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1243A - Form rolling die - Google Patents

Form rolling di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1243A
TW201221243A TW100125138A TW100125138A TW201221243A TW 201221243 A TW201221243 A TW 201221243A TW 100125138 A TW100125138 A TW 100125138A TW 100125138 A TW100125138 A TW 100125138A TW 201221243 A TW201221243 A TW 2012212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rolling
mold
pressure releasing
roll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taka Oguro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Tool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Tool Kk filed Critical Union Tool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21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2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HMAKING PARTICULAR METAL OBJECTS BY ROLLING, e.g. SCREWS, WHEELS, RINGS, BARRELS, BALLS
    • B21H5/00Making gear wheels, racks, spline shafts or worms
    • B21H5/005W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HMAKING PARTICULAR METAL OBJECTS BY ROLLING, e.g. SCREWS, WHEELS, RINGS, BARRELS, BALLS
    • B21H3/00Making helical bodies or bodies having parts of helical shape
    • B21H3/02Making helical bodies or bodies having parts of helical shape external screw-threads ; Making dies for thread rolling
    • B21H3/06Making by means of profiled members other than rolls, e.g. reciprocating flat dies or jaws, moved longitudinally or curvilinearly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 Gears, Cams (AREA)
  • Forg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Description

201221243 六、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軋製用模具。 【先前技術】 自以往,提出一種以形成在軋製用模具的軋製用齒模 夾緊大致圓筒形的被軋製構件(工件)一邊旋轉並施加壓 力,進行蝸桿或螺絲的齒形(螺紋)之塑性加工的軋製用 平形模具(形成有咬入部、加工部及釋壓部)、其他的軋 製用模具(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 )。 軋製加工中,一般是以釋壓部將軋製用模具的咬入部 及加工部的加工時施加於被軋製構件的負荷逐漸地釋放。 例如使釋壓部的形狀隨著軋製加工的進行(越接近軋製方 向終端側)而傾斜使上述軋製用齒模(齒頂)從被軋製構 件分離,即緩緩分開將上述負荷逐漸地釋放,使被軋製構 件逐漸產生恢復到加工前狀態的現象(回彈)。通常上述 釋壓部的軋製用齒模(齒頂)是以一段傾斜的樣態所形成 。將釋壓部形成如此的形狀,可防止被軋製構件的外形呈 大致橢圓形化等的不良形狀已爲人知。 但是,以軋製用模具進行塑性加工的蝸桿或螺絲等會 - 因爲其齒形規格而容易傷及被軋製構件的齒面。 ' 傷及齒面後的軋製品在使用時,會加大與相對零組件 的干涉所產生的動作聲(震動聲),並使得震動幅度變大 導致因相對零組件的磨損影響壽命等,產生偌大的問題。 -5- 20122124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11374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在發明人等進行種種硏討的結果,發現於軋 製用模具的釋壓部中會在上述被軋製構件的齒面造成傷痕 ,爲解決此問題所硏創而成,提供一種儘可能抑制釋壓部 的被軋製構件與模具之軋製用齒模的干涉,可防止被軋製 構件之齒面傷痕的產生而具極優異實用性的軋製用模具。 〔解決課題用的手段〕 參閱添附圖示說明本發明的要旨。 將軋製用齒模抵接於被軋製構件的外圍面使該外圍面 塑性變形來軋製預定齒形的軋製用模具,其特徵爲:上述 軋製用齒模是由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所構成 ,在上述釋壓部C設有預定高度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各齒部1的齒厚T從軋製方向起端側朝著軋製方向終端側 漸減的齒厚漸減部,該齒厚漸減部是構成使上述釋壓部C 之上述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T的漸減程度比上述軋製方 向起端側的齒厚T的漸減程度還大的程度所成的有關軋製 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6 - 201221243 特徵爲:構成使上述釋壓部C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2 朝著軋製方向終端側向下傾斜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 齒模的齒頂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0 8倍〜0.3倍所成的有關軋製 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圔第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 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1倍~0.4倍所成的有關軋製 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 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1倍〜0.4倍所成的有關軋製 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起端側設有第一齒厚 