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3136A -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 Google Patents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3136A
TW201303136A TW101118445A TW101118445A TW201303136A TW 201303136 A TW201303136 A TW 201303136A TW 101118445 A TW101118445 A TW 101118445A TW 101118445 A TW101118445 A TW 101118445A TW 201303136 A TW201303136 A TW 2013031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rail
wire
solar radiation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8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iji Kawai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fg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303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31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5/00Devices for drawing draperies, curtains, or the like
    • A47H5/02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urtains
    • A47H5/032Devices with guiding means and draw cor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E06B9/361Transmission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a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E06B9/362Travellers; Lamellae suspension stems
    • E06B9/364Operating mechanisms there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E06B9/362Travellers; Lamellae suspension stems
    • E06B9/365Distance pie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藉由在軌道(1)內轉動操作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索)(7),使日射遮蔽材(4)沿著軌道(1)搬送。操作線繩(7)係具有沿著軌道(1)互相平行延伸之一對線繩部、自軌道(1)之一端垂下之第一無端緣、及經由索支持部(9)而支撐於軌道(1)內的第二無端緣。索支持部(9)係具有定位解除手段(18a,18b)與導引部材(12),定位解除手段(18a,18b)係在第二無端緣利用作用於一對線繩部之兩方的拉伸力,而解除第二無端緣相對軌道的定位,導引部材(12)係在第二無端緣之定位被解除時,容許第二無端緣之移動至少使第一無端緣到達地板表面。

Description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垂直百葉窗或窗簾等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
垂直百葉窗係從可移動地支撐於懸掛軌道內之多數轉輪,可轉動地吊掛支撐每個簾片。並且,藉由操作裝置之操作,使各轉輪沿著懸掛軌道移動,以進行簾片之拉開操作及收合操作、以及簾片的轉動操作。
作為操作裝置之一種種類,已知有一種使簾片之搬送操作利用垂掛在懸掛軌道一端之操作線繩進行,並使簾片之角度調節操作利用同樣垂掛在懸掛軌道一端之操作棒進行的方式。
操作線繩係以循環無端式形成,且在懸掛軌道內沿著全長可轉動地抽拉,並在多數轉輪中僅連接到使前端移動之前導輪。並且,藉由操作線繩之操作,使前導輪移動,藉由使後續轉輪跟隨移動而拉開簾片,或是藉由使前導輪回推後續轉輪而將簾片收合至懸掛軌道之一端。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83275號公報)揭露一種在懸掛軌道內來回牽引的操作線繩連接至前導輪,並藉由此操作線繩之操作而可使簾片拉開以及收合的垂直百葉窗。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3905864號公報)揭露一種在懸掛軌道內來回牽引2條操作線繩,並藉由各操作線繩之操作而使簾片自懸掛軌道之兩端朝中央部拉開,或是朝 懸掛軌道之兩端收合的雙開式的垂直百葉窗。
上述垂直百葉窗中,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係自懸掛軌道之一端垂下。因此,操作線繩會妨礙在室內移動的居住者等的移動,且操作線繩所牽動之移動物體或操作裝置亦會有破損。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實公平3-17740號公報)係揭露一種窗簾軌道內掛裝有來回牽引繩索的滑輪,並具有調節繩索之鬆緊度之調節裝置的滑輪箱。具有此種滑輪箱的窗簾,自窗簾軌道垂下的繩索若被居住者等絆到,在繩索鬆緊度調節範圍內可容許居住者等之移動。
但是,由於繩索之鬆緊度調節範圍有限,無法確實防止妨礙到居住者之移動。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3545649號公報)第二實施形態揭露一種垂直百葉窗,其操作線繩之其中一端係掛裝有一種定位在懸掛軌道之端部的滑輪,從懸掛軌道垂下的操作線繩若絆到居住者等,居住者等之移動會受到妨礙。
再者,從懸掛軌道垂下的節距(pitch)驅動線繩若絆到居住者等,附有磁鐵之前導輪自磁鐵座分離,附有磁鐵之前導輪與操作線繩一起在懸掛軌道內轉動的狀態下,節距驅動線繩的移動係受到防礙。因此,無法確實防止對居住者等之移動的妨礙等。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利用軌道內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而使遮蔽材移動的日射遮蔽裝置,以及一種居住者等之移動不會受到操作線繩妨礙的日射遮蔽裝置之操 作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包含:一軌道,可移動自如地支撐日射遮蔽材;一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其係沿著該軌道可迴轉地被支撐在該軌道,該操作線繩包含:沿著該軌道互相平行廷伸之一對線繩部、該一對線繩部之第一端部作為連接部分之第一無端緣、以及該一對線繩部之第二端部作為連接部分的第二無端緣,該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一端朝該第一無端緣垂下,並且該第二無端緣係藉由一索支持部而被支撐在該軌道內;以及一日射遮蔽材,在該軌道內隨著該操作線繩之迴轉而沿著該軌道被搬送。該索支持部係包含一定位解除手段,用以解除該第二無端緣之藉由作用在該一對線繩部之兩方的拉伸力使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被定位;以及一導引部材,在解除該第二無端緣之定位時,該導引部材容許該第二無端緣之移動,至少使該第一無端緣到達地板表面為止。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設有一回復手段,使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的定位彈性地回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回復手段係包含一操作棒,該操作棒係可使該操作線繩所掛裝之一端末盒朝向該定位解除手段搬送。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係裝設於該軌道且彈性地保持在該索支持部所設置之該端末盒。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索支持部係包含一蓋體,裝設於該軌道之一端部;及一端末盒,被掛裝在該操作線繩,且被可移動地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 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蓋體,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端末盒。