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0755A - Light diffusing agent - Google Patents

Light diffusing ag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0755A
TW200930755A TW097139487A TW97139487A TW200930755A TW 200930755 A TW200930755 A TW 200930755A TW 097139487 A TW097139487 A TW 097139487A TW 97139487 A TW97139487 A TW 97139487A TW 200930755 A TW200930755 A TW 2009307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diffusing
diffusing agent
particles
resin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9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yoshi Yamaguchi
Shigeki Hamamoto
Hirotsugu Kawata
Masayoshi Okubo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0930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07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26Polymer particles coated by polymer, e.g. core shel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3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3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08J2333/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30755 - 六、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是關於具有優異之光擴散性與穿透性之光擴散 劑以及使用此等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 更詳而言之*係有關在液晶顯不器之背光、投射電視等之 ' 穿透型螢幕、照明器具、電子廣告看板等之光擴散用構件 中適用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以及作 為此材料之光擴散劑。 ❹ 【先前技術】 . 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係使用:在丙 炸酸糸樹脂、本乙沐糸樹脂、氮化乙細糸樹脂、聚碳.酸酉旨 系樹脂等透明基材樹脂中,將具有與基材樹脂不同之折射 率的微粒子作為光擴散劑使之混合、分散而成形的光擴散 板;或是使用將基材樹脂成形為所預定的形狀作為透明性 的基材,並在此基材上塗佈含有具光散射性之微粒子作為 Ο 光擴散劑的光擴散層之薄片或薄膜。 ' 如此之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要求優異 之光擴散性與光穿透性,為了滿足此等之要求,必需要有 優異性能之光擴散劑。以往,作為光擴散劑者,係使用硫 酸鋇、碳酸鈣、氳氧化鋁、二氧化鈦、二氧化矽、氧化鋁、 玻璃粉末等無機粉末。然而,通常無機粉末的粒子除了有 各式各樣的形狀、粒徑尺寸不齊之外,尚且缺乏光的均勻 擴散性、且光的穿逸率低,進一步,由無機粉末而得之光 擴散板的表面有表面粗造等之問題存在。 4 320699 200930755 為了解決此問題,有 .~出使用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 - 糸樹脂、矽氣烷系樹脂辇士,, 办丨〜担安女 日等有機系的球狀樹脂粒子之提案。 ,ι);«及含有文獻 並且至少在薄片之一=子、聚苯乙烯粒子等透明小球 u 面進行微細之壓花加工的光擴散薄 片(參考專利文獻2)。銬而 工性.疋而’在使用有機系之球狀樹脂粒 ,二比使用無機粉末之時有更提高光穿透性之優點,但 ❹丄的之最終製品的營幕等的性能有直接關係的樹脂 粒子之光擴散性並不充分, 刀即使藉由薄片表面之微細加 .工,也並不能滿足此光擴散性。 ^因此,為了實現更高性能之螢幕等的最終製品的性 能,而殷切要求能達成更進一步提高光擴散薄膜、光擴散 薄片、及光擴散板之光擴散性及光穿透性之光擴散劑。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6-3367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8-146207號公報 ❹ 【發明内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能賦與比以往之球狀樹脂粒子 更優異之光擴散性及光穿透性,而可以提高肇幕等最終製 品之性能的光擴散劑。