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4986A -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disk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objective lens - Google Patents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disk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objective le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4986A
TW200844986A TW096138059A TW96138059A TW200844986A TW 200844986 A TW200844986 A TW 200844986A TW 096138059 A TW096138059 A TW 096138059A TW 96138059 A TW96138059 A TW 96138059A TW 200844986 A TW200844986 A TW 2008449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ive lens
lens
thickness
objective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iaki Nishi
Kenji Yamamoto
Takahiro Miyagi
Fumiaki Nakan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23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2890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4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498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1Protecting the head, e.g. against dust or imp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3Integrated head arrangements, e.g. with source and detectors mounted on the same substra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Description

20084498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务明係與光拾取裝置、搭載於其之物鏡裝置、及物鏡 之驅動方法有關,而其係至少進行下列中之一方者:以光 予方式將#號記錄於光記錄媒體及將已記錄之信號進行再 生。 【先前技術】 從先前起,作為對搭載於對應於BD(Blue_ray Disc(註冊 商才不)·監光碟片)、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 :數位多 用达碟片)、CD (Compact Disc :小型碟片)等3種格式之光 拾取頭的物鏡,有以下之物鏡(譬如,參考專利文獻i、 2)。 在專利文獻1之光拾取頭方面,係將第丨物鏡(24)及第2 物鏡(25)保持於可動區塊(12),而第丨物鏡(24)係將波長 wo〜4io nm之雷射光聚光於80 (100c)者;而第2物鏡(25) 係將波長650〜780 nm之雷射光聚光於CD (1〇〇b)4DVD (l〇〇a)者。在此專利文獻i中,為了達成拾取頭的薄型化, 譬如,如圖7所示般,在考慮各碟片(1〇〇)之工作距離 (Working Distance : WD)(亦即,從碟片至物鏡為止之距 離)的情況下,而決定對焦方向上之可動區塊(12)的中立位 置。其原因在於’對應於CD與DVD之物鏡係2波長互換物 鏡,該情況,焦距係約略相同之故。由於是互換物鏡,因 此焦距當然為相同。即使焦距相同,CD與DVD在碟片表 面之被覆層之厚度不同,因此,如上述般,有必要考虞工 作距離之中立位置。其結果,在CD與DVD之各自的情形 122547.doc 200844986 方面,聚焦行程的中立位置(以相當於工作距離離開各碟 片之位置)係各不相同。就其結果而t,作為光拾取頭非 確保不可之全部之聚焦行程(總行程)係以相當於中立位置 之差之分變大。 在此所^曰之聚焦行程」係物鏡藉由致動器之驅動而移 動之範圍。在專利文獻1方面,為了對應包含BD之3種袼 弋BD對應之物鏡的中立位置係設計成位於上述與 DVD之各中立位置之間的中央。藉由此方式,而實現其聚 焦方向之薄型化。 另方面’在專利文獻2方面,係使用對應於上述3種格 式之3波長互換物鏡。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2005-3021 63號公報(段落[〇060]、 [0061]、圖 7)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〇05-29377〇號公報(段落[〇〇38^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1之光拾取頭方面,雖實現薄型化,然 而,如上述般,會產生因CD&DVD之中立位置不同而造 成的工作距離之差(AWD),因此,殘留著相當於其分之多 餘的厚度。 又’在上述專利文獻2方面,相當於BD、DVD及CD之各 自之被覆層的厚度之差的空氣中之光路長度之差(△覆蓋厚 度/被覆層之折射率)係直接成為3波長互換物鏡之聚焦行程 的中心位置之差(中立位置之差)。因此,在此一設計方 122547.doc 200844986 面’行程量變得極大,不利於薄型化。 又’在專利文獻1中’ 2波長互換物鏡係如上述般,雖焦 點距離為一定,但在DVD、CD方面,NA (Numerical
Aperture:數值孔徑)係依照各自使用之各雷射光而不同, 因此,在相較於CD,NA為較大之DVD的情形,射束徑係 變得大於實際所需。亦即,通過該當2波長互換物鏡之CD 用之田射光之有效徑係與DVD用之雷射光之該者為不同。 =其,如專利文獻2般,3波長互換物鏡之情形,在财為 最大之BD的情形’射束徑係更加變大,而造成物鏡之巨 大化。其結果為,光學系所需之射束有效徑,對NA為更 大之DVD、BD,係變得大於實際所需,基於此點,亦成 為不適於薄型化之構成。 有鑒於上述事貝’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物鏡裝 置、光拾取裝置、光碟驅動裝置、及該物鏡之驅動方法, 而其係可對應於不同之3種格式的記錄媒體且$實型 化者。 、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盥本於昍古 、钐月有關之物鏡裝置包含··第 =二=於碟片狀之第1光記錄媒體且具有第1 形成錄媒⑽具有以第1厚度所 2光記錚媒V“者弟2物鏡,其係可聚光於碟片狀之第 錄媒體且具有比前述第1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 徑,該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 數值 之筮?淨命π , 名乂比則述第1厚度厚 弟2厚度所形成之第2被覆層者; 币物鏡,其係可聚光 122547.doc 200844986 於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i具有比前述第2數i孔徑小之 第3數值孔徑,該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 第2厚度厚之第3厚度所形成之第3被覆層者;及透鏡支 架,其係一體保持前述第丨、第2及第3物鏡者。 在本發明方面,係設置分別對應於1、第2及第3光記錄 媒體之1、第2及第3物鏡。因此,可依據個別之物鏡的工 作距離’將各物鏡之聚焦方向之位置作相對性改變,而藉
由透鏡支架進打保持。如各物鏡分別被保持在聚焦方向上 之最仏位置,則可實現更薄型化之物鏡裝置及搭載其之光 拾取裝置的薄型化。 藉由叹置第1、第2及第3物鏡,如先前般之互換物鏡般 透鏡變大的問題,可$ ^ 了獲付解決。猎此有助於物鏡裝置之薄 型化。 可聚光於」係包含處於可進行信號之記錄或再生之狀 態之意義。 在f發明中,前述第1物鏡具有第1焦距及第丨透鏡主 點,則t第2物鏡具有第2焦距及第2透鏡主點;前述第3物 ’見’、有=3焦距及第3透鏡主點;前述透鏡支架係以如下方 式保持前述第2物鏡:在從前述保持之第i物鏡之前述第! 透、見”、έ於聚焦方向離開如下距離之位置配置前述第2透 上述距離係相當於第1焦距差㈧及前述第2厚度 ::二第1厚度之是所相當之空氣中之光路長度即第1空氣 中換鼻之被覆厚度^ η、 ^ 流黎9隹b、,是(D)的至(A七),該第丨焦距差(A)係前 ’、、、距H則述第1焦距之差;並以如下方式保持前述第 122547.doc 200844986 3物鏡:在從前述第1透 ”、、占於則述聚焦方向離開如下距 雕之位置配置前述第H # 差iCM义、+、外 兄,、沾,該距離係相當於第2焦距 差(C)及則述弟3厚度盥 ^ τ 又/、則逑弟1厚度之差所相當之空翕中 =路長度即第2空氣中換算之被覆厚度差⑻的外 夢==〇係前述第3焦距與前述第1焦距之差。藉此 稽田逯鏡支架,在各物鐘取 「取 ’兄之♦焦方向上的初期位置(下稱 即,在各物鏡之全^方Γ)係成為固定。亦 立/ 上述專敎獻卜2所說明之中 P目 疋,可使該巾立位置之差成為零。藉此則 可實現物鏡裝置之薄型精此則 化。 伶戟丹之先拾取装置的薄型 本發明之旨趣在於··在 ^ ^ , 弟被覆層、弟2被覆層及第3祜 覆層中,分別將2個厚产之#,箱、 弟3被 路長度,將I物 、換為在空氣中之光 :Μ物鏡之聚焦初期位置先作偏移 4差作空氣換算,而 办 將口亥 冉之為二虱中之光路長度」。 上述♦明實質上係與如 透鏡支架係以如下方式伴持1 ft相同,该發明係·‘前述 持之第2^ 式持弟1物鏡:在從前述所保 持之弟2物鏡之前述第2透鏡主 & 之位置配罟1、+、Μ V…、方向離開如下距離 位置配置則述糾透鏡主點 (-Α)及前ϋ m ^ t £離係相當於第1焦距差 “ 述弟1厚度與前述第2厚度之差所相當之…夕 光路長度即約空氣中換算之被覆厚度^之;;風中之 而第1隹及差卜D)的是(A-D), …距差(-A)係前述第i焦距與 以如下方彳仅壮义、、 ,、引遮弟2焦距之差;並 it平# ^/ 、、刖述第3物鏡:在從前述第2透鏡主點;μ 述聚焦方向離開如下距離之位置配置前述第於月ϋ 該距離係相告於M , 这弟3透鏡主點, 相田於弟3焦距差(B)及前述第3厚度與前述第2厚 122547.doc -11 - 200844986 =差所相當之空氣中之光路長 覆厚度差(E)的差(b_e), 扎r換#之破 前述第2焦距之差。亦,焦距差(B)係前述第3焦距與 主點作為基準位置。 