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蓋體包含一板狀部,該板狀部包覆該軌道之一端部,該卡止片係自該板狀部突出。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蓋體包含自該板狀部突出之一導引突起,該端末盒包含可使該導引突起插入之導引孔。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索支持部係包含一操作部,裝設於該軌道之一端部;及一端末盒,被掛裝在該操作線繩,且被可移動地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操作部,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端末盒。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操作部係設有一導引輥,用以將該操作線繩自該軌道之一端部導引朝向下方。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軌道之兩端部係裝設有該操作部,且該操作部係分別保持該端末盒,位於該軌道之左端部位置的端末盒所掛裝之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右端垂下,位於該軌道之右端部位置的端末盒所掛裝之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左端垂下。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索支持部係包含一分離擋止件,被裝設於該軌道之長邊方向中間部;一第一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右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及一第二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左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分離擋止件,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第一以及 第二端末盒。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卡止片係包含一卡止突部,該端末盒係具有可與該卡止突部卡合的一保持面。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與該卡止片解除卡合之該端末盒,係在該保持面之高度位置維持在與該卡止片相同高度位置的狀態下,可沿著該軌道移動。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端末盒係設有掛裝有該操作線繩之一導引輥。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端末盒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內。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端末盒係設有可使日射遮蔽材進行轉動操作之角度調節軸插入貫通的軸承孔。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定位解除手段包含一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設於該操作線繩所掛裝之端末盒,且使該端末盒被彈性保持在該軌道。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卡止手段為設於該端末盒之一彈性片,該彈性片係卡合至該軌道之端部或該軌道所形成之卡止孔。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使掛裝有該操作線繩之導引部彈性地被保持在該軌道。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索支持部係相對該軌道可移動地外嵌。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導引部材係設有吊掛支撐該日射遮蔽材之端部的吊掛部。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在該遮蔽材之搬送操作時,以超過作用在該操作線繩之拉伸力的拉伸力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定位。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日射遮蔽裝置之索支持部。日射遮蔽裝置包含一軌道,可移動自如地支撐日射遮蔽材;一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其係沿著該軌道可迴轉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內,該操作線繩包含:沿著該軌道互相平行延伸之一對線繩部、該一對線繩部之第一端部作為連接部分之第一無端緣、以及該一對線繩部之第二端部作為連接部分的第二無端緣,該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一端朝該第一無端緣垂下,並且該第二無端緣係藉由一索支持部而被支撐在該軌道內;以及一日射遮蔽材,在該軌道內隨著該操作線繩之迴轉而沿著該軌道被搬送。該索支持部係包含一定位解除手段,在該第二無端緣當拉伸力作用在該一對線繩部之兩方的同方向時,用以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的定位。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被裝設在日射遮蔽裝置之軌道之長邊方向中間部的索支持部。索支持部包含:一第一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右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及一第二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左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以及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軌道之長邊方向中間部,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第一以及第二端末盒。
藉由本發明,在軌道內利用來回牽引操作之線繩搬送遮蔽材之日射遮蔽裝置中,居住者等之移動可避免受到操作線繩的妨礙。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依圖面說明本發明具體化之第一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簾片自懸掛軌道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拉開,或是由另一端側朝向一端側收合之單開型垂直百葉窗。
圖1~圖4所示之垂直百葉窗,多數轉輪2係可移動自如地被支撐於懸掛軌道1內,簾片4係分別由各轉輪2所設有之鉤3懸吊支撐。
前述懸掛軌道1之右端係設有操作部5,用於調整前述簾片4角度之操作棒6係自操作部5垂下。並且,若旋轉操作棒6,經由操作部5內的齒輪箱,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在懸掛軌道1內的角度調節軸係受到旋轉,經由各轉輪2內的螺絲桿(worm)機構而使前述鉤3轉動。因此,藉由操作棒6之旋轉操作,各簾片4係以相同位相轉動。
前述簾片4藉著自前述操作部5垂下之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7之操作,可沿著懸掛軌道1進行拉開以及收合操作。前述操作線繩7係具有沿著懸掛軌道1互相平行延伸之一對線繩部、一對線繩部之各個第一端部之連接部分之第一無端緣、以及一對線繩部之各個第二端部之連接部分之第二無端緣。其中一個無端緣(第一無端緣)係自前述操作部垂下,如圖3以及圖4所示,一對線繩部係自其第一無端緣,經由前述操作部5所支撐之導引輥8被導引朝向懸掛軌道1內之前後兩側部。並且,另一個無端緣(第二無端緣)係掛裝在懸掛軌道1左端所裝設之索支持部9。
並且,藉由自操作部5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操作,在懸掛軌道1內位於前後位置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 部係朝彼此之反方向移動。
