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7926A -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 Google Patents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7926A
TW200847926A TW097115487A TW97115487A TW200847926A TW 200847926 A TW200847926 A TW 200847926A TW 097115487 A TW097115487 A TW 097115487A TW 97115487 A TW97115487 A TW 97115487A TW 200847926 A TW200847926 A TW 2008479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ormula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ompound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5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trice Selles
Fredrik Cederbaum
Florence Marie-Emilie Bonnaterre
William Guy Whittingham
Mafalda Nina
Jane Elizabeth Wibley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Syngent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Syngenta Ltd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ublication of TW200847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79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4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nc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4792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殺真菌活性氮雜-吲哚、包含該等 新穎化合物之組合物及其在用於控制及/或預防植物真菌 感木之方法t之用途。另外,本發明係關於製備本發明之 新穎化合物之方法。 【先前技術】
某些4-氮雜-吲哚及其在預防及治療即使不是由真菌引 起之人類及動物疾病中之用途描述於W〇 99/2〇624中。類 似化曰物 4田述於 〇3/〇6629、WO 2006/014325 及 WO 98/22457中’後者亦揭示其作為抗發炎劑之用途。 現已發現某些4_氮雜-吲哚具有殺真菌活性且尤其具有 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及/或控制植物及/或植物繁 殖材料之真菌感染之方法,#包含向該植物或植物繁殖材 料施用殺直菌右4曰 圈有效ϊ之式(I)化合物··
其中: X1為N或CH ; X2 為 N 或 CR5 ; 130660.doc 200847926 R1及R2獨立地為: (1) 氫、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H)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C(S)NR10Rn 、 -ORi〇、-SRi。、 ^ •s(〇)2nr10r11 、 P(〇)(〇R10)(〇R")或 ⑴丨)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iv) -C(0)R10 、 -C(O)NR10Rn -C(NOR10)R" 、-C(0)OR10 -S(0)R10 、 -S(O)NR10Rn -S(0)2R10 、 -NR10Rn 、
-〇P(O)(OR10)(ORn); R3為: ⑴氫、羥基、氰基或硝基, 聯烯基(allenyl)、炔基 (Π)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 或鹵烧基, (iii)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雜芳 烧基,或 ^ (iv) -C(0)R12、-C(0)0R12、-0Rn、七c(〇)r12、$⑴)泳 或-NR12R13 ; R4為: (i) 氫、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块基或鹵烧 (Π)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聯稀基 基, (iii) 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iv) -C(0)R14、_C(0)〇R丨4、_c(n〇r14)r15、视丨: _SR14、-S(0)NR14R15 …S(0)2R"或·Nr14r15 · 130660.doc -7- 200847926 R5為: ⑴氳、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ii)視情況經取代之院基、稀基或快基, (出)-c⑼f、-C(0)0R16、领16、_SRl6、_s(〇)Ri6、 -S(〇)NR-Rn,.S(〇)2Rl6^_NRl6Rl7; R 為氫、_ 素、氰基、-C(0)〇R18、_SR18、-NR18r19、
-C(0)NR-R-^.N=cr2〇、-c(=nru)nr y或視情況經取 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R7及R8獨立地為:a、_素、羥基、氰基、硝基、 -NR21R2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 R 、R11、R14、Rb、Rl6及Rl7獨立地為:氫、鹵素、羥 基、氰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烷氧基、烯基或 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R及R13獨立地為:氫、鹵素、羥基、氰基、硝基、 -NR21R22、視情況經取代之院基、烷氧基、烯基或炔基或 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R18及R19獨立地為: ⑴氫, (Π)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iii) 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iv) -C(S)R23、-C(0)R23、-S〇2r23、_c(〇)〇r23、〇r23 或 C(0)NR23R24 ; R20為經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或烷氧基或_nr21r22或 -n=cr21r22 ; 130660.doc -8 - 200847926 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 J衣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或芳烷 R23及R24獨立地為:氯、 L 匕基、視情況經取代焓其、 基或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 土 、 或芳烧基;且 ^方基、“基、環基或雜環基 R25為視情況經取代之料、縣或块基; 且/或
獨立地,/⑽與6⑼R,與尺3、(响2與6㈣以 R ;(V)R#R6'(vi)R^R,8'(vii)R^R^(vin)^ 二㈣R18與R19形成含有5至18個環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 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或其N-氧化物之鹽。 【貫施方式】
R21及R22獨立地為: 基、視情況經取代之 基或-C(〇)〇R25 ;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 下列術語具有以下給出之含義: ’’烷基”意謂具有丨至8個碳原子之直鏈飽和單價烴基或具 有3至8個碳原子之支鏈飽和單價烴基,例如甲基、乙美 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二丁 基、正戊基、正己基及其類似基團。較佳地,直鏈烷美含 有1至6個碳原子、更佳1至4個碳原子且最佳係選自甲美、 乙基或正丙基。支鏈烷基較佳含有3至6個碳原子且更彳土係 選自異丙基、第二丁基、異丁基或第三丁基。 ”烯基”意謂含有至少一個雙鍵之具有2至8個碳原子之直 130660.doc 200847926 鏈單價烴^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支鏈單價烴基,例如乙 ㈣、㈣基*其_基®1。適當時,#基可具有(E)_構 i或叫構型。直輯基較佳含有⑴個 選自乙稀基、丙小稀基、丙_2,基、一稀基、:: 1-烯基、丁-2-烯基、丁 I烯基、丁 ,二烯基及丁 -卸基。支鏈縣較佳含有3至6個碳原子且更佳係選自^ 甲基乙細基、甲基丙小稀基、卜甲基丙_2_稀基、2•甲基 丙-1-烯基及2-甲基丙_2-烯基。 土 聯細基”意謂在三個相連的碳原子之間含有至少兩個雙 鍵的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直鏈單價烴基或具有3至8個碳ς 子之支鏈單價烴基,例如丙_〗,2_二烯基、戊—I,二烯基、 戊-2,3-二烯基、己_丨,二烯基及其類似基團。適當時,烯 基可具有(R)_構型或⑻·構型。較佳為丙·以·二稀基。 炔基忍明含有至少一個三鍵之具有2至8個碳原子之直 鏈單價烴基或具有4至8個碳原子之支鏈單價烴基,例如乙 块基、丙块基及其類似基團。直鏈炔基較佳含有2至6個碳 原子且更佳係選自乙块基、丙-1-块基、丙-2-块基、丁小 块基、丁领基及丁 _3_块基。支鏈快基較佳含有_個 石厌原子且更佳係選自卜甲基丙·2·炔基、3-甲基丁炔基、 1?基丁-2-炔基、丨_曱基丁_3_炔基及丨_甲基丁·3_炔基。 伸烷基思明具有丨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飽和二價烴基或 ”有3至6個奴原子之支鏈飽和二價烴基,例如亞曱基、伸 伸丙基2-甲基伸丙基及其類似基團。較佳伸院基 為以上所定義之烷基之二價基團。 130660.doc -10- 200847926 伸烯基,,意謂含有至少一個雙鍵之具有2至6個碳原子之 直鏈二價烴基或具有3至6個碳原子之支鏈二價烴基,例如 伸乙烯基、伸丙烯基及其類似基團。較佳伸烯基為以上所 定義之烯基之二價基團。 環基思谓具有3至8個環碳、較佳3至6個環碳之單價環 狀烴基,例如環丙基、環己基及其類似基團。環基可為完 全飽和或單不飽和或二不飽和。環基較佳含有3至6個環 f
碳,其更佳係選自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單 不飽和環基較佳係選自環丁縣、環戊烯基及環己稀基。 ”雜環基”意謂含有1、2或3個選自N、〇或8(〇)[1(其中n為 〇至2之整數)之環雜原子且其餘環原子為碳之環基,其中 -或兩個碳原子可視情況經幾基置換。該等環之實例包括 (但不限於)氧呒、氧雜環丁烷、四氫呋喃、日氫哌喃、 1,3-二氧戊環、Μ_二噁烷、伸乙亞胺…丫環丁烷、吡咯 咬、派咬…惡嗪院(oxazinane)、嗎琳、硫代嗎琳、^坐 。定、吡峻。定及旅嗓。雜環基更佳含有3至5個環原子,包括 一個Ο及/或一個N環原子。 ”芳基”意謂具有6至10個環碳原子之單價單環或 烴基。合適芳基包括苯基及萘基,尤其苯基。 ’’雜芳基”意言胃具有5至10個環原子、較佳5或6個環 之單價單環或雙環芳烴基,其含有卜2、3或4個獨立地選 自Ν、Ο或S之環雜原子’其餘環原子為碳。雜芳基 包括(但不限於”比咬基、⑽、。比σ坐基、㈣基、心八 基、異唑基(isoazolyl)及四唑基。 71 130660.doc -11 - 200847926 /烧氧基"意謂基團魏’其中R為視情況經取代之烧基、 烯基或块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基、雜環基、:土 # 基或芳烷基或雜芳烷基。烷氧基較佳係選:甲;::芳 基、1-甲基乙氧基、丙氧基、”基丙氧基及心基丙: 基。烷氧基更佳意謂甲氧基或乙氧基。 土 ^基,’或"i素”意謂氟基、氯基、漠基或峨基,較佳為 乳基或氟基。
”i烷基”意謂經-或多個相同或不同函基原子取代之如 以上所定義之貌基。_烧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氣甲 基、二氟甲基、三就甲基、2.氣乙基、2_三氣乙基H 乙基、2-碘乙基、3-氟丙基、3_氯丙基、2_三氟_卜氯乙基 及1 一氟-2-一氟-3-三氟丙基。 鹵烯基”意謂經一或多個相同或不同鹵基原子取代之如 以上所疋義之烯基。鹵烯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_二溴 乙烯基、2_氟-2-溴乙烯基、5_溴戊烯基及%二氯丙_2_ 浠基。 芳烷基’’意謂基團-RaRb,其中Ra為伸烷基或伸烯基且Rb 為如以上所定義之芳基。 f’雜芳烷基”意謂基團-RaRb,其中Ra為伸烷基或伸烯基且 R為如以上所定義之雜芳基。 •’醯基’’意謂-C(0)R,其中R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 基、烯基或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基、雜環基、芳基或 雜芳基。 醯氧基”意謂基團-〇C(0)R,其中R為氫、視情況經取代 130660.doc 200847926 之烷基、烯基或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基、雜環基、芳 基或雜芳基。 以上所定義之基團’尤其烧基、稀基、快基、環基、雜 環基、芳基及雜芳基,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以 下者之取代基取代:鹵素、羥基、氰基、烷基(視情況經 氰基取代)、函烷基、烯基、鹵烯基、炔基(視情況經 -C(0)0R取代)、鹵炔基、環基(視情況經氰基、鹵素、經 基或甲基取代)、雜環基、芳基(視情況經!|素取代)、雜芳 基、烷氧基(視情況經烷氧基或醯基取代)、-C(〇)R、 -C(0)0R、-SR、-S(0)R、-S(0)2R、-S(0)NRRf、 -OS(0)NRR’、-P(〇)(〇r)(〇r’)、-〇(p)(〇)(〇R)(〇R,)、 -NRR’、_NRC(0)0R,、-C(0)NRR’、_〇-N=CRR,或三烷基矽 烧基’其中R及R’獨立地為:氫或烧基、烧氧基、鹵燒 基、烯基、_稀基、快基、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 基。R及R1尤其獨立地為:氫或烷基(尤其甲基或乙基)。較 佳之可選取代基為烷氧基(尤其甲氧基或乙氧基)、羥基、 氰基、鹵素(尤其氟基、氣基或溴基)、雜環基(尤其氧^元或 四氫吱喃)、雜芳基(尤其吼啶基)、-C(〇)〇R(其中r為氫或 烷基(尤其曱基或乙基))及三烷基矽烷基(尤其三甲基矽烷 基)。 式(I)化合物可以不同幾何或光學異構形式或不同互變異 構形式存在。可存在一或多個對掌性中心,在此狀況下, 式⑴化合物可以純對映異構體、對映異構體混合物、純非 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形式存在。分子中可能 130660.doc -13 - 200847926 存在雙鍵’諸如C=C或ON鍵,在此狀況下,式⑴化合物 可以異構體混合物之單一異構體形式存在。可存在互變異 構化中心。本發明涵蓋所有該等異構體及互變異構體及其 呈任何比例之混合物以及同位素形式(諸如氘化化合物)。 式(I)化合物之合適鹽包括酸加成鹽,諸如彼等與無機酸 形成之鹽,該無機酸諸如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或磷 酸;或與有機羧酸形成之鹽,該有機羧酸諸如草酸、酒石 酸、乳酸、丁酸、甲苯酸、己酸或鄰苯二甲酸或磺酸,諸 如甲烧石κ @文、本石黃酸或甲苯石黃酸。有機緩酸之其他實例包 括鹵代酸,諸如三氟乙酸。 Ν-氧化物為三級胺之氧化形式或含氮雜芳族化合物之氧 化形式。其被描述於許多書籍中,例如描述於Angel〇
Albini 及 Silvio Pietra 之"Heterocyclic N-oxidesf,,CRC Press,Boca Raton,Florida,199 1 中。 在本發明之特別較佳之實施例中,任何組合形式之χι及 X2以及R1至R25之較佳基團係如以下所述。 X1較佳為CH。 X2較佳為CR5。X2更佳為CH。 R1較佳為氫、鹵素、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K6烷基、 C2·6稀基或c2_6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0)111 G,其 中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選 自經基、燒氧基、鹵素或三:):完基石夕烧基。R1更佳為氫、鹵 素、氰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w烷基或Cw炔基(c2_6炔基尤 其為2-三曱基矽烷基-乙炔基)。R1甚至更佳為氫、氯基、 -14 - 130660.doc 200847926 漢基、氰基或甲基。R1最佳為氫、氯基或甲基。 2 R較仏為氫或Ci-6烧基。R2更佳為氫或甲基。R2最佳為 氫。 3 R 較佳為氫、羥基、-C(〇)Rl2、_〇RI2 …C(〇)〇R12、 -0C(0)R12、-S(〇)2Rl2、視情況經取代之c】6烷基、c2 6烯 基 稀基、C2·6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飽和環基,其 中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選 自氛基、鹵素、羥基、Cw烷基、c2.4烯基、烷氧基(視情 況經垸氧基或醯基取代)、環基、雜環基、芳基、雜芳 基、-NH2、三烷基矽烷基、_〇(〇)11或-C(0)0R(其中R為 氮、甲基或乙基)。113更佳為氫、-〇R】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 C,-6燒基、C2 4烯基、c3y#p烯基或c2-4炔基。R3最佳為 氫、氰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丙烯基、丙 快基、丙-1,2-二烯基、甲氧基甲基、2-氟曱基、-0CH2C三 CH、-〇CH2OCH3、-〇CH2CN、-〇ch(ch3)cn。 R4較佳為氫、鹵素、視情況經取代之c2_6炔基或視情況 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其中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 且更佳係選自羥基、鹵素(尤其氟基或氣基)、鹵烷基、醯 基或C〗·4烷基(尤其甲基)。R4更佳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 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R4甚至更佳為視情況經取代之 苯基。R4甚至更佳為苯基、弘甲基苯基、3_三氟甲基笨 基、4-氯笨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5-二氟 苯基或3-甲基-4-氟苯基。R4最佳為苯基或4_氟苯基。 R較佳為氫、鹵素、視情況經取代之c16烷基、c2_6烯 130660.doc -15- 200847926 基或C 2 - 6快基’或愈^ R6 一 +ρ ττ^ 1|Ν 乂/、 11成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 方基%基或雜⑦基環’其中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 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選_、氰基、經基、南烧基 或c,.4烷基。較佳與r6—起形成之環為5員或6員雜環。r5 更佳為氫或鹵素。R5最佳為氫。 R6較佳為氫、氯基、_c(0)0Rl8、_nr18r19、_n=cr2〇或
與如以上戟義之Rl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 基、環基或雜環基環。R6更佳為氫或_nrUr19。R6更佳為 -NHR19。R6 更佳為 _NHC(0)R23。 R及R較佳獨立地為:氫、羥基、氰基、_nr21r22或視 情況經取代之C⑽基,其巾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 且更佳係選自-素、氰基、羥基或鹵烷基。r、r8更佳獨 立地為氫、羥基或-NR2〗R22。R7&R8最佳兩者均為氫。 R 、R 、R 、R5、R16&R17較佳獨立地為··氫或視情 況經取代之Cw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其中可選取代 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經基、^、氰基或貌氧基。 R10、R"、R14、Ri5、Rl6及Rl7更佳獨立地為:氫或視情況 經取代之C,.3烷基。R丨。' rh、Rl4、Rl5、r16及r17最 立地為:氫、甲基或乙基。 R12及R13較佳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Cm烷基、匸2 烯基或C2·6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3·6環基,其中在所有狀 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羥基、鹵素、 氰基、烷氧基、環基(視情況經羥基或甲基取代) -C(Q)OR、-0S(0)NRR’(其中r及R,獨立地為:氫、烷基 130660.doc -16- 200847926 稀基或快基)。R 12及r丨3爭你撫 更佳獨立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 ^-4炫基C2.4歸基或c2-4块基。Rl2及尺|3最佳獨立地為: 氰基甲基、丙-2-烯基或丙·2_炔基。 R18較佳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CI_6炫基、C26稀基 炔基、-C(0)R23、_c(〇)〇r23、_s(〇)2r23 或 _c(〇)nr23r24 或6
與R19-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環,其中在所有狀 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選自經基、$ 基、函素或烧氧*。W更佳為氫、Ci.4經取代⑥基、^ 烯基或c2.4炔基。c"烷基較佳為乙基或異丙&。烯基4 較佳為丙-2-烯基。r ^ u ^ ^ ^ 2_4块基較彳土為丙-2-炔基或丁 -2-块 基。R18最佳為氫。 、 R 較佳為氫、_c(s)r23、_c(〇)r23、_c⑴)〇R23、 -s(0)2r23 4_c(0)nr23r24、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Cu 烯基或Cw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 雜環基或與R18—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環,其中 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選自 鉍基、氰基、齒素、烷氧基、環基或雜環基。RI9更佳為 氫_C(S)R 、_C(〇)R23或-C(0)0R23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4 烧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14烷基較佳為異丁基。R】9最佳為 氫、-C(〇)R23 或-C(〇)〇R23。 r2G較佳為-NR21R22。 R及R22較佳獨立地為··氮、視情況經取代之C1 4院基 或-C(〇)OR25,其中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係 遥自私基、氰基、1¾素、烧氧基、醢基、環基或雜環基。 130660.doc 200847926 R21及R22更佳獨立地為:氫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i 4烷基。 R21及R22最佳獨立地為:氫、甲基或乙基。 2 3 2 4 R及R較佳獨立地為··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i( 烷基、Cw烯基或Gw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基或芳基, 其中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 經基、鹵素、氰基、C!-4烷基、烷氧基、齒烯基、環基或 -C(0)OR(其中r為環基)。芳基較佳為視情況經取代之苯 基。芳基更佳為3 -鹵苯基或笨基。R23及R24更佳獨立 地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Cl_6烷基或c26烯基或視情況經 取代之飽和或單不飽和環基。R23及R24甚至更佳獨立地 為·視4況經取代之Cw烷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36飽和環 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w烷基較佳為甲基、乙基或弄丙 基。C3·6飽和環基較佳為環丙基或環丁基,其可經一或多 個選自以下者之取代基取代:氰基、^素(較佳為氟基)、 Cl·4烧基(較佳為甲基)或函稀基。 R較佳為Cw烷基。R25更佳為甲基、乙基、丙基或2_二 甲基乙基。 在一特別較佳之實施例中,當R3為氫時,R0不為氫。更 佳地,R3為氫且R6為-NR18R19。更佳地,R3為氫且“為 -NHR19。更佳地,R3 為氫且 R6g_NHc(〇)R23。 在一替代性較佳實施例中,R6為氫且R3不為氫。更佳 地R為氫且R為-〇R1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16^基、c2 4 烯基、Cw聯烯基或C2·4炔基。最佳地,R6為氫且R3為氰基 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丙_2_烯基、丙炔基、丙- 130660.doc -18- 200847926 1,2-二烯基、甲氧基甲基、2-氟甲基、_〇CH2c Ξ ch、 0CH20CH3、_OCH2CN、_〇CH(CH3)CN。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利用式(Ia)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7及R8係如以上所定義,且較佳地 為: R1為氫、鹵素、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l_6烷基(尤其視情 況經取代之c〗·4烧基,且最尤其視情況經取代之甲基或乙 基’其中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羥基,例如 1-羥基乙基)或-C(0)R10且為氫或Cl_4烷基; R2、R7及R8獨立地為:氫、鹵素或CN4烷基; R3為氫、羥基、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w烷基、c2_6稀 基、C3_6聯烯基或 C2-6炔基、-NR12R13、-OR12 或-C(0)R12, 其中: (a) 烷基、烯基及炔基上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 更佳係獨立地選自!|基、氰基、羥基、烷氧基(視情 況經烧氧基或醯基取代)、C】-4烷基、Cw烯基、環 基、雜環基、雜芳基、-C(0)R、-C(0)〇R及-SR,其 中R為氫、CV4烷基、C2-4烯基或C2-4炔基,且 (b) R12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炔基或環基,可 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_基、氰基、經 130660.doc -19· 200847926 基、烷氧基、壤基、雜環基、_c(〇)R、_c(〇)〇R^ _ os(0)NRR’,纟中,獨立地為氫或烧基, 且R4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尤其苯基或萘基),可選取代 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_素或C14烷基。
