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0897A -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0897A
TW200840897A TW096143180A TW96143180A TW200840897A TW 200840897 A TW200840897 A TW 200840897A TW 096143180 A TW096143180 A TW 096143180A TW 96143180 A TW96143180 A TW 96143180A TW 200840897 A TW200840897 A TW 2008408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presser
presser foot
needle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3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ru Seiriki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Publication of TW200840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08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05B29/08Presser feet comprising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05B35/04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with movable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20084089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縫紉機之壓布件,其可用來進行重 b兩塊布料之端緣並將之縫合在一起的車縫。 【先前技術】 車縫為縫合三角褲(Brief)、短褲(Shorts)之褲襠到裤 腳部位所採用之缝製方式,其使用具有小半徑之圓筒狀車 的縫、、刃機來進行。此縫紉機包括圓筒狀車台之先端部上 面所設置之針板(stitch Plate)及位於此針板上方且可藉 由手動或自動方式升降之壓布件(Presser F〇〇t)。前述之 車縫在進行時採料步驟為,從兩者之端緣跨過既定寬度 在上下方向重合兩塊布料,將其送入夾在下降之壓布件和 針板之間的下針位置,藉由在該下針位置下降之縫針相互 連接縫合。 為了藉由此種車縫得到良好品質的縫製品,使送入下 J1::布料的重合寬度保持在與缝紉機之縫紉寬度相當 寬度是很重要的。布料的重 两女从 更。見度一般來說,是在 之前位置由作業員的手動作業來調整,不過,會有 而要沽練此調整動作的問題產生。 τ為了消除此問題,實公昭59、34457號公報(Exafflined apanese Utility Model Publicati m 口n 福干插今 a 壯 tlon N〇_ 59-34457(1 984)) 揭不一種包括特殊塵布件且不需要作業員調整重人寬产的 縫紉機。此㈣機_布件包 - 欲車縫之布料之端緣
2098-9256-PF 200840897 的切割刀(knife)及導引修整後之布料且使其在上下方向 重合的導引元件。 第1圖為裝置了具有切割刀及導引元件之習知壓布件 的縫紉機在下針位置附近的立體圖。如圖所示,壓布件j 包括推壓本體11和2個壓腳12,13。推壓本體11安裝於受到 縫匆機懸臂2之先端支持的推壓棒1〇之下端,2個壓腳12, 13以相互平行且向前方延伸之狀態設置於推壓本體^之前 φ 部之左右兩側。壓布件1隨著推壓棒1 0向下移動而下降,受 到縫紉機車台3上之針板4推壓。 左右之壓腳12,13形成開口於前端的導引通道15。在 此導引通道15之中段,配置有固定於壓腳丨2的固定切割刀 (Fixed knife)16和可在左右方向移動且安裝於壓腳13的 可動切剎刀(Movable knife)17。在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 割刀17之後方位置,設置有上導引裝置(Upper guide)18, 其橫跨於左右壓腳12,13的上面之間,在此上導引裝置18 _ 的下方位置,設置有下導引裝置(1龍61^1^(1〇19,其沿著 壓腳12之下面延伸至導引通道15内(參照第2β圖及第% 圖)。 車縫後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如第1圖所示,在各 自之端緣相互重合的狀態下,於導引通道15内上升,兩者 以夾在左右壓腳12, 13和針板4之間的方式得到固定。在此 狀態下,除了朝向第i圖中以反白箭頭表示之方向推送之 外,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被送入推壓本體丨丨之下部, 藉由下降於推壓本體n之約略中央部位之下針位置14的縫
