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5403A - Antireflection film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ntireflection film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5403A
TW200905403A TW097108142A TW97108142A TW200905403A TW 200905403 A TW200905403 A TW 200905403A TW 097108142 A TW097108142 A TW 097108142A TW 97108142 A TW97108142 A TW 97108142A TW 200905403 A TW200905403 A TW 2009054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roup
polymer
photoresis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8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88932B (zh
Inventor
Jun Hatakeyama
Kazumi Noda
Seiichiro Tachibana
Takeshi Kinsho
Tsutomu Ogihara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05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5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8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89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1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cover layers or intermediate layers, e.g. subb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antireflection means or light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e.g. anti-halation, contrast enhanc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20090540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爲有關半導體元件等之製造步 細加工之多層光阻膜的防反射膜材料,特 遠紫外線、KrF準分子雷射光(248nm ) 射光(193nm) ' F2 雷射光(157nm)
146nm) 、Ar2 雷射光(126nm)、軟 X 子束、X線等進行曝光之防反射膜材料。 關於使用其之微影蝕刻術於基板上形成圖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著LSI之高集積化與高速 型線路微細化之過程中,於使用目前被作 之使用光曝光之微影蝕刻術中,由光源之 質性的解析度已鄰近臨界點。 形成光阻圖型之際所使用之微影蝕刻 般使用水銀燈之g線(43 6nm )或i線( 源之光曝光受到廣泛之使用,但於更微細 使曝光光線短波長化之方法爲有效之方 64MbitDRAM力卩工方法之量產製程中,曝 3 65nm )已被短波長之KrF準分子雷射( 使用。但是,於更微細之加工技術(例: 0 _ 1 3 # m以下)中,被視爲必要之製造集 DRAM中’則需要更短波長之光源,特別 驟中,使用於微 別是適用於使用 、ArF準分子雷 、Kr2雷射光( 線、電子束、離 此外,本發明亦 型之方法。 度化,於尋求圖 爲常用技術使用 波長所產生之實 術用之光源,一 3 65nm )作爲光 化之製程中,則 法。因此,例如 光光源之i線( :248nm )所替代 如,加工尺寸爲 積度1G以上之 是使用ArF準分 200905403 子雷射(193 nm)之微影蝕刻術受到更深入之硏究。 又,隨著光阻薄膜化之進行,對於通常之有機防反射 膜亦要求具有較光阻爲更快蝕刻速度之材料,因而開發出 線性酚醛型至(甲基)丙烯酸型、甚至聚酯型與變更基礎 樹脂以提高蝕刻速度之有機防反射膜。 又,於Cr等之光罩基板上之曝光,顯影後之光阻圖 型中,於正型光阻(photoresist)之基板界面上常會形成 捲曲形狀等問題。其推測乃因曝光而於光阻中所發生之酸 ,擴散於Cr等之光罩基板而使基板附近之光阻中的酸濃 度降低所造成之結果。爲降低邊緣捲曲等情形,一般多使 用可降低基於酸所產生之去保護反應之活性能之保護基以 進行改善,但其效果並不十分充分。一般多使光阻與Cr 基板間使用有機膜時,即可有效地達成降低捲曲之效果。 光曝光之情形中,因必須具有防反射機能,一般於光罩圖 型之描繪中,因使用電子線(E B ),故並不特別需要使 用防反射之機能。必要之事項爲,使光阻中所發生之酸, 不致擴散至基板的優良阻斷酸之機能,與快速之蝕刻速度 等。 其中,目前已揭示有使用含有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作 爲重複單位之聚合物的光阻下層膜材料(專利文獻1)。 但,仍尋求一種具有更快蝕刻速度之有機膜。 [專利文獻1]特開2007- 1 7949號公報 【發明內容】 -7- 200905403 本發明即是鑒於上述情事所提提出者,即以提供一種 單層光阻製程及多層光阻製程用之防反射膜材料,其具有 快速之乾蝕刻速度,因此極適用於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 於蝕刻中防止上層光阻膜之膜削減或變質之防反射膜材料 ,及使用其之以微影蝕刻術於基板上形成圖型之方法爲目 的。 本發明即爲解決上述問題所提出者,其爲至少提供一 種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爲特徵 之防反射膜材料(請求項1 )。 【化2】
⑴ (式中’ R1爲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之伸烷基。R2 爲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之烷基,且至少被 1個以上之氟原子所取代,且尙可具有醚基、酯基、磺醯 胺基。R3、R4、R5分別獨立爲氫原子或酸不穩定基。〇 < (a-1) ^1.0' Ca-2) <1.0' 0< (a-1) + (a-2) ^ 1.0)。 由前述防反射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具有快速之 -8 - 200905403 乾蝕刻速度,其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可將上層光阻膜 之膜削減或光阻圖型之變形抑制至最小限度。又,R3、R5 爲氫原子之情形、上述重複單位爲具有α羥基甲基。又, R3、R5爲酸不穩定基之情形,經由酸而使R3、R5脫保護 所得之上述重複單位爲形成具有α羥基甲基之情形。α羥 基甲基因具有作爲交聯基之機能,故該情形中,可使上述 防反射膜形成具有高交聯密度之膜,而可阻斷上層光阻膜 或被加工基板所產生之物質移動,進而可得到防止邊緣捲 曲之良好光阻圖型。 該情形中,前述R2之烷基以直鏈狀或支鏈狀者爲佳 (請求項2 )。 如前所述般,R2爲不具有環狀構造之直鏈狀或支鏈 狀之基’故可使蝕刻速度更爲加速。其結果,於將此防反 射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可縮 短乾蝕刻之時間,而可更加減低上層光阻膜之膜削減或光 阻圖型之變形。 又’前述聚合物又以含有具有芳香族基之吸光基的重 複單位爲佳(請求項3 )。 芳香族基具有高度光吸收性,使用含有前述聚合物之 防反射膜材料時,可形成具有適當防反射機能之防反射膜 〇 上述防反射膜材料,以再含有有機溶劑、酸發生劑、 交聯劑中一個以上者爲佳(請求項4 )。 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爲再含有有機溶劑之材料時,可 200905403 使防反射膜材料之塗佈性再向上提升。又,上述防 材料,爲再含有酸發生劑、交聯劑之一個以上之材 經由塗佈於基板後之燒焙等,可促進防反射膜內之 應等。因此,使用由該些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作 下層膜時,可大幅降低與光阻上層膜間之互混狀態 大幅降低低分子成份擴散至光阻上層膜等。結果, 到具有良好之光阻圖型,而於基板上形成良好之圖 又,本發明爲有關使用微影蝕刻術於基板上形 之方法,其至少包含使用上述防反射膜材料於基板 防反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photoresist 使該光阻膜之圖型回路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顯影 述光阻膜上形成光阻圖型,將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 述防反射膜與前述基板進行蝕刻,於前述基板上形 爲特徵之圖型形成方法(請求項5)。 如此,經由於基板與光阻膜之間設置使用上述 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時,可於基板上形成良好 〇 又,本發明爲提供一種使用微影蝕刻術於基板 型之方法,其至少包含於基板上形成有機膜,於該 上形成含矽膜,於該含矽膜上使用上述防反射膜材 防反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光阻 型回路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顯影於前述光阻膜上 阻圖型,使用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蝕刻前述防反 前述含矽膜,以形成有該圖型之含矽膜作爲光罩触 反射膜 料時, 交聯反 爲光阻 ,而可 即可得 型。 成圖型 上形成 )膜, 以於前 以對前 成圖型 防反射 之圖型 形成圖 有機膜 料形成 膜之圖 形成光 射膜與 刻前述 -10- 200905403 有機膜’再鈾刻基板以於基板上形成圖型爲特徵之圖型形 成方法(請求項6 )。 經此方式’可於基板上形成有機膜及含砂膜,該含石夕 膜與阻膜之間設置使用上述防反射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 膜,再於基板上形成圖型亦可。 如以上説明,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包含具有上述 通式(1)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該重複單位,因具有 氟原子,與具有(2經基甲基或其取代基,故較通常之甲基 丙烯酸酯含有更多之氧原子,故蝕刻速度更爲快速。使用 該防反射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 ,於將顯影後之光阻圖型轉印於基板時之蝕刻,可於短時 間內即可完成,因而可將蝕刻中之光阻膜的膜削減或圖型 之變形抑制至最低限度。又,前述重複單位中之Ct羥基甲 基因具有作爲交聯基之機能,故可提高上述防反射膜之交 聯密度。將該防反射膜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可抑制酸 或胺由光阻膜向下層膜移動,因而可抑制物質由被加工基 板之底層所產生之移動,而提高其阻隔性。因此,可防止 光阻圖型所產生之邊緣捲曲現象。 其結果,可得到具有良好之光阻圖型,且可於基板上 形成良好之圖型。 以下,將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説明’但本發明並 不受其所限定。 光阻下層之防反射膜之蝕刻速度緩慢時’將會使顯 影後之光阻圖型轉印於基板時之蝕刻時間過長’而會使上 -11 - 200905403 層光阻膜產生膜削減或圖型之變形,而無法於基板上形成 良好之圖型。因此’光阻下層之防反射膜與上層之光阻膜 相比較時,需具有更快速之蝕刻速度。 加速蝕刻速度時,將碳密度降低爲重要之因素,防反 射膜材料之基礎聚合物由線性酚醛型至(甲基)丙烯酸型 、甚至聚酯型時,可提高氧之比例而降低碳之比例,進而 提高防反射膜之蝕刻速度。因此,極尋求一種具有更快速 之蝕刻速度的防反射膜。 因此’本發明者們,對於開發具有更快速蝕刻速度之 光阻下層膜用防反射膜材料進行更爲深入之硏究。 以往F2光阻於導入氟時,受到可提高波長1 5 7 n m中 透明性,但卻造成蝕刻耐性降低之指摘。基於此點,本發 明者們,推測經由導入氟之方式可提高防反射膜材料之蝕 刻速度。 又’並不限於防反射膜,作爲光阻下層膜時,重要者 爲必需提高交聯之效率。提高交聯效率時,除可防止與上 層之光阻膜所產生之互混,也具有可防止酸或胺物質由光 阻層向下層膜移動所造成之圖型形狀劣化之效果。 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提高交聯效率之效果,其如 特開2006- 1 45775號所揭示之內容般,被使用於負型光阻 〇 如上所述般,本發明者們得知,防反射膜材料若爲含 有至少由具有氟原子之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羥基被酸 不穩定基所取代之物作爲重複單位使用之聚合物的材料時 -12- 200905403 ,具有快速之蝕刻速度’且適合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且 可防止上層之光阻膜的圖型形狀之劣化,因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爲至少含有具有下述通 式(1)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爲特徵。 【化3】
⑴ (式中,R1爲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之伸烷基。R2 爲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之烷基,且至少被 1個以上之氟原子所取代,其尙具有醚基、酯基、磺醯胺 基亦可。R3、R4、R5分別獨立爲氫原子或酸不穩定基。〇 < (a-1) $1.0、〇客 “-2) <1.0、0< (a-1) + (a-2) ^1.0)。 前述防反射膜材料所形成之防反射膜,具有快速之乾 蝕刻速度’且適合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該情形時,因顯 影後之光阻圖型的轉印而加速光阻下層膜之乾蝕刻速度, 故可將乾蝕刻中之上層光阻膜的膜削減或光阻圖型之變形 抑制至最小程度。 -13- 200905403 又,R3、R5爲氫原子之情形中,上述重複單位爲具 有〇:羥基甲基者。又,R3、R5爲酸不穩定基之情形中, 因酸之不同,而使R3、R5脫保護使上述重複單位爲具有 〇:羥基甲基之情形。α羥基甲基因具有作爲交聯基之機能 ,故該情形中,可提高上述防反射膜之交聯密度。該防反 射膜於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可抑制酸或胺由光阻膜向 下層膜之移動,物質由被加工基板之底層所產生之移動, 進而提高阻隔性。因此,可防止光阻圖型形成捲曲之形狀 〇 其結果,可得到良好之光阻圖型,於基板可形成良好 之圖型。 上述通式(1)中,R2之烷基以直鏈狀或支鏈狀者爲 佳。 經此方式,R2不具有環狀構造,而爲直鏈狀或支鏈 狀,故鈾刻速度可更爲增大。因此,使用該防反射膜材料 以形成光阻下層膜時,可縮短顯影後光阻圖型之轉印時間 ,而可更抑制上層光阻膜之膜削減或光阻圖型之變形。其 結果,可得到更精密之光阻圖型,而於基板上形成更精密 之圖型。 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的合成方 法並未有特別限定,其可使用一般固定之方法進行。例如 ,特開2004-2694 1 2號所示般,使丙烯酸酯與醛反應而製 得α羥基甲基丙烯酸指等。 可製得上述通式(1)中之重複單位(a-ι)之單體, -14- 200905403 並未有特別限定,例如下述之例示等。 【化4】
-15- 200905403 (式中,R3、R4具有與上述相同之內容。) 可製得上述通式(1 )中之重複單位(a-2 )之單體, 並未有特別之限定,例如可爲下述所例示之內容。 【化5】
广OR5 < 〇 厂OR5 o 厂OR5 〇 °\ ^cf2 f2c—cf2h f2c—CF: ^-CF2 F2C—CFi 11 Γ k2c—cf2 \ I7_ τι* _r-t? CFjH CF3 F2C—CF3 OR5
O
