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2135A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2135A
TW201002135A TW098110483A TW98110483A TW201002135A TW 201002135 A TW201002135 A TW 201002135A TW 098110483 A TW098110483 A TW 098110483A TW 98110483 A TW98110483 A TW 98110483A TW 201002135 A TW201002135 A TW 2010021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ayer
light
emitting
a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0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uichi Rokuhar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02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21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1002135 川 wipif.doc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〇rganic Electr〇-Luminescence Eiement,以下,有時亦稱作有機乱 元件)的製造方法、使用該製造方法而獲得的有機el元 件、以及包含上述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眾所周知,有機EL元件的基本結構中包括第一電極 (陽極或者陰極)、第二電極(陰極或者陽極)、以及設於 =電極間的有機發光層。上述結構中,藉由使失著上述 ^機發光層而相對向的電極間流通電流,而使上述有機發 !::"、外川3俄兀件的顯示裝置中使用顯示面 :揮呈格子狀地配置著分別作為-個像素而 有機a元件。上述顯示面板上,為了確 於該娘圖荦化/使上述第—電極形成為微細的圖案,且 成多狀的隔離™ 形成光阻膜,且利用由在上述第—電極圖案上 (Photolithography) 出第-電極,該區域成為像;離壁包圍之内部中’露 性)=:離材料内添加斥墨性(斥水 選擇性地㈣ 201002135 30991pif.doc 成有機發光層,但有時亦會於此之前 layer) 、曰或兩層以上的有機材料層(中間層 ,inter 發光層的^區,形成膜厚為100 nm等級(order)的有機 二方、、:,、,使用真空蒸鐘(vacuum evaporation )法 故使_ mr _精度且高效地形成層(成膜), ====:製=:該塗佈液選擇 ,使用上述凸版印刷方法的有機競層的形成方 中揭_ 4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方法。該專利文獻i 方法的特徵在於:形成隔離壁時,向作為隔:壁 面化合物中混人斥墨性物質,從而使隔離壁的表 Ο :=墨性;以及’藉由凸版印刷,在像素區域内向Ϊ _ W離壁劃分成的像素區域選擇性地塗佈有機發光 碑的塗佈液,從而形成有機發光層。 Λ 獲得3:331中的有機發光層的形成方法,可 、浦^由使隔離壁具有斥'紐,可藉由將有機材料油黑(带 :雨油墨)統—塗佈於基板整個面上而形;; =形成的錢材料層(料敝獻4為朗傳發 ^即便於包括隔離壁表面在内的基板整個 " 塗佈電洞傳輸油墨,塗佈於隔離壁表面上的電洞傳= 5 201002135 jV 77 jpif.doc 仍然會被隔離壁表面排斥而流入各像素區域内,從而 離壁表面成為露出狀態。因此,當藉由凸版印刷,將用二 形成在電洞傳輸層形成後所形成的有機發光層的有機發光 油墨塗佈於像素區域時,即便有機發光油墨塗佈於隔離辟 上,亦會文到斥墨性的隔離壁表面的排彳,因在匕能防止 接像素區域間的有機發光材料的混色。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6_286243號公報 如專利文獻1中所述,於表面經斥墨性的隔離壁劃分 ^像素區域,利用凸版印刷法來塗佈有機發光油墨而形 機發光層的方法’能夠高效地製造有機EL元件,但 、及過本發明者等人的研究可知,尚存在以下欲解決的問題: 给亦即,例如當藉由凸版印刷將有機發光油墨選擇性地 有時時,於像素區域的周緣及像素區域内 ^^ 、為毛光油墨,從而產生未塗佈有機發光油墨 来二主^無法對所有像素區*塗佈有機發光油墨,且發 =像素區域的面積實際上成為設置值以下。有時,上述 良的已存在的像素的發光量會達到設置值以下,且 質明=况亦會無法發光。結果,會產生發光不均,發光品 只明顯下降。 【發明内容】 提供ί發!!疋11於上述先前的情況而研製的,其課題在於 件的制不產生膜缺損而形成有機發光層的有機el元 以》方法、使用該製造方法而獲得的有機EL元件、 及包含上述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 201002135 30991pif.doc 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採用下述構成 幾EL 70件的製造方法、使用該製造方法而獲得的有、 兀件、以及包含上述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 一 _[]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該有機電致 光7G件是在基板上至少積層陰極、陽極、以及位於 ^ 極與陽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而形成,該有機電致發光元^ 的製造^法中包括以下步驟:有機發光層形成步驟,於包 圍形成著像素的像素區域而設置的隔離壁内,塗佈包含有 機發光材料的油墨,從而形成有機發光層;以及表面處理 步驟,於該有機發光層形成步驟之前,自隔離壁的設置側 起,使用有機溶劑來對基板表面進行處理。 、[2]如上述[1]中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製造方 法,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步驟中,自隔離壁的設置側起,使 有機溶劑接觸於基板表面。 、[3]如上述Ρ]中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製造方
