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2176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02176A TW201302176A TW101118883A TW101118883A TW201302176A TW 201302176 A TW201302176 A TW 201302176A TW 101118883 A TW101118883 A TW 101118883A TW 101118883 A TW101118883 A TW 101118883A TW 201302176 A TW201302176 A TW 20130217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is weight
- groove
- weight portion
- absorbent
- absorbent arti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61F13/4751—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 A61F13/4756—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the means consisting of grooves, e.g. channels, depressions or embossments, resulting in a heterogeneous surface leve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1—Treating webs, e.g. for giving them a fibrelike appearance, e.g. by emboss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64—Transferring, feeding or handling devices; Dr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61F13/4751—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 A61F13/475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the means being a flat barrier on or inside the absorbent article, e.g. backsheet wrapped around the ed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2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absorbent material located in discrete regions, e.g. pocke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40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having a folded core
- A61F13/534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having a folded core having an undulated or corrugated cross-se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61F13/5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2013/1500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A61F2013/1514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for urine colle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365—Dimensions
- A61F2013/15373—Calliper, i.e. thickne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422—Dens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463—Absorbenc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2013/1582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2013/458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with channels or deep spot depressions on the upper surfa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00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from pul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58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 A61F2013/53059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in granules or particles
- A61F2013/53060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in granules or particles in she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sorbent layers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outer layers
- A61F2013/5390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sorbent layers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outer layers with adhesi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4)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40)而構成,吸收性芯體(40)包含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1)、及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2),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分別於吸收性物品(1)之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上交替地形成。於吸收性物品(1)中形成有正面片材(2)及吸收性芯體(40)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7)。槽(7)係至少與在長度方向(X)或寬度方向(Y)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係位於較吸收性芯體(40)之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經期衛生棉或拋棄式尿片、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
作為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已知有包括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體之吸收體,且實質上縱長者。又,已知於上述構成之吸收性物品中,為了阻攔經血等排泄液而防止產生排泄液漏出至外側之不良情形等,而於其肌膚抵接面側形成正面片材及吸收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防漏槽。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吸收性物品:包含吸收體之一部分(中央部)於肌膚抵接面側增厚之中高部,且於該中高部之周圍形成有防漏槽。
又,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作為吸收性物品中之吸收體,使用使複數個吸收部互相隔開地固定於包含伸縮性片材等之基礎片材之單面所得者。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吸收體中,在鄰接之吸收部間以低於該吸收部之基重配設有吸收性素材。根據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認為藉由包含上述構成之吸收體,而與複雜地起伏之肌膚表面相配合地變形,又,與穿戴者之身體之運動相配合地變形,而且,無論有無變形均可實現較高之液體等之吸收保持性。又,於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作為吸收性物品中之吸收體,使用遍及平面方向而配置有多個各自獨立之吸收部
者,且將該吸收部固定於介於正面片材與背面片材之間之中間片材。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於如下方面共通,即,任一者均係將具有液體吸收性之部位(吸收性芯體)劃分為複數個區域(吸收部),以及複數個吸收部係藉由接著劑等接合手段而接合固定於片材。
又,作為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已知有包括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芯體之吸收體,且實質上縱長者。本發明之申請人之前為了有效地降低使用吸收性物品時之著裝內之濕度,而提出了包含背面片材之吸收性物品,該背面片材包含具有特定之透濕度之透濕片材(參照專利文獻4)。根據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有效地降低著裝內之濕度,而使悶熱、黏膩等不適感較少,且具有舒適之質感,從而難以引起瘙癢、斑疹等皮膚困擾。
又,本發明之申請人之前除了提出包含具有特定之透濕度之背面片材之吸收性物品以外,另外亦提出了包含互相隔開地形成有自正面片材側凹陷之多個壓縮部之吸收體的吸收性物品(參照專利文獻5)。根據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使用時之回液性優異,且表面不殘留液體而可賦予乾爽之降低了濕潤感之舒適之穿戴感。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1674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WO2010134456 A1
專利文獻3:US2010262108 A1
專利文獻4:EP0640328 A1
專利文獻5:US2006041239 A1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般,於未將吸收性芯體劃分為複數個區域之通常之吸收體中形成有防漏槽之情形時,發揮藉由以防漏槽阻攔排泄液而提高防漏性之效果,另一方面,有如下之虞:i)排泄液易局部性地滯留,而無法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所引起之不適感,ii)因於吸收體中連續地形成高密度之防漏槽而使吸收體局部性地硬化,故而產生難以伏貼於穿戴者之身體而適合性下降等不良情形。
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由於具有將吸收性芯體劃分為複數個區域(吸收部)之構成,故而與通常之吸收體相比難以產生上述i)及ii)、尤其是上述ii)之不良情形,但由於複數個吸收部係藉由接著劑等接合手段而接合固定於片材,故而與例如該吸收部及該片材由相同之材料一體地形成之情形相比,兩者間之排泄液之轉移性較差,於藉由與防漏槽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方面具有改善餘地。因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採用吸收體與防漏槽之組合之吸收性物品中,尤其,利用防漏槽之排泄液之阻攔效果(側漏防止效果)具有改善餘地,特別是於一次之排泄量較多之情形時,有如下之虞:其排泄液於肌膚抵接面上移動而到達至防漏槽,進而越過該防漏槽而向吸收性物品
之外側移動,從而導致側漏。
作為防止此種由排泄液越過防漏槽之移動所引起之側漏之方法,考慮將吸收體配置於較防漏槽更靠吸收性物品之外側之方法。例如,於形成有在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防漏槽之情形時,使配置於較該防漏槽更靠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內方之吸收體自該防漏槽延伸至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然而,該方法中,必需如具有此種延伸部分之某種程度尺寸(寬度)之大的吸收體,故而難以使吸收體之尺寸(寬度)變窄,且難以滿足近來之需求即實現吸收性物品之小型化,從而製品設計之自由度較差。尚未提供如下吸收性物品,即,藉由吸收體與防漏槽之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效果優異,可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且適合性亦優異。
又,如上所述,根據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可有效地降低著裝內之濕度,但近年來,對更有效地降低著裝內之濕度,進一步降低濕潤感,而賦予更舒適之穿戴感之吸收性物品之需求不斷提高。
本發明(第1發明)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與
該低基重部分別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該槽係至少與在上述長度方向或上述寬度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劃分上述槽之底壁部係位於較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中央更靠非肌膚抵接面側。
根據本發明(第1發明及第3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快速地吸收排泄液並使其擴散,而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
又,根據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快速地吸收排泄液並使其擴散,而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且雖然包含防漏槽,但仍具有適度之柔軟性而可獲得優異之適合性。
又,根據本發明(第4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有效地降低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度,進一步降低濕潤感,而賦予更舒適之穿戴感。
本發明(第1發明及第3發明)係關於一種可快速地吸收排泄液並使其擴散,而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的吸收性物品。
又,本發明(第2發明)係關於一種快速地吸收排泄液並使其擴散,而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且雖然
包含防漏槽,但仍具有適度之柔軟性而適合性優異之吸收性物品。
又,本發明(第4發明)提供一種可滿足上述需要之吸收性物品。
以下,基於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即經期衛生棉且參照圖式對其進行說明。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2、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兩片材2、3間之吸收體4A,且為縱長(於一方向上較長之形狀)。衛生棉1A係如圖1所示般,於長度方向X上包含穿戴時與穿戴者之排泄部(陰道口)對向配置之排泄部對向部11、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腹側之前方部12、及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背部側之後方部13。排泄部對向部11係下述之於左右具有一對側翼部6、6之部分。一對側翼部6、6係於將衛生棉1A固定於短褲等內衣時反折向內衣之下襠部(褲襠部)上而使用之部位。再者,於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經期衛生棉)不具有側翼部之情形時,該經期衛生棉之排泄部對向部於製品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5 cm以下之所謂之短時間日用衛生棉中,為將該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3等分而設為前方部、中央部、後方部之情形之中央部(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於製品長度方向全長超過25 cm之所謂之長時間日用及夜用衛生棉中,為將該等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4等分之情形之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自後向
前之第3個區域)。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非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肌膚側之相反側(衣服側)之面。又,長度方向係沿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之長邊之方向,寬度方向係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圖中,以符號X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長度方向,以符號Y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寬度方向。
如圖2所示,正面片材2被覆吸收體4A之肌膚抵接面4a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A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背面片材3被覆吸收體4A之非肌膚抵接面4b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A之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亦自吸收體4A之長度方向X之前端及後端之各者延伸至長度方向X之外方,且於該等延伸部中藉由接著劑、熱密封、超音波密封等公知之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
於衛生棉1A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如圖1及圖2所示,遍及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配置有一對側面片材5、5。側面片材5中,其寬度方向Y之內方側之側部係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與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接合,外方側之側部自吸收體4A之沿長度方向X之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且其延伸部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
與背面片材3中之來自吸收體4A之側緣之延伸部接合。背面片材3及側面片材5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自吸收體4A之側緣向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延伸長度最大,且由該等之最大延伸部形成一對側翼部6、6。
衛生棉1A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於穿戴時朝向短褲之褲襠部等衣服側。於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將衛生棉1A固定於短褲等內衣之褲襠部之黏著部(未圖示)。又,於一對側翼部6、6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固定於短褲之外表面(非肌膚抵接面)之黏著部(未圖示)。該等黏著部係藉由將熱熔黏著劑塗佈於特定部位而設置,於使用衛生棉1A之前由包含薄膜、不織布、紙等之未圖示之剝離片材被覆。
吸收體4A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紙漿等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之吸收性芯體40A而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體4A係由包含衛生紙(tissue paper)或透水性不織布之包芯片材(未圖示)被覆吸收性芯體40A而構成。吸收性芯體40A既可與下述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一併僅包含紙漿等纖維材料,或者亦可包含該纖維材料及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又,於後者之情形時,既可為於纖維材料間均勻地混合有吸水性聚合物之形態,或者亦可為包含以纖維材料為主體之纖維層與以吸水性聚合物為主體之聚合物層、且於上下2層之該纖維層間夾持有該聚合物層之形態。正面片材2與吸收體4A之間、吸收體4A與背面片材3之間亦
可藉由進行點、螺旋、條紋等圖案塗敷之接著劑(熱熔接著劑等)而互相接合。
如圖2及圖3所示,吸收性芯體40A包含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1、及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2(42X、42Y),且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係分別於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上交替地形成。更具體而言,於吸收性芯體40A中,如圖3所示,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沿長度方向X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與沿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且低基重部42整體上形成為格子狀,由該等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42Y劃分所得之部位成為高基重部41。複數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A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A之寬度方向Y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高基重部41分別如圖3(a)所示般於俯視時呈矩形形狀。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由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外觀厚度係均勻地形成,故高基重部41之厚度較低基重部42(42X、42Y)大,因此,吸收性芯體40A具有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隆起之凹凸構造。若吸收性芯體40A具有凹凸構造,則與不具有凹凸構造而肌膚抵接面及非肌膚抵接面之任一者均大致平坦之情形相比,易於在穿戴衛生棉1A時誘導吸收性芯體40A(吸收體4A)之變形,具體而言,易於誘導其向如吸收性芯體40A朝向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隆起之形狀變形。藉由此種吸收性芯體40A之變形容易
性,而於穿戴衛生棉1A時容易地變形為如將排泄部對向部11抵壓至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之形狀,故而提高適合性,對穿戴者賦予舒適之穿戴感,並且有效地抑制經血之洩漏。
於如圖2所示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觀察時,低基重部42(42X、42Y)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一方。更具體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而且,藉由低基重部42如此於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從而高基重部41向肌膚抵接面4a之相反側突出,即,於厚度方向T上向非肌膚抵接面4b側突出。因此,於吸收性芯體40A中,肌膚抵接面4a(與正面片材2對向之面)除下述槽7之形成部位以外,其他部位實質上大致平坦而無凹凸(平坦而無凹凸),相對於此,非肌膚抵接面4b(與背面片材3對向之面)具有由突出形成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非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凹凸。如此若於吸收性芯體40A中低基重部42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則如圖2所示,於肌膚抵接面4a側之相反側之非肌膚抵接面4b側形成因不存在低基重部42而導致之空間部(非凸部或凹部),故而吸收性芯體40A易於變形為如以肌膚抵接面4a側之低基重部42作為基軸而朝向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隆起之形狀,因此,發揮提高適合性之效果或防止經血洩漏之效果。
再者,於本發明(第1發明)中,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
向T上之低基重部42(42X、42Y)之偏靠位置並不限制於如圖2所示之肌膚抵接面4a側,例如亦可於此相反地為非肌膚抵接面4b側。即,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觀察時,低基重部42亦可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4b側。於此情形時,高基重部41向非肌膚抵接面4b側之相反側突出,即,於厚度方向T上向肌膚抵接面4a側突出,吸收性芯體40A整體上與圖2中所示者上下相反。因此,於低基重部42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4b側之吸收性芯體40A中,非肌膚抵接面4b(與背面片材3對向之面)實質上大致平坦,相對於此,肌膚抵接面4a(與正面片材2對向之面)具有由突出形成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非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凹凸,且於肌膚抵接面4a側形成因不存在低基重部42而導致之空間部(非凸部或凹部)。由於該肌膚抵接面4a側之空間部係以夾於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間之方式形成,故而於穿戴衛生棉時亦易於保持該空間部之形狀,因此,藉由該空間部使存在於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與衛生棉1A之間之空氣進行換氣,而降低衛生棉穿戴者所感到之悶熱感。
又,於本發明(第1發明)中,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觀察時,低基重部42(42X、42Y)亦可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與非肌膚抵接面4b之大致中央部。於此情形時,高基重部41於厚度方向T上分別向肌膚抵接面4a側及非肌膚抵接面4b側突出。因此,於低基重部42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與非肌膚抵接面4b之大致中央
部之吸收性芯體40A中,肌膚抵接面4a及非肌膚抵接面4b分別具有由突出形成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非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凹凸,且於肌膚抵接面4a側及非肌膚抵接面4b側分別形成因不存在低基重部42而導致之空間部(非凸部或凹部)。此種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A易於變形為如以位於其厚度方向T之大致中央部(吸收性芯體40A之外觀厚度之大致中央部)之低基重部42作為基軸而朝向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隆起之形狀,且,亦發揮藉由上述空間部使存在於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與衛生棉1A之間之空氣進行換氣之效果。
如此,於本發明(第1發明)中,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T上之低基重部42(42X、42Y)之偏靠位置可根據特別期望出現由其偏靠位置所導致產生之哪一種效果(吸收性芯體40A之變形誘導效果、換氣效果)等情況,而自如圖2所示之肌膚抵接面4a側、或非肌膚抵接面4b側、或肌膚抵接面4a與非肌膚抵接面4b之大致中央部中進行適當選擇。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A(上述凹凸構造)係將包含吸收性材料之俯視時呈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吸收部互相隔開配置於其外觀成形為薄板狀之吸收性材料之一面側而構成,就該方面而言也許可看作與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將複數個吸收部固定於片材而成之吸收體)類似。然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A與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於如下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A係如下所述般以具有上述凹凸構造之方式成形吸收性材料
