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4748A -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 Google Patents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4748A
TW201214748A TW100139915A TW100139915A TW201214748A TW 201214748 A TW201214748 A TW 201214748A TW 100139915 A TW100139915 A TW 100139915A TW 100139915 A TW100139915 A TW 100139915A TW 201214748 A TW201214748 A TW 2012147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ed
light
platform
semicondu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exei A Erchak
Michael Lim
Scott W Duncan
John W Graff
Milan S Minsky
Matt Weig
Original Assignee
Luminus Devi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inus Devices Inc filed Critical Luminus Devi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1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47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0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 H01L21/2003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H01L21/2007Bond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s to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to semiconducting substrates using an intermediate insula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93Wafer bonding; Removal of the growt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214748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2)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表面110 ; 多層堆疊122 ; P摻雜層1 2 6 ; 光產生區域130; η摻雜半導體層丨34 ; Ρ側接觸墊138 ; 支撐142 ; 深度146 ; 次黏著基台120 ; 接合層124 ; 鎂摻雜(Ρ摻雜)GaN層128; 電流散佈層132 ; η側接觸墊136 ; 覆蓋層140 ; 封裝材料144 ; 開口 150 〇 五本案右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0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發光裝置、相關組件 統及方法。 '製程、系 【先前技術】 更 用 發光二極體 :效的方式提供光。LE"交高的功率效率在各種發光岸 中以⑽取代傳統光源上具有利益。例如,在某此例; 201214748 中LED被用作交通燈號及照明 乃仃動電話鍵盤及顯示器。 典型地,LED係由多數居带士 夕数層形成’且至少某些層係由不 同的材料形成。通常,層所選用 ' 艰用旳材科及厚度決定LED發 射的光之波長。此外,層的化輋出 子成为可被選擇以試圖將注 入的電荷載子隔離至用以較有 孜有效的轉換為光功率的區域 (一般稱為量子井通常,在量 、 牡里千井的接面之一側上的層 被摻雜導致高電子濃度的施體居尽& 他體原子(此種層一般被稱為η 型層),而在相對側上的層被換雜遨 饭心雜導致尚電洞濃度的受體原 子(此種層一般被稱為ρ型層)。 一般製造LED的方式如了:各層的材料係以晶圓的形 式被準備。典型地’這些層係使用磊晶沉積技術,諸如金 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⑽CVD)被形成,開始的沉積層被形成 在成長基板上。然後,這些層以各種蝕刻及金屬化技術形 成用於電机’主入的接觸’接著晶圓被切割成獨立的晶片。 通常’ LED晶片被封裝。 在使用中,電能通常被注入至LED中,然後轉換成電 磁幅射(光),某些從LED中被導出。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有關於發光裝置、才目關組件、系統及方法。 在一特徵中,本發明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供一 :層堆疊’其包括一基板、一半導體層、及一量子井包圍 區域。此方法也包括蝕刻至少部分的量子井包圍區域,以 提供一被蝕刻的多層堆疊,其包括被基板支撐的複數平 201214748 台。此方法亦包括將被蝕刻的多層堆疊接合至一次黏著基 台(submount),並移除基板。 在另一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 供支禮複數平台的次黏著基台。至少某些平台包括量子井 包圍區域。此方法亦包括映射至少某些平台的定向,以提 供映射的定向。此方法亦包括根據映射的定向將至少一平 台的表面圖案化’並從至少一平台形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在另一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支 樓複數平台的次黏著基台。至少某些平台包括量子井包圍 區域°此方法亦包括將至少部分的複數平台平面化,使得 被平面化的平台具有本質上平坦的表面,並從至少一個平 台形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在一補充的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 括支撐複數平台的次黏著基台。至少某些平台包括量子井 包圍區域。此方法亦包括在至少部分複數平台上沉積一光 阻材料’並處理光阻以形成一平坦表面。此方法亦包括將 至:>、一平台的表面圖案化,並從至少一平台形成發光裝置。 在一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供 支樓複數平台的晶圓形式的次黏著基台。至少某些平台包 括量子井包圍區域及光阻層。光阻層在整個晶圓表面本質 上是平坦的。此方法亦包括將至少一平台的表面圖案化, 並從至少一平台形成發光裝置。 在另—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 供經由半導體層及複數平台被連接至基板的次黏著基台。 201214748 至少某些平台包括量子井包圍區域。此方法亦包括半導體 層的一個平台一個平台地至少部分地分解的部分。 在再-特徵t,本發明之特點在於發光裝置的製造方 法。此方法包括提供 A,^ a 捉供—蝕刻的多層堆疊,其包括由基板支 撐的複數平台。至少某些平台包括半導體層及量子井包圍 區域。此方法亦包括將被钱刻的多層堆疊接合至一次黏著 基台,移除基板,並你$ ,卜 至^ 一平σ形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在一補充的特微φ,士 2欠。口 > # . 甲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 ㈣至少部分的複數平台平坦化,使得平坦化的平台且有 -本質上平坦的表面。至少部分的複數平台包括量子區域 且係由-次黏著基台支擇。此方法亦包括從至少一平台形 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在-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供 -物件’其包括支撑複數平台的基板,並從第一物件形 ‘第一物件,其中第二物件包括支撐至少部分複數 次黏著基台》 在另-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 7多層堆疊’其包括基板及半導體層。此方法亦包括蝕 』至少部分多層堆疊’以提供一姓刻的多層堆疊,其包括 ^數氣體累積區域並將㈣的多層堆疊接合至次黏著基 此方法亦包括將半導體層暴露於電磁輻射以部分地分 +導體層。將半導體層暴露於電磁輕射產生氣體,且氣 體堆積於氣體累積區域。 ” 在再特徵中,本發明:^ ϋ . ^ ^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括提 201214748 供一多層堆疊,其包括基板、半導體層及接合層。此方法 亦包括蝕刻至少部分的接合層,以提供蝕刻的多層堆疊, 並將蝕刻的多層堆疊接合至次黏著基台。 在一補充的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一方法,其包 括提供支撐複數平台的次黏著基台。至少某些平台包括量 子井包圍區域。此方法亦包括使複數平台聚集以形成一晶 粒,並在晶粒中的複數平台間的區域中沉積材料。此方法 也包括將至少一平台的表面圖案化,並從晶粒中的一平台 形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在一特徵中,本發明之特點在於用以將—多層堆疊接 合至次黏著基台的方法。此方法包括提供一多層堆疊其 包括基板、半導體層、及接合層。此方法亦包括決定存在 於多層堆疊中的非平面性的量,&定將非平面性減少至一 預定位準所需的蝕刻量’並根據決定的蝕刻量蝕刻多層堆 疊。 本發明之特點及優點係見於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 圍中。 【實施方式】 圖1係具有併入於其中的LED100的陣列6〇的發光系 統50的概略圖式。陣列6〇被裝設’在使用中,使得從led 100發出的光(見下面的討論)經由表面55從系統5〇發出。 發光系統的例子包括投影器(例如背投射式投影器、前 投射式投影器Η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行動電$ '個人數 201214748 位助理、膝上型電腦)、電腦螢幕、大面積招牌(例如高速 公路招牌)、汽車内部照明(例如儀表板照明)' 汽車外部照 明(例如車頭燈,包括可變色頭燈)、一般照明(例如辦公室 天花板照明)' 高亮度照明(例如街燈)、照相機閃光燈、醫 療裝置(例如内診鏡)、電信(例如短距資料傳輸的塑膠纖 維)、安全檢測(例如生物測定學)、積體光電子學(例如晶 片内及晶片内光聯結及光計時)、軍事領域通信(例如點對 占通仏)、生物感應(例如有機或無機物質的光檢測)' 光動 力療法(例如皮膚治療)、夜視護目鏡、太陽能動力運輸照 明、緊急照明、機場跑道照明、航線照明、外科護目鏡' 可穿戴光源(例如救生衣)。一背投射式投影器的例子係背 投影器電視。—前投射式投影器的例子係、用以在一表面 上,諸如螢幕或牆壁上’顯示的投影器。在某些實施例中, 膝上型電腦包括前投射式投影器。 。典型地,表面55係、由一材料形成,並傳送至少約 2〇%(例如至少約3〇%、至少約繼、至少約5q%、至少約6⑽、 ^少約繼、至少約m、至少約90%、至少約95%)的光, 其從LED 100發出並昭射矣而ς 、射表面55。形成表面55的材料的 己括玻璃、二氧化矽、石英、塑膠、及聚合物。 在某些實施财’從各LEDl〇〇發出的光(例如全部光 強度,光強度為波長及/戎氺、.古真成& 次/次先波長峰值的函數)最好實質上 相同。一個例子係在顯示器痺 -益應用中(例如達成明亮的全彩顯 '、、質上皁色光源(例如LED)的時Μ # g £ 電信中k序。另—例子係在 好疋具有從光源至光導及從光導至檢 201214748 測器行進的特定波長的光。再一例子係汽車照明,其顏色 指不信號。又一例子係在醫療應用申(例如光敏藥物活化或 生物感應應用’其中波長或顏色響應是有益的)。 在特定實施例中’從至少某些LED 100發出的光(例如 全部光強度,光強度為波長及/或光波長峰值的函數)與從 不同的LED 1 〇〇發出的光(例如全部光強度,光強度為波長 及/或光波長峰值的函數)不同。一例子係在一般照明中(例 如夕波長可改善演色指數(CRI) )。CRI係與相同物體在可 比較的關聯溫度的參考發光系統(例如日光)下看到時的顏 色相比之物體被發光系統照亮時的色偏移量的測量。另一 例子係照相機閃光燈(例如實質上高CRI,諸如實質上接近 下午時陽光的CRI對於被拍攝的物體或主題的逼真表現是 較好的)。再一個例子係在醫療裝置中(例如實質上一致的 CRI對於,’且,織器g、流體等的區別及/或辨識是有利的)。 補充的例子係、在背光顯示器中(例如特定⑻白光通常 對人眼是較好或較自然)。 雖然在圖1繪示的是陣列的形式’ LED 1〇〇可被不同 地裝《又# A ^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系、統Μ包括單 一 LED 100。作為其 /. ^ 馮另一例子,在特定實施例中,陣列被彎 曲以有角度地將光從不回伞 不同光源才曰向相同點(例如一鏡片,諸 如透鏡)。作為再一你丨;^ 】子,在某些貫施例中,裝置的陣列係 被六角形地分佈,以违士热# & # _ 達成緊密堆積及高效率表面亮度。作 為一補充的例子中,在主 在特疋貫施例中,裝置圍著鏡子(例如 分色鏡)被分佈,其沾人+ 再、、,° s或反射來自陣列中LED的光。 201214748 在圖1中,從LED 1 0 0發出的光被顯示為直接從LE]M〇〇 行進至表面55。不過,在某些實施例中,從LED 1〇〇發出 的光可沿著從LED 1 00至表面55的間接的路徑行進。作為 一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系統50包括單一 LED 1 〇〇。作 為另一例子,在特定實施例中,來自LED 1 〇〇的光被聚焦 至微型顯示器(例如聚焦到一光閥,諸如一數位光處理器 (DLP)或一液晶顯示器(LCD))。作為再一例子,在某些實施 例中,光經由鏡片、鏡子或偏光器(例如對於LCj))而被導 向。作為一補充的例子,在特定實施例中,光經由主要或 次要的鏡片,例如諸如一透鏡或一組透鏡,而被投射。 圖2A顯示一光學顯示系統11〇〇(見以上討論),其包 括非藍伯(Lambertian)LED 1110(見下面討論)、一透鏡 1120及一微型顯示器113〇。LED 111〇從透鏡112〇間隔一 距離L1 ’且微型顯示器113〇從透鏡U2〇間隔一距離L2。 距離L1及L2被選擇,使得對於由LED 111〇發射的光,其 被照射至透鏡112〇上,透鏡ι12〇的成像面與微型顯示器 1130的表面重合,LED丨丨丨〇發射的光照射至微型顯示器 1130的表面上。 以此排列,系統11 〇 〇可使用由LED 111 〇發射的光, 以較有效地照明微型顯示器i丨30的表面,其中發射光的 LED 1110的表面的形狀大約與由LED 111〇發射的光所照 明的1130的表面的形狀相同。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ED 1110的長寬比對微型顯示器1130的長寬比的比率可為約 0. 5至2(例如從約9/16至約16/9,從約3/4至約4/3,約 9 201214748 1)。微型顯示器1130的長寬比可為例如192〇χ1〇8〇、 640x480 、 80〇χ600 、 1024χ7〇〇 、 1〇24χ768 、 1〇24χ72〇 、 1280x720 ' 1280x768 、 1280x960 、或 1280χ1064 。 通常’微型顯示器1130的表面及/或[ED 1110的表面 可以是任何希望的形狀。此種形狀的例子包括正方形、圓 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及六角形。 在某些例子中’光學顯示系統可較有效地照明微型顯 不器1130的表面,其當發射光的led 1110的表面的形狀 大約仍與由LED 111 0發射的光所照明的丨i 30的表面的形 狀相同時,在LED 111 0及微型顯示器i丨30之間沒有透鏡。 例如,圖2B顯示一系統,其中一正方形LED丨丨丨〇被成像 於一正方形微型顯示器1130上,其在LED 1110及微型顯 示器11 30之間沒有透鏡。作為另一例子,圖2C顯示一光 學顯示系統1104,其中一長方形LED 1130被成像於一長 方形微型顯示器1130(具有相似比例的長寬比)上,其在 LED 1110及微型顯示器1130之間沒有透鏡。 在特定實施例中’歪像透鏡可被設置於LED 111 0與微 型顯示器1130之間。例如,當led 111 0的長寬比本質上 不同於微型顯示器1130的長寬比時,這是合乎期望的。作 為一例子’圖2D顯示一系統11 06,其包括具有實質上正 方形表面的LED 1110、具有實質上長方形表面的微型顯示 器11 3 0 (例如約1 6 : 9或約4 : 3的長寬比)、及被設置於 LED 111 〇及微型顯示器1丨3〇間的歪像透鏡u 2〇。在此例 子中’歪像透鏡1120可被用以將由LED 1110發射的光的 10 201214748 形狀轉換成大體上匹配微型顯示器1130的表面的形狀。經 由增加由LED 111 0的表面發射的光照明至微型顯示器丨13〇 的表面的量,此可強化系統的效率。 圖3顯示一光學顯示系統12〇〇,包括LED 111〇、透鏡 1120、及微型顯示器1130。LEDln〇的發光表面具有接觸 區域,其上電導線111 5被附著(見以下討論p LED丨丨J 〇 從透鏡1120被間隔一距離L3,且微型顯示器丨13〇從透鏡 11 20被間隔一距離L4。導線111 5阻擋從[ED 111 〇的接觸 區域被發射的光。若微型顯示器113〇的表面的平面,由 LED 111 〇發射的光照射其上,與透鏡丨丨2〇的成像面重合, 對應於LED 1110的發光面的接觸區域的一組暗點1202可 出現在微型顯不器113〇的這個表面上。為了減少被暗點覆 盡的微型顯示器1130的這個表面的面積,距離[3及L4被 選擇以使得,對於照射至透鏡112〇上之由LED ηι〇發射 的光,透鏡1120的成像面與微型顯示器113〇的表面的平 面不重合,由LED 111 〇射出的光照射至其上(亦即,在透 鏡1120的成像面與微型顯示器U3〇的表面的平面,其上 照射由LED 111 0射出的光,之間存在一距離。以此排 列’來自LED 111 〇的光在微型顯示器丨丨3〇的表面的平面 中被散焦’其上照射由LED 111 0射出的光,結果使在微型 顯不器1130的此表面上的光強度較在透鏡12〇的成像面中 更加均勻。