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40131A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40131A
TW201040131A TW099110156A TW99110156A TW201040131A TW 201040131 A TW201040131 A TW 201040131A TW 099110156 A TW099110156 A TW 099110156A TW 99110156 A TW99110156 A TW 99110156A TW 201040131 A TW201040131 A TW 2010401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ted
carbon number
unsubstituted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buhiro Yabunouchi
Takashi Arakane
Kazuki Nishimura
Chishio Hosokawa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4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013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6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a multi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6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6Metal complexes of the light metals other than alkali metals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 i.e. Be, Al or M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10K50/181Electron blocking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104013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於電洞傳輸層中使用特定之化合物之 .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以下’有時稱為「有機EL;t件」)。 【先前技術】 使用有機物質之有機EL元件有望用作固體發光型之廉價 之大面積全彩顯示元件,而正在進行大量開發。通常有機 ELtc件包含發光層及夹著該層之—對的對向電極。發光係 如下現象:若對兩電極間施加電場,則自陰極側注入電 子’自陽極側注入電洞,進而,該電子於發光層與電洞再 結合,生成激發狀態,當激發狀態恢復至基態時,將能量 以光之形式而釋放。 已知有各種形態之有機EL元件,其中,例如提出如下之 有機EL元件:其使用含有具有噻吩結構之特定取代基的芳 香族胺衍生物或具有二芳基胺基所鍵結之咔唑骨架的芳香 Q 族胺衍生物作為電洞注入材料或電洞傳輸材料(例如參照 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1 : WO 2008-023759 專利文獻2: WO 2008-062636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如上所述之有機EL元件中,有上述材料中分子 147227.doc 201040131 荷移動未順暢地進行之情形,有時 結構不同之分子間之電 導致驅動電壓上升。 由於以上問韻,太I , 、 發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驅動電壓 下降、並且壽命較長、實用性優異之有機el元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為達成上述目的而反覆努力研究,結果發 現’精由使用具有特定之二胺結構之化合物作為第!電洞 ^輸層材料、且使用具有聯三苯結構及$。线構之芳香族 月女:生物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材料,或者使用特定之電子 接受性化合物、且具有聯三苯結構及㈣結構之芳香族胺 何生物作為第1電洞傳輪材料’可製造驅動電壓低、壽命 長之有機EL元件,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申請案第一發明係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特 徵在於·其係包含陽極、陰極、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 間所設之有機薄膜層者; 上述有機薄膜層包含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該發光層含 有主體(host)材料及發光材料,該電洞傳輸層較上述發光 層更靠上述陽極側而設,上述電洞傳輸層自上述陽極起依 序包含第1電洞傳輸層及第2電洞傳輪層,上述第丨電洞傳 輪層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上述第2電洞傳輸層含 有下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化1]
Ar,
(1) 147227.doc 201040131 (式中,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〇〜4〇之伸芳 基,Ar^Ar4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6〇之芳 基或者成環原子數6〜60之雜芳基); [化2]
(2) (式中,Αι*5〜Αι*7中至少—者為下述通式(3)所示之基, 〇 Ars〜Αι·7中至少一者為下述通式⑷或者(5)所示之基,
Ah〜Ah中非通式(3)、(4)或者(5)之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碳數6〜40之芳基); [化3]
(3) (式中’ R〗〜R_3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工〇 〇 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10之環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 烧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 基邛分之成環碳數為6〜丨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 數6 16之务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Ri〜& 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a、b及c 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147227.doc 201040131 [化4]
(式中’ L2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 L2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ι~ι〇之直鍵狀或分支狀烧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烧基、碳數3~1〇之三烧基矽烷基、 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¾•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d及e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尺4及R5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 〇之直 鍵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〇之 壤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〇之三芳基矽烷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 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 之芳基· ' ll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尺4及尺5可相互 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 [化5]
(式中, ', (5) L3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0之伸芳 147227.doc 201040131 基’ L3可具有之取代基為峻數1〜ι〇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烧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 成環碳數18〜3 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Ar8 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烧基、成環 0 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成環碳數 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 部为之成環石炭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基、鹵素原 子或者氰基; f表示0〜3之整數,g表示〇〜4之整數; R6及尺7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 〇之直 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丨〇之 環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〇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 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 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 之芳基、_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1及1可相互 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 又,本申請案第二發明係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特 徵在於:其係包含陽極、陰極、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 間所設之有機薄膜層者; 上述有機薄膜層包含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該發光層含 147227.doc 201040131 有主體材料及發光材料,該電洞傳輸層較上述發光層更4 上述陽極側而設’上料_輪層自上述陽極起依序包= 含有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之層及第!電洞傳輸層,上述電: 接受性化合物係由下述通式⑽所表示,上述第… 層含有上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 [化6]
(10) [上述通式⑽中,R7〜R12分別獨立表示氰基、心簡2 叛基、或-COOR (R"為碳數卜加之烧基),或者 R9及R1。、或1^及1^相互鍵姓而本— 反鍵結而表不-CO-O-CO-所示 基]。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可人、奋,丄描k ^ * α適地傳輸電街,因此亦可應 於構成全彩顯示器所需要 而要之紅色、綠色、藍色之任一像 的有機EL元件,可期待使發 卞從赞光層中所含有之主體材料盥 光材料以外之材料妓桶— '、 卄〃、通化。精此而期待降低元件之製造 本。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毛月T提供一種使驅動電塵下降、並且壽 長、實用性優異之有機EL元件。 【實施方式】 本申请案之苐一發明 之有機EL元件係包含陽極、陰極、 147227.doc 201040131 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間所設之有機薄膜層而成。有機 溥膜層具有含有主體材料及發光材料之發光層,且具有較 上述發光層更靠陽極側所設之電洞傳輸層。而1,電洞傳 輸層自上述陽極起依序包含第巾同傳輸層及第2電洞傳輸 層’上述第i電洞傳輸層含有下述通式⑴所示化合物,上 述第2電洞傳輸層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化7] 〇 ⑴ 芳 芳 (式中’ L丨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八 < 成ί辰碳數1 〇〜4〇之伸 基’ ArcAr4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代之成裱碳數6〜60之 基或者成%原子數6〜60之雜芳基)。 [化8]
(式中,一7中至少一 |為下述通式(3)所示之基, Μ〜心7中至少-者為下述通式(4)或者(5)所示之基 ΑΓ5〜非通式(3)、⑷或者⑺之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碳數6〜40之芳基)。 [化9]
(3) (式中 ’ Ri〜I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碳數1〜10之 147227.doc 201040131 直鍵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0 之5哀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丨8〜3〇之三芳基矽烷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 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 數6〜16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Ri〜R3 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a、b及c 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化 10] <R*>·⑷ (式中’ L2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之伸芳 基,L2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卜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成%奴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函素原子或者氰基。 d及e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R4及Rs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卜之直 鏈狀或刀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之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茅基矽烷基(芳基部分 147227.doc 201040131 成裒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j 4 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R4及r5可相互 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 [化 11]
(式中’ La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Ο 基 L3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〇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烧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Ar8 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成環 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成環碳數 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 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基、鹵素原 子或者氰基。 f表示0〜3之整數,g表示0〜4之整數。 R6及R7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〇之直 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0之 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 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經 147227.doc 201040131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 之成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 之芳基、_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個心及心可相互 鍵、’Ό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 上述式(1)及(2)所示化合物均具有電洞注入.傳輸性,因 此可較好地用作電洞傳輸層。 又,上述式(1)及(2)所示化合物均係親和能階Af較小。 因此,若使用該等而形成接合於發光層之電洞傳輸層,則 發揮優異之電子阻擋性。 並且,上述式(1)及(2)所示化合物均具有高電子耐性, 因此有機ELtl件之壽命不易由於電子阻擔時之電子集中而 下降。 本申請案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係使用此種上述式⑴ 及⑺所示化合物形成電洞傳輸層,因此可將電子封閉在發 光層中並且將電洞注人至發光層中,從而可提高電荷之再 結合機率而獲得高效率之發光。高性能化無論螢光、磷光 均有效果,對磷光特別有效果。 又’於電子阻擋時,電子於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之界面 集中’但由於上述式⑴及⑺所示化合物之電子耐性 因此發光壽命不易下降。 又’聯三苯基之作為分子之立體擴展較大,因此具有拉 長與㈣之第i電洞傳輸層之分子之距離的立體性效果。 藉此’可於第2電洞傳輸層與p電洞傳輸層之界面阻 體。藉此,於相對於上述式⑴所示化合物而具有更大二 147227.doc -12· 201040131 耐性之上述式⑺所示化合物中阻擋自陰極側移動而來之電 子,藉此可使元件整體壽命變長。 再者,所謂親和能階Af(電子親和力)係㈣材料之分子 提供一個電子時所釋放或者吸收之能量,將釋放之情形定 義為正,吸收之情形定義為負。 親和能階Af係藉由游離電位Ip與光學能隙以如下 方式規定。
