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1144A - Filter holder,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Filter holder,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1144A
TW201231144A TW100111763A TW100111763A TW201231144A TW 201231144 A TW201231144 A TW 201231144A TW 100111763 A TW100111763 A TW 100111763A TW 100111763 A TW100111763 A TW 100111763A TW 201231144 A TW201231144 A TW 2012311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lter
shape
handle
hand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1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ichi Katsura
Keiji Matsuura
Yoshinari Horita
Takashi Masukawa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3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11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15Beds i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20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206Ion exchange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40Nitrogen compounds
    • B01D2257/406Ammon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16Other waste gases from CVD treatment 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20123114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保持用以除去例如氣體中之不純物等之 過濾器之過濾器保持裝置、具備此過濾器保持裝置之曝光 裝置、以及用以使用此曝光裝置製造例如半導體元件、液 晶顯示元件、或攝影元件等之元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在用以製造例如半導體元件等電子元件(微型元件)之 微影製程中使用之曝光裝置中,為了得到高曝光精度(解像 度及定位精度等),需將照明光學系統之照明特性及投影光 學系統之成像特性維持於既定之狀態且將設置標線片(或光 罩等)、投影光學系統、以及晶圓(或玻璃板等)之空間維持 於既疋之環境。因此,以往包含曝光裝置之照明光學系統 之一部分、標線片載台、投影光學系統、以及晶圓載台等 之曝光本體部設置於箱型腔室内,於此腔室内具備空調裝 置,該空調裝置係將控制成既定溫度且通過濾塵器之清淨 氣體(例如空氣)以降流方式及側流方式供給。 又’曝光裝置中,為了對應近年之電路圖案之顯著微 細化要求,曝光用光之波長不斷變短,最近係使用KrF準 分子雷射光(波長248nm)及進一步大致為真空紫外區之Αβ 準分子雷射光(波長193nm)作為曝光用光。在使用此種短波 長之曝光用光時,當於曝光用光所通過之空間(例如鏡筒之 内部空間)内存在微量之有機物之氣體(有機系氣體)時,曝 201231144 光用光之透射率即會降低,^有因曝光用光與有機系氣體 之反應而於透鏡元件等光學元件之表面產生霧物質之虞。 再者,最好係從供應至腔室内之氣體亦除去與塗布於晶圓 之光阻(感光材料)反應之鹼性物質之氣體(鹼系氣體)等。 ^因此,以往係於曝光裝置之空調裝置之氣體之擷取 部,設有用以從供給至腔室内之氣體除去有機系氣體及/ 或鹼系氣體等之複數個化學過濾器(參照例如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4/ 108252號說明書 【發明内容】 以往之曝光裝置中’在將化學過濾器設置於盒體内 時’例如將收納化學過據器之平板狀框架以橫置(過據器面 成為鉛直方向之面向)搬入至抵接於盒體内之側壁後,作業 :係將該框架沿該側壁相對過濾器面於法線方向移動至既 定之設置位置為止。此情形下,若於框架之端面與形成有 該盒體之通氣用開口之分隔構件之面之間有間Ρ求,即有包 含不純物之氣體不通過化學過濾器而經由此 曝光本體部之虞。因此,用以將該框架正確地定位二 置位置之時間變長、進而使用完畢之化學過滤器之更換:; 間亦變長。 文換時 再者,曝光裝置中’由於對應被要求之曝光精 ππ增加所設置之化學過遽器之數目,因此需正確且 有效率地進行化學過濾器之更換。 201231144 據器有鐘於上述情事,其目的在於能正確地進行過 係伴::=Γ之第1態樣,提供一種過遽器保持裝置, 特徵在ΓΓ過據器及第2過渡器之複數個過遽器,其 、政在於’具備:保持該 述第1框苹之第1 “ ㈣益之第1框架;設於前 以…:把手部;保持該第2過據器之第2框架; 以及s又於刖述第2框架 化部,其設於針、" 于丨,具有.帛1形狀變 其-於前逑第"匡架之側面中第"則面之至少一部 刀’從前述第1框牟伽 且變化至… 端面側往另-端面側 免化至别逑第1框牟外 . 於前述第2框架之側=9以及第2形狀變化部’其設 第”加 側面之至少-部分,從前述 匡’之兩個端面中一端面側往另一端面側且變化至前 "框架外側’前述第1側面中之前述第1形狀變化部 =置關係與前述第2側面中之前述第2形狀變化部之位 2係、以及前述第】把手部對前述第"匡架之位置關係 與别述第2把手部對前述第2框架之位置關係之至少一方 係相異。 、"才民據本發明之第2態樣,提供—種曝光裝置,係 =曝光用光經由圖案使基板曝光,其特徵在於,具備:腔 室,收納使前述基板曝光之曝光本體部;本發明之過濾器 保持裝置;以及空調裝i,將從前述腔室之外部棟取之氣 體、’’巫由别述過遽器保持裝置送至前述腔室内。 又’根據本發明之第3態樣,提供一種元件製造方法, 其特徵在於’包含:使用本發明之曝光裝置使感光性基板 6 201231144 曝光之動作;以及處理該曝光後感光性基板之動作。 根據本發明,由於第1框架之側面(第丨侧面)中之其第 1形狀變化部之位置關係與第2框架之側面(第2側面)中之 其第2形狀變化部之位置關係、以及第丨把手部對第1框 架之位置關係與第2把手部對第2框架之位置關係之至少 一方係相異,而能從外觀識別第i框架與第2框架,而能 正確地進行過濾器之更換。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圖6説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一例。 圖1 ’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由掃描步進機構成之掃描曝 光型曝光裝置EX之一部分切除圖。圖丨中,曝光裝置Εχ 具備:產生曝光用光(曝光用照明光)EL之光源部2、以曝光 用光EL·照明標線片R(光罩)之照明光學系統ILS、保持標 線片R並移動之標線片載台RST、以及將標線片R之圖案 之像投影至塗布有光阻(感光材料)之晶圓w(基板)表面之投 影光學系統PL。再者,曝光裝置ex具備保持晶圓w並移 動之晶圓載台WST、其他驅動機構及感測器類等、保管複 數片標線片之標線片庫9、保管複數片未曝光及/或曝光完 畢之晶圓之晶圓匣7、以及統籌控制曝光裝置EX之動作之 主控制裝置(未圖示)。此等之從光源部2至主控制裝置(未 圖示)之構件,設置於例如半導體元件製造工廠之潔淨室内 之第1地FL1之上面。 又’曝光裝置EX具備設置於地FL1上之箱狀之高氣密 201231144 性腔室10,腔室1 〇内部,例如被具有兩個開口(以擋門24r 及24W開閉)之分隔構件i〇d區劃成曝光室i〇a與裝載室 10b。又,於曝光室1〇a内設置有包含照明光學系統ILS、 才示線片載台RST、投影光學系統pL、以及晶圓載台WST之 曝光本體部4,於裝載室1〇b内設置有分別包含標線片庫9 及晶圓匣7之標線片裝載系統及晶圓裝載系統。 又,曝光裝置EX具備用以進行腔室1〇内部整體之空 調之整體空調系統。此整體空調系統,具備:言史置於第! 地FL1之地下之機械室之第2地FL2上面且具有串聯配置 之複數個化學過濾器之過濾器裝4 26'具有設置於地FL2 上面之空調本體部31之空調裝置30'設置於曝光室10a上 P之大1吹出口 1 8、配置於收納照明光學系統之副腔 室22之底面之小型吹出口 19R、以及配置於投影光學系統 PL附近之小型吹出口 19W。過渡器裝置26係從經由配管 Μ供給之空調用氣體即空氣AR除去既定之不純物,將已 除去不純物之空氣如以箭頭A1所示經由第1管32供給至 空調本體部3 1 (詳細後述)。 空調裝置30,具備第lf32、空調本體部31、通過設 :地FU之開口連結空調本體部以與腔室1〇之内部之第2 置於例如第2管35之途中且從於内部流動之 :线去微小粒子(微粒)之ULpA過濾器_一 :tlonAl, ^用例如不鏽鋼或氟樹脂等污染物質之產生量少形 成0 201231144 空調本體部31具備:控制經由第1管32供給之空氣 之溫度之溫度控制部33 A、控制該空氣之濕度之濕度控制部 33B、以及將該空氣送至第2管35侧之風扇馬達34。該空 氣被控制於溫度為20〇C〜30〇c之範圍内之例如23。〇,經由 第2管35及吹出口 18以降流方式供給至曝光室1〇a内部。 腔室10内部藉由此空氣之供給被設定成正壓狀態。又,第 2管35内之空氣經由分歧管353及3几與對應之吹出口 19界 及°入出口 19R供給至曝光室1〇&内。曝光室内之空氣 一部分亦流入裝載室1 〇b。 作為一例,流動於腔室10内部(曝光室1〇a)之空氣,通 過設於腔室1 〇底面之多數個開口 45a及設於地fl丨之多數 個開口 45b流至地下之排氣管44内,排氣管料内之空氣 經由未圖示之過濾器排出。