FjC-CFj (式中,R5具有與上述相同之內容。) 可製得上述通式(1 )所示重複單位(a-1 ) 、 ( a-2 )之單體,例如被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羥基所取代之 單體,羥基之氫原子於聚合時可被乙醯基或甲醯基、三甲 基乙醯基、縮醛基、碳數爲4〜16之3級烷基、三甲基矽 -16-
% FjC—CF2 FjC—CF2 CF3 200905403 烷基等所取代亦可’或於聚合後經由脫保護而形成羥基亦 可。 又,上述通式(〗)之重複單位(a-1) 、 (a-2)中 ,羥基爲酸不穩定基所取代者亦可。 被酸不穩定基所取代時,可提高其疎水性,而使六氟 醇基於膜之表面方向積極地進行配向。酸不穩定基可經由 酸之交聯而脫保護,經由變換爲親水性較高之六氟醇基而 可提高與光阻之密著性’進而可防止顯影後於防反射膜上 發生殘渣(blob)缺陷等。 其中,於上述通式(1)中’^^、^、以所示酸不穩 疋基可選自各種酸不穩定基’其可爲相同或相異,例如下 述式(AL-10 ) 、( AL-丨丨)所示基、下述式(AL_12 )所 不fe數4〜40之3級院基、碳數4〜20之_基院基等。 -17- 200905403 【化6】 (AL-10) R52 C一 0—R54 (AL-11) R53 -C"~~~RR56 57 (AL-12) 式(AL-10) 、(AL-11)中 ’ R”、r54 爲碳數 i 〜4〇 ’特別是1〜2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等一價烴 基,其可含有氧、硫、氮、氟等雜原子。R5 2、R5 3爲氫原 子、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等一價烴 基,其可含有氧、硫、氮、氟等之雜原子,a5爲0〜10 之整數。R52與R53、R52與R54、R53與R54爲各自鍵結並 與其結合之碳原子或碳原子與氧原子共同形成碳數3〜20 ,特別是4〜1 6之環亦可。 R55、R56、R57各自爲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 -18- 200905403 或環狀之烷基等一價烴基,其可含有氧、硫、氮、氟等雜 原子。或,R55與R56、R55與R57、R56與R57爲各自鍵結 並與其鍵結之碳原子共同形成碳數3〜20,特別是4〜16 之環。 式(AL-1 0 )所示化合物以具體之例示表示時,例如 tert —丁氧鑛基、tert— 丁氧羰甲基、tert—戊氧羰基、 tert —戊氧羰甲基、1 一乙氧乙氧羰甲基、2—四氫吡喃氧 羰甲基、2 -四氫呋喃氧羰甲基等,或下述通式(AL-10 )-1〜(AL-10 ) -10所示取代基等。 200905403 【化7】 R你 nSS RS» tr 〆 ,(CH2)-sY〇slrS« 0 i58 〆 (CH2)a5y〇>^^R59 m - (AL-IO)-l (AL-l(>)-2 (AL-10)-3
- η - ' R,» RS9 ' ,(CH2)a5 1 it » R59 o 〆 rsn (C,,^r°^LR5« 0 〆 (A L-10)-7 (AL-l〇)-8 (AL-l())-9
(AL-10)-10 式(AL-10) -1〜(AL-10) -10中,R58爲相同或相 異之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碳數6 〜20之芳基,又爲碳數7〜20之芳烷基。R5 9爲氫原子或 爲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R6()爲碳 數6〜2〇之芳基,或爲碳數7〜20之芳院基。a5具有與 上述相同之內容。 前述式(A L -1 1 )所示縮醛化合物例如(A L -1 1 ) 1〜 -20- 200905403 (AL-l 1 ) -34所例示者 【化8】
——ch2—o—ch3 (AL-l 1Η —CH2-〇-(CH2)3-CH3 (AL-l 1)-4 〒H3 —-CH-O—CH3 (AL-l 1)-7 —ch2-o-ch2-ch3 (AL-l 1)-2
Clh —Cll2-〇—CH-CH3 (AL-l 1)-5 ch3
I ch2 —-CII-O—ch3 (AL-11)-» —CH2-〇-(CH2)2-CH3 (AL-l 1)-3 ^H3 —CHz-〇—C—CHj CH3 (AH 1)-6 (^Η2)2 ——CH—0—CH3 (AL-l 1)-9
3 2 I π Η H _c—c
I 一 T n- c-1 _ ^ 9(A •4 0 I H2 c Γ o (AL-l 1)-14 CH,
I —ch-o-ch2-ch3 (AL-11)-10 丫 H3 ——CH-〇-(CH2)2-CH3 (AL-1IH3 CM—CH3
I —ch-o-ch2-ch3 (AL-11)-12 CH, I ' CH-CH3 —CH-〇-(CH2)2-Cll3 (AL-l 1)-15 -21 - 200905403 【化9】 CH3 —c-o-ch3 CH. CH3 I —C-0-CH2-CH3 ch3 (AL-l 1)-19 (A 7 -ch2-〇hQ> _CH2_0^〇 (A L-11 )-20 (AL-l 1)-21
ch2-o iAL-11V23 _/〇 —CH2 一 〇
(AL-l 1)-26
(AL-1D-27 (AL> 11)-24 (AL-l 1)-25 —ch2-o
(AHl)-29 (AL-l 1)-30
(AL-l 1)-31 (AL-l 1)-28
又,通式(AL-l la )或(AL-l lb )所示之酸不穩定 基可使基礎樹脂於分子間或分子內產生交聯亦可。 -22- 200905403 【化1 ο】
c5 (AL-lla) rm C-^O-R^-^O-A—_O-fR^^o) R62 R61
C
0——R63、
(AL-Ub) 上述式中,R61、R62爲氫原子,又爲碳數 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或,R61與R62 鍵結之碳原子共同形成環亦可,形成環之際, 碳數1〜8之直鏈狀或支鏈狀之伸烷基。R63爲 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b 5、d 5爲 ,較佳爲〇或1〜5之整數,c5爲1〜7之整 c5 + l )價之碳數1〜50之脂肪族或脂環式飽和 族烴基或雜環基,該些基可介有0、S、N等 與其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份被羥基、羧 氟原子所取代亦可。B爲-C0-0-、-NHC0-0-或 〇 該情形中,較佳時之A爲2〜4價之碳數 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烷三基、烷四 〜30之伸芳基,該些基中可介有〇、S、N等 與其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份被羥基、羧 1〜8之直 鍵結並與其 R61、R62 爲 碳數1〜10 0或1〜1 〇 數。A爲( 烴基、芳香 雜原子,或 基、羰基或 5 -NHC0NH- 1〜20之直 基、碳數6 雜原子,或 基、醯基或 -23- 200905403 鹵素原子所取代亦可。又,C 5較佳爲1〜3之I 通式(AL-lla) 、(AL-llb)所示交聯 具體而言例如下述式(AL-11) -35〜(AL-11 容。 【化1 1】 CH3 CH3 -ch-o-ch2ch2-o-ch- -CH-0—( )—-O-CH- CH3 -CII-O-CH2CII2CII2CH2-O-CH- 姜數。 级縮醛基, )-42之內 ?H3 <j:H3 -CH-0-CH2CU2〇CH2CH2〇CH2CH2-0-CH. 〒h3 -ch-o-ch2ch2o
<fH3 och2ch2-o-ch- -ch-o-ch2ch2o
o ^och2ch2-o-ch- (AL-11)-35 (AL-11)-36 (AL·! 1)-37 (Al^l 1)-38 (AL-11)-39 (A L·丨 1)-40 CH-0-CH2CH20
ch2ch2-o-ch- och2ch2-o-ch- iH3 -CH-0-CH2CH20—
CH
CH
<fH3 CH2CH2-O-CH- (AL-11)-41 (AL-11)-42 -24- 200905403 其次,前述 —丁基、三乙基 冰片烷基、1 一 等,或下述通式 式(AL-1 2 )所示之3級烷基,例如 二價碳(triethylcarbyl)基、1 一乙 戸基環己基、1 一乙基環戊基、tert — (AL-1 2 ) -1 〜(AL-1 2 ) - 1 6 等。 tert 基降 戊基 -25- 200905403 【化1 2】
(AL-t2)-6 (AL-12)-7
(AL-12)-8
(AL·! 2)-10 (AL-12)-11 (AL-12)-12 (AL-12)-13 (A L-12)-14
(AL-12)-15 (AL-12)-16 上述式中,R64爲相同或相異之碳數1〜8之直鏈狀、 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碳數6〜20之芳基、或爲碳數7〜 -26- 200905403 20之芳烷基。R65、R67爲氫原子或爲碳數ι 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R66爲碳數6〜20 爲碳數7〜20之芳烷基。 又,如下述式(AL-12) -17、 (AL-12) ,可含有2價以上之伸烷基、或伸芳基之R6: 物之分子內或分子間產生交聯亦可》式(AL-: AL-12 ) -18之R64係與前述內容相同般,r68 2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或伸 含有氧原子或硫原子、氮原子等雜原子。b6 Μ 數。 【化1 3】 i 20之直鏈 之芳基、或 -1 8所示般 1,而於聚合 .2 ) _ 1 7、( 爲碳數1〜 芳基,其可 丨1〜3之整
(AL-12H7 (AL-12)-i8 又,R64、R65、R66、R67可含有氧、氮、 亦可,具體而言,例如下述式(AL-13) -1〜 所示者。 硫等雜原子 (AL-1 3 ) -7 -27- 200905403 【化1 4】
(A L-13)-6 (A L-13)-7 一 (CH2)4OH — (CH2)20{CH2)3CH3 (AL-13)-t (AL-13)-2
—(CH2)20(CH2)2〇H — (CH2)ft〇H (AL-13)-4 (AL-13)-5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爲含有具有上述通式(1 )所 示氟原子之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羥基被取代之重複單 位爲必要單位之聚合物,爲使該聚合物之交聯效率更爲增 加時,可使其含有具有環氧基、環氧丙烷基(oxetanyl ) 、羥基、羧基等之重複單位b亦可。可製得該重複單位b 之單體,具體而言例如下述所例示之內容。 -28- 200905403 【化1 5】
爲賦予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防反射機能,可使前述 聚合物再含有具有芳香族基之吸光基的重複單位爲佳。芳 -29- 200905403 香族基具有高度光吸收性,使用含有前述聚合物之防反射 膜材料時,可形成具有適當防反射機能之防反射膜。 可製得該些光吸收性之重複單位C之單體,具體而言 例如下述之例示。 200905403 ί化1 6】
本發明之聚合物,其他爲提高與光阻之密著性或防止 -31 - 200905403 酸或胺由光阻所產生之擴散移動時,可具有重複單位d。 可製得該重複單位d之單體,例如作爲光阻之密著性基使 用之具有羥基、內酯環、酯基、醚基、氰基、酸酐之單體 ,具體而言例如下述之例示。又,下述內容中,又以具有 7 -氧雜降冰片院作爲部分構造之重複單位之情形中’可 經由酸與熱使7 -氧雜降冰片院環開環交聯。 -32- 200905403
-33- 200905403
-34- 200905403 其中’上述重複單位a〜d之比例較佳爲,〇< (a-l )$1.0、OS (a-2) <1.0、0< (a-1) + (a-2) S1.0、 0.8' 0.8' 0.8' 0.05^b+c+d^〇.9 ;更佳爲 〇< (a-l) $0.9、〇$ (a-2) $0.9、0.1S (a- 1) + ( a-2 ) $0.9、〇Sbg〇7、〇scSO-7、OSd^O.7 、0.1Sb+c+dS0.9;最佳爲 〇< (a-l) $0.8、(a. 2) $0.8、0.15S (a-l) + (a_2) g〇.8、〇SbS〇.6、〇 gcS0.6、OgdgO.6、0.2gb+c+d$0.8。 又,以(a-l) + (a-2) + b+ c+ d= l 者爲較佳,( a-l
+ b + c + d = 係指含有重複單位(a-l ) 、 (a - 2 ) 、b、c、 複單位(a-l )、( 複單位之合計量爲 d之高分子化合物(共聚合物)中,重 a-2 ) 、b、e、d之合計量相對於全重 100莫耳%之意。 合成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所含有之共聚合物之方法 中,其中1個方法爲,於含有具有氟之^羥基甲基丙烯酸 醋與具有吸光基之燃煙單體之有機溶劑中,加入自由基引 發劑或陽離子聚合引發劑後進行加熱聚合而得。含有羥基 之單體中之羥基被乙醯基所取 於有機溶劑中進行鹼水解’而 使用之有機溶劑’例如甲苯、 二噁烷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 代’使所得之高分子化合物 使乙醯基脫保護。聚合時所 苯、四氫呋喃、二乙基醚、 ’例如2,2’一偶氮二異丁腈 (AIBN ) 2,2 ’ —偶氮―
二甲基 2,2 -偶氮—(2 -甲基丙酸酯)、苯醯過氧化物、月桂醯 過氧化物等’較佳者爲加熱至5〇〜8〇t後進行聚合。陽 -35- 200905403 離子聚合引發劑,例如硫酸、磷酸、鹽酸、硝酸、次氯酸 (Hypochlorous acid)、三氯乙酸、二氟乙酸、甲院擴酸 、三氟甲烷磺酸、樟腦烷磺酸、甲苯磺酸等之酸、BF3、 A1C13、TiCl4、SnCl4 等之福克反應(Friedel-Crafts reaction)觸媒以外,也可使用12、(C6H5)3CC1等容易生 成陽離子之物質。 反應時間爲2〜1 〇〇小時,較佳爲5〜20小時。鹼水 解時之鹼,可使用氨水、三乙基胺等。又’反應溫度爲-20〜l〇〇°C,較佳爲0〜60 °C,反應時間爲〇.2〜1〇〇小時 ,較佳爲〇 . 5〜2 0小時。 本發明之係共聚合物之凝膠滲透色層分析法(GPC ) 之聚苯乙烯換算質量平均分子量以1,500〜200,000之範 圍爲佳,更佳者爲2,000〜100,000之範圍。分子量分布 並未有特別限制,經由分隔可去除低分子體及高分子體, 亦可降低分散度,也可將分子量、分散度相異之2個以上 之通式(1 )之聚合物混合,或將組成比相異之2種以上 之通式(1)的聚合物混合亦可。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用基礎樹脂,以含有具有氟之 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羥基被取代之重複單位的聚合物 爲特徵,其亦可與其他聚合物摻合。 例如’於不發生空洞之前提下埋入孔洞之方法,例如 使用玻璃移轉點較低之聚合物’於較交聯溫度爲更低之溫 度下,通以熱流將樹脂埋入孔洞底部之方法等(例如,特 開2 000-2 94 5 04號公報)。玻璃移轉點較低之聚合物,特 -36- 200905403 別是玻璃移轉點爲180°C以下,即loo〜170°C之聚合物, 例如丙烯酸衍生物、乙烯醇、乙烯醚類、烯丙基醚類、苯 乙烯衍生物、烯丙基苯衍生物、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 烴類所選出之1種或2種以上之共聚合聚合物,岐化開環 聚合等所得之聚合物、酚醛樹脂、二環戊二烯樹脂、酹類 之低核體、環糊精類、膽酸等膽固醇類、單糖類、多糖類 、杯芳烴(Calixarene )類、富勒烯(fullerene )類與本 發明之聚合物摻合時可降低玻璃移轉點,而提高通孔( via hole )之埋入特性。 又,上述防反射膜材料以再含有一個以上由有機溶劑 、酸發生劑、交聯劑中所選出者爲佳。 光阻下層膜所要求之性能之一爲不與光阻上層膜產生 互混(intermixing )現象’不使低分子成份擴散至光阻上 層膜等(例如,「Proc_ SPIE vol.2195、p225-229 ( 1994 )」)。爲防止即述情形’一般而言,多採用於基板上以 旋轉塗佈法等形成光阻下層膜後,經燒焙進行熱交聯等方 法。如此,爲使光阻下層膜產生交聯,而可適用作爲光阻 下層膜使用之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可添加交聯劑,或 於上述本發明之聚合物中導入具有交聯性之取代基的重複 單位亦可。 本發明可使用之添加型之交聯劑的具體例,例如由經 甲基、烷氧甲基、醯氧甲基所選出之至少一個之基所取代 之二聚氰胺化合物、胍胺化合物、甘脲化合物或脲化合物 、環氧化合物、異氰酸酯化合物、疊氮化合物、烯醚基等 -37- 200905403 含有雙重鍵結之化合物等。將其作爲添加劑使用亦可,或 將其以支鏈基導入聚合物支鏈亦可。又,含羥基之化合物 亦可作爲交聯劑使用。 前述交聯劑之具體例中,再以環氧化合物作例示時, 三(2,3 —環氧丙基)三聚異氰酸酯、三羥甲基甲烷三縮 水甘油醚、三羥曱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三羥乙基乙烷三 縮水甘油醚等例示。