發明係將第2物鏡之第2透鏡 將第3物鏡之第3透鏡 該情形,前述透鏡支年/作為基準位置之情形亦相同’ 在從前述已保持之第3物^如下方式保持前述第1物鏡: 離開如下距離之位i 述弟3透鏡主點於聚焦方向 相當於第2焦距差4二, 相當之空氣中之1路 (-F))差(F-C),而第2隹 乳換异之被覆厚度差 焦距之差;並以如下二(-C)係前述第1焦距與前述第3 透鏡主點於前述聚持前述第2物鏡:在從前述第3 2透鏡主點,上述距二Λ 度與前述第3厚度之=:於第3焦距差㈣及前述第2厚 氣中換算之被覆 前述㈣距與前述第3焦距之=)’而第3焦距差(. 在本發明中,前述 、 -體成型所構成。藉此可物鏡中之至少2個係由 窄,將物鏡裝置予以…至”個物鏡的間隔變 將物鏡裝置之製 度、傾斜精度予以提田之=1至?個物鏡的安裝位置精 進行-體成型,而::效= 在本發明中,前述第】數值孔徑係〇.δ〜〇·9;前述第2數值 122547.doc -12- 200844986 孔徑係0.6〜〇·7 ;前述第3數值孔徑係〇·45〜0·55。亦即,在 本發明中,第1光記錄媒體係記載6£>者、第2光記錄媒體 係纪載DVD或HD (High Definition:高解析度)DVD者、 第3光記錄媒體係記載cd者。 在本發明t,前述第3物鏡係相較於前述第〗物鏡及前述 第2物鏡,配置於機械性振動系統共振時之接近該振動系 統振動的腹部之位置,而該機械性振動系統係包含前述第 1物鏡、前述第2物鏡、前述第3物鏡及前述透鏡支架者。 數值孔徑越大之物鏡則焦距越短,藉由該物鏡所聚光之對 象的光記錄媒體之記錄密度係越高。記錄密度越高之光記 錄媒體:在對焦伺服、循執伺服方面則須具有更高精度。 因此’為了儘量不受振㈣統影響,數值孔徑大之物鏡係 配置=離上述振㈣統賴部較狀位置,而數值孔徑最 小之第3物鏡係配置於接近上述振動系統的腹部之位置。 藉此可防止信號之記錄錯誤或再生錯誤。 聚焦方向上之共振及循軌 在此所述振動系統共振係指, 方向上之共振中之至少一方。 蚋述第3物鏡係配置於前述第丨物鏡及
在本發明中,前述第3物鏡係 第2物鏡之間。包含透鏡支架之 122547.doc 200844986 第2及第3物鏡。必要最小行程係指,相當於對應之光記錄 媒體的容許面抖動之量的距離。根據本發明般之構成,可 貫現物鏡裝置之薄型化及搭載其之光拾取裝置的薄型化。 在本發明中,前述第2物鏡及前述第3物鏡之工作距離為 0.2〜0.5mm。 在本發明中’物鏡裝置更包含:保護器,其係設於前述 透鏡支架,用於防止前述第1、第2或第3光記錄媒體與前 述第1、第2及第3物鏡中至少i個接觸者。 在本毛明中,别述保護器係設於前述透鏡支架之前述第 卜第2或第3光記錄媒體之徑向的外周側。譬如,在❿之 至少内周部係設有環肤夕賊。, 衣狀之肋因此,根據本發明,可防止 该肋與保護器進行接觸。 在本發明中’前述第卜第2及第3物鏡中之至少i個且有 自主動孔㈣。藉_較於域前般在透鏡支架裝設孔鏡之 I*月形’不再需要而定位精唐女、甘 其,w述第卜第2及第3 物鏡中之至少2個係一體成型 , 聪成型物鏡,因此,如 丽述一體成型物鏡具有自動孔徑部亦可。 與本發明有關之光拾取裝置包含: 第1浊具之筐1 + μ止 /Ν ,、係、射出具有 弟波長之弟1运射先、具有比前 第2+射k弟1波長長之第2波長的 弟2田射先及具有比珂述第2波長 者·筐1物笋甘及 之弟3波長的第3雷射光 耆,弟1物鏡,其係可將前述第丨 1弁々锊據驴s目士# 田射先聚光於碟片狀之第 1先圯錄媒體且具有弟丨數值孔徑, 媒體#呈右以篋1”片狀之第1光記錄 系體係/、有以弟1厗度所形成之第〗被 # 其係可將前述第2雷射光聚光於碑 L,弟2物鏡, 朱月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且 122547.doc -14- 200844986 具有比前述第1數值$ # 仏小之弟2數值孔徑,該磾片妝筐 2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丨厚度厚之第二= 之第2被覆層者;第3物鏡,其係可 == 於碟>1壯夕筮Q4J田射九聚光 第3數值 δ己錄媒體且具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之 , 佐,该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係星有以比1述
=厚度厚之第3厚度所形成之㈣覆層者;、透鏡支「 其係-體保持前述第i、第2及第3物鏡者;= 係驅動前述透鏡支架者。 … 光:::明中、,「光源」如為將各雷射光分別射出之不同 迻體传3個=為作為如下構造體1^構成之光源亦可,該構 :體Λ3個雷射光中至少2個雷射光之光源呈物理性!個 第1波長」譬如為4〇〇〜41〇 mm、「第2波長」譬如為 650 660 _、「第3波長」譬如為770〜830 mm,但不限於 該等範圍。 、 致動-」係指’為了信號之記錄或再生驅動,為了至 少將各物鏡往循執方向及聚焦方向驅動,而進行驅動透鏡 支木的驅動枝構。致動器係譬如使用藉由電磁作用、靜電 作用或壓電作料驅動原理而進行驅動者即可。 /在本1明中’於設定聚焦方向上之前述第1及第2物鏡之 仃程的中心位置之差為MTl、相當於前述第1及第2厚度 之差的二氣中光路長度為L1時,則藉由前述致動器之前述 透鏡支架係以滿足:△STKLi之方式,保持第}及第2物 2。或是,在本發明中,於設定聚焦方向上之前述第2及 第3物鏡之行程的中心位置之差為…仞、相當於前述第2 及第3厚度之差的空氣中光路長度為L2時,則藉由前述致 122547.doc 200844986 動益之财述透鏡支架係、以滿足:ΔδΤ2<ί2之方式,保持第 2及第3物鏡。或是,於設定聚焦方向上之前述第3及第冰 鏡之行程的中心位置之差為AST3、相當於前述第3及第丄 厚度之差的空氣中光路長度為L3時’則藉由前述致動器之 前述透鏡支架係以滿足:之方式,保持第3及°第1 物鏡。 在本發明中,光拾取裝置更包含:鏡子,其係呈板狀或 三角柱狀,配置成面對前述第i物鏡’以使由前述光源所 射出之前述第1雷射光射入前述第丨物鏡之方式,使前述第 1雷射光反射者。4了實現大數值孔徑,數值孔徑最大之 P物鏡係需要功率大之透鏡,目此,若非使用特殊之透 鏡,則聚焦方向之厚度係變厚。此一情形,如本發明般, 如反射鏡為板狀或三角柱狀,則可確保第丨物鏡之聚焦方 向的空間,即使厚度較厚亦可將第i物鏡配置於適切之位 置。此一情形,使雷射光射入第2、帛3物鏡之反射鏡,如 為板狀或三角柱狀亦可’或如同後述般,#由四角柱狀之 稜鏡等而實現亦可。 在本發明中’光拾取裝置更包含··第1分光鏡,其係配 置成面對刖述第2物鏡,使前述第1雷射光及第2雷射光中 之刖述第1雷射光穿透,並使前述第2雷射光以射入前述第 2物鏡之方式反射者,第2分光鏡,其係配置成面對前述第 3物鏡,使月ij述第、及第3雷射光中之前述第工及第2雷 射光穿透,並使前述第3雷射光以射入前述第3物鏡之方式 反射者。藉此可實現第1、第2及第3物鏡排成一行之狀態 I22547.doc -16- 200844986 的物鏡裝置。
在本發明中,光拾取裝置更包含:稜鏡,其係包含前述 第1分光鏡及前述第2分光鏡者;及波長板,其係設於前述 稜鏡,變更前述第1第2、及第3雷射光之偏光狀態者。尤 其,藉由將第3雷射光之波長板設置於稜鏡,在使上述第玉 雷射光反射的反射鏡近旁則無需設置波長板。亦即,譬 如,在第1物鏡近旁無需確保用於第丨雷射光用之波長板的 空間,所以有助於光拾取裝置之薄型化。 與本發明有關之光碟驅動裝置包含:旋轉驅動機構,其 係旋轉驅動碟片狀之第〗光記錄媒體、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 媒體或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該碟片狀之第1光記錄螺 體係具有以第1厚度所形成之第丨被覆層者,該碟片狀之第 2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丨厚度厚之第2厚度所形成 之:第2被覆層纟,該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 述弟2厚度厚之第3厚度所形成之第3被覆層者;第工物鏡, 其係可聚光於前述光記錄媒體且具有第丨數值孔徑者·,第: 物鏡,其係可聚光於前㈣2光記_體且具有比前述第] 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隸者;第3物鏡,其係可聚光於前 述第3光記錄«且具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之第3數值 孔k者,透鏡支架,其係一體保持前述第卜帛2及第3物 鏡者,致動益,其係驅動前述透鏡支架者;及記錄/再生 ,理部,其係使用前述第i、第2或第3物鏡,對由前述孩 轉驅動機構所旋轉驅動之前述第i、第2或第3光記錄媒儀 兄錄信號或使已記錄之㈣再生者。「記錄啦處理部」 122547.doc 200844986 係意味著,信號之記錄或再生所需之 路等。 冓件、功能或處理電 與本發明有關之物鏡之驅動方法包含如下步 有第1數值孔徑之第1物鏡聚光於碟片狀的 體,其係具有以第1厚度所形成之 D、彔媒 比前述第!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设層者;藉由具有 u , 數值孔杈的第2物鏡聚光於碑 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其俜且 尤於碟 八係具有以比前述第丨厚度厚
4度所形成之第2被覆層者;藉由具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 徑小之弟3數值孔徑的第3物鏡Μ” W 媒體’其係具有以比前述第2厚度厚之第 2 3被覆層者;及為了信號之々梓十$ 风 < 弟 加^ 就之5己錄或再生’而驅動透鏡支 木,,、係一體保持前述第!、第2及第3物鏡者。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對應於3種格式之記錄媒 體,實現薄型化。 μ 【實施方式】 以下,-面參考圖式1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 圖1係與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有關之光碟驅動裝置之概 略立體圖。圖2係顯示搭载於^之光碟驅動裝置5〇之光拾 取裝置的模式化平面圖。 光碟驅動裝置50係對作為光記錄媒體之光碟(cd、cd ROM、CD德W、DVD、DVD_R〇M、⑽战/請 ' 卿 RAM、BD、BD-ROM、BD•刪、HD DVD 等 _ 行資訊 之記錄'再生之裝置。光碟i可具有單—之信號記錄層, 122547.doc -18- 200844986 如具有複數之信號記錄層亦可。以下,在光碟!方面,亦 有稱為「_0」、「卿2〇〇」、「_〇」的情形;將此等 3種先碟、或將HD DVD等光碟亦包含在内總括為4種光碟 的情形,在權宜上稱為「光碟〗」。 光碟驅動裝置5〇包含譬如裝著光碟!之碟片夹緊器3、搭 載後边先碟系等之光拾取裝置6、及收容此等之筐體7。 '、片夾緊3係叹有用於保持光碟i之吸附機構。藉由此 方式’而構成為,光碟1可裝著於碟片夾緊器3而進行旋 轉。 光4取衣置6包含移動台4、搭載於此移動台4之光學系 3〇、及驅動後述聚光元件(物鏡裝置)2()之致動⑸。移動台 4係二接於圖2未顯示之進給馬達之旋轉軸,沿著設於兩端 :二軸二’而可往光碟1之半徑方向進行滑動。-般將移 ° :丁移動的方向稱為徑向…-般將正交於徑 向之方向稱為正切方向。致動器8係使物鏡裝置2〇往 方向及循執方向—付,—取 …、 控制的2軸致動…: 循軌伺服等之驅動 ^ 動°。。然而,並非必然限定為2軸的情形,如 δ又置3軸致動器亦可,其係使物鏡裝置亦可往物 2〇與光碟1之相對性傾角(傾斜角)之方向進行變位者。 圖3係顯示圖1所示光碟驅動裝置5〇之構成的區塊圖。 *斤丁叙,除上述光拾取裝置6之外,光碟驅動裝 5〇更包含轉輛馬達9、進給馬達10、系統控制器11、飼服 控制電路12、前置放Α||13、信號調變解% 修正碼)部14、介面15、D/A變換器與她變換器16、(錯决 視聽 122547.doc -19- 200844986 處理部η、視聽信號輸出人部18、及雷射㈣部i9。 轉轴馬達9係用於將光碟1作旋轉驅動之馬達。藉由上述 碟片夾緊器3及轉軸馬達9而構成旋轉驅動機構。 進給馬達1 0係用於將圖1所 向移動的馬達。藉由此方式, 禮方向移動。 示移動台4往光碟1之半徑方 光拾取裝置6係往光碟!之半
