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9295A - 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ultrapure water - Google Patents

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ultrapure wa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9295A
TW201139295A TW100109380A TW100109380A TW201139295A TW 201139295 A TW201139295 A TW 201139295A TW 100109380 A TW100109380 A TW 100109380A TW 100109380 A TW100109380 A TW 100109380A TW 201139295 A TW201139295 A TW 2011392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rea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9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8683B (zh
Inventor
Nobukazu Arai
Tetsuro Fukase
Tarou Iizumi
Nozomu Ikuno
Shigeki Fujishima
Original Assignee
Kurita Water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51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1687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523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1135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15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168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ita Water Ind Ltd filed Critical Kurita Water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6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2F3/106Carbonace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02F2103/04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for obtaining ultra-pure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Description

20113929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_水的錢理方法以及使用經該 水處理方法所處理的處理水的超純水製造方法尤其是有 關於-種可高度去除原水中的尿素的水處理方法以及使用 經該水處理方法所處理的處理水的超純水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先前,由自來水、地下水、工業用水等原水來製造超 純水的超純水製造裝置基本上是由前處理裝置、一次纯水 製造裝置及二她水製紗㈣構成。其巾,前處理裝置 是由凝集、浮起、猶裝置所構成。—次純水製造裝置例 如是由2台逆滲透齡離裝置及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或 者離子交換純水裝置及逆滲透齡_㈣麻。另外, 二次,水製造裝置例如是由讎料線裝置、混床式 離子交換裝置及超濾膜分離裝置所構成。 此種超純水製造裝置巾,對其純度提高的要求提高 且伴隨此而謀求總有機碳(T〇tal 〇职也⑽加,t〇c 成分的去除。超純水中的取成分中,尿素的去除特別 T〇C成分’尿素的去除對咖成分的含有 k成的影響越A。因此’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中記 有藉由自餘至超純水製造裝置中的水中去除尿素而充 減少超純水中的TOC。 裝置專置=置== 4 201139295 2處於前處理裝置中組入生物處理裝置,通入被 導體、生、先©、用水)與半導體清洗回收水的混合水’該半 源:尿的有?"成為生物處理反應的碳 水中含度。此外,存在料導體清洗回收 樣地成為氮情況,_子與尿素同 3二決專利文獻2的上述問題,而將被處理水(工 二Λ二半導體清洗回收水分別進行生物處理後加以混 ° 1 —次純水製造裝置及二次純水製造裝置中。 [先刖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平6_6359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特開平6-23399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Μ i·4號公報 ’若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水處理方法所述,於 〇 -子在生物處理裳置内的菌體的增殖量增加, 來自該生物處理裝置的菌體的流出量增加的問題。 另外’專利文獻2所記载的水處理方法中,若使用 為碳源的鋪子的含量乡时導财細 離子阻礙尿素分解的問題。 j仔在鉍 【發明内容】 ,發明是馨於上述問題而成,目的在 度分解原水中的T0C、尤其是尿素的水處理方法。= 5 201139295 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該水處理方法的超純水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一,本發明提供-種水處理方 . ' ;原水中添加尿素或尿素衍生物、及/或氨性氣 源後進行生物處理(發明1)β /虱性氮 除,Sim(推定為概_的—種)參與尿素的去 m s發明υ,藉由在原水中添加尿素或尿 =物、及/或氨性氮源,可促進存在於生物處理 而为解尿素的硝化細菌群的增殖 、置内 去除性能。㈣曰殖因此可獲得良好的尿素 =’原水t的尿麵季節而大幅 期(2週〜1個月」= 細菌群失活、或者其原因在於,確化 ㈣水中添加尿素或尿素衍生物’則即便 度上升時,亦可二期間長期持續後尿素濃 細菌另==二載:水處理方法中,綱化 BOD) ί (Biochemical 〇xygen Demand , 測為如下處異物分解侧 藉由將作為氮源的尿素及尿素衍生物 6
201139295 L 分解,作為氨來攝取,而去除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相對於 此’於硝化細菌群將氨氧化為亞破酸、硝酸的過程中,利 用具有藉由將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氧化為氨或者直接氧化為 亞^酸而去除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的機制的情況,上述發明 凊求項1) +,糾在原水巾添加氨性聽,可提高該 些石肖化細菌群的增殖、活性。施:目彳或 , = 為’利用活性提高的確 、,菌群,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的去除性能提高。 上述發明(發明丨)中,藉由在原水中添加尿 素或尿素衍生物、以及氨性氮源,將尿素 設為最低限度,並且#由添加氨性氮源而提高硝化 1群的增殖、活性’可對負荷變動獲得更高的效果。苴 =由於如下所述的原因。即,於原水的尿素 尿=_中,亦可藉由添加氨性氮源= 2料讀_活性’並且藉㈣微量的尿素或尿素衍生 添加’可將適合於去除尿素及尿餘生物的 =最健度。因此’於縣的尿素濃度降低的期間長期 纽诚度上升的情況,亦謂得紐 ,由於尿素及尿雜生物存在殘留於生物處 nr故而過剩量的添加欠佳,可藉由添加氨性 氮源來補充上述尿素及尿素衍生物。 上述發明(發明1)中,較佳為於上述 戈上蘇她物、蝴上糧== 值調整為5〜6.5而進行上述生物處理(發明2)。 對藉由在生物處理中添加氨性氮而使確化細菌群(氨 201139295 氧化菌群)増殖來提高尿素分解能力的水處理方法 ==知,即便硝化細菌群並不分解尿素,亦可藉 =5=成能量來增殖,根據運轉條件,有僅利用 +、錢氮而成為不分解尿素的系統的情況。 工蜚’已知尿纽尿素衍生物的濃度於自來水或 物的^ 1在季節變動,且根據給水的尿素及尿素衍生 物的濃度,硝化細菌群的活性亦變化 及尿素衍生物的濃度降低,則其活性亦降低右; 素及尿素衍生_濃度急遽上升,亦紐追隨= 在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洩漏至處理水中的情況。 因此認為,追隨給水中的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的濃度變 動=生轉縣的尿素濃度轉紐低,因此經常添加 乱性氮源轉_化細菌群的活性,但即便紐氮的