Af=Ip-Eg (S) 此處’游離電位⑻系指自各材料之化合物除去電子而形 成離子所需之能量,例如係利用紫外線光電子分光分析裝 置(AC-3,理研(股)儀器)測定出之值。 光學能隙Eg(S)係指傳導能級與價電子能級之差,例如 係將各材料之甲苯稀薄溶液之吸收光譜的長波長側切線與 基線(吸收零)之交點的波長值換算成能量而求出。 ❹ 進而,上述式(1)、(2)所示化合物係玻璃轉移溫度(Tg) 面,耐熱性優異者。特別是若導入分子量較大之取代基, 則可提高電洞傳輸層之财熱性。 此處’先前被用作形成電洞傳輸層之材料之a_NpD(例如 參照美國專利2〇〇6-0088728號公報)係Tg為i〇(rC以下,因 此耐熱性不足。 相對於此,於本發明中,藉由採用Tg高之上述式(1)、 (2)所示化合物’可提高有機el元件之耐熱性。 又,於美國專利2006-0088728號公報之發明中,使用銅 酞菁化合物形成電洞注入層。 147227.doc -13· 201040131 •然而’銅錯合物於可見區域具有吸收’因此若厚膜化則 帶有藍色而欠佳。X,銅錯合物係非晶性低,結晶性高, 因此難以厚膜化,於構築元件構成之方面限制較多。 相對於此,上述式⑴、⑵所示化合物於可見區域並無 較大吸收,非晶性高,結晶性低,因此適於膜厚化。 因此’採用上述式⑴、⑺所示化合物之本發明之有機 EL元件可構築各種元件構成。 所謂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之電洞傳輸層,係指 杈發光層更靠陽極側而設,且發揮自陽極向發光層注入電 洞之作用。 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之第1洞傳輸層及第2電 洞傳輸層係分別作為將電洞注入至發光層之電洞傳輸層而 發揮作用之層,將陽極側所設者稱為第〖電洞傳輸層,將 發光層側所設者稱為第2電洞傳輸層。 通常,為自陽極以較低之電壓將電洞注入至發光層之 HOMO(HigheSt 〇ccupied M〇lecular 〇rbha卜最高佔用分 子軌域)’而e又置複數個電洞傳輸層,以自位於陽極側之 电洞傳輸層至位於發光層側之電洞傳輸層使其能階 逐漸接近於發光層之H0M0能階之方式選定材料。 又已知,為增大發光層中之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機率, 而選擇與發光層接觸之電洞傳輪層之親和能階較小的材 料,藉此可將來自陰極側之電子封閉在發光層中,從而可 提高發光效率及延長壽命。 為此,較好的是第1電洞傳輸層之游離電位小於第2電洞 147227.doc -14· 201040131 其差較好的是1.0 ev以下,更 傳輸層之游離電位。進而 好的是0.4 eV以下。 又,較好的是第1電洞傳輪 之發光層之親和能階。進而, 更好的是0.4 eV以下。 層之親和能階小於與其接觸 其差較好的是1.0 eV以下, Ο 处弟1電洞傳輸層較好的是成為10〜200 nm之膜厚之情 :么更好的是成為15〜150 nm之膜厚之情形特別好的是 成為nm之膜厚之情形。又,上述第2電洞傳輸層較 子的疋成為10〜200 nm之臈厚之情形,更好的是成為 15〜150 nm之膜厚之情形,特別好的是成為之膜 厚之情形。 為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較好的是上述通式 (一)及I式(5)中l2及L3分別獨立為伸笨基、聯苯二基、聯 三苯二基、伸萘基或者菲二基者。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於第1電洞傳輸層中含有上述通式 〇 (:)所不化合物’但由於該化合物之游離電位較大因此電 洞令易向第2電洞傳輸層移動,而使所獲得之有機el元件 之電壓變低。 上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較好的是進而滿足下述 (3)〜(7)。 (3)上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相對於L!為非對稱。 與相對於Ll為對稱之化合物相比,分子間之相互作用更 小’因此抑制結晶化,提高有機EL元件之製造良率。又, 非晶性優異’因此與鄰接之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 147227.doc -15- 201040131 錫)或有機層之界面的接著性提高,使元件變穩定 (4)於上述通式(1)中,Li為聯苯二基。
構’對於氧化具有優異之穩定性。 (5)上述通式⑴之Αι>1〜Αι·4分㈣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聯三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菲基,或者係由下述通式 (6)所表示。 [化 12]
(式中,L4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L4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丨〜1〇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 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画素原子或者氰基。 ΑΓ9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Ar9 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卜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成環 石厌數3〜1〇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成環碳數 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 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基 '鹵素原 子或者氰基。 147227.doc •16· 201040131 h表示1或者2。
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 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烷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 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鹵素 0 原子或者氰基。複數個R8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 或不飽和2價基)。 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菲基係對於氧化及還原具有 優異之穩定性的取代基群,適合作為鍵結於胺之取代基。 上述通式(6)所示結構由於孤立電子對與IT〇之相互作用 而與ΙΤΟ之接著性優異,因此電洞注入性良好,並且不易 受到ΙΤΟ之性狀的影響,可具有穩定之元件性能。 (6) 上述通式(1)之Ari〜Aq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〇 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聯三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菲基。 (7) 上述通式(1)之Ar广中至少—者係由上述通式(6)所表 示。 上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較好的是進而滿足下述 (8)〜(21)。 (8)於上述通式(2)中’ Ars〜Ah中兩者分別獨立為上述通式 (3)所示之基。 ⑼上述通式⑺所絲代基中之至少—者係由下述通式⑺ 147227.doc •17- 201040131 所表示。 [化 13] Β>· ^ (?,)〇 上述通式⑺所示化合物藉由含有具有聯三苯結構之基 作為Ars〜A。,而獲得耐電子性之效果。因此,於通式(2) 中Γ5 Ar7中至)—者需要為上述通式(3)所示之含聯三 苯、·、。構之基’較好的是兩者為上述通式(3)所示之含聯三笨 :構之基。上述含聯三苯結構之基就提高玻璃轉移溫度及 提同遷移率之觀點而言’更好的是上述通式⑺所示之含對 聯三苯結構之基。 (10) 上述通式(3)所示兩個取代基均係由上述通式所表 示。 (11) 於上述通式(2)中,ΑΓ5〜A1·7中至少一者係由上述通式 (4) 所表示。 一般認為藉由咔唑之Ν原子與胺之ν原子的相互作用而 改善吟唾之對於還原之不穩定性。其結果壽命變長,因此 較好。 (12) 於上述通式(2)中’ Ars〜Ar?中至少一者係由上述通式 (5) 所表示。 一般§忍為Ip變小而容易將電洞直接注入至主體中之摻雜 劑中,其結果電壓變小,因此較好。 (13) 於上述通式(2)中,Ars及Are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 147227.doc -18- 201040131 Αι·7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14) 於上述通式(2)中,A。係由上述通式(3) 一
Ar?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表不,Ah與 (15) 於上述通式(2)中,ΑΓ5&Αι>6係由上述通式 Αι·γ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3)所表示, (16) 於上述通式(2)中,An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一
Ar7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Ar6及 ο ο (17) 於上述通式(2)中,An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_ 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Ar?係由上述通式(5)所表八 、 (18) 於上述通式(2)中,A。係由上述通 、 v )所表示,Ar6係 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 6〜40之芳基。 反 (19) 於上述通式(2)中,An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係 由上述通式(5)所表示,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 6〜4〇之芳基。 (20) 於上述通式(2)中,Αι*5及Ah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 Ar?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4〇之芳基。 (21) 於上述通式(2)中,Αι*5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Ar6及 Ar7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4〇之芳基。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Ri〜Rs所示之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烷基之具體例,可列舉:曱基、乙基、丙基、異丙 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正 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羥基曱基、丨_羥基乙基、2」經基 乙基、2-羥基異丁基、ι,2·二羥基乙基、丨,3_二羥基異丙 147227.doc -19· 201040131 基、2,3-二經基-第三丁基、三經基丙基等,較好的 是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 基、第三丁基。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所示之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烧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 環戊基、環己基、環戊基曱基、環己基甲基、環己基乙 基、4-氟環己基、丨_金剛烷基、2_金剛烷基、卜降搐基' 2-降狺基等,較好的是環戍基、環己基。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Ri〜R8所示三烷基矽烷基之 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三曱基矽烷基、乙烯基二曱基矽烷 基、二乙基矽烷基、三丙基矽烷基、丙基二曱基矽烷基、 二丁基石夕烧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三戊基矽烷基、 二庚基石夕烧基、三己基矽烷基等,較好的是三曱基矽烷 基、三乙基矽烷基。矽烷基上取代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 同。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Rri所示三芳基矽烷基之 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三苯基矽烷基、三萘基矽烷基、三蒽 基石夕烧基等’較好的是三苯基矽烷基。矽烷基上取代之芳 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Rrh所示烷基芳基矽烷基 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二甲基苯基矽烷基、二乙基笨基 石夕烧基、一丙基苯基石夕烧基、二丁基苯基石夕烧基、二戍基 苯基矽烷基、二庚基苯基矽烷基、二己基苯基矽烷基、二 曱基萘基矽烧基、二丙基萘基矽烧基、二丁基萘基矽烧 147227.doc -20- 201040131 基'二戊基萘基矽烷基、二庚基萘基矽烷基、二己基萘基 矽烷基、二曱基蒽基矽烷基、二乙基蒽基矽烷基、二丙基 蒽基矽烷基、二丁基蒽基矽烷基、二戊基蒽基矽烷基、二 庚基蒽基矽烷基、二己基蒽基矽烷基、二苯基曱基等,較 好的是二甲基苯基矽烷基、二乙基苯基矽烷基、二苯基甲 基。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心〜以及八!·丨〜Ar9所示芳基之 具體例,例如可列舉: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 Ό 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聯苯基、4_甲基聯苯基、4_乙 基聯本基、4-環己基聯苯基、蒽基、稍四苯基、聯三苯 基、三聯苯基、3,5-二氯苯基、萘基、5_甲基萘基、菲 基、藶基、苯并菲基、聯三苯基、苯并蒽基、苯并荔基、 稠五苯基、起基、五苯基、芘基、窟基、苐基、9,9_二甲 基第基、茚基、苊基、丙二烯合苐基、茈基等,較好的是 苯基、聯苯基、萘基。 〇 於上述通式(1)〜(7)中,Ri〜Rs所示鹵素原子之具體例為 氟、氯、溴。 於上述通式(1)〜(7)中,作為l^L4所示成環碳數6〜5〇之 伸芳基之具體例’可列舉使上述芳基為2價基者。 作為可具有上述取代基之各基之取代基,可列舉:碳數 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烧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烧基、碳 數3 1〇之二烧基石夕烧基、成環礙數Η〜3〇之三芳基石夕烧 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 6〜W)、成環碳數6〜14之芳基、鹵素原子等。 147227.doc •21 · 201040131 作為上述各基可具有之取代基之碳數H〇的直鏈狀或分 支狀烷基、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 烷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 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 之芳基、鹵素原子之具體例,可列舉與作為R1〜R8之具體 例而列舉者相同者。 以下’示出上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之具體例,但並不 限定於該等。
[化 14] [化 15] 147227.doc -22- 201040131 [化 16] Ο Ο [化 17]
147227.doc -23- 201040131
[化 18]
147227.doc -24- 201040131 [化 19]
147227.doc -25 201040131 [化 20]