系統控制器11係以用於進行此光碟驅動裝置5G全體及传 號處理、伺服控制等個別控制,而設置。 伺服控制電路12係根據從前置放大器13所獲得之信號 (聚焦錯誤信號、循執錯誤信號),而產生聚焦伺服信號及° 循軌伺服信號,並將此等信號傳送至光拾取裝置6及進給 馬達10。 σ 前置放大器13係從以光拾取裝置6所獲得之信號產生聚 焦錯誤信號、循軌錯誤信號及rF信號。 信號調變解調器與ECC(錯誤修正碼)部14係將RF信號進 行解調變,將記錄信號進行解調變,並進行錯誤修正編碼 處理。譬如,進行附加ECC於記錄信號,對再生信號 信號)則進行錯誤修正。 介面1 5係與外部電腦27之間進行信號之授受。 D/A變換器與A/D變換器丨6係將再生信號從數位信號變 換為類比信號,將記錄信號從類比信號變換為數位作號。 視聽處理部17及視聽信號輸出入部1 8係與外部機器之間 進行聲音信號、影像信號的授受。 雷射控制部19係依據記錄、再生、光碟1之種別等,而 122547.doc -20- 200844986 將搭载於光拾取裝置6之半導體雷射的輸出、波長進行控 制。 如上述般構成之光碟驅動裝置5〇係藉由轉軸馬達9而將 光碟1進行%轉操作,依據來自伺服控制電路12之控制信 唬’而將進給馬達10進行驅動控制。冑由此方式,光碟驅 動衣置50藉由使光拾取襞置6移動至如下位置,而對光碟i 之被選擇的信號記錄層進行資訊之記錄再生,而該位置係 對應於光碟1之被選擇的信號記錄層的所期望之記錄軌 者。 多考圖2,光學系30包含1波長雷射二極體90、雷射耦合 杰92、感光|§ 93、第^周整透鏡99、人/2板96、第i偏光分 光94、第2偏光分光器95、第2調整透鏡97、反射鏡98、 光栅24、準直透鏡84、物鏡裝置2〇。 1波長田射一極體90係射出對應於BD 1〇〇之波長4〇〇〜410 nm的田射光(下稱,第1雷射光)。雷射耦合器92係搭載著 又發光凡件’其係射出對應於DVD 200之波長650〜660 nm 的田射光(下稱’第2雷射光)及對應於CD 300之波長 770〜8301瓜的雷射光(下稱,第3雷射光),並將此等第之及 第3雷射光進行受光者。 感光器93係將來自第1雷射光之光碟1的返回光進行檢 測一第2调正透鏡97係進行調整射束徑等,而其係用於使 感光时93良好檢測該當之返回光者。反射鏡98係將第2調 玉透鏡97所射出之第】雷射光引導至感光器%。 準直透鏡84係使穿透第1偏光分A器94或反射之各波長 122547.doc -21 - 200844986 的雷射光成為平行光。準直透鏡84係被透鏡支架51所支 持,同時此透鏡支架51之兩端係被延設於光軸方向之一對 引導軸52所支持。又,透鏡支架川系藉由卡合於驅動馬達 54之導螺桿55,而成為可往光軸方向移動。此外,藉由驅 動馬達54之導螺桿55的被旋轉驅動,使透鏡支架51往光軸 方向移動,準直透鏡84係在修正光碟i表面之球面收差的 同犄,針對雷射之波長的差異,亦可使之分別成為最佳準 直位置;而該球面收差係因表面被覆層之厚度誤差及多層 碟片上之表面被覆層的差異而產生者;而該雷射之波長係 依據光碟1格式而使用於記錄再生者。 圖4係圖2所示光拾取裝置6之光學系30所包含之物鏡裝 置之週邊的側面圖。光學系3〇更包含上昇棱鏡86、上昇反 射鏡83、第1 λ/4板87、第2 λ/4板85。 上昇稜鏡86係使穿透上述準直透鏡84之第1雷射光穿 透’並使穿透準直透鏡84之第2及第3雷射光往光碟1側上 昇。亦即,上昇稜鏡86係以使第2及第3雷射光射入DVD用 物鏡22及CD用物鏡23之方式,而使該當第2及第3雷射光 反射。上昇反射鏡83係使穿透準直透鏡84及上昇稜鏡86之 第1雷射光往光碟1侧上昇,以使第1雷射光射入BD用物鏡 21之方式,而使該當第1雷射光反射。 第1 λ/4板87係將藉由上昇稜鏡86而上昇之第2及第3雷射 光之偏光方向,從直線偏光變換為圓偏光。第1 λ/4板87係 CD用及DVD用而呈一體型,但如非一體型,而是譬如如 圖21所示般作個別設置者亦可。 122547.doc -22- 200844986 第2 λ/4板85亦同樣,將穿透上昇稜鏡86之第1雷射光之 偏光方向,從直線偏光變換為圓偏光。 再者上幵稜鏡%包含具有波長依存性之分離膜,其具 有依據對應之物鏡之順序的反射、穿透之膜特性。然而, 如後述般,當DVD用物鏡22被作為HD DVD之物鏡使用之 情形時,由於BD、HD DVD用之雷射光之波長為相同,因 、 此,將上昇稜鏡86之該當分離膜的反射、穿透之比率作適 當設定即可。 波長雷射二極體90從發光部係將第1雷射光朝第i偏光 分光器94射出。i波長雷射二極體9〇所射出之雷射光,係 藉由上述光柵24將偏光方向進行旋轉,而使之對第^偏光 分光器94成為約略S偏光;而光柵24係兼具對第丨雷射光的 λ/2板之功能者。藉由光柵24,進而,第射光係藉由差 動推挽法而被分又為用於產生循轨錯誤信號之3個射束 後’射入第1偏光分光器94。 • 在此,藉由物鏡位置從轉軸馬達3之中心往正切方向偏 移,而造成差動推挽法中之藉由各主.副光點之推挽信號 @位置偏離。為了避免此現象’譬如,如日本特開2004_ 3,18957所揭示般,光栅24使副光點產生仰方向之非點收 差,而將藉由副光點之推挽信號振幅予以抑制亦可。 圖5係顯示雷射耗合器92之立體圖。再者,在圖5中,係 癌略包覆此雷㈣合器92之封裝等構件。雷射輕合器㈣ 匕3夕日日片1 G3 ’其係譬如在表面區域設有進行檢測第:及 第3雷射光之返回光的感光器1〇1及1〇2者。石夕晶片1〇3上係 122547.doc -23· 200844986 搭載著光電二極體晶片109,此光電二極體晶片i〇9係搭載 著2波長雷射二極體104。 如為再生專用之情形,通常,2波長雷射二極體1〇4係經 由表面區域設有PIN光電二極體108之光電二極體晶片 109 ’而安裝於矽晶片103。設於此光電二極體晶片1〇9之 PIN光電二極體108係以控制2波長雷射二極體1〇4之輸出為 ^ 目的’而進行監視從該2波長雷射二極體104之後面所射出 _ 之雷射光。 如為記錄再生專用之情形,係使用設於矽晶片1〇3上之 未圖示的雷射功率監視器用之感光器。此感光器係譬如相 當於曰本專利第3438482號之圖2 '圖7、圖9等所記載之監 視器用受光部(27)。藉由如此之雷射功率監視器用之感光 器,在從2波長雷射二極體104之前面射出的雷射光成分 中,未使用於往光碟i之聚光的成分(譬如,穿透稜鏡1〇5 之成分等)係受到監視。 # 在石夕晶片103上,係搭載著具有傾斜端面105a之稜鏡 105其係使從2波長雷射二極體1 〇4所射出之第2、第3雷 • 射光往約略直角反射者。以傾斜端面l〇5a反射後之雷射光 係朝第2偏光分光器95前進。另一方面,以光碟以信號記 錄面反射後之返回光係穿透稜鏡1〇5之傾斜端面1〇5a,通 過稜鏡105内’而如上述般被感光器1〇1及1〇2所檢測。 參考圖2,第1及第2偏光分光器94、95係分別具有波長 選擇功能。亦即,第i及第2偏光分光器94、%係藉由射入 之雷射光之波長而使其穿透或反射的元件,譬如,藉由設 122547.doc -24- 200844986 置具有特定之構成的光學薄膜於稜鏡的接合面94&及95&而 構成。藉由此方式,第1偏光分光器94係不論偏光狀態如 何而使第2及第3雷射光穿透,且依據偏光狀態而使第1雷 射光穿透或反射。又,第2偏光分光器95亦同樣,不論偏 光狀態如何而使第2及第3雷射光穿透,且依據偏光狀態而 使第1雷射光穿透或反射。 更具體而言,第1偏光分光器94係當第1雷射光之射入角 度為設計中心值時,則藉由接合面94a而使其往準直透鏡 84側進行全光量反射;而第i雷射光係從}波長雷射二極體 90射出且藉由光柵24而成為s偏光者。又,第1偏光分光器 94係當第1雷射光的返回光之射入角度為設計中心值時, 則使其往第2偏光分光器95側進行全光量穿透;而第1雷射 光的返回光係被光碟丨之信號記錄面反射,藉由第2 λ1/4板 85而成為ρ偏光者。 在第1偏光分光器94與第2偏光分光器95之間,係設有上 述λ/2板96。因此,穿透第丨偏光分光器94之成為ρ偏光的 返回之第1雷射光,係再度成為s偏光,而射入第2偏光分 光裔95。當成為S偏光之第}雷射光的射入角度為設計中心 值時’則第2偏光分光器95係與上述第1偏光分光器94同 樣’藉由接合面95a使其進行全光量反射。藉由接合面95a 被反射的返回光,係經由第2調整透鏡97、反射鏡98而射 入感光器93之受光面。 物鏡裝置20包含:BD用物鏡21,其係使第1雷射光收束 於光碟1之信號記錄面者;DVD用物鏡22,其係使第2雷射 122547.doc -25- 200844986 光收束於光碟1之信號記錄面者;CD用物鏡23,其係使第 3运射光收束於光碟1之信號記錄面者;及透鏡支架%,其 係將此等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23作一體式 保持者。透鏡支架26係譬如以樹脂形成為佳,但如為鋁等 比重輕之金屬亦可,或是此等之外的材料亦可。 如此方式般,分別設置各自對應於3種碟片格式之bd 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23,藉由此方式,可將 各物鏡21、22及23依據該等之工作距離,把各物鏡21、22 及23之聚焦方向的位置作相對性改變,並藉由透鏡支架26 予以保持。此外,如各物鏡21、22及23以聚焦方向上之最 佳位置分別被保持,則可實現更薄型化之物鏡裝置。有關 各物鏡21、22及23之最佳保持位置,係如後所述。 又,藉由分別設置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 23,則可解決如先前之互換物鏡般透鏡變大的問題。藉由 此方式,有助於物鏡裝置之薄型化。關於此點,後面將作 詳述。 又,在本實施型態中,針對Βϋ用、DVD用及CD用物鏡 21 22及23,可個別進行透鏡設計。譬如,可針對各物鏡 22及23,個別考慮收差,而使對應於具有不同之3種 波長的各雷射光的最佳透鏡設計變為可能。 上昇反射鏡83係以三角柱狀形成之稜鏡狀形狀的反射 鏡,係配置為面對BD用物鏡21。NA為最大的81)用物鏡 21 ’為了實現大數值孔徑’需要功率大之透鏡,因此,若 非使用特殊之透鏡,則聚焦方向之厚度係變厚。此一情 122547.doc -26 - 200844986 形’上昇反射鏡83如為三角柱狀,則可確保bd用物鏡21 之聚焦方向的空間,即使厚度較厚,亦可使BD用物鏡21 配置於適切之位置。基於以上之旨趣,上昇反射鏡83當亦 可為板狀。 上昇稜鏡86就典型而言,係包含作為上述分離膜之第1 分光鏡86a及第2分光鏡86b。第1分光鏡86a係配置為面對 DVD用物鏡22,在第1及第2雷射光之中,使第J雷射光穿 透,並以使第2雷射光射入DVD用物鏡22之方式,使之反 射者。又,第2分光鏡86b係配置為面對CD用物鏡23,在 第1、第2及第3雷射光之中,使第i及第2雷射光穿透,並 以使第3雷射光射入CD用物鏡23之方式,使之反射者。 