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7202A -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7202A
TW200837202A TW96140466A TW96140466A TW200837202A TW 200837202 A TW200837202 A TW 200837202A TW 96140466 A TW96140466 A TW 96140466A TW 96140466 A TW96140466 A TW 96140466A TW 200837202 A TW200837202 A TW 2008372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mposite material
carbon fiber
fiber
thermal conductiv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0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tsuichiro Kon
Toru Sawaki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7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72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having a heterogeneous or anisotropic structure, e.g. powder or fibres in a matrix, wire mesh, porous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47/00Making 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7/02Pretreatment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7/06Pretreatment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by forming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into a preformed structure, e.g. using a temporary binder to form a mat-like element
    • C22C47/062Pretreatment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by forming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into a preformed structure, e.g. using a temporary binder to form a mat-like element from wires or filament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49/00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 C22C49/14Alloys containing metallic or non-metallic fibres or fila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52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light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Description

20083720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含有瀝青系碳纖維及基體金屬的複合材料 以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關於適合於半導體基板、積體電 路基板等的散熱構件之複合材料。更詳細地,關於機械強 度、熱傳導性及導電性優異的具有低熱膨脹率的複合材料 【先前技術】 高性能的碳纖維係可分類爲以鏈狀高分子的纖維素、 聚乙烯醇、聚丙烯腈(PAN )等當作原料的纖維形狀之鏈 狀高分子而來的碳纖維、及以環狀烴所成的石油·煤等的 瀝青類當作原料的瀝青系碳纖維。 前者之來自鏈狀高分子之碳纖維,係僅藉由施予碳化 處理而可利用作爲強韌的纖維,特別地p AN系碳纖維由 於具有強度•彈性模數比通常的合成高分子顯著較高的性 能’故活用此特性’廣泛使用於航空•宇宙機械材料用途 、建築•土木材料用途、運動•休閒用具等。 與其相對地,後者的瀝青系碳纖維於經過高溫度的熱 處理即石墨化處理時,發揮其特性,展現石墨結晶的性能 。作爲石墨結晶,雖然其結晶本身小,不是單結晶,但由 於具有作爲微結晶的網面構造,故呈現顯著的各向異性。 因此,該石墨化瀝青系碳纖維係比從鏈狀高分子而來碳纖 維有更高的電傳導率、熱傳導率,機械特性亦優良,而且 -4- 200837202 具有熱膨脹率比較低的特徴。 因此’藉由使該石墨化瀝青系碳纖維與如金屬的其它 材料作複合化,可維持筒的熱傳導率,而且給予熱膨脹率 低的特性之可能性亦高。 然而,近年來,電子計算機中的CPU之發熱或積體 電路的焦耳熱之發熱正成爲問題。而且,雷射或發光二極 體的發熱問題亦浮出。 爲了藉由有效率的傳達路徑來處理熱,一般可以使用 如銀或銅的熱傳導性優異之散熱材料。但是,於雷射或發 光二極體所代表的發熱體,有阻撓銀•銅等的適用之問題 。即,於收納或載置雷射或發光二極體的封裝等之材料中 ,要求與雷射元件或發光元件的材料之熱膨脹率幾乎一致 的要件。若不能滿足該條件,則材料間發生顯著的應力, 無法避免劣化或變形所致的破損等之發生。 即,銅的熱傳導率顯示高到約400 W/m*K的値。但是 ,銅的熱膨脹率爲1·7χ1(Γ5/Κ,與代表的半導體基板材料 即Si的熱膨脹率3χ10_6/Κ (熱傳導率約l68W/m.K)或 InP的熱傳導率4·5χ1(Γ6/Κ (熱傳導率約l〇〇w/m*K左右 )或GaAs的熱膨脹率5.9χ1(Γ6/Κ (熱膨脹率46W/m.K) 比較下,係顯著地高。又,Si、InP、GaAs的熱傳導率係 爲相對低的値,作爲散熱器未必具有充分的性能。 因此’照原樣地在半導體用的散熱器中以銅當作構件 係不適合。而且,作爲其對策,謀求與熱膨脹率低的鎢、 鉬等的金屬之合金化,然而鎢、鉬與銅作合金化時,熱傳 -5- 200837202 導率減低的其它問題點會浮出。 爲了解決此等問題,有提案使碳微粒子、碳纖維等的 碳材料與金屬材料複合。 例如’專利文獻1 (特開平9-64254號公報)中揭示 含有長度40//m以下的碳纖維與金屬成分材料之熱膨月長 率爲5xl〇_6〜10XHTVK的金屬複合材料。然而,關於其 中所用的碳纖維之詳細,幾乎沒有揭示,關於實現高性能 的較佳材料,難以說是有檢討。因此,該複合材料的熱伴 導率頂多爲203 W/m.K左右,作爲半導體裝置的散熱構件 係不足。 