更佳地’ R1為氫、i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烧基,其 中可選取代基較佳為㈣;R1、f基或乙基;r2、汉7及 R獨立地為.氫、曱基、6基或氯基;R3為氫、-OR12或 視情況經取代之Cl_々基、C24烯基或CM快基;且^為笨 基’其視情況經至少一個選自_素及C,-4烧基(尤其甲基) 之取代基取代。 甚至更佳地,R丨為氫、氣基或甲基;r2、r、r8各自為 氫;V為氫、氰基甲基、丙_2_烯基或丙士快基;且 苯基'2_氣苯基、3_氟笨基、4·氣苯基、4_氣苯基、3_甲 基笨基或3_甲基_4·氟苯基且最佳為4•氟苯基。 在-特定實施例巾,本發明之方法㈣式⑽化合物:
(lb) 佳地為: R1為氫、鹵素、視情況經取代之c^6烷基或_c(0)r1q且R10 為氫或Ci_4烷基; R2為氫或Cw烷基; 130660.doc -20- 200847926 R3為氫、經基、視情況經取代之cN0烷基、c2_6烯基或c2_6 炔基、-C(0)R12或-OR12且R12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或 環基,在所有狀況下,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 為鹵素、氰基、羥基、烷氧基、環基、雜環基、_Nh2、三 烧基石夕烧基或C(〇)〇R,其中R為氫、Cl·4烷基、c2_4烯基或 C 2-4快基; R4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 更佳為鹵素或CN4烧基; R6為鹵素或-nr18r19 ;且 ⑴R為氫、-C(0)R23、-C(0)0R23或視情況經取代之〔丨4 烧基、C2·4稀基或c:2·4炔基且R23為視情況經取代之 烷基,且 (11) R19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Cw烷基、c:2_4烯基或C24 炔基、-C(S)R23、-C(〇)r23或 <(〇)〇1123且1123為氫、視 情況經取代之Cl·4烷基、C:2·4烯基、Gw炔基或 基; " R7為氫、鹵素烷基;且 R為氫、鹵素、Cw烷基或nr21 R22且R2】及R22獨立地為: 氫或C!.4烷基。 更佳地’ R1為氫、鹵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l 4烷基;R2 為氫或甲基;R3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Ci·4烷基、c^4烯基 或C2_4炔基或-OR12 ; R4為苯基,其視情況經至少一個選自 鹵素及Cm烷基之取代基取代;R6為鹵素 為氫、丙_2_烯基或丙-2-炔基且R19為-C(0)R23且R23為氫、 130660.doc -21 - 200847926
甲基、乙基、姜丙基、1-甲基乙I T 土 G基、丨_甲基丙基、2·二甲 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烯基、2_ 甲基丙-1-烯基、丁 烯 基、環丙基、1-甲基環丙基、H ^ W 土 既每丙基或環丁基,· R7為 氫、氯基、氟基或甲基;且R8為笥 、氣基、甲基或2-曱氧 基-1-乙基胺基。
、甚至更佳地’ R、氫、氣基或甲基;r2為氫或甲基;尺3 為氫、氰基甲基、丙-2-烯基或丙·2,基;r、2·氟苯 基、3-氟苯基、心氟苯基、4_氯苯基、%甲基苯基或3_甲 基-4-氟苯基且最佳為4_氣苯基;R6為_NmRi8為氫且 尺19為{(〇)!^且β為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 丁基或1-甲基環丙| ; R、氫;且尺8為氫、氣基或甲基。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利用式(Ic)化合物:
(Ic) 其中…、…、…、…^及…係如以上所定義且較 佳地為: R、R、R7&R8獨立地為··氫、鹵素或Cm烷基;R3為氫 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i_6烷基、Cw烯基或Cw炔基,可選取 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鹵素或烷氧基;R4為視情況 、、二取代之芳基,可選取代基係如以上所定義且更佳為鹵 素,且R6為氫、-SR18或-NR】8R19,其中R18為氫或Ci 4虎基 且R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_c(s)R234-c(〇)R23且R23為 130660.doc -22- 200847926 氫或Ch烧基。 更佳地,R1、R2、R7及R8獨立地為··氫、甲基、乙基或 氯基;R3為氫、鹵烷基、烷氧基烷基、烯基或炔基;R4為 視情況經取代之苯基,可選取代基為鹵素;且R6為氫或 •NR18R】9,其中R18為氫且Ri9為2_甲氧基]-甲基乙基^ -C(S)R23 或-C(0)R23 且 R23 為 C】-4 烷基。 土
甚至更佳地,R1、R2、…及!^獨立地為:氫;R3為氕、 2-氟乙基、甲氧基甲基、丙_;ι,2_二烯基或丙-2_炔基;r4為 氟苯基(尤其4-氟苯基);且為_nri8r19,i 18友 R^-C(〇)R、Rn為甲基、乙基甲基乙基、k = 乙基或3-甲基丙基。 土
更詳言之,用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展示於以下表丨(式 化合物)、表2(式(Ib)化合物)及表3(式(Ic)化合物)中/
130660.doc •23- 200847926
4 Η Η φ Η Η 175.0- 176.0 5 Η Η φ Η Η 169.0- 170.0 6 Η Η φ Η Η 165.0- 166.0 7 Η Η 0 \ φ Η Η 156.0- 157.0 8 Η Η φ Η Η 237.0- 238.0 9 C1 Η Η φ Η Η 255.0- 256.0 10 Η Η Η φ Η Η 157.0- 158.0 11 Η Η φ Η Η 169.0- 170.0 12 Η Η ι φ Η Η 151.0- 152.0 130660.doc 24- 200847926
13 Η Η F H H 151.0- 152.0 14 Η Η F H H - 436 Ί Br /438 15 Η Η / F H H 78.0- 79.0 16 Η Η Π / F H H 173.0- 174.0 17 Η Η V F H H 181.0 - 182.0 18 Η Η H H 157.0- 158.0 19 Η Η F H H 124.0- J 125.0 20 Η Η Me H H 87.0- 88.0 21 Η Η Me 9 H H 195.0- 196.0 130660.doc •25- 200847926 22 Η Η Me °9 H H 200.0- 201.0 23 Η Η Me H H 182.0- 183.0 25 Η Η Me Φ H H 193.0- 194.0 26 Η Η F Φ H H 394 27 Η Η Η Φ H H 290 28 Η Η Me Φ H H 304 29 Η Η Me \^〇H / H H 188.0- 189.0 30 Η Η RAC > Φ H H 153.0- 154.0 31 Η Η Me r H H 280 130660.doc -26- 200847926 \ / 32 H H Φ H H 164.0- 165.0 33 Cl H 少 〇 \ Φ H H 159.0- 160.0 34 Cl H Φ H H 181.0- 182.0 35 Me H H Φ H H 260.0- 261.0 36 Cl H 夕 Φ H H 184.0- 185.0 37 Cl H RAC // Φ H H 175.0- 176.0 38 Me H X Φ H H 132.0- 133.0 39 Me H ) Φ H H 152.0- 153.0 40 Me H Φ H H 140.0- 141.0 130660.doc 27- 200847926 41 Me H Φ H H 161.0- 162.0 42 Cl H H 9 H H 265.0- 265.0 43 H H Φ H H 412 /414 44 Cl H Φ H H 155.0- 156.0 45 Cl H F Φ H H 175.0- 176.0 46 Cl H Φ H H 230.0- 231.0 47 H H Me H H 144.0- 145.0 48 H H Me H H 134.0- 135.0 49 Cl H Λ Φ H H 209.0- 210.0 130660.doc 28- 200847926 〆 50 Η Η Φ Η Η 210.0- 211.0 51 Η Η OH Φ Η Η 266.0- 267.0 52 Η Η / Φ Η Η 128.0- 129.0 53 Η Η / Φ Η Η 346 54 Η Η Φ Η Η 137.0- 138.0 55 Η Η Φ Η Η 150.0- 151.0 55 Η Η °Λ Φ Η Η 150.0- 151.0 57 Η Η /〇 Φ Η Η 173.0- 174.0 58 Me Η F Φ Η Η 168.0- 169.0 130660.doc 29- 200847926
59 Η Η Φ H H 140.0- 141.0 60 Η Η > Φ H H 174.0- 175.0 61 Η Η ο 少 Φ H H 76.0- 77.0 63 Η Η (ο Φ H H 433 64 Η Η h^N Φ H H 152.0- 153.0 66 Η Η ^Si— \ Φ H H 149.0- 150.0 67 Η Η Me H H 136.0- 137.0 68 Η Η RAC H H H 110.0- 111.0 69 Η Η \ H H H 106.0- 107.0 130660.doc -30- 200847926 \ 70 H H H H H 108.0- 109.0 71 H H F H H H 119.0- 120.0 72 H H OH Φ H H 250.0- 250.0 73 H H Φ H H 374 74 H H OH Φ H H 348 75 H H 0 Φ H H 402 76 H H vyv \^YC /〇 'Φ H H 161.0- 162.0 77 H H /° Φ H H 133.0- 134.0 78 H H FJ- Φ H H 166.0- 167.0 130660.doc -31 - 200847926 79 Η Η φ Η Η 205.0- 206.0 80 Η Η F φ Η Η 189.0- 190.0 81 Η Η / S—0 0入 φ Η Η 212.0- 212.0 82 Η Η Η φ Η C1 250.0- 250.0 83 Η Η φ Η C1 180.0- 181.0 84 Η Η F φ Η C1 197.0- 198.0 85 Η Η > φ Η C1 245.0· 246.0 86 Η Η RAC 少 φ Η C1 220.0- 221.0 87 Η Η l φ Η \〇 V Ην 159.0- 160.0 130660.doc 32- 200847926
88 Η Η Φ Η CV HrV 197.0- 198.0 89 Η Η Φ Η Η 166.0- 167.0 90 Η Η ΟΗ Φ Η Me 222.0- 223.0 91 Η Η ,Φ Η Me 165.0- 166.0 92 Η Η 〇 Φ Η Me 151.0- 152.0 93 Η Η f Η Me 342 夕 Φ 94 Η Η (° /° Φ Η Me 143.0- 144.0 95 Η Η 〇 Φ Η Me 374 96 C1 Η Φ Η H 140.0- 142.0 130660.doc 33- 200847926 97 Η Η Φ Η Η 126.0- 127.0 98 Η Η Ν Φ Η Η 154.0- 155.0 99 Η Η Η Η 111.0- 112.0 100 Η Η Φ Η Η 107.0- 108.0 101 Η Η Η Ν Φ Η Η 155.0- 156.0 102 Η Η Φ Η Η 178.0- 180.0 103 Η Η Φ Η Η 98.0- 99.0 104 Η Η ♦ Φ Η Η 163.0- 164.0 105 Η Η Φ Η Η 126.0- 127.0 130660.doc -34- 200847926 / t \ 106 H H 〇 Φ H H 362 107 H H D Φ H H 93.0- 94.0 108 H H Φ H H 150.0- 151.0 109 H H Φ H H 123.0- 124.0 110 H H ^ / 彳。 〇 \ Φ H H 119.0- 120.0 111 H H °Λ ^^OH 〇 Φ H H 192.0- 193.0 112 H H Ύ。 〇 \ Φ H H 98.0- 99.0 113 H H 〇 \ Φ H H 126.0- 127.0 114 H H ♦ Φ H H 148.0- 149.0 130660.doc -35- 200847926
115 Η Η \ % Φ Η Η 144.0- 145.0 116 Η Η /^-ΟΗ 〇 Φ Η Η 188.0- 189.0 117 Η Η 〇 Φ Η Η 197.0- 198.0 118 Η Η ♦ Φ Η Η 124.0- 125.0 119 Η Η ♦ Φ Η Η 130.0- 131.0 120 Η Η 〇 Cl—^/ Φ Η Η 146.0- 147.0 121 Η Η Φ Η Η 121.0- 121.0 122 Η Η \ Φ Η Η 121.0- 122.0 123 Η Η / Φ Η Me 120.0- 121.0 130660.doc -36- 200847926
124 Η Me ΟΗ Φ H H 197.0- 204.0 125 Η Me f Φ H H 167.0- 168.0 126 Η Me Φ H H 169.0- 170.0 127 Η Me J Φ H H 147.0- 148.0 128 Η Η J Φ H H 147.0- 148.0 129 Η Η % \ HO Φ H H 172.0- 173.0 130 Η Η 'Φ H H 124.0- 126.0 131 Η Η H H H 130.0- 130.0 132 Η Η H H H 250.0- 260.0 130660.doc 37- 200847926 / / 133 Η Η F 9^ Η Η 332 134 Η Η ΟΗ Φ Η Η 220.0- 222.0 135 Η Η \ Ν Φ Η Η 239.0- 240.0 136 Η Η λο, CI Φ Η Η 136.0- 137.0 137 Η Η Φ Η Η 129.0- 130.0 138 Η Η Φ Η Η 164.0- 169.0 139 Η Η ΟΗ Φ Η Η 215.0- 217.0 140 Η Η /〇 Φ Η Η 184.0- 185.0 141 Η Η 〇 Φ Η Η 215.0- 216.0 130660.doc 38- 200847926 f \
142 H H Φ H H 382 143 H H Φ H H 344 144 H H OH Φ H H 208.0- 209.0 145 H H ♦ 0 \ Φ H H 177.0- 178.0 145 H H Φ H H 177.0- 178.0 146 H H Φ H H 364 147 H H 七 Φ H H 149.0- 150.0 148 H H >c \ 广N Φ H H 497 149 H H >c Φ H H 376 130660.doc 39- 200847926 {
150 Me Η Φ Η Η 148.0- 149.0 151 Η Me H Φ Η Η 250.0- 250.0 152 Η Me Ν\γΝΗ Φ Η Η 225.0- 230.0 153 Br Me H Br Η Η 250.0- 999.0 154 Η Me a Φ Η Η 250.0- 999.0 155 Η Me J Φ Η Η 132.0- 133.0 155 Η Me 2 Φ Η Η 132.0- 133.0 156 Br H ♦ 〇 Λ Φ Η Η 157.0- 158.0 157 'Si, 1 H 斗 〇 Φ Η Η 181.0- 182.0 158 /〇 H 〇 Φ Η Η 147.0- 148.0 130660.doc -40- 200847926 159 Br H H Φ H H 263.0- 264.0 160 -CN H 1。 Φ H H 199.0- 200.0 161 -CN H H Φ H H 265.0- 266.0 162 H H F '.Φ H H 350 163 H Me OH Φ H H 212.0- 213.0 164 H Me 〇 〇 \ Φ H H 133.0- 134.0 165 OH H 〇 Φ H H 430 167 H H RAC > 9 H H 135.0- 136.0 168 H H \ 9 H H 151.0- 152.0 169 H H \ 9 H H 145.0- 147.0 130660.doc -41 - 200847926
170 Η Η F 9 Η Η 205.0- 206.0 171 Η Η 夕 9 Η Η 174.0- 175.0 172 Η Η 2 9 Η Η 180.0- 181.0 173 τ Η 夕 Φ Η Η 185.0- 186.0 174 Υ Η Φ Η Η 190.0- 191.0 175 Υ ΟΗ Η Η Φ Η Η 217.0- 219.0 176 Η Φ Η Η 444 293 Η Η \ Ρ Η Η 123.0- 124.0 294 Η Η Η φ Η Η 258.0- 259.0 295 Η Η Η Η 342 130660.doc -42- 200847926 / 296 Η Η Η Η Η 236.0- 237.0 297 Η Η Η Η Η 296.0- 299.0 298 Η Η Η Η Η 215.0- 220.0 299 Η Η 夕 Η Η 340 300 Η Η 夕 cr^ Η Η 174.0- 175.0 301 Η Η 夕 Η Η 340 302 Η Η 夕 Η Η 134.0- 135.0 303 Η Η 9 Η Η 171.0- 172.0 304 Η Η β Η Η 342 130660.doc -43- 200847926 305 Η Η Η Η Η 169.0- 172.0 306 Η Η xrF Η Η 124.0- 125.0 307 Η Η xrF Η Η 139.0- 140.0 308 Η Η Η Η 166.0- 168.0 309 Η Η /七 Η Η 166.0- 167.0 310 Η Η \ / Ν、 Υ Η Η 333 311 Η Η Η Η 105.0- 110.0 312 Η Η y / Ν. r Η Η 141.0- 144.0 313 Η Η r〇 V Η Η 148.0- 151.0 314 Η Η /〇Η Ν. Υ Η Η 293 130660.doc -44- 200847926 315 Η Η Br Η Η 148- 150 316 Η Η V Η Η 278 317 Η Η / Ν. r Η Η 367 318 Η Η \ν-Ν Υ Η Η 307 319 Η Η \ / Ν、 Υ Η Η 307 320 Η Η 〜γ Η Η 379 321 Η Η (。 / Ν、 Υ Η Η 379 322 Η Η Η Η 384 323 Η Η Ν r Η Η 384 324 Η Η Η Η 367 130660.doc -45- 200847926 325 Η Η Η Η 358 326 Η Η Me Η Η 250 327 Η Η b Η Η 302 328 Η Η Η Η 384 329 Η Η b Η Η 318 330 Η Η Η Η 318 331 Η Η 〇 Η Η 314 332 Η Η Ρ^。 Η Η 330 333 Η Η Η Η 346 334 Η Η 1 Η Η 304 130660.doc -46- 200847926 335 Η Η Η Η 346 336 Η Η I σ Η Η 357 337 Η Η X) Η Η 362 338 Η Η Η Η 340 339 Η Η Ρλ Η Η 340 340 Η Η 〇 Η Η 354 341 Η Η 黎。 α Η Η 380 342 Η Η Η Η 330 343 Η Η Η Η 348 130660.doc 47- 200847926
i. 344 Η Η 為 Η Η 354 345 Η Η Η Η 337 346 Η Η Η Η 340 347 Η Η 6 N Η Η 313 348 Η Η , OH Η Η 342 349 Η Η Η Η 276 350 Η Η h HO Η Η 328 351 Η Η Η Η 337 352 Η Η ι Η Η 348 353 Η Η t λ〇^〇η Η Η 342 130660.doc -48· 200847926 354 Η Η Ου 〇 Η Η 354 355 Η Η 翁 Η Η 369 356 Η Η Η Η 369 357 Η Η 6 Η Η 313 358 Η Η Ν^/ Η Η 343 359 Η Η Η Η 332 360 Η Η Η Η 396 361 Η Η jyx Η Η 396 362 Η Η F Η Η 366 363 Η Η Η Η 331 130660.doc -49- 200847926 364 Η Η Η Η 366 365 Η Η 〇 Η Η 358 366 Η Η Ρλ Ν Η Η 351 367 Η Η 〇 Η Η Η 369 368 Η Η ΝΗ_ Η Η 369 369 Η Η 斗 F Η Η 348 370 Η Η /七 Η Η 360 371 Η Η 0 Br Η Η 391 372 Η Η 〇 Η Η 360 130660.doc -50- 200847926 373 Η Η Η Η 348 374 Η Η 夕 Η Η 290 375 Η Η J Η Η 292 376 Η Η F Η Η 260.0- 999.0 377 Η Η 〇 \ Η Η 289.0- 291.0 378 Me Η Η 9 Η Η 286 379 Η Η Η Η Η 289- 291 380 Η Η Η Η >260 381 Η Η Ο Η Η 376 382 Η Η V Η Η 328 130660.doc -51 - 200847926 表la:表1之某些化合物之HPLC滯留時間
化合物編號 滯留時間(Min) 方法 325 0.93 B 326 0.18 B 327 0.39 B 328 1.08 B 329 0.46 B 330 1.21 B 331 0.28 B 332 0.55 B 333 0.48 B 334 1.01 B 335 0.69 B 336 0.94 B 337 0.58 B 338 0.58 B 339 0.51 B 340 0.6 B 341 1.04 B 342 0.52 B 343 0.73 B 344 0.44 B 345 0.8 B 346 0.84 B 347 0.31 B 348 0.29 B 349 0.26 B 350 0.23 A 351 0.46 A 352 0.34 A 353 0.16 A 354 0.29 A 355 0.17 A
-52- 130660.doc 200847926
356 0.17 A 357 0.18 A 358 0.17 A 359 0.26 A 360 0.76 A 361 0.98 A 362 0.94 A 363 0.22 A 364 0.57 A 365 0.3 A 366 0.22 A 367 0.17 A 368 0.19 A 369 0.65 A 370 0.25 A 371 0.57 A 372 0.8 A 373 0.34 A 方法:關於方法A及方法B之詳情請參見下文之π實例表2 化合物 編號 R1 R2 R3 R4 R6 R7 R8 熔點 (°C) 質譜 (ES+) 177 H H H Φ Cl Η Η 260- 260 178 H H 夕 Φ Cl Η Η 175- 176 179 H H Φ Cl Η Η 190- 191 130660.doc -53- 200847926
180 Η Η 0 \ Φ C1 Η Η 166- 167 181 Η Η t Φ C1 Η Η 164- 165 182 Η Η 〇’ \ Φ 'Η Λ 〇 \ Η Η 421 183 Η Η F Φ C1 Η Η 160- 161 184 Η Η F Φ Λ 〇 \ Η Η 423 185 Η Η > Φ Ι b Η Η 415 186 Η Η \ Φ Η Η 226- 227 187 Η Η ι Φ ^ΝΗ Λ 〇 \ Η Η 399 188 C1 Η Η Φ C1 Η Η 210- 211 130660.doc 54- 200847926 / \ 189 Cl H RAC 少 Φ Cl H H 184- 185 190 Cl H J Φ 0 F H H 168- 169 191 H H Φ Cl H H 143- 144 192 Cl H J Φ 〇 \ H H 451/ 453 193 Cl H J Φ \=N H H 396/ 398 194 Cl H J Φ ^NH ύ H H MO- 142 195 Cl H J Φ V HO H H 86-90 196 Cl H J Φ ^NH Λ HO H H 437/ 439 197 Cl H J Φ ^NH H H 445 130660.doc 55- 200847926