如上述般,在上昇稜鏡86設置第1入/4板87及第2 λ/4板85 作為波長板。尤其,在上昇稜鏡86設置作為第3雷射光甩 之波長板的第2 λ/4板85,藉由此方式,在上述上昇反射鏡 83近旁則無須設置波長板。亦即,譬如,由於無須在 用物鏡21近旁確保第2人/4板85所需之空間,故有助於光拾 取裝置6之薄型化。 在以上之光學系30中,從波長雷射二極體9〇所射出之第 1雷射光,係在經由耦合透鏡99而調整往路倍率後,藉由 光栅24之λ/2板功能而旋轉偏光方向並射出,藉由此方 式,在以第1偏光分光器94之接合面94&將§偏光成分反射 的同時,並使一部分Ρ偏光成分穿透,藉由未圖示之雷射 功率監視器用受光元件,而進行監視雷射光量。反射後之 第1雷射光係藉由進行位置調整,通過準直透鏡84以及物 122547.doc •27· 200844986 鏡21 ’紅由BD loo之被覆層,而收束於信號記錄面 100b ;而準直透鏡84係以與用物鏡21之組合而可進行 取除BD 1⑽之球面收差者。又,反射於BD 1〇〇之信號記錄 面i〇〇b後之返回的雷射光,係藉由人/4板85而變換為對往 路偏光方向呈正交之方向,對第1偏光分光器94以P偏光狀 恶射入,進行全光量穿透。進行全光量穿透後之返回的第 1雷射光’係藉由設於第2偏光分光器95之正前方的λ/2板 96,而紇換為偏光方向呈正交之方向,以S偏光之狀態射 入,藉由此方式,以第2偏光分光器95之接合面95a進行全 光量反射,而收束於感光器93之受光面。 又,從雷射耦合器92射出之第2或第3雷射光,係將第2 偏光分光裔95、λ/2板96及第1偏光分光器94進行全光量穿 透1進行全光量穿透後之第2或第3雷射光,係依據各自之 發光點及波長,通過以對DVD 2〇(utCD 3〇〇成為最佳位置 之方式而设定的準直透鏡84,進而通過DVD用物鏡22或 CD用物鏡23,藉以DVD2〇〇或CD3〇〇各自之被覆層2〇〇a或 3〇〇a ’而收束於信號記錄面200b或300b。又,以DVD 200 或CD 300之仏號§己錄面2〇〇|3或3〇〇b反射後之返回的第2或 第3雷射光’絲回與往路相同的光路,而射人雷射柄合 器92内,而穿透稜鏡1〇5之傾斜端面1〇5a,而收束於感光 器 101 、 102 。 再者在本只知型悲中,作為循執飼服之方法係以差動 推挽法為例作說明,但如為其他公知之方法亦可。在上述 光學系3G方面’係設為僅選擇性使^雷射光穿透或反射 122547.doc -28- 200844986 之構成;然而,譬如,設為如下構成亦可:藉由光源、感 光器及第1與第2偏光分光器94與95之偏光分離膜(接合面 95a及95a)之構成,而僅選擇性使第2雷射光穿透或反射亦 〇
圖6係顯示與本實施型態有關之cd用物鏡23、DVD用物 鏡22、BD用物鏡21之各自之^(有效徑)(mm)、f(焦距) (mm)、ΝΑ之表。圖 7係顯示 CD 300、DVD 200及 BD 100之 各被覆層300a、200a及100a之t(厚度)(mm)之表。關於φ與f 方面,此表之值僅為例示,係因物鏡之大小的設計而變化 之值。關於CD方面,如為再生專用之情形時, NA-0.45〜0.50程度為一般,如為記錄再生之情形時, ΝΑ=0·50〜0.55程度為一般。關於DVD方面,如為再生專用 之情形時,ΝΑ=0.60〜0.65程度為一般,如為記錄再生用之 情形時,ΝΑ=0·65〜0·70程度為一般。關於BD方面,就現 狀而言,ΝΑ=0.85程度為一般,但今後有可能成為:在考 慮諸條件的同時,如同CD、DVD般,在0.80〜0.90程度之 範圍内進行選定適切之NA。在t方面,此表之值係各個之 標準值,如為參差不齊及多層碟片的情形等,則有與該等 值不同的情形。以下,將BD之被覆層的厚度設為tl、DVD 之被覆層的厚度設為t2、CD之被覆層的厚度設為t3(參考 圖4) 〇 如圖4所示般,將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23 之各個的透鏡主點設為第1透鏡主點21a、第2透鏡主點22a 及第3透鏡主點23a。透鏡主點係指透鏡之光學性中心,決 122547.doc •29- 200844986 定焦點f之中心點。又’ 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 及23係分別具有第1焦距fl、第2焦距f2及第3焦距f3。 在此,將第1焦距fl與第2焦距f2之差設為Afa(=f2-fl), 第2焦距f2與第3焦距f3之差設為Afb(=f3-f2),第3焦距f3與 第1焦距fl之差設為Δ&(=ί3-Π)。 又’將BD 100及DVD 200之各自的被覆層l〇〇a及200a之 厚度的差設為△taptZ-tl), 將DVD 200及CD 300之各自的被覆層200a及300a之厚度 的差設為Atb(=t3-t2), 將CD 300及BD 100之各自的被覆層300a及100a之厚度的 差設為 Atc(=t3-tl)。 在圖 6 所示之例中,Afa=〇.385、Mb=0.380、 0.765。又,Ata=0.5、Atb = 0.6、Atc=l.l。 此外,相當於此等Ata之空氣中之雷射光的光路差li、 相菖於ΔΐΙ)之空氣中之雷射光的光路差L2、相當於之空 氣中之雷射光的光路差L3,係可分別以下述各式表示。 L1 = Ata/被覆層之折射率…(J) L2 = Atb/被覆層之折射率…(2) L3 = Atc/被覆層之折射率…(3) BD 100、DVD 200及CD300之被覆層譬如為聚碳酸酯樹 脂之情形時,其折射率約略為〗·6。在圖6所示之例中, Ll==0.5/1.6 与 0.31 …(4) L2 = 0.6/1.6 与 〇·38 ·" (5)
Ll = l.l/1.6 与 〇·69 …(6) 122547.doc -30- 200844986 如為使用有別於聚碳酸酯之被覆層於BD用、DVD用及 CD用物鏡21、22及23之情形而折射率不同之情形時,當 然’ LI、L2及L3係分別不同於上述值。 以空氣進行換算光路長度之理由為,將各個被覆層 l〇〇a、200a及300a的厚度之差置換為其空氣中之光路長 度’將各物鏡21、22及23之聚焦初期位置預先進行偏移, 此乃本實施型態之旨趣之故。聚焦初期位置係指,亦即藉 鲁由致動益8之透鏡支架26的行程中心位置。本實施型態具 有如下特彳玫·在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23方 面’可使該等行程中心位置之差全部為零。 在此’上述式(1)、(2)、(3)可視為顯示,譬如,使用先 鈿般之2波長互換物鏡光拾取頭的行程中心位置之差。亦 即, (a) 式(1)之情形,係預想為,以BD用與DVD用之互換物 鏡、及獨立之CD用物鏡所構成之型態,此一情形,cD用 # 方面,由於物鏡為獨立,所以可將行程中心作自由設定。 然而,BD/DVD用方面,由於使用互換物鏡,因此,將被 覆層之厚度的差Ata換算為空氣中後之光路差L1係作為行 程中心之差而殘存。 (b) 式(2)之情形,係預想為,以dvd用與cd用之互換物 鏡、及獨立之BD用物鏡所構成之型態,此一情形,BD用 方面,由於物鏡為獨立,所以可將行程中心作自由設定。 然而’ DVD/CD用方面,由於使用互換物鏡,因此,將被 覆層之厚度的差Mb換算為空氣中後之光路差L2係作為行 122547.doc -31 - 200844986 程中心之差而殘存。 (幻式(3)之情形,係預想為,以用與cd用之互換物鏡' 及獨立之DVD用物鏡所構成之型態,此一情形,DVD用方 面,由於物鏡為獨立,所以可將行程中心作自由設定。然 而,BD/CD用方面,由於使用互換物鏡,因此,將被覆層 之厚度的差Ate換算為空氣中後之光路差L3係作為行程中 心之差而殘存。 如以下所說明般,在本實施型態方面,比上述(a)〜(c)般 之先前的任一種方法更能減小各物鏡21 ' 22及23之行程的 差。具體而言,:8]3用、Dvc^及€1>用物鏡21、22及23係 在如下般之位置藉由透鏡支架26所保持。 藉由透鏡支架26,BD用物鏡21係被保持於聚焦方向上 之特定之位置。特定之位置雖無論何處皆可,但此特定之 位置係成為基準位置。以如下方式,DVD用物鏡22係藉由 透鏡支架26而被保持:從成為該基準位置之第1透鏡主點 2la ’在聚焦方向(離開光碟1之方向的聚焦方向),在離開 如下距離之位置,進行配置第2透鏡主點22a,而該距離係 才目田於上述△^與L1之差分,亦即相當於 〇·31—0·75 °之所以考慮焦距,係因BD用物鏡21、DVD用 物鏡22、CD用物鏡23分別作個別設置,各自之焦距不同 之故。 同樣的’以如下方式,CD用物鏡23係藉由透鏡支架26 而被保持:從成為基準位置之第1透鏡主點21&,往聚焦方 向(離開光碟1之方向的聚焦方向),在離開如下距離之位 122547.doc •32- 200844986 置,進行配置第3透鏡主點23a,而該距離係相當於 L3=0.765-0.69=0.075。 藉由此方式,藉由透鏡支架,可使各物鏡21、22及23之 行程中心位置的差之最大值(AST)成為零,因此,藉由此 方式,可實現物鏡裝置20之可動範圍之薄型化。其結果 為,可將光拾取裝置6、光碟驅動裝置5〇進行薄型化。 上述「最大值」係意味著如下3個差中最大之值:;61)用 物鏡21與DVD用物鏡22之各自之行程中心之位置的差、 DVD用物鏡22與CD用物鏡23之各自之行程中心之位置的 差、及CD用物鏡23與BD用物鏡21之各自之行程中心之位 置的差。 又,此例的情形,各自之物鏡21、22及23的有效徑幾乎 相等。有效徑φ、NA與焦距f之關係係: φ=2χΝΑχί 因此,如上述專利文獻丨或2般,在使用互換物鏡之情形 時,由於f為固定,故因NAi比率而有效徑係變大。然 而,如本實施型恶般不使用互換物鏡的話,則ΝΑ大之 BD、DVD之有效徑不會大於實際所需,不會導致不利於 光拾取頭之小型化、薄型化。本實施型態之效果,係從3 個物鏡21、22及23各自獨立,可分別選擇焦距之構成所產 生者。 又在本貝施型怨中,即使不使用如日本特開2〇〇5_ 100513之圖2所示般之特殊上昇稜鏡(31),亦可將光拾取裝 置6予以薄型化。 122547.doc •33- 200844986 在本貝^型恶中,藉由將3個物鏡21、22及23獨立設 置,故物鏡裝置20並不會變得特別重。相較於使用3波長 互換物鏡般巨大透鏡之情形,由於可將3個物鏡21、22及 23分別小型化,故總質量並無太大改變。 又,在先珂之互換物鏡方面,由於行程中心位置有極大 差異,當從基準之中心位置往另一方之中心位置變位之 際,必須施加DC電流才行,在設計上亦有必要考慮各行 耘位置上之感度變動及歪斜變動。然而,在本實施型態 中,亚無行程中心位置之差或差為極小,因此,無須施加 大DC電流,在設計上亦無須考慮感度變動及歪斜變動。 就結果而言,可設計齣性能良好且可靠度高之光拾取裝 置。 如上述般’係以使各物鏡21、22及23之行程中心位置之 差的最大值AST成為零為最佳,但並非一定得為零。在本 實施型態中,將BD用物鏡21及Dvd用物鏡22之各自的行 程中心位置的差設為Δ8Τ12情形時,係以符合 AST1<L1 ... (7) 之方式’藉由透鏡支架26將物鏡21及DVD用物鏡22予以保 持為佳。 或是’同樣的,將DVD用物鏡22及CD用物鏡23之各自 的行程中心位置的差設為Δ8Τ2之情形時,係以符合 △ ST2<L2 ··· (8) 之方式,藉由透鏡支架26將DVD用物鏡22及CD用物鏡23 予以保持為佳。 I22547.doc -34- 200844986 或是,同樣的,將CD用物鏡23及BD用物鏡21之各自的 行程中心位置的差設為MT3之情形時,係以符合 △ ST3<L3 …(9) 之方式,藉由透鏡支架26將CD用物鏡23及BD用物鏡21予 以保持為佳。 如將⑺、(8)及(9)套用於圖6及圖7之例,則上述式(4)中 之L1与0.31之值係最小之值。因此,係以合乎式(7)為最