又’專利文獻2 (特許平1 1 -6 1292號公報)中揭示 在銅基體中含有碳纖維的複合體,在銅與碳纖維的界面具 有鈦等金屬元素的複合體。然而,該複合材料的熱傳導率 頂多爲270 W/m*K右右,用於半導體裝置的散熱構件係不 足。 另外,專利文獻3 (特開平7 - 9 0 7 2 5號公報)中揭示 瀝青系碳纖維硏磨物。於此文獻中,由於沒有關於瀝青系 碳纖維的石墨化度之記載,而在實施例中於265 0°C進行石 墨化,故有進一步提高石墨化度的餘地。 還有,專利文獻4 (特開2006-2240號公報)中揭示 有含有具3 00 //m以上的長度之碳纖維及金屬的複合體。 該複合體雖然可以提高面內的熱傳導率,但是厚度方向的 熱傳導,由於碳纖維的網絡不能充分形成,故熱傳達不充 分。 -6- 200837202 (專利文獻1 )特開平9-6425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平1卜6 1 292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平7-90725號公報 (專利文獻4 )特開2006-2240號公報 又,於半導體以外,已知使鈦等的金屬與瀝青系石_ 化碳纖維作複合化,而提高熱傳導率、抑制熱膨脹率係_ 爲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具有優異的熱傳導率之複合材料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適合於散熱構件的複合材料。本發 明之目的爲提供具有接近代表的半導體基板材料即Si、 InP、GaAs (熱膨脹率3〜6χ10·6/Κ)之熱膨脹率的複合材 料。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機械特性優異的複合材料。再者 ,本發明提供該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特徵爲使用瀝青系碳纖維經高溫所石墨化的 具有超過數十nm大小的結晶尺寸、具高熱傳導性的瀝青 系石墨化碳纖維。又,本發明之特徵爲提高比基體金屬更 優良熱傳導性的石墨化碳纖維的含有率,以提高複合材料 之熱傳導性。再者’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之特徵爲具有與半 導體基板材料相同程度的熱膨脹性。 即,本發明係一種複合材料,其含有平均纖維直徑 0.1〜30// m、真密度2.0〜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 200837202 (A成分)及基體金屬(B成分),A成分與B成分的體 積比(A/B)爲 20/80 〜90/10。 又,本發明係一種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1 )混合短纖維形態的平均纖維直徑〇. 1〜3 0 // m、 真密度2.0〜2.5 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與 基體金屬(B成分)的步驟, (2 )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壓縮成形以得到成形體的步 驟,及 (3 )將成形體加熱,使成形體的空隙含浸B成分的 步驟。 還有’本發明包含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基 體金屬(B成分)的存在下,加熱以平均纖維直徑〇·;[〜 30/zm、真密度2·〇〜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 成分)爲主所成的不織布或無規則蓆,按照需要邊施予壓 縮’邊將B成分熔融,使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的空隙含浸其 之步驟。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複合材料> (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 本發明所用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係當作 -8- 200837202 塡料或芯材而佔複合材料的重要部分。 A成分的纖維軸方向之熱傳導率較佳爲 400〜 700W/m,K,更佳爲5 00〜700W/m*K。在碳纖維展現如此 高的熱傳導率,較佳爲碳織維的石墨化率高、雛晶的尺寸’ 大者。此係因爲碳纖維中的熱傳導主要係由聲子(ph〇non )的傳導所擔當。 石墨化率係碳纖維中的石墨結晶之含有率。石墨化率 係反映在碳纖維的真密度。因此,A成分的真密度爲2.0 〜2.5g/cc,較佳爲 2·1 〜2.5g/cc,更佳爲 2.2 〜2.5g/cc。A 成分的石墨結晶(六角網面)之c軸方向的雛晶大小(L c )較佳爲20〜100nm,尤佳爲 30〜lOOnm,更佳爲40〜 10 Onm。A成分的石墨結晶(六角網面)之ab軸方向的雛 日曰大小(La)較佳爲30〜200nm,尤佳爲60〜200nm,更 佳爲80〜200nm。此等雛晶大小係可藉由X射線繞射法來 求得’使用學振法當作解析手法,使用來自石墨結晶的( 〇〇2 )面、(i 10 )面的繞射線來求得。 如此的石墨化率高之雛晶大小爲大的碳纖維較可在 2,300〜3,500 °C、更佳可在 2,800〜3,200°(:經由石墨化而 得。 於使用A成分當作塡料時,從對金屬基體的分散性 之觀點來看,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爲20〜200//m,尤佳爲 20 〜iOO/zm,更佳爲 20 〜60/zm。 另一方面,於使用 A成分當作芯材時,即以不織布 規則蓆的形狀來使用時,平均纖維長較佳爲200〜 200837202 240,000//m,更佳爲 500 〜240,000// m。 A成分的平均纖維直徑(D1)較佳爲1〜3〇a 佳爲3〜20/zm,特佳爲5〜15//m。平均纖維直徑 係由光學題微鏡來觀測。平均纖維直徑若大於3 0 A 在不熔化步驟中接近,纖維彼此容易發生熔黏,而 1 // m,則碳纖維的每單位重量之表面積會增大’ 維表面爲實質平坦,也會與表面具有凹凸的纖維同 低成形性。又,對於以光學顯微鏡所觀測的平均纖 (D 1 )而言,纖維直徑的分散即纖維直徑分散( 百分率較佳爲在5〜18%的範圍,更佳爲在5〜15 圍。 又,A成分的縱橫比較佳爲2〜8,000。 A成分以透射型電子顯微鏡所觀察的纖維端面 ,較佳成爲格拉芬片(grapheme sheet )閉合的構 塡料的端面當作格拉芬片閉合時,由於不會引起剩 的官能基之發生、或起因於形狀的電子之局部存在 可減低如水的雜質之濃度。 格拉芬片的閉合係指構成碳纖維的格拉芬片本 部係不露出碳纖維端部,石墨層係大略呈U字彎 曲部分露出碳纖維端部的狀態。 又,A成分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所觀察的表面 實質上平坦。此處,實質上平坦係指不具有如原纖 之在表面具有劇烈的凹凸者。於碳纖維的表面存在 的凹凸時,當於基體樹脂混煉時,隨著表面積的增 :m,更 (D1 ) :m,則 若小於 即使纖 樣地降 維直徑 S1 )的 %的範 之形狀 造。於 餘部分 化,故 身之端 曲,彎 較佳爲 維構造 有劇烈 大,會 -10- 200837202 引起黏度的增大,而降低成形性,故希望表面凹凸盡可能 地小之狀態。 (A成分的形態) 碳纖維(A成分)可以當作複合材料中的短纖維狀之 塡料被含有。又’ A成分可以當作複合材料中的不織布、 無規則蓆等之碳纖維集合體被含有。再者,A成#可當f乍 複合材料中的短纖維狀之塡料與碳纖維集合體的混合物被 含有。即,A成分較佳爲選自於短纖維、不織布及無規則 蓆的至少一種形態。 (不織布) 碳纖維的不織布,例如可藉由對碳纖維的短纖維作適 當的黏結及造紙而製造。 即,將碳纖維(A成分)排列成均勻的厚度,噴灑聚 乙烯醇水溶液,製作指定單位面積重量的布,使用輥加壓 機來壓延該布,可得到〇.〇5〜0.2mm之表觀厚度的不織布 。聚乙烯醇係不織布的糊劑,接著碳纖維彼此,而且成爲 用於收束碳纖維的收束劑,且在形成複合材料時被碳化。 (無規則蓆) 碳纖維的無規則蓆係可藉由熔噴法,以所紡絲的原絲 蓆之網布爲基礎,經由不熔化、煅燒、石墨化的步驟來製 造。 -11 - 200837202 又,使用碳纖維的長纖維之織布,亦可利用作爲複合 材料的芯材。但是,由於長纖維的織布在製造上需要大的 裝置’使用長纖維的織物之製造步驟係稍微煩雜等,故若 與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狀的碳纖維集合體比較下,以碳纖維 集合體的生產性之觀點來看,有若干劣勢的部分。於製作 織布狀的碳纖維集合體時,從其操作性的觀點來看,所用 的長纖維之碳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較佳爲大約在5〜3 0 # m的範圍。 於使用不織布、無規則蓆或織布等的碳纖維集合體時 ’在使用該集合體內的纖維排列之空間規則性或各向異性 所作成的複合材料中,可展現熱傳導率或熱膨脹率的各向 異性。 但是於使用短纖維狀的塡料時,通過複合材料的成形 曰寸寺之力學壓縮過程等,也使可具有某一程度的配向性。 又,於使用不織布、無規則蓆或織布等的碳纖維集合 體時,從主要提高由其空隙所成的部分之熱傳導性的觀點 來看,較佳爲進行倂用前述短纖維狀塡料,以適合於複合 材料的熱傳導率之提高、或熱膨脹率的調整等。 (A成分的製造) A成分係可藉由眾所周知的熔融紡絲法將原料瀝青紡 絲,然後經由不熔化、煅燒、硏磨、篩分、石墨化來製造 。如上述的格拉芬片係閉合、及/或掃描型電子顯微鏡的 觀察表面係實質上平坦的A成分,在進行硏磨後,可實 -12- 200837202 施石墨化處理而較佳地獲得。 熔噴法的碳纖維之製造方法係如下。 (瀝青) 爲了得到石墨化率高的碳纖維材料,較佳爲不是pan 、嫘縈等的原料,而是具有經縮合的雜環之環狀烴,即瀝 青系的原料。作爲如此的瀝青系原料,例如可舉出萘或菲 等的縮合多環烴化合物、石油系瀝青或煤系瀝青等的縮合 雜環化合物等。其中較佳爲如萘或菲的縮合多環烴化合物 〇 於此等之中,特佳爲光學上各向異性瀝青,即中間相 (mesophase)瀝青。此等可單獨1種使用,也可適當地 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但由於單獨使用中間相瀝青可提高 石墨化處理的石墨化率,結果可提高碳纖維的熱傳導性而 係較宜。 原料瀝青的軟化點較佳爲在2 3 0〜3 4 0 °C的範圍。軟化 點係可藉由美特樂法來求得。軟化點若低於2 3 0 °C,則不 熔化時纖維彼此的熔黏或大熱收縮會發生。又,若高於 3 40 °C ’則於紡絲步驟中,瀝青發生熱分解,紡絲成形有 變困難的傾向。再者’於高溫度的紡絲條件下,氣體成分 會產生,在紡出纖維內部產生氣泡,導致強度劣化,而且 亦容易引起斷絲。 (紡絲) -13- 200837202 其爲將熔融的原料瀝青從紡絲噴嘴擠出的步驟。紡絲 噴嘴較佳爲使用噴嘴孔的長度與孔徑之比爲小於3者,更 佳爲使用1 . 5左右者。 紡絲時的噴嘴溫度亦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可維持穩 定的紡絲狀態之溫度即可,而沒有問題。原料瀝青的黏度 只要在恰當的範圍內,則紡絲狀態穩定,即可爲使紡絲時 的瀝青黏度成爲0.1〜20Pa*S,較佳成爲 8〜16Pa*S,更 佳成爲10〜14Pa*S的溫度。 從噴嘴孔所出絲的纖維,係藉由將經加溫到1 0 0〜 3 70 °C的每分鐘100〜1 0,0 0 0m的線速度之氣體噴吹到細化 點附近,而使短纖維化。作爲所噴吹的氣體,可以使用空 氣、氮氣、氬氣等,但從成本性能之點來看,較佳爲空氣 〇 纖維係被捕集在金屬網帶上,成爲連續的蓆狀,再藉 由交叉鋪網而成爲指定單位面積重量(每單位面積的重量 )的網布。 如此所得之由瀝青纖維所成的網布,係藉由纖維彼此 的交絡而具有3次元的無規則性(本發明中,將此形狀記 載爲無規則蓆或無規則蓆狀,該瀝青纖維所成的無規則蓆 經不熔化、煅燒、石墨化者係本發明所言的無規則蓆之瀝 青系石墨化碳纖維集合體)。該網布係可藉由眾所周知的 方法而不熔化。該不熔化溫度爲200〜3 00 °C。 (不熔化) -14- 200837202 不熔化係可藉由使用空氣或在空氣中加有臭氧、二氧 化氮、氮、碘、碘或溴的混合氣體,在200〜300 °C的溫度 中,給予一定時間的熱處理來達成。安全性,若考慮便利 性,則宜在空氣中實施。 (煅燒) 不熔化的瀝青纖維,接著在真空中或氮氣、氬氣、氪 氣等的惰性氣體中’於700〜900 °C的溫度範圍內煅燒。通 常,煅燒係在常壓下,使用成本便宜的氮氣來實施。 (硏磨、篩分) 由經不熔化·煅燒的瀝青纖維所成的網布,爲了更進 行短纖維化,成爲指定的纖維長,而實施硏磨、篩分。硏 磨係使用維多利亞硏磨機、噴射硏磨機、高速回轉硏磨機 等的粉碎機或切斷機等。 爲了高效地進行硏磨,藉由使裝有板的轉子進行高速 回轉,在對纖維軸成直角方向將纖維切成片段之方法之適 合的。 硏磨所產生的纖維之平均纖維長,係藉由調整轉子的 回轉數、板的角度等來控制,再通過篩網,藉由篩眼的粗 細組合來分級。 (石墨化) 完成硏磨處理、篩分的碳纖維係被加熱到2,3 00〜 -15- 200837202 3,5 〇 crc而石墨化,最後成爲碳纖維。石墨化較佳爲於阿 切孫(Ache son)爐等中在非氧化性氣氛下進行。 又,碳纖維亦可由熔融紡絲法來製造。但是於碳纖維 的生產性或晶質(表面性、外觀等)的方面,熔噴紡絲法 係較優良。 另外,纖維直徑爲微細的碳纖維,例如可藉由國際公 開第04/03 1 46 1號小冊等中所記載的方法來製造。該方法 係藉由使用碳材料,使用烯烴系材料當作基體材等的混合 紡絲法(或共軛紡絲法)來製作複合纖維,藉由溶解去除 基體材當作後處理,最終製造具有〇· 1〜1 // m左右的纖維 直徑之微細碳纖維的方法。該方法亦可適用。 綜上所述,作爲本發明所較宜使用的碳纖維(A成分 )之纖維直徑,係大約在〇. 1〜3 0 // m的範圍。 (表面處理) A成分較佳爲按照需要進行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係對 碳纖維表面塗覆樹脂、無機物、金屬氧化物、金屬、及此 等的微粒子等,主要目的爲藉由親水性官能基或金屬元素 等的導入而使表面活性化,藉由疏水性基的導入而使表面 惰性化,藉由蝕刻而控制表面粗度等。 作爲表面處理的具體手法,可舉出各種塗覆處理(浸 漬塗覆、噴霧塗覆、電沈積塗覆、各種鍍敷、電漿CVD 等)、臭氧處理、臭氧水處理、電漿處理、電暈處理、離 子打入處理、電解氧化處理、酸·鹼等的藥液處理等。 -16- 200837202 於A成分中,按照需要在施予表面處理後,以1 〇 〇 重量份的Α成分爲基準,較佳可添加0.01〜10重量份的 樹脂成分,更佳可添加0 · 1〜2 · 5重量份的樹脂成分。