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4525A - Silicone composition for releasing - Google Patents

Silicone composition for releas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4525A
TW200804525A TW096113510A TW96113510A TW200804525A TW 200804525 A TW200804525 A TW 200804525A TW 096113510 A TW096113510 A TW 096113510A TW 96113510 A TW96113510 A TW 96113510A TW 200804525 A TW200804525 A TW 2008045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group
mass
alkeny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3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ji Yamamoto
Masahiko Ogawa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804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45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4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04525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適用於重剝離用途之剝離紙•薄膜 用聚矽氧組成物。一種不含醇酸樹脂、丙烯樹脂等有機樹 脂,亦未使用聚矽氧樹脂等之重剝離調整劑之代表層剝離 之剝離紙•薄膜用聚矽氧組成物。 Φ 【先前技術】 自古公知者有於紙、合成樹脂薄膜、合成纖維布等各 種基材表面形成剝離性硬化被膜後,可取得對於感壓黏著 劑等之黏著物質顯示剝離性之材料的方法。做爲形成此剝 離性硬化被膜之材料者被揭示使用聚矽氧組成物,由含烯 基之有機聚矽氧烷與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以及鉑系化合物所 成之聚矽氧組成物。(專利文獻1、2) 惟,此等聚矽氧組成物之硬化被膜適用於標籤、膠帶 φ 類等之輕剝離之用途,卻不適用於工程紙等之務必做成重 剝離用途之問題存在。 做爲解決此問題之方法者,被揭示有配合溶劑可溶性 有機聚矽氧烷樹脂後調整剝離力之方法,被揭示有使 R3SiOW2 (式中,R爲1價烴基)及Si04/2所示之矽氧烷單 位所成之MQ樹脂配合於聚矽氧組成物之方法(專利文獻3 〜6 )。此等方法爲取得中度剝離力時可利用之,而,隨 配合比率的增加,欲達成重剝離性時則被膜之硬化性降低 、密合性不足,對於膠帶、標籤之黏著面移行等問題產生 -4- 200804525 (2) ,實用性不良之缺點存在。 爲取得更重之剝離力被提出配合用樹脂之改良方法, 如:被揭示於上述之MQ樹脂中含R2Si02/2或RSi03/2所示 之矽氧烷單位之方法(專利文獻7〜1 0 )。惟,剝離力之 調整範圍雖廣,卻僅停留於中度剝離力,亦存在保存穩定 性低之問題。 又,被揭示有利用RSi03/2及Si04/2所成之樹脂(專利 φ 文獻1 1〜1 4 )。惟,具極多主要三維構造所成之殘存矽醇 基之樹脂成份即使進行末端處理對於剝離劑之溶解性仍不 足,不易取得剝離力之再現性等,無法適於剝離紙用聚矽 氧組成物之使用。 因此,目前以工程紙等之重剝離力爲必要用途者仍被 利用由聚丙烯系、胺基醇酸系、丙烯系、聚異氰酸酯系等 之有機樹脂所成之剝離紙用樹脂組成物(專利文獻1 5 )。 此等樹脂因缺乏脫模性,因此被揭示極多利用聚矽氧 φ 之改良方法,如:聚矽氧改性醇酸樹脂(專利文獻1 6 )、 聚矽氧改性丙烯樹脂(專利文獻1 7 )、聚矽氧改性醇酸樹 脂(專利文獻1 8 )、胺基樹脂與聚矽氧樹脂(專利文獻19 )所成之剝離劑組成物之例。 如此藉由諸多改良方法供應良好的有機樹脂系之重剝 離組成物,而目前爲止,塗佈此等組成物形成剝離層時仍 務必以1 5 0 °C以上之硬化乾燥溫度狀況不變。此極度使剝 離紙表面粗糙,降低美觀,能量消耗量增加之面導致提高 生產成本之問題,因此被要求可以更低溫度下進行硬化之 -5- 200804525 (3) 組成物。 