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5408A - 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 - Google Patents

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5408A
TW201345408A TW102113060A TW102113060A TW201345408A TW 201345408 A TW201345408 A TW 201345408A TW 102113060 A TW102113060 A TW 102113060A TW 102113060 A TW102113060 A TW 102113060A TW 201345408 A TW201345408 A TW 2013454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arvesting
end portion
sprocket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3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4691B (zh
Inventor
Kazunari Tanoue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gricult Ma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030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3009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025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3008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gricult Mach filed Critical Iseki Agricult Mach
Publication of TW20134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6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 A01D34/13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23Cutting apparatus with additional vertical cutter-b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6Combines with hea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57/00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8Clu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泛用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根據收穫狀態的變化能夠容易地變更設置在收割裝置(5)上的作業裝置的驅動速度。在收割裝置(5)上具備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扒摟輪(61)、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扒摟螺旋推運器(33)、以及供給裝置(20),在供給裝置(20)的後部具備向該供給裝置(20)輸入驅動力的第一軸(26),在供給裝置(20)的前部具備:向扒摟螺旋推運器(33)及扒摟輪(61)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二軸(27);以及向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及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三軸(28),第一軸和第二軸及第三軸通過傳動用的鏈(12C)而連動。

Description

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
本發明涉及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
在現有的通用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中,在扒摟裝置的一側前高後低(後面部分低)地傾斜的縱收割刀具。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63443號公報
但是,現有的聯合收割機由於通過同一副軸將發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扒摟裝置和縱收割刀具,因此在根據收穫作業的條件來進行切換相對於扒摟裝置的扒摟速度的縱收割刀具的切斷速度的作業的情況下,需要更換多個鏈輪與皮帶輪,存在該速度切換作業需要很多時間的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課題是解決該問題。
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如下。
請求項1的發明是一種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具備:扒摟莖桿的扒摟輪61;將收割對象的莖桿和收割對象 外的莖桿切斷並分離的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對收割對象的莖桿進行收割的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將收割後的莖桿向送入口32搬送的扒摟螺旋推運器33;以及將搬送到該送入口32的莖桿向脫粒裝置4送入的供給裝置20,上述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的特徵在於,在上述供給裝置20的後部具備向該供給裝置20輸入驅動力的第一軸26,在上述供給裝置20的前部具備:向上述扒摟螺旋推運器33及扒摟輪61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二軸27;以及向上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及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三軸28,上述第一軸26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通過傳動用鏈12C連動。
