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8787A - New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s and solvate - Google Patents

New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s and solv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8787A
TW200808787A TW096107399A TW96107399A TW200808787A TW 200808787 A TW200808787 A TW 200808787A TW 096107399 A TW096107399 A TW 096107399A TW 96107399 A TW96107399 A TW 96107399A TW 200808787 A TW200808787 A TW 2008087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rystal deformation
crystal
deforma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07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yuki Kusuoka
Hideaki Suzuki
Norio Tanaka
Shinji Takii
Jyunichi Kouchi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57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6228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578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6227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08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878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7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3
    • A01N43/781,3-Thiazoles; Hydrogenated 1,3-th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 C07D27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77/2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7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08787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新穎的殺蟲化合物I結晶變形和 溶劑合物及製備彼之方法,及一種包含該結晶變形和溶劑 合物之殺蟲混合物和組成物及彼等用作爲阻抗昆蟲和觸類 有害生物之用途。 【先前技術】 化合物I是控制特定昆蟲和蟎類有害生物的活性化合 物。 於本說明書中,「化合物I」係定義爲下列結構的Z-異構物:
化合物I及其製備方法已揭示於WO 97/40009以及共 同待審理申請案JP 2006/009789。 化合物I之不同晶體形式或溶劑合物的觀察結果尙未 被述及,更遑論特定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的任何特徵或用 於得到特定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的製備方法。 對於大規模殺蟲化合物之配製物和配方,其關鍵重要 性爲了解是否存有該化合物的不同結晶變形(亦常稱爲多 200808787 (2) 晶形物)或溶劑合物、如何得到它們、及它們的特性性質 化α物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性 質,例如與溶解度、溶解速率、懸浮液安定性、硏磨期間 之女疋性、蒸汽壓、光學和機械性質、吸濕性、結晶大小 、過濾性質、乾燥作用、密度、熔點、降解安定性、阻抗 相轉換成其他結晶變形的安定性、顏色、和甚至化學反應 性。 【發明內容】 相對於此背景,本發明之標的係爲尋找並鑑定該化合 物Ϊ之新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 另一標的係爲尋找該新穎結晶變形和新穎溶劑合物的 製備步驟,其可重複性地得到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標的係爲尋找一種製備步驟,其可得到 高產率之化合物I新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標的係爲尋找一種製備步驟,其所得到 之新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實質地不包括其他結晶變形形 式或溶劑合物(亦即超過8 0重量%)。 此外,已發現化合物I新穎的結晶變形α、β、δ、和 溶劑合物γ,製備彼等之方法,及一種包含彼等之殺蟲混 合物和組成物及彼等用作爲阻抗有害生物之用途。 新穎結晶變形α 一種化合物I之結晶變形(X在2 5 °C之X射線粉末繞 -6 - 200808787 射圖顯示下列反射中的至少4項且最佳全部: ⑴ d = 1 6.04 士 0. 1 A (2) d = 1 1 .39 土 0.07 A (3) d = =10.03 ± 0.05 A (4) d = :8·69 ± 0 • 05 A (5) d = =8.02 ± 0 • 0 5 A 〇 在一個特別佳具體實例中,該結晶變形α所顯示之X 射線粉末繞射圖譜與於圖1顯示之圖譜實質相同。 在結晶變形α的單一晶體硏究顯示,其基本結晶結構 爲三斜晶系並具有空間群Ρ-1。該結晶變形α的結晶結構 的性質資料示於表1。 表1 :結晶變形α的結晶學資料 參數 變形a 類別 三斜晶系 空間群 P-1 a 6,4 4 A b 1 1,6 1 A c 1 6?35A a 97,73° β 97,10° 7 91,76° 溫度 -1 7 3.2 °C R 1 ? ω R2 0.052,0.117 a,b,c =晶格邊緣長度 α,/3,7 =晶格角度 化合物I的結晶變形α典型地具有在90至1 05 °C範圍 200808787 (4) 之間的熔點,特別是在95至1 05 °C範圍之間,且尤其是在 103至l〇5°C範圍之間,實質之純形式爲104.8至105°C。 化合物I結晶變形α的TG-DTA熱譜圖含有在104.8 °C最小値之吸熱線。 化合物I結晶變形α可依據環境(例如存有另一結晶 * 變形的晶種;在測量瓶內刮劃等),在約9 5至9 8 °C進行吸 熱之相轉換,並在8 5至9 0 °C開始於9 8 °C至1 0 3 °C完成。 該相轉換可形成結晶變形β。 新穎結晶變形β 一種化合物I之結晶變形β在:2 5 °C之X射線粉末繞 射圖顯不下列反射中的至少4項且最佳全部:
(1) d = 10.60 ± 0.1A
(2) d = 10.50 ± 0.07A
(3) d = 10.10 土 0.05A
(4) d = 8.40 土 0.05A (5) d = 8·30 土 0.05A。 在一個特別佳具體實例中,該結晶變形β所顯示之X 射線粉末繞射圖譜與於圖2顯示之圖譜實質相同。 化合物I的結晶變形β典型地具有在1 〇 5至11 2。(:範 圍之間的熔點,特別是在1 8至1 1 2 °C範圍之間且尤其是在 1 1 0至1 1 2 °C範圍之間,實質之純形式爲1 1 2至1 1 2.5 °C。 化合物I結晶變形β的TG-DTA熱譜圖含有在112.3 °C最小値之吸熱線。 -8- 200808787 (5) 新穎結晶變形(5 一種化合物I之結晶變形(5在25t之X射線粉末繞 射圖顯示至少之下列反射:
(1) d = 13.45 土 0.1A (2) d = 12.98 土 0.07Α
(3) d = 9.62 士 0.05A (4) d = 6.49 士 0.05A。 在一個特別佳具體實例中,該結晶變形5所顯示之X 射線粉末繞射圖譜與於圖3顯示之圖譜實質相同。 在結晶變形5的單一晶體硏究顯示,其基本結晶結構 爲單斜晶系並具有空間群C2/c。該結晶變形5的結晶結構 的性質資料示於表2。 表2 :結晶變形ό的結晶學資料 參數 變形(5 類別 單斜晶系 空間群 C2/c a 3 6,3 9A b 6,86A c 26,01 A a 90,00° β 132,28° 7 90,00° 溫度 -1 7 3,2 °C R 1 , 6l) R 2 0.05 8,0.1 4 7 a,b,c =晶格邊緣長度 晶格角度 -9- 200808787 (6) 化合物I的結晶變形5可依據環境(例如存有另一結 晶變形的晶種;在測量瓶內刮劃等)’在約8 4至8 6 °C進行 吸熱之相轉換形成結晶變形β °亦可依據環境而定’在約 9 4至9 7 °C進行吸熱之相轉換形成結晶變形α ° 新穎溶劑合物r 化合物I溶劑合物r在2 5 °C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顯 示至少全部之下列反射: (1) d = 14.35 土 0.1 入
(2) d = 12.43 士 0·07 A
(3) d = 7.17 土 0.05A (4) d = 7.08 土 0·05 A。 在一個特別佳具體實例中,該溶劑合物r所顯示之x 射線粉末繞射圖譜與於圖4顯示之圖譜實質相同。 在溶劑合物r的單一晶體硏究顯示,其基本結晶結構 爲三斜晶系並具有空間群p-1。該溶劑合物r結晶結構的 性質資料示於表3。 -10- 200808787 (7) 表3 :結晶變形r的結晶學資料
參數 變形5 類別 三斜晶系 空間群 P-1 a 6,1 6A b 15,21 A c 1 5,6〇A a 69,02° β - 7 8,3 7° r — 82,88° 溫度 -1 7 3.2 °C a,b,c =晶格邊緣長度 a,/S,7 =晶格角度 化合物I的溶劑合物7在約77至79°C藉由脫甲苯作 用進行吸熱之相轉換成爲結晶變形/3。亦可依據環境而定 在約88至90°C藉由脫甲苯作用進行吸熱之相轉換成爲結 晶變形a。 由結晶變形a、β、δ和溶劑合物γ之X射線粉末繞射 圖所得到的d -間距示於表4 : -11 - 200808787 (8) 變形/溶劑合物 d[A] α β 16,04 10,88 11,39 10,6 1 10,03 10,46 8,69 1 0,1 0 8,02 8,52 7,08 8,40 6,20 8,25 6,14 8,13 5,70 7,5 1 5,62 7,10 5,35 6,39 5,28 6,3 1 5,24 6,12 5,15 5,86 5,02 5,79 4,87 5,75 4,82 5,61 4,72 5,11 4,63 4,94 4,56 4,88 4,40 4,8 1 4,36 4,68 4,15 4,44 4,05 4,20 4,01 4,11 3,97 3,95 3,93 3 5 8 8 3,87 3,8 1 3,86 3,74 3,83 3,64 3,69 3,53 3,62 3,48 3,58 3,42 3,54 3,32 3,47 3,26 3,44 3,25 3,3 1 3,22 3,19 3,14 3,1 6 3,09 3, 12 3,07 3,08 2,98 3,00 δ Ί 13,45 14,35 12,98 12,43 9,62 8,70 9,09 7,17 6,73 7,08 6,63 6,22 6,49 6,03 5,98 5,93 5,88 5,67 5,84 5,44 5,37 5,27 5,09 5,06 4,96 5,03 4,93 4,83 4,8 1 4?47 4,69 4,3 8 4,49 4,34 4,33 4,29 4,23 4,21 4,19 4,16 4,10 4,11 4,08 3,96 3,98 3,92 3,91 3,78 3,79 3,65 3,69 3,54 3,60 3,47 3,55 3,40 3,48 3,02 3,43 3,37 3,33 3,30 3,23 3,2 1 3,17 3,11 3,06 200808787 (9) 在另一個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結晶變形 α ’其具有化合物I含量爲至少9 2重量%,特別爲至少 9 6重量%,且尤其是至少9 8重量%。 本發明亦有關於一種包含如上文定義之結晶變形α之 化合物I固體(組成物),及一種與該結晶變形α不同之化 合物I形式,例如非晶形化合物I或與結晶變形α不同之 化合物I結晶變形。 較佳者爲該化合物I固體(組成物)包含至少85重量% ,較佳爲至少9 0重量%,更佳爲至少9 5重量%,及最佳 爲至少98重量%之結晶變形α。 結晶變形α、yS、δ和溶劑合物7可使用包含下列步 驟之方法製備: 步驟i)製備固體形式化合物I在溶劑S之溶液,該化 合物I與所得到之結晶變形不同; 步驟i i)進行化合物I的結晶作用;及 步驟iii)分離所得到的沈澱物。 這些步驟的詳細敘述如下: 步驟i) 使用於步驟i)並與將得到之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形式 不同的適當化合物1形式爲’例如選自非晶形化合物I或 如β或δ形式的化合物I之其他結晶變形’亦及化合物I 結晶變形之混合物。 在步驟i)中作爲起始物質之化合物1形式較佳具有至 -13- 200808787 (10) 少8 5重量%,較佳爲至少9 0重量%,及尤其爲至少9 5重 量%之純度。「純度」意爲不具有不同於化合物I之化學 化合物。 在結晶變形α的情況中,使用於步驟i)的溶劑s被定 義爲溶劑S 1且係選自除了甲苯和醇類的任何適當溶劑, _ 其具有溶解化合物I之能力並得到濃度爲高度過飽和之化 合物I溶液。 「高度過飽和溶液」係定義過飽和程度很高之溶液, 例如藉由急劇冷卻高溫度之已飽和溶液而製得。 較佳之溶劑S 1爲極性溶劑。 較佳之極性溶劑S 1爲例如乙腈。 在結晶變形/3的情況中,使用於步驟i)的溶劑s被定 義爲溶劑S2且係選自除了甲苯和醇類的任何適當溶劑, 其具有溶解化合物I之能力並得到濃度爲低度過飽和之化 合物I溶液。 「低度過飽和溶液」係定義過飽和程度很低之溶液, ^ 例如藉由逐漸冷卻高溫度之已飽和溶液而製得。 較佳之溶劑S2爲非極性溶劑。 較佳之非極性溶劑爲例如庚烷。 在結晶變形的情況中,使用於步驟i)的溶劑S被定 義爲溶劑S3且係選自醇類。溶劑S3可額外地含有水。 溶劑S3較佳係選自: (a) 純醇類A1, (b) 不同醇類A1的混合物,和 -14- 200808787 (11) (c ) 一或多種醇類A1與水的混合物。 依據本發明,醇類A1爲C C 4 -烷醇類,亦即甲醇、 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2-丁醇、或三 級丁醇。 特別佳之醇類A1爲甲醇、乙醇、和異丙醇。 在一個較佳具體實例中,使用於步驟i)之溶劑S3是 由甲醇、乙醇、或異丙醇組成,較佳爲甲醇。 在另一個具體實例中,使用於步驟i)之溶劑S3是由 如上文中定義之醇類A 1和水的混合物組成。水的比例較 佳以溶劑S 3總數量計算爲不大於約2 5重量%。 在溶劑合物r的情況中,使用於步驟i)的溶劑S爲甲 苯。 