而製造者,且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係以不經由接著劑或熱融合等接合手段而一體化,且不具有相同材料之邊界(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邊界)之方式形成,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係將複數個上述吸收部固定於與該吸收部為不同個體之上述片材而製造者,且係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經由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並具有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之邊界者。而且,藉由此種構成之差異,本實施形態之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中之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中,由於在兩者間(邊界)存在包含接合手段之界面,故而易引起邊界部分之液體擴散,而難以說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
如圖1~圖3所示,於衛生棉1A中形成有正面片材2及吸收性芯體40A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7。槽7為由下述底壁部71與側壁部72所劃分而成之空間(衛生棉1A之不存在形成材料之部位)。如圖3(a)所示,槽7係包含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一對縱槽7X、7X、及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2個橫槽7Y1、7Y2而構成,該等4個槽於各自之端部連接而整體上形成環狀之槽。一對縱槽7X、7X於吸收性芯體40A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遍及排泄部對向部11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延伸,進而,亦分別延伸至前方部12及後方部13。橫槽7Y1與橫槽7Y2係分別形成於前方部12與後方部13。兩橫槽7Y1、7Y2之任一者均係包含於俯視時朝向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而形
成,且兩橫槽7Y1、7Y2各自之凸出之頂部位於寬度方向Y之中央。
槽7(7X、7Y1、7Y2)可藉由伴隨熱或不伴隨熱之壓紋、或者超音波壓紋等壓紋加工按照常用方法而形成。即,於衛生棉1A之製造步驟中,於將正面片材2供給至吸收體4A(具有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A)之一面上後,藉由壓紋加工將特定部位自正面片材2側朝向吸收體4A側以凹狀壓入(壓縮),藉此可於該特定部位形成槽7。槽7中,正面片材2及吸收體4A藉由熱融合等而一體化。槽7既可係俯視時呈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圓形、十字等之多個深凹陷部(相對深地凹陷之部分,高壓紋部)與淺凹陷部(相對淺地凹陷之部分,低壓紋部,)交替相連而整體上形成連續線,或者亦可間隔地配置多個凹陷部而形成。所謂間隔地配置,係指凹陷部之相鄰之間隔隔開5 mm以上。
槽7係至少與在長度方向X或寬度方向Y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凸部)41、41及由該等2個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相連而形成。即,槽7係以跨越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a)所示,關於長度方向X,於直接接收排泄液之部位即排泄部對向部11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一對縱槽7X、7X係分別與在長度方向X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Y相連而形成,且係以跨越在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又,關於寬度方向Y,於前方部12中,作為槽7
之一部分之橫槽7Y1係與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X相連而形成,進而,於後方部13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2係以相同之方式相連而形成。
此種槽7與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位置關係於更確實地發揮下述本發明(第1發明)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方面較為重要,尤其是如上所述般,槽7(縱槽7X)以跨越在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之情況與由排泄液向寬度方向Y之移動所引起之排泄液向外部之漏出(所謂之側漏)之防止效果相關,故較為重要。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以更確實地獲得上述槽7之跨越凹凸之配置之設計,於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上,使低基重部42如上所述般以包含俯視時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之部分42X之方式形成,又,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具有彎曲部且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形狀之部分7X之方式形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一對縱槽7X、7X分別於俯視時如圖3(a)所示般,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沿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之兩側部之各者包含朝向衛生棉1A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如此,使吸收性芯體40A之低基重部42X形成為與吸收性芯體40A之長度方向X完全一致之直線狀,另一方面,使縱槽7X以具有與長度方向X不完全一致(局部一致)之彎曲部之方式形成,藉此至少縱槽7X之該彎曲部於俯視時與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不完全一致,
從而縱槽7X變得易於以跨越在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就與上述相同之觀點而言,使低基重部42如上所述般以包含俯視時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之部分42Y之方式形成,又,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具有彎曲部且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形狀之部分7Y1、7Y2之方式形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1、7Y2分別於俯視時如圖3(a)所示般,於衛生棉1A之前方部12或後方部13,包含朝向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藉此,至少橫槽7Y1、7Y2各自之彎曲部於俯視時與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不完全一致,從而橫槽7Y1、7Y2變得易於以跨越在寬度方向Y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
於圖4~圖6中模式性地表示吸收性芯體40A之各部中之槽7之剖面。如圖4~圖6所示,槽7(7X、7Y1、7Y2)係由底壁部71與自該底壁部71立設之側壁部72所劃分。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係如圖5及圖6所示般,於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任一者中均位於較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厚度方向中央Tc於如本實施形態般吸收性芯體40A具有凹凸構造之情形時,為具有該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外觀厚度之中央,且於該吸收性芯體40A中位於肌膚抵接面4a與最向非肌膚抵接面4b側突出之部位之中間。再者,吸收性芯體40A不具有凹凸構造
之情形時之厚度方向中央Tc為該吸收性芯體40A之實質厚度之中央,且於該吸收性芯體40A中位於肌膚抵接面4a與非肌膚抵接面4b之中間。
如此,若以使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之方式進行設計,則於形成槽7時之自吸收性芯體40A之肌膚抵接面4a側進行壓縮時,1)於高基重部41中,由於在上述壓縮後成為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之部分及成為側壁部72之部分分別被壓縮而使槽7之形狀穩定,2)於低基重部42中,該低基重部42藉由上述壓縮而自肌膚抵接面4a側與槽7之形狀相配合地變形,由此使該低基重部42局部性地伸長。而且,上述壓縮後所獲得之槽7、即底壁部71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之槽7於高基重部41中,由於槽7之形狀穩定,故而提高藉由毛細管力之液體之抽吸性,又,於低基重部42中,由於槽7伸長而使厚度變薄,故而液體之擴散量下降,藉此於槽7(主要為側壁部72)中,液體變得易於向高基重部41移動。就更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之觀點而言,劃分槽7之底壁部71較佳為存在於自厚度方向中央Tc向非肌膚抵接面4b側隔開0.1 mm以上之位置,尤佳為存在於隔開0.2 mm以上之位置。
基本上可藉由調整形成槽7時之壓縮力等而使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位於較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但藉由設計吸收性芯體40A之構成而更確實地使底壁部71位於較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中央
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如上所述,於槽7係藉由將吸收性芯體40A與正面片材2一併壓縮而形成時,具有如下傾向:尤其是如低基重部42之厚度相對較薄之部位係如上所述般使槽7以跨越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藉此與高基重部41相比可將壓縮之程度抑制得較低而於壓縮後體積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又,於高基重部41中,於形成槽7時,藉由在壓縮後自成為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之部分至成為側壁部72之部分進行壓縮,而處於相對較容易地維持槽7之形狀之狀態,相對於此,於低基重部42中,因形成槽7而被壓縮之部分為底壁部71及其周邊,壓縮之部分較高基重部41少,故而於壓縮後所壓縮之部分之體積易於恢復。因此,存在如下之虞:即便於剛進行壓縮後,劃分藉由壓縮而形成之槽7之底壁部71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由於經時亦會導致體積恢復而使底壁部71向肌膚抵接面4a側移動,而最終於低基重部42中,底壁部71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肌膚抵接面4a側。為了防止該情況,不僅於高基重部41中,而且於低基重部42中,亦使劃分槽7之底壁部71確實地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較為有效的是使槽7橫穿低基重部42之距離L1(參照圖3)、即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42X、42Y)之寬度L1不過於長。藉由使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在某種程度上縮短,而抑制用以形成槽7之壓縮後之低基重部42之體積恢復,從而使劃分槽7之底壁部71更確實地位於較厚度方向中央Tc更靠非肌膚抵接面4b側。就此種觀點而
言,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較佳為1~5 mm,更佳為1~3 mm。於低基重部42X與42Y中,寬度L1既可相同,亦可不同。
另外,於槽7係如上所述般深凹陷部與淺凹陷部交替相連而形成之情形時,若以僅於低基重部42中形成槽7之深凹陷部之方式壓縮吸收性芯體40A,則經壓縮之部分之體積於壓縮後難以恢復,故而難以獲得上述效果。因此,為了確實地獲得上述效果,較為有效之方法係使深凹陷部之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較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42X、42Y)之寬度L1長。除上述方法以外,較為有效之方法係使槽7之形成方向(線狀之槽7之延伸方向)相對於低基重部之形成方向(線狀之低基重部之延伸方向)傾斜(於兩形成方向間附上特定之角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高基重部41、低基重部42以及槽7及其附近,將高基重部41之密度設為較低基重部42之密度高,進而形成槽7,藉此存在密度梯度。即,於圖3(b)及圖4~圖6中,以符號A~E表示之部位之密度為A≦B<<C<<E,更佳為A<B<<C<D<E,自槽7(縱槽7X)隔開越遠則密度越低(部位A),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部位B及/或C),於槽7(底壁部71)中密度達到最大(部位D及E)。又,關於槽7(底壁部71),低基重部42(42Y)中之部位D藉由密度略低於高基重部41中之部位E,而提高液體沿槽7之擴散性(側漏防止效果),更佳為密度較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高。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之密度梯度主要由
藉由上述壓紋加工而形成槽7(吸收性芯體40A之壓縮)所引起,且亦存在於先前之形成有防漏槽之吸收體中。關於密度梯度,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徵性之方面為部位C之密度較部位B高(B<<C),且存在槽7之附近之密度於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中不同之情況。再者,所謂「槽之附近」,係指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參照圖4~圖6)及其附近,主要係指槽7(側壁部72之外表面)至與槽7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槽7之寬度方向)之外方之5 mm以內之部位。
如此,槽7(縱槽7X)之附近即部位B及C雖然離槽7之距離相同,但位於高基重部41之部位C之密度較位於低基重部42(42Y)之部位B高之理由在於:因於藉由壓縮吸收性芯體40A而形成槽7之前,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中存在更多之吸收性材料從而密度較高。即,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A係如下所述般藉由以包含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方式堆積吸收性材料而獲得具有凹凸構造之堆積物,且利用加壓輥等以均勻之壓縮力壓縮該堆積物整體而製造時,於上述壓縮步驟中,由於作為凸部之高基重部41較作為非凸部或凹部之低基重部42受到更強之壓縮,故而高基重部41(部位C)之密度較低基重部42(部位B)高。如此,在部位B與部位C中自槽7之形成前存在密度差,進而若藉由壓縮於部位B及部位C形成槽7,則於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及其附近反映出該密度差,其結果,關於密度而成為B<<C。
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中,作為形成槽7之吸收性芯
體,採用具有由高基重部(凸部)41與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所形成之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A,藉此可解決先前之採用無凹凸之平坦之吸收性芯體與防漏槽之組合的吸收性物品所具有之上述課題ii),且雖然於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中形成有高密度之槽7,但吸收體4A仍難以產生局部性硬化,而適合性優異。又,如圖3所示,若使低基重部42形成於較槽7更靠衛生棉1A之外方(槽7之外方部位),則可進一步提高槽7之防漏效果,且可對衛生棉1A之周緣部(尤其是衛生棉1A之沿長度方向X之兩側緣部)賦予柔軟之觸感。又,如圖3所示,若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大致整體上將高基重部41配置於由低基重部42所包圍之部位,則於穿戴衛生棉1A時對穿戴者之觸碰變得柔軟,而可提供柔軟之觸感。
又,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中,槽7主要係與在特定方向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且以跨越吸收性芯體40A之凹凸之方式形成,藉此不論經血等排泄液之量之多少,均可將其快速地吸收並使其擴散,藉此,可解決先前之採用無凹凸之平坦之吸收性芯體與防漏槽之組合的吸收性物品所具有之上述課題i),且防漏性(側漏防止性)優異,可應對吸收體之尺寸下降,進而吸收性物品之小型化。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中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若參照圖3(b)進行說明,則衛生棉1A之穿戴者所排泄之經血等排泄液W通常係由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
之中央部接住,且自肌膚抵接面(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上朝向槽7(縱槽7X)於寬度方向Y上移動,例如於圖3(b)中,自部位A(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附近)起朝向部位B(低基重部42中之槽7之附近)順著衛生棉1A之各種構成構件(正面片材2、吸收性芯體40A等)移動。如上所述,由於部位B與部位C中存在密度差而密度為B<<C,故而到達至部位B之排泄液W易於藉由毛細管力而移動至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不易滯留於部位B。如此,排泄液W於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沿槽7於衛生棉1A之前後方向上移動,從而自排泄部對向部11起於長度方向X上迅速地擴散。
部位B並非僅為位於鄰接之高基重部41、41間之間隙(空間),而係作為吸收性芯體40A之一部分(低基重部42)存在,故而具有排泄液之保持功能。因此,即便於排泄液W之量較多,且排泄液W自部位A向部位B之移動速度較排泄液W自部位B向部位C之移動速度(長度方向X之擴散速度)快之情形時,亦可將排泄液暫時地保持於部位B,因此,防止大量之排泄液同時移動至位於較部位B更靠衛生棉1A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部位D(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進而,防止排泄液W越過槽7移動至衛生棉1A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而引起側漏。又,部位B本身藉由形成槽7時之壓縮而密度變得相對較高之情況亦抑制液體自部位B向部位D之移動,進而有助於防止側漏。
排泄液W於在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
自部位B向部位C移動中途,由高基重部41快速地吸收、保持,超過高基重部41之吸收容量之部分係如圖6所示般,移動至位於較部位C更靠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部位E(高基重部41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部位E係於形成槽7時受到最大程度之壓縮之部位,由於密度遠遠高於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部位C,故而排泄液W難以自部位E向部位C移動,因此,難以產生排泄液W越過槽7而移動至衛生棉1A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情況。此與上述低基重部42中之部位B與部位D之關係相同。經由部位C而移動至部位E之排泄液W不會漏出至槽7之外側,而通過槽7移動至鄰接之部位D(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進而,移動至與其鄰接之另一部位E。如此,於槽7中移動之排泄液W在其移動過程中主要由高基重部41吸收、保持。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中,排泄至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之排泄液於縱槽7X、及縱槽7X之附近且位於較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之部位之兩者中,於衛生棉1A之前後方向上迅速地擴散,且於上述擴散中途主要由高基重部41迅速地吸收、保持。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A藉由利用此種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與槽7之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而可使所排泄之排泄液快速地擴散並被吸收,從而難以產生側漏,而可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就更確實地發揮此種衛生棉1A中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設定各部之尺寸等。
吸收性芯體40A之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與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之比(S41/S42)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3以上,而且,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6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較佳為100 g/m2以上,更佳為15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600 g/m2以下,更佳為500 g/m2以下,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較佳為10 g/m2以上,更佳為3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150 g/m2以下,更佳為100 g/m2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與低基重部42之厚度T42之比(T41/T42)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1.5以上,而且,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8 mm以下,低基重部42之厚度T42較佳為0.1 mm以上,更佳為0.2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如圖3(a)所示之俯視時之大小根據吸收性物品之種類、用途等而不同,於如衛生棉1A之經期衛生棉中,長度方向X之長度L2(參照圖3(a))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寬度方向Y之長度L3(參照圖3(a))較佳為3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
較佳為高基重部41係面積每50 cm2較佳為形成有5個以上,更佳為10個以上,而且,較佳為形成有70個以下,更
佳為60個以下。
槽7(7X、7Y1、7Y2)之寬度L5(參照圖3(b))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4.0 mm以下。
槽7之深度L6(參照圖5)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
再者,上述槽7之各部之尺寸亦可以肉眼使用規尺等進行測定,但較佳為使用數位顯微鏡(Digital Microscope)進行測定。例如,可使用KEYENCE(基恩士)公司製造之數位顯微鏡VHX-1000對槽7進行放大拍攝,而測定各部之尺寸。上述條槽7之寬度L5係於條槽7之底面進行測定所得者。又,上述條槽7之深度L6係利用數位顯微鏡測定條槽7之剖面所得者。
若對衛生棉1A中之各部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則作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作為正面片材2,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薄膜等液體透過性之片材。作為背面片材3,例如,可使用不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或具有微細孔且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撥水不織布等不織布、該等與其他片材之層壓體等。又,作為側面片材5,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可使用撥水性之不織布或樹脂薄膜製之片材。
作為吸收性芯體40A之形成材料即吸收性材料,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
如作為纖維材料,可使用木漿、棉、麻等天然纖維;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樹脂之複合纖維;乙酸酯或嫘縈(rayon)等半合成纖維等。又,作為吸收性材料,除該等纖維材料以外,進而亦可使用顆粒狀等各種形狀之吸水性聚合物。
以下,關於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製造方法,以上述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之製造方法為例進行說明。於圖7中表示吸收體4A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及該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製造裝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包括沿箭頭R1方向旋轉驅動之旋轉筒50、將吸收性芯體40A之原料即吸收性材料45供給至旋轉筒50之外周面之導管60、配置於旋轉筒50之斜下方且沿箭頭R2方向旋轉驅動之轉移輥(transfer roller)70、配置於旋轉筒50之圓周方向上之導管60與轉移輥70之間之真空箱(vacuum box)65、以通過真空箱65與旋轉筒50之間及轉移輥70與旋轉筒50之間之方式配置之作為片狀之透氣性構件之網帶75、及配置於轉移輥70之下方之真空輸送機(vacuum conveyer)80。
如圖7所示,旋轉筒50形成圓筒狀,受到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使形成其外周面之構件圍繞水平軸進行旋轉。於旋轉筒50之內側(旋轉軸側)之非旋轉部分形成有可使內部減壓之空間56。空間56中連接有吸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使該排氣裝置作動,而可使空間56內維持為負壓。另一方面,於旋轉筒50之內側(旋轉軸側)之空間57及58中連接有可取入裝置外之空氣之配管(未
圖示)。
如圖8所示,於旋轉筒50之外周面形成有與製造之吸收性芯體40A之形狀相對應之形狀之凹部51。於凹部51之底面部52形成有多個微孔,於凹部51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56上期間,凹部51之底面部52之微孔發揮吸收性材料45之抽吸孔之功能。另一方面,未形成有凹部51之旋轉筒50之外周面之左右兩側部包括包含金屬製之剛體之旋轉筒50之框體,且為非透氣性。
如圖8所示,於凹部51之底面部52突出形成有複數個將凹部51內劃分為複數個區域之劃分構件53。各劃分構件53包含非透氣性之板狀構件。凹部51內係藉由複數個劃分構件53而劃分為與上述吸收性芯體40A中之複數個高基重部41相對應之複數個區域54。各劃分區域54之俯視時之形狀為與高基重部41之俯視時之形狀相同之形狀(矩形形狀)。
又,如下所述,由於使吸收性材料超過劃分構件53自底面部52之突出高度而堆積於凹部51內,故而劃分構件53自底面部52之突出高度較凹部51之深度短。
導管60係如圖7所示般,其一端側覆蓋旋轉筒50之位於維持為負壓之空間56上之外周面,於未圖示之另一端側具有纖維材料導入裝置。纖維材料導入裝置包含粉碎器,該粉碎器將例如片狀之木漿粉碎而作為解纖紙漿,並將該解纖紙漿(纖維材料)送入至導管內。亦可於導管60之中途設置導入吸水性聚合物之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
轉移輥70包含具有透氣性之圓筒狀之外周部,且受到來
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使其外周部圍繞水平軸進行旋轉。於轉移輥70之內側(旋轉軸側)之非旋轉部分形成有可使內部減壓之空間71。於空間71中連接有吸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使該排氣裝置進行作動,而可使空間71內維持為負壓。
