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2178A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 Google Patents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2178A
TW200902178A TW097103420A TW97103420A TW200902178A TW 200902178 A TW200902178 A TW 200902178A TW 097103420 A TW097103420 A TW 097103420A TW 97103420 A TW97103420 A TW 97103420A TW 200902178 A TW200902178 A TW 2009021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eel strip
water
hot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29042B (zh
Inventor
Satoshi Ueoka
Naoki Nakata
Takashi Kuroki
Nobuo Nishiura
Original Assignee
Jfe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78396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90217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Jfe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Jfe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02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2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9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90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67Quenching devices for spray quen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03Cooling
    • B21B45/0209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 B21B45/0215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 B21B45/0233Spray nozzles, Nozzle headers; Spray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46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heet met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06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03Cooling
    • B21B45/0209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 B21B45/0215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 B21B45/0218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for strips, sheets, or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Description

200902178 九、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在熱軋生產線中將熱軋鋼帶進行冷 所使用之冷卻裝置及方法。 、 【先前技術】 熱軋鋼帶係將經高溫加熱之鋼的⑽進行親乾而製 ',目標尺寸’此時’於熱軋途中或精軋(fin =_後之鋼片輸送台(run Qut table)等藉冷卻水予 此’進行水冷之目的在於藉此主要控制鋼帶之 :出物或變態組織,調整材質以得到目標之強度、延性 專。尤其是精度佳地控制冷卻結束溫 地具備目標之材質特性的熱乳鋼帶為最重要。無偏差 =幻方合面有二進行上述水冷時,依既有之冷卻設備(水 二=溫度不均或無法精度佳地停正於所需溫 i κ, 其原因可舉例如鋼帶上之滯留水,對此,以於 台對鋼帶進行水冷的情況為料以說明。 兩达 ΓΙ’在自頂面將鋼帶進行冷卻時,係自圓管喷嘴 或狹縫狀噴嘴以垂直方向朝下使冷η 與鋼帶-起朝鋼帶行進方=。=置:鋼帶上而直接 CPur.e) ^ # ^ , /°^ ^ ^ ^ „ 鋼帶上之地點的處所實#在通離冷卻水衝突至 著滯留水的部分被Α卻也至此為止’僅有鋼帶上载停 ▽ Ρ。因此,會進行局部性冷卻而發生 97103420 200902178 2不均。尤其是在50。。“下的低溫度區域時,此滯留 -水會自臈彿騰狀態變化為過渡沸騰或核沸騰狀態,使 •倉匕力變高’載停有滯留水之部位與未載停的部位之間產生 差、。為防止此情形,雖實施瀝水沖洗的強化 上S’雜?度沸騰或核沸騰,則滯留水會貼附於鋼帶 上,故有難以利用瀝水沖洗將滞留水去除的情形。 習知以來,為了對應此現象,已進行了各種檢討。 ρ構射t利文獻1中記載有下述技術:藉由具備升降機 構:相對向排列於搬送方向上之狹縫噴嘴單 使用另外設置之層型嘴嘴或喷霧喷嘴侧 /、兴泛觀圍之冷部速度,同時可穩定地進行冷卻。 之獻2中’記載有下述技術:使具有狹縫狀 ::的集官(header)傾斜對向並噴射膜狀 置:隔板並使鋼板與分隔板之間充滿冷卻水,藉此可 传到局冷卻速度,並可均勻進行冷卻。 (f利文獻"曰本專利特開昭62_26〇〇22號公報 【發曰本專利特開昭59-1細號公報 【發明内容】 卻1、2所記載之技術,係著重於藉由使冷 等雖=:相對向設置’而使鋼帶上不發生滞留水,該 專雖為非,有用之技術,但於實用上均尚嫌不足。 元專利文獻1所記裁之技術令,必須使狹縫喷嘴單 板會與狹縫喷嘴單开输的鋼板進订冷卻時,鋼 縫噴紫早兀衝大,使狹縫噴嘴單元受損,或使鋼 97103420 200902178 板無法移動,而導致製造線的停止或產率降低。為此, •,過前端或尾端時,亦考慮使升降機構動作而使狹縫 避至上方,但此情況下,前尾端之冷卻不足’而有 到目標材質的情形。再者’亦有耗費用於設置 機構之設備成本的問題。 板另二專:ΐ獻2所記載之技術中’若不使噴嘴接近鋼 板,貝!鋼板與分隔板之間並未充滿冷卻水。若使 ,=曲則利文獻1記载之技術同樣地,在對前端或尾 鈿考曲之鋼板進行冷卻時,會發生不良情形。 狀::嘴文獻μ記載之技術中,係以使用狹縫 狀之喷嘴(狹縫贺嘴)為前提,但若喷 潔狀態,則冷卻水無法成為㈣m 予⑦維持在/月 在狹縫喷嘴72 /= 例如,如圖26所示, ㈣異物而發生堵塞時,冷卻水 =内二又1 了將冷卻水播止於噴射區域内(冷卻 以高壓進行喷射,則;冷卻水73 使冷卻水m 冷卻集管71内之壓力偏差而 膜73,則冷卻若未完整形成冷卻水 形成滞留水而成為:板上發生::=游或下游方向, I’d 卻時採用狹縫喷嘴的情況下,若不涵 二^_〜、=。=^恥法完整形成冷卻水膜,但 縫喷嘴容易發生執變 ^i熱乳鋼帶進行處理,故狭 本發明係有鑑;上述情形二::變:寻:難。 而凡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97103420 200902178 在將冷卻水供給至熱軋鋼帶頂面的情況下,可使鋼帶依高 冷部速度均勻且穩定地進行冷卻的熱軋鋼帶之冷卻裝置 及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特徵。 r [1]一種熱軋鋼帶之冷卻裝置,係具有下述構件者:第 一冷卻集管群,係具備彼此相對向配置於鋼帶搬送方向 上,並朝向鋼帶頂面之下游侧傾斜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之 嘴;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係具備朝向鋼帶頂面之上游側傾 斜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之喷嘴;其特徵為,上述喷嘴可 水量密度2. 0m3/m2min以上之冷卻水,且上二、σ 管群與上述第二冷卻隼管以 、部集 卻水之注水的群各“㈣可分別進行冷 [2] 如上述[n之熱軋鋼帶之冷卻裝置,
水係相對於熱乾鋼帶之行進方向或相反方向中以 為基準投置為30。以上且6〇。以下的角度。 P
[3] 如上述[〗]或[2]之熱軋鋼帶之冷卻 棒狀冷卻水之喷射方向之速度成分的〇〜财爲;、中,依 之喷射角度。 述又成刀的方式,設定棒狀冷卻水 [4] 如上述[丨]至[3]項中任一項之埶 置’其中’依具有朝向熱乾鋼帶寬度方向一1帶之冷卻裳 成分之棒狀冷卻水之數量等且 ° 外側之速度 方向另-方外侧之速度成分之棒狀二向熱軋鋼帶寬度 式,設^上述棒狀冷卻水之喷射方向^卩水之數量的方 97103420 200902178 置i由上述[1]至[4]項中任一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裝 ί狀二,隨著自熱乾鋼帶寬度方向之中央朝向外側, 棒狀冷部水之朝向埶勒 置[It上述⑴至⑷項中任一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襞 ί度依t狀冷卻水之朝向純鋼帶寬度方向外側之 f 帶”:二且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上之位置於鋼 V見度方向上呈等間隔的方式,設置各噴嘴。 [7丄:上述⑴至[6]項中任一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裝 卻鮮群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中相對向之 :内:喷嘴之内側或/及第一冷卻集管群與 収間之鋼帶上方,具備有板狀或幕狀之遮蔽物。心 軋二:種Α熱軋:帶之冷卻方法,係藉由下述構件進行熱 署部者··第一冷卻集管群,係具備彼此相對向配 射棒狀I搬运方向上’並朝向鋼帶頂面之下游側傾斜地喷 κ.. 帶i面7部水之喷嘴;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係具備朝向鋼 貝面之上游側傾斜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之嘴嘴,· =,自尸述噴嘴供給水量密度2 〇mVm2min以上2冷ς 二亚,由使第—冷卻集管群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之各ς 木吕分別進行ON-OFF,以調整冷卻區域之長度。 ⑺如上述[8]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法,其、中又,棒狀 水係相對於熱軋鋼帶之行進方向或相反方向,以水:
為基準呈30。以上且60。以下的角度。 B
