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8870A -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8870A
TW201348870A TW102108800A TW102108800A TW201348870A TW 201348870 A TW201348870 A TW 201348870A TW 102108800 A TW102108800 A TW 102108800A TW 102108800 A TW102108800 A TW 102108800A TW 201348870 A TW201348870 A TW 2013488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ilter
weight
resin composition
pigment
colored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8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665B (zh
Inventor
Satoshi Ono
Toshikatsu Fujiwara
Masaya Abe
Tomoyuki Tac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665B/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先前存在取捨關係之塗佈膜之感度與顯影時間之縮短並存的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又,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使用上述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的彩色濾光片,以及具有該彩色濾光片之高品質之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係含有(A)色材、(B)溶劑、(C)黏合劑樹脂者,其特徵在於:進而含有特定構造之化合物。

Description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顯示裝置。
先前,作為製造液晶顯示裝置等中所使用之彩色濾光片之方法,已知有顏料分散法、染色法、電鍍法、印刷法。其中,就光譜特性、耐久性、圖案形狀及精度等觀點而言,最廣泛地採用具有平均而言較優異之特性的顏料分散法。
近年來,技術革新之潮流迅速發展,要求彩色濾光片具有更高之穿透率、更高之對比度、以及更高之色濃度。作為決定彩色濾光片之顏色之色材,就耐熱性、耐光性等觀點而言,通常使用顏料。又,作為彩色濾光片中所使用之顏料,可較佳地使用可見光波長區域中之固有之穿透吸收光譜與背光源之螢光體發光光譜一致者。
顏料分散法係將藉由在基板上形成分散有顏料之感光性樹脂層,且將其圖案化而獲得單色圖案的步驟重複三次,藉此形成R、G、B之彩色濾光片用像素。
顏料分散法中之用以形成R、G、B三色像素之上述重複步驟其步驟整體較長且複雜,所製作之濾光部具有缺陷之情況較多。因此,一直係進行修正步驟,檢測出缺陷部分且視需要對缺陷部進行修正。此處所言之缺陷部分,例如可列舉:因於顯影液中之溶解 性不足而產生之顯影殘渣或像素之一部分缺失之白點缺陷、因異物所致之黑點缺陷、水斑(Water Stain)(白斑、顯影斑)等。
進而,就生產性提昇與成本下降之觀點而言,降低曝光量、調整顯影時間而縮短節拍時間(Tact Time)逐漸成為主流。伴隨於此,變得容易產生上述缺陷。該等缺陷造成形成於彩色濾光片上之透明電極斷線、像素剝離及漏光,成為面板之顯示不良或缺陷之原因。
為了解決該問題,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使用2,2,2-三丙烯醯氧基甲基乙基酞酸作為聚合性化合物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148062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方法中,雖然殘渣之問題得到改善,但存在產生塗佈膜之感度下降及顯影時間變長之問題的情況。
又,由於塗佈膜之感度下降,有時成為像素之硬化性降低,觀察剖面形狀時邊緣之直線性較差,不易獲得高解析度之面板特性的主要原因。
再者,著色樹脂組成物之感度提昇即使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塗膜容易變硬,其與顯影時間之縮短、即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性之提昇通常存在取捨關係。因此,通常要使塗佈膜之感度提昇與顯影時間之縮短同時改善極為困難。
即,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先前存在取捨關係的塗佈膜之感度與顯影時間之縮短並存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
又,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使用上述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的彩色濾光片,以及具有該彩色濾光片之高品質之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本發明者等人反覆進行潛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在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中含有特定之聚合性單體,可解決上述課題,從而達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要旨如下。
(1)本發明在於一種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A)色材、(B)溶劑及(C)黏合劑樹脂者,其特徵在於:其進而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1)」), (上述式(1)中,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4之烷基;其中,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可各自獨立地彼此鍵結形成環;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12之整數,n1及n2各自獨立地表示0~12之整數;再者,一分子中所含之數個l1及l2、n1及n2、以及-CR11R12-及-CR21R22-各自可相同,且亦可不同)。
(2)如上述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於總固形分中為1重量%以上、70重量%以下。
(3)如上述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中,進而含有(D)光聚合起始成分。
(4)一種彩色濾光片,其特徵在於:具有使用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
(5)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上述之彩色濾光片。
(6)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上述之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使先前存在取捨關係之塗佈膜之感度與顯影時間之縮短並存的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
又,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使用上述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的彩色濾光片,以及具有該彩色濾光片之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10‧‧‧透明支持基板
20‧‧‧像素
30‧‧‧有機保護層
40‧‧‧無機氧化膜
50‧‧‧透明陽極
51‧‧‧電洞注入層
52‧‧‧電洞輸送層
53‧‧‧發光層
54‧‧‧電子注入層
55‧‧‧陰極
100‧‧‧有機EL元件
500‧‧‧有機發光體
圖1係表示具有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有機EL元件之一例的剖面概略圖。
圖2係表示本申請案實施例1中所形成之像素之剖面形狀之電子顯微鏡照片的圖。
圖3係表示本申請案比較例1中所形成之像素之剖面形狀之電子顯微鏡照片的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構成要件及實施形態等進行詳細說明,但該等係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一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內容。
再者,「(甲基)丙烯酸系」等意指「丙烯酸系及甲基丙烯酸系中之至少一種」,「(甲基)丙烯酸酯」等意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之至少一種」等,例如「(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之至少一種」。
又,所謂「總固形分」,意指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中所含之除下述溶劑成分以外之總成分。
於本發明中,只要無特別說明,則重量平均分子量指藉由GPC(凝膠滲透層析法)獲得之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Mw)。
「C.I.」意指色指數(C.I.)。
進而,於本發明中,所謂「胺值」,只要無特別說明則表示有效固形分換算之胺值,係以與分散劑之每1g固形分之鹼量當量的KOH之重量表示之值。再者,測定方法將於後述中記載。另一方面,所謂「酸值」,只要無特別說明則表示有效固形分換算之酸值,係藉由進行中和滴定而算出。
於本發明中,「芳香族環」表示「芳香族烴環」及「芳香族雜環」兩者。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以下,有時簡稱為「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含有(A)色材、(B)溶劑、(C)黏合劑樹脂及化合物(1),且進而含有(D)光聚合起始成分等。
首先,對化合物(1)進行詳細說明。
[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含有化合物(1)。
(上述式(1)中,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4之烷基。其中,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可各自獨立地彼此鍵結形成環。 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12之整數,n1及n2各自獨立地表示0~12之整數。再者,一分子中所含之數個l1及l2、n1及n2、以及-CR11R12-及-CR21R22-各自可相同,且亦可不同)。
(關於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
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4之烷基。
其中,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可各自獨立地彼此鍵結形成環。
對於R1及R2,就容易產生交聯反應之方面而言,尤佳為氫原子或甲基。
對於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就化合物(1)容易合成之方面,及末端之不飽和基之自由度增加,所獲得之像素之硬化性容易提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氫原子。