佳。 ”、 相對於CD用物鏡23之行程中心位置,BD用物鏡2 i、 DVD用物鏡22之行程中心位置即使譬如分別偏離〇ι贿程 度,但就與致動器8之性能、薄型化有關之效果而言,係 與AST為零之情形約略同等。亦即,BD、dvd之碟片之挽 曲的規格較CD為,卜面抖動量較小。面抖動之規格,在 BD方面為最大±〇·3 _ ’在DVD方面為最大士〇 4議,在 CD方面為最大±〇·5 _。亦即,相對於⑶用物鏡η之行程 中心位置’ BD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之該者即使偏離 (Mmm’卻仍在面抖動量最大之CD的行㈣圍之故。 圖8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型態㈣之光拾取裝置 之平面圖。圖9係此光拾取裝置1〇6之物鏡裝置之週邊之側 面圖。在此後之說明中’在與圖2及圖4等所示實施型態有 關之光拾取裝置6的構件、功能等方面,如為同樣者,則 將說明予以簡化或省略,僅以不同點為主作說明。 在此光拾取1置1G6之物鏡裝置35方面,DVD用物鏡32 及CD用物鏡33係作—體成型,而構成㈣耽^物鏡單元 122547.doc -35- 200844986 34(—體型物鏡)。此一情形,Dvd用及CD用物鏡32及33如 為樹脂亦可,如為玻璃亦可。此DVd/CD物鏡單元34與BD 用物鏡21為不同個體,此等物鏡係以一體式被保持於透鏡 支架36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縮短2個物鏡32及33之間 隔,故可使物鏡裝置35及光拾取裝置1〇6小型化。又,藉 由作一體成型,物鏡裝置35之製造時之該當此2個物鏡32 及33的安裝位置精度、傾斜精度,得以提昇。 φ 並不限於如此方式般將DVD用及CD用物鏡32及33作一 體成型之型態,如為BD用及CD用物鏡作一體成型且dvd 為獨立亦可。再者,如圖26(a)、26(b)所示般,如將BD 用、DVD用及CD用全部作一體成型亦可。根據如此之構 成,可縮短3個物鏡之間隔,故可使物鏡裝置”及光拾取 裝置106小型化。又,藉由作一體成型,物鏡裝置35之製 造時之該當此3個物鏡的安裝位置精度、傾斜精度,得以 更加提昇。 • 圖10係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另外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光拾 取裝置之平面圖。圖11(A)係圖1〇中之α·α線剖面圖;圖 11⑻係圖10中m線剖面圖。在此光拾取裝置206之物 鏡裝置40方面’在光碟i之半徑方向上’ BD用物鏡21與⑶ 用物鏡23係以並排之方式配置。又,cd用物鏡23與麵 用物鏡22係在光们之正切方向(接線方向)上,以並排之方 式配置:此等BD用、DVD用及CD用物鏡21、22及23係以 一體式藉由透鏡支架46所保持。 在此光拾取裝置206方面,相較於圖2所示型態,依據物 122547.doc -36- 200844986 鏡21、22及23之配置,譬如,1波長雷射二極體9〇、雷射 耦合器92之配置係呈相反。又,亦設置必要之聚光透鏡 41、反射鏡42等。 在本實施型態中,依據構成物鏡裝置4〇之各零件的構 成、配置等設計事項,或依據搭載此光拾取裝置2〇6之光 碟驅動裝置的各種設計事項,可如一此物鏡裝置4〇般進行 設計各物鏡21、22及23之配置。譬如,在圖1〇中,如BD 用物鏡21與〇!)用物鏡23之配置互為相反亦可,如CD用物 鏡23與DVD用物鏡22之配置互為相反亦可。或是,3〇用 物鏡21與0乂0用物鏡22之配置互為相反亦可。又,亦可將 各物鏡21、22及23以對半徑方向呈—行傾斜並排之方式配 置。 圖12係顯不與本發明之另外之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 裝置之側面圖;係顯示BD用物鏡配置於中央的物鏡裝置 之圖。在此例中,從接近未圖示之光源之側’ CD用物鏡 23、BD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係以並排成一行之方式 被保持於透鏡支架26。再者,此一情形,雖亦可如圖 示般,配置上昇棱鏡86及上昇反射鏡83,但在圖12中,僅 配置1個上昇稜鏡75亦可》在此上昇稜鏡乃與各物鏡21、 22及23之間,係配置著χ/4板76。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型態,而可有各種 變形。 圖2及圖4所示光學系30之光路係以第i、第2及第3之雷 射光之光路的一部分為共通之例作說明。然而,如以= 122547.doc -37- 200844986 卜第2及第3之雷射光之光路為各自獨立之方式而構成光 學糸3 0亦可。 圖4所示物鏡裝置2〇2DVD用物鏡22亦可作為hd dvd 物鏡使用。亦即,在光拾取裝置6中,以3個物鏡2 ^、 22及23,可對應4種格式之光碟。DVD與HD DVD係在物鏡 之认计上重要的NA與被覆層之厚度係約略相等。因此, 5如藉由使用波長選擇性之全像片,則可將DVD用物鏡22 φ 作為HD DVD用之物鏡予以兼用。 圖13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另外之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 裝置之立體圖。 在與本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裝置45方面,從接近雷射耦 合态92等光源之側,以依序配置DVD用物鏡22、用物 鏡23、BD用物鏡21之方式,藉由透鏡支架%將此等物鏡 21、22、23予以保持。在透鏡支架56之端部,係裝著用於 將透鏡支架作2軸或3軸驅動之線圈39。以下,有些情形係 • 將^5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jCD用物鏡23統稱為物 鏡21〜23 。 在此,針對包含BD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CD用物 鏡23、及透鏡支架56的機械性振動系進行探討。相較於其 他2個物鏡,CD用物鏡23係配置於如下位置··接近振動系 共振時之該當振動系的振動之腹部附近。在圖i 3之例中, CD用物鏡23係配置於透鏡支架56的中央附近。在本實施 型悲中,CD用物鏡23與DVD用物鏡22係顯示如圖8所示般 之作一體成型之例。然而,物鏡21〜23如分別為不同個體 122547.doc -38- 200844986 亦可,如圖 26(A)、26m、M - a 所不般,如物鏡21〜23之全部為 作一體成型之透鏡單元亦可。 …
圖14(A)係將振動系之聚焦方向(z轴方向)的共振進行模 擬之圖圖15(A)係將圖14(A)中之共振峰值按照物鏡 21〜23予⑽示之圖形。此一㈣’共振頻率(2次)係27 kHz。圖14(B)係將振動系之循執方向(χ軸方向)的共振進 打模擬之圖。8115(B)係將圖14(B)中之共振峰值按照物鏡 21〜23予以顯示之圖形。此-情形,共振頻率(2次)係22 kHz。從圖14(A)、(B)可知,以聚焦方向及循執方向,透 鏡支架的中央附近係成為共振之腹部。 9之鉍轉數,以最大5〇〇〇〜6〇〇〇 rpm程度進行使用者為多 (相當於換算成CD為24倍速程度、換算成〇¥])為8倍速^ 度換异成BD為5倍速程度)’然而,尤其,如該等般,在 藉由高速而進行記錄或再生時,由於須具備高精度伺服, 所以本實施型態係有效。 NA越大之物鏡越可將聚光光點縮得越小,光碟1之記錄 密度不斷變高,焦點深度反而變得越小。其結果為,記錄 密度越高之光碟1,在對焦伺服、循軌伺服方面越需要高 精度。因此,NA大之BD用物鏡21或DVD用物鏡22,為了 儘量減小振動系之影響’係配置於遠離共振的腹部之位 置;NA最小之CD用物鏡23係配置於接近共振的腹部之位 置。藉由此方式,可防止因物鏡21〜23所造成信號之記錄 或再生錯誤。在薄型之光碟機方面,係以換算成轉轴馬達 本實施型態之情形,如圖1 6所示般,物鏡裝置45係以如 122547.doc -39- 200844986 下方式配置於移動台4。當光拾取裝置156之非動作時,物 鏡裝置45係以CD用物鏡23位於中心線E通過的位置之方式 進行配置,而中心線E係通過當光碟1被保持於碟片夾緊器 3(參考圖1)時之光碟1的中心者。或是,圖17所示般,當光 拾取裝置256之非動作時,物鏡裝置45以cd用物鏡23位於 偏離中心線E之位置之方式進行配置亦可。 根據透鏡支架56之形狀、線圈39之配置等而定,共振之 腹部的位置並不一定必須為透鏡支架56之中央附近。譬 如 ^按知、圖4或圖12所示之順序而配置著各物鏡21〜2 3之 十月形日守,CD用物鏡23亦有可能配置於最接近該振動系之 共振的腹部之位置。本實施型態之旨趣係在於,將CD用 物鏡23配置於該振動系之共振的腹部之部分。如在物鏡裝 置之製造時,刻意將振動系之共振的腹部之位置進行設定 亦可。 又,在圖13所示物鏡裝置45方面,在透鏡支架%之上面 係叹置著保痩器37。此保護器37具有防止光碟〗與3個物鏡 21〜23(尤其,物鏡21〜23之上端面)中至少i個接觸之功 恥亦即’保護器之上端面的高度係設定得比物鏡21〜23 之上端面21b、22b、23b之高度更高。 保農杰37係在正切方向(γ軸方向)設置2個,但如為1個 亦可。無論何種配置均可。保護器37之材質係樹脂、橡 膠、金屬等,但如為其他材料亦可。 圖18係顯不具備與其他實施型態有目之保護器的物鏡裝 的立體圖。與本實施型態有關之保護器38係設於在光碟 122547.doc 200844986 L之仏向上之外周側,但並未設置於内周侧。亦即,保護 為38係没置於:在該徑向透鏡支架66之上面的從約略中央 位置往外周側。藉由此方式,可防止保護器38與形成於 CD的内周部之環狀之肋(未圖示)接觸。再者,此肋之高度 在規格上係設為最大0.4 mm。 又 在圖18中,保護器38係設置於:該徑向透鏡支架66之上 面的k約略中央位置往外周側,但如保護器38與CD之内 _ 周部的裱狀之肋不接觸,則設置於透鏡支架66之任何位置 均可。 再者,圖13所示物鏡裝置45之構想,亦可應用於圖8或 圖1〇所不物鏡裝置35、40,如應用以下所說明的與其他實 施型態有關之物鏡裝置亦可。 接著,針對BD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CD用物鏡23 之相對性咼度之配置的其他實施型態作說明。圖丨9係顯示 物鏡21〜23之必要最小行程(必要最小聚焦行程)及WDi ❿ 圖再者’在圖19中’針對各尺寸(單位為[mm])係將物鏡 2 1〜23之大小作縮小顯示。 λ 在本實施型態中’在CD用物鏡23之必要最小行程之範 圍内,係包含BD用物鏡21、DVD用物鏡22之各自之必要 最小行程範圍。設定各物鏡21〜23之WD。必要最小行程係 指’相當於光碟1之容許面抖動量(規格值)的距離。譬如, CD用物鏡23之必要最小行程係CD之容許面抖動量土0.5 mm(最大〇·ΐ mm)。DVD用物鏡22之必要最小行程係DVD 之容許面抖動量土0·4 mm(最大〇·8 mm)。BD用物鏡21之必 122547.doc -41 · 200844986 要最小行程係BD之容許面抖動量土0 ·3 mm(最大0 ·6 mm)。 