在步驟i)中,與結晶變形I不同之化合物I形式通常 在溶劑S足以完全溶解化合物I形式之濃度和溫度下作爲 固體混合至溶劑S內。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具體實例中,化合物I形式係在 提高的溫度下溶解,較佳爲由30至80°C及特別佳爲由50 至7 0 °C的範圍。溶解於溶劑S中的化合物I形式之數量當 然係依據溶劑S之性質及溶解溫度而定。熟於此藝者將可 藉由標準實驗而決定適當的條件。 步驟ii) 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 i)中’化合物I接者被結晶。結 晶作用可使用習用方式作用’例如利用將得自步驟i)中之 -15- 200808787 (12) 溶液冷卻、加入可降低溶解度之溶劑、或濃縮該溶液、或 上述方法之組合。 在一個較佳具體實例中,步驟ii)係在存有欲得到之 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之晶種下進行。 在動力學有利之結晶變形α情況下,結晶作用較佳係 * 藉由速率爲比每分鐘20°C更快,較佳爲比每分鐘6(TC更快 的衝擊冷卻進行,例如將具有約40至60 °C溫度之在S1中 的化合物I溶液置於冰浴中。較佳爲加入晶種。 欲儘可能完全達到轉變成熱力學有利之結晶變形Θ, 結晶作用之進行係超過至少1 h期間(結晶階段),特別是 至少3 h。溶液之冷卻典型地是在比每分鐘5 °C更慢的冷卻 速率進行,較佳爲每分鐘0.1至,較佳在接近溶液S2 沸點之提高溫度下開始。例如,當溶劑S係由庚烷組成的 情況下,冷卻是在7 1 °C開始且以每小時1 〇°C的速率完成 。較佳爲加入晶種。 在變形5情況下,結晶作用之進行係超過至少1 h期 ^ 間(結晶階段),特別是至少3 h。溶液之冷卻典型地是以 每小時5 °C至1 〇°C的冷卻速率進行,在接近溶液S3沸點之 提高溫度下開始。例如,當溶劑S 3係由甲醇組成的情況 下,冷卻是在6 0 °C開始且以每小時1 0 °C的速率完成。 在溶劑合物r情況下,結晶作用之進行係超過至少1 h期間(結晶階段),特別是至少3 h。溶液之冷卻典型地是 在約7 0 °C開始,以每小時5 °C至1 的冷卻速率進行。 大體上,結晶作用係進行至所使用之化合物I結晶出 -16- 200808787 (13) 至至少60%,較佳至少70%,特別是至少90重量。/。,例如 由80至90重量%。 該溶液的濃縮可藉由逐漸移除溶劑S施行,例如於真 空中蒸發,其可在低溫或約20-25 t或高溫下進行,及/或 在存有例如氮或氬的惰性氣體流之中。「低溫」和「高溫 * 」値當然係依據溶劑S的性質而定而且可由熟於此藝者簡 易地決定。例如在溶劑s是由甲醇組成的情況下,蒸發可 於18至27°c之空氣中或於40t至5(TC之氮流中完成。 結晶作用的產率可藉由將溫度冷卻至低於2CTC而提高 ,較佳爲降至由〇至l〇°C的溫度。 在另一個較佳具體實例中,結晶作用係藉由將溶液濃 縮而實施。 步驟iii) 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ii)中,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之 分離是使用將固體成分由液體中分離出之習用技術,例如 利用過濾、離心或傾析。大體上,經分離的沈澱物將被清 洗,例如使用用於結晶作用之溶劑S。該清洗可在一或多 個步驟中實行。清洗典型進行於溫度低於3 (TC且特別爲低 於25°C,以致保持產物値的損失儘可能地低。然後乾燥所 得到之化合物I晶體並進行其他處理。 可重複由步驟i)至步驟iii)組成之製備方法以得到更 高純度之化合物I 。 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尤其適當用作於阻抗下 -17- 200808787 (14) 列有害生物: 馬路(倍足綱),例如B 1 a n i u 1 u s或N a r c e u s s s p ; 昆蟲(昆蟲綱),例如螞蟻、蜜蜂、黃蜂、葉蜂(膜翅目 ),例如、熱帶切葉蟻(dHa 、 光亮切葉蟻(dHa 、切葉蟻 、德州切葉蟻m㈣a〉、舉尾家蟻屬 (Crematog aster *y 尸夕·),李小葉蜂广//〇户 / o c α 所夕 a m ζ·« w f 、蘋 葉蜂(Hoplocampa 、小黃家蟻「Af0;70mor/ww pharaonis)、熱帶火家蟻g e m i n a t a)、入侵紅火 蟻z’nWcfa)、入侵黑火蟻ric/z/er/J 、南方火蟻("以/m叩工少/㈣/)、熱帶大頭家蟻("户Λβί心 meg a cephala)、收成蟻種(尸如南收穫 ϋ (P ogonamyrmex 和加州收穫蟻〔P 〇 go « 〇 m w m e x calif ornicus) 、 Dasymutilla occidentals 、熊蜂屬、 Ve s pul a squamosa 、 Pa ravespula vulgaris 、 Paravespula p ennsylv ani c a 、 Paravespula germ anica 、長黃 古月蜂 • (IM/ic/zovapzWa 、黃邊胡蜂、 Ρ oli st e s rubiginosa、(Cam ponotus floridanus) ' ^P|SJ 根廷螞蟻(Z ζ· π e /u· / k m a /2 w z_ / e J, 甲蟲(銷翅目),例如梨窄吉丁 Mgri/ws •y/wwa/wd、直 條叩頭蟲、黯金針蟲 Ο 6 S C W r W 5*)和其他叩頭蟲種、」777 户 /ζ ζ· m α / / 1/ Λ1 51 0 / 5Ή· r Ζ· (7 / ί S、異 形方胸材小蠢Μ « 7· Μ 77心W 5·山· s;7 α r;、棉鈴象甲Μ W//Ο/7 0 777 Μ gr an dis) 、 ^ it M ? (Ant honoin us pomor um) 、 A r ac ant hu s -18- 200808787 (15) morez·、甜菜隱食甲/以Mr 、擬步甲種 (Blapstinus species)、松縱坑切梢小蠢 piniperda) 、 Bl it ophaga undat a 、甜菜象(Bothy noderes punciventris)、黨豆象(Bruchus rufim anus)、婉豆象 (Bruchus 尸/•yorwm)、歐洲兵豆象/eWk)、梨捲葉 象(jBycibcws 、龜葉甲、菜豆 螢葉甲 (Ceroroma trifur c a ta)、 白 菜 好 龜 象 (Ceuthorrhynchus as s imi 1 is) 、 Ceuthorrhynchus napi 、甜 菜凹脛跳甲「C /2 α " ο c we m tibialis)、煙草叩頭蟲 (Cowoderws 其他金針蟲種、甜菜錐喙象 (Conorrhynchus mendicus)、石习柏負泥蟲 asparagi) 、 Cylindrocoptur us adsper sus 、長角葉甲 (Doabrptoca (long icornis) bar beri) 、 D i ab r o t i c a semi- 、雞蛋果葉甲、黃爪 --星 葉甲 WT?心、玉米根螢葉甲
Wrgi/era)和其他的葉甲種、亮甲種 、墨西哥豆瓢蟲var/vur/y、烟草跳甲 (Epitrix hirtipennis)、棉 好 灰 象(Eutinobothrus 、松樹皮象/ 0645· 、埃及苜菅葉象 r a 6r ㈣w«z\s·)、苜淸象鼻蟲「//y尸 πα ρ(9s"c、雲 杉八齒小蠢叩/7W幻、烟草負泥蟲(^請0 、橙足負泥蟲、柯羅拉多金花 蟲尸、甜菜叩頭蟲 c α / / / 〇 r /7 / c w j 和其他的金針蟲種(i / m ο ;7 7· W Λ· s JO e e / e 5·)、水稻 -19- (16) (16)200808787 水象鼻蟲、阿根廷莖象甲 (Listronot us bona riensis)、玉 米 口 口 甲(Melanotus (:0所所^心〇和其他的叩甲屬種、油菜花露尾甲(^6/46//^5· 、東方總金龜〈Me/o/w/Zza Zz/ppocwM/?/)、犬粟激 金龜(Melolontha melolontha)、水蹈負泥蟲(Oulema oryzae) 、 Ortiorrhynchus sulcatus 、 Oryz ophagus oryz ae 、 ,負泥蟲(Ow/ema 、辣根猿葉 蟲(Phaedon cochlea riae) 、 P hy llotreta chrysocephala 、 和其他的金龜子屬(P/23;//0;7/2aga 、庭園麗金龜、完菁淡足 跳甲(Phyllotreta nemorum)、黃條葉蚤(P hyll o tret a Wr/o/ar匀、和其他的條跳甲屬種wec/e幻、曰 本豆金龜/ία japonica) 、Pro mecops c a rinicollis ' Premnotrypes v 0 r β z、跳甲屬種〔户 5·;;// / 0 s 5·/? e c 〇、條紋 根瘤象甲/iweWwW、谷象grawariwW、 Sternechus p in gu is ' Sternechus sub s ignatus 、利]驢豆纖毛 象少mecws 和其他的纖毛象物種, 蜈松(唇足綱),例如 Scw/igera co/ec^/ra/a, 蟑螂(蜚蠊目),例如德國姬蠊gama/7/caj、 亞洲蟑螂αχα/ζίπαί)、美洲幢螂 a mericana)、曰本蟑螂「P e 厂 ί 尸 / α α α ο « / c a J、棕色蟑螂 (Peripl a net a brunne a) 、 烟 色 蟑 螂(P e r i p l a n e t a /1/ / i gg / π os ¢/ j、澳洲蟑螂「P e r z·p /a w "<3 a wnr /i? s 7·a e)、和東 方蜂螂(jB / ύΤ Π (2 W / θ /7 / (7 / Ζ· Λ1), •20- 200808787 (17) 蟋蟀、蚱蜢、蝗蟲(直翅目),例如在家蟋蟀Mcα 心 、歐洲螻蛄「Gr少//ίΠα/ρβ 、東亞飛 螅migraMrza)、雙帶飛螅Zu’W/fafwd 、紅腿艎/ew?wrrz^rwwO 、墨西哥黑螅 (Me l a nop l us mexicanus) 、 M (Melanoplus sanguinipes)、 洛基山螅蟲("从、紅色幢蟲所adacrk s e p t e mf a s c i at a) 、 1¾ H W: ¢1 (Schistocerca Americana)、 非洲沙漠螅 c /2 k M c e r e β gr e g ar i a)、墨洛哥煌 (Dociostaurus mar o c c anus) 、 溫室、?少螽(Tachycines a s y n am 0 r u s) 、 〇 edaleus Senegal ensis 、 奧 月复&衷虫皇 (Zonocerus varie gatus) 、 Hie roglyphus dag a nensis 、
Krauss aria angulifera 、β ψ] Φ1 (C al l ip tarnus italicus)、 澳洲疫螅Γ C /20 r Μ z· c e M s k r m / w //> r β)、和布朗蝗蟲 (Locustana p ardalina), 跳蚤(蚤目)、例如貓蚤/W/y、狗蚤 、人蚤irrz.M/u)、穿皮潛 、和 歐洲鼠蚤, 蠅、蚊(雙翅目)、例如疾H级(Aedes aegypti)、g 線斑蚊M d α α / p i c r w幻、白肋斑蚊M v e χ μ 5*)、曰 本稻潛蠅Mgamyza oryM匀、墨西哥果實蠅 ludens)、斑翅瘡蚊(Anopheles maculipenn is)、Anopheles crucians、淡色按蚊Μ n /α / 6 ζ· m α ” zy 〇、甘比亞瘧蚊 (Α η 〇 p h e ί e s g a m b i σ e )、費氏瘡蚊(Α η 〇 p h e ί e s f r e e b 〇 r n i)、白 -21 - 200808787 (18) 踝瘧蚊 Μ ㈣户h //e W Chr W W、矮小瘧蚊/7/ze /e5· 、四斑按蚊gwo心z’macw/aiwW、紅頭麗 蠅Wcha)、疽症金蠅「C/zrp o my a bezziana)、 Chrysomya ho minivorax 、 Chry s o my a macellaria 、鹿蠅 (Chrysops dis cal is) 、 Chry sops silacea 、 Chry sops 、羊旋皮蠅少ία /zom/nz’vorflxj、高棵癭 蠅厂 ζ·«ζ·α wrg/z/co/a)、嗜人瘤蠅蛆〈Cor 心 anthropophaga) 、 Culicoides furens 、尖音家蚊(Culex pipiens) 、 Culex nigripalpus 、熱帶家蚊「Cw/ex quinquefasciatus)、條 i 蚊(Culex tarsalis) 、Culiseta 、黑尾味毛蚊「Cw/zje/a me/flwwra」、瓜實蠅(Dacws cwcwrZ?//^〉、橄檀蠅〈Dflcws 、油菜莢葉癭蚊 、葱地種蠅、麥廋種 蠅(De/ία 、灰地種蠅、菜蛆 (Delia r a di c um)、膚繩 hominis)、夏厕繩 canz’cw/flfrz··^、腸胃蠅〈(?ί35·Μγ0;7/ζ//ι/5· 、三點禾蠅7Vz>Mc/Wa)、采采蠅 、須舌蠅ρβ/ρα/ζ’Λ·)、G/owha /wscipM 、Glossina 、西方角繩irr 、鞍犧、廢蚊(Haplodiplosis equestris)、Hippelates spp.、 itSC M (Hy po derma l i neat e) 、 Leptoconops tor re ns 、蔬菜 斑潛蠅〈Ζζ·ΓΖ·0777>;ζα sa/ZvaeJ、非洲菊斑潛蠅 trifolii) ' Luc Hi a c r / w α、銅綠繩「jL w c z· / ζ· a c ww/· w 、絲 光綠繩(^wc//ia 、沼蚊屬 -22- 200808787 (19) π,)、黑森癭蚊、家蠅 「Mwsca “ma/ica)、廢腐蠅、羊狂蠅 oWs)、羊狂蠅(OeWrwi1 oWs)、禾蠅 //orwmj、瑞典麥桿蠅〈Οκζ·以//a /W〇、藜泉蠅 、銀足白鈴、P/20r6ia ant i qua 、 P horbi a bras sicae 、 P horbia c o arc t at a 、 Progwp /eywcianz·/、胡蘿蔔蠅mm幻、哥倫比亞 Μ ώΐ M (Psorophora c ο lumbiae) 、 P sorophora discolor 、 尸 r o *9 z· m w / z· w m m z’x am、櫻桃果實蠅「7? Λ α g 0 / e " 5· c e 厂 a 5· ij、蘋 果果實蠅、紅尾肉蠅(^arcc^/zagfl haemo.rrhoidalis)、肉蠅屬(Sarcophaga sp.)、帶虫內 (Simulium vznaiwm)、廄螫蠅c^f/crWran·^、牛虫亡 、黑虫亡、具帶馬虫亡 (Tab anus 、 raftanwi1 «yimz/b 、美甜菜根斑蠅 (Tetanops my op a ef or mi s) ' Tip ul a o/erace、和沼澤大蚊 (Tip u l a pal udosa), 異翅類(異翅目)’例如擬/n_/are)、 麥長蝽 /ewcop/erwW、葉嬋科(C/ca“//id(^)如蠶豆 微葉輝、金花蟲科、黑 斑烟盲蝽少notatus)、Delpahcidae、赤藍祷象 (Dysdercus cingul at us) 、 Dysdercus intermedins 、麥扁盾 蝽(Eurygaster integriceps)、棉褐蝽(E u s c h i s t u s impictiventris)、綿鈴綠緣错(Leptoglossus phyllopus)、美 國牧草肓蝽/7_以 、牧早盲 _ -23- 200808787 (20) 、黑尾葉蟬、南方綠棒象 vkz'dw/flf)、椿象科、毒藜擬網蝽「尸 qua dr at a) 、 S ol ub e a insular is 和 Thyanta perditor, 蚜蟲和其他同翅目害蟲(同翅亞目)、例如 Acyrthosiphon 、落葉松球虫牙(^心/ga /wicz’W、 naWwriz·/、碗豆虫牙、草莓根虫牙 (04ρ/ζζ·5· 、大豆虫牙 g/少、棉虫牙 Mp/u、 gossypii) 、 Aphis grossulariae ' Μ M ^ (Aphis pom i)、茶 蔗虫牙(04p/u·^· •yc/zwe/i/er/J、捲葉虫牙(^4ρ/2ζ·5· sp/raeco/a)、接骨 木虫牙(04/?/ίζ·5· samAwcU、腕丑虫牙、馬 鈴薯贬 Mw/acori/zwm 、杏短尾赔(^rflc/zycawdws cardi/ί」、光管舌尾 Φ牙、桃黑短 M ¢31 (Brachycaudus per sic ae)、Brachycaudus pr uni col a 、 甘藍赔(Brevicoryne bras sic ae) 、 Capitophorus h or ni 、 Cerosipha 、草莓中瘤釘毛虫牙(C/2fl"osz>/2〇« 、茶蔗隱瘤虫牙r/Z?z\y)、Drey/ws/a nor dmanni anae ' M ^ ^ (D r e yf u s i a piceae) ' Dysaphis T^dz’co/β 、DFaw/flcor/Zzwm 、車前圓尾贬 、Ζ)γ叩/u、、蠶豆微葉螺 、桃粉虫牙wwwzj、茶蔗苦菜 虫牙(Hyperomyzus /“CwcaeJ 、麥長管虫牙 、大戟長管赔(Afacrc^ij^/zwm euphorb iae) Macrosiphon 、蠶豆修尾虫牙v/cz’ae)、