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有關含有在表面有多數凹洞之球狀樹脂粒子 的光擴散劑。 同時本發明是有關:藉由黏著劑將前述光擴散劑塗佈 320699 200930755 到薄膜或薄片狀樹脂的光擴散薄臈或光擴散薄片。 本^是進—步有關:將前述錢散航合、分 透:之基材樹脂中,且使其成形的光擴散板。 [發明效果] ,發月中使用之表面上有多數凹洞的球狀樹脂粒子, 表面藉由微細之凹部賦予不規則形狀,藉此確保 ‘ 士系之球狀樹脂粒子所致之光穿透性的優異性,同 ❹=纟於賦予因凹部之微細光擴散性所引起之高光擴散 ',故本發明藉由使用此粒子作為光擴散劑,可以提供具 i異之域触(霧度Ize)與fit性(全紐穿透率) 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等。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月之光擴散劑,係含有在表面有多數之凹洞的球 狀樹月曰粒子,由於透明性、光學物性優異,故使用此光擴 散劑的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係具有優異 ❹之光擴散性(霧度)與光穿透性(全光線穿透率)。為此,本 發明可以提供從任何位置看散射光時,都有良好之光擴散 性與光穿透性均衡性充分的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 光擴散板,可以廣泛利用在液晶顯示之背光、穿透型螢幕、 照明器具、電子廣告看板等。 【實施方式】 列舉實施形態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光擴散劑,以及光 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光擴散板。 本發明中使用的球狀樹脂粒子,係在表面有多數之凹 320699 6 200930755 洞者。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中使用的球狀樹脂粒子之一例。 - 本發明中使用的球狀樹脂粒子中,在粒子本身丨之表 • 面上存有多數之凹洞部2,凹洞部2之内壁係被覆著由與 〆 構成粒子本身之樹脂不同之樹脂所成的被覆層3。 在本發明中,「多數之凹洞」是指在每一個粒子上有2 個以上之凹洞的意思,使用在粒子表面有愈多個凹洞之粒 • 子,愈可以得到有優異之光擴散性(霧度)與光穿透性(全光 線穿透率)的光擴散劑,以及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 光擴散板。 在本發明中使用的球狀樹脂粒子之體積平均粒子徑是 以0. 1至50/zm為宜’以〇· 5至30/zm更佳。體積平均粒 子徑不足0. 1//Π1時’所得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 光擴散板的全光線穿透率恐怕會下降。同時,體積平均粒 子徑超過50以111時,所得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 光擴散板的霧度(Haze)會有變小之虞。 © 同時’上述多數之凹洞,通常幾乎是有圓形之開口部, 且在粒子表面混存著開口部之直徑不同之凹洞。凹洞之開 口部的平均直徑以0. 01至3//m為宜,以〇. 03至0. 9/zm 更佳。開口部的平均直徑小於〇. 〇 1 # m時,所得之光擴散 薄膜、光擴散薄片、與光擴散板的霧度會有變小之虞。同 時’開口部的平均直徑超過3Μ m時,所得之光擴散薄膜、 光擴散薄片、與光擴散板的霧度會有變小之虞。 同時,在本說明書中,體積平均粒子徑、凹洞之開口 部的平均直徑、及每一個粒子上之凹洞的平均個數、全光 7 320699 200930755 線穿透率及霧度,係藉由後述方法求得之數值。 作為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表面有多數個凹洞之球狀 樹脂粒子者’並無特別限定,但適合使用由凹洞部之内壁 部分與粒子本身為不同之樹脂所構成的複合樹脂粒子。作 為分別構成凹洞部與粒子本身之樹脂者,例如可列舉:聚 (甲基)丙烯酸曱酯[「(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 基丙烯酸」之意思,以下相同]、聚(曱基)丙烯酸乙酯、聚
(甲基)丙烯酸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 酸正己酯、聚(甲基)丙烯酸環己酯、聚(曱基)丙烯酸2-乙 基己酯、聚(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聚(甲基)丙稀酸硬脂 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丙酸乙 烯酯等的乙烯酯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乙烯甲苯等之芳香 族乙烯聚合物;聚乙稀、聚丙烯等的烯烴聚合物,此等之 樹脂亦可以為共聚合物或交聯聚合物。在本發明中,因應 光擴散劑,以及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光擴散板之 特性要求’可錢隸意組合上述聚合物之複錢脂粒子。 