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4273A - Information proces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proces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4273A
TW201214273A TW100116856A TW100116856A TW201214273A TW 201214273 A TW201214273 A TW 201214273A TW 100116856 A TW100116856 A TW 100116856A TW 100116856 A TW100116856 A TW 100116856A TW 201214273 A TW201214273 A TW 2012142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tent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6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Matsubara
Toyohide Isshi
Aramu Mine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427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4Wireless input, i.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tails of wireles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for poin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Description

20121427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及程式。 【先前技術】 以往,例如在下列的各專利文獻中記載有以行動電話 等的移動機器來進行非接觸的無線通訊時,實現所望的動 作之系統。並且,在專利文獻1 0中記載有利用無線通訊的 電子筆的構成。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〇〇9-374〇1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7-316925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〇〇9-25 997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9-49871號公報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第2003 /2 1 8 75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6]特開2009-23 (Η69號公報 [專利文獻7]特開2005-100050號公報 [專利文獻8]特開2008·97151號公報 [專利文獻9]特開2008· 1 48 1 48號公報 [專利文獻特開2007-299 1 34號公報 【發明內容】 -5- 201214273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然而,記載於上述專利文獻1〜1 0的技術,皆只能設 想是只將顯示資訊顯示於畫面上,因此將一方的機器所保 有的內容等的各種資訊實行於另一方的機器側時,難以在 轉送對方的機器側視覺性地容易視認該等的資訊。 於是,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迷問題而硏發者,本發明的 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在轉送內容等的各種資訊時,可在轉 送對方的機器側視覺性地容易視認該等的資訊之新穎且被 改良的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及程式。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觀點,則可提供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其係與第1通訊對方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 通訊; 資訊取得部,其係藉由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的通 訊來取得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 顯示處理部,其係進行用以顯示上述資訊取得部所取 得的內容資訊之處理;及 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內容資訊。 又,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爲在上 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播放中的動畫內容’上述顯示部可使 在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播放中的上述動畫內容自播放途 中顯示。 -6- 201214273 又,上述通訊部係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一起和第2 通訊對方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通—訊’ 可具備: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上述內容 資訊發送至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之資訊發送部。 又,可具備:檢測出上述顯示部上的操作之操作檢測 部, 上述資訊發送部可在對顯示於上述顯示部的上述內容 資訊的操作被檢測出時,發送上述內容資訊。 又’上述資訊發送部可變換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 保有的上述內容資訊的形式來發送。 又,上述資訊發送部可發送本身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 訊之中,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未保有的內容資訊。 又,可具備:檢測出上述第1及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 的位置之位置檢測部, 上述資訊發送部可按照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上述 第2通訊對方裝置的距離來變更發送至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 置的內容資訊。 又,上述內容發送部可以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上 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的距離越近,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 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的上述內容資訊同步的比例越高的 方式來發送上述內容資訊。 又’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別的觀點, 則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系統,係具備: 第1裝置,其係藉由近距離一對一通訊來與第2裝置進 201214273 行通訊;及 上述第2裝置,其係具有: 通訊部,其係與上述第1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通$ * 資訊取得部,其係藉由與上述第1裝置的通訊來取得: 上述第1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 顯示處理部,其係進行用以顯示上述資訊取得部所取 得的內容資訊的處理;及 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內容資訊。 又,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若根據本發明的別的觀點’ 則可提供一種用以使電腦作用的程式,其係作爲: 與通訊對方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通訊之手段, 藉由與上述通訊對方裝置的通訊來取得上述第1通訊 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之手段, 進行用以顯示上述內容資訊的處理之手段。 [發明的效果]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在轉送內容等的各種資 訊時,可在轉送對方的機器側視覺性地容易視認該等的資訊 之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系統及程式。 【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的較佳 實施形態。另外,在本說明書及圖面中,有關具有實質上 -8- 201214273 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是附上同一符號,藉此省略重複 說明。 另外,說明是按以下的順序進行。 1·第1實施形態(連接移動機器與資訊處理裝置時的 顯示處理) 2.第2實施形態(移動機器與資訊處理裝置之間的內 容移動) . 3 .第3實施形態(移動機器與資訊處理裝置之間的資 訊的同步) 4.第4實施形態(往通訊狀況良好的位置之誘導) 5 ·第5實施形態(電子筆的構成例) 1 ·第1實施形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的構 成例的模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 1〇〇是由移動機器200及具備比較大型的顯示部302 (顯示 器)的資訊處理裝置300所構成》 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是構成可藉由近距離 無線通訊來進行大容量的資料轉送。近距離無線通訊的方 式’例如可使用近距無線傳輸技術(TransferJet :註冊商 標)。 移動機器200是具備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數位相 機等機能的電子機器。在移動機器200設有顯示部202。資 訊處理裝置300是個人電腦(PC )、電視接收機等的機器 201214273 ,例如具備由液晶顯示面板(LCD )等所構成之比較大型 的顯示部3 02。在顯示部3 02的全面設有觸控面板(接觸式 感測器)。 此系統是一旦使移動機器2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 00 ’ 則會藉由近距離無線通訊來確立移動機器2〇〇與資訊處理 裝置300的連接。然後,移動機器2 0 0所保有的資訊會往資 訊處理裝置3 00側傳送,且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部 3 02顯示進行對應於所被傳送的資訊之處理的結果。 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是具備可互相電場偶 合之被稱爲電場耦合器的電極板(天線)204,3 04。一旦 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 00雙方的電場耦合器例如接 近3cm以內,則他方的電場耦合器會感知藉由一方的電場 耦合器所發生的感應電場的變化,藉此實現在移動機器 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的1對1的電場通訊。 更具體而言,進行上述電場通訊的一對機器是一方具 有作爲發起者(Initiator )的機能,他方具有作爲回應者 (Responder )的機能。發起者是進行連接確立要求的側 ,回應者是等候來自發起者的連接確立要求的側。 