[10]如上述[8]或[9]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法,其中,依 97103420 9 200902178 =冷:水之噴射方向之速度成分的 .^之寬度方向外侧之速度成分的方式,使棒狀冷卻:: [1=上述[8]至[1G]項中任—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 中,依具有朝向熱軋㈣寬度方m卜側之速度 成/刀之棒狀冷卻水之數量等同&具有朝向熱軋鋼帶寬产 ^向另-方外側之速度成分之棒狀冷卻水之數量心 式’使上述棒狀冷卻水喷射。 〔[12]:上述[8]至⑴]項中任一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 法,其中,依隨著自熱軋鋼帶寬度方向之中央朝向外側, 棒狀冷卻水之朝向熱軋鋼帶寬度方向外側之速度成分依 序增大的方式’使上述棒狀冷卻水噴射。 、⑽如上述[8]至[⑴射任—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 法’其中’依棒狀冷卻水之朝向熱軋鋼帶寬度方向外侧之 速度成分為一定,且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上之位 帶寬度方向上呈等間隔的方式,使上述棒狀冷卻水喷射。 ‘[⑷如上述[8]至[13]項中任—項之熱乾鋼帶之冷卻方 法’其中,於鋼帶搬送方向之下游侧測定鋼帶溫度 該測定之鋼帶溫度,使來自各冷卻集管之注水進— 0N-0FF,將鋼帶溫度調整成為目標溫度。 仃 [15]如上述[8]至[14]項中任一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 法,其中,進行來自各冷卻集管之注水的優先順序:係使 設置於相對向之第一冷卻集管群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之内 側的冷卻集管優先進行注水。 ' 10 97103420 200902178 /本發明=,可依高冷卻速度均勾且穩定地將熱軋鋼帶進 行冷卻,藉此,可抑制叔晳夕值至 .. _㈣f之偏差’使產率增加且品質穩 疋彳匕。 【實施方式】 根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熱軋鋼帶 說明圖。 I衣置 此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2〇係設置於熱軋鋼帶之輥軋生 產線上之冷卻裝置,其具備以朝向於 r〇ller)13上所搬送之鋼帶1〇 上集管單元21。 料10之頂面供給棒狀冷卻水的 上集管單元21係由下述構件所構成:第—上隼管群, 其具有複數配置在搬送方向上之第一上集管…: 其係在第-上集管群之下游侧具有複數配置: ==之第二上集管21b;第一上集管群及 I =上集管218、211),係形成為具備可分別獨立 冷卻水之喷射(注水)之㈣FF控制(注水之開 始與停止之控制)的〇N_〇FF機構3〇的配管構成。又於 :匕第-上集管群及第二上集管群係分別由3個上集管所 稱成。 、-二於上集官21a、21b上’分別於搬送方向上安裝 ,歹势之上嘴嘴22(於此係於鋼帶10之搬送方向上為4 上集s 21a之上喷嘴群(第一上噴嘴群)22a與 97103420 11 200902178 第二上集管21b之上喷嘴群(第二上喷嘴群)22b,係使各 自所噴射的棒狀冷卻水23a與棒狀冷卻水23b之噴射方向 排列為於鋼帶10之搬送方向上彼此相對向。亦即,第二 上喷嘴群22a係朝向鋼帶頂面之下游侧傾斜地依^丨之伏 角(噴射角度)喷射棒狀冷卻水23a,第二上噴嘴群2化係 朝向鋼帶頂面之上游侧傾斜地依0 2之伏角(喷射角度'+、 射棒狀冷卻水23b。 X育 從而由彼此之上集管朝鋼帶搬送方向觀看時,來自位 於最遠側之列(最外侧之列)之上喷嘴的棒狀冷卻水衝突 至鋼Τ 10上的位置彼此所挾持的區域,係成為冷卻區域。 此時,若使來自第一上喷嘴群22a之棒狀冷卻水23&之 喷射,與來自第二上喷嘴群22b之棒狀冷卻水2扑之噴射 線不父又,則由彼此之上集管朝鋼帶搬送方向觀看時,、來 自=於最近側之列(最内侧之列)之上喷嘴的棒狀冷卻水 衝突至鋼帶10上的位置彼此所挾持的區域中,係穩定形 成=圖1所示之滯留冷卻水24的水膜。藉此,來自彼此 之彔接近上集管之侧之列(最内侧之列)之上嘴嘴的棒狀 冷卻水係朝向滞留冷卻纟24 t水膜進行噴射,而不致於 破壞彼此另一方的棒狀冷卻水,故較佳。而且,將來自最 〇之歹丨之上喷嘴之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1〇上之位置 彼此間的間隔稱為滯留區域長度L。此滯留區域長度L 中二係不使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而僅以滯留冷卻'"水X Μ =冷部’故鋼帶1G與冷卻水之接觸不穩定,容易成為 酿度不均的發生原因,但若將滯留區域長度L設為 97103420 12 200902178 留冷卻水24使鋼帶10冷卻的比例較少, •留冷卻水24所造成的溫度不均。如此,此滯 •留=長^係越短越佳,更佳為短至⑽龍左右。 或多角p之开棒狀冷卻水係指自圓形狀(亦包括楕圓 或多角之形狀)之噴嘴喷出口所喷射 :::::::並:噴霧狀之噴流,亦非二= 大致圓开匕 鋼帶上為止之水流的剖面維持 「大致囡形,呈連續性且具直進性之水流的冷卻水。 而且,圖3A、圖3B係表示安裝於上集管 上之上噴嘴22(22a、22b)的配 =) 設有複數列(於此為4列)之喷嘴列,該等==二 所通過之鋼帶之總寬度供給棒狀冷卻水的方式, 安裝間隔呈-列地配置於鋼板寬度方向】L依既疋之 依相對於自前列喷嘴所喷射之者’於此’ 向衝突位置,使自下一列喷嘴所❹之鋼帶見度方 寬度方向衝突位置偏移的方式,配置之|狀7水之鋼帶 3…係相對於前列之喷嘴,使下一列嘴嘴== ===左右,於-;,係 *有:==分狀冷卻水 向安裝位置與棒狀冷卻水之鋼帶由寬7方 同,故此時,必須調整喷嘴之安又方向衝突位置不 之鋼帶寬度方向衝突位置成為所需之位置=佈棒)狀冷卻水 97103420 200902178 如上述般於搬送方向上配置複數列之上嘴嘴22的产 況,可舉例如,纟1列之上喷嘴中,纟衝突至鋼帶上之才: 狀冷卻水及與其相鄰之棒狀冷卻水之間使滯留冷卻水堵 止而使進行瀝水的力量變弱。為了堵止滯留冷卻水,必須 有複數列之上喷嘴,較佳係將安裝於各上集管21上之上 喷嘴22的列數設為3列以上,更佳係設為5列以上。 另外,如上述般將上喷嘴22隔開安裝於複數之上集管 21上,係用於實施熱軋鋼帶之溫度控制所不可或缺者。 於熱軋鋼帶中,必須將各種厚度之鋼帶冷卻至既定溫度, 但為了確保生產量,必須依儘可能快速的板速度進行冷 部。因此,於調整為所需溫度時,必須調整水冷時間 此,-般必須對冷卻區域之長度進行各種變更。為此,藉 由將上,嘴分隔安裝於複數之上集管上,並作成可依各別 的上集官進行棒狀冷卻水之噴射之〇n—〇ff的構造,則可 使冷卻區域長度自由地變化。各上集管上係安裝1列以上 &喷實卩可但所女裝之喷嘴列數係配合所需之溫度控 ,月力而決定。根據每—列使鋼帶冷卻的溫度(例如5 在所合許之溫度偏差(例如±8。〇)較大的情況下,在 I調整為容許範圍之範圍内,增加每-集管的喷嘴列數亦 :妨。例如,於調整為±8t之溫度偏差〇6ΐ之溫度範圍) ’ ’,1個上集管之冷卻•降下溫度未滿肌即可,為 二二右f安裝於上集管之上喷嘴列數設為3列,則可依 々之單位"周整溫度’故可將冷卻後之鋼帶溫度調整於容 σ把圍内。相反地’此時若將安裝於上集管之上喷嘴列數 97103420 200902178 則溫度調整成為20口位,將有偏離所需之 的可能性’故不佳。因此,由於冷卻裝置 須調整= : =溫度誤差(容許溫度偏差),必 #上上果官之上喷嘴列數。 我上集管21之個數及上噴嘴22之列數,必須設定 的條件。滞留水堵止之觀點與得到岐冷卻能力之觀點 、二卻*置20中,係自上集管21a、21b朝向鋼 頁面,以鋼帶面之水量密度成為2.0ni3/m2min以上 的方式供給棒狀冷卻水23。 —,此,針對將水量密度設為2 〇mVm2min以上的理由進 仃说明。圖1所示之滯留水24,係藉由所供給之棒狀冷 部水23a、23b予以堵止而形成。此時,若水量密度較小^ 貝J堵止本身無法進行,若水量密度較某個量更大,則可 f之滞留水24之量會增大,自鋼帶寬度端部所排出之冷 j卻水^供給之冷卻水的量彼此協調,使滞留* 24維^ 成-定。之熱軋鋼帶的情況下,一般之板寬度為 .〜2.1m,若以2.0mVm2min以上之水量密度進行冷卻, 則可於此等板寬度中將滯留冷卻水24維持成一定。 由於若使水量密度大於2.GmVm2min以上越多,敎札鋼 帶之冷卻速度會越快,故可將用於冷卻至既定溫度所需的 冷卻區域長度縮短。結果,可使導入該冷卻装置之空 間精簡化,可於既有設備之間導入、併用此冷卻裝置 而進行冷卻,此外,亦帶來設備建設成本的節省。 97103420 15 200902178 如此,此冷卻裝置20中,由於使自第一上喷嘴22a所 喷射之棒狀冷卻水23a與自第二上噴嘴22b所喷射之棒狀 冷卻水23b在鋼帶10之搬送方向上彼此呈相對向,故在 鋼帶10頂面之滯留水24欲朝鋼帶10之搬送方向移動 時,會被所噴射之棒狀冷卻水23a、23b本身所堵止。藉 此,即使供給2.0m3/m2min以上之較大水量密度的冷卻 水,亦可得到穩定之冷卻區域而進行均句冷卻。 「尚且’使自上噴嘴22a、22b所喷射之冷卻水不成為例 、如自狹縫喷嘴所喷射之膜狀冷卻水而作成為棒狀冷卻水 的理由,在於棒狀冷卻水可穩定地形成水流,故堵止滯留 冷卻水的力量較大。又,在傾斜地喷射膜狀冷卻水時若 自鋼板至噴嘴為止之距離變遠,則鋼帶附近之水膜變薄, 水膜會更容易被破膜。 而且’第一上噴嘴22a之喷射角度與第二上噴嘴2訃 之喷射角度02,較佳係設為30〜6〇。。其理由在於',若 射角度Θ1、Θ2小於30。,則棒狀冷卻水咖、饥之垂 直方向速度成分變小,對於鋼帶1〇之衝突變弱,冷 力降低,而若喷射角度01、Θ2大於60。,則棒狀:卻: 之搬达方向速度成分變小,堵止滯留冷卻水24的力 弱。又,喷射角度0 1與喷射角度0 2並不一' 另外,以上雖對於為了使滯留冷卻水堵止而於長产方5 上設有複數m上述中係以3列以上進行喷射)^行: 明,但若進-步將自喷嘴22所噴射之棒狀冷卻水射 速度設為8m/s以上,則可更加改善滯留水的堵止效 97103420 200902178 而較佳。 而且’為了使喷嘴不易堵塞且確保棒狀冷卻水之喷射速 度,上喷嘴22之内徑最好為3~8mm之範圍。 另外’在棒狀冷卻水的情況下,冷卻水容易自寬度方向 上相鄰之棒狀冷卻水與棒狀冷卻水之空隙流出。此時,如 上述圖3A、圖3B般,較佳係相對於前列之棒狀冷卻水之 鋼帶寬度方向衝突位置,將下一列之棒狀冷卻水之鋼帶寬 度方向衝突位置偏移配置。藉此,於寬度方向上相鄰之棒 狀冷卻水之間之瀝水能力變弱的部分,會被下一列之棒狀 冷卻水所衝突,而可補足瀝水能力。 —而且:若將上噴嘴22之寬度方向之安裝間距(寬度方向 安裝間隔)設為相對於喷嘴内徑為2()倍以内,則 好之瀝水性。 情= 便上噴鳴22之則端位置遠離徑 =過於遠離會使棒狀冷卻水分散,故±“22=^ ”么線之距離最好設為500簡〜l800mm。 j ’如®I 4、5、6所示,純棒狀冷卻水之
之速又成分之〇〜35%為朝向鋼帶寬产方 B 式,使其具右林aΛ 涮妒莧度方向之連度方向的方 自上喷嘴22朝㈣定棒狀冷卻水之喷射方向,則 目上^ 22朝鋼帶iG㈣射之棒 6之箭頭A所示,進行合流而快速地自二广圖4、5、 落下’相較於棒狀冷卻水不具 帶二=寬度端 速度成分的情況,由於 鋼帶寬度方向外側之 、了依較低壓力和較少水量使滯留水 97103420 17 200902178 堵止並可進行瀝水,故於進行經濟性設備設計方面係較 佳、。更佳之範圍為10〜35%。又,若超過35%,則除了在防 止冷卻水朝板寬方向飛散上耗費設備成本,亦使棒狀冷卻 水之垂直方向速度成分變小,而使冷卻能力降低。 另外,較佳係使排列於鋼帶寬度方向上之總噴嘴數之 4〇〜60%,喷射出具有朝向鋼帶览度方向之一外側之成分的 棒狀冷卻水。其理由在於,若朝向鋼帶寬度方向之一外側 .的喷嘴數超過整體之_,而在來自寬度端的冷卻水排出 時發生偏離,則滯留冷卻水之厚度變厚,結果棒狀冷卻水 無法堵止滞留冷卻水,而有發生寬度方向之溫度不均的可 能性。又,若飛散水於鋼帶寬度方向之—外側極端地變 多,則用於防止該飛散水的設備成本會變高。 從而’如圖5般’㈣外側具有1外向角“而進行喷 況下’可將喷射至鋼帶寬度方向外側之喷嘴比例配 置成早侧娜、相反側_,但較佳係可配置成單侧50%、 相反側5 0 %。 ’另外,如圖4所示般,有時亦隨著朝向鋼帶寬度方向外 側而依序使外向角α增大,此昧,知从 ^ ^ ^ , 手車又佳係作成為相對於鋼 π寬度方向中心呈對稱性之外向角α分佈。 〜如圖6所示’若將不朝向板寬方向外侧之上喷嘴 °、α—〇之上喷嘴)之總數設為整體之20%以内(例如 1 ’亚使剩餘者中朝向兩外側之㈣㈣Μ 2早側為權)’則可順利地進行㈣冷卻水之排水, 適合將滯留冷卻水堵止並進行瀝水。 97103420 18 200902178 於此,關於上述棒狀冷卻水之 7進行具體說明。 方向的設定’使用圖 圖7係表示棒狀冷卻水之噴射方向, 射線與鋼帶間所成角度(實際之伏角、棒狀冷邠水之喷 ,方向之伏角表示為Θ,將朝向鋼帶表宽7 = 相對於 度(外向角)表示為α。而且,使相斜:f度方向外側之角 方向之速度成分之。,為朝向鋼帶寬二:::水之喷射 成分,係指使垂直於搬送方向二:外側之速度 所對應的長度Lw,相料冷卻水之^方向之速度成分 Lw/L(寬度方向迷度成分比 、 度L的比 r上噴嘴之噴射口高度設為相^ 2伏角Θ設為45。與5"的計算結果。===方 刀比率成為(N35%,係在相對於搬送方二° 度 。時,外向角…〜25。,在相對於搬:;:伙“為45 5〇。時,外向角《為0~30。。 搬适方向之伏角Θ為 97103420 200902178 /.