Mel an aphis pyrarius 、麥無網長管虫牙(Met opol ophium - 24- 200808787 (21) dir h o dum) 、 Μί if (Myzodes (My z us) per sice e)、冬蔥瘤額虫牙 wca/odcwW、櫻桃黑瘤額蚜、 Myzus vanans 、H ^ (Nasonovia 、竭飛蟲 /wgew;、囊柄癭棉蚜J 、美國雞冠葉癭棉纟牙populivenae)、禾口其他白勺 癭棉讶種、蔗飛風Γ i5 a h w / e Π α 51 β c c /? a r i c ί β? a J、忽布抚額 虫牙/zwmtz/ij、木蟲科(Psyllidae)如蘋木蟲(/^少//0 、梨木蝨;7^〇和其他的木蝨種、冬葱縊瘤蚜 (Rhopalomyzus ascalonicus)、玉米虫牙(Rh o p al o s i phum maid is) ' 稻麥蚜山·)、蘋草溢管虫牙 (Rhopalosiphum /"w 、梨砧草蚜(^叩 p 叩/n\y w α / …、 蘋紅札圓尾蚜、麥二叉蚜(^c/u,zap/u、 graminum) 、 Schizoneur a lanuginosa 、 ^ ^(Sitobion avenae) 、 iS ^ ^ ^ (Triale urodes vaporariorum)、橘聲赔 、和葡萄根瘤蚜〔K/kw νζ·η·/ο/ί〇, 鱗翅類(鱗翅目),例如球菜夜蛾、蕪 著I微(Agrotis segetum)和其他的夜蛾種、槪葉教傲 (Alabama argillacea)、黎豆夜蛾(Anticarsia gemmatalis) 、蘋果銀蛾 、 叉紋夜蛾 (Autographa gamma)、松樹尺蠖piniarius)、 Cacoeci a mur i n an a 、 Capua reticul an o 、 C h e i m a t o b i o 、二化螟〈C/W/o 幻和其他的螟種、雲杉 捲夜蛾以ι/ro fumiferana)、西部雲:杉捲夜蛾 (Choristoneura o c c i d e n t a I i s )、粟夜盜蟲(C i r p h i s n i p u n c t a) -25- 200808787 (22)
、水稻縱捲夜蟆Γ C α /? /? / ο c μ c / 5* m d / w β ⑷、蘋果蠢蛾 (Cydia pomonella) ^ ^ ^ (D endr olimus pini) > M Jik ^ W 螟(Diaphania nitidalis)、西南玉米螟 grandiosella)、埃及金剛鈷w z·w勾、南美玉米苗 斑螟//wom/Zw」、葡萄與蘋果捲夜蛾 …、切根蟲屬、歐洲 松梢小捲蛾kw/Mwa)、蕃節褐夜蛾 、大蠟蛾、李小食心蟲 (Grapholitha funebrana)、桃祈心蟲(Grapholitha moles ta) 、蕃節夜蛾wmigerW、蘇芽夜蛾 νζ·Γ〜cew)、玉米穗夜蛾zea)、菜心螟 w/7“D) 、//Μαπζ’β 心、美國白蛾「//j;尸/2α„ίΓΖ·α cunea)、蘋果巢蛾 所 a/i/^//w*s·)、蕃節蠢蛾 (Keiferia ly c o p er s i c ell a)、鐵杉尺蛾(L a m b d i n a /z_ s c e / / a r /•…、甜菜夜蛾「I 叩 /73;g m a e x z·g w a)、美洲弄蝶 〔Zerodea 、咖啡潛夜蛾cc?//〜//a)、蘋 果潛夜蛾〈lew cop/era scit ell a)、蘋果金紋細蛾 (Lithoco l letis 、葡萄小卷蛾 ftoirana)、甘油酯草地螟、舞毒蛾 (Lymantria 山·*$;? a rj、模毒蛾 f Z;; m a/7/r z· a m 0/7 a c/2 …、桃潛夜 蛾(^3;<9/7e//a c/erh/ZaJ、帶紋枯夜蛾we ustr ia) 、甘藍夜蛾7” e *s m 、尖翅蛾科 、黃杉毒蛾「Orgy ία ;? sew do/sw go 、歐洲玉米虫冥〈(9s/hwz· a 771/6//(2//5^、小眼夜蛾〔尸(3/70/4//(7/77;?7〜)、棉紅鈴蟲 -26- 200808787 (23) 、雜色夜蛾(jPer/droma 、圓黃掌舟蛾("Ρ/ζα/erfl 、馬鈴薯蠢蛾 (P/2i/20r/maea 、甘橘潛夜蛾 cifrd/W 、大紋白蝶〈Pkrk 心α M/cad、苜猜綠夜蛾 (Plathypena scabra)、/]、菜蛾(PluteUa xylostella)、大豆 夜蛾、美松梢捲夜蛾「i?/7少 frustrana) 、 iScro6ipa//7w/fl[ 、西非蛀莖夜蛾 和其他的夜蛾種、麥蛾 cerea/e//(3)、葡萄捲夜蛾、草地 夜蛾以 ra frugiperda)、棉花夜蛾 、斜紋夜蛾/iiwra)、松異帶蛾 (Thaumatopoea pity o c amp a) 、 ^ ^ ^ W^ (Tor tr ix viridana) 、粉紋夜蛾("TV/c/zop/whfl /? 0和雲杉線小卷蛾〔Ze iM/7/2 er a canadensis), 蟲子(¾ 毛目,例如頭 1¾「Pe<i/cw/w5· hum anus capitis) 、 M 1¾ (Pediculus hum anus corporis)、陰 1¾ (P thir us pubis)、牛血蟲(Haematopinus eury st emus)、 雜蟲(Haematopinus suis)、牛黑蟲(Linognathus vituli)、 60/心、雞禽 1¾ 、草黃短腳羽 1¾ (Me n acanthus str amine us)和牛管 1¾ (Solenopotes capillatus) ’ 直翅類(直.翅目),例如蝗科、蟋蟀 心 m 以 ί /_ c 5·)、地蜈松 < F w / /· c w / α a w r ζ· c w / α a )、歐洲螺蛄 〔〇,少//<9/(7/尸0 gryZ/o/a/;^)、亞洲飛螅 -27- 200808787 (24) 、雙帶黑螅、赤脛黑螅 、墨西哥黑螅「Me/wop/ws 、血黑 蝗「Me/Mop/ws 、洛基山黑煌 、紅色螅蟲〔jVomadacr/i· 、南美沙 、漠虫皇蟲(Schistocerc a american a) 、 Schistocerca peregrine ' 、Stauronotus mar o c c anus 禾口 溫室沙 螽(Tachycines asynamorus), 衣魚、家衣魚(firebrat)(纓尾目),例如普通衣魚 (Lepisma saccharina)和饭衣魚、(Thermobia domestica), 白蟻(白蟻目),例如 Ca/c^erma //av/c0//z_5*、家白蟻 屬、玉米黃翅葉蟫mfl,·山、 南美異白犠(He terotermes aureus) 、 Leucotermes fl αν ip e s 、 暗黃大白蟻 「Macro kr mu gilvus)、 白蟻屬 (Reticulitermes ssp.) 、 Ter me s nara/whs 、家白 _ (Coptotermes formosanus), 劁馬(緩翅目),例如薛草薊馬〈F r a w A: / ζ· π z· e / / a / w s c a)、 西方花萷馬〈心❹ΗίπζΉα 、美東花蘇馬 /r/nYU和其他的花薊馬種、柑橘薊馬 「5* c ζΊ W /2 r /p s c /· / r 、稻蒴馬〈Γ/; Hp $ 0 r j; z a 心、南黃萷馬 〔Γ/2γζ·;^ 、唐菖蒲蘇馬(;Τ/7Γ7·ρ 、和蔥蘇馬 (Th rips t abaci), 蜱和寄生虫繭(寄虫繭目(Parasitiformes)),蜱類(虫卑亞目 (Ixodida))’例如肩板硬婢κ叩w/flr/5·)、全環硬婢 (/X (9 心 S Λ <9 / 0 CJ; C / W 、大西洋硬蜱「/χ 0 y p a C 7·//C W 51」、血紅 -28- 200808787 (25) 肩頭蜱sanguineus)、安氏革蜱 (Dermacentor an d e r s o ni)、美沙1、| 大革虫卑(Derm a centor v a r / α ύ / / ζ· s)、美洲純眼轉 M m δ / y ο m m m e r ζ· c α « t/ m )、海灣 花蜱(A mblyomma maculatum) 、 Or nitho dor us her ms i 、 Omithodorus t uric at a 和寄生蟎類(中氣門亞目 (Mesostigmata)),例如熱帶鼠觸(OrwW/zowjvHw·? H ¢1 (Dermanyssus gallin a e), 蝽類昆蟲(半翅類),例如溫帶臭蟲(Cimex 、熱帶臭蟲(Cimex hemipterus)、Rec/iivius senilis、維鼻蟲 屬 <Τ>Ζ·(2Μ777β 、錐蝽心/W5* pro/ixws)、和輪背獵幢 (Arilus critatus), 蛛形綱(d r a c A « e α ),例如蛛形動物(婢觸目)如軟蜱 科、硬蜱科和济科,例 如美洲鈍眼蜱M w ^ J 0 ”謂α a m e r z· c α π w m )、彩飾花蜱 (A mblyomma να riegatum)、波斯壁 1¾ (04 rgw ;? e r 5· ζ· c wsj、具 環牛鱗(Boophilus annuiatus)、Boophilus decoloraius、微 小牛蜱microp/ws)、森林革蜱(jDermace/Uor s / / v a r w m J、長曝璃眼蜱(//少 irwwciUt/mJ、蓖麻硬蜱 rwZ?icww<iw5·、黑寡婦蝴蛛 (Latrodectus mac tans) 、% (Loxosceles re clus a)、非洲| 鈍緣蜱 ΓH/7 0 心 r w51 m 0 w 6 a /aJ、耳壁 1¾ f (9 / 0 Zu’ w5· 777 eg77 / /7 z·) 、雞觸、棉羊济癬蟲〔Pswopres 、具肢扇頭蜱appez?山·cw/aiws)、囊狀 扇頭碑、犬穿孔济癖蟲 -29- 200808787 (26) 、和蟲癭壁蝨科如蘋果斯氏刺癭蟎 、根橘鏽癭 _ o/ez’vora」和 橘癭蠘、跗線屬(Tarsonemidae s p e c i e s )如紫紅短鬚虫1 Γ 5 r e v z> a /;; w s ;? /2 〜《 ζ· c,· 5· j、葉蟎科如 赤葉虫蔭cinnabar inus)、神澤氏葉虫爾 (Tetr any chus 、太平洋葉觸 j^czyicwW、棉紅购]蛛/e/arhy 和二點葉觸 (3^/7^^?3;(:/^51^/,"(:0^」、歐洲紅葉觸〔/>(^0^7;;(:/^4$11///77/)、根 橘葉 _c/fr/j、和草地小爪觸 pratensis), 蠼螋(革翅目(Dermaptera)),例如歐洲球蠼螋 (forficula aur i cular i a) 0 更甚者,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爲尤其有用於 農作物有害生物的控制,特別是同翅目、鞘翅目、鱗翅目 和轉觸目。 對於本發明之使用,可將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 物轉換成習用配方,例如溶液、乳液、懸浮液、撒粉劑、 粉末、糊劑和顆粒。使用形式係依據特別的所欲目的而定 * ;唯需確定在每種情況中本發明化合物完全和平均之分配 〇 所有配方係以習知方式製備(例如參見US 3,060,08 4 、ΕΡ· A 707 445 (用於液體濃縮液),Browning,「附聚作 用」,化學工程,1 967年12月4日,1 47- 1 48,Perry化 學工程師手冊,第4版,McGraw-Hill,紐約,1 963,8- -30- 200808787 (27)
