈦等著色材料的情形,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常當作背片使用,此時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反射率宜較高為佳。關於此點,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由於熱塑性層12含有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所以反射率增高,且反射率提高的程度於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之含量愈高愈為顯著。
本實施形態中之熱塑性層12即使為單層也能獲得具有優良絕緣性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所以從材料成本及製造成本方面也以單層較佳。
又,熱塑性層12,從加工性等觀點,依據JIS K7210:1999(ISO 1133:1997)在溫度230℃、負荷2.16kg量得之熔體質量流動速率之值為1g/10min以上20g/10min以下時較理想。尤其,在安定進行利用擠出塗覆所為之熱塑性層12之加工的情形,此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宜為2g/10min以上10g/10min以下較佳。
(3)連結層(tie layer)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作為另一實施形態,如圖2所示,也可在基材11與熱塑性層12之間包括由分別對於該等構件具黏著性之黏著性材料構成的連結層(結合層)12’。換言之,於此形態中,連結層12’係疊層在基材11的其中一面與熱塑性層12的其中一面之間。
連結層12’宜以乙烯與選自於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構成的群組中之至少1種成分形成的共聚物(以下有時稱為「共聚物F」)作為主成分較佳。在此,「作為主成分」,係指以來自共聚物F之特性佔優勢地影響連結層12’之特性的程度含有共聚物F之意。具體的共聚物F在黏著性材料中之含量也會受其他成分影響,不能一概而論,但若舉一例,例如共聚物F在黏著性材料中之含量為超過50質量%,且此含量愈高愈好。由上述材料構成的連結層12’,對於基材11尤其是由樹脂膜構成的基材11,進一步是由PET膜構成的基材11的黏著力高。
連結層12’,係以上述共聚物F作為主成分,較佳為以乙烯與(甲基)丙烯酸形成的共聚物、乙烯與(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共聚物、或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形成的共聚物作為主成分,尤佳為以乙烯與(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共聚物、或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形成的共聚物作為主成分,此等共聚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
(甲基)丙烯酸酯,宜為烷基之碳數為1以上18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較理想,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該等之中,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較理想,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使用二種以上。
上述共聚物F中,作為單體單元之(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之合計含量宜為3.5莫耳%以上 15莫耳%以下較佳,4莫耳%以上14莫耳%以下更佳。亦即,乙烯與(甲基)丙烯酸形成的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之含量、乙烯與(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乙烯與乙酸乙烯酯形成的共聚物中的乙酸乙烯酯之含量,宜為3.5莫耳%以上15莫耳%以下較佳,4莫耳%以上14莫耳%以下更佳。
藉由使(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或乙酸乙烯酯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內,連結層12’對於前述基材11的黏著力會安定地提高。又,(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之含量低於3.5莫耳%的情形,有時對基材11及熱塑性層12之黏著力減弱,為15莫耳%以上的情形,不能獲得充分凝聚力,當捲繞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時,有出現捲繞偏離的可能性。
連結層12’只要是含有上述共聚物F作為主成分即可,具體而言,該共聚物F含量為60質量%以上較佳,80質量%以上更好,90質量%以上尤佳。連結層12’當然可僅由共聚物F構成。
連結層12’之厚度,只要能對於基材11發揮所望黏著性且同時不損及本發明效果即可,不特別限制。具體而言,連結層12’之厚度宜為5μm以上150μm以下較佳,10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佳,15μm以上75μm以下尤佳。
(4)氟樹脂層
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如圖3所示,在基材11中未有上述熱塑性層12疊層之側之面(圖3中的底面), 也可設置氟樹脂層13。藉由以此方式設置氟樹脂層13,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耐候性及耐藥品性提高。又,基材11係由樹脂膜構成的情形,在該樹脂膜之有氟樹脂層13疊層側之面,為了提高與氟樹脂層13之密合性,宜施行電暈處理、電漿處理、底塗處理等表面處理較佳。
氟樹脂層13只要是含氟之層即可,不特別限制,例如由具有含氟樹脂之板片(含氟之樹脂板片)、或塗佈含有含氟樹脂之塗料而形成的塗膜等構成。該等之中,從為了減輕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的重量,使氟樹脂層13更薄的觀點,宜為塗佈具有含氟樹脂之塗料而成的塗膜較佳。
含氟之樹脂板片,可使用例如將以聚氟乙烯(PVF)、乙烯氯三氟乙烯(ECTFE)或乙烯四氟乙烯(ETFE)為主成分之樹脂加工為板片狀者。PVF為主成分之樹脂,例如: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公司製「Tedlar」(商品名)。ECTFE為主成分之樹脂,例如:Solvay Solexis公司製「Halar」(商品名)。ETFE為主成分之樹脂,例如:旭硝子公司製「Fluon」(商品名)。