法,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步驟中,利用旋轉塗佈法(邛匕 coating),自隔離壁的設置侧起,使有機溶劑接觸於基板表 面。 [4] 如上述[2]或者[3]中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製 迈方法,其中於上述表面處理步驟中使有機溶劑接觸於表 面之後,使該有機溶劑乾燥。 [5] 如上述[1]〜[4]中的任一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 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機溶劑是一種或者兩種或兩種 以上的油墨用溶劑。 7 201002135 ipif.doc [6] 如上述[i]〜[5]中任一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 的製造方法,其甲上述有機溶劑是—種或者兩種^ “几件 上的上述有機發光材料用溶劑。 兩種以 [7] 如上述[5]或者[6]中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 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機溶劑是苯甲醚。 的製 m如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之有機電致 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機發光層形成步驟中,^ *兀件 法,於上述隔離壁内塗佈包含有機發光材料的油用印刷 [9] 如上述[8]中所述之有機電致發^件的制 法,其中上述印刷法是柔版印刷法。 衣造方 [10] 如上述[1]〜[9]中任一項所述之有機電 Λ Ϊ1 件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巾間層形成步驟,於 《光 步驟之前,在上述像素區域形成有機材料層。表面處 [11]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件,其是使用上 中任-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_]:[10 [12] 一種顯不裝置’其包含上述 ;:。 發光元件。 《有機電契 [發明之效果] 德£L元件的製造方法中,在隔離壁内塗 材料的油墨(以下,有時稱作有機發光ί ^ …有機溶劑來對該有機發光油墨所塗佈的表 涂说使斥墨性得到緩和,故而當向像素區綠 、:莫古由墨時的塗佈性得到改善’從而獲得可大枵 ?彳4、〜由墨的塗佈不良的效果。因此,根據本發明 201002135 30991pif.doc 可獲传發光面上的發光不均減士 EL元件及顯示裝置。 、x光特性優良的有機 【實施方式】斤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而形成,該::: 於包圍形成著像素的像素形成步驟, 二=光材料的油墨,從而形成有機内以= 置側起,使用有機溶劑來對基處】隔細 以下,對以本發明方法作為對象 構進行制,錢,縣發 凡件的結 ij 進行更詳細的說明。*月之有機el兀件的製造方法 (基板) 機4=:==,、形成有 ,,板、將上述_層:=;等塑 '高分子料麵錢水域理㈣的基板。 处土板可使用市售的基板’亦可按照公知的方法製造。 (電極及發光層) < 有機EL元件是至少由陽極、陰極、及位於上述陽極 201002135 juyyjpif.doc 發光層積層而成。另外,至少陽極及陰 、方疋由具有透光性的透明電極所構成。上述發 光層中使用低分子及/或高分子的有機發光材= 有機L元件巾,亦可於陽極與陰極之間設置多個發 光^ ’或亦可設置發光層以外的層。以下,有時將設於^ 層稱作陰極側中間層,將設於陽極與發 先層之間的層稱作陽極側中間層。 設於陽極與發光層之間的陽極側 ^層、電_輸層、電子阻騎(deetM(^;^ 亡,洞注入層是具有改善來自陰極的電洞注入效率 二亂、層’上述電洞傳輸層是指具有改善來自電洞注入 二或^離陽極更近的層(電洞傳輸層)的電洞注入的功 =二另外’當電洞注人層或者電洞傳輸層具有阻止傳 ^子的功能時,有時會將該些層稱作電子阻擋層。者且 有阻止電子傳輸的功能時’例如可製作僅流通電子電^的 元件,根據該電流值的減少來確認阻止的效果。 、设於陰極與發光層之間的陰極側申間層,可列舉電子 注入層、電子傳輸層、電洞阻擋層等。 上逑電子注入層是具有改善來自陰極的電子注入 =功能的層,上述電子傳輸層是指具妓善來自電子注入 層或者距離陰極更近的層(電子傳輸層)的電子注入的功 ^外,#f子注人層或電子赌層射阻止傳輸 罨洞的功能時,有時會將該些層稱作電洞阻擋層。當具有 10 201002135 30991pif.doc 阻止電洞傳輸的功能時,例如可製作僅流通電洞電流㈤^ current)的元件’根據該電流值的減少來確認阻止的效果。 列兴設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各層的積層構成’可 光層之間設置電洞傳輪層的構成、於陰 之;” 設置電子傳輸層的構成、於陰極與發光層
C 於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設置電洞傳輸 ^ 具體而言可列舉以下a)〜d)的積層 a) 陽極/發光層/陰極 b) 陽極/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陰極 c) 陽極/發光層/電子傳輪層/陰極 d) 陽極/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輪層/陰極 卜十表示各層相鄰接地積層。以下相同。) 層,層是指具有發光功能的 欠電子傳輸層可分別獨立地使㈣層H、電祠傳輪 =電極相轉岭㈣荷傳巾,有^另外, 的效果的―扁认文丰的功月匕、具有降低元件的驅動带懕 電荷!錄性或改善來自電極的 而。,極相鄰接地設置上述電荷注入層或者的 201002135 iuyv ipif.doc 厚小於等於2 nm的絕緣層,另外亦可為了提高界面的密 著,或防止混合等,而於電荷傳輸層或發光層的界面插入 較薄的緩衝層(buffer layer)。關於層的積層順序、數量以 ,各層的厚度,可考慮到發光效率及元件壽命而適當地設 定。 另外,設置著電荷注入層(電子注入層、電洞注入層) =有機EL ^件’可列舉與陰極相鄰接而設置著電荷注曰入 j有機;EL元件、與陽極相鄰接而設置著的電荷注入層 的::EL元件。例如,具體而言可列舉以下 的結構。 乂 P/ e)陽極/電荷注入層/發光層/陰極 〇陽極/發光層/電荷注入層/陰極 注入層/發光層/電荷注入層/陰極 )=/电何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陰極 =極/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荷注 J) 1¼極/電荷注入層/電 衣柽 陰極 电洞傳輪層/發光層/電荷注入層/ k)陽極/電荷注入層 。陽極,發先狗子 m)陽極/電荷.、主入注入層/陰極 陰極 何入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荷注入層/ η)陽極/電并、、± 陰極 / 9電洞傳輪層/發光層/電荷傳輸層/ 〇)陽極/電 祠傳輸層/發光層/ 電子傳輸層/電荷注入層 12 201002135 30yyipif.doc 陰極 電荷L)入爾嶋層_/f子傳輪層/ (陽極) =陽極中,例如透明電極或者半透明電 ;率;局的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或金屬的薄膜= 使用透過率較而的溥膜’且可根據 地選擇使用。