57 頁和以下。WO 91/13546、US 4,172,714、US 4,144,050 、US 3,920,442、US 5, 180,587、US 5,232,701 、US 5,20 8,03 0 ' GB 2,0 9 5,5 5 8、US 3,2 99,5 66,Klingman,雜 草控制之科學,John Wiley & Sons公司,紐約,1961, Hance 等人,雜草控制手冊,第 8 版,Blackwell Scientific 出版社,牛津,1989 和 Mollet Η.,Grubemann Α·,配方技術,Wiley VCH出版者,We i η h e i m (德國), 200 1,2。D· A. Knowles,農業化學品配方之化學和技術 ,Kluwer Academic 出版社,Dordrecht,1 9 9 8 (ISBN 0-7 5 1 4 -0443 - 8),例如藉由適用於農業化學品配方的助劑延 伸活性化合物,該·等助劑例如溶劑及/或載體,若需要時 之界面活性劑(例如輔助劑、乳化劑、分散劑),防腐劑、 抗發泡劑、抗冰凍劑,用於種籽處理配方亦可選用著色劑 及/或黏合劑及/或膠凝劑。 適當溶劑的例子爲水、芳香族溶劑(例如Solvesso產 品、二甲苯)、石蠟(例如礦物油餾分)、醇類(例如甲醇、 丁醇、戊醇、苯甲基醇)、酮類(例如環己酮、γ-丁內酯)、 吡咯烷酮(ΝΜΡ、ΝΟΡ)、乙酸酯類(乙二醇二乙酸酯)、二 _ 元醇類、脂肪酸二甲基醯胺類、脂肪酸類和脂肪酸酯類。 原則上,亦可使用溶劑混合物。 適當載體的例子爲硏磨之天然礦物(例如高嶺土、黏 土、滑石、白聖)和硏磨之合成礦物(例如高度分散之砂石 、矽酸鹽)。 所使用的適當界面活性劑爲木素磺酸、萘磺酸、酚磺 •31 - 200808787 (28) 酸、二丁基萘磺酸、烷基芳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 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酸和硫酸鹽化的脂肪醇乙二 醇醚的鹼金屬、鹼土金屬和銨鹽’另有磺酸鹽化萘和萘衍 生物與甲醛之縮合物、萘或萘硫酸與酚和甲醛的縮合物、 聚氧乙烯辛基酚醚、乙氧化異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 烷基酚聚乙二醇醚類、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 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類、醇與脂肪醇環氧乙 烷縮合物、乙氧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類、乙氧化聚 氧丙烯、月桂基醇聚乙二醇醚乙縮醛、山梨醇酯類、木素 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適用於製備直接可噴霧溶液、乳液、糊或油分散液之 物質爲中或高沸點礦物油餾分,例如煤油或柴油,此外亦 可爲煤焦油和源自植物或動物之油類,脂族、環脂族和芳 香族烴,例如甲苯、二甲苯、石蠟、四氫化萘、烷基化之 萘類或彼等衍生物、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環己醇、 環己酮、異佛爾酮、高極性溶劑,例如二甲基亞颯、N -甲 基吡咯烷酮或水。 同時抗凍劑,例如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和殺菌劑亦 可被加至配方中。 適當的抗發泡劑爲,例如以硬脂酸矽或鎂爲主的抗發 泡劑。 適當的防腐劑爲,例如二氯芬(D i c h 1 〇 r 〇 p h e η)和苯甲 基醇類半縮甲醛。 種好處理配方可額外地包含黏合劑和選用之著色劑。 -32· 200808787 (29) 黏合劑可被加入以改良種籽經處理後其中活性物質的 附著性。適當的黏合劑爲嵌段共聚物E Ο/P 0界面活性劑, 亦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 烯酸酯、聚丁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胺、聚乙 ' 烯醯胺、聚乙烯亞胺(Lupasol⑧、Polymin®)、聚醚、聚胺 * 基甲酸乙酯、聚乙烯乙酸酯、纖基乙酸鈉和衍自這些聚合 物之共聚物。 亦可選擇性地將著色劑包括於配方中。 膠凝劑的例子爲角叉菜(Sat i age 1®)。 粉末,用於塗佈的材料和可撒粉產物可藉由將活性物 質與固體載體混合或相互硏磨而製備。 顆粒,例如經塗佈顆粒、經浸漬顆粒和均質顆粒可藉 由將活性化合物黏合至固體載體而製備。 固體載體之例子爲礦物土,例如矽膠、矽酸鹽、滑石 、高嶺土、綠坡縷石黏土(attaclay)、石灰石、石灰、白堊 、樹幹、黃土、黏土、白雲土、矽藻土、硫酸鈣、硫酸鎂 、氧化鎂、經硏磨之合成材料、肥料,例如硫酸銨、磷酸 銨、硝酸銨、尿素、和源自植物的產物,例如穀粉、樹皮 粉、木材粉和堅果殼粉、纖維素粉末和其他固體載體。 大體上,這些配方包含由〇.〇1至95重量%,較佳由 〇 · 1至9 0重量%之活性化合物。於此情況下,所使用之活 性化合物純度爲由9 0至1 〇 〇重量。/。,較佳爲9 5至1 0 〇重 量%(依照NMR光譜)。 爲了種好處理之目的,個別之配方可稀釋至2 - 1 〇倍 -33- 60 200808787 (30) 以得到在立即可用配製物中活性化合物濃度爲0 · 0 1至 重量%,較佳爲0.1至4 0重量%。 所使用之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可爲它們的配 形式或由之製備之使用形式,例如可藉由噴霧、霧化、 粉、塗佈或傾倒之直接可噴霧溶液、粉末、懸浮液或分 液、乳液、油分散液、糊、可撒粉產物、可塗佈材料、 顆粒形式。該等使用形式完全依據所欲之目的而定;唯 確定在每種情況中本發明活性化合物之最完全之分配。 水性使用形式可藉由加入水製備自乳液濃縮液、糊 可潤濕粉末(可噴霧粉末、油分散液)。爲了製備乳液、 或油分散液,如本身或溶解於油或溶劑之物質可藉助濕 劑、增稠劑、分散劑或乳化劑而在水中均質化。然而, 可能製備由活性物質、濕潤劑、增稠劑、分散劑或乳化 、及若必要時之溶劑或油所組成之濃縮液,且該等濃縮 適用於以水稀釋。 在立即可用配製物中之活性化合物濃度可在相當廣 圍內改變。大體上,它們爲由0.000 1至10%,較佳 〇. 〇 1至1重量%。 活性化合物亦可成功地使用於超低體積方法(ULV) 其可應用之配方可包含超過9 5重量%之活性化合物,或 至應用不具添加劑之活性化合物。 下列爲配方之例子: 1 .以水稀釋應用於葉施用之產物。爲了種籽處理目 ,此類產物可爲經稀釋或未稀釋地應用至種籽。 方 撒 散 或 需 或 糊 潤 亦 劑 液 範 由 甚 的 -34- 200808787 (31) A)水溶性濃縮液(SL,LS) 將1 〇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解於9 G重量份水或水溶性 溶劑。另外,加可入濕潤劑或其他助劑。活性化合物以水 稀釋而溶解,因此得到具有10%(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B)可分散濃縮液(DC) 將2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解於70重量份環己酮並加 入1 0重量份分散劑,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以水稀釋得 到分散液,因此得到具有20%(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C)可乳化濃縮液(EC) 將1 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解於8 0重量份二甲苯並加 入十二碳基苯磺酸鈣和蓖麻油乙氧化物(在每個案例爲5 重量份)。以水稀釋得到乳液,因此得到具有15%(w/w)活 性化合物之配方。 D )乳液(E W、Ε Ο、ES) 將2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解於3 5重量份二甲苯並加 入十二碳基苯磺酸錦和蓖麻油乙氧化物(在每個案例爲5 重量份)。將此混合物藉由乳化機設備(例如Ultraturrax)加 至3 0重量份之水中並製成均質乳液。以水稀釋得到乳液 ,因此得到具有25%( 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35- (32) (32)200808787 E)懸浮液(SC、OD、FS) 在一個攪動的球磨機中將2 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硏磨 成粉末’並加入1 0重量份之分散劑、濕潤劑和70重量份 水或有機溶劑以得到細微活性化合物懸浮液。以水稀釋而 得到活性化合物之穩定懸浮液,因此得到具有20%(w/w) 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F )水可分散顆粒和水溶性顆粒(W G、S G) 將5 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微地硏磨,加入5 0重量份 之分散劑和濕潤劑且藉由技術設備(例如擠出、噴霧塔、 流化床)製成水可分散或水溶性顆粒。以水稀釋而得到活 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因此得到具有50%(w/w) 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G)水可分散粉末和水溶性粉末(WP、SP、SS、WS) 將7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在轉動板磨機中硏磨,並加 入2 5重量份之分散劑、濕潤劑和矽膠。以水稀釋而得到 活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因此得到具有 75%(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H)凝膠配方(GF)(僅用以種籽處理目的) 在一個攪動的球磨機中將2 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硏磨 成粉末,並加入1 〇重量份之分散劑、1重量份膠凝劑/濕 -36- 200808787 (33) 、潤劑和1 7 0重量份水或有機溶劑以得到細微活性化合物懸 '浮液。以水稀釋而得到活性化合物之穩定懸浮液,因此得 到具有2〇%(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 2·以未經稀釋應用於葉施用之產物。爲了種籽處理目 的’此類產物可爲經稀釋應用至種籽。 Π可撒粉粉末(DP、DS) 將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微地硏磨並與95重量份經 精細分離之局嶺土完全混合。得到具有5%(w/w)活性化合 物之可撒粉產物。 J) 顆粒(GR、FG、GG、MG) 將〇 · 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細微地硏磨並倂入9 5.5重量 份載體,因此得到具有〇.5°/〇(w/w)活性化合物之配方。目 前所用方法爲擠出、噴霧-乾燥或流化床。其可得到未經 稀釋應用於葉施用之顆粒。 K) ULV 溶液(UL) 將1 0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溶解於9 〇重量份有機溶劑, 例如二甲苯。因此得到具有1 〇%(w/w)活性化合物之產物 ,其可未經稀釋應用於葉施用。 習用之種籽處理配方包括,例如可流動濃縮液FS、 溶液L S、用於乾處理之粉末D S、用於泥漿液處理之水可 分散粉末W S、水溶性粉末S S和乳液E S和E C及凝膠配 -37- 200808787 (34) 方GF。這些配方可經稀釋或未經稀釋地施加至種籽。施 加至種籽可進行於播種之前直接地至種好上。 在一個較佳具體實例中係使用F S配方爲種籽處理。 典型地’ F S配方可包含1 - 8 0 0 g /1活性成分、丨_ 2 〇 〇 g /1界 面活性劑、〇至200 g/Ι抗凍劑、〇至4〇〇 g/1黏合劑、〇 至2 0 0 g /1顏料和至多1升溶劑,較佳爲水。 本發明特別係有關於一種爲水性懸浮濃縮液(SC)形式 之殺蟲組成物。這些懸浮濃縮液包含爲細微分離微粒形式 之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其中結晶變形或溶劑合物之粒子 係懸浮於水性介質中。活性化合物粒子之大小,亦即並不 超過9 0重量°/〇活性化合物粒子的大小,典型地爲低於 30μιη,特別是低於20μιη。有利者爲本發明在SC中之至少 40重量%且特別是至少60重量%粒子具有低於2μπι之直 徑。 除了活性化合物,懸浮濃縮液典型地包含界面活性劑 、以及若必要時之抗發泡劑、增稠劑、防凍劑、安定劑( 殺生物劑)、用於調整pH之試劑和抗結塊劑。 在此S C中,活性化合物數量,亦即本發明結晶變形 或溶劑合物、以及若必要時之另一活性化合物總數量,以 懸浮濃縮液總重量計算通常在由1 0至70重量%之範圍, 特別是由2 0至5 0重量%之範圍。 較佳界面活性劑爲陰離子和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界 面活性劑數量以本發明S C總重量計算,一般爲由0 · 5至 20重量%,特別爲由1至1 5重量%,且特別佳爲由1至 -38- 200808787 (35) 1 0重量%。較佳者爲這些界面活性劑包含至少一種陰 界面活性劑和至少一種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 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的比率爲由1 0 : 1至1 : i 〇之範圍 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的例子包括烷基芳基磺酸鹽、 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醚硫酸鹽、 芳基醚硫酸鹽、烷基聚乙二醇醚磷酸鹽、聚芳基苯基 酸鹽、烷基磺基丁二酸鹽、烯烴磺酸鹽、石蠟磺酸鹽 油磺酸鹽、牛礦酸、肌胺酸、脂肪酸、烷基萘磺酸、 酸、木素磺酸、磺化萘與甲醛或與甲醛和酚和若必要 素之縮合物、以及苯酚磺酸、甲醛和尿素之縮合物、 亞硫酸鹽廢液和木素磺酸鹽、烷基磷酸鹽、烷基芳基 鹽,例如三苯乙烯基磷酸鹽、及聚羧酸鹽,例如聚丙 鹽、順丁烯二酸酐/烯烴共聚物(例如 B A S F公 Sokalan® CP9),包括上文所述物質之鹼金屬、鹼土金 銨和胺鹽。較佳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爲攜有至少一個 鹽基者,特別是彼等鹼金屬和銨鹽。 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的例子包含烷基酚烷氧化物 烷氧化物、脂肪胺烷氧化物、聚氧乙烯甘油脂肪的酸 蓖麻油烷氧化物、脂肪酸烷氧化物、脂肪醯胺烷氧化 脂肪聚二乙醇醯胺、羊毛脂乙氧化物、脂肪酸聚乙二 、異十三烷基醇、脂肪醯胺、甲基纖維素、脂肪酸酯 基聚醣、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 /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烷基醚、聚丙二醇 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醚嵌段共聚物(聚環氧乙烷/聚 離子 對非 〇 苯基 烷基 醚磷 、石 萘磺 時尿 木素 磷酸 烯酸 司之 屬、 磺酸 、醇 酯、 物、 醇酯 、院 二醇 烷基 環氧 -39- 200808787 (36) 丙烷嵌段共聚物)和彼等混合物。較佳之非離子性界面活 性劑爲脂肪醇乙氧化物、烷基聚醣、甘油脂肪酸酯、蓖麻 油烷氧化物、脂肪酸烷氧化物、脂肪醯胺烷氧化物、羊毛 脂乙氧化物、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和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 段共聚物和彼等混合物。 ‘ 特別者爲本發明S C包含至少一種藉由水性應用形式 改良植物部位濕潤的界面活性劑(濕潤劑),和至少一種穩 定在SC中活性化合物粒子分散液的界面活性劑(分散劑) 。該濕潤劑數量以S C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由0.5至1 0重量 %範圍,特別爲由0.5至5重量%且尤其由0.5至3重量% 。分散劑數量以S C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由0.5至1 0重量% 且特別爲由0 · 5至5重量%。 較佳濕潤劑爲陰離子或非離子性性質且係選自,例如 萘磺酸且包括彼等鹼金屬、鹼土金屬、銨和胺鹽,此外爲 脂肪醇乙氧化物、烷基聚醣、甘油脂肪酸酯、蓖麻油烷氧 化物、脂肪酸烷氧化物、脂肪醯胺烷氧化物、脂肪聚二乙 醇醯胺、羊毛脂乙氧化物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較佳分散劑爲陰離子或非離子性性質且係選自,例如 -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烷基醚、聚丙 二醇烷基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芳 基磷酸鹽,例如三苯乙烯基磷酸鹽、木素磺酸、磺化萘與 甲醛或與甲醛和酚和若必要時尿素之縮合物、以及苯酚磺 酸、甲醛和尿素之縮合物、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和木素磺酸 鹽、聚羧酸鹽,例如聚丙烯酸鹽、順丁烯二酸酐/烯烴共 -40- 200808787 (37) 聚物(例如BASF公司之Sokalan® CP9),包括上文所述物 質之鹼金屬、鹼土金屬、銨和胺鹽。 