在LED與微型顯示器1130之間的全部距離可被 表不為在LED 1110與成像面112〇(L5)間的距離加上距離, △L °通常’當AL經由增加[ED 1110與微型顯示器1130之 11 201214748 間的距離而增加時’暗點的強度減小,且照射至微型顯示 器1130的表面上由LED1110發射的光的強度減小。或者, 當微型顯示器1130被轉變使得LED 1110與微型顯示器 1130之間的距離減小時,強度比在成像面上的強度大,但 微型顯示器僅被部分地照明。在某些實施例中,AL/L5的 絕對值係從約0.0000 1至約1(例如,從約〇 〇〇〇〇1至約 〇. 1,從約 〇 . 〇 〇 0 0 1 至約 〇 · 〇 1,從約 〇 . 〇 〇 〇 〇 J 至約 〇 〇 〇 1, 或從約0· 00001至約〇. 0001 )。在某些實施例中,多LED 可被用以照明單一的微型顯示器(例如,3x3矩陣的LED)。 此一系統是被期望的,因為當多個LED被排列以照明單一 微型顯示器時,若一 LED故障,系統仍然有用(不過由於沒 有來自特定的LED的光,可能產生暗點)。若多個Led被用 以照明單一微型顯示器,光學系統可被配置使得暗點不出 現在微型顯示器的表面上。例如,微型顯示器可被轉移至 成像面的外侧,使得在LED間的區域不會導致暗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微型顯示器113〇的表面上的暗點 的強度可經由適當地配置LED 111〇的表面的接觸區域而被 減少。例如,圖4A顯示具有圍著LED i丨丨〇的外周被設置 的接觸區域的LED 111 〇的上視圖。以此排列,有或沒有透 鏡存在(有或/又有散焦),光學顯示系統可被配置(例如,經 由適當地依微型顯示器1130的表面的面積大小排列),使 付在表面1130上由LED 1110的接觸區域產生的暗點的強 度相當小。此方法可被與包括多個LED(例如3χ3矩陣的led) 的系統一起使用。 12 201214748 作為另一例子,圖4B顯示一光學顯示系統3〇〇,其包 括1^〇111〇及微型顯示器113〇。1^1)111〇包括由導線1115 形成的接觸區域,其被選擇使得暗點1202出現在未成像於 微型顯示器1130的表面上的區域。在此例中,因為暗點落 在成像於透鏡1120的成像面之微型顯示器上的區域外 側,微型顯不器1130的表面可位於透鏡112〇的成像面上。 若LED 1110的形狀與微型顯示器113〇的形狀匹配,導線 ms可被設置,例如在LED111〇的表面上,沿著其外周。 在此例子中,在表面丨11〇的接觸區域内部的區域與微型顯 示器1130的表面匹配(例如長寬比相似)。此方法可與包括 多個LED(例如3x3矩陣的LED)的系統一起使用。 作為再一個例子,圖5顯示一光學顯示系統1 700,其 包括led 1110及微型顯示器113〇。圖5顯示一光學顯示 系統1 700,其包括LEDlu〇及微型顯示器li3〇eLEDm〇 也包括一接觸區域,其係由導線1115及將由LED 111〇發 射的光導引至透鏡112〇的均勻化機(h〇m〇genizer)17〇2 (也被稱為光導官或光管)所形成。離開均勻化機丨的内 側表面之由LED 111 〇發射的光的全反射可產生實質上均勻 的光的輸出分佈,並且可減少由導線1115導致的暗點的出 現,使得微型顯示器1130實質上被LED 1110均勻地照明 (例如,在成像面11 31中產生的一影像實質上是均勻的)。 或者,系統1 700可包括一或多個附加的光學組件。例 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光學顯示系統17〇〇也可包括一透 鏡,其被设置於均勻化機丨7〇2之前的路徑中,以將光聚焦 13 201214748 至均勻化機中。在特定實施例中,均勻化機17〇2的孔徑的 長寬比與LED 111 〇匹配,使得當LED 111 〇被安裝以靠近 均勻化機1 702時’不須額外的透鏡或使得可利用在均勻化 機1702之前的透鏡更有效地將光耦合至均勻化機ι7〇 2中。 作為一補充的例子,圖6顯示一光學顯示系統171 〇, 其包括LED 1110及微型顯示器113〇。LED 111〇也包括由 導線1115及被設置於LED ul〇及透鏡112〇之間的一組多 重透鏡1712形成的接觸區域。透鏡ι712可改變尺寸、形 狀及數目。例如,透鏡i 71 2的數目及尺寸可比例於LED丨j丄〇 的截面面積。在某些實施例中,透鏡1712包括介於約1至 、·勺100的一組透鏡,其尺寸在例如從約1 _至約1 〇cm變 化。由LED 1110發射的光進入透鏡1712並被折射。因為 透鏡1712的表面彎曲,光以不同角度折射,導致從透鏡 1712發出的光束重疊。光束的重疊減少由導線1115導致 的暗點出現,使得微型顯示器113〇實質上被LED 111〇均 勻地照明(例如’在一成像面i】3 i中產生的影像實質上是 均勻的)。 雖然光學顯示系統被描述為包括單一透鏡,在某些實 施例中,可使用多個透鏡。再者,在特定實施例中,除透 鏡外可使用-或多個光學組件。此種光學組件的例子包括 鏡子、反射器、準直儀、分光器、光束組合器、分色鏡、 滤波器、偏極器、偏極分光器、棱鏡、全反射棱鏡、光纖、 光導及光束均勻化機。㉟當的光學組件的選擇,與在系統 中組件的對應排列一樣,為熟知此技藝者所知。 14 201214748 再者,雖然光學顯示系統已被描述為包括一非藍伯 LED ’在某些實施例中,多於一個的非藍伯led可被用以照 明微型顯示器1130。例如’圖7顯示一系統15〇〇,其包 括一藍光LED1410(具有主要輸出波長從45〇龍至彳別⑽的 LED)、一綠光LED1420C具有主要輸出波長從5〇〇nm至55〇抓 的LED)、及一紅光LED 1430(具有主要輸出波長從61〇nm至 650細的LED),其與微型顯示器113〇的表面光通信。LE]) 1410、1420、及1430可被排列以同時、依序或兩者一起被 啟動。在其他實施例中,至少某些LED可與分開的微型顯 不器表面光通信。 在某些實施例中’ LED 1410' 1420 '及1430依序被啟 動。在此種實施例中,觀察者的眼睛通常保留並結合由多 色LED產生的影像。例如,若欲使一特定像素或一框架的 微型顯示器(或部分微型顯示器)為紫色,微型顯示器的表 面在更新周期的適當部分可被紅色LEDl43〇及藍色 LED 141 0照明。觀察者的眼睛結合紅色及藍色,而,,看到,, i色的微型顯示器。為了使人不去注意到LED的依序照 明,可使用具有適當頻率(例如更新速率大於12〇Hz)的更 新周期。 LED 1410、1420及1430可具有變化的強度及亮度。 例如,綠光LED 1420可具有較紅光LED 143〇或藍光lED 1410低的效率。由於具有較低效率的特定LED(例如綠光 LED 1420),難以使用充分高亮度之由較低效率LED(例如 LED 1420)發射的色光照明微型顯示器的表面。為了補償效 15 201214748 率上的不平衡(以產生一影像,其不因光亮度差異而失 真),對於多個LED的啟動周期可被調整。例如,最無效率 的LED可分配較其他有效的LED更長的啟動時間(亦即開啟 較長的一段時間)°在一特定的例子中,對於一紅/綠/藍投 射系統,取代1/3:1/3:1/3的負載周期配置,周期可為 1/6: 2/3: 1/6的比率(紅:綠:藍)。在另一例子中,周期可 為0· 25:0. 45:0· 30的比率(紅:綠:藍)。在其他例子中,用 於綠光LED啟動的負載周期可再增加。例如,用於使綠光 LED 1 420成像的負載周期可大於40%(例如大於45%、大於 50%、大於60%、大於70%、大於80%、大於9〇%)。在某些 實施例中,各LED的負载周期不同。作為一例子,紅光LED 1430的負載周期可大於藍光lED 1410的負載周期。雖然 系統已被描述,其中啟動周期係根據LED的強度及/或亮度 而被選擇,在某些系統中,LED的啟動時間可根據一或多 個其他參數而被選擇。在某些例子中,最無效率的發光裝 置的啟動時間至少約為另一發光裝置的啟動時間的1. 2 $ 倍(例如,至少約丨.5倍、至少約2倍、至少約3倍)。 圖8A顯示以液晶顯示器(LCD)為基礎的光學顯示系統 172〇的實施例,其包括藍光LED 1410、綠光LED 1420、 及紅光LED 1430(例如,如上所述),其與關聯的lCD面板 1 728、1730、及1732的表面光通信。光學顯示系統172〇 也包括透鏡1722、1724、及1 726,其係位於LED 1410、 1420、及1430及關聯的LCD面板1 728、1 730、及1 732之 間的對應光學路徑中。透鏡1 722、1 724、及1 726將光聚 16 201214748 焦至關聯的LCD面板1 728、1 730、及1732上。光學顯示 系統1 720也包括一裝置1734(例如,一合光稜鏡),其將 來自LCD面板1 728的光之多個光束結合成單—光束 1736(由箭頭指示),其被導向一投射透鏡1 735或其他顯示 器。或者’光學顯示系統1720可包括.一偏極器,其當反射 另一偏極(例如” s”偏極)時其傳送期望的偏極(例 如’ P”偏極)。偏極器可被設置在LED 1410、1420、及1430 與關聯的透鏡1722、1724、及1726之間的路徑中、在透 鏡 Π22、1 724、及 1 726 與關聯的 LCD 面板 1728、1730、 及1 732之間的路徑中、或沿著光學路徑的其他位置中。如 圖8B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LED(例如LED 1430)的長寬 比可被匹配於如上述之微型顯示器(例如微型顯示器1732) 的長寬比。 圖9顯示以數位光源處理器(DLP)為基礎的光學顯示 系統1750的實施例’其包括藍光LED 1410、綠光LED 142 0、 及紅光LED 1430(如上所述),其各自與關聯的透鏡1722、 1724、及1726(如上所述)光通信。從LED 1410、1420、及 1430發射的光穿過關聯的透鏡1722、1724、及1 726,且 由一裝置1734(例如合光稜鏡)收集,其將由[ED 1410、 1420、及1430發射的光的多個光束結合為單一光束,其被 導向至全反射(TIR)稜鏡1752。例如,從合光稜鏡1734發 射的光可由平面鏡1754或諸如光導的其他裝置導向tir棱 鏡1752。TIR稜鏡1752反射光並將光導向至一 j)LP面板 1756。DLP面板1756包括複數平面鏡,其可被驅動以產生 17 201214748 一特定的影像。例如,特定平面鏡可反射光176〇(由箭頭 指示)’使得光被導向至一投影,或是可使光被反射而遠離 投影透鏡 1755。LED 1410、1420、及 1430 與 DLP 面板 1756 的結合允許對信號較大的控制。例如,被送到DLp面板丨 的資料的量可經由除了 DLP面板1 756中的平面鏡之外開關 LED 1410、1420、及1430而被減少(允許較大的開關頻率)。 例如,若在特定影像中不需要紅色’紅光LED143〇可被關 閉,消除傳送信號至DLP 1752的需要,以切換關聯的平面 鏡。調變LED的能力可改善例如顏色品質、影像品質、或 對比。 圖10顯示以矽基液晶(LCOS)為基礎的光學顯示系統 1 770的特定實施例,其包括藍光LED 141〇、綠光led 142〇、 及紅光LED 1430(如上所述),其各自與關聯的偏極分光器 1 774、1778、及 Π82 光通信。從 LED 1410、1420、及 1430 發射的光通過關聯的偏極分光器1774、1778、及1782,並 被投射至關聯的LCOS面板1772、Π76或1 780。因為LC〇s 面板1 772、1 776、及1780並非對光的所有偏極均敏感, 偏極分光器1 774、1 778及1782將光偏極化為基於Lc〇s面 板1 772、1 776、及1 780的靈敏性的特定偏極(例如,經由 在反射另一偏極(例如” s”偏極)時傳送期望的偏極(例 如” P”偏極)並通過其他偏極)。從LC〇s面板1 772、1776、 及1780反射的光被一裝置1734(例如合光稜鏡)收集,其 將來自多個LCOS面板1 772、1 776、及1 780的光束、乡士人以 產生一光束1790’其被導向至投影透鏡1 795。 18 201214748 雖然在上述的例子中’光學顯示系統包括紅光、綠光、 及藍光發光裝置’其他的顏色與結合也是可能的。例如 系統不需只有三種顏色。可包括額外的顏色,諸如黃色, 並且配置部分的負載周期。或者’具有不同的主要波長的 多個LED可被光學地結合以產生一顏色。例如,藍_綠光 LED (例如具有在藍及綠光波長之間的主要波長的led)可被 與黃光LED結合以產生”綠”光。通常,LED的數目及各 LED的顏色可依期望選擇。也可包括額外的微型顯示器。 在某些實施例中,較無效率的LED(例如綠色)的負載 周期可經由各種資料壓縮技術及演算法而被增加。例如, 僅傳送對先前影像的影|資訊差異而非重冑各影像所需的 全部資訊可增加資料速率。使用此方法,可以較高的資料 速率傳送較少的資#,並且給定的更新周期減少互補 色的負載周期。 在多個LED被用以照明給定的微型顯示器的實施例 中’光學元件可或可不存在於一或多㈤LED及微型顯示器 之間的光路徑上。例如’一合光稜鏡或一組分色鏡可被用 以將來自多個LED的光結合至單一的微型顯示器上。在光 學元件存在於光學路徑上的實施财,不同的光學元件可 被用於各LED(例如,若LED的表面係不同的尺寸或形狀), 或者相同的光學元件可被用於多於一個的[肋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期望的影像色度區別特定顏色 的売度可經由照明顯示器部分的被配置給特定led的啟動 時間而獲得。被用以照明顯示器的部分啟動時間可被調 19 201214748 變’例如,經由可被定位以使光通過微型顯示器或使光從 微型顯示器反射的一組平面鏡。 在特定實施例中,可移動的微型顯示器的陣列(例如, 可移動的平面鏡)被驅動以產生期望的強度。例如,各微型 平面鏡代表一像素且像素的強度可由微型顯示器的定位而 決定。例如’微型平面鏡可為開或關的狀態,且在特定顏 色led的啟動時間中的開啟狀態所花費的時間決定影像的 強度。 通常,在使用多個led的實施例中,一或多個LED(例 如’各LED)可相對於微型顯示器U3〇的長寬比而具有上 述的長寬比關係。 圖11顯示光學顯示系統1600,其包括led 1110、微 型顯不器11 30、冷卻系統1 51 〇、及一感測器丨52〇,其與 led mo熱通信並與冷卻系統151〇電通信,使得在使用 系統1 600時,感測器1 520及冷卻系統151〇可被用以調整 led mo的溫度。例如,當LED 111〇是較大面積的led(見 下面討論)時因為此種LED產生大量的熱,故這是期望的。 以圖11所示的排列,輸入至LED 1110的功率量可被增加 以經由使用感測器1 520及冷卻系統151〇冷卻LEDln〇w 減少危害LED 111 〇的風險(主要,增加在較高驅動電流的 操作效率)。冷卻系統的例子包括熱電冷卻器、風扇、熱管、 及液I、冷卻系統。感測器1 5 2 0可被例如手動控制或電腦控 制。在某些實施例中’系統可不包括感測器(例如冷卻系統 1 51 0可被一直開啟,或是可被手動地控制)^使用冷卻系 20 201214748 統可提供多項優點,諸如減少由超過的溫度導致的對led 的危害之可能性,及增加在較高驅動電流下led之效率。 冷卻系統也可減少溫度導致的波長偏移。 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非藍伯LED導致光的不均勾的 角分佈。在此種實施例中,微型顯示器可從成像面被移動 以減少角非均勻性的出現。在特定實施例中,對微型顯示 器的資訊流可使用電或光連接而被達成。在某些例子中, 資訊流的速率可使用光連接而被增加。 在某些實施例中,PLLED或其他非藍伯光源的尺寸可 被增加且光可被以較小的角度收集。這可增加顯示器上的 影像亮度。 圖12顯示封裝晶粒之形式的LED 1〇〇的側視圖。led 100包括設置在次黏著基台12〇上的多層堆疊122。多層堆 疊122包括32〇nm厚的矽摻雜(n摻雜)GaN層134,在其上 表面110中具有開口 150的圖案。多層堆疊122也包括一 接合層124、一 l〇〇nm厚的銀層126、一 4〇nm厚的鎂摻雜 (P摻雜)GaN層128、一由多個InGaN/GaN量子井形成的 120nm厚的光產生區域13〇、及一 A1GaN層132。一 n側接 觸塾136被设置於層134上,且ρ側接觸塾138被設置於 層126上。封裝材料(折射率15的環氧樹脂)存在於層134 及蓋玻片140與支樓142之間。層144不延伸至開口 15〇。 由LED 100產生的光如下。p#J接觸塾丄被保持在 相對於η侧接觸墊136的正電位,其導致電流被注入_ 1〇〇。當電流通過光產生區域130時,來“摻雜層i34的 21 201214748 電子在區域130中跟來自p換雜層128的電洞結合,其導 致區域130產生光。光產生區域130包含許多點偶極輻射 源’其以材料的波長特徵的光譜在區域13〇中發射光(例如 各向同性地),由其形成光產生區域13〇。對於InGaN/GaN 里子井,由區域130產生的光之波長的光譜可具有約445 奈米(nm)的色度主波長位置,及約3〇ηπι的波峰的半高寬值 (FWHM)。 應予才曰出與η摻雜半導體層134中的電荷載子相比,ρ 摻雜層12 6中的電荷載子具有較低的移動率。結果,沿著 Ρ摻雜層128設置銀層126(其係導電的)可增強從接觸墊 138至ρ摻雜層128及光產生區域13〇的電荷注入的均勻 性。這也可減少裝置100的電阻及/或增加裝置1〇〇的注入 效率。因為η掺雜層134的較高的電荷載子移動率,電子 可較快地從η侧接觸墊136散佈到整個層132及134,使 得光產生區域130内的電流密度實質上在區域13〇上是均 勻的。另外亦應指出銀層126具有較高的導熱性,使得層 126作為LED 1〇〇的散熱片(垂直地從多層堆疊122將熱傳 輸至次黏著基台12〇)。 至少某些區域130產生的光被指向銀層126。這個光 被層126反射且從LED 100經由表面110發出,或可被層 126反射且在LED1 〇〇中的半導體材料内被吸收,以產生電 子-電洞對,其可在區域13〇結合,使得區域13〇產生光。 相似地’至少某些區域130產生的光被指向墊136。墊136 的下側係由材料(例如,Ti/A1/Ni/Au合金)形成,其可反 22 ,r^>' 201214748 射至少某些由光產生區域130產生的光。因此,被導向墊 136的光可被墊136反射且經由表面no從LED 1 0 0發出(例 如’由銀層126被反射),或是被導向墊136的光可被墊 136反射且在LED丨〇〇中的半導體材料内被吸收,以產生 電子-電洞對’其可在區域130結合,使得區域130產生光 (例如’有或沒有被銀層126反射)。 如圖12及13所示’ LED 100的表面11〇並不平坦但 包含修正的三角圖案的開口 15〇。通常,對開口 15〇的深 度可選擇不同的值,開口 150的直徑及在開口 150中最近 鄰居的間隔可改變。除非另外提及,為了下面顯示數字計 异的結果的圖式’開口 15〇具有等於約28〇nm的深度146, 約160nm的非零直徑,在最近鄰居間或約22〇nm的間隔, 及4於1.0的折射率。三角圖案失調(detuned),使得在圖 案150中的最近鄰居具有中心對中心的距離,其值介於 (a-Aa)及(aMa)間,其中,’ a”為理想的三角圖案的晶格常 數’且 Aa係具有長度維度的失調參數,且其中失調可 在任意方向上發生。