請求項2的發明如請求項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具備驅動上述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的第四軸29,在該第四軸29與上述第三軸28之間設置將該第三軸28的一方向旋轉變換為第四軸29的往復轉動的變換機構28B。
請求項3的發明如請求項2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在上述第三軸28與變換機構28B之間設置斷開及連接從該第三軸28向變換機構28B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離合器28C。
請求項4的發明如請求項1或2或者3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在供給裝置20的外側配置上述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在上述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一鏈輪26E、上述第二軸27的 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二鏈輪27A、以及上述第三軸28的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三鏈輪28A上,繞掛傳動用的一個鏈12C。
請求項5的發明如請求項1~4任一項中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將上述扒摟輪61做成升降自如的結構,將上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高後低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前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
請求項6的發明如請求項1~4任一項中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將上述扒摟輪61做成升降自如的結構,將上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低後高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後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
本發明的效果如下。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在供給裝置20的後部具備向該供給裝置20輸入驅動力的第一軸26,在供給裝置20的前部具備向扒摟螺旋推運器33及扒摟輪61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二軸27、向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及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三軸28,第一軸26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通過傳動用的鏈12C連動,因此,能夠做成如下結構,即、根據收穫作業的條件,相對於扒摟輪61及扒摟螺旋推運器33的旋轉速度, 比以往更容易地變更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及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的驅動速度,通過這樣變更驅動速度,能夠效率良好地收穫穀物桿等莖桿。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的效果以外,具備驅動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的第四軸29,在該第四軸29與第三軸28之間設置將該第三軸28的一個方向旋轉變換成第四軸29的往復轉動的變換機構28B,因此能夠利用該第四軸29的往復轉動順利地驅動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能夠簡化傳動機構並降低製造成本。
如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除了請求項2所述的發明的效果以外,在第三軸28與變換機構28B之間設置斷開及連接從該第三軸28向變換機構28B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離合器28C,因此,斷開從第三軸28向變換機構28B的驅動力的傳遞並停止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和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驅動而提高安全性,通過將利用手割作業收割的穀物桿等莖桿連續地投入到驅動中的扒摟螺旋推運器33而能夠搬送到脫粒裝置4,因此能夠效率良好地進行手割作業。
