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6501A -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6501A
TW201326501A TW101133977A TW101133977A TW201326501A TW 201326501 A TW201326501 A TW 201326501A TW 101133977 A TW101133977 A TW 101133977A TW 101133977 A TW101133977 A TW 101133977A TW 201326501 A TW201326501 A TW 2013265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sheet
roller
embossing
continuous fiber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3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isuke Miyake
Takeshi Bandoh
Yoshihide Ishikawa
Hiroyuki Ono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26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65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3/00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 D06C23/04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by shrinking, embossing, moiréing, or crê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 D06C3/06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by rotary disc, roller, or like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課題係有關於提供不存在纖維斷裂或薄片本身的破裂之柔軟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對作為纖維薄片(10A)之材料的連續纖維薄片(10)之搬運速度進行調整的送出驅動步驟(12);以及將連續纖維薄片(10)供給至往與其移動方向(MD)交叉之方向(CD)延伸的複數輥齒(25、26)之嚙合部分(28),於移動方向(MD)用以形成連續凹凸狀之皺褶(29)的皺褶形成步驟(13),送出驅動步驟(12)之送出速度(V1)比前述皺褶形成步驟(13)之送出速度(V2)更為高速,並且將連續纖維薄片(10)以在移動方向(MD)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皺褶形成步驟(13),使非彈性體纖維不被機械性斷裂而在連續纖維薄片(10)形成皺褶(29),將連續纖維薄片(10)切斷成既定尺寸。

Description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濕紙巾等所使用之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具體而言,係實質上具有非伸縮性,並且藉由具有立體形狀而較為柔軟之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以往,包含對纖維薄片賦予柔軟性或伸長性之步驟的製造方法係眾所周知。例如,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對一對齒輪輥之嚙合部分連續供給具有伸縮性的纖維薄片,藉此將其延伸至所須之拉伸倍率之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77384號公報(JP2007-177384A)
依據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發明有關的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使至少在一部分含有彈性體纖維之伸縮性薄片以伸長的狀態供給至齒輪輥之嚙合部分,藉此能夠賦予所須的柔軟性和伸長性。另外,由於薄片本身彈性伸縮,因而即使以輥齒的嚙合部分使薄片一邊變形一邊伸展亦無纖維斷裂之虞。另一方面,為了賦予膨鬆性與柔軟性,對使用 於濕紙巾等不含彈性體纖維,主要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之連續纖維薄片使用齒輪輥賦予立體形狀之場合中,由於係在被賦予固定張力之狀態下供給至齒輪輥之嚙合部分,可能使非彈性體纖維斷裂,而在連續纖維薄片的一部分形成複數孔洞。
本發明之課題係以往之纖維薄片及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之改良,提供不存在纖維斷裂或薄片本身的破裂,被賦型為立體形狀之柔軟的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之第1發明係以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之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為對象。