例如,圖1所示的移動機器2 00具有作爲發起者的機能 ,資訊處理裝置300具有作爲回應者的機能時,一旦移動 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 00接近,則資訊處理裝置300會 接收從移動機器200發送的連接確立要求(連接要求訊框 )。然後,一旦藉由資訊處理裝置300來接收連接確立要 求,則資訊處理裝置300會對移動機器200發送連接應答許 -10- 201214273 可(連接應答訊框)。然後,一旦移動機器200接收連接 應答許可’則資訊處理裝置300與移動機器2〇0通訊的連接 會確立。連接確立後’或與連接確立同時,資訊處理裝置 3 0 0及移動機器2 0 0會進行認證處理,若認證處理正常終了 ’則資訊處理裝置300及移動機器2〇〇會成爲可資料通訊的 狀態。認證處理是例如可舉軟體的版本、資料轉送方式、 各機器所具有的通訊協定等在資訊處理裝置3〇〇及移動機 器200是否一致的確認等。 然後’資訊處理裝置300與移動機器200會1對1進行資 料通訊。更詳細是移動機器200會將任意的資料藉由電場 耦合器來往資訊處理裝置300發送。或,從資訊處理裝置 3〇〇往移動機器200 ’將任意的資料藉由電場耦合器來發送 。任意的資料是例如可舉音樂、演說及廣播節目等的音樂 資料、或電影、電視節目、錄影節目、照片、文書、繪畫 及圖表等的映像資料、或遊戲及軟體等。 在此,從電波通訊方式的天線放射的電波會與距離的 二乘方成反比例減衰,相對的,從如此的電場耦合器產生 的感應電場的強度是與距離的四乘方成反比例,因此在可 限制能夠電場通訊的一對機器間的距離的點上有利。亦即 ,若根據該電場通訊,則可取得存在於周圍的障礙物所造 成訊號的劣化少、且可簡化用以防止駭侵或確保隱匿性的 技術等之效果。 並且,從天線放射的電波是具有在與電波的行進方向 正交方向振動的橫波成分,具有偏波。相對的,電場耦合 -11 - 201214273 器是具有在行進方向振動的縱波成分,產生無偏波的感應 電場,因此只要一對的電場耦合器的面相對,便可在接收 側接收訊號的點亦方便性高。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是著重在說明一對的通訊裝置利 用電場耦合器來進行近距離無線通訊(非接觸通訊、 TransferJet)的例子,但本發明並非限於該例。例如,一 對的通訊裝置亦可利用磁場耦合經由可通訊的通訊部來進 行近距離無線通訊。若根據利用電場偶合或磁場耦合的通 訊方式,則在通訊對方不接近時,訊號不會被發送,因此 不易發生干擾的問題的點,比電波通訊方式有利。 圖2是表示設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電極板(天線) 304的配置的模式圖。圖2所示的例子是在資訊處理裝置 300的背面設有複數的電極板304。藉由如此在資訊處理裝 置3 00的面內全域設置複數的電極板3 04,將接收訊號強度 設定於適當的値,可在使移動機器2 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 3 00的表面的顯示部302時,確立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 裝置3 00之間的通訊連接。 又,圖3A及圖3B是表示電極板3 04的配置的其他例的 模式圖。圖3A所示之例是沿著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輪廓來 配置複數的電極板304。若根據如此的構成,則在使移動 機器2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側面時,可將移動機器 200所保有的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 00。又,圖3B是表 示電極板304的配置的其他例的模式圖。圖3B所示之例是 沿著顯示部302的外側的輪廓來配置複數的電極板304作爲 -12- 201214273 朝內側的天線。若根據如此的構成,則即使顯示部302爲 不易通過電波的素材,在使移動機器200接近於顯示部302 上時,還是可將移動機器200所保有的資訊發送至資訊處 理裝置3 00。如圖3B所示,在顯示部302的邊緣配置電極板 304時,可設爲另外設置含非金屬部分的框,以包圍顯示 部3 02的方式覆蓋,在框中內藏電極板304的構成,作爲無 線通訊用,可不遮蔽顯示部3 02的畫面進行通訊。又,可 使框對顯示部302的顯示器面隆起成凸出,在隆起的部分 朝內側埋入電極板3 04,藉此可與置於顯示部302上的移動 機器通訊。如此,在圖3B的構成也可與顯示部3 02上的移 動機器200通訊。藉由以上那樣的電極板3 04的構成,即使 顯示部302爲不易通過電波的素材,在增強接收訊號強度 下’於顯示部3 02的背面配置電極板3 04時,即使介入液晶 等的構成要素,還是可通訊。 另外,由於移動機器200是比較小型,所以電極板204 是例如只要在其背面設置1個即夠,但設置複數的電極板 2〇4也無妨。 圖4是用以說明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中, 通訊部的構成的模式圖。圖4所示的構成是在移動機器200 及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雙方同樣構成。 如圖4所示,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 00是具備 送收耦合器(通訊部)102、選擇器104、發送處理部ι〇6 、接收處理部108、控制部1 1〇。送收耦合器102是由電場 耦合器所構成,相當於上述電極板204,304。移動機器 -13- 201214273 2 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是藉由雙方的送收耦合器102電場 偶合來進行通訊。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 00所分別 持有的送收耦合器102是例如3cm程度的近距離分開而對 向配置,可靜電耦合。送收耦合器102是經由選擇器104來 選擇性地與發送處理部106、接收處理部108的一方連接。 發送處理部106會產生用以從送收耦合器102發送資料 的發送訊號。發送處理部106是具備:將發送資料編碼的 編碼器、擴散發送資料的擴散器、將發送資料從二進制系 列往複數訊號擴充的對映器(mapper )、進行往中心頻率 的上變頻(Upconversion )的RF電路等的構成要素。並且 ,接收處理部108會進行在送收耦合器102所接收的接收訊 號的解碼。接收處理部108是具備:被輸入接收訊號的RF 電路、將接收訊號變換成數位訊號的AD變換部、將接收 訊號解對映的解對映器(demapper)、解碼器等的構成要 素。發送處理部106是若由上位應用產生發送要求,則會 根據發送資料來產生UWB訊號等的高頻發送訊號,從送收 耦合器1 02往通訊對方的裝置傳播訊號。通訊對方裝置側 的送收耦合器1 02會將所接收的高頻訊號予以解調及解碼 處理,而把再現的資料交給上位應用。在移動機器200與 資訊處理裝置3 0 0之間逆方向傳送資料時也進行同樣的處 理。因此,可在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之間實現 雙方向的通訊。 例如UWB通訊那樣’若使用高頻、寬頻的通訊方式, 則可在近距離實現數百Mbps程度的超高速資料傳送。並 -14- 201214273 且,在不是電波通訊,而是藉由靜電耦合來進行UWB通訊 時,由於其接收訊號強度是與距離的四乘方成反比例,所 以可將離無線設備3公尺距離的接收訊號強度(電波的強 度)抑制在預定位準以下,成爲不需要無線電台執照的微 _電波,可廉價地構成通訊系統。並且,藉由靜電耦合方 式在超近距離進行資料通訊時,利用存在於周邊的反射物 ,訊號的質不會降低,可確實地防止在傳送路上的駭侵( hacking ),可確保隱匿性。並且,將接收訊號強度抑制 在預定位準以下,例如只可在3 cm以內的距離通訊,構成 2個機器無法同時對1個機器通訊,可實現近距離的一對一 通訊。 控制部1 10是控制移動機器2Ό0或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 動作全面。例如,控制部1 1 0控制發送處理部1 06之發送訊 號的生成,控制接收處理部1 0 8之接收訊號的解碼。並且 ,控制部110在對通訊對方的裝置發送連接要求訊框、資 料檔案等時,往選擇器104輸出切換訊號,使送收耦合器 102與發送處理部1〇6連接。並且,控制部1 10在從通訊對 方的裝置等待接收連接要求訊框、資料檔案等時,往選擇 器104輸出切換訊號,使送收耦合器1〇2與接收處理部108 連接。 連接的確立是由一方的機器(發起者)對他方(回應 者)發送連接要求訊框,發起者接收從回應者發送的連接 應答訊框’藉此實現。連接要求訊框是例如被輸入資料檔 案轉送、資料檔案選擇等的使用者動作之—側的機器會對 -15- 201214273 通訊對方發送。 圖5是表示移動機器200或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控制部 110的周邊的機能構成的方塊圖。圖5所示的構成是在移動 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 0 0的雙方同樣地構成。如圖5所 示,控制部1 1 〇是具有發送資料處理部1 1 2、接收訊號強度 (電場強度)檢測部1 1 4、接收資料處理部1 1 6、顯示處理 部1 1 8、位置檢測部1 20、處理實行部1 22、操作檢測部1 24 、聲音·振動輸出部126。 並且,移動機器200、或資訊處理裝置300是構成具有 資料蓄積部130、地磁氣感測器140、加速度感測器150、 顯示部202,302、觸控面板(接觸式感測器)170。另外 ,資訊處理裝置300有關地磁氣感測器140及加速度感測器 150是亦可不具備。 圖4及圖5所示的機能區塊可藉由硬體(感測器、電路 、記憶體)、或運算處理部(CPU )及使作用的軟體(程 式)來構成。藉由運算處理部及軟體來構成該等的機能區 塊時’該程式可儲存於移動機器200、或資訊處理裝置300 所具備的記憶體等的記錄媒體。 藉由以上的構成,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是 在彼此接近傳送收資料時,在顯示部202,3 02上進行各種 的顯示’作爲使用者介面(UI )。以下,詳細說明有關該 等的顯示內容。另外,在圖1中,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 部302是配置成延伸於垂直方向,但顯示部302亦可在朝上 的狀態下配置。亦即,當資訊處理裝置300爲薄型的顯示 -16- 201214273 面板所構成時,亦可將顯示部3 0 2朝上的狀態下配置於桌 上。此情況,可藉由使移動機器200載於顯示部302上來確 立無線通訊連接。 以下說明的各實施形態是在移動機器2 00與資訊處理 裝置300進行無線通訊時,在顯示部202,3 02上進行預定 的顯示,作爲使用者介面(UI),藉此使用者可直覺地辨 認處理而操作,實現容易使用(user-friendly )的機器。 另外,上述的構成是在各實施形態中構成共通。 第1實施形態是說明有關將移動機器2 00置於資訊處理 裝置300的顯示部302上時,或將移動機器200置於資訊處 理裝置300的側面時的反應。在此,主要是說明有關顯示 部3 02朝上配置時。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部302是比移 動機器200更充分地大,因此使用者可將移動機器200置於 顯示部302上,在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進行資料的發送 接收。 圖6所示之例是一旦在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 300之間通訊連接確立,則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像波( 波紋)那樣的UI會被顯示於顯示部3 02上》被顯示於顯示 部3 02上的波是以移動機器200的位置爲中心依序傳播至外 側的方式顯示。波的狀態是使變化於移動機器200的保有 資料量、無線感度、資料轉送階段等。該等的資訊是在資 訊處理裝置300的接收資料處理部116取得。資訊處理裝置 300的顯示處理部Π8是根據接收資料處理部11 6所檢測出 的資訊,實行進行在以下的各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的顯示 -17- 201214273 之處理。藉此,使用者只要看波的狀態,便可直覺地辨認 保有資料量等的各種資料。 其次,說明有關爲了實現上述UI所必要的技術及實現 方法。圖6所示的構成時,在顯示部302上的移動機器200 的位置的特定是可根據資訊處理裝置3 00所具備的複數個 電極板304的各個接收訊號強度來進行,例如當特定的電 極板3 04的接收訊號強度比其他的電極板304的接收訊號強 度更強時,判定移動機器200位於此特定的電極板304的近 旁。並且,在顯示部3 02上設有觸控面板170時,亦可根據 觸控面板170的輸出來特定顯示部302上的移動機器200的 位置。此情況,適合使用感壓式作爲觸控面板。 