氟樹脂層13為含氟之樹脂板片的情形,係介隔含黏著劑之層而在基材11疊層氟樹脂層13。含有黏著劑之層,係由對於基材11及含氟之樹脂板片有黏著性之黏著劑構成。該黏著劑,可使用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聚胺甲酸酯系黏著劑、環氧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聚酯聚胺甲酸酯系黏著劑等。該等黏著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另一方面,氟樹脂層13係將具有含氟樹脂之塗料 予以塗佈而成的塗膜的情形,通常不介隔含黏著劑之層,而是將含有含氟樹脂之塗料直接塗佈在基材11以在基材11疊層氟樹脂層13。
作為含有含氟樹脂之塗料,只要是溶解於有機溶劑或分散於水者且能塗佈者即可,不特別限定。
塗料含有的含氟樹脂只要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且為含氟之樹脂即不特別限定,通常使用溶於塗料之溶劑(有機溶劑或水)且能交聯者。含氟樹脂宜使用具有交聯性官能基之氟烯烴樹脂較佳。
交聯性官能基之具體例,可列舉羥基、羧基、胺基、環氧丙基等。氟烯烴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具有來自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五氟丙烯等氟烯烴之構成單元的聚合物。
作為具有交聯性官能基之氟烯烴樹脂的具體例,可列舉旭硝子公司製「LUMIFLON」(商品名)、Central Glass公司製「CEFRAL COAT」(商品名)、DIC公司製「FLUONATE」(商品名)等以氯三氟乙烯(CTFE)作為主成分的聚合物類、大金工業公司製「ZEFFLE」(商品名)等以四氟乙烯(TFE)作為主成分之聚合物類等。
塗料中除了上述含氟樹脂以外,也可含有交聯劑、交聯觸媒、溶劑等,且若有須要,也可進一步含有氧化鈦、二氧化矽等微粒。
含氟樹脂之塗膜,為了提高耐候性及耐擦傷性宜利用交聯劑予以交聯較佳。作為交聯劑,只要不損及本發明效 果即不特別限定,宜使用金屬螯合物類、矽烷類、異氰酸酯類或三聚氰胺類。當假定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係於戶外長期間使用的情形,從耐候性之觀點,宜以脂肪族之異氰酸酯類作為交聯劑較佳。
將塗料塗佈於基材11的方法,可使用公知方法,例如使用桿塗法、模塗法、照相凹版塗佈法等塗佈獲得之氟樹脂層13使成為所望厚度即可。
氟樹脂層13之厚度,係考量耐候性、輕質化等而設定,宜為5μm以上50μm以下較佳,尤其10μm以上30μm以下較佳。
(5)蒸鍍層、金屬片
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在基材11之未疊層上述熱塑性層12之側之面,可如圖4所示,在基材11與氟樹脂層13之間設置蒸鍍層14,也可如圖5所示,介隔黏著層15而疊層金屬片16,也可進一步於蒸鍍層14或金屬片16之表面(圖4及圖5中為底面)設置上述氟樹脂層13。藉由以此方式設置蒸鍍層14或金屬片16,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防濕性及耐候性。又,本實施形態中的「金屬片」,係指由金屬系材料(亦即含金屬元素之材料)構成的片狀構件。
又,基材11係由樹脂膜構成的情形,該樹脂膜之疊層有蒸鍍層14或黏著層15的側的面,為了提高與蒸鍍層14或黏著層15間的密合性,宜實施電暈處理、電漿處理、底塗處理等表面處理較佳。
蒸鍍層14係由金屬或半金屬、或金屬或半金屬之 氧化物、氮化物、矽化物等無機材料構成,藉由以此材料構成,能對於基材11(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賦予防濕性(水蒸氣阻隔性)及耐候性。
形成蒸鍍層14之蒸鍍方法,可使用例如:電漿化學氣相沉積法、熱化學氣相沉積法、光化學氣相沉積法等化學氣相法、或真空蒸鍍法、濺鍍法、離子佈植法等物理氣相法。該等方法之中,考慮操作性或層厚之控制性的情形,宜為真空蒸鍍法較佳。
成為此蒸鍍層14之原料的金屬,例如:鋁(Al)、鎂(Mg)、鈣(Ca)、鉀(K)、錫(Sn)、鈉(Na)、鈦(Ti)、鉛(Pb)、鋯(Zr)、釔(Y)等。半金屬,例如:矽(Si)、硼(B)等。該等金屬或半金屬之氧化物、氮化物、氧氮化物,例如:氧化鋁、氧化錫、氧化矽、氮化矽、氧氮化矽、氧氮化鋁等。
蒸鍍層14可由單一種無機材料構成也可由多數種無機材料構成。蒸鍍層14係由多數種無機材料構成的情形,可為由各無機材料構成的層依序蒸鍍而得之疊層結構之蒸鍍層,也可為多數種無機材料同時蒸鍍而得之蒸鍍層。
蒸鍍層14之厚度係考慮水蒸氣阻隔性而適當設定,並依使用之無機材料之種類或蒸鍍密度等改變。通常,蒸鍍層14之厚度宜為5nm以上200nm以下較佳,尤其10nm以上100nm以下較佳。
另一方面,金屬片16,也與上述蒸鍍層14同樣,能對於基材11(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賦予防濕性(水蒸氣阻隔性)及耐候性。金屬片16之材料只要具有該功能即可,不特 別限定,可列舉例如:鋁、鋁-鐵合金等鋁合金等金屬。
金屬片16之厚度,只要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即可,不特別限定,從針孔發生頻度之低度、機械強度的強度、水蒸氣阻隔性的高度、及輕質化等觀點,宜為5μm以上100μm以下較佳,10μm以上50μm以下尤佳。
黏著層15,係由對於基材11及金屬片16有黏著性的黏著劑構成。構成黏著層15的黏著劑,可使用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聚胺甲酸酯系黏著劑、環氧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聚酯聚胺甲酸酯系黏著劑等。該等黏著劑可使用單1種,也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黏著層15之厚度,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限度內不特別限定,通常宜為1μm以上20μm以下較佳,3μm以上10μm以下尤佳。
又,以上實施形態中,係列舉在基材11的其中一面疊層有熱塑性層12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但是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不限於此,在基材11的另外一面(與上述其中一面為相反側之面)也可疊層熱塑性層。
2.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
製造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舉一例,為圖1所示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方法不特別限定,宜將用以形成上述熱塑性層12之材料進行擠出塗覆在基材11的至少其中一面(此面宜施行易黏著處理較佳。),而在基材11形成熱塑性層12較佳。依如此的擠出塗覆法,能以高生產性低廉地製造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又,不須另外設置用以將太陽能電池 用保護片1黏著於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密封材的黏著劑層,所以能防止由於該黏著劑之分解等導致的隨時間經過的劣化。