性能可維持’尿素及尿素魅物的絲紐_未必 持。 F 依據上述發明(發明2),於上述發明(發明丨)中在 原水中添加氨㈣_情況,即便原水+的尿素及尿素衍 生物的濃度變動,亦可迅速地追隨該變動而高度分解尿 素,藉由將PH值調整為5〜6·5,於中性區域具有最佳值 的硝化細菌群的氨氧化活性及尿素分解活性中任一者與最 佳PH值相比均降低,但與氨氧化活性的降低相比,^素 分解活性的降低少。進而,離子狀態的氨增加,進入至硝 化細菌群的氨的量降低。藉此,硝化細菌群所消耗的尿素 增加,因此即便尿素濃度大幅變動,亦可維持硝化細菌群 8 201139295 的活性,可有效地分解、去除尿素。 上述發明(發明1)中,較佳為相對於上述尿素 度’上述氨性氮源以NH/-N/尿素計為1〇〇以下(發明 依據上述發明(發明3),藉由將氨的濃度相對於料产 而設為⑽倍以下,可維持優先分解絲尿素的功能。又 上述發明(發明1)中,較佳為上述氨性 (發明4)。依據上述發明(發明4),氣化銨等録鹽 為亞石肖酸離子⑽2·),而適合“化細 斜的活性化,另外,該氣化錢等銨鹽的添加、控制 易,適合於將尿素的濃度維持為較低。 上述發明(發明D中,較佳為利用具有生 體的生物處理機構來進行上述生物處理(發明5)。另夕字载 =述發明(發明5)中,較佳為利用具有上述生物 體的时床的生物處理機構來進行上述生物處理(發= 6)〇進而,上述發明(發明5) 載體,(發明7)。依據二=== 理機構使用生物支持載體的生物膜法,1故而 =動=崎況相比更可抑躲自生物處 流出,處理的效果高,且可長時間維持該效果。菌體的 段進==)=佳為於上杜 E ^/發月8)。依據上述發明(發明8),於生 存在衫氧化劑(次驗等)的情況多, 7二二…:化劑與氨性氮源反應而形成氯胺化合物 (ehl_lne)°氯胺與游離氣相比較氧化力低,但有於後 9 201139295 段的處理中引起處理構件的氧化劣化的可能性,因此町藉 由還原處理而使該氣胺化合物無害化。 ,另外,第二,本發明提供一種超純水製造方法,其特 徵在於.將利用上述發明(發明丨〜發明8)的水處理方法 所獲得的處理水在一次純水裝置及二次純水裝置中進行處 理而製造超純水(發明9 )。 依據上述發明(發明9)’由於在一次純水裝置及二次 純水裝置的前段的生物處理(水處理)中,被處理水(原 水)中的尿素經充分分解去除,故而可效率良好地製造高 純度的超純水。 [發明的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水處理方法,可高度分解原水中的 TOC、尤其是尿素。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來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 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概 略圖。 圖1中,1為儲留有由前處理裝置供給的原水w的給 水槽,由該給水槽1供給的原水w於生物處理機構2中經 生物處理後’作為處理水wi而供給至一次純水襞置3中。 201139295 而且,於生物處理機構2的前段添加氨性氮源。 於上述處理流程中,成為處理對象的原水w是使用地 下水、河水、自來水、其他的工業用水、來自半導體製造 步驟的回收水等。另外,亦可為將該些水進行淨化處理; 成的原水。該淨化處理較佳為與超純水的製造步驟中的前 處理系統或者與其相同的處理。具體而言,較佳為凝集、 加壓浮起、過濾、等處理或該些處理的組合。 原水(處理對象水)中的尿素濃度較佳為5 pg/L〜2 〇 〇 Hg/L ’特佳為5 gg/L〜100 pg/L左右。 本實施形態中,所謂生物處理機構2,是指進行藉由 生物學作用而使污水等廢水中的污濁物f分解、穩定^的 處理的機構’分為好理及厭氧處理。財,有機物藉 ,生物處理而於有氧呼吸、硝酸呼吸、醱酵過程等中分解、 氣化,或進入微生物的體内,作為污泥而被去除。另外, 亦可進行氮(确化脫氮法)或磷(生物學的磷去除法)的 去除處理。通常將進行上魅物處理的機構稱从物反應 槽。上述生物處理機構2並無特別限制,較佳且
支持載體的固定床的機構。特佳為菌體的流出 方式的固定床。 L =將生誠理機構2設為固定床的情況,較佳為視需 月洗固定床。藉此,防止產生由生物(菌體)的增殖引 ,的固定床的閉塞、泥球化、尿素的分解去除效率的降低 等。對該清洗方法並無__ ’例如較佳為進行逆洗, 即,向與原水的通水方向相反的方向通人清洗水而使載體 11 201139295 、泥球的粉碎、 流動化,來進行堆積物的向系統外的排出 生物的一部分的剝離等。 另山外’對固定床的載_種類並鱗·制,可使用 、無煙煤Umhradte)、妙、彿石(咖丨㈣、離子 月曰、塑膠製成形品等,但為了於氧化劑及/或殺菌劑 =存,下實施生物處理,較佳為使用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 的載體。其中’於存在向生物處理機構中流入高 濃度氧化劑及/或殺_的可能性的情況,較佳為使用可分 解,,劑及/或殺_的活性碳等麵。於如上所述使用活 性碳^的情況’即便為被處理水中的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 濃度高的情況,亦防止菌體失活、滅絕。 向^物處理機構2中的通水速度較佳為設為sv 5 hr·1 〜50 hr1左右。向該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給水的水溫較佳 為常溫,例如l〇°C〜35t ’pH值較佳為大致中性,例如4 〜8。因此,較佳為視需要於生物處理機構的前段設置熱交 換機或pH調整劑添加機構。 於將該原水W導入至生物處理機構2中之前’添加氨 性氮源。該氨性氮源並無特別限制,可適宜使用銨鹽(無 機化合物)、氨水(氫氧化銨),以及可藉由蛋白等的生物 降解而生成錄離子或游離氨的有機物等。該些氨性氮源 中,較佳為氣化銨等無機銨鹽。
如上所述的氨性氮源的添加量只要設為o·1 rng/L〜5 mg/L (NH/換算)即可。具體而言,只要以原水w中的 銨離子的濃度成為上述範圍内的方式添加即可。若原水W 12 201139295 晟 中的銨離子濃度小於o.l mg/L (Njj4+換算),則變得難以 維持硝化細菌群的活性,另一方面,即便超過5 mg/L(NH4+ 換算),亦不僅未獲得進一步的硝化細菌群的活 性,並且來 自生物處理機構2的洩漏量變得過多,因此欠佳。 藉由以原水W中的銨離子的濃度成為上述範圍内的 方式添加氨性氮源,可將經過約1〇天〜3〇天後的生物處 理機構2中的處理水W1中的尿素濃度維持為5 _以 下’尤其為2 pg/L以下。 本發明者們發現’藉由以上述方式於原水w中添加氨 性氮源,可魏可穩定地轉作為TOC的 物的令人驚_效果。推測其是由於如下所述的原因。;, ^知尿素及尿素彳杜_濃度在自來水、工業用水中會隨 季節而變動’若原水W中的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的漢度變 ,,則石肖餘_的时降低,較其後濃度急遽上升, ,無法追隨魏細_騎性,未完全分解,因輯漏至 4理水㈣’藉由添加氨 群的活性,可追隨原水W中_杳Β 田菌 動,將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濃度變 較低。 巾的處理水W1的尿素濃度維持為 換時僅於生物載體交 添加、不添加的方者母7定期間反覆進行 源,亦發揮可減少氦性氮源的添加氨性氮 此外,蜗化細菌於溶氧的存在下,若弓丨誘物(氨性氮 13 201139295 掊續,m素衍生物等)不存在的狀態(空曝氣狀態) 舉.(π砟生降低。