限定於該等。 147227.doc 26- 201040131 [化 21]
147227.doc -27- 201040131
[化 24]
147227.doc -28- 201040131
A W層通式⑴、⑺所示化合物並 不限疋於—種。即’第1電洞傳輸層可含有上述通式⑴所 〇 _匕口物中之複數種’第2電洞傳輸層可含有上述通式⑺ 所不化合物中之複數種。 々於本發明+,上述電洞傳輸層自上述陽極側起依序包含 第電洞傳輪層及第2電洞傳輸層,上述第^電洞傳輸層含 述L式(1)所不胺基化合物,上述第2電洞傳輪層含有 上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於本發明中,上述通式⑴所示化合物較好的是氮原子 數為4以下、且分子量為300以上1500以下。 ,根據此種構成’蒸鍍時不會引起齡解,可獲得Tg高而 穩定之薄獏1 ’可利用蒸鍍法形成薄膜。 147227.doc -29- 201040131 此處,装公三曰 子罝小於300,則Tg下降而薄膜缺乏穩定 性’因此欠佳。另一方面若分子量超過15〇〇 生由蒸鍍時之熱弓丨起之分解,因此欠佳。、合易產 者作為上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亦可較好地使用 尚f子材料,該情形時可較好地使用㈣法,因此關於分 子量之上限,可無限制地使用。 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較好的是滿足下述
(22)〜(30)。 ’L (22) 上述電洞傳輸層接合於上述發光層。 具體而言’較好的是上述第2電洞傳輸層才妾合於上述發 層。 X疋 (23) 上述發光材料為含有選自Ir、pt、〇s、、&、&
Au中之金屬之金屬錯合物e 於使用此種金屬錯合物作為發光材料之情形時,發光之 量子產率高,可進一步提高發光元件之外部量子效率。 特別好的是銥錯合物、餓錯合物、鉑錯合物,更好的是 銥錯合物及鉑錯合物,最好的是鄰位金屬化銥錯合物。疋 (24) 於上述發光材料中,中心金屬原子與配位基中所含碳 原子係鄰位金屬鍵結。 根據此種構成,可進一步提高發光之量子產率。 作為鄰位金屬化金屬錯合物,例如較好的是以下所示之 銀錯合物。 147227.doc •30· 201040131 [化 25] Ο (Κ.〇 0C.2) (Κ-3)
〇[化 26]
(Κ.13) 奸U) (Κ·1®
147227.doc -31 - 201040131 [化 27] (K-l« α-17)
(I-I8)
D1
(25)上述主體材料之激發三重態能隙為2.0 eV以上3.2 eV以 下。 根據此種構成,可實現向發光材料之有效之能量移動。 此處,激發三重態能隙Eg(T)例如可根據發光光譜以如 下方式規定。 即,將測定對象之材料以1 〇 μπι〇1/Ε溶解於EpA溶劑(以 容積比計,二乙醚:異戊烷:乙醇=5:5:2)中,製成磷光測 定用試料。 繼而,將磷光測定用試料放入至石英池中,冷卻至77 K,照射激發光,測定發射出之磷光之波長。 對所獲付之磷光光譜之短波長側的上升畫切線將該切 線與基線之父點之波長值換算成能量,並將所獲得之值作 147227.doc -32- 201040131 為激發三重態能隙Eg(T)。 再者’測定可使用市售之測定裝置F-4500(日立製造)。 (26)於上述陰極與上述有機薄膜層之界面區域添加有還原 性摻雜劑。 作為還原性摻雜劑,可列舉:選自鹼金屬、鹼金屬錯合 物、驗金屬化合物、鹼土金屬、鹼土金屬錯合物、鹼土金
Q 屬化合物、稀土金屬、稀土金屬錯合物、及稀土金屬化合 物等中之至少一種。 作為鹼金屬’可列舉Na(功函數:2.36 eV)、K(功函數: 2.28 eV)、Rb(功函數:216 eV)、Cs(功函數:丄 % eV) 等,特別好的是功函數為2.9 eV以下者。該等中較好的是 K、Rb、Cs ’更好的是奶或者Cs,最好的是Cs。 作為驗土金屬’可列舉Ca(功函數:2 9 εν)、Sr(功函 數.2.0〜2.5 eV)、Ba(功函數:2 52 eV)等,特別好的是功 函數為2.9 eV以下者。 作為稀土金屬,可列舉Sc、Y、Ce、Tb、Yb等,特別好 的是功函數為2.9 eV以下者。 以上金屬係還原能力特別高,藉由相對少量地添加至電 子注入區域中,可提高有機EL元件之發光亮度或延長壽 命。 、 作為驗金屬化合物,可列舉:U2Q、Cs2〇、K2〇等驗金 屬^匕物,W、祕、Cl㈣驗金屬鹵化物等,較好 的疋LiF、Ll2Q、NaF之驗金屬氧化物或者驗金屬氟化物。 作為鹼土金屬化合物’可列舉Ba〇、Sr〇、Ca〇及將該等 147227.(1. -33· 201040131 ;·昆合而成之BaxSr“x〇(〇<x<i)、或 BaxCai_xO(〇<x<i)等,較 好的是 BaO、SrO、CaO。 作為稀土金屬化合物,可列舉YbF3、Sci?3、、 Y203、Ce203、GdF3、TbF3 等,較好的是 YbF3、、 TbF3。 %:.β 作為鹼金屬錯合物、鹼土金屬錯合物、稀土金屬錯合 物,只要為分別含有鹼金屬離子、鹼土金屬離子、稀土金 屬離子中之至少—者作為金屬離子者,則無特別限定。 又,配位基較好的是啥琳、苯并嗤琳…丫咬嗣、啡咬嗣、 羥苯基噚唑、羥苯基售唑、羥基二芳基噚二唑、羥基二芳 基噻二唑、羥苯基吡啶、羥苯基苯并咪唑、羥美苯并二 。坐、經基氟删院、聯„比咬,、賦菁、外琳、環戊: 婦、β-二酮類、甲亞胺類 Τ兑㈣及e亥荨之衍生物等, 定於該等。 l 作為還原性摻雜劑之添加形 ❹ 或者島狀。作為形成方法,較好的是利用電阻加 熱蒸鐘法蒸_原性摻雜劑, …用電阻加 域之發光材料或電子注 機^作為形成界面區 散還原摻雜劑之方法。作為物,而於有機物中分 於將還原性摻雜劑形成為層 疋.. 機層之發光材料或電子注人材料時,將作為界面有 加熱蒸鍍法單獨蒸㈣原摻雜後’错由電阻 0.1〜15nm之層。 朽較好的是形成厚度為 147227.doc -34- 201040131 於將還原性摻雜劑形成為島狀之情 機層之發光材料或電子注人材料^ t ’將作為界面有 加熱蒸鑛法單獨蒸鑛還原換雜劑,較好藉由電阻 0.05〜1 nm之島。 、疋形成厚度為 又,作為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中之主 劑之比例,較好的是以莫耳 广、逛原性摻雜 = 更好的D “:還原性摻雜劑 ο ο 上述發光層與上述陰極之間具有電子 電子注入層含有含氮環衍生物作為主成分。 上述 此處,所謂「作為主成分」係指電子: 5〇質量。/。以上之含氮環衍生物。 〒各有至少 作為電子注人層巾所❹之電子㈣ :分子内含有1個以上雜原子之芳香族雜環化合Γ: 好的是含氮環衍生物。 特別 作為含氮環衍生物,例如較好 [化28] ^下逑式㈧所示者。
〜3狄妖i 〜,工签,叆寻可經取代。 作為鹵素原子之例,可列舉氟、 軋寻又,作為可經取 147227.doc -35- 201040131 代之胺基之例,可列舉:烷基胺基、芳基胺基、芳烷基胺 基、及與上述胺基相同者。 作為碳數1〜40之烴基,可列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 基、烯基、環烷基、烷氧基、芳基、雜環基、芳烷基、芳 氧基、烷氧基羰基等。作為烷基、烯基、環烷基、烷氧 基、芳基、雜環基、芳烷基、芳氧基之例,可列舉與上述 相同者,烷氧基羰基係由_C00YI所表示’作為γ,之例,可 列舉與上述烷基相同者。 Μ為鋁(Α1)、鎵(Ga)或者銦(in),較好的是鋁(μ)。 上述式(A)之L係下述式(Α·)或者(A”)所示基。 [化 29]
(Α·)
式(Α,)中,r8〜R〗2分別獨立為氣原子或者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碳數1〜40之烴基’相鄰之基可形成環狀结構。 又,式(A”)中,f〜R”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者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碳數卜做«,相鄰之基可形成環狀結構: 作為通式(A,)及(A")之R8〜R12及Rl3〜R27所示碳數^ 烴基,可列舉與上述R2〜R7之具體例相同者。 147227.doc -36- 201040131 又,作為R8〜R12及R13〜R27之相鄰之基形成環狀結構之情 形時的2價基,可列舉:四亞曱基、五亞甲基、六亞甲 基、二苯基甲烷-2,2’-二基、二苯基乙烷-3,3’-二基、二苯 基丙烷-4,4’-二基等。 以下表示通式(A)所示含氮環金屬螯合錯合物之具體 例,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例示化合物。 [化 30]
147227.doc •37 201040131 [化 31] [化 32]
147227.doc •38· 201040131
Ο 〇 /,,、、電m層之主成分即含氮環财物,含氮 何生物亦較好,作為含氮5員環,可列舉咪唾環、_ - 環、四唾環、号二唾環、嘴二味 等,作為含氮5員環行生物衣、售三喷壤 虱)員壌何生物,為苯并咪唑環、苯并二 :…比啶幷咪唑環、嘧啶幷咪唑環、嗒啡幷咪 好的是下述式(B)所示化合物。 特別 [化 33] nu」.% 式:)中,L表示二價以上之連結基例 =、、氧、硫、金屬(例如鋇、鈹)、芳基: 雜環等,該等中較好的是碳原子、^方I 子、氧原子、硫原子 A “ 夕原子、硼/ ,,子、芳基、…=雜環基,更好的是々 較=二及==可*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 基、酿基、炫氧基鐵基:;、二、:基、燒氧基、芳氧 147227.doc 氧基糸基、醯氧基、醯基胺 -39· 201040131 基、烧氧基幾基胺基、芳氧基羯美妝盆 叛基胺基、磺醯基胺基、胺 石黃醯基、胺曱酸基、烧硫基、芸访μ 方硫基、磺醯基、_素原 子、氰基、芳香族雜環基’更好的是燒基、芳基、炫氧 基、編…原子、氰基、芳香族雜環基更好的是 烧基、^基、院氧基、芳氧基、^ φ 方香族雜環基,特別好的 是烷基、芳基、烷氧基、芳香族雜環基。 作為lb之具體例,可列舉以下所示者。 [化 34] -卜-f·
ΐ δ cj Q
^ Ύ
^ ^N-R1 j曰肪族蛵基、芳基或者雜環基。 R之月旨肪族烴基為直鏈、 碳數1〜20、f林ΑΑ θ 或者環狀烷基(較好
更好的是碳數1〜12、M 特別好的是碳數u 147227.doc -40· 201040131 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 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 等)、烯基(較好的是碳數2〜20、更好的是碳數2〜12、特別 好的是碳數2〜8之烯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 丁烯基、3-戊烯基等)、炔基(較好的是碳數2〜2〇、更好的 是碳數2〜i2、特別好的是碳數2〜8之炔基,例如可列舉炔 丙基、3 -戊块基等),較好的是院基。 Ο Ο RB2之芳基為單環或者縮合環,較好的是碳數6〜30、更 好的是碳數6〜20、進而更好的是碳數6〜12之芳基
列舉苯基、2-甲基苯基、3_甲其J 氧基苯基、3-三氟甲_ 4_甲基苯基、2-甲 等。 &甲基本基、五氟苯基、1-萘基、2-萘基 g 2 之雜《為單環或者縮合環,較 更好的是碳數…、進而更好的是碳 二〜2〇、 好的是含有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衣基’較 者之芳香族雜環基。作為、 〃之至少— ^疋、娘咬、娘呼、嗎琳、嗟吩、舉.呢 唑、吡唑、吡啶 夫南、吡咯、咪 几比井達11 并、嘧啶、三唑、二吐 °木、° °坐、嘌呤、嗟哇啉、噻唾、嗟二唾„ —、吲 唑、啰二唑、喹啉、里 —坐、%唑啉、噚 -^ ,、土啉、酞_、萘啶、喹〇号啾. 琳H票唆,、啡琳 喧:琳、喧唾 苯并噚唾、I龙金, 四唾、笨并咪唑、 本开噻唑、苯并三唑、 里 xrSjl 等’較好的是咬畴、嗟吩氮印、味唾、氮 呼、啥琳、”…:定、Ή咬、健畔、 蔡唆、㈣、喧匈, I47227.doc 201040131 喃、噻吩、吡啶、咗嗾,冷二名 噔啉,進而更好的是喹啉。 :::示脂肪族煙基、芳基及雜環基可具有取代基作 為取代基,與料上述…示基之取代基 又,較好之取代基亦相同。 卒考相同 作為π ’較好的是脂肪族煙基、芳基或者雜環基 好的是脂肪族烴基(較好的是碳數6〜3〇、更好 山 6〜2〇、更好的是碳數6〜12者)或者芳美 疋 肪族煙基(較好的是碳數1务更好的是碳數⑼^而曰 更好的是碳數2〜10者)。 =N'RB2 ’更好的是=N-R】 特 作為XB2,較好的是_〇_ 別好的是=N-RB2。 表示形成芳香族環所需之原子群。由π所形成之; 曰族環可為芳香族煙環、芳香族雜環中之任—種^ 體例,例如可列舉:苯環、 為/ 呼環、一心 “比°定壞,環,環、每 “二井…洛環、咬喃環…塞吩環、砸吩 環、咪唑環、噻唑環、 碌为 m砸唾環、碲唑環、噻二唑環"号二 心、対料’較好的是苯環、_環'㈣環, 王哀、噠畊環,更好的县键卢 签疋 的3笠俨 本衣、°比啶環、吡畊環,進而更好 的疋本&定環,特別好的是対環。 由2 2所形成之芳香族環可進一盥 環,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與、作為上=:縮: :取=所列舉者相同,較好的是烧基、烯基 : 基、胺基、烷氧基、关^ 羰美、η 彳氧土醯基、燒氧基㈣、芳氧基 友基、醯氧基、醯基胺美、p爵宜、,山* 私土〜基极基胺I、芳氧基幾基 147227.doc -42- 201040131 胺基、磺醯基胺基、胺磺醯基、胺甲醯其 基、石黃酿基、南素原子、氮基、雜=基、燒硫基、芳硫 芳基、烧氧基、芳氧基、函素原子、、^更好的是炫基、 的疋说基、方基、烧氧基、芳氧基 h 好的杲椬其、-* 万齊族雜環基’特別 好的二絲、方基、燒氧基、芳香族雜環基。 η為1〜4之整數,較好的是2〜3。 上述式(Β)所示含氮5員環衍生物中, Ο (Β,)所示化合物。 ,更好的是下述式 [化 35]
_R», R»»
(Β· 式(B1)中,R871、RB72 芬 pB73 八口,, π , , R μ㈣與上述式⑺)中m ❹ H 又,較好範圍亦相同。 π、Ζ、ζΒ73分別與上述式⑻中之^相同,又,較 好範圍亦相同。 二…7^073分別表示連結基,可列舉使上述式(Β) :之L之例為二價者,較好的是單鍵、二價芳香族煙環 基、-價芳香族雜環基 '及包含該等之 好的是單鍵。〜…具有取代基連作= 基’舆作為上述式(B)w所示基之取代基所列舉者: 同’又’較好之取代基亦相同。 147227.doc •43- 201040131 Y表不氮原子、13,5-苯三基或者2,4,6 ~~ 11井二基。1,3 5 -本三基可於2,4,6-位上具有取代基,作 , 斤馮取代基,例如可 列舉烷基、芳香族烴環基、鹵素原子等。 以下,不出上述式(Β)或者上述式(Β,)所示含氮5員環衍 生物之具體例,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例示化合物。 [化 36] (日一1〉 <Β-5)
147227.doc -44- 201040131 [化 37]
Ο
呈作為構成電子注入層及電子傳輸層之化合物,亦可列舉 t有如下結構之化合物等,該結構係將缺電子性含氮5員 衣或者缺電子‘陡含氮6員帛骨架與經取代或者纟經取代之 口引口朵典加 - 月木、經取代或者未經取代之咔唑骨架、經取代或者 未’、二取代之氮雜咔唑骨架組合而成。又,作為合適之缺電 3氮5員環或者缺電子性含氮6員環骨架,可列舉·吼 密啶、吡啡、三畊、三唑、哼二唑、吡唑、 °比咯骨架及該等相互縮合而成之苯并咪唑、咪唑吡 147227.doc -45- 201040131 啶等之分子骨架。該等之組合中較好的是可列舉:吡啶、 。密。定、°比畊、三p井骨架與α卡唾、吲哚、氮雜α卡°坐、唾17号琳 骨架。上述骨架可經取代亦可未經取代。 以下,示出電子傳輸性化合物之具體例。 [化 38]
147227.doc -46- 201040131
特別是於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中,作為上述含氮五員衍 生物,較好的是下述式(21)〜(23)中之任一者所示之苯并咪 唑衍生物。 〇 [化 40]
A匕
Ar25—i (式(2D〜(23)中,ζι、Z^Z3分別獨立為氮原子或者碳原 0 R及R22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之芳 基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50之雜芳基、碳數丨〜“之 烷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或者碳數卜2〇之 烷氧基。 口 丫為_〇〜5之整數,於乂為2以上之整數時,複數個彼此 可相同亦可不同。又,鄰接之複數個R21彼此可相互鍵結 147227.doc •47· 201040131 而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烴環。
Ar21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5〇之雜芳基。 土 2 、、坐取代 /為氫科、碳數1〜此M、㈣素原子取代之碳 之録、魏1〜2QU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石厌數6〜5G之芳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5〇之雜芳 其中’ Ar、八产中之任一者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 數1〇〜50之縮合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 9〜50之雜縮合環基。 、Al*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50之伸芳基或者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50之伸雜芳基。 [21、丁 22 23 及L分別獨立為單鍵、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石发 數6〜50之伸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9〜50之 雜縮s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苐基)。 以下’不出上述式(21)〜(23)所示含氮5員環衍生物之具 體例,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例示化合物。 [化 41]
147227.doc -48· 201040131
147227.doc -49- 201040131 上述材料之單層結構’亦可為包含相同組成或者異種組成 复數層之夕層結構。該等較好的是缺π電子性含氮雜環 又’作為上述電子注人層之構成成分,除上述含氮環衍 生物之外,較好的是使用作為無機化合物之絕緣體或者半 導體。若電子注入層包含絕緣體或半導體,則可有效防止 電流茂漏,提高電子注入性。 作為此種絕緣體,較好的是使用選自由驗金屬硫屬化 物、驗土金屬硫屬化物、驗金屬由化物及驗土_化物 所、且成之群中之至少—種金屬化合物。若電子注入層包含 該等鹼金屬硫屬化物等’則可進—步提高電子注入性就 忒方面而“交好。具體而言,作為較好之鹼金屬硫屬化 物,例如可列舉Li2〇、K2〇、Na2S、Na2S^Na2〇,^ 較好之驗土金屬硫屬化物,例如可列舉Ca〇、Ba〇、⑽、 及⑽。又,作為較好之驗金屬幽化物,例如 可列舉 LiF、NaF、KF、Τ ;γι « LlC1 KC1及NaCl等。又,作為較 好之鹼土金屬鹵化物,例如可列舉:叫、BAH MgFABeF2等氟化物、或氟化物以外之仏物。 又,作為半導體,可列舉包含Ba、Cam、 種元素之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等單獨—㈣者兩種 構成電子/主入層之無機化合物較好的是 以上之組合。又 入層包含該等絕緣 可減少暗點等像素 微晶或者非晶質絕緣性薄膜。若電子、、主 性薄膜,由於形成更均質之薄膜,因此 I47227.doc -50-