此外,亦能使流至排氣管料之 空氣之全部或一部分返回至配管25側而再利用。 以下,圖1中,係與投影光學系統PL之光軸Αχ平行 地取Ζ軸’在與2軸垂直之平面(在本實施形態令為大致水 平面)内與圖1之紙面垂直地取X軸,與圖1之紙面平行地 取Υ軸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中,掃描曝光時之標線片R及 晶圓W之掃描方向係γ方向。又,將繞與χ轴、γ抽、ζ 軸平行之軸之旋轉方向亦稱為0Χ、0y、0Ζ方向。 首先,設置於腔室10外側之地FL1 -光源部2,具 備產生ArF準刀子雷射光(波長作為曝光用光π之 曝光光源、以及將該曝光用光EL導至照 光束送光光學系統。光源部2之曝光用光EL之射二系 201231144 通過腔室10之+ Y方向側面上部之開口配置於曝光室l0a 内。此外,亦能使用KrF準分子雷射光源(波長248nm)等紫 外脈衝雷射光源、YAG雷射之諧波產生光源、固態雷射(半 導體雷射等)之諧波產生裝置、或水銀燈(i線等)等作為曝光 光源。 又,配置於腔室10内上部之照明光學系統ILS,如例 如美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第2003/0025890號說明書等所 揭示,具備包含光學積分器等之照度均一化光學系統、標 線片遮簾、以及聚光光學系統等。照明光學系統ILS係藉 由曝光用光EL以大致均一照度照明以標線片遮簾規定之標 線片R之圖案面之於X方向細長之狹縫狀照明區域。 形成於標線片R之圖案區域中照明區域内之圖案像, 係經由兩側遠心且投影倍率万為縮小倍率(例如1 / 4)之投 影光學系統PL成像投影至晶圓w之表面。 又’於腔室1〇之曝光室10a内之地FL1上,透過複數 個台座11設置有下部框架12,於下部框架12之中央部固 定有平板狀之底座構件13’於底座構件"上透過例如三處 、® S承有平板狀之晶圓底座Wb,於晶圓底座 :成XY平面平行之上面透過空氣軸承將晶 =動於χ方向、¥方向且可旋轉於&方向。又,! 下。Ρ框架12之上端,透 、 三處之防振台15支承有并Μ 圍晶圓底座㈣之例如 16中央部之開口配晋右 框架16°於光學系統框架 丨6上將上部框㈣固:光學系統&’於光學系統框架 、固疋成包圍投影光學系統ρι^。 10 201231144 又’於光學系統框架16底面之+ γ方向端部固定有γ 軸之雷射干涉儀21WY,於其底面之+ χ方向端部固定有χ 軸之雷射干涉儀(未圖示)。由此等干涉儀構成之晶圓干涉 儀,为別對晶圓載台WSΤ之側面之反射面(或移動鏡)照射 複數軸之測量用光束,以例如投影光學系統PL之側面之參 照鏡(未圖示)為基準,測量晶圓載台WST之X方向、γ方 向之位置、以及0X、0y、方向之旋轉角,將測量值供 給至主控制裝置(未圖示)。 主控制裝置(未圖示)内之載台控制系統,係根據上述晶 圓干涉儀之測量值及自動聚焦感測器(未圖示)之測量值等 透過包含線性馬達等之驅動機構(未圖示)控制晶圓載台 WST之X方向、γ方向之位置及速度與02方向之旋轉角, 且將晶圓載台WST内之z載台(未圖示)控制成晶圓w之表 面對焦於投影光學系統PL之像面。又,亦設有用以進行標 線片R及晶圓W之對準之對準系統alg等。 另一方面,於上部框架17之+ ¥方向上部固定有收納 照明光學系統ILS之副腔室22。再者,於上部框架17之與 XY平面平行之上面透過空氣軸承將標線片載台RST載置 成可疋速移動於Y方向且能往X方向移動及往方向旋 轉。 又,於上部框架17上面之+ γ方向端部固定有γ軸之 雷射干涉儀21RY,於其上面之+ χ方向端部固定有χ軸之 2射干涉儀(未圖示)。由此等干涉儀構成之標線片干涉儀, 刀別對設於標線片載台RST之移動鏡21Μγ等照射複數軸 201231144 之測量用光束,以例如投影光學系統PL之側面之參照鏡(未 圖示)為基準,測量標線片載台WST之X方向、γ方向之位 置、以及β X、0 y、0 z方向之旋轉角,將測量值供給至主 控制裝置(未圖示)。 主控制裝置(未圖示)内之載台控制系統,係根據該標線 片干涉儀之測量值等透過包含線性馬達等之驅動機構:(未圖 示)控制標線片載台RST之Y方向之速度及位置、χ方向之 位置、以及0Ζ方向之旋轉角等。 又’本實施形態之曝光裝置ΕΧ為液浸型時,係從配置 於投影光學系統PL下端之光學構件之下面之包含例如環狀 嘴頭之局部液浸機構(未圖示),對投影光學系統pL前端之 光學構件與晶圓W之間之局部液浸區域供給既定之液體(純 水等)。作為該局部液浸機構,可使用例如於美國發明專利 申請公開第2007/242247號說明書等所揭示之液浸機構。 此外’曝光裝為乾燥型時,無需具備該液浸機構。 右二在裝載室1〇b内部,於上方之支承台67上面設置 及水平多關節型機器手即標線片襄載器8。標 通過以分隔構件l〇d之擋門_開閉之開 更換。線片庫9與標線片載台RST之間進行標線片R之 右令圆庙乃疋又承台68上面1 有日日圓匣7與在與晶圓匣7之 水平多關節型機料6a。於水 5 吟晉右饱U 十多關郎型機器手6a上 汉置有與水平多關節型機器手^ 上 (構成日日圓裝載器丨 12 201231144 晶圓搬送裝置6b°晶圓搬送裝置6b’係通過以分隔構件1〇d t 開閉之開口在水平多關節型機器手&與晶圓載 台WST之間搬送晶圓w。 日接著,在曝光裝置EX之曝光時,首先進行標線片汉及 晶圓W之對準。其後,開始對標線片R照射曝光用光EL, 藉由-邊經由投影光學系統pL將標線片R之圖案之一部分 像投影至晶圓W表面之—個照射區域,一邊以投影光學系 、’充PL之技衫倍率冷為速度比將標線片載台rsT與晶圓載台 WST同步移動(同步掃描)於γ方向之掃描曝光動作,於該 照射區域轉印標線# R之圖案像。其後,反覆進行透過晶 圓載〇 WST將晶圓W步進移動於X方向、γ方向之動作與 上述掃描曝光動作,以步進掃描方式於晶圓w之全部照射 區域轉印標線片R之圖案像。 其次,本實施形態之曝光裝置Εχ,為了將照明光學系 統ILS之照明特性(照度均—性等)及投影光學系統之成像 特性(解像度等)維持於既定狀態,且將設置標線片R、投影 光學系統PL、以及晶圓w之環境氣氛(空間)維持於既定之 環境,以高曝光精度(解像度、定位精度等)進行曝光,係如 上述具備整體空調系統,該整體空調系統包含將經溫度控 制之清淨空氣以降流方式供給至腔室^ 〇内部之空調裝置 30。又,該整體空調系統具備局部空調部。亦即,從第2 官35之分歧管35b及35a分別對副腔室22底面之吹出部 19R及光學系統框架16底面之吹出部丨9w供給經溫度控制 之清淨空氣。此情形下,吹出部丨9R及丨9W,分別配置於 13 201231144 標線片載台RST用之γ軸之雷射干涉儀21RY及晶圆栽台 WST用之Y軸之雷射干涉儀21WY之測量用光束之光路 上。吹出部1 9R,1 9 W,係分別將經溫度控制之空氣以大致 均一之風速分布以降流方式(或亦可係側流方式)對測量用 光束之光路上吹出。同樣地,亦對X軸之雷射干涉儀之測 量用光束之光路局部地供給經溫度控制之空氣。藉此,能 藉由‘線片干涉儀2 1R及晶圓干涉儀2 1 w等高精度地測量 標線片载台RST及晶圓載台WST之位置。 又’於裝載室l〇b内設置有局部空調裝置局部空 調裝置60具備配置於支承台68底面之小型風扇馬達61、 、ΓΙ扇馬達61送出之空氣供給至上部之管62、以及配置 於標線片4 9及晶圓E 7之上方之吹出口 65及66。管62 之前端部分離至分別對吹出口 65及66供給空氣之分歧管 及62W。又,於吹出口 65及66之空氣流入口附近分 另J "又置有ULPA過遽器等濾塵器,於風扇馬達6 1附近之管 内°又置有收納化學過濾器(用以除去既定不純物)之過 ;慮益相63, 64。作為一例,過遽器箱63之化學過滤器係除 去有機系氣體(有機物ν , 俄物之轧體),過濾器箱64之化學過濾器 係除去驗系氣體(驗性妨j哲+ # _ ^ Γ生物質之虱體)及酸性氣體(酸性物質之 氣體)。 在裝載室10b内#片 便局。卩空調裝置60動作後,從風扇馬 達61送出之空氣,經由讲:走* 由過,慮态箱63,64及管62從吹出口 65及66分別以降流方式姑板右人 飞破供給至配置有標線片庫9及晶圓 匣7之空間。接著,泊叙认你 "IL動於標線片庫9周圍之空氣,經由 ⑧ 14 201231144 二:二6:周圍、支承台67下方之晶圓匣7周圍、以及支 周圍返回至風扇馬達61。又,從吹出口 66供給至 曰曰圓匣7周圍之空氣,經由支承台68周圍返回至風扇馬達 61。接著,< 返回至風扇馬達61之空氣,再次經由過濾器箱 63’ 64及渡塵器從吹出口 65, 66供給至裝載室10b内。如 藉由局。卩空調裝置6〇,裝載室1〇b内之空氣保持於清 淨之狀態。 其-人,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整體空調系統中,連結於空 調裝置3〇之過濾器裝置26之構成及作用。過濾器裝置26 具有於Y方向細長之經氣密化之箱狀盒體28、將盒體28 内之二間在大致水平面内於Y方向分成四個之與XZ平面平 行之分隔板42A, 42B,42C、與分隔板42A,42B,42C各自 之:面(圖1中為+¥方向之面)緊貼而設置之第1種類之過 遽益箱38、帛2種類之過渡器箱4G、以及第丨種類之過滤 器相38。過濾器裝置26具有兩種類且三個(三段)串聯配置 之過滤器肖38, 40 °以下,將第1種類之過遽器箱38亦稱 為第1過濾IMg 38’將第2種類之過渡器箱⑽亦稱為第i 過遽器箱40。 本實施形I、中’過;慮器箱之過據器面設置於與水平面 交叉之方向、例如過濾器箱之過濾器面設置於χζ面内。此 外,過濾器箱之過濾器面亦可設置成相對χζ面傾斜。此情 形下,只要於過濾器箱之框架設置面形成錐狀或於盒體Μ 之底板2 8 h设置錐狀構件即可。 本實施形態中,將此過據器箱之設置狀態設為橫置, 15 201231144 以下說明之。 進而,過濾器裝置26,具有在過濾器箱38, 4〇之插入 時或更換時’為了開啟用以取出或置入過濾器箱列,4〇之 窗部28b(參照圖2),而於盒體28在複數處透過鉸鏈機構 29h(參照圖3)可開閉地安裝之門29。於盒體28之+丫方向 端部之第1空間之上板形成有開口 28a,於此開口 28a安裝 有擷取空調用空氣AR之配f 25之端部。於盒體“之^ 方向側壁形成有開口 28g,於盒體28之_¥方向端部之第4 空間透過開口 28g連結有第i管32。 圖2係顯示已將圖1中之盒體28之門29開啟之狀蜞 之過滤器裝置26。圖2中’為了說明方便,盒體28及;; 29、以及分隔板42A〜42C係以兩點鍊線表示。