並且,移動機器200被罩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的檢測 是依據藉由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接近而無線 連接被確立來進行。首先,若從一方的機器(發起者)的 發送資料處理部112對另一方(回應者)發送連接要求訊 框’則會在回應者的接收資料處理部116接收連接要求訊 框。於是,回應者的發送資料處理部112會發送連接應答 訊框,發起者的接收資料處理部1 1 6會接收連接應答訊框 。藉此,在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確立無線 連接。 移動機器200及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機器特定是藉由連 接確立後彼此互換識別資訊(ID )來進行。在移動機器 200或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資料蓄積部130儲存有識別資訊 ’從資料蓄積部130讀出識別資訊,藉由發送資料處理部 -18- 201214273 112來發送至連接方。識別資訊是除了特定移動機器200或 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機器種類的機器資訊外,亦可與機器 資訊一起含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有關接收訊號強度可藉由RSSI (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接收訊號強度顯示訊號)來取得。近 距無線傳輸技術(TransferJet:註冊商標)時,規格中包 含通訊時取得RSSI。接收訊號強度是藉由圖5所示的接收 訊號強度(電場強度)檢測部1 1 4來檢測出。 有關保存資料量、資料的種類等的資訊是藉由無線連 接的確立後的檢索、或參照索引(Index )來進行。例如 ,資訊處理裝置3 00是藉由無線連接的確立後檢索移動機 器20 0所保有的內容、應用等的資訊來取得該等的資訊。 並且,移動機器200在無線連接的確立後本身會將內容、 應用等的資訊的索引傳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 00,藉此使資 訊處理裝置3 00取得該等的資訊。並且,亦可從移動機器 2〇〇側進行檢索,從資訊處理裝置3 00側傳送索引。有關資 料的容量也是同樣藉由無線連接的確立後的檢索、或參照 索引(Index)來進行。移動機器200所保有的內容、應用 等的資訊是從發送資料處理部Π 2發送,而於接收資料處 理部116接收。 有關實現的UI的舉動是如以下般。位置檢測部120是 按照接收訊號強度(電場強度)檢測部1 1 4之接收訊號強 度的檢測結果來檢測出顯示部3 02上或顯示部3 02的周緣之 移動機器200的位置。顯示處理部1 18是以移動機器200所 -19- 201214273 罩上的位置爲中心,以波紋的UI能夠變動的方式進行顯示 處理。藉此,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往外擴展的波紋會 被顯示於顯示部302上。此時,顯示處理部1 18是按照接收 資料處理部116所接收的機器種類、接收訊號強度、資料 的種類、資料的容量等來改變波的舉動(UI ),藉此提供 使用者易於了解的UI» 例如,以接收訊號強度越強,波的振幅或週期越大的 方式來顯示波。藉此,使用者只要看顯示部302上的波的 顯示,便可視覺性地判斷接收訊號強度是否強。並且,可 預先設定對應於機器的種類或資料的種類等之波的形狀、 顏色、振幅 '週期等,藉此使用者只要看顯示部302上的 波的顯示,便可視覺性地辨認該等的資訊。 圖7是表示資訊處理裝置3 0 0的處理程序的流程圖。首 先,在步驟S10是使電極板(天線)204,304及觸控面板 170初期化。在其次的步驟S12是檢測出移動機器200被罩 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上,當移動機器200被罩在資訊處理裝 置300上時,往步驟S14前進。另一方面,當移動機器200 未被罩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時,在步驟S12待機。 在步驟S14是特定移動機器2 00的位置、接收訊號強度 。在其次的步驟S16是藉由無線連接的確立後的檢索、或 索引的參照來取得資料的種類、容量等的各種資訊。在其 次的步驟S 1 8是進行UI的處理,例如進行按照接收訊號強 度來改變波的顯示而顯示於顯示部302上的處理。 在步驟S18中,例如可進行按照移動機器200的種類來 -20- 201214273 改變波的聲音、顏色的處理。又’可進行按照接收 度來改變波紋的振幅、週期的處理。又’可進行按 的種類來改變波的聲音、顏色的處理。又’可進行 料的容量來改變波的聲音、顏色、週期的處理。在 料的容量可設爲移動機器2 00所保有的照片、動畫 容的資料量。另外,以下說明的各實施形態的處理 與圖7同樣進行。 並且,顯示於顯示部3 02的UI並非一定限於波 如亦可按照機器的種類,利用特定的聲音,宣讀連 器名稱之類的UI。此時,亦可利用被使用在宣傳所 移動機器200之CM等的聲音。 又,亦可進行接收訊號強度一旦接近資訊處 3 00的顯示部3 02上所顯示的目標,則隨著接收訊號 增加,目標也跟著擴大那樣的顯示處理。同樣的處 聲音也能表現,亦可進行隨移動機器200接近而擴 的處理。 圖8A是表示在放置移動機器200時,以像飛出 影像’將內容顯示成散落於周圍的例子的模式圖。 料的種類’如圖8A所示,罩上移動機器200之後, 處理成從其中心飛出對應於資料種類的圖標。此時 若內容爲音樂,則進行音符往外散落那樣的顯示處 內容爲照片’則進行照片往外散落那樣的顯示處理 ’藉由3D顯示’可使具有更視覺性的效果。 圖8B是表不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像落至砂 訊號強 照資料 按照資 此,資 等的內 程序是 紋,例 接的機 連接的 理裝置 強度的 理是連 大聲音 那樣的 有關資 可顯示 ,例如 理,若 。此時 上而埋 -21 - 201214273 入那樣的UI被顯示於顯示部上的情況的模式圖。如圖8 B 所示’將顯示部3 0 2比擬成高爾夫球的沙坑,以球掉落沙 坑而砂飛起那樣的影像(image),將內容顯示成散落於 周圍。有關資料的容量的轉送,是將顯示部302比擬成高 爾夫球的沙坑,以球掉落沙坑而砂飛起那樣的影像,顯示 成散落於移動機器200的周邊的內容會沈入周邊。然後, 依該資料的大小,以沈入的深度會改變的方式來進行顯示 。同樣’亦可將顯示部302比擬成彈簧墊來顯示UI。此情 況,可顯示成按照內容的資料量來改變彈起的量,資料量 越大,彈起的量越大。 其次,說明有關將移動機器200舉起至資訊處理裝置 3〇〇的顯示部3 02 (顯示器)的旁邊時。這如在圖3所說明 那樣,可適用於電極板3 04沿著顯示部3 02的周圍而設置時 〇 如圖9所示,移動機器200—旦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00 的側面,則會在與沿著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周圍而設置的 電極板3 04之間確立無線通訊連接。此情況,以舉起移動 機器200的位置爲中心,進行使半圓狀的波紋顯示的處理 。並且,亦可將對應於移動機器2 00的種類之圖標等顯示 於波的中心或其周邊。藉此’使用者可確認舉起的移動機 器200是否被資訊處理裝置300正確辨認。有關其他的處理 也可與圖6的例子同樣地進行,可按照接收訊號強度、資 料的種類、資料的容量等來改變波紋的振幅、週期 '顏色 等。 -22- 201214273 其次’說明有關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 02上時進行 內容顯示、選單顯示的構成。圖10是表示移動機器200置 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02上時,顯示從移動機器 2 00發送的內容或選單的狀態模式圖。如圖10所示,移動 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會進行通訊,在移動機器200 的周邊顯示內容、或選單。圖10所示之例是表示移動機器 2 〇〇所保有的內容會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在顯示部302 上顯示於圓周上的狀態。藉由進行如此的顯示,使用者可 在操作顯示於顯示部302上的內容的圖標之下,進行打開 內容等的處理。此情況,觸控面板170的輸出會被送至操 作檢測部1 24,在顯示處理部1 1 8進行打開的內容顯示的處 理。並且,操作檢測部124的輸出會被送至處理實行部122 ,實行打開內容的處理。 例如’使用者一旦操作被顯示於顯示部302上的「相 機」的圖標,則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觸控面板170會檢測出 此操作’顯示作爲內容的照片資料。藉此,可將移動機器 2〇〇所保有的照片資料顯示於顯示部302上。 以下說明有關爲了實現圖1 0所示的UI,而所必要的技 術及實現方法。有關「移動機器200的位置的特定」、「 被罩上的檢測」、「無線連接的確立」是與上述波紋的例 子同樣進行。除該等外加上,在圖10所示的UI中,資訊處 理裝置3 00是在移動機器200的特定時,取得顯示移動機器 200的大小的資訊的同時,取得特定移動機器2〇〇的方向的 資訊。這是爲了在取得移動機器200的大小的資訊之下, -23- 201214273 可在比移動機器200更外側顯示圖標。並且’特定移動機 器2 00的方向的資訊是爲了使圖標的顯示方向與移動機器 2〇〇的方向一致而取得。特定移動機器200的方向時,在資 訊處理裝置300的觸控面板170檢測出移動機器200的外形 ,根據此來特定方向。並且,亦可將從移動機器2 00的地 磁氣感測器140取得之有關移動機器2 00的方向的資訊傳送 至資訊處理裝置300。 另外,以上的構成是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 02上 的情況,但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 02的側面時也可適 用,移動機器200的放置場所是不限定。 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選單畫面的顯示,如圖10所示, 是在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的同心圓的圓周上顯示表示移 動機器200的機能之圖標。移動機器200置於資訊處理裝置 3 00的側面時,是在以移動機器200爲中心的半圓的圓周上 顯示圖標。 圖10之例的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處理是與圖7同樣。圖 10之例是在步驟S16中,除了資料的種類等的資訊外,還 取得內容的資訊、移動機器200的大小、及移動機器200的 方向的資訊。然後,在步驟S18中,考慮移動機器2 00的大 小、方向,而進行內容顯示、選單顯示。 圖11〜圖17是表示圖10的變化。圖11是表示與移動機 器200的連接確立時,以多媒體導覽選單((xross Media Bar ; XMB ):註冊商標)的項目來顯示移動機器200所保 有的內容之例。此情況,一旦選擇排列於橫方向的圖標之 -24- 201214273 1個,則與選擇的圖標關聯的內容的圖標會被顯示於縱方 向。如此,亦可一旦選擇機能圖標’則所對應的內容會被 顯示。 圖12是表示將內容的資訊分開於顯示部302的左右顯 示的例子的模式圖。並且,圖丨3是表示在顯示部3 02顯示 有關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內容的圖標之狀態下,一旦與移 動機器200連接,則按照移動機器200的機能,機能圖標之 中無法使用者爲灰視(gray out),可使用者爲明亮顯示 的例子。又,亦可爲—旦罩上移動機器200,則機能圖標 之中無法使用者不顯示,可使用者被顯示。此情況,在顯 示時亦可顯示動畫。又,亦可有吸引力地顯示所推薦的機 能圖標。 圖14是表示使移動機器2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左 側面時的模式圖。圖14的例子是使可使用的圖標移動至移 動機器200的周邊。亦可如此一旦移動機器200靠近,則機 能圖標之中可使用者會以被吸引至移動機器2 00的方式移 動。此情況,有關無法使用者可爲灰視或不顯示。此時, 取得有關移動機器200的大小、方向的資訊,而以不與移 動機器200重疊的方式顯示圖標,。又,亦可使圖標的移動 方向與資料的轉送方向一致,視覺性地辨認資料的流動。 又’互相關聯的圖標等,亦可顯示成融合圖標與圖標。並 且’有關移動至錯誤的方向之圖標,可藉由觸控面板170 的操作來使移動至正確的方向。隨著移動機器2 00的普及 ’出現具有各種種類的內容.應用的移動機器2 〇〇爲現狀。 -25- 201214273 本實施形態是只要將移動機器20 0置於大型顯示器’便 易於了解地提示該移動機器200可用與否’包含不習慣 動機器200操縱的使用者,可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圖15是表示移動機器200的內容會按照內容的種類 顯示部3 02上移動至四個角落的例子。