具體而言,可使用例如氧化銦、適: 化錫、銦錫氧化物㈤ium Tin 0xide:簡稱為 鋅氧化物αη-m Zinc 0xide :簡稱為助)、金、鈾:銦 及銅等的薄膜,其中,較好的是ITO、IZ0、氧化錫。 〜另外,該陽極可使用例如聚苯胺(p〇lyaniline ϋ 何生物、料吩(p〇lythiGphene)或其衍生物等的搂ς 明,電膜。此外,亦可將由含有如下材料的混合物戶^ = 的薄膜用於陽極巾,上述材料是選自上述有機透明 中使用的材料、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 米管(Carb〇n_她)等碳材料所組成的族群中^奈 一種或一種以上。 歼甲的至少 進而’該陽極中亦可使用能反射光的材 好的是功函數大於等於3·〇 eV的金屬、金屬氧化^、=交 硫化物。 主屬 陽極的製作方法可列舉例如真空蒸鍍法 一法、離子電鍍(麵麵以、錢(ρΐ=) 13 201002135 ipif.doc 擇,厚可考翻光的魏性及導”而適當地選 擇q如為5_〜1〇 #m,較好的是1〇 好的是20nm〜500nm。 更 (陽極側中間層) 雷m於上述陽極與發光層之間,視需要而積層 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等陽極側中間層。 (電洞注入層) ,洞注人層亦可如上所述,設於陽極與電洞傳輸層之 ,、或者陽極與發光層之間。電敝人層的形成材料可適 虽地使用公知的材料,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苯美 胺(phenylamine)系、星爆狀胺(starburstamine)系、ς 化青(phthalocyanine)系、腙(hydraz〇ne)衍生物、咔唑 (carbazole)衍生物、三唑(triaz〇I〇衍生物、咪唑 Umidazoie)衍生物、具有胺基的噁二唑(〇xadiaz〇ie)衍 生物、氧化飢、氧化叙、氧化鎮、氧化翻、氧化对、氧化 鋁等氧化物、非晶形碳(amorphous carb〇n)、聚苯胺、 噻吩衍生物等。 ^ 另外,上述電洞注入層的厚度較好的是5 nm〜3〇〇 nm 左右。當此厚度小於5 nm時,則有難以製造的傾向·,另 -方面’當此厚度超過300 _時,則有驅動電壓及施加 於電洞注入層的電壓增大的傾向。 (電洞傳輸層) 電洞傳輸層的構成材料並無特別限制,例如 N,N’-二苯基-NM-二(3_甲基笨基)4 4,_ 』牛. 尽丞)4,4 _ —胺基聯苯 14 201002135 30991pif.doc (N,N,-diphenyl-N,N'-di(3-methylphenyl)4,4'-diaminobiphen yl,TPD )、4,4’-雙[N-(l-萘基)善苯基胺基]聯苯 (4,4’-bis[N,(l-naphthyl)-N"phenylaniino]biphenyl,NPB) 等芳香族胺衍生物、聚乙烯咔唑或其衍生物、聚矽烷或其 衍生物、側鏈或主鏈上具有芳香族胺的聚矽氧烷衍生物、 吡唑啉(pymzoline)衍生物、芳胺(arylamine)衍生物、 均二苯乙烯(stilbene )衍生物、三笨基二胺 (triphenyldiamine)衍生物、聚苯胺或其衍生物、聚噻吩 或其衍生物、聚芳胺或其衍生物、聚轉(⑽脈油) 或其衍生物、聚對苯乙炔或其衍生物、或者聚(a嗟吩乙 块)(poly(2,5-thieny〗enevinylene))或其衍生物等。 =材料中’電洞傳輸層中使用的電洞傳輪材料,較 其衍生物、魏或其衍生物、側鏈 =鏈上具有方f顧化合物基_抑氧 聚嗟吩或其衍生物、聚芳胺或其衍生2 1對本乙炔或其衍生物、或者聚(2,5_噻吩乙 初 等高分子電洞傳輸材料,更好的是聚乙丄5 ?何物 物、聚石夕烧或其衍生物、側生 疋分散於高分子黏合劑(binder)中而使用。叫車乂好的 目的度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所需的” :的而適當變更,較好的是1 _〜亡:而的叹5十 度小於上述下限值,則有難以製造右。若該厚 電洞傳輸效果等傾向;另—方面,若獲得充分的 〜厗度超過上述上限 201002135 3Uyyipif.doc 值,則有驅動電壓及施加於電洞傳輸層的電壓增大的傾 向。因此,電洞傳輸層的厚度如上所述,較好的是1 nm〜 lOOOnm’更好的是2nm〜5〇〇麵,進而更好的是〜 200 nm。 (有機發光層) 有機發光層通常主要含有發出螢光或者磷光的有機物 (低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此外,亦可更含有摻雜 (dopant)材料。本發明中使用的有機發光層的形成材料, 例如可列舉以下的色素系材料、金屬錯合物系材料、高分 子糸材料、及推雜材料等。 上述色素系材料,例如可列舉:曱環戊丙胺 (cyclopentamine )衍生物、四苯基 丁二烯(tetraphenyl butadiene)衍生物化合物、三笨基胺衍生物、噁二唑衍生 物、°比'"坐幷喧琳(Pyrazoloquinoline)衍生物、二苯乙烯基 苯(distyryl benzene )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芳烴 (distyrylarylene)衍生物、喹·〇丫π定酮(qUinacrid〇ne)衍生 物、香豆素(coumarin)衍生物、吡咯(Pyrr〇le)衍生物、 噻吩環(thiophene ring)化合物、吡啶環(pyridine Hng) 化合物、紫環酮(perinone)衍生物、茈(peryiene)衍生 物、寡聚嗟吩(oligothiophene )衍生物、噁二唑二聚物 (oxadiazole dimer )、吡唑啉二聚物(pyraz〇iine dimer )等。 上述金屬錯合物系材料,例如可列舉:銥錯合物、鉑 錯合物荨具有自二重激發態(triplet excited state)之發光 的金屬錯合物、經基σ奎嚇呂(alumiquinolinol)錯合物、經 16 201002135 30991pif.doc 基笨并喹啉鈹(benzoquinolinol beryllium)錯合物、笨并 噁唑鋅錯合物、苯并噻唑鋅錯合物、偶氮甲基鋅錯合物、 :卜啉辞(porphyrin zinc)錯合物、銪錯合物等金屬錯合物 等,該些金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為AhZn'Be等或者Tb、 jj、Dy等稀土類金屬、而配位基上具有噁二唑、噻二唑、 笨基吼啶、苯基苯并咪唑、喹啉(quin〇line)結構等。
^上述而分子系材料,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乙炔衍生物、 聚售吩衍生物、料苯衍生物、聚魏衍生物、聚乙块街 生物、聚$ (polyfhK^ene)衍生物、聚乙烯十坐衍生物、 iiSi體或金屬錯合物系發光材料予以高分子化後所得 =述有機發光層形成材料巾發出藍色光的㈣,例如 二本乙烯絲烴魅物H衍生物、及盆等 中聚生物、聚對苯衍生物、聚料生 物、聚對材料的聚乙輪衍生 料,::可歹有? f ί層形成材料中發出綠色光的材 較好的是屬於生物、«衍生物等。其中, 物等。胁㈣子材料的聚對苯乙块衍生物、料衍生 如可列舉:香二::成材料t發出紅色光的材料,例 物、聚#t '、/T 、噻吩環化合物、及其等的聚人 對本乙块衍生物、㈣吩衍生物、«衍生 17 201002135 jvyy ipif.doc 其中,較好的是屬於高分子材料的聚對笨乙