前述轉輪2中,最靠近前述操作部5之轉輪為前導輪2a,此前導輪2a係連接到前述懸掛軌道1內位於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中之前方位置的線繩部。
因此,前方線繩部若朝圖4所示之箭號A方向移動,前導輪2a係朝箭號A方向移動,若朝箭號B方向移動,則前導輪2a係朝箭號B方向移動。
前述各轉輪2、2a係以墊片10相連結,藉由此墊片10設定各轉輪2、2a之最大間隔距離為等間隔。位於前述懸掛軌道1之最左端側位置之轉輪2係以端末墊片10a來設定與前述索支持部9間之最大間隔距離。端末墊片10a所設定之最大間隔距離係被設定為其他墊片10之一半。
藉由此種構成,依操作線繩7之操作,若前導輪2a朝箭號A方向移動,後續轉輪2係朝相同方向依序被拉出,簾片4係朝懸掛軌道右端被拉出。
又,若前導輪2a朝箭號B方向移動,藉由前導輪2a使後續轉輪2朝向同方向依序拉回,簾片4係朝懸掛軌道左端被收合。
接著,以圖5以及圖6說明前述索支持部9之具體構造。索支持部9係由可嵌合至懸掛軌道1端部之蓋體11以及裝設至蓋體11之端末盒12所構成。前述蓋體11與端末盒12皆以具有彈性之合成樹脂形成。
前述蓋體11具有包覆前述懸掛軌道1端部之板狀部15,在與前述懸掛軌道1對向之側面之上部以及下部,設有導引朝向懸掛軌道1之嵌合位置之上部導引片16與下部導引片17。
在前述板狀部15之前後兩側部,形成有與前述導引片16、17朝同方向突出之一對卡止片(回復手段或回復部材)18a、18b,各卡止片18a、18b之前端部分別形成有朝互相對向之方向呈山形突出的卡止突部19。
在前述上部導引片16之中央部,形成有用以使蓋體11固定於前述懸掛軌道1之螺紋孔104。又,在上部導引片16之下方,設有自蓋體11朝水平方向延伸之四角軸狀的導引突起105。又,在前述導引突起105之前後兩側,設有用以導引前述端末墊片10a之導引輥25所掛裝之操作線繩7的導引部106。
在作為導引部材用之前述端末盒12,設有可嵌入前述蓋體11之卡止片18a、18b間之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嵌合部20係設有卡合至前述卡止片18a之卡止突部19的段差部(保持面)22,嵌合片21係設有卡合至前述卡止片18b之卡止突部19的保持面102。前述嵌合部20,係設有使前述角度調節軸可旋轉自如地且朝軸方向可相對移動地支撐之軸承孔23。
在前述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下方,係形成有可使前述操作線繩7插入之筒狀部24,如圖4以及圖5所示,用以掛裝操作線繩7之一對導引輥25係可旋轉自如地支撐在此筒狀部24內。
並且,在導引輥25掛裝有操作線繩7之狀態下,若端末盒12之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插入卡止片18a、18b之間,卡止片18a、18b係在擴張的同時與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相對移動,然後卡止突部19彈性卡合至段差部22以及嵌合片21之保持面102。藉此,使端末盒12被保持在蓋體11。
前述嵌合片21與嵌合部20之間,係形成有用於保 持前述端末墊片10a之墊片保持部103。前述端末盒12下面之前後兩側,係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之脚部101。前述嵌合部20在前述軸承孔23之一側係形成有可使前述導引突起105嵌入之四角孔(導引孔)108。
前述端末盒12與蓋體11之安裝,係使下部導引片17沿著筒狀部24之下面與脚部101,同時使導引突起105嵌入四角孔108。並且,若使卡止片18a、18b之卡止突部19嵌合至保持面102以及段差部22,端末盒12係有彈性地保持於蓋體11。
藉由此種構成,端末盒12係藉由下部導引片17與導引突起105而被穩定支撐。又,由於下部導引片17可沿著筒狀部24之下面與脚部101導引,更可被穩定導引。
又,端末盒12自蓋體11脫離後,藉由導引突起105與下部導引片17,可使端末盒12輕易回復到保持在蓋體11之狀態。
保持端末盒12之保持力,依照一般簾片拉開操作或收合操作時作用在操作線繩7之拉伸力而異,作用在輥25之拉伸力P(參照圖4)係確保不會使端末盒12自蓋體11分離之保持力。又,若超過前述拉伸力P的力自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兩方作用在端末盒12,蓋體11之卡止片18a、18b與端末盒12之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之卡合會分離,造成端末盒12自蓋體11脫離。蓋體11之卡止片18a、18b以及端末盒12係具有定位解除手段或定位解除機構的機能。
前述端末盒12之筒狀部24,如圖5所示,係插入貫穿前述懸掛軌道1之底邊26及由懸掛軌道1內側面突出之肋部27之間。因此,端末盒12與蓋體11之卡合分離 時,端末盒12在懸掛軌道1內係可移動。又,端末盒12移動時,端末盒12之嵌合部20以及嵌合片21(具體而言,段差部22以及保持面102)之高度位置係維持在與蓋體11之卡止片18a、18b(具體而言,卡止突部19)為相同高度位置。亦即,無論是端末盒12被卡合在蓋體11之狀態或是自蓋體11脫離之狀態,端末盒12相對於蓋體11在高度方向之位置關係係無變化。
此種方式構成之索支持部9安裝至懸掛軌道1時,係在懸掛軌道1左端,將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掛裝在端末盒12之導引輥25,並將此端末盒12安裝至懸掛軌道1左端之蓋體11。
藉此,操作線繩7之另一個無端緣被支撐在懸掛軌道1左端,自懸掛軌道1之右端垂下的操作線繩7進行操作時,操作線繩7即在懸掛軌道1內移動。
如圖12所示,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係被吊掛在高於地板表面F的高度H之處,除了改善操作之便利性之外,亦可防止操作線繩7與地板表面F之接觸所造成的污損。
接著,說明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的作用。
依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操作,在懸掛軌道1內若操作線繩7朝箭號A方向移動,前導輪2a係朝相同方向移動,簾片4係朝懸掛軌道1之右端側被拉出。
依操作線繩7之操作,在懸掛軌道1內若操作線繩7朝箭號B方向移動,前導輪2a係朝相同方向移動,簾片4係朝懸掛軌道1之左端側被收合。又,若旋轉操作操作棒6,各簾片4係以同位相轉動。
自懸掛軌道1右端垂下之操作線繩7若絆到居住者等之移動物體,在懸掛軌道1內之前後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7的一對線繩部同時受到朝懸掛軌道1右端側作用的拉伸力,對端末盒12施加比通常操作時更大的力。
此時,如圖7所示,端末盒12係自蓋體11分離,朝懸掛軌道1之右端側移動。藉此,自懸掛軌道1右端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長度會變長,以容許居住者等之移動。
此時,如圖13所示,前導輪2a與各轉輪2被收合在懸掛軌道1右端側之操作部5與端末盒12之間的狀態下,端末盒12之最大移動距離L係懸掛軌道1左端與端末盒12之間的距離。
此最大移動距離L,如圖12所示,比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F之高度差H更長,若端末盒12被移動至最大移動距離L,如圖13所示,自操作部5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會在地板表面F上呈鬆弛狀態。因此,操作線繩7被居住者等之移動物體絆到時,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被拉出至到達地板表面F,而可輕易地解除牽絆狀態。
又,操作線繩7與居住者等之牽絆狀態解除後,只需再度使端末盒12沿著懸掛軌道1移動而保持至蓋體11,即可回復至可藉由操作線繩7之操作而搬送簾片4的狀態。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7若絆到居住者等,端末盒12會自蓋體11脫離,可延長操作線繩7自懸掛軌道1垂下的長度。因此,不會立即妨礙到居住者 等之移動。
(2)端末盒12之最大移動距離L被設定為大於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F之高度H,使居住者等可容易解除與操作線繩7牽絆的狀態。
(3)端末盒12與蓋體11分離後,將端末盒12再度彈性地嵌合至蓋體11,即可輕易地回復到可利用操作線繩7搬送簾片4的狀態。
(第二實施形態)
圖8以及圖9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中,操作線繩係在懸掛軌道之兩端部垂下,藉由各操作線繩之操作使簾片可朝向懸掛軌道右端側以及左端側之任一側拉開以及收合。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構成之部分係以相同元件符號說明。
如圖8以及圖9所示,在懸掛軌道1之左右兩端部分別裝設有操作部31a、31b,操作棒6分別自此操作部31a、31b垂下。並且,任一操作棒6均可使自各轉輪2、2a、2b垂下之簾片以同位相轉動操作。
