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7142A - I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of - Google Patents

I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7142A
TW201107142A TW099117875A TW99117875A TW201107142A TW 201107142 A TW201107142 A TW 201107142A TW 099117875 A TW099117875 A TW 099117875A TW 99117875 A TW99117875 A TW 99117875A TW 201107142 A TW201107142 A TW 2011071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k
printing
plates
fil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7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taro Suzuki
Guilherme Jorge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07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71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61Ink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36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intaglio or heliogravure printing
    • B41F3/38Wip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36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intaglio or heliogravur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81Ink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1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for indirec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8Wiping mechanisms
    • B41F9/10Doctors, scrapers, or like devices
    • B41F9/1009Doctors, scrapers, or like devices with reciprocating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8Wiping mechanisms
    • B41F9/10Doctors, scrapers, or like devices
    • B41F9/1081Doctors, scrapers, or like devices using two or more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Description

201107142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印刷上墨方法及裝置’更詳細言 之,係關於一種對平板狀之版有效率地進行印刷上墨的印 刷上墨方法及裝置。 本案係依據2009年6月5日在日本申請之特願2009-136244號主張優先權,在此援用其内容。 【先前技術】 近年來,就將液晶顯示器等之電極圖案(導電圖案)形 成在所需之基板上的手法而言,提案有一種使用導電性膏 (conductive paste)作為印刷油墨(ink,包括水性墨水或 油性油墨,本文中統稱為油墨,不限定為油質)的印刷技 術,以取代以金屬蒸鍍膜之蝕刻等所進行之微細加工。例 如,提案有一種利用凹版平版印刷(intagli〇 〇ffset printing,亦有稱為凹版膠印之情形;)技術將電極圖案印刷 在基板上而形成之手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丨、專利文獻 2)。 在將液晶顯示器等之電極圖案形成在基板時,有被要 求電極寬度纟讀域如…m左右。再者,亦有使複數個 ,極圖案疊合形成在基板上之情形。當使複數個電極圖案 疊合形成在基板上時,進行電極圖案之疊印咖㈣⑹ 以取代版。此時,當印刷位置偏離時,電 因此精密度會因對象而略有差異,但在將前述電極寬度設 為10//Π1左右之精細的雷極圖安由 . 电極圖案中,亦有必須將疊合偏離 322087 4 201107142 抑制在數p之情形。因此對前述基板上施予電極圖案的 印刷係要求比對紙等印刷文字或圖像之—般凹版平版印刷 更高之印刷精密度。 對紙進行印刷時,大多使用輥版(圓筒凹版)來作為凹 版。在使用該種輥版時,一般而言係如第9圖所示,在使 板(blade,也有稱「到片刀」或「刀」之情形文中使 用「板」)2接觸於輥版丨之外周面的周方向之一部位的狀 態下,使前述輥版1旋轉。藉由上述方式,以前述板2將 積留在油墨積留堆3之油墨填充錢版丨之凹部部分,油 墨積留堆3係面向與前述輥版!之外周面相接的板=之報 旋轉方向上游側之面部,同時以該板2將不要之油墨(油墨 之剩餘部分)從前述輥版i之表面刮除,藉此進行對該輕版 1之印刷上墨。 在該種印刷上墨手法中,當前述報版1進行1旋轉時, 在印刷上墨作業完成的同時,成為可開始進行下—個印刷 士墨的狀態。填充於前述輥版!之凹部部分的油墨量為微 里’油墨積留堆3之油墨大多是以數百張之等級連續印 刷’在此之前無須補充。 然而 , 將版及印刷對象設為相同之形狀者,其平版印 :進行之轉印及以再轉印所產生之印刷圖案的再現性較 =因此’在對前述之基板進行如電極圖案之精密印刷圖 案的P刷時’係以使用平板狀之版較為有效地發揮功效。 