三聚氰胺化合物作爲具體之例示時 ’例如六羥甲基三聚氰胺、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六羥甲 基三聚氰胺之1〜6個的羥甲基被甲氧甲基化所得之化合 物或其混合物,六甲氧乙基三聚氰胺、六醯氧甲基三聚氰 胺、六羥甲基三聚氰胺之羥甲基的1〜6個被醯氧甲基化 所得之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等。胍胺化合物例如,四羥甲基 胍胺、四甲氧甲基胍胺、四羥甲基胍胺之1〜4個羥甲基 被甲氧甲基化所得之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四甲氧乙基胍胺 、四醯氧基胍胺、四羥甲基胍胺之1〜4個羥甲基被醯氧 甲基化之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等。甘脲化合物例如,四羥甲 基甘脲、四甲氧基甘脲、四甲氧甲基甘脲、四羥甲基甘脲 之羥甲基的1〜4個被甲氧甲基化所得之化合物,或其混 合物’四羥甲基甘脲之羥甲基的1〜4個被醯氧甲基化所 得之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等。脲化合物例如四羥甲基脲、四 甲氧甲基脲、四經甲基脲之1〜4個羥甲基被甲氧甲基化 所得之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四甲氧乙基脲等。 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甲苯撐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 二異氰酸酯、六甲基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等, -38- 200905403 疊氮化合物例如1,1’ 一聯苯基一 4,4’一雙疊氮、4,4’ 甲基雙疊氮、4,4’ -氧代雙疊氮等。 含烯醚基之化合物,例如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 醇二乙烯基醚、1 ,2 -丙烷二醇二乙烯基醚、1,4 一丁 醇二乙烯基醚、四甲撐二醇二乙烯基醚、新戊基二醇 烯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己烷二醇二乙烯 、1,4 一環己烷二醇二乙烯基醚、季戊四醇三乙烯基 季戊四醇四乙烯基醚、山梨糖醇四乙烯基醚、山梨糖 乙烯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所含之聚合物,例如具有 (1 )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的羥基被縮水甘油基所 之情形中,添加含羥基之化合物爲有效者。特別是分 含有2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爲佳。含羥基之化合物例 萘酚線性酚醛、m -及p -甲酚線性酚醛、萘酚一二 二烯線性酚醛、m -及p -甲酚一二環戊二烯線性酚 4,8 -雙(羥基甲基)三環〔5.2.1 ·02,6〕一癸烷、季 醇、1,2,6—己烷三醇、4,4’,4” —亞甲基三環己醇、4, 〔1一 〔4— 〔1— (4 一羥基環己基)一1—甲基乙基 基〕亞乙基〕雙環己醇、〔1,1’ 一二環己基〕—4,4’ 醇、甲撐雙環己醇、十氫萘一 2,6—二醇、〔1,1’ 一二 基〕一 3,3’,4,4’ —四羥基等之含醇基化合物,雙酚、 雙酚、2,2’ 一甲撐雙〔4 一甲基酚〕、4,4’ 一亞甲基一 2,6 —二甲基酚〕、4,4’一 (1 一甲基一亞乙基)雙〔2 基酚〕、4,4’ —環亞己基雙酚、4,4’— ( 1,3 —二甲基 -亞 乙二 烷二 二乙 基醚 醚、 醇五 通式 取代 子內 如, 環戊 醛、 戊四 4,一 〕苯 甲撐 雙〔 一甲 亞丁 -39- 200905403 基)雙酚、4,4’一 (1 一甲基亞乙基)雙〔2,6—二甲基酚 〕、4,4’ 一氧代雙酚、4,4’一甲撐雙酚、雙(4 一羥基苯基 )甲酮、4,4’一甲撐雙〔2_甲基酚〕、4,4’ 一 〔 1,4 —伸 苯基雙(1—甲基亞乙基)〕雙酚、4,4’ 一 (1,2 -乙烷二 基)雙酚、4,4’—(二乙基矽烷基)雙酚、4,4’— 〔2,2,2 —三氟一1一 (三氟甲基)亞乙基〕雙酚、4,4’,4” _亞甲 基三酚、4,4’ 一 〔1一 (4 一羥基苯基)一1 一甲基乙基〕 苯基〕亞乙基〕雙酚、2,6 —雙〔(2 —羥基一 5 —甲基苯 基)甲基〕—4 -甲基酚、4,4’,4”-亞乙基三〔2 —甲基酚 〕、4,4’,4” —亞乙基三酚、4,6 —雙〔(4 —羥基苯基)甲 基〕1,3 -苯二醇、4,4’一 〔 (3,4 一二羥基苯基)甲撐〕 雙〔2 —甲基酚〕、4,4’,4”,4”’一 (1,2—乙烷二亞基)四 酚、4,4’,4”,4”’ —乙烷二亞基)四〔2-甲基酚〕、2,2’一 甲撐雙〔6— 〔 (2 —羥基一 5—甲基苯基)甲基〕一4 一甲 基酚〕、4,4’,4”,4”’ 一 (1,4 一苯撐二次甲基)四酚、 2,4,6—三(4 一羥基苯基甲基)1,3-苯二醇、2,4’,4” 一亞 甲基三酚、4,4’,4”’ 一 (3 -甲基—1 一丙烷基一 3 —亞基) 三酚、2,6 —雙〔(4 一羥基—3 -氟苯基)甲基〕一 4 一氟 基酉分、2,6-雙〔4一經基一 3—氟苯基〕甲基〕—4一氟基 酚、3,6 —雙〔(3,5 —二甲基一 4一羥基苯基)甲基〕1,2 —苯二醇、4,6 —雙〔(3,5 -二甲基—4 —羥基苯基)甲 基〕1,3 —苯二醇、p—甲基杯〔4〕烴、2,2’一甲撐雙〔6 一 〔(2,5/3,6—二甲基一 4/2—羥基苯基)甲基〕一 4—甲 基酚、2,2’ 一甲撐雙〔6— 〔 (3,5—二甲基-4 一羥基苯基 -40- 200905403 )甲基〕~4—甲基酚、4,4,,4,,,4,,,一四〔(1一甲基亞乙 基)雙(1,4 —環亞己基)〕酚、6,6,一甲撐雙〔4一(4一 羥基苯基甲基)—1,2,3—苯三醇、3,3,,5,5, 一四〔(5-甲基—2—羥基苯基)甲基〕一〔’一聯苯基)一4,4, 一二醇〕等之酚低核體。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中,交聯劑之添加量,相對於 基礎聚合物(全樹脂分)1 〇 〇份(質量份,以下相同)以 5〜5 0份爲佳,特別是以i 〇〜4 〇份爲佳。5份以上時,可 大幅降低與光阻膜發生互混之疑慮,5 0份以下時,可抑 制防反射效果之降低,交聯後之膜發生裂痕等之疑慮。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中,爲促進使用熱等之交聯反 應時’可添加酸發生劑等。酸發生劑可分爲熱分解而發生 酸之酸產生劑,或經由光照射而發生酸之酸產生劑,其任 一者皆可添加。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所使用之酸發生劑,例如 i. 下述通式(Pla-1) 、 (Pla-2) 、(Pla-3)或( P 1 b )之鑰鹽、 ii. 下述通式(P2 )之重氮甲烷衍生物、 iii_下述通式(P3 )之乙二肟衍生物、 iv_下述通式(P4 )之雙颯衍生物、 V.下述通式(P5 )之N-羥基醯亞胺化合物之磺酸 酯、 v i. /3 —酮購酸衍生物、 v i i ·二楓衍生物、 -41 - 200905403 viii. 硝基苄磺酸酯衍生物、 ix. 磺酸酯衍生物 1^101 c K- (Pla-2) 等。 【化1 9】
Rl»lb ic (Plii-1)
Rlt,u*
Rim»i一—R*0lf K rIWr (Pla-3) (式中’ R1Qla、R1Qlb、R1QIe分別爲碳數1〜12之直鏈狀 、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 '烯基、酮基烷基或酮基烯基、碳 數6〜20之芳基、或爲碳數7〜12之芳烷基或芳基酮基烷 基,該些基之氫原子的一部份或全部可被烷氧基等所取代 亦可。又,!^^與RlQle可形成環,形成環之際,Rl(nb、 R1C)1<:分別爲碳數1〜6之伸烷基。κ ·爲非親核性對向離 子。R⑷ d、尺⑷。、R…f、R⑴g 爲 Rl(na、Rl(nb、Rl〇lc 加 上氫原子所得者。尺1<31(1與R1Gle、Ri()id粗Rl01e組R101f 可形成環’形成環之際,111()1<1與R101e& R101d與R101e與 R1(nf爲碳數3〜10之伸烷基,或圖中之氮原子存在於環 中之雜芳香族環。) 上述 R 1。1 a、R 1。1 b、R 1。1 c、R 1 0 1 d、R 1。1 e、R1。1 f、 R1(ng爲相互爲相同或相異皆可,具體而言,烷基例如甲 基、乙基、丙基、異丙基、n_ 丁基、丁基、tert_ 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 基、環丙基甲基、甲基環己基 '環己基甲基、降冰片 -42- 200905403 院基、金剛院基等。燦基例如,乙稀基、稀丙基、丙稀基 、丁烯基、己烯基、環己烯基等。酮基烷基例如,2—酮 基環戊基、2—酮基環己基等,2—酮基丙基、2 —環戊基 一 2 —酮基乙基、2 —環己基一2 —酮基乙基、2— (4 —甲 基環己基)一 2 -酮基乙基等。酮基儲基例如2—酮基一 4 —環己嫌基、2 -嗣基一 4 -丙嫌基等。芳基例如苯基、萘 基等’ P—甲氧苯基、m —甲氧苯基、〇 —甲氧苯基、乙氧 苯基、p— tert— 丁氧苯基、m - tert— 丁氧苯基等之烷氧 苯基,2-甲基苯基、3 -甲基苯基、4 —甲基苯基、乙基 苯基、4一 tert— 丁基苯基、4一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等 之烷基苯基、甲基萘基、乙基萘基等之烷基萘基,甲氧萘 基、乙氧萘基等之烷氧萘基,二甲基萘基、二乙基萘基等 之二烷基萘基,二甲氧萘基、二乙氧萘基等之二烷氧萘基 等。芳烷基例如苄基、苯基乙基、苯乙基等。芳基酮基烷 基例如2 —苯基一 2-酮基乙基、2—(1—萘基)-2-酮 基乙基、2-(2 —萘基)—2-酮基乙基等之2—芳基—2 -酮基乙基等。K_之非親核性對向離子中之氯化物離子、 溴化物離子等之鹵化物離子、三氟甲基磺酸酯、1,1 ,1 一 三氟乙烷磺酸酯、九氟丁烷磺酸酯等氟烷基磺酸酯、甲苯 磺酸酯、苯磺酸酯、4 一氟苯基磺酸酯、1,2,3,4,5-五氟 苯基磺酸酯等芳基磺酸酯、甲磺醯酯、丁烷磺酸酯等烷基 磺酸酯、雙(三氟甲基)醯亞胺、雙(全氟乙基磺醯基) 醯亞胺、雙(全氟丁基磺醯基)醯亞胺等醯亞胺酸、三( 三氟甲基磺醯基)甲基金屬、三(全氟乙基磺醯基)甲基 -43- 200905403 金屬等甲基金屬酸,其他如下述通 氟取代之磺酸酯、(K-2)所示之< 之磺酸酯等。 【化2 〇】 R102 〇 )—F2C-S03· f3c R103 F2C-F2C—S〇3 通式(K-l)中,R1Q2爲氫原子 狀、支鏈狀、環狀之烷基、醯基、碳 數6〜20之芳基、芳氧基。通式(. 子、碳數1〜20之直鏈狀、支鏈狀 〜20之稀基、碳數6〜20之芳基。 % K·之非親核性對向離子,因a fi 具有較高之酸強度,且可提高交聯反 者。 又,R101d、R101e、RlOlf、Rl〇lg 環中之雜芳香族環,其例如咪唑衍ί 甲基咪唑、4一甲基—2—苯基咪唑_ 式(Κ-1 )所示β位被 :、#位被氟取代所得 (Κ-1) (Κ-2) 、碳數 1〜20之直鏈 _數2〜20之烯基、碳 κ_2)中,rim爲氫原 、環狀之烷基、碳數2 【被氟所取代之磺酸酯 i應速度故爲最佳使用 爲式中之氮原子位於 £物(例如咪唑、4 一 F )、吡唑衍生物、呋 -44- 200905403 咱衍生物、吡咯啉衍生物(例如吡咯啉、2 —甲基一 1 -吡 咯啉等)、吡咯烷衍生物(例如毗略烷、N -甲基吡咯烷 、吡咯烷酮、N -甲基吡咯烷酮等)、咪唑啉( imidazoline)衍生物、咪哩 B定(Imidazolidine)衍生物、 吡啶衍生物(例如吡啶、甲基吡啶、乙基吡啶、丙基吡啶 、丁基吡啶、4 一 ( 1 一丁基戊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 甲基吡啶、三乙基吡啶、苯基吡啶、3 —甲基一 2 —苯基吡 啶、4 一 tert — 丁基吡啶、二苯基吡啶、苄基吡啶、甲氧吡 啶、丁氧吡啶、二甲氧吡啶、1 一甲基一 2 —吡啶酮、4 一 吡略烷酮吡啶、1 一甲基一 4 —苯基吡啶、2 -( 1 一乙基丙 基)吡啶、胺基吡啶、二甲基胺基吡啶等)、噠嗪衍生物 、嘧啶衍生物、吡嗪衍生物、耻唑啉衍生物、吡唑啶衍生 物、六氫吡啶衍生物、六氫吡嗪衍生物、嗎啉衍生物、吲 哚衍生物、異吲哚衍生物、1 Η -吲唑衍生物、吲哚啉衍 生物、喹啉衍生物(例如喹啉、3 —喹啉腈等)、異喹啉 衍生物、噌啉(cinnoline )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喹喔 啉衍生物、酞嗪衍生物、嘌呤衍生物、蝶啶衍生物、咔唑 (carbazole )衍生物、菲啶衍生物、吖啶衍生物、吩嗪衍 生物、1, 1 0 -菲繞啉衍生物、腺嘌呤衍生物、腺苷衍生物 、鳥嘌呤衍生物、鳥苷衍生物、尿嘧啶衍生物、尿苷衍生 物等。 (Pla-Ι)與(Pla-2)兼具有光酸發生劑、熱酸發生 劑二者之效果’ (P 1 a-3 )具有熱酸發生劑之作用。 -45- 200905403 【化2 1】
R 102b
RllWi»_g+.R103—s+一^
K K (Plb) (式中,R1G2a、R1G2b分別爲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 或環狀之烷基。R1()3爲碳數1〜1〇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 狀之伸烷基。R1Q4a、R1G4b分別爲碳數3〜7之2—酮基烷 « 0 K'表示非親核性對向離子)。 上述R1G2a、RIG2b之烷基’具體而言,例如甲基、乙 基、丙基、異丙基、N— 丁基、sec— 丁基、tert — 丁基、 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環戊基、環己基、環丙基甲基 、4一甲基環己基、環己基甲基等。RlG3之伸烷基例如甲 撐基、乙撐基、丙撐基、丁撐基、戊撐基、己撐基、庚撐 基、半撐基、壬擦基、1,4 一環己撐基、ι,2 一環己撐基、 L 3 —環戊撐基、1,4 一環辛撐基、1,4 一環己烷二甲撐基等 。:R1G4a、RM4b之2_酮基烷基,例如2_酮基丙基、2_ 酮基環戊基、2 -酮基環己基、2—酮基環庚基等。κ-例如 與式(Pla-1) 、 (Pla-2)及(Pla_3)所説明之內容爲 相同之內容。 (Pla-1) 、 (Pla-2) 、 (Pla_3)或(pib)之鑰鹽 中’ (Pla_1) 、 (Pla-2) 、 (Plb)可經由光或熱而發 -46- 200905403 生酸,(P 1 a - 3 )可經由熱而發生酸。(P 1 a - 1 ) 、 ( P 1 a _ 2) 、 (Pla-3)或(Plb)之鑰鹽中,又以(Pla-3)爲最 佳使用者。 【化2 2】 n2
II R105—S〇2-C—S〇2-R106 (P2) (式中,R1Q5、R1Q6爲碳數1〜12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 狀之烷基或鹵化烷基、碳數6〜20之芳基或鹵化芳基、或 爲碳數7〜12之芳烷基)。 R1Q5、R1Q6之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 、N — 丁基、sec — 丁基、tert- 丁基、戊基、己基、庚基 、辛基、正戊基(amyl )、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降 冰片烷基、金剛烷基等。鹵化烷基例如三氟甲基、1,1 , 1 一三氟乙基、1,1,1 一三氯乙基、九氟丁基等。芳基例如 苯基、P—甲氧苯基、m—甲氧苯基、〇—甲氧苯基、乙氧 苯基、p — tert-丁氧苯基、m - tert — 丁氧苯基等之院氧 苯基,2—甲基苯基、3 —甲基苯基、4 一甲基苯基、乙基 苯基、4一 tert — 丁基苯基、4 一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等 之烷基苯基等。鹵化芳基例如氟苯基、氯苯基、1,2,3,4,5 一五氟苯基等。芳烷基例如苄基、苯乙基等。 -47- 200905403 【化2 3】 108 j^l()9
Rm5S02 - 〇-N=U=N - 0-S02 - (P3) (式中’ R1Q7、R1Q8、R1()9爲碳數1〜12之直鏈狀 狀或環狀之院基或鹵化院基、碳數6〜20之芳基或 基、或爲碳數7〜12之芳烷基。R1()8、R11)9可相互 成環狀構造亦可,形成環狀構造之際,R1()8、R1()9 示爲碳數1〜6之直鏈狀或支鏈狀之伸烷基。R1()5 P2)式之內容爲相同之內容)。 r1Q7、r1G8、r1G9之烷基、鹵化烷基、芳基、 基、芳烷基,例如與R1()5 ' R1()6所説明之內容爲相 等。又,R1G8、R1 °9之伸烷基例如甲撐基、乙撐基 基、丁撐基、己撐基等。 【化2 4】 〇 0
Rimj 一 ai s—Rimb
II II ο ο (Ρ4) R107 、支鏈 鹵化芳 鍵結形 分別表 係與( 鹵化芳 同之基 、丙撐 -48- 200905403 (式中,Rl°la、R1()lb係與前述內容爲相同) 【化2 5】