具體而言,使用T模擠製機,將含有熱塑性樹脂及層狀礦物及視需要之酸改性聚合物等且用以形成熱塑性層12的材料即含樹脂之材料,進行熔融‧混練,並在基材11以一定速度移動的狀態,對於此基材11的其中一面擠出已熔融的含有樹脂的材料並疊層,以在基材11上形成熱塑性層12,獲得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
如圖2所示,為了在基材11的其中一面上疊層連結層12’及熱塑性層12之疊層體,首先利用上述擠出塗覆在基材11的其中一面上疊層為製得連結層12’之由黏著性材料構成之層而形成連結層12’並在與此基材11側為相反側的露出的表面上,擠出上述含樹脂之材料並疊層,而在連結層12’上形成熱塑性層12亦可。或,將黏著性材料與含樹脂之材料從平行的2道狹縫同時擠製(此時黏著性材料之吐出口配置於較靠近基材11的位置。),同時在基材11上形成由各材料構成之層(連結層12’及熱塑性層12)亦可。
此共擠出塗覆,有能以一次疊層步驟獲得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之製造步驟上的優點,此外由於係在剛共擠製好時將為製得連結層12’之黏著性材料與為製得熱塑性層12之含樹脂之材料以熔融狀態接觸,所以易發生交互作用,尚有提高獲得之連結層12’與熱塑性層12間的黏著力的好處。因此當製造具有圖2所示結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的情形,宜利用共擠出塗覆製造較佳。
如圖3至圖5所示,當在基材11已形成其他層的情形,可於基材11之未形成該其他層之側之面形成熱塑性層12及/或連結層12’。
將為製得熱塑性層12之含樹脂之材料予以熔融之溫度及將視需要使用之為製得連結層12’之黏著性材料予以熔融之溫度,係定為該等材料處於熔融狀態且不會因處於熔融狀態之該等材料之熱造成基材11變形的程度,宜為80℃以上350℃以下較佳,150℃以上300℃以下尤佳。又,當含樹脂之材料及/或黏著性材料容易變質的情形,宜降低溫度的上限以使得變質的影響成為最小限度較佳。
3.太陽能電池模組
圖6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概略剖面圖。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電池模組10,係由以下構件構成:係光電變換元件之由結晶矽、非晶矽等構成的多數太陽能電池芯2;將太陽能電池芯2予以密封之由電絕緣體構成的密封材3;疊層於密封材3之表面(圖6中為頂面)的玻璃板4;疊層於密封材3之背面(圖6中為底面)的作為背面保護片(背片)的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係以熱塑性層12作為密封材3側的方式疊層於密封材3,藉由該熱塑性層12,成為不易從密封材3剝離者。又,熱塑性層12含有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所以本實施形態中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的絕緣性優異。
密封材3之材料可使用聚烯烴系樹脂、聚乙烯基 丁縮醛、矽酮等,但聚烯烴系樹脂較佳,例如:宜為已列舉作為構成熱塑性層12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聚烯烴系樹脂者較佳。該等樹脂之中,從對氧等的氣體阻隔性高、交聯容易、取得容易性等觀點,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尤佳。密封材3之材料若為聚烯烴系樹脂,與含有係聚烯烴系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的熱塑性層12間的親和性增大,在熱塑性層12與密封材3接觸時,該等之間的黏著力增高。
製造上述太陽能電池模組10之方法不特別限定,例如可將構成密封材3之2片板片夾持太陽能電池芯2,於該板片的其中之一的露出面設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於另一露出面設置玻璃板4,並將此等邊於真空狀態加熱邊壓製而一體化,以製造太陽能電池模組10。此時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例如係藉由熱塑性層12與密封材3的熱熔接等而疊層於密封材3。
又,如圖7所示,也可將玻璃板4替換為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當作表面保護片(前片)使用。於此情形,太陽能電池芯若使用可撓性基板,可獲得有可撓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依此方式,藉由將太陽能電池模組予以可撓性化,能以捲繞式大量生產。又,具有可撓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連在具有弧狀或拋物線狀壁面的物體也能安裝,所以可設置在圓頂狀的建築物或高速公路的防音壁等。
或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中的熱塑性層12也可具有密封材的功能。於此情形,太陽能電池模組1係包括太陽能電池芯2、容納太陽能電池芯2之密封材3、及在密封材3的 主面分別疊層的二個保護構件之構成。該等保護構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係由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構成,且此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包括的熱塑性層12成為密封材3的部分或全部。熱塑性層12成為密封材3的一部分的情形,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係疊層於密封材3。熱塑性層12成為密封材3的全部的情形,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係疊層於相當於上述保護構件的另一者的玻璃板4(圖6的構成)或其他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1(圖7的構成)。
以上已說明之實施形態係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記載,並不是為了限定本發明而記載。因此上述實施形態揭示之各要素,概念包括屬於本發明技術範圍內的所有設計變更或均等物。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等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之範圍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等。
〔實施例1〕
作為供共擠出塗覆之2種材料中的1種,製備由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ARKEMA公司製Lotryl17BA07、丙烯酸丁酯17質量%、MFR7g/10min、密度930Kg/m3)構成的黏著性材料。