/ 198 Η Η F φ WC ΡΡ^ Η Η 461 199 Η Η F φ RAC F F ^ΝΗ Η Η Η 89-90 200 Η Η 、-Si— \ φ C1 Η Η 89 - 90 201 Η Η φ I Η Η 150- 151 202 C1 Η RAC // φ C1 Η Η 146- 147 203 Η Η Η φ νη2 Η Η 146- 147 204 Η Η Η φ 气 Η Η 250- 250 205 Η Η φ Η Η 142- 143 206 Η Η //^〇 φ 次 / Μ —i 〇 〇 Η Η 140- 141 130660.doc -56- 200847926
207 Η Η Η Φ -i 〇 Η Η 210- 212 208 Η Η F Φ Ή 〇 Η Η 200- 201 209 Me Η 1。 Φ C1 Η Η 149- 150 210 Me Η Η Φ ΝΗ b Η Η 230- 231 211 Η Η 夕 Φ Η Η 155- 156 212 Η Η 夕 Φ 〇=C\ Η Η 251- 252 213 Η Η Η Φ \η Η Η 244- 245 214 Η Η Φ Ή Η Η 387 215 Η Η Φ 'Η I Η Η 260- 260 130660.doc 57- 200847926
130660.doc 58- 200847926
225 Η Η Η Φ / Η Η 250- 250 226 Me Η Η Φ Η Η 107- 109 227 Me Η Φ 'Η Η Η 207- 208 228 Η Η Φ I / Η Η 233- 234 229 Η Η Φ 卞 Η Η 218 -219 230 Me Η Η Φ > Η Η 360 231 Me Η F Φ Η Η 406 232 Η Η Φ Λ Η Η 260- 260 233 Η Η Φ 1 Η Η 467 130660.doc -59- 200847926 i 234 Η Η Η φ 'Η 卞 Η Η 162- 163 235 Η Η Η φ 'Η °=< 〇 Λ Η Η 391 236 Η Η Η φ ^ΝΗ ο=^ —/° Η Η >250 237 Η Η Η φ ^ΝΗ °=( 〇 Η Η >250 238 Η Η Η φ Μ / c, Η Η 233- 234 239 Η Η Η φ ΝΗ 0 Η Η 226- 227 240 Η Η /^0 〇 φ 气Η Η 〇 Η Η 146- 147 241 Η Η /^0 0 φ νη2 Η Η >250 130660.doc -60- 200847926 242 Η Η Φ °=< 〇 Η Η 181- 182 243 Η Η /V 0^=3(^ Φ Ο Η Η 250- 250 244 Me Η Η Φ νη2 Η Η 319 245 Η Η Η Φ 'F Η Η 449 246 Η Η Η Φ F Η Η >250 247 Η Η Η Φ Η Η 210- 211 248 Η Η Η Φ Η Η 387 249 Η Η Φ I Η Η >255 250 Η Η Η Φ 气Η > Ν Η Η >250 130660.doc -61 - 200847926
251 Η Η Η Φ ^ΝΗ Η Η 233- 234 252 Η Η Η Φ ABS ^ΝΗ F Η Η 139 253 Η Η Η Φ 久Η 3 〇 / Η Η >255 254 Η Η Η Φ -CN Η Η 139- 140 255 Η Η Η Φ I I Η Η 199- 200 256 Η Η Η Φ 〜Η Η Η >260 257 Η Η 夕 Φ 1 Η Η 218- 220 258 Η Η Η Φ 'Η > Η Η 403 259 Me Η Η Φ 'Η I Η Η 387 130660.doc -62- 200847926 260 Me H H Φ I 卞 H H 389 261 Me H H Φ 〇 / H H 221- 222 262 H H H Φ F F H H 253- 254 263 H H H Φ A H H 150- 152 264 H H H Φ NH H H 204- 206 265 H H H Φ ^NH I H H 121- 122 266 H H H Φ ^NH A. F H H 227- 230 267 Me H H Φ 〜H > H H >250 130660.doc 63- 200847926
268 Me H 七 Φ > Η Η >250 268 Me H 七 Φ Λ Η Η >250 269 Me H 七 Φ <Ν Ν— / Η Η 401 270 H H Η Φ Br Η Η 204- 205 271 H H Η Φ Η Η 140- 141 272 H H Φ Η Η 123- 125 273 H H Η Φ Η Η >260 274 H H Η Φ ^-ΟΗ Η Η 242- 243 130660.doc 64- 200847926 275 Η Η Η 0 Η Η 220- 222 383 Η Η Η Φ ^ΝΗ Ύ 〇 Η Η 175- 177 384 Η Η °Φ r ο Η Η 240- 244 385 Η Η Η Φ 0 \> Η Η 373 386 Η Η Φ Vnh 〇r Η 0 Η Η 401 387 Η Η Η Φ ° V —0 Η Η 247- 250 388 Η Η Η Φ 0 Η Η Η 184- 191 130660.doc -65- 200847926 389 Η Η Η Φ \\ ο- Η Η 229- 231 390 Η Η Η Φ ^/ Η Η 226- 233 391 Η Η Η Φ ο ο—〉 Η Η 185- 189 392 Η Η Η Φ Ν\、> Η Η 230- 236 393 Η Η Η 6 。心 Η Η 157- 161 394 Η Η Η φ 〇=/ α Λ / α \/α Η Η >250 395 Η Η Η φ 气Η Η Η >250 130660.doc -66- 200847926
396 Η Η Η Φ 3 Η Η >260 397 Η Η Η Φ ΝΗ Η Η 266- 268 398 Η Η Η Φ % Η Η 138- 140 399 Η Η Η Φ Η Η >260 400 Η Η Η 9 ^ΝΗ b Η Η >250 401 Η Η Η Φ Όι Η Η >250 401 Η Η Η Φ 'Η Η Η >250 402 Η Η Η 9 C1 Η Η 233- 234 130660.doc 67- 200847926
403 Η Η Η Φ Br Η Η 168- 169 404 Η Η Η Φ Η Η 242- 243 405 Η Η Η Φ V Η Η 248- 250 406 Η Η Η Φ ΪΝ-<〇 ΝΗ Η Η 242- 243 407 Η Η Η Φ ΝΗ <ί Η Η 140- 150 408 Η Η Η Φ Η Η 85-88 409 Η Η Η 9 〜Η I Η Η 73-76 410 Η Η Η Ρ 气Η I Η Η 94-95 411 Η Η Η Ρ ^ΝΗ Η Η >250 130660.doc -68- 200847926
\ 412 Η Η Η 9 °ν Η Η 259- 260 413 Η Η Η Ρ ^ΝΗ % Η Η 239- 240 414 Η Η F Η Η >260 415 Η Η % γ ΝΗ b Η Η >260 416 Η Η % ^ΝΗ I Η Η 201- 202 417 Η Η Η \丨^1 / ίΤ Η Η 180- 182 418 Η Η Η Φ Η Η 237- 239 130660.doc 69- 200847926 419 Η Η Η Φ Η Η 445.2 420 Η Η Η Φ ^ /? Η Η 283- 285 421 Η Η Η Φ 。°χ Η Η 502 422 Η Η Η Φ Η Η 445 423 Η Η Η Φ Η Η 458 424 Η Η Η Φ % Η Η 432 425 Η Η Η Φ iu° Η Η 372 130660.doc -70- 200847926
426 Η Η Η Φ Ln V •Ν Η Η 414 427 Η Η Η Φ ^ //° Η Η 403 428 Η Η Η 6 HNi/ Η Η 427 429 Η Η Η 6 /? '「A Η Η 423 430 Η Η Η 6 Η Η 484 431 Η Η Η 6 \ \ Η Η 427 130660.doc -71 - 200847926
432 Η Η Η 6 0 Ί Η Η 440 433 Η Η Η 6 % 丨 Η Η 414 434 Η Η Η 6 iu° Η Η 354 435 Η Η Η 6 ^ j Η Η 396 436 Η Η Η 6 Γ- Η Η 401 437 Η Η Η b ^ //° Η Η 385 438 Η Η F Η Η 360 130660.doc -72- 200847926 r 439 Η Η Η νη2 Η Η 235- 240 440 Η Η Η ,Ρ Η Η 349 441 Η Η Η F Η Η 235- 240 442 Η Η Η Yi / 〇 Η Η 102- 104 443 Η Η Η DM: 〇 Η Η 158- 160 444 Η Η Η / \\ Η Η 102- 104 445 Me Η Η 9 νη2 Η Η 149- 151 446 Η Η Η Φ ^ΝΗ 13 Η Η 149- 152 447 Me Η Η 9 卞 Η Η >260 130660.doc -73 - 200847926 448 Me H H 9 H H 260- 999 449 Me H H 9 ^ //° H H 206- 207 450 Me H H 9 ^ /? H H 260- 999 451 Me H H 9 ^ /? H H 152- 153 452 Me H H 9 ^ /? H H 182- 183 453 H H H 9 H H 168- 169 454 H H H 9 H H 168- 169 455 H H H 9 H H 357 456 Me H H 9 H H 343 130660.doc -74- 200847926 457 Η Η Η 9 ΐΝ^_ Η Η 371 458 Η Η ^ΝΗ b Η Η 178- 180 459 Η Η V Cl Η Η 252- 253 460 Η Η Η νη2 F Η Η >260 323 461 Η Η Η fli] νη2 Η Η 410 130660.doc 75- 200847926 表2a:表2之某些化合物之HPLC滯留時間
化合物編號 滯留時間(Min) 方法 419 1.76 A 421 1.49 A 422 1.8 A 423 1,36 A 424 1.45 A 425 1.22 A 426 1.15 A 427 1.33 A 428 1.72 A 429 1.65 A 430 1.46 A 431 1.77 A 432 1.33 A 433 1.41 A 434 1.2 A 435 1.08 A 436 1.4 A 437 1.3 A 方法:關於方法A及方法B之詳情請參見下文之’’實例 130660.doc 76- 200847926 表3
化合 物 編號 R1 R2 R3 R4 R6 R7 R8 熔點 rc) 皙諶 (ES+) 276 如 -f-H +H 255-260 277 -f-H // Φ +H +H 十H 185-187 278 十Η 十Η Φ 十H 十H 十H 122-124 279 -f-H Φ 十H +H - 317 280 +Η -f-H 。少 \ Φ / -f-H 137-138 281 -|-Η 0 \ Φ - 422 282 -f-H Φ +H 255-255 283 +H +H - 348 130660.doc -77- 200847926 284 +H +H Φ -f-H +H 235-236 285 +H 夕 188-189 286 +H +H 夕 Φ +H +H - 466 287 +H +H +H 气Η I 4-h +H 214-215 288 +H +H +H +H 221-222 289 +H +H Φ +H 235-236 290 -J-H +H +H Φ 卞 +H +H 23&-237 291 +H +H Λ +H -f-H 24^-246 292 -f-H +H Φ 1 +H +H 240-241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如以上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其限制 條件為(i)當X1為CH,X2為CR5且R5及R6兩者均為Η時,R4 不為4-氟苯基;(ii)式(I)化合物不為: 3-苯基-2-口比啶-4-基-1H-口比咯并[3,2-b]吼啶、 3-(3-氣-4-氟-苯基)-2-吡啶-4-基-111-。比咯并[3,2-13]吡啶、 -78- 130660.doc 200847926 3 - (3 ·氣-苯基)-2 - 0比咬-4 -基-1 Η -σ比洛并[3,2 - b ]吼σ定、 3-(3-三氟-苯基)-2-吡啶-4-基-1Η-吡咯并[3,2-b]吡啶、 3-(3-曱氧基-苯基)-2-口比啶-4-基-1H-处咯并[3,2-b]吼啶、 3-(2-甲基苯基)-2-吡啶-4-基-1H-吼咯并[3,2-b]吡啶、 3-(2-甲氧基苯基)-2-吡啶-4-基-1^1-吡咯并[3,2-13]吡啶、 1-甲基-2-吼啶-4-基-3-(3-三氟甲基-苯基)-1Η-。比咯并[3,2-b]4b 唆、 1-甲基-3-(3-氯-4-氟-苯基)-2-。比啶-4-基-111-吼咯并[3,2-1)] 吼ϋ定、 3 - (4 -氣本基)-2-(2-(2 -輕基乙基-胺基)-°比咬-4 -基)-1 Η - ^比略 并[3,2-b]吼啶、 3-(4-氟苯基)-2-(2_[H0(CH2)20(CH2)2NH]-口比啶-4-基)_1H-吼略并[3,2-1)]°比σ定、 3-(4-氣苯基)-2-(2-(2 -甲基胺基-乙基胺基)-°比。定-4-基)-1 Η_ 11比洛并[3,2-b]^咬、 3-(4-氟苯基)-2-(2-(3 -甲氧基-丙基-胺基)-吼啶-4-基)-1Η-吼 、 口各并[3,2-13]°比 σ定、 3-(4-氟苯基)-2-(2-正丙基胺基-吼啶-4-基)-1Η-吼咯并[3,2- 1)]°比口定、 3-(4-氟苯基)-2-(2-(3-羥基-丙基-胺基)-吼啶-4-基)-lH-u比咯 并[3,2-b]吼啶、 3-(4-氟苯基)-2-(2-甲基胺基^比啶-4-基)-1Η-吼咯并[3,2-b] 吼σ定或 3-(4-氟苯基)-2-(2-乙醯基胺基处啶-4-基)-1Η-吼咯并[3,2- 130660.doc -79- 200847926 項1中所 在另-態樣中’本發明侧於_種製備如請求 定義之式⑴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 a)使式(D)之酮: f
(D)(其中r4係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 且R為下式基團·· 其中X1、X2 胺基吼^定:
R及11係如1青求項1中所定義)與式(E)之
R1
nh2 (E) 1中所定義,且X為鹵素)反 (其中R1、R2及R8係如請求項 應以得到式(F)之烯胺·· 130660.doc
R4 R (F) •80- 200847926 環化以得到式(G)之氮雜吲哚:
R (G) 1中所定義之式(I)化合 且視情況院基化以得到如請求項 物;或
b)使式(K)之氮雜吲哚:
R 二TK m係如請求们中所定義,R係如以上所 定義,且LG為離去基)與式r4_b(〇h)2之化合物(宜中^ 係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反應’以得到如以上所定義之式 (G)之化合物’且視情況校其/μ ϊ、/ ρ 2;,, 仇h况烷基化以侍到如請求項丨 義之式(I)化合物; 、 I心 1以上式⑼之化合物與式尺心之化合物(其中離 去基)反應,以得到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式⑴化八物. d)使式(S)之化合物·· "化“勿, 130660.doc 200847926
(S) 。、中R、R、RlR8係如請求項丨中所定義,且R係如 以^所定義)與式r】2_lg之化合物(其中Ri2如請求们中 所定義且LG為離去基)反應,以得到式⑺之化合物:
ί % (其中 R1、R2、R4、R8&R12係如 如以上所定義),或 員1中所定義且⑽ e)r:::r中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轉化為其"氧化物 :-。顯然,熟習者應瞭解本發明之化 他方法製備。 分裡/、 本务明之化合物以及用於本發 如由柄嫉 Η之方法之化合物可(例 曰由根據下文詳述之反應流程及 本發明夕仏人L ^传。用於製備 月之化合物之起始材料可自 料以芬击,曰 吊見仏應商購得。起始材 曰 寸扮 I則精由啫如層析、έ士 曰曰、蒸館及過濾之當前技術水平的方法加以純化。° 以下為例示通式丨之化合物之可能的 -to ^ &爾方法而列之流 為了此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作出修 復侍所揭示之化合 130660.doc -82. 200847926 物的Φξ:屢。下文洋述之許多步驟可見於乂 2003, 46, 4702-4713 中。 先雨所描述且列於上表中之通式⑴之化合物可根據流程 1中所述之程序製備: 流程1
其中R為:
且X及X、R至R8係如以上所定義且X為鹵素。 式c之化合物可由式A之酯與式B之乙腈衍生物在鹼(諸 如甲醇鈉或第三丁醇鉀)存在下在合適醇類溶劑中反應而 獲得。(參見/. C/2 ㈣·2〇〇3,46,47〇2-47ΐ3)。 化口物通^可自商業來源獲得,但可能藉由當前 技術水平之程序由相應酸、腈或甲基衍生物分別藉由醋 化、水解或氧化反應而製備。 式Β之化合物(諸如苯基乙腈、心氟苯基乙腈或l甲基苯 土乙腈及相關化合物)可自商業來源獲得。 130660.doc -83 · 200847926 式c之化合物在合適酸的水溶液(諸如氫溴酸)中之酸處 理導致產生式D之化合物之水解及脫羧作用。 此外’ D與式E之3-胺基吡啶之縮合導致式F之烯胺之形 成,其中X為鹵素,諸如溴基、氯基或碘基。反應可在催 化ϊ之酸(諸如對甲苯磺酸)存在下在芳族溶劑(諸如苯、甲 本或—甲本)中進行。 或者,化合物F可以其烯胺·亞胺平衡形式存在;兩種化 合物可在諸如層析之當前技術水平的純化條件下分離。 式E之吡啶(諸如2-氣-3-胺基吡啶、2_氣甲基吡啶或 2,5-二氣-3-胺基吡啶)可自商業來源獲得或可藉由已知方 法製備。舉例而言,藉由還原相應硝基衍生物(參見乂 〇隱^仏,1952, 2〇42)。作為另一實例,(2,6_二氣_3-硝 基·吡啶-4-基)—乙酸甲酯可藉由母體2,6-二氣硝基·吡啶 上之夫曰代性親核取代(參見上4㈣1997,】8〇5] 81 , 接著還原硝基來製備。 式G之氮雜吲哚(1H_吡咯并[3,2_b]吡啶)係藉由在三級胺 鹼(DABCO)及鈀催化劑(諸如乙酸鈀(π)或二氯雙(三苯基 麟)把(II))存在下在情性溶劑(諸如:τ基曱醯胺或二甲基 乙醯胺)中使婦胺F環化而獲得(參見j cw 1997, 62, 2676-2677) 〇 式Η之化口物(其中R3不為氫)可藉由式^之化合物之烧基 化或錳基化而獲得。該烷基化可用式r3_y(其中γ為離去 基諸如自素、二說甲續酸s旨基、甲石黃酸g旨基及其類似基 團)之烧化劑在驗(諸如氫化鈉或六甲基二錢烧鋰)存在下 130660.doc -84- 200847926 在非質子性溶劑(諸如二甲基甲醯胺或四氫呋喃)中實現。 式G之化合物亦可在醯化劑(諸如R3c〇x(其中父為_素》存 在下在鹼(諸如氫化鈉或六甲基二矽氮烷鋰)存在下在非質 子性溶劑(諸如二甲基甲醯胺或四氫呋喃)中藉由醯基化而 獲得。 々IL私2描述一種製備式(〗)化合物之替代性方法: 流程2
式J之化合物可在式E之化合物與式I之化合物之單步縮 合_環化中獲得。反應在密閉容器中在惰性氣氛下在鹼(諸 如磷酸鉀或碳酸鉀)、脫水劑(諸如硫酸鎂或硫酸鈉)及鈀催 化劑(較佳為(二-第三丁基膦基)鈀)存在下在惰性溶劑(諸如 二曱基甲醯胺或二甲基乙酿胺)中進行。(參見 式J之化合物可在溴或Ν-溴丁二醯亞胺存在下在溶劑(諸 如四氣化碳或DMF)中被區域選擇性溴化以得到式&之化合 物(參見办价以1982,1096)。式G之化合物可藉由在式 R4B(OH)2i _酸(其中R4係如先前所定義)存在下在鈐木交 130660.doc -85 - 200847926 叉偶合(Suzuki cross CoupUng)條件(參見 1979, 866)下在熱或微波條件下進一步處理尺來獲得。 ’ 隨後可根據以上關於流程1所述之程序獲得Η型化合 物。 流程3描述製備式(I)化合物之另一種替代性方法。 流程3
式L化合物(其中PG為保護基,諸如曱基、乙酸g旨基、 苄基、甲磺酸酯基、甲苯磺酸酯基及其類似基團)可藉由 相繼保護相應胺基吡啶Ε而獲得(參見”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 Greene 及 Wuts ,第 4 版,Wiley
Interscience)。式L之化合物可與式M之化合物在蘇諾加蘇 羅(Sonogashira)偶合條件(參見 Synthesis,1980 (8) 627- 63 0)下偶合,且接著在惰性溶劑(諸如二氯甲烷)中用碘處 理以經受直接碘基環化作用,從而形成N(參見〜孚 2004, 6(6)1037-1040) 〇 式Μ之化合物可由母體鹵化化合物藉由在蘇諾加蘇羅條 件(參見办1980 (8) 627-630)下與三甲基石夕烷基乙 130660.doc -86- 200847926 炔反應’接著在鹼性條件下將三甲基矽烷基去保護來製 備。式Μ之化合物亦可由母體酸在科里-富克斯
Fuchs)反應條件下製備(參見 Γπ Leii· 1972 (36),3769)。 式〇之化合物可耩由在麵酸存在下在與以上流程2中關 於K所述之條件相同的條件下處理n而獲得。 式G之化合物可精由精助於視保護基之性質而定的當前 技術水平之方法使式Ο之化合物去保護而獲得。舉例而 言’作為保護基之乙酸酯基可在酸性條件(諸如HC1)或鹼 性條件(諸如LiOH)下加以去保護。應注意,弱保護基可在 反應期間加以去保護以產生式N或式〇之化合物。亦應注 意到,PG與R3自製備開始時可能相同,因此不需要去保護 程序。 可根據以上流程1中所述之程序獲得式Η之化合物。 流程4描述一種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替代性方法,其中R3 為如先前所述之OR12 : 流程4
130660.doc 87- 200847926 式D之酮(如已所述)與式p 知+― 确基吡啶在鹼(諸如氫化 鈉或弟三丁醇鉀)存在下在非暂 甲,什杜卜在非貝子性溶劑(諸如二曱基甲酿 胺)中之反應得到式Q之化合物, 邊式Q之化合物亦可以烯 醇形式存在。 式P之化合物(其中X為鹵素,語 卜 i 省如亂或溴)可自商業來源 獲得或可藉由已知方法製備。諸如2_氯_3_硝基_吼咬、2_ 溴-3-氯口比口定、2-氣_4_甲其1 2;出甘,人
/、 T暴硝基吡啶、2-氣-5_曱基-3-硝 土比疋之化合物可自商業來源獲得。就式ρ之化合物之製 備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能會遵循諸如M l州59(4” 8555 8570中所述之2,5-二溴-3-硝基。比咬之製備的實例。 式Q之化合物可在不同條件下在硝基位置處被選擇性還 原而產生式8之1-羥基-氮雜吲哚。舉例而言,式Q之化合 物可在貝尚條件(Bechamp condition)下在鐵存在下在酸性 水性介質中被處理,從而得到式8之化合物。在該等條件 下,亦可能形成氮雜吲哚之完全還原之形式。式Q之化合 物亦可在催化氫化條件下在氫存在下在存在或不存在壓力 之情況下’在醇類溶劑(諸如乙醇)中利用催化劑(諸如鈀/ 木炭)加以處理。
Ik後可在與流程1中關於G所揭示之條件相同的條件下 處理式S之化合物以產生式τ之化合物,其中R!2係如先前 所述。 流程5描述一種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替代性方法,其中R6 不為氫。 130660.doc •88- 200847926 ί
流程5
在甲醇或合適原甲酸三烧基醋(諸如原甲酸三甲_)(就製備 二甲基縮酸而言)中在催化量之酸(諸如錢)存在下處理相 應盤而轉化為其縮盤V。 弋之化&物可自商業來源獲得(例如4-吼咬甲酸、3_石肖 基異於鹼醛及3'氣-4-吡啶甲醛),但亦可藉由當前技術水 平之方法(例如)由羥基甲基衍生物起始藉由氧化程序(參見 扣s· 乂 dm,46 (7) Μ'"3)以及相應酯之還原而製 備式11之化合物亦可由鹵素或未經取代之類似物藉由鹵 130660.doc •89- 200847926 素-金屬或氫-金屬交換,接著用合適親電子試劑(諸如二甲 基甲醯胺)處理來製備(參見办1999,3〇6·3ιι)。 式ζ之化合物可藉由用合適鹼(諸如正丁基鋰、氫化鈉或 六甲基二石夕氮烧鲤)在非質子性溶劑(諸如四氣咬喃或乙⑷ 中較佳在低溫下處理式V之化合物,接著以式w之化合物 中χ為離去基,諸如鹵素(氯、溴、或碘)或甲磺酸酯基且 R4係如先前所述)處理陰離子而獲得。 式w之化合物通常可自商業來源獲得,例如4_氟苄基 氣、3-甲基节基氯或节基漠,但亦可藉由當前技術水平之 方法製備。 式ζ之化合物可經氧化以產生式ΑΑ2化合物,例如在過 氧化氫存在下在溶劑(諸如二氣甲炫)中在催化劑(諸如甲基 三側氧基銖)存在下(參見& ^ 1996, 37(6), 8〇5_8〇8)或 在過氧化氫-尿素錯合物存在下在溶劑(諸如二氯甲烷)中 (參見 CTzem.如广,1992, 125(8),1965·1966)被氧化。 式ΑΑ之化合物可用先前所述之式…-胺基吡啶在流程 -90- 200847926 許製備氮雜吲哚AC。 式AD之化合物(其中x為函素,諸如氯或漠)可藉由用 Ρ〇α3或POBr3在當前技術水平之方法(諸如㈤— ~隱鬚· 1994, 42(9),1841·1849中之經取代心之氯 化)中所使用之條件下處理AC而製備。 式ΑΕ之化合物可在—級醯胺或胺、免(π)催化劑(諸如雙 乙酸纪)、配位體(諸如Xantph,、驗(諸如碳酸钟或碳酸 銘)存在下在非質子性溶劑(諸如二㈣或四氫中在执 或微波條件下由AD藉由布赫瓦爾德(Buehwaid)胺化或酿胺 化反應來製備(參見 2001,3(21) 34 17-34 19>。 式AE之化合物亦可由ad囍由闲owjk , ^ 精甶用胺(诸如苄胺)在熱或微 波條件下直接處理,接著用強酸(諸如濃硫酸)處理以產生 R6為ΝΑ之化合物而製備。該類中間物可進一步用適當非 親核性鹼(諸如吡啶)在溶劑(諸如二甲基甲醯胺或四^呋 喃)中及由醯化劑(諸如R,ox,其中χ為氯或氟且r2。係如 先丽所述)進行處理。其亦可在相同條件下用烷化劑(諸如 R18-X,其中X為離去基,諸如鹵素或甲磺酸酯基)加以處 理。在相同條件下另外的烧基化或酸基化將提供r6為如先 前所述之nr18r19之化合物。 式AE之化合物(其中R6既不為胺亦不為醯胺)可藉由用活 化劑、接著用如〇/(2〇〇5),15,冰 387(Georg Thiem Verlag Publisher)之概述中所述之親桉 $ 劑處理式AC之化合物而直接製備。舉例而言,若γ為二 基,則用活化劑(諸如苯甲醯氣)在氰基源(諸如氰化三审= ~ τ基 130660.doc -91 - 200847926 矽烷)存在下在非質子性溶劑(諸如二甲基甲醯胺或四氫呋 喃)中處理式AC之化合物(參見y 1983,", 1375-1377)。 ’ 式AE之化合物(其中R6為氰基)可進一步藉由當前技術水 平之方法加以改質以產生氰基之所有可能的衍生物··例如 還原成酸或酯、還原成醯胺或還原成胺、在氰基上與烷基 或芳基格林納試劑(Gdgnard)發生加成從而產生嗣。 式入1之化合物可由AD根據流程1中關於由G製備H所述 1 之方法而製備。 式AG之化合物可由AE根據用κΑΙ製備之方法而製備。 式AG之化合物亦可由AI根據用於由AD製備AE之方法而製 備。 式AF之化合物可由AE藉由以下處理而製備: -根據關於由Z製備AA所述之製備氧化吡啶; -如關於由AD製備AE之過程中引入R6所述直接反應以引 入R7 ; ί : 7 -R亦可藉由關於由AC經由AD製備ΑΕ之過程中引入R6所 述之方法引入。 式ΑΗ之化合物可由式af之化合物根據流程ί中關於!!之 製備所述之處理而製備。 可由化合物AC、AD、AI、AE、AF、AG及AH實現流程 5中未揭示之其他步驟。該等反應可導致…至尺8之進一步 轉化’例如R6與R3之間或Ri與R2之間的環化。 流程6描述一種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替代性方法,其中χ1 I30660.doc •92- 200847926 為CH且X2為N(式(IC)之化合物’例如表3中所列之彼等化 合物)。