、其中,從光擴散性及穿透性優異之觀點來看,宜使用 凹洞部為由芳香族乙騎合物所構成,且粒子本身為由(甲 基)丙烯酸醋聚合物所構成之複合樹脂粒子;以及凹洞部與 ::2::類之(甲基)丙婦酸酯聚合物所構成之複 :樹月曰粒子,尤其,以使用由聚苯乙烯與聚甲基㈣酸甲 酉曰所構成之複合樹絲子,及使用從具有碳數2至Μ产其 之聚甲基丙烯酸烷酯中選擇之】種 兀土 構成之複合樹絲子為更L 4子基丙缔酸甲醋所 320699 8 200930755 -作為在本發财使㈣,表面上有多數凹㈣球狀樹 •脂粒子的製造方法者’並無特別限制,但可列舉如··種子 f分散聚合法或種子扎化聚合法等,尤其以種子分散聚合法 "A佳。在種子分散聚合法中,例如,在凹洞部為由芳香族 ⑽聚合物所構成’且粒子本身為由(甲基)丙稀酸醋聚合 物所構成之複合樹脂時,係在將粒子表面無凹洞之(甲基)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真球狀粒子作為種子粒子而使其分散之 溶劑(si)中,使芳香族乙烯單體進行種子分散聚合,並藉 由離心分離等從乳液狀之反應混合物單離粒子,並予以乾 燥,藉由此方法可以得到在表面有多數凹洞之球狀樹脂粒 子。此時,構成凹洞部之芳香族乙烯聚合物,係以可溶解 Ο 到溶劑(si)中,且與種子粒子相比,與溶劑(sl)之親和性 低者或相等之單體的聚合物為佳。作為溶劑(S1)者例如可 以使用甲醇/水之混合溶劑。聚合反應宜在:聚合起始劑; $散劑·,以及作為種子粒子之(曱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弱 ;谷劑或非溶劑或芳香族乙烯聚合物的良溶劑,並且不、、☆戈 部分溶解於上述溶劑(S1)中的有機溶劑(S2)之共存 行。作為有機溶劑(S2)者,例如以使用萘燒為宜。 進 如上述藉由組合溶劑,在粒子表面上無凹洞之真玉、 樹脂粒子的表面上’一邊聚合不同種之樹脂,一邊二长狀 數凹洞部,最終,可以得到在凹洞部之内壁由不 /成夕 脂構成被覆層而形成之球狀樹脂粒子。 掏' 同時,將由習知的乳化聚合法所得到之如聚笨 芳香族乙烯聚合物的球狀粒子當作種子粒子,分散的 320699 9 200930755 醇/水混5溶劑之分散溶劑中,混合如丙埽酸丁酯的(曱基) •丙缚酸醋’在ot:中放置成膨潤粒子後,藉由離心分離等 *從種子乳化聚合之乳液狀的反應混合物中單離出粒子,並 ,,進行乾燥,藉此方法等,可以得到本發明中使用之表面有 - 多數凹洞的球狀樹脂粒子。 纟上述方法所得之·樹餘子,在表面規則性地排 列著多數凹洞,並且,因為形成凹洞部與粒子本身為由不 ❹_類之聚合物所構成的複合構造,故在作為光擴散劑使 用時,與作為種子粒子使用的真球狀粒子相比較,藉由盘 由多數凹洞所成的光擴散性不同樹脂之折射率差的相乘效 果,可以提供霧度及全光線穿透率優異之光擴散劑, 以及 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與光擴散板。 本發明之光擴散劑中之表面有多數凹洞之球狀樹脂粒 子的含有比率,並無特別限制,但相對於光擴散劑全體量 乂具有1至1〇〇質量%為佳,並較宜為5至⑽質量%。前 Ο迷球狀樹月旨粒子的含有比率不足i質量%時,有不能充分發 揮光擴散性之虞。 同時,作為摻配在光擴散劑中之任意添加劑者,可以 列舉如.刖述球狀樹脂粒子以外的光擴散劑;染料、顏料、 抗氧化劑等之安定劑;難燃劑;抗靜電劑等。 在使用本發明的光擴散劑製造光擴散板中,例如有下 述方法:在透明之基材樹脂中,混合分散包含前述表面上 有多數凹洞之球狀樹脂粒子的光擴散劑及因應需要之其他 添加劑,例如,以單軸擠壓機、雙軸擠壓機、混練輥筒、 320699 10 200930755 班伯里混練機(Bumbury mixer)等熔融混練做成顆粒狀,並 * 使用所得之顆粒藉由射出成形法、擠壓成形法等成形為預 , 定形狀。作為透明基材之樹脂者,可列舉如:(甲基)丙稀 酸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等。 . 在使用本發明的光擴散劑製造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 片中,可列舉如下述方法:在成形薄膜、薄片等之基材樹 脂的單面或兩面上,藉由黏著劑塗佈含有表面有多數凹洞 之球狀樹脂粒子的光擴散劑之方法。在基材上塗佈光擴散 ❹劑,係只要例如將光擴散劑混合、分散於已溶解在溶齊^ 之有機南分子黏著劑,並在基材樹脂上進行塗佈即可。作 為塗佈方法,係可以利用如浸潰法、輥塗法、網版印刷法 等。作為基材樹脂者適合使用: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聚 醋、聚醯胺、聚甲基丙婦酸甲酉旨、聚碳酸醋、聚氯化乙稀 等。其中’從加工性等之觀點而言,以使用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醋為適當。含光擴散劑之光擴散層的厚度通常為5至 ❹ 50#m,以1〇至30//m為佳。 作為有機高分子黏著劑者,可列舉如:聚醋樹脂、乙 烯-醋酸乙稀共聚合物樹脂、乙稀—丙烯合物樹脂、 丙稀,_脂、聚胺酉旨樹脂等。其中,從折射率、與基材 之接著性、耐擦傷性、透明性蓉之龜 延Γ生寻之觀點,以使用聚酯樹脂、 乙烯-丙烯酸共聚合物樹脂為適合。 關於光擴散劑與有機高分子點著劑之推配量,一般而 言,相對於有機高分子黏著劑100質量份,光擴散劑為5〇 至500質置份’並以70至35〇質量份較佳。在5〇至關 320699 11 200930755 μ 内’霧度與全光線穿透率的下降會變小。 ' 本發明之光擴散薄膜、光擴散薄片、及光擴散板之特 '丨生以霧^通吊是在8〇%以上,較佳是在85%以上,全光線穿 r透率通=疋在80%以上,較佳是在85至95%之範圍。