噻吩衍生物、聚芴衍生物等。 物I 、,上述有機發光層中,亦可為了提高發光效率或改變直 發光波長等目的而添加雜劑。上述掺_例如可列兴? 苑衍生物、香豆素料物、紅㈣(mb咖)衍生物:啥 吖B疋酮衍生物、角鯊烯鏽(squamium)衍生物、卟啉衍生 物、苯乙稀系色素、祠四苯(tetracene)衍生物“比唾琳 酮(pyrazolone)衍生物、十環烯(decacyclene)、吩噁嗪 酮(phenoxazone)等。 … 此外’上述有機發光層的厚度通常為2 nm〜2〇〇 nm。 (陰極側中間層) 如上所述,於上述發光層與後述的陰極之間,視需要 而積層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等陰極側中間層。 (電子傳輸層) 電子傳輸層的形成材料可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列 舉· °惡一嗤衍生物、蒽職二甲烧(anthraqUino dimethane) 或其衍生物、苯艇(benzoquinone )或其衍生物、萘酸 (naphthoquinone)或其衍生物‘、蒽醌(anthraquin〇ne)或 其衍生物、四氰基蒽醌二曱烷(tetracyano anthraquinodimethane)或其衍生物、芴酮(fluorenone)衍 生物、二苯基二氰乙晞(diphenyl dicyanoethylene)或其衍 生物、聯笨S昆(diphenoquinone)衍生物、或者8-經基喧 嚇或其衍生物的金屬錯合物、聚啥琳或其衍生物、聚嗜鳴 啉(polyquinoxaline)或其衍生物、聚芴或其衍生物等。 18 201002135 30991pif.doc 亡述材料中,較好的是噁二唑衍生物、苯醌或其衍生 物、恩醌或其衍生物、或者8_羥基喹啉或其衍生物的金屬 錯合物、聚喹啉或其衍生物、聚喹噁啉或其衍生物、聚芴 或其衍生物,更好的是2_(4_聯苯基)_5_(4_第三丁基苯 基)惡二嗤、苯I昆、蒽酿、三(8_經基喧琳)紹、聚喹 琳。 (電子注入層) Γ c. 、電子庄入層如上所述,設於電子傳輸層與陰極之間、 或者發光層與陰極之間。電子注人層例如根據發光層的種 類,可列舉: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或者含有一種或一種以 亡,上迷金屬的合金,或者上述金屬的氧化物、i化物及 石反氧化物,或者上述物質的混合物等。 可述驗金屬或者其氧化物、_化物、竣氧化物的例子, :鋰、鈉、鉀、铷、鉋、氧化鋰、氟化鋰、氧化鈉、 化雜、^化鉀、氟化钾、氧祕、氟修、氧化铯、氟 化鉋、;5反酸鐘等。 子,ΐ:土ί屬:戈者其氧化物、*化物、竣氧化物的例 氟化鈣 鋇、鋰、氧化鎂、氟化鎂、氧化鈣、 虱化鋇、鼠化鋇、氧化锶、氟化鏍、碳酸鎂等。 化合物、及*麻/ U乳化物、金屬鹽的有機金屬 ^ 有機金屬錯合物化合物、或者其等的π人物·^ 可用作電子注入層的材料。 有/、寺的-合物亦 積層結可具有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積層而成的 ,、肢而s ’可列舉Li/Ca#。該電子注入層可 19 1002135
Mjyyipif.doc 訪币工: 法寻而形成, 該电子注入層的膜厚較好 (陰極) 疋lm^ ν ^ ^ β m 左右。 陰極的材料較好的是功函數小〜 電子的材料及/鱗電率較高的材=切發光層注入 尚的材料。上述陰極材料, 或可見光反射率較 氧化物、合金、石墨(卿咖體金屬、金屬 化辞(ZnO)等的無機半導體等。 墨層間化合物、氧 上述金屬,例如可列舉:鹼 屬或7L素週期表第13族金屬等 '。該二八土金屬、過渡金 舉:鋰、納、鉀、撕、鎚、鈹、鎂、^一屬的具體例可列 鉑、銅、錳、鈦、鈷、鎳、鎢、锡、::鋇、金、銀、 銦、錦、釤、销、錢、鎮等。 、几、執、鋅、在乙、 人另外,合金例如可列舉含有至少 i。上述合金,具體而言可 上述金屬的合 合金、銦-银合金、鐘-銘合金、、:合:八、鎂-銦合金、 金、鈣-鋁合金等。 鎮合金、鋰-銦合 陰極可視需要而設為透明電極 極的材料例如可列舉:氧化銦 ,極,上述電 等導電性氧化物;聚苯胺或其彳;^鋅、^ 等的導電性有機物。 、 水塞力或其衍生物 此外,亦可將陰極設為 另外,有時亦將雷λ s '次兩層以上的積層結構。 丁』肝電子注入層用作陰極。 陰極的膜厚可考慮到導電率及耐久性而適當選擇,例 201002135 30991pif.doc 如為10 nm〜10 // m,較好的是20 mn〜1 // m,更好的 是 50 nm〜500 nm。 (上部密封膜) 當以上述方法形成陰極之後,為了保護具有陽極_發光 層-陰極的基本結構的發光功能部,而形成用於將該發光功 能部密封的上部密封膜。該上部密封膜通常具有至少一個 無機層及至少一個有機層。積層數可視需要而決定,基本 上是無機層與有機層交替積層。 此外,即便發光功能部被基板及上部密封膜包覆,與 破螭基板相比,塑膠基板的氣體及液體的透過性亦更高, =及有機發光層等的發光物質更易氧化,且接觸水後更容 劣化,因此當使用塑膠基板作為上述基板時,於塑膠基 上積層對氣體及液體的阻擋性較高的下部密封 节二然後,再於該下部㈣膜之上積層上述發光功能部。
CJ =常是以與上述上部密封膜相同的構成、相 [有機EL元件的製造方法] 細的=:對本發明之有機扯元件的製造方法進行更詳 (陽極形成步驟) 體及任—種基板材料形成的基板。當使用氣 形成下部密賴。 板時,視需要而於基板上 接著,於備好的基板上,使用上述的任一種陽極材料 21 201002135 3uvyipif.doc 來對陽極形賴案。當將挪極 述,使用ΠΌ、KO、氧化缚、氧 如上所 K匕物等的透明電極材料。電極::、鋅銘複 述’㈣ΐί〇、ιζο、氧化缚、氧化鋅、氧化銦ςς: 合氧化物等的透明電極材料。電 、,鋅鋁稷 m>的情形時,利㈣鑛法於成例如於使用 然後利用光微影技術將其形成i線(如狀勾圈的安堆積膜, (隔離壁形成步驟) ^狀圖木。 當線狀陽極形成之後,於形 光性材料且積層光阻膜。銬後, 、土板上塗佈感 膜形成格子狀圖案,從而形成缝=光微影技術將該光阻 隔離壁所覆蓋的矩形狀區域成傻=離壁。該袼子狀的 露出上述形成圖案的陽極。’、’、’、區域,該像素區域内 形成上述絕緣性隔離壁的 正型光阻劑、負型光阻劑中的任1 4光性材料,可使用 有絕緣性,當不具有絕緣性時 °t隔離壁重要的是具 的像素間流通電流*產生顯示不良會導致於相互不同 構成該隔離壁的感光性 ^° 聚亞胺系、_酸樹脂系:體而/,例如可列舉: 化合物。此外,為了提高有機树脂系的各感光性 光性:料中亦可含有表現出遮光性:材:顯示品質,該感 為了使該絕緣性隔離壁的表面呈右^ 離壁形成用感光性材料中添加斥黑性2墨性’亦可向隔 :成絕緣性隔離壁之後,於。或者,亦可於 使隔離壁表面具有斥墨性。該=^斥_物質,藉此 間層用的油墨、及有 土生較好的是對後述 及有機發切用的油墨均具有排=之中 201002135 30991pif.doc ,上述感光性材料巾添加斥墨性物料使用的斥墨性 勿’可使用例如矽氧系化合物或者含氟化合物。該些 對後述之有機發光層形成時所使用的有機發 、及麟㈣傳輸料㈣層的有機材料 土(塗佈液)兩者均表現出斥墨性,故而較好。 的方^隔離壁形成之後於隔離壁的表面上形成斥墨性被膜 Ο ο 隔離辟=如可列舉:將含有斥墨性成分的塗佈液塗佈於 基以的方法、藉由將隔離壁表面的有機材料的官能 i堆對表面進行改性的方法、使斥墨性成分氣化 Ξ 可列軌氣體用作導入氣體的電装處 體氟^ 等相比,有機物的隔離壁容純CF4氣 墨化處理可藉由電漿處理來選擇性地對隔離壁表面進行斥 物),述絕緣性_感紐材料(光阻組成 親塗佈機 用旋轉塗佈機、棒塗佈機.咖如)、 機她〇、模塗佈機(dieC〇ater)、凹版塗佈