如此’亦可按照 容的種類,在不同之處集合內容的圖標。資訊處理裝 3 00的接收資料處理部116是從移動機器200取得所接收 資訊的識別資訊,可在顯示處理部118進行對應於內容 種類之顯示處理。藉此,可將多種類的內容予以井然有 地分類而顯示。又,亦可藉由觸控面板操作1 70來使內 作動,令使用者尋找目的之機能的內容。 圖16是表示將移動機器200罩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 藉此內容會從移動機器200溢出至顯示部302,而以手來 找溢出物的情況。在操作檢測部1 24檢測出使用者的觸 面板170的操作之下,可按照操作來顯示處理內容移動 情況。如此,重疊內容而隨機顯示,藉由手來使移動, 進行找出所望的內容之操作。 圖16的顯示方法,亦可進行3D顯示,而使能夠在 操作下操作重疊的內容》此情況,可更真實地顯示內容 疊的狀態》 若根據圖1 6的操作,則例如內容爲「照片」時,可 照片宛如被撒在顯示部3 02上的狀態來找出所望的照片 或使整列。因此,可從被隨機放置的內容中,藉由觸控 板1 7 0的操作,以手來使移動而找出所望的內容。此時 可 移 在 內 置 的 的 序 容 尋 控 的 可 3D 重 由 > 面 -26- 201214273 亦可使播放次數多的內容、或播放次數少的內容優先顯示 〇 圖17是表示內容的其他操作的模式圖。在圖17所示的 例中,顯示有以描繪光碟(CD)或錄音帶的圖標所示的 UI、及描繪播放器的UI。使用者藉由觸控面板170的操作 ,一旦CD的圖標重疊於播放器的圖標,則會藉由處理實 行部122來進行所選擇的CD的播放。 作爲播放清單作成的手段,是可藉由將內容(圖17的 例是CD、錄音帶)依清單順序排列、或在內容貼上數字 等的手法,按各內容來設定播放清單的第幾號的資料。藉 此,即使光碟(CD)被隨機地放進播放器,還是可正確 地依序播放。通常,大型的PC較可具備良好的聲音.映像 播放裝置’因此可使移動機器200上的內容在大型顯示器 (顯示部3 02 )上一邊視覺上確認·選擇,一邊以良好的播 放裝置來視聽等。 其次’圖標資料的取得方法,可舉事前準備選擇項的 方法、及檢索終端機側來顯示相關機能的圖標之方法,但 並非限於此。 將移動機器2 00側的處理移往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應用 例’是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取得移動機器200側的狀態,在 資訊處理裝置300側播放其後續。一旦將移動機器200罩上 ’則會把在移動機器2 0 0所播放的內容(後續)播放於資 訊處理裝置300側。又,亦可從別的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操 作中的畫面等傳送畫像等。 -27- 201214273 其次,說明有關在罩上移動機器200時,使已顯示於 顯示部302的資訊處理裝置300上的內容、機能圖標等移動 的例子。圖18所示的例子是在顯示部302的大致全面顯示 內容的視窗W時,一旦將移動機器200致置於顯示部3 02上 ,則以避開移動機器200的方式移動(縮小)視窗W。此 時,視窗W是按照移動機器200的大小來調整圖大小( resize)者。藉此,移動機器200與視窗W不會重疊,使用 者可繼續視認視窗W的全顯示。 圖19是一旦在已被顯示的圖標上放置移動機器200, 則以避開移動機器200的方式移動圖標的例子的模式圖。 在使移動機器200下面的圖標移動至容易看見的位置之下 ,可使移動機器200與圖標不會重疊。然後,藉由觸控面 板1 7 〇的操作,可將關聯的圖標排列成易於使用。在圖1 8 及圖1 9的例子,顯示處理部1 1 8是在連接確立後,取得移 動機器200的位置、大小、方向,藉此進行將視窗或圖標 移動至不會與移動機器200重疊的位置。不用在意視窗的 位置,可提供使用者爲了選單等顯示而容易放匱移動機器 200的便利性。在圖18中,當移動機器200從顯示部302上 離開時,亦可使視窗W回到放置移動機器2 0 0之前的大小 。同樣’在圖19中,亦可在與移動機器200重疊的圖標移 動、或消去後’一旦移動機器200從顯示部302上離開,則 再移動、再顯示於圖標原本的位置。 又’若使移動機器200旋轉,則會追隨該方向來使顯 示於顯示部302的選單旋轉。例如,除了操作移動機器200 -28- 201214273 的使用者以外’還有其他的使用者時,使朝向操作移動機 器200的使用者的方向的選單,在使移動機器200旋轉下, 將選單朝向其他使用者的方向。藉此,可改變顯示的方向 ’使其他的使用者容易看見。因爲可直接接觸於移動機器 200 (物理性的對象)予以作爲起點操作顯示器上的選單 等,所以可成直覺性的操作。 其次,說明有關使移動機器2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00 的背面的情況。圖2所示的構成的情況,因爲電極板304是 被配置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背面的全面,所以使移動機 器200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背面的情況,亦可確立連接 。此情況,如圖20及圖21所示,在顯示部302是對應於移 動機器200的位置而顯示漩渦狀的UI。此時,在沿著資料 的移動方向來改變波行進的方向下,使用者可視覺性地且 直覺性地辨認資料的移動方向。顯示部302的顯示可與圖6 的例子同樣地進行,但由於在顯示部302上不存在移動機 器200,所以可不考慮移動機器200的大小,由移動機器 2 00所位置的中心點來顯示漩渦等的UI。 圖22及圖23是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02上時,在 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部302 連動進行顯示下,提供一告知使用者資料移動的方向之UI 。具體而言,如圖22所示,從移動機器200往資訊處理裝 置3 00轉送資料時,一旦罩上移動機器200,則顯示部202 會例如顯示內容被吸入漩渦那樣的動作。然後,資訊處理 裝置300側的顯示部3 02是顯示在移動機器200被吸入的內 -29- 201214273 容溢出來的UI。此情況,一旦移動機器200的發送處理部 112發送資料,則移動機器200的顯示處理部118會在顯示 部202上進行內容被吸入漩渦那樣的顯示處理。從資訊處 理裝置300往移動機器200轉送資料時,進行與此相反的顯 示處理,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02上顯示內容被吸 入漩渦的情況,在顯示部202是顯示內容溢出的情況。藉 由在資訊處理裝置300及移動機器200的二個顯示器上一邊 放映一邊表現內容的轉送,可更易於了解傳達內容轉送的 狀況給使用者。 在此,雖以往在移動機器的顯示器上也可顯示選單· 內容,但在小型化的移動機器顯示部小,大容量化之移動 機器內的多數個選單·內容的一覽掌握或操作會有困難。 如實施形態所示般,一旦將移動機器200的選單·內容放映 至更大型的顯示器的顯示部302來給使用者操作下,可大 幅度地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並且,可將個人所持的移動 機器200的內容經由大型顯示器來給其他人看,可容易交 流有關移動機器200的內容。而且’在無法確保充分的顯 示部(或不具顯示部)的移動機器2 00也可操作或內容管 理。 在顯示部3 02上(顯示器上)放置移動機器200的優點 ,是可以「放置(移動)移動機器2 00」之極直覺性的動 作爲基點來顯示選單等’因此可提高使用者對機器操作的 便利性。並且,在顯示部3 0 2的側部(顯示器旁邊)放置 移動機器200的優點,是移動機器200本身不會遮蓋大型顯 -30- 201214273 示器來顯示選單等。又,經由資訊處理裝置3 00來處理2個 移動機器200的內容的優點,是藉由使2個移動機器200間 的同步(sync )或內容移動的進度·程度.現在狀況等放映 至具有大型的顯示器的資訊處理裝置3 00,可視覺性易於 了解地提示內容移動.共有的狀況給使用者。 2.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 是有關移動機器200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之間的內容移動。 內容的移動是有:內容從移動機器200往資訊處理裝置300 移動的情況、及內容從資訊處理裝置300往移動機器20 0移 動的情況。 從移動機器200往資訊處理裝置3 00移動內容時,若將 移動機器200置於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部302上,則移 動機器200的內容會移動至資訊處理裝置300。此情況,例 如內容爲動畫,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302上動畫爲播放 中時,移動至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動畫內容是從播放中的 接續時間點來播放於顯示部3 02上。 並且,在顯示部3 02上設置用以放置移動機器2 00的複 數個放置場所,可依放置場所來進行不同的動作·資料轉 送。此情況,根據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位置檢測部120之移 動機器2 00的位置檢測結果來進行不同的動作或資料轉送 。當寧數的內容移動至資訊處理裝置3 00,無法在顯示部 3 02的全域顯示時,各內容是在重疊的狀態下顯示。 -31 - 201214273 並且,從資訊處理裝置3 00往移動機器200移動內容時 ,藉由將移動機器200罩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來使資訊 處理裝置300的內容往移動機器200複製。此情況,資訊處 理裝置3 00是將發送對象的內容顯示於顯示部302上,當移 動機器200被罩在其上時,可將內容送至移動機器200。又 ,亦可在顯示部3 02內設置1處或複數處儲存發送對象的內 容的場所,藉由將移動機器2 00罩在該場所來匯集內容而 吸取。該等的處理是藉由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位置檢測部 120來檢測出移動機器200的位置,當藉由顯示處理部118 來顯示於顯示部3 02上的內容位置與移動機器200的位置一 致時,移動機器200可吸取內容。 並且,在資訊處理裝置30 0連接複數的移動機器200, 經由資訊處理裝置3 00來視覺性地移動內容。各移動機器 3 〇〇是被置於顯示部3 02上,或配置於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 側面。例如,將複數的移動機器200配置於資訊處理裝置 3 00的右側面及左側面,經由資訊處理裝置3 00從一方的移 動機器200往他方的移動機器200進行內容的移動。如此一 來,可經由資訊處理裝置3 00來進行複數使用者的內容閱 覽、移動等。 其次,說明有關移動機器200的滑動操作(輕搖的操 作)之資料轉送。上述的例子是在罩上狀態(連接確立後 )下自動地進行資料轉送,但此例是在將移動機器200罩 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狀態下,如圖24所示,若在移動機 器200滑動顯示中的內容,則資料會被轉送至資訊處理裝 -32- 201214273 置3 00側。滑動操作是可滑動移動機器2〇〇本身,或在移動 機器200的顯示部302上滑動操作觸控面板17〇。同樣,在 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02上,若將顯示中的內容予以 藉由顯示部302上的觸控面板170的操作來朝移動機器2〇〇 滑動的話’則資料會被轉送至移動機器200。在觸控面板 170上的滑動操作是可根據觸控面板170的輸出,在操作檢 測部1 2 4檢測出。並且’在滑動操作移動機器2 〇 〇本身時, 其操作是可根據移動機器200所具備的加速度感測器15〇的 輸出來檢測出。發送資料處理部是該等的滑動動作被檢測 出時,對通訊對方裝置發送內容等的資料。 並且’在圖24中’除了將移動機器200本身滑動於顯 示部302上的情況以外,亦可爲使用者一旦觸擊移動機器 200的顯示部3 02上的內容而往預定的方向(例如圖24所示 的資料轉送方向)移動,則與滑動移動機器2 00本身的情 況同樣,可將內容移動至該方向的目的地的顯示部302上 而顯示。此情況,依照使用者的手指之移動機器200上的 內容選擇及滑動的方向資訊是在移動機器2 00的觸控面板 檢測出,向資訊處理裝置300側通知,而可與圖24同樣地 進行內容移動。藉此’可一邊在移動機器2〇〇的顯示部302 上確認使移轉的內容的內容’一邊移至大型的顯示部3〇2 上的任意方向,而使顯示於桌面電腦,可使內容以手指來 像是「撒」那樣的感覺直覺地移動內容。 又,若將在罩上的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3 02上播放中 的內容滑動於資訊處理裝置移動機器2〇〇的顯示器上’則 -33- 201214273 會以能切換成在資訊處理裝置30 0的顯示部3 02上播放顯示 的方式轉送內容。