N-*0— SC^^R111 (P5) (式中,Rn°爲碳數6〜10之伸芳基、碳數1〜6之伸烷 基或爲碳數2〜6之伸烯基’該些基之氫原子的一部份或 全部可再被碳數1〜4之直鏈狀或支鏈狀之烷基或烷氧基 、硝基、乙醯基、或苯基所取代。R111爲碳數1〜8之直 鏈狀、支鏈狀或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烷氧烷基、苯基、或 萘基,該些基之氫原子的一部份或全部可再被碳數1〜4 之烷基或烷氧基;碳數1〜4之烷基、烷氧基、硝基或乙 醯基所取代亦可之苯基;碳數3〜5之雜芳香族基;或氯 原子、氟原子所取代者亦可)。 其中’ R110之伸芳基例如,I,2 —苯撐基、1,8一萘撑 基等,伸烷基例如甲撐基、乙撐基、三甲擦基、四甲撑基 、苯基乙撐基、降冰片烷一 2,3 -二基等,伸烯基例如〗,2 一乙烯提基、1-苯基—1,2 —乙烯撑基、5一降冰片稀— 2,3-二基等。R111之烷基例如與〜Rl〇lc爲相同之內 容,烯基例如乙烯基、1 一丙烯基、烯丙基、1 一丁稀基、 -49- 200905403 3 — 丁烯基、異丁烯基、1 一戊烯基、3-戊烯基、4 —戊烯 基、二甲基烯丙基、1—己烯基、3 —己烯基、5 -己烯基 、1 一庚烯基、3—庚烯基、6 —庚烯基、7—辛烯基等,烷 氧烷基例如甲氧甲基、乙氧甲基、丙氧甲基、丁氧甲基、 戊氧甲基、己氧甲基、庚氧甲基、甲氧乙基、乙氧乙基、 丙氧乙基、丁氧乙基、戊氧乙基、己氧乙基、甲氧丙基、 乙氧丙基、丙氧丙基、丁氧丙基、甲氧丁基、乙氧丁基、 丙氧丁基、甲氧戊基、乙氧戊基、甲氧己基、甲氧庚基等 〇 又,可再被取代亦可之碳數1〜4之烷基,例如甲基 、乙基、丙基、異丙基、N- 丁基、異丁基、tert- 丁基 等,碳數1〜4之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異丙氧基、N—丁氧基、異丁氧基、tert-丁氧基等,可 被碳數1〜4之烷基、烷氧基、硝基或乙醯基所取代之苯 基例如苯基、甲苯基、p — tert— 丁氧苯基、p —乙醯苯基 、P -硝基苯基等,碳數3〜5之雜芳香族基,例如吡啶基 、呋喃基等。 酸發生劑,具體而言,鎗鹽例如例如三氟甲烷磺酸四 甲基銨、九氟丁烷磺酸四甲基銨、九氟丁烷磺酸三乙基銨 、九氟丁烷磺酸吡啶鑷鹽、樟腦烷磺酸三乙基銨、樟腦烷 磺酸吡啶鎗鹽、九氟丁烷磺酸四N -丁基銨、九氟丁烷磺 酸四苯基銨、P-甲苯磺酸四甲基銨、三氟甲烷磺酸二苯 基碘鑰、三氟甲烷磺酸(P - tert -丁氧苯基)苯基碘鎗、 p—甲苯磺酸二苯基碘鑰、p —甲苯磺酸(p — tert— 丁氧苯 -50- 200905403 基)苯基碘鎗、三氟甲烷磺酸三苯基鏡、三氟甲院 p- tert- 丁氧苯基)二苯基鏑、三氟甲烷磺酸雙( 一丁氧苯基)苯基毓、三氟甲烷磺酸三(P— tert — 基)鏑、P_甲苯磺酸三苯基毓、P —甲苯磺酸(P_ 丁氧苯基)二苯基鏡、p-甲苯磺酸雙(P - tert — 基)苯基毓、P-甲苯磺酸三(P— tert 一丁氧苯基 九氟丁烷磺酸三苯基锍、丁烷磺酸三苯基锍、三贏 酸三甲基锍、P -甲苯磺酸三甲基锍、三氟甲院磺 基甲基(2-酮基環己基)锍、P-甲苯磺酸環己基 2-酮基環己基)锍、三氟甲烷磺酸二甲基苯基銃 苯磺酸二甲基苯基锍、三氟甲烷磺酸二環己基苯g -甲苯磺酸二環己基苯基锍、三氟甲烷磺酸三萘基 氟甲烷磺酸(2 -降冰片烷基)甲基(2 —酮基環己 、乙烯雙〔甲基(2-酮基環戊基)鏑三氟甲烷磺 、I,2’一萘基羰甲基四氫硫苯鑰三氟甲基磺酸酯、 銨九氟丁烷磺酸酯、三丁基銨九氟丁烷磺酸酯、四 九氟丁烷磺酸酯、四丁基銨九氟丁烷磺酸酯、三乙 (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三乙基銨三(全氟乙 基)甲基金屬等鑰鹽。 重氮甲烷衍生物’例如雙(苯磺醯基)重氮甲 (P 一甲苯磺醯基)重氮甲烷、雙(二甲苯磺醯基 甲烷、雙(環己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環戊基 )重氮甲烷、雙(N- 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 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sec — 丁基磺醯基)重 :磺酸( p — tert 丁氧苯 -tert — 丁氧苯 )蔬、 甲烷磺 酸環己 甲基( 、P -甲 鏡、P 锍 '三 基)鏡 酸酯〕 三乙基 乙基銨 基銨雙 基磺醯 烷、雙 )重氮 磺醯基 (異丁 氮甲烷 -51 - 200905403 、雙(N-丙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丙基磺醯基) 重氮甲烷、雙(tert — 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N — 戊基(amyl )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戊基(amyl )磺 醯基)重氮甲烷、雙(sec —戊基(amyl)磺醯基)重氮 甲院、雙(tert-戊基(amyl)磺酿基)重氮甲院、1 一環 己基磺醯基一 1 一 ( tert-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1 —環 己基磺醯基—1 一(tert-戊基(amyl)擴酸基)重氮甲院 、1 一 tert —戊基(amyl)磺醯基一 1一(tert— 丁基擴醯基 )重氮甲院等重氮甲院衍生物等。 乙二肟衍生物,例如雙一 〇 — ( P -甲苯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雙—0 — (p—甲苯磺醯基)一〇: — 一苯基乙一目5、雙一 Ο— (ρ—甲苯擴酸基)—α — 一環 己基乙二肟、雙一 Ο— (Ρ —甲苯磺醯基)—2,3 —戊烷二 酮乙二肟、雙一 Ο— (Ρ—甲苯磺醯基)一2—甲基一3,4 — 戊烷二酮乙二肟、雙一 Ο— (Ν — 丁烷磺醯基)一α —二 甲基乙二肟、雙一 Ο— (Ν — 丁烷磺醯基)一α —二苯基 乙二肟、雙一 Ο— (Ν— 丁烷磺醯基)— a—二環己基乙 二肟、雙一 〇 -(N — 丁烷磺醯基)一 2,3 -戊烷二酮乙二 肟、雙一 〇 — (N-丁烷磺醯基)一 2 —甲基一 3,4 —戊烷 二酮乙二肟、雙一 0—(甲烷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 肟、雙一 〇— (三氟甲烷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 雙一 Ο— (1,1,1 一三氟乙烷磺醯基)一 a -二甲基乙二肟 、雙一 〇 — ( tert — 丁烷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 雙一 〇— (全氟辛烷磺醯基)—α —二甲基乙二肟、雙一 -52- 200905403 Ο—(環己烷磺醯基)一α —二甲基乙二肟、雙—Ο—( 苯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雙一 〇 — (P —氟苯基 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雙一 0 — (p — tert — 丁基 苯磺醯基)一α —二甲基乙二肟、雙一 0—(二甲苯磺醯 基)一 二甲基乙二肟、雙—0-(樟腦烷磺醯基)一 α —二甲基乙二肟等乙二肟衍生物。 雙颯衍生物例如雙萘基磺醯基甲烷、雙三氟甲基磺醯 基甲烷、雙甲基磺醯基甲烷、雙乙基磺醯基甲烷、雙丙基 磺醯基甲烷、雙異丙基磺醯基甲烷、雙- Ρ—甲苯磺醯基 甲烷、雙苯磺醯基甲烷等雙楓衍生物。 /3 -酮颯衍生物例如2-環己基羰基一2 —(ρ-甲苯 磺醯基)丙烷、2-異丙基羰基一 2- (ρ —甲苯磺醯基) 丙烷等之/3 -酮颯衍生物。 二颯衍生物例如二苯基二楓衍生物、二環己基二楓衍 生物等二颯衍生物。 硝基苄磺酸酯衍生物例如Ρ -甲苯磺酸2,6 -二硝基 苄基、ρ—甲苯磺酸2,4-二硝基苄基等之硝基苄磺酸酯衍 生物。 磺酸酯衍生物,例如1,2,3 -三(甲烷磺醯基氧基) 苯、1,2,3 —三(三氟甲烷磺醯基氧基)苯、1,2,3 -三(ρ -甲苯磺醯基氧基)苯等磺酸酯衍生物。 Ν —羥基醯亞胺化合物之磺酸酯衍生物例如,Ν -羥 基丁二醯亞胺甲烷磺酸酯、Ν-羥基丁二醯亞胺三氟甲烷 磺酸酯、Ν —羥基丁二醯亞胺乙烷磺酸酯' Ν -羥基丁二 -53- 200905403 醯亞胺1-丙院擴酸酯、N-徑基丁一醯亞胺2-丙院磺 酸酯、N-羥基丁二醯亞胺1-戊烷磺酸酯' N -羥基丁二 醯亞胺1 -辛烷磺酸酯、N -羥基丁二醯亞胺p -甲苯磺 酸酯、N-羥基丁二醯亞胺p —甲氧苯磺酸酯、N-羥基丁 二醯亞胺2—氯基乙烷磺酸酯、N -羥基丁二醯亞胺苯磺 酸酯、N-羥基丁二醯亞胺一 2,4,6—三甲基苯磺酸酯、N 一羥基丁二醯亞胺1 -萘磺酸酯、N-羥基丁二醯亞胺2 —萘磺酸酯、N —羥基- 2 -苯基丁二醯亞胺甲烷磺酸酯 、N -羥基馬來醯亞胺甲烷磺酸酯、N -羥基馬來醯亞胺 乙烷磺酸酯、N —羥基_ 2 —苯基馬來醯亞胺甲烷磺酸酯 、N-羥基戊二醯亞胺甲烷磺酸酯、N-羥基戊二醯亞胺 苯磺酸酯、N-羥基酞醯亞胺甲烷磺酸酯、N_羥基酞醯 亞胺苯磺酸酯、N-羥基酞醯亞胺三氟甲烷磺酸酯、N-羥基酞醯亞胺P—甲苯磺酸酯、N-羥基萘二甲醯亞胺甲 烷磺酸酯、N -羥基萘二甲醯亞胺苯磺酸酯、N-羥基一 5 一降冰片烯- 2,3 -二羧基醯亞胺甲烷磺酸酯、N —羥基— 5 —降冰片烯一 2,3 —二羧基醯亞胺三氟甲烷磺酸酯、N — 羥基- 5 —降冰片烯—2,3 —二羧基醯亞胺p-甲苯磺酸酯 等N -羥基醯亞胺化合物之磺酸酯衍生物。 特別是三氟甲烷磺酸三苯基鏑、三氟甲烷磺酸(P — tert—丁氧苯基)二苯基錳、三氟甲烷磺酸三(p—tert -丁氧苯基)毓、P —甲苯磺酸三苯基锍、p-甲苯磺酸(p 一 tert — 丁氧苯基)二苯基蔬、p —甲苯磺酸三(p—tert — 丁氧苯基)锍 '三氟甲烷磺酸三萘基锍、三氟甲烷磺酸環 -54 - 200905403 己基甲基(2-酮基環己基)鏑、三氟甲烷磺酸(2—降冰 片烷基)甲基(2 -酮基環己基)锍、1,2’~萘基羰甲基 四氫硫基苯鑰三氟甲基磺酸酯等鑰鹽、雙(苯磺酸基)重 氮甲烷、雙(P-甲苯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環己基磺 醯基)重氮甲烷、雙(N-丁基磺醯基)重氮甲院、雙( 異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sec- 丁基磺醒基)重氮 甲烷、雙(N-丙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丙基磺酿 基)重氮甲烷、雙(tert—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等重氮 甲烷衍生物、雙一〇_ (P-甲苯磺醯基)一α—二甲基 乙二肟、雙一0 — (Ν — 丁烷磺醯基)一α —二甲基乙二 肟等乙二肟衍生物、雙萘基磺醯基甲烷等雙颯衍生物、Ν -羥基丁二醯亞胺甲烷磺酸酯、Ν -羥基丁二醯亞胺三氟 甲烷磺酸酯' Ν-羥基丁二醯亞胺1 -丙烷磺酸酯、Ν一羥 基丁二醯亞胺2 -丙烷磺酸酯、Ν-羥基丁二醯亞胺1 一 戊烷磺酸酯、Ν-羥基丁二醯亞胺ρ—甲苯磺酸酯、Ν—羥 基萘二甲醯亞胺甲烷磺酸酯、Ν-羥基萘二甲醯亞胺苯磺 酸酯等Ν -羥基醯亞胺化合物之磺酸酯衍生物等爲較佳使 用者。 又,上述酸發生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 使用亦可。 酸發生劑之添加量,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份較佳爲 〇 - 1〜5 0份,更佳爲0 _ 5〜4 0份。爲0.1份以上時,可得 到充分之酸發生量,而引起充分之交聯反應,爲50份以 下時,可降低酸移動至上層光阻所發生之互混現象之疑慮 -55- 200905403 此外,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中,可再添加提高保存 安定性之鹼性化合物。 鹼性化合物’可防止於保存中等因酸發生劑所發生之 微量酸所進行之交聯反應,對酸而言具有抑制劑( quencher)之作用。 該些鹼性化合物,例如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之脂 肪族胺類、混合胺類、芳香族胺類、雜環胺類、具有羧基 之含氮化合物、具有磺醯基之含氮化合物、具有羥基之含 氮化合物、具有羥苯基之含氮化合物、醇性含氮化合物、 醯胺衍生物、醯亞胺衍生物等。 具體而言,第一級之脂肪族胺類例如,氨 '甲基胺、 乙基胺、N -丙基胺、異丙基胺、N-丁基胺、異丁基胺 、sec 一丁基胺、tert - 丁基胺、戊基胺、tert —戊基( amyl)胺、環戊基胺、己基胺、環己基胺、庚基胺、辛基 胺、壬基胺、癸基胺、十二烷基胺、十六烷基胺、甲撐二 月安、乙嫌二胺、四乙烯五胺等,第二級之脂肪族胺類例如 ,二甲基胺、二乙基胺、二一 N—丙基胺、二異丙基胺、 二一 N—丁基胺、二異丁基胺、二一 sec 一丁基胺、二戊基 胺、二環戊基胺、二己基胺、二環己基胺、二庚基胺、二 辛基胺、二壬基胺、二癸基胺、二—十二烷基胺、二一十 六院基胺、N,N—二甲基甲撐二胺、N,N —二甲基乙烯二 胺、N,N -二甲基四乙烯五胺等’第Ξ級之脂肪族胺類例 如zr甲基胺、三乙基胺、二一 Ν_丙基胺 '二異丙基胺、 -56 - 200905403 三—N — 丁基胺、三異丁基胺、三一 sec 一丁基胺、三戊基 胺、二環戊基胺、三己基胺、三環己基胺、三庚基胺、三 辛基胺、二壬基胺、三癸基胺、三十二烷基胺、三十六烷 基胺、N,N,N’,N’一四甲基甲撐二胺、N,N,N,,N,—四甲基 乙燦一胺、N,N,N’,N’一四甲基四乙烯五胺等。 又’混合胺類例如二甲基乙基胺、甲基乙基丙基胺、 苄基胺、苯乙基胺、苄基二甲基胺等。 方香族胺類及雜環胺類之具體例如,苯胺衍生物(例 如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 —丙基苯胺、 N,N_ 一甲基苯胺、2 —甲基苯胺、3 —甲基苯胺、4 —甲 基苯胺、乙基苯胺、丙基苯胺、三甲基苯胺、2一硝基苯 胺、3 -硝基苯胺、4一硝基苯胺、2,4一二硝基苯胺、2,6 —一硝基本胺、3,5 — 一硝基苯胺、N,N 一二甲基甲苯胺等 )、二苯基(p-甲苯基)胺、甲基二苯基胺、三苯基胺 、苯撐二胺、萘基胺、二胺基萘、吡咯衍生物(例如吡咯 、2 Η —吡咯、1 一甲基吡咯、2,4 —二甲基吡咯、2,5 一二 甲基吡咯、Ν -甲基吡咯等)、噁唑衍生物(例如噁唑、 異噁唑等)、噻唑衍生物(例如噻唑、異噻唑等)、咪唑 衍生物(例如咪唑、4 —甲基咪唑、4 —甲基_ 2 —苯基味 哩等)、耻哗衍生物、呋咱衍生物、吡咯啉衍生物(例如 吡咯啉、2 -甲基一 1 —吡咯啉等)、吡咯烷衍生物(例如 吡咯烷、Ν -甲基吡咯烷、吡咯烷酮、ν 一甲基卩比略院嗣 等)、咪哩啉衍生物、咪唑陡衍生物、吡陡衍生物(例如 吡啶、甲基吡啶、乙基吡啶、丙基吡啶、丁基批症、4 一 -57- 200905403 (i — 丁基戊基)吡啶 '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三乙 基吡啶、苯基吡啶、3 —甲基一 2 -苯基吡啶、4 一 tert -丁 基吡啶、二苯基吡啶、苄基吡啶、甲氧吡啶、丁氧吡啶、 二甲氧吡啶、1 _甲基_ 2 —吡啶酮、4 一吡咯烷酮吡啶、1 一甲基一 4一苯基吡啶、2-(1 一乙基丙基)吡啶、胺基 吡啶、二甲基胺基吡啶等)、噠嗪衍生物、嘧啶衍生物、 吡嗪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吡唑啶衍生物、六氫吡啶衍 生物、六氫吡嗪衍生物、嗎啉衍生物、吲哚衍生物、異吲 哚衍生物、1 Η -吲唑衍生物、吲哚啉衍生物、喹啉衍生 物(例如喹啉、3 —喹啉腈等)、異喹啉衍生物、噌啉衍 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酞嗪衍生物、嘌呤 衍生物、蝶啶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菲啶衍生物、吖啶衍 生物、吩嗪衍生物、1,1 0 -菲繞啉衍生物、腺嘌呤衍生物 、腺苷衍生物、鳥嘌呤衍生物、鳥苷衍生物、尿嘧啶衍生 物、尿苷衍生物等。 此外’具有羧基之含氮化合物例如胺基苯甲酸、吲哚 羧酸、胺基酸衍生物(例如尼古丁酸、丙氨酸、精氨酸、 天冬氨酸、枸椽酸、甘氨酸、組氨酸、異賴氨酸、甘氨醯 白氨酸、白氨酸、蛋氨酸、苯基丙氨酸、蘇氨酸、賴氨酸 、3 -胺基吡嗪- 2—羧酸、甲氧基丙氨酸)等。具有磺醯 基之含氮化合物例如3 -吡啶磺酸、對甲苯磺酸吡啶鑰鹽 等;具有羥基之含氮化合物、具有羥苯基之含氮化合物、 醇性含氮化合物例如有2 -羥基吡啶、胺基甲酚、2,4 -喹 啉二醇、3 —吲哚甲醇氫化物、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 -58- 200905403 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Ν,Ν—二乙基乙醇胺、三異 丙醇胺、2,2’亞胺基二乙醇、2_胺基乙醇、3 —胺基_1 —丙醇、4一胺基—1_ 丁醇、4一 (2 —羥乙基)嗎啉、2 _ (2 —經乙基)啦卩定、1一 (2 —經乙基)峨曉、1_ 〔2 _ (2_經基乙氧基)乙基〕哌嗪、贩嗪乙醇、ι_ (2 -羥乙基)吡咯烷、1 _( 2 -羥乙基)—2 —姐略院酮、3 — 嚒陡基—1,2 —丙二醇、3—啦略院基一 1,2 —丙二醇、8 — 羥基久洛尼啶、3 -唣啶醇、3 —托品醇、1 一甲基—2 -吡 咯烷乙醇、1 一氮雜環丙烷乙醇、Ν— (2-羥乙基)醯 亞胺、Ν_ (2—羥乙基)異尼古丁醯胺等。 