漸減部’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側設有第二齒厚 漸減部’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 201221243 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 製用齒模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05倍〜0.2倍,上述第 二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 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 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05倍~0.2倍所成的有關軋製用 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起端側設有第一齒厚 漸減部,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側設有第二齒厚 漸減部’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 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 製用齒模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05倍〜0.2倍,上述第 二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 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 的加工部B之齒高L的0.05倍〜0.2倍所成的有關軋製用 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齒底2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 的第一傾斜部4’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 -8- 201221243 用齒模的齒底2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部4之傾斜程度的程 度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5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齒底2以預定的第—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 的第一傾斜部4,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底2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部4之傾斜程度的程 度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5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齒底2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 的第一傾斜部4’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底2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角度之第二傾斜角度 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5所成的有關軋製用 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其 特徵爲’ ax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 模的齒底2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 的第一傾斜部4,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底2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角度之第二傾斜角度 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5所成的有關軋製用 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u項中任—項記載的軋製 用模具中,其特徵爲:上述釋壓部C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9- 201221243 齒頂3的傾斜角度是設定與上述第一傾斜部4的上述軋製 用齒模之齒底2的上述第一傾斜角度成同角度或或比上述 第一傾斜角度大的角度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 1 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軋製 用模具中,其特徵爲:在上述釋壓部C的上述軋製用齒模 的齒頂3設有大致呈平面狀或曲面狀的倒角部7所成的有 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在上述釋壓部C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3設 有大致呈平面狀或曲面狀的倒角部7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 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上述倒角部7是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 端位置,在軋製方向直角剖面的齒厚方向以0.05mm以上 的寬度進行倒角,並且,上述倒角部7是以至少3mm的 長度或被軋製構件的外圍長度4分之1的長度中,較短一 側的長度以上的範圍,從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置朝著軋製方向設置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上述倒角部7是在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 端位置,在軋製方向直角剖面的齒厚方向以0.05mm以上 的寬度進行倒角,並且,上述倒角部7是以至少3mm的 長度或被軋製構件的外圍長度4分之1的長度中,較短一 側的長度以上的範圍,從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10· 201221243 置朝著軋製方向設置所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 1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軋製 用模具中,其特徵爲: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 ,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5°所 成的有關軋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該乳製用模具是爲形成禍桿所使用,上述乳製 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 5°所成的有關乳 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 5°所成的有關軋 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 5°所成的有關軋 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 5°所成的有關乳 製用模具。 