*v 1200 s 45.9 1007 〇〇 LO 1163 1671 欲 LO CO 1200 s 47.2 LO C<1 1007 ο Γϊπη ίΛ CO ς〇 1—Η 次 1200 s C^I oo s 1007 CD CO CO 1072 1 1609 1 CO CNI 1200 1 s <〇 ai LO 1 1007 ! CNI 1042 1 1590 1 1200 1 s | 49.6 I cz> 1 1007 oo 1 1022 1 1577 1200 g CD CD LO o 1 1007 1 cz> 1 1007 1 1566 g 1200 LO 寸 40.9 I 另 1200 1 CO C3 CD 1 1386 1 1 1833 1 次 OO CO 1200 LO 寸 42.2 | LO C^l 1200 1 § LO 1 1324 1 1 1787 1 CO 1200 1 LO 寸 43.2 | S 1 1200 1 D— CO 寸 1 1277 1 1 1752 1 次 LO oa 1200 1 LO 〇 寸· LO 1 1200 ! CNI CO 1 1242 1 1 1727 1 次 τ»*Η 1 1200 1 LO 呀 to 寸· 1 1200 oa 严— CNI 1 1219 1 1 1710 1 次 (N1 1200 LO 寸 LO 呀 o 1 1200 o 1 1200 1 1697 1 B B tuO <U b〇 CD b/) (D 謹 白 B 白 Β mm Cb 1 Lw/L j 喷嘴高度 搬送方向 麵K 外向角 搬送方向 寬度方向 板面投影長度 實質長度 寬度方向速度成分比率 ¥ 1喷射長度1 0g£0u6 200902178 而且’如上述般,《 4係表示根據 22a、22b之情況之1 據上11 U上噴嘴 寬度方向中央之喷嘴的面圖。於此,將來自鋼帶 、, 戈嘴的棒狀冷卻水之外向負α今A η。 亚隨著喷嘴設置位置朝向鋼 使外-’ 依序增大。此時’若對上集管在鋼帶寬度二 配置上喷嘴,則由於槔妝 门上依4間隔 帶寬产方向上水衝突至鋼帶上之位置在鋼 、又方向上不成等間隔,故 f 寬度方向安裝位置(官择對於上集官之 突至鋼帶之位置於鋼隔)’使棒狀冷卻水衝 間距)。 、鋼π見度方向上呈等間隔(例如60咖 如上hf般’圖5係表示根據上述而設置了上f嘴 二其他例子的平面圖。於此,將冷卻水 贺射之外向角α設為一定( 至鋼帶之)棒狀冷卻水衝突 之方弋夂:趣 度後方成等間隔(例如100mm間距) 又各贺嘴。此時,於鋼帶寬度後方 =,置朝左右兩外侧進行喷射的喷嘴,故依可對喷嘴進 嘖:、孔的b加工的方式’使朝向一鋼帶寬度方向外侧進行 分的Π(例如,於圖5中之上方向具有噴射速度成 嘴歹lim ),、朝向另一鋼帶寬度方向外側進行喷射之喷 m2如’於圖5中之下方向具有喷射速度成分之喷嘴 =搬送方向上交互地偏移既定間隔(例如25丽)而設 :棱並使噴射出具有朝向鋼帶寬度方向一外側之速度成分 ,狀冷部水的噴嘴數與噴射出具有朝向另—外侧之速 X成分之棒狀冷卻水的喷嘴數相等。 97103420 21 200902178 另外,如上述般,圖6係表示根據上述而配置了上喷嘴 22a、22b之情況之其他例子的平面圓。於此,寬度方向 中央部之噴嘴係配置成僅總嘴嘴之2〇%未朝寬度方向外側 喷射而將外向^設為〇。,對其他喷嘴則設為—定之外 向角度(例如α=20。)的例子。此時,在將自喷嘴所噴射之 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之位置,考量為在寬度中央部之外 向角度α=〇。之喷嘴與配置於寬度方向外側之外向角度“ = 20°之噴嘴之交界處的冷卻水衝突位置時,若於噴嘴集管 側在寬度方向上依等間隔配置喷嘴,則由於在衝突位置在 寬度方向上不呈等間隔,故最好先依衝突位置呈等間隔之 方式於喷嘴集官中調整安裝喷射棒狀冷卻水噴嘴的位 置。又,若使外向角α變大,則可依更少量的水進行瀝水, 但在鋼帶寬度方向中央部附近處,喷嘴對於集管的安裝密 度會變大。因此,可依在鋼帶寬度方向上得到均勻流量分 佈的方式’考量對集f進行送水d的能力或配管徑等, 而決定外向角α。 虽然,若泵能力或配管粗度等尚有空間,外向角度α 可為0 °無妨。 又 而且於上述之冷卻設備之兩外側,最好設置防水壁或 排^口等。因為其可有效地防止冷卻水漏出至設備外,或 在設備内飛散而形成新的滯留水的情形。 然而,在外向角α超過30。的情況下,除了防止冷卻水 飛散所耗費之設備成本之外’由於棒狀冷卻水之垂直成分 變小,冷卻能力降低,故不佳。 97103420 22 200902178 M =此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2〇,雖如圖1所示般, 個之上集管21a、21b,但因冷卻能力之關 係而增加設備長度時,亦可增加上集管仏、211)之數量, X亦可於鋼帶搬送方向上設置複數台之冷卻裝置2〇。 M隹二t圖2所示,亦可在上集管…、21b之間設置中 間集官21c,其個數可為任意個。於此,中間集管…中, 除了將相對於搬送方向的伏角Θ設為9〇。之外、,喷嘴配置 或外向角度α、水量密度等係設為與上集管2ia 2 同。 另外,此時亦可將上集管21a、21b之個數設為複數個。 如此’於此實施形態中,係在熱軋鋼帶 接有上喷嘴22a、22b的上集f21a、m,該= 連 ^係喷射出編“以上之水量密度之棒狀冷卻 水,以棒狀冷卻水23a、23b與熱軋鋼帶1〇之間所成伏 Θ卜Μ為30。〜6(Γ ’且於熱軋鋼帶1〇搬送方向上彼此 向之方式配置上喷嘴他、⑽,進—步使棒狀冷卻 水相對於行進方向之速度成分而朝鋼帶寬度方向外且 〇韻左右之速度成分並進行喷射,藉此對熱乳鋼帶^之 頂面供給冷卻水,故藉由設置於熱乾鋼帶之_生產線 上’可將鋼f依高冷卻速度均勻i穩定地冷卻至目標溫 度。結果,可製造高品質之鋼帶。 不 (第二實施形態)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在自相對向之上噴嘴22&、 所喷射之棒狀冷卻水23a、23b之速度較快時,例如為 97103420 23 200902178 l〇m/s以上時,在棒狀冷卻水23a、23b衝突至鋼帶i〇後, 彼此會相撞而飛散至上方。此飛散冷卻水若落下至滯留冷 卻水24上則不造成問題,但若圖11所示般,飛散冷卻水 25朝斜上方飛散而落下至棒狀冷卻水23a、23b上,則飛 散冷卻水25會從棒狀冷卻水23a、23b間之空隙漏出,而 有無法完全瀝水的情形。尤其是在滯留區域長度為2〇〇mm 以内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此問題。再者,在冷卻水之噴射 速度快時,有時飛散冷卻水24會飛越過上集管21a、21b 上而落下至鋼帶10上。 相對於此’如圖8所示,此第二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 40,係在第一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20中,進一步於相對 向之上噴嘴22a、22b之最内側列之更内側追加遮蔽板 26a、26b。於此,遮蔽板26a、26b較佳係設置成覆蓋自 上喷嘴22a、22b所喷射之棒狀冷卻水23a、23b的上方。 藉此’即使在飛散冷卻水25朝斜上方飛散時,落下之 飛散冷卻水2 5會被遮蔽板2 6 a、2 6 b所遮阻,不致落下於 棒狀冷卻水23a、23b上,而落下於滯留冷卻水24上。從 而,可確實地進行瀝水。 尚且,遮蔽板26a、26b亦可作成為可藉滾筒27a、27b 進行升降的構造,亦有僅在需要遮蔽板26a、26b之製品 製造日守使用’而在其以外的時候拉上至退避位置的方法。 另外’於使用遮蔽板26a、26b時,較佳係使遮蔽板26a、 26b最下端位於距離鋼帶1〇頂面3〇〇〜8〇〇·上方。亦即, 若使其預先位於距離鋼帶10頂面300mra以上之上方,則 97103420 24 200902178 卩使進入了在如化或尾端發生彎曲的鋼帶,亦不發生衝 犬然而,若使其增尚為距鋼帶10頂面超過800mm,則 . 無法充分遮蔽飛散冷卻水2 5。 另外,亦可取代圖8中之遮蔽板26a、26b,如圖9所 示般,/吏用輕且表面平滑之遮蔽幕28a、28b。遮蔽幕28a、 28b係通常以垂下狀態進行待機,若開始棒狀冷卻水 23a 之喷射,則被最内侧列之棒狀冷卻水所彎曲而 ,上提。此時,由於棒狀冷卻水23a、23b強勢地喷射,故 ' 不致使其流動被擾亂。 再者,如上述般,在冷卻水之喷射速度快,飛散冷卻水 25舭越過上集官2la、21b上而落下至鋼帶1〇上時,係 如圖ίο所示般,亦可使用位於上集管21a與上集管2ib 之間的鋼帶上方的遮蔽板29。若使用此種遮蔽板29,則 可使欲骯越過上集管21a、21b上而落下至鋼帶丨〇上的飛 散冷卻水確實地遮蔽。而且,在衝抵至遮蔽板29 I冷卻水落下時,可有效地將欲朝橫方向飛散之飛散冷卻水 v 帶入而一起落下至滯留冷卻水24上。 而且,於此第二實施形態中,亦如第一實施形態所說明 般,為了調整冷卻結束溫度,可進行上集管21a、2ib之 數里調整。 如此,於此實施形態中,由於藉遮蔽板等確實地遮蔽飛 .散冷卻水,故可更進一步地依高冷卻速度均勻且穩定地使 鋼帶冷卻至目標溫度。結果,可製造更高品質之鋼帶。 尚且,上述第一、第二實施形態中,並未針對鋼帶底面 97103420 25 200902178 冷卻進行說明。關於底面冷卻,由於原 -上載置滯留水而過冷卻的問題,故可协^个士生因鋼帶 —般冷卻喷嘴(喷霧噴嘴、狹縫喷嘴、圓管下嘴嘴31採用一 可僅以頂面冷卻對鋼帶進行冷卻。 視情況亦 (第三實施形態) 作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針對於 產線上’設置上述第_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生 敘述。 進仃…軋鋼,冷卻的情況進行 圖12係於一般之熱軋鋼帶導入至 將以加熱爐60加埶至既定、、w j中的例子,在 …芏既疋恤度之鋼坯以粗聋 既定溫度、既定板厚度後,藉精乾機 輥乾為 溫度、既定板厚度,其後,藉由本 ^^軋至既定 卻裝置20、冷卻裝f ή赞月之冷部裝置51(冷 v部忒置40)與一般所使用之 面冷部:管層狀冷卻,底面冷卻: 裝置52(頂 溫度,藉盤捲器63予以捲取。、7部)冷卻至既定 尚且,本發明之冷卻裝 集管…、2lb。又,本發明之乂m分別具有3個上 裝有輻射溫度計65。 7 p裝置51之釋出側係安 〜而且’於此,由鋼帶材質之觀點而言… 仃况明.藉精軋依2.8min厚度、82『c 、途情況進 發明之冷卻裝置51急速冷卻至 乾後’以本 冷卻裝置52冷卻至55〇t。 ,、後,藉既有之 首先,在熱軋鋼帶進入至冷 /衮罝W則,以計算機計 97103420 26 200902178 自該數量之 算冷郃至既定溫度所需之 .冷卻集管將冷卻水進行注水。^5的使用數 在鋼帶進入至冷卻裝置51後, 放射溫度計65測定溫度,由相9 $部裝置51釋出側之 的誤差,調整冷卻裝置5】進行、、主於所需溫度之實施溫度 另外’熱乾鋼帶有時係視:::二卻集管的數量。 進行冷卻。於不進行加速或加速;::二邊加逮、-邊 帶前端與尾端之注水冷卻集管數相同的而=,亦可使鋼 若在高加速率之情況下使注水之冷進仃β部,但尤其 長度範圍進行冷卻,則由於在鋼帶=了數不變而於總 置通過的時間改變,水冷時間有 t〃尾端處使冷卻裝 變短’故不太被冷卻。因此,必須,尾端之水冷時間 尾端處之注水冷卻集管數。 、思此情況而增加鋼帶 以下,針對使冷卻中進行注水之隹 作法進行說明。 木g數量增加時的 首先,注水之冷卻集管,較佳係 追加外侧之冷卻集管。此係如上述所管依序 定度而言,滞留區域長度最好設為/5m ^由冷卻之穩 :自兩方之最外側的冷卻集管喷射冷内合但例如在 持的危險性。因此,於增加注水之冷卻隹有無法保 内側之冷卻集管依序喷射冷卻水,則=I時’若白 滯留區域長度。 〃待為原本較短的 22=’=?使朝下游侧噴射棒狀冷卻水之第-上㈣ 2a之仃數與朝上游侧噴射棒狀冷卻水之第二第^噴嘴 上喷鳴22b 97103420 27 200902178 之行數儘量一致。其理由在於,第一上噴嘴22&與 喷嘴22b係相對向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但在自各個喷2 噴射之棒狀冷卻水之運動量大幅相異的情況下,運動^斤 的棒狀冷卻水會擊倒運動量小之棒狀冷卻纟,以運 之噴嘴群會無法得到充分堵止效果。 里小 尚且’由溫度㈣之觀㈣言,在無法使進行注水之第 一上集管與進行注水之第二上為相同 卻的情況下,較佳係儘量使設置在下被^ 墙一仃冷 21b之數量增多而進行注水 ’二=二上集管 低眸^ a ^ . 滯留冷邠水係在鋼帶溫度較 :寺,谷易成為過渡沸騰或核沸騰而成 冷卻水最好由溫度較高側漏出。然而, ^係極力地避免滯留冷卻水之流出,故最好構成為使二 ^集管21之上喷嘴22之行數儘量減少,且使自第^ 木官進行喷射之喷嘴行數與自第- 上 嘴行數的差儘量減小。 弟—上集官進仃噴射之噴 注情況’使用圖13、14說明實際之冷卻集管之 圖13係以本發明之冷卻裝 情況,但為了滿足上述所鋼==冷卻的 使鋼帶通過冷卻裝置,測定 數量增多。此時,以内侧及下二之冷卻集管 下游側之注水集管數量儘量 ,先且上游側與 里1 迪里相專的方式,依圖13中〇圈 97103420 28 200902178 =^示之财喷射冷卻水。相反地,於調整過程中 鋼帶心溫度低於目標溫度的 卻集管數量減少,伸此時伟自“係使進饤主水之冷 氽H 自外側之冷卻集管依序停止注 水另可自圖u中。圈起之號碼較大的集 要=圖:系使頂面與底面兩者進行冷卻的情況。需 ^況;: 戈喷射水麼高的情況。此時,若僅對底面;= Ί 2於具有使鋼帶上提的力量,故有鋼帶上浮的危 並有飛出至生產線外或衝突至上喷嘴等之危險性, 因此’於通板性方面產生問題。 ,此’:先喷射頂面之冷卻水而使鋼帶被壓附在滾輪平 AM w〜U 如上述說明般使瀝水性或 m進行冷卻集管之注水的— 内側之上集管21a、21b」H=的=數量’自最 過冷卻裝置,測定鋼帶前端部:集:仃=使鋼帶通 較目標溫度高的情Mitf,在鋼帶前端溫度 1之運仃〉主水之冷卻集管 ^而以内似T游狀集f優先且 水集管數量儘量相等的方式,依圖“二、下游側之庄 順序噴射冷卻水。此時,較佳# 位置幾乎相同的位置上,:吏==面,所衝突之 水衝突於頂面的狀態,將底面^衝二且依使冷卻 :部:下相同的位置衝突,以防止鋼帶的上浮。因 此,如圖中所示般’重複追加對頂面進行注水之集管後便 97103420 29 200902178 =口對底面進行注水之集f的步驟,以進行整體之注水集 二=追力”相反地’於調整過程中,在鋼帶前端 制標溫度㈣m使進料水之冷料管數量減 厂但此時,係自外側之冷卻集管依序停止注水。可自圖 14 t〇圈起之號碼較大的集管依序停止注水。