圖2中 門29固定有用以在以門29關閉盒體以之窗部勘時密門 窗部勘之周邊及分隔板偽〜似之端部與門Μ之間: 墊片46。墊片46能由耐蝕性優異且脫氣較少之材料 =氣龍(杜邦公司之註冊商標)之片體、或石夕橡膠之片等: 又,於盒體28内部中’橫置成分別緊貼_γ方 分隔板似及+γ方向端部之分隔板42 。之 係於框㈣之心零照圆3)保持有用以除去慮^冰 體(有機物之氣體)之化學過遽器51者。又 =系氣 央之分隔板42Β之第2過、濟器ρ ^ 緊貼令 弟2過濾15孝目4〇’係於框架55之門 邱參關3)保財除去氨或料料 = 氣體)及酸性氣體(酸性物質之氣體)之化學關器;:者質之 201231144 各過遽器箱38, 40之γ方向寬度為例如·〜4〇〇咖, 各過濾器箱38,4〇之重量為例如1〇〜2〇]^左右。 、作為有機系氣體除去用之化學過濾H 5 1,可使用例如 活性,型過濾器或陶瓷型過濾器等。χ,作為鹼系氣體及 卜氣體除去用之化學過據器56,能使用添加劑活性碳型 過Μ、離子交換樹脂型過據器、離子交換纖維型過濾器、 或、、.力幻陶瓷型過濾器等。又,框架% ^、分隔板“A〜 |體28、以及門29,分別由具有耐蝕性且脫氣等較 f之材料、例如於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氧化紹等)之紹(經 氧处里之鋁)或不鏽鋼等形成。此外,框架% W等亦能 以包含具有耐#性且脫氣較少之材料(以聚乙稀覆蓋之層板 或乱糸樹脂等)等形成。 此外,藉由除去有機系氣體,使腔室10之曝光室10a 内曝光用光EL之透射率提升,且藉由有機系氣體與曝光用 光L之相互作用扣p制形成於光學元件表面之霧物質之產 生。又’藉由除去鹼系氣體及酸性氣體,抑制晶圓w之光 阻特性之變化等。特別#光阻為化學放大型光阻時, 右於空亂中有乳或胺等驗系氣體,即有產生之酸反應而於 光阻表面形成難溶化層之虞。因&,特別是除去氨或胺等 鹼系氣體為有效。 此外,圖1之裝載室10b内之過濾器箱63, 64内之化 學過渡器之構成,與化學過濾器51,56之構成相同。不過, 過濾器箱63, 64較過濾器箱38, 4〇小型亦可。 又’過濾器裝置26,具有固定於盒體28之-X方向之 17 201231144 側壁28i且分別將過濾器箱38, 40, 38定位於分隔板42A, 42B’ 42C之定位塊48A,48B,48c、以及分別將過濾器箱38, 40, 38在Z方向中央附近對定位塊48A,48B,48c彈壓之移 動用桿58A,58B,58C。定位塊48A,48B,48C具有由分別 相對ZY平面順時針以既定錐角參照圖3)傾斜之平面構 成之錐部 48Aa,48Ba,。 圖3係顯示已將圖2中之盒體28之門29關閉之狀態 之過濾器裝置26之俯視之剖面圖。不過,圖3中,形成於 。體8之上板之空氟掘取用開口 2 8 a係以兩點鍊線顯示。 圖3中,於分隔板42A〜42C分別形成有使通過過濾器箱 38, 40之空氣通過之開口 42Aa,42Ba,42Ca。又盒體μ 内之空間係被分隔板42A〜42C從+Y方向依序分成四個空 1 28c’ 28d,28e,28f ’第1空間28c通過開口 28a連通於圖 1之配管25,第4空間28f通過開口 28g連通於圖1之第1 管32。進而,定位塊48A〜48C之錐部48八3〜48以之錐角 0彼此相等,錐角0為例如2〇。〜4〇。,作為一例,錐角0 為 30。。 又,彼此相同構成之移動用桿58A,58B, 58C被連結成 可相對分別固定於分隔板42B,42C及盒體28之+丫方向側 壁之支點構件59A,59B,59C繞與Z軸平行之軸(0Z方向) 旋轉。作為一例,移動用桿58A具有能旋轉地連結於支點 構件59A之桿58A1、固定於桿58幻前端部之各過滤器箱 38側及與此相反之側之半球狀抵接構件59八2及把手58A3。 其-人,參照從圖2之分隔板42A及42β側分別觀看過
1S 201231144 渡器箱38及40時之立體圖即圖4(A)及圖4(b),說明過濾 益相38及40之構成。圖4(A)及圖4(b)中之正交座標系統 (X,γ’ z)係分別表示過濾器箱38及4〇在過濾器裝置26内 設置於作為目標之位置之狀態之座標系統。 如圖4(A)所不’第1過濾器箱38具有於中央部設有大 致正方形開口 50f之大致環狀框架5〇、保持於開口 5〇f内 之化學過濾器51、以及固定於框架5〇之一對凸把手部 70A。墊片54之材料與墊片乜之材料相同。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於框架5〇之與χζ平行之_γ方 向之第1端面50a’設有藉接著等固定成包圍開口 5〇f之大 致正方形ί衣狀墊片54(密封構件)。此外,墊片W亦可設於 第1端面50a所緊貼之對象側(例如分隔板)。 此外,帛1過渡器箱38之開口 5〇f亦可係四角形等矩 形或多角形…框架50之形狀亦不限於正方形,亦可係 長方形或多角形。 ,過濾器箱38,於框架5〇之四個側面中_χ方向側 之側面及+Χ方向侧之側面全面,分別具有對稱之第“" _及第2錐部5〇C,該第1錐部鳩及第2錐部5〇c由形 成為從框帛50之與Xz平行之+γ方向之第2端面往 1端面50,傾斜至框架5〇外側之平面所構成。此第 面係隔著化學過濾器56(或框架5〇之開口 5〇f)盘第 :反:之面。第i錐部50b相對ζγ平面 斜,第2錐部5〇C相對ΖΥ平面逆時針以雜角㈣ 0與圖3之定位塊48A〜48c 角 錐48Aa〜48Ca之錐角相 19 201231144 此’圖3中,當設相對框架50之端面5〇3第i錐部 所構成之角度“時,角度《與錐角0之和為90。。 圖4(A)中,於框架5〇之第i錐部5〇b之從中央部往z 方向偏移之位置固定有把手部7〇A,於框架5〇之第2錐部 5〇c之從令央部往+Z方向偏移之位置固定有把手部7〇a。 亦即,相對框帛5G h,—對把手部心位於大致點對稱 之位置。又,框架50之·Ζ方向及+z方向之側面係分別與 XY平面平行之設置面5〇d及50e。 將過濾器箱38之框架50之設置面5〇d載置於盒體28 之第3空M 28e之底板28h上面,如圖3所示,使框架5() 之第1錐部50b接觸於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且框架5〇 之端面50a透過墊片54緊貼於分隔板42A之狀態,係第3 空間28e内之過濾器箱38之設置位置Q1。過濾器箱列因 橫置而藉由自重穩定靜止。此情形下,由於於定位塊々Μ 之錐部48Aa之與把手部70A對向之位置形成有凹部 48Ab,因此即使有把手部70A亦可將第i錐部5〇b緊貼於 錐部48Aa。 同樣地’在盒體28之第1空間28c内之設置位置Q3, 過;慮器相38之框架50之設置面50d載置於底板28h之上 面’框七50之第1錐部50b接觸定位塊48C之錐部48Ca, 且端面50a透過墊片54緊貼於分隔板42C。又,設於第! 錐部50b之把手部70A收納於定位塊48C之錐部48Ca之凹 部48Cb内。 再者’過滤器箱3 8 ’由於在卸除一對把手部7 0 A之狀 ⑧ 20 201231144 態下,即使繞與γ軸平行之軸㈧y方向)旋轉18〇。形狀亦相 同,因此亦能將框架50之另一設置面5〇e載置於盒體28 之底板28h上。如上述將設置面5〇e載置於底板2訃上時, 由於框架50之第2錐部50c接觸定位塊48A(48c)之錐部 48Aa(48Ca)’設於第2錐部,之把手部观收納於凹部 48Ab(48Cb)内,因此過濾器箱38能正確地設置於設置位置 Q1 或 Q3 。 如圖4(B)所不,帛2過渡器箱4〇具有與框架5〇相同 形狀之於中央部設有開口 55f之大致環狀框架55、保持於 開口 55f内之化學過濾器56。又,過濾器箱4〇,於框架η 之·Χ方向側之側面及+X方向側之側面全面,分別具有第i 錐部55b及第2錐部55c ’該第1錐部55b及第2錐部55〇 :稱地形成為從+Y方向之第2端面55g往一 γ方向之第丄 端面55 a側以錐角0傾斜至框架55外側。第2過滤器箱的 /、第1過濾器箱38同樣地,亦可於框架55之_丫方向之第 ^端面55a將墊片54固定成包圍開口 55f。又,第2過濾器 二40之開口 55f亦與第i過遽器箱W同樣地,可係四角形 Λ形或多角形。又,框架55之形狀亦不限於正方形,亦 可係長方形或多角形。 此外,樞架50, 55可藉由例如模成形等來製造。 两 、 '•據器箱40,具有固定於從第1錐部55b之中 央往+ Z 大 °偏移之位置、以及與此位置在框架55中心 點對稱之筮,h 錐部55c上之位置之一對把手部7〇b。又,框 架 5 5之 方向及+Z方向之側面分別係設置面55(1及55e。 21 201231144 本實施形態中’第^濾器箱38及第2過遽器箱4〇 之形狀之相異點在於,各自之一對把手部7〇a& 7〇b之位 置沿。z方向偏移於相反方向。又’此形狀之相異,即使將 過渡器箱38’ 40往0 y方向旋轉18〇。亦被維持。因此,作 業者可容易地從外觀互相辨別過濾器箱38,4〇。進而,圖 4(A)之框架50之一對把手部7〇A例如被以螺栓(未圖示熵 定於錐部50b,5〇C之螺孔,於從錐部渴,5〇c中心在與把 手部70A對稱於Z方向之位置設定有安裝區域,μ(形成 有能安裝把手部70A之螺孔)。因此,一對把手部7〇八對雜 部50b,50a之安裝位置,係沿與傾斜方向相異之方向、本 實施形態中係沿相對傾斜方向正交之方向為可變。因此, 藉由將把手部70A安裝於框架5〇之安裝區域ei,e2,框架 50可作為第2過濾器箱40用之框架55使用。 、 同樣地,圖4(B)中,一對把手部7〇B對框架55之錐部 別,55a之安裝位置,係沿在與安裝區域E3, ^之間無傾 斜之方向為可變°因此,藉由將把手部7GB安裝於框架55 之安裝區域E3, E4,框架55可作為第i過遽器箱38用之 框架50使用β 將過濾器箱40之框架55之設置面55d載置於盒體u 之第2空㈤28d之底板28h上面,如圖3所示,使框架乃 之第1錐部55b接觸於定位塊48A之錐部48Ba,且框架w =端面55a透過墊片54緊貼於分隔板42B之狀態,係第2 空間28d内之過遽器箱4〇之設置位置Q2。過遽器箱仂亦 因橫置而藉由自重穩定靜止。此情形下,由於於定位塊伽 22 201231144 之錐部48Ba之與把手部70B對向之位置形成有凹部48Bb, 因此即使有把手部70B亦可將第1錐部55b緊貼於錐部 48Ba。 再者,過濾器箱40亦同樣地,由於即使繞0 y方向旋 轉1 80形狀亦相同,因此亦能在卸除一對把手部7〇A之狀 態下,將框架55之另一設置面55e載置於盒體28之底板 28h上《如上述將設置面55e載置於底板28h上時,由於框 架55之第2錐部55c接觸定位塊48B之錐部48Ba,設於第 2錐部55c之把手部70B收納於凹部48Bb内,因此過濾器 箱40能正確地設置於設置位置Q2。 此外,如圖2所示,定位塊48C之凹部48Cb之位置係 配合把手部70A而位於較低位置(定位塊48A之凹部48Ab 亦相同)’定位塊48B之凹部48Bb之位置係配合把手部7〇B 而位於較高位置。因此,若欲將第2過濾器箱4〇設置於空 間28c或28e内之設置位置(^或由於過濾器箱糾之 把手部70B會與定位塊48c或似之錐部48以或48Μ機 械干涉,因此能防止誤將過濾器箱4〇設置於設置位置Q3, Q1。同樣地,若欲將第1過濾器箱38設置於空間28d内之 設置位置Q2,由於過濾器箱38之把手部7〇A會與定位塊 48B之錐部48Ba機械干涉,因此能防止誤將過濾器箱38 设置於設置位置Q2。如上述’根據本實施形態,過濾器箱 38之把手部7〇A之位置與過濾器箱4〇之把手部7〇b之位 置相異,且對應之盒體28内之定位塊48A,48C之凹部48Aa, 48Ca之位置與定位塊48β之凹部48阶之位置相異。因此, 23 201231144 能防止於分隔板42A,42C前面設置具有化學過遽器56(用 以除去鹼系氣體及酸性氣體)之過濾器箱40,相反地,防止 於分隔板42B之前面設置具有化學過濾器5丨(用以除去有機 系氣體)之過濾器箱38。