特別是最近多以薄膜基材做爲工程剝離材料使用,如 :有關多層陶瓷基板、層合陶瓷冷凝器等所使用之陶瓷生 薄片之製造被揭示於專利文獻20〜22。 最近,被要求多層陶瓷基板、冷凝器之小型化及大容 量化之陶瓷層之多層化與薄層化被積極推進。伴隨其剝離 薄膜之表面平滑性要求更高,導致形成離型層時之熱變形 φ 問題的產生。更由成本面視之,剝離薄膜之薄膜化亦積極 促進,降低耐熱性之方向運作。爲此,被期待一種以更低 溫度下可硬化之離型劑。 視其剝離薄膜所使用之其他用途後,液晶偏光板、相 位差板等黏著劑層保護用中主要以聚酯薄膜爲基材之剝離 薄膜被使用之。最近爲求取大畫面化、高品位的畫質,而 爲達成必要之加工精密度,亦被要求高精密度之剝離薄膜 形狀。其中又以與上述相同之形成離型層時之加熱經由變 • 形導致精密度下降主因之問題產生,因此,被期待一種以 更低溫度下可硬化之離型劑。 惟’如上述利用MQ樹脂等聚矽氧樹脂成份之重剝離 調整劑中不僅無法達必要水平之重剝離力,或增加配合量 後明顯出現固化性、密合性之惡化。相同的聚矽氧其樹脂 成份與聚砂氧剝離劑之互溶性卻變低,若增加配合量不僅 剝離特性之再現性降低,同時亦損及原本聚矽氧之剝離滑 順性。 聚矽氧剝離劑具有良好離型性,主成份之有機聚矽氧 -6 - 200804525 (4) 烷基本上具有二維之直鏈構造。因此’組合部份分枝此直 鏈構造之類似樹脂之構造後’以重剝離調整劑可改善所見 之缺點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類似分枝直鏈狀有機聚矽氧烷之嘗試先前已進行過, 被揭示有關對於聚矽氧黏合劑之離型性的提昇之案例(專 利文獻23〜25 )。惟,其乃做爲密合性、剝離速度依存性 之改良爲目的者,而非實質上以分枝少、或聚合度小之重 剝離爲目的者。 [專利文獻1]特公昭49-26798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昭62-8606 1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昭52-86985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昭5 9-8495 3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平1 -2 1 5 85 7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05-255 92 8號公報 [專利文獻7]特開平3 -2270號公報 [專利文獻8]特開平7- 1 26532號公報 [專利文獻9]特表2005-509 04 6號公報 [專利文獻1〇]特許3 5 5 3 1 1 1號公報 [專利文獻11]特開平6-9929號公報 [專利文獻12]特開平1 0-23 73 06號公報 [專利文獻13]特開平1 0-245 540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許3 63 5 1 81號公報 [專利文獻15]特公昭57-480 1 3號公報 [專利文獻1 6 ]特公昭5 8 - 5 3 6 8 0號公報 200804525 (5) [專利文獻17]特公昭6 1 - 1 3 507號公報 [專利文獻18]特公平4-2 095 4號公報 [專利文獻19]特開2000-9 5 92 9號公報 [專利文獻2〇]特開平1卜3008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1]特許293291 1號公報 [專利文獻22]特許第34 5 97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3]特許1 7483 1 7號公報 φ [專利文獻24]特開平9-780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5]特開平1 1 - 1 933 66號公報 使聚矽氧剝離組成物之薄膜基材未熱劣化之低溫下可 生產剝離紙及剝離薄膜。更相較於有機樹脂系,其剝離剝 離紙時滑順剝離之優點不僅不會使促進薄層化之黏著層, 生薄片有多餘的變形或破損應力,因於剝離面可賦予良好 平滑性故有利於求取高度加工精密度之情況。惟,先行技 φ 術方法中,無法使達實用水平之聚矽氧剝離組成物之剝離 力加重之問題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況,以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硬化性Μ 剝離特性之聚矽氧剝離劑組成物,且具有相當於有_胃月旨 系剝離劑之重剝離性的組成物爲其目的。 本發明者爲達成上述目的,進行精密硏討後,結果胃王見 ,做爲成份(Α)者爲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1分子中至 -8 - 200804525 (6) 少具2個烯基含50%以上有機聚矽氧烷者爲其特徵之可形 成剝離紙或剝離薄膜之離型塗佈層之加成硬化型聚矽氧組 成物。 [化1]