醯胺衍生物例如甲醒胺、Ν —甲基酿胺、ν , Ν —二甲 基甲醯胺、乙酸胺、Ν —甲基乙醯胺、Ν,Ν —二甲基乙酸 胺、丙醯胺、苯醯胺、1 一環己基吡略烷酮等。 醯胺衍生物例如甲醯胺、Ν -甲基醯胺、Ν,Ν —二甲 基甲醯胺、乙醯胺、Ν —甲基乙醯胺' Ν,Ν —二甲基乙酿 胺、丙醯胺、苯酿胺等。 醯亞胺衍生物例如有酞醯亞胺、琥珀醯亞胺、馬來酶 亞胺等。 鹼性化合物之添加量相對於全基礎聚合物1 00份爲 0·001〜2份,特別是以0.01〜1份爲佳。添加量爲0.001 份以上時,可得到充分之添加效果,爲2份以下時,可降 低因熱所發生之酸造成阻塞而無法交聯之疑慮。 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中,所可使用之有機溶劑,例 如只要可溶解前述之基礎聚合物、酸發生劑、交聯劑、其 -59- 200905403 他添 酮、 -甲 -丙 醇單 醇二 基醚 氧丙 tert 基醚 '但 機溶 乳酸 用。 200 ' 圖型 成防 圖型 形成 膜與 之圖 加劑等之溶劑時,則無特別限制。其具體例例如環己 甲基〜2—戊基(amyl)酮等酮類;3 一甲氧丁醇、3 基一 3〜甲氧丁醇、1—甲氧一 2 一丙醇、丨―乙氧一 2 醇等醇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 乙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 甲基醚等醚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 乙酸酯、乳酸乙基、丙酮酸乙酯、乙酸丁酯、3 一甲 酸甲酯、3 一乙氧丙酸乙酯、乙酸tert —丁酯,丙酸 -丁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tert_T 乙酸酯等酯類’其可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 並不僅限定於此。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中,該些有 劑中又以二乙二醇二甲基醚或丨一乙氧一 2_丙醇、 乙酯、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及其混合溶劑爲較佳使 有機溶劑之添加量,相對於全基礎聚合物丨〇 〇份以 -1 0,0 0 0份爲佳,特別是以3 0 0〜5,0 0 〇份爲佳。 又,本發明爲提供一種使用微影餓刻術於基板上形成 方法中,至少包含使用上述防反射膜材料於基板上形 反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光阻膜之 回路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進行顯影於前述光卩且膜上 光阻圖型,使用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對前$ % s身寸 前述基板進行蝕刻後,於前述基板上形成圖M胃_ _ 型形成方法。 此外,本發明爲提供一種以微影蝕刻術於基板上形成 -60- 200905403 圖型方法中,至少於基板上形成有機膜’於該有機膜上形 成含矽膜’於該含矽膜上使用上述防反射膜材料形成防反 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光阻膜之圖型回 路進行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顯影於前述光阻膜上形成光 阻圖型’使用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蝕刻前述防反射膜與 前述含矽膜,以形成有該圖型之含矽膜作爲光罩蝕刻前述 有機膜,再蝕刻基板以於基板上形成圖型爲特徵之圖型形 成方法。 被加工基板,例如可使用3丨、8丨〇2、8丨〇]\1、8丨]^'卩-Si、α-Si、W、W-Si、Al、Cu、AL-Si 等及各種低介電膜 及其蝕刻阻滯膜’通常可形成1〇〜l〇,〇〇〇nm,特別是20 〜5,000nm之厚度。 並於該被加工基板上,可使用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 形成防反射膜。 又’可於上述被加工基板上,鋪設爲加工被加工基板 所使用之硬光罩’作爲硬光罩之被加工基板爲Si〇2系絕 緣膜基板之情形時,例如可使用s iN、S i Ο N、p - S i、p - S i 、a-Si、W、W-Si 等。被加工基板爲 p_si、w-Si、Al-Si 等之閘電極之情形時,可使用Si〇2、siN、SiON等。 該情形中’於硬光罩上可使用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 以形成防反射膜。 又’可於上述被加工基板上形成有機膜,於該有機膜 上形成含砂膜亦可。該情形時,可於該含矽膜上使用本發 明之防反射膜材料形成防反射膜亦可。此外,亦可於該防 -61 - 200905403 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光阻膜之圖型回路區 、以顯影液顯影以於前述光阻膜上形成光阻圖型 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蝕刻前述防反射膜與前述含 形成有該圖型之含矽膜作爲光罩蝕刻前述有機膜 基板以於基板上形成圖型亦可。 其次,將對使用本發明之防反射膜形成光阻 膜(光阻下層防反射膜)之方法進行説明。光阻 射膜,可使用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使用與一 形成法爲相同之旋轉塗佈法等形成於基板等之上 用旋轉塗佈法等形成光阻下層防反射膜後,使有 蒸發,爲防止與光阻上層膜產生互混,且爲促進 等目的上,以進行燒焙爲佳。燒焙溫度爲於8 0 -範圍內進行,又以1 〇〜3 0 0秒之範圍內爲較佳。 阻下層防反射膜之厚度可適當地選擇,一般爲1 ,特別是20〜150nm之範圍爲佳,亦可選擇防 較高之膜厚度。 於形成上述光阻下層防反射膜後,再於其上 上層膜(光阻膜)。 該情形中,可形成該光阻上層膜所使用之光 ’例如可使用特開平9 - 7 3 1 7 3號公開公報、特開 2〇00-3 3 6 1 2 1等所例示之公知烴系所形成之基礎| 又’光阻上層膜之厚度並未有特別限制,-〜500nm,特別是以50〜400nm爲佳。 使用上述光阻組成物形成光阻上層膜之際, 域曝光後 、使用該 矽膜,以 ,再蝕刻 膜之下層 下層防反 般光阻膜 亦可。使 機溶劑等 交聯反應 “ 3 00 〇C 之 又,該光 0 〜2 0 Onm 反射效果 形成光阻 阻組成物 I合物。 -般爲30 係與形成 -62- 200905403 前述光阻下層防反射膜之情形相同般,較佳爲使用旋轉塗 佈法等。光阻上層膜於使用旋轉塗佈法等形成後,進行預 燒焙處理,其係於80〜180 °C、10〜3〇〇秒之範圍進行爲 佳。 其後’依一般之方法對光阻膜之圖型回路區域進行曝 光 '後燒焙處理(PEB )、顯影等,以製得光阻圖型。 又,其亦適用作爲光阻膜之上層的光阻保護膜。光阻 保護膜爲具有防反射機能之膜,其具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 之材料。非水溶性材料例如可溶解於驗顯影液之材料與不 溶解於鹼顯影液,但可被氟系溶媒所剝離之材料,前者於 光阻顯影之同時僅可被剝離之部分可進行製程爲其優霞占。 浸液曝光之情形中,爲防止光阻溶出酸發生劑等添加劑等 目的與提高滑水性等目的上,而有設置保護膜之情形。# 護膜,以具有不溶解於水,而可溶解於鹼等特性之膜爲佳 ,其可使用具有〇:三氟甲基羥基之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於碳 數4以上之高級醇或碳數8〜1 2之醚化合物所得者。形成 保護膜之方法,例如於預燒焙後之光阻膜上將保護膜$ $ 旋轉塗佈,經由預燒焙而形成。保護膜之膜厚以丨〇 ^ 2 0 0nm之範圍爲較佳使用者。 使用保護膜之情形,爲於乾燥後或浸液曝光後、進@ Post Exposure Bake ( PEB),使用鹼顯影液進行i〇〜3〇〇 秒間之顯影。鹼顯影液一般廣泛地使用2 · 3 8質量% &胃 氧化四甲基銨水溶液。使用顯影可溶之保護膜之情形,g 同時進行保護膜之剝離與光阻膜之顯影。 -63- 200905403 於進行浸液曝光之際,位於PEB前完全去除 上之水份,可於PEB前進行旋轉乾燥、對膜表面 燥空氣或氮氣進行吹拂,或或於曝光後之平台上設 水之噴嘴形狀或回收水之手段等,以最適當化方式 之水份乾燥或回收者爲佳。於P E B前可將保護膜 份完全去除時’將會減少PEB過程中因水而吸取 之酸,而無法形成圖型等之疑慮。 顯影可使用鹼水溶液之攪拌法、浸漬法等,特 用氫氧化四甲基銨之2.38質量%水溶液之攪拌法 ,其於室溫下以10秒〜3 00秒之範圍下進行,其 純水洗滌,以旋轉乾燥或氮吹氟等方式乾燥。 其次,經由對形成光阻圖型之光阻上層膜以光 進行乾蝕刻等方式,進行光阻下層防反射膜及基板 。該蝕刻可依一般方法進行。除氧氣體以外,可 He、Ar等惰性氣體,或力□入c〇、C02、NH3、S02 N〇2氣體等方式亦爲可使用之方法,基板爲si〇2、 ’可使用氟系氣體作爲主體之蝕刻、使用多矽(p. Al、W時,可使用氯系、溴素系氣體作爲主體進行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防反射膜,於使用該些基板蝕刻 高蝕刻速度之特徵。 該蝕刻可於基板上形成圖型。 【實施方式】 [實施例] 保護膜 使用乾 置回收 將膜上 上之水 光阻中 別是使 爲較佳 後使用 罩方式 之蝕刻 在使用 、N2、 SiN時 •Si)或 蝕刻。 時具有 -64 - 200905403 以下,將以實施例及比較例爲例示,對本發明作具體 之説明,但本發明並不受下述實施例等所限制。 下述合成例所使用之單體1〜8( monomer 1〜8 )係如 以下所示° 【化2 6】
單體1
單體2 單體3 單體4
單體5
[合成例1] 於1 OOmL之燒瓶中’加入單體1 9_3g、甲基丙烯酸 2,3—環氧丙酯5.7g、苯乙烯3.l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 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_7〇°C,重複3次 減壓脫氣、氮氣吹氧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 發劑之AIBN 0. 1 g,昇溫至60°C後,進行1 5小時之反 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溶液中,將所 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65- 200905403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苯乙烯二0.3: 0.4 : 0.3 分子量(Mw) =9,000 分散度(Mw/Μη) =1.60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 ( polymer 1 )。 【化2 7】
聚合物1 [合成例2] 於lOOmL之燒瓶中,加入單體2 8.5g、甲基丙烯 酸2,3 -環氧丙酯5.7 g、苯乙烯3 . 1 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 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C,重複3 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 引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t後,進行15小時之 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〇〇mL溶液中,將 -66- 200905403 合 果 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t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 物。 所得聚合物經I3C,1H-NMR,及,GPC測定結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2:甲基丙烯酸2,3 —環氧丙酯:苯乙烯= 0.3 0.4 : 0.3 分子量(Mw ) = 9,300 分散度(Mw/Mn ) = 1 _ 82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2 (polymer 2)。 【化2 8】
聚合物 [合成例3] 於100mL之燒瓶中,加入單體1 4.7g、單體4 2.8g 劑 7 0 後 行 溶 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5.2g、苯乙烯3.1g、作爲溶 之四氫呋喃2 0 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 °C,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 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
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OOmL -67- 200905403 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t下減壓乾燥,得 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單體4: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苯乙 嫌=0.15 : 0.15 : 0.4 : 0_3 分子量(Mw) 10,300 分散度(Mw/Mn ) = 1 _ 9 1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3 ( ρ ο 1 y m e r 3 )。 【化2 9】
聚合物3 [合成例4 ]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5 9.3g、甲基丙烯 酸2,3—環氧丙酯5.7g、苯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 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C,重複3 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 引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行15小時之反 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0 OmL溶液中,將所 -68- 200905403 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〇 所得聚合物經13C,i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5: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苯乙烯= 0.3: 0.4 : 0.3 分子量(Mw) =9,800 分散度(Mw/Mn ) = 1 _ 78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4 ( polymer 4)。 【化3 0】
0.3 聚合物4 [合成例5]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8.5g、甲基丙烯酸 2,3 -環氧丙酯5.7 g、苯基乙烯基硫醚4.1 g、作爲溶劑之 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CTC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T:後,進行 -69- 200905403 10 0mL 溶 乾燥,得 定結果* 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 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t下減)! 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 C,1 Η - N M R,及,G P C i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乙烯基硫 單體2:甲基丙烯酸2,3 -環氧丙酯:苯 醚=0.3 : 0.4 : 0.3 分子量(Mw) = 9,300 分散度(Mw/Μη) =1.82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5 (polymer 5)。 【化3 1】