為了強化從LED1〇〇的光汲取(見以下 討論),失調參數通常至少為理想的晶格常數a的約 1%(例如’至少約2%,至少約3%,至少約4%,至少約5%) 及/或至多為理想的晶格常數a的約25%(例如,至少約 20%,至少約15%,至少約丨0%)。在某些實施例中,最近鄰 居的間隔實質上係任意地在(a-Aa)及(a + Aa)間改變,使得 圖案15 0實質上係任意地失調。 對於修正的三角圖案的開口 15〇,已知非零失調參數 23 201214748 增強LED 100的汲光率。對於上述LED 100,當失調參數Aa 從0增加到約0. 15a,LED 100的電磁場的數值模型(如下 說明)顯示裝置的汲光率從約〇. 6〇增加到〇. 70,如圖14 所示。 圖14所示的汲光率資料係使用三維時域有限差分法 (FDTD)被計算為LED 1〇〇内部及外側的光之Maxwel 1方程 式的適當的解。例如’參見K. S. Kunz and R. J. Luebbers,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s (CRC, Boca Raton, FL, 1993); A. Taflove, Computational Electrodynamics: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Artech House,London, 1995),兩者在此一併供 作參考。為了表示具有特定圖案15〇的lED 100的光學性 質,在FDTD計算中的輸入參數包括由在光產生區域13〇中 的點偶極輻射源發射的光之中心頻率及頻寬、多層堆疊 中的層的尺寸及介電性質、及直徑、深度、與圖案中 開口間的最近鄰居距離(NND)。 在特疋實施例中,led 100的汲光率資料使用fdtd方 法计算如下。FDTD法被用以解決全向量時間相關Maxwel 1 方程式: & ^ H一、飞七飞 1其中’偏極率+... +、獲得量子井光產生區域 Ρ接觸層126及LED 100中的其他層的頻率相關響應。 蜀立的^項係材料的全部偏極率的不同貢獻之依經驗導出 24 201214748 的值(例如 極響應)。 ’鍵結電子振盪的偏極響應、 特別, 自由電子振盪的偏 其中,偏極對應於介電常數 、+ V__ \ _ m <〇l~〇y2 ~ϊγηω 了數值计算’被考量的層僅有封裝材料144、銀層 126、及介於封裝材料144與銀層126之間的層。此 根據封裝材料144及銀層126的厚度足夠的假設,使得周 的日不〜響LED 1 〇〇的光學性能。在被假設具有頻率相 :’丨電奪數的1^1〇〇中的相關結構係銀層126及光產生 區域130。在LED 1〇"的其他相關層被假設為不具有頻 率相關介電常數。應當指出在LED 100於封裝材料144與 銀層126間包括額外的金屬層的實施例中,各額外的金屬 層將具有對應的頻率相關介電常數。另外,應指出銀層 126(及在LED 1〇〇中的任何其他金屬層)對於鍵結電子及自 由電子均具有頻率相關項,不過光產生區域130對於鍵結 電子具有頻率相關帛’但對於自由電子則不具有頻率相關 項。在特定實施例中,當將介電常數的頻率相關性模型化 時可包括其他項。此種項可包括例如電子_聲子交互作用、 原子極化、離子極化及/或分子極化。 從光產生區域130的量子井區域的光發射係經由將一 些隨機設置的定電流偶極源併入至光產生區域13〇中而被 模型化,各發射短Gaussian脈衝的光譜寬度等於實際的量 25 201214748 子井’各具有隨機初始相位及開始時間。 處理LED 1〇〇的表面11〇中的開口 15〇的圖案,使用 在橫向方向的-大型超晶胞’以及周期性的邊界條件。這 有助於模擬相當大(例如邊緣大於〇〇lmm)的裝置尺寸。充 分展開的方程式在所有偶極源發射它們的能量,直到沒有 能量殘留在系統中時被解開。在模擬中,全部的能量發射, 能量流量從上表面η"皮沒取,及能量被量子井及n摻雜 =吸收均被監測。經由時間與空間中的F〇urier轉換,獲 得没光的流量的頻率與角度解析資料,因此可計算角度及 頻率解析的汲光效率。、經由將發射的全部能量配上光產生 區域13G的實驗得知的發光,對給定的電輸出獲得以流明/ 每角度/每晶片面積為單位的絕對的角度解析汲光。 不心被理’束缚’據仏因為開口 J 5 〇根據圖案U 〇創 造在層134空間地變化的介電函數,以在區域13〇產生的 光經由表面U0從LED 100發出,失調圖案15〇可增加效 率。據信這改變在LED10"的輕射模態⑽,從表面 發出的光模式)及導引模‘態(亦即,被偈限於多層堆叠 122中的光模式)的密度,且此⑽ι〇〇中的輻射模態與 導引模態的密度之改變導致某些在無圖案15()時被發射為 傳導模的光被散射(例如Bragg散射)為可誠成輕射模態 的模式。在特定實施例中,據信圖案15〇(例如,上面討論 的圖案、或下面討論的圖案之一)可消除LED1〇〇中的 導引模態。 據信晶格的失調效應可經由考量具有點散射位置 ▼曰曰 26 201214748 體的Bragg散射而瞭解。對於排列在分開距離4的晶格面 中的完美晶格,波長λ的單色光根據Bragg條件, A=2dsine,其中n是散射的階的整數,經由角度θ而散射。 不過,據信對於具有光譜頻寬Λλ/λ且發射進入一立體角ΔΘ 的光,Bragg條件可經由以一失調參數“調整晶格位置間 的間隔而被放寬。據信調整晶格增加散射有效性及在光譜 頻寬上的圖案之張角及源的空間發射輪廟。 雖然具有非零失調參數Aa的修正三角圖案15〇已被說 明其可增強從LED 1〇〇的光汲取,其他圖案也可被用以增 強從LED 100的光汲取。當決定一給定的圖案是否增強從 LED 100的光汲取及/或何種開口的圖案可被用以增強從 LED 100的光汲取,首先可使用物理透視去逼近一基本的 圖案,其可在實施此種數值計算之前加強光汲取。 LED 100的汲光效率可經由考量根據圖案15〇而空間 地變化的介電函數的F〇urier轉換被進一步瞭解(例如’在 弱散射狀況中)。圖15繪示理想三角晶格的F〇urier轉換。 具有平面内波向量k之特定方向的光之汲取係有關於具有 平面内波向量k,(亦即,平行於圖案15〇)的所有模態,其 經由倒晶格向量G的加或減,亦即k = k’ 土G,而相容於k, 的源發射sk.。汲光效率比例於介電函數ε(;的對應F〇urier 成分(F k)的大小。
Fk = ck Σ £GSk-G ^ £g=1 <r)e~iGrdr 因為光在材料中傳播通常滿足方程式k2(平面内)+k2 27 201214748 (正交)= ε(ω/〇2 ’被考量的G係經由光產生區域發射的頻 率(ω)及光產生區域的介電常數而被固定。如圖15所示, 這定義在倒空間中的圓環,其經常被稱為光線(Hght 1 ine)。由於光產生區域的有限頻寬,光線將是環形,但為 了清楚僅描述單色源的光線。相似地,在封裝材料中的光 傳播被光線(圖1 5中的内部圓圏)限制。因此,汲光效率經 由增加各方向k的F,而改善,也就是增加封裝材料光線中 的G點的數目及增加位於材料光線中的g點之散射強度 。此物理透視當選擇可改善汲光效率的圖案時可被使用。 作為一例子,圖16顯示增加一理想的三角圖案的晶格 常數的效果。除了發射的光具有波長峰值為45〇ηιη、而孔 的’木度、孔的直徑及n摻雜層134的厚度以最近鄰居距離 為標度刀別為1.27a、0.72a、及1.27a + 40nm外,圖 1 6中顯示的資料係使用對圖丨2中顯示的LED丨〇〇給定的 參數而被計算。增加晶格常數增加封裝材料的光線中的G 达、度觀察到具有NND之;及光效率的一清楚的傾向。據 ^對於大致上等於真空中光的波長之NND出現最大值的沒 光效率°達到最大值的原因在於當NND變得比光波長大, 因為材料變得更均勻,散射效應減弱。 作為另一例子’圖17顯示增加孔尺寸或填充因子的效 果。三角圖案的填充因子被給定為(27i/V3)*(r/a)2,其中r 疋孔的半徑。除了開口的直徑根據在圖式的X軸上給定的 填充因子的值而改變外,圖17所示的資料係使用對於圖 12所不的LED 1〇〇給定的參數而被計算。當散射強度(ε<;)
28 201214748 增加,汲光效率與填充因子一起增加。最大值對於此特定 的系統在填充因子〜㈣下被觀察到。在特定實施例中聊 100具有一填充因子’其至少約A 1〇%(例如,至少約為 15%、至少約為20%)及/或至多約為9〇%(例如至多約為 80%、至多約為70%、至多約為6〇%)。 雖然修正的三角圖案已被說明為其中一失調參數係有 關於從理想的三角晶格中的位置定位圖案中的開口,一修 正(失調)的三角圖案也可經由在將中心保持在理想的三角 圖案的位置時修正理想的三角圖案中的孔而被達成。圖Μ 顯示此-圖案的實施例。光沒取的增強、導出對應的數值 計算的方法、及對於具有圖18所示的圖案之發光裝置的增 強的光沒取的物理解釋通常就與上述相同。在某些實施例 中’修正的(失調的)圖案可具有從理想位置被移置的開口 及在理想位置上但具有變化的直徑的開口。 在其他實施例中,從發光裝置的增強的光沒取可經由 使用不同型式的圖案,例如包括複雜周期圖案及非周期圖 案而被達成。如同在此提及’複雜周期圖案係在以周期的 方式重覆的各單位胞中具有多於一個的特點的圖案。複雜 周期圖案的例子包括蜂巢圖案、蜂巢基礎圖案、(2x2)基礎 圖案、環狀圖案、及Archimidean圖案。如下面討論,在 某些實施例中,複雜周期圖案可具有有—直徑的特定開口 及有-較小直徑的其他開口。如同在此提及,非周期圖案 ,在具有區域130產生的光之波長峰值的15〇倍的長度之 車位胞上沒有平移對稱的圖案。非周期圖案的例子包括無 29 201214748 周期的圖案、 Robinson 圖案 準晶體相結構(n,, n p ... 傅、quasicrystalline)圖案 '及Amman圖案〇 圖1 9係顯示對· LED 1 nn m 1 & ^ 對兩種不同的複雜周期圖案的 异其中圖案中的特定開口具有特定直徑,圖案中 的其他開|有較小的直徑。圖】9中表示的數值計算顯示 較小的孔的直徑⑽係從零至—變化。除了開口的直徑 根據在圖式的x軸上給定的填充因子的值而改變外,圖I? 所示的資料係使用對於圖12所示的LED1〇〇給定的參數而 被计算〇不希望被理論限制,多個孔的尺寸允許從圖案中 的多個周期性散射。因而增加圖案的張角及頻譜有效性。 光及取中的增強、導出對應的數值計算的方法、及對於具 有圖19所示的圖案之發光裝置的增強的光汲取的物理解 釋通常就與上述相同。 圖20顯示對具有不同的環狀圖案(複雜周期圖案)的 LED 1 0 〇的數值計算。環繞中央孔的第一環中的孔的數目 (6、8或10)對於不同的環狀圖案是不同的。除了具有450nm 的波長峰值的發射光外,圖2 0所示的資料係使用對圖12 所示的LED 100給定的參數被計算。當通過一單位胞重覆 的每單位胞的環狀圖案的數目從2變化至4,圖20中表示 的數值計算顯示LED 10〇的没光效率。光沒取中的增強、 導出對應的數值計算的方法、及對於具有圖20所示的圖案 之發光裝置的增強的光汲取的物理解釋通常就與上述相 同。 圖21顯示對於具有Archimidean圖案的LED 100的數 30 201214748 值計算。Arch i mi dean圖案A7包含具有最近鄰居距離a的 7個等距的孔之六邊形單位胞230。在一單位胞230中,六 個孔排列於正六邊形的形狀中且七個孔位於六邊形的中 心。六邊形單位胞230 —起為其邊緣提供單位胞間的中心 對中心的間隔乂 = 0(3+办以使LED的整個表面圖案化。光汲 取中的增強、導出對應的數值計算的方法、及對於具有圖 21所示的圖案之發光裝置的增強的光汲取的物理解釋通常 就與上述相同。如圖21所示,A7及A19的没光效率大約 77%。除了具有450nm的波長峰值的發射光及除了 NND被定 義為在獨立胞内的開口間的距離外,圖21所示的資料係使 用對圖12所示的LED 1 00給定的參數被計算。 圖22顯示對於具有準晶體相結構圖案的led 1〇〇的數 值計算《準晶體相結構圖案被說明於例如M. Senechal, Quasicrystals and Geome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 1 996)中,在此一併提供參 考。數值計算顯示當8折的準周期結構的種類改變時沒光 效率的行為。據信由於高度的此種結構的平面内旋轉對 稱’準晶體相結構圖案展現高汲光效率。光汲取中的增強、 導出對應的數值計算的方法、及對於具有圖22所示的圖案 之發光裝置的增強的光汲取的物理解釋通常就與上述相 同。得自圖22所示的FDTD計算的結果指出準晶體相結構 的汲光效率達到約82%。除了具有45〇nm的波長峰值的發 射光及除了 NND被定義為在獨立胞内的開口間的距離外, 圖22所示的資料係使用對圖12所示的LED 1 〇〇給定的來 31 201214748 數被計算。 雖然特定例子的圖宏p太# α。 _ 圓案已在此說明,據信若圖案滿足上 述討論的基本原理,复你国安1 /、他圖案也可增強LED 100的光汲取。 例如據L將失調加至準晶體相結構或複雜周期結構可增 加汲光效率。 在某二實施例中,從LED 1〇〇發出的由光產生區域13〇 產生的光的總量的至少約45%(例如,至少約50%、至少約 ,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 至少約9 5 % )係經由表面11 〇發出。 在特定實施例中,可使LED 1〇〇的截面面積較大,而 仍展現從LED 100的有效的光汲取,例如,UD 1〇〇的一 或多邊可為至少約1毫米(例如,至少約15毫米、至少約 2毫米、至少約2.5毫米、至少約3毫米)且從LE]) 1〇〇發 出的由光產生區域130產生的光的總量的至少約(例 如,至少約50%、至少約55%、至少約6〇%、至少約7〇%、 至少約8〇%、至少約90%、至少約95%)係經由表面ιι〇發 出。這可使得LED在展現良好的功率轉換效率時具有一較 大的截面(例如’至少約1毫米對至少約丨毫米)。 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LED 100之設計的LED的插座 效率實質上係與LED的邊緣長度無關。例如,具有LED1〇〇 之設計及一或多邊具有約0.25毫米長度的LED的插座效率 與具有LED 1〇〇之設計及一或多邊具有約】毫米長度的UD 的插座效率變化少於10%(例如,少於8%、少於、少於 3%)。如同在此提及,LED的插座效率係LEJ)的注入效率(被 32 201214748 注入至裝置的載子數目對在裝置的光產生區域中再結入 載子數目之比率)、led的輻射效率(導致輻射事件的電子’ 電洞再結合對電子-電洞再結合的總數之比率)及的 光效率(從LED汲取出的光子對產生的光子總數的比率)的 積。這可使LED在展現良好效能時具有較大的截面面積(例 如’至少1毫米對至少1毫米)。 ’ 在某些實施例中,操作從LED 1 00經由表面i丨〇發出 的光的角分佈是受到期望的。為了增加進入一給定的立體 角(例如,進入圍著正交於表面110的方向的立體角)的及 光效率,我們檢驗根據圖t 150(如猶早說明)空間地變化 的介電函數的Fourier轉換。圖23顯示對不同的晶 的兩個理想的三角晶格的Fourier轉換結構。為了增加沒 光效率,我們尋求增加封裝材料光線中的G點的數目及材 線中的散射強度。這將增加_,以達成圖 效應。不過,在此我們關心的是増加進入以正交 ::為中心圍繞的立體角的沒光效率。因A,我們也要經 "J、封裝材料光線的半徑以限制高階G點的導入,使得 G的大小>(c〇(ne))/c。勒例研·各 看到經由減小封裝材料的折 麵同日、移除封裝材料的原始最小值)’我們酌留較大的 交方向(F—,同時I::?有助於在正 =隼先:::示於圖…其顯示進人立_圖 的波長峰值1:4°定)^光料。除了發射光具有53-長峰值及⑽的頻寬,封裝材料的折射率U.〇,p 33 201214748 摻雜層的厚度為16〇nin,光產生層為⑽⑽厚,對於三條曲 線的關D(a)被顯示於圖24,深度、孔直徑、及n摻雜層厚 度以a為標度分別為1.27a、〇.72a、及127a + 4〇nm - 由曰曰 格常數增加,窄角的沒光效率與所有角度的全體没光效率 -樣增加。不過,對於更大的晶格常數,即使全體的汲光 效率對各個角度增加,在封裝材料中的較高階模態的繞射 限制窄角的沒光效率。對於46〇nm的晶格常數,我們計算 進入30。的集光半角的大於25%的没光效率。也就是說,大 約-半的汲取光被收集在僅約13.4%的展示圖案之準直效 …的體角的上半球中。據信當將在封裝材料光線中◦點
數目限制至只有在k = G處的G點時增加在材料光線中的G 點數目的任何圖案可改善進入以正交方向為中心圍繞的立 體角之汲光效率。 此方法特別適於減小源展度(s〇urce etendue),並據 6通常是比例於η、Μ n是周圍材料(例如,封裝材料) 的折射率。因此,據信減小UD 1〇〇的封裝層之折射率可 導致更多的準直發射,較低的源展度,因而導致更高的表 面明亮以在此定義為被沒取進入源的展度之全部流明)。 ^某二實把例中’使用空氣的封襄材料將減少源展度,同 二=進入以正交方向為中心圍繞的一給定集光角度的汲 光效率。
在特定實施财,當從區域⑽產生的光從⑽⑽ !由表面1 1 0發屮,也Μ八+ I 产甘 ^先的分佈較藍伯分佈更為準直。例如, 〜匕實施例中’ #從區域13G產生的光從LED 100經由 34 201214748 〇 1 〇發出’經由介電層的表面發出的光的至少約 ⑴如至少約5〇%、至少約、至少約9〇%)在至多 約3"例如’至多約託。、至多約2〇。、至多約15。)的正交 於表面110的角度内發出。 〜僅從期望的角度没取較高百分比的光的能力或與較 高光及取麵合可容許較高密度的在給定的晶圓上準備的
LED。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晶 5個LED(例如,至少約25個LED 圓每平方釐米具有至少約 、至少約50個LED)。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關於由光產生區@ 130產生的光 皮長彳> 正從封裝的LE])丄〇 〇發出的光的波長係可被期望 的例如如圖25所示,具有包含填光材肖18{)的層的 LED 300可被設置於表面11〇上。填光材料與區域130產 生的波長之光互動以提供在期望的波長的光。在某些實施 例中’期望從封裝的LED 1〇〇發出的光實質上係白光。在 匕種實施例中,在〗18〇中的磷光材料可由例如 (Y’Gd)(Al’Ga)G:Ce3+或“YAG”(釔鋁石榴石)磷光體形 成。當由光產生區域130發射的藍光泵激時,在層18〇中 ㈣光材料可被活化,並發射具有以黃光波長為中心的寬 光譜的光(例如’各向同性地)。從封裝#⑽⑽發出的 王部光谱的觀看者看到黃色磷光體寬發射光譜及藍色 InGaN窄發射光譜並典型地混合此兩種光譜以察覺白光。 在特定實施例中,| 180可被實質上均勻地設置在表 面no上。例如,在圖案150的頂部151與層18〇的頂部 1 81之間的距離穿過表面i丨〇變化少於約2〇%(例如,少於 35 201214748 約10%、少於約5%、少於約n)。 通常,層180的厚度與led 10〇的表面13〇的截面尺 寸相比較小,其典型上為約1毫米(mm)乘約1毫米。因為 層180實質上均勻地沉積在表面n〇上,層18〇中的磷光 材料實質上可被經由表面11〇發出的光均勻地泵激。磷光 層180與LED 100的表面110的尺寸相比較薄,使得由光 產生區域130發射的光被轉換成在大致上均勻地在lED 1〇〇 的整個表面110上的磷光層180中的較低波長的光。因而, 較薄的,均勻的磷光層18〇產生從LED 1〇〇發射的白光的 均勻光譜’作為在表面110上的位置的函數。 通常,LED 100可依期望製造。典型地,LED 1〇〇的製 作牽涉到不同的沉積、雷射處理、微影、及蝕刻步驟。 例如,圖26顯示包含沉積在基板(例如,藍寶石、化 合物半導體 '氧化鋅、碳化矽、矽)5〇2上的LED層堆疊的 材料之LED晶圓50 0。此種晶圓市面上可取得。供應者包 括例如 Epistar Corporation, Arima Opt〇electr〇nics