真空箱65係於旋轉筒50之旋轉方向R1上,配置於導管60之下游側端部61與轉移輥70之間。真空箱65具有包含上下表面、左右之兩側面及背面之箱狀之形狀,且於與背面對向之部位具有朝向旋轉筒50方向開口之開口部。真空箱65經由排氣管61而與吸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連接,且藉由該排氣裝置之作動而可使真空箱65內維持為負壓。
網帶75為片狀之透氣性構件,且係具有網眼之帶狀之透氣性帶以環狀連結而成者,由複數個自由輥及轉移輥70引導而於特定之路徑上連續地移動。網帶75係藉由轉移輥70之旋轉而驅動。網帶75係以如下方式配置:如圖7所示,於在導管60之下游側端部61附近導入至旋轉筒50之外周面上後,依序通過真空箱65與旋轉筒50之間及轉移輥70與旋轉筒50之間。網帶75於通過真空箱65之上述開口部之前期間,與旋轉筒50之外周面接觸,於轉移輥70與旋轉筒50最接近之最接近部附近自旋轉筒50之外周面離開而向轉移輥70上轉移。
真空輸送機80包括架設於驅動輥81及從動輥82之環狀之透氣性帶83、及夾持透氣性帶83而配置於與轉移輥70對向
之位置之真空箱84。
其次,對使用上述吸收體之製造裝置連續地製造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之方法進行說明。為了使用上述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來製造吸收體4A,使分別連接至旋轉筒50內之空間56、及真空箱65內之排氣裝置作動而使空間56與真空箱65內為負壓。藉由使空間56內為負壓,而於導管60內產生將吸收性材料45搬送至旋轉筒50之外周面之氣流。又,使旋轉筒50及轉移輥70旋轉,又,使真空輸送機80作動。繼而,若使上述纖維材料導入裝置作動,而將纖維材料供給至導管60內,進而供給吸水性聚合物,則該等吸收性材料45搭乘於導管60內流動之氣流,而成為飛散狀態並朝向旋轉筒50之外周面供給。
於由導管60所覆蓋之部分進行搬送期間,將吸收性材料(纖維材料與吸水性聚合物之混合物)45抽吸至旋轉筒50之凹部51。吸收性材料45逐漸堆積於凹部51之各劃分區域54之底面部52上,最終如圖9所示般超過劃分構件53自底面部52之突出高度而堆積於凹部51內。如此而獲得之堆積物46中,吸收性材料45堆積於劃分構件53上而成之部位(劃分構件對應部)46a之吸收性材料45之堆積量相對較少,其他部位(劃分區域對應部)46b之吸收性材料45之堆積量相對較多,從而堆積物46整體上具有凹凸構造。
繼而,若旋轉筒50進行旋轉,而使凹部51轉至真空箱65之對向位置,則凹部51內之堆積物46藉由來自真空箱65之抽吸,而成為吸附於網帶75之狀態。凹部51內之堆積物46
於該狀態下搬送至緊靠轉移輥70與旋轉筒50之最接近部之前方,且於該最接近部附近,藉由來自轉移輥70側之抽吸而保持著吸附於網帶75之狀態自凹部51脫模,從而向轉移輥70上轉移。
如此,與網帶75一併轉移至轉移輥70上之堆積物46保持著吸附於轉移輥70上之網帶75之狀態,而搬送至與真空輸送機80之交接部(轉移輥70之最下端部),且於該交接部藉由真空箱84之抽吸而向真空輸送機80上轉移。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中,如圖7所示,於載置堆積物46之前之真空輸送機80上導入包含衛生紙或透水性不織布之第1包芯片材47,使堆積物46轉移至該第1包芯片材47上。繼而,進而,於在堆積物46之上表面側導入第2包芯片材48後,將由兩包芯片材47、48所被覆之狀態之堆積物46以特定之間隔切斷,而獲得切斷成相當於1個衛生棉之尺寸之吸收體前驅物49。再者,於圖1及圖2中省略了兩包芯片材47、48之圖示。
繼而,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中,將如此而獲得之吸收體前驅物49藉由加壓機構90進行壓縮,而使構成吸收體前驅物49之堆積物46之厚度積極地減少,從而獲得目標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如圖7所示,加壓機構90構成為包含表面平滑之一對輥91、92,且可對導入至輥91、92間之被加壓物自上下表面進行加壓而於厚度方向上將其壓縮。
於圖10中模式性地表示堆積物46之壓縮前後之狀態。隔
著圖10之箭頭而左側之圖表示壓縮前之堆積物46,右側之圖表示壓縮後之堆積物46(吸收性芯體40A),又,於左右兩圖中,上段表示堆積物46(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圖,下段表示堆積物46之立體圖。若藉由加壓機構90壓縮堆積物46,則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且厚度較大之劃分區域對應部46b(凸部)較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且厚度較小之劃分構件對應部46a(非凸部或凹部)受到更強之壓縮。其結果,堆積物46中之劃分區域對應部46b成為吸收性芯體40A中密度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41,堆積物46中之劃分構件對應部46a成為吸收性芯體40A中密度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42。
根據上述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可高效地製造具有於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之兩方向上交替地形成相對高密度之高基重部41與相對低密度之低基重部42而成之凹凸構造的吸收性芯體40A。高基重部41之密度D41與低基重部42之密度D42之比(D41/D42)較佳為1.5~20,更佳為2.0~10。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密度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高基重部41之密度係將高基重部41之重量除以高基重部41之體積(厚度×長度×寬度)而算出。低基重部42之密度係將低基重部42之重量除以低基重部42之體積(厚度×長度×寬度)而算出。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各自之體積之算出中所使用之「厚度」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將縱37 mm、橫37 mm、厚度3 mm之丙烯酸板置於測定對象之吸收性芯體40A上,關於該吸收性芯體40A之高基重部41之
厚度,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非接觸式雷射位移計(雷射頭LK-G30,位移計LK-GD500)進行測定,關於低基重部42之厚度,藉由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顯微鏡VHX-1000觀察該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如圖2所示之剖面)而進行測定。又,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各自之「重量」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將FEATHER公司製造之剃刀(feather剃刀S單刃)抵壓至測定對象之吸收性芯體40A,分別切下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並使用電子天平(A & D公司製造之電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數點以後4位)測定所切下之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各自之重量。
本發明(第1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但如上所述般亦可於此相反地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4b側,或者,亦可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與非肌膚抵接面4b之大致中央部。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剖面觀察時,於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芯體40A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4b側之情形時,該非肌膚抵接面4b實質上無凹凸而大致平坦(平坦而無凹凸)。
又,俯視時呈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42X、42Y)亦可並非如圖3所示般形成於吸收性芯體40A整體(以跨越前方部12、排泄部對向部11及後方部13之方式形成),只要形成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至少由一對槽7、7(縱槽7X、7X)及其附近(槽周邊區域)所夾持之區域(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內方部)即可。又,低基重部42之俯視形狀並非如上
述實施形態般限制為直線狀,亦可為曲線狀。
又,於吸收性芯體40A中,高基重部41亦可配置成鋸齒狀。即,於在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多個高基重部41而形成高基重部行,且於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有複數個該高基重部行之情形時,互相鄰接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之間距亦可錯開。換言之,高基重部41亦可以於使特定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向與該高基重部行正交之方向(寬度方向Y)投影時,與鄰接之高基重部41之投影像不一致之方式配置。藉由如此,假如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槽7(橫槽7Y1及7Y2)並非如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3)般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例如,即便橫槽7Y1、7Y2形成為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亦可防止該橫槽7Y1、7Y2與低基重部42完全一致。
又,作為如上所述般使槽7與在衛生棉1A之長度方向X或寬度方向Y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之方法,換言之,使槽7與吸收性芯體40A之低基重部42不完全一致之方法,除如上述實施形態般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A之外方凸出彎曲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且使低基重部42於俯視時形成為直線狀之方法以外,亦可列舉如下方法等:a)於尺寸相對較大之高基重部41之周圍配置尺寸相對較小之低基重部42;b)作為與低基重部42組合之高基重部41,單獨使用俯視形狀為五邊形以上之多邊形形狀之高基
重部41之1種或將2種以上加以組合使用;c)將槽7之形成方向(線狀之槽7之延伸方向)與低基重部之形成方向(線狀之低基重部之延伸方向)所成之角度設定為30~60°。
又,作為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應用例之一,列舉了經期衛生棉,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例如拋棄式尿片、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
以下,基於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即經期衛生棉且參照圖式對其進行說明。如圖12及圖13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B包含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2、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兩片材2、3間之吸收體4B,且為縱長(於一方向上較長之形狀)。如圖12所示,衛生棉1B於長度方向X上包含穿戴時與穿戴者之排泄部(陰道口)對向配置之排泄部對向部11、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腹側之前方部12、及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背部側之後方部13。排泄部對向部11係下述之於左右具有一對側翼部6、6之部分。一對側翼部6、6係於將衛生棉1B固定於短褲等內衣時反折向內衣之下襠部(褲襠部)上而使用之部位。再者,於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經期衛生棉)不具有側翼部之情形時,該經期衛生棉之排泄部對向部於製品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5 cm以下之所謂之短時間日用衛生棉中,為將該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3等分而設為前方部、中央部、後方部之情形之中央部(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於製品長度方向全長超過25 cm之
所謂之長時間日用及夜用衛生棉中,為將該等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4等分之情形之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自後向前之第3個區域)。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非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肌膚側之相反側(衣服側)之面。又,長度方向係沿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之長邊之方向,寬度方向係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圖中,以符號X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長度方向,以符號Y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寬度方向。
如圖13所示,正面片材2被覆吸收體4B之肌膚抵接面4a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B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背面片材3被覆吸收體4B之非肌膚抵接面4b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B之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亦自吸收體4B之長度方向X之前端及後端之各者延伸至長度方向X之外方,且於該等延伸部中藉由接著劑、熱密封、超音波密封等公知之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
於衛生棉1B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如圖12及圖13所示,遍及衛生棉1B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配置有一對側面片材5、5。側面片材5中,其寬度方向Y之內方側之側部係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與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
接合,外方側之側部自吸收體4B之沿長度方向X之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其延伸部係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與背面片材3中之來自吸收體4B之側緣之延伸部接合。背面片材3及側面片材5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自吸收體4B之側緣向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延伸長度為最大,且由該等最大延伸部形成一對側翼部6、6。
衛生棉1B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於穿戴時朝向短褲之褲襠部等衣服側。於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將衛生棉1B固定於短褲等內衣之褲襠部之黏著部(未圖示)。又,於一對側翼部6、6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固定於短褲之外表面(非肌膚抵接面)之黏著部(未圖示)。該等黏著部係藉由將熱熔黏著劑塗佈於特定部位而設置,於使用衛生棉1B之前由包含薄膜、不織布、紙等之未圖示之剝離片材被覆。
吸收體4B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紙漿等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之吸收性芯體40B而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體4B係以包含衛生紙或透水性不織布之包芯片材(未圖示)被覆吸收性芯體40B而構成。吸收性芯體40B既可與下述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一併僅包含紙漿等纖維材料,或者亦可包含該纖維材料及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又,於後者之情形時,既可為於纖維材料間均勻地混合有吸水性聚合物之形態,或者亦可為包含以纖維材料為主體之纖維層與以吸水性聚合物為主體之聚合物層、且於上下
2層之該纖維層之間夾持有該聚合物層之形態。正面片材2與吸收體4B之間、吸收體4B與背面片材3之間亦可藉由進行點、螺旋、條紋等圖案塗敷之接著劑(熱熔接著劑等)而互相接合。
吸收體4B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41、及與該高基重部41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42。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3及圖14所示,構成吸收體4B之吸收性芯體40B具有於特定方向(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之各者)上交替地形成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1與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2(42X、42Y)而成之凹凸構造。如圖13所示,吸收性芯體40B之外觀厚度均勻。更具體而言,於吸收性芯體40B中,如圖14所示,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沿長度方向X延伸之線狀(連續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與沿寬度方向Y延伸之線狀(連續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從而低基重部42整體上形成為格子狀,且由該等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42Y所劃分之部位(格子之孔之位置)成為高基重部41。複數個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B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B之寬度方向Y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高基重部41係分別如圖14(a)所示般於俯視時呈矩形形狀。
低基重部42(42X、42Y)係如圖12及圖13所示般於衛生棉1B(吸收性芯體40B)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而且,藉由低基重部42以如此之方式偏靠於厚度方向
T之肌膚抵接面4a側,從而高基重部41向肌膚抵接面4a之相反側、即厚度方向T之非肌膚抵接面4b側突出。因此,於吸收性芯體40B中,肌膚抵接面4a(與正面片材2對向之面)除下述槽7之形成部位以外,其他部位實質上無凹凸而大致平坦,相對於此,非肌膚抵接面4b(與背面片材3對向之面)具有由突出形成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非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凹凸。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B(上述凹凸構造)係將包含吸收性材料之俯視時呈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吸收部互相隔開配置於其外觀成形為薄板狀之吸收性材料之一面側而構成,就該方面而言也許可看作與專利文獻2及3中所記載之吸收體(將複數個吸收部固定於片材而成之吸收體)類似。然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B與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於如下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B係如下所述般以具有上述凹凸構造之方式成形吸收性材料而製造者,且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係以不經由接著劑或熱融合等接合手段而一體化,且不具有相同材料之邊界(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邊界)之方式形成,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係將複數個上述吸收部固定於與該吸收部為不同個體之上述片材而製造者,且係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經由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並具有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之邊界者。而且,藉由此種構成之差異,本實施形態之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
之吸收體中之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中,由於在兩者間(邊界)存在包含接合手段之界面,故而易引起邊界部分之液體擴散,而難以說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
如圖12~圖14所示,衛生棉1B具有正面片材2及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7。槽7係由下述底壁部71與側壁部72所劃分之空間(衛生棉1B之不存在形成材料之部位)。如圖14(a)所示,槽7係包含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左右一對縱槽7X、7X、及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2個橫槽7Y1、7Y2而構成,且該等4個槽於各自之端部連接而整體上形成環狀之槽。一對縱槽7X、7X係於吸收性芯體40B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遍及排泄部對向部11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延伸,進而,亦分別延伸至前方部12及後方部13。橫槽7Y1與橫槽7Y2係分別形成於前方部12與後方部13。兩橫槽7Y1、7Y2之任一者均係包含於俯視時朝向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而形成,兩橫槽7Y1、7Y2各自之凸出之頂部位於寬度方向Y之中央。
如圖14所示,槽7(7X、7Y1、7Y2)包含相對較淺地凹陷之淺槽部73、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74。槽7係藉由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沿槽7之長度方向交替相連,而整體上形成連續線。於槽7係藉由利用壓紋加工將吸收性芯體40B與正面片材2一併壓縮而形成時,淺槽部73係於該壓紋加工中受到相對較弱之壓縮而底部深度(底壁部71離肌膚抵接面2a之深度)較淺之部位,深槽部74係於該壓紋加工
中受到相對較強之壓縮而該底部深度較深之部位。淺槽部73及深槽部74之俯視形狀分別並無特別限制,可設為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圓形、十字等。
槽7(7X、7Y1、7Y2)可藉由伴隨熱或不伴隨熱之壓紋、或者超音波壓紋等壓紋加工按照常用方法而形成。即,於衛生棉1B之製造步驟中,於將正面片材2供給至吸收體4B(具有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B)之一面上後,藉由壓紋加工將特定部位自正面片材2側朝向吸收體4B側以凹狀壓入(壓縮),藉此可於該特定部位形成槽7。槽7中,正面片材2及吸收體4B藉由熱融合等而一體化。
槽7係跨越高基重部(凸部)41與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而形成。更具體而言,槽7係與在特定方向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凸部)41、41及由兩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相連而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4(a)所示,關於長度方向X,於直接接收排泄液之部位即排泄部對向部11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一對縱槽7X、7X分別係與在長度方向X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Y相連而形成,且以跨越於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B之凹凸之方式形成。又,關於寬度方向Y,於前方部12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1係與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X相連而形成,進而,於後方部13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2係以相同之方式相連而形成。
此種槽7與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位置關係於更確實地發揮下述本發明(第2發明)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方面較為重要,尤其是如上所述般,槽7(縱槽7X)係於長度方向X上跨越高基重部(凸部)41與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而形成之情況與由排泄液向寬度方向Y之移動所引起之排泄液向外部之漏出(所謂之側漏)之防止效果相關,故較為重要。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以更確實地獲得上述縱槽7X之跨越凹凸之配置之設計,採用「衛生棉1B包含於其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線狀(連續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且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縱槽7X包含長度方向與該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不同之部分」之構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使低基重部42X形成為俯視時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又,使縱槽7X於俯視時如圖14(a)所示般,以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沿衛生棉1B之長度方向X之兩側部之各者包含朝向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彎曲部)之方式形成,且作為長度方向與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不同之部分,以包括包含該彎曲部之曲線之方式形成。如此,使吸收性芯體40B之低基重部42X形成為與吸收性芯體40B之長度方向X完全一致之直線狀,另一方面,使縱槽7X以包含與長度方向X不完全一致(局部一致)之彎曲部之方式形成,藉此,至少縱槽7X之該彎曲部於俯視時與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不完全一致,從而縱槽7X變得易於以在長度方向X上跨越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方式形
成。
於圖15~圖17中模式性地表示吸收性芯體40B之各部中之槽7之剖面。如圖15~圖17所示,槽7(7X、7Y1、7Y2)係由底壁部71與自該底壁部71立設之側壁部72所劃分。再者,於圖15~圖17中,就容易說明之觀點而言,省略淺槽部73及深槽部74之圖示,且將底壁部71記載為於槽7之長度方向上無階差之大致平坦部,但實際上於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中其底壁部之吸收性芯體厚度方向上之位置不同,淺槽部73之底壁部71離正面片材2相對較近,深槽部74之底壁部71離正面片材2相對較遠,因此,於實際之底壁部71中產生有與位於相對較高之位置之淺槽部73及位於相對較低之位置之深槽部74相對應之階差。