再者,於一分子中含有數個-CR11R12-或-CR21R22-之情況,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各自獨立地可相同,且亦可不同,就化合物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所含之數個-CR11R12-及-CR21R22-相同,最佳為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全部相同。
再者,作為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之烷基可具有之取代基,可列舉下述(取代基群W)一項中記載者。
(取代基群W)
氟原子、氯原子、碳數2~4之烯基、碳數1~4之烷氧基、苯基、基、甲苯基、萘基、氰基、乙醯氧基、碳數2~4之烷基羧基、磺醯胺基、碳數2~4之磺烷基醯胺基、碳數2~4之烷基羰基、苯乙基、羥乙基、乙醯胺基、碳數1~4之烷基鍵結而成之二烷基胺基乙基、三氟甲基、碳數1~4之三烷基矽烷基、硝基、碳數1~4之烷硫基。
(關於l1及l2、以及n1及n2)
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12之整數,n1及n2各自獨立地表示0~12之整數。
就化合物(1)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l1及l2較佳為1~5,更佳為1~2。
l1及l2可相同,且亦可不同,就對稱性降低而分子之空間範圍變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不同,就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相同。
又,關於n1及n2,就化合物(1)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5,更佳為0~2。
n1及n2可相同,且亦可不同,就對稱性降低而分子之空間範圍變大,以及{ }中所存在之末端之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空間自由度變大,而化合物之反應性提高,結果容易成為高感度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不同,就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相同。
又,一分子中所含之數個l1及l2以及n1及n2各自可相同,且亦可不同,就容易合成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相同。
[化合物(1)之具體例]
以下,示出化合物(1)之較佳之具體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合成方法)
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依照公知之方法(A)或(B)而合成。
(A)使季戊四醇與均苯四甲酸二酐於無觸媒或觸媒存在下反應。繼而,使含有含酸基之不飽和鍵之化合物於無觸媒或觸媒存在下反應。
(B)將經具有不飽和鍵之酯基取代之四官能醇(例如季戊四醇三丙 烯酸酯)與均苯四甲酸二酐於無觸媒或觸媒存在下反應。
作為含有含酸基之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α-氯丙烯酸、桂皮酸等。
作為(A)及(B)之反應中使用之觸媒,可列舉:胺化合物、四級銨鹽、具有質子酸之化合物、路易斯酸等。作為胺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乙胺、4-二甲基胺基吡啶、1,8-二氮雜雙環[5.4.0]-7-十一烯、二甲基苄基胺等。作為四級銨鹽,可列舉:氯化四乙基銨、氯化四丁基銨等。作為具有質子酸之化合物,可列舉:三氟甲磺酸、對甲苯磺酸等。作為路易斯酸,可列舉:四氯化鈦、四異丙醇鈦、鄰苯二酚硼烷、硼酸三苯酯等。
(含量)
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化合物(1)之含量於總固形分中通常為1重量%以上,較佳為2重量%以上,更佳為3重量%以上,又,通常為70重量%以下,較佳為60重量%以下,更佳為40重量%以下。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容易獲得本發明之效果方面較佳。
[(A)色材]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含有(A)色材。(A)色材可為顏料,亦可為染料。
以下,對各者進行說明。
(顏料)
於本發明中,就耐熱性及耐光性等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顏料作為(A)色材。
作為顏料,通常可使用紅色顏料、綠色顏料、黃色顏料、紫色顏料、橙色顏料、棕色顏料等各種顏色之顏料。
作為各種顏料之化學構造,例如可列舉:偶氮系、喹 吖酮系、苯并咪唑酮系、異吲哚啉酮系、二系、陰丹士林系、苝系等有機顏料。除該等以外,亦可使用各種無機顏料等。
再者,以下將可用於本發明之顏料以顏料編號示出其具體例,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例示。
首先,作為紅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紅1、2、3、4、5、6、7、8、9、12、14、15、16、17、21、22、23、31、32、37、38、41、47、48、48:1、48:2、48:3、48:4、49、49:1、49:2、50:1、52:1、52:2、53、53:1、53:2、53:3、57、57:1、57:2、58:4、60、63、63:1、63:2、64、64:1、68、69、81、81:1、81:2、81:3、81:4、83、88、90:1、101、101:1、104、108、108:1、109、112、113、114、122、123、144、146、147、149、151、166、168、169、170、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1、184、185、187、188、190、193、194、200、202、206、207、208、209、210、214、216、220、221、224、230、231、232、233、235、236、237、238、239、242、243、245、247、249、250、251、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等。該等之中,較佳為C.I.顏料紅48:1、122、168、177、202、206、207、209、224、242、254等,更佳為C.I.顏料紅177、209、224、242、254等。
作為綠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綠1、2、4、7、8、10、13、14、15、17、18、19、26、36、45、48、50、51、54、55、58等。該等之中,較佳為C.I.顏料綠7、36、58等。
作為黃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黃1、1:1、2、3、4、5、6、9、10、12、13、14、16、17、24、31、32、34、35、35:1、36、36:1、37、37:1、40、41、42、43、48、53、55、61、62、62:1、63、65、73、74、75、81、83、87、93、94、95、97、100、101、104、105、108、109、110、111、116、117、119、120、126、127、127:1、128、129、133、134、136、138、139、142、147、148、151、153、154、155、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 167、168、169、170、172、173、174、175、176、180、181、182、183、184、185、188、189、190、191、191: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2、203、204、205、206、207、208、以及日本專利特開2005-325350號公報及特開2007-25687號公報中記載之顏料。
該等之中,較佳為C.I.顏料黃83、117、129、138、139、154、155、180、185、及上述兩公報記載之顏料、顏料Y等,更佳為C.I.顏料黃83、138、139、180、及上述兩公報記載之顏料、顏料Y等。
作為藍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藍1、1:2、9、14、15、15:1、15:2、15:3、15:4、15:6、16、17、19、25、27、28、29、33、35、36、56、56:1、60、61、61:1、62、63、66、67、68、71、72、73、74、75、76、78、79。其中,較佳可列舉C.I.顏料藍15、15:1、15:2、15:3、15:4、15:6,更佳可列舉C.I.顏料藍15:6。
作為紫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紫1、1:1、2、2:2、3、3:1、3:3、5、5:1、14、15、16、19、23、25、27、29、31、32、37、39、42、44、47、49、50等。該等之中,較佳為C.I.顏料紫19、23等,更佳為C.I.顏料紫23等。
作為橙色顏料,可列舉:C.I.顏料橙1、2、5、13、16、17、19、20、21、22、23、24、34、36、38、39、43、46、48、49、61、62、64、65、67、68、69、70、71、72、73、74、75、77、78、79等。該等之中,較佳為C.I.顏料橙38、71等。
又,亦可使用本發明之顏料分散液,以下述方式調製著色樹脂組成物而形成彩色濾光片之樹脂黑色矩陣,此時,可使用黑色顏料。再者,黑色顏料可單獨使用,亦可與紅色、綠色、藍色等顏料混合使用。又,黑色顏料可為無機顏料亦可為有機顏料。
又,作為可用於本發明之無機顏料,可列舉:硫酸鋇、硫酸鉛、氧化鈦、鉛黃、鐵丹、氧化鉻等。
再者,上述各種顏料亦可將複數種併用。例如為了調整色度,可將紅色顏料與黃色顏料併用或將綠色顏料與黃色顏料併用 而作為顏料。
又,本發明中之顏料其平均一次粒徑通常為100nm以下,較佳為80nm以下,更佳為20nm以上70nm以下。當為包含經高度微粒化之顏料之組成物時,本發明尤其有效,因此尤佳為包含平均一次粒徑為20nm以上60nm以下之顏料的情形。
藉由將所使用之顏料之平均一次粒徑設為上述範圍內,可獲得消偏振特性保持為良好,實現較高之對比度或穿透率等,並且分散穩定性良好,耐熱性或耐光性亦優異之顏料分散液及著色樹脂組成物。
再者,顏料之一次粒徑可利用如下方法求出。
首先,利用超音波將顏料分散至氯仿中,滴加至貼附有膠棉膜之篩網上,使其乾燥,藉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觀察而獲得顏料之一次粒子像。其中,於有機顏料之情況,將各顏料粒子之粒徑作為換算成相同面積之圓之直徑的近似等面積圓之直徑,對數個(通常200~300個左右)顏料粒子分別求出粒徑。使用所獲得之一次粒徑之值,按照下式之計算式計算個數平均值而求出平均粒徑。
各顏料粒子之粒徑:X1,X2,X3,X4,....,X1,......Xm
以此種方式獲得之顏料可單獨使用,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將一種或兩種以上之顏料混合使用。
(染料)
於本發明中,就所獲得之像素之亮度等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染料作為(A)色材。染料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較佳地列舉:偶氮系染料、蒽醌系染料、酞菁系染料、醌亞胺系染料、喹啉系染料、硝基系染料、羰基系染料、次甲基系染料、花青系染料、三芳基甲烷系染料等。