⑽ f
AO 流程6 式AL之化合物可藉由在合適鹼存在下處理式aj之嘧啶
(其中X為函素’諸如漠、氣或破且r7如先前描述)以實現 金屬函素交換而製備。可在非質子性溶劑(諸如四氫吱。南) 中較佳在低溫下使用正丁基鐘、第二丁基鐘。式Μ之醯 基氣化物隨後可與先前所形成之㈣之陰離子反應以得到 式AL之化合物。 式AJ之化合物可自商業來源獲得,諸如4冬2_甲基硫 基密咬’或藉由當前技術水平之方法獲得(例如參見7W. 上⑽.2001,42(2),311-313)。 式ΑΚ之化合物通常可自商業來源獲得’例如苯基乙醯 130660.doc -93· 200847926 但亦可由相 基氣、間曱笨基乙醯基氯或4_氟苯乙醯基氣 應酸製備。 ' 式AM之化合物可藉由式E與式从之化 中關於化合物F之形成所述之條件下的縮合、繼在流程: 得之亞胺或烯胺在流程i中關於化 u所獲 下的環化來製備。 物成所述之條件 化合物E係如先前所述。
式AM之化合物之。密咬在氧化劑(諸如間氯過苯 :下在溶劑(諸如二氯甲烧)中之氧化導致亞物物之: 成。用胺(諸如节胺)進一步處理該 / Φ推耔考饰^ j奶接者在)辰硫酸 ^二處理’導致形成式AP之化合物,其中^贿 先心⑻中關於化合物形成所述之進—步處 形成AP,其中r6如先前所述。 今 式AN之化合物可藉由根據與先前關於由式g之化合物妒 成式Η之化合物所述之程序相同的程序處理式之剔化八 物來獲得。 "" 式之化σ物可由式ΑΝ之化合物如先前關於由式續 之化合物製備式ΑΡ之化合物所述來製備。 式ΑΟ之化合物亦可藉由根據先前流程i中關於由式g之 化=物形成式Η之化合物所述之程序在式Ap之化合物之巧 哚環處直接引入R3來製備。 流程7描述一種製備式(I)化合物之替代性方法。 130660.doc -94- 200847926
流程7 式AQ之化合物(其中PG為保護基,諸如苄基、乙酸根、 三氟乙酸根)可藉由保護相應胺基吡啶E來獲得(參見”有機 化學之保護基(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 Greene 及 Wuts,第 4版,Wiley Interscience)。式 AQ 之化合 物隨後可與式AR之化合物(其中R4既不為苯基亦不為4_氟 本基)在把催化11引°朵化(丨11(^〇1丨23^011)條件(參見〇<§\1^价/^ 2004,6 (22),4129-4132)下偶合,得到化合物as。後者隨 後可根據已知程序脫除保護基,例如可藉由催化氫化法移 除苄基。 先前所述之方法將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理解用於本 發明之一般條件及技術。為了製備本發明中所揭示之化合 物’可能必需進一步修飾基團R丨至R8,以^丨l、狄Di…
構。熟習此項技術者咸了解該等修飾法可能進行一個以上
130660.doc -95- 200847926 植物%殖材料"意謂植物之繁殖部分,包括各類種子(果 實、塊莖、球莖、穀粒等)、根'根莖、切枝、伐條及其 類似物。植物繁殖材料亦可包括萌芽後或自土壤發芽後待 移植之植物及幼苗。 本發明之方法、化合物及組合物(例如)可有效抵抗以下 種類之植物病原真菌·半知菌綱(Fungi 例如葡 萄孢屬(Botrytis)、梨孢屬(pyricularia)、長蠕孢屬 (Helminth〇sporium)、鐮刀菌屬(Fusarium)、殼針孢屬 (Septoria)、尾孢屬(Cerc〇sp〇ra)及交鏈孢屬(AlternariaD、 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例如絲核菌屬(Rhizoctonia)、 馬匕孢鏽囷屬(Hemileia)、柄鐵菌屬(puccinia))、子囊菌綱 (Ascomycetes)(例如黑星菌屬(venturia)及白粉菌屬 (Erysiphe)、叉絲單囊殼屬(p〇d〇Sphaera)、鏈核盤菌屬 (Monilinia)、 鉤絲殼屬(Uncinula)及核腔菌屬 (Pyrenophora))及印菌綱(〇〇mycetes)(例如疫黴屬 (Phytophthora)、腐黴屬(Pythium)、單軸黴屬 (Plasmopara))。本發明之方法、化合物及組合物尤其有效 抵抗葡萄抱屬(万spp.)、梨抱屬spp.)、 鐮刀菌屬(Fwarz’wm spp.)、殼針孢屬spp·)、絲核 菌屬(Τ?/2ζ·ζ6^ί⑽/a spp·)、柄鏽菌屬(PwcczWa spp·)、白粉菌 屬(Erysiphe spp·)、疫黴屬(Phytophthoria spp.)、腐徽屬 spp·)及單軸徽屬spp.)。本發明之方 法、化合物及組合物最尤其有效抵抗灰葡萄抱菌 、稻梨孢菌、黃色鐮孢菌 130660.doc -96- 200847926 (Fu游ium culmorum)、藐枯級針孢菌…卿以反 小麥殼針孢菌(心;^or/α⑻·心/)、立枯絲核菌(仙/z〇ci⑽& μ/㈣〇、小麥赤銹病菌(Pwccz>7/a⑽山·⑷、禾白粉菌 (Erysiphe graminis)、尺麥網斑病蛰〈Pyren〇ph〇ra 、 售疮晚爽病 MPhytophthora infestans、、牋敷病蛰、pythium “/"·則m)及葡萄生單軸黴(户/似_para w7^/α)。 本發明之方法、化合物及組合物適用於控制許多植物及 其繁殖材料上之該等疾病,該等植物及其繁殖材料包括 (但不限於)以下目標作物:穀類(小麥、大麥、黑麥、燕 麥、玉米(包括飼料玉米、爆玉米及甜玉米)、稻、高粱及 相關作物甜菜(糖用甜菜及飼料甜菜);豆科植物(豆、 扁豆、豌豆、大豆)·’油料植物(油菜、芥末、向日葵);香 瓜屬植物(西葫蘆、黃瓜、瓜);纖維植物(棉花、亞麻、大 麻、黃麻);蔬菜(菠菜、萵苣、蘆筍、甘藍菜、胡蘿蔔、 知子、洋蔥、胡椒、番茄、馬鈴薯、竦椒、秋葵);種植 作物(香蕉屬植物、果樹、橡膠樹、樹苗圃植物)、觀賞植 物(花、灌木、闊葉樹及常綠植物,諸如松柏類植物);以 及其他植物,諸如藤本植物、唐捸屬植物(bushberry)(諸如 藍莓)、蔗莓(caneberry)、蔓越莓、胡椒薄荷、大黃、綠薄 荷、甘蔗及草皮草,包括(但不限於)寒冷季節草皮草(例 如’早熟禾屬(blUegrasses,ροα ζ·),諸如草地早熟禾 (Kentucky bluegrass,Poa 似以 L.)、粗莖早熟禾 (酿gh bluegrass,户⑽的·L )、扁桿早熟禾(㈤― bluegrass,尸⑽ co—r_a L )及一年生早熟禾(ani^ai 130660.doc -97- 200847926 bluegrass,L·);翦股穎屬(bentgrasses, L,),諸如匍匐翦股穎(creeping bentgrass, Agrostis palustris Huds·)、細弱翦股穎(colonial bentgrass,Sibth.)、絨毛翦股穎(velvet bentgrass,caeka L.)及小糠草(redtop, L.);羊茅屬(fescues,L·),諸如高羊茅(tall fescue ,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草地羊茅(meadow fescue,L·)及細羊茅(fine fescues),諸如 匍匐紫羊茅(creeping red fescue,L·)、邱氏 羊茅(chewings fescue , Festuca rubra var. commutata Gaud·)、羊茅(sheep fescue,FeWwca ον/πα L·)及硬羊茅 (hard fescue,長葉羊茅(Faiwca /⑽ρ/〇/ζ·α));及黑麥草屬 (ryegrasses,Zo/hm L·),諸如多年生黑麥草(perennial ryegrass,允L.)及一年生(義大利)黑麥草 (annual (Italian) ryegrass,Lam·))及溫 暖季郎草皮草(例如’狗牙根屬(Bermudagrasses, L. C· Rich)’包括雜父及普通狗牙根(hybrid and common Bermudagrass);結縷草屬(Zoysiagrasses,Ζογζ.α 奶·//汄)、 鈍葉草(St· Augustinegrass ^ 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 Kuntze);及假儉草(centipedegrass,£re_c/z/oa op/z/wro/des (Munro·) Hack·)) 〇 另外,應理解”作物ff包括彼等已由育種或遺傳工程之習 知方法而使之耐受害蟲及殺蟲劑(包括除草劑或各類除草 劑)之作物。對(例如)除草劑之耐受性意謂與習知作物育種 130660.doc •98- 200847926 相比’對由特定除草劑引起之損傷之易感性減低。作物可 經改質或育種以便耐受(例如)HppD抑制劑(諸如確草嗣 (meS〇trione))或 EPSPS抑制劑(草甘膦(giyph_e》。 此外,式I化合物獲得作為殺真g劑之—般用途且因此 亦可在相關領域中、例如在技術材料(包括木材及木材相 關技術產品)保護中、在食物儲存中或在衛生管理中用於 控制病原真菌。同樣地,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式以匕合物用 於控制真菌之用途。 i \ §將式I化合物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時,其可呈未改質 之形式或較佳與調配物技術中習知採用之載劑及佐劑調配 在一起0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控制真菌感染之組合 物,其包含如卩上戶斤定義之式!化合物及|業上可接受之 載劑或稀釋劑。 農業化學組合物通常將含有〇1至㈧重量%、較佳〇 1至 95重里%之式〗化合物;99 9至i重量%、較佳的』至$重量 %之固體或液體佐劑以及〇至25重量%、較佳〇1至25重量% 之界面活性劑。 適當地,在疾病進展之前,施用本發明之農業化學組合 物及調配物。調配物之使用率及頻率為此項技術中習知使 用之彼等使用率及頻率且將視真菌病原體侵染風險、植物 發育階段以及位置、時間及施用方法而定。有利的施用率 通常為每公頃(ha)5 g至2 kg活性成分(a.L),較佳為1〇 §至1 kg a.i./ha,最佳為20 §至6〇〇 g /ha。當用作種子浸潤劑 I30660.doc -99- 200847926 時與適宜的施用率為每公斤種子1〇叫至1§活性物質。 實務上,如上所指示,包含式⑴化合物之農業化學組合 物係以含有業上已知或使用之各種佐劑及載劑之調配物 y弋也用口此其可被调配為顆粒、可濕潤或可溶性粉 劑、可乳化濃縮物、可塗佈糊劑、粉塵、可流動物、溶 液、懸浮液或乳液或控制釋放形式(諸如微膠囊)。該等調 配物更詳細地被描述於下文中且可含有少至約〇·5重量%至 多至約95重量%或以上之活性成分。最佳量將視調配物、 施用設備及待控制之植物病原真菌之性質而定。 懸浮液濃縮物為水性調配物,其中懸浮活性化合物之細 为散固體粒子。該等調配物包括防沈劑及分散劑且可進一 步包括用以增強活性之潤濕劑以及消泡劑及晶體生長抑制 劑。使用時,將該等濃縮物稀釋於水中且通常以噴霧形式 施用於待處理之區域。活性成分之量可在濃縮物之約 至約95%之範圍内。 可潤濕粉劑呈細分散粒子形式,其易於分散於水或其他 液體載劑中。粒子含有保留在固體基質中之活性成分。典 型固體基質包括漂白土、高嶺黏土、二氧化矽及其他容易 潤濕之有機或無機固體。可潤濕粉劑通常含有約5%至約 95%活性成分加少量潤濕劑、分散劑或乳化劑。 可乳化濃縮物為可分散於水或其他液體中之均質液體組 ό物且可完全由活性化合物及液體或固體乳化劑組成,或 亦可含有液體載劑,諸如二甲苯、重質芳族石腦油、異佛 爾酮(isophorone)及其他非揮發性有機溶劑。使用時,將 130660.doc -100- 200847926 該等濃縮物分散於水或其他液體中且通常以喷霧形式施用 於待處理之區域。活性成分之量可在濃縮物之約〇 5%至約 95%之範圍内。 顆粒狀調配物包括擠出物與相對粗糙之粒子且通常不經 稀釋即施用於需要控制植物病原真菌之區域。顆粒狀調配 物之典型載劑包括砂粒、漂白土、凹凸棒石黏土 (attapulgiteclay)、膨潤土、微晶高嶺石黏土、蛭石、珍珠 岩、碳酸鈣、磚料、浮石、葉蠟石、高嶺土、白雲石、硬 石膏、木粉、碎玉米芯、碎花生殼、糖、氯化鈉、硫酸 鈉、矽酸鈉、硼酸鈉、氧化鎂、雲母、氧化鐵、氧化鋅、 一氧化鈦、氧化銻、冰晶石、石膏、矽藻土、硫酸鈣及可 吸收活性化合物或可塗佈有活性化合物之其他有機或無機 材料。顆粒狀調配物通常含有約5%至約25%活性成分,該 等調配物可包括表面活性劑,諸如重質芳族石腦油、煤油 及其他石油餾份,或植物油;及/或黏著劑,諸如糊精、 膠或合成樹脂。 粉塵為活性成分與細分散固體之自由流動性混合物,該 等固體諸如滑石、黏土、細粉及其他可充當分散劑及載劑 之有機及無機固體。 微膠囊通常為密封於允許所密封之物質以受控速率脫逸 至環境中之惰性多孔外殼中的活性成分之液滴或顆粒。所 囊封之液滴之直徑通常為約1至50微米。密封液體通常構 成膠囊之重量之約50至95。/。且除活性化合物外還可包括溶 劑。所囊封之顆粒通常為多孔顆粒,其中多孔膜密封顆粒 130660.doc -101 - 200847926 :孔開口’將呈液體形式之活性物質保留在顆粒微孔内 部。顆粒之直徑通常在i毫米至!公分且較佳在⑴毫米範 圍内。顆粒係藉由擠壓、聚結或顆粒化而 生。該等物質之實例為經石、燒結黏土、高嶺土:二 石黏土、ϋ屑及粒狀碳。外殼或膜物f包括天然及合成橡 膠^纖維素物質、苯乙締—丁二烯共聚物、聚丙烤猜、聚 丙烯酸S旨、聚醋、聚醯胺、聚脲、聚胺基甲酸醋及澱粉黃 原酸S旨。 就農業化學應用而言,其他適用之調配物包括活性成分 於其可以想要濃度完全可溶之溶劑中之簡單溶液,該溶劑 諸女丙酮院基化奈、一甲苯及其他有機溶劑。亦可使用 加壓喷霧,#中活性成分因低沸點分散溶劑載劑之汽化 而以細分形式分散。 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適用於以上述調配物類型調配本發 明之組合物之合適農用佐劑及載劑。不同種類之合適實例 可見於下文之非限制性列舉中。 乙 可採用之液體載劑包括水、甲苯、二甲苯、石油精、作 物油、丙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乙酸酐、乙腈、笨乙 酮、乙酸戊酯、2-丁酉同、氯苯、環己烷、環己醇、乙酸烷 基g曰一丙酮醇、丨,2-—氯丙烧、二乙醇胺、對二乙笨、 二乙二醇、二乙二醇松香酸酯、二乙二醇丁基醚、二乙二 醇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醚、N,N_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 砜、1,4-一噁烷、二丙二醇、二丙二醇甲基醚、二丙二醇 二苯甲酸酯、二丙二醇醚(dipr〇xit〇1)、烷基吡咯啶酮、 130660.doc -102- 200847926 酸乙酯、2-乙基己醇、碳酸乙二酯、1,1,1 -三氣乙烧、2-庚 酮、α-蒎烯(aipha pinene)、d_擰檬烯、乙二醇、乙二醇丁 基醚、乙二醇甲基_、丁内酯、甘油、甘油雙乙酸酯、 甘油單乙酸酯、甘油三乙酸酯、十六院、己二醇、乙酸異 戊酯、乙酸異冰片酯、異辛烷、異佛爾酮、異丙基苯、肉 豆蔻酸異丙酯、乳酸、月桂胺、異亞丙基酮(mesityl oxide)、曱氧基丙醇、甲基異戊基酮、甲基異丁基酮、月 桂酸甲酯、辛酸甲酯、油酸曱酯、二氯甲烷、間二甲苯、 正己烷、正辛胺、十八酸、辛胺、乙酸酯、油酸、油胺、 鄰二甲苯、苯酚、聚乙二醇(PEG400)、丙酸、丙二醇、丙 二醇單甲鱗、對二甲苯、甲苯、磷酸三乙酯、三乙二醇、 二甲苯績酸、石蠟、礦物油、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乙酸 乙S曰、乙酸戊酯、乙酸丁酯、甲醇、乙醇、異丙醇及較高 刀子里醇(諸如戊醇、四氫糠醇、己醇、辛醇等)、乙二
酉予丙_醇、甘油、N-甲基!吡咯啶酮及其類似物。水 通常為為稀釋濃縮物而選擇之載劑。 合適的固體載劑包括滑石、二氧化鈦、葉蠟石黏土、二 氧化石夕、凹凸棒石黏土、石夕藻土(kieseiguhr)、白堊、石夕藻 土(diatomaceous earth)、石灰、舻舻 # 丄 ; 次妷酸鈣、膨潤土、漂白 土、棉化籽殼、小麥粉、大豆粉、 粉、木質素及其類似物。 木粉、核桃殼 有利地將廣泛各種表面活性劑 物中,尤其彼等經設計以在施用之液體與固體組合 物。該等試劑當使用時通常構成 〜重量%至15重 130660.doc -103- 200847926 量%。其在性質上可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或 聚合型且可作為乳化劑、潤濕劑、懸浮劑或出於其他目的 加以使用。典型的表面活性劑包括烧基硫酸鹽,諸如月桂 基硫酸二乙m垸基芳基㈣鹽,諸如十二烧基苯績酸 鈣^院基紛-氧化稀加成產⑱,諸如壬基齡_Ci8乙氧化物; 醇-氧化烯加成產物,諸如十三醇·Ci8乙氧化物;皂類,諸 如硬脂酸納π基萘料鹽,諸如二了基萘収納;績基 丁二酸二烧基醋鹽,諸如績基丁二酸二(2_乙基己基)西旨 納;山梨糖醇醋,諸如山梨糖醇油酸輯;四級胺類,諸如 月桂基三曱基氣化銨;脂肪酸之聚乙二_,諸如聚乙二 料脂酸sl ;氧化乙稀與氧化丙稀之嵌段共聚物;及填酸 單烷基酯及二烷基酯之鹽。 ^斤、且口物中日遍利用之其他佐劑包括結晶抑制劑、黏 度s周即劑、懸浮劑、噴霧液滴調節劑、顏料、抗氧化劑、 :泡劑、抗發泡劑、光阻斷劑、相容劑、消泡劑、錯隔 f:和劑及緩衝液、純抑制劑、染料、氣味劑、分散 :、牙透助劑、微量營養物、軟化劑、潤滑劑、黏著劑及 其類似物。 於進—步地,可將其他殺生物活性成分或組合物用 同日士:月:方法中且可與式⑴化合物同時或相繼施用。當 ^用% 4等其他活性成分可與本發明之化合物調配 =或混合於(例如)喷霧槽中。該等其他殺生物活性成 刀可為殺真菌劑、除草 早y权此触劑、殺細菌劑、殺蟎 杈線蟲劑及/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130660.doc -104- 200847926 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方法中之殺昆蟲劑化合物之實例 包括(但不限於)·擬除蟲菊g旨類(pyrethroid)(諸如百滅寺* (permethrin)、赛滅寧(cypermethrin)、芬化利 (fenvalerate)、益化利(esfenvalerate)、第滅寧 (deltamethrin)、赛洛寧(cyhal〇thrin)(尤其 λ-賽洛寧 (lambda-cyhalothrin))、畢芬寧(bifenthrin)、芬普寧 (fenpropathrin)、賽扶寧(cyfluthrin)、七氟菊酯 (tefluthrin) >魚安全擬除蟲菊酯(例如依芬寧 (ethofenprox))、天然除蟲菊精(natural pyrethrin)、治滅寧 (tetramethrin)、s-百亞列寧(s-bioallethrin)、芬氟司林 (fenfluthrin)、普亞列寧(prallethrin)及5 -苄基-3-咬喃基曱 基-斤)-(111,33)-2,2-二甲基-3-(2-側氧基硫咮-3-亞基甲基) 環丙烷甲酸酯);有機磷酸酯類(諸如丙溴磷(profenofos)、 硫丙填(sulprofos)、乙醯甲胺填(acephate)、甲基對硫碌 (methyl parathion)、榖石荒罐(azinphos-methyl)、滅賜松 (demeton-s-methyl)、飛達松(heptenophos)、硫滅松 (thiometon)、芬滅松(fenamiphos)、久效鱗 (monocrotophos)、丙漠石粦(profenofos) 三 σ坐碟 (triazophos)、甲胺填(methamidophos)、大滅松 (dimethoate)、磷胺(phosphamidon)、馬拉硫磷 (malathion)、陶斯松(chlorPyrif〇s)、伏殺磷(Phosalone)、 託福松(terbufos)、繁福松(fensulfothion)、大福松 (fonofos)、甲拌磷(Phorate)、腈肟磷(Phoxim)、蟲蟎磷 (pirimiphos-methyl)、乙基蟲蟎磷(Pirimiphos-ethyl)、撲滅 130660.doc -105- 200847926 松(fenitrothion)、福賽絕(fosthiazate)及大利松 (diazinon));胺基甲酸酯類,包括胺基甲酸芳基酯類(諸如 抗蚜威(pirimicarb)、唑蚜威(triazamate)、地蟲威 (cloethocarb)、加保扶(carbofuran)、呋線威 (furathiocarb)、愛芬克(ethi〇fencarb)、得滅克(aldicarb)、 硫夫洛(thiofurox)、丁基加保扶(carb〇sulfan)、免敵克 (bendiocarb)、 丁基滅必藏(fen〇bucarb)、殘殺威 (propoxur)、納乃得(methomyl)及歐殺滅(oxamyl));苯曱 醯腦類(諸如二福隆(diflubenzuron)、 殺蟲隆 (triflumuron)、六伏隆(hexaflumuron)、氟芬隆 (flufenoxuron)及克福隆(chl〇rfluazuron));有機錫化合物 (諸如錫瞒丹(cyhexatin)、苯丁錫(fenbutatin oxide)及亞環 錫(azocyclotin));吡唑類(諸如吡蟎胺(tebufenpyrad)及芬 普蜗(fenpyroximate)),大環内g旨類(諸如阿維菌素類 (avermectins)或美倍黴素類(miibemycins),例如阿巴,;丁 (abamectin)、因滅 >丁苯甲酸鹽(ernamectin benzoate)、愛滅 蟲(ivermectin)、美倍黴素(milbemycin)、賜諾殺(spin〇sad) 及印楝素(azadirachtin));激素類或信息素類;有機氯化合 物(诸如女本又番(endosulfan)、六氯化苯(benzene hexachloride)、DDT、可氯丹(chl〇rdane )及地特靈 (dieldrin)) ’腓類(諸如(殺蟲肺(chi〇rdimef〇rrn)及三亞蜗 (amitraz)) ’燻蒸劑類(諸如氯化苦(chi〇r〇picrin)、二氣丙 烧(dichloropropane)、甲基溴(methyi bromide)及威百故 (metam)),氯菸鹼基化合物(諸如σ比蟲琳(imidacl〇prid)、嗟 130660.doc -106- 200847926 蟲琳(thiacloprid)、亞滅培(acetamiprid)、稀 σ定蟲胺 (nitenpyram)及噻蟲嗪(thiamethoxam));二醯基肼類(諸士 蟲醯肼(tebufenozide)、環蟲醯肼(chromafenozide)及甲氧 蟲醯肼(methoxyfenozide));二苯醚類(諸如苯蟲喊 (diofenolan)及百利普芬(pyriproxifenD ;茚蟲咸 (indoxacarb)、克凡派(chlorfenapyr)及咄騎明 (pymetrozine) 〇 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方法中之除草劑化合物之實例包 括(但不限於):2,3,6-TBA、2,4-D、2,4-DB、乙草胺 (acetochlor)、亞喜芬納鹽(acifluorfen-sodium)、苯草鱗 (aclonifen)、丙稀酸(acr〇iein)、拉草(aiachi〇r)、亞太草 (alloxydim)、草滅淨(ametryn)、胺唑草酮 (amicarbazone)、醯嘧磺隆(amid〇sulfuron)、氯胺基吡啶酸 (aminopyralid)、胺基三唑(arnin〇triazol)、胺基三嗤 (amitrole)、胺基石黃酸銨(animonium sulfamate)、莎稗石粦 (anilofos)、亞速爛(asuiam)、莠去津(atrazine)、艾維激素 (aviglycine)、 草芬定(azafenidin)、 四吐σ密石黃隆 (azimsulfuron) 、 BAY FOE 5043 、氟丁 醯草胺 (beflubutamid)、草除靈(benazolin)、苯卡巴腙 (bencarbazone)、倍尼芬(benfiuraiin) 、 σ夫草黃 (benfuresate)、免速隆(bensuifuron-methyl)、地散填 (bensulide) 本達隆(bent azone)、 雙苯哺草嗣 (benzfendizone)、苯并雙環酮(benz〇bicyclon)、σ比草 _ (benzofenap)、畢拉草(biaiaph〇s)、必芬諾(bifenox)、雙草 130660.doc -107- 200847926 _1 納鹽(bispyribac-sodium)、石朋砂(borax)、克草 (bromacil)、漠丁 醯草胺(bromobutide)、漠盼肪 (bromophenoxim)、溴苯腈(bromoxynil)、丁 基拉草 (butachlor)、氟丙 σ密草酯(butafenacil)、抑草填 (butamifos)、比達寧(butralin)、丁苯草 _ (butroxydim)、 蘇達滅(butylate)、嗤草胺(cafenstrole)、卡草胺 (carbetamide)、乙基克繁草(carfentrazone-ethyl)、氣酯績 草胺(chloransulam methyl)、氣漠隆(chlorbromuron)、整形 素(chlorflurenol-methyl)、氯草敏(chloridazon)、氯嘧績隆 (chlorimuron-ethyl)、氯乙酸(chloroacetic acid)、綠麥隆 (chlorotoluron)、克普芬(chlorpropham)、氯石黃隆 (chlorsulfuron)、氣酉太酸甲酯(chlorthal-dimethyl)、吲哚酮 草 S旨(cinidon-ethyl)、環庚草醚(cinmethylin)、西速隆 (cinosulfuron)、環苯草酮(clefoxydim profoxidim)、克草同 (clethodim)、炔草酸(clodinafop-propargyl)、可滅縱 (clomazone)、克普草(clomeprop)、畢克草(clopyralid)、氯 酯磺草胺(cloransulam)、甲基氣酯磺草胺(cloransulam-methyl)、庫木隆(cumuluron)、苄草隆(cumyluron)、氰胺 (cyanamide)、 氰乃淨(Cyanazine)、 環丙酸醯胺 (cyclanilide)、草滅特(cycloate)、環丙嘧磺隆 (cyclosulfamuron)、環殺草(cycloxydim)、賽伏草 (cyhalofop)、丁基賽伏草(cyhalofop-butyl)、賽磺醯胺 (cyprosulfamide)、殺草隆(daimuron)、得拉本(dalapon)、 