聚合物5 [合成例6]
於l〇〇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8.5g、E 2,3-環氧丙酯5.7g、甲基丙烯酸苄酯53g、f 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〇。(3後 -70- 3基丙烯酸 〗爲溶劑之 卻至-70°C [室溫後, ,進行15 200905403 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〇〇mL溶液 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 0 °C下減壓乾燥,得白 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IvlR,及’ 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2: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苄 基=0.3 : 0.4 : 0.3 分子量(Mw) =11,100 分散度(Mw/Mn ) = 1 .86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6 ( polymer 6 )。 【化3 2】
[合成例7 ] 於lOO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8_5§、甲基丙烯酸 2,3—環氧丙醋5.7g、4一六氣異丙基本乙細8_lg、作爲ί谷 劑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_ 7〇°C,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 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 IB N 0 · 1 g,昇溫至6 0 °C後’進行 -71 - 200905403 1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00mL溶 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瀘後’於6 0 °C下減壓乾燥,得 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 C,1Η - N M R,及,G P 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2: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4 一六氟異丙基 苯乙烯= 0.3: 0.4: 0.3 分子量(M w ) = 8,1 0 0 分散度(Mw/Mn)二 1.73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7 ( Polymer 7 )。 【化3 3】
OH
[合成例8]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8.5g、α羥基甲基 丙烯酸4.lg、苯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將 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 t; ’重複3次減壓脫 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 -72- 200905403 應。使該 得白色固 定結果,
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行15小時之 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l〇〇mL溶液中,將 體過濾後,於60°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 13C,W-NMR,及,GPC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0.3 : 0.4 : 單體2: 〇:羥基甲基丙烯酸酸:苯乙烯= 0.3 分子量(M w ) = 8,1 0 0 分散度(Mw/Mn) =1.63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8 (polymer 8)。 【化3 4】
聚合物8 [合成例9 ] 於1 0 0 m 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8 _ 5 g、< 丙烯酸4.1g、α羥基甲基丙烯酸苄酯5.8g、f 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三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C後 :羥基甲基 =爲溶劑之 卻至-7 0°C E室溫後, ,進行1 5 -73- 200905403 液 白 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〇〇mL溶 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t下減壓乾燥,得 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酯 單體2: α羥基甲基丙烯酸:α羥基甲基丙烯酸苄 =0.3 : 0.4 : 0.3 分子量(Mw) =1 8,900 分散度(Mw/Mn ) = 1 .72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9 ( polymer 9)。 【化3 5】
[合成例10] 於1 0 0 m 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2 2 8 . 5 g、作爲溶 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C,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 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 劑 7 0 後 行 -74- 200905403 ,1 0 0 m L 溶 壓乾燥,得 測定結果, 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g 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 °C下減 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1H-NMR ’及’ GPC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2= 1 .0 分子量(Mw ) = 9,800 分散度(Mw/Mn) =1·79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0 ( Polymer 10 ) 【化3 6】
聚合物10 [合成例11] 於1 0 O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1 4.2 g、Μ 甲基丙烯酸2,3-二羥基丙酯6.4g、苯乙烯3 劑之四氫呋喃2 0 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 -7 0。(:,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 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0.lg ’昇溫至 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 -75-
:體 3 4.8g 、 .1 g、作爲溶 ,冷卻至 經昇溫至室 6 0°C後,進 基醇 10 OmL 200905403 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 (TC下減壓乾燥, 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單體3:甲基丙烯酸2,3-二羥基丙酯:苯乙 ^=0.15: 0.15: 0.4: 0.3 分子量(Mw) =9,900 分散度(Mw/Mn ) = 1.92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1 (polymer 11)。 【化3 7】
[合成例1 2] 於lOO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7 9.8g、甲基丙烯酸 2,3_環氧丙酯5.7g、苯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 2〇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〇°C,重複3次 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 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行15小時之反應 。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〇〇mL溶液中,將所得 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 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76- 200905403 所得聚合物經13c,i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7: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苯乙烯= 0.3: 0.4 : 0.3 分子量(Mw )= 9,200 分散度(Mw/Mn) =1_61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2 (polymer 12) 【化3 8】
(».3 聚合物12 [合成例13]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8 10.5g、甲基丙烯酸 2,3-環氧丙酯5.7g、苯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 2〇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C,重複3次 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 發劑之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行15小時之反應 。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OOmL溶液中,將所得 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及,GPC測定結果, -77- 200905403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8: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苯乙烯= 0.3: 0.4 : 0.3 分子量(Mw) = 9,600 分散度(Mw/Mn ) = 1.59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3 ( polymer 13 ) 【化3 9】
聚合物13 [合成例14]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1 9.3g、甲基丙烯 酸(3 —乙基一3 -氧雜環丁烷基)甲基7.4g、苯乙烯 3.l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 下,冷卻至-7 0。(:,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 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Hg,昇溫至 6 0 °c後,進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 基醇1 0 0 m 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瀘後,於6 0 °C下 -78- 200905403 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甲基丙稀酸(3〜乙基一 3—氧雜環丁烷基) 甲基:苯乙細3: 0.4: 0.3 分子量(Mw ) = 8,00 0 分散度(Mw/Mn) =1.65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4 ( polymer 14 )。 【化4 0】 /OH
0.3 聚合物14 [合成例15] 於lOO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1 9.3g、甲基丙烯 酸3—酮基一2,7_二氧雜三環[4.2.1.04,8]壬一9_基9.0§ 、苯乙烯3 · 1 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 〇 g。將此反應容器 於氮氛圍下,冷卻至_7〇°C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 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Hg ,昇溫至60 t:後’進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 澱於異丙基醇1 OOm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 -79- 200905403 於6 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 C ’ W-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甲基丙烯酸3 —酮基_2,7 —二氧雜三環 [4·2_1·〇4’8]壬一 9 —基:苯乙烯= 0.3: 0.4: 0.3 分子量(Mw )= 8,300 分散度(Mw/Mn) = 1.69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5 (polymer 15)。 【化4 1】
[合成例1 6 ]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19.3g、甲基丙烯酸 (7 —氧雜降冰片烷-2—基)甲酯7.8g、苯乙烯3.1g、 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 卻至-7 0。(3,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 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〇 _ 1 g,昇溫至60 °C後 ’進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激於異丙基醇 1 0 0 m 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 0 C下減壓 -80- 200905403 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iH-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甲基丙烯酸(7 -氧雜降冰片烷—2-基)甲 酯:苯乙烯= 0.3: 0.4: 0.3 分子量(Mw) =8,300 分散度(Mw/Mn ) = 1 _69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6 (polymer 16)。 【化4 2】