Corporation and South Epitaxy C〇rporation。在基板 502上依序沉積一緩衝層504(例如,一含氮層,諸如GaN 層、AIN層、AlGaN層)、一 η摻雜半導體層(例如,n摻雜
Si : GaN層)506、一電流擴散層508(例如,AlGaN/GaN異質 接面或超晶格)、一發光區域510(例如,InGaN/GaN多量子 井區域)、及一半導體層51 2 (例如,p摻雜Mg: GaN層)。晶 圓500通常具有至少約2英吋的直徑(例如,從約2英吋至 約12英吋,從約2英吋至約6英吋’從約2英吋至約4英
36 201214748 叶’從約2英吋至約3英吋)。 圖 27 顯示包括層 5〇2、504、506、508、510及 512, 以及層520、522、524及526的多層堆疊55〇 ,其通常是 由可被如下說明的壓力及/或熱接合的材料形成。例如,層 520可為-鎳層(例如’由電子束蒸鍍),層似可為一銀 層(例如’由電子束蒸鍵),層524可為—錄層(例如,由電 子束蒸幻,層526可為-金層(例如,由電子束蒸錢)。在 某些實施财,層52G可為較薄的層,而層…則可為較 厚的層。舉例而言,層524可作為擴散阻礙層以減少污染 物擴散進層52。、522及/或524本身。在沉積層“OH 524及526後’多層堆疊55G可被處理以達成一歐姆接觸。 =,堆疊55G可在適當的氣體環境中(例如,氮氣、氧氣、 ^氣形成的氣體)被退火(例如,在從約刪。c至約的 溫度)一段時間(例如,從約3〇秒至約3〇〇秒)。 圖28顯示一多層堆疊6〇〇,其包括具有沉積於其上的 ,曰6〇4 606、608及610的一次黏著基台(例如,錯(諸如 夕明錯)、石夕(諸如多晶石夕)、碳化石夕、銅、銅鶴、金剛石、 始錄)602。次黏著基台6〇2可由例如濺鐘或電鑄形成。層 6〇4係-接觸層且可由例如㈣成(例如,電子蒸幻。層 6〇6係一擴散阻礙層且可由例如錄形成(例如,電+蒸鍵)s。 層6〇8可為一金層(例如,電子蒸鑛),而層610可為至層 6〇8上之金錫接合層(例如,熱蒸鑛,濺鍍 > 在沉積層、 6〇6、6°8及610後,多層堆疊_可被處理以達成—歐姆 接觸。例如’堆疊6GG可在適當的氣體環境中(❹,氣氣、 37 201214748 氧氣、空氣形成的氣體)被退火(例如,在從約3 5 〇。〇至約 5 0 0 C的溫度)一段時間(例如,從約3 〇秒至約3 〇 〇秒)。 圖29顯示由將層526及610接合在一起(例如,使用 焊接,使用低熔點焊接,使用包晶接合)形成的多層堆疊 650。層526及610可使用例如熱機械壓製而接合。作為一 例子,在使層526及610接觸後,多層堆疊65〇可被放到 一壓床並且加壓(例如,使用到約5MPa的壓力,使用到約 2MPa的壓力)、加熱(例如,到從約2〇〇〇c至約4〇〇充的溫 度)。然後,堆疊650可被冷卻(例如,至室溫)並從壓床^ 出0 基板502及緩衝層504至少部分被從堆疊65〇移除 通常,這可使用任何期望的方法達成。例如,如圖3〇所示 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502經由將堆疊65〇(例如,經由; 板502的表面501)曝露於適當波長下的電磁輻射中以部, 地分解層5G4而被移除。據信這導致層5{)4的局部加熱' 導致靠近層504及基板502的介面的層5〇4的材料部分, 解’因而使得基板502可從堆疊65G移除(見下面討論/ 例如H 504係由氮化鎵形成的實施例中,據信包^ 及氮氣的成分被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堆疊可在^ 面501曝露至電磁輻射的期間被加熱(例如,以減少堆^ ㈣中的張力)。堆疊650可由例如將堆疊65〇放到—㈣ 上及/或將堆# 65。曝露至一額外的雷射光源(例如:⑶ 雷射)而被加熱。在表面训曝露至電磁輻射的期間加㈣ 疊㈣可由再凝固減少(例 >,預防)液態鎵。 ::、 38 201214748 堆疊650中積累張力,其可由鎵的再凝固而發生。 在特定實施例中,在曝露至電磁輻射之後,殘餘的鎵 存在並使基板502被接合在堆疊65〇中。在此種實施例中, 堆疊650可被加熱至鎵的熔化溫度以上以使得基板502從 堆疊被移除。在特定實施例中,堆疊650可被曝露於蝕刻 劑(例如,化學蝕刻劑,諸如HC1)以蝕刻殘餘的鎵並移除 基板502。其他移除殘餘的鎵的方法(例如,物理方法)也 可使用。 作為例子’在特定實施例中,表面5 01被曝露於包 括層504的吸收波長(例如,約248奈米,約355奈米)的 雷射輻射。雷射輻射製程被揭露於例如美國專利號碼第 6’420’242號及第6,〇7l,m號,在此-併提供參考。然 /夕層堆疊被加熱至鎵的熔點以上,經由施加側向摩擦 力至基板502上(例如,使用一棉花棒),在該點基板5〇2 及緩衝層504從堆疊被移除。 雷斑¥ :實加例中’表面5〇1的多個部分被同時曝露方 曝^射。在料實施例中,表S5Q1的多個部分被依月 磁:於電磁輻射。可結合使用同時及依序曝露。再者,喝 圖J射Z以圖案的形式(例如,盤旋圖案、圓形圖案、螺友 圖案、周各子圖案、三角圖案、基本圖案、隨機圖案、複菊 些實/期圖案、非周期圖案)被曝露在表面501上。在專 部分。^中’電磁輻射可被掃晦穿過表面501的一或多指 疊領域。特&實施例中,表S 5G1被曝露至電磁輻射的 39 201214748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磁輻射在 一罩A運表面501之前通過 乍為一例子,電磁輻射 過包括一罩簋^丨i 牡判違表面501之前通 幕)的亦、罩幕诸如鉬罩幕,鈹鋼罩 用以盘丄4 系二實施例中,罩幕是一孔徑(例如, 用以截去或成型光束)。光 其間的軍幕之至w、雨㈣ 例如具有被設置在 成為在矣 〃個透鏡。作為另-例子,罩幕可被形 〜、面501上的—圖案的材料,罩幕保留使训的特 ^分破曝露及表面5()1的某些部分未曝露。此一罩幕可 1例如微影製程而被形成。在某些實施例中,電磁輕射 可掃瞄穿過罩幕的一或多個部分。 不希望被理論限制,據信減少在表自5〇1的一給定面 積中被曝露在電磁輻射的表s 5〇1上的區域之至少一個維 又在移除基板502 #期間可限制不想要的裂縫傳播,諸如 裂縫傳播進入堆疊65〇的層5〇4、層5〇6、或其他層,然而 仍容許在基板502及緩衝層5〇4間的介面之裂縫傳播。據 仏右表面501上的電磁輻射的圖形的尺寸太大,則會形成 氣泡(例如,氮氣泡),其會產生會導致不想要的裂縫的局 壓力。例如,在表面501被曝露至在表面501上形成點 或線的雷射輻射的實施例中,點或線的至少一個維度可為 至多約1毫米(例如,至多約500微米,至多約1〇〇微米, 至多約25微米,至多約1 〇微米)的最大值。在某些實施例 中’點的尺寸係從約5微米至約1毫米(例如,從約5微米 至約100微米’從約5微米至約25微米,從約5微米至約 10微米)。 40 201214748 在特定實施例中,當表面501被曝露 疊650振動。不希望被理論限 。、·堆 ^ 儺彳0振動的堆疊650在 疊650曝路至電磁輻射時可增強沿著層5。4與基板⑽ 間的介面的裂縫傳播。通常 · 馀仵被選擇u限制裂縫傳播 進入層5°4(例如,使得實質上沒有裂縫傳播進入層5。4、 506及堆疊650的其他部分)。 在移除基板502之後,部分緩衝層504留在層5〇6的 至少-部分的表面上。來自基板⑽的殘餘材料^如,包 含銘及/或氧)也會出現在緩_ 5()4的剩餘部分及/或層 5〇6的表面。通常希望移除緩衝層5〇4的剩餘部分及㈣ 來自基板502的殘餘物,以曝露層5〇6的表面,並清潔層 506曝露的表面,因為層5〇6(其典型上係由—n捧雜^導 體材料形成)可對電接觸的後續形成展現良好的電性(例 如’期望的接觸電阻)。通常’―或多個製程步驟被用以移 除任何殘餘物及/或緩衝層的剩餘部分,並清潔層5()6的表 面(例如,移除雜質’諸如有機物及/或粒子)。製程可使用 不同的技術及/或技術的結合來實行。其例子包括化學機械 研磨、機械研磨、反應離子蝕刻(例如,利用本質上化學蝕 刻成分)、物理敍刻、及⑽刻。此種方法被揭露在例如
Ghandhi, S., VLSI Fabrication Principles: Silicon & Gallium Arsenide (1 994)中,在此一併提供參考。在特定 實施例中’緩衝層504並未完全移除。反而,在此種實施 例中,這些製程被用以僅移除對應於電導線將被設置(例 如,經由自動對準製程)的位置之部分緩衝層5〇4。 41 201214748 經常,當基板502被移除時,堆疊65〇中張力的量(例 如,由於在堆疊650中的層間的晶格失配及/或熱失配)會 改變。例如,若堆疊650中張力的量減少,區域51〇的峰 值輸出波長會改變(例如,增加)。作為另一例子,若堆疊 650中張力的量增加,區域51〇的峰值輸出波長會改變(例 如’減少)。 為了在移除基板502的期間限制不想要的裂縫,在某 些實施例中’考量基板502的熱膨脹係數,次黏著基台6〇2 的熱膨脹係數,層504、506、508、510、及512的結合厚 度,及/或層504、506、508、510、及512之一或多層的 熱膨脹係數。作為一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5 〇 2及 -人黏著基台6 0 2被選擇’使得次黏著基台6 〇 2的熱膨脹係 數與基板502的熱膨脹係數不同且其差異小於約丨5%(例 如,小於約1 0% ’小於約5%)。作為另一例子,在特定例子 中’基板502及次黏者基台602被選擇,使得次黏著美 602的厚度實質上大於基板502的厚度《作為一補充的例 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層504、506、508、510、512 及次黏著基台602被選擇,使得次黏著基台602的熱膨脹 係數與層504 ' 506、508、510、及512之一或多層的熱膨 脹係數不同且其差異小於約15%(例如,小於約1〇%,小於 約 5%)。 通常,基板502及次黏著基台602可具有任意的厚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502至多約5毫米(例如,至多約3 毫米,至多約1毫米,至多約0. 5毫米)厚。在特定實施例
42 201214748 4 中’次黏著基台602至多約1 0毫米(例如,至多約5毫米, 至多約1毫米’至多約0. 5毫米)厚。在某些實施例中,次 黏著基台602比基板502厚,而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5〇2 比次黏著基台602厚。 在緩衝層504移除及曝露/清潔層5〇6的表面後,層 506的厚度可被減少至使用於發光裝置中的一期望的最終 厚度。舉例而言,這可僅使用機械蝕刻製程或與一蝕刻製 程結合而達成。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清潔層5〇6的曝 露表面後,層506的表面具有每6 25平方釐米至多約1〇 微米(例如,每6. 25平方釐米至多約5微米,每6.託平方 釐米至多約1微米)的平坦度。作為另一例子,在特定實施 例中,在蝕刻/清潔層506的曝露表面後,層5〇6的表面具 有每平方釐米至多約1〇微米(例如,每平方釐米至多約5 微米,每平方釐来至多約丨微米)的平坦度。在特定實施例 中,在蝕刻/清潔層506的曝露表面後,層5〇6的表面至多 約50奈米(例如’至多約25奈米,至多約1〇奈米,至多 約5奈求,至多約1奈米)的RMS粗链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形成根據層506的表面中之圖案 空間地變化的介電函數之前,層5G6的曝露表面可能太粗 &及/或不夠平坦而無法使用奈米微影術以形成具有充分 精嫁度及/或再現性的圖案。為了增強在層5()6的1^_ 確地及/或再現地形成圖案的能力,奈米微影製程可包括在 層506的表面上沉籍 , ,儿積一千坦化層並在平坦化層的表面上沉 積一微影層。例如,圖Ή酿_ a 圖31 ”'、員示在平坦化層7 〇 2被沉積在層 43 201214748 506的表面上且微影層7〇4被沉積在層7〇2的表面上的實 施例,層506的曝露表面505在清潔/蝕刻層5〇6後會較粗 糙(例如,約10奈米或更多的RMS粗糙度)。在某些實施例 中’平坦化層702係由依序沉積的多個層(例如,相同的材 料)形成。 可被選取作為平坦化層702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合物 (例如,Brewer Sciences的DUV_3〇J,抗反射鍍膜,高黏 度可成形聚合物)’而可被選取作為微影層7〇4的材料的例 子包括紫外線硬化聚合物(例如,M〇lecuIaF Imprint,Inc. 的低黏度M〇n〇MatTM)。層702及704可使用任何想要的技 術’例如旋轉塗佈法、氣相沉積法等,而被形成。 舉例而言,層702可為至少約i00奈米厚(例如,至少 約500奈米厚)及/或至多約5微米厚(例如,至多約】微米 厚)。層704可為至少約1奈米厚(例如,至少約1〇奈米厚) 及/或至多約1微米厚(例如,至多約〇. 5微米厚)。 然後,界定部分期望的圖案的模型被壓進微影層且(典 型上利用模型及/或層7 0 4的加熱或紫外線硬化),並以一 部分一部分的方式跨越層704的表面以形成對應於在層 506的表面中的期望的圖案之層704中的凹痕(圖32)。在 某些實施例中,一步通過整個晶圓(例如,整片晶圓奈米微 影技術)。然後,層704被蝕刻(例如,使用反應離子蝕刻, 溼蝕刻)以曝露對應於層704的凹痕部分的層7〇2的部分表 面(圖33)。此種壓印/蝕刻製程的例子被揭露於例如美國 專利號碼第 5,722,905 號及 Zhang et al.,Applied 44 201214748
Physics Letters, Vol. 83, No. 8, pp. 1632-34, ^ 在此併提供參考。典型地,層7〇4中的圖案也留下用以 稱後在製作流程中沉積n接觸的區域。在不同的實施例 中’其他技術(例如,X射線微影、深紫外線微影、極紫外 線微影、濕浸式微影、干涉微影、電子束微影、微影、微 接觸式印刷、自動組裝技術)可被用以創造層7"中的圖 案。 如圖34所示,圖案化的層m被用以作為罩幕,以將 圖案轉移至平坦化| 702(例如,乾钱刻,㈣刻)。乾蝕 刻法的一例子係反應離子钮刻。參考圖35,们〇2及7〇4 接著被用以作為罩幕以將圖案轉移至I咖的表面(例 如,使用乾#刻,祕刻)。如圖36所示,接下來層5〇6、 層702及704的钱刻被移除(例如,使用以氧為基礎的反應 離子飯刻’溼溶劑蝕刻)。 參閱圖37,在某些實施例中,製程可包括沉積一材料 7〇8(例如,金屬,諸如紹、鎳、鈦、鶏)在層702及704的 被敍刻的部分及在層7G4的表面上。如圖38所示,然後層 7〇2及704被钱刻(例如,使用反應離子钱刻,渥姓刻), 留下在層506的表面上的抗钱刻材料7〇8,其可作為用以 將圖案姓刻進入層506的表面的罩幕(圖39)。參閱圖4〇, 然後抗敍刻㈣m可被移除(例如,使用乾㈣,渔钱 刻)。 在某些實施例中,製程可包括在形成層7〇4中的凹痕 之後’在層7G4的表面及在層⑽中的凹痕中沉積(例如, 45 201214748 旋轉塗佈)一抗蝕刻材料(例如, 71 η 'ώ m ΑΧ 夂雜聚合物)710,然後 材# 710被回蝕刻(例如, _ 蝕刻),使得在將抗蝕刻 l 展中時曝路層704的表面(圖41)。 如圖42所示’然後部分層7〇 2及704破蝕刻(例如,使用 應離子巍刻,乾钱刻澄鞋刻),留下抗钱刻材料及在 材料7〇8下方的部分層702及704,其作為一罩幕,用以 將圖案姓刻進入層506的表面(圖43)。參閱圖44,缺❹ 7°2及7°4的剩餘部分及抗㈣材料m可被移除(例如, 使用反應離子㈣’乾钱刻,㈣刻)。在某些實施例中, 移除層708涉及使用電漿製程(例如,敗電漿製程 在圖案已被移轉至n摻雜層5〇6後’一層碟材料可被 設置(例如’旋轉塗佈)至“摻雜層5〇6的圖案化的表面上。 在某些實施例中,磷可披覆地鍍膜在圖案化的表面(實質上 沿著在圖案化的表面中的開口的底部及側壁沒有空隙存在 而鍵膜)。或者,-層封褒材料可被設置在圖案化的η推雜 層506的表面上(例如’由CVD ’濺鍍,由後面蒸鍍的液態 黏接劑懸浮)。在某些實施例中,封裝材料可包含一或多個 磷材料。在某些貫施例中,磷被壓縮以達到少於約2⑽、 少於約15%、少於約10%、少於約5%、少於約以的磷的平 均厚度之厚度均勻性。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峨的封裝材 料可彼覆地鍍膜圖案化的表面。 在介電函數圖案已被創造於n摻雜層5〇6中之後,獨 立的LED晶粒可從晶圓被切割。一旦晶圓處理及晶圓測試 完成,獨立的LED晶粒被分開並準備用以封裝及測試。— 46 201214748 :壁:護步驟及/或預先分開深高台钮刻步驟可被用以減 少在晶圓切割期間發生的對於圖案化led @電及/或光特 性的潜在危害。獨立的LED可為任何尺寸,至晶圓本身的 尺寸’但獨立的LED典型上是正方形或長方形,i邊長介 於約。·-至5践。為了創造晶粒,標準的微影術被用以 定義用^提供裝置電壓的晶圓上的接觸墊之位置,且歐姆 接觸被蒸鍍(例如,使用電子束蒸鍍)到期望的位置上。 雖然製造LED 100的特定實施例已被說明,也可使用 其他_方法。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通1〇〇可被 形成在單-高台上(例如’從包含其他⑽或其他裝置的其 他兩台被分開)。 圖45顯示LED晶圓2〇〇〇,包含一多層堆疊其包括 一基板2_、一層2GG6、一層2004、及-層·2。基板 2008通常可被說明為上述的基板5〇〇,層2〇〇6、之剛及 2002通常可被說明如上述分別關於層5〇6、51〇及⑴。 圖46顯示一多層i鱼聂9ηιπ ’隹且2010,其包括如上述的層2〇〇2、 2004、2006及基板2008。多層堆疊2〇1〇也包括一圖案化 的光阻層2012圖案化的光阻層如2提供一用於選擇的 材料沉積(例如,金屬沉積)的罩幕。圖案化的光阻層2〇12 可形成-重覆的圖案(例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六邊 形、或其他定義的形狀),其決定由高台形成的LED的結果 的截面形狀。 圖47顯示一多層堆疊2016,其包括多層堆疊2010、 及層2018與2020。舉例而言,層2〇18與2〇2〇可為沉積 4Ί 201214748 至多層堆疊2010的上表面上的金屬層。層2〇18及2〇2〇通 常被選擇以可形成對p摻雜GaN層2002的接觸且可接合。 例如’層2020可被選擇以形成一接觸及包括p接觸金屬層 (例如,由鎳、銦錫氧化物(IT〇)、金、鋁、鈦、銅:铑、 鉑或其合金組成的—層)及一平面鏡層(例如,由金、鋁、 I TO、銅、鎢、鉑、氮化鈦或其合金組成的一層)。此外, 也可包括一擴散層(例如,鉑或氮化鈦)以避免或限制在堆 疊中的任何金屬間的擴散或化學反應。例如,擴散層可避 免錫從接合層較快速地擴散。此外,不同的黏著層(例如, 鈦)可被沉積以幫助在多層堆疊的不同層間的固著。層2018 通常可根據接合性質被選擇且作為一接合的介面層。例 如,層2018可包括金、金錫、銀錫、鉛錫、鈀銦、或金鍺。 層2018及2020可使用不同的金屬沉積製程被沉積(例如, 電子束、濺鍍、熱/電阻蒸鍍、或電鍍)。在某些實施例中, 層2018使用濺鍍技術被沉積,層2020使用電子束製程被 /儿積此外,可包括一擴散層(例如,翻或氣化欽)。