邁隆(dazomet)、甜菜安(desmedipham)、 敵草淨 130660.doc •108- 200847926 (desmetryn)、麥草畏(dicamba)、敵草腈(dichlobenil)、2,4-滴丙酸(dichlorprop)、精 2,4-滴丙酸(dichlorprop-P)、禾草 靈(diclofop-methyl)、雙氯磺草胺(diclosulam)、曱硫酸野 燕 枯(difenzoquat metilsulfate) 、 σ比氟 醯草胺 (diflufenican)、氟 σ比草腙(diflufenzopyr)、噁唑隆 (dimefuron)、哌草丹(dimepiperate)、二甲草胺 (dimethachlor)、異戊乙淨(dimethametryn)、汰草滅 (dimethenamid)、精噻吩草胺(dimethenamid-P)、獲萎得 (dimethipin)、二甲基次肿酸(dimethylarsinic acid)、捷乃 安(dinitramine)、特樂酚(dinoterb)、大芬滅(diphenamid)、 異丙淨(dipropetryn)、敵草快(diquat)、伊布米德 (ibromide)、汰硫草(dithiopyr)、敵草隆(diuron)、DNOC、 DSMA、草多索(endothal)、EPTC、戊草丹(esprocarb)、乙 丁細氟靈(ethalfluralin)、胺苯石黃隆(ethametsulfuron-methyl)、乙稀利(ethephon)、乙咬草黃(ethofumesate)、氣 氣卓 乙 S旨(ethoxyfen-ethyl)、亞速隆(ethoxysulfuron)、 乙氧苯草胺(etobenzanid)、解草啶(fenclorim)、精噁唑禾 草靈(fenoxaprop-P-ethyl)、四峻醯草胺(fentrazamide)、硫 酸亞鐵(ferrous sulfate)、麥草氟(flamprop)、麥草伏氟-M(flamprop-M)、伏速隆(flazasuifuroll)、雙氟磺草胺 (florasulam)、吡氟禾草靈(fluazifop_butyl)、精吡氟禾草靈 (fluazifop-P-butyl)、異丙吡草酯(fiuaz〇iate)、氟酮磺隆鈉 (flucarbazone sodium)、氟 σ比石黃隆(flucetosulfuron)、氣乙 氟靈(fluchloralin)、氟噻草胺(fiufenacet)、氟噠嗪草酯 130660.doc -109- 200847926 (flufenpyr-thyl)、氟節胺(flumetralin)、唾 口密石黃草胺 (flumetsulam)、氟胺草 S旨(flumiclorac-pentyl)、丙炔氟草 胺(flumioxazin)、福普辛(flumipropin)、氟草隆 (fluometuron)、乙魏氟草醚(fluoroglycofen-ethyl)、σ惡嗤禾 草靈(fluoxaprop)、氣胺草吐(flupoxam)、氟普帕西 (flupropacil)、氟丙酸(flupropanate)、氟咬 ϋ密磺隆 (flupyrsulfuron-methyl-sodium)、芴丁 S旨(flurenol)、氣口定 草®^ (fluridone)、氣咯草酮(flurochloridone)、氟草煙 (fluroxypyr)、σ夫草酮(flurtamone)、氟嗟乙草酉旨(fluthiacet-methyl)、將草安(fluxofenim)、氣績胺草&$ (fomesafen)、 甲醯胺基17密磺隆(foramsulfuron)、殺木膦(fosamine)、草錄 膦(glufosinate-ammonium)、草甘膦(glyphosate)、氯 σ比醚 石黃隆(halosulfuron-methyl)、吼敗氣禾靈(haloxyfop)、精口比 氯禾靈(haloxyfop-P)、HC-252、環嗓酮(hexazinone)、 口米草 g 旨(imazamethabenz-m ethyl)、甲氧口米草煙 (imazamox)、甲 口米峻於酸(imazapic)、依滅草(imazapyr)、 滅草口金(imazaquin)、口米草煙(imazethapyr)、唾吼°密石黃隆 (imazosulfuron)、茚草酮(indanofan)、峨甲石黃隆 (iodo sulfur on)、蛾曱石黃隆納鹽(iodosulfuron-methyl-sodium) 、 破苯腈 (ioxynil) 、 異丙 σ比草 酉旨 (isopropazol) 、 異 丙隆(isoproturon)、 異σ惡隆(isouron)、 異σ惡草胺 (isoxaben)、氣草酮(isoxachlortole)、雙苯 °惡 σ坐酸 (isoxadifen)、異 °惡嗤草酮(isoxaflutole)、異 σ惡草醚 (isoxapyrifop)、隆草特(karbutylate)、ΚΙΗ-485、乳氟禾草 130660.doc -110- 200847926 靈(lactofen)、環草定(lenacil)、利穀隆(linuron)、MCPA、 2-甲-4-氯硫代乙醋(MCPA-thioethyl)、MCPB、2-甲-4-氯 丙酸(mecoprop)、精2-甲-4-氯丙酸(mecoprop-P)、苯σ塞酸 草胺(mefenacet)、。比σ坐解草酉旨(mefenpyr diethyl)、麥夫迪 (mefluidide)、甲石黃胺磺隆(mesosulfuron methyl)、甲基石黃 草酮(mesotrione)、威百故(metam)、σ惡唾醯草胺 (metamifop,mefluoxafop)、苯嗪草酮(metamitron)、11 比草 胺(metazachlor)、曱基苯嗟隆(methabenzthiazuron)、滅草 口坐(methazole)、異硫氰酸甲酉旨(methyl isothiocyanate)、甲 基胂酸(methyl ar sonic acid)、甲基殺草隆(me thy ldymr on)、 口比喃隆(metobenzuron)、漠穀隆(metobromuron)、異丙甲草 胺(metolachlor)、石黃草σ坐胺(metosulam)、 甲氧隆 (metoxuron)、赛克津(metribuzin)、甲石黃隆(metsulfuron· methyl) 、 MK-616 、禾草敵(molinate)、綠穀隆 (monolinuron)、MSMA、萘丙胺(naproanilide)、萘氧丙草 胺(napropamide)、納得爛(naptalam)、NDA-402989、草不 隆(neburon)、苯嗟醯草胺(nefenacet)、於ϋ密績隆 (nicosulfuron)、σ比氣草胺(nipyraclofen)、Ν-甲基草甘膦(η-methyl-glyphosate)、壬酸(nonanoic acid)、氟草敏 (norflurazon)、油酸(脂肪酸)、坪草丹(orbencarb)、鄰丙。密 石黃隆(orthosulfamuron)、安石黃靈(oryzalin)、°惡唤草酮 (oxaciclomefone)、丙快 σ惡草酮(oxadiargyl)、σ惡草酮 (oxadiazon)、環氧。密石黃隆(oxasulfuron)、°惡σ秦草酮 (oxaziclomefone)、乙氧氟草 (oxyfluorfen)、克草敵 130660.doc -111 - 200847926 (pebulate)、二曱戊樂靈(pendimethalin)、五氟石黃草胺 (penoxsulam)、五氯苯盼(pentachlorophenol)、蔬草滅 (pentanochlor)、環戊 °惡草酮(pentoxazone)、稀草胺 (pethoxamid)、石織油(petrolium oil)、甜菜寧 (phenmedipham)、精 °惡 σ坐禾草靈(R)(phenoxaprop-P-ethyl (R))、胺氯。比淀酸(picloram)、氟 σ比草胺(picolinafen)、頻 σ惡丹(pinoxaden)、旅草填(piperophos)、丙草胺 (pretilachlor)、敗 ϋ密績隆(primisulfuron)、曱基 I。密石黃隆 (primisulfuron-methyl)、丙氧石黃隆(procarbazone)、氨氟樂 靈(prodiamine)、氟 σ坐草胺(profluazol)、環苯草顚J (profoxydim)、調環酸約(prohexcadion calcium)、撲滅通 (prometon)、撲草淨(prometryn)、毒草安(propachlor)、敵 稗(propanil)、普拔草(propaquizafop)、撲滅津 (propazine)、苯胺靈(propham)、異丙草胺(propisochlor)、 丙苯石黃隆 (propoxycarbazone)、 丙苯績隆納鹽 (propoxycarbazone-sodium)、戊炔草胺(propyzamide)、苄 草丹(prosulfocarb)、氟磺隆(prosulfuron)、雙。坐草腈 (pyraclonil pyrazogyl)、口比草&I (pyraflufen-ethyl)、口比石黃妥 (pyrasulfotole)、比拉峻諾(pyrazolynate)、吼 π密續隆 (pyrazosulfuron-ethyl)、苄草口坐(pyrazoxyfen)、口密口定月亏草 醚(pyribenzoxim)、稗草畏(pyributicarb)、°比 σ定達醇 (pyridafol)、健草特(pyridate)、環酯草 (pyriftalid)、口密 草醚(pyriminobac_methyl)、鳴硫烧(pyrimisulfan)、。密硫草 醚鈉鹽(pyrithiobac-sodium)、二氣啥琳酸(quinclorac)、啥 130660.doc -112- 200847926 草酸(quinmerac)、滅藻醌(quinoclaniine)、快伏草 (quizalofop) 精喧禾靈(quizalofop-P)、石風°密石黃隆 (rimsulfuron) > 西奎斯特(sequestren)、西殺草 (sethoxydim)、ί衣草隆(siduron)、西瑪津(simazine)、西草 淨(simetryn)、高效異丙甲草胺(S_metolachi〇r)、氯酸鈉 (sodium chlorate)、磺草酮(suicotri〇ne)、曱磺草胺 (sulfentrazone)、甲嘧磺隆(suif〇meturon_methyl)、草硫膦 (sulfosate)、石黃酿績隆(sulfosulfuron)、硫酸、焦油(tar oil)、TCA 鈉(TCA-sodium)、牧草胺(tebutam)、丁噻隆 (tebuthiuron)、特呋曲酮(tefuryltrione)、特波曲酮 (tembotrione)、得殺草(tepraloxydim)、特草定(terbacil)、 曱氧去草淨(terbumeton)、特丁津(terbuthylazine)、去草淨 (terbutryn)、曱氧噻草胺(thenylchlor)、噻氟隆 (thiazafluron)、噻嗪明(thiazimin)、噻草啶(thiazopyr)、噻 卡巴月宗(thiencarbazone)、°塞石黃隆(thifensulfuron-methyl, thiameturon-methyl)、殺丹(thiobencarb)、仲草丹 (tiocarbazil)、苯口比 口坐草酮(topramezone)、笨草酮 (tralkoxydim)、野麥畏(tri-allate)、醚苯績隆 (triasulfuron)、三 °秦敗草胺(triaziflam)、苯石黃隆 (tribenuron-methyl)、綠草定(triclopyr)、草達津 (trietazine)、三氟績草胺(triflosulam)、三氟咬磺隆 (trifloxy sulfur on)、三氟咬石黃隆鈉(trifloxysulfuron-sodium)、氟樂靈(trifluralin)、氟胺績隆(triflusulfuron-methyl)、 抗倒S旨(trinexapac-ethyl)及三敦甲磺隆 130660.doc -113- 200847926 (tritosulfuron) ° 用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方法中之殺真菌劑化合物之實例 包括(但不限於):苯并嗟二唾(acibenzolar)(CGA245704)、 嘧啶醇(ancymidol)、棉靈威(alanycarb)、阿迪嗎啉 (aldimorph)、吲唑磺菌胺敵菌靈(amisulbrom anilazine)、 阿紮康唾(azaconazole)、亞托敏(azoxystrobin)、苯霜靈 (benalaxyl)、苯嘆菌胺(benthiavalicarb)、免賴得 (benomyl)、雙苯三唑醇(biloxazol)、比多農(bitertanol)、 雙°惡芬殺稻痕菌素-S(bixafen blasticidin S)、淀驢菌胺 (boscalid)、溴克座(bromuconazole)、石黃 ϋ密菌靈 (bupirimate)、四氯丹(captafol)、蓋普丹(captan)、貝芬替 (carbendazim)、鹽酸貝芬替(carbendazim chlorhydrate)、 萎鏽靈(carboxin)、加普胺(carpropamid)、香芹酮 (carvone) 、 CGA41396 、 CGA41397 、滅蟎猛 (chinomethionate)、地茂散(chloroneb)、四氣異苯腈 (chlorothalonil) > 乙菌利(chlorozolinate)、克兹康 (clozylacon)、含銅化合物(諸如氧氯化銅、氧基喹啉銅、 硫酸銅、樹脂酸銅及波爾多混合液(Bordeaux mixture))、 環氟囷胺 (cyflufenamid)、霜脲氰(cymoxanil)、環σ坐醇 (cyproconazole)、嘧菌環胺(cypr〇dinil)、咪菌威 (debacarb)、二-2-吡啶基二硫化物ι,ι,-二氧化物、益發靈 (dichlofluanid) 、 σ達菌清(diclomezine)、菌核利 (dichlozoline)、二氯萘醌(dichlone)、氣硝胺(dicloran)、 雙氯氰菌胺(diclocymet)、乙黴威(diethofencarb)、待克利 -114- 130660.doc 200847926 (difenoconazole)、野燕枯(difenzoquat)、二氟林 (diflumetorim)、0,0-二-異丙基苄基硫代磷酸鹽、二甲 氟唑(dimefluazole)、二甲康唑(dimetconazole)、達滅芬 (dimethomorph)、甲菌定(dimethirimol)、醚菌胺 (dimoxystrobin)、達克利(diniconazole)、白粉克 (dinocap)、腈硫醌(dithianon)、十二基二甲氯化銨(do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 ^^菌靈(dodemorph)、多寧 (dodine)、多果定(doguadine)、護粒松(edifenphos)、依尼 曲賓(enestrobin)、氟環唑(epoxiconazole)、°塞唑菌胺 (ethaboxam)、乙菌口定(ethirimol)、依得利(etridiazole)、噁 峻菌酮(famoxadone)、咪嗅菌酮(fenamidone) (RPA407213)、芬瑞莫(fenarimol)、芬克座 (fenbuconazole)、甲口夫醯胺(fenfuram)、環醯菌胺 (fenhexamid)(KBR2738)、禾草靈(fenoxanil)、拌種略 (fenpiclonil)、苯鏽啶(fenpropidin)、粉鏽琳 (fenpropimorph)、三苯醋錫(fentin acetate)、三苯基氫氧化 錫(fentin hydroxide)、福美鐵(ferbam) 、口密菌月宗 (ferimzone)、扶吉胺(fluazinam)、氟 17比菌胺 (fluopicolide)、護汰寧(fludioxonil)、氟氧菌胺 (fluoxastrobin)、氟美醯胺(flumetover)、SYP-LI90(氟嗎琳 (flumorph))、氟比蘭(fluopyram)、氟裏 _ (fluoroimide)、 氟喧嗤(fluquinconazole)、護石夕得(flusilazole)、氟硫滅 (flusulfamide)、氟多寧(flutolanil)、護汰芬(flutriafol)、福 爾培(folpet)、乙填銘(fosetyl-aluminium)、麥穗靈 130660.doc -115- 200847926 (fuberidazole)、σ夫霜靈(furalaxyl)、福拉比(furametpyr)、 雙脈鹽(guazatine)、己唾醇(hexaconazole)、土菌消 (hydroxyisoxazole)、°惡黴靈(hymexazole)、IKF-91 6(赛座 滅(Cyazofamid))、依滅歹 ij (imazalil)、易胺座 (imibenconazole)、雙脈辛胺(iminoctadine)、三乙酸雙脈 辛胺(iminoctadine triacetate)、依普克嗤(ipconazole)、丙 基喜樂松(iprobenfos)、依普同(iprodione)、纈黴威 (iprovalicarb)(SZX0722)、異丙基丁基胺基甲酸酯 (isopropanyl butyl carbamate)、稻瘦靈(isoprothiolane)、春 曰黴素(kasugamycin)、克收欣(kresoxim-methyl)、 LY1 86054、LY21 1795、LY248908、錳乃浦(maneb)、代森 在孟銅(mancopper)、代森猛鋅(mancozeb)、雙炔醯菌胺 (mandipropamid)、猛乃浦(maneb)、甲霜靈(mefenoxam)、 滅派林(mepanipyrim)、滅鏽胺(mepronil)、滅達樂 (metalaxyl)、葉菌。坐(metconazole)、石黃菌威 (methasulfocarb)、免得爛(metiram)、免得爛鋅(metiram-zinc)、 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 美曲芬諾 (metrafenone)、邁克尼(myclobutanil)、甲菌利 (myclozoline)、甲基胂酸鐵銨(neoasozin)、二曱基二硫代 胺基曱酸鎳(nickel dimethyldithio-carbamate)、S大菌酉旨 (nitrothal-isopropyl)、氟苯 °密 σ定醇(nuarimol)、°夫醯胺 (ofurace)、有機汞化合物、奥瑞菌胺(orysastrobin)、歐殺 斯(oxadixyl)、環氧1^密磺隆(oxasulfuron)、啥琳銅(oxine-copper) 奥索利酸(oxolinic acid) 、 °惡 口米唆 130660.doc -116- 200847926 (oxpoconazole)、氧化萎鏽靈(oxycarboxin)、稻瘟酯 (pefurazoate)、平克座(penconazole)、賓 克隆 (pencycuron)、°比嘆菌胺(penthiopyrad)、葉枯淨(phenazin oxide)、氯瘦石粦(phosdiphen)、填酸(phosphorus acid)、苯 酞(phthalide)、σ定氧菌酉旨(picoxystrobin)(ZA1963)、多氧菌 素 D(poly-oxin D)、代森聯(polyram)、 .口塞 菌 XXVL (probenazole) 、 撲克拉(prochloraz)、 撲 滅 寧 (procymidone) 、 霜黴威(propamocarb)、 普 克 利 (propiconazole)、 甲基鋅乃浦(propineb)、丙酸 、丙氧喧琳 (proquinazid)、 丙石荒菌唾(prothioconazole) 、百 克 敏 (pyraclostrobin) 、 白粉松(pyrazophos)、 比 瑞 苯 (Pyribencarb) 、 比芬諾(pyrifenox)、 口密 黴 胺 (pyrimethanil)、 百快隆(pyroquilon)、氯 σ比根 呋 (pyroxyfur)、吼洛尼群(pyrrolnitrin)、四級銨化合物、滅 虫高猛(quinomethionate)、快諾芬(quinoxyfen)、奎脫辛 (quintozene)、石夕硫芬(silthiofam)、石夕 氟口坐 (simeconazole)、斯普克峻(sipconazole)(F-155)、五氯紛納 (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葚孢菌素(spiroxamine)、鏈 黴素(streptomycin)、硫、斯威飛(schwefel)、得克利 (tebuconazole)、克枯爛(tecloftalam)、四氯硝基苯 (tecnazene)、氟醚唾(tetraconazole)、嗟苯口米唾 (thiabendazole)、賽氟滅(thifluzamid)、2-(硫基氰基甲基硫 基)苯并嗟σ坐、甲基硫菌靈(thiophanate-methyl)、得恩地 (thiram)、汰歒寧(tiadinil)、替胺座(timibenconazole)、甲 130660.doc -117- 200847926 基立枯碟(tolclofos-methyl)、益洛寧(tolylfluanid)、三泰 芬(triadimefon)、三泰隆(triadimenol) 、丁 三唾 (triazbutil)、味嗤嗓(triazoxide)、三賽峻(tricyclazole)、三 得芬(tridemorph)、三氟敏(trifloxystrobin)(CGA279202)、 賽福寧(triforine)、賽福座(triflumizole)、環菌唾
(triticonazole)、維利微素 A(validamycin A)、威百故 (vapam)、凡利芬那(valiphenal)、免克寧(vinclozolin)、辞 乃浦(zineb)、益穗(ziram)、氯苯醯胺(zoxamide)、3-[5-(4-氯笨基)-2,3-二甲基異嗔峻淀-3-基]。比咬、5 -氣- 7-(4-甲基 辰疋1基)-6-(2,4,6-二氟本基)[1,2,4]三。坐并[1,5-3]口密口定及 N-(4-氯-2-硝基苯基)-N_乙基-‘甲基-苯并磺醯胺。 本發明之該等調配物以及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之調配物可 藉由習知方法施用於想要控制之區域,該等習知方法諸如 噴務霧化、粉塵化、分散'塗佈或澆注。粉塵及液體組合 :(例如)可藉由使用電力噴粉器、刷粉器(br〇〇m)&手動噴 =器及噴霧噴粉器施用。調配物亦可自飛行器以粉塵或噴 霧形式來施用或藉由繩索應用來施用。亦可將固體與液體 調配物施用於待處理之植物所在位點處的土壤,從而允‘ 活性成分經由根穿透植物。本發明之調配物亦可 植物繁殖材料之技#田e u 用便如供保護作用以抵抗對植物 繁殖材料之真g傳染以及 菌。適當地,m八〜 μ所出現之植物病原真 植物螯*#、,、、刀可精由用殺真菌劑液體調配物浸潰 ,、歹料(尤其種子)或用固體調配物對其進行涂 施用於待保護之絲繁殖_。在 ^ =佈而 你付沐狀况下,其他類型 130660.doc 118- 200847926 之施用亦為可能的,例如對用於繁殖之植物切枝 特定處理。 ^技的 另外’如以上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可用於治療人類 物個體之真菌感染。如本文所述之活性化合物可與醫藥學 上可接受之載劑組合且根據已知技術以有效治療感染 投予或施用於該等個體或感染。因此,本發明亦提:如: 上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在製造用於治療人類或動物之直 感染之藥物中的用途。 一 現將藉由以下非限制性實例描述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 者應即時認識到關於反應物與反應條件及技術之程序之= 實例 實例1 :根據流程1中所述之程序製備3·(4_氟苯基)6•甲 基比咬基-ΙΗ-啦洛并【3,2-b】”比咬
Η
N 步驟1 :在回流條件下,將50·6 g鈉金屬ai莫耳)溶解於 1·5 L無水乙醇中。一旦溫度冷卻至3〇t:,即添加2〇5㊂異 菸酸甲酯(1.5莫耳)及2〇2 g心氟笨基於〇,5 L無水乙醇中之 μ a物。將反應混合物回流4小時,隨後冷卻且傾入1.2乙 冰水中。添加2 N HC1以達成pH勺且將所得黃色沈澱過濾 且乾燥(27 1 g)。將該物質懸浮於丨·} L 48%氫溴酸溶液中 130660.doc -119- 200847926 且在1 00 c下加熱8小時。一旦冷卻,則將反應混合物傾入 冰水(1·2 L)中且用25%氫氧化銨溶液將pH值調節為7。在 乙酸乙酯中萃取後,將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且將濃縮後之 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2/1)純化以得到i33 g 呈微黃色固體狀之2-(4-氟苯基)-;[-(吡啶-4_基)乙顯j。 步驟2 ··將對甲苯磺酸(5〇〇 mg)、2-(4_氟苯基卜丨-(吡啶_ 4-基)乙酮(1〇 g,46 mm〇1)&5-甲基_3_胺基_2_氯吡啶(8沁 g, 60 mmol)於350 mL甲苯中之混合物回流隔夜,同時用 迪恩-斯達克(Dean-Stark)裝置移除水/甲苯共沸物。將反應 混合物進一步濃縮,將棕色殘餘物懸浮於乙酸乙酯/己烷 混合物(9/1)中且過濾。將固體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且藉由石夕 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烧1 /1 )純化以得到1 〇 g呈棕色固體狀之 (2-氯-5-甲基-tr比啶-3-基)-[2-(4-氟-苯基)-1-吼咬_4-基-亞乙 基]-胺。 步驟3 :在氮氣下,將6.15 g(18.1 mmol)(2•氯-5-甲基-吡 咬-3·基)-[2-(4-氟-苯基比啶-4-基-亞乙基μ胺溶解於1〇〇 mL二曱基曱醯胺中。接著將6·4 g DABCO(56 mm〇1)&610 mg雙(二本基腾)二氣化飽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將豆在 120°C下攪拌5小時。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合物傾入水中且 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 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乙酸乙酯中再結晶以得到53 g呈微 黃色固體狀之3-(4-氟-苯基)-6-甲基-2-吡啶-4-基_1H-吡洛 并[3,2-b]。比啶。 實例2 :根據流程1中所述之程序製備3_(4_氟-笨基甲氧 130660.doc -120- 200847926 基甲基-6-甲基-2-吡啶-4-基_1Η·吡咯并[3,2-b】0比咬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22 mg,0.55 mmol,60%於油中) 添加至 150 mg(0.5 苯基)-6-甲基-2-°比口定-4- 基-1H-吼洛并[3,2-b]°比咬(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於5 mL二甲 基甲醯胺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30分鐘後,將44.5 mg氯 曱基曱基醚於0.5 mL DMF中之溶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 在室溫下45分鐘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 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濃 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乙酸乙酯/己烷混合物(1/2)中再結晶 以得到70 mg呈微黃色固體狀之純3-(4-氟-苯基甲氧基 曱基-6-甲基- 比咬-4 -基洛并[3,2-b]ntb咬。 實例3 :根據流程3製備1-甲基-2-吡啶-4-基_3_(3_三氟甲基-苯基)-1Η-吡咯并[3,2-b]吡啶