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32a、32b係分別自前述操作部31a、31b垂下。操作線繩32a係經由操作部31a內之導引輥33而於懸掛軌道1內被導引,另一無端緣係掛裝在前述操作部31b所保持之端末盒34的導引輥35。並且,位於懸掛軌道1內最右端側位置之前導輪2a係裝設在懸掛軌道1內進行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32a的前方或後方線繩部中之任一者。
藉由與第一實施形態之端末盒12及蓋體11相同的構成,前述端末盒34係彈性地保持於操作部31b。
操作線繩32b係經由操作部31b內之導引輥36而於懸掛軌道1內被導引,另一無端緣係掛裝在前述操作部31a所保持之端末盒37的導引輥38。並且,位於懸掛軌道1內最左端側位置之前導輪2b係裝設在懸掛軌道1內進行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32b之前方或後方線繩部中之任一者。
藉由與第一實施形態之端末盒12及蓋體11相同的構成,前述端末盒37係彈性地保持於操作部31a。
接著,說明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的作用。
懸掛軌道1右端垂下之操作線繩32a操作時,前導輪2b移動,簾片朝懸掛軌道1右端側被拉出,或是朝懸掛軌道1左端側被收合。
懸掛軌道1左端垂下之操作線繩32b操作時,前導輪2a移動,簾片朝懸掛軌道1左端側被拉出,或是朝懸掛軌道1右端側被收合。
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32a若被居住者等絆到,端末盒34自操作部31b脫離,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32a的長度變長。
又,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32b若被居住者等絆到,端末盒37自操作部31a脫離,操作線繩32b自懸掛軌道1垂下的長度變長。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中,除了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效果外,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即使自懸掛軌道1兩端垂下之操作線繩32a、32b之任一者被居住者等絆到,不會立即妨礙到其移動。
(2)由於操作部31a、31b與卡止片一體成型設 計,可減少零件種類適合量產,並且可進一步小型化。
(第三實施形態)
圖10以及圖11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中,簾片係自懸掛軌道兩端部朝長邊方向中央部收合,或由長邊方向中央部朝兩端部拉出之分離型垂直百葉窗。前導輪設於懸掛軌道之兩端側,可使簾片自懸掛軌道兩端部朝中央部搬送的類型。
在懸掛軌道1之兩端部安裝有操作部41a、41,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42a、42b係分別自此操作部41a、41b垂下。
前述操作線繩42a係經由操作部41a內之導引輥43而於懸掛軌道1內被導引,另一無端緣係掛裝在懸掛軌道1長邊方向中央部所保持之端末盒44的導引輥45。
並且,在懸掛軌道1內進行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42a的前方或後方線繩部之任一者,係被裝設在位於懸掛軌道1內最右端側位置的前導輪2a。
前述端末盒44係相對於被固定在懸掛軌道1長邊方向中央部之分離擋止件46,藉由與第一實施形態之端末盒12及蓋體11相同的構成而彈性地被保持。分離擋止件46利用螺釘螺入懸掛軌道1中央部所形成之螺紋孔107而被固定於懸掛軌道1。
操作線繩42b係經由操作部41b內導引輥47而於懸掛軌道1內被導引,另一無端緣係被掛裝於前述分離擋止件46所保持之端末盒48之導引輥49。並且,在懸掛軌道1內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42b之前方或後方線繩部中之一者,係被裝設在位於懸掛軌道1內最左端側位置 之前導輪2b。
前述端末盒48係相對前述分離擋止件46藉由與第一實施形態端末盒12以及蓋體11相同的構成而彈性地被保持。
使簾片轉動操作之角度調節軸係有2根支撐於分離擋止件46,使得分離擋止件46兩側所吊掛支撐之簾片可藉由懸掛軌道1兩端部所垂下之操作棒而分別獨立轉動操作。
圖10以及圖11中雖未繪示使簾片轉動操作的操作棒,其係分別自懸掛軌道1兩端部吊掛支撐,可藉由操作棒之操作而進行簾片之搬送。又,端末盒44、48係可沿著懸掛軌道1搬送,藉由操作棒之操作而將端末盒44、48朝懸掛擋止件46按壓,端末盒44、48可輕易回復到被保持於懸掛擋止件46的狀態。
接著,說明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的作用。
懸掛軌道1右端垂下之操作線繩42a進行操作時,前導輪2a移動,簾片係朝懸掛軌道1右端被拉出,或是朝懸掛軌道1長邊方向中央部被收合。
懸掛軌道1左端垂下之操作線繩42b進行操作時,前導輪2b移動,簾片係朝懸掛軌道1左端被拉出,或是朝懸掛軌道1長邊方向中央部被收合。
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42a若被居住者等絆到,而對懸掛軌道1之前後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42a之一對線繩部施加同方向之拉伸力,端末盒44會自分離擋止件46脫離並朝箭號C方向移動,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42a之長度會變長。
又,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42b若被居住者 等絆到,端末盒48會從分離擋止件46脫離並朝箭號D方向移動,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42b之長度會變長。
由於操作線繩42a、42b變長的長度被設定為大於操作線繩42a、42b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間之距離,不會阻礙居住者等之移動。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中,除了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效果外,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藉由自懸掛軌道1兩端垂下之操作線繩42a、42b,位於懸掛軌道1之左右位置之複數個簾片可獨立操作的分離型垂直百葉窗中,操作線繩42a、42b中之任一者,即使被居住者等絆到,亦不會立即妨礙其移動。
(2)可利用操作棒之操作而使端末盒44、48輕易回復到被保持於分離擋止件46的狀態。若使操作棒在端末盒44、48之附近垂下,回復作業會更容易。
(3)由於在分離擋止件46角度調節軸之軸承與卡止片為一體成型設計,不會增加零件種類,適於量產且可進一步小型化。
(4)由於分離擋止件46被可移動自如地插入懸掛軌道1內,藉由在分離擋止件46之兩側裝配端末盒44、46,並使其移動至懸掛軌道1之中央部,可使分離擋止件以及端末盒44、46之組裝變容易。
(第四實施形態)
圖14以及圖15係顯示第四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中,藉由操作線繩之操作而使簾片自懸掛軌道之兩端部 朝長邊方向中央部拉開,或是自懸掛軌道之長邊方向中央部朝兩端部收合之雙開型垂直百葉窗。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構成的部分係以相同元件符號說明。
如圖14所示,前導輪2c、2d係可移動自如地支撐於懸掛軌道1之中間部,多數轉輪2係可移動自如地支撐於前導輪2c與操作部5之間以及前導輪2d與蓋體11之間。
在懸掛軌道1內可迴轉地來回牽引之操作線繩7係,例如懸掛軌道1內設於前方之線繩部係連接前導輪2c,設於後方之線繩部係連接到前導輪2d。其他構成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此種垂直百葉窗中,操作線繩7若朝其中一方操作,前導輪2c會朝懸掛軌道1之右端移動,同時前導輪2d會朝懸掛軌道1之左端移動,而使簾片4朝懸掛軌道1之兩端部被收合。
又,操作線繩7或朝另一方操作,前導輪2c、2d係朝懸掛軌道1之長邊方向中央部移動,而使簾片4朝懸掛軌道1之長邊方向中央部被拉出。
自操作部5垂下之操作線繩7若被居住者等之移動物體絆到,在懸掛軌道1內之前後進行來回牽引之兩方的線繩部,同時受到朝懸掛軌道1之右端側作用之拉伸力。比通常操作時更大的力作用在端末盒12。
此時,如圖15所示,端末盒12係自蓋體11分離,朝懸掛軌道1之右端側移動。結果,使得自懸掛軌道1之右端垂下之操作線繩7的長度變長,而可容許居住者等之移動。