作 爲樹脂成分’例如可以使用環氧化合物、芳香族聚醯胺化 合物、飽和聚酯、不飽和聚酯、醋酸乙烯酯、水、醇、二 醇,可以單獨或以此等的混合物來使用。此等的表面處理 ,於嘗試提高A成分的分散性時等,會成爲有效的手段 。但是,過量的添加,由於成爲熱電阻,故可按照所需要 的物性來實施。 (基體金屬:B成分) 基體金屬(B成分)係至少一種選自由以金、銀、銅 、鋁、鎂、鈹、鎢、鎵、給、鈦、矽、此等金屬間的合金 、此等金屬當作主成分的與其它種金屬的合金、此等的碳 化物、此等的氮化物及此等的碳氮化物所組成族群者。 又,B成分較佳爲選自由銅及以銅當作主成分的合金 、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所組成族群的材料。 另外,B成分較佳爲選自由鈦及以鈦當作主成分的合 金、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所組成族群的材料。 B成分能以微粒子或金屬箔的形態來使用。微粒子可 由各種市售的種種組成、純度、粒徑等者來取得。 微粒子的平均粒徑較佳爲150// m以下’尤佳爲100 // m以下,更佳爲5 0 // m以下。 於含有碳纖維與金屬微粒子時(混合步驟)’從提高 -17- 200837202 塡充密度的觀點來看,按照需要,亦可混合粒徑不同的2 種或其以上。例如,可以使用平均粒徑3〜1 0 // m的粒子 與平均粒徑30〜50// m的粒子之混合物,前者/後者的體 積比爲5 0/5 0〜10/90的比例。 金屬箔可爲各種市售者,但亦可藉由以下方法來得到 目的者。例如,藉由以醇來洗淨銅粉(粒徑3〜4 // m ), 在濾紙上取出後,以真空乾燥機要作乾燥,於加壓成形前 將2重量%的石鱲加到金屬粉中,移到loOjnmxlOOmm見 方的正方形之模具內,使用加壓機,在2〜1 0噸/cm2作加 壓等的粉末冶金處理,而得到平板狀的銅箔。 A成分與B成分的體積比(A/B)爲20/80〜90/10, 較佳爲30/70〜70/30。A/B若比20/80還少,則熱傳導性 的提高或熱膨脹率的減低變成不充分的情況係多的。另一 方面’若超過90/10,則複合材料變脆、強度變不足的情 況係多的。 (複合材料的物性)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之熱傳導率爲至少3 〇 w/m · κ以上 ’較佳爲60W/m.K以上,尤佳爲i2〇w/m.K以上,更佳 爲240W/m.K以上,最佳爲36〇w/m.K以上。 又’熱膨脹率(室溫〜6 0 0 °C )爲至少1 5 X 1 (Γ6 / K以下 較ί土爲1 3 X 1 Ο 6/K以下,尤佳爲丨〇 χ丨o-6/κ以下,更佳 爲8χ1〇·6/κ以下,最佳爲6χ1(γ6/κ以下。 另外’就複合材料的塡充率而言,可以使用瀝青系石 -18- 200837202 墨化碳纖維的真密度與金屬材料的真密度來求得。即,可 由封應混合率的空隙完全沒有之理論密度與實測密度之値 ’當作塡充率=表觀密度/理論密度,以百分率 來表不。 以提高熱傳導爲主要目的時(意圖去除製作多孔性材 料的情況)、塡充率較佳爲至少9 0 %以上,尤佳爲9 3 % 以上’更佳爲95%以上,最佳爲97%以上。 <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A >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係可藉由以下步驟來製造: (1 )混合短纖維形態的平均纖維直徑〇. 1〜3 0 μ m、 真密度2.0〜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與 基體金屬(B成分)的步驟(混合步驟), (2 )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壓縮成形以得到成形體的步 驟(壓縮成形步驟),及 (3 )將成形體加熱,使成形體的空隙含浸B成分的 步驟(含浸步驟)。 此處的壓縮成形步驟與含浸步驟亦可大致同時地的進 行。 (混合步驟) 於混合短纖維形態的A成分與微粒子形態的B成分 時,可以使用攪拌機、珠磨機等的混合裝置、混煉裝置等 來進行。 -19- 200837202 又,也可事前使用兩成分施予造粒,於該情況下可以 使用有機物增黏劑來造粒。作爲有機物增黏劑,可舉出石 躐、聚乙烯醇接著劑。此等有機物較佳爲使用最終處理中 可石墨化的烴系者。 (壓縮成形步驟) 壓縮成形係可藉由在室溫下或加熱下使用油壓、靜水 壓等的加壓成形法或澆鑄成形法等來進行。爲了提高B成 分的熔融滲透性,防止碳纖維的氧化,壓縮成形較佳爲在 真空下或氮等的惰性氣氛下進行。壓縮成形係製造一體成 形體的步驟。 (含浸步驟) 此步驟係將成形物加熱,使變形或熔融的成形物之空 隙含浸B成分的步驟,按照需要,更佳爲邊施予高壓的壓 縮邊進行。依照用途,亦較佳爲施予3次元各向同性的壓 縮。又,作爲3次元各向同性的壓縮裝置,可舉出HIP裝 置等。此步驟係爲將A成分與B成分作一體化及緻密化 的步驟。 又,於將含有碳纖維(A成分)與基體金屬(B成分 )的成形物加熱的步驟中,熟知在金屬的熔點之稍微低溫 度側,會發生金屬原子或金屬化合物分子的擴散’發生表 面及的表面附近的原子之移動、擴散,因此會改善雙方的 材料之密接性、潤濕性,較佳爲利用此當作製造條件。 -20- 200837202 爲了提尚B成分的熔融浸透性,防止碳纖維的氧化, 加熱步驟較佳爲在真空下或氮等的惰性氣氛下進行。 <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B> $ #明的複合材料係可藉由以下步驟來製造··於基體 金屬(B成分)的存在下,加熱以平均纖維直徑〇1〜3〇 //m、真密度2·〇〜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 分)爲主所成的不織布或無規則蓆,按照需要邊施予壓縮 ’邊將B成分熔融,使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的空隙含浸其之 步驟。 又’於本方法中,例如亦可採取事先準備由不織布、 無規則席等的纖維集合體與金屬粒子(B成分)所交互堆 積的層合物’然後將其加熱,按照需要邊施予壓縮,邊作 一體化的步驟。作爲B成分,較佳爲使用基體金屬的微粒 子或金屬箔等。 再者’也可以使用預先塗佈有金屬粒子(B成分)的 不織布或無規則席。又’於層合物中,亦較佳可使B成分 與短纖維形態的A成分一起存在而進行。 (加熱) 加熱溫度係在B成分的熔點附近溫度進行。例如,於 B成分爲銅時’較佳爲加熱到銅的熔點(約1〇8〇t:)附近 之溫度,以提高銅的變形性或滲透性。 -21 . 200837202 (其它成分) 又’本發明的複合材料除了含有碳纖維(A成分)及 基體金屬(B成分),亦可含有其它成分。作爲此等的例 子’除了前述的樹脂黏結劑,較佳還可舉出石墨微粒子、 膨脹石墨、磷片狀石墨、P AN系碳纖維及該碳纖維的織物 、不織布等之碳材料等。 <散熱材>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係可利用當作各種用途的高性能散 熱材。例如,亦較佳爲施予切斷、切削、硏磨,進行加工 處理成爲薄片、小片或零件的形態。例如,配合散熱器的 形狀作加工者。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係可製作區分爲諸物性係各向同性 或各向異性者。即’成爲複合材料內瀝青系石墨化纖維爲 無規則配置時的各向同性,碳纖維中具有配向規則性的狀 態下所配置時的各向異性。 