130660.doc -121 - 200847926 物傾入水中且&、二 # 一 ㈢由冰加氫氧化鈉2 N溶液將pH值調節為8- 六允第a 丁基甲基醚中萃取後,將有機層用水洗滌且經 爪·夂鎂乾將遭縮後之殘餘物藉由秒膠層析(乙酸乙醋/ 己烷1/1)純化以得到3·7 g呈橙色油之(2备吼唆小基)二 曱基-胺。
步驟2 ·在室溫下,在氬氣下,將2 g (2备吼啶冬基)_ 一甲基-胺(9.95 mm〇1)、124 g 4_ 乙炔基吡啶(12 mm〇1)K 乙胺/、一甲基甲醯胺之12〇 mL 1/1混合物中之混合物攪 半將75〇 mg雙(二本基鱗)一氣化|巴及4〇〇 mg埃化銅添加 至反應混合物中,將其在室溫下再攪拌3小時。將反應混 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 洗)條且經硫酸鎂乾燥。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藉由矽勝層 析(乙酸乙酯/己烷1/1)純化以得到1 g呈橙色油之二甲基-(2 - °比σ定-4 -基乙快基-ϋ比σ定_ 3 -基)-胺。 步驟3 :在氬氣氛下,將1 g(4·4 mmol)二甲基- (2-口比咬-4-基乙炔基-。比唆-3-基)-胺溶解於60 mL二氯甲烧中。在〇。〇 下,將2.27 g埃(8.9 mmol)於35 mL二氣甲烧中之溶液逐滴 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使反應混合物達到室溫且此外攪拌 4小時。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硫代硫酸鈉溶液中且用二 氯甲烷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濃縮 後之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純化以得到600 mg呈棕色固體狀之3-蛾甲基比咬基_1Η-σ比17各并 [3,2-b]°比咬。 步驟4:在氮氣下,向13〇 mg(〇.3 9 mmol)3-碘-1-甲基-2- 130660.doc -122- 200847926 吡啶-4-基-1H-吡咯并[3,2-b]吡啶於5 mL甲苯中之溶液中添 加1 mL碳酸鈉2 N溶液、78 mg(0.4 mmol)3-三氟甲基苯基 酬酸及1 mL乙醇。最後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24 mg肆三苯 基膦鈀,之後在8(TC下加熱1〇小時。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 合物傾入氯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 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己烷中再 結晶以得到70 mg呈白色晶體狀之1-甲基-2」比啶-4-基-3-(3-三氟甲基-苯基)_ih_吡咯并[3,2-b]吼啶。 實例4 :根據流程2製備1-(2-氟-乙基)-2-吡啶-4-基-3_間甲 苯基-1H-吡咯并丨3,2-b】吡啶
步驟1 ··向12 mL二甲基乙醯胺中添加240 mg(2 mmol)無 水硫酸鎭、1.3 mL( 12 mmol)4-乙醯基口比σ定、5 1 5 mg(4 mmol)3-胺基-2-氯吡啶及0·3 mL乙酸。將所得懸浮液保持 在氬氣下。隨後將1.1 g(5.2 mmol)填酸钟及202 mg(0.4 mmol)雙-(三-第三丁基膦)把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隨後 將其密封於反應容器中且在14〇°C下攪拌10小時。將反應 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 水洗務且經硫酸鎂乾燥。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 層析(乙酸乙酯/甲醇9/1)純化以得到460 mg呈棕色固體狀 130660.doc -123- 200847926 之2-吡啶-4-基-1H-吼咯并[3,2-b]吼啶。 步驟2 :將800 mg N-溴丁二醯亞胺(4 mm〇i)添加至wo mg(3.7 mmol)2-口比啶_4-基-1H-吡咯并[3,2-b]。比啶於四氣甲 烷中之溶液中。將棕色反應混合物在5〇cc下攪拌5小時且 濃縮。將棕色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曱醇9/1)純 化以得到650 mg呈白色晶體狀之3_溴冬吡啶|基 咯并[3,2-b]吼咬。 步驟3 ·在氮氣下,向274 mg(l mmol)3_溴_2_吡啶_4_基- 1H-吡咯并[3,2-b]吡啶於ι·8 mL甲苯中之溶液中添加〇 6 mL碳酸鈉2 N溶液、170 mg(1.25 mmol)間甲苯基_酸及12 mL乙醇。最後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5 mg肆三苯基膦鈀。 將反應混合物密封於微波容器中且在微波條件下在1 8(rc 下攪拌2分鐘。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 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 燥。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己烷中再結晶以得到丨5() mg 呈白色晶體狀之2-吡啶-4-基-3-間甲苯基-1H-吡咯并[3,2_b] 。比σ定。 步驟4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34 mg,〇 84 mmQl,6〇% 於油中)添加至160 mg(0.56 mmol)]-17比咬-4-基_3 -間甲苯其 lH-η比咯并[3,2-b]於6 mL二甲基甲醯胺中之溶液中。在室 溫下30分鐘後,將107 mg丨_溴_2_氟乙烷添加至反應混合 物中。在室溫下20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氯化銨溶液 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 燥。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甲醇9/1)純化 130660.doc -124- 200847926 以得到137 mg呈白色晶體狀之1-(2-氟-乙基)-2•吡啶-4-基-3-間甲苯基-1H-吡咯并[3,2-b]吼啶。 實例5 :根據流程4製備3-(4-氟·苯基)-1_甲氧基甲氧基-2-口比咬-4-基-lH_^b洛并[3,2-b】e比唆
F
步驟 1 :將21.5 g(100 mmol)2-(4-氟苯基)-1-(吡啶 _4_基) 乙酮(如流程1中所述製備)及34.9 g 2-氯-3-硝基吡啶溶解於 270 mL二甲基甲醯胺中。將8.8 g氫化鈉(60%於油中,220 mmol)緩慢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將其保持在〇與5°c之 間。在至、/5ΠΙ下稅掉1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1 L氣化銨 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鎮 乾燥。將油性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丨/丨)純 化以付到26.7 g 2-(4 -敦-苯基)-2-(3-硝基-吼σ定_2_基)_1_。比 σ定-4 -基-乙嗣。 步驟2:將 23 g(68.2 mmol)2-(4-氟-苯基)-2-(3-硝基 _口比 啶-2-基)-1-吡啶-4-基-乙酮溶解於7〇〇 mL無水乙醇中。將 2·2 g 10%鈀/木炭添加至溶液中,將其在氫氣氛下攪拌石小 時。將反應混合物經矽藻土過濾,濃縮且將棕色殘餘物藉 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純化以得到7 g 3_(4_氟-苯基)^_吡 啶_4-基_吡咯并[3,2-b]吼啶-1-醇且回收13 g起始材料。 130660.doc -125· 200847926 步驟3 ··在室溫下,將氫化納(30 mg,0.72 mmol,60% 於油中)添加至 200 mg(0.65 mmol)3-(4·^-苯基)-2-°比 口定-4-基比略并[3,2-b]%b咬-1-醇於6 mL二甲基甲醯胺中之溶液 中。在室溫下30分鐘後,將65 mg氣曱基曱基醚添加至反 應混合物中。在室溫下1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 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 鎂乾燥。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純化以得 到120 mg呈白色晶體狀之3-(4-氟-苯基)-1-甲氧基甲氧基· 2-吡啶-4-基-1H-吡咯并[3,2-b]吡啶。 實例6 :根據流程5製備1-烯丙基-2-(2-氣-吡啶-4·基)-3-(4-氟-苯基)-1Η-吡咯并[3,2-b]吡啶
步驟1 :將80 g(74.6 mmol)%!:17定-4-甲酸溶解於150 mL甲 醇中。在室溫下將1 23 ·5 mL( 112 mmol)鄰甲酸三甲酯添加 至反應混合物中,接著添加3 3 mL濃硫酸。將反應混合物 保持在回流下24小時,一旦冷卻時,即添加至3〇〇 mL甲醇 鈉溶液中。將所獲得之白色懸浮液經矽藻土過濾,將濾液 在真空下濃縮且獲得7〇 · 3 g呈黃色油之4-二曱氧基甲基-π比 啶。 步驟2 :在氮氣下及_70°C下,將315 mL16 μ正丁基鋰 130660.doc -126- 200847926 之己烷溶液逐滴添加至含70·3 g(〇46 m〇1)4_二甲氧基甲基_ 吡啶之1.4 L四氫呋喃溶液中。在_7〇它下3〇分鐘後,逐^ 添加於280 mL四氫呋喃中之73 g(〇 5〇5 m〇1)4_氟苄基氣。 在-70 C下10分鐘以上後,使反應混合物達到室溫,隨後 再攪拌3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傾入2 L氯化銨溶液中且用 乙酸乙料取。將有機相用水洗務且經硫酸鎖乾燥。濃縮 後,將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1/1}純化,得 到114 g呈黃色油之4-[2-(4-氟-苯基卜丨,^二曱氧基乙基]_ °比。定。 步驟3 :將 55 g(0.21 mol)4-[2-(4-氟-苯基)-1,1-二甲氧基- 乙基]-吡啶及445 mg曱基三側氧基銖溶解於25〇 m]L二氣甲 烷中。將112 mL自商品取得之過氧化氫溶液添加至反應混 合物中,再於室溫下攪拌隔夜。隨後傾析反應混合物,且 將有機相用硫酸氫鈉及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濃縮後, 獲得33 g呈綠色油之4-[2-(心氟-苯基二甲氧基·乙基]-吡啶1-氧化物。 步驟4:在氬氣下,將6〇 g(〇.21 m〇l)4-[2-(4-氟-苯基)_ 1,1-二甲氧基-乙基]-吡啶氧化物連同27 9 g(〇21 mol)3-胺基_2-氣吡啶在無溶劑下,在1 3〇。〇下加熱2小時。在冷卻 後且在反應化合物完全結晶之前,添加乙酸乙_ (1 5 0 mL) ’導致白色沈殿形成,過濾,得到32 g (2-氣-17比咬-3-基H2-(4-氟-苯基)-1-(1-氧基比啶基)_亞乙基]-胺。 步驟5 ··在氮氣下,將5.8 g(17 mmol)(2-氯-吼啶小基)_ [2-(‘氟-苯基)-1 -(1-氧基%咬基)-亞乙基]-胺溶解於1 00 130660.doc -127- 200847926 mL二甲基甲醯胺中。接著將5.7gDABCO(51mmOl)及5 50 mg雙(三苯基膦)二氯化把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將其在 120°C下攪拌3小時。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合物傾入水中且 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 、/辰細後之固體殘餘物於乙酸乙g旨中再結晶以得到5 · 2 g呈微 黃色固體狀之3-(4-氟-苯基)-2-(1-氧基-吼啶-4-基)-1Η^比咯 并[3,2-b]^ 咬。 步驟6 :將120 mL氧氣化石粦(phosporoxychloride)中之 12·25 g(40.1 mmol)3-(4-氟-苯基)-2-(1-氧基-σ比咬_4_ 基)_ 1Η^比略并[3,2_b]吡啶在12〇r下攪拌9〇分鐘。將反應混合 物在真空下遭縮且將殘餘物用甲醇處理且經石夕藻土過渡。 在甲醇相濃縮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 甲醇9/1)純化以得到1〇 g呈黃色固體狀之2_(2_氯比啶_4_ 基)-3-(4-氟-苯基比咯并[3,2-b]吡啶。 步驟7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120 mg,3 mmol,60%於 油中)添加至 323.5 mg(l mmol)2-(2-氯-吡啶-4-基)-3-(4-氟- 苯基)-1Η-吼咯并[3,2_b]咄啶於8 mL二甲基甲醯胺中之溶 液中。在室溫下30分鐘後,將!·2 §烯丙基溴(1〇 mm〇1)添 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在室溫下丨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 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 絰4酸鎂乾_。濃縮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 酉文乙S曰/己烷1/丨)純化以得到27〇 mg呈白色固體狀之卜烯 丙基-2-(2-氯-吡啶-4-基)-3-(4-氟-苯基)4H-吡咯并[3,2-b] 吼。定。 130660.doc -128- 200847926 實例7 ·根據流程1製備4-[3-(4-氟·苯基)-6-甲基η-〃比哈 并丨3,2-b】吡啶_2_基]•吡啶_2-基胺
F
驟1 ··向15 g(〇.i〇5 mol)5_胺基_6_氯-3·甲基吡啶於1〇〇 mL二甲基甲醯胺中之溶液中添加】mL濃硫酸。隨後將Μ" & (〇·ΐ5 mol)4_[2_(4·氟·苯基^山二甲氧基-乙基比啶卜氧 化物(如先前實例6中所製備)於8〇 mL二甲基甲醯胺中之溶 液緩慢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接著將其在8〇它下加熱6小 犄。一旦冷卻,即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 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濃縮 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石夕膠層析(乙酸乙酯/甲醇9/1)純化 以得到16 g呈白色固體狀之(2-氣-5-甲基比啶_3_基)_[2_(4_ 氟·苯基)-1-(1-氧基-α比啶_4-基亞乙基ρ胺。
步驟2 :在氮氣下,將34,5 g(97 曱基·吡 啶-3-基H2-(4-氟-笨基)·;^^-氧基比啶_4_基兴亞乙基]_胺 /谷解於600 mL二甲基曱醯胺中。接著將33 g dabc〇(295 mmol)及3.5 g雙(二本基膦)一氯化把添加至反應混合物 中,將其在1 20°C下攪拌3小時。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合物 傾入水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 鎂乾爍。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乙醚中再結晶以得到i 7 g呈微黃色固體狀之3-(4-氟_苯基)-6-曱基_2-(卜氧基_吨啶_ 130660.doc -129- 200847926 4-基)-1Η-吼略并[3,2-b]吼啶。 步驟3 :將150 mL氧氯化石粦中之15 g(47 mmol)3-(4 -敦-苯 基)-6 -甲基_2-(1•氧基-°比。定-4-基)-1Η-σ比洛弁[3,2-b]17比咬在 120°C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且將殘餘 物用甲醇處理且經矽藻土過濾。在曱醇相濃縮後,將固體 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甲醇9/1)純化以得到11 g 呈黃色固體狀之2-(2-氯-吼啶-4-基)-3-(4-氟-苯基)-6-甲基-1H-吡咯并[3,2_b]吡啶。 步驟4:將11 g 2-(2-氯-吡啶-4-基)-3-(4-氟-苯基)-6-甲 基]吡咯并[3,2-b]。比啶懸浮於115 ml苄胺中。將反應混 合物在1 80°C下回流24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 己烧中,從而導致黃色沈澱之形成。過濾後,將沈澱懸浮 於熱水中,再次過濾且用熱水洗滌,從而分離9.55 g呈白 色固體狀之苄基-{4-[3-(4-氟-苯基)-6-甲基-1H-吼咯并[3,2-b]吡啶-2-基]-吡啶_2_基}-胺。 步驟5 :在室溫下,將7.8 g(19 mmol)苄基-{4-[3-(4-氟-本基)-6-曱基- 各并[3,2-b]a比。定-2 -基]比咬-2-基}-胺 懸浮於40 mL濃硫酸中。1小時後,將反應物傾入冰(250 g) 中且保持在〇 C下,同時添加170 mL〗辰氮氧化納溶液以達 成pH== 1 〇。將所得沈澱過濾,再懸浮於熱水中且在回流下 攪拌1小時。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再次過濾且用熱水洗滌以 得到6 g呈白色固體狀之4-[3-(4-氟-苯基)-6-甲基-1士吡咯 并[3,2_b]吼啶-2-基]-吡啶-2-基胺。 實例8 :根據流程5製備N-{4_[3_(4-氟-苯基)-6-甲基-1H-吡 130660.doc -130- 200847926 洛并[3,2_b】吡啶基卜吡啶基卜丙醯胺酸甲酯
F
在室溫下,將氯羰基乙酸甲酯(129 mg,〇·9 mm〇1)添力 至200 mg(〇.62 氟-苯基)-6-甲基]札吡咯并 [3,2-b]吡啶-2-基]-吡啶-2-基胺(根據實例7之裎序製備)於3 mL。比啶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3〇小時後,再將氯幾基-乙 酸甲酯(129 mg,0.9 mmol)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在室溫 下攪拌1 2小時以上。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 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 濃縮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純化以得 到40 mg呈白色固體狀之N-{4-[3-(4-氟-苯基)-6-甲基-1Η· 吼咯并[3,2-b]吡啶-2-基]-吡啶-2-基卜丙醯胺酸甲酯。 實例9 :根據流程5製備{4_[1-(2-氟-乙基氟-苯基)-111-11比洛并[3,2-|3】0比咬-2-基】-11比咬-2-基}_(3-氣"<本基)-胺 130660.doc -131 - 200847926
F
步驟1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371 mg,9 3 mmol,6〇% 於油中)添加至l gai匪〇1)2_(2_氯_口比啶心基)_3_(4备苯 基)-111-吡咯并[3,24]吡啶(根據實例6之程序製備)於2〇〇1]^ 二甲基曱醯胺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3〇分鐘後,將2·75 g 1-溴-2-氟-乙烷(21·6 mm〇1)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在室溫 下10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 酯卒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濃縮後,將 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1/;1)純化以得到 720 mg呈白色固體狀之2-(2-氣-吡啶-4-基)-1-(2-氟-乙基)_ 3-(4-氟-苯基)-111-吼咯并[3,2-13]吼啶。 步驟 2 :將 2.5 mL 曱苯中之 1 85 mg(0.5 111111〇1)2-(2_氯-口比 咬-4-基)_1 -(2 -氟-乙基)-3-(4-氟_笨基)_1Η» 口比口各并[3,2-b] 口比 啶、67 mg(0.6 mmol)3-氟苯基胺、2 mg乙酸鈀、7 mg聯笨 基二環己基膦及67 mg(0.7 mmol)第三丁醇鈉一起稱量於5 mL微波容器(Biotage)中。隨後在微波條件下將反應混合物 在1 80°C下加熱1 〇分鐘。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 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鎭乾燥。 濃縮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I/!) 純化以得到85 mg呈白色固體狀之{4-[1-(2-氟-乙基 130660.doc -132- 200847926 氣-苯基)-111-吼口各并[3,2_13]吼咬!基]_吼口定_2_基卜(3备苯 基)-胺。 實例10 :根據流程5製備4_丨3_(扣氟-苯基V1H_吡咯并[3,2_ b】e比咬-2_基】-nt咬-2-甲睃醯胺
步驟1 :將氣化三甲基矽烷(1〇·3 mL,82 mmol)添加至 5·〇2 g(16.4 mm〇l)3-(4-氟-苯基)_2_(1-氧基 _σ 比啶基)_1H- 吡咯并[3,2-b]吡啶(如實例6中所製備)於35 mL二甲基甲醯 月女中之溶液中。隨後將苯甲醯氣(3·8 mL,33 mm〇1)緩慢添 加至反應混合物中。8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氯化銨 >谷液中且用乙酸乙酷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 乾無。濃縮後’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純 化以得到3·55 g呈白色固體狀之心[3_(4_氟_苯基)_1H_吡咯 并[3,2-b]吡口定-2-基]-吼啶·2-甲腈。 步驟2 ··在室溫下,在丨·03 g(18 3 mm〇i)粉末狀氫氧化鉀 存在下將1.44§(4.6 111111〇1)4-[3-(4-氟_苯基)-11^。比咯并[3,2- b]吼咬-2-基]胃吼。定-2-曱腈於8 mL第三丁醇中攪拌。將反應 物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在真空下濃縮且傾入水及乙酸乙 酉旨(1 /1)中。將2 N鹽酸添加至溶液中以達成pH=5且將溶液 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務且經硫酸鎭乾燥。濃 130660.doc -133- 200847926 縮後’獲得800 mg呈白色固體狀之4_[3-(4-氟-苯基)-1H-。比 洛并[3,2-b] 口比唆-2-基]比咬-2-甲酸醯胺。 實例11 ·根據流程1製備3_(4_氟-苯基)-2-嘴咬-4-基_im 洛并[3,2_b】n比唆
步驟1 :在室溫下’將50 g(〇·3 1 mo 1)4-氯-2-甲基硫基π密 啶溶解於300 mL氫碘酸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8 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傾入1.2 L水中且用固體碳酸氫鈉將 pH值調節為8。將混合物用二氣曱烷萃取且用硫代硫酸鈉 洗務。濃縮後,油性殘餘物提供74 g 4-蛾-2-甲基硫基嘴 口定。 步驟2 :在氬氣下,將165 mL四氫呋喃中之2〇 g^9
mmol)4-碘-2-甲基硫基嘧啶冷卻至-70°C。隨後將45.5 mL 異丙基氯化鎂(2 Μ於THF中)緩慢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將 溫度保持在-7 0 C下。3 0分鐘後’將4 - I苯基乙酿基氯 (13.7 g,79 mmol)於65 mL四氫呋喃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 反應混合物中,再將其在-78°C下攪拌1小時且使其達到 〇°C。在0°C下30分鐘後,將反應物傾入冰水中且用乙酸乙 酉旨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濃縮後,將 油性物藉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4/1)純化以得到9 5