用以避免該活性降低的具體方案可列 經常或者間歇添加氨性氮源的方法(本實施形熊 尿辛H2)根據生物處黯水或者處理水+的氨性氮^ ’、y度來添加控制氨性氮源的方法;以及(3)與上 ^樣地㈣溶氧濃度的方法(藉由脫氧劑的添加、 劑的添加、除氣處理、氮氣曝氣的溶氧去除等)。就簡 及成本的觀點而言,認為本實施形態的方法(上述(1) 的方法)為更佳的方法。 ㈣^外祖於該原水W中可視需要進而添加氧化劑及/或 . 、所添加的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種類並無特別限 制》/—t使料使有效率地分解尿素㈣種優先化的氧化 劑,或殺_。具體而言,可適宜㈣錢_、二氧化 氯等氣系氧化劑,單氣胺(monochl〇ramine )、二氯胺 (dichl〇ramine)等氣胺劑(穩定化氣劑)等。 、依據以上所說明的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 法於包3有機物的原水中添加氨性氮源後進行生物處 理,因此_槪細_增殖,並且訪性提高,藉^ ^解ΐ除尿素。藉由在—次純水裝置及二次純水裝置的前 k進行利用上述水處理方法的水處理,可效率良好地製造 TOC漢度低的高純度超純水。 [弟一貫施形雜] 、接著,參照圖2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 法進行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具有上述第一實 201139295 施形態中,除了於生物處理機構2的後段,且於一次純水 裝置之前具有還原處理機構4以外_同構成。 藉由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於上述第—實施形態中使 ,氣系氧化劑(次氣酸等)且存在剩餘㈣情況,該些與 氨I·生氮源反應而形成⑽化合物。該氯胺化合物與游離氯 相比較氧化力低’但於後段的—次純水裝置3等中,存在 ^起該些構成要素的構件的氧化劣化的可能性,但可藉由 貫施還原處理而使該些氯胺化合物無害化。 此外,已知於使用活性碳作為生物處理機構2的生物 支持載體_絲的情況,活性碳可藉由卿反應而對氣 系氧化劑進行縣處理,但由於無法將氯胺化合物迅速還 原而容易洩漏,存在殘存而影響至後段的一次純水裝置3 的可能性,因此即便為使用活性碳的情況,亦較佳為設置 還原處理機構4。 ° 上述還原處理機構4例如可添加:氫氣等氣體;二氧 化硫等低級氧化物;硫代硫酸鹽、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 亞硝酸鹽等低級含氧酸鹽;鐵(II)鹽等低原子價金屬鹽「曱 酸、乙二酸、L-抗壞血酸(L-ascorbicacid)等有機酸或其 鹽;肼(hydrazine)、醛(aldehyde)類、糖類等其他還原 劑。該些化合物中’可適宜使用亞硝酸鹽、亞硫酸鹽、<鐵 (II)鹽、二氧化硫、亞硫酸氫鹽,或者乙二酸、L-抗^血酸 或者該些酸的鹽。另外’亦可設置活性碳塔作為還原處理 機構4,利用活性碳而進一步還原。 於添加還原劑的情況,還原劑的添加量較佳為根據氧 201139295 化劑濃度來適當調整。例如,於使用亞硫酸鈉作為還原劑 來還原殘留氯的情況,只要以亞硫酸離子(s〇32-)與次氯 酉文離子(CIO )成為當莫耳的方式添加即可,考慮到安全 率,添加1.2倍量〜3.0倍量即可。由於處理水的氧化劑濃 度存在變動,故而更佳為監視處理水的氧化劑濃度,較佳 為根據氡化劑濃度來控制還原劑添加量。另外,為簡便起 見,亦可使用疋期測定氡化劑濃度,適當設定符合測定濃 度的添加量的方法。此外,氧化劑濃度的檢測機構可列舉 氧化還原電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卜 ORP),另 外關於殘留氯可列舉殘留氣計(極譜儀法等)。 [第三實施形態]
201139295· 原水(處理對象水)w中的尿素濃度較佳為 〜 200飓/L,特佳為5昭/L〜1〇〇 pg/L左右。 施形態中,所謂生物處理機構2,是指進行藉由 生物子作用而使污水等廢水中的污濁物f分解、穩定化的 =f機構’分為聽處理及職處理。通常有機物藉由 生物處理而於有氧呼吸、硝酸呼吸、輯過料中分解、 氣化’或進人微生物的體内,作為污泥而被去除。另外, 亦可進行氮(硝化脫氮法)或磷(生物學的磷去除法)的 =除處理。通常將進行上述生物處理的機構稱為生物反應 槽。如上所㈣錄處理機構2並無制_,較佳為具 有生物支持倾_定床的機構。特佳為菌^ 下向流方式的固定床。 lit將^物處理機構2設為固定床的情況,較佳為視需 要>月洗固定床。藉此,防止產生由生物(菌體)的增疫引 起的=定床的閉塞、泥球化、尿素的分解去除效率降低等。 對該清洗方法並無制_,例如難為進行逆洗,即, 向與原水的通水方向相反的方向通人清洗搞使載體流動 化’來進行堆積物的向系統外的排出、泥球的粉碎、生物 的一部分的剝離等。 、另外,對固定床的載體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 f 11¼ #煙煤、砂、濟石、離子交換樹脂、塑膠製成形 品等’但為了於氧化劑及/或殺随的存在下實施生物處 理,較佳為使用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消耗量少的載體。其 中於存在向生物處理機構中流入高濃度氧化劑及/或殺菌 17 201139295 $的可此性的纽’較佳為制可分解氧化劑及/或殺菌劑 ==石反等载體。於如上所述使用活性碳等的情況,即便 :理水中的氧化劑及/或殺_的濃度高的情況,亦防 止i體失活、滅絕。 〜5。1,物處理機構2巾的通水速度較佳為設為SV 5 hr l 二a r左右。向該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給水的水溫較佳 j吊溫,例如urc〜饥,pH值較佳為大致中性,例如4 換媳Π較料視需要於生物處理機構的前段設置熱交 換機或pH調整劑添加機構。 2中,_5施的形態中’於將該原水W導入至生物處理機構 尿妾添加尿素或尿素衍生物。藉由在原水W中添加 程物’即便原水W的尿素濃度降低且經過某 =的期間’亦可於生物處理機構2中維持最低限 素为解菌(推定為石肖化細菌的-種),於原水去:曾 素去除性能 尿素濃度上升的情況’亦可維持尿 添加於生物處理_ 2巾縣素絲素 在由於與本來的去除對象為同一成物中就 除尿素的菌體的方面有效而言,較尿適=於去 尿素由於分子量小且離子性尿素。然而, 2未完全去除的情況,即便在後段的一次構 渗透膜處理或離子交換處理中亦難以去除,的逆 純水的水質造成影響的風險,因 =在對所得超 為設為必要最小限度。 叫雜料添加量較理想 201139295 L. 另外,於添加尿素衍生物的情況,該尿素衍生物可使 用:曱基尿素(methylurea)、丁基尿素(butylurea)、苯 基尿素(phenyl urea)、萘基尿素(naphthylurea)、二甲基 尿素(dimethyl urea )、半卡肼(semjcarbazide )、尿素 ★(allantom)、瓜胺酸(citrulline)、其他白蛋白(诎伽^ 等蛋白質等。該尿素衍生物只要是與上述尿素相反,分子 置大至某程度且具有離子性的化合物,則即便未於生物處 理機構2巾元全去除’亦由於在後段的—次純水|置3的 逆滲透膜處理、離子錢處財難隸度的絲,故而 可避免對超純水水質的驗。另—方面,由於與作為本來 =去除縣的尿素不相同’故畴在未必可紐保持最適 δ於去除尿素的菌體的可能性。
考慮到原水W巾的尿素濃度的㈣幅度,如上所述的 讀或尿素魅物的添加量較料賴泰最大尿素濃产 =的濃度。具體的濃雜佳為1 _〜2〇 J 添加濃度小於1 Mg/L,則變得難以保持對 =0 τ而言最低限度的必要尿素分解菌,另-方面若 =20 ’财物處理機構2中尿素未經完全去除 佳。後段的尿素爲提冑舰柄T()c的要目,因此欠 物-=二力實=中’藉由連同上述尿素或尿素衍生 充作Ϊ = ’㈣擔尿素或尿素衍生物的補 而提高尿素分解菌(推定為硝化細菌心m 19 201139295 性,可對負荷變動獲得更高的效果。 ^夕卜’於原水w的尿素濃度降低的期間 加乳性氮源而維持尿素分解菌的活性,I 素或尿素衍生物合併添加而將適合 的尿素去除性能〇晨度上升㈣況,亦可獲得充分 二 生氮源並無特別限制,可適宜使職 (…機化合物)、氣水(氫氧化錄),以及可藉 =降解*生成娜子或騎氨的有機鱗。該些氨性氣 源中,較佳為氯化銨等無機銨鹽。 一 如上所述的氨性氮源的添加量只要設為0 mg/L (NH4+換算)即可。呈驴而士 D ^ · 8 八 。,/、要以原水\¥中的 子的I度成為上述制㈣方式添加即可4 唯子2小於❹.1 mg/L (NH4+換算),則變得難以 ^ ^_群的活性,另—方面,即便超過5 _ΝΗ4+ 、)林僅未麟進-步㈣化細g群的活性,並且 自生物處理機構2的洩漏量變得過多,因此欠佳。 