2098-9256-PF 6 200840897 * 針5,5…來縫合。 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之端緣藉由導引通道15之中 段之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之作用得到修整,修整 後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之端緣藉由上導引裝置财 下導引裝置19之作用上下重人,廿姑、、,λ 尸川工广里。,並被达入下針位置14。 第2Α圖至第2Ε圖為壓布件之動作說明圖,其在盘下層 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之推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約略表示出^
Φ 布件1之剖面。第2A圖表示壓布件1之前端部位附近,第2B 圖表不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丨7之修整位置之剖面, 第2C圖及第2D圖表示修整位置和下針位置14之間的剖面, 第2E圖表示下針位置14的剖面。 如第2C圖及第2D圖所示,上導引裝置18具有彎曲至壓 腳12那侧較高而壓腳13那侧較低之拱形物的下面,其設置 方式為,朝向後方增厚且從下針位置14之前方位置延伸至 推壓本體11之下面。下導引裝置19為固定於壓腳12之下面 _ 的平板,如第2B圖及第2C圖所示,從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 切割刀17之配置位置之正後方延伸至導引通道15内,包括 朝向後方增加延伸長度的導引邊緣。 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如第2A圖所示,從各自之端 緣重合適當之寬度,此重合部位在於針板4上上升的狀態下 被導入導引通道15。為了使此導入容易進行,有時會如第 2 A圖中之二點鏈線所示,使用輔助板p,其立在針板4的上 面,使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之重合部分保持在上升狀 態。 2098-9256-PF 7 200840897 以此種方式導入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κυ如第⑼圖 所不’到達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之配置位置,各 自之端緣經過修整,被送至後方。在此推送期間,左側壓 腳12所夾持之下層布料KL如第2C圖及第2D圖所示,從左側 叉到突出至導引通道丨5内之下導引裝置丨9之導引邊緣推 壓,倒至針板4之上。右側壓腳丨3所夾持之上層布料κυ受到 彎曲至拱形物之上導引裝置18引導,倒至位於下部之下導 引裝置19之上,在到達此下導引裝置19之後端後,重合至 針板4上之下層布料KL之上部。重合之後的下層布料KL及上 層布料KU如第2E圖所示,被送入下針位置14,由下降至下 針位置14的缝針5,5…縫合。 如此’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可藉由固定切割刀16 及可動切割刀17之動作來修整端緣,藉由上導引裝置18和 下V引裝置19之作用而得到重合,並被送入下針位置14, 實現重合寬度約略固定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的車 縫此日才’作業員只需適當重合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κυ 之端緣附近,在於針板4上上升的狀態下將其送入壓布件 1 ’不需要熟練的技術。 為了良好地進行如上所述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κυ 之車縫,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 7修整出端緣之下層 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必須在到達設置於推壓本體之下針 位置14之前的期間確實重合。 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藉由設置於固定切割刀16及 可動切割刀17之後側的上導引裝置is及下導引裝置丨9之前 2098-9256-PF 8 200840897 述作用來重合。不過,在縫製較薄之上層布料0尤其是薄 而柔軟之上層布料κυ時,上導引裝置18所導引之上層布料 〇之端緣如第2C圖及第2D圖之虛線所示,在上導引裝置18 和下導引裝置19之間的空間内折曲,在此狀態下恐怕會被 送入下針位置14。在此情況下,如第3圖所示,以正面布料 (上層布料KU)之端緣之一部分被摺起的狀態和背面布料 (下層布料KL)縫在一起,殘留凹折部a之不良缝製品將會產 生。 _ 此問題可藉由增大上導引裝置18之厚度並將和下導引 裝置19之間的空間變窄來消除,不過,在此情況下,當使 用較厚之上層布料KU時,上層布料〇通過上導引裝置18和 下導引裝置19之間的狹窄空間會受到阻礙,恐怕對縫製造 成障礙。 又’藉由上導引裝置18之作用而倒在下導引裝置ig上 的上層布料KU如前所述,在超過下導引裝置19之後端的位 _ 置和下層布料KL重合,所以,在重合後之上層布料〇和下 層布料KL之間可能會產生相當於下導引裝置19之厚度的鬆 弛。