擴散 層(可避免或限制在堆疊中的任何金屬間的擴散或化學反 應。此外,不同的黏著層(例如,鈦)可被沉積以幫助在多 層堆疊的不同層間的固著。 圆48顯示一多層堆疊2024 ’其係由在多層堆疊2〇16 上執行剝離程序以移除圖案化光阻層2012及層2018及 撕〇被圖案化光阻層2〇12支樓的區域(例如,一層光阻被 加〇與2〇〇2之間的區域)而被形成。被沉積在未 具有光阻層使得金屬被沉積到層2002上的區域(例如,在 48 201214748 層2018及2020沉積前光阻被圖案化及移除的區域)的金屬 層2018及2020保持不變。如此,金屬層2018及2020在 多層堆疊2024的表面上形成一負像的光阻圖案。 圖49顯示一多層堆疊2026,其係由在多層堆疊2024 的區域上沉積一光阻層2028而形成。光阻層2028可延伸 通過金屬層2018及2020的邊緣並在後續的蝕刻期間遮蔽 層 2018 及 2020 。 圖50顯示一多層堆疊2030,包括由基板2008支撐的 高台2032。高台2032可經由例如蝕刻多層堆疊2〇26的層 2002、2004及2006以將金屬層2018與2020的圖案移轉 至多層堆疊2026而形成。例如,高台2〇32可使用包括Π2、 Ar、BC13或SiC14的以氯為基礎的蝕刻液而被蝕刻。高台 2032的高度係由初始的多層堆疊2〇〇〇及沉積層2〇18與 2020的厚度來決定。例如,高台2〇32的高度可為至少約 lmm(例如,至少約2随、至少約3jnm、至少約4_、至少約 5mm、至少約6mm、至少約7mm、至少約8mm、至少約、 至少約10mm)。蝕刻層2002、2004及2006以形成高台2〇32 可增加包括多層堆疊2030及高台2〇32的晶圓的撓性。增 加晶圓的撓性有利於如下討論之將多層堆疊2〇3〇接合^ 一次黏著基台。蝕刻層2002、2004及2006以形成高台2〇32 可形成在包括多層堆疊2〇3〇及高台2〇32的晶圓中之通道 的連接網路。在晶圓中之通道的連接網路也有利於如下討 論之將多層堆疊2030接合至一次黏著基台。 圖51顯示包括由基板2〇〇8支撐的高台2〇35的—多層 49 201214748 堆疊2036。高台2035係經由從高台2032移除光阻層2028 而被形成。層2018的上表面可經過一接合準備製程。例 如,層2018的表面可被化學地清潔、機械地清潔、或利用 電漿、化學或氣體處理以準備用於接合的層。 圖52顯示一多層堆疊2038,包括具有一沉積的接合 層2040的次黏著基台2042。多層堆疊2038可包括相似於 圖28所示之多層堆疊600中的層之層並可被使用相似於上 述的製程而形成。 圖53顯示一多層堆疊2046’其係由將多層堆疊2036 的層2018接合到多層堆疊2038的層2040而形成。層2〇18 及2 0 3 6可使用例如熱機械壓製製程而被接合。不同的溫度 與壓力相關於圖29所示的製程可被選擇如上所述。高台 2 0 3 5所導致的晶圓之增加的撓性使得在被接合的晶圓的晶 圓彎曲與平坦度有較大程度的容許度。在高台2〇35間的空 間可使得被密封在接合介面的氣體擴散進入高台2 〇 3 5間 被蝕刻的通道,因而可減少由在接合介面之密封氣體所導 致之在接合層中的空隙形成。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信空隙 形成會減少接合層的導熱性並減少發光裝置的效率。 圖54及55顯示接合的多層堆疊2046曝露於電磁韓射 (由箭號2048表示)及基板2008的移除。曝露於電磁輕射 2 048及基板2008的移除相似於上述製程。雖然未顯示於 圖45-54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層(例如,如上述相 關於層504)可被設置於基板2008與層20 06之間。在此種 實施例中,曝露於電磁輻射2048至少部分地分解介於基板 50 201214748 2008與層2006間的半導體層,使用基板2〇〇8可被移除。 在特定實施例中’半導體層不出現在層2〇〇6與基板2_ 之間,且部分的層2006被輻射2048分解。 在曝露於電磁輻射的期間半導體材料的分解會在多層 堆疊中產生張力。此外’氣體(例如,氮氣)可作為分解的 產物而被形成。特別是若被密封於分解的層中,此氣體會 產生張力,且若張力夠大,則會發生裂縫或其他不想要的 結果。在咼台2035間存在的區域使氣體可從高台2〇35擴 散並且累積在尚台2035間的蝕刻通道或空間中(也被稱為 氣體累積區域)。在半導體層的分解期間被密封的氣體的擴 散與洩露可減少在多層堆疊中的應力。在某些實施例十, 高台2035間的通道形成穿過晶圓的通道網路,使得氣體經 由延伸至晶圓的邊緣的開口從通道漏出。 在半導體層分解後,基板2008被移除而形成包括支撐 移轉的咼台2053之次黏著基台2042的多層堆疊2〇5〇(圖 55)。在兩台2053從基板2008移轉至次黏著基台2040後, 包括於層2006的η摻雜區域係位於靠近高台2〇53的上 面。在移除基板2008或部分基板2008後,殘餘物2〇52可 保留在高台2053上(見上面有關於圖31及32的討論)。如 圖56所示,一或多個步驟可被用以移除層2〇52及清潔層 2006的表面,而產生高台。移除殘餘物2〇52的方法係關 於圖31及32而被說明。接著,高台2055的層2006的上 表面可被圖案化以從高台2055的總數的至少約1〇%(例 如’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〇%、 51 201214748 至少約6〇%、至少約m、至少約8〇%、至少約9〇%)形成 LED。或者’在晶圓上的所有高台2〇55可被圖案化。在某 些實施例中,LED形成程序相似於上述製程且可包括在如 上述之製程中的變化。通常,至少一硬罩幕層2〇6〇(例如, 低溫氧化物(LT0)、Si〇2、氧化物、SiNx' Ni、絡)被沉積 或成長在高台2055上。光阻層2〇58被沉積在至少—硬罩 幕層2_上以形成如圖57所示的多層堆疊2056。圖案使 用上述的壓印製程被壓印至光阻層2〇58。壓印製程可為一 個高台-個高台的製程(例如,圖案被壓印至一高台,秋 模型2062被移動到不同的高台且圖案被壓印至不同:” 台)。若使用-個高台-個高台的製程,在壓印之前模= 2一062可被對準或對齊高台m3以決定高台別㈡的定向及 南度。或者’其他微影技術可被用以將表面圖案化。 在使用一硬質模M 2 〇 6 2的實施例已被說明時,在 化時可選擇性地使用符合高台形貌的撓性罩幕或模型。保 角罩幕可包括一層,諸如一薄臈或其他材料,其係撓性的: “2:=在約―及,之間的厚度的錦層。 •圖案化期間使用繞性模型,模型符合高二 面並移轉圖案進入—或多個高台的層2058的表面如表 :性:型可大於晶圓且所有高台可在單一步驟中被圖宰 由於模型的撓性’通過晶圓之高台高度 :吏罩幕被對準於獨立的高台而可被接受。此外,次::: 。2042可包括諸如一金屬(例如,銅鶴) 得包括宾A 1 恍注材科,使 … 5的次黏著基台2042及模型在壓印期間折 52 201214748 彎並符合。 光阻層2058中的圖案(如s 59所示)使用例如上述方 法(圖60)被移轉至至少—硬罩幕層咖中及至部分層 2〇〇6中。上述之不同的圖案可被用以將層2_圖案化。 光阻層2G58及2G6G的剩餘部分可被移除,接著沉積 接觸層。圖61顯示多層堆疊2066,包括圖案化表面的層 麵及沉積的接觸層2068與2〇7〇。接觸層2〇68及· 可被沉積如上述。接觸層2(m使得對層2嶋容易歐姆接 觸。在某些實施例中,接觸層2〇7〇被覆地將層謂中的 圖案鑛膜。層2006(例如’由紹、欽、鎳、銦錫氧化物(ιτ〇)、 ,、銅、錢、翻或其合金組成的—層)也可包括一或多個黏 者層(例如,鈦)及/或一或多個擴散障礙層(例如,鎳、氮 化鈦、鉑)。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信接觸層2㈣%例如,金、 銘、銀)使電流散佈變得容易,並減少沿著接觸層的歐姆加 熱。或者,接觸層可在上述相關於圖57_59的圖案化步驟 之前被沉積。在接觸層在圖案化之前被沉積的實施例中, 層2006的圖案化區域從接觸區域被分開。在某些實施例 中,歐姆接觸沉積及圖案化步驟被自動對準。 圖62顯示獨立的裝置2〇723及2〇72b,其經由晝線及 切割製程、晶片切割製程、雷射切割製程、或其他分開技 術。獨立製置2072a及207扎可被封裝。獨立裝置2〇72a 及2072b的封裝包括形成焊線(例如,金、鋁),其從封裝 上的金屬接觸區域(例如,金、鋁、銀)延伸至金屬墊或軌 道(例如,金、鋁、銀)以形成對LED的電接觸(例如,球形 53 201214748 接合、楔形接合)。獨立裝置2〇72a及2〇 MM. Si f?· i -f9l Jfr. @ 封裝也包括 將裝置焊接(例如1晶粒製程)到封裝内部的 使用於黏晶粒製程中的焊料可為例如金錫、船錫、金録、 銀錫、或其他谭料。封裝也可包括一抗反射錄膜窗謂, 以使得從LED發射的光更有效地自封裝漏出。 △雖然上述圖45_62令說明的製程包括曝露及圖案化高 台2063的表面以一個高台一個高么 u。 调円D地形成UD,其他實施 例可同時包括將多個高台的表面圖案化。例如,如圖63所 不’一平坦化| 2073(例如,光阻層、聚亞醯胺層、聚合 物層、或氧化物層)可被沉積到支樓高台m5的次黏著基 。2042上。平坦化層2〇73被平坦化以大約與如圖μ所示 的高台2055同高(例如,與層2006的上表面同—平面或一 般高)。用以將平坦化層2〇73平坦化的技術通常隨著被選 用為層20 73的材料而改變。例如,若平坦化層2〇73包括 光阻光阻可被機械地或熱機械地壓平以形成一平坦表 面。在另一例子中,若平坦化層2073包括氧化物,氧化物 可被研磨(例如’經由-CMP製程)’以將表面平坦化並曝 露層2006的上表面。 在形成實質上平坦的表面後,硬罩幕層2〇76及光阻層 2075被沉積至多層堆疊2074上。光阻層2〇75使用上面討 論的技術之一被圖案化如圖66及67所示。此製程將圖案 移轉至晶圓的本質部分。例如,若罩幕2〇77大於晶圓,整 個晶圓在單一製程中被圖案化。若罩幕2〇77未覆蓋整個晶 圓,罩幕2077可逐步穿過晶圓以將圖案移轉至光阻層 54 201214748 2075。然後,曝露於光阻層2075中的圖案使用上述的蝕刻 製程被移轉至至少一個硬罩幕層2076及層2006。在將層 2006圖案化後,硬罩幕層2076及平坦化層2073被移除以 形成如圖68所示之多層堆疊2077。例如,平坦化層2〇73 可使用氧電漿蝕刻、溶劑清洗、或化學蝕刻而被移除。 雖然圖45-68中的上述製程包括曝露及圖案化高台 2063的表面以使用微影技術一個高台一個高台地形I LED ’其他實施例可包括使用其他技術將高台的表面圖案 化。例如,如圖69-74所示’自動組合單層的粒子可被用 以將高台2055的表面圖案化。多層堆疊2〇56(圖69)被浸 入至溶液2G91中,其包括球殼的微米大小的膠粒或珠 2092(圖70)。微米大小的膠粒的例子包括聚合物珠(例如, 聚苯乙烯珠)及介電質珠(例如,氧化物或藍寶石珠或 者,液體可在-旋轉塗佈製程中被給與在多層堆疊的表面 上。為了使全部的界面能量最小化,粒子自動組合於小滴 的表面上(圖71)°當溶液從高台2055的表面蒸發,單層 的珠2092保持在高台表面上。 曰 目動組合陣列的珠的排列順 序可根據包括例如溫度、珠2G92在溶液讀中的百分比、
濕度、乾燥度、及基板哎矣A 土取忒表面的佈局的多個因素而不同。 多個尺寸的珠也可被用w Μ山 被用以耠出不同的超晶格圖案。此外, 根據乾燥技術,自動組合可 Γ產生具有不規則的顆粒邊界的 依順序排列的顆粒。在某此眚 甘呆些貫施例中,不平衡 可使得奈米粒子自純^^ ^ # 。成複雜周期圖案、非周期圖案、 準晶體相結構圖案、或稍為 為雜亂的周期圖案。不想要被理 55 201214748 論:制,據信此種圖案可使得有效的光沒取變得容易。在 尚台2055的表面上形成自動組合陣列的珠2〇92,一薄層 的材料2093(例如,金屬層,諸如錄、鈦、鎮、或絡)被二 積在高台2055的表面上(圖72)或在諸如二氧化矽層的其 他硬罩幕層。珠2G92及由珠2G92支撐的部分層2G93係使 用例如一蝕刻製程或剝離製程被移除。由珠2〇92支撐的部 分層2093的移除產生在層2〇93的剩餘部分中的珠的排列 的負像(圖73 20 20)。然後,層2〇93可被用以作為一罩 幕層以蝕刻層2006。在將圖案移轉至層2〇66之後,層2〇93 可被移除以形成如圖74所示的多層堆疊2〇96。雖然球形 珠已說明如上,更一般地球形珠可表示在相似的自動組合 製程中使用的任何型式的奈米粒子。通常,奈来粒子可被 描迷為具有在一維度上至少約〇. 〇lmm(例如,至少約 〇· 1mm、至少約0. 5mm、至少約imm、至少約2龍、至少約 5mm、至少約10mm)的長度的粒子。雖然上述粒子形狀為球 形,可使用其他形狀的粒子。 如上所述’基板2008可經由將層曝露於電磁輻射以將 多層堆疊2046中的層分解而從高台2032被分解。在某此 實施例中’電磁輻射束的形狀係根據高台2055的形狀被選 擇。例如,如圖75所示,一光束的電磁輻射2090可被選 擇以重疊高台的至少一邊(例如,高台的至少二邊、高台的 至少一邊及另一高台的另一邊、等)。在此例子中,一加長 的光束逐步連續地曝露高台的各部分(例如,部分 2080a-d)。在另一例子中’如圖76所示,光束被形塑以符 56 201214748 合或大致符合高台的截面形狀。在此例子中, 台2055的實質部分或重疊高台,高二 门 σ 且间σ係一個兩台一個高 台地被曝露。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台_的高度可穿過晶圓的表面 而變化。例如,由於初始多層堆疊2〇〇〇或其他沉積層(例 如’層2018及2020 )的沉積厚度不均勻,高度會不同。由 於不均勻的平坦化,高台2〇55的高度也會不同。此外,由 於晶圓中的彎曲,高台2。55高度與定向可穿過晶圓而變 化。在某些實施例中,高台2055的高度在圖案化高台2〇55 的表面前被制訂以形成led。微影技術被補償以考量穿過 晶圓的高台2055的高度與定向之差異。例如,一系統可制 訂穿過晶圓的全部厚度變化、扭曲、焦平面偏差 '或局部 厚度變化’並根據測量調整微影技術。 在某些實施例中,存在於初始多層堆疊2〇〇〇中的彎曲 量會使其難以將多層堆疊2〇〇〇接合至一次黏著基台。在此 例子中,其有助於在將多層堆疊接合至一次黏著基台 之前將晶圓中的彎曲減少至可接受的量。#多層堆疊被蝕 刻以在晶圓上形成高台時,在沉積層(例如,層2〇〇2、2〇〇4、 及2006)中的應力被減少且晶圓2〇〇〇的撓性增加。當晶圓 的撓性增加,晶圓的彎曲可減少。因此,為了減少彎曲至 一可接受的程度,若干高台可被選擇並蝕刻進入晶圓或者 蝕刻深度(可能延伸進入基板2〇〇8)可被選擇使得彎曲實質 上被減少。選擇的蝕刻晶圓以形成高台及減少晶圓非平面 性可為一迭代的程序。例如,部分的晶圓2〇〇〇可被專用於 57 201214748 f曲減)且未被用於LED形成,且多個蝕刻通道可被迭代 地蝕刻進入晶圓2000的專用部分,直到晶圓2〇〇〇中的彎 曲被適當地減少°在其他實施例中,& 了在移除彎曲的其 他區域中外,同台隔離蝕刻在晶圓2 〇 〇 〇的移除扭曲的部分 中不同(例如’不同深度)。 雖然在上述某些實施例中,從單一高台形成的LED被 封裝。多個高台被分類並分開成為—群,使得由不同的鄰 近南台形成的複數led被包括於一封裝的裝置中。這可提 供過剩的優點,使得若某些高台在使用時未形成起作用的 裝置或失效,封裝裝置仍可產生光。此外,此技術可被用 於比最後的LED尺寸小的格子(例如,〇 5mm)上以建構較大 的各種矩形形狀(例如,16χ9、4χ3、及1><;1)的LED。此外, 可產生不同的顏色(例如’紅、綠、藍)或波長的光之多個 LED可被封裝為相同的封裝。 雖然在某些上述實施例中,最初由基板(例如,基板 2008)支撐的多個高台被移動使得高台被單一次黏著基台 (例如,次黏著基台2042)支撐,高台也可改以被移動至多 個不同的次黏著基台或被放置在另一基板或裝置上的期望 的位置。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台的形狀可被選擇以符合或大約 符合微型顯示器的形狀。例如,高台的長寬比可被選擇為 16x9或4x3以符合近似比例的微型顯示器,例如,投影微 型顯示器。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高台可被個別地以各Led表示顯 58 201214748 示器,例如投影顯示器’中的一像素而定址於電力網路。 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由基板支撐的沉積層被蝕刻以形 成高台,在某些實施例中部分基板也可被蝕刻。這可進一 步增加晶圓的撓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如圖77A所示,LED 1802的接觸佈 局包括二導電墊1804a及1 804b與導電栅(或指狀 物)1 806 ’其從導電墊1804a及1804b延伸向LED 1 082的 中心區域。被連接到導電墊1804a及1804b的焊線(未顯示) 提供電流及電壓給LED 1802。導電柵1806將電流從導電 墊1804a及1804b散佈至LED 1802的上表面1808。當限 制由接觸覆蓋的表面1808的量時,栅1806使電流可充分 地散佈穿過上表面1 808。 圖77B顯示包括導電墊1804a及1804b及導電柵1806 的LED 1 802的上視圖。在某些實施例中,導電墊1804a及 1804b的寬度可比導電柵1806的寬度大。墊1804a及1804b 的較大的寬度可使得墊1804a及1804b作為電力匯流排並 將較大量的電力沿著匯流排散佈至柵1806。墊1804a及 1 804b及柵1 806的寬度係可關於LED 1802的尺寸及/或可 根據其他因子’諸如微影及製程參數。 例如,LED的尺寸範圍在一邊上可從約〇. 5mm至約 lcm。如上所述’ LED 1 802的長寬比也可改變。導電墊1804a 及1804b的寬度可為例如約5〇μιη至約500μιη,而柵 1806 的寬度可為例如約1μιη至約50μιη。導電墊18〇4a及1804b 及柵1806的高度可根據例如將被供應至LED的電流及電力 59 201214748 或根據 >儿積及製程參數而改變。例如,導電塾.18 0 4 a及 1804b及柵1806可為約〇. 1μιη至約1〇μιη高。 通常,柵1 806可依期望改變長度及形狀。如圖77β所 示,柵1806可為矩形並從導電墊18〇4a及18〇4b延伸向 LED 1 802的中心區域。或者,柵18〇6可具有不同的形狀, 諸如正方形、三角形、或梯形。 圖78A至78C顯示接觸結構的另一例子。在此例子中, 多個柵1812延伸穿過LED 1810的整個長度,將導電墊 1804a連接到導電墊1804ba接觸柵1812具有關聯的電阻 η、厚度tb、及長度卜根據導電墊18〇4a及18〇4b及接觸 柵1812的LED 1810的電流分佈特性可由將結構簡化為如 圖78C所示的等效電路模型而被評估。 LED 1810的長寬比可影響系統的電流損失。i8i〇 的長寬比,L’可根據下面所示之方程式計算: L = ylAb/a 長度乘上寬度),a及 16x9長寬比的LED, 其中,A是晶粒表面面積(例如, b係晶粒的長寬比。例如,對於具有 a=l6 且 b=9 〇 所述為了使在LED中產生的光 面’接觸栅1812不覆蕞 个復盍LED 1810的整個表面。因為招 僅覆蓋一部分的UD 1810 + 扪衣面接觸電阻被除以表面 蓋率/,如下面方程式所示
Pn.