、在板厚度為極薄者(例如l2mm)等時,亦有在本發明之 冷:裝置中前端之通板不穩定的情形。此係因為將較多的 水直投入至鋼帶上,冷卻水成為阻力而使鋼帶前端之速度 降低’但由於自幸昆軋機起係以一定速度進行推入,故亦有 鋼板鬆他而發生迴圈等之危險性。此種情況下,亦有進行 ,使鋼帶前端之注水集管數減少、或使冷卻水量減少、或
Up水等之處置’使鋼帶前端通過冷卻裝置後,再依 既疋之冷卻水置或集管數進行冷卻的方法。 另外’來自各上集管之冷卻水之〇n_〇ff(注水-停止), 最好快速地進行。尤其是在將冷卻水GFF的情況下,即使 將女裝在集官上游㈣關止’有時充滿在上集管内的水會 自喷嘴漏出。有時此水會在鋼帶上成為滯留水,而成為過 冷卻=原因。因此’較佳係例如在嘴嘴上安裝止回閱,或 於ί管上安I排水閥等’在停止冷卻水時打開排水閥,使 集管内之水快速地排出等。 ϋ 而且,上述中,雖針對如圖12般,以設置在精軋機釋 出側之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進行冷卻後,以既有之冷卻 裝置52進仃冷卻的情形進行說明,但亦有如圖16般,在 既有之冷部裝置52a、52b之間,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裂置 97103420 30 200902178 51 b的隋形,或在既有冷卻裝置52b之下游彳卜^ 之冷卻聚置51c的情形。另外,亦包括在二= 冷部裝置52a之間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a的情形有 可於上述所有位置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又,'、 僅以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進行冷卻。 ’亦可 =太:可如圖17所示’在粗軋機61與精軋機Μ ^又置本發明之冷《置51等,而於製造熱軋鋼帶 產線中,在任何可能的位置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裝 [實施例] (實施例1) 作為實施例卜係如圖18、圖19、圖2〇所示 機釋出側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等而進行熱乾鋼帶 之製造。此時之製造條件係將厚24〇mm之鋼坯以加熱 6+0加熱至120(TC後’藉粗軋機61輥軋至35随為止,、^ 精精乳機62以精軋結束溫度85代予以輥軋至3 2 藉冷卻裝置冷卻至45(TC,再以盤捲器63予以捲取。 然後,如以下所述,將如圖18、圖19般,設置本發 之冷部裝置51 (第-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2()、第二實施开 態之冷卻裝置40)而將精軋後之鋼帶進行冷卻的情況作為 本發明例卜5 ;將如圖20般,未設置本發明之冷卻展置 51而以既有之冷卻裝置52將精⑽之鋼帶進行冷卻 況作為比較例1〜3。 (本發明例1) 作為本發明例1,係如圖 18所示,於精軋機62釋出側 97103420 31 200902178 6置本發月,冷部裝4 51,藉由此本發明之冷卻裝置 ,將依85(T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45〇。〇。 此時,、,作為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卜係制第—實施形 :之冷部裝置20 ’分別配置! 〇個(合計2〇個)將搬送方 設為45°之上集管21a、21b,關於底面冷卻, 彳將喷務冷部集管2〇個配置成與上集管相對向。上集管 21 ^喷嘴配置’係如上述圖5般,將圓管嗔嘴饥内徑 ' —依寬度方向之安裝間距、m ’並依相同外向角(“ 二20 )—朝寬度方向外侧傾斜’於各上集管21在鋼板搬送方 4行圓管喷嘴22,將棒狀冷卻水之噴射速度設 :产IV二上噴嘴22係設置在距滾輪平台12〇〇随之 问度位置。此一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下均為3“。 然後’將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55〇聊且將進入 裝置51前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 、 水之隹$隸㈣Γ 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 水之集官,係僅依事先設定之數量從内侧之集管 ;注水,在冷卻鋼帶的途中並未變更注水集管的數量。 (本發明例2) ^為本發明例2,係如圖18所示,於精軋機 配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卜藉由此本發明之冷卻^ 51,將依850 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45〇。〇。 、 此本發明例2係與上述本發明例i幾乎相同, 帶進行冷卻的途中,以設置於冷卻裝置51釋 ^ 計65所測定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差 f度 正該差異而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為了修 97103420 32 200902178 (本發明例3) . 作為本發明例3,係如m 1Q & _ 配置既有之冷卻裝置52與本發明1’^精幸 釋出側 有之冷卻裝置5?,脸y 。 。 7部裝置5】’藉由既 v後,藉本發明之冷m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6〇〇 此時,既有之冷卻裝置5”冷Γ二 冷卻’底面冷卻為喷霧冷卻,冷卻水量密式層狀 '施形態之冷卻裝置t。1:,冷卻裝置51 ’係使用第-實 送方向之伏角Θ1Μ。77 1配置10個(合計20個)將搬 月β δ又為45之上集管21a、人+ 卻,則將喷霧冷卻㈣2(M 卜闕於底面冷 集管21之置成與上集管相對向。上 方向之安裝間距己7Γ係將圓管嘴嘴22(内徑8随)依寬度 。),於各i隼其,且並未朝寬度方向外側傾斜(α=0 2,在鋼板搬送方向上安裝4行圓管,嘴 係設: = = ==广又,上喷嘴22 量密度係上下均為3mVm2min。Ο又位置。此時之冷卻水 η;、後义將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55〇m⑽且將進入冷卻裝 之集管㈣為—定,毅將冷卻水進行注水 水,:將锢-Γ疋之數量從内側之集管優先進行注 出制行冷卻的途中’以設置於冷卻裝置釋 日二Γ/5所測定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差異 、為了U正该差異而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本發明例4) 97103420 33 200902178 作為本發明例4 ’係如圖i8所示,於精軋 配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丨M , 釋出側 將依850V 1藉藉由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 肝依“uc凡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45(rc。 此時’作為本發明之冷部裝置51,係使 26之第二實施形態之冷卻 、備遮蔽板 2〇個)將搬送方向之伏角^^刀丨-己置10個(合計 ΒΒ 月~设為50之上集管2丨a、91 h 關於底面冷卻,則將噴霧冷 b, γ' 成對。上隹與也個配置成與上集管 木s 之喷鳴配置係如上述圖4般,將圓总嗆 嘴22(内徑8mm)依寬度方向之安股將囡官喷 度中央部將外向角度α設為〇 依於寬 增加外向角度,並於寬度最端部部而慢慢 方式,朝寬度方向外側傾的 =上安裝4行圓管喷嘴22,並將棒狀冷卻 。又,上喷嘴22係設置在距滾輪平台_mm 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下均為稿in。 /置為固定之55—且將進入於冷卻 f置别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予以、、主 水之集管’係僅依事先設定之數量從内側之集管優行 =水’在將鋼帶進行冷卻的途中,以設置於 =側之溫度計65所測定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5差1 異時,為了修正該差異而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本發明例5) :=發明例5,係如圖19所示’於精軋機Μ 配置既有之冷卻裝置52與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卜藉由既 97103420 34 200902178 有之冷卻裝置52,將依850 °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6〇〇 • C後’藉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而冷卻至4 5 〇 。 此時,既有之冷卻裝置52中,頂面冷卻為髮夾式層狀 冷部,底面冷卻為喷霧冷卻,冷卻水量密度為〇. 7m3/m2min。 另一方面,作為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係使用具備遮 蔽幕28之第二實施形態之冷卻裝置4〇,分別配置1〇個(合 計20個)將搬送方向之伏角θ設為5〇〇之上集管21&、 p 2U,關於底面冷卻,則將喷霧冷卻集管2〇個配置成與上 '集S成對。上集官21之喷嘴配置,係如上述圖4般,將 圓管$嘴22(内徑8mm)依寬度方向之安裝間距1〇〇mm,且 依度中央部將外向角度α設為〇,隨著朝向寬度端部 而慢慢增加外向角度,並於寬度最端部處使外向角“成為 25的方式,朝寬度方向外側傾斜,於各上集管?!在鋼板 搬送方向上安裝4行圓管噴嘴22,並將棒狀冷卻水之喷 度設\WS。又,上喷嘴22係設置在距滾輪平台 之尚度位置。此時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下均為 =後將秦t軋速度设為固定之挪攀且將進入於冷卻 ,置 '前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 2集官,係僅依事先設定之數量從㈣之集管優先進行 庄水’在將鋼帶進行冷细的、全士 釋出側之溫度計65利^中’以設置於冷卻裝置51 里 t 5所測疋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差 ;、夺A 了修正該差異而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比較例1) 97103420 35 200902178 作為比車乂例1,係如圖2〇所示,於精乾 置既有之冷卻敦置52,藉由該既 2『出= 851T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45〇。