201040131 缺陷。再者’作為此種無機化合物,可列舉上述鹼金屬琉 屬化物、鹼土金屬硫屬化物、鹼金屬齒化物及鹼土金屬齒 化物等。 又’本發明中之電子注人層含有上述還原性摻雜劑亦較 好。 於本發明中,上述發光材料較好的是發光之極大波長為 500 nm以下之金屬錯合物。 發光波長較短之發光材料通常係激發三重態能隙較大。 此處,於如美國專利2006_0088728號公報中記載之有機 EL元件所示般使用a_NpD形成電洞傳輸層之情形時, 心卿之激發三重態能隙為2.5ev以下,因此有電洞傳輪 層之二重態能隙小於發光材料之激發三重態能隙之情形。 於該情形時’發光層之激發三重態能量茂漏至鄰接之電 洞傳輸層巾,無助於發^以活性,因此有可能使發光 相對於此’於本發明中’使用激發三重態能隙大於 a-NPD之上述式⑴〜(5)之化合物形成第1電洞傳輸層、第2 電洞傳輸層’因此於採用發光波長較短之發光材料之情形 時亦可維持高發光效率。 y (28)將電子接受性物質接合於上述電洞傳輪層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下述專利中記載之效果而實現低 壓驅動及高效率發光 作為添加至或接合於本發明 洞傳輸層的電子接受性物質, 之第1電洞傳輪層或者第2電 除曰本專利公報第3614405 147227.doc -51 - 201040131 號、3571977號或者美國專利4,78〇,536中記載之六氮雜聯 伸三苯衍生物等之外,亦可較好地使用口型^、㈣Μ等 無機化合物’氧化㈣電子接受性無機氧化物,tcnq衍 生物等電子接受性有機化合物等。 本發明之電洞傳輸層較好的是於第1電洞傳輸層之更靠 陽極側具有含有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之層。 作為電子接X性化合物,可較好地使用下述通式G 0)或 者(11)所示者。 [化 43]
(10〉 [上述通式(10)中,R7〜Rl2分別獨立表示氮基、簡2、 叛9基、或-CO〇R13(Ri3為碳數丨〜⑽之烷基),或者r7及r8、 R及R 、或R11及r12相互鍵結而表示_c〇 〇 c〇-所示之 基]。 β作為上述院基’可列舉直鏈、分支或者環狀者,較好的 是碳數1〜12、更好的是碳數1〜8者,具體可列舉:甲基、 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 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m丙基、環戍 基、環己基等。 147227.doc -52- 201040131 [化 44] R1 R2 [上述通式(11)中 壤原子數6〜24之 下述式⑴或(ii)。 [化 45] ’ AH為成環碳數6〜24之縮合: 雜%。可分別相同亦, 、或者成 不同,為
& 9 X2 ⑴ (Ά) 為下述式(a)〜(g)所 {式中,X1及X2可彼此相同亦可不同 不^一價基中之任一者。 [化 46] 〇
R22OOC
T (e) C〇〇R» (式中,R21〜R、分別相同亦可不同,為氫原子、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氟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 數1〜20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5〇之芳基或者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3〜5〇之雜環基,R22與r23 147227.doc -53- 201040131 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通式(Π)中之R1〜R4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為氫原子、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碳數6〜50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3〜5〇之 雜環基、齒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卜2〇之氟烷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如之烷氧基 '經取代或未 經取代之碳數丨〜2〇之氣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 6〜50之芳氧基、或者氰基。R丨〜相鄰者可相互鍵結而 形成環。y1〜γ4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為_N=、-ch=或者 C(R5)=,R5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卜2〇之烷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50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 環原子數3〜50之雜環基、鹵素原+、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碳數1〜20之氟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⑽之烷氧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之氟烷氧基、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碳數6〜50之芳氧基、或者氣基]。 圖!表示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之一實施態樣的概略構 成。 有機EL元件i包括透明基板2、陽極3、陰極4、以及陽極 3與陰極4之間所設之發光層5。於發光層5與陽極3之間, 設置有自陽極3側起依序包含第^洞傳輸⑽及第2電洞 傳輸層62之電洞傳輸層6,於|光層5與陰極4之間設有電 子注入.傳輸層7。 第1電洞傳輸層61含有上述通式⑴所示化合物,第2電 洞傳輸層62含有上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147227.doc -54· 201040131 此處弟1電洞傳輪層61、第 ϋ彳弟2電洞傳輪層62中所含上述 通式(1)及(2)所示化合物並 ^ 銓思跟疋於一種。即’第1電洞傳 輸層61可含有上述通式 ”哥 、、同值所不化合物中之複數種,第2電 洞傳輸層62可含有上述通式 式(2)所不化合物中之複數種。 第1電洞傳輸層中之上述通式 的是9〇質量%以上…第㈣)所不化合物的含量較好 第2電洞傳輪層中之上述通式 所示化合物的含量較好的是9〇質量%以上。 川
於本發明中’有機ELit件之陽極起到將電洞注入至電洞 注入層或者電洞傳輸層十之作用,有效果的是具有4 $ W 以上之功函數。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陽極材料之具體 例’可應用氧化銦錫合金(ΙΤ〇)、氧化錫(nesa卜金、 銀、鉑、銅等。又,作為陰極’以將電子注入至電子注入 層或者發光層中為目的,較好的是功函數較小之材料。陰 極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具體可使用銦、紹、鎮、鎂-鋼合 金、鎂-鋁合金、鋁-鋰合金、鋁_钪_鋰合金、鎂_銀合金 等。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之各層的形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藉由先前公知之真空蒸鍍法、分子束蒸鍍法 (MBE(m〇leCUlar beam epitaxy,分子束磊晶)法)或者溶解 於溶液中之浸潰法、旋塗法、澆鑄法、棒塗法、輥塗法等 塗佈法而形成。 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之各層的膜厚並無特別限制,通常 若膜厚過薄則容易產生針孔等缺陷,反之若過厚則需要高 施加電壓而效率變差,因此通常較好的是數至1 4瓜之 147227.doc -55- 201040131 範圍。 成 再者’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 並不限定於圖1所示之構 層 例如’可於第1電洞傳輸層與陽極3之間設有 電洞注入 又,電洞傳輸層6@ & _ 、第1電洞傳輸層61與第2電洞傳輸戶 62之雙層結構。 电W得勒』層 進而 障壁層 可於發光層5與電子注入·傳輸層7之間具備電洞 错由電洞障壁層,i妝+、 發光芦5中夕®“ 電洞封閉在發光層5中,而提高 " 何之再結合機率,從而提高發光效率。 本申請案第二發明之有機豇元件係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 ’其包含陽極、陰極、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間所設 之有機薄膜層; 上述有機薄膜層包含發光層與電洞傳輪層,該發光層含 有主體材料及發光材料,該電洞傳輸層較上述發光層更靠 上述陽極側而設,上述電洞傳輸層自上述陽極起依.序包含 含有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之層及第i電洞傳輪層,上述電子 接受性化合物❹上述通式⑽所表^上述第丨電洞傳輪 層含有上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本申請案第三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其他構成與本申請案 第一發明之有機EL元件相同。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 147227.doc •56- 201040131 於該等。 [實施例1-1] 對25 mmx75 mmxi」mm厚之附有IT〇透明電極之破螭 .纟板(旭破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將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璃基板安裝於真空蒸鍍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側之面 〇 i,以覆蓋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電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為40 nm之下述化合物χι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 繼第1電洞傳輸層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20 nm之下述化合物Y1_i (Af:2.59 eV ' Eg(S). 3.13 eV、Ip:5.72 eV、Eg⑺·· 2·53 eV)臈作為第 2 電洞傳輸 層。 進而,於該第2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〇 nmi 膜厚而共蒸鍍作為主體材料之化合物Hi、作為磷光發光材 〇 料之化合物D1。化合物D1之濃度為7.5%。該共蒸鍍膜作 為發光層而發揮作用。 進而,於該發光層上藉由電阻加熱而共蒸鍍膜厚為1〇 nm之化合物HB。該膜作為電洞障壁層而發揮作用。 而且,繼該電洞障壁層成膜後,形成膜厚為3〇 nm之化 合物ET1。該ET1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然後,以0.1埃/min之成膜速度、1 nm之膜厚將^汙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入性電極(陰極)。於該LiF膜上蒸鍵金屬A1, 形成膜厚為80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147227.doc 57· 201040131 [化 47]
XI
[化 48]
147227.doc •58- 201040131 於實施例1 - 1中,Α ·Ρ Τ' / η、 Ψ Af、Eg(s)、Ip、Eg(T)分別係以如下方 式測定。
Af(親和能階): 藉由游離電位Ip與光學能隙Eg(s)以如下方式規定。 Af=Ip-Eg(S)
Eg(S)(光學能隙): 將材料之甲苯稀薄溶液之吸收光譜的長波長側切線與基 線(吸收零)之交點的波長值換算成能量而求出。
Ip(游離電位): 係自化合物除去電子而形成離子所需之能量,利用紫外 線光電子分光分析裝置(AC_3,理研(股)儀器)測定出之 值。
Eg(T)(三重態能隙): 根據磷光發光光譜測定。 將材料以10 μπιοΙ/L溶解於EPA溶劑(以容積比計為二乙 〇 醚:異戊烷:乙酵=5:5:2)中,製成磷光測定用試料。將該 麟光測定用試料放入至石英池中,冷卻至77 K ,照射激發 光,測定發射出之填光之波長。 對所獲得之磷光光譜之短波長側的上升晝切線,將該切 線與基線之父點之波長值換算成能量’並將所獲得之值作 為激發三重態能隙Eg(T)。 再者,測定係使用市售之測定裝置F-4500(曰立製造)。 [實施例1-2] 除於實施例 1-1 中使用 Yl-2(Af: 2.39 eV、Eg(S): 3.11 147227.doc -59- 201040131 以與實施例1-1 eV、Ιρ: 5·50 eV)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 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1-3] 、Eg(S): 3.18 以與實施例1-1 除於實施例I·1中使用Yl-3(Af: 2.44 eV eV、ΙΡ: 5·62 eV)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 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1-4] 除於實施例“1中使用Y"作為第2電洞傳輪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1-5] 除於實施例Μ中使用Y1_5作為第2電洞傳輪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1-6] 除於實施例1-1中使用Y1-6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1 -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1-1] 除於實施例 1-1 中使用 Zl-l(Af: 2.43 eV、Eg(s): 3.21 eV) 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1 _丨相同之方式製作 有機EL元件。 [比較例1-2] 除於實施例1 -1中使用Z1 -2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1 -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1-3] 除於實施例1 -1中使用Z1 -3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147227.doc -60- 201040131 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化 49]
〇 Z1-2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初期亮度20000 cd/m2時之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1。 [表1]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初期亮度 (cd/m2) 半衰壽命 (hr) 實施例1-1 XI Y1-1 20000 520 實施例1-2 XI Y1-2 20000 500 實施例1-3 XI Y1-3 20000 460 實施例1-4 XI Y1-4 20000 470 實施例1-5 XI Y1-5 20000 470 實施例1-6 XI Y1-6 20000 500 比較例1-1 XI Z1-1 20000 100 比較例1-2 XI Z1-2 20000 20 比較例1-3 XI Z1-3 20000 290 147227.doc -61 - 201040131 [實施例1-7] 除於實施例1-1中使用X2作為第丨電洞傳輸層以外,以與 實施例1 -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1-8〜1-12] 除於實施例1-7中使用表2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i-7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1-4]
除於實施例Μ中使用X2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使用ZM 作為弟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盘實祐你丨^】j η ,、貰施例丨'1相同之方式製作 有機EL元件。 [比較例1-5及1-6] 除於比較例W中使用表2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比較例“相同之方式製作有狐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 2 令微L凡件之初期亮度20000 cd/m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2。 [表2] 表2 第1電洞傳輸層 —— X2 --- 第2電洞傳輸層 Υ1-1 产期亮度 _(^d/m2) 半衰壽命 (hr) 實施例1-7 實施例1-8 ^0000 500 X2 'υϊ^ 實施例1-9 V〇------- j^OOOO 490 Λ2 — ~Υΰ3 ~ 實施例1-10 _2〇〇〇〇 460 X2 ~YU4 ~-1 實施例1-11 X2 -- _^〇〇〇〇 470 ~YU5 ~~~~ 實施例1-12 "X2~~~ ~ Ύΰβ - ~~ _^〇〇〇〇 470 比較例4 |X2~~~-— -—-- Ζ1-1 ~~- [^000 500 比較例5 _2〇0〇〇 50 X2 Ζ1-2 比較例6 V,------ 20000 '—---- 20 Χ2 'ζΓ3 ~~ --—1 --1 _^〇〇〇〇 30 147227.doc •62· 201040131 [實施例1 -13 ] 除於實施例Μ中使用幻作Α ^ t 卞馬弟1電洞傳輸層以外,以盥 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㈣有機EL元件。 ’、 [化 50]