第1發明,其特徵係包含:對作為前述纖維薄片之材料的連續纖維薄片之搬運速度進行調整的送出驅動步驟;以及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供給至往與其移動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複數輥齒之嚙合部分,於前述移動方向用以形成連續凹凸狀之皺褶的皺褶形成步驟,前述送出驅動步驟之送出速度比前述皺褶形成步驟之送出速度更為高速,並且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以在前述移動方向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前述皺褶形成步驟,使前述非彈性體纖維不被機械性斷裂而在前述連續纖維薄片形成前述皺褶,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切斷成既定尺寸。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之第2發明係以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之纖維薄片為對象。
第2發明其特徵為:具有第1方向和與其正交的第2方向、擦拭面和其相反側的固定面,並且包含:於前述第1方向交互配置且分別往前述第2方向延伸的凸部和凹部,以及格子狀的壓花加工線和被前述壓花加工線包圍的非壓花加工區域。
依據本發明之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中之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送出驅動步驟的送出速度比皺褶形成步驟的送出速度更為高速,而且於連續纖維薄片在流向上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皺褶形成步驟。所以,能夠於皺褶形成時不使構成連續纖維薄片的非彈性體纖維被機械性斷裂,而對連續纖維薄片形成往其移動方向連續之皺褶。另外,藉由該製造方法所製造之纖維薄片,被立體地賦型有凹凸而柔軟,在作為擦拭用之濕薄片使用的場合中,能夠有效地擦拭附著於對象物之污垢。
參照第1圖及第2圖,本發明之纖維薄片10A的材料,亦即連續纖維薄片10之製造裝置11係具有:連續纖維薄片10進行移動之機械方向(移動方向)MD和與其正交之交叉方向CD、以及與該些正交之上下方向Z。針對製造裝置11之結構從上流側向下流側進行說明,係具有:對連續纖維薄片10之供給量進行調整的送出驅動部 12、用以對連續纖維薄片10賦予往機械方向MD連續之凹凸狀皺褶29的皺褶形成部13、用以對連續纖維薄片10賦予格子狀壓花加工線的壓花加工部14、將連續纖維薄片10裁斷成所須大小的切斷部15、以及使其含浸水或藥液等液體的液體含浸部16。此外,通過壓花加工部14之連續纖維薄片10透過導引輥18藉著第2驅動輥19被施加所定張力往機械方向MD搬運。
<連續纖維薄片>
連續纖維薄片10係厚度約0.3~1.0mm,較佳為約0.5~0.7mm,質量約30~80 g/m2之往機械方向MD連續的薄片,並且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之實質上具有非伸縮性。「實質上非伸縮性」係指構成纖維本身不會伸長,換言之,即不含彈性體纖維之意,包含在構成纖維彼此的交點處交絡或熔接的纖維彼此分離、藉由纖維彼此之交絡或熔接等使纖維的立體形狀產生構造上的變化。
非彈性體纖維係除了紙漿、棉、嫘縈纖維等吸水性高的纖維素系纖維之外,還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的合成纖維,並且合成纖維可為短纖維也可為長纖維,芯鞘型之複合纖維亦可。以各纖維之結合方法而言,能夠使用各種眾所周知的結合方法,但為了使連續纖維薄片10具有膨鬆性與柔軟性,較佳為使用藉由水針法使纖維彼此以流體進行交絡之方法或藉由熱風法等進行熱風處理使纖維彼此熱熔接之方法。另外,連續纖維薄片10,為 了在壓花加工部14將纖維彼此壓接賦予所須之形狀圖案,較佳為一部分具有熱塑性纖維。另外,連續纖維薄片10亦可由前述纖維之混合比率不同的複數纖維層形成。
<送出驅動部(送出驅動步驟)>
送出驅動部12係用以對施加固定張力而被往機械方向MD搬運之連續纖維薄片10的皺褶形成部13之供給量進行調整的手段,並且具有第1驅動輥20和複數導引輥21a、21b、21c。第1驅動輥20,係其圓周速度(mm/sec)V1較後述皺褶形成部13之一對齒輪輥22、23的圓周速度(mm/sec)(後述輥齒25、26之齒尖25b、26b的旋轉速度)V2更為高速,換言之,齒輪輥22、23之圓周速度V2較第1驅動輥20之圓周速度V1更為低速。連續纖維薄片10由於被供給至在皺褶形成部13以比第1驅動輥20之圓周速度V1更為低速進行旋轉之齒輪輥22、23的嚙合部位28而通過,因而不鬆弛地在導引輥21c和皺褶形成部13之間被搬運。
第1驅動輥20之圓周速度V1係與第2驅動輥19之圓周速度同等,比齒輪輥22、23之圓周速度V2更為高速,並且圓周速度V1相對於圓周速度V2的比率(V1/V2×100)大約101~200%、較佳為約101~140%。換言之,第1驅動輥20相對於齒輪輥22、23之圓周速度V2為1.01倍~2.0倍,更佳為以1.01~1.4倍之圓周速度V1進行旋轉。因而,如第4圖所示,於皺褶形成部13之嚙 合部位28係以每單位時間(秒)來供給連續纖維薄片10的量,該連續纖維薄片10係對於其機械方向MD之既定長度尺寸L具有既定倍率之長度尺寸。不過,該供給量係與齒輪輥22、23之輥齒25、26彼此之嚙合部位的深度D成比例,能夠依照其深度D做適當增減。