亦即,本實施型態之旨趣係在於,以如下方式,透鏡支架 56將各物鏡21〜23予以保持:在具有最長必要最小行程之 CD的容許面抖動量土 0.5 mm之範圍内,包含DVD用及BD用 物鏡22及21之各自之必要最小行程範圍。如根據如此之構 成,則在物鏡裝置之製造時,在土0.5 mm之範圍内實現薄 型化的同時,可將DVD用及BD用物鏡22及21之各自的高 度之配置作自由設定。 在本實施型態中,物鏡21〜23之WD係分別為0.2 mm、 0·4 mm、0_4 mm 〇 圖20係顯示先前之CD與DVD之互換物鏡之WD之圖。從 此圖可知,由於是互換物鏡7 9,所以物鏡之必要最小行程 非變大不可,又,相應於此,WD亦變大。CD之情形, WD為0.7 mm、DVD的情形,WD為0.33 mm。如針對上述 專利文獻1所作的說明般,由在2個WD之間有差(AWD), 因此,在兩方之碟片200、300之情形,互換物鏡79之中立 位置係不相同。因此,必須確保相應於此的空間才行,故 應確保之對物裝置之可動範圍係變大。 圖21係顯示如圖8、圖9所示之CD用物鏡及DVD用物鏡 作一體成型之物鏡裝置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在作一體成 型之DVD/CD物鏡單元134方面,CD用物鏡23之上端面23b 及DVD用物鏡22之上端面22b係設定為相同高度。又,如 BD用物鏡21之上端面21b亦設定為與DVD/CD物鏡單元134 之上端面23b、22b為相同高度,則使製造變得容易,同時 122547.doc -42· 200844986 上述保護器37或38亦變得容易配置,且亦可將各自之對光 碟1衝突的可能性減至最小。 又,DVD/CD物鏡單元134之WD係設定為0.2〜0.5 mm。 在圖21所示之例中,其WD係設為0.4 mm。 針對上述下限值0.2 mm作說明。CD之情形,在CD之外 周部設有最大0 · 1 mm之環狀之肋。又,由於被覆層之厚度 • 為1·2±0·1 mm,所以就被覆層最厚之CD而言,係預想為使 用具有1.3 mm之被覆層厚度CD。因此,物鏡係以相當於 1 .2 mm與1.3 mm之差(0· 1 mm)之空氣換算分的距離 0.06〇0·1/1·6),對1.3 mm之碟片接近碟片。因此,即使 僅在與外周部之肋作衝突迴避的條件下,亦需要最低限 0· 1 + 0,06 = 0· 16 mm之WD。再者,譬如當考慮將CD(或 DVD)以吸附機構吸附時之該碟片的傾斜、或藉由透鏡支 架66所保持之DVD/CD物鏡單元134的傾斜等時,則成為 0.16 mm+(0.02〜0.04 mm)=0.2 mm 〇 φ 針對上述上限值0.5 mm作說明。CD與DVD之各被覆層 厚度之差為1.2-0.6 = 0.6 mm。如將之作空氣換算,則成為 Ο .36(与0.6/1.6)。在下限值0.2 mm加上0·36,並捨棄端數則 得到0.5 mm。 • 如此方式般設定DVD/CD物鏡單元134的WD之情形時, 在BD用物鏡21之WD方面,考慮BD用物鏡21及CD用物鏡 2 3之各自的必要最小行程(單側)的差異0·2 mm,在如圖21 所示之例中,相對於DVD/CD物鏡單元134的WD為0.4 mm,BD用物鏡21的WD則設為0.2 mm。 122547.doc -43- 200844986 圖22係顯示譬如裝著上述DVD/CD物鏡單元134及BD用 物鏡21之透鏡支架的立體圖。DVD/CD物鏡單元134係裝著 於凹部57,BD用物鏡21係裝著於凹部58。 譬如,在物鏡裝置45之製造時,首先,將DVD/CD物鏡 單元134嵌入凹部57。以此時之DVD/CD物鏡單元134的徑 向及正切方向的歪斜值作為基準。作業者係以使BD用物 鏡21之正切方向的歪斜值一致於DVD/CD物鏡單元134之基 準的歪斜值之方式,進行調整BD用物鏡21之正切方向的 歪斜值。在BD用物鏡21之徑向方面,即使不作調整,亦 可在藉由2軸或3軸致動器進行記錄或再生時作調整。 圖23係顯示此歪斜調整時的狀態。圖24係歪斜調整時之 ΒΌ用物鏡21的剖面圖。譬如,藉由進行調整具有2支按壓 銷72及73的調整具之1支銷72之高度,而進行歪斜調整。 如此方式般’ DVD/CD物鏡單元134由於尺寸較大,因 此,從DVD/CD物鏡單元134作歪斜調整,來調整BD用物 鏡21之歪斜,可使歪斜調整變得比較容易。 如與上述各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21〜23中之至少1個具有 自動孔徑部亦可。藉由此方式,相較於如先前般在透鏡支 架設有孔徑之情形,則無須具有高定位精度。 尤其,如DVD/CD物鏡單元34、134具有自動孔徑部亦 可。圖25係顯示具有自動孔徑部122a、123 a之DVD/CD物 鏡單元之圖。在圖25之例中,亦如日本特開2000-30278所 記載般,DVD/CD物鏡單元234因具有以特定之函數所顯示 之曲面,而形成環狀之自動孔徑部122a、123a。 122547.doc •44- 200844986 就典型而言,從CD用物鏡123(或DVD用物鏡122)之半徑 方向(Y軸方向)射入特定之半徑以内的雷射光,係收束於 CD 300(或DVD 200)之訊洞(收束光α)。射入比上述特定之 半徑外側的自動孔徑部123a(或122a)的雷射光,係平行光 β、散射光或即使為收束光,亦作為無助於記錄/再生處理 之光而射出。亦即,即使非如先前之物鏡般具有其他個體 之孔徑,DVD/CD物鏡單元234亦具有孔徑之功能。藉由此 方式,可實現物鏡裝置之小型化或薄型化。 當先前般之孔徑(用於CD用及DVD用物鏡單元23及22之 孔任)刀別没於透鏡支架的情形,使各孔徑之中心與CD用 及DVD用物鏡單元23及22之各自的中心(光軸之位置)一 致’係困難之事。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型態中,DVD/CD 物鏡單元234之CD用及DVD用物鏡123、122,係分別具有 自動孔徑部123a、122a,因此並無上述之問題。 再者,自動孔徑部122a、123a並不限於以曲面之函數所 定義之情形者。如設定為雷射光作為平行光而射出或散射 等’則為何種型態均無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與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有關之光碟驅動裝置之概 略立體圖。 圖2係顯示搭載於圖丨之光碟驅動裝置之光拾取裝置的模 式化平面圖。 圖3係顯示圖1所示光碟驅動裝置之構成的區塊圖。 圖4係圖3所示光拾取裴置之光學系所包含之物鏡裝置的 122547.doc -45- 200844986 侧面圖。 圖5係顯示雷射耦合器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與本實施型態有關之CD用、DVD用、Βϋ用物 鏡之各自之φ(有效徑)、f(焦距)、ΝΑ之表。 圖7係顯示CD、DVD&BD之各被覆層的厚度之表。 圖8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光拾取裝置 之平面圖。 圖9係圖8所示光拾取裝置之物鏡裝置之週邊的侧面圖。 圖1〇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另外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光拾取 裝置之平面圖。 圖11(A)係圖10中之Α·Α線剖面圖;(B)係b-B線剖面圖。 圖12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另外之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 裝置之侧面圖,且係顯示BD用物鏡配置於中央之物鏡裝 置之圖。 圖13係顯示與本發明之另外之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物鏡 裝置之立體圖。 圖14(A)係將振動系之聚焦方向的共振進行模擬之圖。 (B)係將振動系之循轨方向之共振進行模擬之圖。 圖15(A)係將圖14(A)中之共振峰值按照各物鏡顯示之圖 形。(B)係將圖14(B)中之共振峰值按照各物鏡顯示之圖 圖16係顯示圖13所示物鏡裝置之初期位置之例的模式 圖。 圖17係顯示圖13所示物鏡裝置之初期位置之其他例的模 122547.doc -46- 200844986 式圖。 圖1 8係顯示具備與其他實施型態有關之保護器的物鏡裝 置的立體圖。 圖19係顯示各物鏡之必要最小行程及WD之圖。 圖20係顯示先前之CD與DVD之互換物鏡之WD之圖。 圖21係顯示如圖8、圖9所示之CD用物鏡及DVD用物鏡 作一體成型之物鏡裝置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22係顯示裝著DVD/CD物鏡單元及BD用物鏡之透鏡支 架的立體圖。 圖23係顯示圖22所示BD用物鏡的歪斜調整之狀態之 圖0 圖24係該歪斜調整時之BD用物鏡的剖面圖。 圖25係顯示具有自動孔徑部之DVD/CD物鏡單元之圖。
圖26(A)係顯示3個物鏡作 (B)係其侧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fl f2 f3
Ata、Atb、Ate LI、L2、L3 1 6、 106 ' 206 、 156 、 256 一體成型之物鏡的立體圖。 弟1聚焦距離 第2聚焦距離 第3聚焦距離 被覆層厚度之差 光路長度 光碟(100… BD、200… DVD、300 …CD) 光拾取裝置 122547.doc -47- 200844986 8 致動器 21 BD用物鏡 21a 第1透鏡主點 22 ' 32 DVD用物鏡 22a 第2透鏡主點 23、33 CD用物鏡 23a 第3透鏡主點 35 、 40 、 45 物鏡裝置 26 、 36 、 46 、 56 、 66 透鏡支架 34 、 134 、 234 DVD/CD物鏡單元 50 光碟驅動裝置 100a、200a ' 300a 被覆層 122547.doc 48-

Claims (1)

  1. 20084498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物鏡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1物鏡,其係可聚光於碟片狀之第1光記錄媒體且具 有第1數值孔徑,該碟片狀之第〗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第 1厚度所形成之第1被覆層者; 第物鏡,其係可聚光於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且具 有比則述第1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徑,該碟片狀之第 2光δ己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丨厚度厚之第2厚度所形 成之第2被覆層者; 第3物鏡’其係可聚光於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且具 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之第3數值孔徑,該碟片、狀之第 3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2厚度厚之第3厚度所形 成之弟3被覆層者;及 透鏡支* ’其係一體保持前述第i、帛2及第3物鏡