如請求項4所述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者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的效果以外,在供給裝置20的外側配置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在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一鏈輪26E、第二軸27的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二鏈輪27A、以及第三軸28的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三鏈輸28A上,繞掛傳動用的一個鏈12C, 因此能夠容易從外側方對這些傳動機構進行維修保養。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者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的效果以外,將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高後低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前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因此在扒摟之前將相互纏繞的高矮較高的油菜等的莖桿效率良好切斷並分離,能夠順利地收割,能夠降低莖桿的拔出造成的收穫損失。
如請求項6所述的發明,除了請求項1或請求項2或者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的效果以外,將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低後高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後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因此在扒摟之前將相互纏繞的高矮高的油菜等的莖桿效率良好切斷並分離,能夠順利地收割,能夠降低莖桿的拔出造成的收穫損失。
1‧‧‧聯合收割機
2‧‧‧機體框架
3‧‧‧行駛裝置
4‧‧‧脫粒裝置
5‧‧‧收割前處理裝置(收割裝置)
10‧‧‧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
11A‧‧‧傳動用的帶
11B‧‧‧傳動用的帶
11C‧‧‧傳動用的帶
12A‧‧‧驅動鏈
12B‧‧‧驅動鏈
12C‧‧‧鏈
12D‧‧‧鏈
12E‧‧‧鏈
12F‧‧‧鏈
20‧‧‧供給裝置(供給裝置)
21‧‧‧框體
22‧‧‧軸
24‧‧‧軸
24A‧‧‧皮帶輪
26‧‧‧軸(第一軸)
26A‧‧‧皮帶輪
26B‧‧‧皮帶輪
26C‧‧‧鏈輪
26D‧‧‧鏈輪
26E‧‧‧鏈輪(第一鏈輪)
27‧‧‧軸(第二軸)
27A‧‧‧鏈輪(第二鏈輪)
27B‧‧‧鏈輪
28‧‧‧軸(第三軸)
28A‧‧‧鏈輪(第三鏈輪)
28B‧‧‧變換機構
28C‧‧‧離合器
28D‧‧‧皮帶輪
28P‧‧‧銷
29‧‧‧軸(第四軸)
29A‧‧‧臂
30‧‧‧螺旋推運器裝置
31‧‧‧螺旋推運器框架
32‧‧‧送入口
33‧‧‧扒摟螺旋推運器
33A‧‧‧搬送螺旋
33B‧‧‧扒摟指部
34‧‧‧軸
34A‧‧‧鏈輪
34B‧‧‧鏈輪
50‧‧‧橫向收割刀具裝置(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
51‧‧‧橫向上刀具
52‧‧‧橫向下刀具
53‧‧‧橫向收割刀具板
54‧‧‧搖動臂
60‧‧‧扒摟裝置
61‧‧‧扒摟輪
62‧‧‧軸(第五軸)
62A‧‧‧鏈輪
63‧‧‧臂
64‧‧‧撥禾叉
65‧‧‧叉支撐桿
66‧‧‧支撐部
68‧‧‧軸
68A‧‧‧皮帶輪
68B‧‧‧傳動鏈輪
80‧‧‧縱向收割刀具裝置(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
80A‧‧‧縱向收割刀具裝置
80B‧‧‧縱向收割刀具裝置
81‧‧‧縱向上刀具
82‧‧‧縱向下刀具
83‧‧‧縱向收割刀具板
84‧‧‧搖動臂
84A‧‧‧前端部通過桿
85‧‧‧支撐框架
85A‧‧‧支撐框架
85B‧‧‧支撐框架
86‧‧‧支撐部
87‧‧‧罩
E‧‧‧發動機
圖1是通用聯合收割機的左側視圖。
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收割裝置)的主要部分俯視圖。
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主要部分左側視圖。
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前端部俯視 圖。
圖5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前端部後視圖。
圖6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視圖。
圖7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圖。
圖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左側視圖。
圖9是第三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的左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通用聯合收割機進行說明。
如圖1等所示,通用聯合收割機1在機體框架2的下方設有行駛裝置3,該行駛裝置3由用於在土壤面行駛的左右一對履帶構成,在機體框架2的上方左側設有進行脫粒、篩選的脫粒裝置4,在脫粒裝置4的前方設有對農田的莖桿進行收穫的收割前處理裝置(收割裝置)5。由脫粒裝置4脫粒、篩選出的穀粒貯存到設置於脫粒裝置4右側的穀粒容器6中,所貯存的谷粒利用由揚穀筒和橫向輸送筒構成的排出筒(省略圖示)向外部排出。另外,在機體框架2的上方右側設有供操作者搭乘的操作席。
其次,對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裝置5進行說明。此外,為了容易理解,表示出方向便於說明,但結構並不限定於此。
如圖2~6所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收割前處理 裝置5由供給裝置20、螺旋推運器裝置30、橫向收割刀具裝置(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扒摟裝置60、以及縱向收割刀具裝置(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構成。另外,圖7表示其動力傳遞構造。
(供給裝置)
供給裝置20是將由螺旋推運器裝置30搬送的稻子、小麥、大豆、蕎麥等的莖桿向脫粒裝置4搬送的裝置,設置在螺旋推運器裝置30與脫粒裝置4之間。