、土 =此,關於應用上述凹版印刷法的遽色器基板之製 就用以提升將油墨填充於平板狀之版的凹部分之印刷 322087 5 201107142 上墨的精確度之印刷上墨手法的—種而言,係提案有以下 之手法來取代習知之以一塊板進行對版之油墨的填充及不 要(剩餘)油墨去除之方式,該手法係如第10圖所示,具備 油墨填充專用之油墨(ink)填充板4、及不要(剩餘)油墨去 =專用之油墨(in_除板5,且在保持隔著間隔之狀 心的情形下使前述油墨填充板4及前述油墨到除板5 一體 地在平板狀之版6上朝同方向移動,以同時進行對版6之 =墨7的填充、及該版6上之不要油墨的去除。此外,亦 提案-種使用未圖示之油墨(ink)填充輥來取代前述油墨 填充板4(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27975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9044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〇〇8_6499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前述第10圖所示之印刷上墨手法中,於印刷上墨開 中之成输油墨填充板4與油墨刮除板5 用前ϋ、由緣部的一端緣部,必須預先載置使 用則述油墨填充板4填充於版6之凹部分用的油墨7。因 t,每當對前述版6進行印刷上墨時,*須對該版6之- 端緣部供給油墨7。此外,由於为兑、+、u ……… 述版6中之成為前述 真充板L油墨刮除板5之移動方向之下游側端緣部 322087 6 201107142 的另一端緣部會產生油墨積留堆,因此必須進行定期地 除該油墨積留堆之作業。 再者,在印刷電極圖案之類的精密印刷圖案時,由於 要求精密度,因此版之尺寸相儘可能作成較小為佳。此 外^由版之製作成本的方面來看,版之尺寸亦以儘可能作 成較小為佳。然而,在前述第1〇圖所示之印刷上墨手法 中’印刷上墨之有效範圍係為前述油墨填充板4盘油墨刮 除板5之雙方移動在版6上的範圍。因此’在前述版6中 之前述油墨填充板4與油墨刮除板5之移動方向之上游側 及下游側之兩端緣部中,必須於作為形成有印刷圖案之版 6的有效|請之外财置空間,該空_設於油墨填充板4 與油墨到除板5之間且對應間隔尺寸。結果,亦有前述版 6之尺寸變大的問題。 而且,一般而言,電極圖案之類的印刷圖案大多沿著 2方向排列線。因此’對於設有具備多數條線之印 刷圖案的版進行反覆印刷上墨時,僅在板之一部分會產生 磨耗’而有產生局部性漏填充或未完全刮除之可能性,而 “線係沿著用於版之印刷上墨時之該版與油墨之填充或 到除之板的相對移動方向延伸。 ' ^明係提供一種以下之印刷上墨方法及裝置。亦 上〜二板狀之版進行印刷上墨時,無須每次進行印刷 墨寺白進行油墨之供給。而且,不需要進行油 ==作業。且可謀求版之尺寸的縮小化。此外,可 減W堇在板之-部分產生磨耗的可能性,藉此,可減少產 322087 7 201107142 生局部性漏填充或未完全刮除之可能性。 (解決課題之手段)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係包 含以下步驟:藉由從該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的 油墨填充板,使載置在版之一端緣部之上側的油墨積留堆 之油墨移動至版之另一端緣部,同時填充於版的步驟;藉 由從該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的油墨刮除板,刮 除填充於前述版之油墨的剩餘部分並使之移動至版之另一 端緣部的步驟;及藉由從版之另一端緣部滑動至一端緣部 的油墨返回板,使供印刷用後之形成在前述版之另一端緣 部上側的油墨積留堆之油墨移動至前述版之一端緣部的步 驟。 依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係包 含以下步驟:當保持版且行進於各板之下方的版台朝一方 向行進時,在保持於前述版台之版的一端緣部之所需部位 到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前述油墨填充板與油墨刮除板分 別與該版接觸之步驟;在該版之另一端緣部之所需部位到 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前述油墨填充板與油墨刮除板分別 從該版分離之步驟;當使前述版台朝反方向行進時,在保 持於該版台之版的另一端緣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 之時間點,使前述油墨返回板與該版接觸之步驟;及在該 版之一端緣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前 述油墨返回板從該版分離之步驟。 依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係在 8 322087 201107142 將各板傾斜地配置於與版相對之滑動方向之狀態下,使各 板與版滑動。 依據本發明之第四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係在 使各板朝版滑動時使該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 依據本發明之第五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係具 備:油墨填充板,從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用 以將載置在該版之一端緣部之上側的油墨積留堆之油墨填 充於版;油墨刮除板,從前述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 緣部,用以刮除藉由前述油墨填充板而填充於版之油墨的 剩餘部分;油墨返回板,從前述版之另一端緣部滑動至一 端緣部,用以使藉由前述各板而移動至版之另一端緣部的 油墨積留堆返回至該版之一端緣部;以及個別之昇降用致 動器,分別安裝有前述油墨填充板、前述油墨刮除板及前 述油墨返回板;其中,前述油墨填充板、前述油墨刮除板 及前述油墨返回板係藉由前述個別之昇降用致動器而可獨 立昇降至從與前述版相接之位置分離所需尺寸的位置。 