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中, 其特徵爲: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α是設定成3°〜2 5°所成的有關軋 -11 - 201221243 製用模具。 〔發明效果〕 本發明從上述的構成可獲得儘可能抑制釋壓部的被軋 製構件與模具之軋製用齒模的干涉,可防止被軋製構件之 齒面傷痕的產生而極具優異實用性的軋製用模具。 【實施方式】 根據圖示表示本發明的作用來簡單說明適當之本發明 的實施形態。 藉一對軋製用模具夾持被軋製構件進行軋製加工。在 此,咬入部A及加工部B的加工後,釋壓部C中釋放施 加於被軋製構件的負荷時,在軋製方向起端側的齒厚漸減 部一邊逐漸地釋放負荷(使被軋製構件的外形不致成大致 橢圓形),並在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一次性釋放 負荷可將被軋製構件的回彈量釋放於在軋製用齒模的齒厚 方向產生的間隙(在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中由於 齒厚變得更薄,在此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中使得 軋製用齒模與被軋製構件之間的間隙變大)。所以可儘可 能抑制被軋製構件與軋製用齒模的干涉。 〔實施例〕 根據圖示針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本實施例是將軋製用齒模抵接於被軋製構件的外圍面 -12- 201221243 使該外圍面塑性變形而軋製預定齒形的軋製用模具,上述 軋製用齒模是由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所構成 ,具體而言如第1、2圖表示,從軋製方向起端側依序連 續形成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上述釋壓部C設 有預定高度位置(以模具底面6爲基準面的從齒頂到齒底 爲止之齒高區域內的預定位置,例如第7圖的直線D)之 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各齒部1的齒厚T從軋製方向起端側朝 著軋製方向終端側漸減的齒厚漸減部,該齒厚漸減部是構 成使上述釋壓部C之上述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T的漸 減程度比上述軋製方向起端側的齒厚T的漸減程度還大的 程度。在此所謂齒厚T的漸減程度是表示軋製方向的預定 長度之齒厚τ的降低量》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1爲如第1圖表示的平形模具X ’在相對於被軋製構漸以預定的間隔對向配置的一對平形 模具X的對向面間夾持著被軋製構件一邊旋轉一邊施加 壓力來形成蝸桿或螺絲的齒形(螺紋)。 具體而言’平形模具X是將未設有其軋製用齒模的 底面6設定成模具基準面,在此底面6相反側的上面具有 將複數條的齒部1以預定間隔相對於軋製方向並設成斜行 狀態所成的軋製用齒模,該平形模具X的軋製用齒模是 從車L製方向起端側依序連續設置相對於軋製方向的傾斜角 度分別不同的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並且,軋 製用齒模是預先以將外形加工成預定尺寸的模具母材進行 硏磨加工所形成》 -13- 5 201221243 加工部B是在軋製方向中沿著平行底面6(模具基準 面)的面,咬入部A是越朝著軋製方向起端側越向底面 側傾斜的面’釋壓部C則是越朝著軋製方向終端側越向底 面側傾斜的面。 因此,使對向配置的一對的平形模具X朝著彼此相 反方向相對移動,在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中 可形成不同的間隔(具體是加工部B爲最狹窄的間隔), 此一對平形模具X所夾持的被軋製構件會被一邊旋轉一 邊施加壓力,形成蝸桿或螺絲的齒形(螺紋)。 本實施例中,齒部1的形狀是形成越朝著齒頂側其厚 度(齒厚T)越小的剖面方向大致成梯形或剖面方向大致 成三角形,另一方面’齒溝的形狀則是形成越朝著齒底側 其寬度越小的剖面方向大致成梯形或剖面方向大致成三角 形。並且,齒底2的角隅部是在齒部1側突出的剖面方向 大致成圓弧形(大致R字型)。 具體說明各部如下》 本實施例是在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起端側設置以預定 的漸減程度使上述齒厚T漸減的第一齒厚漸減部,在該第 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側連設以大於該第一齒厚漸 減部的漸減程度的程度使上述齒厚T漸減的第二齒厚漸減 部。 具體而言,如第2圖、第3圖的圖示,連設有作爲第 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用齒模的齒底2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 度yS 1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一傾斜部4,及作爲第 -14- 201221243 二齒厚漸減部的軋製用齒模的齒底2以大於第一傾斜部4 的傾斜程度的程度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5。更具體而言 ’本實施例的齒厚漸減部是連設著第一傾斜部4和大於第 一傾斜角度石1的第二傾斜角度/3 2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 斜的第二傾斜部5。在此所謂傾斜程度是以軋製方向的預 定長度之齒厚2的降低量來表示,對於大致呈直線形向下 傾斜的齒厚漸減部(傾斜部)則如上述也可以傾斜角度( 冷1、召2等)表示。 此外,齒厚漸減部是如第8圖表示,可以不使齒底傾 斜僅使得齒部1的齒厚本身變薄(從釋壓部的中途將硏磨 砂輪朝著齒厚方向等移動加工成薄型),也可以如第9圖 的圖示齒底爲非直線傾斜而是形成朝模具齒頂方向突出的 曲線形。並可如第10圖表示,在第一傾斜部4與第二傾 斜部5之間設置第三傾斜部8等,不限於二段也可以三段 釋壓的形狀。該第10圖是將第一傾斜部4與第三傾斜部 8構成軋製方向起端側的第一齒厚漸減部,將第二傾斜部 5構成軋製方向終端側的第二齒厚漸減部的樣態。 又,如第4圖所圖示的習知一般的平形模具X’中, 加工部B’是使其齒頂3’與齒底2’平行,該加工部B’的軋 製方向長度爲被軋製構件1.5旋轉量的長度,釋壓部C’的 齒頂3’與齒底2’的傾斜部(齒厚漸減部)僅爲一段,該 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長度是設定成被軋製構件的兩旋轉
I