〇。 置52將依 4此,=冷卻f置52中’頂面冷卻為髮夾式層狀 冷部3 ’ I面冷卻為噴霧冷卻’冷卻水 0. 7m /m2min。又,自冷卻噴嘴滚 又為 12〇。酿。 P嗔嘴至滚輪千台的距離係設為 然後,將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55〇 (:二前::::度調整為-定,關於將冷 定之集管數優先進行注水,在將鋼 進订冷部的途中’以設置於冷卻裝置52釋出侧之溫度 計65所測定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差異時,為了ς 正該差異而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少 (比較例2) 作為比較例2,係於圖20中,取代既有之冷卻裝置^, 配置專敎獻1所記載之冷卻裝置,藉該冷卻裝置,將依 8 5 0 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4 5 〇 °c。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冷卻裝置,係藉由相對於搬送方向 呈相對向排列之狹縫喷嘴單元(狹縫嘴嘴之間隙為5随)喷 射冷卻水,並藉由升降機構使狹縫喷嘴單元依自喷嘴至衰 輪平台之距離為既定值(於此為1〇〇mm)之方式進行升降二 冷部水里猎度係設為與本發明例卜5相同之。 然後,將輥乾速度設為固定之55〇聊且將進入冷 置前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水之^ 97103420 36 200902178 管’係僅依事先設定之集管 卻的途中,以設置於冷卻裝 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 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比較例3) 數進行注水,在將鋼帶進行冷 置釋出側之溫度計6 5所測定 差異時,為了修正該差異而變 作為比較例3’係於圖2〇中,取代既有之冷卻裳置^, 配置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冷卻裝置,藉該冷卻袭 850C完成精軋之鋼帶冷卻至、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冷卻I置,係藉由相對於搬送方向 呈相對向排列之狹縫噴嘴單元(狹縫喷嘴之間隙為5職)噴 射冷卻水,並於噴嘴上方安裝分隔板。於此,將自喷嘴至 滾輪平台之距離設為150mm,將自分隔板至滾輪平台之距 離設為400mm。冷卻水量密度係設為與本發明例 之 3m3/m2miη。 然後,將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55〇mpm且將進入冷卻裝 (置前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水之集 管,係僅依事先設定之集管數進行注水,在將鋼帶進行冷 卻的途中,以設置於冷卻裝置釋出側之溫度計65所測^ 之溫度與目標溫度之間存在差異時,為了修正該差異而變 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於此,關於至此所記載之精軋後的冷卻,係事先確認冷 ..部後之鋼▼溫度與屬於材質特性之拉伸強度呈大致對 應,由該結果,冷卻後之溫度偏差之容許值為5〇它,若 溫度偏差較此更大’則材質偏差會變得過大而無法作為商 97103420 37 200902178 品出貨。 從而,關於本發明例1〜5、比較例1〜3之評價,係藉由 輻射溫度計測定冷卻後之鋼帶溫度,藉此時之溫度偏差進 行評價。該結果示於表2。
C 97103420 38 200902178 〔s V ®Ν •e ύ ύ ^ 綦修 :1¾備之 破損 〇 1〇無1 〇 〇無 1〇無1 〇無 1 X頻發1 1 X頻發1 冷卻後之 溫度偏差 Ρ LO |丨 1 1 I P LO r-H | 120°C P 〇 I < 450〇C 450〇C I 450〇C I 450〇C I | 450〇C 1 I 450〇C 1 | 450°C I I 450〇C | 喷射方向 外向角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ο LO οα 1 1 1 搬送方向伏角β 0 LT3 0 LO 0 LO 0 0 S 1 1 1 表示設置 位置之圖 圖18 圖18 圖19 圖18 圖19 圖20 圖20 圖20 ^ Λ ^ S ti v<P cL· ^ % 观价 1200mm 1200mm 1200mm 1200mm 1200mm 1200mm 100mm 150mm 使用之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第二實施形態 第二實施形態 1 1 1 冷卻水供給方式 1_ 1棒狀冷卻水 棒狀冷卻水 棒狀冷卻水 棒狀冷卻水 棒狀冷卻水 髮夾式層狀 膜狀冷卻水 膜狀冷卻水 1本發明例11 οα t 1本發明例3 | 1本發明例4 1 1本發明例5 | 丨比較例1 1 丨比較例2 1 1比較例3 | 6£ 0gsu6 200902178 首先’在藉由既有之冷卻裝置52進行冷卻的比較例1 之情況下,由於使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間之距離設為高至 .l200mm,故雖未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突的麻煩等, 但由於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大至12〇。〇,故強度等之材質偏 差大,無法將製品出貨。此係由於自頂面冷卻裝置所喷射 之冷卻水長時間載置於鋼帶上並直接被搬送至盤捲器,故 僅有存在滯留水之處所被冷卻。為了改善此情況,雖藉由 ^位於冷卻裝置釋出側之溫度計實施誤差修正,但由於^鋼 、帶一部分上出現局部性之溫度不均,無法配合到對於注水 集管數量變更的回饋作用,而無法良好地進行調整,故溫 度偏差仍維持為較大。 另外,於如專利文獻1般使狹縫喷嘴相對向而喷射冷卻 水的比較例2之情況下,纟進行精軋後搬送至盤捲器的過 程中,熱軋鋼帶彈跳200〜300mm左右,而常發生衝突至冷 部裝置的麻煩。另-方面,若針對熱軋鋼帶未衝突至冷卻 (裝置者調查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其為4(rc,屬於目標之 冷卻後之容許溫度偏差之5(rc以内,而強度等之材質偏 差較J、it匕時,在通板順利者上,雖由於使狹縫嘴嘴對向 喷射,故無鋼帶上之滯留水,而溫度偏差較小,但溫 差較後述說明之本發明例卜5 A。又,其後調查冷卻嘴 '.嘴,結果偶爾出現異物,且狹縫間隙出現土2mm左右的偏 差。狹縫間隙之偏差認為係熱變形。因此’認為於冷 =之寬度方向上發生喷射流量之偏差,而溫度偏差稍微變 97103420 40 200902178 另外’於如專利文獻2般使狹縫喷嘴相對向而噴射冷卻 水的比較例3之情況下,在進行精軋後搬送至盤捲器的過 知中,熱軋鋼帶彈跳200〜300mm左右,而常發生衝突至冷 卻喷嘴的麻煩。另一方面,若針對熱軋鋼帶未衝突至冷卻 噴嘴者調查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其為50°C,屬於目標之 冷部後之容許溫度偏差之5(TC以内,而強度等之材質偏 差較小。此時,在通板順利者上,雖由於使狹縫喷嘴對向 喷射,故無鋼帶上之滯留水,而溫度偏差較小,但溫度偏 差較後述說明之本發明例卜5大。又,其後調查冷卻喷 嘴,結果偶爾出現異物,且狹縫間隙出現士3賴左右的偏 差。狹縫間隙之偏差認為係熱變形。因此,認為於冷卻裝 置之寬度方向上發生喷射流量之偏差,而溫度偏差稍微變 大。 相對於此,本發明例1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 之距離設為高至12〇〇mm,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 置衝突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小至15它,幾 乎未發生強度等之材質偏差。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 進行相對向噴射,故滞留水不載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 、,另外,本發明例2中,由於與本發明例丨同樣地將滾輪 平台與冷卻裝置之距離設為高至12〇〇mm,故不致發生埶 幸L鋼帶與冷卻裝置衝突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溫度偏差' ^小於本發日關1之rc,幾乎未發生強度等之材質偏 差。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進行相對向喷射,故滯留 水不载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此外,由於藉由以溫度計 97103420 200902178 所測定之溫度修正誤差,故適時變更了注水集管數量。 - 另外,本發明例3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之距 離設為高至1200mm’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 突的困擾等。又,溫度偏差為與本發明例1相同程度之 20°C。在冷卻之前半段以既有之冷卻裝置進行冷卻時,雖 由於滯留水載置於鋼帶上,故此時之溫度偏差稍大,但由 於配合了其後立刻以本發明之冷卻裝置進行冷卻,故滯留 厂水之滯留時間變得相當短的效果’並由於藉由以溫度計所 ' 測定之溫度修正誤差而適時變更了注水集管數量,故使溫 度偏差變小的效果’藉此成為與本發明例1為相同程度的 溫度偏差。 另外,本發明例4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之距 離設為高至12〇〇mm,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 突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小至5°c,幾乎未發 生強度等之材質偏差。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進行相 對向嘴射’故滯留水不載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溫度偏 差較本發明例1更良好的原因’認為係藉由設置遮蔽板而 可適當地遮蔽飛散冷卻水,此外,由於藉由以溫度計所測 定之溫度修正誤差,故適時變更了注水集管數量。 另外’本發明例5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之距 離设為高至1200mm ’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 突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溫度偏差小至13°c,幾乎未 考X生強度專之材質偏差。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進行 相對向噴射,故滯留水不載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冷卻 97103420 42 200902178 後之溫度偏差較本發明例丨更良好的原因,認為係藉由設 置遮蔽幕而可適當地遮蔽飛散冷卻水,此外,由於藉由以 溫度計所測定之溫度修正誤差,故適時變更了注水集管數 量。又,溫度偏差較本發明例2、4稍高的原因,認為係 在冷卻之前半段以既有之冷卻裝置進行冷卻時,由於滯留 水載置於鋼帶上,而其後立刻以本發明之冷卻裝置進行冷 卻,故滯留水之滯留時間變得相當短,而僅有些許的溫度 偏差。 如以上所示,確認到藉由於精軋後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時 使用本發明,可不使熱軋鋼帶與上集管或上噴嘴發生衝 突,且於喷嘴亦無熱變形或異物堵塞,並可於鋼帶I使冷 卻水被適當地瀝除,故可進行均勻的冷卻。 7 (實施例2) 作為實施例2,係如圖21、 、圖2 2所示般, 在粗軋機61 而進行熱軋 與精軋機62之間設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等 鋼帶之製造。