爲了製作物性有各向異性的複合材料,例如較佳爲在 投入階段的碳纖維之配置或成形體作成時的壓縮力賦予方 向的各向異性之方法。特別地,使用不織布、無規則蓆等 的纖維集合體之方法在賦予大的各向異性上係較佳的。 爲了製作物性爲各向同性的複合材料,更佳爲使用短 纖維狀的碳纖維。較佳爲使用纖維長度短的纖維,特佳爲 使用平均纖維長爲5 0 μ m以下的短纖維。 又,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亦較佳爲進行施予接合、層合 -22- 200837202 、倂入、組裝處理等的加工’成爲具備指定形狀尺寸的散 熱構件,例如可合適地得到散熱板等。 另外,於將金屬粒子所粉體成形的金屬箔與石墨化纖 維的不織布薄層作交互層合,以具備相當量的厚度時’將 此集成物在加壓方向中裁切成適當的細小,則可以層合面 當作方向切出平面狀片。具有如此平面的裁切片’特佳爲 可利用當作在厚度方向具備高熱傳導率的散熱材。 於如此的石墨化纖維中,爲了提高纖維軸方向的熱傳 導率,使與該軸成垂直的方向中之熱傳導率相對地變低, 爲了以良好的各向異性機能之方式來配置少量的石墨化纖 維,可將所層合的上述成形體層合物在與層合面大致垂直 的方向裁斷裁,以製作層合方向爲厚度方向的散熱板。施 予如此的切出操作亦有效。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制。實施例 中的物性係藉由以下方法來測定 (1 )碳纖維的平均纖維直徑 將經石墨化的瀝青系碳纖維,在光學顯微鏡下以400 倍作1 〇視野照相攝影,由放大的照片影像求得尺寸,由 6 0條的平均値來算出。 (2 )碳纖維的平均纖維長 -23- 200837202 平均纖維長係個數平均纖維長,將經石墨化的瀝青系 碳短纖維塡料,在光學顯微鏡下,以測長器來測定2,0 〇 〇 條(1 〇視野、各2 0 0條測定),由其平均値來求得。倍 率係按照纖維長度來適宜調整。 (3 )碳纖維的真密度 使用比重法來求得。 (4 )碳纖維的結晶大小 以X線繞射來求得,六角網面的厚度方向(c軸方向 )之結晶大小,係使用來自(002 )面的繞射線來求得, 六角網面的成長方向(ab軸)之結晶大小,係使用來自 (1 1 〇 )面的繞射線來求得。又,求得方式係依照學振法 來實施。 (5 )碳纖維的熱傳導率 測定除了粉碎步驟以外,在相同條件下所製作的石墨 化處理後之纖維的電阻率,由式(1 )來求得特開平 1 1 -1 1 7 1 43號公報中所揭示的表示熱傳導率與比電阻的關 係。 C=1 272.4/ER-49.4 ( 1 ) 此處,C表示石墨化後的纖維之熱傳導率(W/m_K) ,ER表示同樣纖維的比電阻# Ωιη ° -24- 200837202 (6 )成形體的熱傳導率 使用下式(2 )來算出。 熱傳導率=比重X比熱X熱擴散率 (2 ) 此處,比重係使用阿基米德法,比熱係使用D S C法 ,熱擴散率係使用雷射閃光法來室溫所測定之値。 實驗例1石墨化碳纖維的製造 (紡絲) 以由縮合多環烴化合物所成的瀝青當作主要原料。光 學各向異性比例爲100%,軟化點爲2 8 3 °C。使用直徑 0.2mm的孔徑之紡絲噴嘴,從狹縫將加熱空氣以每分鐘 5,000m的線速度噴出,牽引熔融瀝青,紡絲平均纖維直 徑爲1 5 // m的碳纖維。在帶上補集所紡出的碳纖維而成 爲蓆,再藉由交叉鋪網而成爲單位面積重量3 20 g/m2的無 規則蓆。 (不熔化、煅燒、石墨化) 將該無規則蓆在空氣中以7°C/分鐘的平均升溫速度從 175°C升溫到280°C爲止,進行不熔化。將經不熔化的無規 則蓆在氮氣氛中於800°C煅燒後,作硏磨,進行篩分成爲 平均纖維長度爲5 00 // m的纖維(碳纖維A )及平均纖維 長度爲5 0 // m的纖維(碳纖維B )。 -25- 200837202 然後,將碳纖維A及碳纖維B分別在非氧化性氣氛 的電爐中,於3,000 °C作熱處理而石墨化。平均纖維直徑 爲9 · 7 // m。纖維直徑分散相對平均纖維直徑的百分率係 14%。真密度爲 2.18g/cc。 使用透射型電子顯微鏡,以1 0 0萬倍之倍率觀察所得 到的碳纖維A及B,在照片上放大到400萬倍。確認碳纖 維A的B的端面係格拉芬片閉合。又,於以掃描型電子 顯微鏡在4,000倍的倍率所觀察的碳纖維A及B之表面中 ,沒有大的凹凸,而係平滑。 碳纖維A及B之由X射線繞射法所求得的石墨結晶 之c軸方向的雛晶大小爲3 3 nm。又,ab軸方向的雛晶大 小爲5 7 n m 〇
又,在煅燒之前以同樣步驟來製作,未實施硏磨的網 布,係在非氧化性氣氛的電爐中被3,0 〇 〇 °c所熱處理而成 爲石墨化網布,抽取單絲,測定比電阻,結果爲2.2 Μ Ω·ιη。使用下述式(1)所求得的熱傳導度係530W/m.K C = 1272.4/ER-49.4 ( 1 ) (ER表示比電阻,此處的單位// Ω·ηι ) 實驗例2石墨化碳纖維的製造 (紡絲) 以由縮合多環烴化合物所成的瀝青當作主要原料。光 -26- 200837202 學各向異性比例爲1 〇 〇 %,軟化點爲2 8 3 °c。使用直徑 0.2mm的孔徑之紡絲噴嘴,從狹縫將加熱空氣以每分鐘 6,00 0m的線速度噴出,牽引熔融瀝青’製作平均纖維直 徑爲1 1 # m的碳纖維。在帶上補集所紡出的碳纖維而成 爲蓆,再藉由交叉鋪網而成爲單位面積重量280g/m2的無 規則蓆。 (不熔化、煅燒、石墨化) 將該無規則蓆在空氣中以7°C/分鐘的平均升溫速度從 175°C升溫到2 80°C爲止,進行不熔化。將經不熔化的無規 則蓆在氮氣氛中於800°C煅燒後,作硏磨,進行篩分成爲 平均纖維長度爲3 00 // m的纖維(碳纖維C)及平均纖維 長度爲3 0 // m的纖維(碳纖維D )。 然後,將碳纖維C及碳纖維D分別在非氧化性氣氛 的電爐中,於3,000 °C作熱處理而石墨化。碳纖維C及D 的平均纖維直徑爲8.1 // m。真密度爲2.21g/CC。以透射型 電子顯微鏡在1 〇〇萬倍的倍率作觀察,在照片上放大到 4 0 0萬倍。碳纖維C及D的端面係格拉芬片閉合。又,於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在4,0 0 0倍的倍率所觀察的碳纖維c 及D之表面中,沒有大的凹凸,而係平滑。 碳纖維C及D之由X射線繞射法所求得的石墨結晶 之c軸方向的雛晶大小爲41nm。又,ab軸方向的雛晶大 小爲6 8 n m。 又’在煅燒之前以同樣步驟來製作,未實施硏磨的網 -27- 200837202 布,係在非氧化性氣氛的電爐中被3,〇〇〇°C所熱處理而成 爲碳纖維網布,抽取單糸,測定比電阻,結果爲2.0