<皺褶形成部(皺褶形成步驟)>
參照第2圖及第3圖,於皺褶形成部13具備一對齒輪輥22、23,該一對齒輪輥22、23係具有於外周面往交叉方向CD延伸相互嚙合之複數輥齒(gear)25、26,藉由對該些各齒輪輥22、23彼此之嚙合部位28供給連續纖維薄片10,在連續纖維薄片10形成有於機械方向MD連續之凹凸狀皺褶29。各齒輪輥22、23的輥齒25、26係朝向各輥22、23之旋轉軸30、31的徑外方向而錐狀延伸之剖面略梯形,並且具有基端部25a、26a和齒尖25b、26b。於齒輪輥22之輥齒25的圓周方向相鄰接之齒尖25b彼此間隔尺寸(間距。於齒輪輥22的圓周方向相鄰之輥齒25的中心部間之間隔尺寸)R約1.0~4.0mm。另外,各輥齒25之齒尖25b的寬度尺寸W1約0.2~1.2mm;各輥齒25之基端部25a的寬度尺寸W2約0.5~1.5mm;齒溝27之基端部25a間的寬度尺寸W3約0.5~1.5mm;齒溝27之深度(輥齒25之高度)H約0.8~3.0mm;輥齒25、26彼此之嚙合部位的深度D約0.2~1.0mm。此外,齒輪輥23之各輥齒26與齒輪輥22之各輥齒25具有相同 形狀大小、相同尺寸。另外,各輥齒25、26之齒尖25b、26b與連續纖維薄片10壓接時,為了防止連續纖維薄片10發生斷裂故較佳為倒角。
在各齒輪輥22、23之旋轉軸30、31設有用以分別獨立地傳達驅動力之驅動手段(未圖示)。各齒輪輥22、23係以相同之圓周速度V2驅動旋轉,對齒輪輥22、23彼此的嚙合部分28供給在送出驅動部12鬆弛且實質未被伸長狀態的連續纖維薄片10。連續纖維薄片10之「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係指包含薄片本身未被延伸,於連續纖維薄片10被搬運之過程中稍微產生扭曲的場合之意,該狀態之連續纖維薄片10的伸長倍率約1.05倍以下。
參照第4圖,如此般由於連續纖維薄片10在被施加較低張力,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皺褶形成部13,因而在相互嚙合並且在相鄰之輥齒25、26的齒尖25b、26b間傾斜之部分幾乎未被施加張力。因此,連續纖維薄片10被各輥齒25、26之齒尖25b、26b壓接藉此往機械方向MD被依序折彎,而形成朝機械方向MD連續之凹凸狀皺褶29。另外,由於在幾乎未被施加到張力之狀態將連續纖維薄片10供給至皺褶形成部13來形成皺褶29,因而不會有在皺褶29形成時讓用以形成連續纖維薄片10的非彈性體纖維被伸展而機械性斷裂、或在連續纖維薄片10之一部分產生孔洞之虞。另外,與具有彈性體纖維之場合相比容易附加以皺褶折彎之性質,而無於製造中皺褶復原成平坦狀,其膨鬆性降低之虞。
連續纖維薄片10相對於輥齒25、26之齒尖25b、26b被以約50~77度的角度(折角)α折彎。在折角α為50度以上的場合,容易對連續纖維薄片10附加以皺褶29折彎之性質,即使在使其含浸於水或藥液使纖維膨潤之場合中亦無皺褶29的形狀大幅走樣之虞。所以,連續纖維薄片10具有所須的膨鬆性及柔軟性,並且在作為嬰兒的濕紙巾使用時,能夠利用皺褶的凹凸形狀來將新生兒特有的軟便充分地加以擦拭(刮去)。此外,折角α為50度以上即可發揮該效果,若在77度以上時,輥齒25、26由於以銳角咬入連續纖維薄片10而有造成連續纖維薄片10斷裂之虞。
如此般,要在上述折角α之範圍內確實地使連續纖維薄片10在嚙合部分28折彎,較佳為設定成:連續纖維薄片10之厚度約0.5~0.7mm,第1驅動輥之圓周速度V1對於齒輪輥22、23之圓周速度V2的比率約101~140%,嚙合部位之深度D約0.2~0.5mm。
此外,齒輪輥22、23,亦可雙方或任一方被加熱至既定之溫度、例如,亦可在齒輪輥22、23之旋轉軸設置加熱手段(未圖示)來將齒輪輥22、23全體進行加熱。在對齒輪輥22、23進行加熱之場合,藉由其加熱作用容易附加皺褶29之折彎性質,能夠使其保形性進一步提升。具體而言,例如於連續纖維薄片10使用纖維素系纖維時,由於藉由被加熱之齒輪輥22、23推壓,使其纖維本身本來所含有的水分蒸發,纖維變硬,因而容易賦型成既 定形狀。不過,將齒輪輥22、23進行加熱之場合的加熱溫度,在連續纖維薄片10含有熱塑性纖維的場合,較佳為至少設定成其熱熔接溫度以下(熱塑性纖維於使用聚乙烯之場合設定在約100℃以下,使用聚丙烯的場合設定在約100~150℃的範圍)。齒輪輥22、23之齒尖25b、26b的溫度,於室內比加熱手段之設定溫度更低約5℃左右,藉由將設定溫度設定至少比熱塑性纖維之熔接溫度更低,藉此熱塑性纖維彼此不會熔接而硬化,而無因皺褶29而損及連續纖維薄片10的柔軟性之虞。
<壓花加工部(壓花加工步驟)>
如第2圖所示,壓花加工部14係由外周面40a具有網目狀之壓花部41的壓花輥40,以及與壓花輥40離間對向配置之外周面42a平坦的加壓輥42所構成。使連續纖維薄片10於壓接在壓花輥40和加壓輥42之間所形成的間隙的狀態下通過,藉此將壓花部41和加壓輥42之外周面42a所產生線壓施加於連續纖維薄片10,能夠在連續纖維薄片10形成以壓花部41所產生之格子狀的後述壓花加工線45。壓花輥40和加壓輥42係直徑約200~400mm之具有既定曲率半徑的大致相同形狀大小,相互離間約0.1mm之狀態對向配置。壓花輥40可在其旋轉軸43設置加熱手段對全體進行加熱。具體而言,能夠將壓花輥40全體進行加熱使壓花部41成為約90~120℃。對壓花輥40加熱時,即使在連續纖維薄片10不含熱塑性纖維的場 合,藉由推壓加熱之壓花部41以其加熱作用使纖維硬化、壓縮而更容易賦型成既定形狀。