量的長度。該點於本實施例是如第3圖的圖示,加工部B (齒頂3與齒底2平行的部份)的軋製方向長度(區間G -15- 201221243 )同樣雖是設成被軋製構件的1.5旋轉量的長度,但是對 於釋壓部C的齒底2則是如下述的構成。即,第一傾斜部 4的區間Η爲了逐漸釋放施加於被軋製構件的負荷而設成 比第二傾斜部5的區間I長,並設定被軋製構件的兩旋轉 量的長度以上,第二傾斜部5的區間I則是爲一次性釋放 負荷而設定爲被軋製構件的兩旋轉量的長度以內。具體而 言’設第一傾斜部4的區間Η爲被軋製構件的三旋轉量 的長度,設第二傾斜部5的區間I爲被軋製構件的一旋轉 量的長度。區間Η小於被軋製構件的兩旋轉量長度時施 加在被軋製構件的負荷幾乎不能得到釋放以致殘留其中, 第二傾斜部5中則是爲了一次性釋放殘留的負荷而有使得 被軋製構件形成橢圓的可能性,因此被軋製構件的兩旋轉 量〜四旋轉量的長度爲適當的考量。並將區間I形成比被 軋製構件的兩旋轉量更長的長度時,由於行進加工的影響 而有使得不完全螺紋(齒形)部變長的可能性,因此以被 軋製構件的0.125旋轉量〜1.5旋轉量的長度爲佳。 又’釋壓部C的軋製齒模之齒頂3的傾斜角度r是設 定與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齒模之齒底2的第一傾斜角度冷 1的角度相同或比上述第一傾斜角度還大。發明人等 獲得在上述齒頂3的傾斜角度r未超過與上述第一傾斜角 度/31同角度的場合,會使得被軋製構件的震顫增大等的 知識。本實施例是將齒頂3的傾斜角度r與齒底2的第一 傾斜角度々1設定成同角度。 此外’釋壓部C的軋製用齒模的齒頂3也是與齒底2 -16- 201221243 爲同數段的傾斜構成,將齒頂3的各個傾斜角,在第 一傾斜部4區域設定與第一傾斜角度β 1成同角度,或可 在第二傾斜部5區域設定與第二傾斜角度沒2成同角度。 又’齒厚T的漸減程度(第一傾斜角度及第二傾 斜角度/52的設定)是根據第14圖的圖示之後述的實驗 結果是以設定如下述佳等考量。此外,第5圖爲加工部B 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槪略說明橫剖視圖,第6圖爲釋壓 部C中的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部份的槪略說 明透視圖(斜線部份爲第一傾斜面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 剖面)’第7圖爲釋壓部C (第一傾斜部4與第二傾斜部 5)的槪略說明透視圖。第7圖中上述釋壓部C形成有齒 厚漸減部,以使得預定高度位置(以模具底面6爲基準時 的從齒頂到齒底爲止之齒高區域內的預定位置,直線D ) 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各齒部1的齒厚T是朝著軋製方向終 端側成漸減。 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齒模的齒頂位置 是相對於加工部B之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齒模的齒頂 位置’設定比軋製用齒模的齒高L(從齒頂3與齒底2爲 平行區間的加工部B之齒底2的最底部到齒頂3爲止的長 度)低0.0 8倍〜0.3倍。 亦即,設定齒頂3的傾斜角度r使得從加工部B之軋 製方向終端位置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頂降 低量Μ形成爲0.08L-0.3L。小於0.08L時容易傷及齒面 ’而以一旦超過0.3 L時被軋製構件的谷部的外形則容易 -17- 201221243 形成橢圓。 又,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位置是相對於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用齒 模的齒底位置,設定比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B的齒高L 低0.1倍〜0.4倍。 亦即,設定使得從加工部B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到釋 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底降低量,即釋壓部C 之齒底的總降低量N形成爲0.1 L〜0.4L。齒底的總降低量 N小於0.1L時容易在被軋製構件的齒面與外圍面(螺紋 部)產生傷痕,或容易使被軋製構件的外形變成橢圓,一 旦超過0.4L時則不能逐漸降低對於被軋製構件施加的負 荷而以一次性釋放負荷時則容易使得被軋製構件的外形成 爲橢圓。 本實施例中,具體而言,將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的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相對於加工部B的軋製 方向終端位置之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設定比軋製用齒 模的加工部B的齒高L低0.0 5倍〜0.2倍,將第二傾斜部 5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相對於第 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 ’設定比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B的齒高L低0.05倍〜0.2 倍。 亦即,設定第一傾斜角度/3 1,使得從加工部B的軋 製方向終端位置到釋壓部C的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 端位置的齒底降低量N1成爲0.05L〜0.2L,並設定第二傾 -18 -* 201221243 斜角度/52,使得從釋壓部C的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到第二傾斜部5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底降低 量N2成爲0.05L〜0.2L。齒底降低量N1小於0.05L時容 易在被軋製構件的齒面與外圍面(螺紋部)產生傷痕,或 容易使工件的外形變成橢圓,一旦超過0.2L時則不能逐 漸降低對於被乳製構件施加的負荷而以一次性釋放負荷時 則容易使得被軋製構件的外形成爲橢圓。齒底降低量N2 小於0 · 0 5 L時,這會使第一傾斜部4與第二傾斜部5的差 變得過小’因此和以往的一段形狀幾乎相同而不能獲得本 發明的效果(容易在齒面產生傷痕),並且在未將回彈完 全除去的期間結束軋製加工,使得在被軋製構件從模具的 釋壓部終端位置分開的時間點一次性地釋放負荷而回彈, 因此會傷及被軋製構件的齒面或外圍面。並且超過0.2 L 時,這會使得第二的傾斜角度yS2變大,形成以急劇的角 度差連設第一傾斜部4與第2傾斜部5,所以容易在工件 產生傷痕。 有鑒於以上的點,本實施例的實驗例1中,設齒高L 爲1.925mm、釋壓部C的齒頂3的降低量Μ爲0.4mm( 0.208L)、齒頂3的傾斜角度r爲〇·35。。並設定齒厚漸 減部使得齒底的總降低量N爲〇.6mm (0.312L)作爲以下 的構成。具體而言,齒底的第一傾斜部4是將第一的傾斜 角度/51設定爲0.35° ( 7 = β \ ),其區間Η是將齒底的 降低量Ν1設成0.3mm(0.156L)以作爲被軋製構件的三 旋轉量的長度。並與上述齒底的第一傾斜部4連設地設置 -19- 201221243 齒底的第二傾斜部5,該齒底的第二傾斜部5是設定第二 的傾斜角度/5 2爲1.04°,其區間I爲被軋製構件一旋轉量 的長度設齒底的降低量N2爲0.3mm(0.156L)。 又,如第14圖的其他實施例表示,加工部B的軋製 方向終端位置的軋製齒模的齒頂位置及齒底位置、第一傾 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上述軋製齒模的齒底位置及 第二傾斜部5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上述軋製齒模的齒底 位置分別只要在上述表示正確的範圍內,不僅具有齒面傷 痕的防止效果,並可發揮被軋製構件外形變成橢圓等其他 點的效果。 