作為供共擠出塗覆之2種材料中的另1種,製備將作為熱塑性樹脂之直鏈狀超低密度聚乙烯(住友化學公司製、Excellen VL700、密度905Kg/m3、MFR10g/10min)100質量份、作為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的經含有二硬脂基二甲基銨鹽之有機化劑進行有機化處理過的皂土(HOJUN公司製、 S-BEN NX)10質量份、及二氧化鈦(杜邦公司製、Ti-Pure R-105)10質量份進行雙軸混練而成的含樹脂材料。
作為基材,對於厚度125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東麗公司製、LUMIRROR X10S)的其中一面施以電暈處理。將上述黏著性材料及含樹脂之材料,使用T模製膜機(缸筒溫度:230~280℃,T模溫度:300℃)利用2種2層方式的共擠出塗覆疊層在上述基材中的已施有該電暈處理的表面。該共擠出塗覆中,係將黏著性材料之吐出口配置為較靠近基材的位置。
其結果,在基材上,以連結層接觸基材的方式形成由厚度20μm之連結層及厚度100μm之熱塑性層構成的疊層體,獲得圖2所示之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2〕
實施例1中,將含樹脂之材料中含有的經有機化處理之皂土之含量從10質量份改為5質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3〕
將實施例1之含樹脂之材料所含有之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改變為經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銨鹽進行有機化處理之皂土(HOJUN公司製、S-BEN NZ),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4〕
將實施例1中的含樹脂材料所含有的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改變為經以烷基三烷氧基矽烷進行表面處理的皂土 (HOJUN公司製、BEN-GEL SH),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的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5〕
將實施例1中之含樹脂材料所含有之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改變為經三辛基甲基銨鹽進行有機化處理過的雲母(Co-op Chemical公司製、SOMASIF MTE),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6〕
將實施例1中的含樹脂之材料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改變為其他直鏈狀超低密度聚乙烯(東曹公司製LUMITAC 43-1、密度905kg/m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7〕
使實施例2中的含樹脂之材料中,更含有作為酸改性聚合物之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三洋化成工業公司製、Youmex 1010、重量平均分子量30,000、酸價52mgKOH/g)15質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實施例8〕
將實施例2中的含樹脂之材料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改變為均聚丙烯(PRIME POLYMER公司製、F-704NP、密度900Kg/m3、MFR7g/10min),並將含樹脂之材料中的二氧化鈦之含量從10質量份改為5質量份,並且使含樹脂之材料更含有酸改性聚合物(三洋化成工業公司製、Youmex 1010、馬來酸酐改性接枝 聚丙烯、重量平均分子量30,000、酸價52mgKOH/g)15質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比較例1〕
於實施例1不含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而製備含樹脂之材料,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比較例2〕
將實施例1中之含樹脂之材料所含有之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從經有機化處理之皂土替換為未處理之蒙特石(KUNIMINE工業公司製KUNIPIA F),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實施同樣操作,獲得圖2所示構成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試驗例1〕<電絕緣性評價>
使用於實施例或比較例製作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保護片,實施部分放電試驗。試驗器使用菊水電子工業公司製KPD2050,測定IEC61730-2 MST15規定之部分放電電壓。具體的試驗條件如下。
最大施加電壓:1.5kV
最大施加電壓時間:5秒
昇壓時間:10秒
電荷閾值:1pC
結果如表1。
〔試驗例2〕<反射率>
將於實施例或比較例製作之保護片裁切成30mm×50mm的 大小,使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公司製UV-3600),測定從熱塑性層側入射之光之反射率。在該測定中,反射率係考慮各種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對於分光感度的適用,測定以下2個波長範圍的分光反射率並計算其平均值。
(1)波長450~800nm之範圍
(2)波長800~1200nm之範圍
評價結果如表1。
從表1可知:滿足本發明之條件之實施例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部分放電開始電壓高、電絕緣性優異。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可理想地作為例如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背片或前片使用。
1‧‧‧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11‧‧‧基材
12‧‧‧熱塑性層

Claims (18)