    2·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前述第1物鏡具有第丨焦距及第丨透鏡主點 刖述第2物鏡具有第2焦距及第2透鏡主點 前述第3物鏡具有第3焦距及第3透鏡主點 前述透鏡支架係 物鏡之前述第!透鏡主點於聚隹方之第1 延覌王2於私焦方向離開如下距 置配置W述第2透鏡主點,上述距離係相當於 (Α)及前述第2厚度與前述第】厚度之差所相當之空氣:: I22547.doc 200844986 光路長度即第1空赢中々 兮坌飞隹 '、換^之被覆厚度差(D)的差(A-D), 該『焦距差係前述第2焦距與前述第i焦距之差; ^下方式保持前述第3物鏡:在從前述第i透鏡主 二^述聚焦方向離開如下距離之位置配置前述第靖 :迷:二述距離係相當於第2焦距差(C)及前述 t t 之差所相當之空氣中之光路長度即第之空
    3. 之被覆厚度差(F)的差(C_F),該第2焦距差(c)係 月J述弟3焦距與珂述第丨焦距之差。 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構:述第^第2及第3物鏡中之至少玲係由-體成型所 4·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别述第1數值孔徑係08〜0.9 ; 前述第2數值孔徑係〇6〜〇.7 ; 别述第3數值孔徑係〇,45〜〇 55。 5.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前述第3物鏡係 相較於前述第i物鏡及前述第2物鏡,配置於機械性振 動糸統共振時之接近該振動系統振動的腹部之位置,該 機械性振動系統係包含前述第丨物鏡、第2物鏡、第3物 鏡及前述透鏡支架者。 6.如請求項5之物鏡裝置,其中 刚述第3物鏡係配置於前述第丨物鏡及前述第2物鏡之 122547.doc 200844986 7·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雨述透鏡支架係以在前述第3物鏡之必要最小行程範 圍内包含W述第2物鏡之必要最小行程範圍及前述第j物 鏡之必要最小行程範圍之方式,保持前述第1、第2及第 3物鏡。 8·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刖述第2物鏡及前述第3物鏡之工作距離係〜
    9·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更包含·· 保護器,其係設於前述透鏡支架,用於防止前述第 1、第2或第3光記錄媒體與前述第工、第2及第3物鏡 少1個接觸者。 10·如請求項9之物鏡裝置,其中 前述保護器係設於前述透鏡支架之前述第丨、第# 3光記錄媒體之徑向的外周側。 或第 1 i ·如滑衣項1之物 (self aperture)部 刖述第1、第2及第3物鏡中之至少丨個具有自 12·如請求項1之物鏡裝置,其中 刚述第1、第2及第3物鏡中之至少2個係一體成 體型物鏡; ( 前述一體型物鏡具有自動孔徑部。 13·如請求項3之物鏡裝置,其中 刖述第1、第2及第3物鏡係由一體成型所構成。 122547.doc 200844986 14· 一種光拾取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具有比前 前述第2波 光原其係射出具有第1波長之第1雷射光 述第1波長長之第2波長的第2雷射光及具有比 長長之第3波長的第3雷射光者; 第1物鏡,其係可將前述第i雷射光聚光於碟片狀之第 1光圯錄媒體且具有第i數值孔徑,該碟片狀之第光1記 錄媒體係具有以第1厚度所形成之第1被覆層者; °
    第2物鏡,其係可將前述第2雷射光聚光於碟片狀之第 2光記錄媒體且具有比前述第i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 徑,該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1厚度 厚之第2厚度所形成之第2被覆層者; 第3物鏡,其係可將前述第3雷射光聚光於碟片狀之第 3光記錄媒體且具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之第3數值孔 位 °亥碟片狀之弟3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2厚产 厚之第3厚度所形成之第3被覆層者; 透鏡支架,其係一體保持前述第1、第2及第3物鏡 者;及 致動裔’其係驅動前述透鏡支架者。 1 5 ·如請求項14之光拾取裝置,其中 於設定聚焦方向上之前述第i及第2物鏡之行程的中心 位置之差為AST1、與前述第1及第2厚度之差相當的空氣 中光路長度為L1時,則藉由前述致動器之前述透鏡支架 係以滿足: ASTKLl 122547.doc 200844986 之方式保持第1及第2物鏡。 16·如請求項14之光拾取裝置,其中 於設定聚焦方向上之前述第2及第3物鏡之行程的中心 位置之差為AST2、與前述第2及第3厚度之差相當的空氣 中光路長度為L2時,則藉由前述致動器之前述透鏡支架 係以滿足: ^ AST2<L2 _ 之方式保持第2及第3物鏡。 17·如請求項14之光拾取裝置,其中 於β又疋k焦方向上之前述第3及第1物鏡之行程的中心 位置之差為AST3、與前述第3及第i厚度之差相當的空氣 中光路長度為L3時,則藉由前述致動器之前述透鏡支架 係以滿足: AST3<L3 之方式保持第3及第i物鏡。 _ I8·如請求項14之光拾取裝置,其中更包含: 鏡子,其係以板狀或三角柱狀形成,配置成面對前述 第1物鏡,以使由前述光源所射出之前述第1雷射光射入 i述第1物鏡之方式,使前述第i雷射光反射。 19·如請求項18之光拾取裝置,其中更包含: 第1分光鏡,其係配置成面對前述第2物鏡,使前述第 1雷射光及第2雷射光中之前述第丨雷射光穿透,並使前 述第2雷射光以射入前述第2物鏡之方式反射者;及 第2分光鏡,其係配置成面對前述第3物鏡,使前述第 122547.doc 200844986 1第2、及第3雷射光中之前第 疋弟1及弟2雷射光穿透,並 使前述第3雷射光以射入前述第3物鏡之方式反射者。 20·如請求項19之光拾取襞置,甘+ & a χ 且 具中更包含: 光鏡及前述第2分光鏡 稜鏡,其係包含前述第i分 者;及 波長板,其係設於前述稜鏡,變更前述第i、第2及第 3雷射光之偏光狀態者。
    21· —種光碟驅動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旋轉驅動機構,其係旋轉驅動碟片狀之第!光記錄媒 體: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或碟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 體,該碟片狀之第1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厚度所形成 2第1被覆層者’該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 前述第^厚度厚之第2厚度所形成之第2被覆層者,該碟 片狀之第3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比前述第2厚度厚之第3 厚度所形成之第3被覆層者; 第1物鏡,其係可聚光於前述光記錄媒體且具有第工 值孔徑者; 第2物鏡,其係可聚光於前述第2光記錄媒體且具有比 ‘述第1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徑者; 第3物鏡,其係可聚光於前述第3光記錄媒體且具有比 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之第3數值孔徑者,· 透鏡支架’其係一體保持前述第1、第2及第3物 者; 、見 致動器,其係驅動前述透鏡支架者;及 122547.doc 200844986 記錄/再生處理部,其係使用前述第丨、第2或第3物 鏡,對由前述旋轉驅動機構所旋轉驅動之前述第丨、_ 步、弟2 或第3光記錄媒體記錄信號或再生已記錄之信號者。 22· —種物鏡之驅動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如下步驟: 耩由具有第1數值孔桎之第1物鏡聚光於碟片狀的第1 光記錄媒體,該碟片狀的第丨光記錄媒體係具有以第丨厚 度所形成之第1被覆層者; 子
    藉由具有比前述第i數值孔徑小之第2數值孔徑的第2 物鏡聚光於碟片狀之第2光記錄媒體,該碟片狀的第2光 記錄媒體係具有以4# , _ # @ μ 厚之第2厚度所形成之 弟2被覆層者; 藉由具有比前述第2數值孔徑小 物鏡聚光於碟片狀…丄 之弟3數值孔徑的第3 記錄媒體係呈有以μ '錄媒體,該碟片狀之第3光 第3被覆層者及比前述第2厚度厚之第3厚度所形成之
    為了信號之記錄 架係一體保持前迷 或再生,而驅動透鏡支架 第1、第2及第3物鏡者。 該透鏡支 122547.doc
TW096138059A 2007-05-08 2007-10-11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disk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objective lens TW20084498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3081A JP2007328902A (ja) 2006-05-09 2007-05-08 対物レンズ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4986A true TW200844986A (en) 2008-11-16

Family

ID=3996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8059A TW200844986A (en) 2007-05-08 2007-10-11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disk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objective len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89621B2 (zh)
KR (1) KR20080099114A (zh)
CN (1) CN101303866B (zh)
TW (1) TW2008449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7499B2 (ja) * 2006-08-02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面発光型半導体レーザ
KR101439204B1 (ko) * 2007-11-08 2014-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JP2010192035A (ja) * 2009-02-18 2010-09-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対物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024094B1 (ko) * 2009-05-18 2011-03-22 (주)옵티스 블루레이용 광픽업장치