適合用於本發明SC的黏度修飾添加劑(增稠劑)特別 是可賦予配方假塑性流動性質,亦即在休止狀態爲高黏度 及在攪動狀態爲低黏度,之化合物。原則上適用者爲可爲 ^ 此目的使用於懸浮濃縮液中的所有化合物。常提及者爲, 例如無機物質,如膨潤土或綠坡縷石(例如購自Engelhardt 之 Attaclay®),和有機物質,如聚醣和雜聚醣,如黃原膠 ,其例如以商標名 Kelzan®購自 Kelco者、購自 Rhone Poulenc 的 Rhodopol® 23 或購自 R.T. Vanderbilt 的 Vee gum®,且較佳者爲使用黃原膠。通常,黏度修飾添加 劑數量以S C總重量計算爲由〇 . 1至5重量°/〇。 適合用於本發明S C的抗發泡劑爲,例如習用於此目 的之聚砂氧院乳液(購自 Wacker之Silikon®SRE,或購自 Rhodia之Rhodorsil®)、長鏈醇類、脂肪酸、此類水鱲分 散液之消泡劑、固體消泡劑(所謂的複合配方消泡劑 (Compounds))、有機氟化合物和彼等混合物。抗發泡劑數 量以S C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爲由〇 · 1至1重量%。 可將殺菌劑加入以穩定本發明懸浮濃縮液。適當的殺 囷劑爲以異唾嗤嗣爲主者’例如購自ICI之Proxel®或購 自 Thor Chemie 之 Acticide®或購自 R〇hm & Haas 之 Kathon®MK。殺菌劑數量以SC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爲由 0.05至0.5重量%。 適當防凍劑爲液體多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或甘 -41 - 200808787 (38) 油。防凍劑數量以懸浮濃縮液總重量計算一般爲由1至2 0 重量%,特別爲由5至1 0重量%。 若必要時,本發明S C可包含緩衝劑以調節ρ η。緩衝 劑的例子爲弱的無機或有機酸之金屬鹽類,例如磷酸、硼 酸、乙酸、丙酸、檸檬酸、反丁烯二酸、酒石酸、草酸和 丁二酸。 本發明特別係有關於一種爲水可分散顆粒(W G)或水可 分散粉末(WP)形式之殺蟲或殺寄生蟲組成物。這些配方包 含爲細微分離微粒形式之結晶變形I ,其中結晶變形之粒 子係均質化於固體或粉末形式中。活性化合物粒子之大小 ,亦即並不超過90重量%活性化合物粒子的大小,典型地 爲低於30μπι,特別是低於20μπι。有利者爲本發明在WG 或WP中之至少40重量%及特別爲至少60重量%之粒子 具有低於5 μ m之直徑。 除了活性化合物,水可分散粉末和水可分散顆粒典型 地包含界面活性劑,亦及若必要之抗發泡劑、塡充劑、黏 合劑、和抗結塊劑。 在這些W G和W P中,活性化合物數量,亦即結晶變 形I以及若必要時之另一活性化合物總數量,以WG/WP 總重量計算通常在由1 〇至9 0重量%之範圍,特別是由2 0 至75重量%之範圍。 特別者爲,本發明W G或W P包含至少一種藉由水性 應用形式改良配方濕潤的界面活性劑(濕潤劑)’和至少一 種可使活性化合物粒子分散於水性稀釋劑中的界面活性劑 -42- (39) (39)200808787 。該濕潤劑數量以WG/WP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由0.5至1 0 重量°/。範圍,特別爲由0.5至5重量%且尤其由〇.5至3重 量%。分散劑數量以WG/WP總重量計算典型地由〇.5至 1 〇重量%且特別爲由2.0至8重量%。 適合用於本發明WG和WP之塡充劑、黏合劑、或額 外的分散助劑典型地爲補充該配方的餘量。它們典型地爲 ’例如高嶺土或綠坡縷石黏土、經煙化或經沈澱矽石、矽 藻土、硫酸銨或矽酸鈣。 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係經由接觸和攝取兩者 而作用。 依據本發明一個較佳具體實例,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 劑合物係經由土壤施用而實施。 本發明組成物亦可含有其他活性成分,例如其他殺蟲 劑、殺昆蟲劑、除草劑、肥料,如硝酸銨、尿素、草鹼、 和過磷酸鈣、植物毒素和植物成長調整劑、安全劑和殺線 蟲劑。這些額外成分可依續地使用或與上述組成物倂合, 若必要時亦可僅在使用前立即加入(槽式混合)。例如,植 物可在經其他活性成分處理之前或之後使用本發明組成物 噴霧。 下文所列之殺蟲或殺寄生蟲化合物可與本發明結晶變 形和溶劑合物共同使用,其係欲用於說明可能的組合而非 欲給予任何限制: A · 1 ·有機(硫代)磷酸鹽:歐殺松(a c e p h a t e )、亞滅松 (azamethiphos)、谷速松(azinphos-ethyl)、谷連松 -43- 200808787 (40) (azinphosmethyl)、氯氧磷(chl〇reth〇xyf〇s)、克芬松 (chlorfenvinphos)、氯甲鱗(chl〇rmephos)、陶斯松 (chlorpyrifos)、甲基陶斯松(chi〇rpyrifos· 1Tiethyl)、牛璧逃 (coumaphos)、氰乃松(c y a n 〇 p h o s)、滅賜松(d e m e t ο η - S-methyl)、大利松(diazinon)、二氯松(dichlorvos)/DDVP、 雙特松(dicrotophos)、大滅松(dimethoate)、甲基毒蟲畏 (dimethylvinphos)、二硫松(disulfoton)、EPN、愛殺松 (ethion)、普伏松(ethoprophos)、胺磺磷(famphur)、芬滅 松(fenamiphos)、撲滅松(fenitrothi〇n)、芬殺松(fenthion) 、氣比松(flupyrazophos)、福賽絕(fosthiazate)、飛達松 (heptenophos)、力D 福松(isoxathion)、馬拉松(malathion)、 滅力口松(mecarbam)、達馬松(methamidophos)、滅大松 (methidathion)、美文松(me vinpho s)、亞素靈 (monocrotophos)、乃力松(naled)、歐滅松(omethoate)、滅 多松(oxydemeton-methyl)、巴拉松(parathion)、甲基巴拉 松(parathion-methyl)、賽達松(phenthoate)、福瑞松 (phorate)、裕必松(phosalone)、益滅松(phosmet)、福賜米 松(phosphamidon)、巴賽松(phoxim)、亞特松(pirimiphos-methyl)、佈飛松(profenofos)、撲達松(propetamphos)、普 硫松(prothiofos)、白克松(pyraclofos)、必芬松 (pyridaphenthion)、拜裕松(quinalphos)、硫特普(sulfotep) 、丁嘧、硫碟(tebupirimfos)、亞培松(temephos)、托福松 (terbufos) 樂本松(tetrachlorvinphos)、硫滅松 (thiometon)、三落松(triazophos)、三氯松(triehlorfon)、 -44- 200808787 (41) 繁米松(vamidothion); A.2.胺基甲酸酯:得滅克(aldicarb)、棉鈴威 (alanycarb)、免敵克(bendiocarb)、免扶克(benfuracarb)、 佈嘉信(butocarboxim)、丁 酮颯威(butoxycarboxim)、加保 利(carbaryl)、加保扶(carbofuran) 、 丁基加保扶 (carbosulfan)、愛芬克(ethiofencarb)、丁 基滅必 1¾ (fenobucarb)、覆滅虫®(formetanate)、呋線威(furathiocarb) 、滅必蝨(isoprocarb)、滅賜克(methiocarb)、納乃得 (methomyl)、必芬治(metolcarb)、歐殺滅(oxamyl)、比加 普(pirimicarb)、安丹(propoxur)、硫敵克(thiodicarb)、硫 伐隆(thiofanox)、混殺威(trimethacarb)、XMC、滅爾蟲 (xylylcarb)、D坐芽威(triazamate); 八.3.擬除蟲菊酯類:阿納寧(&(^1^1111^11)、亞列寧 (allethrin)、d -順-反式亞列寧、d -反式亞列寧、畢芬寧 (bifenthrin)、百亞列寧(bioallethrin)、右環戊燒基百亞列 寧(bioallethrin S-cylclopentenyl)、 百 列 滅 靈 (bioresmethrin)、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賽扶寧 (cyfluthrin)、β-賽扶寧、賽洛寧(cyhalothrin)、λ-賽洛寧 、γ-賽洛寧、賽滅寧(cyPermethrin)、α-賽滅寧、β-賽滅寧 、0-賽滅寧、ζ-賽滅寧、賽酚寧(cyphenothrin)、第滅寧 (deltamethrin) 、 益 避 寧 (empenthrin) 、 益 化 利 (esfenvalerate) 、 依 芬 寧 (etofenprox) 、 芬 普 (fenpropathrin) 、 分 化 利 (fen valerate) 、 護 賽 寧 (flucythrinate)、氟氯苯氰菊酯(flumethrin)、福化利(tau- -45- 200808787 (42) fluvalinate)、合芬寧(halfenprox)、依普寧(imiprothrin)、 百滅寧(permethrin)、酚丁滅蝨(phenothrin)、普亞列寧 (prallethrin)、異列滅寧(resmethrin)、RU 15525、5夕護芬 (silafluofen)、七氟菊酯(tefluthrin)、治滅寧 (tetramethrin)、泰滅寧(tralomethrin)、拜富寧 • (transfluthrin)、ZXI 8 9 0 1 ; 八.4.青春激素模擬劑:烯蟲乙酯(1^心〇13^1^)、烯蟲炔 酯(kinoprene)、美賜平(methoprene)、芬諾克(fenoxycarb) 、百利普芬(pyriproxyfen); A. 5.菸鹼受體促進劑/拮抗劑化合物:亞滅培 (acetamiprid)、免速達(bensultap)、培丹鹽酸鹽 (cartaphydrochloride)、可尼丁(clothianidin)、達特南 (dinotefur an)、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胺 (thiamethoxam)、燃 D定蟲胺(nitenpyram)、尼古丁 (nicotine)、賜諾殺(spino sad)(變構促進劑)、噻蟲啉 (thiacloprid)、硫賜安(thiocyclam)、殺蟲單(thiosultap-sodium)和 AKD1022。 A. 6. GABA開關氯化物通道拮抗劑化合物:可氯丹 (chlordane)、安殺番(endosulfan)、γ-HCH(靈丹(lindane)) ;甲氧甲硫蟲腈(acetoprole)、乙硫蟲腈(ethiprole)、芬普 尼(fipronil) 、 氟蟲腈(pyrafluprole)、哌利蟲腈 (pyriprole)、萬力蟲腈(vaniliprole)、式Γ】之苯基吡唑化 合物 -46- 200808787(43)
(Γ1) 八.7.氯化物通道活化劑:阿巴汀(“31^(^11)、因滅汀 (emamectin benzoate)、密滅汀(milbemectin)、歹IJ 滅汀 (lepimectin); A.8.METII化合物:芬殺(fenazaquin)、芬普蠘 (fenpy roximate) 、 汰芬(pyrimidifen)、 畢 達 本 (pyridaben) 、 得 r > * 分 瑞(tebufenpyrad) 、 蟲 醯 胺 (tolfenpyrad)、氣芬寧(flufenerim)、魚藤精(rotenone); Α.9.ΜΕΤΙΠ和HI化合物:亞酸觸(acequinocyl)、氟示 寧(fluacyprim)、愛美松(hydramethylnon); A. 10.氧化性磷酸化作用的去偶合劑:克凡派 (chlorfenapyr)、DNOC ; A. 11.氧化性磷酸化作用的抑制劑:亞環錫 (azocyclotin)、錫觸丹(cyhexatin)、汰芬隆(diafenthiuron) 、芬佈賜(fenbutatin oxide)、歐觸多(propargite)、得脫· (tetradifon); Α·12·蛻皮干擾素:賽滅淨(cyromazine)、環蟲醯肼 (chromafenozide)、氯蟲醯肼(halofenozide)、滅芬諾 (methoxyfenozide)、得芬諾(tebufenozide); -47- 200808787 (44) Α·13·增效劑:協力精(piperonyl butoxide)、三卩坐憐 (tribufos); Α·14·鈉通導阻斷劑化合物:因得克(incj〇xacarb)、美 弗松(metaflumizone); 入.15.薰蒸劑:甲基溴化物、氯化苦((:111〇1*〇9丨(:1*丨11)、 氯化硫醯(sulfuryl fluoride); Α·16·選擇性餵食阻斷劑:賽洛太(cryi〇tie)、派滅淨 (pymetrozine)、氟尼胺(fl〇nicainid); 八.17.;觸類成長抑制劑:克芬觸((:1〇;^11162丨116)、合賽 多(hexythiazox)、 依殺蟎( e t 〇 xazole); A.18.幾丁質 合成 抑制劑 ••布芬淨(buprofezin) 、雙 二 氟蟲脲(bistri flu r ο η) 、克 福 隆(chlorfluazuron) 一福 隆 (diflubenzuron) 、氟 蟎 脲 (flucycloxuron) 、 氟 芬 隆 (flufenoxuron) 、 .\ . 伏 隆 (hexaflumuron) 、 祿 芬 隆 (lufenuron)、諾伐隆(novaluron)、多氟脲(noviflumuron)、 得福隆(teflubenzuron)、三氟隆(triflumuron); Α·19·脂類生物合成抑制劑:賜派芬(spir〇dicl〇fen)、 螺甲鍋酯(spiromesifen)、螺特美(spirotetramat); A.20.octapaminergic 促動劑:三亞蟎(amitraz); A.21.理阿諾鹼(ryanodine)受體調節劑:氟蟲醯胺 (flubendiamide) i A.22.其他:碟化錨、醯胺氟美(ainidoflumet)、苯可 賽(benclothiaz)、西脫蠘(benzoximate)、聯苯菊醋 (bifenazate)、硼砂(borax)、新殺蟎(bromopropylate)、氰 -48- 200808787 (45) 化物(cyanide)、西諾比芬(cyen〇pyrafen)、賽氟曼芬 (cyflumetofen)、滅輸猛(chinomethionate)、大克虫繭 (dicofol)、氟乙酸鹽、膦、啶蟲丙醚(pyridalyl)、毗氟昆 P生(pyrifluquinazon)、硫、吐酒石(tartar emetic); △ •23 1-11’-2,2-二鹵素_1-11”環-丙羧醯胺_2 -(256 _二氯-α, α, 三氟-對甲苯基)腙或n-R,-2,2 -二(R,,,)丙薩 胺-2-(2,6-二氯-〇:, α, α _三氟苯甲苯基)腙,其中R,爲 甲基或乙基,鹵素爲氯或溴,R,,爲氫或甲基及R,,,爲甲基 或乙基; Α.24.苯鄰甲內醯胺:氯蒽蟲腈(chl〇ranthranilipr〇le) 、式Γ2化合物