(其中,a爲滿足c$a$c + 2’b爲滿足50‘b€ 5000,e爲 滿足6$c$b之整數,d爲0、1、2或3,e爲〇、1或2,f爲0 或1,R1爲嫌基’ R爲不含燒基之一價煙基)° 以及含(A )申請項1之一般式(1 )所示之1分子中 至少具有2個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1〇〇質量份、 (B) —般式(2)所示之1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烯基之 有機聚矽氧烷1 0〜1 00質量份、 [化2]
(其中,g爲滿足g=i + 2,h爲滿足50$h$l〇〇〇〇,i爲滿 足〇‘ig5之整數,Rl爲烯基,R2爲不含烯基之一價烯基 )0 (c) 1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的 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所含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以下簡 -9- 200804525 (7) 稱S i Η )之莫耳數相當於含於(A )成份與(B )成份之烯 基合計莫耳數之1〜5倍之量、 (D )觸媒量之鉑族金屬系觸媒、 (E )任意量之有機溶劑、 爲其特徵之可形成剝離紙或剝離薄膜之離型塗佈層之聚矽 氧組成物進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組成物係塗佈於紙、層合紙、塑膠薄膜等經 0 由加熱硬化後,迅速硬化後,對於各種黏著劑形成具有重 剝離力之硬化被膜。所形成之硬化被膜未降低黏著劑之黏 著力,對於各種基材顯示良好的密合性。本發明之組成物 相較於先行技術之剝離紙用聚矽氧組成物,其具更重之剝 離力,可適用於此特性所要求之工程紙、膠帶類、標籤類 【實施方式】 φ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以下進行本發明更詳細之說明。 本發明之可做爲(A )成份使用之聚有機矽氧烷係】 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直接鍵結於矽原子之烯基之一般式(1 )所示者。 [化3]
-10- 200804525 (8) (其中,a爲滿足eg aS c + 2,b爲滿足50 滿足6 g c g b之整數,d爲0、1、2、或3, 爲0或1,R1爲烯基,R2爲不含烯基之一價 R1爲碳數2〜10之烯基,具體例如: 、異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 工業上以乙烯基、烯丙基爲宜。又,R1!^ 單位者宜,R1更以存在Μ單位爲更佳。其 φ 氧組成物,取得硬化被膜所示之剝離力之 〇 做爲R2之烯基以外之一價有機基者爲 均可之碳數1〜20之一價烴基,一部份直 原子亦可。使一部份或全部鍵結於碳原子 基取代亦可。具體例如:甲基、乙基、丙 基、環戊基、環己基等之環烷基、苯基、 芳基,進一步使部份或全部鍵結於此等基 φ 子被鹵原子取代之3,3,3 -三氟丙基等例 別以烯基以外之有機基R2之80莫耳%以上 (Α)成份一分子所具之R2中至少1個爲 基等之芳基者爲更理想。此乃對於硬化被 昇密合性,且利於加重剝離力之運作。 其中,Μ代表R^R^.dSiOwa之一官會g 代表R 1 e R 2 2 · e S i 0 2 / 2之一官能砂氧院單位, RWuSiChn之三官能矽氧烷單位。 上述聚有機矽氧烷之分子構造係藉由 g b € 5000,〇爲 • e 爲 0、1 或 2,f 烴基)。 乙烯基、烯丙基 庚烯基等例,而 又存在Μ單位與D 理由係提昇聚矽 經時變化亦變小 互爲相同或相異 接鍵結於S i之氫 之氫原子被其他 基、丁基等之烷 苄基、萘基等之 之碳原子之氫原 。本發明中,特 爲甲基者最佳。 