依據本發明之第六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復具 備控制器,該控制器係同步控制各昇降用致動器所進行之 各板之昇降、及保持版且行進於前述各板之下方之版台的 移動。 依據本發明之第七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係將 各板之平面配置設成傾斜於該各板之與版相對之滑動方 向。 依據本發明之第八態樣,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係一 9 322087 201107142 面使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一面使各板滑動至版。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發揮以下之優越效果。 (1)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及印刷上墨方法係具有以 下之構成。 印刷上墨方法:藉由從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 部的油墨填充板,使載置在該版之一端緣部之上側的油黑 積留堆之油墨移動至版之另一端緣部,同時填充於版。接 著,藉由從該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的油墨刮除 板,刮除填充於前述版之油墨的剩餘部分並使之移動至版 之另-端緣部。此外,藉由從版之另—端緣部滑動至一端 緣部的油墨返回板,使供印後之形成在前述版之另— 端緣部上側的油墨冑留堆之油墨移動至前述版之一端緣 部,以供下一次之印刷上墨用。 印刷上墨裝置:具備:油墨填充板,從版之一端緣部 另—端緣部,用以將載置在該版之-端緣部之上侧 的油墨積留堆之油墨填充於版;油,㈣除板,從前述版之 :端,動至另一端緣部,用以刮除藉由前述油墨填充 ,而填充於版之油墨的剩餘部分;油墨返回板, 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绫 4版 動㈣夕s “ 使各板而移 =至版之H緣部的油墨㈣堆返暇 之昇降用致動器,分別安裝有前述‘ 板m墨到除板及前述油墨返回板;其巾 击 填充板、前述油墨贿板及前述油墨返賴軸由前述= 322087 10 201107142 別之昇降用致動器而可獨立昇降至從與前述版相接之位置 分離所需尺寸的位置。 因此,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 可有效率地對形成在版之印刷圖案進行適當量之油墨的印 刷上墨。 (2) 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在不 依存於各板彼此之配置間隔的情形下,可設定成使令前述 油墨填充板及油墨刮除板從版分離之位置、與令油墨返回 板接觸於版之位置接近。此外,可設定成使令油墨返回板 從版分離之位置、與令油墨填充板及油墨刮除板接觸於版 之位置接近。因此,可刪減為了在版上形成油墨積留堆而 設置在形成有印刷圖案之區域之外部的空白空間,而可謀 求版尺寸之縮小化。 (3) 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每當 對版進行印刷上墨時,無須每次進行油墨之供給。而且, 可將油墨積留堆之油墨連續地利用在印刷上墨。藉此,不 需要進行油墨積留堆之定期去除作業。 (4) 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係復具有 以下之構成。 印刷上墨方法:當保持版且行進於各板之下方的版台 朝一方向行進時,在保持於前述版台之版的一端緣部之所 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油墨填充板與油墨刮除板 分別與該版接觸。同時,在該版之另一端緣部之所需部位 到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油墨填充板與油墨刮除板分別從 11 322087 201107142 該版分離。再者,當使前述版台朝反方向行進時,在保持 於該版台之版的另一端緣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 時間點,使油墨返回板與該版接觸,並且在該版之一端緣 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前述油墨返回 板從該版分離。 印刷上墨裝置:具備控制器,該控制器係同步控制各 昇降用致動器所進行之各板之昇降、及保持版且行進於前 述各板之下方之版台的移動。 藉此,隨著保持前述版之版台的往復移動,可進行對 版之印刷上墨、及使版上之油墨積留堆返回當初位置之操 作。因此,可進行順暢之連續印刷。 (5) 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在將 各板傾斜地配置於與版相對之滑動方向之狀態下,使各板 與版滑動。電極圖案之類的印刷圖案雖大多是沿著正交之 2方向排列線,但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 裝置,可使前述各板傾斜地觸抵於該印刷圖案之線。因此, 可減少各板之下端部越過設置於版之印刷圖案的線之可能 性,且減少對該各板或版之印刷圖案造成損傷之可能性。 (6) 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及印刷上墨裝置,藉由 在使各板朝版滑動時使該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可減 少在該各板發生局部磨耗之可能性。因此,可延長至板更 換為止之期間。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 12 322087 201107142 第1圖至第7圖係顯示例如應用於第2圖所示之步、 之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例子,以作為本發明之印刷上墨式 及裝置的一實施形態。 束法 概略說明第2圖所示之平版印刷裝置。