作為偶氮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酸性黃11、C.I. 酸性橙7、C.I.酸性紅37、C.I.酸性紅180、C.I.酸性藍29、C.I.直接紅28、C.I.直接紅83、C.I.直接黃12、C.I.直接橙26、C.I.直接綠28、C.I.直接綠59、C.I.反應性黃2、C.I.反應性紅17、C.I.反應性紅120、C.I.反應性黑5、C.I.分散橙5、C.I.分散紅58、C.I.分散藍165、C.I.鹼性藍41、C.I.鹼性紅18、C.I.媒染紅7、C.I.媒染黃5、C.I.媒染黑7等。
作為蒽醌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還原藍4、C.I.酸 性藍40、C.I.酸性綠25、C.I.反應性藍19、C.I.反應性藍49、C.I.分散紅60、C.I.分散藍56、C.I.分散藍60等。
以外,作為酞菁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還原藍5等; 作為醌亞胺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鹼性藍3、C.I.鹼性藍9等;作為喹啉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溶劑黃33、C.I.酸性黃3、C.I.分散黃64等;作為硝基系染料,例如可列舉:C.I.酸性黃1、C.I.酸性橙3、C.I.分散黃42等。
又,作為三芳基甲烷系染料,例如可列舉國際公開第 2009/107734號等中記載者。
進而,作為花青系染料,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 2008-242324號、特開2009-235392號等各公報中記載者,較佳態樣亦相同。
本發明中之(A)色材之含量相對於總固形分通常為80 重量%以下,較佳為70重量%以下,更佳為60重量%以下,又,通常為0.1重量%以上,較佳為0.5重量%以上,更佳為1重量%以上。
藉由將(A)色材之含量設為上述範圍內,則膜厚相對於 色濃度不會變得過大,不會對液晶單元化時之間隙控制等造成不良影響,且可獲得充分之成像性,並且顏料之分散狀態亦可維持,不易產生凝聚或沈澱,結果可消除增黏或亮度、對比度下降等問題。
[(B)溶劑]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含有(B)溶劑。
作為本發明中之(B)溶劑,只要為可將構成著色樹脂組成物之各成分溶解或分散而黏度變得適當者則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沸點為100~200℃、更佳為沸點120~170℃之溶劑。
作為此種溶劑,例如可列舉如下所示者。
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丙醚、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第三丁醚、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甲氧基甲基戊醇、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三丙二醇單甲醚之類之二醇單烷基醚類;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之類之二醇二烷基醚類;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乙酸甲氧基丁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甲氧基戊酯、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乙酸3-甲基-3-甲氧基丁酯之類之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二乙醚、二丙醚、二異丙醚、二戊醚、乙基異丁醚、二己醚之類之醚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戊基酮、甲基異丙基酮、甲基異戊基酮、二異丙基酮、二異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乙基戊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己基酮、甲基壬基酮之類之酮類;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環己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之類之一元醇或多元醇類;正戊烷、正辛烷、二異丁烯、正己烷、己烯、異戊二烯、雙戊烯、十二烷之類之脂肪族烴類;環己烷、甲基環己烷、甲基環己烯、聯環己烷之類之脂環式烴類;苯、甲苯、二甲苯、異丙苯之類之芳香族烴類; 甲酸戊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乙酸戊酯、異丁酸甲酯、乙二醇乙酸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丁酸丁酯、丁酸異丁酯、異丁酸甲酯、辛酸乙酯、硬脂酸丁酯、苯甲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γ-丁內酯之類之鏈狀或環狀酯類;3-甲氧基丙酸、3-乙氧基丙酸之類之烷氧基羧酸類;氯丁烷、氯戊烷之類之鹵素化烴類;甲氧基甲基戊酮之類之醚酮類;乙腈、苯甲腈之類之腈類。
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上述溶劑中,就上述本發明中之色材於溶劑中之分散性或溶解性良好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進而,就著色樹脂組成物中之各種構成成分之溶解性之方面而言,尤佳為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又,就塗佈性、表面張力等之平衡良好,組成物中之構成成分之溶解度相對較高之方面而言,更佳為混合使用二醇單烷基醚類作為溶劑。
關於(B)溶劑中之二醇單烷基醚類之比例,就保存穩定性良好之方面而言,較佳為5~50重量%,更佳為5~30重量%。
又,於用於狹縫式塗佈方式之情況,併用沸點150℃以上之溶劑亦較佳。此時,上述沸點150℃以上之溶劑之含量相對於(B)溶劑整體較佳為1~50重量%,更佳為2~40重量%,尤佳為3~30重量%。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乾燥速度適當,因此色材成分等不容易於狹縫噴嘴前端產生析出、固化,又,於彩色濾光片製造步驟中不易產生減壓乾燥製程之節拍不良、預烘烤之氣孔痕跡等,因此較佳。
上述沸點150℃以上之溶劑可列舉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或二醇烷基醚類、鏈狀或環狀酯類等。
又,於用於噴墨法之情況,較佳為使用高沸點溶劑。 其原因在於:自噴嘴射出之油墨為非常微小之數pL~數十pL,使用高沸點溶劑可防止溶劑在噴嘴口周邊或者噴至像素陣列(pixel bank)內之前蒸發而油墨濃縮、乾燥。
作為高沸點溶劑,具體而言,(B)溶劑之沸點較佳為 180℃以上,更佳為200℃以上,尤佳為220℃以上。
上述180℃以上之溶劑之含量相對於(B)溶劑整體較 佳為50重量%以上。若在上述範圍內,則防止溶劑自油墨液滴蒸發之效果充分,因此較佳。
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B)溶劑之含量只要無 損本發明之效果則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75重量%以上,較佳為80重量%以上,更佳為82重量%以上,又,通常為99重量%以下。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著色樹脂組成物具有適於塗佈 之黏性,可良好地形成塗膜方面較佳。
[(C)黏合劑樹脂]
(C)黏合劑樹脂係根據硬化手段不同而較佳之樹脂不同。
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為光聚合性樹脂組成物之情況,作為(C)黏合劑樹脂,例如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7-207211號、特開平8-259876號、特開平10-300922號、特開平11-140144號、特開平11-174224號、特開2000-56118號、特開2003-233179號等各公報等中所記載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較佳可列舉下述(C-1)~(C-5)之樹脂等。
(C-1):對於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與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共聚合體,對該共聚合體所具有之環氧基之至少一部分加成不飽和一元酸而成的樹脂,或者對由該加成反應產生之羥基之至少一部分加成多元酸酐而獲得的鹼可溶性樹脂(以下,有時稱為「樹脂(C-1)」)
(C-2):含羧基之直鏈狀鹼可溶性樹脂(C-2)(以下,有 時稱為「樹脂(C-2)」)
(C-3):對上述樹脂(C-2)之羧基部分加成含環氧基之不飽和化合物所獲得之樹脂(以下,有時稱為「樹脂(C-3)」)
(C-4):(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以下,有時稱為「樹脂(C-4)」)
(C-5):具有羧基之環氧丙烯酸酯樹脂(以下,有時稱為「樹脂(C-5)」)
其中,尤佳可列舉樹脂(C-1),以下對該樹脂進行說明。
再者,樹脂(C-2)~(C-5)只要為可由鹼性顯影液溶解,具有可完成目標之顯影處理之程度之溶解性者即可,分別與日本專利特開2009-025813號公報中以相同項目所記載者相同。較佳態樣亦相同。
(C-1):對於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與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共聚合體,對該共聚合體所具有之環氧基之至少一部分加成不飽和一元酸而成的樹脂,或者對由該加成反應產生之羥基之至少一部分加成多元酸酐而獲得的鹼可溶性樹脂
作為樹脂(C-1)之尤佳之樹脂之一,可列舉:對於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5~90莫耳%與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10~95莫耳%之共聚合體,對該共聚合體所具有之環氧基之10~100莫耳%加成不飽和一元酸而成的樹脂,或者對由該加成反應產生之羥基之10~100莫耳%加成多元酸酐而獲得的鹼可溶性樹脂。
作為該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例示:(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丁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環氧丙醚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該等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作為與上述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合之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乙烯基芳香族類、二烯類、(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醯胺 類、乙烯基化合物類、不飽和二羧酸二酯類、單順丁烯二醯亞胺類等,尤佳為具有下述式(7)所表示之構造之單(甲基)丙烯酸酯。
源自具有下述式(7)所表示之構造之單(甲基)丙烯酸酯之重複單位於源自「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重複單位中較佳為含有5~90莫耳%,更佳為含有10~70莫耳%,尤佳為含有15~50莫耳%。
上述式(7)中,R89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90表示下述式(8)所表示之構造。
上述式(8)中,R91~R98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3之烷基。再者,R96與R98可彼此連結形成環。