當在此種鬆弛產生的狀態下被送入下針位置丨4進行車 缝時’尤其是當使用薄而柔軟之上層布料KU時,如第4圖所 示,和下層布料KL重合之上層布料KU之表面產生上述鬆他 所引起的皺摺B,於是有產生不良缝製品的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是鑑於此種情況而產生的發明,目的在提供 2098-9256-PF 9 200840897 種縫鲂機之壓布件, 縫之布料之種類的情 所修整之布料的重合 製不良的情況。 其可藉由增加簡單元件,在不分被車 兄下,確實進行端緣切割用之切割刀 ,得以有效防止因重合不佳而導致縫 =之第1發明之縫匆機之屢布件 位置之左右兩側且以約 γ卜針 腳和在此2個壓脚^ Μ 千仃之狀態延伸至前方的壓 在此2㈣腳之間所形成之導引通道 的切割刀,苴貼人卜冲9 y 又上所配置 斧布料及下V: 屡腳分別和針板之間所夾持之上 層布科及下層布料之各自 之壯能脸甘f M便具在上述針板上站立 之狀I、將其導入上述導 緣,將其上下重合 、错由上述切割刀修整端 口 再廷入上述下針位置,苴特微名於· 包括板狀彈簧,於上沭士 /、、支在於· 、 刀°彳刀之後上方位置朝向卖拄I»、十、 上層布料之壓腳延伸訊罢 寺上述 刀… 置於上述導引通道内且和上述切割 刀所切割之上層布料作彈性連接。 位置:=之第2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包括2個位於下針 之左右兩側且以約略相互平行之狀態延伸至前方的麼 此2㈣腳之間所形成之導引通道之中段上所 二=:合上述2㈣腳分別和針板之間所夾持之上 增▼料及下層布料之久ό 自糕^,以使其在上述針板上站立 之狀態將其導入上述導引 — 、 ^引通道,猎由上述切割刀修整端 緣將其上下重合,再误人μ、+、丁 ^ _ 一 ^入上述下針位置,其特徵在於·· 匕括銜接元件,安梦於七 裝於夾持上述上層布料之壓腳上且於上 逃切制刀之後方位署夕μ、+ # 上述V引通道内側沿著上述針板伸 出與上述上層布料銜接。
2098-9256-PF 10 200840897
本發明之第3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包括2個位於下針 位置之左右兩側且以約略相互平行之狀態延伸至前方的壓 腳和在此2個壓腳之間所形成之導引通道之中段上所配置 的切割刀,其貼合上述2個壓腳分別和針板之間所夹持之上 層布料及下層布料之各自端部,以使其在上述針板上站立 之狀態將丨導入上述導引通道’ #由上述切割刀修整端 緣,將其上下重合,再送人上述下針位置,其特徵在於: 包括板狀彈簧,於上述切割刀之後上方位置朝向夾持上述 上層布料之壓腳延伸設置於上述導引通道内且和上述切割 刀所切割之上層布料作彈性連接;及銜接元件,安裝於夾 持上述上層布料之壓腳上且於上述切割刀之後方位置之上 述導引通道内側沿著上述針板伸出與上述上層布料銜接。 本發明之第4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特徵為,第丨或3 發明中之板狀彈簣安裝於夹持上述下層布料之壓腳上。 本發明之第5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特徵為,第4發 明中之板狀彈簧具有夹持下層布料之壓腳那側較高而夾持 上層布料之壓腳那側較低的左右高度分佈以及前部較高、 後部較低之前後高度分佈,並具有向上呈凸狀之彎曲形狀。 本發明之第6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特徵為,第2或3 發明中之銜接元件藉由左右方向之位置調整,以可變更延 伸至上述導引通道内之延伸量的方式來安裝。 本發明之第7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特徵為,第6發 明中之銜接元件藉由可由上述壓腳上方操作的止動螺絲來 安裝。 2098-9256-PF 11 200840897 本發明之第8至第1 〇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特徵 為,第2或3發明中之銜接元件、第6發明中之銜接元件或第 7發明中之銜接元件,為可進行上述導引通道之寬度方向之 彈性變位的構造。 些發明之目的和新特徵若參照附加圖面閱讀下述之 詳細說明’可得到更完整的瞭解。 【實施方式】 以下將根據表示最佳實施型態之圖面來詳述本發明。 第5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分解立體圖。 本發明之壓布件1包括在約略中央部位設置下針位置 14的推壓本體11和設置於此推壓本體丨丨之前部且以相互平 行之狀態延伸至前方的2個壓腳12,13。推壓本體11具有在 後部上升的支持腳11 a,將在此支持腳丨丨a上端具有開口之 插入孔11 b插入固定於第5圖之二點鏈線所示之推壓棒丨〇下 端,藉此,和習知壓布件1相同,如第1圖所示,受到縫紉 機懸臂2之先端下部支持。 此壓布件1如第1圖所示,其使用方式為,和推壓棒! 〇 一起在縫紉機車台3上下降,在橫跨於此縫紉機車台3上之 針板4上面’推壓推壓本體丨丨及左右壓腳12,13。在各個壓 腳12,13下面,安裝有滑動板12a,13a。滑動板12a,13a 為4、曲成雪橇形狀之板狀彈簧,其使前後端彎曲而設置之 喃合部勾住壓腳12,13之前緣及推壓本體11之後緣,藉由 止動螺絲12b,13b固定於壓腳12,13之前緣,沿著壓腳12, 2098-9256-PF 12 200840897 13及推壓本體u之全長來安裝。 在推壓本體11之下部,於下針位置14之後側,有輔助 推壓裝置9安裝於滑動板12a,13a之間。輔助推壓裝置9將 。又置為體之支持筒90從下方貫通至設置於上述支持腳