此時,端末盒12之最大移動距離L係前導輪2c與 操作部5之間的各轉輪2以及前導輪2c、2d被收合至懸掛軌道1之右端側為止的距離。
此最大移動距離L是比圖14所示之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自地板表面F起之高度更長,當端末盒12移動了最大移動距離L,如圖15所示,自操作部5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在地板表面F上係呈鬆弛狀態。因此,操作線繩7被居住者等之移動物體絆到時,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係被拉出至到達地板表面F為止,而可輕易解除牽絆狀態。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中,除了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效果外,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藉由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一條操作線繩7,簾片4被同時收合至懸掛軌道1之兩端部,或朝懸掛軌道1之長邊方向中間部拉出的雙開型垂直百葉窗,即使操作線繩7被居住者等絆到,亦不會妨礙其移動。
(第五實施形態)
圖16~圖18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在懸掛軌道之端部可迴轉地支撐操作線繩之端末盒的其他實例。
如圖16以及圖17所示,操作線繩7所掛裝之端末盒51,其上部係形成有彈性片52,此彈性片52之前端部所形成之突起53係卡合至懸掛軌道1之上面所形成的卡止孔54。彈性片52係使端末盒51可彈性地保持在懸掛軌道1的卡止手段或卡止部材。
在端末盒51的下部,設有使操作線繩7成半圓弧狀反轉的導引溝55,且操作線繩7係掛裝在此導引溝55。
藉由此種構成,通常時藉由突起53與卡止孔54間之卡合而使端末盒51被保持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並且,操作線繩7係在沿著導引溝55被反轉的同時移動。
操作線繩7被居住者等絆到時,很大的拉伸力會作用在被掛裝在端末盒51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使彈性片52之突起53與卡止孔54間之卡合被分離,如圖18所示,在懸掛軌道1內滑動的同時移動。
藉由此種構成,通常當拉伸力被作用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所保持之端末盒51的前後兩方時,可使端末盒51朝向操作線繩7拉伸之方向移動。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操作裝置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端末盒51設置的位置,由於可藉由卡止孔54的設置而定位,故可設置在遠離懸掛軌道1之端部的位置或設置在懸掛軌道1之中央部。
(2)懸掛軌道1之端部蓋體非為必要,可省略並簡化零件種類。
又,亦可不設置卡止孔54,而使彈性片52之突起53卡止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
(第六實施形態)
圖19以及圖20係顯示第六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使用磁石62a、62b作為將端末盒61保持在蓋體11的手段。
在彼此對向之端末盒61之端面與蓋體11之端面裝設可相互吸附的磁石62a、62b。用於導引操作線繩7的 導引溝55係與第五實施形態相同。
藉由此種構成,通常時係藉由磁石62a、62b之吸著而使端末盒61保持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並且,操作線繩7係在沿著導引溝反轉的同時移動。
操作線繩7被居住者等絆到時,很大的拉伸力作用在掛裝在端末盒61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磁石62a、62b之吸附被分離,如圖20所示,在懸掛軌道1內滑動的同時移動。
因此,通常當大的拉伸力被作用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所保持之端末盒61時,可使端末盒61朝向操作線繩7拉伸之方向移動。
由於自懸掛軌道1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從懸掛軌道1被拉出的長度,係被設定為比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間之距離更大,故不會阻礙居住者等之移動。
又,操作線繩7與居住者等之牽絆關係被解除後,只要使端末盒61之磁石62a吸附至蓋體11之磁石62b,即可輕易回復到操作線繩可在懸掛軌道1內迴轉的狀態。
(第七實施形態)
圖21~圖25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具體化為窗簾之操作裝置。
圖21所示之窗簾之操作裝置,窗簾軌道71的一端係設有第一索支持部72,另一端設有第二索支持部73。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索)7係在窗簾軌道71內可迴轉地來回牽引,操作線繩7一方的無端緣係自第二索支持部 73垂下,並且使掛裝有錘74之操作線繩在窗簾軌道71內呈現張緊狀態。
圖21僅繪示用於搬送雙開式窗簾右側的窗簾素材之前導輪76以及轉輪76,省略了用於搬送左側之窗簾素材的前導輪以及轉輪的圖示。左側窗簾素材之左端部的窗簾鉤係被吊掛支撐在吊掛部79。
操作線繩7另一方之無端緣係如圖22所示,被掛裝於在前述第一索支持部72內可旋轉自如地支撐的滑車75。
並且,自第二索支持部73垂下的操作線繩7操作時,操作線繩7係在窗簾軌道71內迴轉。藉此,前導輪76以及後續轉輪77等係沿著窗簾軌道71移動,並使各轉輪所吊掛支撐之窗簾素材自窗簾軌道71之兩端部朝向中央部被拉出,或朝向窗簾軌道71之兩端部被收合。
前述第一索支持部72係被形成為可外嵌在窗簾軌道71之筒狀,其上面設有彈性片78。並且,通常藉由彈性片78彈性卡合在窗簾軌道71之端緣,抵抗滑車75所掛裝之操作線繩7的拉伸力並定位。
由於自窗簾軌道71垂下的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從窗簾軌道71拉出的長度,係被設定為比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間之距離更大,因而不會阻礙到居住者等之移動。
前述第一索支持部72係形成有用以吊掛支撐窗簾素材一方之端部的吊掛部79。
藉由此種構成,通常操作時,第一索支持部72被保持在窗簾軌道71之端部,操作線繩7係利用滑車75進行反轉的同時移動。
操作線繩7若被居住者等絆到,很大的拉伸力會被作用在掛裝在端末盒61的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彈性片78與窗簾軌道71之端緣間之卡合係分離,如圖25所示,具有導引部材機能的第一索支持部72係沿著窗簾軌道71之外面移動。
因此,通常當被保持在懸掛軌道1之端部的第一索支持部72受到拉伸力作用時,第一索支持部72係可朝操作線繩7拉伸之方向移動。
又,由於可使第一索支持部72與用於吊掛支撐窗簾素材之端部的吊掛部79一起移動,可容易地使第一索支持部72移動。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操作裝置係可獲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由於使相反操作側之窗簾端部一起移動,窗簾素材不會妨礙到失效保護(fail-safe)的動作。
(第八實施形態)
圖26~圖30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具體化為天窗用窗簾之操作裝置。
圖26所示之天窗用窗簾之操作裝置係在窗簾素材之左右分別設置窗簾軌道86。利用各一對的導引滑車81、82、83與端部滑車84,使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7沿著窗簾軌道86可迴轉地來回牽引,並使操作線繩7一方的無端緣自導引滑車83朝下方垂下。圖26係顯示窗簾素材85係朝箭號E方向拉開,且朝箭號F方向收合的單開式天窗用窗簾。
接著,在端部滑車84與導引滑車81之間、以及與 導引滑車82、83之間,係設有如圖27所示之窗簾軌道86,可移動地被支撐在窗簾軌道86的多數轉輪92係以等間隔方式被支撐在窗簾素材85之兩端部。圖26中,導引滑車82、82間的轉輪並未繪示出。
並且,藉由操作線繩7之操作使窗簾素材85朝箭號E方向被拉出,或朝箭號F方向被收合。
又,前導輪92a係利用前導輪固定部87a、87b而被固定在導引滑車82、83之間的操作線繩7之一方的線繩部,以及在導引滑車81與端部滑車84之間的操作線繩7之一方的線繩部。