Pn-Jf
60 201214748 評估穿過接面的電流密度可根據如下面所述的方程式而被 其中,Λ係接面飽和電流,τ為@ 1馮絕對溫度。上述的評 估忽略在橫向電流散佈中的η型材料的貢獻。不過,因為 接觸的導電率遠大於η型材料的導電率,⑨常電流散佈主 要發生在金屬接觸中。例如,接觸導電率^型材料導電 率的比率可在從約1 〇 0至約5 〇 〇的範圍中。 在一相似的系統中(但在墊之間無限大地分開),若計算 在順向偏壓中被執行(例如,匕.>>WVe)且若穿過串列電阻的電 壓降遠大於kT/e(例如,(‘+〜小〜〆从叫, 然後在接面的電流密度分佈的線性逼近可根據下面方程式而 被評估 = +e-{L~x),L^ 其中,//係在墊下方的電流密度,χ係從墊起的距離, 而Zs係電流散佈長度,如下面方程式所示 4 =^PP-c +Pn-clf^Pptp +p„t„)tm lpm 此s平估叙设在整之間係無限遠地分開。不過,對於無 限遠分開的線性逼近,對於各別墊的解可被加在一起。上 述程序導入接近晶粒令心的誤差,但據信並不重大地改變 物理趨勢。 最小值的電流密度會出現在裝置的中心X=z/2且可根 據下面方程式而被評估 61 201214748 -L/2L· 2t/11 J{L/2) 2e~ini> 其中,均勻性因子被評估如方程式所示
U 。一人//, J(〇) 1+e- 對於具有相同表面面積的a私 _ . 檟的曰曰粒,從一正方形的形狀換 成具有長寬比a’b的一矩形形狀,其中接觸柵係沿著短 邊,最小值的電流密度增加且均勾性因子被修正如下面方 程式所示 •/Abia JL=2Jle J(0) i + 如此,均勻性增加因子可被評估如方程式所示 S = U'/U = -l + e UlLs .e^r(l~^ l^e-^Ta/Ls 例如,均勻性增加因子’ ^ 對於正方形的情況(例 如,a = b)具有一最小值S=卜對於16χ9的矩形假設下面 的值 U. 2 · l〇-6QCm (金),pp_c=1. 〇 · 1〇_3iW,
U 10 3Ω(:ιη,η 接觸 pP=5.(rncm,Pn-c:i.〇 · 10-4cm2, ρη=5.〇 表面覆蓋率10%’及p-、n”與金屬的厚度〇·3μιη' 3 〇叩 及2叩(在21〇%覆蓋率下)。然後,h等於1.4_。若晶粒具 有A=25imi2的表面面積。在正方形的情況中^〇 325,同時 在16x9的情況中V,=0.5,或均勻性增加因子pi 54 ,亦 即電流均勻性增加54%。 如此,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信對於LED使用矩形形狀 可有益於電流散佈。經由在部分的接觸之下包括—絕緣層 62 201214748 820(例如 氧化物層,圖79A),接觸電阻率可選擇地 或附加地被改變以増強電流散佈。如圖79A及OB所示, 絕緣層1820(由虛線指示)被包括在部分的橋下方。 絕緣層1820在柵的頂部(例如,接近墊18⑷具有較大的 寬度,並且朝向晶粒的中心區域逐漸變薄。等效電路圖係 顯示於圖79B。 接觸電阻率通常比例於接觸面積。例如,接觸電阻率 在接觸面積減小時增加如下面方程式所示 feff 2w 2xwb f ΞΙ 其中’ W係柵的重複率(例如,每單位面積的柵的數 於在’邑緣層182〇的下方’接觸的面積在最靠近墊 1804a及1804b的接觸的邊卜赫, 小當㈣18()43及1嶋 ^離增加時增加。由於接觸面積的差異, 較高,且朝…中心逐漸減小 接觸電阻率的差異可強制電流行進的 * 擠,增加通過表面的光發射之诗,厂机擁 電流散佈長度可根據下列方程式被評估並減少效率劣化。 4 1的接面電流密度可由下列方程式被評估 最小值電流係在裝置的中心( 下列方程式評估 在可根據 U2 :2人 -jdx/Ls(x) 63 201214748 對於圖79B所示的結構的電流均勻性因子可根本下列 方程式評估 in -jdx/2Ls(x) u = = _ - Ά〇) ~jdx/2Ls(x) 1 + e u 如上所述’氧化物層1820可強制電流流向接觸的末端 (例如,朝向晶粒的中心區域),增加電流散佈。氧化物層 1820也會減少在吸光接觸(light absorbing contacts)下 方的光的產生’使得產生的光的較大百分比從LED的表面 發出。 圖80A及80B顯示墊1804a及1804b、接觸1830、及 氧化物層1820(由虛線指示並被設置在部分接觸1830下方) 的另外的配置。在此,接觸1 8 3 0也是一端逐漸變細。雖然 圖8 0 A所示為被線性地逐漸變細,其他的逐漸變細的方法 也可使用。線性的逐漸變細維持類似於圖79A所示的接觸 1812的接觸面積之全部接觸面積,且在晶粒中心的接觸寬 度近似於栅1812的寬度的一半(圖79A),同時在墊處的接 觸寬度係3倍大於圖79A所示的寬度。氧化物可以較高的 角度逐漸變細’使得接觸電阻在墊處為最大值且在晶粒中 心處為最小值。接觸電阻朝向晶粒中心減小,且柵電阻較 靠近墊時減小。接觸與絕緣層的逐漸變細有助於強制電流 流向晶粒中心。局部的散佈長度可根據下列方程式評估
Ls{x) = ^Pp-c +^Pn-c/f){L'^rPptP+P„tn)tm /(2pm /(3-Ax/L)) 對於上述電流分佈的相似的積分公式可被用以評估圖
64 201214748 80A及80B所示的結構之電流分佈。 圖81顯示一附加的接觸結構1801的上視圖且圖81B 及81C顯示其截面圖。導電接觸1 836延伸朝向晶粒中心, 但未連續地覆蓋在柵18〇4a及18〇4b間的LED的上表面。 一絕緣層1 834係位於[ED的頂部及在接觸的内部的金屬接 觸1836之間。接觸ι836及絕緣層i834兩者均是一端逐漸 變細。箭號1837表示從金屬接觸1836進入晶粒表面的電 流散佈。 圖82顯示根據前述方程式對於不同的接觸及配置以 被評估的正規化接面電流密度作為在柵18〇4a及18〇4b間 的正規化距離的函數之圖式185〇β線1856表示對於具有 矩形柵且沒有氧化物的正方形晶粒的電流密度,線1858表 不對於具有矩形柵且沒有氧化物的矩形晶粒的電流密度, 線1 860表示對於具有矩形柵及逐漸變細的氧化物的矩形 晶粒的電流密度,線丨862表示對於具有逐漸變細的栅及逐 漸變細的氧化物的矩形晶粒的電流密度。圖式185〇顯示對 於在部分接觸下方的矩形晶片及氧化物層兩者的電流密度 分佈的改善。 圖83Α顯示—附加的接觸結構18〇3的上視圖,圖83Β 顯示其截面圖。絕緣層l8〇5a及18〇5b係分別位於LED的 頂部與金屬墊18〇4a及1804b之間。絕緣層1805a及1805b 係分別位於部分的金屬墊1804a及1804b下方,朝向晶粒 邊緣’使得部分的金屬墊1804a及1804b分別被絕緣層 1 805a及1 805b支撐,且部分的金屬墊1804a及1 804b被 65 201214748 發光二極體的頂表面支撐。氧化物層18〇5&及18〇5b減少 在吸光金屬墊1804a及1804b下方的光的產生,使得較大 百分比的產生的光從LED的表面發出。雖然上述實施例包 括單一組從金屬墊1804a及1804b延伸的接觸,也可使用 多組接觸。例如,第二組接觸可從連接至金屬墊18〇4的該 組接觸延伸等等。再者,雖然氧化物層已被說明,最普遍 地’層可由任何適當的電子絕緣材料(例如,氮)形成。 圖84顯示接觸1899的一例子的尺寸且可被用以評估 在η接觸内的電輸送。假定接觸丨899將均勻的電流密度 Λ分配於接觸期間D 1 870中。將被接觸傳送的全部電流可 被估計如下列方程式所示
Anax - JqDL 此最大值電流在對應於可如下列方程式所示被估計的 電流密度之接觸(在墊處)的頂部流動
^ max 二—_ L 在距柵的末端的任何距離χ,電流密度可被評估如下 列方程式所示
r ~ J〇D
WT dx 早位長度的電壓降可被評估如下列方程式 ~WT~ 且每單位長度產生的熱可被評估如下列方程 办—~WT—~ 下列方程式 積刀上面方程式全部的電壓降可被評估如 66 201214748 所示
y _ J〇DRL2 c ~ 2WT J_在概中產生的全部的熱可被評估如下列方程式所示 Qc —WT— 田全4產生的熱有相當的數量時,均勻電流的假設會 被打破,裝置的效率也會(例如,裝置過熱)。因此,將最 大值電流密度(電流密度通常線性比例於長度)、電壓降(電 壓降通常比例於正方形|度)、及/或產生的熱(產生的熱通 吊比例於長度&立方)最小化是被期冑的。根據上述關係, 具有較多但較短的柵的一矩形9χ16晶粒具有分別由一因 子3/4、9/16、及27/64減小的a、b、及c。因為柵的數 目係由一因子3/4增加,據信全部產生的熱會被一因子 9 /1 6減少。 圖85顯示一封裝的LED裝置189ι通常,封裴應可 使光收集更容易,同時也提供晶粒機械及環境的保護,並 使在粒中產生的熱散逸。如上所述’ LED i謂包括導電 墊1804a及1804b,其使電流被散佈至多個接觸指1812並 散逸至LED表面。多個焊線1892纟UD與封裝間提供電流 路徑。焊線可由諸如金、紹、銀、銘、銅、及其他金 屬或金屬合金的各卿電材料製作m包括多個齒狀 結構1謝以從封裝的底部表面將電流運㈣封裝的頂部 表面,以使得表面容易安奘名Φ牧 匇女褒在電路板上。齒狀結構1894包 括一中央區域及一電鍍層。中本 电观席T央£域可由一耐火金屬例如 67 201214748 鎢組成且可較厚(例如,約ΙΟΟμπ!至約1_)。中央區域可 被錢上諸如金的導電金屬。電鍍層的厚度範圍可從約0.5叫 至約1 Ομιη,並提供支持較高電力水平的電流路徑。此外, 封裝包括被封裝在LED晶粒上的透明覆蓋物1896以在不使 用封裝材料時保護圖案化表面506(圖36)。透明覆蓋物 18 9 6使用例如在熔爐中熔化的玻璃粉而被附著至封裝上。 或者,覆蓋物1896可使用例如一焊帽或環氧樹脂而被連 接。透明覆蓋⑼1896彳進-步鑛上-❹層抗反射鍛膜以 增加光穿透率。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信沒有封裝材料層會 使得在圖案化表面的LED 100中每單位面積上有更高的可 容許的電力負#。對於標準的LED而言,封裝材料的劣化 可為一般的失效機制且可經由不使用封裝材料層而被避 免。封裝的裝置1890可被安裝在電路板上、在另一裝置 上、或直接在一散熱器上。 圖86顯示被放置在散熱器裝置上的封裝裝置i刪的 散‘”、模型。封裝的裝置189°被-核心板1 900支撐,其包 括附者在散熱器的絕緣及導電區域(例如,使用諸如銘或銅 的金屬的導電區域)。例如,封裝裝置189〇可使用焊錫(例 如,包括金錫、錄錫、錄錫、銦錫、麵銀錫、錯锡銀的焊 料)或使用導電環氧樹脂(例如,銀膠)被附著於核心板 ^板1 900被一層散熱金屬19〇2及小型散熱片⑽4 l牙。例如’核心板1 900可使用焊錫(例如,包括金錫' 錫、銦錫、銦銀錫、鉛錫銀的焊料)或使用環氧樹 月曰(例如’銀膠)被附著於散熱金屬聰上。在此模型中假 201214748 ‘設當熱朝向散熱器散逸時熱從封裝的材料散体 表示熱從封裝的裝置_散逸出的角度 1 906通常隨著材料特性及系 政佈角又 J生罝佈局而改蠻。 度1906可對在散埶-中的 變散佈角 τ仕U中的不问層而改變。具 薄片的熱阻可根據下列方程式評估 又dx · 洲_ 办 ί _ dx 1 K〇 S/ K0 (S' + 2χίιαιθ)2 其中’ Kti係導熱率及5«,係在 f ^ '、 件頂部的熱前(heat front)的尺寸。積分產生電阻率的下列方程式 R = ___1
Sf(Sf + 2άΧεαιθ) 在矩形的情況中’此電阻率 &田 干』钣。十异產生圖87所示的 結果。圖87顯示對一大厚度及 序厌及45散佈角的系統的
Rth-r⑴angle/Rth_squere(其中Rth係熱阻)的計算的比率。去長寬 比增加,熱阻會下降。例如,若正方形晶粒系統具有^c/w 的熱阻且其被期望散逸3W的功率,則接面溫度(假定室溫 25°C )可為25 + 20*3 = 85。(:。不過,相同面 相|』面積及相同之散逸 的熱的矩形晶粒典型上將具有較低的接面溫度。圖88顯示 接面溫度作為長寬比的函數的圖式。據信較低的接面溫度 對於減少波長位移及較高的裝置效率是令人期望的。 如上所述’對LED使用矩形形狀(例如,相較於正方形) 可提供特定優點。優點可包括下列—或多個。矩形咖可 容許每單位面積較大數目的焊線,增加會被輸入至咖的 電力》矩形形狀可被選擇以符合像素或微型顯示器的特別 的長寬比,因而消除對複雜的光束整型光學的需求。矩形 69 201214748 形狀也可改善從LED的熱散逸及減少由於裝置過熱而失效 的可能性。 因為從晶圓切割的獨立LED的截面僅稍大於[ED的發 光表面面積,許多獨立且可分開編址的LED可在一陣列中 被緊密包裝在一起。若一 LED不生作用(例如,由於大的缺 陷),則因為獨立的裝置被緊密地包裝,故其不會重大地降 低陣列的效率。 雖然特定實施例已被說明,其他實施例仍然可能。 作為一例子,雖然對發光裝置及關聯層的特定厚度在 上面被討論,其他厚度也是可能。通常,發光裝置可以有 任何想要的厚度,在發光裝置内的獨立層可以有任何想要 的厚度。典型地,多層堆疊122内的層的厚度被選擇,藉 以增加光學模與發光區域13〇的空間重疊,以增加從在區 域130中產生的光的輸出。對於在發光裝置中的特定層= 例示厚度包括下列。在某些實施例中,層丨34可具有至小 約lOOnm(例如,至少約200nm、至少約3〇〇⑽、 主少約 400nm、至少約5〇〇nm)及/或至多約1 〇微米(例如,至夕約 5微米、至多約3微米、至多約ί微米)的厚度。在特=實 施例中,層128具有至少約10nm(例如,至少約巧帅疋 少約40nm)及/或至多約!微米(例如,至多約夕 約ΙΟΟηιη)的厚度。在某些實施例中,層 至夕 具有至少約 lOrim(例如,至少約50nm、至少約1〇〇nm)及/或至多兵' 米(例如,至多約500nm、至多約25〇nm)的厚度。在9 1微 施例中,光產生區域130具有至少約1〇nm(例如,特定實 70 201214748 25nm、至少約50nm、至少約l〇〇nm)及/或至多約5〇〇nm(例 如’至多約250nm、至多約150nm)的厚度 作為一例子,雖然發光二極體已被說明,其他具有上 述特點(例如,圖案、製程)的發光裝置可被使用。此種發 光裝置包括雷射及光放大器。 作為另一例子,雖然電流散佈層132已被說明為從n 摻雜層134的一隔離層,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流散佈層可 與層13 4 (例如,一部分)整合。在此種實施例中,電流散 佈層可為層134的較高的n摻雜部分或在(例如,A1GaN/GaN) 間的異質接面以形成2D電子氣。 ^作為再一例子,雖然特定半導體材料已被說明,其他 半導體材料也可使用,通常,任何半導體材料(例如, 半導體材料、有機半導體材料、⑪)可被使用於發光裝置。 其他光產生材料的例子包括InGaASP' A1 InGaN、A1GaAS、 _Α1Ρ。有機發光材料包括小分子諸如三棍化铭(Alq3)及 共軛聚合物諸如多[2—曱氧基_5_ (2_乙基_己氧基)_ U — 苯乙稀]或MEH-PPV。 雖然大面積LED已被說明,LED 邊長小於標準的約為300微米的 作為一補充的例子, 也可是小面積LED(例如, LED)。 作為另-例子,雖然根據圖案而空間地變化的介電函 數已被說明’纟中圖㈣由孔形成’圖案也可以其他方式 形成。例如,圖案可被形忐& 為在適§的層中連續的裂紋及/ 或不連續的裂紋。再者,在變 變化的介電函數中的圖案可不 71 201214748 使用孔或裂紋而達成。例如,具有不要的介電函數的材料 可在適當的層中被圖案化。也可使用此種圖案的結合。 作為再一例子,雖然層126已被說明為由銀形成,也 可使用其他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層126係由可將撞擊 至反射材料的層上之由光產生區域產生的光的至少約已⑽ 反射的材料形成,反射材料的層係介於材料的支撐及多層 堆疊之間。此種材料的例子包括分散式布拉格反射鏡堆疊 及各種金屬及合金,諸如鋁及含鋁的合金。 作為另一例子,支撐120可由種種材料形成。支撐12〇 可被形成的材料的例子包括銅、銅鎢、氮化鋁、碳化矽、 氧化鈹、金剛石、TEC、及鋁。 作為一補充的例子,雖然層! 26已被說明為由散熱材 料形成,在某些實施例十,發光裝置可包括一隔離層(例 如,被設置在層126及次黏著基台丨2〇之間),其作為一散 熱器。在此種實施例中,層126可由或可不由可作為散熱 器的材料形成。 作為再一例子,雖然介電函數中變化的圖案已被說明 為除了利用整個光產生區域外僅延伸進入n摻雜層134(其 貫質上可減少表面再結合載子損失的可能性),在某些實施 例中,介電函數的變化圖案可延伸超過η摻雜層的範圍 (例如,進入電流散佈層132、光產生區域13〇、及/或ρ摻 雜層128)。 作為另一例子’雖然空氣會被設置於表面11〇及蓋玻 片140間的實施例已被說明,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空氣或 201214748 除了空氣外的材料可被設置於表面11〇及蓋玻片i4〇間。 通常’此種材料具有至少約i及少於約15(例如少於約 1.4、少於約U、少於約U、少於約的折射率。此 種材料的例子包括氮氣、空氣、或者某個較高導熱性的氣 體。在此種實施例中,表面u。可或可不被圖案化。例如, 表面110可不被圖案化但可被粗糙化(亦即,具有小於 的不同尺寸及形狀的隨機分佈特徵)。 作為另 <列子,雖然包含沉積及平坦化與微影層的钱 刻的實施例已被說明,纟某些實施例中,—前圖案化的餘 刻罩幕放在n掺雜半導體層的表面上。 作為再-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蝕刻罩幕層可被設 置在n摻雜半導體層與平坦化層之間。在此種實施例中, 方法包括移除至少一部分的蝕刻罩幕層(例如,以在對應於 n摻雜半導體層中的圖案的蝕刻終止層中形成圖案)。 作為補t的例子,雖然表φ J i 0被a案化且平滑的 實施例已被說明,在某些實施例令,表面110可為圖案化 且粗糙(亦即,具有小於λ/5、小於λ/2、小於λ的不同尺寸 及形狀的隨機分佈特徵)。再者,在特定實施例中,開口 150的側壁可為粗輪(亦即,具有小於^、小於^、小於 λ曰的不同尺寸及形狀的隨機分佈特徵),且表^ ^。是或不 疋粗I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開〇丄5 〇的底部表面可 為粗知(亦即’具有小於λ/5、小於λ/ 2、小於λ的不同尺寸 及形狀的隨機分佈特徵)。表面丨丨〇、開口 i 5〇的側壁、及 /或開口 15 G的底部表面可由例如钱刻(例如,渔姓刻、乾 73 201214748 蝕刻、反應離子蝕刻)而被粗糙化。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作 粗糙表面1 1 〇及/或開口丨50的側壁,相關於原子般平滑的 表面’可增加光線最後以小於由Snei i,s定律給定的臨界 角的角度照射並將被及取的可能性。 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某些實施例中,次黏著基台可被 加工以包括彈簧結構。不想被理論限制,據信此種彈簧鈇 構可減少在基板移除時破裂。 作為再一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令,次黏著基台可被〜 吸s平台(例如,聚合物、金屬泡沫)支撐。不想被理論限 制,據彳§此種吸音結構可減少在基板移除時破裂。 作為一補充的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在移除前 被處理(例如,蝕刻、磨粗、喷砂)。在特定實施例中,層 的厚度被選擇,使得在移除基板與緩衝層前,多層堆疊的 機械軸貫質上位於靠近(例如,少於約5 〇 〇微米、少於 約100微米、少於約Π)微米、少於約5微米)在p摻雜半 導體層及接合層的介面處。在特定實施例巾多個部分的 基板破分開移除(例如,以減少破裂的可能性)。 作為另一例子,雖然緩衝層從η推雜半導體層被分開 (<]如,在基板上成長的一緩衝層,及被分開地成長在緩衝 的n#雜半導體層),在某些實施例中,取而代之可 "°層例如’單-層可由在基板上首先沉積一較低推 例一如’未摻雜)的半導體材肖,接著(在—製程中)沉積 一較高摻雜(η摻雜)的半導體材料而形成。 作為再-例子,雖然基板由包括將基板表面曝露於電 74 201214748 磁輕射(例如,雷射光)的一製程而被移除的實施例已被說 明,在某些實施例中,其他方法可被用以移除基板。例如’ 基板的移除可包含蝕刻及/或研磨基板。在特定實施例中, 基板可被蝕刻及/或研磨,然後被曝露至電磁輻射(例如, 雷射光)。 作為一補充的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沉積平坦化 層之後〉儿積微影層之前,平坦化層的上表面可被變平。例 如在加熱平坦化層(例如,以一加熱板)時,一平坦的物 體,諸如一光學平板,可被放置在平坦化層的上表面。在 某些實施例中,一壓力可被施加(例如,使用一物理上的重 量或夾具)以幫助平坦化的製程。 作為另一例子,在某些實施例中,基板在被移除前可 被處理。例如,基板可被置於從蝕刻、拋光、磨粗、及喷 砂中選擇的一或多個製程中。在特定實施例令,處理基板 可包括將基板圖案化。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基板包括在 基板上沉積一抗反射鍍膜。因為鍍膜可減少電磁輻射的反 射’ ¥使用包含將基板曝露於電磁輻射的基板移除製程 時’此種抗反射鍍膜可容許例如較大區域的基板被移除。 在特定實施例中’在基板表面上的一圖案也可被用以達成 抗反射效果。 在某些實施例中,發光裝置可包括被鍍在表面110上 的一磷光材料、覆蓋層140及支撐142。 在特定實施例中,發光裝置可包括一覆蓋層14〇,其 具有被設置於其中的磷光材料。在此種實施例中,表面11 〇 75 201214748 可或可不被圖案化。 在可選擇的實現過程中,光產生區域13〇發射的光是 ’或气光’或藍光)’且磷光層18。包括紅色碟光材料(例 如L2〇2S:Eu )、綠色填光材料(例如,ZnS:Cu,mn)、 及藍色磷光材料(例如,(Sr,Ca,Ba,Mg)ie(p〇4)6Ci:Eu2+)。 其他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發光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2A-2D係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3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4A係LED的上視圖的概略圖式。 圖4B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5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6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7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8A及8B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9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10係一光學顯不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11係一光學顯示系統的概略圖式。 圖12係具有圖案化表面的LED之截面圖。 圖13係圖2的LED的圖案化表面的上視圖。 圖14係以具有圖案化表面的LED的汲光效率做為失調 參數的函數之圖式。 76 201214748 圖15係LED的圖案化表面的F〇urier轉換的概略圖 式。 圖1 6係以具有圖案化表面的LED的汲光效率做為最近 鄰居距離的函數之圖式。 圖1 7係以具有圖案化表面的LED的汲光效率做為填充 因子的函數之圖式。 圖18係LED的圖案化表面的上視圖。 圖19係具有不同的表面圖案的LED的汲光效率之圖 式。 圖20係具有不同的表面圖案的LED的汲光效率之圖 式。 圖21係具有不同的表面圖案的LED的汲光效率之圖 式。 圖22係具有不同的表面圖案的LED的汲光效率之圖 式。 圖23係與LED的輻射發射光譜相比的具有不同的圖案 化表面的兩LED的Fourier轉換的概略圖式。 圖24係以具有不同的表面圖案的LED的汲光效率做為 角度的函數之圖式。 圖25係具有圖案化表面及在圖案化表面上的磷層之 LED的側視圖。 圖26係多層堆疊的截面圖。 圖27係多層堆疊的截面圖。 圖28係多層堆疊的戴面圖。 77 201214748 圖29係多層堆疊的截面圖。 圖30係繪示基板移除程序的側視圖。 圖31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2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 3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4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 5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6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7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8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39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0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1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2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 3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 5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6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7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8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49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0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1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2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 3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78 201214748 圖54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5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 6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7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8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59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 0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1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2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 3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4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 5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 6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 7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8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69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0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1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 2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3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4係多層堆疊的部分截面圖。 圖7 5係晶圓的透視圖。 圖7 6係晶圓的透視圖。 圖77A係LED的透視圖。 79 201214748 圖77B係LED的上視圖。 圖78A係LED的上視圖。 圖78B係LED的部分截面圖。 圖78C係等效電路圖。 圖79A係LED的上視圖。 圖79B係等效電路圖。 圖80A係LED的上視圖。 圖80B係等效電路圖。 圖81A係LED的上視圖。 圖81B係LED的部分截面圖。 圖81C係LED的部分截面圖。 圖82係接面電流密度的圖式。 圖8 3 A係多層堆疊的上視圖。 圖83B係LED的部分截面圖。 圖84係接觸的圖式。 圖85係封裝的LED的圖式。 圖86係封裝的LED及散熱片的圖式。 圖8 7係光阻的圖式。 圖88係接面溫度的圖式。 在不同的圖式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元件。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系統 50 、 1106 、 1500 ; 表面 55、110、501 ;