同樣,若將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 部302播放中的內容藉由顯示部302上的觸控面板170的操 作來朝移動機器200滑動,則播放中的內容會被轉送至移 動機器200,可切換成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3 02上播放 顯示。 圖25是表示使資訊處理裝置300介於2個移動機器200 之間,藉由機器間滑動來移動內容的例子的模式圖。如圖 25所示,將移動機器(Α) 200及移動機器(Β) 200配置 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左右,使雙方與資訊處理裝置3〇〇連 接。此時,左側的移動機器(Α) 2 00的內容會被半圓狀 地顯示於顯示部302。使用者可藉由操作顯示部302的觸控 面板170來將內容移動至移動機器(Β ) 200。此情況,例 如藉由觸控面板170的操作,內容與移動機器(Β ) 200之 間的距離接近預定値以下時,藉由發送資料處理部112來 將資料發送至移動機器(Β) 2 00。此情況,從移動機器 2 00 ( A )轉送內容至資訊處理裝置300,將內容一時記憶 於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資料蓄積部130。然後,在預定條件 下藉由資訊處理裝置300的發送資料處理部112來轉送內容 至移動機器200(B)。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從移動機 器(A) 200往移動機器200 (B)並非是直接移動內容, 而是一時在資訊處理裝置300記億內容。 並且’在圖25所示的狀態下,可使雙方的移動機器 200的內容同步(sync)。此情況,亦可如圖25的移動機 -34- 201214273 器(A) 200那樣半圓狀地顯示雙方的移動機器2〇〇的內容 ’藉由觸控面板170的操作來滑動於兩方向,而進行同步 動作。又’亦可以資料的餘數來顯示同步處理的進展。亦 可將UI顯示成同步終了後內容的顯示消失。在進行如此的 同步處理下’可使2個移動機器200所保有的資訊形成同等 〇 圖26是表示以手勢(gesture)爲開端進行同步的情況 的模式圖。如圖26所示,藉由顯示部3 02上的觸控面板操 作,從左側的移動機器(A ) 200往右方向操作觸控面板 時’使左側的移動機器(A) 200的資訊同步於右側的移 動機器(B ) 200。並且,從右側的移動機器(b ) 200往 左方向操作觸控面板時,使右側的移動機器(B ) 200的資 訊同步於左側的移動機器(A ) 200。 圖27是表示使資訊處理裝置300的資料庫的資訊同步 於移動機器(A) 200及移動機器(B) 200的情況的模式 圖。圖27所示的例子是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〇2顯 示推薦資訊’顯示使此資訊同步於移動機器(A) 200及 移動機器(B) 200的情況。藉此,移動機器(a) 200及 移動機器(B ) 200皆可取得推薦的資料庫的資訊。此情況 ,在藉由顯示處理部118來將資料庫的推薦資訊顯示於顯 示部302的狀態下’一旦與移動機器200的連接被確立,則 會將所被顯示的資料庫的資訊發送至移動機器2 0Ό。另外 ’推薦資訊可被儲存於資料蓄積部1 3 0。 圖28是表示資訊處理裝置300與外部的伺服器經由網 -35- 201214273 際網路等的通訊線路來連接,推薦的資料庫的資訊根據伺 服器的資訊來複製(duplicate )成最新資訊的情況。在使 推薦資料庫的資訊經常更新成最新下,可提高備份、遷移 等時的便利性。 圖29是表示一邊進行轉碼(Transcode)—邊進行拷 貝的情況的模式圖。例如在攜帶型音樂播放器、或行動電 話等之間互相使資料移動時,資訊處理裝置300是將形式 變換(轉碼)而拷貝。圖24所示的例子是從AAC ( Advanced Audio Coding)形式轉碼成MP3形式。藉此,在 移動機器200無法對應之類負荷大的處理,資訊處理裝置 3 〇〇可取代實行。各移動機器2 00所對應的形式是從特定移 動機器200的資訊取得。 圖3 0是表示移動機器200保有郵件地址等時,在2個的 移動機器(A ) 200及移動機器(B ) 200間地址交換的情 況的模式圖。此情況',經由資訊處理裝置3 00來連接移動 機器(A) 200及移動機器(B) 200,在2個移動機器200 內的地址簿,若一方有未保有的資訊,則保有側會對未保 有側發送地址而進行地址交換。圖3 0所示的例子是雙方的 移動機器200所保有的地址會被顯示於顯示部3 02上,雙方 的移動機器200只共通保有地址A。因此,將非共通的地 址轉送至他方的移動機器2〇〇,使拷貝至他方的移動機器 2〇〇。藉此,可使2個移動機器200的地址資訊形成共通。 此情況,雙方的移動機器200是將在接收資料處理部1 1 6所 接收的地址資訊與本身的地址資訊作比較,從發送資料處 -36- 201214273 理部112發送通訊對方裝置所未保有的地址。另外,地址 資訊可被儲存於資料蓄積部1 3 0。 並且,在地址交換時,亦可顯示用以選別地址的UI。 例如圖31所示,亦可在觸控面板170的操作下圈選複數的 地址,彼此交換所圈選的地址。圖3 1所示的例子是移動機 器(A) 200的地址B及C會藉由觸控面板170的操作來圈選 而發送至移動機器(B) 200。又,移動機器(B) 200的 地址D及E會藉由觸控面板170的操作來圈選而發送至移動 機器(A) 200。 又,可想像根據彼此保有的地址資訊來例如介紹社交 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等的手法。此情況, 亦可交換移動機器200間的地址資訊來提出彼此的相關圖 。該等的活動亦可在移動機器(A) 200及移動機器(B) 2〇〇保有相同的資訊(圖30的例是地址A)時發生。 以上的例是主要顯示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側面配置 移動機器200的例,但在顯示部3 02上放置移動機器200時 也可_行同樣的處理。在顯示部3 02上放置移動機器200時 ’按照2個移動機器200間的距離,移動機器200間的距離 比預定値更近時,在更接近同步(sync )的狀態下交換資 料。並且,一旦分開2個移動機器200,則可進行只交換相 關性高的資料等的處理。 此情況,在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〇2上之後,一 旦使雙方的移動機器200接近,則資料的同步開始。資料 的同步開始是藉由UI (例如波紋的UI )來顯示。亦可形成 -37- 201214273 移動機器200在各個的周邊具有領域(territory),一旦 該等重疊,則開始對應於此的動作(同步)。 圖32〜圖34是表示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02上時 ,按照距離來進行同步的情況的模式圖。如圖3 2所示,當 2個移動機器200間的距離比預定値還分開時,僅相關性高 的資料互相轉送,進行部分的同步。並且,如圖33所示, 當2個移動機器200間的距離接近預定値以下時,將雙方的 移動機器200的資訊全部拷貝而完全進行同步。此時,如 圖34所示,在2個移動機器200的周邊顯示全資料,同步完 了的資料的顯示會依序消失。藉此,使用者可從顯示狀態 來判斷資料拷貝的進展。 圖35是表示夾著顯示部302來玩曲棍球遊戲時的模式 圖,作爲同步的應用。在此是將一方的移動機器200所保 有的資訊比擬成曲棍球的球來顯示於顯示部302上,一旦 從一方的移動機器200傳送的球爲另一方的移動機器200接 住,則針對該資訊進行同步。在此,當球碰撞顯示部3 02 的左右端的位置與移動機器2 00的位置一致時,當作移動 機器200接住球。或’從一方的移動機器200傳送的球不爲 另一方的移動機器200接住時,亦可針對該資訊進行同步 3.第3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 是有關在移動機器2 0 0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之間使映像同步 -38- 201214273 ,進行透過、擴大、增補等的處理。 將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 02上時,使顯示部3 02上 的顯示透過於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藉此可確認躲在 移動機器200下的顯示部302的映像,且經由移動機器200 的操作也成爲可能。並且,在擴大顯示部3 02的顯示來顯 示於顯示部204之下,可擴大所望的內容來閱覽。 圖36是表示在顯示部3 02顯示內容「A」時,若以能 夠覆蓋內容「A」的方式放置移動機器200,則會在移動 機器200的顯示部2 02顯示內容「A」,以內容「A」宛如 透過移動機器200的方式顯示的狀態。 如此透過的例是一旦在顯示部302 (大型顯示器上) 放置移動機器200,則顯示部302的顯示會透過顯示部202 而顯示。此時,亦可按照是否可將內容從資訊處理裝置 3 00移至移動機器200來變更UI。又,亦可爲以和透過的組 合來實現的機能,一旦罩上移動機器200,則在罩上的移 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上顯示與移動機器200的組合對應 的機能(圖標、選單)。在第3實施形態的處理中,位置 檢測部1 20是根據在接收訊號強度(電場強度)檢測部1 1 4 所檢測出的接收訊號強度來檢測出在移動機器2 0 0的顯示 部302上的位置。移動機器200的位置是與在顯示處理部 116進行顯示處理的內容、圖標等之顯示部302上的位置作 比較,當移動機器2Q0與顯示部302上的圖標等的位置一致 時’該圖標等的資訊會從發送資料處理部1 1 2往移動機器 200傳送。藉此,在移動機器200可將接收的圖標等的資訊 -39- 201214273 顯示於顯示部2 02上。 又,例如圖36所示,在罩上的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 202上顯示所罩上的位置之下的顯示部3 02的資訊、及所對 應的機能(選單)。此情況,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發送資 料處理部112是將顯示部3 02上的顯示位置和移動機器200 的位置一致的內容、圖標等的資訊一起與關聯的機能(選 單)等的資訊發送至移動機器200。藉此,移動機器200可 將躲在本身裝置背後的內容、圖標等的資訊一起連關聯的 資訊也顯示於顯示部202。當移動機器200的機能未對應於 該資訊時,即使罩上也不會出現選單。或者,亦可使選單 灰視。 又,亦可一旦移動機器200罩在顯示部302上的圖標等 之上,則在移動機器200側可使用的機能(移動機器2 00與 資訊處理裝置300的機器彼此間的組合可實現的機能)會 被顯示。 又,亦可使用:預先使內容顯示於罩上側的移動機器 200,在使內容移動至被罩上側的資訊處理裝置3 00時,使 看成罩上側的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會被拷貝至被罩上 側的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顯示部302之UI。藉此,使用者可 視覺性地辨認內容從移動機器200往資訊處理裝置300拷貝 (移動)的情形。