水W中的讎子的濃度成為上述範圍内的 ^尿素或尿素衍生射進一步添加氨性氮源,可將經 過、々天〜30天後的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處理水W1中 的尿素濃度_為5祕以下,尤其為2 _以下。 藉由如上所述於原水w巾添加尿钱尿細生物與 視$要的虱性氮源,可穩定地分解作為TOC的尿素及尿素 20 201139295 =!辛下所述。即’已知原水w中的尿 在自來水、1業用水中隨季節而變 右〃7中的尿素及尿素衍生物的濃度變低,則雜各 ^菌群的活性降低,即便其纽度急遽 · ==’未完全分解,因輯漏至處理= =此,由在原水%中添加尿素或尿素衍生物及視兩 的乱性氮源來維持硝化細菌群的活性,可追隨原水^ ,尿素及尿讀生物的濃度魏,將生 _ 處理水W1的尿素濃度維持為較低。 機構2中的 ^述尿素或尿餘生物卩及作為任s添加 源的添加方法可適宜使用經常添加-定量的方法、二i 力:了 的方法中的任一種。藉由不經常添加,亦發揮ΐ 添衍生物以及作為任意添加物的氨性氮源的 调、H ’硝化細菌於溶氧的存在下,若引誘物(氨性氮 二素.、尿素衍生物等)*存在驗態(空曝氣狀離') 的方法氨性氮源的方法(本實施形態 =的濃度麵加控制氨性氮源的方法;; 地控,氧濃度的方法(藉由脫氧劑上 便性及二 ====厂。就簡 的方法)為更麵=4本實麟_方法(上述⑴ 201139295 此外’可於該原水w中視需要進而添加氧化劑及/或 殺菌劑。對所添加的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種類並無特別限 制,適宜使用可使有效率地分解尿素的菌種優先化的氧化 劑及/或殺菌劑。具體而言,可適宜使用次氯酸鈉、二氧化 ,等氣系氧化劑,單氯胺、二氯胺等氯胺劑(穩定化氣劑) 等。 依據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於包含有機物的原水 中添加尿素或尿素衍生物後進行生物處理,因此即便於原 ^中的尿素的濃度降低的情況,亦可維持最低限度的尿素 分解菌(推定為硝化細菌的一種),即便原水的尿素濃度低 的期間長期持續後尿素濃度上升,亦可維持尿素去除性能。 [第四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4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 法進行說明。第四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具有上述第三實 施形態中’除了於生物處理機構2的後段,且於一次純水 裝置3之前具有還原處理機構4以外的相同構成。 藉由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於上述第三實施形態中使 ,氣系氧化劑(次氯酸等)且存在剩餘氣的情況,該些與 氨性^源反應而形成氣胺化合物。職胺化合物與游離氣 相比較氧化力低,但於後段的—次純水裝置3等中存在引 起該些構成要素的構件的氧化劣㈣可紐,但可藉由實 施還原處理而使該些氣胺化合物無害化。 此外’已知於使用活性碳作為生物處理機構2的生物 支持載體的固定床的情況’活性碳可藉由觸媒反應而對氣 22 201139295 系氧化劑進4還原處理’但由於無法將氯胺化合物迅速還 原而容Μ漏’存在殘存而影響至後段的—次純水裝置3 的可能性,因此即便為使用活性碳的情況,雜佳為設置 還原處理機構4。 上述還原處理機構4例如可添加:氫氣等氣體;二氣 化硫等低級氧化物;硫代硫酸鹽、亞硫酸鹽、亞硫酸氮鹽、 亞硝酸鹽等低級含氧酸鹽;鐵(植等低原子價金屬鹽;曱 酸、乙二酸、L·抗壞血酸等有機酸或其鹽;肼、麵、糖 類等其他縣劑。化合物巾,可適宜制闕酸鹽、 亞硫酸鹽、鐵(II)鹽、二氧化硫、亞硫酸氮鹽,或者乙二酸、 血酸或該些酸的鹽。另外,亦可設置活性碳塔作為 還原處理機構4,利用活性碳來進一步還原。 化劑广劑的添加量較佳_康氧 决來 於使用亞硫酸鈉作為還原劑 ,來控制還原劑添加量。另外,為簡便起 度的添則度:適當設定符合測 叫另外關於殘留氣可列舉殘留氣計(: [第五實施形態] 23 201139295 乂下,適當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的水 處理方去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的 水處理方法的概略圖。 此圖5中,7為由未圖示的原水儲存槽供給的原水貨的 月’J處理系統,在該前處理系統7中經處理的原水w暫時儲 留於給水槽1巾。而且,該給水槽1連接於生物處理機構 2在°亥生物處理機構2中經處理的原水w可作為處理水 而供給至一次純水裝置中。於該生物處理機構2的前 又又置未圖不的pH感測器及供給機構6,可由供給機構6 添加氨性氮源(NH4+-N)以及作為pH調整劑的硫酸。此 外,5為輸送管。 、又工尸的稱珉的生物處理裝置中,成為處理多 的原水W可使用地下水、河水、自來水、其他的工業用; 來自半導體製造步驟的回收水等。原水(處理對象水 中的尿錢度較佳為5 _〜細_,特 ⑽Pg/L左右。 ’ 另外,前處理系統7較佳為超純水的製造 般前處理系統或者與其相同的處理系統。具體而令, 用包含凝集、加壓浮起、過鮮的處理純。σ ° 水中Ϊ物是進行藉由生物學作用而使污水等 水中的Μ物質分解、穩定化的處理的機構 2厭氧處理。通常有機物藉由生物處理而於有H 石为酸令吸、輯過程等中分解、氣化 内,作編咐除。糾,_域(= 24 201139295. 或麟(生物學_去除法)的絲處理。通常將進行上述 生物處理的機構稱為生物反應槽。如上所述的生物處理機 ϋ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具有生物支持載體的固定床的 機構。特佳為菌體的流出少的下向流方式的固定床。 夺士物處理機構2設為固定床的情況’較佳為視需 /月;口定床。藉此,防止產生由生物(菌體)的增殖引 起的=定床的_、泥球化、尿素的分解去除效率降低等。 對該清洗方法並無_關,修較佳為雜逆洗,即, 的通水方向相反的方向通人清洗水而使載體流動 化’來進行堆積物的向系統外的排出、泥球的粉碎、生物 的一部分的剝離等。 、^外’對m定床的载體_類並無制聞,可使用 了Γ炭2煙煤、砂、沸石、離子交換樹脂、塑膠製成形 二於於氧化劑的存在下實施生物處理,較佳為使 劑法入至少的_。其中,於存在高濃度的氧化 八^彳卜=處理機構+的可能㈣情況,較佳為使用可 二解氧化_活性碳等_。於如上所述錢活性碳等的 :ΐ體:Ϊ是ί處理水令的氧化劑的濃度高的情況,亦防 止圍體失活、滅絕。 〜501 ΐ物處理機構2 +的通水速度較佳為設為sv 5 hr-1 為常亥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給水的水溫較佳 _ /JDL ' c〜35°c。因此,較佳為視需要於生物處 理機構的前段設置熱交換機。 0於生物處 由供給機構6添加至該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氨性氮源 25 201139295 =的有機物等。該一=為= 理方二用如上所述構成的裝置及添加劑等的水處 fc wH错由將原水W供給至前處理纽7巾來去除原 ^第-生砂,不财抑畅於該射絲而使後段 並且抑制第的有機物的分解去除效率降低, 生物處理機構2的壓力損失的增加。 的原視需要彻未圖示的熱交換11,_經前處理 水溫言的伴Λ於該原水W的水溫低的情況進行加溫,於 施溫預定水溫的方式,視需要實 羊越。另一方面,於水溫高的情況,必需使 地理,構2的處理槽或輸送管5的配管等具有耐熱 、ff 设備成本的增大。另外,於原水W的水溫低的情 況> 成加溫成本的增大。具體而言,若水溫為4(TC以下, 二生物反應基本上是水溫越高,生物活性及去除速度越提 二然而’若水溫超過贼,則相反,表現出生物活性及 2(/'效率。降低的傾向。由於以上原因’處理水溫較佳為 C〜40 C左右。因此,若原水w的初始溫度為上述範圍 内’則可不作任何處理。 如上所述,將視需要經溫度調整的原水W供給至生物 26 201139295l 處理機構2巾’分解去除錢物、尤其是尿铸難分解性 有機物。此時,不僅由供給機構6添加紐氮源,並且添 加硫酸而將原水W的pH值調整為5〜6.5。 如上所述的氨性氮源的添加量只要設為〇1 mg/L〜5 mg/L (NH4+換算)即可。具體而言,以原水…中的錢離 子的濃度絲上述範_时式私。若财Wtj7的麟 子濃度小於(U mg/L (ΜΗ/換算),則變得難轉持硝化 細菌群的活性,另一方面,即便超過5 mg/L (NH4+換算), 亦不僅未獲得進-步_化細g群的活性,並且來自生物 處理機構2的洩漏量變得過多,因此欠佳。 