Ua上之安裝孔(未圖示出來),藉由保持在支持筒90之内部 的線圈彈黃91朝下偏置。對推壓本體11及左右壓腳12,13 之針板4的推壓實際上藉由輔助推壓裝置g及滑動板12a, 1 3 a來產生。 在壓腳12,13之中段,設有矩形剖面之支持孔,其貫 通於寬度方向。其中一側(左側)之壓腳12之支持孔上,固 定有板狀之固定切割刀i 6 ’在另一侧(右侧)之壓腳上3之支 持孔上,可動切割刀17以可朝左右方向移動之方式受到支 持。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固定切割刀以以適當長度突出 至位於其和右㈣腳13之間的導引通道_,在此突出端 具有刃面。可動切割刀17的情況相同,以適當長度突出至 導引通道15内,在此突出端具有與固定切割刀16之刃面重 疊的刃面。 支持可動切割刀17之壓腳13之支持孔延長至前部,在 :置於此延長部之支持溝6。内’安襄有辅助導引元件6。如 圖:示,輔助導引元件6為具有弓形之彎曲形狀的元 件,在穹曲面之相反側,延伸 固定方塊61。 持㈣之矩形 辅助導引元件6如第5圖中之箭頭所示,從壓則 側面那側將固定方塊61礙入支持溝6。,從於壓腳13之上面
2098-9256-PF 13 200840897 開口的圓孔貫通止動螺絲62,經過設置於固定方塊6丨的長 孔63,在設置於支持溝60之底面的螺絲孔鎖緊,以得到固 定。 固定方塊61之長孔63如第5圖所示,在左右方向延長, 輔助導引兀件6之固定位置可藉由鬆開止動螺絲62在長孔 63之長度範圍内之左右方向上進行調整。止動螺絲62可經 過壓腳13之上面之圓孔從上方操作,輔助導引元件6之位置 可輕易在推壓棒1〇之下端安裝有壓布件丨之使用狀態下進 行調整。 又,在壓腳13之下面,設有凹部7〇,其以適當長度橫 跨可動切割刀17之支持孔之後方位置,在此凹部7〇上,有 平板狀之銜接元件7嵌入固定。在上述凹部7〇之上部,設有 凹溝71,其在壓腳13之上面及外側面開口,並在左右方向 延伸。 銜接兀件7如第5圖之箭頭所示,從下方位置嵌入上述 凹部70,將貫通於設置於凹溝71底面之長孔的止動螺絲^ 鎖緊於設置於銜接元件7的螺絲孔,藉此得到固定。 凹溝71底面之長孔如第5圖所示,在左右方向延長,銜 接元件7之固定位置可藉由鬆開止動螺絲? 2在上述長孔之 +又範目内之左右方向上進行調整。止動螺絲72可經過凹 溝Y之上部之開口從上方操作,銜接元件7之位置可輕易在 推壓棒1 0之下端安裝有壓布件〗之使用狀態下進行調整。 在另—側(右側)之壓腳13之下面,安裝有和習知發明 相同之下導引裝置! 9。下導引裝置】9為藉由止動螺絲8 〇鎖
2098-9256-PF 200840897 緊固定於壓腳13之下面的矩形板,在導引通道15那側,如 後所述,具有延伸之導引邊緣。 又在壓腳12之下面,安裝有板狀彈簧g。如第7圖所 不,板狀彈簧8連接設置於與下導引裝置19重疊之矩形固定 片81之其中一邊緣,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從連接設置邊緣 以約略垂直之狀態上升且從此上升部位之上端朝向另一側 降低的彎曲形狀,在前後方向上,具有從前部到後部緩緩 降低的彎曲形狀。 第6A圖至第6C圖為板狀彈簧8的三視圖,表示出包含固 疋片81之板狀彈簣8之整體形狀。如第6A圖及第讣圖所示, 板狀彈菁8包括狹缝形之凹槽82, 82,其形成方式為,在前 半σ卩和後半部之間,從左右兩側延伸,留下適當寬度之上 部。這些凹槽82,82有設定寬度及長度,以修正於與後述 之上層布料KU銜接時所產生之後半部在上下方向之撓曲程 度。固疋片81連縯設置於板狀彈簧之前半部之一侧。第μ 圖中之83為止動螺絲80之插入孔。 , 具有此種形狀的板狀彈簣8,係例如藉由彈簧用不鏽鋼 (SUS304-CSP:JIS)等富有彈性的金屬材料薄板,包含著固 定片81 —體成型,如第5圖所示,在下導引裝置19的上部, 重疊著固定片81,藉由鎖緊上述止動螺絲8〇,和下導引裝 置19 一起固定於壓腳13的下面。 第7圖為本發明之壓腳1的俯視圖(從上方來看的平面 圖),第8圖為本發明之壓腳1的底視圖(從下方來看的平面 圖),如前所述,安裝好的辅助導引元件6、銜接元件7及板 2098-9256-PF 15 200840897 狀彈簧8的平面位置關係和圖中二點鏈線所示之固定切割 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起表示出來。可動切割刀17藉由未 圖示出來之驅動機構的傳動,以第7圖及第8圖中之反白箭 頭所示之方式在左右方向進行進退動作。藉由此進退動 作,可動切割刀17的刃面滑動連接至固定切割刀16的刃 面,如後所述,切斷了導入導引通道15内的上層布料別及 下層布料KL的上升端緣。
輔助導引元件6安裝於右側之壓腳13之前部内側,使將 彎曲成弓形之那面朝内。辅助導引元件6之彎曲面在從壓腳 13之前端部至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之配置位置之 間,伸出至與壓腳12之間的導引通道15内。辅助導引元件6 可進行左右方向之位置調整,藉由此調整,可變更伸出至 導引通道1 5之内侧的伸出量。 、 安裝於壓腳13之下面的銜接元件7如第8圖所示,位於 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㈣刀17之後側和設置於推壓本體u 之下針位置14之間。壓腳1 3之内側之銜接元件7之緣部伸入 與壓腳12之間的導引通道15的内侧,位於下針位置14的正 前方。 固定於左側之壓腳12之下面的下導引裝置19如前所 述,包括伸出至與壓腳13之間之導引通道15之内侧的導引 邊緣。此導引邊緣之伸出長度如第8圖所示,從固定切割刀 16及可動切割刀丨7之滑動連接部之下方位置朝後方(圖中 之下方)增大。 和下導引裝置19 一起固定於壓腳丨2之板狀彈簧8如第8