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未割側的前部,在上下方向上隔有規定間隔地軸支撐有軸(第二軸)27和軸(第三軸)28,該軸(第二軸)27支撐向螺旋推運器裝置30和扒摟裝置60傳動發動機E的驅動力(旋轉)的鏈輪27A、27B,該軸(第三軸)28支撐向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和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傳動發動機E的旋轉的鏈輪28A和變換機構28B。另外,在該框體21的後部軸支撐有軸(第一軸)26,該軸(第一軸)26支撐向供給裝置20等傳動發動機E的旋轉的皮帶輪26A、26B及鏈輪26C、26D、26E。另外,為了停止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和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的驅動安全地進行手割作業,在傳動發動機E的旋轉的軸28與變換機構28B的基部之間設有離合器28C,在該離合器28C設有能夠手動操作的桿。
在鏈輪(第一鏈輪)26E、鏈輪(第二鏈輪)27A、鏈輪(第三鏈輪)28A上繞掛有傳動用的一個鏈12C,鏈12C的張力通過設置在鏈輪26E、27A的大致中間的張力臂而 調整到規定的範圍。
(螺旋推運器裝置)
螺旋推運器裝置30是將用扒摟裝置60扒摟的莖桿聚集到送入口32的前方並向供給裝置20轉移的裝置,配置在供給裝置20的前方,構成為比通用聯合收割機1的機體的整體寬度更寬。
螺旋推運器裝置30由螺旋推運器框架31、以及將扒摟的莖桿聚集到送入口32的前方的扒摟螺旋推運器33等構成。螺旋推運器框架31由左右一對側板、連結兩側壁的後面的後板、連結兩側板的一部分下面和後板的下面的底板形成為鏟鬥狀。另外,在兩側板的前端部設有將農田的莖桿分開的分草體39、39,在後板的左下部,形成將莖桿搬送到供給裝置20的送入口32,在底板的前端部設有將莖桿的秸稈切斷的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
兩側板的上面形成為從側面觀察時為從前側向後側前低後高(後面部分高)地傾斜,下面形成為從前側至中間大致水準,從中間至後側形成為朝向下側以圓弧狀突出。後板形成為從正面觀察時為大致長方形,底板形成為從側面觀察時為沿側板的下面從前側至中間為大致水準,從中間至後側形成為朝向下側以圓弧狀突出。此外,該螺旋推運器框架31也能夠利用焊接將由鋼材構成的兩側板和後板一體地形成,另外,也能夠將一張鋼材切斷、折曲而一體形成。並且,側板等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形狀,能夠按照用途形成為任意的形狀。
扒摟螺旋推運器33被旋轉自如地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兩側板的軸34支撐。在扒摟螺旋推運器33的外周緊固有搬送螺旋33A,該搬送螺旋33A向將由扒摟裝置60扒摟的莖桿聚集到送入口32的前方的方向傾斜,在扒摟螺旋推運器33的與送入口32相對的部位,為了防止莖桿的滯留而自由出沒地具備多個扒摟指部33B。
支撐扒摟螺旋推運器33的軸34在比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靠左側延伸設置,在軸34的左端部,隔有規定間隔地固定有鏈輪34A、34B。另外,在鏈輪27B、34A上繞掛有傳動用的鏈12D。
(橫向收割刀具裝置)
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是將由扒摟裝置60扒摟的莖桿、由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切斷了上部的油菜、菜花等的高矮高的莖桿等秸稈切斷的裝置,設置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底板的前端部,從側面觀察時,從前側向後側平緩地前低後高傾斜。
該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包括:固定的橫向下刀具52;支撐橫向下刀具52的橫向收割刀具板53;以及在由橫向下刀具52和橫向收割刀具板53形成的間隙中在左右方向往復移動的橫向上刀具51。
搖動臂54的前端部嵌入形成於橫向上刀具51的基部的凹部,後端部與軸(第四軸)29的前端部連結。若軸29進行往復轉動,則搖動臂54的前端部以軸29的軸心為中心進行往復搖動,橫向上刀具51在左右方向上進行往復移 動。
發動機E的旋轉經由鏈輪28A、變換機構28B等傳動到軸29。傳動到變換機構28B的輸入側的發動機E的旋轉利用具有一定角度地設置在變換機構28B的基部的偏角軸部被變換為往復轉動,使與輸出側連接的軸29繞該軸29的軸心進行往復轉動。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54的前端部在左右方向上進行往復搖動,從而使橫向上刀具51在左右方向上往復移動。此外,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為了減小因橫向上刀具51的移動而產生的振動等,也可以做成如下結構,即、將位於左側的水準上刀具和位於右側的水準上刀具各自分開形成,使左側的水準上刀具和右側的水準上刀具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往復滑動。
(扒摟裝置)
扒摟裝置60是將倒伏的莖桿、大豆、蕎麥等的高矮低的莖桿、以及油菜、菜花等的高矮高的莖桿向螺旋推運器裝置30扒摟的裝置,遍及螺旋推運器裝置30的大約整體寬度而設置在螺旋推運器裝置30的上側前方。
扒摟裝置60由扒摟輪61、以及使扒摟輪61上下移動的臂63等構成。
臂63的基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在軸68上,該軸68旋轉自如地軸支撐在從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兩側板豎立設置的支撐部66上,中間部與使臂63在上下方向上升降的液壓缸等升降裝置67的前端部連結,在前端部軸支撐有軸 (第五軸)62,該軸(第五軸)62支撐扒摟輪61。此外,升降裝置67的基端部安裝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
在軸支撐於支撐部66的軸68的右側端部支撐有鏈輪68A,在左側端部支撐有鏈輪68B,在支撐扒摟輪61的軸62的右側部支撐有鏈輪62A,在鏈輪34B、68B上繞掛有鏈12E,在鏈輪62A、68A上繞掛有傳動用的帶11C。