圖37是表示從移動機器2 00往資訊處理裝置3 00移動資 料的情況的模式圖。如圖3 7的上段的圖所示’罩在資訊處 理裝置300上以前,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顯示內容B -40- 201214273 。圖37的中段的圖是表示將顯示內容B的移動機器200罩在 顯示部3 02上的狀態。一旦罩上移動機器200,則內容B的 資訊會被轉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 00。圖37的下段的圖是表 示從圖37的中段的狀態使移動機器200遠離顯示部3 02上的 狀態。一旦使移動機器200遠離顯示部3 02上,則在顯示部 3 02上顯示所被轉送的內容B的資訊。藉此,使用者可視覺 性地辨認內容B從移動機器200辨轉送至資訊處理裝置300 的情形。 其次,說明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上擴大顯示部 302上的圖標等來顯示的例子。圖38是表示若將移動機器 2〇〇罩在顯示部3 02上所顯示的文件夾(Folder)圖標上, 則在罩側的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顯示文件夾的內容的 例子。此時,亦可形成僅罩上的特定機器可看內容之類的 用法,亦可使用於保全(security)用途等。 又,圖38的應用例,例如可將移動機器200作爲電子 章(認證)使用。圖39是表示在顯示於顯示部302的文件 上利用移動機器200來蓋電子章的情況的模式圖。如圖39 的上段的圖所示,在顯示部3 02顯示文件,在移動機器200 的顯示部202顯示電子章。移動機器200是接受蓋電子章的 認證者。然後,如圖39的下段的圖所示,若將移動機器 200蓋在顯示部3 02上,則以顯示於顯示部302的文件的蓋 章處能夠透過的方式來顯示於顯示部202。若在此狀態下 進行預定的操作,則移動機器200的電子章會被蓋在顯示 部3 02的文件,形成在顯示部3 02上的文件蓋章的狀態。藉 -41 - 201214273 由比顯示部302更擴大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之文件的 顯示,可更容易蓋章。 其次,說明有關將顯示於顯示部3 02的地圖擴大顯示 於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上的情況。圖40是表示在顯示 部3 02顯示日本地圖,藉由罩上移動機器200,在顯示部 202擴大顯示關東附近的例子。亦可與擴大顯示後的區域 一起顯示區域的資訊(飮食店資訊、鐵路·道路等的交通 資訊、區域的天氣資訊等)。此情況,在顯示於資訊處理 裝置300側的地圖資訊中預先附加區域的資訊,在移動機 器200側取得該資訊,而於顯示部202進行顯示。 又,亦可將顯示於顯示部3 02的領域以外顯示於顯示 部202,藉此進行世界相機(Sekai Camera)性的資訊增 補。例如,在顯示部3 02之外放置移動機器200,而以顯示 部3 02的顯示領域外的地圖作爲擴充畫面來顯示於顯示部 202 » 又,地圖以外,例如若將移動機器200罩在照片(集 合照片等)上’,則可將照片的人物擴大顯示於顯示部202 ’且可檢索罩上的移動機器200內的地址簿等中所含的人 物’而使具有顯示其結果等的機能。此情況,在顯示於資 訊處理裝置3 00側的照片中預先附加人物的資訊,對比該 資訊與地址簿的資訊來進行檢索。 4.第4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第4實施形態 -42- 201214273 是在將移動機器200罩在資訊處理裝置300上時,誘導移動 機器200往通訊良好的位置者。例如,將只在使用無線通 訊時顯示天線3 04的存在的位置之UI顯示於顯示部3 02上。 並且,移動機器200置於顯示部3 02上時,移動機器3 02的 位置偏離天線304的位置時,顯示誘導至適當的天線位置 之UI。更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上顯示爲了誘導的UI 〇 圖41是表示移動機器200被置於顯示部3 02上時,將爲 了誘導的UI顯示於顯示部202及顯示部3 02的狀態的模式圖 。如圖41所示,在移動機器200的顯示部202顯示表示適當 的方向的箭號,藉由往此方向移動該移動機器200,可將 移動機器200誘導至天線3 04的位置。圖41所示的例是顯示 部2 02的左上的箭號要比其他的箭號更亮顯示(或忽亮忽 滅顯示),設爲將移動機器200誘導至此方向者。當移動 機器20 0位於天線304上,通訊狀態形成最良好時,顯示其 意旨。又,如圖41所示,亦可在顯示部3 02上顯示十字線 ,其係顯示用以往天線的位置誘導的「目標」。此情況, 移動機器200或資訊處理裝置300的位置檢測部120是根據 在接收訊號強度(電場強度)檢測部1 1 4所檢測出的接收 訊號強度來檢測出移動機器200的現在位置、及接收訊號 強度最良好的位置。顯示處理部118是進行誘導至接收訊 號強度最良好的方向的顯示處理。 又,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使用在所罩上的移動機器 2 00使產生聲音、振動而來誘導的方法等。此時,由於機 -43- 201214273 器彼此間的天線感度(分布)不同,因此予以一邊修正, 一邊進行誘導。圖5所示的聲音·振動輸出部126是輸出用 以誘導至接收訊號強度最良好的方向的聲音或振動。例如 ,輸出聲音時,輸出顯示接收訊號強度形成最良好的方向 的聲音,在接收訊號強度成爲最良好的位置輸出顯示其意 旨的聲音。又,輸出振動時,輸出接收訊號強度形成最良 好的方向的振動,在接收訊號強度成爲最良好的位置使振 動停止。 5 .第5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態。第5實施形態 是有關與資訊處理裝置3 00進行通訊的電子筆400。電子筆 4〇 〇是具備:記錄資料的記錄部(儲存裝置)402 '及無線 通訊部404。無線通訊部404是與圖4所說明的構成同樣構 成。電子筆400是藉由筆的手勢來進行各種的內容移動操 作,例如將藉由筆的操作而包圍的顯示文件夾等匯集而吸 出記錄等。 圖42是表示電子筆400的構成的模式圖。電子筆400的 尖端是構成尖形之通常的針筆(Stylus )。並且,在後端 搭載爲了無線通訊的天線406。 圖43及圖44是表示使用電子筆400的狀態模式圖。首 先’說明有關利用電子筆400之資料的吸出(蓄積)。資 料的吸出是以3個步驟進行。首先,如圖43所示,以電子 筆400的尖端描繪成包圍顯示部3〇2上的內容。藉此,接觸 -44- 201214273 式感測器1 70會檢測出描繪,沿著筆尖的軌跡的線會被描 繪於顯示部3 02。此時,可包圍1或複數的內容。 其次,將電子筆400的上下顛倒握持,使電子筆400的 後端的天線406朝向顯示部3 02。然後,將電子筆400的後 端舉起至顯示部3 02。藉此,資訊處理裝置300與電子筆 400會藉由無線通訊而連接,被包圍的內容資料會從資訊 處理裝置300往電子筆400轉送。在資訊處理裝置300側, 因爲辨認出筆尖的軌跡,所以一旦與電子筆400的連接確 立,則會發送含於此範圍的內容資料。被轉送至電子筆 400的內容資料是被保持於記錄部402。 其次,說明有關利用電子筆400之資料的吐出(發送 )。資料的吐出是在1步驟進行。在資料被保持於記錄部 402的狀態下,如圖44所示,一旦將電子筆400的後端朝顯 示部302舉起,則會在電子筆400與資訊處理裝置300之間 進行無線通訊連接,被保持於記錄部4 0 2的資料會往資訊 處理裝置300轉送。藉此,被保持於記錄部402的資料會被 拷貝至顯示部302的桌面電腦。 另外,舉起電子筆400的位置,如在圖3所說明那樣, 在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周緣設有天線3 04時,是將電子筆 400舉起至天線3 04的近旁。又,如圖2那樣在顯示部3 02的 全域設有天線3 04時,是將電子筆400舉起至顯示部3 02上 〇 又’亦可一旦將電子筆400舉起至設於顯示部3 02上的 預定選擇區域,則進行資料的吸出,更在點擊圖標下進行 -45- 201214273 機能選擇,且一旦舉起至選擇區域以外的區域,則進行資 料的吐出》 另外,亦可使電子筆400具有在第1〜第4實施形態所 說明的移動機器200的機能。此情況,電子筆400雖不具顯 示器,但可進行選單等顯示。因爲不具顯示器,所以電子 筆400輕量適於攜帶,可在資訊處理裝置300的顯示部302 (大型顯示器)每次確認該電子筆400所保有的內容,提 供使用者的便利性·樂趣。 以上,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的較 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非限於該例。只要是具有本發明 所屬的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便可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 載的技術思想範疇內思及各種的變更例或修正例,該等當 然亦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系統的構成例的模 式圖。 圖2是表示設於資訊處理裝置的電極板(天線)的配 置的模式圖。 圖3A是表示電極板的配置的其他例的模式圖。 圖3 B是表示電極板的配置的其他例的模式圖。 圖4是用以說明通訊機器的構成的模式圖。 圖5是表示移動機器、或資訊處理裝置的控制部的周 邊的機能構成的方塊圖。 -46- 201214273 圖6是表不以移動機器爲中心,波(波紋)那樣的⑴ 被顯示於顯示部上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7是表示資訊處理裝置的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圖8A是表示在放置移動機器時,以像飛出那樣的影 像’將內容顯示成散落於周圍的例子的模式圖。 圖8 B是表示以移動機器爲中心,像落至砂上而埋入那 樣的UI被顯示於顯示部上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9是表示使移動機器接近資訊處理裝置3 00的側面的 例子的模式圖。 圖10是表示移動機器被放置於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部 上時,顯示內容或選單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11是表示與移動機器的連接確立時,以多媒體導覽 選單(XMB )的項目來顯示移動機器所保有的內容的例子 〇 圖12是表示將內容的資訊分開於顯示部的左右顯示的 例子的模式圖。 圖13是表示按照移動機器的機能,機能圖標之中無法 使用者爲灰視,可使用者爲明亮顯示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14是表示使可使用的圖標移動至移動機器的周邊的 情況的模式圖。 圖15是表示移動機器的內容在顯示部上移動至四個角 落的例子的模式圖。 圖16是表示以手來尋找從移動機器溢出至顯示部的內 容的情況的模式圖。 -47- 201214273 圖17是表示以描繪成光碟(CD)或錄音帶的圖標來 顯示的UI、及描繪成播放器的UI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1 8是表示移動(縮小)視窗W,而使避開移動機器 的例子的模式圖。 圖1 9是表示移動圖標,而使避開移動機器的例子的模 式圖。 圖20是表示按照移動機器的位置來顯示漩渦狀的UI的 情況的模式圖。 圖2 1是表示按照移動機器的位置來顯示漩渦狀的UI的 情況的模式圖。 圖22是表示移動機器的顯示部與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 部連動進行顯示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23是表示移動機器的顯示部與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 部連動進行顯示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24是表示若將在移動機器播放中的內容滑動於顯示 部上,則資料會被轉送至資訊處理裝置側的情況的模式圖 〇 圖25是表示使資訊處理裝置介於移動機器之間,藉由 機器間滑動來移動內容的例子的模式圖。 圖2 6是表示以手勢爲開端進行同步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2 7是表示使資訊處理裝置的資料庫的資訊同步於移 動機器(A)及移動機器(B)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2 8是表示所推薦的資料庫的資訊根據伺服器的資訊 來複製成最新資訊的情況的模式圖。 -48- 201214273 圖2 9是表示一邊進行轉碼,一邊進行拷貝的情況的模 式圖。 圖3 0是表示在2個移動機器(A)及移動機器(B)間 進行地址交換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1是在觸控面板圈選複數的地址,互相交換圏選的 地址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 2是表示將移動機器置於顯示部上時,按照距離來 進行同步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3是表示將移動機器置於顯示部上時,按照距離來 進行同步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 4是表示將移動機器置於顯示部上時,按照距離來 進行同步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5是表示同步的應用,夾著顯示部來玩曲棍球遊戲 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36是表示以內容「A」宛如透過移動機器的方式顯 示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37是表示從移動機器往資訊處理裝置移動資料的情 況的模式圖。 圖38是表示若將移動機器罩在文件夾圖標上,則在罩 側的移動機器的顯示部顯示文件夾的內容的例子的模式圖 〇 圖3 9是表示在顯示於顯示部的文件上利用移動機器來 蓋電子章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40是表示在資訊處理裝置的顯示部顯示日本地圖, -49- 201214273 藉由罩上移動機器,在移動機器的顯示部擴大顯示關東附 近的例子的模式圖。 圖41是表示移動機器被置於顯示部上時,將爲了誘導 的UI顯示於顯示部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4 2是表示電子筆的構成的模式圖。 圖43是表示使用電子筆的情況的模式圖。 圖4 4是表示使用電子筆的情況的模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〇6 :發送處理部 1〇8 :接收處理部 1 1 6 :接收資料處理部 Η 8 :顯示處理部 :移動機器 3〇〇 :資訊處理裝置 3〇2 :顯示部 -50-