NL2005951A (en) * 2010-02-02 2011-08-03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a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306261B2 (ja) * 2010-02-26 2013-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1275307B1 (ko) 2010-09-30 2013-06-14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픽업 장치
KR101444279B1 (ko) * 2012-07-03 2014-11-03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픽업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9355666B1 (en) * 2013-09-30 2016-05-3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measuring stroke difference between heads by detecting a difference between ramp contact
US10247952B2 (en) * 2015-03-04 2019-04-02 Coherent Lasersystems Gmbh & Co. Kg Polarization-controlled laser line-projector
CN113131330B (zh) * 2021-03-31 2022-10-21 杭州耀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发光功率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及其准直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1574B2 (ja) * 1996-01-19 1999-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JPH09204676A (ja) * 1996-01-24 1997-08-0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438482B2 (ja) 1996-02-20 2003-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発光素子とこれを用いた光学ピックアップ
KR100209917B1 (ko) * 1997-02-27 1999-07-15 윤종용 액츄에이터 분리형 광픽업
CN1061767C (zh) * 1997-03-21 2001-02-07 清华大学 数字多用途盘、视频数字光盘兼容双镜头光学头
JP2000030278A (ja) * 1998-07-09 2000-01-28 Sony Corp 光学レンズとこれを使用した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547000B2 (ja) * 2000-05-30 2004-07-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458086B2 (en) * 2001-12-01 2008-1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ctuator used with an optical pickup
KR100911141B1 (ko) * 2002-09-03 2009-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틸트에 따른 파면수차 보정 기능을 갖는 렌즈 및 광픽업
JP4023365B2 (ja) 2003-04-14 2007-1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光学ヘッド、トラック誤差信号検出方法
US7301864B2 (en) * 2003-07-07 2007-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JP2005100513A (ja) 2003-09-24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93770A (ja) 2004-04-02 2005-10-2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5302163A (ja) 2004-04-13 2005-10-27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KR20060003176A (ko) * 2004-07-05 2006-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 기록 및/또는 재생기기
JP4412085B2 (ja) * 2004-07-09 2010-0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US7352517B2 (en) * 2005-05-09 2008-04-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2007018632A (ja) * 2005-07-08 2007-01-25 Sharp Corp 対物レンズ保持装置およびその利用
US20070047424A1 (en) * 2005-08-29 2007-03-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bjective lens uni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4753769B2 (ja) * 2006-04-04 2011-08-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保持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TWI352349B (en) * 2006-05-09 2011-11-11 Sony Corp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79060A1 (en) 2008-11-13
CN101303866A (zh) 2008-11-12
KR20080099114A (ko) 2008-11-12
US7889621B2 (en) 2011-02-15
CN101303866B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4986A (en)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device, optical disk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objective lens
JP2004295983A (ja) 光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
JPWO2008081859A1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ディスク装置、複合カップリングレンズ、複合プリズム、及び光情報機器
US7283448B2 (en) Integrated optical picku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optical pickup
US20090252023A1 (en) Integrated optical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the integrated optical system
JP2005032286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352349B (en)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2007328902A (ja) 対物レンズ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の駆動方法
JP200117611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519685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80181089A1 (en) Optical pickup
JP4130432B2 (ja) 集積型の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805966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07322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338072A (ja) 光ヘッド、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100513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24733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274877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358643B2 (ja) 光学ヘッド
JP200204236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10281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065936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717279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021862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17673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