扒摟輪61形成為從側面觀察時為大致五角形狀,在五個部位的各拐角部設有叉支撐桿65,在叉支撐桿65上沿橫向隔有規定間隔地懸掛有多個撥禾叉64。另外,扒摟輪61被支撐在臂63的前端部的軸62上。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是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方將相互纏繞的莖桿切斷的裝置,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設置在比扒摟輪61的軸62靠前方,下端部設置在比分草體39靠後方。另外,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設置成從上端部朝向下端部平緩地前高後低地傾斜(傾斜角約60度)。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包括:將莖桿切斷的固定的縱向下刀具82;支撐縱向下刀具82的縱向收割刀具板83;以及在由縱向下刀具82和縱向收割刀具板83形成的間隙中在上下方向進行往復移動的縱向上刀具81。
搖動臂84的前端部通過桿84A嵌入形成於縱向上刀具81的基部的凹部,基部固定在軸29的前端部。若搖動臂84進行往復轉動,則桿84A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搖 動,從而縱向上刀具81在上下方向上進行往復移動。
發動機E的旋轉經由鏈輪28A、變換機構28B等傳動到軸29。傳動到變換機構28B的輸入側的發動機E的旋轉使與輸出側連接的軸29繞該軸29的軸心往復轉動。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84的前端部(左側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進行往復搖動,並通過桿84A使縱向上刀具81在上下方向上往復移動。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的縱向收割刀具板83的上端部利用螺栓等連結機構安裝在從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左面朝向前方上側豎立設置的支撐框架85的前端部,下端部利用螺栓等連結機構安裝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左面的前側部。另外,支撐框架85的基部與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左面的支撐部86的槽嵌合,在縱向收割刀具板83與支撐框架85之間設有金屬制的罩87。
(動力傳遞)
如圖7所示,從發動機E輸出的動力被輸入到對行駛裝置3進行驅動的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0,從該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0輸出的動力的一部分通過傳動用的帶11A、11B而被傳動到皮帶輪26A、26B。該皮帶輪26A、26B支撐在軸26上,該軸26旋轉自如軸支撐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後側。傳動到皮帶輪26A、26B的旋轉經由軸26傳動到鏈輪26C、26D、26E。此外,軸26以左右方向姿勢支撐在機體框架2或脫粒裝置4的前側的部位, 利用該軸26以升降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收割前處理裝置5。
在鏈輪26C、26D和支撐在旋轉自如地軸支撐於框體21的前部的軸22上的左右一對鏈輪(省略圖示)上繞掛架設有多個凸塊(lug)的左右鏈(莖桿搬送用的鏈)12A、12B,通過將動力傳動到鏈輪26C、26D,驅動鏈12A、12B。由此,能夠將移送到供給裝置20的前方的送入口32的莖桿搬送到設置在後方的脫粒裝置4。
鏈輪26E的旋轉經由鏈12C傳動到鏈輪27A、28A。鏈輪27A、28A的各個支撐在軸27、28上,該軸27、28以旋轉自如的方式軸支撐地配置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左側(未割側)。如圖2所示,軸28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後板的左端部背面側。傳動到鏈輪27A的旋轉經由軸27傳動到鏈輪27B。
傳動到鏈輪27B的旋轉經由鏈12D傳動到鏈輪34A。鏈輪34A軸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右的側板之間,且支撐在對扒摟螺旋推運器33進行支撐的軸34上。由此,發動機E的旋轉傳動到扒摟螺旋推運器33,能夠將由扒摟裝置60等扒摟到螺旋推運器裝置30的莖桿移送到供給裝置20的前方的送入口32。
傳動到鏈輪34A的旋轉經由軸34傳動到鏈輪34B。傳動到鏈輪34B的旋轉經由鏈12E傳動到被軸68支撐的鏈輪68B。軸68支撐在從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右的側板豎立設置的支撐部66。傳動鏈輪68B的旋轉經由軸68 傳動到固定在該軸68的右端的皮帶輪68A。
傳動到皮帶輪68A的旋轉經由傳動用的帶11C傳動到固定於軸62上的皮帶輪62A,該軸62旋轉自如地軸支撐在扒摟裝置60的臂63的前端部。在軸62上支撐有扒摟輪61,由此,發動機E的旋轉傳動到扒摟輪61,能夠將農田中倒伏的莖桿、高矮低的莖桿等扒摟到螺旋推運器裝置30。
傳動到鏈輪28A的旋轉經由軸28傳動到變換機構28B。傳動到變換機構28B的輸入側的旋轉在具有一定角度地設置在變換機構28B的基部的偏角軸部變換成大致前進運動,作為軸29的往復轉動被輸出。即、該變換機構28B的外殼部的上下端部以前後方向的軸心為中心,在左右方向(軸28的軸心方向)上進行往復搖動運動。在軸29的後端部安裝有上下臂29A,利用該臂29A的後端部支承從變換機構28B的外殼部的上下端部突出的銷28P。