於本實施形態中,高基重部41之密度較低基重部42高,於高基重部41、低基重部42以及槽7及其附近存在密度梯度。即,於圖14(b)及圖15~圖17中,以符號A~E表示之部位之密度為A≦B<<C<<E,更佳為A<B<<C<D<E,離槽7(縱槽7X)越遠則密度越低(部位A),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部位B及/或C),於槽7(底壁部71)中密度達到最大(部位D及E)。又,關於槽7(底壁部71),低基重部42(42Y)中之部位D之密度略低於高基重部41中之部位E,藉此提高液體沿槽7之擴散性(側漏防止效果),更佳為部位D之密度較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高。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之密度梯度主要由藉由上述壓紋加工而形成槽7(吸收性芯體40B之壓縮)所引起,且亦存在於先
前之形成有防漏槽之吸收體中。關於密度梯度,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徵性之方面為B<<C,即,於吸收性芯體40B整體中高基重部41之密度較低基重部42高,且該關係於槽7之附近亦成立。再者,所謂「槽之附近」,係指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參照圖15~圖17)及其附近,主要係指槽7(側壁部72之外表面)至與槽7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槽7之寬度方向)之外方之5 mm以內之部位。
如此,槽7(縱槽7X)之附近即部位B及C雖然離槽7之距離相同,但位於高基重部41之部位C之密度較位於低基重部42(42Y)之部位B高之理由在於因為於藉由壓縮吸收性芯體40B而形成槽7之前,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中存在更多之吸收性材料從而密度較高。即,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B係如下所述般藉由以包含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方式堆積吸收性材料而獲得具有凹凸構造之堆積物,且利用加壓輥等以均勻之壓縮力壓縮該堆積物整體而製造時,於上述壓縮步驟中,作為凸部之高基重部41較作為非凸部或凹部之低基重部42受到更強之壓縮,故而高基重部41(部位C)之密度較低基重部42(部位B)高。如此,於部位B與部位C中自槽7之形成前存在密度差,進而若藉由壓縮於部位B及部位C形成槽7,則於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及其附近反映出該密度差,其結果,關於密度而成為B<<C。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之低基重部42中,如圖15所示,劃分槽7(縱槽7X)之側壁部72(部位B,「槽之附近」)之基重低於位於較側壁部72自槽7(縱槽7X)隔開更遠之位置之部
位A(較「槽之附近」自該槽隔開更遠之部位)。此種低基重部42中之由離槽7之距離所引起之基重差係由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吸收性芯體40B之壓縮)所引起。即,於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之過程中,於低基重部42係將成為最終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之部位(部位D)作為壓入中心而以凹狀壓入時,藉由該低基重部42之壓入,使該壓入中心之附近(部位B)選擇性地延伸而使基重降低,相對於此,離該壓入中心更遠之部位(部位A)實質上不延伸(基重不產生變化),其結果,該壓入中心之附近(部位B)成為基重低於部位A之側壁部72。如此,若於低基重部42中劃分槽7之側壁部72之基重低於自槽7隔開更遠之部位,則利用側壁部72之排泄液之輸送量會下降,因此,如下所述,有效地防止排泄液越過槽7而移動至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就更確實地發揮低基重部42中之上述作用效果之觀點而言,於將低基重部42中之側壁部72[槽7之附近(於槽7之寬度方向上離側壁部72之外表面5 mm以內之部位)]之基重設為W1,將低基重部42中之位於較側壁部72自槽7隔開更遠之位置之部位(於槽7之寬度方向上自側壁部72之外表面隔開5 mm以上之部位)之基重設為W2之情形時,兩基重之比(W1/W2)較佳為1.1~15,更佳為1.2~3.0。
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B藉由如此使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包含高基重部41及與高基重部41鄰接之低基重部42且使槽7跨越該等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而形成,從而發揮以下所說明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藉此不論經
血等排泄液之量之多少,均可快速地將其吸收並使其擴散。若參照圖14(b)對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B中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進行說明,則衛生棉1B之穿戴者所排泄之經血等排泄液W通常係由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接住,且自肌膚抵接面(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上朝向槽7(縱槽7X)於寬度方向Y上移動,例如於圖14(b)中,自部位A(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附近)起朝向部位B(低基重部42中之槽7之附近)順著衛生棉1B之各種構成構件(正面片材2、吸收性芯體40B等)移動。如上所述,由於部位B與部位C中存在密度差且密度為B<C,故而到達至部位B之排泄液W易於藉由毛細管力移動至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而不易滯留於部位B。如此,排泄液W於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沿槽7於衛生棉1B之前後方向上移動,從而自排泄部對向部11起於長度方向X上迅速地擴散。
由於部位B並非僅為位於鄰接之高基重部41、41間之間隙(空間),而係作為吸收性芯體40B之一部分(低基重部42)存在,故而具有排泄液之保持功能。因此,即便於排泄液W之量較多,且排泄液W自部位A向部位B之移動速度快於排泄液W自部位B向部位C之移動速度(長度方向X之擴散速度)之情形時,亦可將排泄液暫時地保持於部位B,因此,防止大量之排泄液同時移動至位於較部位B更靠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部位D(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進而,防止排泄液W越過槽7移動至衛生棉1B之
寬度方向Y之外方而導致側漏。又,如上所述,部位B之基重低於部位A,於由其低基重而導致排泄液之輸送量下降時,該部位B之排泄液輸送能力之下降亦抑制液體自部位B向部位D之移動,進而有助於防止側漏。
排泄液W於在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自部位B向部位C移動之中途,由高基重部41快速地吸收、保持,超過高基重部41之吸收容量之部分係如圖17所示般移動至位於較部位C更靠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部位E(高基重部41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部位E係於形成槽7時(壓縮時)受到最大程度之壓縮之部位,由於密度遠遠高於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部位C,故而排泄液W難以自部位E向部位C移動,因此,難以產生排泄液W越過槽7而移動至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情況。此與上述低基重部42中之部位B與部位D之關係相同。經由部位C而移動至部位E之排泄液W不會漏出至槽7之外側,而通過槽7移動至鄰接之部位D(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進而,移動至與其鄰接之另一部位E。如此,於槽7中移動之排泄液W於其移動過程中主要由高基重部41吸收、保持。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B中,排泄至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之排泄液於縱槽7X、及位於縱槽7X之附近且較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之部位之兩者中,於衛生棉1B之前後方向上迅速地擴散,且於上述擴散中途主要由高基重部41迅速地吸收、保持。因此,本實
施形態之衛生棉1B可藉由利用此種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與槽7之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而使所排泄之排泄液快速地擴散並被吸收,從而難以產生側漏,而可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B中,以藉由此種吸收體4B與槽7之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之顯現為前提,設計槽7之構成而提高其柔軟性,藉此提高衛生棉1B對於穿戴者之身體之適合性。所謂該槽7之構成上之設計,係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相比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長之構成。即,若以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縱槽7X為例,則如圖18(a)所示,淺槽部73之縱槽7X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L8較深槽部74之該長度方向X之長度L9長。該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之長度關係對於橫槽7Y而言亦相同。
如上所述,於淺槽部73係於形成槽7時之壓紋加工中受到相對較弱之壓縮之低密度部,深槽部74係於該壓紋加工中受到相對較強之壓縮之高密度部時,若高密度之深槽部74之長度L9較低密度之淺槽部73之長度L8長,且槽7中之深槽部74所占之比例增加(即淺槽部73所占之比例減少),則除因形成槽而引起之對槽7延伸之方向之影響以外,槽7整體上亦變硬,故而存在如下之虞:衛生棉1B之柔軟性下降,且衛生棉1B難以伏貼於穿戴者之身體而使適合性下降。另一方面,深槽部74係於槽7之構造穩定、及防止排泄液超過槽7而移動至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側漏)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之部位,若槽7中之深槽部74所占之
比例減少(即淺槽部73所占之比例增加),則具有槽7之側漏防止性降低之虞。
圖18(b)及圖18(c)表示此種槽中之柔軟性(適合性)與側漏防止性之自相矛盾關係。如圖18(b)及圖18(c)所示,於不包含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而基重均勻之吸收性芯體40B'中形成有包含淺槽部73及深槽部74之槽7(縱槽7X)之情形時,如圖18(b)所示,若於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中使槽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相等(設為L8=L9),則縱槽7X變硬而於柔軟性(適合性)方面不利,另一方面,對於側漏防止性而言發揮有利之作用,故而排泄液W難以超過縱槽7X而向寬度方向Y之外方移動,而易於在較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沿縱槽7X移動。又,若如圖18(c)所示般設為L8>L9,則伴隨著低密度之淺槽部73於縱槽7X中所占之比例增加,而對於縱槽7X之柔軟性(適合性)而言較圖18(b)中所示之形態改善,但對於側漏防止性而言發揮不利之作用,故而如圖18(c)中以符號W1所示般,排泄液超過縱槽7X而移動至衛生棉1B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虞增加。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形成槽7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如上所述般採用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該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包含高基重部41及與其鄰接之低基重部42,且不論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之長度之大小關係如何,對於排泄液均顯示優異之擴散、吸收作用,進而由於具有源自上述槽7周邊之構造之液體移動性,故而就提高槽7之柔軟性(適合性)之觀點而言可決定上述大小關
係,因此,可採用「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相比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長」之構成,藉此提高衛生棉1B之柔軟性(適合性)。淺槽部73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8(參照圖18(a))與深槽部74之該長度方向之長度L9(參照圖18(a))之比(L8/L9)較佳為1.2~18,更佳為1.2~4.0。又,淺槽部73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8較佳為1.2~18.0 mm,更佳為1.2~4.0 mm。
就更確實地發揮上述衛生棉1B中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設定各部之尺寸等。
吸收性芯體40B之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與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之比(S41/S42)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3以上,而且,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6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較佳為100 g/m2以上,更佳為15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600 g/m2以下,更佳為500 g/m2以下,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較佳為10 g/m2以上,更佳為3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150 g/m2以下,更佳為100 g/m2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與低基重部42之厚度T42之比(T41/T42)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1.5以上,而且,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8 mm以下,低基重部42之厚度T42較佳為0.1 mm以上,更佳為0.2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
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參照圖14(a))較佳為1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下。於低基重部42X與42Y中,寬度L1既可相同,亦可不同。
高基重部41之如圖14(a)所示之俯視時之大小根據吸收性物品之種類、用途等而不同,於如衛生棉1B之經期衛生棉中,長度方向X之長度L2(參照圖14(a))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寬度方向Y之長度L3(參照圖14(a))較佳為3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
較佳為高基重部41係面積每50 cm2較佳為形成有5個以上,更佳為10個以上,而且,較佳為形成有70個以下,更佳為60個以下。
槽7(7X、7Y1、7Y2)之寬度L5(參照圖14(b))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4.0 mm以下。
槽7之深度L6(參照圖16)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再者,深度L6係指槽7中深度最深之部位即深槽部74之深度。淺槽部73之深度較佳為未達0.5 mm,更佳為未達1.0 mm。
再者,上述槽7之各部之尺寸亦可以肉眼使用規尺等進行測定,但較佳為使用數位顯微鏡進行測定。例如,可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數位顯微鏡VHX-1000對槽7進行放大拍攝,而測定各部之尺寸。上述槽7之寬度L5係於槽7
之底面進行測定所得者。又,上述槽7之深度L6係藉由數位顯微鏡測定槽7之剖面所得者。
淺槽部73較佳為衛生棉1B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較高基重部41短。若以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縱槽7X為例,則較佳為其淺槽部73之長度L8(參照圖18(a))較高基重部41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L2短(參照圖14(a))。藉由上述構成,使縱槽7X中之深槽部74必然形成於高基重部41,藉此,穩定地形成槽構造,而發揮較高之液體保留性能。淺槽部73之長度L8與高基重部41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L2之比(L8/L2)較佳為0.06~0.9,更佳為0.06~0.2。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吸收性芯體40B(吸收體4B)之非肌膚抵接面4b中之與槽7相對應之部位(形成劃分槽7之底壁部71之部位)較佳為低基重部42較高基重部41更靠近正面片材2(離背面片材3較遠)。即,若以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縱槽7X為例,則如圖17所示,於將低基重部42中之與縱槽7X相對應之部位(形成劃分縱槽7X之底壁部71之部位)之非肌膚抵接面與背面片材3之隔開距離設為L42,將高基重部41中之該非肌膚抵接面與背面片材3之隔開距離設為L41之情形時,較佳為L42>L41。藉由上述構成,於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時(吸收性芯體40B之壓縮時)避免產生將低基重部42壓入而斷裂之不良情形,從而更穩定地形成槽7。若L42=L41或L42<L41,則具有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側壁部72或其附近發生斷裂之虞。低基重部42中之隔開距離L42與高基重部41中之隔開距離L41之差(L42-L41)
較佳為1.5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下。通常,隔開距離L41為0.5 mm以下。
若對衛生棉1B中之各部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則作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作為正面片材2,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薄膜等液體透過性之片材。作為背面片材3,例如,可使用不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或具有微細孔且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撥水不織布等不織布、該等與其他片材之層壓體等。又,作為側面片材5,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可使用撥水性之不織布或樹脂薄膜製之片材。
作為吸收性芯體40B之形成材料即吸收性材料,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作為纖維材料,可使用木漿、棉、麻等天然纖維;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樹脂之複合纖維;乙酸酯或嫘縈等半合成纖維等。又,作為吸收性材料,除該等纖維材料以外,進而亦可使用顆粒狀等各種形狀之吸水性聚合物。
第2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可利用與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方法而製造。第2發明之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可使用圖7中所示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以與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關於第2發明之吸收體4B(吸收性芯體40B)之製造方法,應用對於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之製造方法之說明。
本發明(第2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於吸收性芯體40B中,高基重部41亦可配置成鋸齒狀。即,於在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多個高基重部41而形成高基重部行,且於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有複數個該高基重部行之情形時,互相鄰接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之間距亦可錯開。換言之,高基重部41亦可以於使特定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向與該高基重部行正交之方向(寬度方向Y)投影時,與鄰接之高基重部41之投影像不一致之方式配置。假如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槽7(橫槽7Y1及7Y2)並非如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14)般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B之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例如,即便橫槽7Y1、7Y2形成為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亦可防止該橫槽7Y1、7Y2與低基重部42完全一致。
又,作為如上所述般使槽7與在衛生棉1B之長度方向X或寬度方向Y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之方法,換言之,使槽7與吸收性芯體40B之低基重部42不完全一致之方法,除如上述實施形態般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B之外方凸出彎曲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且使低基重部42於俯視時形成為直線狀之方法以外,亦可列舉如下方法等:a)於尺寸相對較大之高基重部41之周圍配置尺寸相對較小之低基重部42;b)作為與低基重部42組合之高基重部41,單獨使用俯視形狀為五邊形以上之多邊形形狀之高基
重部41之1種或將2種以上加以組合使用;c)將槽7之形成方向(線狀之槽7之延伸方向)與低基重部之形成方向(線狀之低基重部之延伸方向)所成之角度設定為30~60°。
又,作為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應用例之一,列舉了經期衛生棉,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例如拋棄式尿片、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
以下,基於本發明(第3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即經期衛生棉且參照圖式對其進行說明。如圖19及圖20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包含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2、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兩片材2、3間之吸收體4C,且為縱長(於一方向上較長之形狀)。如圖19所示,衛生棉1C於長度方向X上包含穿戴時與穿戴者之排泄部(陰道口)對向配置之排泄部對向部11、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腹側之前方部12、及於穿戴時配置於較排泄部對向部11更靠穿戴者之背部側之後方部13。排泄部對向部11係下述之於左右具有一對側翼部6、6之部分。一對側翼部6、6係於將衛生棉1C固定於短褲等內衣時反折向內衣之下襠部(褲襠部)上而使用之部位。再者,於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經期衛生棉)不具有側翼部之情形時,該經期衛生棉之排泄部對向部於製品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5 cm以下之所謂之短時間日用衛生棉中,為將該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3等分而設為前方部、中央部、後方部之情形之中央部(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於製品長度方向全長超過25 cm之所謂之長
時間日用及夜用衛生棉中,為將該等衛生棉於長度方向上4等分之情形之自前向後之第2個區域(自後向前之第3個區域)。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非肌膚抵接面係吸收性物品或其構件中之於穿戴吸收性物品時朝向肌膚側之相反側(衣服側)之面。又,長度方向係沿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之長邊之方向,寬度方向係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圖中,以符號X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長度方向,以符號Y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物品(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寬度方向。
如圖20所示,正面片材2被覆吸收體4C之肌膚抵接面4a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C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背面片材3被覆吸收體4C之非肌膚抵接面4b之整個區域,進而自吸收體4C之兩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又,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亦自吸收體4C之長度方向X之前端及後端之各者延伸至長度方向X之外方,且於該等延伸部中藉由接著劑、熱密封、超音波密封等公知之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
於衛生棉1C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如圖19及圖20所示,遍及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配置有一對側面片材5、5。側面片材5中,其寬度方向Y之內方側之側部係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與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
接合,外方側之側部自吸收體4C之沿長度方向X之側緣延伸至寬度方向Y之外方,其延伸部係藉由公知之接合手段而與背面片材3中之來自吸收體4C之側緣之延伸部接合。背面片材3及側面片材5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自吸收體4C之側緣向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延伸長度為最大,且由該等最大延伸部形成一對側翼部6、6。
衛生棉1C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於穿戴時朝向短褲之褲襠部等衣服側。於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將衛生棉1C固定於短褲等內衣之褲襠部之黏著部(未圖示)。又,於一對側翼部6、6之非肌膚抵接面(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3b)上設置有用以固定於短褲之外表面(非肌膚抵接面)之黏著部(未圖示)。該等黏著部係藉由將熱熔黏著劑塗佈於特定部位而設置,於使用衛生棉1C之前由包含薄膜、不織布、紙等之未圖示之剝離片材被覆。
吸收體4C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紙漿等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之吸收性芯體40C而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體4C係以包含衛生紙或透水性不織布之包芯片材(未圖示)被覆吸收性芯體40C而構成。吸收性芯體40C既可與下述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一併僅包含紙漿等纖維材料,或者亦可包含該纖維材料及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又,於後者之情形時,既可為於纖維材料間均勻地混合有吸水性聚合物之形態,或者亦可為包含以纖維材料為主體之纖維層與以吸水性聚合物為主體之聚合物層、且於上下
2層之該纖維層之間夾持有該聚合物層之形態。正面片材2與吸收體4C之間、吸收體4C與背面片材3之間亦可藉由進行點、螺旋、條紋等圖案塗敷之接著劑(熱熔接著劑等)而互相接合。