R96與R98連結所形成之環較佳為脂肪族環,可為飽和或不飽和脂肪族環中之任一者,更佳為碳數為5~6。
其中,於式(8)所表示之構造中,尤佳為下述構造式(8a)、(8b)或(8c)所表示者。
再者,具有上述式(8)所表示之構造之單(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作為具有上述式(8)所表示之構造之單(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就可提昇耐熱性及強度之方面而言,可列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
源自選自上述單體群中之至少一種之重複單位的含量較佳為1~70莫耳%,更佳為3~50莫耳%。
再者,上述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與上述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共聚合反應可應用公知之溶液聚合法。
於本發明中,作為上述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與上述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共聚合體,較佳為包含源自含環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重複單位5~90莫耳%、與源自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重複單位10~95莫耳%者,更佳為包含前者20~80莫耳%與後者80~20莫耳%者,尤佳為包含前者30~70莫耳%與後者70~30莫耳% 者。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下述聚合性成分及鹼可溶性成分之加成量充分,並且耐熱性或強度充分,因此較佳。
使以上述方式合成之含環氧基之共聚合體之環氧基部分與不飽和一元酸(聚合性成分)、進而與多元酸酐(鹼可溶性成分)反應。
此處,作為對環氧基加成之不飽和一元酸,可使用公知者,例如可列舉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不飽和羧酸。
作為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丁烯酸,鄰、間、對乙烯基苯甲酸,α-位由鹵烷基、烷氧基、鹵素原子、硝基或氰基等取代之(甲基)丙烯酸等單羧酸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該等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藉由加成此種成分,可對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黏合劑樹脂賦予聚合性。
該等不飽和一元酸通常係對上述共聚合體所具有之環氧基之10~100莫耳%加成,較佳為對30~100莫耳%、更佳為50~100莫耳%加成。若在上述範圍內,則著色樹脂組成物之經時穩定性優異,因此較佳。再者,作為對共聚合體之環氧基加成不飽和一元酸之方法,可採用公知之方法。
進而,作為於對共聚合體之環氧基加成不飽和一元酸時產生之羥基上加成的多元酸酐,可使用公知者。
例如可列舉:順丁烯二酸酐、琥珀酸酐、伊康酸酐、酞酸酐、四氫酞酸酐、六氫酞酸酐、氯橋酸酐等二元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基酮四羧酸二酐、聯苯四羧酸二酐等三元以上之酸之酐。其中,較佳為琥珀酸酐及四氫酞酸酐。該等多元酸酐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藉由加成此種成分,可對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黏合劑樹脂賦予鹼可溶性。
該等多元酸酐通常係對藉由於上述共聚合體所具有 之環氧基上加成不飽和一元酸而產生之羥基之10~100莫耳%加成,較佳為對20~90莫耳%、更佳為30~80莫耳%加成。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顯影時之殘膜率及溶解性充分,因此較佳。
再者,作為對該羥基加成多元酸酐之方法,可採用公知之方法。
進而,為了提昇光感度,亦可於加成上述多元酸酐後,對所生成之羧基之一部分加成(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或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之環氧丙醚化合物。關於此種樹脂之構造,係記載於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8-297366號公報或特開2001-89533號公報中。
上述黏合劑樹脂(C-1)利用GPC(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3000~100000,尤佳為5000~50000。若分子量未滿3000,則有耐熱性或膜強度較差之可能性,若超過100000,則有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性不足之傾向。又,作為分子量分佈之標準,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較佳為2.0~5.0。
再者,黏合劑樹脂(C-1)之酸值通常為10~200mg-KOH/g,較佳為15~150mg-KOH/g,更佳為25~100mg-KOH/g。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性良好,且不易產生膜凹凸不平(粗糙)等,因此較佳。
又,(C)黏合劑樹脂之含量於總固形分中通常為0.1~80重量%,較佳為1~60重量%。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對基板之密接性良好,且顯影液對曝光部之滲透性適度,像素之表面平滑性或感度良好之方面較佳。
[(D)光聚合起始成分及/或熱聚合起始成分]
為了使塗膜硬化,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含有(D)光聚合起始成分及/或熱聚合起始成分。然而,硬化之方法亦可為利用該等起始劑而硬化之方法以外的方法。
尤其是由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含有化合物 (1),因此較佳為含有具有直接吸收光、或經光增感而產生分解反應或奪氫反應,從而產生聚合活性自由基的功能之光聚合起始成分及/或藉由熱而產生聚合活性自由基之熱聚合起始成分。
再者,於本發明中,稱為光聚合起始成分之(D)成分表 示於光聚合起始劑(以下任意地稱作(D1)成分)中併用聚合促進劑(以下任意地稱作(D2)成分)、增感色素(以下任意地稱作(D3)成分)等附加劑之混合物。
再者,由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含有化合物(1), 因此尤佳為含有光聚合起始成分。
(光聚合起始成分)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含有光聚合起始成分。光聚合起始成分通常以(D1)光聚合起始劑及視需要添加之(D2)聚合促進劑、(D3)增感色素等附加劑之混合物之形式使用,係具有直接吸收光、或經光增感而產生分解反應或奪氫反應,從而產生聚合活性自由基的功能之成分。
作為構成光聚合起始成分之(D1)光聚合起始劑,例如 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昭59-152396號、特開昭61-151197號各公報等中記載之二茂鈦衍生物類;日本專利特開平10-300922號、特開平11-174224號、特開2000-56118號各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六芳基聯咪唑衍生物類;日本專利特開平10-39503號公報等中記載之鹵甲基化二唑衍生物類、鹵甲基均三衍生物類、N-苯基甘胺酸等N-芳基-α-胺基酸類、N-芳基-α-胺基酸鹽類、N-芳基-α-胺基酸酯類等自由基活性劑、α-胺基烷基苯酮衍生物類;日本專利特開2000-80068號公報等中記載之肟酯系衍生物類(以下稱作「肟酯系起始劑」)等。
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國際公開第2009/107734號公 報等中記載之光聚合起始劑等。
於該等光聚合起始劑中,作為肟酯系起始劑,可列 舉: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o-苯甲醯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肟)及下述式(XI)所表示之化合物等。
(式(XI)中,R101表示氫原子、碳數1~20之烷基、碳數2~25之烯基、碳數3~20之雜芳基或碳數4~25之雜芳基烷基,該等均可具有取代基。或者R101亦可與X或Z鍵結形成環。R102表示碳數2~20之烷醯基、碳數3~25之烯醯基、碳數4~8之環烷醯基、碳數7~20之芳醯基、碳數2~10之烷氧基羰基、碳數7~20之芳氧基羰基、碳數2~20之雜芳基、碳數3~20之雜芳醯基或碳數2~20之烷基胺基羰基,該等均可具有取代基。X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且兩個以上之環縮合而成的二價芳香族烴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基。Z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族基)
再者,於上述式(XI)所表示之化合物中,較佳為X為可具有取代基之咔唑環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式(XII)所表示之化合物等,其中尤佳為下述式(XIII)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1、R102及Z與上述式(XI)中之R101、R102及Z含義相同。R103~R109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任意之取代基) (式中,R101a表示碳數1~3之烷基或下述式(XIIIa)所表示之基。 (式中,R103及R10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苯基或N-乙醯基-N-乙醯氧基胺基。*表示鍵結部位)R102a表示碳數2~4之烷醯基,Xa表示氮原子可由烷基(碳數1~4)取代之3,6-咔唑基。Za表示可由烷基取代之苯基或可由啉基取代之萘基)
此外,亦可列舉:安息香烷基醚類,蒽醌衍生物類,2-甲基-(4'-甲硫基苯基)-2-啉基-1-丙酮等苯乙酮衍生物類,2-乙基-9-氧硫、2,4-二乙基-9-氧硫等9-氧硫衍生物類,苯甲酸酯衍生物類,吖啶衍生物類,啡衍生物類,蒽酮衍生物類等。
該等光聚合起始劑中,更佳為α-胺基烷基苯酮衍生物類、9-氧硫衍生物類、肟酯系起始劑,尤佳為肟酯系起始劑。
作為視需要使用之(D2)聚合促進劑,例如可列舉:N,N-二甲基胺基苯甲酸乙酯等N,N-二烷基胺基苯甲酸烷基酯類;2-巰基苯并噻唑、2-巰基苯并唑、2-巰基苯并咪唑等具有雜環之巰基化合物,脂肪族多官能巰基化合物等巰基化合物類等。
該等(D1)光聚合起始劑及(D2)聚合促進劑分別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又,可視需要以提高感應感度為目的而使用(D3)增感色素。增感色素可根據圖像曝光光源之波長而使用適當者,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平4-221958號、特開平4-219756號各公報等中記載之系色素;日本專利特開平3-239703號、特開平5-289335號各公報等中記載之具有雜環之香豆素系色素;日本專利特開平3-239703號、特開平5-289335號各公報等中記載之3-酮基香豆素系色素;日本專利特開平6-19240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吡咯亞甲基系色素;日本專利特開昭47-2528號、特開昭54-155292號、特公昭45-37377號、特開昭48-84183號、特開昭52-112681號、特開昭58-15503號、特開昭60-88005號、特開昭59-56403號、特開平2-69號、特開昭57-168088號、特開平5-107761號、特開平5-210240號、特開平4-288818號各公報等中記載之具有二烷基胺基苯骨架之色素等。