此外,於連續纖維薄片10其一部分包含熱塑性纖維之場合,壓花輥40係熱塑性纖維之熔接溫度以下,並且藉著在纖維軟化之狀態下進行加壓而接著,被加熱至可賦型成所須形狀程度的溫度。於該場合,連續纖維薄片10之上面被壓接使其一部份硬化,但上下面皆維持作為纖維的柔軟性。另外,壓花部41所壓成之壓花加工線45,在只要能發揮保持後述皺褶29形狀的效果下,即使不是格子狀,而是至少往交叉於皺褶29之凹凸狀部位的方向延伸者亦可。
壓花輥40之圓周速度(mm/sec)V3,較齒輪輥22、23之圓周速度V2更為高速。另外,如第1圖所示,皺褶形成部13和壓花加工部14之間設有離間部位48,但由於皺褶形成部13和壓花加工部14並未相互接近,而是如此般設有固定離間距離,藉此皺褶形成部13加熱形成之皺褶29被冷卻固定時間後移動至壓花加工部14,因而即使被壓花加工部14加熱加壓亦能夠使皺褶29不易復原成平坦狀。
<切斷部(切斷步驟)>
再次參照第1圖,通過壓花加工部14之連續纖維薄片10透過導引輥18藉著第2驅動輥19被施加所定張力往機械方向MD搬運後,在切斷部15(以固定速度進行旋 轉之切割輥50以及承受切割輥50之輥齒的砧輥51所構成)被切割成所須大小,製得纖維薄片10A。纖維薄片10A藉由輸送帶53往機械方向MD搬運。此外,由於連續纖維薄片10藉由第2驅動輥19被施加固定張力,因而較佳為切割輥50之圓周速度(mm/sec)被設定成比壓花輥40之圓周速度V2更高速。
<液體含浸部(液體含浸步驟)>
於切斷部15切斷成所須大小之纖維薄片10A,在液體含浸部16含浸於水或藥液等液體。用以含浸纖維薄片10A之藥液組成,係依照所製造之濕薄片的用途而不同,並且例如在將連續纖維薄片10作為幼兒之濕紙巾使用之場合,能夠使用丙二醇10質量%和水90質量%的混合液,以及丙二醇7質量%和對羥基苯甲酸酯0.5質量%、水92.5質量%的混合液等。另外,於液體含浸部16用以含浸連續纖維薄片10之液體的含浸率,較佳為約200~400%。若含浸率在該範圍內,於含浸於液體時皺褶29之立體的凹凸形狀無變皺走樣之虞,另外,即使於將纖維薄片10A含浸於液體所形成之濕薄片從個別包裝取出經過一定時間場合亦不會乾燥,能夠有效地擦拭人體或動物軀體、桌面等之污垢。此外,液體含浸部16於製造裝置11並非必須,亦可將此省略用來製造不具濕潤性之乾拭用的薄片。
第5圖係藉由本發明之製造裝置11所製造之纖維薄 片10A的立體圖、第6圖係沿第5圖之VI-VI線的剖面圖。
參照第5圖,纖維薄片10A係具有:第1方向X和與其正交之第2方向Y、固定面61(相當於製造步驟之連續纖維薄片10的上面)、以及擦拭面62(相當於製造步驟之連續纖維薄片10的下面)。纖維薄片10A係具有:形成有在製造裝置11之皺褶形成部13被賦予的皺褶29的往第2方向Y延伸之複數條凸部63及凹部64。凸部63及凹部64於第1方向X被交互排列形成。另外,於纖維薄片10A,係形成有藉由製造裝置11之壓花加工部14所賦予之相互交叉的格子狀壓花加工線45,藉此,纖維薄片10A之固定面61係區分出壓花加工線45所包圍之複數略菱形的非壓花加工區域66。
如第6圖所示,纖維薄片10A形成有複數凹凸部63、64,藉此具有膨鬆性與柔軟性且觸感良好,並且能夠將身體的污垢等有效地擦拭。另外,纖維薄片10A包含有熱塑性纖維之場合,由於於壓花加工線45被壓接有熱塑性纖維,該部位中纖維薄片10A的一部分硬化,所以即使構成纖維薄片10A的纖維吸收到擦拭的水分等而膨潤,亦能夠防止被壓花加工線45所包圍之各非壓花加工區域66內的各凹凸部63、64復原成平坦狀而使其立體形狀走樣。另外,在壓花加工線45之固定面61側有一部分熱塑性纖維硬化,另一方面,在擦拭面62因為在熱塑性纖維被軟化的狀態未被加壓所以與固定面61相比未產生硬 化,即使將纖維薄片10A作為嬰兒的濕紙巾使用,亦無對嬰兒的皮膚造成刺激之虞。
於本發明之連續纖維薄片及構成其製造裝置之各構成構件,除了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材料之外,亦可無限制地使用在此種物品通常被使用之各種眾所周知的材料,另外,本發明之說明書及專利申請範圍中,「第1」及「第2」之用語係僅單純用於區別相同要素、位置等來使用。
與以上所記載之本發明有關之揭示至少可以摘要成下述事項。
一種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該纖維薄片係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其特徵為,包含:對作為纖維薄片之材料的連續纖維薄片之搬運速度進行調整的送出驅動步驟;以及將連續纖維薄片供給至往與其移動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複數輥齒之嚙合部分,於移動方向用以形成連續凹凸狀之皺褶的皺褶形成步驟,送出驅動步驟之送出速度比皺褶形成步驟之送出速度更為高速,並且將連續纖維薄片以在移動方向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皺褶形成步驟,使非彈性體纖維不被機械性斷裂而在連續纖維薄片形成皺褶,將連續纖維薄片切斷成既定尺寸。
一種纖維薄片,其係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具有第1方向和與其正交的第2方向、擦拭面和其相反側的固定面,並且包含:於第1方向交互配置且分別往前述第2方向延伸的凸部和凹部,以及格子狀的壓花加工線和被壓花加工線包圍的非壓花加工區域。
上述本發明,可包含至少下述的實施形態。