}. Ο ❹ X3 [貫施例1 -14〜1 -1 8 ] :於:施例⑷中使用表3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H3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 。 [比較例1-7] 除於實施例1妨使用X3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使用ZM 電:傳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製作 [比較例1-8及1-9] 除於比較例Μ中使用表3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比較例卜7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扯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2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初期亮度测〇 cd/m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3。 147227.doc •63 - 201040131 [表3] 表3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初期亮度 (cd/m2) 半衣哥命 (hr) 實施例1-13 X3 Y1-1 20000 580 實施例1-14 X3 Y1-2 20000 510 實施例1-15 X3 Y1-3 20000 480 實施例1-16 X3 Y1-4 20000 500 實施例1-17 X3 Y1-5 20000 500 實施例1-18 X3 Y1-6 20000 520 比較例1-7 X3 Z1-1 20000 130 比較例1-8 X3 Z1-2 20000 50 比較例1-9 X3 Z1-3 20000 320 如表1〜3所示,使用本發明之特定之化合物形成第1電洞 傳輸層、第2電洞傳輸層之實施例1-1〜1-18的有機EL元件 與比較例1-1〜1-9的有機EL元件相比,獲得了元件壽命延 長之效果。 可知,使用Yl-1、Yl-2、Y1-6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之元 件與使用Y卜3之元件相比,壽命更長。 進而可知,使用XI、X3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之元件與使 用X2之元件相比,壽命更長。 [實施例2-1] 對25 mm><75 mmxl.l mm厚之附有ITO透明電極之玻璃 基板(旭硝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將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璃基板安裝於真空蒸鍍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側之面 147227.doc • 64- 201040131 以覆蓋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電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為60 ""之化合物XI作為第1電洞傳輪層。 ,第1電洞傳輸層之成膜後,於該膜曰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20-化合物η]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 進而,於該第2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〇·之膜 厚而共Μ作為主體材料之化合物把、作騎紐光材料 之化。物D2。化合物D2之濃度為5%。該共蒸錄膜作為發 光層而發揮作用。 進而,繼該發光層膜後’形成膜厚為2〇 nm之化合物 ET1。該ET1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然後,以0.1埃/min之成膜速度、i 之膜厚將uf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入性電極(陰極)。於該LiF膜上蒸鍍金屬A卜 形成膜厚為100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化 51]
H2 [實施例2-2及2-3]
D2 除於實施例2-1中使用表4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2-1] 除於實施例2-1中使用Z1-1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147227.doc -65- 201040131 [比較例2-2及2-3] 除於比較例2 -1中倍用矣4 tb h _;tu 甲使用表4中s己载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比動^?、士 争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I右拖 衣TF之各有機EL元件之初期亮度5〇〇〇
Cd/m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4。 [表4] 表4 第1電洞傳輪層 --'--- 第2電洞傳輪層 初期亮度 (cd/m2) 5000 半哀哥命 (hr) 610 實施例2-1 XI ~~〜~~---- ΥΜ VI 〇 - 實施例2-2 XI 實施例2-3 XI Υ1-Τ 」 5000 5000 590 510 實施例2-4 XI ~YbA~~ i -- VI ς — 實施例2-5 XI 5000 500 實施例2-6 XI Τ'~~~-__ Yl-6 ~zu\ ~~~~ ~ZU2 ~~~' ~~~—~~ ζΠΓ~ - 5000 510 比較例2-1 XI 5000 600 比較例2-2 XI 5000 1 230 比較例2-3 XI ~ 5000 80 [實施例2-7] 5000 330 ~~ . 除於實施例2 - 1中使用χ 2作為 ^ ^ .,.,. 晃’同傳輪層以外,以盘 實加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 [實施例2-8〜2-12] 除於實施例2-7中使用表5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2_7相 [比較例2-4] 中°己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除於實施例2-1 中使用Χ2作為第j 電洞傳輪層 、使用ζ 1 -1 147227.doc -66 · 201040131 作為第2電洞傳輪層以外’以與實施 有機EL元件。 目同之方式製作 [比較例2-5及2-6] 除於比較例2-4中使用表5中記載 护厗“ “ 執〈材枓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比較例2_4相同 式製作有機EL开#。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機兀件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 Ο cd/m2a#的主吞*人 1干之初期亮度5000 cd/m時的+哀哥命示於下述表5。 [表5] 表5 第1電洞傳輸層 實施例2-7
[實施例2-13] 〇 一除於實施例^中使用X3作為第洞傳輪層以外,以與 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 [實施例2-14〜2-18] 除於實施例2·13中使用表6中記載 , 取之材枓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2_13相同 啊丨』<万式製作有機E]L元件。 147227.doc •67- 201040131 [比較例2-7] 除於實施例2-1中使用X3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使用Z1-1 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 有機EL元件。 [比較例2-8及2-9] 除於比較例2-7中使用表6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2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比較例2-7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初期亮度5000 cd/m2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6。 [表6] 表6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初期亮度 (cd/m2) 半哀哥命 (hr) 實施例2-13 X3 Y1-1 5000 630 實施例2-14 X3 Y1-2 5000 600 實施例2-15 X3 Y1-3 5000 540 實施例2-16 X3 Y1-4 5000 540 實施例2-17 X3 Y1-5 5000 540 實施例2-18 X3 Y1-6 5000 630 比較例2-7 X3 Z1-1 5000 280 比較例2-8 X3 Z1-2 5000 120 比較例2_9 X3 Z1-3 5000 370 如表4〜6所示,使用本發明之特定之化合物形成第1電洞 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之實施例2-1〜2-18的有機EL元件 與比較例2-1〜2-9的有機EL元件相比,獲得了元件壽命延 長之效果。 147227.doc -68- 201040131 可知,使用ΥΗ、γι_2、γΐ 6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之元 件與使用Υ1 -3之元件相比,壽命更長。 進而可知,使用XI、Χ3作為第!電洞傳輸層之元件與使 用X2之元件相比,壽命更長。 [實施例3-1] 對25 mmx75 mmxl.i mm厚之附有汀〇透明電極之玻璃 基板(旭硝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❹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璃基板安裝於真空蒸鐘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側之面 上,以覆蓋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電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為5 nm之下述化合物CH々為電子接受性物質。 /繼電子接文性物質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35議之化合物XI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 繼第1電洞傳輸層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Ο 形成膜厚為⑼⑽之化合物γι-ι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 進而’於該第2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〇 nm之膜 厚而共蒸鍍作為主體材料之化合物H1、作為麟光發光材料 α物D1化合物〇1之漢度為7 5%。該共蒸鑛膜作為 發光層而發揮作用。 進而於忒發光層上藉由電阻加熱而共蒸鍍膜厚為1〇 nm之化合物ΗΒ。該膜作為電洞障壁層而發揮作用。 而且’繼該電洞障壁層成膜後,形成膜厚為30⑽之化 合物ET1 ^該ETl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147227.doc -69· 201040131 然後,以0.1埃/min之成膜速度、】nm之膜厚將UF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入性電極(陰極)。於該UF膜上蒸鍍金屬A1, 形成膜厚為80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化 52]
C1 [實施例3-2〜3-15] 除於實施例3]中使用表7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電洞傳 輸層、及第2電洞傳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Η相同之方式 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3-1] 除於實施例3-1中使用Zl_3作為篦 戸局弟2电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3-2及3-3] 除於實施例3-1中使用表7中纪巷夕嵙u h 甲°己載之材料作為第1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3_丨相 』之万式製作有機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 2 士 機L 70件之初期亮度20000 cd/m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7。 147227.doc -70. 201040131 [表7]
表7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初期亮度 (cd/m2) 半衣筹命 (hr) 實施例3-1 XI Y1-1 20000 510 實施例3-2 X2 Y1-1 20000 500 實施例3-3 X3 Y1-1 20000 530 實施例3-4 XI Y1-2 20000 510 實施例3-5 X2 Y1-2 20000 500 實施例3-6 X3 Y1-2 20000 510 實施例3-7 XI Y1-4 20000 470 實施例3-8 X2 Y1-4 20000 470 實施例3-9 X3 Y1-4 20000 510 實施例3-10 XI Y1-5 20000 470 實施例3-11 X2 Y1-5 20000 480 實施例3-12 X3 Y1-5 20000 510 實施例3-13 XI Y1-6 20000 510 實施例3-14 X2 Y1-6 20000 510 實施例3-15 X3 Y1-6 20000 530 比較例3-1 XI Z1-3 20000 290 比較例3-2 X2 Z1-3 20000 30 比較例3_3 X3 Z1-3 20000 320 [實施例4-1] 對25 mm><75 mmxl.l mm厚之附有ITO透明電極之玻璃 基板(旭硝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將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璃基板安裝於真空蒸鍍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側之面 上,以覆蓋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電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147227.doc -71 - 201040131 為5 nm之化合物(:丨作為電子接受性物質。 繼電子接受性物質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55 nm之化合物XI作為第i電洞傳輸層。 繼第1電洞傳輸層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2〇nm之化合物Y1-i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 進而,於該第2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〇 之膜 厚而共蒸鍍作為主體材料之化合物H2、作為螢光發光材料 之化合物D2。化合物D2之濃度為5%。該共蒸鍍膜作為發 光層而發揮作用。 進而,繼該發光層膜後,形成膜厚為2〇 nm2化合物 ΕΤ1違ΕΤ1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後’以G.1埃/min之成膜速度、! 之膜厚將UF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人性電極(陰極)。於該UF膜上蒸鏟金屬ai, 形成膜厚為loo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4-2〜4-15] 除於實施例4-1中使用表8中記载之材料作為第i電洞傳 輪層以外,以與實施例4]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此元件。 [比較例4-1 ] 除於實施例4-i中使用Z1_3作為第2電洞傳輪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4-2及4-3] 除於實施例4-1中使用表8中記载之材料作為第丨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Η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弘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147227.doc •72· 201040131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初期亮度5000 cd/m2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8。 [表8] 表8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初期亮度 (cd/m2) 半哀哥命 (hr) 實施例4-1 XI Y1-1 5000 600 實施例4-2 X2 Y1-1 5000 590 實施例4-3 X3 Y1-1 5000 630 實施例4-4 XI Y1-2 5000 600 實施例4-5 X2 Y1-2 5000 550 實施例4-6 X3 Y1-2 5000 600 實施例4-7 XI Y1-4 5000 510 實施例4-8 X2 Y1-4 5000 490 實施例4-9 X3 Y1-4 5000 550 實施例4-10 XI Y1-5 5000 500 實施例4-11 X2 Y1-5 5000 470 實施例4-12 X3 Y1-5 5000 540 實施例4-13 XI Y1-6 5000 620 實施例4-14 X2 Y1-6 5000 600 實施例4-15 X3 Y1-6 5000 640 比較例4-1 XI Z1-3 5000 320 比較例4-2 X2 Z1-3 5000 200 比較例4-3 X3 Z1-3 5000 350