  1. 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包括:基材、及在該基材的至少其中一面疊層之熱塑性層;其特徵在於:該熱塑性層含有熱塑性樹脂及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相對於該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含有該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0.5質量份以上50質量份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更含有酸改性聚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相對於該經有機化處理之層狀礦物100質量份,含有該酸改性聚合物100質量份以上500質量份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酸改性聚合物的酸價為20mgKOH/g以上100mgKOH/g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樹脂為聚烯烴系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酸改性聚合物係含酸改性聚烯烴鏈之聚烯烴系寡聚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基材中疊層有該熱塑性層之面施有易黏著處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係利用擠出塗覆而疊層於該基材之其中一面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在該基材與該熱塑性層之間,包括由對於此等基材與該熱塑性層具黏著性之黏著性材料構成的連結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黏著性材料係以乙烯與選自於(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構成的群組中之至少1種成分形成的共聚物作為主成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及該連結層係利用共擠出塗覆而疊層於該基材之其中一面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熱塑性層係疊層於構成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密封材之層。
  14. 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製造包括基材及在該基材之至少其中一面疊層之熱塑性層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特徵在於:係將用以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熱塑性層的材料進行擠出塗覆於該基材之至少其中一面而形成該熱塑性層。
  15. 一種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之製造方法,製造包括基材、熱塑性層、由對於該基材及該熱塑性層具有黏著性之黏著性材料構成且疊層於該基材之其中一面與該熱塑性層之其中一面之間的連結層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其特徵在於:將用以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熱塑性層之材料、及該黏著性材料進行共擠出塗覆於該基材的至少其中一面而形成該連結層及該熱塑性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其中,該黏著性材料係以乙烯與選自於(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乙酸乙烯酯構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成分形成的共聚物作為主成分
  17.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
  18.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包括太陽能電池芯、容納該太陽能電池芯之密封材、及在該密封材之各主面疊層的二個保護構件;其特徵在於:該保護構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構成,且該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包括之該熱塑性層成為該密封材之一部分或全部。
TW102107201A 2012-03-02 2013-03-01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TW201349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7137A JP2013183098A (ja) 2012-03-02 2012-03-02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9527A true TW201349527A (zh) 2013-12-01

Family

ID=4908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7201A TW201349527A (zh) 2012-03-02 2013-03-01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83098A (zh)
TW (1) TW201349527A (zh)
WO (1) WO20131293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556A (zh) * 2014-06-24 2017-02-22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有机粘土的光伏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36398A (zh) * 2020-01-17 2021-10-01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8893B2 (ja) * 1993-06-29 2002-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起電力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1180382A (ja) * 1997-09-10 1999-03-26 Gunze Ltd ポリマーアロイ系シート
JP2009188072A (ja) * 2008-02-05 2009-08-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積層体および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JP2009267301A (ja) * 2008-04-30 2009-11-12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用積層フィルム