聚合物16 [合成例17]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1 9.3g、甲基丙烯 酸2— (4,8 —二氧雜一5—酮基三環[4.2.1.03,7]壬一2-基 氧代基)一 2 -酮基乙酯 1 1 · 3 g、苯乙烯3 . 1 g、作爲溶劑 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 °C,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 ,添加聚合引發劑之 AIBN O.lg,昇溫至60°C後,進行 -81 - 200905403 1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00mL溶 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 °C下減壓乾燥,得 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1:甲基丙烯酸2- (4,8 -二氧雜一5 —酮基三 環[4.2.1. 03’7]壬一 2-基氧代基)一 2—酮基乙基:苯乙烯 =0.3 : 0.4 : 0.3 分子量(Mw) =8,300 分散度(Mw/Mn) =1.69 將該聚合物作爲聚合物17 (polymer 17)。 【化4 3】
^OH ^0, /\^CF3 1"0H CF3 [比較合成例1]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甲基丙烯酸2,3 —環氧丙酯 -82- 200905403 9-9g、苯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 容器於氮氛圍下,冷卻至-70。(:,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 氣吹氟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〇 · 1 g ’昇溫至6 0 °C後,進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 液沉澱於異丙基醇1 OOm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 後’於6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及,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苯乙烯= 〇·7: 0.3 分子量(Mw) =9,800 分散度(Mw/Mn) =1.81 將此聚合物作爲比較聚合物1 ( comparative polymer 1 ) 〇 【化4 4】
比較聚合物1 [比較合成例2] 於lOOmL之燒瓶中,添加甲基丙烯酸2,2,3,3,4,4,5,5 一八氟戊酯9.0g、甲基丙烯酸2,3—二羥基丙酯6.4g、苯 -83- 200905403 乙烯3.1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 氛圍下,冷卻至-70°C,重複3次減1 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齊 溫至6 (TC後,進行15小時之反應。{! 異丙基醇l〇〇m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 t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1H-NMR,及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甲基丙烯酸2,2,3,3,4,4,5,5_八_ 2,3 —二羥基丙酯:苯乙烯= 0.3: 0.4: 分子量(Mw) = 9,300 分散度(Mw/Μη) =1.85 將此聚合物作爲比較聚合物2 ( c 2 )。 將此反應容器於氮 丨脫氣、氮氣吹氟處 '之 AIBN 1 g,昇 ί該反應溶液沉澱於 固體過濾後,於60 ,GPC測定結果, u戊酯:甲基丙烯酸 0.3 omparative polymer 【化4 5】
比較聚合物2 [比較合成例3] 於100mL之燒瓶中,添加單體6 2,3 —環氧丙酯5.7g、4 —羥基苯乙烯3 1 1 .3g、甲基丙烯酸 • 6 g、作爲溶劑之四 -84- 200905403 氫咲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氮氛僵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氣氣吹氟處理。 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o.k ’昇溫至 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源於異丙 ,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60°C 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 C,1 Η - N M R,I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單體6:甲基丙烯酸2,3—環氧p =0.3 : 0.4 : 0.3 分子量(Mw) =9,600 分散度(Mw/Mn) =1_79 將此聚合物作爲比較聚合物3 ( 3 )。 S下,冷卻至-70°c, 經昇溫至室溫後,添 6〇°C後,進行15小 基醇100mL溶液中 下減壓乾燥,得白色 乏,GPC測定結果, 酯:4~羥基苯乙烯 comparative polymer
【化4 6 I
比較聚合物3 [比較合成例4 ] -85- 200905403 於10OmL之燒瓶中,加入α羥基甲基丙烯酸7.1g、 苯乙烯3.lg、作爲溶劑之四氫呋喃20g。將此反應容器於 氮氛圍下,冷卻至-70 °C ’重複3次減壓脫氣、氮氣吹氟 處理。經昇溫至室溫後’添加聚合引發劑之AIBN 〇_lg ’ 昇溫至6 0 °C後,進行1 5小時之反應。使該反應溶液沉澱 於異丙基醇1 0OmL溶液中,將所得白色固體過濾後,於 6 0 °C下減壓乾燥,得白色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經13C,W-NMR ’及’ GPC測定結果, 得到以下之分析結果。 聚合組成比 α羥基甲基丙烯酸:苯乙烯= 0.7: 0.3 分子量(Mw ) = 1 2,600 分散度(Mw/Mn ) = 1 .88 將此聚合物作爲比較聚合物4 ( comparative p〇lymer 4 )。 【化4 7】
比較聚合物4 [防反射膜材料之製作] 上述聚合物1〜1 7所示樹脂、比較聚合物1〜4所示 樹脂、下述AG1、2所示酸發生劑、下述CR1所示交聯劑 -86- 200905403 依表1所示比例溶解於含有FC-4430 (住友3 0.1質量%之有機溶劑中’以0.1 y m氟樹脂製 濾以分別製作防反射膜材料(實施例1〜1 8,t )° 將上述所製得之防反射膜材料(實施例1 例1〜4)之溶液塗佈於矽基板上,於20(TC、 焙下,分別形成膜厚80nm之防反射膜。 防反射膜形成後,使用J.A.烏拉姆公司之 之分光橢圓偏光儀(ElliPsometer) (VASE〕 1 93 nm下之折射率(η,k ) ’其結果如表1所; Μ公司製) 之過濾器過 :匕較例1〜4 〜1 8、比較 60秒間燒 可變入射角 >求得波長 -87- 200905403 [表η 聚合物 (質量份) 酸產生劑 (質量份) 交聯劑 (質量份) 有機溶劑 (質量份) 折射率n値 折射率k値 實施例1 聚合物-1 (1〇〇) AG1 (7.0) - PGMEA (2000) 1.62 0.32 實施例2 聚合物-2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1 0.33 實施例3 聚合物-3 (1〇〇) AG1 (7.0) CR1 (20) PGMEA (2000) 1.64 0.33 實施例4 聚合物-4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3 0.32 實施例5 聚合物-5 (1〇〇) AG1 (7.0) - PGMEA (2000) 1.74 0.31 實施例6 聚合物-6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0 0.28 實施例7 聚合物-7 (1〇〇) AG1 (7.0) - PGMEA (2000) 1.58 0.28 實施例8 聚合物-8 (100) AG (7.0) - PGMEA (2000) 1.62 0.30 實施例9 聚合物-9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2 0.28 實施例10 聚合物-10 (3〇) 聚合物-1 (70) AG1 (7.0) - PGMEA (2000) 1.59 0.21 實施例11 聚合物-11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59 0.29 實施例12 聚合物-2 (100) AG2 (7.0) - PGMEA (2000) 1.61 0.31 實施例13 聚合物-12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1 0.33 實施例14 聚合物-13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1 0.31 實施例15 聚合物-14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3 0.30 實施例16 聚合物-15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3 0.31 實施例17 聚合物-16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5 0.28 實施例18 聚合物-17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4 0.28 比較例1 比較聚合物-1 (100) PAG1 (6.6) - PGMEA (2000) 1.72 0.35 比較例2 比較聚合物-2 (100) PAG1 (6.6) CR1 (10) PGMEA (2000) 1.62 0.30 比較例3 比較聚合物-3 (1〇〇) AG1 (7.0) - PGMEA (2000) 1.65 0.28 比較例4 比較聚合物-4 (100) AG1 (7.0) - PGMEA (2000) 1.68 0.32 -88- 200905403 表1中之各組成內容係如下所示。 聚合物1〜1 7 :合成例1〜1 7 比較聚合物1〜4 :比較合成例1〜4 有機溶劑:PGM EA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交聯劑:CR1 (參考下述結構式) 【化4 8】
CR1 酸發生劑:AG1、AG2(參考下述結構式) -89- 200905403 【化4 9】
^r-NIT" CF3CF2CF2CF2S〇3* AG2 如表1所示般,實施例1〜1 8中,防反射膜之折射率 的 η値爲 1.5〜l_8,k値爲 0.2〜0.45之範圍,特別是 3 Onm以上之膜厚時,顯示出可充分發揮防反射效果之最 佳折射率(η )與消光係數(k )。 [耐乾蝕刻性評估] 耐乾蝕刻試験評估,係將上述所製作之防反射膜材料 (實施例1〜1 8、比較例1〜4 )之溶液塗佈於矽基板上, 於200 °C、60秒間燒焙下分別形成膜厚15〇nm之防反射 膜。 將此防反射膜使用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 )(股 )製乾蝕刻裝置TE- 8 5 00P以CHF3/CF4系氣體進行,求取 蝕刻前後之膜厚差。所得之結果記載於表2所示。 蝕刻條件係如下述內容所示。 -90- 200905403 腔室壓力 40.0Pa R F能量 1,3 00W 間隙 9mm CHF3氣體流量 3 0mL/miη C F 4氣體流量 3 0 m L/m i n Ar氣體流量 1 OOmL/min 時間 2 0 s e c -91 - 200905403 [表2] 防反射膜 CF4/CHF3系氣體蝕刻之膜厚差(nm) 實施例1 84 實施例2 86 實施例3 82 實施例4 78 實施例5 85 實施例6 92 實施例7 90 實施例8 9 1 實施例9 93 實施例1 0 80 實施例1 1 90 實施例1 2 8 5 … 實施例1 3 84 實施例1 4 84 實施例1 5 82 實施例1 6 83 實施例1 7 84 實施例1 8 86 比較例1 48 比較例2 64 比較例3 55 比較例4 58 由表2之結果得知,本發明之防反射膜,具有鈾刻速 度較爲快速之特徵。因此,其作爲光阻下層膜使用時,可 縮短蝕刻時間,且可將上層之光阻膜的膜削減或圖型之變 形抑制至最低限度。 [光阻圖型成型(patterning)評估] -92- 200905403 將ArF單層光阻材料依表3所示比例溶解於含有FC-4430(住友3M公司製)〇·ι質量%之有機溶劑中,再使 用〇 _ 1 μ m之氟樹脂製過濾器過濾以製作ArF單層光阻材 料溶液。 [表3] 聚合物 (質量份) 酸產生劑 (質量份) 鹼性化合物 (質量份) 有機溶劑 (質量份) ArF單層 光阻材料 ArF單層光阻 聚合物1 (100) PAG1 (10.0) Quencher 1 (1-2) PGMEA (1800) 表3中之各組成份係如以下所示。
ArF單層光阻聚合物1 (參考下述結構式) 【化5 0】
ArF單層光阻聚合物1 酸產生劑:PAG1 (參考下述結構式) -93- 200905403 【化5 1】
^)=〇 )-cf2so3- f3c PAG1 驗性化合物:Q u e n c h e r 1 (參考下述結構式 【化5 2】 Ν·
Q
Ο
Quencher 1 有機溶劑:PGME A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將上述製得之防反射膜材料溶液(實施例1〜1 8、比 較例1〜4 )塗佈於Si基板上,經200 T:、60秒間燒焙後 ,形成膜厚80nm之防反射膜(光阻下層膜)。於該防反 -94- 200905403 射膜(光阻下 溶液後,於1 之光阻膜。其 S3 07E、ΝΑ0. Half-Tone) ^ 6 〇秒間燒焙 (TMAH)水 所得之圖型觀 果如表4所示 層膜)上塗佈上述製得之ArF單層光阻材料 10°C、60秒間進行預燒焙而形成膜厚150nm 次,使用ArF曝光裝置((股)理光製; 85、σ 0.93、2/3輪體照明、6 %半遮蔽( ^位位移)對光阻膜進行曝光,於1 〇 〇 °C下經 (PEB) ’再於2_38質量%氫氧化四甲基銨 溶液進行6 0秒間顯影,得正型之圖型。對 察8 Onm線路與空間圖型之截面形狀。其結 -95- 200905403 [表4] 光阻下層膜 光阻(photo resist)之截面形狀 實施例1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2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3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4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5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6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7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8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9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0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1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2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3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4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5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6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7 矩形形狀、無捲曲 實施例1 8 矩形形狀、無捲曲 比較例1 形成捲曲形狀 比較例2 形成逆錐型形狀 比較例3 矩形形狀、無捲曲 比較例4 矩形形狀、無捲曲 如表4所示般,確認使用本發明之防反射膜材料所形 成之防反射膜(光阻下層膜)上的光阻膜,皆可形成具有 矩形形狀且無捲曲之良好光阻圖型。 又’本發明並非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 僅爲例示’只要與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 想具有實質相同之構成,且可達到相同之作用效果者,無 -96- 200905403 論其內容如何皆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97-