稭由以原水vv τ ^软離卞的濃度成為上述範圍内的 方式添加錄該’可使_約1G天〜3G錢的生物處 ,機構2中的處理水W1中的尿素濃度為5 _以下,尤 其為2 pg/L以下。 八紐f ^以上述方式於原水W巾添加氨性㈣,可穩定地 刀=作為取的尿素及尿餘生物。糊其μ於如下所 。即’已知尿素及尿素衍生_濃度在自來水、 S t隨季節而變動,若原水〜中的尿素及尿素衍生 === =的确化細菌群的活性降低,其 尿*的濃度急獻升,亦無法追隨钮細菌群的活 斤力分解,因域漏至處理水%卜因此,藉由 狀細菌群藉由將氨性氮源氧化形成亞硝 素及r 1而維持活性。藉此,可追隨原水w中的尿 -讀何生物的濃度變動,將生物處理機構2中的處理 27 201139295 水的尿素濃度維持為較低。 換時的提力^ 用僅於生物載體交 源:揮可減少氨性氮源的=:::添加氨性氮 卜,硝化細菌於溶氧的存在 :續生態(;曝= 還砰劑的系力地控 = 容卢氧濃度的方法(藉由脫氧劑的添加、 便===氮氣曝氣的溶氧去除等)。就簡 的方法方法(上述⑴ 如下戶時將原水w的PH值調整為5〜6.5的原因為 菌群(氨氧二Γ圖6所示,具有尿素分解能力的硝化細 ===可同化尿素與氨的兩者,根據環境條件 :,利:基質變化,如,於高PH值或氨/尿素比高 憂先利用氨而尿素分解能力反而降低。因此,藉 值的石苗的、阳值調整為5〜以’於令性區域具有最佳 、.田菌群的氧氧化活性與尿素分解活性中任一者與 t 值相比均降低,但與氨氧化活性的降低相比,尿 、刀解活性的降低少。進而,離子狀態的氨增加,進入至 28 201139295 氨氧化菌巾的氨的餅低。藉此,由舰細g群分 素增加。藉由個’即便尿錢度大幅變動,亦 持硝化細_的活性,可有效地分解、去除尿素。、, 關於pH值的下限,若使原水w的 細菌群的活性變大。 由於相同的原因,由供給機構6添加的氨性氮源較佳 為以相對於原水w中的尿素的濃度,以ΝΗΛν/ 為2°以下的方式添加。若氨性氮源的漢 ΐΪί,度的1〇0倍,則作為尿素分解菌的硝化細菌 群優先分解氨性統,目此尿素的分魏力降低,尿素、農 度無法大幅追隨增大,尿素變得容易洩漏至處理水wi 中。此外,氨性氮源的添加量的下限若過少,則由該添加 獲得的硝化細菌的活性維持效果減輕,因此較佳 ΝΗ4+·Ν/尿素計設為1以上。 Μ 此外’可於該原水W中視需要進而添加氧化劑及/或 殺菌劑。對所添加的氧化劑及/或殺菌劑的種類並無特別限 制,適宜使用可使有效率地分解尿素的菌種優先化的氧^ 劑及/或殺菌劑。具體而言,可適宜使用次氯酸鈉、二氧化 氣等氯系氧化劑,單氯胺、二氣胺等氣胺劑(穩定化氣劑) 等。 依據本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藉由在原水中添加氨 性氮源,利用硝化細菌群(氨氧化菌)將氨性氮源氧化形 成亞硝酸離子(Ν〇2-),可維持硝化細菌群的活性,分解^ 除尿素。此時,藉由將pH值調整為5〜6.5,硝化細菌群 29 201139295 所消耗的尿素增加,因此即便尿素濃度大幅變動,亦可維 持硝化細菌群的活性’可有效地分解、去除尿素。 [第六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7對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 法進行說明。第六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具有上述第五實 施形態中,除了於生物處理機構2的後段且一次純水裝置 之前具有還原處理機構4以外相同的構成。 藉由採用如上所述的構成,於上述第五實施形態中使 用氣系氧化劑(次氣酸等)且存在剩餘氯的情況,該些與 氨性氮源反應而形成氣胺化合物。該氣胺化合物與游離氣 相比較氧化力低,但於後段的一次純水裝置等中,存在引 起該些構成要素的構件的氧化劣化的可能性,但可藉由實 施還原處理而使該些氣胺化合物無害化。 此外,已知於使用活性碳作為生物處理機構2的生物 支持載體的狀床的叙,活性碳可藉由麟反應對氣系 氧=劑進行還原處理,但由於無法將氣胺化合物迅速還原 而容易$漏’存在鱗㈣響至後段的―:欠純水裝置的可 能性,因辨便為❹活性碳的肢,紐佳為設置還原 處理機構4。 上述還原處理機構4例如可添加:氫氣等氣體;二氧 化硫等低級氧化物;硫代硫酸鹽、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 亞確酸鹽等低級含氧酸鹽;鐵(11)鹽等低原子價金屬鹽;甲 酸、乙二酸、L·抗壞血酸等有機酸或其鹽;肼、賴、糖 類等其他還。該些化合物巾,可適宜制亞猶鹽、 201139295. 亞硫酸鹽、鐵(II)鹽、二氧化硫、亞硫酉曼氫鹽、乙二酸或其 鹽以及W/L壞血酸或其鹽。糾,亦可設置活性碳塔作為 還原處理機構6,利用活性碳而進一步還原。 於添加還原劑的情況’其添加量例如於還原劑為亞硫 酸鈉的情況’只要以亞硫酸離子(S〇32-)與次氯酸離子 (CIO )成為等莫耳以上的方式添加即可,考慮到安全性; 添加1.2倍量〜3·(Μ吾量即可。由於處理水的氧化劑濃度存 在變動’故而更佳為監視處理水的氧化劑濃度,較佳為根 據氧化劑濃度來控制還原劑添加量。另外,為簡便起見, 可使用定测魏倾濃度’適當設㈣合狀濃度的添 加量的方法。此外,氧化劑濃度的檢測機構可列舉氧化還 原電位(ORP)’另外關於殘留氯可列舉殘留氯計(極 法等)。 具體而言,於在生物處理的給水(原水)w中存在游 離氣的狀態下添加銨鹽等作為氨性氮源的情況,游離氯與 銨離子反應而生成氯胺(chloramine)。氣胺與游離氣相比 較,是即便利用活性碳亦難以去除的成分,有氣胺洩漏至 生物處理水中的情況。氯胺是與游離氯相比較氧化力低的 成分,但亦已知有藉由平衡反應而由氣胺再次生成游離氣 的情況,存在引起後段的一次純水處理系統等中的氡化劣 化的可能性。 另外,亦可於生物處理機構2中經處理的原水%中添 加殺黏菌劑(slime control agent)。殺黏菌劑主要是為了避 免由生物處理機構2的處理水中所含的菌體(由生物载體 31 201139295 剝離的菌體)所引起的後段處理中的故障(例如配管的堵 塞、差壓上升之類的黏液故障,R〇膜的生物污損等)而 視需要適當添加即可。 進而,亦可視需要利用菌體分離裝置來去除生物處理 機構2的處理水中所含的菌體。 該些還原劑及/或殺黏菌劑的添加或菌體分離裝置的 處理只要根據來自生物處理機構2的生物處理水的水質而 適當進行1種或者2種以上即可,若水f良好,則亦可不 進行。 依據上述第五實施形態及第六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 法,獲得高度分解、去除尿素的處理水W1,因此可藉由 將該處理水W1 _純水製紗置進—步纽 濃度極低的超純水。 [超純水製造方法] 接著’參照圖8,對利用至此說明的本發明實施形態 的水處理方法的超純水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該超純水製造方法中’於將原水w在前處理系統u、 生物處理機構12、菌體分離機構13、還原處理機構i4中 處理之後,將處理水W1在-次純水裝置15及次系统(二 次純水裝置)19中進-步處理。此外,菌體分離機構13 可使,過®n n精密過軸分崎置、峨膜分離 裝置等。 -次純水裝置15是將第1轉_ (RQ)分離裝置 16、第2逆滲透膜(R0)分離裝置1?、及混床式離子交 32 201139295 換裝置18依此順序配置而成。其中’該一次純水處理系統 15的裝置構成並不限制於此種構成,例如亦可將逆滲透膜 分離裝置、離子交換處理裝置、電氣去離子交換處理裝置、 紫外線(ultraviolet ’ UV)氧化處理裝置等適當組合而構 成。 次系統19是將次槽20、熱交換器21、低壓紫外線氧 化裝置22、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23、超濾膜(ultrafiltrati〇n membrane,UF膜)分離裝置24依此順序配置而成。其中, 該次系統19的裝置構成並不限制於此種構成,例如亦可將 除鼠處理裝置、UV氧化處理裝置、離子交換處理裝置(非 再生式)、超滤膜處理裝置(微粒子去除)等組合而構成。 以下對利用上述超純水製造系統的超純水製造方法進 行說明。首先’前處理系統11包含凝集、加壓浮起(沈澱)、 過濾(膜過濾)裝置等。該前處理系統u中,原水中的殮 洋物質或膠體物質被去除。另外,該前處理系統u中亦可 去除高分子系有機物、疏水性有機物等。 於來自該前處理系統11的流出水中添加尿素或尿素 衍生物、及/或氨性氮源(NHrN) ’視需要進而添加作 pH調整劑的硫酸來調整ρΗ值,或者添加氧化劑及/或殺 劑,利用生物處理機構12進行上述生物處理。設置於該 物處理機構12的下游側的菌體分離單元機構13中,二 f除自生物處理機構12中流出的微生物或載體微:子 等。該菌體分離單it機構13可省略。