80 201214748 陣列60 ; LED 100、mo、1410、1420、1430、1810 ; 次黏著基台 120、602、2040、2042 ; 多層堆疊 122、550、600、2010、2016、2024、2026、 2036 、 2046 、 2038 、 2046 、 2056 、 2077 、 2096 ; 接合層124 ; P摻雜層126 ; 鎮摻雜(p摻雜)GaN層128 ; 光產生區域130 ; 電流散佈層132 ; η摻雜半導體層134、506 ; η側接觸墊136 ; Ρ側接觸墊138 ; 覆蓋層140 ; 支撐142 ; 封裝材料144 ; 開口 150 ; 磷光層180 ; 基板 500、502、2008 ; 緩衝層504 ; 電流擴散層508 ; 發光區域510 ; 半導體層512 ; 層 520、522、524、526、604、606、608、610、704、 81 201214748 2002 、 2004 、 2006 、 2018 、 2020 、 2066 、 2093 ; 堆疊650 ; 平坦化層702、2073 ; 抗蝕刻材料7 0 8 ; 光學顯示系統 1104、1 600、1 700、1710、1 720、1 770 ; 導線111 5 ; 透鏡 1120、1712、1 722、1724、1 726 ; 微型顯示器1130 ; 成像面1131 ; 冷卻系統151 0 ; 感測器1 520 ; 均勻化機1 702 ; LCD 面板 1728、1 730、1 732 ; 棱鏡17 3 4, 投射透鏡 1 735、1 755、1795 ; 光束 1 736、1 790 ; 全反射稜鏡1 752 ; 平面鏡1 754 ; DLP 面板 1756 ; LCOS 面板 1 772、1 776、1780 ; 偏極分光器1 774、1778、1782 ; 接觸結構1 803 ; 導電墊 1 804a、1804b ; 絕緣層 1 805a、1805b、1 834 ;
82 201214748 . 柵 1812 ; 接觸 1 830、1836、1899 ; 氧化物層1 820 ; 焊線1892 ; 齒狀結構1894 ; 覆蓋物1 896 ; 小型散熱片1 904 ; 核心板1 9 0 0 ; 散熱金屬1 902 ; 封裝裝置1890 ; 散佈角度1 906 ; 光阻層 2012、2028、2058、2075 ; 金屬層 2018、2020 ; 電磁輻射2090 ; 高台 2032 、 2035 、 2055 、 2063 ; 晶圓2000 ; 輻射2048 ; 殘餘物2052 ; 硬罩幕層2060、2076 ; 硬質模型2062 ; 接觸層 2068、2070 ; 獨立裝置2072a及2072b ; 溶液209 1 ; 珠 2092 ; 83 201214748

Claims (1)

  1. 201214748 七、申請專利範圍:L —種發光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的多層堆叠,其包括由一基板支撑的複數 平台,至少某此华二034^ , 、一 口匕括半導體層與量子井包圍區域; 將姓刻的多層堆疊接& Ε , 且接合至一次黏著基台; 移除基板;及 從至少一平台形成至少一發光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方法 至少一個在一側上至少約為l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方法 至少一個在一側上至少約為3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至少一個在一側上至少約為4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至少一個在一側上至少約為5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至少一個在一側上至少約為6ππη。 7.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括一 III-V族半導體層。 8. 如申晴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 導體層包括一氮化物。 9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 導體層包括一氮化鎵化合物。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的方法,其中,發光裝置 其中,複數平台中 其中,複數平台中 其中,複數平台中 其中,複數平台中 其中,複數平台中 其中,半導體層包 其中,I π-v族半 其中,III-V族半 85 201214748 係一發光二極體。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移除基板 包括將丰導體層曝露於電磁輕射以部分地分解半導體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的方法,其中,電磁輻射 暴露部分的平台。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的方法 與平台的一邊緣重疊。 I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方法 與平台的至少二邊緣重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方法 相對的邊緣。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方法, 與平台的至少三邊緣重疊。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方法 與平台的所有邊緣重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項的方法 形狀大體上與平台的形狀匹配。 19.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光裝置之前處理平台的上表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 一平台的表面圖案化。 其中,電磁輻射 其中’電磁輻射 其中,二邊緣係 其中,電磁輻期 其中’電磁輻系 其中,電磁束存 更包括在形成香 更包括在將至少 21.- 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物件, — 從第-物件形成-第=切複數平U 成第-物件,其令第二物件包括一: 86 201214748 , 黏著基台,支撐複數平台的至少某些平台。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第二物件 不包括基板。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平台包括 量子井包圍區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複數平台 的一特定平台在一側上至少約為1 mm。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複數平台 的一特定平台在一側上至少約為3mm。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平 台在一側上至少約為4mm。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平 台在一側上至少約為5mm。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平 台在一側上至少約為6mm。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方法,其中,平台包括 一半導體層。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的方法,其中,半導體層 包括一 III-V族半導體層。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的方法,其中,III-V族半 導體層包括一氮化物。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的方法,其中,III-V族 半導體層包括一氮化鎵化合物。 33. —種方法,包括: 87 201214748 提供一多層堆疊,包括一基板及一半導體層; 触刻至少部分的多層堆疊以提供一触刻的多層堆疊, 其包括複數氣體累積區域; 將蝕刻的多層堆疊接合至一次黏著基台; 將半導體層曝露於電磁輻射以部分地分解半導體層, 其中將半導體層曝露於電磁輻射產生氣體,且氣體累積在 氣體累積區域中。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的方法,其中,氣體累積 區域形成一連接的網路。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連接的網 路延伸至多層堆疊的邊緣。 88
TW100139915A 2004-07-22 2005-07-01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TW20121474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96,606 US7344903B2 (en) 2003-09-17 2004-07-22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4748A true TW201214748A (en) 2012-04-01

Family

ID=3596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9915A TW201214748A (en) 2004-07-22 2005-07-01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TW094122358A TWI361496B (en) 2004-07-22 2005-07-01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2358A TWI361496B (en) 2004-07-22 2005-07-01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344903B2 (zh)
CN (2) CN102610721A (zh)
TW (2) TW201214748A (zh)
WO (1) WO2006023088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886B (zh) * 2012-06-25 2015-09-2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TWI585911B (zh) * 2015-08-12 2017-06-01 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感應器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805457B (zh) * 2022-07-22 2023-06-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1302B2 (en) 2003-04-15 2004-12-14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US7274043B2 (en) * 2003-04-15 2007-09-25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systems
US7521854B2 (en) * 2003-04-15 2009-04-21 Luminus Devices, Inc. Pattern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related to the same
US7211831B2 (en) * 2003-04-15 2007-05-0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patterned surfaces
US7105861B2 (en) * 2003-04-15 2006-09-12 Luminus Devic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structures
US20040259279A1 (en) * 2003-04-15 2004-12-23 Erchak Alexei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s
US7083993B2 (en) * 2003-04-15 2006-08-01 Luminus Devices, Inc. Methods of making multi-laye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7166871B2 (en) * 2003-04-15 2007-01-23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systems
US7074631B2 (en) * 2003-04-15 2006-07-1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s
US7262550B2 (en) * 2003-04-15 2007-08-28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utilizing a physical pattern
US7667238B2 (en) * 2003-04-15 2010-02-23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7098589B2 (en) * 2003-04-15 2006-08-29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high light collimation
US7084434B2 (en) * 2003-04-15 2006-08-01 Luminus Devices, Inc. Uniform color phosphor-coated light-emitting diode
US7344903B2 (en) * 2003-09-17 2008-03-18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US7450311B2 (en) * 2003-12-12 2008-11-11 Luminus Devices, Inc. Optical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7255805B2 (en) * 2004-01-12 2007-08-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hotonic structures, devices, and methods
DE102005016592A1 (de) * 2004-04-14 2005-11-24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euchtdiodenchip
US20090023239A1 (en) * 2004-07-22 2009-01-22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US20060038188A1 (en) 2004-08-20 2006-02-23 Erchak Alexei A Light emitting diode systems
US20060043400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Erchak Alexei A Polariz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170100B2 (en) 2005-01-21 2007-01-30 Luminus Devices, Inc. Packaging designs for LEDs
US7692207B2 (en) * 2005-01-21 2010-04-06 Luminus Devices, Inc. Packaging designs for LEDs
US10374120B2 (en) * 2005-02-18 2019-08-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igh efficiency solar cells utilizing wafer bonding and layer transfer to integrate non-lattice matched materials
US20070045640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Erchak Alexei A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8101498B2 (en) * 2005-04-21 2012-01-24 Pinnington Thomas Henry Bonded intermediate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670951B2 (en) 2005-06-27 2010-03-02 Intel Corporation Grid array conn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5066836B2 (ja) * 2005-08-11 2012-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696796B2 (ja) * 2005-09-07 2011-06-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80099777A1 (en) * 2005-10-19 2008-05-0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US20070243703A1 (en) * 2006-04-14 2007-10-18 Aonex Technololgies, Inc.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for epitaxial growth on laminate substrates
US7655957B2 (en) * 2006-04-27 2010-02-02 Cree, Inc. Submounts for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s a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s including the same
US7376303B2 (en) * 2006-07-20 2008-05-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tical coupling assembly
US20080038913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of forming aluminum-free wire bond pad and pad so formed
TWI398015B (zh) * 2006-12-26 2013-06-01 發光二極體之製造方法
US8110425B2 (en) * 2007-03-20 2012-02-07 Luminus Devices, Inc. Laser liftoff stru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US7732301B1 (en) 2007-04-20 2010-06-08 Pinnington Thomas Henry Bonded intermediate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278190B2 (en) * 2007-05-30 2012-10-02 Luminus Devices, Inc. Methods of forming light-emitting structures
US7551826B2 (en) * 2007-06-26 2009-06-23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Integrated circuit employing low loss spot-size converter
KR100872678B1 (ko) * 2007-07-23 2008-1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20090278233A1 (en) * 2007-07-26 2009-11-12 Pinnington Thomas Henry Bonded intermediate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20110059788A (ko) * 2008-09-24 2011-06-03 루미너스 디바이시즈, 아이엔씨. 독립적으로 전기적으로 어드레스가능한 구획을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WO2010044888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Luminus Devices, Inc. Remote light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CN101740331B (zh) * 2008-11-07 2012-01-25 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固体激光器无损剥离GaN与蓝宝石衬底的方法
CN102246326B (zh) * 2008-12-15 2015-01-0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元件
JP2010223715A (ja) * 2009-03-23 2010-10-07 Shiro Sakai 光検出器及びスペクトル検出器
WO2011040975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Luminus Devices, Inc. Arrays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9558954B2 (en) 2010-04-22 2017-01-31 Luminus Devices, Inc. Selective wet etching and textured surface planarization processes
US9055687B2 (en) * 2010-08-20 2015-06-0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put/output circuits and devices having physically corresponding status indicators
US8563334B2 (en) * 2010-09-14 2013-10-22 Tsmc Solid State Lighting Ltd. Method to remove sapphire substrate
CN102130285B (zh) * 2010-11-03 2012-12-26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JP5404596B2 (ja) * 2010-12-27 2014-02-05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82399B (zh) * 2011-08-09 2016-1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
KR101552994B1 (ko) 2012-08-31 2015-09-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90494A (ko) 2017-02-03 2018-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판 구조체 제조 방법
WO2018148116A1 (en) 2017-02-09 2018-08-16 Polyone Corpora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vinyl halide
US10622519B2 (en) 2018-03-30 2020-04-14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Reduction of surface recombination losses in micro-LEDs
US10468552B2 (en) * 2018-03-30 2019-11-05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High-efficiency micro-LEDs
TWI708104B (zh) * 2018-05-16 2020-10-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顯示陣列
US11515299B2 (en) 2018-05-16 2022-11-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rray
CN111933768B (zh) * 2019-04-25 2022-05-06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一种垂直集成单元二极管芯片
CN110454612B (zh) * 2019-08-27 2024-03-12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细菌扫描水龙头
US11309464B2 (en) 2019-10-14 2022-04-19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Micro-LED design for chief ray walk-off compen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3513A (en) 1962-08-08 1966-12-20 Texas Instruments Inc Semiconductor radiant diode
US3922706A (en) 1965-07-31 1975-11-25 Telefunken Patent Transistor having emitter with high circumference-surface area ratio
US3739217A (en) 1969-06-23 1973-06-12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Surface roughening of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s
US4864370A (en) 1987-11-16 1989-09-05 Motorola, Inc. Electrical contact for an LED
US5246657A (en) * 1987-12-03 1993-09-21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of making polyolefin fiber
US5126231A (en) 1990-02-26 1992-06-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cess for multi-layer photoresist etching with minimal feature undercut and unchanging photoresist load during etch
JPH0442582A (ja) 1990-06-08 1992-02-13 Eastman Kodak Japan Kk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
US5073041A (en) 1990-11-13 1991-12-17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Integrated assembly comprising 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array with Fresnel microlenses
US5300788A (en) * 1991-01-18 1994-04-05 Kopin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bars and array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H04264781A (ja) 1991-02-20 1992-09-21 Eastman Kodak Japan Kk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
US5359345A (en) 1992-08-05 1994-10-25 Cree Research, Inc. Shuttered and cyc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5724062A (en) 1992-08-05 1998-03-03 Cree Research, Inc. High resolution, high brightnes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and producing the same
US5363009A (en) 1992-08-10 1994-11-08 Mark Monto Incandescent light with parallel grooves encompassing a bulbous portion
EP0621936A4 (en) * 1992-09-09 1996-01-10 Massachusetts Inst Technology Replicated-in-place internal viscous shear damper for machine structures and components.