如表7、8所示,使用本發明之特定之化合物形成第1電 洞傳輸層、第2電洞傳輸層之實施例3-1〜4-15的有機EL元 件與比較例3-1〜4-3的有機EL元件相比,獲得了元件壽命 延長之效果。 可知,使用Yl-1、Yl-2、Y1-6作為第2電洞傳輸層之元 147227.doc -73- 201040131 命更長。 洞傳輸層之元件與使
件與使用Yl-4、Y1-5之元件相比,I 可 進而可知’使用XI、X3作為第1電 用X2之元件相比,壽命更長。
[實施例5-1J 對 25 mm><75 mmxl.l mm 厚之附古 予<附有ITO透明電極之破璃 基板(旭硝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祐 T貫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將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 敬哨基板女裝於真空基鐘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开彡屮 … 、— 百无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側之面 上’以覆盍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 、稭由電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為5 nm之化合物(:丨作為電子接受性物質。 繼電子接受性物質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加熱而 形成膜厚為55nm之化合物Y1_4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 進而,於該第1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 之膜 厚而共蒸料為主體材料之化合物m、作為磷光發光材料 之化合物〇1。化合物⑴之濃度為75%。該共蒸鑛膜作為 發光層内發揮作用。 進而,於該發光層上藉由電阻加熱而共蒸鍵膜厚為ι〇 nm之化合物HB。該膜作為電洞障壁層而發揮作用。 而且,繼電洞障壁層成膜後,形成膜厚為3〇 nm之化合 物ET1。該ET1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然後’以0.1埃/min之成膜速度、1 _之膜厚將Li]p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入性電極(陰極)。於該UF膜上蒸鍍金屬ai, 形成膜厚為80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147227.doc -74- 201040131 [實施例5-2] 除於實施例5-1中使用丫1_5作A坌 1下為第1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5-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5-3] ^於實施例5]中使用Y1—6作為第鸿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5-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5-1] 除於實施例5-1中使用Z1_3作為第i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5-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1〇 mA/cm2下的驅 動電壓、初期亮度20000 cd/m2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 9 ° [表9] 表9 第1電洞傳輸層 驅動電壓(V) 半衰壽命(hr) 實施例5-1 Y1-4 4.8 450 — 實施例5-2 Y1-5 4.9 450 實施例5-3 Y1-6 4.6 490 比較例5-1 Z1-3 6.0 330 [實施例6-1] 對25 mmx75 mmxl.l mm厚之附有ITO透明電極之玻璃 基板(旭硝子製造)於異丙醇中實施5分鐘之超音波清洗後, 進行30分鐘之UV臭氧清洗。 將清洗後之附有透明電極線之玻璃基板安裝於真空蒸鍍 147227.doc -75- 201040131 裝置之基板托架上,首先於形成有透明電極線之 上,以覆蓋上述透明電極之方式藉由φ .. 田窀阻加熱而形成膜厚 為5mn之化合物(:丨作為電子接受性物質。 繼電子接受性物質膜之成膜後,於該膜上藉由電阻Μ 而形成膜厚為75nm之化合物丫卜4作為第i電洞傳輸層。 進而,於該第!電洞傳輸層上藉由電阻加熱以4〇請之膜 厚而共蒸鏟作為主體材料之化合_2、作為螢光發光材料 之化合物I化合物D2之濃度為5%。該共蒸㈣作為發 光層而發揮作用。 進而,繼該發光層膜後,形成膜厚為2〇 nm2化合物 ET1。該ET1膜作為電子傳輸層而發揮作用。 ,、二後,以0.1埃/min之成膜速度、! nm之膜厚將匕斤成膜 而作為電子注入性電極(陰極)。於該UF膜上蒸鍍金屬A1, 形成膜厚為100 nm之金屬陰極,而製作有機EL元件。 [實施例6-2及6-3] 除於實施例6-1中使用表1 〇中記載之材料作為第丨電洞傳 輸層以外,以與實施例6-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比較例6-1 ] 除於實施例6-1中使用Z1 -3作為第1電洞傳輸層以外,以 與實施例6-1相同之方式製作有機EL元件。 [有機EL元件之特性、壽命評價] 將以如上方式製作之各有機EL元件之1〇 mA/cm2下的驅 動電壓、初期亮度5000 cd/m2時的半衰壽命示於下述表 10 〇 147227.doc •76· 201040131 [表 ίο] 表10 第1電洞傳輪層 驅動電壓 CV) 半哀哥命 (hr) 實施例6-1 Y1-4 ~~~~ 4.1 500 — 實施例6-2 Y1-5 - 4.3 500 〜 實施例6-3 Y1-6 3.9 550 ^' 比較例6-1 Z1-3 1 ..... __ 6.5 -----— 370 如表9、1〇所示,使用本發明之特定之化合物形成含電 〇 子接受性物質之層及第1電洞傳輸層之實施例5-1〜6-3的有 機EL元件與比較例5-1〜6_ 1的有機EL元件相比,獲得了驅 動電壓下降、元件壽命延長之效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詳細說明般,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與先前者相比 較效率高.、壽命長,因此作為實用性高之有機EL元件極其 有用。 【圖式簡單說明】 Ο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之一實施態樣之概略構 成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有機EL元件 2 基板 3 陽極 4 陰極 5 發光層 6 電洞傳輸層 147227.doc -77- 201040131 7 61 62 電子注入·傳輸層 第1電洞傳輸層 第2電洞傳輸層 147227.doc •78-

Claims (1)

  1. 201040131 七、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其係包含陽極、 陰極、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間所設之有機薄 者;且 上述有機薄膜層包含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該發光層 含有主體(h〇st)材料及發光材料,該電洞傳輸層較上述 發光層更靠上述陽極側而設’上述電洞傳輸層自上述陽 極起依序包含第丨電洞傳輸層及第2電洞傳輸層,上述第 1電洞傳輸層含有下述通式⑴所示化合物上述第2電洞 傳輸層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 [化1] 4 ⑴ Y式中,L,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〇〜4〇之伸 芳基,Αι^〜Ar*4表不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6〇之 芳基或者成環原子數6〜60之雜芳基); [化2]
    (式中,ΑΓ5〜ΑΓ7十至少一者為下述通式(3)所示之基, ΑΓ5〜中至少一者為下述通式(4)或(5)所示之基, Ar5〜ΑιΆ非通式(3)、⑷或(5)之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147227.doc 201040131 之碳數6〜40之芳基); [化3]
    (3) (式中’ RrR3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丄〇 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10之環燒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 石夕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〇之三芳基 石夕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成%妷數6〜16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個Ri及R2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基,a、b及c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化4] (式中,L2表不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L2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〇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成環碳數3〜1〇之環燒基、碳數3〜1〇之三烧基石夕烧 基、成環碳㈣〜30之三芳基㈣基、碳數8〜15之炫基 芳基砂燒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叫成環碳數 147227.doc 201040131 6〜14之芳基' _素原子或者氰基; d及e刀別獨立表示〇〜*之整數; 4及刀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0之 直鏈狀或分支狀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 1〇之%^基、㉟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心之三炫基 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丨8〜3〇之三芳基 石夕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芳基。卩刀之成環碳數為6〜丨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成%奴數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個R4及Rs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基); [化5]
    (5) (式中’ L3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 L;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丨〜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 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 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 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 An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丨〜;^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 147227.doc 201040131 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 , 〇 奴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成 衣反數18〜3 0之三芳基石夕烧美 p —甘A 基石厌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烷基(方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 ^ ^ 反致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f表示0〜3之整數,g表示〇〜4之整數; Μ""7分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H0之 直鏈狀或分支㈣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⑽之環㈣、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㈣之三院基 石夕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i8〜3Q之三芳基 石夕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石夕烷 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成環碳數6〜14之芳基、_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個以及R7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基)。 2. 如請求項丨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巾於上料式⑷及 通式(5)中,LAL3分別獨立為伸苯基、聯苯二基、聯三 苯二基、伸萘基或菲二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通式⑴所 示化合物相對於L〗為非對稱。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上 述通式(1)中,L!為聯苯二基。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 通式(1)之Ar广Aru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147227.doc 201040131 聯三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菲基、或者係由下述通 式(6)所表示: [化6]
    (式中’ U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〇 基,L4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 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 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 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1·9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 A1·9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丨〜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 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成 〇 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h表示1或2 ; 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 狀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0之三烷基矽烷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〇之三芳基矽烷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 147227.doc 201040131 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丨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複數個r8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 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基)。 6.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 通式(1)之ArcAr4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 基级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聯三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菲基。 7_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 通式(1)之ArcAr4中至少一者係由下述通式(6)所表示: [化7]