// Ω·ιη。使用上述式(1 )所求得的熱傳導度係5 80W/m*K 〇 表1中顯示實驗例1所得之碳纖維A及實驗例2所 得之碳纖維C及D的特性。 表1 實驗例1 (碳纖維A及B) 實驗例2 (碳纖維C及D) 平均纖維直徑(μιη) 9.7 8.1 真密度(g/cc) 2.18 2.21 c軸方向的雛晶大小(nm) 33 41 ab軸方向的雛晶大小(nm) 57 68 比電阻(μΩ·ιη) 2.2 2.0 熱傳導度(W/m*K) 530 580 實驗例3 不織布的製造 混合5 0體積份的實驗例1所作成的碳纖維a、4 0體 積份的實驗例2所作成的碳纖維C、及1 0體積份當作黏 結劑的平均纖維長度5mm的PVA纖維(商品名Vinylon )後’使用30°C的水浴進行造紙後,在氮氣氛下以 1,500°C假煅燒後,在3,000°C作本煅燒,得到石墨化碳纖 維的不織布。所得到的不織布中之碳含有率爲99重量% ,厚度爲〇.3mm,塡充率爲35體積%。 實驗例4石墨化無規則蓆的製造 -28- 200837202 將實驗例1所作成的無規則蓆,在空氣中以5 °C /分鐘 的平均升溫速度從1 7 0 °C升溫到3 1 0 °C爲止,以進行不熔 化,在7〇〇°C煅燒後,再照原樣地在3,000°C煅燒,作石墨 化而得到石墨化無規則蓆。熱傳導率、比重等的値係爲與 實施例1的碳纖維之値同等。 實施例1 對實驗例1所作成的碳纖維B施予臭氧水處理。即, 使用ERC科技公司製臭氧水處理裝量,在以高臭氧濃度 循環的臭氧水中進行3 0分鐘的碳纖維之表面處理,使碳 纖維表面被親水化。親水化係以使用ESCA的表面官能基 分析,由C = 0基的濃度上升數據來確認。 使用珠磨機,將5 0體積份的此經表面親水化的碳纖 維B、3 3 · 3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40 // m的銅粉(高純度 化學硏究所製)、1 6.7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5 // m的銅粉 (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製)均勻混合後,置入50mm直徑的 容器內,在真空下、50MPa、900〜l,〇50°C的溫度範圍內 進行壓縮成形,得到由碳纖維及銅所成的複合成形體。 比重計算所得之塡充率爲96%,與加壓方向成垂直 的方向(A方向)之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爲3 5 0W/m*K、 1〇χ1(Γ6/Κ,在加壓方向(B 方向)爲 280W/m*K、llx 1 (Γ6/Κ。 再者,對此成形體,使用神戸製鋼公司製的ΗΙΡ裝置 ,在加熱下進行各向同壓壓縮,進行更緻密化處理’結果 -29- 200837202 塡充率提高到99%,先前A方向的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 爲 3 90W/m*K、l〇xl〇_6/K,在 B 方向爲 310W/m*K、 1 〇χ 1 0_6/Κ。 實施例2 對實驗例2所作成的碳纖維D施予臭氧水處理。即 ,使用ERC科技公司製臭氧水處理裝量,在以高臭氧濃 度循環的臭氧水中進行3 G分鐘的碳纖維之表面處理,使 碳纖維表面被親水化。親水化係以使用ESCA的表面官能 基分析,由C = 0基的濃度上升數據來確認。 使用珠磨機,將5 0體積份的此經表面親水化的碳纖 維D、33.3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40 // m的銅粉(高純度 化學硏究所製)、16.7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5 // m的銅粉 (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製)均勻混合後,置入50mm直徑的 容器內,在真空下、50MPa、900〜1,050°C的溫度範圍內 進行壓縮成形,得到由碳纖維及銅所成的複合成形體。 比重計算所得之塡充率爲95%,與加壓方向成垂直 的方向(A方向)之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爲3 60W/m*K、 11χ10·6/Κ,在加壓方向(B 方向)爲 300W/m*K、12χ 10·6/Κ。 再者,對此成形體,使用神戸製鋼公司製的HIP裝置 ,在加熱下進行各向同壓壓縮,進行更緻密化處理,結果 塡充率提高到99%,先前A方向的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 爲 3 8 0W/m*K、11χ1〇·6/Κ,在 B 方向爲 3 3 0W/m*K、 -30- 200837202 1 1 x 1 0-6/Κ。 實施例3 將實驗例3所作成的不織布與厚度〇.2mm的銅箱交 互5 0次層合後’在真空下、50MPa、900〜1,〇5〇。(^的溫度 範圍內進行壓縮成形,得到由碳纖維與銅所成的複合$开多 體。 比重計算所得之塡充率爲97%,與加壓方向成垂直 的方向(Α方向)之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爲3 90W/m.K、 l〇xl(T6/K,在加壓方向(B 方向)爲 290W/m*K、12χ 1 0-6/Κ。 實施例4 將實驗例4所作成的無規則蓆與厚度〇 . 3 mm的銅箔 交互30次層合後,在真空下、50MPa、900〜1,050°C的溫 度範圍內進行壓縮成形,得到由碳纖維與銅所成的複合成 形體。 比重計算所得之塡充率爲97%,與加壓方向成垂直 的方向(A方向)之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爲3 8 0W/m.K、 12xl〇_6/K,在加壓方向(B 方向)爲 310W/m*K、13χ 10·6/κ。 比較例1 於實施例1中,不用碳纖維,使用珠磨機,將40體 -31 - 200837202 積份的平均粒徑約4 0 // m的銅粉(高純度化 )、20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5 // m的銅粉( 究所製)均勻混合後,置入50mm直徑的容器 下、50MPa、900〜1,050 °C的溫度範圍內進行 得到成形體。 塡充率爲98%,熱傳導率與熱膨脹率爲 17χ10·6/Κ。又,於本成形體中,幾乎沒有見Ϊ 方向的物性之差異。 再者,對此成形體,使用神戸製鋼公司製 ,在加熱下進行各向同壓壓縮,進行更緻密化 塡充率提高到99%,熱傳導率與熱膨脹率爲 1 7χ 1 0_6/Κ。 即,若比較實施例1〜4的成形體與比較 體,則熱傳導率的値大致同等,但熱膨脹率的 1〜4的成形體係有意義的小,與半導體基板 的熱膨脹率之匹配性優異。 實施例5 對實驗例2所作成的碳纖維D施予臭拳 ,使用ERC科技公司製臭氧水處理裝量,在 度循環的臭氧水中進行3 0分鐘的碳纖維之_ 碳纖維表面被親水化。親水化係以使用ESCA 基分析,由C = 〇基的濃度上升數據來確認。 使用珠磨機,將60體積份的此經表面親 :學硏究所製 ί純度化學硏 ^內,在真空 壓縮成形, 3 70W/m*K > !J A方向、B 的HIP裝置 :處理,結果 3 80 W/m*K、 例1的成形 ί値則實施例 或陶瓷材料 水處理。即 以高臭氧濃 面處理,使 的表面官能 水化的碳纖 -32- 200837202 維D、4 0體積份的平均粒徑約4 0 // m的鈦粉(高純度化 學硏究所製)均勻混合後,置入50mm直徑的容器內,在 真空下、50MPa、1,500〜1,650°C的溫度範圍內進行壓縮 成形,得到由碳纖維及鈦所成的複合成形體。 比重計算所得之塡充率爲97%,與加壓方向成垂直 的方向(A方向)之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爲110W/m*K、 6χ10_6/Κ,在加壓方向(B 方向)爲 7〇W/m*K、7χ1(Γ6/Κ ο 再者,對此成形體,使用神戸製鋼公司製的ΗΙΡ裝置 ,在加熱下進行各向同壓壓縮,進行更緻密化處理’結果 塡充率提高到99%,先前Α方向的熱傳導率及熱膨脹率 爲 120W/m.K、6χ1(Γ6/Κ,在 B 方向爲 80W/m*K、6χ 10_6/Κ。 比較例2 於實施例5中,不用碳纖維,將平均粒徑約40 // m 鈦粉(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製)置入50mm直徑的容器內, 在真空下、50MPa、1,500〜1,650°C的溫度範圍內進行壓 縮成形,得到成形體。 