如圖20及圖21所示,吸收性芯體40C包含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1、及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2(42X、42Y),且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係於特定方向(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之各者)上交替地形成。更具體而言,於吸收性芯體40C中,如圖21所示,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沿長度方向X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與沿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從而低基重部42整體上形成為格子狀,且由該等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42Y所劃分之部位成為高基重部41。複數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C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C之寬度方向Y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高基重部41分別如圖21(a)所示般於俯視時成為矩形形狀。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0所示,由於吸收性芯體40C之外觀厚度係均勻地形成,故而高基重部41之厚度較低基重部42(42X、42Y)大,因此,吸收性芯體40C具有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隆起而成之凹凸構造。若吸收性芯體40C具有凹凸構造,則與不具有凹凸構造而肌膚抵接面及非肌膚抵接面之任一者均大致平坦之情形相比,易於在穿戴衛生棉1C時誘導吸收性芯體40C(吸收體4C)之變形。
於如圖20所示之吸收性芯體40C之剖面觀察時,低基重部42(42X、42Y)於吸收性芯體40C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一方。更具體而言,如圖20所示,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芯體40C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而且,藉由低基重部42如此於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從而高基重部41向肌膚抵接面4a之相反側突出,即,於厚度方向T上向非肌膚抵接面4b側突出。因此,於吸收性芯體40C中,肌膚抵接面4a(與正面片材2對向之面)除下述槽7之形成部位以外,其他部位實質上無凹凸而大致平坦,相對於此,非肌膚抵接面4b(與背面片材3對向之面)具有由突出形成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非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凹凸。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C(上述凹凸構造)係將包含吸收性材料之俯視時呈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吸收部互相隔開配置於其外觀成形為薄板狀之吸收性材料之一面側而構成,就該方面而言也許可看作與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將複數個吸收部固定於片材而成之吸收體)類似。然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C與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於如下方面不同: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芯體40C係如下所述般以具有上述凹凸構造之方式成形吸收性材料而製造者,且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係以不經由接著劑或熱融合等接合手段而一體化,且不具有相同材料之邊界(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邊界)之方式形成,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係將複數個上述吸收部
固定於與該吸收部為不同個體之上述片材而製造者,且係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經由接合手段而互相接合,並具有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之邊界者。而且,藉由此種構成之差異,本實施形態之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相對於此,專利文獻2及3所記載之吸收體中之上述吸收部與上述片材中,由於在兩者間(邊界)存在包含接合手段之界面,故而易引起邊界部分之液體擴散,而難以說具有液體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
於衛生棉1C中,如圖19~圖21所示,於特定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形成有至少一對正面片材2及吸收性芯體40C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7。槽7係由下述底壁部71與側壁部72所劃分之空間(衛生棉1C之不存在形成材料之部位)。如圖21(a)所示,槽7係包含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一對縱槽7X、7X、及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2個橫槽7Y1、7Y2而構成,該等4個槽於各自之端部連接而整體上形成環狀之槽。一對縱槽7X、7X係於寬度方向Y上設置間隔而形成於吸收性芯體40C之沿長度方向X之左右兩側部,且各縱槽7X遍及排泄部對向部11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而延伸,進而,亦分別延伸至前方部12及後方部13。橫槽7Y1與橫槽7Y2係分別形成於前方部12與後方部13。兩橫槽7Y1、7Y2之任一者均係包含於俯視時朝向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而形成,且兩橫槽7Y1、7Y2各自之凸出之頂部位於寬度方向Y之中央。
如圖21所示,槽7(7X、7Y1、7Y2)包含相對較淺地凹陷
之淺槽部73、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74。槽7係藉由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沿槽7之長度方向交替相連,而整體上形成連續線。於槽7係藉由利用壓紋加工將吸收性芯體40C與正面片材2一併壓縮而形成時,淺槽部73係於該壓紋加工中受到相對較弱之壓縮而底部深度(底壁部71離肌膚抵接面2a之深度)較淺之部位,深槽部74係於該壓紋加工中受到相對較強之壓縮而該底部深度較深之部位。淺槽部73及深槽部74之俯視形狀分別並無特別限制,可設為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圓形、十字等。
槽7(7X、7Y1、7Y2)可藉由伴隨熱或不伴隨熱之壓紋、或者超音波壓紋等壓紋加工按照常用方法而形成。即,於衛生棉1C之製造步驟中,於將正面片材2供給至吸收體4C(具有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C)之一面上後,藉由壓紋加工將特定部位自正面片材2側朝向吸收體4C側以凹狀壓入(壓縮),藉此可於該特定部位形成槽7。槽7中,正面片材2及吸收體4C藉由熱融合等而一體化。
槽7係至少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凸部)41、41及由該等2個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相連而形成。即,槽7係以跨越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1(a)所示,關於長度方向X,於直接接收排泄液之部位即排泄部對向部11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一對縱槽7X、7X係分別與在長度方向X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Y相連而形成,且係以跨越在長
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又,關於寬度方向Y,於前方部12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1係與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X相連而形成,進而,於後方部13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2係以相同之方式相連而形成。
此種槽7與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位置關係於更確實地發揮下述本發明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方面較為重要,尤其是如上所述般,槽7(縱槽7X)以跨越在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之情況與由排泄液向寬度方向Y之移動所引起之排泄液向外部之漏出(所謂之側漏)之防止效果相關,故較為重要。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以更確實地獲得上述槽7之跨越凹凸之配置之設計,於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上,使低基重部42如上所述般以包含俯視時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之部分42X之方式形成,又,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具有彎曲部且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形狀之部分7X之方式形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一對縱槽7X、7X分別於俯視時如圖21(a)所示般,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沿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之兩側部之各者包含朝向衛生棉1C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如此,使吸收性芯體40C之低基重部42X形成為與長度方向X完全一致之直線狀,另一方面,使縱槽7X以具有與長度方向X不完全一致(局部一致)之彎曲部之方式形成,藉此至少縱
槽7X之該彎曲部於俯視時與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不完全一致,從而縱槽7X易於以跨越在長度方向X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就與上述相同之觀點而言,使低基重部42如上所述般以包含俯視時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之部分42Y之方式形成,又,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具有彎曲部且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形狀之部分7Y1、7Y2之方式形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槽7之一部分之橫槽7Y1、7Y2分別於俯視時如圖21(a)所示般,於衛生棉1C之前方部12或後方部13,包含朝向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藉此,至少橫槽7Y1、7Y2各自之彎曲部於俯視時與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不完全一致,從而橫槽7Y1、7Y2易於以跨越在寬度方向Y上相連之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
於圖22~圖24中模式性地表示吸收性芯體40C之各部中之槽7之剖面。如圖22~圖24所示,槽7(7X、7Y1、7Y2)係由底壁部71與自該底壁部71立設之側壁部72所劃分。再者,於圖22~圖24中,就容易說明之觀點而言,省略淺槽部73及深槽部74之圖示,且將底壁部71記載為於槽7之長度方向上無階差之大致平坦部,但實際上於淺槽部73與深槽部74中其底壁部之吸收性芯體厚度方向上之位置不同,淺槽部73之底壁部71離正面片材2相對較近,深槽部74之底壁部71離正面片材2相對較遠,因此,於實際之底壁部71中
產生有與位於相對較高之位置之淺槽部73及位於相對較低之位置之深槽部74相對應之階差。
作為本發明之主要特徵之一,如圖21、圖22及圖24所示,可列舉於低基重部42(42Y)中之構成側壁部72之部位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低基重部42之裂縫78之方面。於圖25中將俯視時呈大致橢圓形狀之裂縫78及其附近放大而模式性地進行表示。裂縫78係於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縱槽7X)時(吸收性芯體40C之壓縮時),吸收性芯體40C自肌膚抵接面4a側朝向非肌膚抵接面4b以凹狀壓入而變形時,低基重部42沿其變形形狀被拉伸而斷裂後所形成者,且係不存在吸收性芯體40C之形成材料之空間。由於裂縫78為空間,故而排泄液無法順著裂縫78移動。裂縫78中之排泄液之上述行為於排泄液為如經血之黏性相對較高之液體之情形時尤其易於產生。因此,可以說本發明於應用於以吸收經血為主要目的之吸收性物品、例如經期衛生棉或衛生護墊之情形時特別有效。如此,裂縫78具有阻礙排泄液之移動之功能,裂縫78之上述功能如下所述般有助於排泄液向衛生棉1C之前後方向擴散。
裂縫78係如上所述般由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而導致其形成於低基重部42中之構成側壁部72之部位,而不形成於高基重部41中之構成側壁部72之部位。推測其理由為,由於高基重部41之厚度較低基重部42大且作為凸部隆起,故而於形成槽7時之壓紋加工中在厚度方向上以凹狀壓入時,根據其壓入而易於在厚度方向上被壓縮,而難以如低
基重部42般在與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被拉伸。
又,關於裂縫78之形成部位,即便為相同之低基重部42中之側壁部72,亦具有易於形成裂縫78之部位與難以形成裂縫78之部位。即,由一對槽7、7(一對縱槽7X、7X)所夾持之區域,換言之,位於較縱槽7X(底壁部71)更靠衛生棉內方側之側壁部72為易於形成裂縫78之部位,隔著縱槽7X而位於其相反側(衛生棉外方側)之側壁部72為難以形成裂縫78之部位。於本實施形態中,裂縫78係形成於位於較槽7(底壁部71)更靠衛生棉內方側之側壁部72,而未形成於位於衛生棉外方側之側壁部72。進行如下推測:於藉由壓紋加工形成槽7時,由於由一對縱槽7X、7X所夾持之區域係自上方(正面片材2側)同時地對該區域之寬度方向Y之兩端進行壓紋加工,故而不存在自上壓入之力所導致之吸收體應變之應力之逃逸部位,因此,易於形成裂縫78,相對於此,於較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外方側,由於吸收體應變之應力之逃逸部位位於寬度方向Y之外方,故而難以形成裂縫78。因此,可以說隔開特定間隔而形成之一對槽7、7(縱槽7X、7X)之存在對裂縫78之形成較為重要。
就最大限度地發揮下述排泄液向衛生棉1C之前後方向之擴散作用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裂縫78至少形成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位於較槽7(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側之側壁部72。於本實施形態中,裂縫78不僅形成於排泄部對向部11,而且亦形成於前方部12及後方部13,又,不僅形成於縱槽7X之側壁部(衛生棉內方側之側壁部)72,而且亦
形成於橫槽7Y1、7Y2各自之側壁部(衛生棉內方側之側壁部)72。橫槽7Y1、7Y2相當於對裂縫78之形成發揮重要作用之「隔開特定間隔而形成之一對槽」。
就於低基重部42中之構成側壁部72之部位確實地形成裂縫78之觀點而言,如圖25所示,較佳為深槽部74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與低基重部42重疊。如上所述般深槽部74係於用以形成槽7之壓紋加工中受到較淺槽部73更強之壓縮之部位,藉由以使此種強壓縮部即深槽部74於俯視時與低基重部42重疊之方式進行設計,而促進由上述該壓紋加工所引起之低基重部42之斷裂,從而易於在低基重部42中之構成側壁部72之部位形成裂縫78。
又,就相同之觀點而言,如圖25所示,較佳為深槽部74位於槽7(縱槽7X)之寬度方向(與槽7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中央部,淺槽部73位於深槽部74之寬度方向外方。於將淺槽部73之寬度方向之長度設為L9,將深槽部74之寬度方向之長度設為L10之情形時,兩者之比(L9/L10)較佳為0.05~0.5,更佳為0.1~0.4。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高基重部41、低基重部42以及槽7及其附近,將高基重部41之密度設為較低基重部42高,進而形成槽7,藉此存在密度梯度。即,圖21(b)及圖22~圖24中,以符號A~E表示之部位之密度為A≦B<<C<<E,更佳為A<B<<C<D<E,自槽7(縱槽7X)隔開越遠則密度越低(部位A),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部位B及/或C),於槽7(底壁部71)中密度達到最大(部位D及E)。又,關於槽
7(底壁部71),低基重部42(42Y)中之部位D藉由密度略低於高基重部41中之部位E,而提高液體沿槽7之擴散性(側漏防止效果),更佳為密度較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高。越接近於槽7則密度變得越高之密度梯度主要係由上述藉由壓紋加工而形成槽7(吸收性芯體40C之壓縮)所引起,且亦存在於先前之形成有防漏槽之吸收體中。關於密度梯度,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徵性之方面為部位C之密度較部位B高(B<<C),槽7之附近之密度於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中不同。再者,所謂「槽之附近」,係指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參照圖22~圖24)及其鄰接部(槽7之俯視時與側壁部72鄰接之部位),該鄰接部係指槽7(側壁部72之外表面)至與槽7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槽7之寬度方向)之外方之5 mm以內之部位。通常,上述側壁部與上述鄰接部之邊界並不明確,於本發明中,將平坦之丙烯酸板(重量5 g)以跨越槽之寬度方向之方式載置於吸收性物品之肌膚抵接面側(正面片材側),於該狀態下目測觀察丙烯酸板之下方之槽時,將自該槽之附近(上述鄰接部)朝向該槽之寬度方向靠近該槽之區域內之肌膚抵接面(正面片材)自丙烯酸板隔開之部位定義為上述邊界。
如此,槽7(縱槽7X)之附近即部位B及C雖然離槽7之距離相同,但位於高基重部41之部位C之密度較位於低基重部42(42Y)之部位B高之理由在於因為於藉由壓縮吸收性芯體40C而形成槽7之前,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中存在更多之吸收性材料從而密度較高。即,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
芯體40C係如下所述般藉由以包含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方式堆積吸收性材料而獲得具有凹凸構造之堆積物,且利用加壓輥等以均勻之壓縮力壓縮該堆積物整體而製造時,於上述壓縮步驟中,由於作為凸部之高基重部41較作為非凸部或凹部之低基重部42受到更強之壓縮,故而高基重部41(部位C)之密度較低基重部42(部位B)高。如此,在部位B與部位C中自槽7之形成前存在密度差,進而若藉由壓縮於部位B及部位C形成槽7,則於劃分槽7之側壁部72及其附近反映出該密度差,其結果,關於密度而成為B<<C。再者,由於裂縫78係如圖21(b)所示般隔著槽7(縱槽7X)而與部位B呈左右對稱之位置關係,故而低基重部42中之裂縫78之附近(離裂縫78之周緣3 mm以內之區域)之密度與部位B大致相同,因此,該裂縫78之附近之密度亦較部位C低(低基重部42中之裂縫78之附近<<C)。
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中,作為形成槽7之吸收性芯體,採用具有由高基重部(凸部)41與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42所形成之凹凸構造之吸收性芯體40C,藉此可解決先前之採用無凹凸之平坦之吸收性芯體與防漏槽之組合的吸收性物品所具有之上述課題ii),且雖然於吸收體4C(吸收性芯體40C)中形成有高密度之槽7,但吸收體4C仍難以產生局部性硬化,而適合性優異。又,如圖21所示,若使低基重部42形成於較槽7更靠衛生棉1C之外方(槽7之外方部位),則可進一步提高槽7之防漏效果,且可對衛生棉1C之周緣部(尤其是衛生棉1C之沿長度方向X之兩側緣部)賦予
柔軟之觸感。又,如圖21所示,若於吸收性芯體40C之大致整體上將高基重部41配置於由低基重部42所包圍之部位,則於穿戴衛生棉1C時對穿戴者之觸碰變得柔軟,而可提供柔軟之觸感。
又,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中,槽7主要係與在特定方向上鄰接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位於該等之間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且以跨越吸收性芯體40C之凹凸之方式形成,藉此不論經血等排泄液之量之多少,均可將其快速地吸收並使其擴散,藉此,可解決先前之採用無凹凸之平坦之吸收性芯體與防漏槽之組合的吸收性物品所具有之上述課題i),且防漏性(側漏防止性)優異,可應對吸收體之尺寸下降,進而吸收性物品之小型化。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中之排泄液之吸收、擴散作用,若參照圖21(b)進行說明,則衛生棉1C之穿戴者所排泄之經血等排泄液W通常係由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接住,且自肌膚抵接面(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2a)上朝向槽7(縱槽7X)於寬度方向Y上移動,例如於圖21(b)中,自部位A(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附近)起朝向裂縫78(低基重部42中之槽7之附近)順著衛生棉1C之各種構成構件(正面片材2、吸收性芯體40C等)移動。而且,由於裂縫78係如上所述般為不存在吸收性材料等吸收性芯體40C之形成材料(衛生棉1C之形成材料)之空間,故而到達至裂縫78之附近之排泄液W無法順著裂縫78將其橫穿,因此,如圖21(b)所示,排泄液W順著裂縫78之
附近避開裂縫78,而移動至高基重部41中之槽7之附近即部位C(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側之部位C)。又,如上所述,由於低基重部42中之裂縫78之附近與位於隔著槽7(縱槽7X)而與該裂縫78左右對稱之位置的部位B同樣地,密度較部位C低(B<<C),故而於該裂縫78之附近與部位C之間易於發揮毛細管力作用,而亦藉由該毛細管力促進排泄液W向部位C之移動。如此,排泄液W於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沿槽7於衛生棉1C之前後方向上移動,從而自排泄部對向部11起於長度方向X上迅速地擴散。
排泄液W於在槽7之附近且較槽7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自部位B向部位C移動之中途,由高基重部41快速地吸收、保持,超過高基重部41之吸收容量之部分係如圖24所示般,移動至位於較部位C更靠寬度方向Y之外方之部位E(高基重部41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部位E係於形成槽7時受到最大程度之壓縮之部位,由於密度遠遠高於在寬度方向Y上鄰接之部位C,故而排泄液W難以自部位E向部位C移動,因此,難以產生排泄液W越過槽7而向衛生棉1C之寬度方向Y之外方移動之情況。經由部位C而移動至部位E之排泄液W不會漏出至槽7之外側,而係通過槽7移動至鄰接之部位D(低基重部42中之劃分槽7之底壁部71),進而,移動至與其鄰接之另一部位E。如此,於槽7中移動之排泄液W在其移動過程中主要由高基重部41吸收、保持。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中,排泄至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之排泄液於縱槽7X、及縱槽7X之附近且位於較縱槽7X更靠寬度方向Y之內方之部位之兩者中,於衛生棉1C之前後方向上迅速地擴散,且於上述擴散中途主要由高基重部41迅速地吸收、保持。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C藉由利用此種吸收體4C(吸收性芯體40C)與槽7之聯合之排泄液之擴散、吸收作用,而可使所排泄之排泄液快速地擴散並被吸收,從而難以產生側漏,而可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就更確實地發揮此種衛生棉1C中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設定各部之尺寸等。
吸收性芯體40C之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與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之比(S41/S42)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3以上,而且,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6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基重S41較佳為100 g/m2以上,更佳為15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600 g/m2以下,更佳為500 g/m2以下,低基重部42之基重S42較佳為10 g/m2以上,更佳為30 g/m2以上,而且,較佳為150 g/m2以下,更佳為100 g/m2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與低基重部42之厚度T42之比(T41/T42)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1.5以上,而且,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
高基重部41之厚度T41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8 mm以下,低基
重部42之厚度T42較佳為0.1 mm以上,更佳為0.2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
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參照圖21(a))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而且,較佳為7.5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下。低基重部42X與42Y中,寬度L1既可相同,亦可不同。
高基重部41之如圖21(a)所示之俯視時之大小根據吸收性物品之種類、用途等而不同,於如衛生棉1C之經期衛生棉中,長度方向X之長度L2(參照圖21(a))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寬度方向Y之長度L3(參照圖21(a))較佳為3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
較佳為高基重部41係面積每50 cm2較佳為形成有5個以上,更佳為10個以上,而且,較佳為形成有70個以下,更佳為60個以下。
槽7(7X、7Y1、7Y2)之寬度L5(參照圖21(b))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4.0 mm以下。
槽7之深度L6(參照圖23)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再者,深度L6係指槽7中深度最深之部位即深槽部74之深度。淺槽部73之深度較佳為未達0.5 mm,更佳為未達1.0 mm。
裂縫78之沿槽7(7X、7Y1、7Y2)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7
(參照圖25)相對於形成有該裂縫78之低基重部42之沿該長度方向之長度(例如於圖25中為低基重部42Y之沿槽7X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佳為20~90%,更佳為40~80%。
裂縫78之沿槽7(7X、7Y1、7Y2)之寬度方向之長度L8(參照圖25)較佳為上述長度L7以下(L7≧L8)。
再者,上述槽7之各部之尺寸亦可以肉眼使用規尺等進行測定,但較佳為使用數位顯微鏡進行測定。例如,可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數位顯微鏡VHX-1000對槽7進行放大拍攝,而測定各部之尺寸。上述槽7之寬度L5係於槽7之底面進行測定所得者。又,上述槽7之深度L6係藉由數位顯微鏡測定槽7之剖面所得者。
若對衛生棉1C中之各部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則作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作為正面片材2,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薄膜等液體透過性之片材。作為背面片材3,例如,可使用不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或具有微細孔且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撥水不織布等不織布、該等與其他片材之層壓體等。又,作為側面片材5,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可使用撥水性之不織布或樹脂薄膜製之片材。