霧度 低於8〇/°時,例如液晶顯示器等之畫面的鮮明度會有變差 之虞同日守’全光線穿透率低於80%時,晝面的明亮度舍 有下降之虞。 — 以下,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 明並不侷限於此等實施例。 在κ施例1至7所得之有多數凹洞之球狀樹脂粒子的 體積平均粒子經、凹洞之開口部的平均直役、及每一個粒 子之凹洞平均個數、以及在比較例丨至4中所使用的球狀 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子徑’係藉由以下所示的方法評估,測 定之結果是在表1中表示。 同時,在實施例8至13及比較例1至3所得之光擴散 ❹薄膜的全光線穿透率、擴散穿透率、霧度、及膜厚,係藉 由以下所示的方法來評估,測定之結果是在表2中表示。 同樣的,在實施例14及比較例4所得之光擴散板的全 光線穿透率、擴散穿透率、霧度、及板厚,係藉由以下所 示的方法來評估,測定之結果是在表3中表示。 (1) 體積平均粒子徑 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島津製作所(股) 製’ SALD-2000),測定體積平均粒子徑。 (2) 凹洞之開口部的平均直徑、及每一個粒子上之凹洞平 320699 12 200930755 ' 均個數 使用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股)製,還⑷,藉 , 由影像解析來測定 ,(3)全光線穿透率、擴散穿透率、霧度 ' 使用霧度儀(日本電色工業(股)製,NDH-3GGA),測定 •全光線穿透率、擴散穿透率及平行光線穿透率。 王光線牙透率,係以入射光之強度當作1〇〇%時,能通 ❹’ 4料之全部光量的比率⑻,其為由試料所擴散之光量比 率00的擴散穿透率、與朝人射方向直人之光量比率(%)的 平行光線穿透率之和。 (全光線穿透率)=(擴散穿透率)+(平行光線穿透率) 同%,務度係在入射光通過試料之期間,自入射光束 偏離之擴散透過光量的比率(%)。 (霧度)=(擴散穿透率)/(全光線穿透率)χ1〇〇 (4)膜厚及板厚 〇 使用數位測微儀micrometer ; Mitutoyo(股) 製)測定。 實施例1 在具備有擾拌機及冷卻管之2L容量之反應容器中,放 入曱醇504 g、純水216g、萘烷54 g,溶解作為分散劑的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 8 g之後,添加作為種子粒子之體積 平均粒子徑5#m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真球狀粒子 g並使其分散。此PMMA真球狀粒子在粒子表面並無凹 洞〇 320699 13 200930755 " 進一步,使作為單體的苯乙烯18 g以及作為聚合起始 , 劑的偶氮二異丁腈1. 2 g溶解,反應容器内通入氮氣做成 , 氮氣環境後,藉由昇溫使反應系内之溫度在6〇t下保持24 , 小時使聚合反應完成。 . 所得乳液狀之反應混合物藉由離心分離使固液分離, 單離之樹脂粒子以曱醇洗淨後,在120t:藉由減壓乾燥, 得到球狀樹脂粒子46. 5 g。將所得之球狀樹脂粒子當作光 擴散劑。 ❹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除了萘炕改成13 g以外,其餘與實施 例1同樣’得到球狀樹脂粒子47. 1 g。將所得之球狀樹脂 粒子當作光擴散劑。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10/zm的聚 曱基丙稀酸曱醋球狀粒子作為種子粒子、甲基丙稀酸環己 ❹知作為單體之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得到球狀樹脂粒 子46. 〇 g。將所得之球狀樹脂粒子當作光擴散劑。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中,除了萘烷改成13gg外,其餘與實施 例3同樣,得到球狀樹脂粒子47. 1 g。將所得之球狀樹脂 粒子當作光擴散劑。 實施例5 在實施例4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2 # m的聚曱 基丙烯酸甲酯球狀粒子作為種子粒子之外,其餘與實施例 320699 14 200930755 4同樣,得舰狀樹絲子47·丨g。將㈣之球狀樹脂粒 * 子當作光擴散劑。 ' 實施例6 , 在實施例3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8/z m的聚甲 •基丙烯酸甲醋球狀粒子作為種子粒子,蔡燒改成灌忌之 外,其餘與實施例3同樣,得到球狀樹脂粒子46.故。將 所得之球狀樹脂粒子當作光擴散劑。 實施例7 0 在實施例3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5Mm的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球狀粒子作為種子粒子之外,其餘與實施 例3同樣,得到球狀樹脂粒子45. 9g。將所得之球狀樹脂 粒子當作光擴散劑。 實施例8 摻配實施例1中所得之光擴散劑2.5質量份,作為有 機高分子黏著劑的聚乙烯一丙烯酸共聚合物分散液(住友 ❹精化(股)製,Zaikthene A)10質量份,藉由攪拌調製含有 光擴散劑之塗佈液。 在厚度10〇e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東麗(股)製,