• S 王頁色油之2-(4-氟-苯基)-1-(2-曱基硫基-p密^定-心基)乙 130660.doc -134- 200847926 麵1。 步驟3 :將對甲苯磺酸(10 mg)、2-(4-氟-苯基)-1-(2-甲基 硫基-嘧啶-4-基l·乙酮(200 mg,0.76 mmol)及3-胺基-2-氣 吡啶(90 mg,0.7 mmol)於3 mL甲苯中之混合物回流隔夜, 同時用迪恩-斯達克裝置移除水/曱苯共沸物。將反應混合 物進一步濃縮,將棕色殘餘物懸浮於乙酸乙酯/己烷混合 物(9/1)中且過濾。將固體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且藉由石夕膠層 析(乙酸乙酯/己烷1 /1)純化以得到13 0 mg呈棕色油之(2-氯-吼咬-3 -基)-[2-(4-l -苯基)-1-(2-甲基硫基-η密咬基)-亞乙基]-胺。 步驟4 :在氮氣下’將6.5 g( 14.7 mmol)(2-氯-σ比咬-3-基)-[2-(4-氟-苯基)-1-(2-曱基硫基密a定-4-基)_亞乙基]-胺 溶解於60 mL二甲基甲醯胺中。接著將6.2 g dABCO(52 mmol)及0·5 g雙(三苯基膦)二氯化把添加至反應混合物 中,將其在120°C下攪拌4小時。隨後將冷卻之反應混合物 傾入水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 錢乾综。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於乙醚中再結晶以得到4 g呈微黃色固體狀之3-(4-氟-苯基)_2_(2_甲基硫基_嘧啶_4_ 基)-1Η·吼咯并[3,2-b]吡啶。 步驟5 :將 560 mg(1.66 mmol)3-(4-氟-苯基)_2_(2_ 甲基硫 基ώ疋-4-基)-1Η-吡咯并[3,2-b]吡啶在室溫下於5〇㈤乙無 水乙醇與40 mL氨(15%於水中)之混合物中攪拌。隨後將2 g阮尼鎳(Raney nickel)(50%於水中)添加至溶液中,再將豆 在回流條件下攪拌3小時。—旦冷卻,即將反應混合物經 130660.doc -135- 200847926 石夕藻土過濾且用乙酸乙酯萃取。 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 酸鎂乾燥。將濃縮後之固體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醋中且藉 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ln)純化以得到25〇 mg呈微黃
實例U :根據流程1製備{4_[3_(4_氟_苯基)甲氧基甲基_ 1H-吡咯并丨3,2_b】吡啶_2_基】_嘧啶2基} (2甲氧基小甲 基-乙基)-胺
步驟1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〇3〇 mg,2.8 mmol,60% 於油中)添加至850 mg(2.53 mmol)3-(4-氟-苯基)-2-(2-甲基 硫基啶-4-基)-1Η-吡咯并[3,2-b]吡啶於30 mL二曱基甲 酿胺中之溶液中。在室溫下3〇分鐘後,將〇 23 mL氯甲基 曱基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在室溫下1小時後,將反應 混合物傾入氣化銨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相用 水洗丨條且經硫酸鎂乾燥。將固體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乙 酸乙酯/己烷2/1)純化以得到75〇 mg呈白色晶體狀之3-(4-氟-苯基)-1-甲氧基甲基-2-(2-曱基疏基-嘧啶-4-基)-1Η-σΛ 咯并[3,2-b]咄啶。 步驟2 ··當0°C時,將5〇 mL二氣甲烧中之730 mg(l .92 130660.doc -136- 200847926 mm〇l)3-(扣氟-苯基)-1-曱氧基甲基-2_(2_甲基硫基-嘧啶_4_ 基MH-吼咯并[3,24]咐^定用〇·57 g 3_氣過苯甲酸 mmo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在〇它下攪拌3〇分鐘且傾入冰水 中。將混合物用石反S文氫納處理以達成§與9之間的pH值且用 二氣曱烧萃取以得到黃纖。將395 mg該黃蠟直接溶解於3 mL 2-胺基-1 -甲氧基丙烧中且在微波條件下在2〇〇艺下加熱 2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傾入氣化鏔溶液中且用乙酸乙醋萃 取。將有機相用水洗滌且經硫酸鎂乾燥。將固體殘餘物藉 由矽膠層析(乙酸乙酯/己烷1 /5)純化以得到3 50 mg呈微普 色蠟狀之{4-[3-(4-氟-苯基)-1-曱氧基甲基-1Η_σ比咯并[3,2_ b]。比啶-2-基]-嘧啶-2-基}-(2-曱氧基-1-甲基-乙基)—胺。 實例13 :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 在如下所述之葉圓片檢定中測試本發明之化合物以測定 其對許多真菌物質之預防作用。在所有狀況下,將測試化 合物溶解於DMSO中且稀釋於水中至200 ppm。最終測試溶 液含有 2% DMSO及 0.025% Tween® 20。 a) k 麥白輪病窗(Erysiphe graminis f.sp, hordei)(欠參台 粉病)及大麥網斑病菌(大麥網斑病):將大麥葉碎片置放於 24孔板中之璦脂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噴灑。使該等碎 片完全乾燥(24小時)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液接種。在 適當培育後,於接種後第4天(大麥網斑病菌)或第7天(大麥 白粉病菌),根據預防性殺真菌活性評估化合物之活性。 b) 小麥白粉病菌 graminis f.sp. 小麥白 粉病)、小麥葉錯菌(Pwcc/m’a /·〜· 小麥葉 130660.doc -137- 200847926 銹病)及穎枯殼針孢菌(小麥穎枯病):將小麥葉碎片置放於 24孔板中之璦脂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喷灑。使該等碎 片完全乾燥(24小時)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液接種。在 適當培育後,於接種後第4天(穎枯殼針孢菌)、第7天(小麥 白粉病菌)或第8天(小麥葉鏽菌),根據預防性殺真菌活性 評估化合物之活性。 c) 稻梨孢菌(稻熱病):將稻葉碎片置放於24孔板中之瓊 月曰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喷灑。使該等碎片完全乾燥 (24小a守)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培育 後,於接種後第5天根據預防性殺真菌活性評估化合物之 活性。 d) 灰葡萄孢菌(灰黴病)··將豆葉圓片置放於24孔板中之 瓊脂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喷灑。使該等圓片完全乾燥 (24小時)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培育 後’於接種後第3天根據預防性殺真菌活性評估化合物之 活性。 e) 番茄晚疫病菌(馬鈐薯/番茄晚疫病):將番茄葉圓片置 放於24孔板中之水瓊脂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喷灑。使 該等圓片完全乾燥(24小時)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液接 種。在適當培育後,於接種後第4天根據預防性殺真菌活 性評估化合物之活性。 f) 葡萄生單軸黴(葡萄霜黴病):將葡萄葉圓片置放於24 孔板中之瓊脂上且用測試化合物之溶液噴灑。使該等圓片 完全乾燥(1 2小時與24小時之間)後,將其用真菌孢子懸浮 130660.doc -138- 200847926 液接種。在適當培育後,於接種後第7天根據預防性殺真 菌活性評估化合物之活性。 下列化合物(編號對應於以上表1、表2及表3)在上述葉 圓片檢定中在200 ppm下對下列真菌感染產生至少80。/〇的 控制作用: 葡萄生單軸徽:2 ; 3 19 ; 21 ; 22 ; 28 ; 30 50 ; 51 ; 52 ; 53 ; 55 4;5;7;9;1〇;13 33 ; 38 ; 39 ; 40 ; 41 56 ; 57 ; 58 ; 61 ; 63 17 ; 18 44 ; 48 65 ; 66 77 ; 78 ; 83 ; 84 ; 89 ; 97 ; 98 ; 99 ; 100 ; 1〇1 ; 103 105 ; 106 125 ; 126 154 ; 155 172 ; 173 204 ; 207 225 ; 226 281 ; 282 303 ; 304 343 ; 350 411 ; 412 452 ; 453 104 124 151 171 203 222 276 296 342 409 451 108 ; 109 ; 112 ; 113 ; 115 ; 118 ; 121 127 ; 129 ; 130 ; 132 ; 133 ; 135 ; 140 161 ; 162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174 ; 175 ; 181 ; 182 ; 185 ; 195 ; 196 208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228 ; 233 ; 234 ; 265 ; 266 ; 267 ; 269 283 ; 284 ; 288 ; 289 ; 290 ; 292 ; 295
Cj 306 ; 308 ; 309 ; 329 ; 335 ; 337 ; 339 352 ; 373 ; 378 ; 396 ; 397 ; 401 ; 404 413 ; 437 ; 438 ; 445 ; 447 ; 448 ; 449 454 ; 455 ; 456及457 ° 番茄晚疫病菌:3 ; 13 ; 28 ; 38 ; 39 ; 40 ; 48 ; 50 ; 52 54 ; 55 ; 56 ; 58 ; 59 ; 73 ; 77 ; 78 ; 84 ; 87 ; 89 ; 97 98 ; 99 ; 101 ; 103 ; 104 ; 105 ; 108 ; 109 ; 110 ; 111 112 ; 113 ; 114 ; 115 ; 118 ; 119 ; 121 ; 122 ; 124 ; 125 130660.doc -139- 200847926 Γ 126 ; 127 ; 128 141 ; 143 ; 145 166 ; 168 ; 169 205 ; 206 ; 207 225 ; 226 ; 246 276 ; 277 ; 278 306 ; 342 ; 343 447 ; 448 ; 451 小麥禾白粉菌 205 ; 206 ; 207 224 ; 226 ; 234 259 ; 260 ; 261 288 ; 289 ; 290 408 ; 409 ; 411 447 ; 448 ; 449 130 ; 132 ; 134 146 ; 147 ; 150 170 ; 171 ; 182 208 ; 211 ; 212 248 ; 252 ; 259 281 ; 282 ; 283 378 ; 397 ; 409 452 ; 453 ; 454 3 ; 4 ;7 ; 13 208 ; 212 ; 213 235 ; 238 ; 246 264 ; 265 ; 255 292 ; 315 ; 396 412 ; 413 ; 423 450 ; 451 ; 452 139 ;133 135 151 ;154 162 187 ;201 203 213 ;216 217 260 ;262 264 284 ;285 290 411 ;412 413 455及456 ^ ) 28 ; 191 ; 201 ; 216 ;217 220 248 ;252 253 278 ;282 283 401 ;403 404 426 ;427 435 453 ;454 455
457 ° 灰葡萄孢菌:4 ; 6 ; 30 ; 56 ; 66 ; 93 ; 97 ; 98 ; 101 ;104 ; 105 ; 119 ; 123 ; 127 ; 133 ;135 ; 139 ; 143 ;151 166 ; 167 ; 173 ; 207 ; 211 ;212 ; 213 ; 222 ;225 228 ; 255 ; 258 ; 260 ; 262 ;263 ; 265 ; 269 ;292 306 ; 398及405 〇 小麥葉鏽 菌 :3 ; 4 ; 7 ;10 ; 17 ; 18 ; 19 ; 30 ;37 39 ; 40 ; 43 ; 51 ;52 ;54 ; 55 ; 57 ; 66 ;' 77 ;78 84 ; 87 ; 89 ; 93 ;96 ;97 ; 98 ; 100 ;101 ; 103 ; 140 ; 164 ; 204 ; 222 ; 265 ; 292 ; 445 ; 203 ; 222 ; 258 ; 284 ; 405 ; 437 ; 456及 100 ; 140 ; 216 ; 266 ; ;38 ; ;83 ; 104 ; 130660.doc -140- 200847926 107 ; 108 ; 110 ; 119 ; 121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5 ; 136 ; 143 ; 151 ; 154 ; 155 ; 162 ; 164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11 ; 212 ; 213 ; 215 ; 216 ; 217 ; 219 ; 220 ; 222 ; 225 ; 226 ; 228 ; 234 ; 235 ; 238 ; 244 ; 245 ; 246 ; 248 ; 252 ; 253 ; 255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7 ; 277 ; 278 ; 282 ; 283 ; 288 ; 289 ; 294 ; 295 ; 303 ; 319 ; 337 ; 342 ; 343 ; 369 ; 373 ; 378 ; 395 ; 396 ; 401 ; 403 ; 404 ; 405 ; 408 ; 409 ; 411 ; 412 ; 413 ; 423 ; 424 ; 427 ; 432 ; 433 ; 437 ; 448 ; 449 ; 450 , 451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 ; 457及447 。 另外,亦就本發明之化合物抑制營養肉湯中真菌孢子之 生長之能力對其加以測試。 a)小麥冗又針孢菌(小麥葉斑病)、灰葡萄孢菌(灰黴病)、 稻梨孢菌(稻熱病)、立枯絲核菌(基腐病及猝倒病)、黃色 鐮孢菌(穀類基腐病):將來自低溫儲存器之真菌分生孢子 直接混合於營養肉湯(PDB馬鈐薯右旋糖肉湯)中。將2〇 PPm測试化合物(DMS〇)溶液置放於微量滴定板(96孔格式) ,添加含有真菌孢子之營養肉湯。將測試板在24。〇下 ,月且在72小時(小麥殼針孢菌、灰葡萄孢菌、稻梨孢菌) 或48小時(立枯絲核菌、冑色鐮孢菌)後以光度計測定對生 長之抑制作用。 苟黴病菌(猝倒病):將由新鮮液體培養物製備之真菌 菌絲體碎片、、早人。 ^ a。於馬鈴薯右旋糖肉湯中。隨後將2〇 130660.doc 200847926 試化合物(DMSO)溶液置放於96孔微量滴定板中,且添加 含有真菌孢子之營養肉湯。將測試板在24t:下培育且在Μ 小時後以光度計測定對生長之抑制作用。 下列化合物(編號對應於以上表丨、表2及表3)在上述液 體培養物檢定中在20 ppm下對下列真菌感染產生至少8〇0/〇 的控制作用: 小麥设針孢 |] · 4 ; 6 ; 7 ; 8 ; 1 〇 ; 11 ; 13 ; 14 ; 17 ; 18 ; 26 ; 30 ; 33 ; 37 ; 38 ; 43 ; 47 ; 48 ; 52 ; 53 ; 54 ; 56 ; f 57 ; 58 ; 59 ; 60 ; 62 ; 77 ; 78 ; 83 ; 84 ; 87 ; 89 ; 93 ; 96 ; 97 ; 98 ; 99 ; 100 ; 1〇1 ; 1〇3 ; 1〇4 ; 105 ; 107 ; 108 ; 119 ; 126 ; 127 ; 128 ; 136 ; 142 ; 143 ; 156 ; 162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8 ; 181 ; 191 ; 193 ; 195 ; 196 ; 201 ; 204 ; 205 ; 207 ; 210 ; 216 ; 217 ; 219 ; 220 ; 222 ; 225 ; 226 ; 228 ; 234 ; 245 ; 246 ; 248 ; 252 ; 255 ; 257 ; 258 ; 259 ; 261 ; 263 ; 264 ; 265 ; 267 ; 276 ; 278 ; 282 ; 284 ; 285 ; 303 ; 306 ; 307 ; 327 ; 329 ; I 339 ; 342 ; 343 ; 352 ; 369 ; 373 ; 378 ; 382 ; 389 ; 395 ; 396 ; 397 ; 398 ; 401 ; 404 ; 405 ; 408 ; 409 ; 411 ; 412 ; 413 ; 419 ; 420 ; 422 ; 423 ; 427 ; 428 ; 429 ; 431 ; 433 ; 437 ; 448 ; 449 ; 450 ; 451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及 457 〇 稻梨孢菌:4; 7; 13; 14; 26; 30; 33; 37; 38; 40; 43 ; 48 ; 56 ; 60 ; 83 ; 84 ; 92 ; 96 ; 97 ; 99 ; 100 ; 103 ; 104 ; 107 ; 108 ; 119 ; 123 ; 126 ; 127 ; 135 ; 136 ; 142 ; 130660.doc -142- 200847926 143 ; 178 ; 181 ; 189 ; 191 ; 192 ; 194 ; 195 ; 196 ; 201 ; 209 ; 216 ; 217 ; 219 ; 220 ; 222 ; 225 ; 226 ; 278 ; 280 ; 282及306 ° 腐黴病菌:4 ; 6 ; 7 ; 8 ; 10 ; 13 ; 16 ; 17 ; 18 ; 27 38 ; 40 ; 43 ; 48 ; 50 ; 52 ; 53 ; 54 ; 55 ; 57 ; 58 62 ; 73 ; 76 ; 77 ; 78 ; 89 ; 91 ; 93 ; 97 ; 98 ; 99 ; 101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2 ; 113 ; 115 ; 117 ; 119 ; 121 ; 123 ; 124 ; 125 ; ( \1Ί ·,129 ; 130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9 ; 143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5 ; 162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95 ; 196 ; 197 ; 201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10 ; 212 ; 216 ; 217 ; 219 ; 220 ; 222 ; 224 ; 225 ; 234 ; 244 ; 245 ; 248 ; 251 ; 255 ; 256 ; 257 ; 258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9 ; 278 ; 282 ; 283 ; 284 ; 288 ; 289 ; 307 ; 308 ; 329 ; I, 339 ; 342 ; 343 ; 348 ; 352 ; 369 ; 373 ; 378 ; 394 ; 397 ; 398 ; 400 ; 401 ; 404 ; 405 ; 408 ; 409 ; 411 ; 413 ; 420 ; 427 ; 429 ; 432 ; 433 ; 435 ; 436 ; 437 ; 448 ; 449 ; 450 ; 451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 ; 395 ; 399 ; 402 ; 403及447 ° 黃色鐮孢菌:4;6;7; 10; 13;38;40;43;84 104 ; 128 ; 133 ; 162 ; 166 ; 168 ; 169 ; 216 ; 217 ; 222 ; 234 ; 248 ; 255 ; 259 ; 264 ; 265 ; 278 ; 397 ; 200 ; 228 ; ;30 ; ;59 ; 100 ; 111 ; 126 ; 141 ; 154 ; 175 ; 208 ; 226 ; 259 ; 276 ; 337 ; 396 ; 412 ; 445 ; 457 ; ;97 ; 220 ; 398 ; 130660.doc -143 - 200847926 409 ; 413 ; 404 ; 405 ; 411 ; 412 ; 449及452 ° 實例14 :所使用之HPLC方法 方法A(Water Alliance 2795 LC),在下列HPLC梯度條件 下: 溶劑A:於水/乙腈(9:1)中之0.1%甲酸 溶劑B :於乙腈中之〇. 1 〇/0甲酸 時間(分鐘) A(%) B(%) 流速(ml/min) 0 90 10 1.7 2.5 0 100 1.7 2.8 0 100 1.7 2.9 90 10 1.7 管柱類型:Water atlantis del 8 ;柱長 • 20 mm ;管柱内 徑:3 mm ;粒度 :3微米; 溫度:40°C ο 對於各化合物所獲得之特徵值為滯留時間("RT”,以分 鐘記錄)及分子離子(通常為陽離子MH+ ,如表1、表2及表3 中所列)。所使用之HPLC-MS方法於括號中指出。 方法B(Agilent 1100 Series LC),在下列HPLC梯度條件下: 溶劑A:於水/乙腈(9:1)中之0.1%甲酸 溶劑B :於乙腈中之0· 1 %甲酸 時間(分鐘) A(%) B(%) 流速(ml/min) 0 90 10 1.7 2.5 0 100 1.7 2.8 0 100 1.7 2.9 90 10 1.7 130660.doc 144- 200847926 嘗柱類型:Water atlantis dcl8 ;柱長·· 20 mm ;管柱内 # : 3 mm ;粒度:3微米;溫度:4〇°C。 對於各化合物所獲得之特徵值為滯留時間(,,rT”,以分 鐘記錄)及分子離子(通常為陽離子…#,如表1、表2及表3 中所列)。所使用之HPLC_MS方法於括號中指出。 f J已參考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及實例描述了本發明, 但本發明之料並非僅侷限於彼等所述實施例。如對熟習 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在不恃離隨附中請專利範圍 疋及限疋之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缚的情況下,可
發明作出變更及修改。出於所右曰^ ^ I 七、 、所有目的,本文中所引用之所 有公開案係以引用之方式全邻併λ 士 , 邻併入本文中,該引用之程度 就如同特定地及個別地指 又 入一般。 疋將各個公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 130660.doc -145-

Claims (1)

  1. 20084792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預防及/或控制植物及/或植物繁殖材料之真菌感染 < #法’ t亥方法包括向該植物或該植物繁殖材料施用殺 真菌有效量之式⑴化合物:
    其中: X1為N或CH ; X2為 N或 CR5 ; R1及R2獨立地為: (0 氫、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Π)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111)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iv) _C(0)Ri〇、^C(O)NR10Rn 、-C(S)NR1 °R] 1 、 -C(NOR〗0)Rn、_C(0)ORi〇 …〇Rio、_SRl0、 _S(0)R10、-S(0)NRi〇Rn、-S(〇)2Rl0、_nr1〇r11、 _P(0)(0R丨0)(〇Rn)或-〇P(〇)(OR丨〇)(〇R") · R3為: (i) 氫、羥基、氰基或硝基, (ii) 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聯烯基(aUenyl)、块 基或鹵烧基, (in)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雜 130660.doc 200847926 芳烧基,或 (iv) -C(0)R12、_c(〇)〇Rl2、_〇Rl2、 〇c(〇)r12、 _S(0)2R12或-NR12R13 ; R4為: (i)氫、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ϋ)視情況經取代之烯基、聯稀基、炔基或函烷基, ⑴丨)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Ο) _C(0)R14、_c(〇)〇Ri4、_c(n〇r14)r15、_〇r14、 -SR,4、-S(0)NR1V5、-S(〇)2Rl4或·NR14R15 ; R5為: (ί)氫、鹵素、羥基、氰基或硝基, 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山)-C(0)R16、-C(〇)〇r16 …〇Rl6、_sr16 j(⑺r16、 -S(〇)NR】6Ri7、,0)2Rl6或·nr16r17; R6 為氫、i 素、氰基、_C(〇)〇R18、-SR18 …nr18r19、 -C(0)NR18R】9、_N==CR2G、_c(=nri8)nri9r2。或視情況經 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R及R8獨立地為:氫、鹵素、羥基、氰基、硝基、 •nr21R2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 R10、R11、R14、R15、及 R17 獨立地為··氫、_ 素、羥 基、氰基、硝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烷氧基、稀基 或块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 基; Rl2及R13獨立地為:氫、鹵素、羥基、氰基、確基、 130660.doc 200847926 -NR R 2、視情況經取代之烧基、烧氧基、稀基或快 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㈣基、環基或雜環基;、 R18及R19獨立地為: ⑴氫, (Π)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Hi)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或 (-)-C(S)R- . .C(〇)r23 ^ _s〇2r23 ^ _C(〇)〇r23 _〇r2] 或 C(〇)NR23R24 ; 2 0 R為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或烷氧基、_nr21r22 或-n=cr21r22 ; R及R獨立地為: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 炔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環基、雜環基、芳基或雜芳基或 芳烷基或-C(0)〇R25 ; R及R獨立地為:氫、羥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 烯基或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 雜環基或芳烧基;且 3 R25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烯基或炔基; 且/或 (iv)R3 與 R5、⑺R5 、(viii)R14 與 及 環原子之視情況經 (i)R1 與 R2、(ii)R1 與 R3、(出瓜:與…、 與 R6、(vi)R5 與 R18、(化)115與1119 (ix)R與R19獨立地形成含有5至1 8個 取代之芳基、雜芳基、環基或雜環基 或其N-氧化物之鹽。 2.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χι為CH。 130660.doc 200847926 3·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χ2為CH。 4.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Ri為氫、囊素、氰基、視情 況經取代之Cl·6烷基、Gw烯基或炔基、視情況經取 代之芳基或-C(0)R10。 5,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R2為氫或Cw烷基。