(1)進一步包含用以對連續纖維薄片賦與壓花加工線的壓花加工步驟,該壓花加工線係至少與皺褶所形成之凹凸形狀交叉而延伸。
(2)送出驅動步驟係具有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的驅動輥,皺褶形成步驟係由一對齒輪輥所構成,該一對齒輪輥係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具有於外周面往交叉方向延伸並且相互嚙合之複數輥齒。
(3)壓花加工步驟係由壓花輥及砧輥所構成,該壓花輥係具有從外周面突出的壓花部,並且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該砧輥係與其分離而對向配置。
(4)壓花輥係被加熱至既定溫度。
(5)齒輪輥係被加熱至既定溫度。
(6)進一步包含使從連續纖維薄片所得之前述纖維薄片含浸於液體的液體含浸步驟,前述液體之含浸率約200~400%。
(7)齒輪輥的前述輥齒之齒尖和被其彎曲之前述連續纖維薄片所成的角度約50~80度,且前述驅動輥以相對於前述齒輪輥之圓周速度約1.01~1.4倍的圓周速度進行旋轉,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之厚度約0.5~0.7mm。
10‧‧‧連續纖維薄片
10A‧‧‧纖維薄片
12‧‧‧送出驅動部(送出驅動步驟)
13‧‧‧皺褶形成部(皺褶形成步驟)
14‧‧‧壓花加工部(壓花加工步驟)
15‧‧‧切斷部
16‧‧‧液體含浸部(液體含浸步驟)
20‧‧‧第1驅動輥(驅動輥)
22‧‧‧齒輪輥
23‧‧‧齒輪輥
25、26‧‧‧齒輪輥之輥齒
25b,26b‧‧‧齒輪輥之齒尖
29‧‧‧皺褶
41‧‧‧壓花部
40‧‧‧壓花輥
45‧‧‧壓花加工線
61‧‧‧固定面
62‧‧‧擦拭面
63‧‧‧凸部
64‧‧‧凹部
66‧‧‧非壓花加工區域
CD‧‧‧交叉方向
MD‧‧‧機械方向(流向)
V1‧‧‧驅動輥之圓周速度
V2‧‧‧齒輪輥之圓周速度
X‧‧‧第1方向
Y‧‧‧第2方向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相關之連續纖維薄片之製造裝置的概略圖。
第2圖係表示製造裝置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第3圖係表示一對齒輪輥彼此嚙合部分的圖。
第4圖係表示前述連續纖維薄片被夾壓在一對齒輪輥彼此的嚙合部分狀態的圖。
第5圖係纖維薄片之立體圖。
第6圖係沿第5圖之VI-VI線的示意剖面圖。
10‧‧‧連續纖維薄片
11‧‧‧連續纖維薄片之製造裝置
13‧‧‧皺褶形成部(皺褶形成步驟)
14‧‧‧壓花加工部(壓花加工步驟)
18‧‧‧導引輥
19‧‧‧第2驅動輥
20‧‧‧第1驅動輥(驅動輥)
21a、21b、21c‧‧‧導引輥
22‧‧‧齒輪輥
23‧‧‧齒輪輥
28‧‧‧嚙合部位
29‧‧‧皺褶
30‧‧‧旋轉軸
40‧‧‧壓花輥
40a‧‧‧外周面
41‧‧‧壓花部
42‧‧‧加壓輥
42a‧‧‧外周面
43‧‧‧旋轉軸
45‧‧‧壓花加工線
CD‧‧‧交叉方向
MD‧‧‧機械方向(流向)

Claims (9)

  1. 一種纖維薄片的製造方法,該纖維薄片係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其特徵為,包含:對作為前述纖維薄片之材料的連續纖維薄片之搬運速度進行調整的送出驅動步驟;以及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供給至往與其移動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複數輥齒之嚙合部分,於前述移動方向形成連續凹凸狀之皺褶的皺褶形成步驟,前述送出驅動步驟之送出速度比前述皺褶形成步驟之送出速度更為高速,並且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以在前述移動方向實質未被伸長狀態下供給至前述皺褶形成步驟,使前述非彈性體纖維不被機械性斷裂而在前述連續纖維薄片形成前述皺褶,將前述連續纖維薄片切斷成既定尺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用以對前述連續纖維薄片賦與壓花加工線的壓花加工步驟,該壓花加工線係至少與前述皺褶所形成之凹凸形狀交叉而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送出驅動步驟係具有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的驅動輥,前述皺褶形成步驟係由一對齒輪輥所構成,該一對齒輪輥係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具有於外周面 往前述交叉方向延伸並且相互嚙合之複數輥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壓花加工步驟係由壓花輥及砧輥所構成,該壓花輥係具有從外周面突出的壓花部,並且以固定之圓周速度進行旋轉,該砧輥係與其分離而對向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壓花輥係被加熱至既定溫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齒輪輥係被加熱至既定溫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使從前述連續纖維薄片所得之前述纖維薄片含浸於液體的液體含浸步驟,前述液體之含浸率約200~40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齒輪輥的前述輥齒之齒尖和被其彎曲之前述連續纖維薄片所成的角度約50~80度,且前述驅動輥以相對於前述齒輪輥之圓周速度約1.01~1.4倍的圓周速度進行旋轉,前述連續纖維薄片之厚度約0.5~0.7mm。