塡充率爲98%,熱傳導率與熱膨脹率爲2〇w/m*K、 8χ1 (Γό/Κ。又,於本成形體中,幾乎沒有見到A方向、B 方向的物性之差異。 再者,對此成形體,使用神戸製鋼公司製的HIP裝置 ,在加熱下進行各向同壓壓縮,進行更緻密化處理,結果 -33- 200837202 塡充率提高到99%,熱傳導率與熱膨脹率; 8xl(T6/K之幾乎沒有變化。 即,實施例5的成形體若與比較例2的 ’則熱傳導率顯著提高,散熱性優異。又, 施例5的成形體係有意義的小,與半導體基 的熱膨脹率之匹配性優異。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係具有優異的熱傳導 散熱性能。本發明的複合材料由於具有接近 基板材料即Si、InP、GaAs的熱膨脹率之値 接層合於此寺半導體基板材料上時,也有熱 等之優點。本發明的複合材料係輕量且機械 照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製造該複合材料。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於施予如整列化、 化的加工處理,調整石墨部分的整列角度、 向性等,關於熱傳導率、熱膨脹率等,可實 各向異性。又,作爲散熱板時,可以熱傳達 與周邊機器的關係不會發生過與不足的方式 調整。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複合材料,利用其的高度熱傳 作爲電子零件用的散熱板。又,由於增多石 I 20W/m*K > 成形體比較下 熱膨脹率爲實 板或陶瓷材料 率,具有高的 代表的半導體 ,例如即使直 應力的發生少 特性優異。依 層合化、排列 層合狀態的方 現具有空間的 量或熱膨脹量 ,按照目的來 導率,可使用 墨化纖維塡料 -34- 200837202 的添加量’可得到高的熱傳導度,故即使在電子零件中, 也可適用於要求耐熱性的汽車或需要大電流的產業用電力 模組之連接器等。具體地,可用於散熱板、半導體封裝用 零件、散熱器、熱撒佈器、晶片墊、印刷電路基板、冷卻 翼片用零件、框體等。又,亦可用作爲熱交換器的零件, 可用於熱管。再者,利用碳纖維塡料的電波遮蔽性,可特 別適用作爲GHz頻帶的電波遮蔽用構件。 -35-

Claims (1)

  1. 200837202 十、申請專利範圍 i 一種複合材料,其含有平均纖維直徑『丨〜““㈤ 、真密度2.0〜2.5 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 及基體亞屬(B成分),A成分與B成分的體積比(a/b )爲 20/80〜90/10。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的c軸方向之雛晶大小(Lc)爲20〜1〇〇 n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的ab軸方向之雛晶大小(La)爲30〜2〇〇nm。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的平均纖維長度爲20〜200μπ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Α成分 的縱橫比爲2〜8 0 0 0。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係在2,8〇〇〜3,20(rc經石墨化處理的歷青系石墨化碳纖維 〇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的熱傳導率爲400〜700W/m*K。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係從短纖維、不織布及無規則蓆中所選出的至少_ g形能 〇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複合材料,其中a成分 係短纖維的形態。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複合材魁 ^ ^ ^ ^ u料,其中A成分 -36- 200837202 係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的形態。 1 1 ·如申era專利軺圍弟8項之複合材料,宜中a成分 係短纖維與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的混合物之形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材料,其中b成分 係從金、銀、銅、鋁、鎂、鈹、鎢、鎵、耠、欽、砂、此 等金屬間的合金、以此等金屬當作主成分之與他種金屬的 合金、此等的碳化物、此等的氮化物及此等的碳氮化物所 組成族群所選出的至少一種。 1 3 .如申i靑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複合材料,其中b成 分係從銅、及以銅當作主成分的合金、碳化物、氮化物、 碳氮化物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材料。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複合材料,其中b成 分係從鈦、及以鈦當作主成分的合金、碳化物、氮化物、 碳氮化物所組成族群所選出的材料。 1 5 · —種散熱構件,其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複合材料所構成。 1 6 · —種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包括: (1 )混合短纖維形態的平均纖維直徑〇.丨〜3 〇 μ m、 真密度2·〇〜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與 基體金屬(B成分)的步驟, (2 )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壓縮成形以得到成形體的步 驟,及 (3 )將成形體加熱,使成形體的空隙含浸b成分的 步驟。 -37- 200837202 17. 一種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包括:於基體 B成分)的存在下,加熱以平均纖維直徑0.1〜3 0 A 密度2·〇〜2.5g/cc的瀝青系石墨化碳纖維(a成分 所成的不織布或無規則蓆,按照需要邊施予壓縮, 成分熔融’使不織布或無規則蓆的空隙含浸其之步 金屬( (m、真 )爲主 邊將B 驟。 -38- 200837202 七 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囷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TW96140466A 2006-10-26 2007-10-26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083720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1031A JP2010034089A (ja) 2006-10-26 2006-10-26 金属炭素複合材料、及び該複合材料からなる放熱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7202A true TW200837202A (en) 2008-09-16