接著’圖3中,於分隔板42A,42B,42C之前面之設置 位置(^1,(52,()3分別設置過濾器箱38,40,38後,以移動用 桿58A,58B,58C將各過滤器箱38,40,38彈壓於分隔板42A 42B,42C ’在盒體28之門29被關閉之狀態下,藉由定位塊 48A〜48C及移動用桿58A〜58C,使分隔板42A〜42C與過 滤器箱3 8,4 0之框架5 0,5 5之間之氣密性被墊片5 4維持得 較高。此結果’盒體28之形成有開口 28a之上板與分隔板 42C所夾之第1空間28c内之氣體,必定在通過過濾器箱 3 8之化學過渡器5 1後,通過開口 4 2 C a ’流入以分隔板4 2 B 及42C所夾之第2空間28d。同樣地,空間28d内之氣體, 必定在通過過渡器箱4 0之化學過濾、器5 6後,通過開口 42Ba’流入以分隔板42A及42B戶斤夾之第3空間28e。同 樣地’空間28e内之氣體,必定在通過過濾器箱38之化學 過濾器51後,通過開口 42Aa '分隔板42A背面之第4空 間28f、盒體28之側壁之開口 28g,流至圖2之第1管32。 因此’由於從盒體28之+Y方向之上部之開口 28a流入之空 氣AR ’必定通過兩個(兩段)之有機系氣體除去用之過濾器 箱3 8及一個(一段)之鹼系氣體及酸性氣體除去用之過濾器 箱40而供給至圖1之空調裝置30,因此腔室内被供給 已高度除去不純物之空氣。 24 201231144 其次,參照圖5(A)〜圖6(B)說明過濾器箱38, 4〇對盒 體28之設置動作及更換動作。圖5(A)〜圖6(B"分別係以 剖面表示盒體28之過濾器裝置26之俯視圖。 首先,於盒體28最初設置兩個過濾器箱38及—個過 濾器箱38時,準備圖4(A)之填充有未使用之化學過濾器51 之兩個過濾器箱38、以及圖4(B)之填充有未使用之化學過 濾器56之一個過濾器箱40。其次,在解除盒體28之鎖固(未 圖不)而開啟門29後,如圖5(A)中箭頭b 1所示將移動用桿 58A〜58C往前方(盒體28之窗部28b之外側)開啟。 其-人,作業者抓持第一個過濾器箱3 8之把手部7 〇 a, 將過濾器箱38(框架50)之設置面50d載置於盒體28之第3 空間28e内之底板28h(參照圖2)上。接著,作業者如以箭 頭B2所示’將過濾器箱38壓入第3空間28e内。其次’ 如圖5(B)中箭頭B3所示’作業者使過濾器箱38之第i錐 部50b卡合(接觸)於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過濾器箱38 之一把手部70A收納於定位塊48A之凹部48Ab内。接著, 如以箭頭B4所示’將移動用桿58A壓抵於過濾器箱38之 第2錐部50c。其次,作業者如圖6(A)中箭頭B5所示,使 移動用桿58A進一步旋轉,而將過濾器箱38往·χ方向及_γ 方向彈壓。藉此’如以箭頭Β6所示,過濾器箱38移動至 盒體28之設置位置Q1 ’過濾器箱38(框架5〇)之端面50a 由塾片5 4緊貼於分隔板4 2 A。此外,亦可在過遽器箱3 8 之塾片54接觸於分隔板42A之狀態下,使移動用桿58八壓 抵於過濾器箱38之第2錐部50c後,使移動用桿58A進一 25 201231144 步旋轉。 作業者其次抓持第二個過滹器箱 • 布lu幻應窃相40之把手部70Β,將 過滤器相4〇(框架55)之設置面55d葡罟队人 又且囬wa戰置於盒體 間28d内之底板28h上。接著,作業老如卜 f作篥者如以箭頭B7所示, 將過濾器箱40壓入盒體28之第2空間_内。其次,作 業者如圖6W所示’使過滤器箱4〇之第ι錐部⑽卡合(接 觸)於定位塊48B之錐部48Ba,將移動 。 τ砂助用才干58B壓抵於過濾 器箱40之第2錐部55c。過減器箱40夕 卿心相4υ之一把手部70B收納 於定位塊48Β之凹部48Bb内。 其次,作業者如箭頭B8所示,使移動用桿則進一步 旋轉,如以箭頭B9戶斤示’使過濾器箱4〇移動至盒體“内 之設置位1 Q2。藉此’過濾器箱4〇之端面a經由墊片 54緊貼於分隔板42B。此外,亦可在過濾器箱4〇之墊片μ 接觸於分隔板42B之狀態下,使移動用桿58B壓抵於過濾 器箱40之第2錐部55c後,使移動用桿58B進一步旋轉。 其次,如箭頭B10所示,在盒體28之第i空間28c内 移動第二個過濾器箱38,使移動用桿58c旋轉而將過濾器 箱38設置於第i空間28c内之設置位置。其次,關閉盒體 28之門29而鎖固,藉此過濾器箱38, 4〇之設置即結束。 此時,將過濾器箱38(40)之第1錐部5〇b(55b)壓抵於定 位塊48A(48B)之錐部48Aa(48Ba)而僅彈壓過濾器箱 38(40),過濾器箱38(40)即短時間設置於分隔板42a(42b) 前面之設置位置Q1 (Q2)。因此’能以有效率地且容易地定 位之方式進行過遽器箱38(40)、進而此内部之化學過淚器 26 201231144 51 (56)對作為目標之位置之設置。 其次,在進行盒體28内之過濾器箱38, 4〇之更換時, 首先作業者係解除盒體28之鎖固而開啟門29,而如圖WB) 以箭頭D1所示將移動用桿58C從過濾器箱38卸除。其次, 作業者抓持第1空間28c内之過濾器箱38之把手部7〇A, 並如以箭頭D2所示搬出過濾器箱38。其次,如圖6(a)以 箭頭D3所示將移動用桿58B從過濾器箱38卸除後,作業 持第2工間28d内之過遽器箱4〇之把手部7〇B ,並將 過;慮益相40之第!錐部55b沿定位塊48B之錐部彻&往 月’J方移動。其次,作業者如以箭頭D4所示將過滤器箱4〇 從盒體28之第2空間28d拔出。 。其-人,如圖5(B)以箭頭D5所示將移動用桿58A從過濾 器相38卸除後,作業者抓持第3空間—内之過爐器箱w 之把手。P 70A,並將把手部7〇A拉往以箭頭D6所示方向。 ,此’如以箭頭D7所示’過滤器箱38之第丄錐部沿 疋位塊"48A之錐部48Aa往前方移動。其次,作業者如圖 5(A)以箭頭D8所示將過濾器箱38從盒體28之第3空間28e 拔出。 八-人’藉由與上述過濾器箱38,4〇之設置動作相同之 步驟作業者將新的過濾器箱38, 4〇設置於盒體28内之作 為目‘之位置。其次’藉由關閉盒體28之門29而鎖固, 結束過濾器箱38, 40之更換。 此時,過慮器箱3 8,40由於能從設置位置容易地拔出, 因此谷易且有效率地進行盒體Μ中之過濾器箱38, 4〇之 27 201231144 更換。 本實施形態之效果等如下所述。 ⑴本實施形態之曝光裝置Ex具備包含過濾器裝置“ 及空調裝置30之整體空調系統,過渡器裝置2“系保持包 含化學過濾器5…匕學過濾器56之複數個過濾器之裝 置。又’過遽器裝置26(過渡器保持襄置),具備保持化學 過滤器51(第i過濾'器)之大致環狀框架5〇(第1框架);形成 於框架50之-X方向側面(第i側面)、從第2端面%側往 第1端面50a側逐漸傾斜至框架5〇外側之第i錐部5〇b(作 為第1形狀變化部之第1傾斜部);以及設於第i錐部_ 之凸把手部70A(第i把手部)。再者,過滤器裝置Μ,且備 保持化學過遽器51(第!過渡器)之大致環狀框架55(第2框 架);形成於框架55之·Χ方向側面(第2側面)、從第2端面 55g側往第1端面55a側逐漸傾斜至框架55外側之第^錐 部55b (作為第2形狀變化部之第2傾斜部);以及設於第i 錐部55b之凸把手部70B(第2把手部)。 進而,於框架50之第!端面5〇a設有势片54(密封構 件),於框架55之第!端面55a設有墊片54(密封構件卜 又,把手部70A對框架5〇之位置關係(在形成有第^ 錐部寫之側面中從·Ζ方向側端(設置面湘沐之距離)與 把手部70Β對框架55之位置關係(在形成有第ι雜部… 之側面中從_z方向側端(設置面55d)起之距離)相異。 根據本實施形態’於收納框架5G(過濾器箱叫及框架 55(過渡器箱4〇)之盒體28内之設置位置附近設有定位塊 ⑧ 28 201231144 48A,48B,該定位塊48A,48B設有與第丨錐部5〇b 55b相 同傾斜角之錐部48Aa,48Ba。接著,藉由彈壓(移動)框架 5〇, 55以使框架50, 55之第1錐部5〇b,55b沿盒體28之錐 部48Aa,48Ba移動,而能以有效率、及容易定位之方式進 仃框架50, 55(化學過濾器51,56)對盒體28内之目標位置 之設置。換言之,框架50, 55之第i錐部5〇b,別能發揮 移動及定位之兩個功能。