EP0614255B1 (en) 1993-03-04 1997-09-10 AT&T Corp. Article comprising a focusing surface emitting semiconductor laser
US5376580A (en) 1993-03-19 1994-12-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Wafer bonding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layers
JPH06338630A (ja) 1993-05-28 1994-12-06 Omron Corp 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当該発光素子を用いた光学検知装置、光学的情報処理装置、光結合装置及び発光装置
TW253999B (zh) 1993-06-30 1995-08-11 Hitachi Cable
US5366140A (en) * 1993-09-30 1994-11-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atterned array of uniform metal microbeads
JP3311116B2 (ja) 1993-10-28 2002-08-05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製造装置
US5600483A (en) 1994-05-10 1997-02-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ree-dimensional periodic dielectric structures having photonic bandgaps
US5631190A (en) 1994-10-07 1997-05-20 Cree Research,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efficiency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resulting diode structures
US5633527A (en) 1995-02-06 1997-05-27 Sandia Corporation Unitary lens semiconductor device
US5814839A (en) 1995-02-16 1998-09-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current adjusting layer and a uneven shape light emitting reg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DE19629920B4 (de) 1995-08-10 2006-02-02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San Jose Licht-emittierende Diode mit einem nicht-absorbierenden verteilten Braggreflektor
US5779924A (en) 1996-03-22 1998-07-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rdered interface texturing fo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0878720B2 (en) 1996-09-24 2011-06-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using the device
DE19640594B4 (de) 1996-10-01 2016-08-04 Osram Gmbh Bauelement
US5834331A (en) 1996-10-17 1998-11-1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thod for making III-Nitride laser and detection device
US5955749A (en) 1996-12-02 1999-09-2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ght emitting device utilizing a periodic dielectric structure
FR2758890B1 (fr) 1997-01-29 1999-02-26 Thomson Multimedia Sa Dispositif optique de polarisation
US6388264B1 (en) 1997-03-28 2002-05-14 Benedict G Pace Optocoupler package being hermetically sealed
GB9710062D0 (en) 1997-05-16 1997-07-09 British Tech Group Opt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6784463B2 (en) 1997-06-03 2004-08-31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III-Phospide and III-Arsenide flip chip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6340824B1 (en) 1997-09-01 2002-01-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a fluorescent material
US6071795A (en) 1998-01-23 2000-06-0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paration of thin films from transparent substrates by selective optical processing
US6265820B1 (en) 1998-01-29 2001-07-24 Emagin Corporation Heat removal system for use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having high brightness
US6091085A (en) 1998-02-19 2000-07-1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GaN LEDs with improved output coupling efficiency
US6504180B1 (en) 1998-07-28 2003-01-07 Imec Vzw And Vrije Universite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rface textured high-efficiency radiating devices and devices obtained therefrom
US6335548B1 (en) 1999-03-15 2002-01-01 Gentex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radiation emitter package
JP3525061B2 (ja) 1998-09-25 2004-05-1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6307218B1 (en) 1998-11-20 2001-10-23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Electrode structures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6429583B1 (en) 1998-11-30 2002-08-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ba2mgsi2o7:eu2+, ba2sio4:eu2+, or (srxcay ba1-x-y)(a1zga1-z)2sr:eu2+phosphors
JP3469484B2 (ja) * 1998-12-24 2003-11-25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44800B1 (en) * 1998-12-30 2004-06-0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nitride based laser diode arrays on an insulating substrate
US20010042866A1 (en) 1999-02-05 2001-11-22 Carrie Carter Coman Inxalygazn optical emitters fabricated via substrate removal
JP2000323797A (ja) 1999-05-10 2000-11-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22207B1 (en) 1999-05-24 2001-04-24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Diffusion barrier for increased mirror reflectivity in reflective solderable contacts on high power LED chip
TW437104B (en) 1999-05-25 2001-05-28 Wang Tien Ya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122103A (en) 1999-06-22 2000-09-19 Moxtech Broadband wire grid polarizer for the visible spectrum
US6288840B1 (en) 1999-06-22 2001-09-11 Moxtek Imbedded wire grid polarizer for the visible spectrum
US6534798B1 (en) 1999-09-08 2003-03-1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rface plasmon enhanced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the same
US6517995B1 (en) 1999-09-14 2003-02-1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abrication of finely featured devices by liquid embossing
US6500694B1 (en) 2000-03-22 2002-12-31 Ziptronix, Inc. Three dimensional device integr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device
US6287882B1 (en) 1999-10-04 2001-09-11 Visual Photonics Epitax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a metal-coated reflective permanent substrate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614056B1 (en) 1999-12-01 2003-09-02 Cree Lighting Company Scalable led with improved current spreading structures
JP5965095B2 (ja) 1999-12-03 2016-08-10 クリ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Cree Inc. 内部および外部光学要素による光取出しを向上させた発光ダイオード
US6410942B1 (en) 1999-12-03 2002-06-25 Cree Lighting Company Enhanced light extra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icro-LED arrays
JP2001177145A (ja) 1999-12-21 2001-06-29 Toshiba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rp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73537B1 (en) 1999-12-22 2003-06-03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Highly reflective ohmic contacts to III-nitride flip-chip LEDs
US6885035B2 (en) * 1999-12-22 2005-04-26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Multi-chip semiconductor LED assembly
EP1263626A2 (en) 2000-03-02 2002-12-11 Donnelly Corporation Video mirr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an accessory module
JP4060511B2 (ja) 2000-03-28 2008-03-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の分離方法
JP4643794B2 (ja) 2000-04-21 2011-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DE10051465A1 (de) 2000-10-17 2002-05-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auf GaN-Basis
GB0011749D0 (en) 2000-05-17 2000-07-05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Light-eminating devices
JP3934851B2 (ja) 2000-05-23 2007-06-20 日本食品化工株式会社 新規シクロテ゛キストリン・ク゛ルカノトランスフェラーセ゛、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酵素を用いるシクロテ゛キストリンの製造方法
US6853663B2 (en) 2000-06-02 2005-02-0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Efficiency GaN-bas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4024994B2 (ja) 2000-06-30 2007-12-1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3906653B2 (ja) * 2000-07-18 2007-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45507B (en) 2000-07-20 2001-07-11 United Epitaxy Co Ltd Roughened interface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6661028B2 (en) 2000-08-01 2003-12-09 United Epitaxy Company, Ltd. Interface texturing f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6998281B2 (en) 2000-10-12 2006-02-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olid state lighting device with reduced form factor including LED with directional emission and package with microoptics
US6650044B1 (en) * 2000-10-13 2003-11-18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Stenciling phosphor layers on light emitting diodes
TW579608B (en) 2000-11-24 2004-03-11 High Link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forming electrode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4461616B2 (ja) * 2000-12-14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素子の転写方法、素子保持基板の形成方法、及び素子保持基板
JP5110744B2 (ja) 2000-12-21 2012-12-26 フィリップス ルミレッズ ライティ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80607A (ja) 2001-01-10 2002-09-27 Toyoda Gosei Co Ltd 発光装置
US6703780B2 (en) 2001-01-16 2004-03-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 ceramic output coupl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794684B2 (en) 2001-02-01 2004-09-21 Cree, Inc. Reflective ohmic contacts for silicon carbide including a layer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nickel,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6791119B2 (en) 2001-02-01 2004-09-14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cluding modifications for light extraction
TW490863B (en) * 2001-02-12 2002-06-11 Arima Optoelectronics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D with uniform color temperature
US6468824B2 (en) 2001-03-22 2002-10-22 Uni Light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metallic substrate
US6746889B1 (en) * 2001-03-27 2004-06-08 Emcore Corporation Opto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US6522063B2 (en) 2001-03-28 2003-02-18 Epitech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0853410B1 (ko) 2001-04-11 2008-08-21 소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소자의 전사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자의 배열방법,화상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6574383B1 (en) 2001-04-30 2003-06-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put light coupler using a pattern of dielectric contrast distributed in at least two dimensions
US6709929B2 (en) * 2001-06-25 2004-03-23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s of forming nano-scale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non-photolithographically defined nano-channel templates
JP2003017751A (ja) 2001-06-28 2003-01-17 Toyoda Gosei Co Ltd 発光ダイオード
US6740906B2 (en) * 2001-07-23 2004-05-25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cluding modifications for submount bonding
US6692979B2 (en) 2001-08-13 2004-02-17 Optoic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abricating optoelectronic IC modules
DE10147887C2 (de) 2001-09-28 2003-10-2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Halbleiterbauelement mit einem Kontakt, der eine Mehrzahl von voneinander beabstandeten Kontaktstellen umfaßt
US6812503B2 (en) 2001-11-29 2004-11-02 Highlin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DE10158754A1 (de) 2001-11-30 2003-06-1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chtemittierendes Halbleiderbauelement
CN1202578C (zh) * 2001-12-07 2005-05-18 洲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具有金属基板的半导体元件
TW576864B (en) * 2001-12-28 2004-02-21 Toshiba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light-emitting device
JP3802424B2 (ja) 2002-01-15 2006-07-2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141563A1 (en) 2002-01-28 2003-07-31 Bily Wang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with fluorescent cover
CN100405619C (zh) 2002-01-28 2008-07-23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支持衬底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279718B2 (en) * 2002-01-28 2007-10-09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LED including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US6869820B2 (en) 2002-01-30 2005-03-22 United Epitaxy Co., Ltd. High efficiency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833667B2 (en) 2002-02-27 2004-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r portable terminal unit using thereof
US6943379B2 (en) 2002-04-04 2005-09-13 Toyoda Gosei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US6849558B2 (en) 2002-05-22 2005-02-0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Replication and transfer of microstructures and nanostructures
US20030222263A1 (en) 2002-06-04 2003-12-04 Kopin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light-emitting diodes
US20040140474A1 (en) * 2002-06-25 2004-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bonding the same
US6878969B2 (en) 2002-07-29 2005-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6649437B1 (en) 2002-08-20 2003-11-18 United Epitaxy Company,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igh-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TW541732B (en) 2002-08-28 2003-07-11 Arima Optoelectronics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D having transparent substrate
US6762069B2 (en) 2002-11-19 2004-07-13 United Epitaxy Company,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on non-transparent substrate
US7750059B2 (en) * 2002-12-04 2010-07-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solution for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to reduce impri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US20040130263A1 (en) * 2003-01-02 2004-07-08 Ray-Hua Horng High brightness le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141828B2 (en) * 2003-03-19 2006-11-28 Gelcore, Llc Flip-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a thermally stable multiple layer reflective p-type contact
US20050191419A1 (en) * 2003-04-11 2005-09-01 Helt James M.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s
US7211831B2 (en) * 2003-04-15 2007-05-0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patterned surfaces
US7074631B2 (en) * 2003-04-15 2006-07-1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s
US7521854B2 (en) * 2003-04-15 2009-04-21 Luminus Devices, Inc. Pattern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related to the same
US7084434B2 (en) * 2003-04-15 2006-08-01 Luminus Devices, Inc. Uniform color phosphor-coated light-emitting diode
US6831302B2 (en) * 2003-04-15 2004-12-14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US7083993B2 (en) * 2003-04-15 2006-08-01 Luminus Devices, Inc. Methods of making multi-laye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7262550B2 (en) * 2003-04-15 2007-08-28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utilizing a physical pattern
US7274043B2 (en) * 2003-04-15 2007-09-25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systems
US7098589B2 (en) * 2003-04-15 2006-08-29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high light collimation
US7105861B2 (en) * 2003-04-15 2006-09-12 Luminus Devic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structures
US7166871B2 (en) * 2003-04-15 2007-01-23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systems
KR100483049B1 (ko) * 2003-06-03 2005-04-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직구조 질화갈륨계 발광다이오드의 제조방법
US7015117B2 (en) * 2003-07-14 2006-03-21 Allegi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processing of gallium nitride
US6847057B1 (en) 2003-08-01 2005-01-25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6958494B2 (en) 2003-08-14 2005-10-25 Dicon Fiberoptic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current spreading layer
US7341880B2 (en) * 2003-09-17 2008-03-11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US7344903B2 (en) * 2003-09-17 2008-03-18 Luminus Device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US7012279B2 (en) * 2003-10-21 2006-03-14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Photonic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05064666A1 (en) * 2003-12-09 2005-07-1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ly efficient gallium nitride bas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via surface roughening
US7450311B2 (en) * 2003-12-12 2008-11-11 Luminus Devices, Inc. Optical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50205883A1 (en) * 2004-03-19 2005-09-22 Wierer Jonathan J Jr Photonic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886B (zh) * 2012-06-25 2015-09-2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TWI585911B (zh) * 2015-08-12 2017-06-01 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感應器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805457B (zh) * 2022-07-22 2023-06-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48602A1 (en) 2008-10-09
CN102610721A (zh) 2012-07-25
CN101048855B (zh) 2012-05-23
US7344903B2 (en) 2008-03-18
US20050059179A1 (en) 2005-03-17
WO2006023088A2 (en) 2006-03-02
TWI361496B (en) 2012-04-01
CN101048855A (zh) 2007-10-03
TW200605416A (en) 2006-02-01
WO2006023088A3 (en) 200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14748A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TWI356505B (en) Optical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7341880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US82174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structures
US7737450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systems
US8426872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systems including optical display systems having a microdisplay
US8162526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7667238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20060043400A1 (en) Polariz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375080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20090023239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cesses
WO2005060586A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stru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