又,(D3)增感色素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該等(D)光聚合起始成分之含量於總固形分中通常為0.1重量%以上、較佳為0.2重量%以上、更佳為0.5重量%以上、又,通常為40重量%以下、較佳為30重量%以下、更佳為20重量%以下之範圍。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對曝光光線之感度良好,且未曝光部分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性亦良好,不易導致顯影不良等之方面較佳。
(熱聚合起始成分)
作為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可含有之熱聚合起始成分(熱聚合起始劑)之具體例,可列舉:偶氮系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及過氧化氫等。該等之中,可較佳地使用偶氮系化合物。更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國際公開第2009/107734號公報等中記載之熱聚合起始劑。
該等熱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併用。
[(E)聚合性單體]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亦可含有化合物(1)以外之(E)聚合性單體。
作為化合物(1)以外之(E)聚合性單體,只要為可聚合之低分子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至少具有一個乙烯性雙鍵的可加成聚合之化合物(以下,有時稱為「乙烯性化合物」)。
乙烯性化合物係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受到活性光線之照射時,藉由下述光聚合起始成分之作用進行加成聚合而硬化的具有乙烯性雙鍵之化合物。再者,本發明中之(E)聚合性單體係表示與所謂高分子物質相對之概念,除狹義之單體以外,亦包括二聚物、三聚物、低聚物。
作為(E)聚合性單體中之乙烯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等不飽和羧酸;單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芳香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藉由不飽和羧酸及多元羧酸與上述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芳香族多羥基化合物等多元羥基化合物之酯化反應所獲得之酯;使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含(甲基)丙烯醯基之羥基化合物反應而生成之具有胺基甲酸酯骨架的乙烯性化合物等。
作為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可列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又,可列舉:將該等(甲基)丙烯酸酯之(甲基)丙烯酸部分替代為伊康酸部分所得之伊康酸酯、替代為丁烯酸部分所得之丁烯酸酯、替代為順丁烯二酸部分所得之順丁烯二酸酯等。
作為芳香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可列 舉:對苯二酚二(甲基)丙烯酸酯、間苯二酚二(甲基)丙烯酸酯、鄰苯三酚三(甲基)丙烯酸酯。
藉由不飽和羧酸及多元羧酸與多元羥基化合物之酯 化反應所獲得之酯並不一定為單一物,亦可為混合物。作為代表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酞酸及乙二醇之縮合物;(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及二乙二醇之縮合物;(甲基)丙烯酸、對酞酸及季戊四醇之縮合物;(甲基)丙烯酸、己二酸、丁二醇及甘油之縮合物等。
作為使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含(甲基)丙烯醯基之羥基 化合物反應而生成之具有胺基甲酸酯骨架的乙烯性化合物,可列舉: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環式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二異氰酸酯與(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3-羥基[1,1,1-三(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烷等含(甲基)丙烯醯基之羥基化合物之反應物。
此外,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乙烯性化合物之例,亦 可列舉:伸乙基雙(甲基)丙烯醯胺等(甲基)丙烯醯胺類;酞酸二烯丙酯等烯丙酯類;對酞酸二乙烯酯等含乙烯基之化合物等。
該等之中,較佳為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 之酯,更佳為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之(甲基)丙烯酸酯,尤佳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
又,乙烯性化合物亦可為具有酸值之單體。作為具有 酸值之單體,例如為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之酯,較佳為使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之未反應之羥基與非芳香族羧酸酐反應而具有酸基之多官能單體,於該酯中,尤佳為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為季戊四醇及/或二季戊四醇者。
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就製造上較難獲得單一之 化合物之方面而言,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混合物。
又,視需要亦可將不具有酸基之多官能單體與具有酸 基之多官能單體併用而作為(E)聚合性單體。
具有酸基之多官能單體之較佳酸值為0.1~120 mg-KOH/g。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顯影溶解特性不易下降,且容易 製造或使用。進而,光聚合性能不易降低,像素之表面平滑性等硬化性良好,因此較佳。
於本發明中,更佳之具有酸基之多官能單體例如為以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之琥珀酸酯作為主成分之混合物。亦可將該多官能單體與其他多官能單體組合使用。
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該等(E)聚合性單體之 含量於總固形分中較佳為1重量%以上,又,較佳為70重量%以下,更佳為50重量%以下,尤佳為40重量%以下。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光硬化適度,顯影時不易產生密 接不良,且顯影後之剖面不易形成為倒錐形狀,進而不易產生因溶解性下降所致之剝離現象、脫落不良,因此較佳。
[其他任意成分]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除上述各成分以外,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有機羧酸及/或有機羧酸酐、熱硬化性化合物、可塑劑、熱聚合抑制劑、保存穩定劑、表面保護劑、密接改善劑、顯影改良劑等。又,於含有上述顏料之情況,亦可含有分散劑或分散助劑。
[分散劑]
於(A)色材包含顏料之情況,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較佳為進而含有分散劑。
對於本發明中之分散劑,只要可使顏料分散並保持穩定則並不特別限制種類。例如可使用陽離子系、陰離子系、非離子系或兩性等之分散劑,較佳為聚合物分散劑。具體而言,可列舉:改質丙烯酸系共聚合體、丙烯酸系共聚合體、聚胺基甲酸酯、聚酯、高分 子共聚合體之烷基銨鹽或磷酸酯鹽、陽離子性梳型接枝聚合物等。該等分散劑中,較佳為改質丙烯酸系共聚合體、聚胺基甲酸酯、陽離子性梳型接枝聚合物。尤佳為改質丙烯酸系共聚合體,其中尤佳為包括包含具有親溶劑性之A嵌段及具有含氮原子之官能基之B嵌段的嵌段共聚合體,且其胺值為80mg-KOH/g以上150mg-KOH/g以下(有效固形分換算)者。更佳為100~140mg-KOH/g。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顏料表面之吸附力充分,分散穩定性良好。
其中,較佳為日本專利特開2009-025813號公報中記載之(甲基)丙烯酸系嵌段共聚合體。
丙烯酸系嵌段共聚合體可使顏料效率極好地分散。推測其原因在於:由於分子排列受到控制,因此在分散劑吸附於顏料上時造成阻礙之構造較少。
又,於本發明中,丙烯酸系嵌段共聚合體較佳為包含A嵌段及B嵌段之AB嵌段、及/或ABA嵌段之共聚合體。
構成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合體之B嵌段具有胺基,胺基較佳為由-NR41R42(其中,R41及R42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狀或鏈狀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芳烷基)表示,包含該胺基之部分構造之較佳者例如可由下述式表示。
(其中,R41及R42與上述R41及R42相同,R43為碳數1以上之伸烷基,R44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其中,R41及R42較佳為甲基,R43較佳為亞甲基或伸乙基,R44較佳為甲基。作為此種化合物,可列舉下述式所表示之部分構造。
如上所述之含有胺基之部分構造可於一個B嵌段中含有兩種以上。此時,兩種以上之含胺基之部分構造可以無規共聚合或嵌段共聚合之任一態樣而含於該B嵌段中。又,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於B嵌段中包含一部分不含胺基之部分構造,作為此種部分構造之例,可列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之部分構造等。
另一方面,於本發明中,分散劑之A嵌段只要為具有親溶劑性,包含可與構成上述B嵌段之單體共聚合之單體者則無特別限制。
作為A嵌段,例如可列舉使苯乙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鹽系單體、乙酸乙烯酯系單體、環氧丙醚系單體等共聚單體共聚合而成之聚合物構造。
本發明中之分散劑為包含如上所述之A嵌段與B嵌段之AB嵌段或ABA嵌段共聚合型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較佳為AB嵌段共聚合體。此種嵌段共聚合體例如可利用活性聚合法而調製。
活性聚合法有陰離子活性聚合法、陽離子活性聚合法、自由基活性聚合法。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7-270147號公報中記載之方法。
再者,分散劑之胺值(有效固形分換算)係以與分散劑試樣中之溶劑除外之每1g固形分之鹼量當量的KOH之重量表示,藉由以下方法測定。於100mL之燒杯中精確稱量分散劑試樣0.5~1.5g,利用50mL之乙酸進行溶解。使用具備pH電極之自動滴定裝置,利用0.1mol/L之HClO4乙酸溶液對該溶液進行中和滴定。將滴定pH曲線之反曲點作為滴定終點並利用下式求出胺值。
胺值[mg-KOH/g]=(561×V)/(W×S)