Claims (1)

  1. 200905403 十、申請專利範圍 ι· 一種防反射膜材料,其特徵爲,含有具有下述通 式(1 )所示重複單位之聚合物, 【化1】
    0) (式中’ R1爲碳數1〜8之直鏈狀、支鏈狀之伸烷基;R2 爲碳數1〜2〇之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之烷基,且被至少 1個以上之氟原子所取代,其可再具有醚基、酯基、磺醯 胺基;R3、R1、R2分別獨立爲氫原子或酸不穩定基;〇< (a-1) ^1.0' (a-2) <1.0> 〇< (a-1) + (a-2) ^ 1.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反射膜材料,其中, 前述R2之烷基爲直鏈狀或支鏈狀。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防反射膜材料,其 中’前述聚合物尙含有具有芳香族基之吸光基的重複單位 -98-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防反射膜材料,其 尙含有有機溶劑、酸發生劑、交聯劑中之一個以上。 2 _ 一種圖型形成方法’其爲使用微影蝕刻術於基板 200905403 上形成圖型之方法,其爲至少包含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j 項至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膜材料於基板 上形成防反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 @ 膜之圖型回路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顯影後,於前述% @ 膜上形成光阻圖型,使用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對前 反射膜與前述基板進行蝕刻,於前述基板上形成圖型。 6. —種圖型形成方法,其爲使用微影触刻術於基板 上形成圖型之方法,其爲至少包含於基板上形成有機膜, 於該有機膜上形成含矽膜,於該含矽膜上使用申請專和j 圍弟1項至申請專利fe圍弟4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膜材料 形成防反射膜,於該防反射膜上形成光阻膜、使該光阻膜 之圖型回路區域曝光後、以顯影液顯影後,於前述光阻膜 上形成光阻圖型,使用該光阻圖型作爲光罩以蝕刻前述防 反射膜與前述含矽膜,使用形成有該圖型之含矽膜作爲光 罩以蝕刻前述有機膜,再鈾刻基板以於基板上形成圖型。 -99- 200905403 七 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TW097108142A 2007-03-09 2008-03-07 防反射膜材料及使用其之圖型形成方法 TWI388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0010 2007-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5403A true TW200905403A (en) 2009-02-01
TWI388932B TWI388932B (zh) 2013-03-11

Family

ID=3974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8142A TWI388932B (zh) 2007-03-09 2008-03-07 防反射膜材料及使用其之圖型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87228B2 (zh)
JP (1) JP4809376B2 (zh)
KR (1) KR101065524B1 (zh)
TW (1) TWI3889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945B (zh) * 2017-12-22 2023-07-01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二醇結構之保護膜形成組成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9378B2 (ja) * 2007-03-13 2011-11-0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993139B2 (ja) 2007-09-28 2012-08-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形成材料、反射防止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177418B2 (ja) 2008-12-12 2013-04-0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形成材料、反射防止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768410B2 (ja) * 2010-04-22 2015-08-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近赤外光吸収膜形成材料及び積層膜
JP5741340B2 (ja) * 2010-09-29 2015-07-01 Jsr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重合体、レジスト下層膜、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999624B2 (en) * 2012-06-29 2015-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elopable 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attern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reof
JP6237182B2 (ja) * 2013-12-06 2017-11-29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重合体及び化合物
KR102312211B1 (ko) * 2014-02-26 2021-10-14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지스트 상층막 형성 조성물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반도체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9815930B2 (en) * 2015-08-07 2017-11-14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Block copolymer and associated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380617B2 (ja) * 2017-06-09 2018-08-29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重合体及び化合物
US11782345B2 (en) * 2019-08-05 2023-10-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 materials
DE102019134535B4 (de) * 2019-08-05 2023-09-0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terialien für unteren antireflexbelag
US20210364922A1 (en) * 2020-05-22 2021-11-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Underlay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777569B (zh) * 2020-05-22 2022-09-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底層組成物與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1065B2 (ja) 1995-06-28 2006-03-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00336121A (ja) 1998-11-02 2000-12-05 Shin Etsu Chem Co Ltd 新規なエステル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6316165B1 (en) 1999-03-08 2001-11-13 Shipley Company, L.L.C. Planarizing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s
JP4083399B2 (ja) * 2001-07-24 2008-04-30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重合性単量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化合物
JP3999030B2 (ja) * 2001-12-13 2007-10-3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重合性単量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化合物、反射防止膜材料
JP4110398B2 (ja) 2003-03-07 2008-07-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α位メチル基に酸素置換基を有する脂環含有メタクリレート化合物
US7297811B2 (en) * 2003-12-04 2007-11-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cursors to fluoroalkanol-containing olefin monom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US7906268B2 (en) * 2004-03-18 2011-03-15 Fujifilm Corporation Positive resist composition for immersion exposure and pattern-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473103B2 (ja) * 2004-11-18 2010-06-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ネガ型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510644B2 (ja) * 2005-01-11 2010-07-28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保護膜形成用材料、積層体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638378B2 (ja) * 2005-06-07 2011-02-2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614092B2 (ja) * 2006-01-31 2011-01-1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アルコ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809378B2 (ja) * 2007-03-13 2011-11-0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945B (zh) * 2017-12-22 2023-07-01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二醇結構之保護膜形成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20381A1 (en) 2008-09-11
TWI388932B (zh) 2013-03-11
KR101065524B1 (ko) 2011-09-19
KR20080082925A (ko) 2008-09-12
JP2008257187A (ja) 2008-10-23
JP4809376B2 (ja) 2011-11-09
US7687228B2 (en) 2010-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5403A (en) Antireflection film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TWI431427B (zh) 光阻底層膜材料及使用其之圖型形成方法
TWI403833B (zh) 防止反射膜形成材料、防止反射膜及利用此等之圖案形成方法
TWI397775B (zh) 防反射膜形成材料、防反射膜及使用其之圖型形成方法
TWI381250B (zh) 光阻底層膜材料及圖型之形成方法
TWI286672B (en) Resist lower layer fil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pattern
JP5741518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I390356B (zh) 光阻底層膜形成材料及圖型之形成方法
TWI476256B (zh) 塗料組合物
TWI310048B (en) Photoresist undercoat-forming material and patterning process
JP4823959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I282908B (en)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material for forming underlayer film
JP5415982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623309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201001494A (en) Double patterning process
JP2004205658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下層膜形成材料
TW201011078A (en) An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TW200525298A (en) Positive resist material and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5579553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方法、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5049810A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材料およ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745298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材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