Claims (1)

  1. 20121427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其係與第1通訊對方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 通訊: 資訊取得部,其係藉由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的通 訊來取得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 顯示處理部,其係進行用以顯示上述資訊取得部所取 得的內容資訊之處理;及 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內容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爲在上述第1通訊對 方裝置播放中的動畫內容, 上述顯示部係使在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播放中的上 述動畫內容自播放途中顯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通訊部係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一起和第2通訊對方裝 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通訊, 具備:將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上述內容資 訊發送至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之資訊發送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具 備:檢測出上述顯示部上的操作之操作檢測部, 上述資訊發送部係在對顯示於上述顯示部的上述內容 資訊的操作被檢測出時,發送上述內容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 -51 - 201214273 述資訊發送部係變換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所保有的上述 內容資訊的形式來發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資訊發送部係發送本身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之中,上 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未保有的內容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具 備:檢測出上述第1及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置的位置之位置 檢測部, 上述資訊發送部係按照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上述 第2通訊對方裝置的距離來變更發送至上述第2通訊對方裝 置的內容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上 述內容發送部係以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上述第2通訊對 方裝置的距離越近’上述第1通訊對方裝置與上述第2通訊 對方裝置的上述內容資訊同步的比例越高的方式來發送上 述內容資訊。 9.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係具備: 第1裝置’其係藉由近距離一對一通訊來與第2裝置進 行通訊;及 上述第2裝置,其係具有: 通訊部’其係與上述第1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一通訊 > 資訊取得部’其係藉由與上述第1裝置的通訊來取得 上述第1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 -52- 201214273 顯示處理部,其係進行用以顯示上述資訊取得部所取 得的內容資訊的處理;及 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內容資訊° 1 〇. —種用以使電腦作用的程式’其係作爲’ 與通訊對方裝置進行近距離一對—’ 藉由與上述通訊對方裝置的通訊來取得上述第1通訊 對方裝置所保有的內容資訊之手段’ 進行用以顯示上述內容資訊的處理之手段。 -53-
TW100116856A 2010-05-28 2011-05-13 Information proces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TW20121427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3318A JP5494242B2 (ja) 2010-05-28 2010-05-28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4273A true TW201214273A (en) 2012-04-01

Family

ID=45003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6856A TW201214273A (en) 2010-05-28 2011-05-13 Information proces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158449B2 (zh)
EP (1) EP2579137B1 (zh)
JP (1) JP5494242B2 (zh)
KR (1) KR20130105290A (zh)
CN (1) CN102906683A (zh)
BR (1) BR112012029675A2 (zh)
RU (1) RU2012149735A (zh)
TW (1) TW201214273A (zh)
WO (1) WO2011148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8768A (ja) *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681362B2 (en) * 2011-04-14 2014-03-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335360A1 (en) * 2012-01-03 2013-12-19 Aviv Ron Touch screen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JP2013143638A (ja) * 2012-01-10 2013-07-22 Toshiba Corp データ送信装置
JP2013152566A (ja) * 2012-01-24 2013-08-08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リモコン装置
KR101974366B1 (ko) * 2012-02-10 2019-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정보 디스플레이 장치에서 영상 내 각 객체에 대한 부가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지털 정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그리고 상기 부가 정보를 제공받는 가시광 통신 단말
JP5337268B2 (ja) * 2012-03-30 2013-11-06 株式会社東芝 操作表示装置および操作表示方法
US20130311386A1 (en) 2012-05-18 2013-11-21 Mehdi Tehranchi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encapsulated workflow packages
EP2670118A1 (en) * 2012-05-28 2013-12-04 Doro AB Improved status notification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JP6073606B2 (ja) * 2012-09-03 2017-02-0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デジタル無線通信装置
FR2995423B1 (fr) * 2012-09-10 2016-02-12 Editions Volumiques Peripherique a localisation capacitive et a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 sans fil
CN103873155A (zh) * 2012-12-13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JP6021652B2 (ja) 2013-01-16 2016-11-09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EP2797025B1 (en) * 2013-04-23 2018-03-14 Bundesdruckerei GmbH Mobile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with display
EP2797024B1 (en) * 2013-04-23 2018-03-28 Bundesdruckerei GmbH Mobile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US10366264B2 (en) * 2013-08-09 2019-07-30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ontent among devices
KR20150029185A (ko) * 2013-09-09 2015-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애플리케이션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5780611B2 (ja) * 2013-09-30 2015-09-16 Kddi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方法、映像処理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の操作プログラム
KR102192155B1 (ko) * 2013-11-12 2020-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플리케이션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645833B (zh) * 2013-12-27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5195426A (ja) * 2014-03-31 2015-11-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CN104253635B (zh) * 2014-07-31 2017-11-24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票券的验证系统和验证方法