97103420 43 200902178 6、7;將如圖22般未設置本發 之冷卻褒置52將粗乾後之鋼 v部裝置51而以既有 例4。 進仃冷卻的情況作為比較 (本發明例6 ) 作為本發明例6,係如圖 機62之間配置本發明之冷:’於粗*機61與精祝 裝置5卜將依·h成粗軋^ ^由本發明之冷卻 此時’作為本發明之冷卻裝乾之,帶冷部至刚。C。 態之冷卻裝置20,分別配置、 :糸使用第-實施形 向之伏角θ設為5〇。之上集f 21合計20個)將搬送方 則將喷霧冷卻集管20個配置成二二’關於底面冷卻, 之喷嘴配置,係如上述圖上上圓隼管二 :巧度方向之安裝間距60mm,且依相 二 =方向外側傾斜’於各上集管21在鋼板‘=) =4㈣管噴嘴22 ’並料狀冷卻水之切 =。又’上喷嘴22係設置在距滾輪平台湖賴之』 位置。此時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下均為3ιη3/Λίη。 然後,將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25〇_且將進入於冷 裝置51前之鋼帶溫度調整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進^注 水之集官,係僅依事先設定之數量從内侧之集管優先進行 ^水,在將鋼帶進行冷卻的途中,並未變更注水集管之數 量0 (本發明例7) 作為本發明例7,係如圖21所示,於粗軋機61與精軋 97103420 44 200902178 間配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i, 裝置51,將依1職完成Μ之㈣冷卻㈣= 此時’作為本發明之冷卻襄置51,係使用具備遮蔽板 之第二實施形態之冷卻裂置40,分別配置10個二十 :個)將搬送方向之伏角0設為45。之上集管21a、2二: 成對。上集管2丨之噴蝴成與上集管 貝薄配置,係如上述圖5般,蔣圓其 f 二嘴22(内徑8mm)依寬度方向之安裝間距6〇咖,: 二之外向角度U=15。)朝寬度方向外側傾斜,於各上隼管 1在,搬送方向上安行圓管喷嘴 =3編之高度位置。此時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二 Π!輥軋速度設為固定之25—且將進入於 水之隹其,在推為一定,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 木5 /、、事先設定之數量從内侧之集管優先進行 ’在將鋼帶進行冷卻的途中,並未變更注水集管之數 里 (比較例4) 62mm’係如圖22所示,於粗乾機61與精乾機 a1-置既有之冷卻裝置52,藉由該既有之冷卻裝置 將依1100C完成粗軋之鋼帶冷卻至1〇〇〇。〇。 ,此夺、既有之冷部裝置52係頂面冷卻為髮央式層狀冷 治P &面冷部為嘴霧冷卻,冷卻水量密度為。 97103420 45 200902178 又3將自冷部噴嘴至滾輪平台之距離設為1200mm。然後, 將輥軋速度&為固定之250_且將進人冷卻裝置52前之 鋼帶溫度㈣為—定’關於將冷卻水進行注水之集管,係 僅依事先設定之數進行注水,在將鋼帶 的 並未變更注水集管之數量。 7丨的t平 f' =此’目於至輯記載之粗軋後之冷卻,係由精札後之 鋼π溫度或抑制表面損傷發生的觀點而言,精幸匕機進入侧 溫度必須為100(TC,溫度偏差必須為2(rc以内。 從而’關於本發明例6、7及比較例4之評價。,係藉由 ,度計測定冷卻後之精軋機進入側的鋼帶溫度丄 時之溫度偏差進行評價。並將其結果示於表3。 97103420 46 200902178 〔CO4〕 ίή ^ V ®N ε ύ # it»·1 綦碟 設備之 破損 〇 1〇無I 〇 冷卻後之 溫度偏差 。。 C— 1 Η 50°C 冷卻結 束溫度 1000°C 1 1000°C | 1000°C 喷射方向 外向角α LO 〇 LO 1 搬送方向伏角0 ο s 0 ΙΛ 寸 1 Μ Η 該w 长Μ 圖21 圖21 圖22 ^ Ml ViH S % 5 t <1D •m ^ 1200iran 1200刪 1200mm 使用之實施形 態 第一實施形態 第二實施形態 1 冷卻水供 給方式 棒狀冷卻水 棒狀冷卻水 髮夾式層狀 I本發明例6 I本發明例7 比幸交例4 Z,寸 03 寸 SU6 200902178 首先,在藉由既有之冷卻裝置52進行冷卻的比較例4 之情況下,由於使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間之距離設為高至 1200mm,故雖未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突的困擾等, 但冷卻後之精軋機進入側的溫度偏差大至5(rc。結果, 於精軋後之鋼帶溫度發生偏差。其原因在於,喷射於鋼帶 頂面之冷卻水長時間載置於鋼帶上並直接被搬送至精軋 機進入側,故僅有存在滞留水之部分被冷卻。 相對於此,本發明例6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 之距離設為高至12〇〇mm,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 置衝犬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精軋機進入侧的溫度偏差 小至17 C。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進行相對向喷射, 故滯留水不載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 另外,本發明例7中,由於將滾輪平台與冷卻裝置之距 離設為高至1200mm,故不致發生熱軋鋼帶與冷卻裝置衝 突的困擾等。又,冷卻後之精軋機進入側的溫度偏差小至 7 C。其原因認為係使棒狀冷卻水進行相對向噴射,故滯 留水不載置於鋼帶上而進行冷卻。再者,其溫度偏差較本 發明例6更良好的原因,認為係藉由設置遮蔽板而可適當 地遮蔽飛散冷卻水所致。 如以上所示,確認到藉由於粗軋後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時 使用本發明,可不使熱軋鋼帶與上集管或上噴嘴發生衝 犬,且於喷嘴亦無熱變形或異物堵塞,並可於鋼帶上使冷 卻水被適當地瀝除’故可進行均勻的冷卻。 7 (實施例3) 97103420 48 200902178 作為實施例3,係針對一邊將精軋後之熱軋鋼帶進行加 速、一邊以盤捲器進行捲取時之冷卻,使用本發明之:浴σ 裝置而進行精軋後之熱軋鋼帶之冷卻。 7 Ρ (本發明例8) 作為本發明例8,係如圖23所示,於精軋機62釋出侧 配置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 ’使用該冷卻裝置5丨,將一邊 進行加速、一邊以盤捲器63予以捲取之熱軋鋼帶進行冷 卻0 。製造條件係將厚240_之鋼坯以加熱爐6〇加熱至12〇〇 C,藉粗軋機61輥軋至35mm,再藉精軋機群62以精軋 結束溫度85(TC進行輥軋至3.2則1後,藉本發明之冷卻裝 置51冷卻至45(TC,並以盤捲器63予以捲取。此時,盤 捲器進行捲取時之輥軋速度(通板速度)為55〇mpm,在將 鋼帶前端捲附於盤捲器63上之同時,以5mpm/s開始加 速,鋼帶最尾端之輥軋速度(通板速度)為66〇m⑽。又, 《鋼帶全長為600m。 &然後,作為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係使用第一實施形 態之冷卻裝置20,分別配置10個(合計2〇個)將搬送方 向之伏角Θ設為45。之上集管21a、21b,關於底面冷卻, 貝J將噴霧冷卻集管2〇個配置作為下集管。上集管21之喷 嘴配置,係如上述圖5般,將圓管喷嘴22(内徑8mm)依寬 又方向之女裝間距70mm,且依相同之外向角度(α =20。) 2寬度方向外側傾斜,於各上集管21在鋼板搬送方向上 女裝4行圓皆喷嘴22,並將棒狀冷卻水之喷射速度設為 97103420 49 200902178 8m/s。又,上喷嘴22係設置在距滾輪平台12〇〇丽之高度 位置。此時之冷卻水量密度係上下均為3mVm2min。藉此, 於頂面與底面具有同樣的冷卻能力。 然後’使用本發明之冷卻裝置51,將如上述般一邊進 行加速 邊以盤捲器63予以捲取之熱軋鋼帶,如下述 般進行冷卻。 首先,如圖24所示,事先於鋼帶之長度方向之各位置 中’一邊考慮熱軋鋼帶之加速(通板速度之增加),一邊由 本發明之冷卻裝置所進行之冷卻速度與通過該冷卻裝置 ,時間,配合鋼帶之長度方向之各位置計算求得所需之冷 :裝置之注水集管數量。又,圖24中表示之所需注水集 官數量⑽〜36個)射集管之合計數予 示。 /後,追縱鋼帶之長度方向之各位置的位置資訊,在熱 匕鋼帶各位置通過冷卻裝置時…邊調整(增加)注水集管 2數量’使其成料算所求得之所絲量,-邊將冷卻水 進行注水。 ,者’為了修正冷卻褒置釋出侧之测足溫7又丹 ,吳差,而進行注水集管數量的調整(增減)。 :即,冷卻集管數量之調整,係如上述圖14所示,以 ⑽,之卩集官為優I依0圈起之號碼的順序進行冷卻水之 (比較例5) 作為比較例5,係未進行考慮鋼帶加速之注水集管數量 97103420 50 200902178 的調整,依於鋼帶加速前之通板速度下所需之注水集管數 量(於此為30個)直接進行冷卻。 . 於圖25中,表示比較例5之將注水集管數量設為一定 而進行冷卻的情況、與本發明例8般經調整注水集管數量 的情況的比較。 、 在如比較例5般使注水集管數量為一定時,將有隨著鋼 帶加速的進展而鋼帶之冷卻結束溫度上升的傾向;而在如 (本發明例8般考慮鋼帶之加速而調整注水集管數量的情 況下,可於鋼帶長度方向上使冷卻結束溫度呈均勻。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在應用於熱軋精軋後之冷卻時,可在習知 無法提高冷卻停止溫度精確度之5〇〇t:以下進行高精度的 控制、H ’尤其是對於習知強度或延伸等之偏差較大的 捲取:度為500。。以下的熱軋鋼帶,可使材質偏差減低而 ,行車又乍範圍的材質控制。又’在自粗軋移送至精軋時進 I行、’、卩的N况下,將亦可高精確度地實施熱軋鋼帶製造中 U調整’而可得到產率增加和品質穩定效果。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 3A、3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 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 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 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97103420 51 200902178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1為針對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2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說明圖。 圖18為實施例1中本發明例之說明圖。 圖19為實施例1中本發明例之說明圖。 圖2 0為實施例1中比較例之說明圖。 圖21為實施例2中本發明例之說明圖。 圖22為實施例2中比較例之說明圖。 圖23為實施例3之說明圖。 圖24為實施例3之說明圖。 圖25為實施例3之說明圖。 圖26為習知技術之說明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熱軋鋼帶 13 滾輪平台 20 冷卻裝置 97103420 52 200902178 21 、 21a 、 21b 、 21c 上集管 .22 、 22a 、 22b 上喷嘴 23 、 23a 、 23b 棒狀冷卻水 24 滯留冷卻水 25 飛散冷卻水 26a 、 26b 遮蔽板 27a ' 27b 升降滾筒 28a 、 28b 遮蔽幕 ' 29 遮蔽板 30 0N-0FF機構 31 下喷嘴 40 冷卻裝置 5卜 51a 、 51b 、 51c 本發明之冷卻裝置 52 、 52a 、 52b 既有之冷卻裝置 60 加熱爐 (61 粗軋機 62 精軋機群 63 盤捲器 65 輻射溫度計 71 冷卻集管 72 狹縫喷嘴 73 冷卻水膜 74 異物 97103420 53

Claims (1)