    (式中’ U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 L4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 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 芳基石夕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 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b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i 4之芳基, Λι*9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iyo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 成裱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成 環石厌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句、成環碳數6〜14之芳 147227.doc 201040131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h表示1或2 ; 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10之直鏈狀或分支 狀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 0 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複數個Rs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 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之2價基)。 8·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上 述通式(2)中,Ar5〜Ar7中兩者分別獨立為上述通式(3)所 不之基。 9·如請求項8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通式所示 取代基之至少一者係由下述通式(7)所表示·· Q [化 8]
    (7) 1〇·如請求項9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述通式(3)所示 之兩個取代基均係由上述通式(7)所表示。 八 11.如π求項1至1〇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通式(2)中,ΑΓ5〜仏中至少一者係由上述通式 表示。 147227.doc 201040131 12.如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通式(2)中,Ar广Ar7中至少一者係由上述通式⑺所 表示。 13·如請求項1至1G中任—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通式(2)中,Ar5及Ar6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細 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14.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通式(2)中,ΑΓ5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a“及A” 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15·如請求们錢中任—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通式⑺中,ΑΓ5及ΑΓ6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岛 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如請求们至1()中任—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述通式(2)中,Ar5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及仏 係由上述通式(4)所表示。 17·如明求項i至1{)中任—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立中於 =通式⑺中’ ΑΓ5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Ar6係由上 L通式⑷所表示,A4由上述通式(5)所表示。 18_^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式⑺中,-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仏係由上 j⑷所表示’ Ar?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Ο I方基。 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逑通式⑺中,Ar5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Ar6係由上 147227.doc 201040131 Αγ7為經取代或未經 述通式(5)所表示 之芳基。 取代之碳數6~40 20.如請求項1至丨〇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弁 w尤凡件,其中於 Ar· 上述通式(2)中,Αι*5及Aq係由上述通式(g)所表_、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40之芳基。 2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 式兀*几件,其中於 〇 上述通式(2)中,Ao係由上述通式(3)所表示,及a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40之芳基。 22. 如請求項丨至21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 述電洞傳輸層於第1洞傳輸層之更#陽_㈣含有 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之層。 其中上述電子接受性 23.如請求項22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化合物係由下述通式(10)所表示 [化9]
    [上述通式(10)中,R7〜RU 刀別獨立表示氰基、_c〇NH2、 羧基、或-COOR'ru ⑶腿2 互鍵結而表示由-CO-O-CO. rs.r9ar1〇 $rU為衩數1〜2〇之烧基),或者f及 R R及R 、或r 1及Rl2相 所示之基]。 元件,其中上述電子接受性 24.如請求項22之有機電致發光 147227.doc 201040131 化合物係由下述通式(11)所表示: [化 10] (11) [上述通式(11)中,Ari為成環碳數6〜24之縮合環、戈 環原子數6〜24之雜環;訂1及打2可分別彼此相同亦可成 同’且為下述式⑴或(ii): 不 [化 11]
    (ii) {式中’ X1及X2可彼此相同亦可不同,且為 叫卜建式 0)〜(g)所示二價基之任一者: [化 12] YN (a) (b) -yCF, NC^COOR*< ^2000^〇0〇(?» (d) (e) f3Cv^C〇〇r« (0
    (式中’ R21〜R24可分別彼此相同亦可不同,且為氣原 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氟烷基、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 147227.doc -10- 201040131 6〜50之芳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3〜5〇 之雜環基’ R22與R23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 通式(11)中之R1〜R4可分別彼此相同亦可不同且為氫 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卜汕之烷基、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碳數6〜50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 原子數3~50之雜環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碳數1〜20之氟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2〇之烷 ❹ 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氟烷氧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6〜50之芳氧基、或者氰基;Rl〜R4 中彼此鄰接者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γ1〜γ4可彼此相同 亦可不同,且為-N=、-CH=、或者C(R5)=,R5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〇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 數6〜50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原子數3〜5〇之 雜環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卜2〇之氟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20之烷氧基、經取代 Ο 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20之氟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碳數6〜50之芳氧基、或者氰基]。 25·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特徵在於:其係包含陽極、 陰極、及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間所設的有機薄膜層 者;且 上述有機薄膜層包含發光層與電洞傳輸層,該發光層 3有主體材料及發光材料’該電洞傳輸層較上述發光層 更靠上述陽極側而設,且上述電洞傳輸層自上述陽極起 依序包含含有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之層及第1電洞傳輸 147227.doc 201040131 層 ’上述電子接受性化合物係由下述通 上述第1電洞傳輸層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 表 y、化合物: [化 13]
    [上述通式(10)中,R7〜R12分別獨立表示氰基、_c〇N&、羧 基、或-CO〇R13(Ri3為碳數卜20之烷基),或者反7及\8、 R9及R10、或R11及R!2相互鍵結而表示由_c w 所不之 基]; [化 14]
    (式中,AO〜Ar?中至少一者為下述通式(3)所示之基, Ar5〜Ar7中至少一者為下述通式(4)或(5)所示之基, Ars〜Ah中非通式(3)、(4)或(5)之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碳數6〜40之芳基), [化 15] 147227.doc -12- (3) 201040131 (式中,Ri-Rs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⑺ 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10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〇之三烷基 石夕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〇之三芳基 碎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丨5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成環碳數6〜16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個R!〜R3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基;a、b及c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化 16]
    (式中,L2表示單鍵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〇 6〜50之伸芳基,L2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1〜ίο之直鏈狀 或为支狀烧基、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烧基、碳數3〜1〇之三 炫基碎烧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 8〜15之烷基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 成%碳數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d及e分別獨立表示〇〜4之整數; IU及Rs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丨〜〖〇之 直鍵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10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〇之三烷基 147227.doc -13· 201040131
    基)' [化 17] 之成環碳數18〜3 0之三芳基 匕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 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成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式中,h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5〇之伸芳 基,L3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卜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 基、成環碳數3〜1〇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 基、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 芳基矽烷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 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Ars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6〜14之芳基, Ars可具有之取代基為碳數丨〜⑺之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 成環碳數3〜10之環烷基、碳數3〜1〇之三烷基矽烷基、成 環碳數18〜3 0之三芳基矽烷基、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 烧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成環碳數6〜14之芳 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 f表示0〜3之整數,g表示〇〜4之整數; 147227.doc •14- 201040131 R6及R7分別獨立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1〜ίο之 直鏈狀或分支狀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 3〜10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3~1〇之三烷基 矽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成環碳數18〜30之三芳基 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數8〜15之烷基芳基矽烷 基(芳基部分之成環碳數為6〜1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成環碳數6〜14之芳基、鹵素原子或者氰基;鄰接之複數 0 個R6及R7可相互鍵結而成為形成環之飽和或不飽和2價 基)。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 述電洞傳輸層接合於上述發光層。 27.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 述發光材料係含有選自Ir、Pt、〇s、Cu、Ru、Re、Au中 之金屬之金屬錯合物化合物。 28.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〇 上述發光材料中,中心金屬原子與配位基中所含碳原子 係鄰位金屬鍵結。 29·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上 述主體材料之激發三重態能隙為2.〇 eV以上3 2 eV以 下。 30. 如請求項i至29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於 上述陰極與上述有機薄膜層之界面區域添加有還原性換 雜劑。 "" 31. 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於上 147227.doc 15 201040131 述發光層與上述陰極之間具有電子注入層,上述電子注 入層含有含氮環衍生物作為主成分。 147227.doc 16·