第2圖所示 平版印刷裝置係具備:架台8 ;導執(guide rail)9,設之 在該架台8;版台u’以可沿著該導軌9獨立地往復移動%置 進)之方式保持版10,·以及基板台13,用以保持作為印= 對象之基板12;且具備轉印機構部14,其具有可藉由隊 用致動$ 16而可昇降之橡皮布輥(blanket r。⑴〗5。 置係使前述轉印機構部14之橡皮布輥15從^方 接觸於保持在行進於前述導軌9 上方 著使前述橡皮如5從上方接觸於接 ΤΙ上之基板台13的基板12,藉此進行從二版:4導 皮布輥15之轉印、及從後古龙扣t仃從則述版丨〇對橡 述基板12之再轉印。 5對作為印刷對象之前 在第1圖及第2圖中,以符號 之平版印刷装置之本發明的印刷上:應用於前述構成 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印刷上果^法之實施所採用的 20在從莫抽0 裝置1係透過支持框架 =導執9之長度方向-端側依序 更靠版1〇所移動之高度位置 17、油罢坫^_ ,態下,將油墨返回板 —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設 仃進於前述平版印刷裝置中之架台8上刚处。可 位、例如從前述轉印機構部u往導轨二所需部 322087 13 201107142 側分離預定尺寸的部位。 在前述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 19分別安裝有個別之昇降用致動器21、22、23。藉由該各 昇降用致動器21、22、23之驅動,可使各自對應之油墨返 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從前述之退避高 度位置分別下降至與版1〇相接的高度位置,而該版1〇係 在前述版台11保持有該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及 油墨刮除板19的下端部。 如第3圖所示,印刷上墨裝置i復具備:台位置控制 部24a,依據從設置在前述架台8之未圖示的線性標度等 版台11之位置檢測機構所輸入之前述版台u之導執9的 長度方向相關之位置的檢測信號,對版台u提供台位置控 制指令ci ;板控制部24b,對前述油墨返回板17、油麵 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之各昇降用致動器2卜提 供個別之板作動指令C2、C3、C4;及控制器—心小 可同歩控制該台位置控制部24a及板控制部灿。 言,前述油魏邮17係⑽訂端側比上端 貝,更罪近導軌9之長度方向—端部之方式傾斜。 前料墨填充板18及前述油墨到除板19皆係以位於 下^側比上_更錢_9之長度 傾斜。此外,將前述油墨刮除板 力^之方式 —炎―, 要⑽、板18之從水平面的傾斜角度 述油墨到除板19之從水平面的傾斜角度小。因 :,即便是使用導電性膏之類的 時,藉由使用從水平面的傾钭自^ 油墨作為油墨 、斜角度被設定為較小之前述油 322087 201107142 •墨填充板18,亦可提升油墨對版1G之填紐。此外, 前述油墨填充板強制地被推入版1〇之凹部分後, 通過該油墨填充板18後從版10渴出之油墨的剩餘部分(不 要部分)係藉由將從水平面的傾斜角度設定為更大,即能以 更加提升刮除性能之前述油墨刮除板19進行刮除。藉二 可對前,10之凹部分進行適當量之油墨的印刷上二 接著’就前述控制器24所進行之控制内容,參 4A圖、第4B圖及第7圖說明利用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裳置 而實施之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的順序。此外,為了以前 述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對版1〇進行印刷上累, 如第4A圖、第4B圖及第㈣、第5β圖之箭頭以斤^, 將令保持作為印刷上墨對象之版1〇的版台u從導執9之 長度方向一端部通過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I之設置部位 朝轉印機構部14側移動時之該版台11上的版1G之移動方 向》又為印刷上墨用移動方向。相反地,如第6圖及第7圖 之箭頭b所* ’將令保持前述版10的版纟11從轉印機構 部14側通過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I之設置部位朝導執9 之長度方向一端部移動時之該版台11上的版10之移動方 向設為板返回用移動方向。 /刚述控制器24係以預先輸入之版台11絲10之平面 形狀的尺寸等相關之資訊為基礎,針對保持在版台U上之 如第4A圖所示,依據版台u之位置資訊檢測(掌 μ )保持在版口 11上之版的配置、及作為該版1〇中之 P席】圖案之凹部分的版10之有效範圍10a的配置。控 322087 15 201107142 制器24復可檢測(掌握)前述版1〇中之前述有效範圍丄仏 之外側之未設有印刷圖案的空白部分。亦即,在前述版ι〇 中之前述有效範圍l〇a之外側之未設有印刷圖案的空白部 分中、沿著前述印刷上墨用移動方向位於比前述有效範圍 l〇a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前方處的空白i〇b中,設 定位於比版10之端部略内側處之部位(以下稱A部位)、及 位於比作為前述版10之有效範圍1〇a略外側處之部位(以 下稱B部位)。此外,沿著前述印刷上墨用移動方向位於比 刚述有效範圍l〇a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後方處的空 白i〇c中,設定位於比作為前述版10之有效範圍i〇a略外 側處之部位(以下稱c部位)、及位於比版1〇之端部略内側 處之部位(以下稱D部位)。控制器24係依據前述版台U 之位置資訊檢測(掌握)該A、β、c、D之各部位。 在以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I進行印刷上墨之前,預 先將保持作為上墨對象之版1〇的版台u配置在未圖示之 印刷上墨開始位置,該印刷上墨開始位置係設定於比前述 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之設置部 位更罪近導軌9(參照第1圖)之長度方向一端。此外,如 第4A圖所示,在前述版1〇中之位於比有效範圍丨以更靠 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前方處的空白10b之A部位與B部 位之間,由未圖示之油墨供給機構供給所需量之油墨,且 遍及寬度方向之全長形成油墨積留堆25。 