  9. 一種纖維薄片,其係由非彈性體纖維所形成,具有第1方向和與其正交的第2方向、擦拭面和其相反側的固定面,並且包含:於前述第1方向交互配置且分別往前述第2方向延伸的凸部和凹部,以及格子狀的壓花加工線和被前述壓花加工線包圍的非壓花加工區域。
TW101133977A 2011-09-28 2012-09-17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65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3527A JP5871538B2 (ja) 2011-09-28 2011-09-28 繊維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501A true TW201326501A (zh) 2013-07-01

Family

ID=4799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977A TW201326501A (zh) 2011-09-28 2012-09-17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71538B2 (zh)
KR (1) KR101871860B1 (zh)
CN (1) CN103827387B (zh)
TW (1) TW201326501A (zh)
WO (1) WO20130466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506B (zh) * 2014-09-01 2017-06-11 Arai股份有限公司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145A (zh) * 2014-12-15 2015-04-22 广德施可达岩棉制造有限公司 三维岩棉压棉机
US11225753B2 (en) * 2017-08-25 2022-01-18 Foldimate, Inc. Domestic compact article folding machine having holding conveyors and folding method therefor
US11273625B2 (en) 2018-12-21 2022-03-15 The Clorox Company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substrates comprising sandwich layers and polyethylene
WO2020205360A1 (en) * 2019-04-02 2020-10-08 The Clorox Company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substrates comprising sandwich layers and polyethylene
CN112878075A (zh) * 2020-08-26 2021-06-0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连续竹纤维成套设备
CN115323697A (zh) * 2022-08-11 2022-11-11 淮安鸣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3d压花的成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80668A (ja) * 1982-04-16 1983-10-22 鈴木 芳裕 布地、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5814390A (en) * 1995-06-30 1998-09-29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Creased nonwoven web with stretch and recovery
JP3512302B2 (ja) * 1996-06-26 2004-03-29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プレス成形用紙を使用しプレス成形により成形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WO1999037839A1 (en) * 1998-01-23 1999-07-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a strong and soft nonwoven web
JP4540470B2 (ja) * 2004-12-27 2010-09-08 花王株式会社 水解性清拭物品
ITFI20050218A1 (it) * 2005-10-20 2007-04-21 Guglielmo Biagiotti Perfezionamenti ai metodi e dispositivi per la produzione di carte tissue e velo di carta da questi derivante