生物處理機構 流出水中,由於有如上所述含有氣胺化合物的情況,故而 33 201139295 利用還原處理機構14而使氣胺化合物無害化。於原水w 中的氣系氧化劑的濃度基本上不存在的情況,由於生物處 理機構12的流出水中亦基本上不含氣胺化合物,故而可省 略還原處理機構14中的還原劑的添加。 在一次純水處理裝置15中,利用第1逆滲透(RO) 膜分離裝置16、第2逆滲透(R〇)膜分離裝置17、及混 床式離子交換裝置18來去除生物處理機構12的處理水 W1中殘存的離子成分等。 進而,於次系統19中,將一次純水裝置15的處理 經過次槽20及熱交換器21而導入至低壓紫外線氧化裝】 22中,將所含有的T〇c成分離子化或分解。其中,ς离 子化的有機物是於後段的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23中^ 除。該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23的處理水可進一步於υρ用 分離裝置24中進行膜分離處理而獲得超純水。 ’ 依據上述超純水製造方法,可藉由在生物處理機 中充分分解去除尿素,於其後段的一次純水裝置15及^ > 統19中去除其他的T0C成分、金屬離子、其他 1 機離子成分,而效率良好地製造高純度的超純水‘。、 另外,依據上述超純水製造方法,於將原水w 生物處理機構12巾之前導人至前處理純u巾 ^ w中的濁質。因此,防止生物處理機構12中的尿 分解去除效率由於濁質崎低,並且抑制由 =6 處理機構12的壓力損失增加。另外,依據該超純水 法,由於在生物處理機構12的下游側設置有菌體分: 34
201139295 L 物處理機構l2、tf 統θ’故而亦發揮可將自生 構 中机出的生物或載體利用該些菌體分離機 「^水系統Μ及次系統Μ而良好去除的效果。 L貫例] [實例1] 平始1所示的流程’且使用在自來水(野木町水: 素,農度為10喊,平均T0C濃度為500 中 寻鴻要添加有試劑尿素(Kishida Chemical公司製造)的水。 外,生物處理機構2是使用將作為生物載體的粒狀 ^碳(Kuncoal WG!60,10/32網眼」,栗田工業公司製 造)於圓筒容器中填充1〇L而製成固定床的機構。此外, 生物處理機構2的粒狀活性碳是使用新碳。 首先’對自來水(未添加試劑尿素),以濃度成為約 500 Pg/L的方式添加尿素而製備原水w,將該原水w以 下向流通入生物處理機構2中。通水速度sv是設為2〇/hr (每小時通水流量+填充活性碳量)。對通水後的生物處理 水’持續70天進行尿素濃度的分析。將其結果示於圖9 中。此外,上述通水處理中,1天1次實施10分鐘的逆洗。 逆洗是利用生物處理水,以自圓筒容器下部向上部的上向 流’以LV=25m/hr (每小時通水流量+圓筒容器截面積) 實施。 尿素濃度的分析順序如下所述。即,首先’利用DPD 法來測定試驗水的總殘留氯濃度,以相當量的亞硫酸氫鈉 進行還原處理(然後,利用DPD法來測定總殘留氣,確認 35 201139295 為J於0.02 mg/L)。接著,將該經還原處 通人離子交換樹脂™樣」,栗田工業公 ^進仃去離子處理並利用旋轉蒸發器濃縮至10 'h Η、二曰’利用二乙醯基單肟法(diaCetylm〇n〇xime method)來定量尿素濃度。 w於,水趣期間未實施pH調整。試驗期間的 I ; .5另外,由於試驗期間的自來水的水溫小 μ 4而於生物處理機構2的前段配置溫度調節槽, 使水溫升溫至2〇t〜饥’供給至生物處理機構2中。進 而’由曲於斌驗期間的原水w的溶氧(DissoivedO·, ,以上,且生物處理機構2的處理水W1 的〉谷氧濃度為2 mg/L以上,故而刹齡氣并也外匕 實施溶氧濃度的調節。 判斷為並無溶氧不足,未 笛?s如所明7^自未添加氨性氮源的通水開始至通水 入^ /ft與生祕理水的尿素濃度大致為相同值 (約500 pg/L),未確認到尿素的去除。 子:曲通水開始起第25天,對原水〜,以録離 為約! mg/L (NH4+換算)的方式開始添加氯化錄 (Kislnda Chermcal公司製造)作為氨性氮源。 效""水開始起第3G天可確認尿素的去除 3起^續’尿素的去除性能提高,於自通水 Λ ,添加開始起約2週後)達成生物 處理水的尿素濃度2 pg/L以下。 由於其後㈣持生物處理水的尿素濃度2 _以下, 36 201139295 =自6= 起 =天停止添加_,於自通水開 天將給水尿素濃度由500 pg/L變更Α 1ΛΛ t,但生物處理水的尿素濃度為2 變化。一船切盔甘& „ 「禾確I忍到 殖或者其“。、、,。果為,雖然藉由添加氣化銨而菌體增 持其菌數及;it二:便於氯化链添加停止後,亦可維 ,、因此推測,以氯化銨為代表的氨性氮调 充^的=為例如僅於提昇時添加或者間歇添加,亦獲得、 [實例2] !〇〇 Ι^ιιιι 下的太h主 gL i物處理水的尿素成為2路/L以 槿2 2 出尿素分解能力賴構來作為生物處理機 天進扞屁·^ΐ實例1相同的方式進行通水試驗’持續70 天進仃尿纽度的分析。將其結果-併秘圖9中。 如圖9所明示,於自通水開始起通水第4天以後,處 W1的尿素,辰度經確認到若干降低傾向,但於350 pg/L 左右推移。 而且,於自通水開始起第40天以後,以與實例^ 的條件開始添加氣化銨。 其結果為,於自通水開始起第50天(自氯化銨添加開 。起10天後)達成生物處理水的尿素濃度2喊以下。 由於其後亦維持生物處理水的尿素濃度2 pg/L以下, 故而於自通水開始起第天停止添力口氣化銨,於自通水開 起第62天將給水尿素濃度由5〇〇 gg/L變更為1〇〇 37 201139295 但.處理切尿錢麵2岭町,未確認到 根據該些實例1及眘 氮源,可去除原水w中^素的結果可知,藉由添加氨性 [實例3] ” ° 使用圖3所示的滿起 平均尿素_ 5 地下水: :離子,lmg/L以下)中視需 試:辛 外,伟用* w Γ)來作為模擬原水(原水W)。此 外,用井水作為原水是為了模擬不含尿 有適度的魏奴的自雜氛而” 生物處理機構2是使用將作為生物載體的粒狀 活f生厌(Kumoal WG16〇,1〇/32網眼」,栗田工業公司製 造)於圓筒容II中填充2L而製成固絲的機構。、此外, 生物處理機構2的粒狀活性碳是使用利用試劑尿素實施馴 養而已表現出尿素分解能力的活性碳。 首先,對井水添加尿素約1〇〇pg/L而製備原水W。由 於該原水W的水溫為13t〜in:,故而以熱交換器加溫 至20°C〜22°c。另外’對該原水W實施空氣曝氣以使無 溶氧不足’浴氧(DO)濃度是設為6 mg/L〜8 mg/L。 將該原水W以下向流通入生物處理機構2中。通水速 度SV是設為20/hr (每小時通水流量+填充活性碳量)。對 於通水後的生物處理水(W1),持續1週分析尿素濃度及 氨性氮源’算出其平均值。將結果連同原水w(給水)的 38 201139295. 尿素濃度及纽氮_平均濃度—起播表 上述通水處理中,〗车1 a盘 干此外, 田次實施1(3分鐘的逆洗。逆法y 用生物處理水,以自圓筒抑下部向 ^先疋利 者對井水添加尿素約10 /L而製備 通水後的生物處財(叫,·地持續,對 第5週)分析料濃度及氨 週〜 =二(給水)的尿素濃度及氨性氮::均:: 進而,再次對井水添加尿素約1〇〇 Kg/L W’對通錢的生物處理水(W1)同樣地_ ^備原^ 週〜第6週)分析尿素濃度及氨性氮源,算出其平均值。 將結果連同財W(給水)的尿素濃度及紐氮源的平均 遭度一起不於表1中。 此外於通水武驗期間未實施pH調整。試驗期間的 pH值為6.8〜7.5。 尿素》農度的分析順序如下所述。即,首先,利用DPD 法來測定試驗水的總殘留氯濃度,以相當量的亞硫酸氫鈉 進行還原處理(然後,利用DPD法來測定總殘留氣,確認 為小於0.02 mg/L)。接著,將該經還原處理的試驗水以 50/hr的SV通入離子交換樹脂(rjQ^uMi」,栗田工業公 司製造)中,進行去離子處理並利用旋轉蒸發器濃縮至10 倍〜100倍後,利用二乙醯基單肟法來定量尿素濃度。 39 201139295 [表1] 尿素濃度 Og/L] [mg/L] 尿素濃度 l>g/L] NHrN濃度 [mg/L] 尿素濃度 [Kg/L] NH3-N濃度 [mg/L]
ο〜1週後 1週〜5週後 5週〜6週後 根據表1及資料的分析結果,利 2 μ二t生理機構2的處理水的尿素濃度為 為=模㈣水w的尿錢度調整 理水的 顯⑽蝴娜=== 為4。0§二處物處理水的尿素濃度約 性能的提高傾:或者降二=變果;= m傷素去叫 -π:::ι〇γ6ι:^
Ik)約〇·5 mg/L作為氨性氮 201139295 二中:六詞”目问的方法實施試驗。將結果 根據表1及資料的分析社