  1. 20090217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熱軋鋼帶之冷卻1置,係具有下_ =集管(header)群’係具備彼此相對向配置於鋼帶 之向游側傾斜地噴射棒狀冷卻水 興弟一冷部木&群,係具備朝向鋼帶 侧傾斜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之喷嘴;其特 = 供給水量密度2.0mVm2min以上之冷 呔喷背可 卻集管群與上述第二冷卻集管群之各冷卻集—冷 行冷卻水之注水的〇N_〇FF。 ^ g 为別進 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熱軋鋼帶之冷卻裝 =,棒狀冷卻水之喷射方向,係相對 ^ ^ 向或相反方向’以水平方向為基準設置為方 以下的角度。 从上且60 二如Π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熱乾鋼帶之冷卻裳置, -中’依棒狀冷卻水之喷射方向之速度成分 ::熱軋鋼帶之寬度方向外側之迷度成分的方式〜, 狀冷部水之噴射角度。 飞叹疋棒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3項中任一 卻裝置,其中,依具有朝向熱_帶寬卢方向、〜帶之冷 速度成分之棒狀冷卻水之數 ::外侧之 寶声方士, 矛j於具有朝向熱軋鋼帶 二:一夕卜側之速度$分之棒狀冷卻水之數量的 式’ 5又疋上述棒狀冷卻水之噴射方向。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埶軋 -中依隨者自熱軋鋼帶寬度方向之中央朝向外 97103420 54 200902178 側,棒狀冷卻水之朝向熱乳鋼帶寬度方向外侧之速度成分 依序增大的方式,設置各喷嘴。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4項中^項之熱轴帶之冷 部裝置,其中’依棒狀冷卻水之朝向熱乳鋼帶寬度方向外 側之速度成为為一定’且棒狀冷卻水衝突至鋼帶上之位置 於鋼帶寬度方向上呈等間隔的方式,設置各喷嘴。 、=申請專利㈣第!至6射任—狀純鋼帶之冷 部,其令’第一冷卻集管群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中相對 3内側喷嘴之内側或/及第一冷卻集管群與第二冷卻 木g ,之間之鋼帶上方,&傭有板狀或幕狀 之遮蔽物。 鋼帶:t熱:鋼帶之冷卻方法,係藉由下述構件進行熱乾 卩者·第—冷卻集管群’係具備彼此相對向配置 方,並朝向鋼帶頂面之下游側傾斜地喷射 頂面:!· 4賀嘴’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係具備朝向鋼帶 ==則傾斜地喷射棒狀冷卻水之喷嘴;其特徵鋼為帶 藉由3 密度a71"21"111以上之冷卻水,並 " 、部集官群與第二冷卻集管群之各冷卻隼;^ 分別進行._,以調整冷卻區域之長度。Μ部集吕 中9.::二專Γ範圍第8項之熱乾鋼帶之冷卻方法,其 或相t方Γ 喷射方向係相對於熱乾鋼帶之行進方向 角度。…財平方向為基準呈3G。以上a 6G。以下的 法1〇其如:,請依專棒:圍第8…之熱軋鋼帶之冷卻方 棒狀冷部水之噴射方向之速度成分的〇〜35% 97103420 55 200902178 成為朝向熱澍麵μ 棒狀冷卻水噴射3" 5方向外侧之速度成分的方式,使 冷::方如:,請第8至10項中任-項之熱札鋼帶之 的方式,使上述棒狀冷^:^度射成分之棒狀冷卻水之數量 冷:;方如:二專::3! =11項中任-項之熱耗鋼帶之 外側,棒狀冷卻水鋼帶寬度方…央朝向 分依序增大的C钢帶寬度方向外側之速度成 使上述棒狀冷卻水噴射。 冷卻方如專中利範圍第8至11項中任—項之熱軋鋼帶之 “ 二依t狀冷卻水之朝向熱乳鋼帶寬度方向 置於鋼帶寬=二棒隔 喷射。 上呈相^的方式,使上述棒狀冷卻水 冷::·二=範圍第8至13項中任-項之熱軋鋼帶之 度,根據該⑽鋼帶溫 行0N-0FF ’將鋼帶、、”調;兔自各冷部集官之注水進 哪帶度凋整成為目標溫度。 冷:.::,===14項中任,熱軋鋼帶之 序係使权置於相對向之第一冷卻集管群與第二冷卻集管 群之内侧的冷卻集管優先進行注水。 〃 97103420 56
TW097103420A 2007-02-26 2008-01-30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TW20090217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4868A JP4449991B2 (ja) 2007-02-26 2007-02-26 熱延鋼帯の冷却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2178A true TW200902178A (en) 2009-01-16
TWI329042B TWI329042B (zh) 2010-08-21

Family

ID=3978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3420A TW200902178A (en) 2007-02-26 2008-01-30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404062B2 (zh)
EP (1) EP2116313B1 (zh)
JP (1) JP4449991B2 (zh)
KR (1) KR100976758B1 (zh)
CN (1) CN101622083B (zh)
AU (1) AU2008230641B2 (zh)
CA (1) CA2679695C (zh)
PL (1) PL2116313T3 (zh)
TW (1) TW200902178A (zh)
WO (1) WO20081175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375B (zh) * 2017-04-17 2020-04-1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熱軋鋼板之冷卻裝置以及熱軋鋼板之冷卻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7655B2 (ja) * 2009-09-04 2014-08-2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延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IN2012DN00945A (zh) 2009-12-16 2015-04-10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JP5685861B2 (ja) * 2010-09-02 2015-03-1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鋼板の水切り装置、水切り方法および冷却設備
CN102228910A (zh) * 2011-07-19 2011-11-02 东北大学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
CN102380597B (zh) * 2011-10-28 2014-03-1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坯连铸二冷喷水宽度控制的方法
KR101376565B1 (ko) * 2011-12-15 2014-04-02 (주)포스코 연속 소둔라인 급냉대의 스트립 온도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26719A (zh) * 2012-04-24 2012-08-08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TWI524951B (zh) * 2012-06-08 2016-03-11 新日鐵住金股份有限公司 熱軋鋼板用冷卻水之水擋裝置及水擋方法
JP5825250B2 (ja) * 2012-12-25 2015-12-0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延鋼帯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
EP2792428A1 (de) * 2013-04-15 2014-10-22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Kühleinrichtung mit breitenabhängiger Kühlwirkung
JP5999265B2 (ja) * 2013-08-02 2016-09-28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省エネルギー操業リコメンドシステム
WO2015064167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線材冷却装置及び線材冷却方法
CN103752626B (zh) * 2013-12-30 2015-11-25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acc半自动水冷提高钢板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PL3190474T3 (pl) * 2014-09-01 2021-09-13 Scientific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omsk Electronic Company" Ltd. Urządzenie do monitorowania natężenia przepływu i równomierności rozkładu cieczy w wielokanałowym układzie hydraulicznym
CN105618492B (zh) * 2014-11-28 2018-08-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板在线固溶的轧后快速冷却系统
JP6233613B2 (ja) * 2016-01-26 2017-11-2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延鋼帯の製造設備列および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
DE102016102093B3 (de) * 2016-02-05 2017-06-14 Bwg Bergwerk- Und Walzwerk-Maschinenbau Gmbh Durchlaufküh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bkühlen eines Metallbandes
CN105695697B (zh) * 2016-04-06 2018-07-13 肇庆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在线淬火装置及方法
EP3251764B1 (de) * 2016-05-31 2019-07-03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abilisierung einer bewegung eines gewalzten metallischen bandes auf einem rollgang
DE102016110677B4 (de) * 2016-06-09 2018-07-12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Temperiervorrichtung für Bauteile
BR112018074428B1 (pt) * 2016-08-09 2023-04-18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Sistema de controle de temperatura do lado de saída de laminador
DE102016223131A1 (de) * 2016-09-06 2018-03-08 Sms Group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s flüssigen Mediums auf eine Walze und/oder auf ein Walzgut und/oder zum Entfernen des flüssigen Mediums