(其中,W:表示分散劑試樣稱取量[g];V:表示滴定終點時之滴定量[mL];S:表示分散劑試樣之固形分濃度[wt%])
又,該嵌段共聚合體之酸值亦根據作為該酸值之來源之酸性基之有無及種類而不同,以較低為佳,通常為50mg-KOH/g以下,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30以下。
於顏料之平均一次粒徑較小之情況,比表面積增大而每單位面積之分散劑吸附量減少。此時,包含上述共聚合體之分散劑之效果大於其他分散劑,可較佳地使用。
本發明中之分散劑相對於著色樹脂組成物中之顏料總量較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又,通常為200重量%以下,更佳為100重量%以下。
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則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亦可含有其他分散劑。作為其他分散劑,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2006-343648號公報中記載者。
[分散助劑]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可進而含有分散助劑。此處所言之分散助劑可為顏料衍生物,作為顏料衍生物,例如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1-220520號公報、特開2001-271004號公報、特開2002-179976號公報、特開2007-113000號公報及特開2007-186681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各種化合物等。
再者,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中之分散助劑之含量相對於總顏料通常為0.1重量%以上,又,通常為30重量%以下,較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可獲得有效之作為分散助劑之效果,分散性及分散穩定性良好之方面較佳。
[分散樹脂]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亦可含有選自上述(C)黏合劑樹脂或其他黏合劑樹脂中之樹脂之一部分或全部作為下述分散樹脂。
具體而言,於下述分散處理步驟中,藉由與上述分散劑等成分一起含有(C)黏合劑樹脂,該(C)黏合劑樹脂利用與分散劑之協同效果而有助於顏料之分散穩定性。結果有可能減少分散劑之添加量,因此較佳。又,亦可發揮顯影性提昇,不會於基板之非像素部殘存未溶解物,像素對基板之密接性提昇等效果,因此較佳。
分散樹脂較佳為相對於顏料分散液中之顏料總量使用0~200重量%左右,更佳為使用10~100重量%左右。
作為分散樹脂,可使用下述各種(C)黏合劑樹脂。
分散樹脂之酸值較佳為0.5mg-KOH/g以上,更佳為1mg-KOH/g以上,最佳為5mg-KOH/g以上,又,較佳為300mg-KOH/g以下,更佳為200mg-KOH/g以下,最佳為150mg-KOH/g以下。藉由將酸值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則鹼性顯影性良好,於合成上等亦容易操作。
又,分散樹脂利用GPC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以上,更佳為1500以上,最佳為2000以上,又,較佳為200000以下,更佳為50000以下,最佳為30000以下。藉由將分子量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則鹼性顯影性良好,且亦可防止分散穩定性下降。
[界面活性劑]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界面活性劑。作為界面活性劑,可使用陰離子性、陽離子性、非離子性、兩性界面活性劑等各種界面活性劑,就對電壓保持率或於有機溶劑中之相溶性等各種特性造成不良影響之可能性較低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
作為界面活性劑,例如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9-25813號公報記載者。
該等界面活性劑之含量於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 之總固形分中較佳為0.001重量%以上,更佳為0.005重量%以上,進而更佳為0.01重量%以上。又,可於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進而更佳為1重量%以下之範圍內使用。
[著色樹脂組成物之調製方法]
於本發明中,著色樹脂組成物可藉由適當之方法調製,例如可藉由將上述(A)色材及(C)黏合劑樹脂、與(B)溶劑及視需要使用之任意成分一併混合而調製。
又,作為(A)色材包含顏料之情況之調製方法,可列舉 如下方法:於包含顏料之溶劑中,於分散劑及視需要添加之分散助劑之存在下,使用例如塗料振盪器、砂磨機、球磨機、輥磨機、石磨機、噴射磨機、均質機等視情形與(C)黏合劑樹脂之一部分一併粉碎並且混合、分散而調製顏料分散液。向該顏料分散液中添加化合物(1)及(C)黏合劑樹脂、視需要之(D)光聚合起始成分及/或熱聚合起始成分、顏料以外之(A)色材(染料)、化合物(1)以外之(E)聚合性單體等並混合,藉此調製著色樹脂組成物。
[著色樹脂組成物之應用]
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通常為所有構成成分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之狀態。將此種著色樹脂組成物供給至基板上,形成彩色濾光片或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等之構成構件。
以下,作為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之應用例,對作 為彩色濾光片之像素之應用、及使用該等之液晶顯示裝置(面板)及有機EL顯示裝置進行說明。
<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係具有由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者。
以下,對形成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方法進行說明。
彩色濾光片之像素可利用各種方法形成。此處以使用光聚合性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並利用光微影法形成彩色濾光片之像素之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此。
首先,於基板之表面上視需要形成黑色矩陣以劃分形成像素之部分,於該基板上塗佈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後,進行預烘烤使溶劑蒸發,形成塗膜。繼而,經由光罩對該塗膜曝光後,使用鹼性顯影液進行顯影,將塗膜之未曝光部溶解去除,其後進行後烘烤,藉此可形成紅色、綠色、藍色之各像素圖案,製作彩色濾光片。
作為形成像素時所使用之基板,只要為透明且具有適度之強度者則並不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熱可塑性樹脂製片材、環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各種玻璃等。
又,亦可根據需要對該等基板實施利用矽烷偶合劑或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等之薄膜形成處理、電暈放電處理或臭氧處理等表面處理等適當之預處理。
將著色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基板上時,可列舉:旋轉塗佈法、線棒塗佈法、流塗法、狹縫式-旋轉式塗佈法、模塗佈法、輥式塗佈法、噴塗法等。其中,較佳為狹縫式-旋轉式塗佈法及模塗佈法。
塗佈膜之厚度以乾燥後之膜厚計通常為0.2~20μm,較佳為0.5~10μm,尤佳為0.8~5.0μm。
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於在圖案顯影或液晶單元化步驟中容易調整間隙,且容易顯示所需之顏色方面較佳。
作為曝光時所使用之放射線,例如可使用可見光、紫外線、遠紫外線、電子束、X射線等,較佳為波長處於190~450nm之範圍內之放射線。
圖像曝光所利用之為使用波長190~450nm之放射線而採用之光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氙氣燈、鹵素燈、鎢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中壓水銀燈、低壓水銀 燈、碳弧、螢光燈等燈光源;氬離子雷射、釔-鋁-石榴石(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雷射、準分子雷射、氮雷射、氦-鎘雷射、半導體雷射等雷射光源等。於照射特定波長之光而使用之情況,亦可利用濾光器。
放射線之曝光量較佳為10~10,000J/m2
又,作為上述鹼性顯影液,例如較佳為: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氫氧化鋰、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矽酸鈉、矽酸鉀、偏矽酸鈉、磷酸鈉、磷酸鉀、磷酸氫鈉、磷酸氫鉀、磷酸二氫鈉、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銨等無機鹼性化合物;單、二或三乙醇胺,單、二或三甲胺,單、二或三乙胺,單或二異丙胺,正丁胺,單、二或三異丙醇胺,伸乙亞胺,伸乙二亞胺,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膽鹼等有機鹼性化合物等之水溶液。
亦可於上述鹼性顯影液中添加適量之例如異丙醇、苄 醇、乙基賽路蘇、丁基賽路蘇、苯基賽路蘇、丙二醇、二丙酮醇等水溶性有機溶劑或界面活性劑等。再者,鹼性顯影後通常進行水洗。
作為顯影處理法,可利用浸漬顯影法、噴射顯影法、 毛刷顯影法、超音波顯影法等中之任一方法而進行顯影處理。顯影條件較佳為於室溫(23℃)下進行5~300秒。
顯影處理之條件並無特別限制,顯影溫度較佳為通常 為10℃以上、其中尤其15℃以上、進而20℃以上,又,通常50℃以下、其中尤其45℃以下、進而40℃以下之範圍。
顯影方法可利用浸漬顯影法、噴射顯影法、毛刷顯影 法、超音波顯影法等中之任一方法。
於將以此種方式製作之彩色濾光片用於液晶顯示裝 置之情況,係直接於該狀態下在圖像上形成氧化銦錫(ITO,Indium Tin Oxides)等之透明電極,而用作彩色顯示器、液晶顯示裝置等之零件之一部分,但為了提高表面平滑性或耐久性,亦可視需要於圖像上設置聚醯胺、聚醯亞胺等之面塗層。又,亦有部分情況於平面配向型驅動方式(IPS模式(In-Plane Switching Mode,共平面切換模式))等用途中不 形成透明電極。又,於垂直配向型驅動方式(MVA模式(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ode,多域垂直配向模式))中,亦有形成阻隔壁(rib)之情況。又,亦存在替代珠粒散佈型間隔物而藉由光微影法形成柱構造(光間隔物)之情況。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使用上述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者。關於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型式或構造,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依照常法組裝。
例如可利用「液晶裝置手冊」(日刊工業新聞社,1989年9月29日發行,日本學術振興會第142委員會著)中記載之方法形成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
<有機EL顯示裝置>