及氯化銨0.5mg/L的第! ° =^素約10 Mg/L 果為’生物處理水的尿素遭度水 而,再次利用尿素試_模擬原 ^^ 尿素濃度約為2_以下,二=结 2知,fe由添加微量的尿素及氨性紐,可高度維持尿 素去除性能。此外,通賴驗朗,未於 ,的 =的去:性:面確認到大的差異,相對於給水氣化銨約 為〇·5 mg/L,處理水氰性氮濃度小於〇j mg/i^ [比較例1] 於實例3+’除了於週〜第5週期間,尿素及氨 性氮源均未添加以外’以與實例3相_方法實施試驗。 將結果一併示於表1中。 根據表1及資料的分析結果,尿素及氨性氮源均未添 加的第1週〜第5週的連續通水處理的結果為,生物處理 水的尿素濃度約為2 pg/L以下,穩定。進而,再次利用尿 素試劑將模擬原水的尿素濃度調整為約10〇 的第5週 第6週的連續通水處理的結果為,生物處理水的尿素濃 度約為80 pg/L,穩定,1週期間未確認到大的變化(尿素 去除性能的提高傾向或者降低傾向)。 由以上結果可確認,藉由在原水W中添加尿素或尿素 201139295 及氨性氮源’於原水w巾的尿素濃度變動的情況, j疋即便經過低濃度的_而濃度上料,亦可維持尿 素去除性能。—般認為其原因在於,於原水w中的尿素= 度降低^制、,亦可藉由添加尿纽氨性氮,而使以該些 尿素及氨性氮為攝取源的菌體維持最低限度量。 [實例5] 模擬原水w是細在自來水(野木町水4均尿素濃 度為10 pg/L ’平均TOC濃度為500吨/L,錢離子濃度小 於0.1 mg/L)中適當添加有試劑尿素(Kishida Chemical 公司製造)的火。 於圖5所示構成的褒置中,生物處理機構2是使用將 作為生物載體的粒狀活性碳(「Kuric〇al WG16〇,1〇/32網 ,」’栗田王業公司製造;)於圓筒容器中填充而製成固 定床的機構。此外,生物處理機構2的粒狀活性碳是藉由 將新碳清洗後’浸潰於添加有硝化污泥2〇〇 mL的自來水2 L中而填充,其後開始通水。 由於試驗期間自來水的水溫為25。〇〜28°C,pH值為 6.5〜7.5,故而利用熱交換器將模擬原水w的水溫調整為 約25 C。於此種生物處理裝置中,將模擬水丨於前處理系 統7中進行前處理後,由供給機構6添加硫酸,將模擬原 水的pH值調整為約6.0〜6.5,並且添加氯化銨(Kishida Chemical公司製造)作為氨性氮源,以銨離子濃度成為約 0.5 mg/L (Nil/換算)的方式添加。將添加有該些成分的 原水w以下向流通入至生物處理機構2中。通水速度sv 42 201139295 是設為20/hr (每小時通水流量+填充活性碳量)。此外於 上述通水處理中,1天1次實施分鐘的逆洗。逆洗是利 用生物處理水,以自圓筒容器下部向上部的上向流,以Lv =25 m/hr (每小時通水流量+圓筒容器截面積)實施。 於如上所述的通水條件下,持續6〇天實施原水w的 連續通水,進行處理水的尿素濃度的分析。此時,首先以 原水w的尿素濃度約100 gg/L通水27天,接著於第μ 天以後以原水W的尿素濃度約25pg/L通水至第41天(14 =’進而’自第42天起再次使縣W的尿素濃度成為約
Hg/L。將其結果連同原水的尿素濃度的變動一起示於 尿素濃度的分析順序如下所述。即,首先,利用卿 Ϊ來驗水的總殘留氯濃度,以相當量的亞硫酸氫鈉 ί Ιί at _練収_留氯,確認 5〇加的SV通入離子交換樹脂(「副Ml」, 司製造)中,進行去離子處理並利用旋轉器至二 倍〜⑽倍後,利用二乙醯基料法來定量尿至10 如圖10所明示,添加氨性氮源且將阳值^ ⑷_ 5 t ’於蝴2⑽蝴3為产= 2 μ/L以下,即便自第42天起再次使原水w的二= 成為約100 pg/L,亦可維持上述處理水的尿 素浪度
[實例6] H 於實例5中,除了以原水W的PH值成為7〇〜㈣ 43 201139295 方式進行調整以外’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原的處理。分 析持續60天連續通入該原水W B夺的尿素濃度。將其結果 一併示於圖10中。 如圖10所明示’添加氧性氮源且將pH值調整為大致 中性的約7.0〜7.5的實例6中,軸於通水第21天處理 水的尿素濃錢為2咖,但自第42天起再次使原水w 的尿素濃度成為約H)G pg/L的結果為,處理水的尿素濃度 上升至10pg/L以上,其後的期間亦繼續維持在⑴呢几左 右。此外’可確認此間所添加的氨性氮源全部轉變為硝酸。 ’藉由將如土所述的生物處理裝置應用於超純水的製 造’可軸可破去除^水巾的尿素的超純水製造方法。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i明之精神 2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圖3是表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圖4疋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44 201139295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圖6是表示上述第五實施形態的作用效果的概略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的水處理方法的系 統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超純水製造方法的 系統圖。 圖9是表示實例1及實例2的尿素去除效果的圖表。 圖1〇是表示實例5及實例6的尿素去除效果的圖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 :給水槽 2:生物處理機構 3:—次純水裝置 4:還原處理機構 5 :輸送管 6 :供給機構/還原處理機構 7 .前處理系統 II :前處理系統 12 13 14 生物處理機構 菌體分離機構 還原處理機構 15 次純水處理系統 次純水裝置/一次純水處理裝置/一次 >纯水系統/ 16 :第1逆參透膜(RO)分離装置 45 201139295 17 ··第2逆滲透膜(RO)分離裝置 18 :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 19 :次系統(二次純水裝置) 20 ··次槽 21 :熱交換器 22 :低壓紫外線氧化裝置 23 :混床式離子交換裝置 24 :超濾膜分離裝置 W :原水 W1 :處理水 46

Claims (1)

  1. 201139295 七、申請專利範固: 理,====含有機物的原水進行生物處 進行加尿錢尿物㈣、及/錢錄源後, 上述2原水處理方法,其中於 性====== 對於上述尿素月的产,圍第1項所述之水處理方法’其中相 100以下^、、辰又,上述氨性氣源以ΝΗΛΝ/展素計為 述氨職第1項所叙核财法,其中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處理方法,1㈣ 生物處理機構來進^ 用且t如U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水處理方法’1中利 1述2:物支持載體的固定床的生物處理機構來進行 述生^^5項_之核理方法,其中上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W所述之水處理方法, 上述生物處理的後段進行還原處理。 八 9· -種超純水製造方法,其概在於:將利用如申請 201139295 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水處理方法所獲 得的處理水在一次純水裝置及二次純水裝置中進行處理而 製造超純水。 48
TW100109380A 2010-04-30 2011-03-18 水處理方法以及超純水製造方法 TWI568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5151A JP5516874B2 (ja) 2010-04-30 2010-04-30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2010152325A JP2012011357A (ja) 2010-07-02 2010-07-02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2010281570A JP5516892B2 (ja) 2010-12-17 2010-12-17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295A true TW201139295A (en) 2011-11-16
TWI568683B TWI568683B (zh) 2017-02-01

Family

ID=4486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9380A TWI568683B (zh) 2010-04-30 2011-03-18 水處理方法以及超純水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05389A1 (zh)