USD761844S1 (en) * 2014-08-12 2016-07-19 Bose Corporation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anim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6187547B2 (ja) * 2014-08-29 2017-08-30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73010B (zh) * 2015-01-19 2021-11-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用户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JP6659259B2 (ja) * 2015-07-28 2020-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D792909S1 (en) * 2015-08-20 2017-07-25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6597136B2 (ja) * 2015-09-30 2019-10-30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D823340S1 (en) * 2016-07-29 2018-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7013808B2 (ja) 2017-11-15 2022-02-0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8113615A1 (de) * 2018-06-07 2019-12-12 Nicolas Bissantz Verfahren zur Darstellung von Daten auf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US11462194B1 (en) * 2018-07-30 2022-10-04 Apple Inc. Position sensors for system with overlapped displays
US11284460B2 (en) * 2020-01-10 2022-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3361B2 (en) * 2000-08-18 2008-04-22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Secure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JP2003021875A (ja) 2001-07-09 2003-01-24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焼付装置、写真処理装置および写真焼付方法
US7280851B2 (en) * 2001-08-28 2007-10-09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3230117A (ja) * 2002-01-31 2003-08-15 Nec Commun Syst Ltd 動画像データの送信システム、同送信装置、同送信方式および同送信方法
JP3947919B2 (ja) * 2002-05-23 2007-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023308B2 (ja) * 2002-12-17 2007-1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040207719A1 (en) * 2003-04-15 2004-10-21 Tervo Timo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oiting video streaming services of mobile terminals via proximity connections
US20050022113A1 (en) * 2003-07-24 2005-01-27 Hanlon Robert Eliot System and method to efficiently switch between paper, electronic and audio versions of documents
JP2005100050A (ja) 2003-09-24 2005-04-14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表示方法
US9154921B2 (en) * 2004-01-12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user information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FI20041630A0 (fi) * 2004-12-20 2004-12-20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laitteen vaihtamiseksi aktiivisen yhteyden aikana
US7970870B2 (en) * 2005-06-24 2011-06-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Extending digital artifacts through an interactive surface
JP2007081685A (ja) * 2005-09-13 2007-03-29 Sony Corp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画像信号処理方法及び画像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JP4506658B2 (ja) 2005-11-3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299134A (ja) 2006-04-28 2007-11-1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電子ペ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システム
JP4805022B2 (ja) 2006-05-25 2011-11-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端末装置、画像貼付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
JP2007323732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oshiba Corp 再生制御装置、再生制御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4345850B2 (ja) * 2006-09-11 2009-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2008097151A (ja) * 2006-10-06 2008-04-24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70278B2 (en) * 2006-10-26 2013-10-29 Apple Inc.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djusting an insertion point marker
JP4650407B2 (ja) 2006-12-12 2011-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処理システム、無線処理方法及び無線電子機器
JP4687691B2 (ja) * 2007-06-06 2011-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機器間操作インターフェース、機器制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77542B2 (ja) 2007-07-18 2012-07-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検索表示装置
JP5118409B2 (ja) 2007-08-01 2013-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JP2009049871A (ja) 2007-08-22 2009-03-05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装置
US7652578B2 (en) * 2007-10-29 2010-01-26 Motorola, Inc.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970350B2 (en) * 2007-10-31 2011-06-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haring
JP2009182459A (ja) * 2008-01-29 2009-08-13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30469A (ja) 2008-03-24 2009-10-08 Kyocera Mita Corp 操作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10427B2 (en) * 2008-03-24 2012-07-0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perating device,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KR101574339B1 (ko) * 2008-04-28 2015-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tv간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45686A (ja) * 2008-08-15 2010-02-25 Olympus Imaging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EP2797349B1 (en) * 2009-11-30 2018-09-26 Sun Patent Trust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everal antenna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JP2011248766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電子ペ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48768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48769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6683A (zh) 2013-01-30
EP2579137A4 (en) 2016-04-06
BR112012029675A2 (pt) 2016-08-02
JP5494242B2 (ja) 2014-05-14
US20130040567A1 (en) 2013-02-14
EP2579137A1 (en) 2013-04-10
US9158449B2 (en) 2015-10-13
WO2011148723A1 (ja) 2011-12-01
KR20130105290A (ko) 2013-09-25
EP2579137B1 (en) 2019-03-20
RU2012149735A (ru) 2014-05-27
JP2011248767A (ja) 201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822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TWI466006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and programs
TW201214273A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US854316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US8611965B2 (en) Electronic p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