布 k佈膜固化之後,使用慣闲的土似_取U 其形成W需尺寸子狀圖^叫勤技術,將 (陽極侧中間層形成步驟) 理步離壁形成之後,視需要,於後續的表面處 有機材^施中間層形成步驟以於上述像素區域形成 ^,仅而形成上述的電洞傳輸層等的有機材料層 23 201002135 jvyy ip\i.doc (陽極側中間層)。 陽極側中間層的成膜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就低八子材 料而言,例如可列舉由與高分子黏合劑的混合溶液而成膜 =:!外,就高分子材料而言,例如可列舉由溶液而 成膝的方法。 由溶液成膜時使用的溶劑只要能溶解上述陽極側中間 層用的材料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上述溶劑例如可列舉. 氯仿、二氣曱烧、二氣乙垸等氣系溶劑n夫喃等醚系 溶劑,曱苯、二曱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丙酉同、甲基乙美 酮等酮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土 土 等I系溶劑。 m曰乙基-纖劑乙酸醋 上述由溶液成膜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利用溶液的旋 轉塗佈法、洗鑄(casting)法、微凹版塗佈(mi⑽甘謝e coat)法、凹版塗佈法、棒塗佈法、輥塗佈法、線棒塗佈 (wire bar coat)法、浸潰塗佈法、狹縫塗佈(sm c⑽) 法、毛細管塗佈(C_ary coat)法、噴塗(啊”⑽) 法、嘴嘴塗佈(臟也coat)法等塗佈法,及凹版印刷、 網版以謂)印刷法、柔版(flex〇)印刷法、套版(〇f㈣ 印刷法、反轉印刷法、喷墨印刷法等印刷法等的塗佈法。 自容„案的方面考慮,較好的是凹版印刷法、網版 刷法細法。 嶋反轉印概、喷墨印 子黏合劑較好的是不會嚴重阻礙電荷傳 輸的‘合劑’另外,對可見光的吸收並不_黏合劑適宜 24 201002135 30991pif.doc 劑一聚丙 聚氯乙烯、㈣魏等。基丙—_旨、聚苯乙稀、 時,i日法將塗佈液塗佈於基板整個面上 上的塗佈;!上述隔離壁上,但… 入由“=隔:壁的表面排斥,而落 Γ 成為塗佈膜。然後,====: 為中間層,且發揮其功能。 L佈由乾炼而成 (表面處理步驟) 於先前的有機EL元件的製造方法中,如 二:於極侧中間層之後再形成有機發光層,但本 =機下自隔離壁的設置側起’ 成側的基板(以下’有時是指隔離壁的形 驟是藉由自隔離壁的設置側起,使有機 ,雜ί接觸’可並非與基板整個面接觸,較好的是盘 隔離土的形成側的基板整個表面接觸。 有機溶賴基板表面的朗方法,例如可制:於旋 Ξ的滴下有機溶劑而使基板整個面與有機溶劑接 塗佈法;於傾斜的基板上塗佈或嘴敷有機溶劑的 及,在基板浸潰於有齡射之後,提拉出基板 的方去寺。使用上述任—種方法使有機溶劑與基板整個 201002135 -luy;/ipif.doc =、或者隔離壁及像素區域 表面接觸的有機溶劑乾燥,接觸之後,較好的是使與 乾燥方法例如有加燥、’以。使有機溶劑的液滴無殘留。 寺。 '' 二:乾燥、以及鼓風(air blow) 斤使用的有機溶劑較好 的油墨用溶劑,而疋—種或者兩種或兩種以上 兩種以上的後述有:c的是-種或者兩種或 用溶劑的具體例,例如可兴用今劑。上述有機發光材料 甲醚、甲基乙基酮、甲基心:笨、二甲苯、丙酮、苯 的混合溶劑,較好的是苯=基_、環己_,或者其等 此外,利用有機溶劑進 斥墨性會稍微得到緩和,但^处理4,隔離壁表面的 用有機溶__壁_ 損及斥墨性。亦即,利 塗佈著有機發絲墨時,之後,即使當隔離壁上 機發光油墨的性能, ^及該隔_上的排斥有 / . M 1重具有必要的斥墨性。 (有機發光層形成步驟) 成牛=上ί表面處理步驟結束之後,實施錢發光声的來 定地八#用门刀子么光材料時,使高分子材料溶解戋者浐 疋地刀散於溶射而製财 光油墨)。溶料 光㈣时麵(有機發 舉:甲I解或者77散該有機發光材料的溶劑,例如可列 二甲苯、丙,、苯甲醚、甲基乙基酮、甲基1 土 %己酮等的单獨溶劑或者其等的混合溶劑。其中, 201002135 30991pif.doc 甲笨、二曱苯、苯曱醚等芳香族有機溶劑對有機發光材 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故練好。料,錢發光材料的油 墨中’亦可視需要而添加界面活性劑、抗氧化劑、點声 節劑、紫外線吸收劑等。 η 作為將含有機發光材料的塗佈液(有機發光油黑)汾 佈於上述隔離壁内的方法’當有機BL元件為照明裳$ 所使用的單色發光時,亦可不考慮選擇性塗佈,故_ 用旋轉塗佈法、洗鑄法、微凹版塗伟法、凹版塗佈法、棒 ^佈法、輥塗佈法、線棒塗佈法、浸潰塗佈法、狹縫^ Ϊ㈣tr官塗佈法、喷塗法、嘴嘴塗佈法等塗佈法。而 田有機EL兀件為彩色顯示裝置中所使用的 像t區域選擇性地塗佈規定的有機發光A而 法Ϊ選擇性塗佈中,例如可使用凹版印刷法、 印刷法、套版印刷法、反轉印刷法、喷 法。該些印刷法中’為了能更準確地於隔 ^ t有機發光油墨,較好的是噴墨印刷法、柔版印 刷法’特別好的是柔版印刷法。 术 當使用上述任一種方法於隔離 時,於先前的方法中,有時在斤w : f佈有機發先油墨 ==層的表面上塗佈液受到排斥,從而使塗 成步驟之前使本發明中’因於有機發光層形 得到適度緩和而防止S :表:f理步驟,故而斥墨性 置值相符的整個像“ ^錢發光H塗佈於與設 们像素£域,攸而於整個像素區域上形成塗 27 201002135 ipif.doc 、 述方式未產生塗佈不均而形成, 機發光塗膜,視需要經過乾燥步驟而:為或的有 發揮其功能。 而成為有機發光層,且 (陰極側中間層形成步驟) 層或電子:視需要而形成電子傳輸 無:===::!輸r形時並 士认古+- 针而自,可例示利用絡 、/、工瘵鍍法、或者由溶液或熔融狀態而成膜的 而就馬分子電子傳輸材料而言,可例示由溶液·熔乞大 =成:膜的方法。當由溶液或纽融狀態成^者== 用μ子黏合劑。由溶㈣成電子傳輸層的成膜方法可使 用與上述由溶㈣成電洞傳輸層的成財法相同的成膜 法0 、 另外,於電子注入層的情形時,可使用例如蒸鍍法、 濺鍵法、印刷法等而形成。 (陰極形成步驟) 陰極是使用上述的任一種材料’利用例如真空蒸鍍 法、濺鑛:法、化學氣相沈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法、離子電鍍法、雷射剝蝕法〇aser ablati〇n)法、 以及對金屬薄膜進行壓接的層壓(laminate)法等而形成。 如上所述’當陰極形成之後,為保護具有陽極-發光層 -陰極的基本結構的發光功能部,而形成上部密封膜。該上 部密封膜視需要而由至少一個無機層及至少一個有機層構 28 201002135 30991pif.doc 成。該些層_層數可㈣要而決定,縣 有機層交替積層。 ' 本實施形態中的有機EL元件,可用作面狀光源、段 式喊=裝置(segment display device)及點矩陣(d〇t _&) 顯不裝置的光源、以及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源(㈣ light)。 ,口 Ϊ將本實施形_有機EL树用作面狀統時,例 :::以自積層方向的-方觀察時面狀的陽極與陰極重疊 的方式配置即可。 另外,為了構成呈圖案狀發光的有機EL元件來 Ϊΐί頁^置的光源’例如有:於上述面狀光源的表面^ 汉置形成讀光穿蘭圖案㈣σ的光罩的方法 滅部位的有機物層形成得極厚 卜丄二π 法、將陽極及陰極中的至少任―不發光的方 法。利用該些方法㈣任-财、、^^:成為_狀的方 嫵EL开杜去形成王圖案狀發光的有 Ο "^對若干電極選擇性地施加電壓的方 式進仃配線,藉此’絲實财〜 號等的段式顯示裝置。為了將上 早付 陣顯示裝置的光源,例如只要將陽極:陰==矩 紋(咖pe)狀,且以自積層方;;箄成為條 交的方式配置即可。 万硯祭知其專相互正 此外,為了貫現能進行A八~ (multi-color)顯示的點矩陣_刀衫色顯示、多色 分塗佈發光色不同❹種發光材Ί例如只要採用區 丁叶的方法、以及使用彩色 29 201002135 juyvipif.doc 濾-光片(color filter)以及螢光轉換滤光片等的方法即可。 點矩陣顯示裝置可為被動(passive)驅動,亦可與薄膜電 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等組合而主動( active) 驅動。 上述顯示裝置可用作電腦(computer )、電視 (television )、移動終端、行動電話、汽車導航(car navigation )、攝像機(video camera )的取景器(view finder) 等的顯示裝置。 進而,上述面狀光源是較薄的自發光型光源,可用作 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源、或者面狀的照明用光源。另外, 亦可藉由使用可撓性(flexible)基板而用作曲面狀的光源 或顯示裝置。 實施例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但以下所述的實 施例僅是用於對本發明進行說明的較佳例示,並非對太1 明進行限定。 、^ (實施例) 以下所述的實施例中,是以具有設置電洞注 陽極中間層而未碰極中間層的積層結構的 日作為 作為對象而來實施。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具有 凡件 來對隔離壁的形成_基板表面進行表面處^機溶劑 此’本發明亦同樣剌於除以下實施例所示 因 外的其他所有種類的積層結構的有機EL 、g、,、。構以 同樣的作用效果。 且能獲得 201002135 30991pif.doc (基板的準備及陽極的形成) 首先,於 200麵(縱)x200mm (橫)x0.7mm (厚) 的透明玻璃板上形成ΓΓΟ薄膜,進而進行圖案化處理,從 而形成條紋狀的陽極。陽極的重複間隔(間距)為8〇以 m,陽極(線)的寬度為7〇 ,相對於此,陽極間的間 隔(間隙)為10 (線/間隙=7〇轉㈤”)。自基 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觀察時形成著像素的像素區域,於沿
一個方向延伸的IT0薄膜上沿著上述一個方向且隔著規定 的間隔而設置成島狀。 (隔離壁的形成) 接著,於上述基板的整個面上,使用旋轉塗佈法塗佈 正型光阻(東不應化工業(股)製造,商品名「〇FpR_8〇〇」), 使該塗膜乾燥後,形成膜厚為丨的光阻層。 然後,將設計成對除了自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觀察 時形成著像素的像素區域m卜的區域祕紫外線的光罩’,、 此光罩配置於上述光阻層之上’使用對準曝光機 (Alignment ExP〇sure Machine)(大日本網屏製造公司製 造,商品名「MA13GG」)且經由上述光罩而向上述光阻= 照射紫外線(曝光步驟)。 θ 光部(顯影步驟) 繼上述曝光步驟之後,使用光阻顯影液(東京應化工 股ίΐ造:商品名「獅-3」),除去上述光阻層的曝 接著,將上述玻璃基板置於加熱板(h〇t plate) 23CTC加誠理丨小時,使上義影後的光阻層完全加熱固 31 201002135 3 uyyipif.doc 化(熱固化步驟)。 —藉由上述-系列的光微影步驟而形成包圍像素區域的 隔離壁(有機絕緣層)’於該隔離壁内部露出陽極。所得的 隔離壁線的寬度尺寸為2G ,高度尺寸為2 _。另 外,各像素區域是60 //mxiso以爪的矩形。 然後’採用使帛cf4氣體的真空電漿裝置(SAMC〇 International Inc·製造,商品名「RIE_2〇〇L」),對隔離辟進 行斥墨化處理。 t (陽極側中間層的形成) 接著,使用0.2 _的薄膜過濾器(membrane filter), 對聚(3,4-二氧乙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Bayer公司萝造, 商品名、「Β_〇ηΡ AI4083」)的懸浮液進行過濾。利用喷 嘴塗佈法賴過濾液塗佈於上述像素區域。接著,將該涂 佈層以加熱處理2Q分鐘’從而形成厚度為6〇二二 電洞注入層。 (利用溶劑來對隔離壁側的基板表面進行的處理) 接著,於上述基板上連續滴下總量為30 的苯甲 醚’利用旋轉塗佈法使苯㈣接觸於基板上的整個表面(塗 佈)。然後進行約30分鐘的鼓風處S,藉此使基板乾燥。 (有機發光層的形成) 制^作為有機發光材料的高分子發光材料(Sumation公 司Ik ’商品名「RP158」)溶解㈣苯甲曝環己基苯以 1 二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射,從而製成有機發光 油土、(㈣子發光材料的濃度:1重量百分比)。利用柔版 32 201002135 30991pif.doc :==:墨(黏度:28cp)塗佈於已使用 乾二面處理後的絕緣性隔離壁内。使該塗膜 ί 形成厚度為6Gnm的有機發光層。此 發光、由u 的表面處理結束直至開始印刷有機 發先油墨為止的時間約為30分鐘。 用光尸成Γ像Γ域的有機發光層的狀態,利
88 ^ Γ〇^ 」物鏡L率:50倍)進行觀察,可確認:並 光油墨被隔離壁以及陽極側中 ”,、發 層成膜於整個綱Γ層·跡,有機發光 (陰極的形成) 接著’於上述有機發光層之上,卩⑽λ ===成具有底部發光(b- 一)結 發述方法轉得的有機a元件發光時,整個 發先面的發光強度都均勻。 (比較例) ==,除了不實施上述實施例中的於形成有機 W灣之刚的(利用溶觸隔離壁側的基板表面進行的處 理以外,以與貫施例相同的方法來製造有機£1元件。 有機發光層形叙後,立即制光賴微鏡(尼康 ^限公司製造,商品名「〇ptiph〇t⑶」,物鏡倍率:知 "對形成於各像素區域内的有機發光層的狀態進行觀 201002135 juvyjpif.doc 察,可確認:因有機發光油墨被隔離壁及陽極侧中間層表 面排斥,故而自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一方觀察時,可看到分 散有存在缺損部分的像素區域,所謂缺損部分是指隔離壁 内未形成有機發光層的區域。 當使以上述方式而獲得的有機EL元件發光時,發光 面上會產生發光不均。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製造方法,無須 使有機發光層的形成面積小於設置值便可製造出有機EL 元件。藉由使用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製造方法,可獲 得發光特性優良的有機EL元件及顯示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 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益。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0 34