在此狀態下,前述控制器24係藉由台位置控制部24a 之功能’以所需之速度開始進行使保持前述版1〇之版台 322087 16 201107142 ' 11從前述未圖示之印刷上墨開始位置往印刷上墨用移動方 向之移動。 然後’如第4A圖所示,當依據移動至前述印刷上墨用 移動方向之版台Π的位置資訊所檢測之前述版1 〇的a部 位到達與前述油墨填充板18之下端對應的位置時,前述控 制器24係對該油墨填充板丨8之昇降用致動器22(參照第工 圖)提供指令,並藉由該昇降用致動器22之驅動使前述油 墨填充板18下降至與前述版10上之版台u相接的位置。 藉此,與前述版10相接之油墨填充板18會沿著與版台U 一同沿著往印刷上墨用移動方向移動之版1〇的表面相對 地滑動。藉此,預先形成在位於比前述版1〇中之有效範圍 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前方處的空白之油墨 積留堆25的油墨’係藉由與前述版1()相接之油墨填充板 18沿著與版台11 一同朝印刷上墨移動方向移動之版1〇的 表面被刮除,並開始對該版丨〇之凹部分的油墨填充。 接著,如第4B圖所示,當依據移動至前述印刷上墨用 移動方向之版台11的位置資訊所檢測之前述版的a部 位到達與則述m彳除板19之下端對應的位置時,前述控 制器24係對該油墨到除板19之昇降用致動器23(參照第^ 圖)提供齡’絲由料降⑽動器22之動使前述油 墨到除板19下降至與前述版10上之版台11相接的位置。 藉此,與前述版10相接之油墨到除板19會沿著與版台u 同在印刷上墨用移動方向移動之版1()的表面相對地滑 動因此,藉由則述油墨填充板18而填充於版1 〇之凹部 322087 17 201107142 部分的油墨之剩餘部分係藉由該油墨到除板i g戶斤刮除。因 此,在前述版10中之通過與前述油墨刮除板】9之接觸部 分的部位中,對該版1〇之凹部分進行適當量 上墨。 接著,前述控制器24係在依據移動至前述印刷上墨用 移動方向之版台11的位置資訊所檢測之前述版W的C部 位到達與前述油墨填充板18之下端部對應的位置為止之 期間進行如下㈣:繼續進行由該油墨填充板㈣前述版 之油墨填充、及由前述油墨到除板19對剩餘部分之油 墨刮除。 上』=Γ5Α圖所示,當與前述版台11-同朝印刷 =用㈣方向移動的前述版1()之^部位到達與前述油墨 、反18之下端部對應的位置時,前述控制 墨填充板18之昇降用致動器22(參照第 ^由 並使=填充板18上昇至退避位置。接著,如第I圖所 不’虽與前述版台10之c部位到達與前述油墨到除板μ 之下端部對應的位置時,前述# '、 Μ之昇降用物 上:至退避位置。藉此,前述油墨填充板心 ^ U板19依序相對地滑動在從前述版仞之 C部位之間的區域,因而針 σΗ至 的Mil in 之形成有印刷圖案 對凹,全面地進行適當量之油墨 " 時,填充於前述版10之凹部分的剩餘部分 之油墨係由前述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二^
1S 322087 201107142 » 一__ 因此,在比使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從前述版1〇 分離之該版10之C部位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正後側 處、亦即位於比前述版10之有效範圍1〇a更靠近印刷上墨 移動方向之後方側的空白10c之c部位與0部位之間,形 成有油墨積留堆25。 當如上所述藉由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丨對版1〇進行 印刷上墨時,前述控制器24係將用以保持前述印刷上墨之 版台11送至轉印機構部〗4(參考第2圖彡並將經前述印刷 上墨之版10供作平版印刷使用。 在將經前述印刷上墨之版1〇供作前述轉印機構部14 之平版印刷使用後,前述控制器24係使前述版台n如第 6圖所示朝版返回用移動方向行進。此時,當依據朝前述 版返回用移動方向移動之版台u的位置資訊所檢測之前 述版10❺D 立到達與前述油墨返回板17之下端對應的 位f時,前述控制器24係、對該油墨返回板Π之昇降用致 動。〇 21(參照第1圖)提供指令,並藉由該昇降用致動器21 之驅動使前述油墨返回板17下降至與前述版1〇上之版台 η相接的位置。藉此’與前述版1G相接之油墨返回板17 會沿著與版台11 -同往版返回用移動方向移動之版10的 ,面相對地滑動。藉此,形成在位於比前述版Μ中之有效 範圍l〇a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後方處的空白…之 =墨,留堆25的油墨’係藉由與前述版1M目接之油墨返 側=動被到除’而朝該版10之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前方 322087 19 201107142 然後,如第7圖所示,當依據朝前述版返回用移動方 向移動之版台11的位置資訊所檢測之前述版1〇的B部位 到達與前述油墨返回板17之下端對應的位置時,前述控制 器24係對該油墨返回板17之昇降用致動器21(參照第工 圖)提供指令,並藉由該昇降用致動器21使前述油墨返回 板17上昇至退避位置。藉此,與前述版1〇相接之油墨返 回板17會在上述版1〇之B部位從該版1〇分離。藉此,前 述=墨積留堆25會返回至比版1G之㈣位更靠近印刷上 墨移動方向之正前側、即前述版1()巾之位於比有效範圍 l〇a更靠近印刷上墨移動方向之前方處的空白⑽之a部 位與B部位之間的起始位置。 因此,之後進行前述第4A圖、第4B圖及第5A圖、第 5B圖所不之操作’藉此對前述版1〇再度進行印刷上墨, 可將P刷上墨過之版供作平版印刷使用。供作平版印 刷使用後之版10係以前述第6圖及第7圖之順序使本發明 之P刷上墨農置ί通過,而使版1〇上之油墨積留推烈的 位置回到起始位置。 如此 _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及裝置,可針對及 〇中之形成有印刷圖案之有效範圍進行:以前述油墨㈣ 凹部分的有財之填充、及以前述油墨 之有•藉此, 、田置之油墨的印刷上墨。 進行保持前述版1〇之版台11的往復動作,可 之印刷上墨、及使版1G上之油墨積留堆回 322087 20 201107142 到起始位置之操作。因此,每當對版10進行印刷上墨時, 無須每次皆進行油墨之供給。而且,可將油墨積留堆之油 墨連續地利用在印刷上墨。藉此,不需要進行油墨積留堆 之定期去除作業。 此外’使前述版台11從轉印機構部14侧暫時移動至 導轨之長度方向一端部後,再隨著朝前述轉印機構部14側 之往復運動,可對版1 〇進行印刷上墨。因此,可進行平版 印刷之順暢的連續印刷。