再者’把手部70A對框架5〇之位置關係與把手部7〇B 對框架55之位置關係相異。因此,由於能從外觀容易地識 別框架50與框架55,因此能防止將化學過濾器51,%設置 於相異位置,進而能正確地進行例如使用完畢之化學過淚 器51,56之更換。 ’一 (2)又’過濾益裝置26具有:第2錐部5〇c(第3傾斜部), 相對過渡器箱38之框架50之形成有第i雜部鳩之側面(第 1側面)形成於隔著化學過遽_ 51為相反側之+χ方向側面 (第3側面)’從第2端面5〇g往第ι端面遍側與第1錐部 5〇b對稱地逐漸傾斜至框架5()外側。再者,韻器裝置^ 具有第2錐部55e(第4傾斜部),相對過濾器箱4()之框架 55之形成有第i錐部55b之側面(第2側面)形成於隔著化 學過渡器5 6為相及相丨丨3» 4· Y . J之X方向側面(第4側面),與第i錐 部55b對稱地逐漸傾斜至框架55外側。 是以,即使使框帛50, 55旋轉⑽。,亦能使框架50, 55 处,邛50c,55c沿盒體28之錐部48Aa,48Ca移動,藉 此能有效率地進行框架5Q,55(化學過遽器51,56)對盒體28 29 201231144 内之目標位置之設置。 (3) 又’框架50之第i錐部50b及第2錐部⑽形成於 框架50之兩個側面全面,框架55之第i錐部55b及第2 錐部55c形成於框架55之兩個側面全面。因此,錐部5〇b, 50c等之加工係容易。 此外,錐部50b,50c亦可僅形成於框架5〇之對應側面 之-部分。此情形下,亦可在盒體28側之對應定位塊似, 48C’僅於與錐部50b對應之部分形成錐部。此點錐部冰 55c亦相同。 (4) 又,由於過濾器箱38(框架5〇)之錐部5叽,5〇c及過 遽器箱40(框架55)之錐部55b,…分別形成為平面、亦即 直線狀,與此等對應之定位塊48A, 48B之錐部48八3,48^ 亦形成為平面,因此錐部5〇b,5〇c等之形成係容易。 然而’亦可將錐部5Gb,5Ge及錐部55b,55e形成為凸 或凹之球面狀 '亦即曲線狀。此情形下,#由與此等對應 之定位塊48A,彻之㈣48Aa,形成為凹或凸之球面 狀’而能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使用定位塊48八,伽進行 過濾器箱38, 40之移動及定位。 (5) 又,設於圖4(A)之過濾器箱38之框架5〇之_乂方向 側面之凸把手部7〇A(第1把手部)係設於第i錐部50b,於 與此對應之盒體28内之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設有把手 部7〇A能通過之凹部48Ab。因此,即使有把手部70八亦能 使框架5〇之第1錐部働緊貼於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 1點關於㈣器箱4〇之第i雜冑別之把手部 30 201231144 7 0 B (第2把手部)亦相同。 (6) 又,設於圖4(A)之過濾器箱38之框架50之+Χ方向 側面之凸把手部70Α(第3把手部)係設於第2錐部50c。此 情形下,由於有兩個把手部70A ’因此過濾器箱38之搬送 係容易’且即使使過濾器箱38旋轉丨80。,亦能使框架5〇 之第2錐部50c緊貼於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而移動。此 點關於過濾器箱40之第2錐部55c之把手部70B亦相同。 此外,於框架50亦可取代凸把手部70A而形成凹把手 部。同樣地,於框架55亦可取代凸把手部70B而形成凹把 手部。 (7) 又’圖4(A)中’亦可在第1過濾器箱38之框架5〇 之第2錐部50c中央附近’於接近端面5〇a之位置F2設置 把手部70A,於與第1錐部50b之位置F2對稱之位置設置 把手部70A。此情形下,先於圖2之定位塊48A之錐部48Aa 之對應位置形成凹部48 Ab。又,圖4(B)中,在第2過濾器 箱40之框架55之第2錐部55c中央附近,於遠離端面5〇a 之位置F4設置把手部70B,於與第1錐部55b之位置F4 對稱之位置設置把手部70B。進而,於圖2之定位塊48B 之錐部48Ba之對應位置形成凹部48Bb。此情形下,把手部 70A,70B對框架50, 55之位置關係與端面55a,55a之距離 相異。因此,作業者能從把手部7〇A,7〇B對框架5〇, 55之 位置識別過濾器箱38, 40。 (8) 又,由於過濾器裝置26具備在盒體28内將過濾器 粕38,40往定位塊48A〜48C側彈壓之移動用桿58A〜 31 201231144 58C,因此能順暢地進行過濾器箱38, 40之移動。 此外,移動用桿58A〜58C不一定要設置。 又’分隔板42A〜42C,雖係與包含鉛直線之面大致平 行(大致垂直於水平面),但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有定位塊 48Λ〜48C ’因此能順暢地進行過濾器箱38, 4〇之移動及定 位。此外,定位塊48A〜48C,例如亦可相對包含鉛直線之 面傾斜。 (9) 又’過濾器箱38(框架50内)之化學過濾器51(濾材) 係除去通過其中之氣體中之有機系氣體(有機物),過濾器箱 40(框架55内)之化學過濾器56(濾材)係除去通過其中之氣 體中之驗性氣體及酸性氣體,因此能將已高度除去不純物 之空氣供給至收納曝光本體部4之腔室1〇内。 此外’框架5 5内之過濾器亦可係例如除去通過其中之 氣體中之驗性物質及酸性物質之至少一方。又,化學過滤 器除去之不純物亦可係任意,例如藉由一個化學過濾器吸 收有機系氣體與鹼性氣體及酸性氣體。 再者,框架50,55内之過濾器能使用化學過濾器以外 之任意過濾器(濾材)。例如,作為框架5〇, 55之過濾器,亦 能使用如HEPA過濾器或_過濾器之用以除去微小粒子 (微粒)之濾塵器。 (10)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過濾器裝置26雖設置有兩 個過濾器箱38(框架50)及一個過濾器箱40(框架55),但過 濾器裝置26所具備之框架5〇, 55之數目係任意。又,於過 濾器裝置26亦可設置包含一個或複數個框架5〇、或一個或 ⑧ 32 201231144 複數個框架5 5之收納複數個過濾器之框架。
又’過濾器裝置26之盒體28雖被以分隔板42A〜42C 分隔成複數個空間’但亦可不以分隔板42 A〜42C分隔盒體 28内,而單將過濾器箱38, 40(框架50, 55)例如交互積疊。
(11)又,本實施形態之曝光裝置EX,係以曝光用光EL 經由標線片R之圖案及投影光學系統PL使晶圓w(基板)曝 光,其具備:腔室10’收納使晶圓W曝光之曝光本體部4; 本實施形態之過濾器裝置26 ;以及空調裝置3〇,將從腔室 10之外部擷取之空氣經由過濾器裝置26送至腔室1〇内。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能以有效率之方式進行過濾器 裝置26之過濾器箱38,40(框架5〇,55)之更換’能高精度地 進仃框架50,55之定位,因此能有效率地進行曝光裝置之 維護,且能高精度地除去腔室10内之空氣之不純物。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裝載室1〇b内之局部空調 裝置60之過濾器箱63,64之框架,亦可使用與過濾器箱 4〇之框架50, 55相同之形成有錐部之框架,將過濾器箱㈠, 64收納於具備形成有與定位塊48A〜彻相似形狀之錐部 之定位塊之盒體。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亦可如下變形。以下變形例中, 係對與圖4⑷及W 5(B)對應之部分賦予相同符號,省略其 詳細說明。 、 (1)圖7(A)係顯示上述實施形 渡器箱38A及與此對應之定位塊48A之立體圖,圖7(咖 顯不該第丨變形例之第2過編4〇A及與此對應之定仿 33 201231144 鬼8B之立體圖。藉由將圖7(A)之定位塊48A及圖7(B)之 疋位塊48A分別取代圖2之定位塊48八,及而設置 於皿體28内,而能將此第1變形例之過濾器箱38A,40A 設置於盒體28内。 圖7(A)中,第1過濾器箱38A具有保持化學過濾器5 1 之大致環狀框帛5〇、設於框架5G之第i端面池之塾片 54A(切除墊片54之一部分後之形狀)、由設於框架π之X 方向側面(第1側面)之凹部構成之把手部50bl(第1把手 部)、以及於框架50之_x方向侧面形成為於z方向挾持把 手部50M且從框帛5〇之第2端面5〇g往第—側逐 漸傾斜至框架50外側之兩個第i錐部5〇b2&5〇b3(第!傾 斜部之兩個部分)。再者,過濾器箱38A具有由設於框架Μ 之+X方向側面(第3側面)之凹部構成之把手部5〇ci(第3把 手部)、以及於框架50之+X方向側面形成為於2方向挾持 把手部50cl且與第丨錐部50b2,5〇b3對稱地傾斜之兩個第 2錐部50c2及50c3(第2傾斜部之兩個部分卜又,於把手 部5〇M,50cl為使作業者更容易抓持而設有抓持部4二 又,把手部5〇bl對框架50之設置面之^向位置, 較把手部50cl之Z方向位置低’把手部5〇bi,5〇ci係相對 框架50中心以旋轉對稱之位置關係設置。 、 1於 ο 才巴手 部50bl之從框架50下方之設置面起在7 社乙方向之距離與另 一把手部50cl之從框架50上方之設置面起 〜#乙万向之距 離相等。進而,於定位塊48Α之錐部48α 之與把手部 50bl(及50cl)對應之位置設有凸部49C。凸邻4〇〇 之高度設 34 201231144 定成較從錐部50b2, 50153至抓持部49A之深度低。因此, 框架50之錐部,测(或5〇c2,池3)能緊貼於定位炊 48A之錐部48Aa。 又,圖7(B)中,第2過濾器箱4〇A具有保持化學過濾 器56之大致環狀框架55、設於框架55之第i端面55a = 墊片54B(切除墊片54之—部分後之形狀)、由設於框架义 之-X方向側面(第2側面)及對向於此之側面(第4側面)之凹 部構成之一對把手部55bl,55cl(第2把手部及第4把手 P )以及於框架5 5之X方向兩個側面分別形成為於z方 向挾持把手部55bl,55cl之第1錐部55b2及55b3(第2傾 斜部之兩個部分)及第2錐部55c2及55c3(第4傾斜部之兩 個部分)。又,於把手部55bl,55cl設有抓持部49b。 又,把手部55bl,55cl對框架55之Z方向位置關係, 與把手部50bl,50cl對框架50之z方向位置關係為相反。 換言之,一把手部55bl之從框架55下方之設置面起在Z 方向之距離與另一把手部55cl之從框架55上方之設置面起 在z方向之距離相等。進而,過濾器箱4〇A之一把手部“η 之從框架55下方之設置面起在z方向之距離與過濾器箱 38A之一把手部5〇bl之從框架5〇下方之設置面起在z方 向之距離互異。再者,於定位塊48B之錐部48Ba之與把手 部55bl(及55cl)對應之位置設有凸部49D。因此,若誤使 第1過濾器箱38A之框架50接觸於定位塊48B時,凸部 49E>與框架50之第1錐部50b2(或50c2)會機械干涉。相對 於此,框架55之錐部55b2, 55b3(或55c2, 55c3)能緊貼於定 35 201231144