(Γ2)
A.25.丙二腈化合物:CF3(CH2)2C(CN)2CH2(CF2)3CF2H 、cf3(ch2)2c(cn)2ch2(cf2)5cf2h、 cf3(ch2)2c(cn)2ch2(cf3)2f、 CF3(CH2)2C(CN)2(CH2)2(CF2)3CF3、 CF2H(CF2)3CH2C(CN)2CH2(CF2)3CF2H、 CF3(CH2)2C(CN)2CH2(CF2)3CF3、 CF3(CF2)2CH2C(CN)2CH2(CF2)3CF2H、 CF3CF2CH2C(CN)2CH2(CF2)3CF2H、2-(2,2,3,3,4,4,5,5-八氟 -49 - 200808787 (46) 苯基)-2-(3,3,4,4,4-五氟丁基)-丙二腈、和 CF2HCF2CF2CF2CH2C(CN)2CH2CH2CF2CF3 ; A.26.微生物干擾素:蘇力菌以色列亞種(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Israelensi)、球形芽孢桿菌(Bacillus sphaericus)、蘇力菌魚占澤亞種(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Aizawai)、蘇力菌庫斯塔基亞種(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Kurstaki)、蘇力菌擬步行蟲亞種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Tenebrionis); 族群A的商用化合物在文獻中尤其可見於殺蟲劑手冊 ,第13版,英國農作物保護協會(2003 )。
式Γ1硫代醯胺及彼等配製物已述於WO 98/2 82 79。列 滅汀(Lepimectin)可得知自農業計畫(Agro Project),PJB 出版公司,2004年11月。苯可賽(Benclothiaz)及其配製 物已述於EP-A1 45462 1。滅大松(Methidathion)和必滅松 (Paraoxon)及彼等配製物已述於農場化學品手冊,第88冊 ,Meister出版公司,2001。甲氧甲硫蟲腈(Acetoprole)及 其配製物已述於WO 98/28277。美弗松(Meta flumizone)及 其配製物已述於EP-A1 462 456。吡氟硫磷(Flupyrazofos) 已述於殺蟲劑科學54,1988,237-243頁和US 4822779。 哌氟蟲腈(Pyrafluprole)及其配製物已述於JP 2002 1 93 709 和WO 0 1 /006 1 4。哌利蟲腈(Pyriprole)及其配製物已述於 WO 98/45274 和 US 6335357。醯胺氟美(Am idoflumet)及 其配製物已述於US 6221890和JP 21010907。氟芬寧 (Flu fenerim)及其配製物已述於WO 03/007717和WO -50- 200808787 (47) 03/007718。AKD 1022及其配製物已述於US 6300348。氯 蒽蟲腈(Chloranthraniliprole)已述於 WO 01/70671、WO 03/015519和WO 05/118552。式Γ2之鄰胺基苯甲醯胺 (Anthranilamide)衍生物已述於 WO 01/70671、WO 04/067528 和 WO 05/118552。賽氟曼芬(Cyflumeto fen)及 ^ 其配製物已述於WO 04/080 1 8 0。胺基喹唑啉酮化合物, _氟昆隆(?:/1*丨€11^11丨1132〇11),已述及£?八 109 7932。丙二 腈化合物 CF3(CH2)2C(CN)2CH2(CF2)3CF2H、 cf3(ch2)2c(cn)2ch2(cf2)5cf2h、 CF3(CH2)2C(CN)2(CH2)2C(CF3)2F、 CF3(CH2)2C(CN)2(CH2)2(CF2)3CF3、 CF2H(CF2)3CH2C(CN)2CH2(CF2)3CF2H、 CF3(CH2)2C(CN)2CH2(CF2)3CF3、 CF3(CF2)2CH2C(CN)2CH2(CF2)3CF2H、 CF3CF2CH2C(CN)2CH2(CF2)3CF2H、2-(2,2,3,3,4,4,5,5-八氟 苯基)-2-(3,3,4,4,4-五氟丁基)-丙二腈、和 CF2HCF2CF2CF2CH2C(CN)2CH2CH2CF2CF3 已述於 WO 05/63694 ° 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與一或多個 A.1-A.26族 群之化合物通常以由5 00 : 1至1 : 100,較佳由20 : 1至 1 : 5 0,特別爲由5 : 1至1 : 2 0之重量比率應用。 依據所需效果而定,本發明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施用比 率爲由5 g/ha至2000 g/ha,較佳由50至1500 g/ha,特 別爲由50至7 5 0 g/ha。 -51 - (48) (48)200808787 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之混合物和組 成物可施用至任何和所有的發展階段,例如卵、幼蟲、蛹 、和成蟲。可藉由將標的有害生物、其食物來源、棲息地 、滋生地或其所在地與殺蟲有效數量之本發明結晶變形和 溶劑合物或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接觸而控制有害生物。 「所在地」思爲有害生物成長或可能成長之植物、種 籽1、土壌、區域、材料或環境。 大體上,「殺蟲有效數量」意爲在欲達到成長之可觀 測效果,包括壞死、死亡、遲緩、抑制、和移除、破壞、 或降低該標的生物體之產生和活性,對本發明結晶變形和 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所需的數量。該殺蟲有 效數量會依使用於本發明之各種不同混合物/組成物而改 變。混合物/組成物之殺蟲有效數量亦隨普遍條件,例如 所需的殺蟲效果和期間、天氣、標的物種、所在地、施用 模式和相似者,而改變。 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之混合物和組 成物亦可應用於保護植物免於昆蟲、蟎類或線蟲侵襲或感 染’其包含與植物或該植物正在成長之土壤或水接觸。 於本發明內文中,植物一詞係爲所有植物、植物部位 或植物繁殖物質,亦即種籽或幼苗。 可經本發明之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之混合物 和組成物處理之植物包括所有的基因改造植物或基因轉殖 植物,例如由於使用包括基因工程方法之育種而可耐受除 草劑或殺真菌劑或殺蟲劑作用之農作物,或利用例如傳統 -52- 200808787 (49) 育種方法及/或突變產生、或利用基因重組程序而生成相 較於現存植物爲具有改造性質之植物。 部份之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具有系統作用,因此可 使用於保護植物地上部位以阻抗葉有害生物以及用於處理 種籽和根部以阻抗土壤有害生物。種籽處理一詞包含於本 技藝所習知之所有適合的種籽處理技術,例如,但不限制 於,浸種、種籽披衣、拌種、種籽浸泡、種籽膜衣、種籽 多層披衣、種籽鑲衣、種籽液滴、和種籽造粒。 本發明亦包含經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或本發明 混合物和組成物或含彼者披衣之種籽。 種籽一詞涵蓋所有類別之種籽和植物繁殖體,非限制 性地包括真實種籽、種籽碎片、吸芽、球莖、鱗莖、果實 、塊莖、榖粒、切枝、切枝苗芽和相似者,並在較佳具體 實例中意爲真實種籽。 適當種籽爲穀物、根莖作物、油料作物、蔬菜、香料 、觀賞植物的種籽 麥、燕麥、裸麥、 馬鈴薯、草、草皮、 /西葫蘆、包心菜、
料玉米)、大豆、油料作物、 、香蕉、米、油菜、蕪菁、 、甜瓜、丑子、豌互、 馬鈴薯、甘蔗、煙草、 、三色紫羅蘭和鳳仙花的種好。 -53- (50) (50)200808787 此外,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 組成物亦可使用於處理之種籽係得自由於育種、突變及/ 或基因工程方法而可耐受除草劑或殺霉菌劑或殺蟲劑或殺 線蟲劑作用之植物。 例如,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 組成物可應用於對選自由磺醯基尿素(EP-A-02 5 7993、US 專利5,0 1 3,65 9號)、咪唑啉酮(例如參見US 6222 1 00、WO 0 1 8268 5、WO 00263 90、WO 9 74 1 2 1 8、WO 98 025 26、WO 98 02527、WO 04/ 1 06529、WO 05/20673、WO 03/ 1 43 5 7、 WO 03/13225、WO 03/14356、WO 04/16073)、固殺草 (glufosinate)-類型(例如參見 EP-A-0242236‘、EP-A-242246)或嘉_塞(glyphosate)-類型(例如參見 WO 92/00 3 7 7)所組成除草劑具抗藥性之基因轉殖作物,或應用 於對選自環己二烯酮/芳氧基苯酚氧基丙酸(US 5,162,602 、US 5,290,696、US 5,498,544、US 5,428,00 1 、US 6,069,29 8 ' US 6,268,5 50、US 6,1 46,867、US 6,222,099、 US 6,4 1 4,222)除草劑具抗藥性之植物,或應用於足以生成 蘇力菌毒素(Bt toxins)使植物對特定有害生物具抗藥性之 轉殖基因作物,例如棉(EP-A-0142924、 EP-A-0193259)。
此外,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 組成物亦可使用於處理源自利用傳統育種方法及/或突變 產生、或利用基因重組程序而生成相較於現存植物爲具有 改造性質之植物的種籽。例如諸多案例已述及以修飾在植 物中所合成澱粉爲目的之作物基因重組變形(例如 WO -54- 200808787 (51) 92/11376、WO 92/14827、WO 91/19806),或具有經改造 脂肪組成之轉殖基因作物(W Ο 9 1 / 1 3 9 7 2)。 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 之種籽處理應用係在植物播種之前及植物萌芽之前藉由對 種籽噴霧或撒粉而施行。 ^ 在種籽處理時,相對應配方之應用係爲以有效數量之 本發明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處理 種籽。於本文中結晶變形和溶劑合物之施加比率通常爲每 100kg種籽由0.1 g至10kg,較佳爲每i〇〇kg種籽由1 g 至5 kg,特別爲每100 kg種籽由1 g至2.5 kg。對於例如 萵苣和洋蔥之特定作物則比率可更高。 本發明混合物和組成物之作用可經由接觸(由土壤、 玻璃、牆、床網、毯、植物部位或動物部位)、和攝取(館 或植物部位)和經由交哺現象和遷移。 當使用於噴霧組成物中時,活性成分含量爲由〇.〇〇 j 至80重量%,較佳由0.01至50重量。/〇及最佳由〇·〇ι至 1 5重量%。 當使用於作物處理時,施加活性成分之比率可爲每頃 由0.1 g至4000 g之範圍,需要每頃由25 g至600 g,更 需要每頃由50g至500 g。 下文之圖式和實施例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且不欲被認知 爲限制。 【實施方式】 -55- 200808787 (52) 分析: 示於圖式中之 X射線粉末繞射圖圖片是使用 MXP18VAHF繞射儀拍攝(製造商:B r u k e r A X S ),其係使 用25°Cu-Ka輻射,於反映幾何學中由20=2。-6〇。範圍並 以0 · 0 2 °增量。所得到之2 <9値被用於計算所示之平面間距 d。在圖1中係爲峰強度(y-軸:計數中的線強度)對2 0角 (X -軸:2 0之度)作圖。 於本文中所示之熔點係爲由Mettler加熱器顯微鏡所 測得之値並以平衡熔點表示。 TG-DTA由TG 8 120(Rigaku)進行。取自母液的結晶在 濾紙上吸乾,及置於捲曲但通風的鋁試樣盤中進行 TG-D TA實驗。每次案例之樣品大小爲4至6毫克。溫度範圍 在5°C/min之加熱速率下一般爲20°C至300°C。對TG-DTA實驗,樣品以70 ml/min之空氣流速之蒸汽吹掃。 製備實施例 下文中所有之製備實施例1至4係以兩個得自下列步 驟之固體化合物I樣品作爲起始物質進行。 製備固體化合物I : 步驟1) 將〇·4克之2-苯基-4-氰基甲基噻唑和〇·52克之1_(2_ 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羰基)吡唑溶解於1〇 ml之THF(四 氫呋喃),及在0 °C下加入〇 · 4 9克之三級丁醇鉀。溫度升 -56- 200808787 (53) 高至20至25 °C,及將該溶液攪拌隔夜。於真空下移除溶 劑,產物藉由經稀氫氯酸酸化並以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 有機層以水清洗,經無水硫酸鈉乾燥,於真空下移除溶劑 以得到{2-(2-苯基噻唑-4-基)-3-(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基)-3-羥基}丙烯腈。 步驟1) 將 2.77克之{2-(2 -本基嚷卩坐-4-基)-3-(2 -甲基-4-二每 甲基噻唑-5-基)-3-羥基}丙烯腈溶解於30毫升之二噁烷中 ,加入1.07克之碳酸鉀後加熱至80°C。加入0.94克之新 戊醯氯化物後,在相同溫度下加熱攪拌1小時。然後將混 合物冷卻至2 0至2 5 °C且再攪拌1 2小時,於真空下移除溶 劑並藉由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由水層以乙酸乙 酯萃取之後,合倂之有機層以水性氯化鈉清洗,經無水硫 酸鈉乾燥,及於真空下移除溶劑。然後將70克庚烷加入 並加熱至5 0 °C,慢慢冷卻至2 0至2 5 °C並攪拌〇 · 5小時。 經沈澱固體經過濾移除,母液的溶劑於真空下移除以得到 1 · 5克混合物。加入3.0克之乙腈並冷卻至〇 °C,然後藉由 ^ 過濾得到已沈澱結晶。結晶以冷卻至0°c之〇· 1毫升乙腈 清洗以得到0.63克化合物I 。 實施例1 : 將1克之化合物I懸浮於3克乙腈,然後藉由攪拌加 熱至5 0 °C而完全溶解。攪拌停止之後,利用冰浴將溶液急 -57- 200808787 (54) 劇地冷卻至1 0 °C以下,在攪拌下加入結晶變形α之晶種後 沈澱物立即產生。攪拌在以冰冷卻下持續1 0分鐘,藉由 過濾得到已沈澱結晶。所得到物質之X光粉狀繞射圖示於 圖1,其具有列於上文之反射。m . p . : 1 〇 4.8 °c。 實施例2 : 將1克之化合物I懸浮於7克庚烷,然後藉由攪拌加 熱至71°C而完全溶解。將其在80分鐘內冷卻至6(TC後, 加入結晶變形β的晶種後可以肉眼觀察到結晶之沈澱物。 將溶液冷卻至2(TC隔夜,藉由過濾得到結晶。所得到物質 之X光粉狀繞射圖示於圖2,其具有列於上文之反射。 m.p.: 112-112.3 〇C。 實施例3 : 將1克之化合物I懸浮於5克甲醇,然後藉由攪拌加 熱至60°C而完全溶解。在持續攪拌地冷卻至15°C後,藉由 過濾得到結晶變形δ之結晶。所得到物質之X光粉狀繞射 圖示於圖3,其具有列於上文之反射。 實施例4 : 將1克之化合物I懸浮於3克甲苯,然後藉由攪拌加 熱至7 0 °C而完全溶解。