此外,以個別之昇降用致動器22、23、.21可使前述油 墨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19及油墨返回板17昇降。因此, 削述油墨填充板18及油墨刮除板19皆係在前述版1〇之A
、19之相對於版1()之接觸位置及分離位 該各板17、18、19 前述各板17、18、 置。因此,可刪減」 置。因此’可刪減為了在版1G上形成油墨積留堆而設
藉此,可謀求版1〇尺寸之縮小化。
興版ιυ隨著前述版台^ ’藉由未圖示之驅動裝置,以 之行進所致的移動不同歩之方 322087 201107142 式,使前述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油墨到除板 19朝長度方向往復動作(擺動)。 、 其他構成係與第1圖至第7圖所示者相同,對於同一 構成標記同一符號。 電極圖案之類的印刷圖案大多是沿著正交之2方向排 列線。依據本實施形態,可使前述油墨返回板17、油黑填 充板18、油墨到除板19傾斜地抵接於該印刷圖案之線。 因此,可減低該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油墨到除 板19之下端部越過設置於版1〇之印刷圖案的線之可能 性,且減少該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 19損耗或在版1〇的印刷圖案產生損傷的可能性。 此外,藉由使前述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油 墨刮除板19朝長度方向往復動作,可減低在該油墨返回板 17油墨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19產生局部磨耗的可能 性。藉此,可使長度方向之磨耗變得均勻,因此可延長至 板更換為止之期間。 此外,本發明並未僅限定在前述實施形態。前述油墨 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19之寬度尺寸或 上下尺寸係為了方便圖示而顯示者,並非反映實際尺寸者。 若依據來自控制器24之指令使前述油墨返回板17、 /由墨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9從退避位置昇降至與保持 於版台11之版10相接的位置,則該油墨返回板17、油墨 填充板18、油墨刮除板19之昇降用致動器21、22、23亦 可使用任一形式之致動器。 322087 22 201107142 第8圖之實施形態中之油墨返回板17、油墨填充板 18、油墨刮除板19之從與版U之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傾 斜之傾斜角度Θ亦可適當變更成圖示以外之角度。 若為使用平板狀之版10者,則亦可應用在任一形式之 平版印刷裝置。此外,亦可應用在平版印刷裝置以外之任 一形式的印刷裝置。 當然,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内,可進行各種 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依據本發明之印刷上墨裝置及方法,每當進行印刷上 墨時,無須每次皆進行油墨之供給。而且, 墨積留堆之定期去除作業。且可謀求版之尺寸的縮小化Z。 此外,可減少僅在板⑻則之一部分產生磨耗的可能性, 糟此、’可減少產生局部性漏填充或未完全刮除之可能性。 2由以上方式’可對平板狀之版有效率地進行印刷上墨。 【圖式簡單說明】 第i圖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印刷上墨方法的本發明之 P刷上墨裝置之—實施形態的概略側面圖。 裝置繼的平版印刷 之控,圖之印刷上墨裝置所具備之控制器 第4Α圖係顯示你用笛1 θ r 印刷上累方… 印刷上墨裝置之本發明的 墨方法之貫施順序者,且為顯示使油墨填充板接觸 322087 23 201107142 於版之預定部位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4B圖係顯示使用第1圖之印刷上墨裝置之本發明的 印刷上墨方法之實施順序者,且為顯示使油墨刮除板接觸 於版之預定部位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5A圖係顯示接續於第4B圖之使用第1圖之印刷上 墨裝置之本發明的印刷上墨方法之實施順序者,且為顯示 使油墨填充板於版之預定部位離開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5B圖係顯示接續於第4B圖之使用第1圖之印刷上 墨裝置之本發明的印刷上墨方法之實施順序者,且為顯示 使油墨填充板於版之預定部位離開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6圖係顯示接續於第5B圖之使用第1圖之印刷上墨 裝置之本發明的印刷上墨方法之實施順序者,且為顯示使 油墨返回板與版之預定部位接觸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7圖係顯示接續於第5B圖之使用第1圖之印刷上墨 裝置之本發明的印刷上墨方法之實施順序者,且為顯示使 油墨返回板從版之預定部位離開之狀態的概略側面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其他形態之主要部分 的概略平面圖。 第9圖係顯示使用相對於輥版之板之印刷上墨手法之 一例的概要圖。 第10圖係顯示以往為了提升相對於平板狀之版之印 刷上墨精密度而提案之印刷上墨手法之概要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輥版 2 板 322087 201107142 3 油墨積留堆 4 油墨填充板 5 油墨到除板 6 版 7 油墨 8 架台 9 導軌 10 版 10a 有效範圍 10b、 10c空白 11 版台 12 基板 13 基板台 14 轉印機構部 15 橡皮布輥 16 致動器 17 油墨返回板 18 油墨填充板 19 油墨刮除板 20 支持框架 21 ' 22、23昇降用致動器 24 控制器 24a 台位置控制部 24b 板控制部 25 油墨積留堆 I 印刷上墨裝置 25 322087