位塊48B之錐部48Ba。相反地,若誤使第2過濾器箱4〇A 之框架55接觸於圖7(A)之定位塊48a時,凸部49c與框架 55之第1錐部55b2(或55c2)會機械干涉。因此,在此第t 變形例亦同樣地’能防止誤將第2過濾器ig楊設置於定 位塊48A之某空間,防止誤將第i過濾器箱38a設置於定 位塊48B之某空間。 此外,此第1變形例中,過濾器箱38八之抓持部49A 及過濾器箱40A之抓持部49B亦可不一定要設置。 (2)其次,圖8(A)係顯示上述實施形態之第2變形例之 第1過滤器|备38B及與此對應之定位塊48A1之立體圖,圖 8⑻係顯示該第!變形例之第2過遽器箱彻及與此對應 之定位塊48A2之立體圖。藉由將圖8(A)之定位塊48A1及 圖8(B)之定位塊48A1分別取代圖2之定位塊48a,48c及 48B而D又置於盒體28内,而能將此第2變形例之過濾器箱 3 8B,40B(框架50A,55A)設置於盒體28内。 圖8(A)中,第1過濾器箱38B具有保持化學過濾器 之大致環狀框架50A(第i框架)、設於框架5〇A之方向 第1端面之墊片54、由設於框架5〇之+z方向側面之凸部 構成之把手部70C(第i把手部)、以及形成於框架5〇Α2_χ 方向側面50Ab之+Ζ方向側且朝向墊片54側以錐角必傾斜 至框架50A外側之第i錐部5〇歲(第i傾斜部)。框架遍 之+X方向側面50Ac係與Ζγ平面平行地傾斜。 再者,定位塊48A1之錐角0之錐部48Ala僅形成於框 架50A之與第1錐部5〇Abt對應之部分。因此,框架 ⑧ 36 201231144 之第1錐部50Abt能緊貼於定位塊48A1之錐部48Aia。 圖8(B)中,第2過渡器箱40Β具有保持化學過滤 器56之大致環狀框架55Α(第2框架)、設於框架“A之第 1端面之墊片54、由設於框架55之+Z方向側面之凸部構成 之把手部70D(第2把手部)、以及形成於框架55八之_χ方 向側面55 Ab之-Ζ方向侧且朝向墊片54側以錐角必傾斜至 框架55A外側之第i錐部55ΑΜ(第2傾斜部)。框架55A之 + X方向側面55Ac係與ZY平面平行地傾斜。再者,定位塊 48A2之錐角0之錐部48A2a僅形成於框架55八之與第1錐 部55Abt對應之部分。 此情形下,第1錐部55Abt對框架55A之Z方向位置 關係,與第1錐部50Abt對框架50A之Z方向位置關係為 相反。再者,於定位塊48A1之錐部48Ala#定位塊48A2 之錐部48A2a在Z方向之位置相異。因此,框架5〇a,55a 能從外觀容易地識別。進而,能防止誤將第i過濾器箱 6又置於定位塊48A2之某空間,相反地,能防止誤將第2過 濾器箱40B設置於圖8(A)之定位塊48A1之某空間。 此外,此變形例中,例如,亦可使在第!過濾器箱38b 之框架50A上面之把手部70c之與第2側面5〇心之距離與 在第2過濾器箱40B之框架55A上面之把手部7〇D之與第 2側面50Ac之距離相異。又,亦可使把手部7〇c之與端面 50Aa之距離與把手部70D之與端面50Ac之距離相異。 (3)其次,圖9(A)係顯示上述實施形態之第3變形例之 第1過濾器箱38C及與此對應之定位塊48A之俯視圖。過 37 201231144 渡器箱38C係將化學過濾器5 1收納於環狀之框架5〇c内, 於框架50C端面固定有墊片54者。又,框架5〇c之對向之 第1側面50Cb及第2側面50Cc係平均對稱地傾斜,且分 別形成階梯狀之段差部’於側面50Cb,50Cc安裝有把手部 70A。 藉由使第1側面50Cb或第2側面50Cc接觸於定位塊 48A之錐部而移動過濾器箱38C,能容易地在盒體28内將 過濾器箱38C定位成接觸分隔板42A。 又,圖9(B)係顯示第4變形例之第}過濾器箱38D及 與此對應之定位塊48A之俯視圖》過濾器箱38D係將化學 過遽器51收納於環狀之框架5〇d内,於框架5〇D端面固定 有墊片54者》又,框架50D之對向之第1側面5〇Db及第 2側面50Dc係平均對稱地傾斜,且分別於外側形成凸之複 數個圓弧部,於側面50Db,50Dc安裝有把手部7〇A。 藉由使第1側面50Db或第2側面50Dc接觸於定位塊 48A之錐部而移動過濾器箱38D,能容易地將過濾器箱38d 定位成接觸分隔板42A。 又’圖9(C)係顯示第5變形例之第1過濾器箱38e及 與此對應之定位塊48A之俯視圖。過濾器箱38E係將化學 過濾器5 1收納於環狀之框架5〇E内,於框架5〇E端面固定 有塾片54者。又,框架50E之對向之第1側面50Eb及第2 側面50Ec係平均對稱地傾斜,且分別於外側形成凸之圓弧 部’於側面50Eb,50Ec安裝有把手部70A。 藉由使第1側面50Eb或第2側面50Ec接觸於定位塊 38 201231144 48A之錐部而移動過濾器箱38E,能容易地將過濾器箱38E 定位成接觸分隔板42A。 此外’亦可將圖9(B)之複數個圓弧部或圖9(C)之凸之 圓弧部以旋轉滾子構成。 (4)其次’圖ι〇(Α)係顯示上述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過濾 器裝置26B’圖ι〇(Β)係顯示圖ι〇(Α)中之第1過濾器箱 38F。圖ι〇(Α)之過濾器裝置26B中,於盒體28内之分隔板 42A之與過濾器箱38F,4〇F對向之面,覆裝有能從墊片54 容易地分離且易滑動且於中央部形成有使氣體通過之開口 之平板狀罩構件TF5。罩構件TF5由例如合成樹脂形成, 具體而言’係由例如鐵氟龍(杜邦公司之註冊商標)形成。 又’以緊貼覆裝於分隔板42A之罩構件TF5之方式定 位有第1過濾器箱38F ’以緊貼此過濾器箱38F之方式依序 定位有第2過濾器箱40F、第1過濾器箱38F、以及第2過 濾器箱40F。一列之過濾器箱38F,4〇F,38F,4〇F,分別被固 定於盒體28内面之定位塊48A3, 48B3, 48A4, 48B4定位。 定位塊48A3,48B3等之γ方向之長度,設定成較過遽器箱 38F,40F之γ方向高度小。 過濾器箱38F,40F係將化學過濾器5丨,56分別收納於 環狀之框架50F,55F内,於框架5〇F,55F端面固定有墊片 54者。再者,框架5〇F,55F之對向之第⑽面及第2側面 係對稱地傾斜之錐面,沿框架5〇F,说之第i侧面、第2 側面、以及與固定有墊片54之端面對向之端面,覆裝有能 從墊片54容易地分離且易滑動之罩構件Tn,TF2。於框架 39 201231144 5〇F,55F之對向之第1側面及第2側面,透過罩構件TF3, TF4固定有把手部7GA,7GB。@]定有把手部7GA, 7GB之位 置之尚度係互異。於定位塊48A3, 48A4及48B3, 48B4之雜 部’亦分別固定有為平板狀且於一部分形成有槽之罩構件 TF3及TF4 °罩構件TF1,TF2, TF3, TF4之材料與例如罩構 件TF5之材料相同。 如圖10(B)所示’於過濾器箱38f之罩構件TF1之與化 學過濾器51對向之部分形成有使氣體通過之矩形之開口 TFlc。覆蓋框架5〇F之第1側面及第2側面之罩構件tfi 之部分作成對稱傾斜之錐部TFla,TFlb。雖過濾器箱4〇f 之構成亦相同,但把手部7〇B之位置與把手部7〇A之位置 相異。 圖10(A)中’於關閉盒體28之門29之内側設有移動用 桿58G。移動用桿58G具備台座部58G3、沿γ方向延伸之 等引部58G4、具有能沿導引部58G4移動於γ方向之傾斜 面之桿部58G卜以及從台座部58G3將桿部58(H往接觸定 位塊48B4之過濾器箱40F之罩構件tF2之錐部彈壓之壓縮 線圈彈簧58G2。 此例之過濾器裝置26B中’在將過濾器箱38F,40F收 納於盒體28内時’係分別使過濾器箱38F,4〇F之罩構件TF1 TF2之錐部接觸於覆蓋定位塊48a3, 48B3, 48A4, 48B4之之 罩構件TF3, TF4,使過濾器箱38F,40F依序往大致_γ方向 移動。此時,由於罩構件TF1〜TF4容易滑動,因此能容易 地移動過濾器箱38F,40F。 40 ⑧ 201231144 進而,在已定位過濾器箱38F,40F,38F,40F之狀態下, -Y方向端部之過濾器箱38F之墊片接觸覆蓋分隔板42A之 罩構件TF5,與過濾器箱38F(40F)之罩構件TF1(TF2)相鄰 之過濾器箱40F(38F)之墊片54接觸於其。若在此狀態下關 閉門29,由於藉由移動用桿58G將+Y方向端部之過濾器箱 40F往-Y方向彈壓,因此分隔板42A(罩構件TF5)與過濾器 箱3 8F, 40F能保持氣密性地緊貼。因此,能通過四段過濾 器箱38F, 40F將清淨之氣體供應至空調裝置之送風部(不圖 示)。 又,在更換過濾器箱38F,40F時,係開啟門29,依序 將過濾器箱38F,40F從盒體28搬出。此時,由於例如過濾 器箱40F之墊片54能從過濾器箱38F之罩構件TF1容易地 分離,過濾器箱38F之墊片54亦能從罩構件TF5容易地分 離,因此能容易地進行過濾器箱38F,40F之更換。 此外,過濾器裝置26B中,過濾器箱38F, 40F之段數 為任意。又,定位塊48A3, 48B3等之罩構件TF3, TF4係能 省略。進而,在設有定位塊48A3, 48B3等之罩構件TF3, TF4 時,亦能省略過濾器箱38F, 40F之罩構件TF1,TF2之錐部。 再者,亦能取代罩構件TF 1〜TF4,貼附例如易滑動之 樹脂製黏附帶。 (5)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過濾器箱38, 38A〜38F, 40,40 A〜40之框架50,5 0A〜5 0F及55,55A〜55F之外形 係大致正方形(大致正方形之環狀(框狀))。然而,框架50, 55A等及55,55A等之外形亦可係例如長方形等大致矩形 41 201231144 (大致矩形之環狀(框狀))或大致正方形或矩形且於角部施有 去角等。 又,在使用上述實施形態之曝光裝置EX製造半導體元 件等電子元件(或微型元件)時,電子元件如圖丨丨所示,係 經進行電子元件之功能、性能設計之步驟221,根據此設計 步驟製作光罩(標線片)之步驟222,製造元件基材即基板(晶 圆)並塗布光阻之步驟223,包含藉由前述實施形態之曝光 裝置將光罩之圖案曝光於基板(感應基板)之步驟、使已曝光 之基板顯影之步驟、已顯影基板之加熱(CURE)以及顯影步 驟之基板処理步驟224,元件組裝步驟(包含切割步驟、接 合步驟、封裝步驟等加工製程)225,以及檢査步驟226等而 製造。 疋以,此元件製造方法,包含使用上述實施形態之曝 光裝置於基板上形成感光層之圖案之動作與處理形成有該 圖案之基板之動作(步驟224)。藉由該曝光裝置,由於能減 低維護成本,提升曝光精度,因此能廉價且高精度地製造 電子元件。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使用空氣作為空調用之氣 體,但亦可取代其而使用氮氣或稀有氣體(氦、氖等)、或此 等氣體之混合氣體等。 又,本發明不僅可適用於使用掃描曝光型之投影曝光 裝置進行曝光之情形,亦能適用於使用一次曝光型(步進機 型)之投影曝光裝置進行曝光之情形。 又,本發明亦能適用於以不使用投影光學系統之近接 ⑧ 42 201231144 方式或接觸方式之曝光裝置等進行曝光時。