Lumirr〇r T60)之單面上,使用棒塗佈器(N〇. 12)塗佈含有 前述光擴散劑之塗佈液’在105°C中乾燥3分鐘,可得到 膜厚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實施例g 在實施例8中,除了使用實施例2所得之光擴散劑代 替實施例1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 320699 15 200930755 • 得到膜厚Me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 實施例1〇 ' 在貫施例8中,除了使用實施例3所得之光擴散劑代 〆 替貫施例1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 . 得到膜厚10 A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實施例11 在實施例8中,除了使用實施例4所得之光擴散劑代 替實施例1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 ® 得到膜厚l〇#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實施例12 在實施例8中,除了使用實施例5所得之光擴散劑代 替實施例1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 得到膜厚10/z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實施例13 在實施例8中,除了使用實施例6所得之光擴散劑代 Q 替實施例1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 得到膜厚10//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 實施例14 摻配實施例7所得之光擴散劑3. 0質量份,作為透明 基材樹脂之聚苯乙烯樹脂(東洋苯乙烯(股)製,T〇yo styrol G320C)100質量份’進一步混入熱安定劑(住友化 學(股)製,Sumilizer GS)0.2質量份後’供給到螺桿直徑 30mm之雙轴擠壓機(池貝(股)製’塑式PCM 30 —41. 5)中, 在加工溫度20(TC下熔融混練’藉由顆粒化得到光擴散板 16 320699 200930755 ' 用之顆粒。 * 使用此光擴散板用之顆粒,藉由射出成形機(曰太^ 、所(股)製,型式麵犯),在成形溫度2(Krt、= = ,.崎a、模具溫度,C之條件下,得到光擴散 = 分散之板厚2min的光擴散板。 他σ [比較例1 ] 在實施例8巾,除了❹_平触子徑^ 基丙烯酸甲酯(ΡΜΜΑ)真球狀粒子代替實施例i所二甲 ϋ散劑之外,其餘與實施例8相同,得到膜厚1()_ ^擴 擴散層之光擴散薄膜。此ΡΜΜΑ真球狀粒子之粒子表, 凹洞。 曲/又有 [比較例2] 在實施例10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 麵真球狀粒子代替實施例3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 與實施例1〇相同,得到膜厚—有光擴散層之光擴^ ❹薄膜。此醒A真球狀粒子之粒子表面沒有凹洞。擴散 [比較例3] 在實施例12巾,除了使㈣積平均粒子徑^之 真球狀粒子代替實施爿5所得之光擴散劑之外,其餘與— 施例12相同,得到膜厚1〇_的有光擴散層之^擴= 膜。此PMMA真球狀粒子之粒子表面沒有凹洞。 、 [比較例4 ] 在實施例14中,除了使用體積平均粒子徑5〇#爪 臟真球錄子錄㈣例7所狀域軸之外,= 320699 17 200930755 與實施例14相同,得到板厚2 mm的有光擴散層之光擴散 • 板。此PMMA真球狀粒子之粒子表面沒有凹洞。 '[表 1 ] 光擴散劑 體積平均粒子徑 [β m] 開口部之平均直徑 [^ m] 凹洞之平均個數 [個] 實施例1 5.2 0. 2 120 實施例2 5. 1 0. 03 350 實施例3 10. 3 0. 9 150 實施例4 10. 1 0. 1 120 實施例5 2. 1 0. 03 350 實施例6 7. 9 2. 08 15 實施例7 50. 0 0. 05 2600 比較例1 5. 0 — — 比較例2 10. 0 — — 比較例3 2. 0 — — 比較例4 50. 0 — —
❹ 18 320699 200930755 [表2] 光擴散薄膜 光擴散劑 全光線穿透率 擴散穿透率 霧度 [%] [%] [%] 實施例8 實施例1 94 78 83 實施例9 實施例2 93 75 81 實施例10 實施例3 94 83 88 實施例11 實施例4 94 81 86 實施例12 實施例5 92 82 89 實施例13 實施例6 94 75 80 比較例1 PMMA 真球狀粒子 92 70 76 比較例2 PMMA 真球狀粒子 92 72 78 比較例3 PMMA 真球狀粒子 90 70 78
由表2可知,使用本發明之含有表面有多數凹洞的球 狀樹脂粒子之光擴散劑的光擴散薄膜,在全光線穿透率、 〇 擴散穿透率、霧度上均為優異。 [表3] 光擴散板 光擴散劑 全光線穿透率 擴散穿透率 霧度 [%] [%] [%] 實施例14 實施例7 87 74 85 比較例4 PMMA 真球狀粒子 85 65 76 由表3可知,使用本發明之含有表面有多數凹洞的球 19 320699 200930755 '狀樹脂粒子之光擴散劑的光擴散板,在全光線穿透率、擴 * 散穿透率、霧度上均為優異。 ^ 【圖式簡單說明】 , 第1圖係本發明中使用的球狀樹脂粒子的剖面圖之一 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粒子本身 2 凹洞部 0 3 被覆層 ❹ 20 320699