2098-9256-PF 16 200840897 圖所不’其前端位於固定切割刀丨6及可動切割刀〗7之刃面 之滑動連接部之上方位置。具有前述之彎曲形狀且延伸至 後方之板狀彈簧8之後端位於設置於推壓本體11之下針位 置14之正前方,在其間,板狀彈簧8佔據導引通道15之約略 整個寬度。 如第7圖所示,在壓布件1上部之固定切割刀1 6及可動 切告,]刀1 7之滑動連接部之後側,設有上導引裝置1 8,其橫 φ 5於左右之壓腳12,13之間。如前所述,安裝於壓腳12之 板狀彈百8之上部被此上導引裝置18覆蓋。在上導引裝置18 之上面,從W緣到斜後方,形成在推壓本體11之左側(壓腳 12那側)之外緣連續的導引溝。此導引溝藉由固定切 】16 #可動切副刀17,將以後述之方式切割的布料那端 排放至左側,以進行導引作用。 包括以上述之方式構成之壓腳1的縫紉機所進行的車 縫之進行方式和過去相同,使被縫製之下層布料及上層 • 布料KU之端部在站立姿勢下貼合在一起,將其導入左右之 壓腳12’ 13之間的導引通道15,在固定切割刀以和可動切 割刀17的滑動連接部修整端緣,再使其上下重疊,送入下 針位置1 4。 第9A圖至第9E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動作說 明圖。本圖和習知之壓布件的動作說明圖(第2八圖至第Μ 圖)相同,在與下層布料阢及上層布料κυ之運送方向垂直的 =向約略表示出壓布件i的剖面。第9Α圖表示壓布件】之前 鳊部的剖面’第9Β圖表示固定切割刀16和可動切割刀㈣
2098-9256-PF 17 200840897 切割之切割位置的近處剖面,第9C圖及第9D圖表示切割位 置和下針位置14之間的剖面,弟9E圖表示下針位置14的剖 面0 如第9C圖及第9D圖所示,上導引裝置18之下面具有夾 持下層布料KL之壓腳1 2那側較高而夹持上層布料之壓腳 13那側較低的拱形這種彎曲形狀,其朝向後方增厚且在下 針位置14之前方位置呈連續狀態。安裝於壓腳12之板狀彈 簧8的前述彎曲形狀與上導引裝置18之下面之形狀對應,此 板狀彈簧8如第9C圖及第9D圖所示,在上導引裝置18之下 面,隔開整個寬度中約略固定之間隙並以相向之方式來定 位。 縫在一起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如第9Α圖所示, 將各自之端部附近夾持於左右之壓腳丨2,〗3和針板4之 間,從端緣重合既定寬度,此重合部在針板4上以站立姿勢 被導入導引通道15。第9A圖中之p為為了使下層布料KL及上 _ 層布料KU之重合部分保持站立姿勢而設置的輔助板。
在導引通道15之前端部,有在夾持上層布料〇之壓腳 13上所女裝之輔助導引元件6伸出。此輔助導引元件6和從 針板4上升之上層布料κυ相向,藉由從相反側和下層布料KL 相向之另一壓腳12,使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〇在針板* 上保持穩定站立的狀態。 輔助&引元件β之伸出量如前所述,可藉由左右方向之 位置调整來增減,藉由.此調整,可適當變更導引通道15之 通道見度。於是’可根據被車缝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
2098-9256-PF 18 200840897 κυ的種類(厚薄、軟硬)來設定適當的通道寬度,藉此,被 導入至導引通道15内之下層布料KL及上層布料KU得以穩 定,亚可良好地藉由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來修整 上緣。 〆 被固定切割刀丨6和可動切割刀丨7修整上緣之下層布料 KL及上層布料Ku以第9C圖及第9D圖所示之方式前進,到了 下針位置14附近。如前所述,板狀彈簧8之前端位於固定切 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7之後上部附近,下導引裝置19位於 下部。於是,從壓腳12那側突出至導引通道15内之下導引 衣置19之‘引邊緣銜接至固定切割刀16及可動切割刀1 7所 切aj之下層布料KL之下部,安裝於壓腳13之板狀彈簧8以彈 性方式銜接至固定切割刀丨6及可動切割刀丨7所切割之上層 布料KU之上部。此外,所切割之布料那端如前所述,受到 上導引裝置18之上面之導引溝18a導引,被排放至推壓本體 11之左側。 _ 下導引裝置19之導引邊緣朝向後方增加突出至導引通 道15内之突出長度,受到此導引邊緣從左侧推壓之下層布 料KL在到達下導引裝置19之後端之前的期間,倒在下部之 針板4上。銜接至上層布料κυ之上部的板狀彈簧8如前所 述’具有夾持上層布料KU之壓腳13那側較低且朝向後方下 降之彎曲形狀,設置於下針位置14之正前方,上層布料〇 藉由板狀彈簧8之作用被推壓至右側下方,倒在下導引裝置 19上’在第9D圖中超過下導引裝置丨9之後端的運送位置重 合至下層布料KL之上面。