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適用於半導體元件之製程,亦能 廣泛適用於例如形成於角型玻璃板之液晶顯示元件、或電 漿顯示器等顯示器裝置之製程、或攝影元件(CCD等”微型 機械、MMS(MiCr〇electr〇mechanicai Systems:微小電氣機 械系統)、薄膜磁頭及DNA晶片等各種元件之製程。進而, 本發明亦能適用於使用微影製程製造形成有各種元件之遮 罩圖案之遮罩(光罩、標線片等)時之製造步驟。 如上述,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當然可在 不脫離本發明要旨之範圍内採取各種構成。 又,援用本案所記載之上述公報、各國際公開小冊子、 美國發明專利、或美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中之揭示 作為本說明書記載之一部分。又’包含說明書、申請專利 範圍、圖式、以及摘要之2010年4月5日提出之美國發明 專利申請第61/320, 922號之所有揭示内容,均直接引用而 加入本案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一例之曝光裝置之構成之一部分 已切除之圖。 圖2係顯示圖1之過遽器裝置26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圖2之過濾器裝置26之剖面圖。 圖4(A)係顯示圖3中之過濾器箱38之立體圖,(B)係 顯示圖3中之過濾器箱40之立體圖。 43 201231144 圖5(A)及(B)係分別顯示過濾器箱38與盒體28之相對 位置之變化之一部分已切除之俯視圖。 圖6(A)及(B)係分別顯示過濾器箱38,4〇與盒體28之 相對位置之變化之一部分已切除之俯視圖。 圖7(A)係顯示第!變形例之過濾器箱38A之立體圖, (B)係顯示第1變形例之過濾器箱4〇A之立體圖。 圖8(A)係顯示第2變形例之過濾器箱38B之立體圖, (B)係顯不第2變形例之過濾器箱4〇B之立體圖。 圖9(A)、(B)、(C)係分別顯示第3變形例、第4變形例、 及第5變形例之過濾器箱之俯視圖。 圖10(A)係顯示其他例之過濾器裝置之剖面圖,(b)係 顯示圖1〇(A)中之過濾器箱之立體圖。 、 圖11係顯示電子元件之製程一例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EX 曝光裝置 R 標線片 PL 投影光學系統 W 晶圓 4 曝光本體部 10 腔室 26 過濾器裝置 28 盒體 30 空調裝置 44 201231144 38,40 過濾器箱 42A〜42C 分隔板 48A〜48C 定位塊 50, 55 框架 50b, 55b 第1錐部 51, 56 化學過濾器 60 局部空調裝置 70A, 70B 把手部 45

Claims (1)

  1. 201231144 七、申請專利範圍: 種過减器保持裝置,係保持包含S 1過遽器及第2 過濾器之複數個過濾器,其特徵在於,具備: 保持前述第1過濾器之第1框架; 設於前述第1框架之第i把手部; 保持前述第2過渡器之第2框架;以及 設於前述第2框架之第2把手部; 具有 第1形狀變化部,其設於前述第1框架之側面中第1 ,面之至少—部分,從前述帛1框架之兩個端面中-端面 則在另-端面側且變化至前述第丨框架外側;以及 m第2形狀變化部,其設於前述第2框架之側面中第2 側面之至少一邱八 ,, s #刀,從則述第2框架之兩個端面中一端面 M =端面側且變化至前述第2框架外側; 前沭笛述第1彻丨面中之前述第1形狀變化部之位置關係與 前:笛1面中之刚述第2形狀變化部之位置關係、以及 把年邮1把手部對前述第1框架之位置關係,與前述第2 手销前述第2框架之位置關係之至少一方相異。 述第1 ^ 4專利㈣第1項之㈣器保持裝置,其中,前 前述第形狀變化部具㈣1傾斜部’該第1傾斜部形成於 樞架」㈣1側面之至少—部分,從前述第1 '义則述兩個端面φ於、+, 漸傾中則述-鳊面側往前述另一端面側逐 主別述第1框架外側; 迅第2形狀變化部具有第2傾斜部,該第2傾斜部 46 ⑧ 201231144 =於前述第2框架之前述第2側面之至少—部人一 樞架之前述兩個端面中前述一端面側刀從刚 面側逐漸傾斜至前述第2框架外側。 迷另-端 _,1 it ^ 4專利㈣第1或2項之過遽器保持裝置,其 :迷第】把手部設於前述第】框架之前述第其 别述第2把手部設於前述第2框架之前述第:’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 面。 述^把手#™丨形她部料㈣,其令,前 前述第2把手部設於前述第2形狀變化部。 5·^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㈣器保持裝置,其中 义手部係設於前述第1形狀變化部之凸部;月 ST申第手部係設於前述第2形狀變化部之凸部。 述第1把手:Η二1 二第4項之過濾器保持裝置,其中,前 a手°卩係扠於前述第1形狀變化部之凹部; 前述第2把手部係設於前述第2形狀變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 置,並中,舒U τ仕項之過滤保持裝 置盘前述第it 狀變化部中之前述第1把手部之位 相異。形狀變化部中之前述第2把手部之位置彼此 置二範圍第1至7項中任—項之過渡器保持裝 部之距離與=第;框架之從前述—端面至前述第1把手 部之距離彼此相異。從前述—端面至前述第2把手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中任—項之過濾器保持裝 47 £: 201231144 第置;Γ手:述第1框架之從前述第1側面之側端至前述 !至::;離與前述第2框架之從前述第2側面之側 鈿至削述第2把手部之距離彼此相異。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 F晉,盆目士 9項中任-項之過濾器保持 褒置其具有:第3形狀變化 > Λ·, r丄 具形成於前述第1框牟 側面之:與前述第1側面隔著前述過據器為相反側之/3 變化至前ί第Γ分,從前述一端面側往前述另一端面側且 I化至别述第1框架外側;以及 第4形狀變化部,其‘ 々·十.笛”· 再化成於則述第2框架之側面中與 則述第2側面隔著前述過濾器 加八, ~仰汉側之第4側面之至少 一0P刀,從前述一端面側往前才 _ 过另一知1面側且變化至前诚 第2框架外側。 艾1G主刖述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堝请 ^ 過’慮益保持裝置,並中, 則述第3形狀變化部具有第3傾 "f 於刖述第1框架之形成 Μ靼夕今·+ U, 至夕一 4为,從前述第1 述一知面側往前述另-端面側逐漸傾斜至前比第 1框架外側; 旧只针至則述第 别述第4形狀變化部具右笙 形成於前述第2框架之前述第第二傾斜部,該第4傾斜部 述第2框牟d山 側面之至少一部分’從前 过第…之…端面側往前述 前述第2框架外側。 咬新傾斜至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其具備:設於前述第1框架 以及 10或11項之過濾器保持裝置 之前述第3側面之第3把手部 48 201231144 广於前述第2框架之前述第4侧面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過滤 把手部。 ^把手部設於前述第3形狀變化部;夺裝置’其中, 月J述第4把手部設於前 —請專利範圍第:項 前述第”…P係設於前述第3形狀置,其中, 把手部係設於前述第4形 :凸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 #之凸部。 前述第3把手邙俜之過濾器保持裝置,其中, 把手她又於則述第3形狀變化部 . ;1Γ申4把手部係設於前述第4形狀變化部之凹部。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3至15 持裝置’其中,前述第3形狀變化部中之二之 之位置盘箭 引攻第3把手部 彼此相異第形狀變化部中之前述第4把手部之位置 前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過濾'器保持裝置,其中, ^狀變化部與前述第3形狀變化部係對稱地傾斜; 傾斜月。’迷第2形狀變化部與前述第4形狀變化部係對稱地 持裝Γ如:請專利範圍第1〇至17項中任-項之過濾器保 ^二其中,前述第1形狀變化部、前述第2形狀變化 #、則述第3形狀變化部、以及前述第4形狀變化部分別 多义⑴述第1側面、前述第2侧面、前述第3側面、以 及前述第4側面全面。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 18項中任—項之過遽器保持 49 201231144 裝置,其中,前述第1側面中之前 置與2=第2側面中之前述第2形狀變化之位 前述過渡器保持…其、I 系之從則述第1側面之側 化部之距離與前述第2框架之從 側:1形狀變 述第2形狀變化部之距離彼此相異第2側面之側端至前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過遽器保持裝置,其中, -述第^形狀變化部在前述第!側面分離成至少兩個; ^第2形狀變化部在前述第2側面分離成至少兩個; 形狀::!1、形狀變化部分離成至少兩個之位置與前述第2 ^鉍化部分離成至少兩個之位置彼此相異。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過遽器保持裝置,其中, 前述第1把手部配置於分離之前述第i形狀變化部之間,· 前述第2把手部配置於分離之前述第2形狀變化部之 間。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⑴員中任一項之過遽器保持 置其中,則述第1框架之前述一面及前述第2框架之 别述—面,分別配置於相對水平面為垂直或傾斜之設置面。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23項中任一項之過滤器保持 裝置其中,則述第1過濾器係除去通過前述第丨過濾器 之氣體中之有機物; D 則述第2過濾器係除去通過前述第2過濾器之氣體中 之鹼性物質及酸性物質之至少一方。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4項中任一項之過濾器保持 50 201231144 個端面中之另一端面 之另一端面之密封構 裝置,其具有設於前述第1框架之兩 之密封構件;以及 設於前述第2框架之兩個端面中 件。 ZO 尤装罝,係以曝朵田, 嗓九用先經由圖案使基板曝 光’其特徵在於,具備: 腔室,收納使前述基板曝光之曝光本體部; 申請專利範圍第1 i25項中任-項之過滤器保持裝 置;以及 二凋骏置,將從前述腔室之外部擷取之氣體經由前述 過遽器保持裝置送至前述腔室内。 27·—種元件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 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曝光裝置使感光性基板曝 光之動作;以及 處理前述曝光後感光性基板之動作。 八、圖式: (如次頁) 51