作為吸收性芯體40C之形成材料即吸收性材料,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作為纖維材料,可使用木漿、棉、麻等天然纖維;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樹脂之複合纖維;乙酸酯或嫘縈等
半合成纖維等。又,作為吸收性材料,除該等纖維材料以外,進而亦可使用顆粒狀等各種形狀之吸水性聚合物。
第3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可利用與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方法而製造。第3發明之吸收體4C(吸收性芯體40C)可使用圖7中所示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以與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關於第3發明之吸收體4C(吸收性芯體40C)之製造方法,應用對於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之製造方法之說明。
本發明(第3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芯體40C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4a側,但亦可與此相反地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4b側。於此情形時,高基重部41向肌膚抵接面4a側突出,而吸收性芯體40C整體上與圖20中所示者上下相反。
又,俯視時呈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42X、42Y)亦可並非如圖21所示般形成於吸收性芯體40C整體(以跨越前方部12、排泄部對向部11及後方部13之方式形成),只要形成於排泄部對向部11中之至少由一對槽7、7(縱槽7X、7X)及其附近(槽周邊區域)所夾持之區域(排泄部對向部11之寬度方向內方部)即可。又,低基重部42之俯視形狀並非如上述實施形態般限制為直線狀,亦可為曲線狀。
又,於吸收性芯體40C中,高基重部41亦可配置成鋸齒狀。即,於在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多個高基重
部41而形成高基重部行,且於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有複數個該高基重部行之情形時,互相鄰接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之間距亦可錯開。換言之,高基重部41亦可以於使特定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向與該高基重部行正交之方向(寬度方向Y)投影時,與鄰接之高基重部41之投影像不一致之方式配置。藉由如此,假如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槽7(橫槽7Y1及7Y2)並非如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21)般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之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例如,即便橫槽7Y1、7Y2形成為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直線狀),亦可防止該橫槽7Y1、7Y2與低基重部42完全一致。
又,作為如上所述般使槽7與在特定方向(衛生棉1C之長度方向X或寬度方向Y)上排列之2個高基重部41、41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41、41所夾持之1個低基重部42相連而形成之方法,換言之,使槽7與吸收性芯體40C之低基重部42不完全一致之方法,除如上述實施形態般使槽7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衛生棉1C之外方凸出彎曲之形狀之方式形成且使低基重部42於俯視時形成為直線狀之方法以外,亦可列舉如下方法等:a)於尺寸相對較大之高基重部41之周圍配置尺寸相對較小之低基重部42;b)作為與低基重部42組合之高基重部41,單獨使用俯視形狀為五邊形以上之多邊形形狀之高基重部41之1種或將2種以上加以組合使用;c)將槽7之形成方向(線狀之槽7之延伸方向)與低基重部之形成方向(線狀之低基重部之延伸方向)所成之角度設定為30~60°。
又,作為本發明(第3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應用例之一,列舉了經期衛生棉,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例如拋棄式尿片、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
以下,基於本發明(第4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26~圖29一面對其進行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1D(以下,亦稱為「吸收性物品1D」),可列舉經期衛生棉、拋棄式尿片、失禁護墊等。
吸收性物品1D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10,該縱長之吸收性本體10包含配置於面向肌膚面(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側之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2、配置於非面向肌膚面(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相反側之面)側之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該等片材2、3間之縱長之吸收體4D。吸收性物品1D係如圖26所示般形成為相對於在吸收性本體10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中心線CL左右對稱。再者,各圖中所示之「X」方向為與中心線CL平行之方向,且係與吸收性本體10之長度方向相同之方向。又,各圖中所示之「Y」方向為與中心線CL正交之方向,且係與吸收性本體10之寬度方向相同之方向。
形成吸收性本體10之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之任一者均係如圖26所示般,具有於吸收性本體10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較長之縱長之形狀,且具有與吸收性本體10之輪廓一致之輪廓。如此,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於吸收性物品1D中,正面片材2與背面片材3係形成為相同形狀且相同大小。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分別如圖26、圖27所示般覆蓋
吸收體4D之面向肌膚面側之整個面及非面向肌膚面側之整個面,且包含自吸收體4D之周緣延伸之延伸部分,該等延伸部分係藉由熱壓紋加工而接合,從而於周緣部形成周緣密封部5。
再者,於吸收性物品1D中,周緣密封部5係藉由熱壓紋加工而形成,但亦可藉由超音波密封而形成,或亦可藉由熱熔等接著劑等而形成。
吸收體4D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45(紙漿等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之吸收性芯體40D而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體4D係以包含衛生紙或透水性不織布之包芯片材(未圖示)被覆吸收性芯體40D而構成。吸收性芯體40D既可與下述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一併僅包含紙漿等纖維材料,亦可於該纖維材料間保持吸水性聚合物。正面片材2與吸收體4D之間、吸收體4D與背面片材3之間亦可藉由進行點、螺旋、條紋等圖案塗敷之接著劑(熱熔接著劑等)而互相接合。
於本發明(第4發明)中,吸收體4D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41、及與該高基重部41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42。若進行詳細敍述,則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7、圖28所示,構成吸收體4D之吸收性芯體40D包含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1與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2(42X、42Y)。如圖27所示,吸收性芯體40D之外觀厚度均勻。於吸收性芯體40D中,如圖27、圖28所示,分別形成有複數個沿長度方向X延伸之線狀(連續直線狀)
之低基重部42X、與沿寬度方向Y延伸之線狀(連續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Y。如圖27、圖28所示,低基重部42係藉由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線狀之低基重部42X、與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線狀之低基重部42Y,而整體上形成為格子狀,於由該等直線狀之低基重部42X、42Y所劃分之部位(格子之孔之位置)配置有高基重部41。複數個線狀之低基重部42X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D之長度方向X之全長延伸而形成,複數個線狀之低基重部42Y係分別遍及吸收性芯體40D之寬度方向Y之全長延伸而形成。
於本發明(第4發明)中,如圖27所示,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係一體成形,而於吸收體4D之背面片材3側形成作為高基重部41之凸部及作為低基重部42之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之凹凸構造,且低基重部42偏靠於吸收體4D之正面片材2側。此處,所謂「一體成形」,係指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不經由接著劑或熱融合等接合手段而彼此無法分離地一體化,且由相同之材料一體地形成。若以此方式使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一體成形,則具有體液可順利地移動之連續性。如圖27所示,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物品1D之厚度方向T上偏靠於正面片材2側(吸收體4D之面向肌膚面側)。而且,藉由低基重部42如此偏靠於厚度方向T之正面片材2側,從而高基重部41如圖27所示般,向正面片材2側之相反側突出,即,向厚度方向T上之背面片材3側(吸收體4D之非面向肌膚面側)突出。於吸收性芯體40D中,吸收性芯體40D之面向肌膚面(正面片材2側之面)側包含低基
重部42,而形成為實質上大致平坦狀。又,於吸收性芯體40D中,在吸收性芯體40D之非面向肌膚面(背面片材3側之面)側形成有由突出形成之複數個高基重部41(凸部)與位於高基重部41、41間之低基重部42(凹部)所形成之凹凸構造。
於如上所述般而形成之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7所示,低基重部(凹部)42向正面片材2側凹陷,高基重部(凸部)41向背面片材3側凸出。即,吸收體4D之凹凸構造中之向正面片材2側凹陷之凹部主要由低基重部42形成,吸收體4D之凹凸構造中之向背面片材3側突出之凸部主要由高基重部41形成。此處,所謂「上述凹部主要由低基重部42形成」,係指包括低基重部42與高基重部41之邊界附近之高基重部41形成該凹部之一部分之情形,同樣地,所謂「上述凸部主要由高基重部41形成」,係指包括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邊界附近之低基重部42形成該凸部之一部分之情形。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就易於與穿戴者之身體形狀相配合地彎曲,且考慮表面之平滑性,對穿戴者提供優異之穿戴感之觀點而言,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較佳為0.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2.5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下。
又,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就若考慮到低密度部暫時地獲得液體,而將液體快速地自表面抽取之情況則必需將其設計得略大於經期衛生棉之設計值
之觀點而言,低基重部42之寬度L1較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7.0 mm以下,更佳為5.0 mm以下。
再者,於長度方向X之低基重部42X與寬度方向Y之42Y中,寬度L1既可相同,亦可不同。又,寬度L1為吸收體4D之凹凸構造中之凹部之底部之位置上的測定值。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形成凹部之低基重部42(42X、42Y)之基重較佳為20 g/m2,更佳為50 g/m2,而且,較佳為200 g/m2以下,更佳為150 g/m2以下。又,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之基重較佳為50 g/m2,更佳為100 g/m2,而且,較佳為500 g/m2以下,更佳為400 g/m2以下。又,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為高基重部41(凸部)之厚度之80%以下,較佳為70%以下,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較佳為0.3 mm以上,更佳為0.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進而,高基重部41(凸部)之厚度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7.0 mm以下,更佳為5.0 mm以下。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由於形成凹部之低基重部42(42X、42Y)發揮暫時獲得液體,而將液體快速地自表面抽取之功能,故而其基重較佳為設計得略大於經期衛生棉之設計值,就該觀點而言,其基重較佳為30 g/m2,更佳為50 g/m2,而且,較佳為300 g/m2以下,更佳為200 g/m2以下。又,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之基重較佳為100 g/m2,更佳為150 g/m2,而且,較佳為700 g/m2以下,更佳為500 g/m2以下。又,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
為高基重部41(凸部)之厚度之80%以下,較佳為70%以下,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較佳為0.3 mm以上,更佳為0.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進而,高基重部41(凸部)之厚度較佳為1.0 mm以上,更佳為1.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9.0 mm以下,更佳為7.0 mm以下。
再者,高基重部41(凸部)及低基重部42(42X、42Y)(凹部)之厚度係以鋒利之剃刀將吸收性物品1D沿圖29(a)中所示之寬度方向(Y方向)、或長度方向X切斷,並測定該切斷所得之試樣之剖面。高基重部41(凸部)之厚度為於凸部中最厚之位置上進行測定所得之值,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為於凹部中最薄之位置上進行測定所得之值。於以肉眼難以測定之情形時,例如,亦可使用顯微鏡(KEYENCE公司製造之VHX-1000)以25~50倍之倍率觀察並測定上述經切斷所得之試樣之剖面。
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基重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基重之測定方法如下。
使用FEATHER公司製造之單刃剃刀於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邊界線部分將吸收體4D切斷。使用電子天平(A & D公司製造之電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數點以後4位)分別測定經切斷所獲得之高基重部41之10個小片,並加以平均而求出高基重部41之1個小片之重量。將所求出之重量
除以根據高基重部41之設計尺寸而算出之高基重部41之每一個小片之面積而算出高基重部41之基重。
其次,沿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之於製品長度方向上延伸之邊界線,以長度100 mm,寬度與低基重部42之寬度之設計尺寸相配合,使用FEATHER公司製造之單刃剃刀,切下5個細條紋狀之低基重部42之試樣。使用電子天平(A&D公司製造之電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數點以後4位)分別測定所獲得之5個試樣,並加以平均而求出低基重部42之1個試樣之重量。將所求出之重量除以低基重部42之試樣之面積而算出低基重部42之基重。
於吸收性物品1D之吸收體4D中,由於高基重部41較低基重部42中存在更多之吸收性材料,故而高基重部41與低基重部42(42X、42Y)相比形成為高密度。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高基重部41之密度D41與低基重部42之密度D42之比(D41/D42)較佳為1/4~3/4,更佳為1/3~2/3。又,形成凹部之低基重部42之密度為0.03~0.18 g/cm3,較佳為0.05~0.15 g/cm3。又,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之密度為0.05~0.50 g/cm3,較佳為0.10~0.40 g/cm3。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高基重部41之密度D41與低基重部42之密度D42之比(D41/D42)較佳為1/5~3/4,更佳為1/4~2/3。又,形成凹部之低基重部42之密度為0.01~0.20 g/cm3,較佳為0.03~0.15 g/cm3。又,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之密度為0.05~0.50 g/cm3,較佳為
0.10~0.40 g/cm3。
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密度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顯微鏡VHX-1000,觀察吸收體4D之相當於圖27之剖面,並測定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厚度。
以利用上述方法而求出之高基重部41及低密度部42之基重分別除以所測定出之厚度,而算出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之密度。
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8所示,於俯視時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之角部係形成為圓弧狀。具體而言,如圖28所示,吸收性物品1D之高基重部41於俯視時四角為圓弧狀,各角之曲率半徑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如此,若使高基重部41之角部形成為圓弧狀,則具有如下效果:於將纖維堆積於旋轉筒50上所形成之筒凹部51之高基重部41轉印至網帶75上時,易於自筒凹部51迅速地轉印,而提高高基重部41之成形性。再者,於吸收性物品1D中,使高基重部41於俯視時角部形成為圓弧狀,但亦可並非圓弧狀,高基重部41之俯視形狀亦可為矩形形狀、橢圓等。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如圖28所示,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於俯視時,其長度方向X之長度L2較佳為10 mm以上,更佳為15 mm以上,而且,較佳
為30 mm以下,更佳為25 mm以下。又,其寬度方向Y之長度L3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7.5 mm以上,而且,較佳為25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
形成凸部之高基重部41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其長度方向X之長度L2較佳為10 mm以上,更佳為2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70 mm以下,更佳為60 mm。又,其寬度方向Y之長度L3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而且,較佳為50 mm以下,更佳為40 mm以下。
於本發明(第4發明)中,如圖27、圖28所示,由吸收體4D之凹凸構造中之向正面片材2側凹陷之凹部(低基重部)42與背面片材3所形成之空間6至少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如上所述,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7、圖28所示,低基重部42(42X、42Y)整體上形成為格子狀,且於格子之孔之位置配置高基重部41,凹部(低基重部42)係以包圍凸部(高基重部41)之方式而配置。如此,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7、圖28所示,由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X)與背面片材3形成之複數個空間6X分別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由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Y)與背面片材3形成之複數個空間6Y分別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
認為於經期衛生棉中,著裝內之濕度尤其因吸收經血而升高,於拋棄式尿片中,著裝內之濕度尤其因吸收尿而升
高。
於經期衛生棉中,就有效地降低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度之觀點而言,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在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X(與低基重部42X相同之個數)較佳為配置有2個以上,更佳為配置有3個以上。
於拋棄式尿片中,由於通常每一片拋棄式尿片所吸收之尿之量多於每一片經期衛生棉所吸收之經血之量,且通常拋棄式尿片之吸收體之寬度較經期衛生棉寬,故而就進一步有效地降低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度之觀點而言,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在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X(與低基重部42X相同之個數)較佳為配置有3個以上,更佳為配置有4個以上。
根據與此相同之理由,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在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Y(與低基重部42Y相同之個數)較佳為配置有8個以上,更佳為配置有10個以上。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在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Y(與低基重部42Y相同之個數)較佳為配置有10個以上,更佳為配置有12個以上。
吸收體4D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9(a)所示,於吸收體4D之正面片材2側與背面片材3側之凹凸構造之凹部(低基重部42)相對應地具有向背面片材3側凹陷之正面側凹部43。若進行詳細敍述,則如上所述,於吸收性物品1D中,
凹部(低基重部42)係如圖28所示般包含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X)與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Y)。因此,吸收體4D於吸收性物品1D中,分別與在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X)相對應地於正面片材2側之面上具有向背面片材3側凹陷之複數個正面側凹部43X(參照圖28、圖29(a)),各正面側凹部43X於長度方向X上以連續直線狀延伸,又,分別與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個凹部(低基重部42Y)相對應地於正面片材2側之面上具有向背面片材3側凹陷之複數個正面側凹部43Y(參照圖28),各正面側凹部43Y於寬度方向Y上以連續直線狀延伸。如圖28所示,低基重部42X(空間6X)之個數與正面側凹部43X之個數相同,低基重部42Y(空間6Y)之個數與正面側凹部43Y之個數相同。
如上所述,吸收性物品1D之吸收體4D係如圖29(a)所示般與凹凸構造之凹部(低基重部42X、42Y)相對應地具有正面側凹部43X、43Y,但就吸收性物品1D易於朝向穿戴者之肌膚變形為凸狀而提高適合性,且防止洩漏之觀點及藉由與吸收體4D之穿戴者之肌膚抵接面相比增大非肌膚抵接面之面積而進一步促進所吸收之液體自非肌膚抵接面蒸散,而防止肌膚抵接面側之濕度上升之觀點而言,凹部(低基重部42X、42Y)之深度d2較正面側凹部43X、43Y之深度d1加深。凹部(低基重部42X、42Y)之深度d2較佳為正面側凹部43X、43Y之深度d1之3倍以上,更佳為深度d1之
5倍以上。正面側凹部43X、43Y之深度d1較佳為吸收體4D(吸收性芯體40D)中之凸部(高基重部41)之厚度之2~20%,更佳為3~15%。凹部(低基重部42X、42Y)之深度d2、及正面側凹部43X、43Y之深度d1係以與上述高基重部41(凸部)及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相同之方式進行測定。
如圖29(a)所示,吸收性物品1D之吸收體4D(吸收性芯體40D)於以遍及寬度方向(Y方向)之剖面進行剖面觀察時,背面片材3側之下邊L5之長度較正面片材2側之上邊L4之長度長。
尤其是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就有效地降低自吸收體4D所吸收之經血產生之濕度之觀點而言,下邊L5之長度較佳為上邊L4之長度之1.5~5倍,更佳為2~4倍。
又,尤其是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就有效地降低自吸收體4D所吸收之尿產生之濕度之觀點而言,下邊L5之長度較佳為上邊L4之長度之1.5~7倍,更佳為2~5倍。
再者,下邊L5之長度係以與上述高基重部41(凸部)及低基重部42(凹部)之厚度相同之方式進行測定。所謂下邊L5,係指輪廓路徑,下邊L5係測定背面片材3側之凹凸構造之凸部(高基重部41)頂部中之寬度方向(Y方向)之長度、於形成凸部(高基重部41)之Y方向上相對向之一對壁之長度、及凹凸構造之凹部(低基重部42)底部中之寬度方向(Y
方向)之長度,並將該等相加而算出之長度。上邊L4亦與下邊L5同樣地測定輪廓路徑長度。
如上所述,由背面片材3側之凹凸構造之凹部(低基重部42)與背面片材3形成之空間6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7、圖28所示,包含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複數個空間6X、及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複數個空間6Y。於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空間6X與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之空間6Y之交叉區域6XY內之低基重部42於吸收性物品1D中,如圖29(b)所示,於交叉區域6XY之中央部分厚度變得最薄。若進行詳細敍述,則如圖29(b)所示,形成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X之低基重部42X(凹部)於剖面觀察時於凹部之底部形成為圓弧狀,且形成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之空間6Y之低基重部42Y(凹部)亦於剖面觀察時於凹部之底部形成為圓弧狀,故而於長度方向X之空間6X與寬度方向Y之空間6Y之交叉區域6XY內,中央部分向正面片材2側最大程度地凹陷,且該中央部分之厚度薄於鄰接之凸部(高基重部41)之邊界,於低基重部42中厚度最薄。藉由此種構成,可發揮如下效果:所吸收之液體經由交叉區域6XY而快速地滲透至長度方向X之空間6X與寬度方向Y之空間6Y,而自正面片材2快速地吸收液體,從而對穿戴者提供優異之乾爽感。
尤其,於吸收性物品1D之吸收體4D中,如上所述,與形成長度方向X之凹部之低基重部42X相對應地具有正面側凹部43X,與形成寬度方向Y之凹部之低基重部42Y相對
應地具有正面側凹部43Y,且如圖29(b)所示,正面側凹部43X於剖面觀察時於正面側凹部43X之底部形成為圓弧狀,正面側凹部43Y亦於剖面觀察時於凹部之底部形成為圓弧狀。因此,於長度方向X之正面側凹部43X與寬度方向Y之正面側凹部43Y之交叉區域內,中央部分向背面片材3側最大程度地凹陷。因此,正面側凹部43X及正面側凹部43Y之交叉區域內之中央部分、與長度方向X之空間6X及寬度方向Y之空間6Y之交叉區域6XY內之中央部分之間之距離最短,且交叉區域6XY內之中央部分之厚度於低基重部42中最薄。藉由此種構成,可發揮如下效果:經由交叉區域6XY吸收存在於吸收性物品1D與穿戴者之肌膚之間之濕氣,而使穿戴者不易感到悶熱。
第4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可利用與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方法而製造。第4發明之吸收體4D(吸收性芯體40D)可使用圖7中所示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以與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關於第4發明之吸收體4D(吸收性芯體40D)之製造方法,應用對於上述第1發明之吸收體4A(吸收性芯體40A)之製造方法之說明。