又,考量齒面傷痕的場合,如第11圖之圖示的其他 例4,在上述釋壓部C的上述軋製齒模的齒頂3設置倒角 部7,可更以防止齒面的傷痕。該倒角部也可設置在上述 釋壓部C的齒頂3的全區域,但不一定須設於全區域,只 要僅設置於終端位置及可發揮齒面傷痕的防止效果。更佳 的是上述倒角部7在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中,在 軋製方向直角剖面的齒厚方向以0.05mm以上的寬度進行 倒角(以下,稱倒角寬度)。並且,上述倒角部7是從釋 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朝著軋製方向,只要是至少 3 mm的長度或被軋製構件的外圍長度的4分之1的長度 (工件的4分之1旋轉量的長度)中,以較短側的長度以 上的範圍設置即可。倒角的形狀雖大致爲平面形仍具有充 分傷痕防止的效果,但是以形成朝著齒部1的外方成凸出 的曲線形更爲有效。本實施例中,如第11圖的圖示成外 -20- 201221243 觀上大致三角形的大致平面形,在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 端位置設倒角寬度爲0.0 8 mm,在軋製方向設置形成工件 1旋轉量長度的倒角部7(第14圖表示的本實驗例2是以 和本實驗例1相同規格僅設置倒角部7的構成)。 又’本實施例中,上述軋製模具的齒部丨的形狀是越 朝向齒前端側其厚度(齒厚T)形成越小之剖面方向大致 梯形’另一方面’齒溝的形狀是越朝向齒底側其寬度形成 越小之剖面方向大致梯形的形狀,藉此軋製齒模形成蝸桿 ’第5圖表示的軋製齒模的齒部1的壓力角^爲3。~25。的 場合尤其有效。小於3。的場合齒部形狀並非梯形而是成大 致矩形’第二傾斜部5中即使齒底急劇地傾斜釋壓,齒厚 方向的間隙幾乎不會產生。在形成本實施例的第二傾斜部 5時,比形成第一傾斜部4的場合將硏磨砂輪更深入地( 朝模具的底面方向)推壓硏磨形成深的齒溝以使得齒厚變 薄’壓力角α越小’模具的齒模是形成矩形,不加以更深 地壓入時模具的齒模不會變薄,即使加大齒底降低量,齒 厚方向的間隙仍幾乎無法確保,不能獲得本發明的效果。 並且’超過25°的場合,即使推壓硏磨砂輪的深度不深但 仍可確保大的齒厚方向的深度,所以釋壓部即使是通常的 規格(一段釋壓)在軋製模具的釋壓部端面中仍不易在此 次課題的工件的齒面產生傷痕。 再者’如上述,本實施例是從軋製方向起端側依序連 續形成咬入部A、加工部Β及釋壓部C的構成雖於第1、 2圖等加以圖示,但如第12圖表示也可以是運用於往返 21 - 201221243 軋製的構成。具體而言,也可構成以在軋製方向沿著與底 面6(模具基準面)平行的面的加工部(B、b)的軋製方 向兩端側,越朝著軋製方向外方側(軋製方向起端側或軋 製方向終端側)而沿著朝底面側傾斜的面分別相同規格的 釋壓部來形成咬入部。如以上的構成,不僅是模具一方向 移動時的軋製加工也可進行往返移動時的軋製加工,可提 升軋製加工效率。尤其在使用軋製加工時不易產生行進的 材質之被軋製構件的場合往返軋製上非常有效。在進行往 返軋製的場合,被軋製構件是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預定 位置,可因應軋·製加工時之模具的移動方向而旋轉。例如 ,將被軋製構件W供應至預定位置以未圖示的中心構件 將此被軋製構件W自由旋轉地支撐著,使得以實線記載 的一對模具Y分別以彼此相反方向朝著黑色箭頭的方向 移動進行軋製加工。此時被軋製構件W是在被軋製構件 W的附近朝著圖示的黑色箭頭的方向旋轉。軋製加工後的 模具Y的位置是以兩點虛線記載的模具Y表示。接著將 被軋製構件W替換爲軋製加工前的原材,使兩點虛線記 載的一對模具Y分別與上述相反方向,即朝著白色鏤空 箭頭方向移動進行軋製加工。此時被軋製構件W是朝向 被軋製構件W的附近圖示的白色鏤空箭頭方向旋轉。軋 製加工後的模具Y的位置未加以圖示。 圖中’ A、B、C是表示以實線記載的模具γ進行軋 製加工的場合(模具的移動方向與被軋製構件W的旋轉 方向以黑色箭頭的方向表示的場合)的咬入部A、加工部
-22- 201221243 B、釋壓部C’表示設此時的釋壓部C的第一齒厚漸減部 (第一傾斜部)的區間爲Η,第二齒厚漸減部(第二傾斜 部)的區間爲I。並且,a、b' c是表示以兩點虛線記載 的模具Y進行軋製加工的場合(模具的移動方向與被軋 製構件W的旋轉方向以白色鏤空箭頭的方向表示的場合 )的咬入部a、加工部b、釋壓部c,表示設此時的釋壓 部c的第一齒厚漸減部(第一傾斜部)的區間爲h,第二 齒厚漸減部(第二傾斜部)的區間爲i。 此外,也可在圖中B與A之間,或B與’C之間,設 置相當於沿著越朝軋製方向外方側(軋製方向起端側或軋 製方向終端側)越向底面側傾斜的面之中間加工部的部份 〇 再者,本實施例是將本發明運用於平形模具X的例 ,但是如第13圖的圖示對運用於大致圓筒形的一部份缺 口形狀之所謂缺圓模具Q的其他例5也是相同。針對上 述平形模具X的場合的說明也可運用缺圓模具Q。缺圓模 具Q之其旋轉方向爲軋製方向,上述模具的軋製齒模是 從軋製方向起端側依序,連續設有從旋轉軸0到齒頂爲 止的距離r (以下,稱半徑r)分別不同的咬入部A、加 工部B及釋壓部C。又,軋製齒模是預先將外形加工成預 定尺寸的模具母材硏磨加工所形成。 加工部B是在軋製方向使半徑r沿著一定的周圍面, 咬入部A是沿著越朝軋製方向起端側半徑r變得越小的周 圍面,釋壓部C則是沿著越朝軋製方向終端側半徑r變得 -23- 201221243 越小的周圍面。 因此,使對向配置的一對缺圓模具Q同步旋 使咬入部A、加工部B及釋壓部C的間隔不同( 言加工部B的間隔最窄),夾入此一對缺圓模具 軋製構件是一邊旋轉一邊施加壓力,形成蝸桿或螺 形(螺紋)。 此外,上述缺圓模具的場合,在平形模具X 將成爲齒底傾斜的基準的底面(模具基準面)讀取 缺圓模具的轉軸〇即可。亦即,釋壓部C的預定 置只要解釋爲從以轉軸〇爲基準時的齒頂到齒底 齒高區域內的預定位置即可,其高度位置會使得齒 〇 具體而言其他例5中,齒頂降低量Μ可以r 1 軸〇到釋壓部C之軋製方向起端位置的齒頂3爲 離)-r2(從轉軸Ο到釋壓部C之軋製方向終端位 頂3爲止的距離)求得。並且,從加工部b的軋製 端位置到第一傾斜部4之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爲止的 低量(相當於平形模具X的從加工部B的軋製方 位置到釋壓部C之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底降低量N1)可以r3(從轉軸〇到釋壓部c的第 部4之軋製方向起端位置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轉軸◦到釋壓部C的第一傾斜部4之軋製方向終 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求得。又,從第一傾斜部4 方向終端位置到第二傾斜部5之軋製方向終端位置 轉,可 具體而 Q的被 絲的齒 中只要 成上述 高度位 爲止的 厚變薄 (從轉 止的距 置的齒 方向終 齒底降 向終端 置的齒 一傾斜 r4 (從 端位置 的軋製 爲止的 -24- 201221243 齒底降低量(相當於平形模具X的從釋壓部C的第一傾 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到第二傾斜部5的軋製方向終 端位置的齒底降低量N2)可以r4(從轉軸〇到釋壓部c 的第一傾斜部4之乳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 )-r5(從轉軸Ο到釋壓部C的第二傾斜部5之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求得。