2098-9256-PF 19 200840897 具有前述形狀之板狀彈簧8在左右及前後方向具有彈 性,在與上導引裝置18之間之間隙的範圍内,可隨著上層 布料KU產生彈性變位,在各個變位狀態下對上層布料⑶之 整個上面進行作用。於是,上層布料κυ無論其為厚薄、軟 硬的種類,都會受到板狀彈簧8之導引作用而倒下,確實重 合至下層布料KL之上面。藉此,如第3圖所示,可在上層布 料KU之端緣之一部分仍殘留凹折部△的狀態下,避免產生與 下層布料KL縫合之不良縫製型態。 板狀彈黃8可安裝於用來夾持上層布料κυ之壓腳13上 並同樣配置於導引通道15内。如實施型態所示,在安裝於 用來夾持下層布料KL之壓腳12上的情況下,板狀彈簀8在離 開固定於壓腳12上之固定片81的那侧彈性連接至上層布料 KU,所以,跟隨該上層布料〇所產生之變位良好,可更確 實地進行導引作用。 板狀彈簧8宜具有第5圖及第6C圖所示之左右方向(導 _引通道15之寬度方向)的彎曲形狀,不過,和上層布料κυ 彈性接觸且可進行前述導引作用之形狀即可作為適當形 狀0 隹ΤΉ裝置19之後側上下重合的下層布料KL及上層 布料0藉由進—步的運送,到達第_所示之下針位^ 14’由下降之縫針5’ 5...進行車縫。本發明之壓布们如前 所述,具有安裝於壓腳13之下面的銜接元件7,此銜接元件 L具Λ在二針位置14之正前方位置突出至導弓丨通道15内部 的V引邊緣。此㈣邊緣以第9])圖所示之方式銜接至夾持
2098-9256-PF 20 200840897 於壓腳13和針板4之間的上層布料〇,將該上層布料肋推壓 至和下層布料KL重合之那側。在此種銜接元件7之作用下, 到達下針位置14之正前方的上層布料κυ如第9E圖所示,毫 不鬆懈地重合於下層布料KL之上面。於是,如第4圖所示, 可避免會形成與下層布料KL重合之上層布料Κϋ之表面所引 起之皺摺Β的不良縫製型態。 銜接π件7如前所述,安裝時可在左右方向調整位置, 藉由此凋整,可增減導引邊緣突出至導引通道15内的突出 里。於疋,銜接元件7之位置調整可根據上層布料κυ之厚 j权硬來進行,變更導引邊緣和上層布料KU之銜接程度, 藉此,可不拘泥布料種類而得到確實重合之狀態,進而可 更確實地防止縫製不良的情況發生。 銜接元件7之位置調整可藉由來自壓腳13之上部的止 動螺絲72的操作來進行,亦可在處理過程中迅速配合各種 不同之上層布料](U。 又銜接元件7可由在左右方向具有彈性之板狀彈簣構 成,並可在導引通道15之寬度方向進行彈性變位。藉由此 構^ ’即使在處理於縫製進行方向會產生厚度變化之布料 的情況下,也可藉由使銜接元件7跟隨其進行變位而吸收其 厚度變化,於是可正確地保持與上層布料κυ之銜接程度, 並良好地維持在下針位置14與下層布料几重合的情況。 從以上之詳細說明可知,在本發明之第1發明之縫紉機 之壓布件中,於左右壓腳之間的導引通道内之切割刀之後 侧配置了板狀彈簧,此板狀彈簣和切割刀所修整之上層布
2098-9256-PF 21 200840897 鲁 料作彈性接觸,隨著來自上層布料之 可不拘泥於厚薄、軟硬等布料種類 立’所以, 料,於是得以有效防止因與下層布:二:導引上層布 製不良情況。 D不锃而導致的縫 又,在第2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 夾持上層布料之壓腳上安裝銜接件 ^針板之間 :達:置伸出至導引通道内與上層=:二 _ π =置附近之上層布枓在向下層布料施加推壓力的 ,下重合至下層布料’實現毫不鬆懈之精確重合二 付以有效防止因與下層布料重合 ;疋 況。 ”重。不佳而導致的縫製不良情 狀彈:及tr發明之縫匆機之壓布件中,同時包括上述板 料的重人〃 70件’所以’可確實進行上層布料和下層布 :重合,於是得以有效防止因與下層布料重合不佳而: 致的縫製不良情況。 而¥ ,安二Γ4發明之縫匆㈣布件中,將上述板狀彈箬 :::自 之厂二位,又,在第5發明之縫訪機 料對瘅亡㈣為彎曲形狀’其具有與上層布 後方==方向之高度分佈以及朝向下針位置下降之前 ^向^度分佈’所以’可從切割刀之正後方至下針位 因:正别方良好地導引上層布料,於是得以更確實地防止 因與下層布料重合不佳而導致的縫製不良情況。 又’在第6發明之縫匆機之麼布件中,因為所安裝之銜
2098-9256-PF 22 200840897 接TL件,可藉由左右方向之位置調整來變更伸出至導引通 道内之伸出量,所以,可根據厚薄、軟硬等布料種類來增 減銜接程度,不管被車縫之布料種類為何,皆可防止重合 不佳的情況’又,在第7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中,可藉由 來自上方之止動螺絲之操作來變更銜接元件之伸出量,所 、乂 了輕易根據備布料種類來進行銜接程度之修正。 再者,在第8至第1〇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中,銜接元 件在‘引通道之寬度方向進行彈性變位,所以,即使在處 =在縫製進行方向會產生厚度變化之布料的情況下,也能 隨著銜接元件之變位而保持適當銜接程度。 以上在發明之詳細說明項目中所敘述之實施型態畢竟 是為了公開本發明之技術内料寫,然m务明並非受此 具體實施例限定而僅作狹義解釋的發明,而為在本發明之 精神和申請專利ϋ圍所敘述之範圍内可進行種種變更之發 明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裝設習知壓布件之縫幼機在下針位置附近的 立體圖。 第2Α圖至第2Ε圖為習知壓布件之動作說明圖。 態的圖 第3圖為表示使用習知壓布件時所得到之不良縫製型 態的圖 第4圖為表示使用習知壓布件時所得到之不良縫製型
2098-9256-PF 23 200840897 第5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分解立體胃。 第6A圖至第6C圖為本發明之壓布件所包括之板狀彈# 的三視圖。 、貝 第7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俯視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件的底視圖。 第9A圖至第9E圖為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壓布 明圖。 、動作說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壓布件 2缝紉機懸臂 3縫紉機車台 4針板 5縫針 6辅助導弓丨元件 60支持溝. 61固定方塊 62止動螺絲 63長孔 7銜接元件 70凹部 71凹溝 72止動螺絲 8板狀彈簧