作為掛裝該操作線繩7的導引部(或導引部材)用之前述端部滑車84係如圖27以及圖28所示,彈性地被保持在窗簾軌道86之端部所裝設之蓋體88。具體而言,如圖29所示,蓋體88之下邊係設有可保持端部滑車84之支軸89的保持孔90,且此保持孔90係朝操作線繩7拉伸之方向開口。
並且,其開口部的寬度係比前述支軸89之直徑略微狹窄,作用在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中之任一方的通常操作中,支軸89係被保持在保持孔90。
又,自導引滑車83垂下之操作線繩7若被居住者等絆到,而使超過通常拉伸力之拉伸力而作用在支軸89時,如圖30所示,支軸89係自保持孔90分離,端部滑車84係沿著窗簾軌道86移動。
在前述支軸89之下端部裝設有用以吊掛支撐窗簾素材之端部的吊掛部91。
藉由此種構成,在通常操作時,端部滑車84係利用窗簾軌道86之端部被保持在蓋體88,並且操作線繩7係 利用端部滑車84進行反轉的同時移動。藉此,窗簾素材85係朝箭號E方向被拉出,或朝箭號F方向被收合。
操作線繩7若被居住者等絆到,很大的拉伸力會作用在端部滑車84所掛裝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造成支軸89與保持孔90間之卡合被分離,端部滑車84係會沿著窗簾軌道86移動。
此時,前導輪固定部87a若抵接至導引滑車83,可阻止裝設有前導輪固定部87a之一側之線繩部進一步移動。藉此,僅有未裝設前導輪固定部87a之另一側的線繩部會自導引滑車83朝下方被拉出,而使轉輪92與前導輪固定部87b與端部滑車84朝圖26所示之箭號F方向移動。並且,最終,端部滑車84若移動了可移動距離X,由於導引滑車81與端部滑車84之間的轉輪92被收合至導引滑車81側而無法進一步移動,因此阻止了端部滑車84之進一步移動。
可移動距離X係自端部滑車84至導引滑車81為止之距離的大約一半,由於自端部滑車83垂下之操作線繩7之一對線繩部的兩方所拉出的長度,係被設定為大於操作線繩7之無端緣與地板表面間之距離,故不會妨礙到居住者等之移動。
藉由此種動作,自導引滑車83垂下之操作線繩7的長度係加長了可移動距離X,可容許居住者等之移動,並且可容易地解除牽絆狀態。
又,2個窗簾軌道86係分別設有可移動的前導輪,各自掛裝操作線繩7,亦可適用於可朝窗簾軌道86之中央或端部方向開合之雙開式類型。在此狀況下,由於可使端部滑車84與用以吊掛支撐窗簾素材之端部的吊掛部91一起移動,係可使端部滑車84容易地移動。
上述實施形態亦可以以下態樣實施。
‧於第一以及第八實施形態中、亦可設有二個前導輪,各前導輪分別固定至操作線繩之前後的線繩部的雙開式類型。
‧自窗簾軌道將窗簾素材可移動地吊掛支撐的窗簾或天窗用窗簾以外,將面板狀的窗簾素材可移動地吊掛支撐在窗簾軌道的面板窗簾,亦可實施上述操作裝置。
1、71、86‧‧‧軌道
2、77、92‧‧‧轉輪
2a、2b、76、2c、2d‧‧‧前導輪
3‧‧‧鉤
4‧‧‧簾片
5、31a、31b、41a、
41b‧‧‧操作部
6‧‧‧操作棒
7、32a、32b、42a、42b‧‧‧操作線繩(索)
8、33、35、36、38、43、45、49‧‧‧導引輥
9‧‧‧索支持部
10、10a‧‧‧墊片
11、88‧‧‧蓋體
12、34、37、44、48、51‧‧‧端末盒
15‧‧‧板狀部
16、17‧‧‧導引片
18a、18b‧‧‧卡止片
19‧‧‧卡止突部
20‧‧‧嵌合部
21‧‧‧嵌合片
22‧‧‧段差部
23‧‧‧軸承孔
24‧‧‧筒狀部
25‧‧‧輥
26‧‧‧底邊
27‧‧‧肋部
46‧‧‧分離擋止件
52、78‧‧‧彈性片
53‧‧‧突起
54‧‧‧卡止孔
55‧‧‧導引溝
62a、62b‧‧‧磁石
72‧‧‧第一索支持部
73‧‧‧第二索支持部
74‧‧‧錘
75、81-84‧‧‧滑車
79、91‧‧‧吊掛部
85‧‧‧窗簾素材
87a、87b‧‧‧固定部
89‧‧‧支軸
90‧‧‧保持孔
101‧‧‧脚部
102‧‧‧保持面
103‧‧‧保持部
105‧‧‧導引突起
106‧‧‧導引部
107‧‧‧螺紋孔
108‧‧‧四角孔
圖1係顯示單開型垂直百葉窗之前視圖。
圖2係顯示單開型垂直百葉窗之側視圖。
圖3係顯示單開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之前視圖。
圖4係顯示單開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之俯視圖。
圖5係顯示單開型垂直百葉窗之操作裝置之側視圖。
圖6係顯示蓋體與端末盒之分解立體圖。
圖7係顯示操作裝置之動作之俯視圖。
圖8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前視圖。
圖9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俯視圖。
圖10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前視圖。
圖11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俯視圖。
圖12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3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4係顯示第四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5係顯示第四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6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17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8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9係顯示第六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20係顯示第六實施形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21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立體圖。
圖22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23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俯視圖。
圖24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25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動作之剖面圖。
圖26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概要之立體圖。
圖27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28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圖29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仰視圖。
圖30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動作之剖面圖。
1‧‧‧軌道
2‧‧‧轉輪
3‧‧‧鉤
4‧‧‧簾片
5‧‧‧操作部
6‧‧‧操作棒
7‧‧‧操作線繩(索)

Claims (24)

  1. 一種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該日射遮蔽裝置包含:一軌道,可移動自如地支撐一日射遮蔽材;一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其係沿著該軌道可迴轉地被支撐在該軌道,該操作線繩包含:沿著該軌道互相平行延伸之一對線繩部、該一對線繩部之一第一端部作為連接部分之第一無端緣、以及該一對線繩部之一第二端部作為連接部分的第二無端緣,該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一端朝該第一無端緣垂下,並且該第二無端緣係藉由一索支持部而被支撐在該軌道內;以及該日射遮蔽材,在該軌道內隨著該操作線繩之迴轉而沿著該軌道被搬送;其中該索支持部包含:一定位解除手段,用以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的定位,其中該第二無端緣是藉由作用在該一對線繩部之兩方的拉伸力使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被定位;以及一導引部材,在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的定位時,該導引部材容許該第二無端緣之移動,至少使該第一無端緣到達地板表面為止。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定位解除手設有一回復手段,使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的定位,彈性地回復。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回復手段係包含一操作棒,該操作棒可使該操作線繩所掛裝之一端末盒,朝向該定位解除手段搬送。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包含一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裝設於該軌道且彈性地保持在該索支持部所設置之該端末盒。