於製作包含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情況,如例如圖1所示般,於透明支持基板10上,利用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形成像素20,於所得之藍色彩色濾光片上經由有機保護層30及無機氧化膜40積層有機發光體500,藉此製作多色之有機EL元件。
作為有機發光體500之積層方法,可列舉:於彩色濾光片上表面逐次形成透明陽極50、電洞注入層51、電洞輸送層52、發光層53、電子注入層54、及陰極55之方法;或將形成於另一基板上之有機發光體500貼合於無機氧化膜40上之方法等。以此種方式製作之有機EL元件100既可應用於被動驅動方式之有機EL顯示裝置,亦可應用於主動驅動方式之有機EL顯示裝置。
[實施例]
其次,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則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
再者,於下述實施例中「份」表示「重量份」。
<聚合性單體之合成> (合成例1:聚合性單體A之合成)
將均苯四甲酸二酐109重量份與市售之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426重量份(含有30重量%之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以及三乙胺1.5重量份、及對苯二酚單甲醚0.2重量份於100℃下攪拌5小時,藉此獲得聚合性單體A(酸值75mg-KOH/g)。
<樹脂之合成> (參考合成例1:樹脂A之合成)
準備安裝有冷卻管之可分離式燒瓶作為反應槽,添加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400重量份,進行氮置換後,一面攪拌一面利用油浴進行加熱使反應槽之溫度升溫至90℃。
另一方面,於單體槽中添加2,2'-[氧基雙(亞甲基)]雙-2-丙烯酸二甲酯3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環己酯110重量份、過氧化2-乙基己酸第三丁酯5.2重量份、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40重量份,於鏈轉移劑槽中添加正十二硫醇5.2重量份、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27重量份,使反應槽之溫度穩定為90℃後自單體槽及鏈轉移劑槽開始滴加,開始聚合。一面將溫度保持在90℃一面分別花費135分鐘進行滴加,滴加結束60分鐘後開始升溫使反應槽達到110℃。
維持110℃ 3小時後,對可分離式燒瓶安裝氣體導入管,開始氧/氮=5/95(v/v)混合氣體之起泡。繼而,於反應槽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39.6重量份、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0.4重量份、三乙胺0.8重量份,於此狀態下在110℃下反應9小時。以此種方式獲得之樹脂A藉由GPC所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8000,酸值為101mg-KOH/g。
(參考合成例2:樹脂B之合成)
將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14.0g添加至500ml之四口燒瓶中,一面 進行氮起泡一面升溫至85℃。將甲基丙烯酸苄酯96.8g(0.55mol)、甲基丙烯酸33.3g(0.45mol)、2,2'-偶氮雙(異丁腈)4.925g(0.03mol)溶解於丙二醇1-單甲醚2-乙酸酯96.45g中,花費4小時滴加於上述四口燒瓶中。滴加後於將反應液保持為85℃之狀態下進一步攪拌2小時,其後停止氮起泡且升溫至100℃並攪拌1小時。所獲得之黏合劑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7000,酸值為175mg-KOH/g。
(參考合成例3:樹脂C之合成)
一面對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45重量份進行氮置換一面攪拌,並升溫至120℃。於其中滴加苯乙烯5.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132重量份及具有三環癸烷骨架之單丙烯酸酯FA-513M(日立化成公司製造)4.4重量份,且花費3小時滴加2,2'-偶氮雙-2-甲基丁腈8.47重量份,進而於90℃下繼續攪拌2小時。繼而改為對反應容器內進行空氣置換,於丙烯酸67.0重量份中投入三-二甲基胺基甲基苯酚1.1重量份及對苯二酚0.19重量份,於100℃下持續反應12小時。其後,加入四氫酞酸酐(THPA)15.2重量份、三乙胺0.2重量份,於100℃下反應3.5小時。以此種方式獲得之樹脂C藉由GPC所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約9000,酸值為25mg-KOH/g。
<染料之合成> (參考合成例4:染料A之合成)
將化合物1(397mg,0.6mmol,利用國際公開第2009107734中記載之方法合成)、化合物2(200mg,0.6mmol,自東京化成購入)、甲醇 (30ml)之混合物於50℃下攪拌1.5小時後,進行減壓濃縮,將所獲得之固體用甲醇/水=1/2洗淨,獲得染料A(450mg,產率81.6%)。
<顏料分散液之調製> [1]綠色顏料分散液(1)之調製
將作為顏料之18.00重量份C.I.顏料綠58(DIC公司製造)、作為分散劑之以固形分換算為4.50重量份之「BYK-LPN6919」(甲基丙烯酸系AB嵌段共聚合體,胺值121mg-KOH/g,酸值1mg-KOH/g以下)(BYK-Chemie公司製造)、以固形分換算為6.00重量份之於參考合成例1中合成之樹脂A、作為溶劑之114.00重量份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以下稱作「PGMEA」)、225重量份直徑0.5mm之氧化鋯顆粒填充於不鏽鋼容器中,利用塗料振盪器分散6小時而調製綠色顏料分散液(1)。
[2]黃色顏料分散液(1)之調製
將作為顏料之18.00重量份「E4GN-GT」(Lanxess公司製造)、作為分散劑之以固形分換算為4.50重量份之「BYK-LPN6919」(BYK-Chemie公司製造)、以固形分換算為6.00重量份之於參考合成例1中合成之樹脂A、作為溶劑之114.00重量份PGMEA、225重量份直徑0.5mm之氧化鋯顆粒填充於不鏽鋼容器中,利用塗料振盪器分散6小時而調製黃色顏料分散液(1)。
[3]藍色顏料分散液(1)之調製
將作為藍色顏料之11.36重量份C.I.顏料藍15:6、作為溶劑之57.5重量份PGMEA、以固形分換算為3.02重量份之上述BYK-Chemie公司製造之分散劑「DISPERBYK 2000」、以固形分換算為3.78重量份之於參考合成例2中合成之樹脂B、215.7重量份直徑0.5mm之氧化鋯顆粒填充於不鏽鋼容器中,利用塗料振盪器分散6小時而調製藍色顏料分散液(1)。
<色材僅為顏料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之調製>
將上述<顏料分散液之調製>中所調製之顏料分散液、作為溶劑之PGMEA、參考合成例3中合成之樹脂C、聚合性單體、光聚合起始成分、及作為界面活性劑之F-475(DIC公司製造)之PGMEA溶液(固形分:1質量%)以表1中所示之比例混合,調製實施例、比較例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再者,表1中之數值為含量(重量份)。
表1中之聚合性單體之構造式如下所示。
單體A
2,2,2-三丙烯醯氧基甲基乙基酞酸
[評價方法] [1]直線性評價
於洗淨後切割成5cm見方之玻璃基板AN100(旭硝子公司製造)上,藉由旋轉塗佈法以乾燥膜厚成為3.2μm之方式塗佈上述各著色樹脂組成物,進行減壓乾燥。
其後,使用具有寬度50μm、長度30mm之直線圖案之光罩以40mJ/cm2之曝光量對整個面曝光,使用0.04重量%氫氧化鉀水溶液於顯影液溫度26℃、壓力0.25MPa下進行噴射顯影。再者,顯影時間設為溶解時間+20秒。顯影後用足量之純水洗淨,藉由潔淨空氣進行乾燥,於230℃之烘箱中進行20分鐘煅燒。其後,藉由電子顯 微鏡觀察像素剖面。
再者,塗膜係以使得於230℃、20分鐘之煅燒後y=0.599之方式決定轉速而進行塗佈。
將直線性評價之結果匯總於表2中。
[2]耐NMP性
與上述同樣地以y=0.599之方式對玻璃板進行塗佈,利用加熱板於80℃乾燥2分鐘後,以40mJ/cm2之曝光量對整個面曝光,於230℃之烘箱中進行20分鐘煅燒。利用分光光度計U-3300(日立製作所製造)測定其色度,於23℃之N-甲基吡咯啶酮(以下稱作「NMP」)中浸漬30分鐘。自NMP中取出後進行水洗,於230℃之烘箱中乾燥10分鐘,同樣地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色度,測定NMP浸漬前後之色度差。
將耐NMP性之評價結果匯總於表2中。
[3]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
於洗淨後切割成5cm見方之玻璃基板AN100(旭硝子公司製造)上,藉由旋轉塗佈法以乾燥膜厚成為3.2μm之方式塗佈上述各著色樹脂組成物,進行減壓乾燥。將使用0.04重量%氫氧化鉀水溶液於顯影液溫度26℃、壓力0.25MPa下進行噴射顯影時,未曝光部之著色樹脂組成物完全溶解而玻璃基板露出時之時間作為該著色樹脂組成物之溶解時間(BT:秒)。
如表2所示,相對於比較例1而言,實施例1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較短。又,與比較例1相比,實施例1中直線性優異即感度較高。並且耐NMP性亦優異。
即,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使先前存在取捨關係的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之縮短與感度之提昇並存,並且耐NMP性亦提昇。
因此,具有使用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的彩色濾光片、以及包含該彩色濾光片之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為高品質。
<色材包含染料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之調製>
使用上述參考合成例4中獲得之染料A及藍色顏料分散液,且以成為表3中記載之組成之方式將其他成分混合,調製著色樹脂組成物。
混合時,攪拌1小時以上至各成分充分混合為止,最後利用5μm之陀螺型過濾器進行過濾,去除異物。
再者,表3中之數值均表示所添加之各成分之重量份。
[評價方法] [4]溶解時間之測定及光硬化部之線寬測定
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之測定係以與上述「[3]於顯影液中之溶解 時間」相同之方式進行。
與溶解時間之測定同樣地於經洗淨之玻璃基板AN100(旭硝子公司製造)上塗佈著色樹脂組成物並乾燥。其後,使用具有寬度50μm、長度30mm之直線圖案之光罩以40mJ/cm2之曝光量對整個面曝光,使用0.04重量%氫氧化鉀水溶液於顯影液溫度26℃、壓力0.25MPa下進行噴射顯影。再者,顯影時間設為溶解時間+20秒。顯影後用足量之純水洗淨,藉由潔淨空氣進行乾燥,於230℃之烘箱中進行20分鐘煅燒。其後,利用50倍之光學顯微鏡測定光硬化部分之線寬。
將結果匯總至表4中。
[5]白斑之評價方法
於洗淨後切割成5cm見方之玻璃基板AN100(旭硝子公司製造)上,藉由旋轉塗佈法以乾燥膜厚成為3.2μm之方式塗佈上述各著色樹脂組成物,進行減壓乾燥。其後,以40mJ/cm2之曝光量對整個面曝光,使用0.04重量%氫氧化鉀水溶液於顯影液溫度26℃、壓力0.25MPa下進行噴射顯影。再者,顯影時間設為溶解時間+20秒。顯影後用足量之純水洗淨,藉由潔淨空氣進行乾燥,於230℃之烘箱中進行20分鐘煅燒。其後,利用50倍之光學顯微鏡觀察著色樹脂膜之表面。將結果匯總至表4中。
將有變色為白色之部分之情況評價為×,無變色為白色之部分之情況評價為○。
如表4所示,相對於比較例2而言,實施例2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較短。又,與比較例2相比,實施例2中線寬較粗即感度較高。並且水斑之抑制效果亦得以維持。