Claims (1)

  1. 200930755 > 七、申請專利範圍: • 1. 一種光擴散劑,含有在表面有多數凹洞的球狀樹脂粒 ^ 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劑,其中,球狀樹脂粒 t 子之體積平均粒子徑為0.1至50#11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擴散劑,其中,凹洞的 開口部之平均直徑為0. 01至3 # 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其 ® 中,球狀樹脂粒子為凹洞部與粒子本身為以不同樹脂所 構成的複合樹脂粒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其 中,球狀樹脂粒子為由芳香族乙烯聚合物與(甲基)丙烯 酸酯聚合物所構成之複合樹脂粒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擴散劑,其中,芳香族乙烯 聚合物為聚苯乙烯;(曱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為聚甲基丙 q 烯酸曱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其 中,球狀樹脂粒子為由不同種類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 物所構成之複合樹脂粒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擴散劑,其中,不同種類之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係為從具有碳數2至18烷基的 聚甲基丙烯酸烷酯中選擇之1種、以及聚曱基丙烯酸曱 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其 21 320699 200930755 ^ 中,球狀樹脂粒子為藉由種子分散聚合法而得之粒子。 • 10. —種光擴散薄膜,係藉由黏著劑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 、 至9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塗佈在薄膜狀樹脂上。 , 11. 一種光擴散薄片,係藉由黏著劑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 v 至9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劑塗佈在薄片狀樹脂上。 12. —種光擴散板,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 之光擴散劑混合分散在透明之基材樹脂中,並使之成形 者。 ❹ φ 22 320699
TW097139487A 2007-10-18 2008-10-15 Light diffusing agent TW2009307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1603 2007-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0755A true TW200930755A (en) 2009-07-16

Family

ID=4056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9487A TW200930755A (en) 2007-10-18 2008-10-15 Light diffusing ag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9051256A1 (zh)
KR (1) KR20100087102A (zh)
CN (1) CN101849201B (zh)
TW (1) TW200930755A (zh)
WO (1) WO20090512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3524B2 (ja) * 2009-09-28 2013-12-18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性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形体
CN102456809B (zh) * 2010-10-26 2015-09-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TWI586688B (zh) 2011-08-25 2017-06-11 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異形樹脂粒子及其製造方法與其用途