Claims (1)

  1. 201002135 3uyyipif.doc 七 申請專利範圍: 光元二Γ基:!=:=法’該有機電致發 與陽極之間的有機* &位於上述陰極 製造方法中包=:心成,該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 而層形成步驟,於包圍形成著像素的像素區域 形成 内以r包含有機發光材料的油墨,從而 離壁驟:該有機發光層形成步驟之前,自隔 2 ΓίΓί吏时齡劑來縣縣面進行處理。 製造方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 去,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步驟中,自隔離辟的抓罟 起’使有機溶_觸於基板表面。又置側 製造3方:第面述之有機電致發光_ 起,利用祕處步财,自隔雜的設置側 使錢溶劑_於基板表面。 製造方法,其中於上機光元件的 於表面之後,使財機溶劑錢。驟巾’使有機溶劑接觸 製造方法申1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 的油__ 4有機溶劑是—種或者_或兩種以上 製造=申二=!^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 4有機洛劑疋—種或者兩種或兩種以上 201002135 ipif.doc 的上述有機電致發先材料用溶劑。 7如申請專_圍第i項所狀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 衣造方法,其中上述有機溶劑是笨甲醚。 制如㈣1項崎之有麵致發光元件的 衣^機發光層形成步驟中,印刷法, 於上晶離土内塗佈包含有機發光材料的。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機: 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印刷法是柔版印^ 的ιΛ方Hrirr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2 = 乂 層形成步驟,於上述表面處理步 驟之削,在上述像素區域形成有機材料岸。 ]㈣致發光元件,其是使^料利範圍第 m紐發製造枝二:。 之有其包含申請專職㈣η項所述 201002135 30991pif.doc 四、 指定代表圖: (一)本案之指定代表圖:無。 -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五、 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 的化學式:
TW098110483A 2008-03-31 2009-03-30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00213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1563A JP2009245775A (ja) 2008-03-31 2008-03-31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2135A true TW201002135A (en) 2010-01-01

Family

ID=4113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0483A TW201002135A (en) 2008-03-31 2009-03-30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8433A1 (zh)
EP (1) EP2278859A4 (zh)
JP (1) JP2009245775A (zh)
KR (1) KR20110000734A (zh)
CN (1) CN101978783A (zh)
TW (1) TW201002135A (zh)
WO (1) WO20091228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0435A (zh) * 2012-03-22 2013-10-01 Wintek Corp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3367389A (zh) * 2012-04-06 2013-10-23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0226278B2 (en) * 2012-10-29 2019-03-12 Ablative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painless renal denervation using a peri-vascular tissue ablation catheter with support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5208B2 (ja) * 2002-01-16 2005-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07020B2 (ja) * 2002-03-04 2007-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製膜装置と製膜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7307381B2 (en) * 2002-07-31 2007-12-1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055570B2 (ja) * 2002-12-19 2008-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7011983B2 (en) * 2002-12-20 2006-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arge orga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large organic devices