2098-9256-PF 24 200840897 80止動螺絲 81矩形固定片 82凹槽 83插入孔 9輔助推壓裝置 90支持筒 91線圈彈簣 10推壓棒 11推壓本體 11 a支持腳 11 b插入孔 12壓腳 12a滑動板 12 b止動螺絲 13壓腳 13 a滑動板 13b止動螺絲 14下針位置 15導引通道 16固定切割刀 17可動切割刀 18上導引裝置 18a導引溝 19下導引裝置 25
2098-9256-PF 200840897 A凹折部 B皺摺 KL下層布料 KU上層布料
2098-9256-PF

Claims (1)

  1. 200840897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縫匆機之I布件,包括2個位 兩側且以約略相互平行 、叶位置之左右 個壓腳之間所形成之導以的壓腳和在此2 其貼合上述2個壓腳分:二^ 置的切割刀, 下層布料之各自心 針板之間所夹持之上層布料及 其導入上述導引通道,針板上站立之狀態將
    #由上柄心修整端緣,將其上 。再达入上述下針位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於上述切割刀之後上方位置朝向夾持上述 ^布料之㈣延伸設置於上述導引通道内且和上述切割 所切剎之上層布料作彈性連接。 2·-種勒機^布件,包括⑽位於下針位置之左右 兩似以約略相互平行之狀態延伸至前方㈣腳和在此2 ,之間所形成之導引通道之中段上所配置的切割刀, /、貼合上述2個壓腳分別和針板之間所夫持之上層布料及 Z布料之各自端部,以使其在上述針板上站立之狀態將 八‘入上述導引通道,藉由上述切割刀修整端緣,將其上 下重合,再运入上述下針位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銜接元件,安裝於夾持上述上層布料之壓腳上且於上 述切剎刀之後方位置之上述導引通道内側沿著上述針板伸 出與上述上層布料銜接。 3 ·種縫紉機之壓布件,包括2個位於下針位置之左右 兩側且以約略相互平行之狀態延伸至前方的壓腳和在此2 個壓腳之間所形成之導引通道之中段上所配置的切割刀, 2098-9256-PF 27 200840897 其貼合上述2個壓腳分別 下層布料之各自端部,以吏::之間所央持之上層布料及 其導入上述導引通道,2 述針板上站立之狀態將 糟由上述切割刀修整端緣,將1上 下重合,再送人上述下針位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上声::弹黃’於上述切割刀之後上方位置朝向夹持上述 上層布料之壓腳延伸$ w 、伸°又置於上述導引通道内且和上述切判 刀所切割之上層布料作彈性連接;及
    、何接元#,安裝於夹持上述上層布料之壓聊上且於上 述切割刀之後方位置之上试墓 置之上引通道内側沿著上述針板伸 出與上述上層布料銜接。 4·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其 中’上述板狀彈簧安裝於夾持上述下層布料之壓腳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其中,上 述板狀彈黃具有夹持下層布料之壓腳那侧較高而夾持上層 布料之壓腳那侧較低的左右高度分佈以及前部冑高、㈣ 較低之前後高度分佈,i具有向上呈凸&之弯曲形狀。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缝紉機之壓布件,其 中,上述銜接元件藉由左右方向之位置調整,以可變更延 伸至上述導引通道内之延伸量的方式來安裝。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缝紉機之壓布件,其中,上 述銜接元件藉由可由上述壓腳上方操作的止動螺絲來安 裝。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缝紉機之壓布件,其 中,上述銜接元件為可進行上述導引通道之寬度方向之彈 2098-9256-PF 28 200840897 性變位的構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其中,上 述銜接S件為Tit行上it導引通道之寬度方向之彈性變位 的構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縫紉機之壓布件,其中, 上述銜接元件為可進行上述導引通道之寬度方向之彈性變 位的構造。
    2098-9256-PF 29
TW096143180A 2006-12-28 2007-11-15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TW20084089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6059A JP2008161542A (ja) 2006-12-28 2006-12-28 ミシンの押え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0897A true TW200840897A (en) 2008-10-16