    6·如請求項之方法,其中R3為氫、羥基、_c(〇)ru、 -〇R12、-c(0)0Ru、-OC(0)ri2、_s(〇)2Ri2、視情況經取 代之Cu6烷基、c:26烯基、C36聯烯基、C26炔基或視情 況經取代之飽和環基。 7.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r3為氰基甲基、胺基乙基、胺 基丙基、丙—2_烯基、丙_2_炔基、丙_丨,2_二烯基、甲氧 土 曱基、2-氟曱基、-OCHA ξ CH、-〇CH2OCH3、 -〇CH2CN或-〇CH(CH3)CN。 8·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R3為氫。 9.
    10·11.12. 如清求们或2之方法’其中氫、函素、視情況經取 代之Cu炔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 如:求項9之方法,其中R4為笨基或‘氟苯基。 月长項1或2之方法’其中R6為氫或_nri8r19 〇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R64_NHRi9。 1 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 14·如請求項13之方法 或環基。 其中 Rl9為-C(〇)R23。 其中R係選自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 丙基、 ^甲基乙基 其中R23係選自 、丨-曱基丙基 氫、甲基、乙基、 、二甲基乙基、 異 丙 130660.doc 200847926 基L甲基乙烯基、2-甲基丙烯基、丁_3_烯基、環丙 基、1-甲基環丙基、;U氟環丙基或環丁基。 16·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汉7及"獨立地為··氫、羥 基、氰基、-nr21r22或視情況經取代之ci 6烷基。 17·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為表丨、表2或表3中所 列之化合物中之一者。 18.如請求項15戈2之方法,其甲該真菌感染為灰葡萄抱菌 (如卜少山以⑽〜幻、稻梨孢菌(桫”匀 '黃色 鐮孢菌⑶/w〇rww)、穎枯殼針孢菌 ⑽i/orwm)及小麥殼針孢菌"叫、立枯絲核菌 (RhiZ〇ctonia solan〇 、小參泰鐫病蛰、 而e)、禾白粉菌(£〇^>/ze grawz.他)、大麥網斑病 菌以广以)、番茄晚疫病菌(以外叩以心⑺ m/eWcm·?)、腐黴病囷(心如"所"出所"所)或葡萄生單軸黴 iJHasmopara viticola、氬染。 19·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其限制 條件為:⑴當X1為CH,X2為cr5且…及…兩者均為η 時’ R4不為4-氟苯基;(π)該式⑴化合物不為: 3-苯基-2-吡啶-4-基-1H-咄咯并[3,2-b]吡啶、 3-(3-氣-4-氟-苯基»比啶_4_基-;111_吼咯并[3,2-b]吡啶、 3-(3-氣-苯基)-2-吡啶-4-基-1H-。比咯并[3,2-b]吡啶、 3-(3-三氟-苯基)-2-吡啶-4-基-1H-吡咯并[3,2-bp比啶、 3-(3-曱氧基-苯基)_2_,比啶-4_基“ H_吼咯并[3,2_b]吼啶、 3-(2-甲基苯基)-2-吡啶-4-基-1H-吼咯并[3,2-b]吼啶、 130660.doc 200847926 3-(2-甲氧基苯基)_2_吡啶-4-基-1H-吡咯并[3,2-b]吼啶、 1-甲基-2-吡啶-4-基-3-(3-三氟甲基-苯基)-1Η-吡咯并 [3,2-bp比咬、 1-甲基-3-(3-氯-4-氟·苯基)-2-吡啶-4-基-1H-吡咯并[3,2-b]°比咬、 3-(4-敦苯基)-2-(2-(2-羥基乙基-胺基)-。比啶-4-基)-1Η-吼 咯并[3,2-b]咄啶、 3-(4-敦笨基)-242-[h〇(CH2)20(CH2)2NH]- 口比啶-4-基)-1H-吼咯并[3,2-b]n比啶、 3-(4-氟苯基)-2-(2-(2-曱基胺基-乙基胺基)-吼啶-4-基)- 111-17比略并[3,2-13]口比咬、 3-(4-氟苯基)-2-(2-(3 -甲氧基-丙基-胺基)_吼啶-4-基)-1Η-^比略并[3,2-1>]°比。定、 3-(4-獻苯基)-2-(2-正丙基胺基_α比啶-4-基)-1Η-口比咯并 [3,2-b]吡啶、 3-(4-敦笨基)-2-(2-(3-羥基-丙基-胺基)-π比啶_4_基)-im 洛并[3,2-b]吼咬、 3-(4-氟笨基)-2-(2_甲基胺基—。比啶-4-基>111-11比咯并[3,2-b]吼啶或 3-(4-氣笨基)上(2_乙醯基胺基,比啶基)_1Η- σ比咯并 [3,2-b]咄啶。 20. —種製備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式⑴化合物之方法,其 包含: a)使式(D)之明: 130660.doc 200847926
    (D) (〃中R係如請求項】尹所定義 且R為下式基團·· r % 其中X1、X2 胺基吡啶:
    R及R7係如請求 項1中所定義 )與式(E)之 R
    R1
    NH (其中Rl、R2及R8係如請失
    月來項1中所定 反應以得到式(F)之烯胺: ^疋
    R ,且X為鹵素) R 環化以得到式(G)之氮雜:引:朵: 130660.doc 200847926
    請求項i中 所定義之式(I)化 且視情況烷基化以得到如 合物;或 b)使式(K)之氮雜吲哚:
    所 化合物(其
    R係如請求項丨中所定義)反應,以得到如以上所定義 之式(G)之化合物,且視情況烷基化以得到如請求項1 中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 、 )使以上式(G)之化合物與式R3-LG之化合物(其中為 離去基)反應,以得到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式⑴化合 物; d)使式(S)之 化合物: R4
    (S) 130660.doc 200847926 (其中R1、R2、係如請求項】中所定義,且尺係 如以上所定義)與式R12-LG之化合物(其中R!2如請求項 中所疋義且LG為離去基)反應,以得到式(τ)之化合 物: 〇
    •R R (Τ) (其中 R】、R2、L 上士 枝山 及係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且R 係如以上所定義),或 e)使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之式( 物之鹽。 "化。物轉化為其N-氧化 I -種用於控制真菌感染之組合物,其包含 17中任-項所定義之式合物及 π未項1至 稀釋劑。 一可接受之载劑或 22·種用於控制真菌感染之組合物 化合物。 纟包含如請求項18之 23.如請求項21或22之組合物’ /、建一步包八 殺真菌劑、除草劑、殺昆蟲劑、殺細# = ^、一種選自 線蟲劑及/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菌刎、殺蟎劑、殺 24· —種如請求項!至17中任_項之方、 。 合物,其用於治療人類或動 :中所定義之式⑴化 ^^具囷感染。 130660.doc 200847926 七、指定代表圖: .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130660.doc
TW097115487A 2007-04-26 2008-04-25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TW20084792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708141.7A GB0708141D0 (en) 2007-04-26 2007-04-26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un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7926A true TW200847926A (en) 2008-12-16

Family

ID=38170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5487A TW200847926A (en) 2007-04-26 2008-04-25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1) US8084395B2 (zh)
EP (1) EP2136640A2 (zh)
JP (1) JP2010525039A (zh)
KR (1) KR20100015918A (zh)
CN (1) CN101784191A (zh)
AR (1) AR066310A1 (zh)
AU (1) AU2008244055A1 (zh)
BR (1) BRPI0810679A2 (zh)
CA (1) CA2682773A1 (zh)
CL (1) CL2008001214A1 (zh)
CO (1) CO6140003A2 (zh)
CR (1) CR11076A (zh)
EC (1) ECSP099699A (zh)
GB (1) GB0708141D0 (zh)
IL (1) IL201195A0 (zh)
MX (1) MX2009011337A (zh)
RU (1) RU2009143567A (zh)
TW (1) TW200847926A (zh)
WO (1) WO2008132434A2 (zh)
ZA (1) ZA200906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7500A1 (en) * 2007-08-29 2009-03-12 Schering Corporation 2,3-substituted azaindole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WO2010046215A2 (en) * 2008-10-21 2010-04-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Diaza-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DE102008052943A1 (de) * 2008-10-23 2010-04-29 Merck Patent Gmbh Azaindolderivate
EP2198710A1 (de) 2008-12-19 2010-06-23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wendung von 5-Pyridin-4yl-(1,3)Thiazole zur Bekämpfung phytopathogener Pilze
US9593108B2 (en) 2009-04-06 2017-03-14 Ptc Therapeutics, Inc.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antiviral treatment
EP2245936A1 (en) 2009-04-27 2010-11-03 Bayer CropScience AG Use of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for the reduction of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AR081810A1 (es) 2010-04-07 2012-10-24 Bayer Cropscience Ag Piridinilpirazoles biciclicos
TW201242962A (en) * 2010-12-01 2012-1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yrimidine compound and use for pest control thereof
WO2012084678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imidazoles useful as plant fungicides
EP2487159A1 (en) * 2011-02-11 2012-08-15 MSD Oss B.V. RorgammaT inhibitors
US9055745B2 (en) 2011-04-13 2015-06-16 Natureza, Inc. Compositions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ecticides, ovicides, repellents and wound healing
CN103159663B (zh) * 2011-12-09 2014-09-1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由联二烯衍生物制备吡咯衍生物的方法
WO2014026330A1 (en) 2012-08-15 2014-02-20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3-AMINOCYCLOALKYL COMPOUN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WO2014026329A1 (en) 2012-08-15 2014-02-20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N-alkylated indole and indazole compoun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WO2014026327A1 (en) 2012-08-15 2014-02-20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4-heteroaryl substituted benzoic acid compoun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JP2016135742A (ja) * 2013-03-29 2016-07-28 日本農薬株式会社 縮合複素環化合物又はその塩類及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農園芸用殺虫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KR20160036053A (ko) * 2013-07-31 2016-04-01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Btk 저해제로서 피리딘, 피리미딘, 및 피라진, 및 이들의 용도
AR103232A1 (es) * 2014-12-22 2017-04-26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ANTAGONISTAS DE TGFbR
WO2016130818A1 (en) 2015-02-11 2016-08-18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SUBSTITUTED PYRAZOLE COMPOUN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EP3368539B1 (en) 2015-10-27 2020-12-02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Substituted indazole compounds as ror gamma 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CA3002846A1 (en) 2015-10-27 2017-05-0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Substituted bicyclic pyrazole compoun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WO2017075185A1 (en) 2015-10-27 2017-05-0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Heteroaryl substituted benzoic acids as rorgammat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US20190174760A1 (en) * 2016-07-01 2019-06-13 Nihon Nohyaku Co., Ltd. N-alkylsulfonyl conden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or salt thereof, insecticide comprising the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insecticide
US11083198B2 (en) * 2016-12-27 2021-08-10 Nihon Nohyaku Co., Ltd. 4H-pyrrolopyridine compound or salt thereof,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insecticide comprising the compound or the salt,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insecticide
US11084815B2 (en) 2017-09-26 2021-08-10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harmful arthropod controlling agent containing same
AU2018351888A1 (en) 2017-10-18 2020-05-28 Redag Crop Protection Ltd. Benzimidazole compounds as agricultural chemicals
DK3728252T3 (da) 2017-12-18 2023-11-13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4-azaindolforbindelser
CN110156775A (zh) * 2018-02-12 2019-08-23 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吡昔替尼的简便制备方法
TWI748194B (zh) 2018-06-28 2021-12-01 德商菲尼克斯 Fxr有限責任公司 含有雙環核心部分之新穎lxr調節劑
WO2022023340A1 (en) 2020-07-29 2022-02-0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therapeutic uses thereof
EP4188928A1 (en) 2020-07-29 2023-06-07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Substituted 1 h-pyrrolo[3,2-b]pyridin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2661694B (zh) * 2020-12-11 2023-04-11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二甲氧基甲基)-哌啶的制备方法
WO2023147015A1 (en) * 2022-01-27 2023-08-03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snk1 inhibitors
CN115124527B (zh) * 2022-05-31 2024-03-12 武汉智汇农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环酰胺-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除草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682A (zh) 1997-10-20 2001-01-10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双环激酶抑制剂
AU2003255767A1 (en) * 2002-08-10 2004-02-25 Astex Technology Limited 3-(carbonyl) 1h-indazole compounds as 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cdk) inhibitors
AU2007209313A1 (en) 2006-01-30 2007-08-02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Pest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indole deriv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9011337A (es) 2009-11-05
WO2008132434A2 (en) 2008-11-06
CO6140003A2 (es) 2010-03-19
BRPI0810679A2 (pt) 2014-10-07
ECSP099699A (es) 2009-11-30
CL2008001214A1 (es) 2008-11-03
EP2136640A2 (en) 2009-12-30
CN101784191A (zh) 2010-07-21
RU2009143567A (ru) 2011-06-10
US20100184598A1 (en) 2010-07-22
AU2008244055A1 (en) 2008-11-06
WO2008132434A3 (en) 2009-10-15
JP2010525039A (ja) 2010-07-22
GB0708141D0 (en) 2007-06-06
KR20100015918A (ko) 2010-02-12
CR11076A (es) 2009-12-30
IL201195A0 (en) 2010-05-17
AR066310A1 (es) 2009-08-12
US8084395B2 (en) 2011-12-27
CA2682773A1 (en) 2008-11-06
ZA200906887B (en)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7926A (en) 4-aza 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TW201100399A (en) Substituted quinazolines as fungicides
US20230192617A1 (en) Azabicyclic(thio)amides as fungicidal compounds
CA3186659A1 (en) Azabicyclyl-substituted heterocycles as fungicides
CN115915941A (zh) 作为杀真菌化合物的吡啶(硫代)酰胺
TW201020252A (en) Diaza-ind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US20230180756A1 (en) Triazine and pyrimidine (thio)amides as fungicidal compounds
US20230295138A1 (en) Heterocyclyl pyridines as novel fungicides
JP2023528891A (ja) 新規殺真菌剤としてのヘテロシクリルピリミジンおよびトリアジン
KR20230038704A (ko) 활성 화합물 조합물
BR112020009446A2 (pt) derivados de tetrazólio propila e seu uso como fungicida
JP2023532224A (ja) 新規殺菌剤としてのオキサジアジニルピリダジン
JP2023527036A (ja) 活性化合物の組合せ物
WO2023078915A1 (en) Bis(hetero)aryl thioether (thio)amides as fungicidal compounds
WO2021209490A1 (en) Cyclaminephenylaminoquinolines as fungic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