Claims (1)

  1. 20110714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印刷上墨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從版之一端綾ϋβ” „ 充板,使載置在該版之端緣㈣油墨填 油墨移動至版之另1;:^^的㈣積留堆之 藉由從前述版之-端=同4;真$充於版的步驟; E d , 鳊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的油 移動至版之另—端緣部的步驟;及餘6並使之 藉由從版之另-端緣部滑動至一端緣部的油 回板’使供印則後之形成在前述版之另1緣部^ 的=墨積留堆之油墨移動至前述版之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印刷上墨方法,其中二 包含以下步驟: 设 當保持版且行進於各板之下方的版台朝一方向行 f時,在保持於前述版台之版的一端緣部之所需部位到 達正下方之時間點,使前述油墨填充板與前述油墨到除 板分別與該版接觸之步驟; 、 在該版之另一端緣部之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時 間點,使前述油墨填充板與前述油墨刮除板分別從該版 分離之步驟; 當使前述版台朝反方向行進時,在保持於該版台之 版的另一端緣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時間 點,使前述油墨返回板與該版接觸之步驟;及 在該版之一端緣部之其他所需部位到達正下方之 322087 26 201107142 時間點,使前述油墨返回板從該版分離之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印刷上墨方法, 其中,在將各板傾斜地配置於與版相對之滑動方向之狀 態下,使各板與版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印刷上墨方法, 其中,在使各板朝版滑動時使該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 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印刷上墨方法,其中,在 使各板朝版滑動時使該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 6. —種印刷上墨裝置,係具備: 油墨填充板,從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部, 用以將載置在該版之一端緣部之上側的油墨積留堆之 油墨填充於版; 油墨刮除板,從前述版之一端緣部滑動至另一端緣 部,用以刮除藉由前述油墨填充板而填充於版之油墨的 剩餘部分; 油墨返回板,從前述版之另一端緣部滑動至一端緣 部,用以使藉由前述各板而移動至版之另一端緣部的油 墨積留堆返回至該版之一端緣部;以及 個別之昇降用致動器,分別安裝有前述油墨填充 板、前述油墨到除板及前述油墨返回板;其中, 前述油墨填充板、前述油墨刮除板及前述油墨返回 板之各者係藉由前述個別之昇降用致動器而可獨立昇 降至從與前述版相接之位置分離所需尺寸的位置。 27 322087 20110714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6項所述之印刷上墨裝置,其中,復 具備控制器,該控制器係同歩控制各昇降用致動器所進 行之各板之昇降、及保持版且行進於前述各板之下方之 版台的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印刷上墨裝置, 其中,將各板之平面配置設成傾斜於該各板之與版 之滑動方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6項或第7項所述之印刷上墨裝置, 其中,-面使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一面使各板滑動 至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印刷上墨裝置,其中,一 面使各板朝寬度方向往復移動-面使各板滑動至版。 322087 28
TW099117875A 2009-06-05 2010-06-03 I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of TW20110714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6244A JP2010280163A (ja) 2009-06-05 2009-06-05 イン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7142A true TW201107142A (en) 2011-03-01

Family

ID=4329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7875A TW201107142A (en) 2009-06-05 2010-06-03 I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of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62543A1 (zh)
JP (1) JP2010280163A (zh)
KR (1) KR20110058837A (zh)
CN (1) CN102159400B (zh)
TW (1) TW201107142A (zh)
WO (1) WO2010140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1175B2 (en) 2015-01-09 2018-11-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nting plate, laminat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producing method, and printer