Family

ID=3961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3180A TW200840897A (en) 2006-12-28 2007-11-15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61542A (zh)
KR (1) KR20080063069A (zh)
CN (1) CN101210365A (zh)
TW (1) TW20084089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5863B2 (ja) * 2008-09-19 2011-07-13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押え金及びミシン
KR101319610B1 (ko) * 2009-03-06 2013-10-23 야마토 미싱 세이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상자형 베드 이중환봉 재봉틀
CN102691179A (zh) * 2012-06-14 2012-09-26 吴江伊华丽丝绸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缝制薄质布料用压脚
JP6508535B2 (ja) * 2016-04-04 2019-05-08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12941738B (zh) * 2021-01-29 2022-06-28 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用压脚
CN113463287B (zh) * 2021-07-27 2022-09-23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铺料夹紧装置
CN117947582A (zh) * 2024-03-26 2024-04-30 江苏博辉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防水布的缝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61542A (ja) 2008-07-17
CN101210365A (zh) 2008-07-02
KR20080063069A (ko)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0897A (en)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TW200837242A (en)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CN101676466B (zh) 压脚和缝纫机
JPH01135387A (ja) ミシン
HU180824B (en) Shoe industrial sewing-machine for compacting cut pieces particularly moccasin ones by means of flange seam
JP3516901B2 (ja) ミシン用針板
JP4441034B2 (ja)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US4314516A (en) Workpiece guide for sewing machines
JP6508535B2 (ja) ミシン
US6082280A (en) Tie-tipping machine
JP5055131B2 (ja) 縫合縁を最小に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568186Y2 (ja) サージングミシン用生地ガイド
JP2003181176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KR100789520B1 (ko) 스테이플러
EP1362944A1 (en) Fabric guide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US1569902A (en) Machine for sewing on buckles
JPH0521872U (ja) ミシン
JPS6239835Y2 (zh)
SK282045B6 (sk) Zlepšené zariadenie na zošívanie dvoch výrobkov, najmä kožených výrobkov, s prekrývajúcimi sa okrajmi
JP2597960Y2 (ja) ミシンの押え金
JP3051169U (ja) ミシン用押え金
US5136957A (en) Topstitch guide
JP2000350876A (ja) ミシン用押え金
US454250A (en) barnard
JPH05177072A (ja) ミシンに設けた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