傳動到變換機構28B且由變換機構28B變換成往復轉動的旋轉經由軸29傳動到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的搖動臂54和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的搖動臂84。此外,在軸29的前端部隔有規定間隔地連結有使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的橫向上刀具51在左右往復運動的搖動臂54、和使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的縱向上刀具81在上下往復運動的搖動臂84。由此,發動機E的旋轉傳動到橫向收割刀具裝置50的橫向上刀具51,能夠將由扒摟輪61扒摟的莖桿的秸稈切斷。另外,發動機E的旋轉傳動到縱向收割刀具裝置 80的縱向上刀具81,能夠將油菜、菜花等的高矮高的莖桿切斷。
其次,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注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如圖8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A是適合於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方將相互纏繞的油菜、菜花等高矮高的莖桿切斷的裝置。如圖8所示,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A形成為全長比第一實施方式的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更長,比扒摟裝置60的上端部更靠上方地延伸設置。另外,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A的上端部設置在比扒摟輪61的軸62更靠前方,下端部設置在比分草體39更靠後方。另外,第二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A設置成從上端部朝向下端部前高後低地傾斜(傾斜角約75度)。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A的縱向收割刀具板83的上端部支撐在從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面朝向前方上側豎立設置的支撐框架85A上,下端部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左面的前側部。此外,支撐框架85A的基部固定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面。
發動機E的旋轉經由鏈輪26E、鏈12C傳動到鏈輪27A、28A。鏈輪27A、28A分別支撐在軸27、28上,該軸27、28旋轉自如軸支撐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左側。
傳動到鏈輪28A的旋轉經由軸28傳動到皮帶輪28D。傳動到皮帶輪28D的旋轉經由帶12F傳動到皮帶輪24A。 皮帶輪24A支撐在軸24上,該軸24旋轉自如地軸支撐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左側。傳動到皮帶輪24A的旋轉通過軸24傳動到變換機構28B。傳動到變換機構28B的輸入側的旋轉變換成往復轉動,使變換機構28B的輸出側的軸29以該軸29的軸心為中心進行往復轉動。
搖動臂54的前端部嵌入形成於橫向上刀具51的基部的凹部,基部與軸29的前端部連結,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54的前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往復搖動並使橫向上刀具51在左右方向上往復移動。另外,搖動臂84的前端部嵌入形成於縱向上刀具81的基部的凹部,基部與軸29的前端部連結,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84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往復搖動並使縱向上刀具81在上下方向上往復移動。
其次,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注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如圖9所示,第三實施方式的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是使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的重心接近於機體,且降低了切斷時產生的振動、噪音的裝置。如圖9所示,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形成為全長比第一實施方式的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更長,比扒摟裝置60的上端部更靠上方延伸設置。另外,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的上端部設置在比扒摟輪61的軸62靠後方,下端部設置在比分草體39靠後方。另外,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設置成從上端部朝向下端部前低後 高地傾斜(傾斜角約75度)。
縱向收割刀具裝置80B的縱向收割刀具板83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支撐在從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面朝向前方上側豎立設置的支撐框架85B上,下端部支撐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左面的前側部。此外,支撐框架85A的基部固定在螺旋推運器框架31的左側板的上面。
發動機E的旋轉經由鏈輪26E、鏈12C傳動到鏈輪27A、28A。鏈輪27A、28A分別支撐在軸27、28上,該軸27、28旋轉自如地軸支撐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左側。
傳動到鏈輪28A的旋轉通過軸28傳動到皮帶輪28D。傳動到皮帶輪28D的旋轉經由帶12F傳動到皮帶輪24A。皮帶輪24A支撐在軸24上,該軸24旋轉自如地軸支撐在供給裝置20的框體21的左側。傳動到皮帶輪24A的旋轉通過軸24傳動到變換機構28B。傳動到變換機構28B的輸入側的旋轉變換成往復轉動,使變換機構28B的輸出側的軸29以該軸29的軸心為中心進行往復轉動。