JP5375055B2 (ja) * 2008-12-02 2013-12-25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保護方法、並び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2010238708A (ja) * 2009-03-30 2010-10-21 Lintec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保護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238727A (ja) * 2009-03-30 2010-10-21 Lintec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保護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1040490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接着剤、分子遮蔽性膜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
JP5567896B2 (ja) * 2010-05-10 2014-08-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太陽電池封止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US9228113B2 (en) * 2010-06-03 2016-01-05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vapor barrier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1254038A (ja) * 2010-06-04 2011-12-15 Kaneka Corp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A2838112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Non-combustible film, dispersion liquid for non-combustible films,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combustible film, solar cell back sheet, flexible board, and solar cel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556A (zh) * 2014-06-24 2017-02-22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有机粘土的光伏模块
CN106463556B (zh) * 2014-06-24 2020-04-21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有机粘土的光伏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83098A (ja) 2013-09-12
WO2013129324A1 (ja) 201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3355B (zh) 聚合物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JP5714959B2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480157B (zh) 太陽能電池模組用背面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與太陽能電池模組
WO2010116650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623325B2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0109896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1118727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2053475A1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9267294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
JP561297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CN101615635B (zh) 耐热处理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JP200532268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165129A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15617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373267B2 (ja) 多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9073071A (ja) 転写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WO2013121838A1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201349527A (zh) 太陽能電池用保護片及其製造方法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WO2015001951A1 (ja) 裏側保護基材、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170771A (ja) 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2112682A2 (en) Photovoltaic back sheet laminates, photovoltaic modules comprising photovoltaic back sheet laminat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photovoltaic back sheet laminates
JP2014192305A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54746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一体型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229870A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194985A (ja)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