苯基、苄基、萘 膜之基材不僅提 矽氧烷單位,D T代表 Μ、D、T之矽氧 •11 - 200804525 (9) 烷單位之組合所示。Μ與D所成之分子係呈一維之直鏈狀 之分子構造,而經由含T後進行分枝,同時分子末端增加 後,呈二維擴散之支鏈狀分子構造。隨著T之含有率變高 ,所增加之分子末端相互鍵結後,易形成立體籠狀構造, 進一步提昇含有率後,部份出現T相互精密呈三維鍵結之 樹脂狀構造。(A )成份之Μ個數a係依形成分枝之T個數C (而決定,求取滿足c S a ‘ c + 2之範圍者。此限制係經由T φ 之增加幾乎所有分子末端均藉由Μ進行封閉後,以抑制降 低籠狀構造、樹脂狀構造所形成之比率爲目的。特別是於 樹脂狀構造幾乎未顯示離型性之重剝離化爲有效者,惟, 通常與其他離型成份之互溶性不良。因此於硬化被膜中容 易局部化,如:於離型面形成局部之非離型點後,亦易引 起剝離異常、剝離雜音變大等使用上之問題產生。Q所示 之四官能性矽氧烷單位因容易形成樹脂狀構造,故由所構 成矽氧烷單位去除之,亦含不超出本發明效果之範圍。 鲁 上述一般式(1)中,燒基R1以Μ所示之一官能性矽 氧烷單位存在者具良好的組成物硬化性面爲較佳者。亦即 ,上述一般式(1)中,d=l、2或3,e=0,f=〇之有機 聚矽氧烷者宜。 D形成直鏈狀構造乃離型性發現時所必須者,(a ) 成份所含其個數b爲50$ bS 5000之範圍。當未達50則離型 性將不足,反之超出5 0 00則互溶性降低。 (A )成份所含T之個數c係依存D之個數b,6 S c S b 之範圍。當5以下則無法爲重剝離,超出b則所形成樹脂狀 -12- 200804525 (10) 構造明顯受影響,互溶性將下降。相同於此理由下’更理 想之C範圍爲eg 0.5xb。 此構造之有機聚矽氧烷可依公知方法製造之。如:混 合Μ源之六甲基二矽氧烷、D源之辛甲基四環矽氧烷、T源 之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後,進行平衡化之方法例。又,由先 行技術之聚矽氧樹脂之製造中,通常亦可利用藉由R3 SiX 、RSiX3、SiX4 (其中X係代表鹵原子或碳數1〜6之烷氧基 0 所示例之水解性基)所示之矽烷的共同水解縮合反應之製 造方法。此製造方法易形成籠狀構造、樹脂構造之傾向, 而配合抑制此等構造之生成所需量之Μ源後,亦可取得適 於本發明使用之有機聚矽氧烷。 更理想(Α)成份之具體的構造例如以下一*般式(3 )所示,以所期待支鏈構造構成之。依製造方法不同而異 ’增加上述之Τ後,則易形成籠狀、樹脂狀構造,而在不 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下,被排除含有三維構造者。 φ [化 4] R2lsi.olR2 R1-
* R2 * 一 Si-O * R1 -Si-O — 「R2 Ί 1 c: r\ .R2 . i J k 1 Lx J I R2lsi.RlR2 式中,R1、R與上述相同,X代表下式之基。 [化5] 9
"R2 -—Si-O m R1 Si-O — • R2 · .R2 . m j2 . n 1 L y J fsi-RlR2 -13- 200804525 (11) 式中,R1、R與上述相同,γ代表下式之基。 化 9 II Y • R2 " 一 Si-O ^ R1 - Si.〇 .R2 . P ΙίΊ RIsilR2 D 個數之 j+k + m + n + p + q 爲滿足 50 S j+k + m + n + p + q S 5000,T個數1 + 〇爲滿足6Sl + 〇$j+k + m + n + p + q之整數,其 理由係與上述b及c爲相同者。 本發明(B)成份爲一般式(2)所示,1分子中至少 具有2個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 [化7]
t W β、 令 i〇2/2 丨 I 早 i〇3/2 丨 (2) R22-e /h \ R2t.f /i (其中,g爲滿足g=i + 2,h爲滿足50ShS 10000,i爲滿 足〇$i$5之整數,R1爲烯基,R2爲不含烯基之一價烴基 )° 式中之M、D、T單位與一般式(1)相同,Μ之個數g 係以T之個數爲丨,滿足— 所有分子末端以1^封鎖之 直鏈構造爲基本,由密合性、抑制剝離特性之面觀之’亦 可具有少數支鏈構造。 -14- 200804525 (12) 配合(B)成份目的之一係具有提昇聚矽氧組成物之 塗佈性。亦即,具多數支鏈構造之(A )成份相較於直鏈 構造之同聚合度之分子其黏度較低,單獨時無法充分取得 塗佈性。(B )之D個數h相較於(A )多之50 ‘ h ‘ 1 0000 之範圍,未達50則提昇塗佈性效果減少,反之超出1 0000 則黏度太高降低塗佈性。