CN109774293B (zh) * 2017-11-15 2023-08-15 深圳市领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及方法
CN114206619A (zh) * 2019-08-09 2022-03-18 微技术株式会社 网版印刷装置以及网版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6531A (ja) * 1994-03-30 1995-10-17 Oyama Kogaku Memory Chiyoukoushiyo:Kk 平板状凹版を用いた印刷方法及び該印刷方法に用いる装置
JPH09226092A (ja) * 1996-02-21 1997-09-02 Sakurai Graphic Syst:Kk スクリーン式印刷機における刷り始め位置設定装置
JP2000158621A (ja) * 1998-11-24 2000-06-13 Canon Inc 凹版印刷装置および凹版印刷方法
JP4413717B2 (ja) * 2004-09-01 2010-02-1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8064996A (ja) * 2006-09-06 2008-03-21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装置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方法と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カラーフィル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9400B (zh) 2012-11-28
KR20110058837A (ko) 2011-06-01
US20110162543A1 (en) 2011-07-07
JP2010280163A (ja) 2010-12-16
WO2010140368A1 (ja) 2010-12-09
CN102159400A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0426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101489791A (zh) 位置对准方法、网版印刷装置
JP5172007B1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TW201107142A (en) I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of
KR101037607B1 (ko) 음각 스탬핑 방식의 오프셋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시스템, 및 음각 스탬핑 방식의 오프셋 인쇄 방법
JP6386119B2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2011161810A (ja) 印刷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装置
KR20150139716A (ko) 오프셋 인쇄장치와 인쇄방법
JP6112501B2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2005324515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該印刷機を用いた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16107426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5858693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9172838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286994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TWI644804B (zh)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JPS61280937A (ja) スクリ−ン印刷機のインキ返し装置
JP2016020069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はんだ回収方法
JP5374733B2 (ja) 印刷インクの凝集物破壊方法及び凝集物破壊機能付きインキング装置
JP2017087596A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機
JP202114273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00094630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4265906B2 (ja) 絵柄伸びを防止する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TWI289107B (en)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creen printing method thereof
JP2014188981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201309510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を用いた印刷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