CN113061267B (zh) * 2021-04-08 2022-01-18 华南理工大学 可控性单分散各向异性凹槽四面体状胶体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3912890B (zh) * 2021-10-14 2022-12-27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CN114624921B (zh) * 2022-03-11 2023-08-01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板及含其的显示装置、量子点光学板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7244A (ja) * 1993-03-30 1994-10-11 Nippon Zeon Co Ltd ゴルフボール様高分子複合体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法
JP3384983B2 (ja) * 1999-08-27 2003-03-10 恵和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3861162B2 (ja) * 2000-12-15 2006-12-20 財団法人新産業創造研究機構 表面凹部を多数有する高分子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0353187C (zh) * 2004-03-29 2007-12-05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防眩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9201A (zh) 2010-09-29
KR20100087102A (ko) 2010-08-03
WO2009051256A1 (ja) 2009-04-23
CN101849201B (zh) 2013-05-08
JPWO2009051256A1 (ja)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02320B2 (ja) シリカ複合樹脂粒子、その製造方法
JP5065923B2 (ja) 光散乱組成物
TWI380056B (en) Optical sheets
WO2016104112A1 (ja) シート状透明成型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TW200930755A (en) Light diffusing agent
JP4695071B2 (ja) 光制御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TWI284662B (en) Transparent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hollow glass spheres
CZ2008476A3 (cs) Deska difuzéru svetla
CN102197323B (zh) 光扩散板及其用途
TW200923430A (en) Light diffusing articles
JP2006348208A (ja) 光拡散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光拡散性粘着シート
WO2007043847A1 (en) Antistatic light diffusion film
JP2007153959A (ja) 光拡散板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光拡散板
JP7134549B2 (ja)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084927A (ja) 光拡散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5281403A (ja)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0451B2 (ja) 光拡散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光拡散板
JP2010015129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帯電防止性光拡散板
JP2010181709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TWI407151B (zh) 光擴散板,包含彼之多層光擴散板,及降低透明樹脂總透光率之方法
JP2006243084A (ja) 光拡散板
JP2006312746A (ja) シリカ複合樹脂粒子の用途
KR20140079755A (ko) 아크릴계 미립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확산필름
KR100804061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의 백라이트유니트용 확산필름
JP2000169721A (ja) 光拡散性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