並且,從加工部Β 之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 底降低量,即釋壓部C的齒底的總降低量Ν也可以上述 Ν1與Ν2的和求得,也可以r3(從轉軸〇到釋壓部C的 第一傾斜部4之軋製方向起端位置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 )-r5(從轉軸Ο到釋壓部C的第二傾斜部5之軋製方向 終端位置的齒底2爲止的距離)求得。再者,爲釋壓 部C的範圍、02爲第一傾斜部4的範圍(相當於平形模 具X的區間H) 、03爲第二傾斜部5的範圍(相當於平 形模具X的區間I)。 因此’在釋壓部c的範圍(01的範圍)將齒頂降低 量M ( =rl-r2 )設定成0.08L〜0.3L (L爲軋製齒模的加工 部B的齒高),相當於平形模具X的區間Η的第一傾斜 部4的範圍是設定被軋製構件的2旋轉量的長度以上,更 佳爲設定02形成2旋轉量〜4旋轉量的長度,將此範圍的 齒底降低量N1 ( =r3-r4 )設定成0.05L〜0.2L ( L爲軋製齒 模的加工部B的齒高),並將相當於平形模具X的區間I 的第二傾斜部5的範圍設定成被軋製構件的2旋轉量的長 度以下’更佳爲設定03形成0.125旋轉量〜1.5旋轉量的 -25- 201221243 長度,將此範圍的齒底降低量 N2( =r4-r5 )設定成 0.05L~0.2L(L爲軋製齒模的加工部B的齒高),與平形 模具同樣可防止在工件的齒面產生傷痕。 本實施例是根據如上述的構成,在咬入部A及加工 部B的加工後,在釋壓部C釋放施予被軋製構造的負荷 時,在軋製方向起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一邊逐漸釋放負荷( 使被軋製構件的外形不致形成大致橢圓形狀),在軋製方 向終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一次性釋放負荷可在軋製齒模的齒 厚方向產生的間隙釋放被軋製構件的回彈量(在軋製方向 終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使得齒厚變的更薄,在該軋製方向終 端側的齒厚漸減部使得軋製齒模與被軋製構件之間的間隙 變大)。因此可儘可能地抑制被軋製構件與軋製構件的干 涉。 因此,本實施例可盡可能抑制釋壓部的被軋製構件與 模具的軋製齒模的干涉防止在被軋製構件的齒面產生傷痕 之 例 施 實 本 證將 驗, 對即 針亦 齒 、 角 力 壓 種 tlmil 種 行 〇 進 明量 說低 以降 加底 例齒 驗及 實量 的低 果降 效頂 在條 有驗 否實 是其 認示 確顯 化 圖 變14 第 在 ο 生 產 題 問 他 其 的 痕 傷 生 產 面 齒 果 結 驗 實 及 件 所有實驗例都形成蝸桿,實驗例1爲上述本實施例的 構成,實驗例2爲上述其他例4的構成,實驗例5爲上述 其他例5的構成。此外,實驗例5爲缺圓模具,其他實驗 例爲平形模具。 -26- 201221243 實驗例4及6是如第15(a)圖表矛 件(工件)的齒面產生傷痕。並且,實驗 確認在工件的齒面不產生傷痕之工件外形 形狀爲橢圓化。根據該等的實驗結果,齒 降低量等,釋壓部的構成在適當範圍外的 齒面的傷以外的問題產生。. 實驗例1、2、5、7及9中,如第] 確認在齒面不會產生傷痕,且工件的外形 形狀也不致橢圓化,可獲得良好的軋製品 從以上可得知,從加工部B的軋製方 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的齒頂降低 0.08L〜0.3L爲佳,從加工部B的軋製方 壓部C的第一傾斜部4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N1是以設定0.05L~0.2L,而從釋壓部C 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到第二傾斜部5的軋 的齒底降俾量N2是以設定〇.〇5L〜0.2L爲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平形模具的槪略說明透視圖 第2圖爲本實施例的構成槪略說明側 第3圖爲本實施例之主要部的放大槪 第4圖爲習知例之主要部的放大槪略 第5圖爲本實施例之加工部的軋製方 略說明橫剖視圖。 :確認在被軋製構 例3 、 8及10中 或工件谷部的外 頂降低量及齒底 場合,可確認有 t 5 ( b )圖例示可 與工件谷部的外 〇 向終端位置到釋 量Μ是以設定 向終端位置到釋 置的齒底降低量 的第一傾斜部4 製方向終端位置 佳。 視圖。 略說明側視圖。 說明側視圖。 向終端位置的槪 -27- 201221243 第6圖爲本實施例之釋壓部中的第一傾斜部的槪略說 明透視圖。 第7圖爲本實施例之釋壓部(第一傾斜部與第二傾斜 部)的槪略說明透視圖。 第8圖爲其他例1的槪略說明透視圖。 第9圖爲其他例2的放大槪略說明側視圖。 第1 〇圖爲其他例3的放大槪略說明側視圖。 第1 1圖爲其他例4之第二傾斜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 置的槪略說明透視圖。 第12圖爲往返乳製用的平形模具例與往返軋製加工 的槪略說明圖。 第1 3圖爲其他例5的構成槪略說明側視圖。 第14圖是表示實驗例的實驗條件及實驗結果的表。 第15圖是表示齒面產生傷痕的例(a)及齒面未產生 傷痕的例(b 的照片。 Λ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齒部 2 :齒底 3 :齒頂 4 第一傾斜部 第二傾斜部 倒角部 A :咬入部 -28- 201221243 B :加工部 C :釋壓部 L : 齒寬 T :齒厚 α :壓力角

Claims (1)

  1. 201221243 七、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軋製用模具,係將軋製用齒模抵接於被軋製構 件的外圍面使該外圍面塑性變形來軋製預定齒形的軋製用 模具,其特徵爲:上述軋製用齒模是由咬入部、加工部及 釋壓部所構成,在上述釋壓部設有預定高度位置之上述軋 製用齒模的各齒部的齒厚從軋製方向起端側朝著軋製方向 終端側漸減的齒厚漸減部,該齒厚漸減部是構成使上述釋 壓部之上述軋製方向終端側的齒厚的漸減程度比上述軋製 方向起端側的齒厚的漸減程度還大的程度。 2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構成使上述釋壓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朝著軋製方向 終端側向下傾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 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頂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之 齒高的0.08倍〜0.3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之 齒高的0.1倍〜0.4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30- 201221243 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 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之 齒高的0.1倍~0.4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在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起端側設有第一齒厚漸減部,在 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側設有第二齒厚漸減部,上述 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 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 部之齒高的〇.