對吸收性物品1D中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正面片材2,可並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作為正面片材2,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薄膜等液體透過性之片材。
作為吸收性芯體40D之形成材料即吸收性材料45,可並
無特別限制地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先前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例如作為纖維材料,可使用木漿、棉、麻等天然纖維;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樹脂之複合纖維;乙酸酯或嫘縈等半合成纖維等。又,作為吸收性材料,除該等纖維材料以外,進而亦可使用顆粒狀等各種形狀之吸水性聚合物。
作為背面片材3,可使用具有透濕性之透濕片材。作為透濕片材,可列舉具有多個微細孔,且具有較高之水蒸氣透過性之片材等,例如,較佳地利用使將碳酸鈣、硫酸鋇等無機粉體、尼龍、聚苯乙烯等不具有相溶性之有機高分子混煉所得之聚乙烯薄膜單軸或雙軸延伸而獲得之具有微細孔、且具有較高之水蒸氣透過性之片材。具體而言,可列舉將含有30~60重量%之平均粒徑0.5~1.0 μm之碳酸鈣等之基重20~50 g/m2的聚乙烯薄膜於MD(Machine Direction,機械方向/縱向)方向上延伸至2倍所得之基重13~28 g/m2之透濕薄膜等。作為上述透濕片材,亦可使用撥水性不織布、或上述片材與該撥水性不織布之複合片材。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就為將存在於穿戴者之肌膚與經期衛生棉表面之間之濕氣快速地排出而必需具有充分之透氣量,且具有使經血不會自供空氣通過之微細孔滲出之充分之耐水壓之觀點而言,背面片材3中所使用之透濕片材之透濕度較佳為0.5 g/100 cm2.hr以上,更佳為1.0 g/100 cm2.hr以上,而且,較佳為3.0 g/100 cm2.hr以下,更佳為2.0 g/100 cm2.hr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0.5~3.0 g/100 cm2.hr,更佳為1.0~2.0 g/100 cm2.hr。
於將吸收性物品1D用於拋棄式尿片之情形時,就必需使自尿產生之大量濕氣快速地自拋棄式尿片內部蒸散,且由於尿與經血相比難以弄濕背面片材3且易於被背面片材3排斥,故而即便於背面片材3中存在更多微細孔亦易於顯現充分之耐水壓之觀點而言,背面片材3中所使用之透濕片材之透濕度較佳為0.7 g/100 cm2.hr以上,更佳為1.2 g/100 cm2.hr以上,而且,較佳為4.0 g/100 cm2.hr以下,更佳為3.0 g/100 cm2.hr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2~3.0 g/100 cm2.hr,更佳為0.7~4.0 g/100 cm2.hr。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第4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1D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如圖27所示,吸收性物品1D所包含之吸收體4D包含一體成形之高基重部41(凸部)及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凹部),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偏靠於正面片材2側,且於吸收體4D之背面片材3側具備凹凸構造。如此,由於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係一體成形,故而於使用吸收性物品1D時,體液易於自偏靠於正面片材2側之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向高基重部41移動,進而,由於吸收性物品1D之吸收體4D具備由高基重部41及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所形成之凹凸構造,故而背面片材3側之下邊L5之長度較正面片材2側之上邊L4之長度長,即,吸收體4D之背面片材3側之面之表面積較正面片材2側之面之表面積大,從而成為背面片材3側之蒸氣發散量易於增加之形狀。又,由於由吸收
體4D之背面片材3側之凹凸構造中之凹部(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與透濕性之背面片材3形成之空間6X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故而將空間6X作為通路,而使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氣易於擴散。因此,根據吸收性物品1D,可有效地降低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度,而降低濕潤感,從而賦予舒適之穿戴感。
尤其,於吸收性物品1D中,由於高基重部41(凸)與低基重部42(42X、42Y)(凹部)相比形成為高密度,故而於使用吸收性物品1D時,體液更易自偏靠於正面片材2側之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42Y)向高基重部41移動。由於高基重部41之吸收容量相對高於低基重部42,且為高密度,故而較低基重部42更快地吸收液體。因此,由於低基重部42與高基重部41相比更難吸收液體,故而難以膨脹,即便於吸收體4D相對大量地吸收液體後,與低基重部鄰接之空間6X及6Y亦不會消失。尤其,於吸收性物品1D中,由於由凹部(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Y))與透濕性之背面片材3形成之空間6Y亦於寬度方向Y上連續地延伸,故而濕氣以移動通路更短之空間6Y作為通路,從而使用時之著裝內之濕氣更易自製品兩側緣部擴散。
又,如圖29(a)所示,由於吸收性物品1D所包含之吸收體4D與凹凸構造之凹部(低基重部42X、42Y)(凹部)相對應地具有正面側凹部43X、43Y,故而肌膚抵接面側、非肌膚抵接面側於任一方向上均易於彎曲,而易於產生更複雜之變形。因此,吸收性物品1D沿穿戴者之複雜之身體曲線
靈活地變形,故而對穿戴者提供優異之穿戴感,並且提高適合性,亦提供優異之防漏性。
本發明(第4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吸收體4D之吸收性芯體40D中,如圖26、圖28所示,高基重部41係於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上留出大致相等間隔而配置,但若由凹凸構造中之凹部(低基重部42(低基重部42X))與透濕性之背面片材3形成之空間6X於長度方向X上連續地延伸,則高基重部41亦可配置成鋸齒狀。即,於在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多個高基重部41而形成高基重部行,且於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有複數個該高基重部行之情形時,彼此相鄰之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之間距亦可發生偏離。換言之,高基重部41亦可以如下方式進行配置:於將特定高基重部行中之高基重部41向與該高基重部行正交之方向(寬度方向Y)投影時,使其與鄰接之高基重部41之投影像不一致。
上述僅一個實施形態中所包含之部分可於各發明(第1~第4發明)內或各該發明間全部適當地相互利用。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附注(吸收性物品)。
[1]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
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與該低基重部係分別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該槽係至少與在上述長度方向或上述寬度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劃分上述槽之底壁部係位於較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中央更靠非肌膚抵接面側。
[2]如上述[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槽之附近,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中密度不同。
[3]如上述[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排泄部對向部中之沿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槽係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係厚度較上述低基重部大,上述吸收性芯體具有該高基重部較該低基重部隆起而成之凹凸構造。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肌膚抵接面除上述槽之形成部位以外,為平坦而無凹凸。
[9]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側。
[10]如上述[1]至[6]及[9]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非肌膚抵接面平坦而無凹凸。
[11]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與該低基重部係於特定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上述槽係由底壁部與自該底壁部立設之側壁部劃分,且
至少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於上述低基重部中之構成上述側壁部之部位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低基重部之裂縫。
[12]如上述[1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
[13]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鄰接且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低基重部於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且於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槽,該槽係跨越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而形成,且,於該槽中,沿該槽之長度方向交替地形成有相對較淺地凹陷之淺槽部、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上述淺槽部係上述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上述深槽部長。
[14]如上述[12]或[1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肌膚抵接面除上述槽之形成部位以外,為平坦而無凹
凸。
[15]如上述[11]至[14]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槽之附近,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中密度不同。
[16]如上述[11]至[1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排泄部對向部中之沿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
[17]如上述[11]至[1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
[18]如上述[11]至[17]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槽係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19]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背面片材具有透濕性;上述吸收體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及該低基重部係一體成形,於該吸收體之上述背面片材側形成有作為該高基重部之凸部及作為該低基重部之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之凹凸構造,且該低基重部偏靠於該吸收體之上述
正面片材側,上述凹部向正面片材側凹陷,上述凸部向背面片材側凸出;由上述凹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形成之空間至少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地延伸。
[20]如上述[11]至[19]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係厚度較上述低基重部大,上述吸收性芯體具有該高基重部較該低基重部隆起而成之凹凸構造。
[21]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該低基重部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上述吸收性物品包含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且於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槽,該槽係跨越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而形成,且,於該槽中,沿該槽之長度方向交替地形成有相對較淺地凹陷之淺槽部、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上述淺槽部係上述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上述深槽部長。
[22]如上述[2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低基重部中,劃分上述槽之側壁部之基重係低於位於較該側壁部自該槽隔開更遠之位置之部位。
[23]如上述[21]或[2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體之
非肌膚抵接面上之與上述槽相對應之部位上,上述低基重部較上述高基重部更靠近上述正面片材。
[24]如上述[21]至[2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之密度較上述低基重部高。
[25]如上述[21]至[24]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淺槽部係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上述高基重部短。
[26]如上述[21]至[2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體包含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線狀之上述低基重部,且上述槽包含長度方向與該線狀之低基重部不同之部分。
[27]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與該低基重部係於特定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上述槽係由底壁部與自該底壁部立設之側壁部所劃分且至少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於上述低基重部中之構成上述側壁部之部位形成有於厚
度方向上貫通該低基重部之裂縫。
[28]如上述[27]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槽之附近,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中密度不同。
[29]如上述[27]或[2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排泄部對向部中之沿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
[30]如上述[29]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之部分之方式形成。
[31]如上述[27]至[30]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槽係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32]如上述[27]至[31]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包含相對較淺地凹陷之淺槽部、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該深槽部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時與上述低基重部重疊。
[33]如上述[3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深槽部位於上述槽之寬度方向之中央部,且上述淺槽部位於該深槽部之該寬度方向外方。
[34]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面向肌膚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面向肌膚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
片材間之縱長之吸收體的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背面片材具有透濕性;上述吸收體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及該低基重部係一體成形,於該吸收體之上述背面片材側形成有作為該高基重部之凸部及作為該低基重部之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之凹凸構造,且該低基重部偏靠於該吸收體之上述正面片材側,上述凹部向正面片材側凹陷,上述凸部向背面片材側凸出;由上述凹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形成之空間至少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地延伸。
[35]如上述[3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部係以包圍上述凸部之方式配置,上述空間分別於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連續地延伸。
[36]如上述[34]或[3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體係於該吸收體之上述正面片材側,與上述背面片材側之上述凹凸構造之上述凹部相對應而具有向該背面片材側凹陷之正面側凹部;上述凹部之深度較上述正面側凹部之深度深。
[37]如上述[34]至[3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之密度較上述低基重部高。
[38]如上述[35]至[37]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空間分別於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連續地延伸,於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空間與於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空間之交叉區域內
之上述低基重部係於該交叉區域之中央部分厚度最薄。
[39]如上述[35]至[38]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凸部之上述高基重部於俯視時角部係形成為圓弧狀。
以下,利用實施例對本發明(第1發明及第2發明)進行更具體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實施例。
製作具有與圖1及圖2中所示之衛生棉1A相同之構成之經期衛生棉,將其作為實施例1A之試樣。作為正面片材,使用具有2層構造之正面片材(將於下文進行詳細敍述),作為背面片材,使用基重30 g/m2之非透濕聚乙烯製之薄膜,作為側面片材,使用基重20 g/m2之熱風不織布(air through nonwoven),作為被覆吸收性芯體之包芯片材,使用基重16 g/m2之吸收紙。作為吸收性芯體,使用按照上述方法而製造者。實施例1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為具有與圖3中所示之吸收性芯體40A相同之構成(凹凸構造)之區塊型吸收性芯體,且為包含重量比為前者:後者=4:1之作為吸收性材料之漂白針葉木牛皮紙漿(NBKP(Needle Bleached Kraft Pulp),纖維材料)及顆粒狀之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纖維堆積型之吸收性芯體,吸收性芯體整體中之紙漿基重為200 g/m2,吸水性聚合物基重為50 g/m2,高基重部之基重為300 g/m2,高基重部之厚度為2.0 mm,低基重部之基重為140 g/m2,低基重部之厚度為0.8 mm,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00 mm,寬度方向之全長為75 mm。又,關於高基重部,
長度方向之長度L2(參照圖3(a))為20 mm,寬度方向之長度L3(參照圖3(a))為10 mm。又,高基重部係面積每50 cm2形成有18個。又,槽之寬度L5(參照圖3(b))為2 mm,槽之深度L6(參照圖5)為0.5 mm。
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具有2層構造之正面片材包含位於肌膚抵接面側之上層與位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下層,使分別製造之該上層與該下層一體化製造而成。上述上層係以如下方式製造而成。即,首先,作為非熱縮性融合纖維,使用大和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芯鞘型複合纖維(商品名NBF-SH,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鞘:聚乙烯,芯/鞘重量比=5/5,纖度2.2 dtex,纖維長51 mm),使用梳棉機將該融合纖維解纖而製成網狀物,其次,利用熱風法對該網狀物進行熱處理(120℃)而獲得基重20 g/m2之熱風不織布,並將該熱風不織布設為上述上層。又,上述下層係以如下方式製造而成。即,將潛在捲縮性纖維(將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設為芯成分、將聚丙烯設為鞘成分之顯示熱縮性之芯鞘型複合纖維,纖度2.2 dtex,大和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捲縮開始溫度90℃)用作原料,與上述同樣地使用梳棉機製造基重20 g/m2之網狀物,並將該網狀物設為上述下層。
繼而,將如此分別製造而成之上層與下層重合而獲得聚合體,使該聚合體通過包含雕刻輥與平滑輥之組合之熱壓紋輥裝置而實施熱壓紋加工,藉此使兩層局部地接合一體化,而獲得具有壓紋部(凹部)之不織布。此時,使雕刻輥
抵接於下層,而自下層之側進行壓紋加工。雕刻輥係設定為175℃,平滑輥係設定為125℃。雕刻輥之壓紋圖案為所謂之千鳥格子狀圖案,構成該圖案之各個壓紋點為圓形(壓紋面積為0.047 cm2)且沿機械方向之壓紋點之距離(間距)為7 mm,沿橫向之壓紋點之距離(間距)為7 mm,沿傾斜45°之方向之壓紋點之距離為5 mm。該時間點之壓紋面積率為7.2%。其次,將所獲得之不織布於加熱到130℃之熱乾燥機內進行1~3分鐘之熱處理(熱風加工)。藉由該不織布之熱處理,使不織布中所包含之顯示熱伸長性之纖維(上層之非熱縮性融合纖維)於上述壓紋部(凹部)以外之部分伸長,此時,該纖維之一部分由上述壓紋部固定,藉此伸長之該纖維之延伸部分喪失向不織布之平面方向之去處,而向該不織布之厚度方向移動。作為結果,於由不織布之肌膚抵接面及非肌膚抵接面之兩面之各者中之千鳥格子狀之圖案之上述壓紋部所包圍之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形成凸部。如此,獲得包含兩面具有突部之2層構造之不織布的正面片材。該正面片材(2層構造之不織布)中,存在於肌膚抵接面之突部之纖維密度為0.04 g/cm3,存在於非肌膚抵接面之突部之纖維密度為0.10 g/cm3,上述壓紋部之纖維密度為0.70 g/cm3。又,上述壓紋部之合計面積(q2)相對於正面片材之表面積(q1)之比例(q2/q1)為0.29。
除使用以下所示者作為吸收性芯體以外,以與實施例1A相同之方式製作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實施例2A。
實施例2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係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之低基重部之偏靠位置與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反,為非肌膚抵接面側之吸收性芯體(區塊型吸收性芯體)。該吸收性芯體除以上方面以外,其他方面包括尺寸在內以與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同之方式構成。
除使用以下所示者作為吸收性芯體以外,以與實施例1A相同之方式製作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比較例1A。
比較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係複數個特定基重之吸收部(於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中相當於高基重部之部分)於吸收性芯體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各者上隔開特定間隔而互相獨立地存在,且鄰接之2個該吸收部間不存在吸收性材料而成為空間部(即,不存在相當於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中之低基重部之部分)之吸收性芯體(區塊型吸收性芯體)。該吸收性芯體除以上方面以外,其他方面包括尺寸在內以與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同之方式構成。
除使用以下所示者作為吸收性芯體以外,以與實施例1A相同之方式製作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比較例2A。
比較例2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係吸收性材料以均勻之基重分佈於芯體整體而不包含低基重部及高基重部,且不具有凹凸構造之肌膚抵接面及非肌膚抵接面大致平坦之
吸收性芯體(平坦型吸收性芯體)。該吸收性芯體除以上方面以外,其他方面包括尺寸在內以與實施例1A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同之方式構成。
關於實施例1A~2A及比較例1A~2A之各試樣(經期衛生棉),按照下述方法對動態最大吸收量、柔軟性、透氣性進行評價。將該等之結果示於下述表1。
將經期衛生棉固定於經期短褲,且將該經期短褲穿戴於人體之動態模特兒上。使動態模特兒開始步行動作,於步行動作開始1分鐘後,作為第1次之液體注入操作,將2 g馬血自動態模特兒之液體排泄點注入至經期衛生棉,進而於第1次之液體注入操作結束3分鐘後,作為第2次之液體注入操作,將3 g馬血自動態模特兒之液體排泄點注入至經期衛生棉,進而於第2次之液體注入操作結束3分鐘後,作為第3次之液體注入操作,將2 g馬血自動態模特兒之液體排泄點注入至經期衛生棉。第3次以後之液體注入操作係藉由在上一次之液體注入操作結束3分鐘後將2 g馬血自動態模特兒之液體排泄點注入至經期衛生棉而實施。重複進行該液體注入操作直至液體(馬血)自經期衛生棉之側翼部滲出為止,將至液體滲出前藉由所實施之液體注入操作而注入之液體之總量設為動態最大吸收量。動態最大吸收量之值越大則經血之洩漏防止性越優異,從而評價越高。
根據JIS L-1096(普通織物試驗方法),對經期衛生棉中之吸收性芯體之彎曲剛度進行評價。作為評價裝置,使用大榮科學精器製作所公司製造之剛柔性測定器(Handle-O-Meter)(型號:HOM-3)。剛柔性測定器之狹縫寬度係設定為40 mm。更具體而言,自經期衛生棉中取出吸收體(由包芯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體而成者),使用上述剛柔性測定器於距所取出之吸收體(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00 mm,寬度方向之全長為75 mm)之前端部100 mm之部位將該吸收體於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分別彎折,且測定此時之負載值。該負載值越小則柔軟性越優異,從而評價越高。
自經期衛生棉中取出正面片材及吸收體(由包芯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體而成者)之積層體,且使用設置有橢圓型之注入口(長度5 cm,橫2.2 cm,面積11 cm2)之丙烯酸板,將6 g凝血自該注入口一次性注入至該積層體中之正面片材側之中央部後,放置1分鐘。其後,自上述積層體中去除正面片材,而將剩餘之吸收體作為評價試樣,對其透氣性進行評價。透氣性之評價係將JIS P8117(1998)中所規定之「紙及紙板-透氣度試驗方法-格利試驗機法」作為參考,使用格利試驗機B型(商品名「GURLEY DENSOMETER」,熊谷理機工業(股)製造)進行。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將評價試樣90(由包芯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體而成者)以使該評價試樣90之肌膚抵接面與位於空氣注入側之一方之丙烯酸板91抵接之方式夾於縱橫50 mm之正方形之2片丙烯酸板
91、92間,而設置於格利試驗機。一方之丙烯酸板91於其中央部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丙烯酸板91之縱橫10 mm之正方形之貫通孔93,相對於此,另一方之丙烯酸板92不具有貫通孔。再者,一方之丙烯酸板91之重量為9.7 g,且評價試樣90之大小設為超過丙烯酸板91、92之大小。繼而,利用JIS P8117(1998)中所記載之方法測定300 ml之空氣通過所需之時間(注入所需之時間,秒),並根據其測定值算出透氣速度(ml/秒)。該透氣速度之值越大,則透氣性越優異,從而評價越高。