  5.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 中,該索支持部包含:一蓋體,裝設於該軌道之一端部;及一端末盒,被掛裝在該操作線繩,且被可移動地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蓋體,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端末盒。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蓋體包含一板狀部,該板狀部包覆該軌道之一端部,該卡止片自該板狀部突出。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蓋體包含自該板狀部突出之一導引突起,該端末盒包含可使該導引突起插入之一導引孔。
  8.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索支持部包含:一操作部,裝設於該軌道之一端部;及一端末盒,被掛裝在該操作線繩,且被可移動地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操作部,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端末盒。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操作部設有一導引輥,用以將該操作線繩自該軌道之一端部導引朝向下方。
  10. 如請求項8或9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軌道之兩端部係裝設有該操作部,且該操作部係分別保持該端末盒,位於該軌道之左端部位置的端末盒所掛裝之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右端垂下,位於該軌道之右端部位置的端末盒所掛裝之操作線繩係自該軌道之左端垂下。
  11.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索支持部包含: 一分離擋止件,被裝設於該軌道之長邊方向中間部;一第一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右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及一第二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左端部垂下之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包含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分離擋止件,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第一及第二端末盒。
  12. 如請求項5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卡止片係包含一卡止突部,該端末盒係具有可與該卡止突部卡合的一保持面。
  13.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與該卡止片解除卡合之端末盒,係在該保持面之高度位置、維持在與該卡止片相同高度位置的狀態下,可沿著該軌道移動。
  14. 如請求項3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端末盒係設有掛裝有該操作線繩之一導引輥。
  15. 如請求項3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端末盒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
  16. 如請求項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端末盒設有可使日射遮蔽材進行轉動操作之一角度調節軸,插入貫通的一軸承孔。
  17.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包含一卡止手段,該卡止手段設於該操作線繩所掛裝之端末盒,且使該端末盒被彈性保持在該軌道。
  18. 如請求項17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卡止手段為設於該端末盒之一彈性片,該彈性片卡合至該軌道之端部或該軌道所形成之一卡止孔。
  19.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 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使掛裝有該操作線繩之導引部,彈性地被保持在該軌道。
  20.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索支持部相對該軌道可移動地外嵌。
  21.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導引部材設有吊掛支撐該日射遮蔽材之端部的一吊掛部。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日射遮蔽裝置之操作裝置,其中該定位解除手段係在該遮蔽材之搬送操作時,以超過作用在該操作線繩之拉伸力的拉伸力,以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定位。
  23. 一種日射遮蔽裝置之索支持部,該日射遮蔽裝置包含:一軌道,可移動自如地支撐一日射遮蔽材;一循環無端式操作線繩,係沿著該軌道可迴轉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內,該操作線繩包含:沿著該軌道互相平行延伸之一對線繩部、該一對線繩部之一第一端部作為連接部分之第一無端緣、以及該一對線繩部之一第二端部作為連接部分的第二無端緣,該操作線繩自該軌道之一端朝該第一無端緣而垂下,並且該第二無端緣係藉由一索支持部而被支撐在該軌道內;以及該日射遮蔽材,在該軌道內隨著該操作線繩之迴轉,而沿著該軌道被搬送;其中,該索支持部包含:一定位解除手段,當一相同方向的拉伸力作用在該一對線繩部之兩方時,定位解除手段用以解除該第二無端緣相對該軌道的定位。
  24. 一種日射遮蔽裝置之索支持部,該索支持部被裝設在該日射遮蔽裝置之軌道的長邊方向的中間部,該索支持部包含: 一第一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右端部垂下之一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及一第二端末盒,掛裝有自該軌道之左端部垂下之一操作線繩,且可移動地被支撐在該軌道;以及一卡止片,該卡止片被設於該軌道之長邊方向的中間部,且用以彈性地保持該第一以及第二端末盒。
TW101118445A 2011-05-26 2012-05-24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TW2013031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8530 2011-05-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3136A true TW201303136A (zh) 2013-01-16

Family

ID=4721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8445A TW201303136A (zh) 2011-05-26 2012-05-24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96921A1 (zh)
EP (1) EP2722476A4 (zh)
JP (1) JP6031440B2 (zh)
KR (1) KR20140060468A (zh)
CN (1) CN103597159B (zh)
AU (1) AU2012259869A1 (zh)
BR (1) BR112013029969A2 (zh)
CA (1) CA2874052A1 (zh)
SG (1) SG195063A1 (zh)
TW (1) TW201303136A (zh)
WO (1) WO20121612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7868B2 (en) 2012-12-06 2016-06-07 Hunter Douglas Inc. Skew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window covering