〇5倍〜0.2倍,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軋製 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 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之齒高的 〇 . 0 5 倍 ~ 0 · 2 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在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起端側設有第一齒厚漸減部,在 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側設有第二齒厚漸減部,上述 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加工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 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 部之齒高的0.05倍~0.2倍,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軋製 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位置是相對於上述 第一齒厚漸減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之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底位置,構成低於上述軋製用齒模的加工部之齒高的 31 - 201221243 0.05倍〜0.2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一傾斜 部,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部之傾斜程度的程度向下傾斜的第二 傾斜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一傾斜 部’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底 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部之傾斜程度的程度向下傾斜的第二 傾斜部。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一傾 斜部’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角度之第二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 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設有:作爲上述第一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以預定的第一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向下傾斜的第一傾 斜部’及作爲上述第二齒厚漸減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 底以大於上述第一傾斜角度之第二傾斜角度呈大致直線形 -32- 201221243 向下傾斜的第二傾斜部。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 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軋製用 模具,其中,上述釋壓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的傾斜 角度是設定與上述第一傾斜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之齒底的 上述第一傾斜角度成同角度或比上述第一傾斜角度大的角 度。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 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軋製用 模具,其中,在上述釋壓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設有 大致呈平面狀或曲面狀的倒角部。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在上述釋壓部的上述軋製用齒模的齒頂設有大致呈平面 狀或曲面狀的倒角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上述倒角部是在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在軋 製方向直角剖面的齒厚方向以0.05mm以上的寬度進行倒 角,並且,上述倒角部是以至少3mm的長度或被軋製構 件的外圍長度4分之1的長度中,較短一側的長度以上的 範圍,從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朝著軋製方向設 置。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中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 中,上述倒角部是在上述釋壓部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在 軋製方向直角剖面的齒厚方向以0.05mm以上的寬度進行 倒角,並且,上述倒角部是以至少3mm的長度或被軋製 構件的外圍長度4分之1的長度中,較短一側的長度以上 -33- 201221243 的範圍,從上述釋壓部c的軋製方向終端位置朝著軋製方 向設置。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軋製用 模具,其中,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 製用齒模的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 °~2 5°。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25° ^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2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25°。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2 5°。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記載的軋製用模具,其中 ,該軋製用模具是爲形成蝸桿所使用,上述軋製用齒模的 齒部的壓力角是設定成3°〜25°。