JP5191330B2 (ja) * 2008-09-19 2013-05-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産業用ワイプ
JP5021719B2 (ja) * 2009-12-18 2012-09-12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452949B2 (ja) * 2009-02-24 2014-03-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ル状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5478179B2 (ja) * 2009-09-30 2014-04-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堰止め部を有するクレープ紙
JP5479835B2 (ja) * 2009-09-30 2014-04-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水解性衛生薄葉紙及び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ロール
JP5268854B2 (ja) * 2009-10-09 2013-08-21 花王株式会社 柔軟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506B (zh) * 2014-09-01 2017-06-11 Arai股份有限公司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1538B2 (ja) 2016-03-01
KR20140072896A (ko) 2014-06-13
CN103827387A (zh) 2014-05-28
WO2013046653A1 (en) 2013-04-04
KR101871860B1 (ko) 2018-06-27
JP2013072162A (ja) 2013-04-22
CN103827387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26501A (zh) 纖維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CN107205861B (zh) 用于使纤维网变形的方法
TWI637838B (zh) Composite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310066B (zh) 片材的加工装置及片材的制造方法
ES2894897T3 (es) Aparato para fabricar un material elástico no tejido
TWI398354B (zh) A laminated body of a sheet-like member
JP6163489B2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249533B (zh) 用于使纤维网变形的方法
JP6396576B2 (ja) 有孔ウェブの作製方法
EP2842734B1 (en) Composite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sheet
JP2001321397A (ja) 積層材の製造方法
WO2014097839A1 (ja)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523232A (ja) 波形有孔ウェブ
JP6934405B2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614686B2 (ja) 伸縮性立体賦形シート
JP5127222B2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3316517A (zh) 伸缩性复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JP5623042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延伸装置
JP7092738B2 (ja) 伸縮性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20172713A (ja) 不織布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
JP7261212B2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6934485B2 (ja) シート片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US20230000693A1 (en) Composite web
JP5871232B2 (ja) 柔軟化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20092743A (ja) 複合伸縮シート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