TW100111763A 2010-04-05 2011-04-06 Filter holder,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W20123114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092210P 2010-04-05 2010-04-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1144A true TW201231144A (en) 2012-08-01

Family

ID=4476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1763A TW201231144A (en) 2010-04-05 2011-04-06 Filter holder,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1125973A1 (zh)
KR (1) KR20130019416A (zh)
CN (1) CN102821828A (zh)
TW (1) TW201231144A (zh)
WO (1) WO2011125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20653A1 (de) * 2013-12-05 2015-06-11 Rt-Filtertechnik Gmbh Filte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in Form einer Luftfiltervorrichtung
JP6511858B2 (ja) * 2015-02-27 2019-05-15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搬送室
CN110652804A (zh) * 2019-10-10 2020-01-07 极达鑫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闭型高效滤网安装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152B2 (zh) * 1973-06-08 1978-01-25
JPS6320930U (zh) * 1986-07-23 1988-02-12
JPH09113028A (ja) * 1995-10-17 1997-05-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清浄フィルタ用収納ケース
JPH09249024A (ja) * 1996-03-14 1997-09-22 Zexel Corp 空調ユニット
JPH1147531A (ja) * 1997-07-31 1999-02-23 Tennex:Kk 室内空気処理用のフィルタ部材
JP2002158170A (ja) * 2000-09-08 2002-05-31 Nikon Corp 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04045573A (ja) * 2002-07-09 2004-02-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104472B2 (ja) * 2008-03-31 2012-12-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1828A (zh) 2012-12-12
KR20130019416A (ko) 2013-02-26
JPWO2011125973A1 (ja) 2013-07-11
WO2011125973A1 (ja)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0843B (en) Exposure method and device
KR101342303B1 (ko) 노광 장치 및 그 부재의 세정 방법, 노광 장치의 메인터넌스 방법, 메인터넌스 기기, 그리고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US20120170009A1 (en) Filter box, filter apparatus, and exposure apparatus
WO1999025010A1 (fr) Appareil d'exposition, appareil de fabrication de composant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appareils d'exposition
JP2001284213A (ja) 露光装置、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半導体製造工場および露光装置の保守方法
WO2000048237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d'exposition
TW201231144A (en) Filter holder,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W200947162A (en) Substrate holding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exposing method,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plate member, and wall
TW201300161A (zh) 過濾器箱、過濾器裝置、及曝光裝置
TW201206549A (en) Filter box, exposure device,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TW201300967A (zh) 過濾器箱、過濾器裝置、及曝光裝置
US20110116059A1 (en) Filter box, exp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evice
US20110122379A1 (en) Filter holding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evice
JP2004063934A (ja) 収納装置、露光装置、清掃処理方法及び露光方法
TW201206548A (en) Filter apparatus, filter housing method, and exposure device
JP2001291663A (ja) 露光方法及び装置、ステージモジュール、露光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WO2002052345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de masque et systeme de fabrication dudit dispositif
WO2002075795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xposition et procede pour produire ledit dispositif
JP2006134944A (ja) 露光装置
WO2011059055A1 (ja) フィルタ装置、フィルタの収容方法、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WO2002093626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lignement, procede et systeme d'acheminement de substrat
JP2012238682A (ja) フィルタボックス、フィルタ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JP2010016264A (ja) 露光装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露光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6447807B2 (ja) フィルタボ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フィルタ装置、並びに露光装置
WO2002049084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d'exposition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 disposi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