在持續攪拌地冷卻至5 °C後,溶劑 合物γ之結晶沈澱出。所得到物質之X光粉狀繞射圖示於 圖4,其具有列於上文之反射。 -58- 200808787 (55) 配方實施例 配方實施例1 1. 製備經硏磨泥漿液 將2.0份之Sorpol 3 3 5 3 (由Toho化學品公司製造之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物聚與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 之混合物商用名)、1〇份之丙二醇和0·1份之RH0D0RSIL ANTIFOAM 43 2(由Rodia公司製造之聚砂氧院消泡齊U商用 名)溶解於2 2.8份之水中。將2 0.1份之結晶變形β分散於 其中。然後該分散液使用玻璃珠粒(〇·8至1.2 mm直徑)以 砂磨機(AIMEX有限公司)進行濕式硏磨’得到55份之硏 磨泥漿液。 2. 製備分散液介質 將 〇·3 份之 VEEGUM GRANULES(由 R.T. VANDERBILT公司製造之綠土黏土礦物商品名)、〇· 1 份之KELZANASX(由Kelco工業用生物聚合物公司製造 之黃原膠商品名)及0.1份之PROXELGXL(由Avecia公司 製造之1,2-苯異噻唑_3(2H)_酮商品名)依序懸浮於44.5份 水中以得到45份之分散液介質。 3 ·製備殺蟲組成物之水性懸浮液 混合5 5份之上述硏磨泥漿液和4 5份之上述分散液介 質’得到1 00份均質之殺蟲組成物水性懸浮液。 -59- 200808787 (56) 配方實施例2 1 .製備經硏磨泥漿液 將2.5份之Vanillex N(由Nippon紙業化學品公司製 造的木素磺酸鈉商品名)、2.5份之Newpol PE78(由Sanyo 化學品公司製造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商品名) 、1〇 份之丙二醇和 0.1 份之 RHODORSIL ANTIFOAM 432 溶解於21.8份之水中。將20.1份之結晶變形β分散於其 中。然後該分散液使用玻璃珠粒(0.8至1.2 mm直徑)以砂 磨機進行濕式硏磨,得到5 5份之硏磨泥漿液。 2.製備分散液介質 將 0.3 份之 VEEGUM GRANULES、0.1 份之 KELZAN ASX及0.1份之PROXEL GXL依序懸浮於44.5份水中以 得到45份之分散液介質。 3 ·製備殺蟲組成物之水性懸浮液 混合55份之上述硏磨泥漿液和45份之上述分散液介 質,得到1 00份均質之殺蟲組成物水性懸浮液。 比較實施例1 1 .製備經硏磨泥漿液 將2.0份之Sorpol 3 3 53、10份之丙二醇和0.1份之 RHODORSIL ANTIFOAM 43 2 溶解於 22.8 份之水中。將 -60- 200808787 (57) 2〇· 1份之結晶變形α分散於其中。然後該分散液使用玻璃 珠粒(0.8至1.2 mm直徑)以砂磨機進行濕式硏磨,得到55 份之硏磨泥漿液。 2.製備分散液介質
’ 將 〇·3 份之 VEEGUM GRANULES、0.1 份之 KELZAN ASX及0· 1份之PROXEL GXL依序懸浮於44.5份水中以 得到45份之分散液介質。 3 .製備殺蟲組成物之水性懸浮液 混合5 5份之上述硏磨泥漿液和4 5份之上述分散液介 質,得到1 00份均質之殺蟲組成物水性懸浮液。 測試實施例 測量在得自配方實施例1和2,和比較實施例1之殺 蟲組成物水性懸浮液中的結晶變形/3之粒子大小。另外, 分別置於瓶中(體積30毫升)並儲存於在40°C之溫度調節 室中1、2和3月後再測量粒子大小。表5示其結果。 ' 測量粒子大小的方法 使用雷射繞射技術粒子大小分析儀 LS- 1 3 3 2 0 (Beckman Coulter公司)測量粒子之體積中値直徑(μιυ)。. -61 - 200808787 (58) 表5 粒子之體積中値直徑(μπι) 實施例 起始 4CTC1個月 4〇°C2個月 4(TC3個月 配方實施例1 1.1 1.3 1.4 1.4 配方實施例2 1.0 1.1 1.1 1.2 比較實施例1 1.0 5.6 7.3 8.3 因此發現 ,配方實施例1和 2 (結晶變形 β)的粒子大小 隨時間變化改變極小 ,但比較實施例1 (結晶變形0〇的粒 子大小顯著增加。 得自配方實施例 1、配方實施例2和比較實施例i之 配方依據下列步驟比較殺蟲活性: 阻抗日本粉介殼蟲(Japanese mealybug)之殺蟲測試(第 一和第二幼蟲階段) 在一個蓋子中央有一孔的苯乙烯杯(蓋直徑7.5cm,高 4 cm)中加入水,其已置入濾紙以吸水。在濾紙上放置由菜 豆葉做成的葉圓片。於該葉圓片上培育1 0隻日本粉介殻 蟲’將測試樣品(2.5 mg/cm2)使用旋轉噴灑器(購自Mizuho 化學公司之NZ-3,商品名)均勻噴霧。5%之本發明化合物 I配方以水稀釋。4天和8天後使用下列方程式計算昆蟲 死亡率: 死亡率(%) =[殺死之昆蟲數/(殺死之昆蟲數+存活之昆蟲數)]” 00 -62- 200808787 (59) 在這些測試中,証實結晶變形β之SC配方具有較高 之殺蟲活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變形(X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 % 圖2 :變形/3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 圖3 :變形5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 圖4 :溶劑合物7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 -63-

Claims (1)

  1. 20080878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具下式之化合物結晶變形α,
    其在 2 5°C 之 X 射線粉 末繞射 圖 顯 示 下 列 反 射 中 的 至 少 4 項: (1) d = 16.04 = b 〇. 1 A (2) d = 11.39 d b 0.07 . A (3) d = 10.03 : h 0.05 A (4) d = 8.69 ± 0.05 A (5) d = 8.02 士 0.05 A O 2 .根據申請: 專利範圍第1 項 之 結 晶 變 形 a 其 具 有 由 103 至 1〇5〇C 範圍之間的 [熔點。 3 . —種如申丨 請專利範圍第 1 項 中 所 定 義 之 化 合 物 I 之 結晶 變形冷 ,其 在 2 5〇C 之χ 射 線 粉 末 繞 射 圖 顯 示 下 列 反 射中 的至少| 4項 ; (1) d = 10.60 = h 0. l A (2) d = 10.50 士 0·07 A (3) d=10.10 土 0.05A (4) d = 8.40 士 0.05 A (5) d = 8·30 ± 0·05 Α。 -64- 200808787 (2)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 1 1 0至1 1 2 °C範圍之間的熔點。 項之結晶變形/3,其具有由 Μ艮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頁之結晶變形“,其在μ 至98 c進tr相轉換成爲如串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 義之化合物I結晶變形/5。 6·—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中所定義之化合物〗之 結晶變形(5,其在2 5 °C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顯示至少如 下列之反射: (1) d = 13.45 ± 〇·ι 人 (2) d = 1 2.98 ± 0.07 A (3) d = 9_62 土 0.05 A (4) d = 6.49 土 0·05 A。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結晶變形δ,其在8 4 至8 6 °C進行相轉換成爲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 義之化合物I結晶變形/3。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結晶變形5,其在94 至9 7 °C進行相轉換成爲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 所定義之化合物I結晶變形^ ° 9.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定義之化合物I之 甲苯溶劑合物7 ,其在25 °C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顯示至 少如下列之反射: (1) d = 14.35 士 0.1A (2) d = 12.43 土 〇·〇7 A (3) d = 7.17 土 〇·〇5Α -65- 200808787 (3) (4) d = 7.08 士 〇·〇5 A。 1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溶劑合物了, 至79t藉由脫甲苯作用進行相轉換成爲㈣請專 3或4項中所定義之化合物〗結晶變形卢。 11 .根據申μ專利範圍第9項之溶劑合物7 , 至90 °C藉由脫甲苯作用進行相轉換成爲如申請專 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化合物I結晶變形α。 1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η項中任一項 形α、/3、<5和溶劑合物τ ,其中彼等具有化合 爲至少9 8重量。 1 3 · —種固體化合物I ,其包含如申請專利彳 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如申請專利 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0、如申請專利範圍 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δ或如申請專利範 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r ,及與結晶變 、5或溶劑合物r不同的化合物I形式。 1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固體化合物 含至少8 5重量之結晶變形αΘ、5或溶劑合物 1 5 · —種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 義之結晶變形α之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 步驟i)製備高濃度之固體形式化合物I在選 苯和醇類之任何溶劑之溶劑S 1中之溶液,該化 結晶變形α不同; 步驟i i)進行化合物I的結晶作用;及 其在77 利範圍第 其在 88 利範圍第 之結晶變 物I含量 範圍第1 範圍第3 第6至8 II第9至 形α 、冷 I ,其包 r 〇 項中所定 自除了甲 合物I與 -66- 200808787 (4) 步驟Hi)分離所得到的沈澱物。 1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溶劑S 1 爲乙腈。 1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或1 6項之方法,其中結 晶作用係以衝擊冷卻進行。 1 8 · —種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 結晶變形/5之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 步驟i)製備低濃度之固體形式化合物I在選自除了甲 苯和醇類之任何溶劑之溶劑S 2中之溶液,該化合物I與 結晶變形Θ不同; 步驟Π)進行化合物I的結晶作用;及 步驟iii)分離所得到的沈澱物。 1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溶劑S 2 爲庚烷。 20·—種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 定義之結晶變形δ之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 步驟i)製備固體形式化合物I在選自甲醇、乙醇、正 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2 - 丁醇、和第三丁醇之 溶劑S 3中之溶液,該化合物I與結晶變形δ不同; 步驟Π)進行化合物I的結晶作用;及 步驟Hi)分離所得到的沈澱物。 2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溶劑S3 爲甲醇。 2 2 · —種製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 -67- 200808787 (5) 定義之甲苯溶劑合物T之方法,其包含下列之步驟: 步驟i)製備固體形式化合物I在甲苯中之溶液,該化 合物I與溶劑合物r不同; 步驟ii)進行化合物I的結晶作用;及 步驟111 )分離所得到的沈搬物。 A 2 3 · —種協同性殺蟲混合物,其包含作爲活性成分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如申 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5或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7 ,及一或多種殺蟲化合物。 24·—種殺蟲組成物,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 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 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石、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 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5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 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7 ,及殺蟲可接受載體及/ 或助劑。 2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組成物,其係爲水性 # 懸浮濃縮液形式。 2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項之組成物,其係爲水可 分散顆粒形式。 2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之組成物,其係爲水可 分散粉末形式。 