搖動臂54的前端部嵌入形成於橫向上刀具51的基部的凹部,基部與軸29的前端部連結,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54的前端部在左右方向上進行往復搖動並使橫向上刀具51在左右方向上往復移動。另外,搖動臂84的前端部嵌入形成於縱向上刀具81的基部的凹部,基部與軸29的前端部連結,伴隨軸29的往復轉動,搖動臂84的前 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進行往復搖動並使縱向上刀具81在左右方向上進行往復移動。
10‧‧‧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
11A‧‧‧傳動用的帶
11B‧‧‧傳動用的帶
11C‧‧‧傳動用的帶
12A‧‧‧驅動鏈
12B‧‧‧驅動鏈
12C‧‧‧鏈
12D‧‧‧鏈
12E‧‧‧鏈
20‧‧‧供給裝置(供給裝置)
22‧‧‧軸
26‧‧‧軸(第一軸)
26A‧‧‧皮帶輪
26B‧‧‧皮帶輪
26C‧‧‧鏈輪
26D‧‧‧鏈輪
26E‧‧‧鏈輪(第一鏈輪)
27‧‧‧軸(第二軸)
27A‧‧‧鏈輪(第二鏈輪)
27B‧‧‧鏈輪
28‧‧‧軸(第三軸)
28A‧‧‧鏈輪(第三鏈輪)
28B‧‧‧變換機構
28P‧‧‧銷
29‧‧‧軸(第四軸)
29A‧‧‧臂
33‧‧‧扒摟螺旋推運器
34‧‧‧軸
34A‧‧‧鏈輪
34B‧‧‧鏈輪
50‧‧‧橫向收割刀具裝置(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
51‧‧‧橫向上刀具
54‧‧‧搖動臂
61‧‧‧扒摟輪
62‧‧‧軸(第五軸)
62A‧‧‧鏈輪
68‧‧‧軸
68A‧‧‧皮帶輪
68B‧‧‧傳動鏈輪
80‧‧‧縱向收割刀具裝置(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
81‧‧‧縱向上刀具
84‧‧‧搖動臂
E‧‧‧發動機

Claims (6)

  1. 一種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具備:扒摟莖桿的扒摟輪(61);將收割對象的莖桿和收割對象外的莖桿切斷並分離的縱向姿勢的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對收割對象的莖桿進行收割的橫向姿勢的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將收割後的莖桿向送入口(32)搬送的扒摟螺旋推運器(33);以及將搬送到該送入口(32)的莖桿向脫粒裝置(4)送入的供給裝置(20),前述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的特徵在於:在前述供給裝置(20)的後部具備向該供給裝置(20)輸入驅動力的第一軸(26),在前述供給裝置(20)的前部具備:向前述扒摟螺旋推運器(33)及扒摟輪(61)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二軸(27);以及向前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及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側輸出驅動力的第三軸(28),前述第一軸(26)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通過傳動用鏈(12C)連動。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具備驅動前述第二收割刀具裝置(50)的第四軸(29),在該第四軸(29)與前述第三軸(28)之間設置將該第三軸(28)的一方向旋轉變換為第四軸(29)的往復轉動的變換機構(28B)。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在前述第三軸(28)與變換機構(28B)之間設置斷開 及連接從該第三軸(28)向變換機構(28B)的驅動力的傳遞的離合器(28C)。
  4.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在供給裝置(20)的外側配置前述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和第二軸(27)及第三軸(28),在前述第一軸(26)的外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一鏈輪(26E)、前述第二軸(27)的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二鏈輪(27A)、以及前述第三軸(28)的內側端部所配備的第三鏈輪(28A)上,繞掛傳動用的一個鏈(12C)。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將前述扒摟輪(61)做成升降自如的結構,將前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高後低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前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
  6.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聯合收割機之收割裝置,其中將前述扒摟輪(61)做成升降自如的結構,將前述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以前低後高的傾斜姿勢配置在比扒摟輪(61)的旋轉軸即第五軸(62)還靠後側的位置,將該第一收割刀具裝置(80)的上端部配置在比下降狀態的扒摟輪(61)還高的位置上。
TW102113060A 2012-04-27 2013-04-12 Harvester Combine Harvester TWI594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3047A JP2013230097A (ja) 2012-04-27 2012-04-27 汎用コンバイン
JP2012102556A JP2013230089A (ja) 2012-04-27 2012-04-27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前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408A true TW201345408A (zh) 2013-11-16