KR (1) KR20130056246A (zh)
CN (1) CN102869619B (zh)
TW (1) TWI568683B (zh)
WO (1) WO20111359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1360B (zh) * 2015-06-01 2020-04-21 日商栗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逆滲透膜裝置的前處理方法及水處理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8796B2 (en) 2012-10-23 2018-03-06 Ecolab Usa Inc. Use of oxidizing and non-oxidizing biocides for control of bacteria tolerant to stabilized-oxidant treatment
JP6737583B2 (ja) * 2015-11-16 2020-08-12 野村マイクロ・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水処理装置、超純水製造装置及び水処理方法
DK3466890T3 (da) * 2017-10-05 2020-10-19 Dmk Deutsches Milchkontor Gmbh Fremgangsmåde til rensning af spildevand fra mælkeindustrien
WO2019107045A1 (ja) * 2017-11-28 2019-06-06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尿素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CN108103000B (zh) * 2017-12-27 2021-07-13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TW202041472A (zh) * 2019-05-09 2020-11-16 兆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再生水處理系統
CN112321099B (zh) * 2020-12-02 2024-02-23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再生水中尿素的方法
JP2023013640A (ja) * 2021-07-16 2023-01-26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有機性排水の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8784B2 (ja) * 1992-08-25 2003-11-1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超純水製造装置
JP3288097B2 (ja) * 1992-12-24 2002-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窒素含有汚濁水の浄化処理方法
JP3491328B2 (ja) * 1994-04-15 2004-01-2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超純水製造装置
JP3707083B2 (ja) * 1994-10-28 2005-10-19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硝化処理装置及び硝化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3721871B2 (ja) * 1999-07-29 2005-11-30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超純水の製造方法
JP4013123B2 (ja) * 2002-05-15 2007-11-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ウステック 好気処理槽の運転方法、好気処理槽及び汚水浄化槽
TW200531933A (en) * 2004-03-17 2005-10-01 Chih-Chien Hsieh Metho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JP4996388B2 (ja) * 2007-08-03 2012-08-08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ジメチルスルホキシド含有水の処理方法及びジメチルスルホキシド含有水の処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1360B (zh) * 2015-06-01 2020-04-21 日商栗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逆滲透膜裝置的前處理方法及水處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5942A1 (ja) 2011-11-03
CN102869619A (zh) 2013-01-09
TWI568683B (zh) 2017-02-01
KR20130056246A (ko) 2013-05-29
CN102869619B (zh) 2016-03-02
US20130105389A1 (en)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9295A (en) 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ultrapure water
WO2011108478A1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KR101809769B1 (ko) 수처리 방법 및 초순수 제조 방법
JP5914964B2 (ja) 超純水製造方法
JP5516892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2013525106A (ja) 二酸化塩素を使用してb級のバイオソリッドを得るための廃水処理デバイス
WO2012128212A1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6535125B1 (ja) 水処理方法
JP5516874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EP2282635A1 (en) 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purification of household water
CN112292355B (zh) 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
JP5614368B2 (ja) 過酸化水素水及びアンモニア性窒素を含む廃水の処理装置
JP5604914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2013208583A (ja) 水処理方法、水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5789922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3846324B2 (ja) 原水中の溶存酸素を除去する方法
WO2022259599A1 (ja) 純水製造方法および純水製造装置
JP5604913B2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2012011357A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