2 8·—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 -68- 200808787 (6) 結晶變形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 變形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 晶變形5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 之溶劑合物7、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至2 7項中任〜項 所定義之組成物用作爲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 29·—種控制有害生物之方法,其包含將有害生物或 它們之食物來源、棲息地、滋生地或它們的所在地與殺蟲 有效數量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 晶變形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 形/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 變形6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 溶劑合物7、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項中任一項所 定義之組成物接觸。 3 0.—種保護植物免於有害生物感染或侵襲之方法, 其包括對該植物之葉或莖施加殺蟲有效數量之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yg、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5或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r、或如申請 專利範圍弟2 5至2 7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組成物。 3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9或3 0項之方法,其中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如申請 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5或如申 -69- 200808787 (7) 請專利範圍第9至1 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τ、 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組成物 的施加數量爲由5 g/ha至2000 g/ha。 3 2 · —種保護種籽之方法,其包括將該種籽與殺蟲有 效數量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 變形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 /3、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 形δ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 劑合物r、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至2 7項中任一項所定 義之組成物接觸。 3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之方法,其中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α、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yg、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形δ或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劑合物γ、或如申 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組成物的施加 數量爲每100 kg種籽由〇.1 g至1〇 kg。 34·—種種好,其中每1〇〇 kg種籽包含由0.1 g至10 k g數量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5項中所定義之結晶 變形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中所定義之結晶變形 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結晶變 形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π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溶 劑合物r。 -70-
TW096107399A 2006-03-03 2007-03-03 New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s and solvate TW20080878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7842A JP2009062280A (ja) 2006-03-03 2006-03-03 幾何異性体の分離方法
JP2006057839A JP2009062279A (ja) 2006-03-03 2006-03-03 幾何異性体の優先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8787A true TW200808787A (en) 2008-02-16

Family

ID=3794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7276A TW200806660A (en) 2006-03-03 2007-03-02 Acrylonitrile compounds
TW096107277A TW200804321A (en) 2006-03-03 2007-03-02 Method for preferential production of geometric isomers and isolation method
TW096107399A TW200808787A (en) 2006-03-03 2007-03-03 New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s and solvate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7276A TW200806660A (en) 2006-03-03 2007-03-02 Acrylonitrile compounds
TW096107277A TW200804321A (en) 2006-03-03 2007-03-02 Method for preferential production of geometric isomers and isol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AR (3) AR059714A1 (zh)
PE (2) PE20071316A1 (zh)
TW (3) TW200806660A (zh)
UY (3) UY30186A1 (zh)
WO (3) WO2007100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3669B (zh) * 2012-11-23 2016-05-18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噻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638B (zh) * 2012-11-23 2016-04-27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苯基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743B (zh) * 2012-11-23 2016-12-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噻唑基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14079354A1 (zh) * 2012-11-23 2014-05-30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667B (zh) * 2012-11-23 2016-03-23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苯基噻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742B (zh) * 2012-11-23 2016-12-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吡唑基噻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639B (zh) * 2012-11-23 2016-05-18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33744B (zh) * 2012-11-23 2016-12-2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1‑乙基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1771891A (zh) * 2019-04-04 2020-10-16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唑醚螨腈和菊酯类农药的杀螨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7229C (zh) * 1996-04-25 2005-11-16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乙烯衍生物和含有该衍生物的杀有害生物剂
WO1999044993A1 (fr) * 1998-03-06 1999-09-10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Compose a base d'acryronitrile,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agent de lutte contre les ravageurs renfermant ce compose
AU2001241170A1 (en) * 2000-03-17 2001-09-24 Nippon Soda Co., Ltd. Acrylonitrile compounds and pest controllers
WO2003031421A1 (fr) * 2001-10-02 2003-04-17 Nippon Soda Co.,Ltd.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derives d'ethene
JP2003267959A (ja) * 2002-03-14 2003-09-25 Nippon Soda Co Ltd 幾何異性体の分離方法
JP2004182601A (ja) * 2002-10-09 2004-07-02 Nippon Soda Co Ltd アクリロニトリル系化合物幾何異性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255571A (ja) * 2004-03-10 2005-09-22 Nissan Chem Ind Ltd アクリロニトリル化合物および有害生物防除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59714A1 (es) 2008-04-23
UY30185A1 (es) 2007-09-28
UY30186A1 (es) 2007-09-28
PE20071316A1 (es) 2008-02-08
WO2007100161A1 (en) 2007-09-07
WO2007100160A1 (en) 2007-09-07
WO2007100165A1 (en) 2007-09-07
AR059713A1 (es) 2008-04-23
TW200806660A (en) 2008-02-01
UY30187A1 (es) 2007-09-28
AR059715A1 (es) 2008-04-23
PE20071018A1 (es) 2007-10-24
TW200804321A (en)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378B (zh) 杀虫吡唑化合物
TW200808787A (en) New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s and solvate
TWI471093B (zh) 用於控制土中有害生物及/或土壤傳播疾病的改善方法
CN101534650B (zh) 杀虫剂组合物
TWI473567B (zh) 新穎結晶修飾物
TWI432141B (zh) 新穎結晶修飾物
TWI404503B (zh) 新穎結晶修飾物
TW200915984A (en) Aqueous microemulsions containing organic insecticide compounds
TW200804344A (en) Pyridin-4-ylmethylamides
CN101146452A (zh) 杀虫混合物
CN101247722A (zh) 用于对抗节肢动物门害虫的n-(4-吡啶基)甲基磺酰胺
TW200817386A (en) Thiophene-sulfonic acid picolyl amides
TW200845904A (en) Pesticidal mixtures
TW200845903A (en) Pesticidal mixtures
TWI434652B (zh) 新穎結晶修飾物
CN103003263B (zh) 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新型杂芳基(硫代)羧酰胺化合物
CN104023535A (zh) 农药活性的3-芳基喹唑啉-4-酮衍生物在土壤施用方法中的用途
TW200800017A (en)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 of N-ethyl-2,2-dichloro-1-methylcyclopropane-carboxami de-2-(2,6-dichloro-α, α, α-trifluoro-P-tolyl)hydra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