Family

ID=3932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0466A TW200837202A (en) 2006-10-26 2007-10-26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34089A (zh)
TW (1) TW200837202A (zh)
WO (1) WO2008050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7395B2 (ja) * 2014-09-16 2018-04-04 日本グラファイト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放熱シート
JP7321771B2 (ja) * 2018-06-07 202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及び熱定着装置
WO2021187088A1 (ja) * 2020-03-17 2021-09-23 株式会社山一ハガネ 熱交換器用部材、熱交換器、冷却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899B2 (ja) * 1986-02-20 1994-01-19 三菱化成株式会社 複合材用炭素繊維プリフオ−ムの製造方法
JP3401551B2 (ja) * 1997-07-11 2003-04-2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微細構造の制御された繊維を用いた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3213841B2 (ja) * 1997-12-05 2001-10-02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不織布
JP4343631B2 (ja) * 2003-09-11 2009-10-14 サカイオーベックス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アルミニウム基複合材料
JP2006002240A (ja) * 2004-06-21 2006-01-05 Hitachi Metals Ltd 高熱伝導・低熱膨脹複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83696C (zh) * 2005-02-16 2009-04-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散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0906A1 (fr) 2008-05-02
JP2010034089A (ja) 201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8502B2 (ja) ピッチ系炭素繊維、マットおよびそれらを含む樹脂成形体
TWI479056B (zh) Carbon fib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319767B2 (ja) 炭化ホウ素セラミック繊維
CN105503254B (zh) 一种钛酸钡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40336A (en) Graphitized short fibers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KR20070121773A (ko) 탄소 섬유 복합 시트, 그 전열체 용도 및 그것에 이용하는피치계 탄소 섬유 매트용 시트
TW201006784A (en) Carbon fiber carbon composite compac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rbon complex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WO2005040065A1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30566A (zh) 非氧化物烧结的陶瓷纤维
TW200804087A (en) Composite carbon fiber sheet
JP2002356381A (ja) SiC繊維強化型SiC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8208316A (ja) 炭素繊維複合材料
TWI448378B (zh) C/c複合材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JP2008049607A (ja) 電気絶縁性薄膜を貼合わせてなる熱伝導性積層材
JP2009191392A (ja) ピッチ系炭素繊維フィラ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CN103966533B (zh) 一种金刚石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189867A (ja) 炭素繊維補強熱可塑性樹脂複合材料
JP4538607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又はナノファイバーを用いたSiC/SiC複合材料の高熱伝導化
TW200837202A (e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9108424A (ja) 熱伝導性フィラ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TW200905028A (en) Pitch-derived carbon fib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olded object
TW201016911A (en) Pitch-derived graphitized short fiber and molded object obtained using same
JP2002097371A (ja) 熱伝導性高分子組成物及び熱伝導性成形体
JP2008308543A (ja) 炭素繊維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89866A (ja) 炭素繊維補強熱硬化性樹脂放熱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