JP4378950B2 (ja) * 2002-12-24 2009-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288467A (ja) * 2003-03-20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075883B2 (ja) * 2004-05-12 2008-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5353502A (ja) * 2004-06-11 2005-12-22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293094B2 (ja) * 2004-09-08 2009-07-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26119B2 (ja) 2005-03-31 2011-11-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745062B2 (ja) * 2005-06-02 2011-08-10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平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44582A (ja) * 2005-08-08 2007-02-22 Seiko Epson Corp 表面処理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US20090322210A1 (en) * 2005-09-27 2009-12-31 Masahiro Yoko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substr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70210705A1 (en) * 2006-03-09 2007-09-13 Hajime Yokoi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a display
WO2007113935A1 (ja) * 2006-04-05 2007-10-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80899A (ja) * 2006-04-12 2007-10-25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32039A1 (en) * 2006-08-07 2008-02-0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4305478B2 (ja) * 2006-08-11 2009-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状体の吐出方法、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100138A (ja) * 2006-10-17 2008-05-01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140684A (ja) * 2006-12-04 2008-06-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25765A (ja) * 2007-07-24 2009-02-05 Seiko Epson Corp 液状体の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314314B2 (ja) * 2008-03-31 2013-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45775A (ja) 2009-10-22
CN101978783A (zh) 2011-02-16
WO2009122874A1 (ja) 2009-10-08
US20110018433A1 (en) 2011-01-27
EP2278859A4 (en) 2011-04-27
EP2278859A1 (en) 2011-01-26
KR20110000734A (ko)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7732B2 (ja) 親液撥液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355862B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
TWI495388B (zh) 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192828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32040A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device
JP531438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09122871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0013641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983940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9122870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TW201002135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0147180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15508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6680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19247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0129345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160945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672789B2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16094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1439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09122973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TW201203643A (en) Producing method of luminous device
JP201027787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