TW100125138A 2010-11-30 2011-07-15 Form rolling die TW20122124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6534A JP5302947B2 (ja) 2010-11-30 2010-11-30 転造ダ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243A true TW201221243A (en) 2012-06-01

Family

ID=4649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5138A TW201221243A (en) 2010-11-30 2011-07-15 Form rolling di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02947B2 (zh)
KR (1) KR101330467B1 (zh)
CN (1) CN102658345B (zh)
TW (1) TW2012212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941B (zh) * 2016-03-18 2017-08-21 三秀股份有限公司 螺釘構件用搓製平模及搓製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9217B (zh) * 2013-11-28 2015-11-04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大直径外花键二次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法
KR102081721B1 (ko) * 2015-01-13 2020-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조 다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조 다이스의 제조 방법
JP6585902B2 (ja) * 2015-02-19 2019-10-0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ン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96729B2 (ja) 2017-02-23 2022-01-17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電磁界データ取得システム、飛行体、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66062B2 (ja) * 2021-05-13 2023-04-27 ユニオンツール株式会社 転造ダイ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5322A (ja) * 1982-02-20 1983-08-30 Kobe Steel Ltd 転造用平ダイス
JPS6160235A (ja) * 1984-08-31 1986-03-27 O S G Kk 転造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327704Y2 (zh) * 1985-05-22 1991-06-14
JPS61293620A (ja) * 1985-06-21 1986-12-24 Obatake Tekkosho:Kk ボルトの製造方法
JPH10113740A (ja) * 1996-10-11 1998-05-06 O S G Kk 転造加工方法および転造工具
JP3746855B2 (ja) * 1996-10-15 2006-02-15 株式会社不二越 転造平ダイスを有する転造盤及び転造加工方法
JP2002331329A (ja) * 2001-05-08 2002-11-19 Nachi Fujikoshi Corp 転造用平ダイス
JP2004034050A (ja) 2002-06-28 2004-02-05 Nachi Fujikoshi Corp 歯車軸および転造用平ダイス
JP2004066272A (ja) * 2002-08-02 2004-03-04 Nsk Ltd ボールねじ用転造ダイス
JP200528845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Sanmei Seisakusho:Kk 転造ダイス
JP4804167B2 (ja) * 2006-02-20 2011-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転造工具及びねじ又はウォームと少数歯スプラインとの同時転造方法
JP5401667B2 (ja) * 2007-10-12 2014-01-29 有希 安藤 転造ネジ軸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941B (zh) * 2016-03-18 2017-08-21 三秀股份有限公司 螺釘構件用搓製平模及搓製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30467B1 (ko) 2013-11-15
KR20120059348A (ko) 2012-06-08
CN102658345A (zh) 2012-09-12
JP2012115862A (ja) 2012-06-21
JP5302947B2 (ja) 2013-10-02
CN102658345B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21243A (en) Form rolling die
JP4804167B2 (ja) 転造工具及びねじ又はウォームと少数歯スプラインとの同時転造方法
CN107530763B (zh) 螺纹零件用搓丝板以及滚轧加工方法
EP0882532A3 (de) Drückwal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lanverzahnten Werkstückes
KR101277383B1 (ko) 전조다이스
JP5465955B2 (ja) 転造平ダイス
JP2007203343A (ja) 円筒軸の整形方法および整形金型
EA022277B1 (ru) Стопорный винт, резьб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топорного винта
JP5157716B2 (ja) 自在継手用ヨークの製造方法
JP5897625B2 (ja) すべり軸受
JP2005288456A (ja) 転造ダイス
JP4836360B2 (ja) 転造ダイス
JP4729880B2 (ja) 転造用平ダイスと転造方法
JP2009195987A (ja) 円筒軸の製造方法
JP2014221478A (ja) ウォーム転造用平ダ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43769A (zh) 螺紋模具
JP5981008B1 (ja) ボルト及びナット
JP2007283361A (ja) 転造工具
JP2006167769A (ja) 転造加工用ダイス
JP6125678B2 (ja) ボルト及びナット
JP2007203376A5 (zh)
CN1676234A (zh) 用于在轴部件中形成隆起的方法
JPS60124432A (ja) ロ−トフロ−転造盤による奇数歯加工時の加工方法
JPH0347710Y2 (zh)
JPH0510983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