TWI594691B TWI594691B (zh) 2017-08-11

Family

ID=4937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3060A TWI594691B (zh) 2012-04-27 2013-04-12 Harvester Combine Harvest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06523B1 (zh)
CN (2) CN103371023B (zh)
MY (1) MY171429A (zh)
TW (1) TWI594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691B (zh) * 2012-04-27 2017-08-11 Iseki Agricult Mach Harvester Combine Harvester
KR101686295B1 (ko) * 2014-09-01 2016-12-14 동양물산기업 주식회사 풀피드형 콤바인의 예취부 동력전달장치
CN106612908A (zh) * 2016-12-29 2017-05-10 见保林 秸秆粉碎均匀且防碎秆飞溅的升降式下割台
KR102018574B1 (ko) 2017-11-20 2019-09-09 함영철 원형칼날이 부착된 농업용 콤바인의 픽업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5874B2 (ja) * 1991-02-28 2002-01-15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JPH0750918A (ja) * 1993-08-18 1995-02-28 Iseki & Co Ltd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動力伝達装置
JP3409395B2 (ja) * 1993-11-10 2003-05-2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KR100348801B1 (ko) * 1998-12-21 2002-12-11 동양물산기업 주식회사 예취부의자동상승기능및예취피드체인의연동멈춤기능을갖는콤바인
JP3959101B2 (ja) * 2006-05-02 2007-08-15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08245610A (ja) * 2007-03-30 2008-10-16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JP5155789B2 (ja) * 2008-09-12 2013-03-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KR101131819B1 (ko) * 2009-08-31 2012-03-30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예취장치
TWI594691B (zh) * 2012-04-27 2017-08-11 Iseki Agricult Mach Harvester Combine Harves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1023A (zh) 2013-10-30
KR101506523B1 (ko) 2015-03-27
MY171429A (en) 2019-10-14
TWI594691B (zh) 2017-08-11
KR20130121734A (ko) 2013-11-06
CN203243710U (zh) 2013-10-23
CN103371023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2383B1 (en) Grain-moving arrangement for an agricultural combine
CN105025699B (zh) 联合收割机
TWI594691B (zh) Harvester Combine Harvester
CN203735076U (zh) 联合收割机
JP543637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4124182A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394682B (zh) 联合收割机
JP6542107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938139B (zh) 联合收割机
JP6555795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2354078U (zh) 联合收割机
JP5355241B2 (ja) 走行車両
CN104135847A (zh) 联合收割机
JP7337040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034547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8882679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4780753A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851484U (zh)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卸粮机构及具有该卸粮机构联合收割机
CN102918986A (zh) 一种微型稻麦联合收割机
CN1689391A (zh) 小车式轻便型联合收割机
JP2002017139A (ja) コンバインの引起装置
CN106385942B (zh) 联合收割机
JP623433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042062A (ja) コンバイン
JPH11253036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