即,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使先前存在取捨關係的 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之縮短與感度之提昇並存,並且水斑抑制亦得以維持。
因此,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不僅可抑制水斑,而且可抑制因於顯影液中之溶解時間較長而引起之製造良率惡化,並且感度提昇。
進而,具有使用本發明之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的彩色濾光片、以及包含該彩色濾光片之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為高品質。
10‧‧‧透明支持基板
20‧‧‧像素
30‧‧‧有機保護層
40‧‧‧無機氧化膜
50‧‧‧透明陽極
51‧‧‧電洞注入層
52‧‧‧電洞輸送層
53‧‧‧發光層
54‧‧‧電子注入層
55‧‧‧陰極
100‧‧‧有機EL元件
500‧‧‧有機發光體

Claims (6)

  1. 一種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A)色材、(B)溶劑及(C)黏合劑樹脂者,其特徵在於:其進而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式(1)中,R1及R2、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4之烷基;其中,R11及R12、以及R21及R22可各自獨立地彼此鍵結形成環;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12之整數,n1及n2各自獨立地表示0~12之整數;再者,一分子中所含之數個l1及l2、n1及n2、以及-CR11R12-及-CR21R22-各自可相同,且亦可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於總固形分中為1重量%以上、70重量%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其中,進而含有(D)光聚合起始成分。
  4.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特徵在於:具有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像素。
  5.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彩色 濾光片。
  6. 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彩色濾光片。
TW102108800A 2012-03-13 2013-03-13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TWI5766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6235A JP5998546B2 (ja) 2012-03-13 2012-03-13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870A true TW201348870A (zh) 2013-12-01
TWI576665B TWI576665B (zh) 2017-04-01

Family

ID=4913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8800A TWI576665B (zh) 2012-03-13 2013-03-13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98546B2 (zh)
CN (1) CN103309158A (zh)
TW (1) TWI5766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566B (zh) * 2016-03-30 2019-09-0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灰色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其製造的濾色器和包含該濾色器的顯示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07491A (ko) * 2014-03-14 2015-09-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4460233B (zh) * 2014-12-16 2018-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着色剂组合物及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及其应用
JP7031598B2 (ja) * 2016-10-14 2022-03-0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硬化物、着色スペーサー、画像表示装置
KR102441852B1 (ko) 2018-02-28 2022-09-13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조성물, 막, 광학 필터, 화상 표시 장치, 고체 촬상 소자, 및 화합물
CN112213437B (zh) * 2020-09-28 2021-04-23 诺安实力可商品检验(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食品中橙色b的hplc和lc-ms/ms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2332A (ja) * 1992-01-27 1993-08-10 Taiyo Ink Seizo Kk 液状フォトソルダーレジストインキ組成物
JP3170174B2 (ja) * 1995-04-18 2001-05-2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ポリイミド系樹脂組成物
JP2004133090A (ja) * 2002-10-09 2004-04-30 Taiyo Ink Mfg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形成方法
JP2006139137A (ja) * 2004-11-12 2006-06-01 Toagosei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WO2007102474A1 (ja) * 2006-03-08 2007-09-13 Toagosei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39252A (en) * 2006-04-07 2007-10-16 Chi Mei Corp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for color filters
CN101082771B (zh) * 2006-05-30 2010-06-16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
TW200903160A (en) * 2007-04-27 2009-0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JP5644992B2 (ja) * 2008-09-05 2014-12-24 Jsr株式会社 着色感放射線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2011141521A (ja) * 2009-12-09 2011-07-21 Jsr Corp 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表示素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566B (zh) * 2016-03-30 2019-09-0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灰色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其製造的濾色器和包含該濾色器的顯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8546B2 (ja) 2016-09-28
CN103309158A (zh) 2013-09-18
TWI576665B (zh) 2017-04-01
JP2013190573A (ja)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7627B2 (ja) 染料
CN110618583B (zh) 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576665B (zh)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JP6107094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2201694A (ja) 染料、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6038584A (ja) 顔料分散液、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TW201819543A (zh) 著色樹脂組合物、硬化物及圖像顯示裝置
TW201348272A (zh)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JP5741145B2 (ja) 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2215850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842481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803632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29706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919688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962113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4134721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2197369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041156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035917A (ja) 顔料分散液、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94231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95974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95972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95971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6206548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3119613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