US9759008B2 (en) 2012-12-06 2017-09-12 Hunter Douglas Inc. End cap for a rail for a window covering
USD939858S1 (en) * 2020-05-05 2022-01-04 Tser Wen Chou Cord-lock cover for window bli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60585B (de) * 1961-03-28 1964-01-02 Hans Schulze Roebbecke Tragschiene fuer an Aufhaengern befestigte Gardinen, Vorhaenge od. dgl.
US3119443A (en) * 1962-03-23 1964-01-28 James F Brooks Drapery-operating system
ES135482Y (es) * 1968-01-05 1968-11-16 Klein Juego de terminales para guias de cortinas corredizas.
GB2060743B (en) * 1979-10-11 1983-03-30 Sandall C J Control mechanism for vertical slat blinds
US4425955A (en) * 1982-05-17 1984-01-17 Graber Industries, Inc. Vertical blind mechanism
IT8217722A0 (it) * 1982-06-29 1982-06-29 Menichetti Pier Luigi Dispositivo per scorrere e ruotare strisce appese per tende verticali
JPS59228583A (ja) * 1983-06-06 1984-12-21 エスエム工業株式会社 竪スラツト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ツト旋回ならびに展開,縮畳み装置
GB2168598B (en) * 1984-12-06 1987-10-21 Brian Roland Terance Sture Curtain support
CA1302231C (en) * 1989-02-17 1992-06-02 David P. Rozon Sliding link system for vertical blinds
JPH0317740A (ja) 1989-06-15 1991-01-25 Hitachi Commun Syst Inc プログラム編集支援方式
US5445205A (en) * 1993-10-08 1995-08-29 Hansen; Don Vertical blind assembly
CA2224543C (en) * 1997-12-09 2003-02-11 Stores All-Teck P.T.B. Inc./All-Teck Blinds P.T.B. Inc. Concealed-wand control for a vertical blind
JP3545649B2 (ja) 1999-06-28 2004-07-21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US6863111B1 (en) * 2000-10-03 2005-03-08 Tser-Wen Chou Positive engagement end stop for window covering systems
US6408923B1 (en) * 2001-02-21 2002-06-25 Ming Nien Vertical blind
JP3905864B2 (ja) 2003-05-23 2007-04-18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縦型ブラインド
JP2006183275A (ja) 2004-12-27 2006-07-13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縦型ブラインド
JP4810110B2 (ja) * 2005-03-10 2011-11-09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縦型ブラインド
DE202006004867U1 (de) * 2006-03-28 2006-06-01 Marion Peplies E.K. Dekoprofiltechnik Getriebe zum Heben und Senken einer Vorhangbahn
CN102031925A (zh) * 2009-09-29 2011-04-27 立川百叶窗工业株式会社 立式百叶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74052A1 (en) 2012-11-29
JP6031440B2 (ja) 2016-11-24
CN103597159A (zh) 2014-02-19
SG195063A1 (en) 2013-12-30
JPWO2012161219A1 (ja) 2014-07-31
US20140096921A1 (en) 2014-04-10
KR20140060468A (ko) 2014-05-20
EP2722476A1 (en) 2014-04-23
EP2722476A4 (en) 2014-12-10
CN103597159B (zh) 2015-08-05
AU2012259869A1 (en) 2014-01-16
BR112013029969A2 (pt) 2017-08-08
WO2012161219A1 (ja) 201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0721B2 (en) Guide arrangement for hangings
US9366075B2 (en) Security gate
JP6360548B2 (ja) 開閉装置の開閉体停止装置
TW201303136A (zh) 日射遮蔽裝置的操作裝置、日射遮蔽裝置的索支持部
EP2659081B1 (en) Operating cord system for retractable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TWI648460B (zh) 窗簾和其彈簧驅動系統
US20220235609A1 (en) Manual Window Treatment Having a Floating Chain Tensioner
JP5353941B2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と窓枠との構造
JP6367131B2 (ja) ドアユニット及びエレベータ
GB868961A (en) Vertical slat venetian blinds
US3862655A (en) Transport mechanism for vertical venetian blinds and drapes
JP6306406B2 (ja) 高さ調整装置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
JP5265949B2 (ja) 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JP5917878B2 (ja) 開閉体の気密構造
US10513879B2 (en) Venetian blind
KR20150012224A (ko) 수평이동이 가능한 롤스크린장치
WO2022234653A1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とシャッタ装置の組合せ構造及びシャッタ装置
KR101431959B1 (ko) 반자동 개폐식 도어의 슬라이딩 연결장치
JP2005068961A (ja) 門柱
RU276463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здвижной двери
WO2012048604A1 (zh)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双卷帘装置
CN111305738A (zh) 用于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的传动装置及中空玻璃窗
KR101645027B1 (ko) 무대 커튼용 개폐장치
JP2007138518A (ja)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2558691Y2 (ja) 横開き式網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