CN106269932A (zh) * 2016-10-25 2017-01-04 东北大学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控制冷却设备
CN106311763B (zh) * 2016-10-25 2019-04-26 东北大学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控制冷却用环形射流冷却装置
EP3385008A1 (de) * 2017-04-04 2018-10-10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Entzund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chemischen entzundern eines metallbandes
WO2019097713A1 (ja) * 2017-11-20 2019-05-23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株式会社 金属板の冷却装置及び金属板の連続熱処理設備
WO2019160574A1 (en) * 2018-02-17 2019-08-22 Primetals Technologies USA LLC Cooling system
DE102018205685A1 (de) * 2018-04-13 2019-10-17 Sms Group Gmbh Kühl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DE102018109579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Schwartz Gmbh Temperiervorrichtung zur partiellen Kühlung eines Bauteils
WO2020059577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および熱延鋼板の冷却方法
EP3763836B1 (en) * 2019-07-11 2023-06-07 John Cockerill S.A. Cooling device for blowing gas onto a surface of a traveling strip
WO2021065583A1 (ja) * 2019-09-30 2021-04-0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金属帯急冷装置及び金属帯急冷方法並びに金属帯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1664615B (zh) * 2020-06-16 2022-02-01 安徽伟辰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生产线
CN114345954A (zh) * 2021-12-13 2022-04-15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钢冷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4618895B (zh) * 2022-04-11 2022-11-08 福建三宝特钢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调节的热轧带轧制系统
CN116144888B (zh) * 2023-02-01 2024-02-20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横纵温差的双相钢板带均质化挂卷及控冷调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6615A (en) 1979-02-09 1980-08-15 Kawasaki Steel Corp Rolling method with controlled rolling
JPH0238283B2 (ja) 1983-02-09 1990-08-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Kohanreikyakusochi
JPS62260022A (ja) 1986-05-01 1987-11-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鋼板の冷却装置
CN1049303A (zh) * 1989-09-15 1991-02-20 沃洛格达综合技术学院 冷却热轧板材的方法
JPH06190419A (ja) * 1992-12-24 1994-07-12 Kawasaki Steel Corp ストリップの冷却方法
KR100260016B1 (ko) * 1996-05-23 2000-06-15 아사무라 타카싯 연속식강대 열처리공정에 있어서 강대의 폭방향 균일 냉각장치
JP3397072B2 (ja) * 1997-03-13 2003-04-14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鋼板の冷却装置及び方法
JP2001286925A (ja) 2000-04-10 2001-10-1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板の水冷装置とその水冷方法
JP2003191005A (ja) 2001-12-25 2003-07-08 Jfe Engineering Kk 熱延鋼帯の冷却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59038A (ja) 2003-08-08 2005-03-1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熱延鋼板の仕上げ圧延設備および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4876781B2 (ja) 2005-08-30 2012-02-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JP4876783B2 (ja) 2005-08-30 2012-02-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EP1935522B1 (en) 2005-08-30 2015-11-18 JFE Steel Corporation Reversing rolling mill with cooling facility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cooling a steel plate or sheet
JP4876782B2 (ja) 2005-08-30 2012-02-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板の熱間圧延設備および熱間圧延方法
JP4779749B2 (ja) 2006-03-28 2011-09-2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設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375B (zh) * 2017-04-17 2020-04-1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熱軋鋼板之冷卻裝置以及熱軋鋼板之冷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2083A (zh) 2010-01-06
US8404062B2 (en) 2013-03-26
AU2008230641A1 (en) 2008-10-02
PL2116313T3 (pl) 2014-08-29
AU2008230641B2 (en) 2012-01-19
CA2679695C (en) 2011-05-03
EP2116313A1 (en) 2009-11-11
CA2679695A1 (en) 2008-10-02
KR100976758B1 (ko) 2010-08-18
EP2116313B1 (en) 2014-03-12
TWI329042B (zh) 2010-08-21
JP2008207200A (ja) 2008-09-11
KR20090101369A (ko) 2009-09-25
EP2116313A4 (en) 2013-04-17
WO2008117552A1 (ja) 2008-10-02
CN101622083B (zh) 2012-08-08
JP4449991B2 (ja) 2010-04-14
US20100024505A1 (en)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2178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TWI317305B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hot rolled steel strip and method of cooling the steel strip
TWI460031B (zh) 熱軋鋼板之冷卻裝置
KR101026972B1 (ko) 열연강대의 냉각 방법
JP2008073695A (ja) 鋼板の冷却方法
JP5573837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冷却方法、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WO2007026906A1 (ja)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JP4779749B2 (ja) 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設備
KR20120064729A (ko) 열연 강판의 제조 장치, 및 열연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1149210B1 (ko) 열연강판의 폭 방향 균일냉각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604564B2 (ja) 厚鋼板の制御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RU273111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дложки
JP5673530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冷却方法、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5685861B2 (ja) 熱鋼板の水切り装置、水切り方法および冷却設備
JP5531852B2 (ja) 冷媒流量の決定方法
JP4661226B2 (ja) 鋼板の冷却方法及び冷却装置
JP6699688B2 (ja) 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5910597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
TWI445581B (zh) 熱軋鋼板的製造裝置以及熱軋鋼板的製造方法
JP4518107B2 (ja) 熱延鋼帯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JP5663848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4518117B2 (ja) 熱延鋼帯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TW202017668A (zh) 熱軋鋼板之冷卻裝置及熱軋鋼板之冷卻方法
JP5428452B2 (ja) 熱延鋼帯の下面冷却方法および下面冷却装置
JP2004001082A (ja) 厚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