TW099110156A 2009-04-01 2010-04-0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20104013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9472 2009-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0131A true TW201040131A (en) 2010-11-16

Family

ID=42828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0156A TW201040131A (en) 2009-04-01 2010-04-01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1438A1 (zh)
JP (1) JP5438757B2 (zh)
KR (1) KR20120022861A (zh)
TW (1) TW201040131A (zh)
WO (1) WO20101140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500A (zh) * 2015-10-06 2018-06-08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9522B2 (en) * 2008-10-17 2015-09-22 Mitsui Chemicals, Inc.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DE102009023155A1 (de) 2009-05-29 2010-12-02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zvorrichtungen
JP2011139044A (ja) 2009-12-01 2011-07-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786578B2 (ja) * 2010-10-15 2015-09-30 Jnc株式会社 発光層用材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9349964B2 (en) * 2010-12-24 2016-05-24 Lg Chem,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016304A (ko) * 2011-03-31 2014-02-07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박막 태양 전지 및 유기 박막 태양 전지 모듈
WO2013094885A1 (ko) * 2011-12-23 2013-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462902B (zh) * 2012-02-27 2014-12-01 Lg Chemical Ltd 有機發光二極體
US9484544B2 (en) * 2012-07-31 2016-11-01 Oti Lumionic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multiple phosphorescent emitters
KR102102352B1 (ko) 2013-01-30 2020-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14163228A1 (ko) * 2013-04-04 2014-10-09 (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새로운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EP2984692B1 (de) 2013-04-08 2018-01-31 Merck Patent GmbH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zvorrichtung mit thermisch aktiviertem verzögertem fluoreszenzmaterial
KR102098738B1 (ko) 2013-07-09 2020-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86556B1 (ko) 2013-08-02 2020-03-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US9871205B2 (en) 2013-08-02 2018-01-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223672B1 (ko) 2013-08-19 2021-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아민계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15122459A (ja) * 2013-12-25 2015-07-02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有機el素子
KR20150077269A (ko) 2013-12-27 2015-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253438B1 (ko) 2014-03-26 2021-05-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아민계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JP6457069B2 (ja) * 2014-10-27 2019-01-23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KR101818581B1 (ko) * 2014-10-31 2018-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KR20170075114A (ko) 2015-12-22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70075122A (ko) 2015-12-22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79752B1 (ko) 2015-12-22 2023-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84293B1 (ko) 2015-12-22 2022-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658366B1 (ko) 2016-07-28 2024-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88506B1 (ko) * 2017-04-07 2020-04-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발광 소자
US10985323B2 (en) 2017-10-19 2021-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s
JP6833776B2 (ja) * 2017-10-19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有機el素子を有する発光装置
WO2018101492A2 (ja) * 2018-03-19 2018-06-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KR20200139397A (ko) * 2019-06-04 2020-12-14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캡핑층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21065773A1 (ja) * 2019-10-04 2021-04-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065772A1 (ja) * 2019-10-04 2021-04-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3860A (ja) * 1998-03-23 1999-10-08 Toyo Ink Mf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用発光材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577179B1 (ko) * 2001-10-30 2006-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4893173B2 (ja) * 2005-09-13 2012-03-0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用組成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20070108894A1 (en) * 2005-11-17 2007-05-17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7638207B2 (en) * 2006-03-30 2009-12-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KR101551591B1 (ko) * 2006-04-26 2015-09-08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향족 아민 유도체 및 그들을 이용한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WO2008023550A1 (fr) * 2006-08-23 2008-02-28 Idemitsu Kosan Co., Ltd. Dérivé d'amine aromatique et dispositif é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utilisant celui-ci
JP2008112904A (ja) * 2006-10-31 2008-05-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20135325A (ko) * 2006-11-24 2012-12-12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향족 아민 유도체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US8106391B2 (en) * 2007-09-28 2012-01-31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 device
CN101874021B (zh) * 2007-11-30 2013-06-1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氮杂茚并芴二酮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KR20170020544A (ko) * 2007-12-03 2017-02-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카바졸 유도체, 및 카바졸 유도체를 사용하는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WO2009084268A1 (ja) * 2007-12-28 2011-05-1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アミ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00116180A (ko) * 2008-02-04 2010-10-29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향족 아민 유도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US9139522B2 (en) * 2008-10-17 2015-09-22 Mitsui Chemicals, Inc.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500A (zh) * 2015-10-06 2018-06-08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器件
CN113801056A (zh) * 2015-10-06 2021-12-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器件
CN113801056B (zh) * 2015-10-06 2024-02-2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22861A (ko) 2012-03-12
JP5438757B2 (ja) 2014-03-12
JPWO2010114021A1 (ja) 2012-10-11
US20120091438A1 (en) 2012-04-19
WO2010114021A1 (ja)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40131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EP3222695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W201041864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KR101537499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5565494B2 (ja) 発光素子
US960170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terials for use in same
TWI403211B (z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s
KR100823443B1 (ko) 고효율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302564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5615830B2 (ja) 低電圧駆動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36571A (en) Azaindenofluorenedione deriva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201139402A (en)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comprising same
EP3689867B1 (en) Composition,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233776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terials for use in same
KR20080048977A (ko) 발광소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장치
JP2008120696A (ja) 新規なトリピリジルフェニル誘導体、それよりなる電子輸送材料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201739739A (zh) 有機發光裝置
CN107406758B (zh) 有机发光器件
TW200306764A (en) Sta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201218477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201114320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CN107710442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0167925A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化合物以及电子器件和显示装置
JPWO2018173593A1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894109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terials for use in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