由表1所示之結果明確可知,實施例1A及2A與比較例1A及2A相比,動態最大吸收量之值較大,於經血之洩漏防止方面優異,並且彎折時之負載值較小,柔軟性亦優異。由該結果得出如下啟示:如上所述,於以特定圖案形成有低基重部與高基重部之吸收性芯體(區塊型吸收性芯體)中以特定圖案形成特定構造之槽,此於獲得排泄液之吸收、擴散性優異且穿戴者難以產生由潤濕所引起之不適感之吸收性物品方面較為有效。又,由實施例1A及2A以及比較例1A與比較例2A之比較得出如下啟示:具有凹凸構造之區
塊型吸收性芯體與不具有凹凸構造之平坦型吸收性芯體相比,透氣性優異,且存在於衛生棉穿戴者之肌膚與衛生棉之間之空氣之換氣效果優異。
製作具有與圖12及圖13中所示之衛生棉1B相同之構成之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實施例1B之試樣。作為正面片材,使用具有2層構造之正面片材,作為背面片材,使用基重30 g/m2之非透濕聚乙烯製之薄膜,作為側面片材,使用基重20 g/m2之熱風不織布,作為被覆吸收性芯體之包芯片材,使用基重16 g/m2之吸收紙。作為吸收性芯體,使用按照上述方法而製造者。實施例1B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為具有與圖14中所示之吸收性芯體40B相同之構成(凹凸構造)者,且為包含重量比為前者:後者=4:1之作為吸收性材料之漂白針葉木牛皮紙漿(NBKP,纖維材料)及顆粒狀之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纖維堆積型之吸收性芯體,吸收性芯體整體中之紙漿基重為200 g/m2,吸水性聚合物基重為50 g/m2,高基重部之基重為300 g/m2,高基重部之厚度為2.0 mm,低基重部之基重為140 g/m2,低基重部之厚度為0.8 mm,長度方向之全長為200 mm,寬度方向之全長為75 mm。又,關於高基重部,長度方向之長度L2(參照圖14(a))為20 mm,寬度方向之長度L3(參照圖14(a))為10 mm。又,高基重部係面積每50 cm2形成有18個。又,槽之寬度L5(參照圖14(b))為2 mm,槽之深度L6(參照圖16)為0.5 mm。又,淺槽部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8(參照圖
18(a))為3.4 mm,深槽部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9(參照圖18(a))為1.0 mm。
除使用以下所示者作為吸收性芯體且將淺槽部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8及深槽部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L9分別設為1.2 mm以外,以與實施例1B相同之方式製作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比較例1B。
比較例1B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係吸收性材料以均勻之基重分佈於芯體整體而不包含低基重部及高基重部,且不具有凹凸構造之肌膚抵接面及非肌膚抵接面大致平坦之吸收性芯體。該吸收性芯體除以上方面以外,其他方面包括尺寸在內以與實施例1B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同之方式構成。
除使用與比較例1B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相同者作為吸收性芯體以外,以與實施例1B相同之方式製作經期衛生棉,並將其作為比較例2B。
關於實施例1B及比較例1B~2B之各試樣(經期衛生棉),按照上述方法對動態最大吸收量、柔軟性進行評價。將該等之結果示於下述表2。
由表2所示之結果明確可知,實施例1B與比較例1B及2B相比,動態最大吸收量之值較大,於經血之洩漏防止方面優異,並且彎折時之負載值較小,柔軟性亦優異。由該結果得出如下啟示:如上所述,於以特定圖案形成有低基重部與高基重部之吸收性芯體中以特定圖案形成特定構造之槽,此於獲得快速地吸收排泄液並使其擴散、消除穿戴者之由潤濕引起之不適感、並且雖然具有防漏槽但仍具有適度之柔軟性且適合性優異之吸收性物品方面較為有效。
1A‧‧‧衛生棉
1B‧‧‧衛生棉
1C‧‧‧衛生棉
1D‧‧‧吸收性物品
2‧‧‧正面片材
2a‧‧‧正面片材2之肌膚抵接面
3‧‧‧背面片材
3b‧‧‧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抵接面
4A‧‧‧吸收體
4B‧‧‧吸收體
4C‧‧‧吸收體
4D‧‧‧吸收體
4a‧‧‧肌膚抵接面
4b‧‧‧非肌膚抵接面
5‧‧‧側面片材
5‧‧‧周緣密封部
6‧‧‧側翼部
6X‧‧‧空間
6Y‧‧‧空間
6XY‧‧‧空間6X與空間6Y之交叉區域
7‧‧‧槽
7X‧‧‧縱槽
7Y1‧‧‧橫槽
7Y2‧‧‧橫槽
10‧‧‧吸收性本體
11‧‧‧排泄部對向部
12‧‧‧前方部
13‧‧‧後方部
40A‧‧‧吸收性芯體
40B‧‧‧吸收性芯體
40B'‧‧‧吸收性芯體
40C‧‧‧吸收性芯體
40D‧‧‧吸收性芯體
41‧‧‧高基重部(凸部)
42‧‧‧低基重部(非凸部或凹部)
42X‧‧‧低基重部
42Y‧‧‧低基重部
43‧‧‧正面側凹部
43X‧‧‧正面側凹部
43Y‧‧‧正面側凹部
45‧‧‧吸收性材料
46‧‧‧堆積物
46a‧‧‧劃分構件對應部
46b‧‧‧劃分區域對應部
47‧‧‧第1包芯片材
48‧‧‧第2包芯片材
49‧‧‧吸收體前驅物
50‧‧‧旋轉筒
51‧‧‧筒凹部
52‧‧‧劃分區域54之底面部
53‧‧‧劃分構件
54‧‧‧劃分區域
56‧‧‧空間
57‧‧‧空間
58‧‧‧空間
60‧‧‧導管
61‧‧‧導管60之下游側端部
65‧‧‧真空箱
70‧‧‧轉移輥
71‧‧‧底壁部
71‧‧‧空間
72‧‧‧側壁部
73‧‧‧淺槽部
74‧‧‧深槽部
75‧‧‧網帶
78‧‧‧裂縫
80‧‧‧真空輸送機
81‧‧‧驅動輥
82‧‧‧從動輥
83‧‧‧透氣性帶
84‧‧‧真空箱
90‧‧‧加壓機構
90‧‧‧評價試樣
91‧‧‧輥
91‧‧‧丙烯酸板
92‧‧‧輥
92‧‧‧丙烯酸板
93‧‧‧貫通孔
A‧‧‧部位
B‧‧‧部位
C‧‧‧部位
CL‧‧‧中心線
D‧‧‧部位
d1‧‧‧正面側凹部43X、43Y之深度
d2‧‧‧凹部(低基重部42X、42Y)之深度
E‧‧‧部位
L1‧‧‧低基重部42之寬度
L2‧‧‧高基重部41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
L3‧‧‧高基重部41之寬度方向Y之長度
L4‧‧‧正面片材2側之上邊
L5‧‧‧背面片材3側之下邊
L5‧‧‧槽7之寬度
L6‧‧‧槽7之深度
L7‧‧‧裂縫78之沿槽7之長度方向之長度
L8‧‧‧裂縫78之沿槽7之寬度方向之長度
L8‧‧‧淺槽部73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
L9‧‧‧深槽部74之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
L9‧‧‧淺槽部73之寬度方向之長度
L10‧‧‧深槽部74之寬度方向之長度
L41‧‧‧距離
L42‧‧‧距離
R1‧‧‧方向
R2‧‧‧方向
T‧‧‧厚度方向
Tc‧‧‧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中央
W‧‧‧排泄液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作為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之經期衛生棉的一部分欠缺立體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之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3(a)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圖1中之經期衛生棉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之平面圖,圖3(b)係將圖3(a)之一部分(以圓所包圍之部分)放大表示之平面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圖3(b)之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圖3(b)之II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圖3(b)之IV-IV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7係圖3中所示之吸收體(吸收性芯體)之製造方法之一
實施態樣及該實施態樣中所使用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剖面圖。
圖8係沿圖7中所示之旋轉筒中之外周面側之一部分(凹部)之寬度方向的模式剖面圖。
圖9係表示於圖8中所示之旋轉筒之凹部堆積有吸收性材料之狀態之模式剖面圖。
圖10係堆積物之壓縮步驟之說明圖。
圖11係利用格利試驗機法之透氣性之評價方法之說明圖。
圖12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作為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之經期衛生棉的一部分欠缺立體圖。
圖13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2之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14(a)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圖12中之經期衛生棉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之平面圖,圖14(b)係將圖14(a)之一部分(以圓所包圍之部分)放大表示之平面圖。
圖15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4(b)之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16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4(b)之II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17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4(b)之IV-IV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18(a)係將圖14(a)中所示之吸收性芯體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平面圖(相當於圖14(b)之圖),圖18(b)及圖18(c)分別係將本發明(第2發明)之範圍外之吸收性芯體及槽之一部分放大表示之平面圖。
圖19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作為本發明(第3發明)之吸
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之經期衛生棉的一部分欠缺立體圖。
圖20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9之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21(a)係自肌膚抵接面側表示圖19中之經期衛生棉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之平面圖,圖21(b)係將圖21(a)之一部分(以圓所包圍之部分)放大表示之平面圖。
圖22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1(b)之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23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1(b)之III-III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24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1(b)之IV-IV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25係將圖21(b)之一部分(裂縫及其附近)放大而模式性地表示之平面圖。
圖26係自面向肌膚面側表示本發明(第4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之一部分欠缺立體圖。
圖27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6之Y1-Y1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28係自面向肌膚面側表示圖26中所示之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之吸收性芯體之平面圖。
圖29(a)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8之Y2-Y2線剖面之剖面圖,圖29(b)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8之Y3-Y3線剖面之剖面圖。
4a‧‧‧肌膚抵接面
7‧‧‧槽
7X‧‧‧縱槽
7Y1‧‧‧橫槽
7Y2‧‧‧橫槽
11‧‧‧排泄部對向部
12‧‧‧前方部
13‧‧‧後方部
40A‧‧‧吸收性芯體
41‧‧‧高基重部
42‧‧‧低基重部
42X‧‧‧低基重部
42Y‧‧‧低基重部
A‧‧‧部位
B‧‧‧部位
C‧‧‧部位
D‧‧‧部位
E‧‧‧部位
L1‧‧‧低基重部42之寬度
L2‧‧‧高基重部41之長度方向X之長度
L3‧‧‧高基重部41之寬度方向Y之長度
L5‧‧‧槽7之寬度
W‧‧‧排泄液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Claims (20)
-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與該低基重部係分別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該槽係至少與在上述長度方向或上述寬度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劃分上述槽之底壁部位於較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中央更靠非肌膚抵接面側。
-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槽之附近,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中密度不同。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排泄部對向部中之沿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槽係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係厚度較上述低基重部大,上述吸收性芯體具有該高基重部較該低基重部隆起而成之凹凸構造。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肌膚抵接面除上述槽之形成部位以外,為平坦而無凹凸。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非肌膚抵接面側。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非肌膚抵接面平坦而無凹凸。
-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 與該低基重部係於特定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之槽;上述槽係由底壁部與自該底壁部立設之側壁部劃分,且至少與在特定方向上排列之2個上述高基重部及由2個該高基重部所夾持之1個上述低基重部相連而形成;於上述低基重部中之構成上述側壁部之部位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低基重部之裂縫。
- 如請求項1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剖面觀察時,上述低基重部係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
-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吸收體係包括包含吸收性材料之吸收性芯體而構成,該吸收性芯體包含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鄰接且該吸收性材料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該低基重部於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偏靠於肌膚抵接面側;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上述正面片材及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體地凹陷而成且於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槽,該槽係跨越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而形成,且,於該槽中,沿該槽之長度方向交替地形成有相對較淺地凹陷之淺槽部、與相對較深地凹陷之深槽部; 上述淺槽部係上述槽之長度方向之長度較上述深槽部長。
- 如請求項12或1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肌膚抵接面除上述槽之形成部位以外,為平坦而無凹凸。
-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槽之附近,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中密度不同。
-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槽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排泄部對向部中之沿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縱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
-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基重部係以包含俯視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直線狀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槽係以包含俯視時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度方向外方凸出彎曲之橫長之形狀之方式形成。
-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包括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片材、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片材、及介於兩片材間之吸收體之縱長之吸收性物品;且上述背面片材具有透濕性;上述吸收體包含基重相對較高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 基重部鄰接且基重相對較低之低基重部,該高基重部及該低基重部係一體成形,於該吸收體之上述背面片材側形成有作為該高基重部之凸部及作為該低基重部之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之凹凸構造,且該低基重部偏靠於該吸收體之上述正面片材側,上述凹部向正面片材側凹陷,上述凸部向背面片材側凸出;由上述凹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形成之空間至少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地延伸。
- 如請求項11至13及19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基重部係厚度較上述低基重部大,上述吸收性芯體具有該高基重部較該低基重部隆起而成之凹凸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18620 | 2011-05-27 | ||
JP2011118621A JP5552091B2 (ja) | 2011-05-27 | 2011-05-27 | 吸収性物品 |
JP2011198000A JP5604393B2 (ja) | 2011-09-12 | 2011-09-12 | 吸収性物品 |
JP2011209339A JP5779464B2 (ja) | 2011-09-26 | 2011-09-26 | 吸収性物品 |
JP2012088729A JP2013009946A (ja) | 2011-05-27 | 2012-04-09 | 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2176A true TW201302176A (zh) | 2013-01-16 |
TWI584791B TWI584791B (zh) | 2017-06-01 |
Family
ID=4813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18883A TWI584791B (zh) | 2011-05-27 | 2012-05-25 | Absorbent items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894122B1 (zh) |
CN (2) | CN103561703B (zh) |
TW (1) | TWI58479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293359A1 (en) * | 2019-05-15 | 2023-09-2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20467B2 (ja) * | 2016-07-08 | 2018-05-0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7027103B2 (ja) * | 2017-10-03 | 2022-03-0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
JP6749610B2 (ja) * | 2017-11-29 | 2020-09-02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ペット用吸収性シート |
CN112004509B (zh) * | 2018-06-05 | 2022-04-1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TWM593248U (zh) * | 2018-08-31 | 2020-04-11 |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 |
CN109223317B (zh) * | 2018-10-12 | 2024-05-14 | 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
JP7126430B2 (ja) * | 2018-11-27 | 2022-08-2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N110179594A (zh) * | 2019-05-31 | 2019-08-30 | 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型芯体结构 |
KR102405032B1 (ko) * | 2019-10-14 | 2022-06-08 | 김영창 | 샘 방지 처리된 슬림형 위생팬티 |
JP7411430B2 (ja) * | 2019-12-23 | 2024-01-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96193B2 (ja) | 1993-06-21 | 2000-10-10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ナプキン |
JP4167406B2 (ja) | 2001-05-30 | 2008-10-15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180865B2 (ja) * | 2002-09-09 | 2008-11-12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可撓軸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
JP4173844B2 (ja) | 2004-08-19 | 2008-10-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199646B2 (ja) * | 2007-11-16 | 2013-05-15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331331B2 (ja) * | 2007-12-06 | 2013-10-30 | 花王株式会社 | 伸縮性吸収体 |
US8343125B2 (en) | 2007-12-25 | 2013-01-01 | Kao Corporation | Absorbent article |
JP5455363B2 (ja) * | 2008-12-25 | 2014-03-2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薄型吸収性物品 |
JP5294837B2 (ja) * | 2008-12-25 | 2013-09-18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WO2010134456A1 (ja) * | 2009-05-20 | 2010-11-2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
JP5401172B2 (ja) * | 2009-05-27 | 2014-01-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
-
2012
- 2012-05-25 TW TW101118883A patent/TWI584791B/zh active
- 2012-05-25 CN CN201280025811.6A patent/CN10356170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5-25 KR KR1020137029829A patent/KR10189412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5-25 CN CN201610430173.6A patent/CN10599735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293359A1 (en) * | 2019-05-15 | 2023-09-2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40022880A (ko) | 2014-02-25 |
CN103561703A (zh) | 2014-02-05 |
KR101894122B1 (ko) | 2018-08-31 |
TWI584791B (zh) | 2017-06-01 |
CN105997356A (zh) | 2016-10-12 |
CN103561703B (zh) | 2016-08-17 |
CN105997356B (zh) | 2017-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4791B (zh) | Absorbent items | |
TWI699195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6257297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I566758B (zh) | Absorbent items | |
JP5319262B2 (ja) |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8912384B2 (en) | Absorbent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bsorbent article | |
TW200304366A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JP2008206539A (ja)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10136899A (ja) | 吸収性物品用の吸収体 | |
EP3747417B1 (en) | Absorbent bod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absorbent article | |
WO2012165327A1 (ja) | 吸収性物品 | |
EP3127519A1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JP2012239720A (ja) | 吸収性物品 | |
KR101876595B1 (ko) | 흡수성 물품 | |
JP2018102641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792998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1255116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55209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7086620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87580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64644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3009946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71152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779464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7086622A (ja) | 吸収性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