T個數i爲OS 5之範圍,以直 鏈構造之i = 0爲基本適於提昇塗佈性,當i超出5則支鏈構 φ 造太多,而無法取得提昇塗佈性之效果。 配合(B)成份時對於100質量份(A)成份而言爲10 〜100質量份者宜。未達1〇質量份時,則無法充分取得提 昇塗佈性之效果,超出1 00質量份則無法使硬化被膜之剝 離力變重。 此構造之有機聚矽氧烷可與(A )成份相同以公知之 方法製造之。如:混合Μ源之六甲基二矽氧烷,D源之辛 甲基四環矽氧烷,Τ源之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後進行平衡化 φ 之方法例。 可做爲本發明(C)成份使用之有機氫化聚矽氧烷除1 分子中務必至少具有2個直接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外, 未特別限定,分子構造可任意爲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 黏度亦只要爲數mPa · s〜數萬mPa · s之範圍即可。做爲 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具體例者如··下述之有機聚矽氧烷例 -15- 200804525 (13) [化8]
Me H-SiO I Me
其中,上述構造式及組成式中,Me代表甲基、Y與Z 代表以下構造式之基,A〜P如以下所示範圍之正的整數 。A、E、G爲 3 〜500,F、I、L爲 1 〜500,B、C、D、Η、 J、Κ、Μ、Ν、Ο、Ρ = 0 〜5 00。 -16- 200804525 (14) [化9]
上述(C )成份之有機氫化聚矽氧烷配合量其鍵結於 所含矽原子之氫原子(以下以Si-H示之)之莫耳數爲相當 於含於(A)成份與(B)成份之烯基合計之莫耳數之1〜 5倍量。含於(C )成份配合量之8丨-11莫耳數爲含於(八) 成份與(B )成份之烯基合計莫耳數之未達1倍時,則其聚 矽氧組成物之硬化性將不足,反之,即使5倍以上之配合 仍無明顯效果增加現象,反而造成剝離性經時變化之原因 ,亦不經濟。通常做爲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配合質量份者 ,對於1〇〇質量份之(A)與(B)成份之聚有機矽氧烷而 言,爲0.1〜20質量份之範圍。 做爲本發明組成物所使用之(D )成份之加成反應用 觸媒係用於爲促進(A )或(B )成份與(C )成份之所有 加成反應,形成硬化被膜者。做爲該加成反應用觸媒者如 :鉑黑、氯化鋁酸、氯化鉑酸-烯烴混合物、氯化鉑酸-醇配位化合物、铑、铑-烯烴混合物等例。上述加成反應 -17- 200804525 (15) 用觸媒對於(A )及(B )成份之聚有機矽氧烷,(C )成 份之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合計質量而言,配合5〜 lOOOppm (質量比)之鉑量或铑量所形成硬化被膜最爲充 足爲理想者,可因應該成份之反應性或所期待硬化速度進 行適當增減之。 本發明組成物(E )成份公知者亦做爲抑制加成反應 劑之使用。如3 —甲基—1— 丁炔—3 —醇、3,5—二甲基一 φ 1一己炔一 3-醇、3 —甲基—1 一戊炔一 3 —醇、苯基丁醇 等乙炔系醇、3 —甲基一3 —戊炔一 1_茚、3,5—二甲基一 1 一己炔一 3 -茚等乙炔系化合物,此等乙炔系化合物與烷 氧基矽烷或矽氧烷或氫化矽烷或與矽氧烷之反應物,四甲 基乙烯矽氧烷環狀體等之乙烯矽氧烷、苯並三唑等之有機 氮化合物及其他之有機磷化合物,肟化合物、有機鉻化合 物等例。 抑制加成反應劑之配合量只要可取得良好的處理浴穩 φ 定性之量即可,一般對於1 〇〇質量份(A )與(B )成份之 合計而言,使用〇.〇1〜10質量份者宜,較佳者爲0.1〜5質 量份。 用於本發明組成物之(F )成份之有機溶劑係以對於 處理浴保存穩定性及各種基材之塗佈性的提昇,調整塗佈 量及處理浴黏度爲目的所配合之成份,可使用如:可均勻 溶解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己烷等之本 發明組成物之有機溶劑。經由所選擇其他組成物之成份, 塗佈方法後,不配合(F )成份亦可。 -18- 200804525 (16)
本發明組成物藉由均勻混合上述(A ) 、 ( B ) 、( C )、(D) 、( E) 、( F)之各成份後可輕易製造之。此 之混合時,將(A )與(B )成份均勻溶解於(F )成份後 ,混合(C ) 、( D) 、( E )成份者佳。又,爲確保充分 之適用期,務必將(D )成份於製造剝離紙等之前進行添 加混合之。 本發明組成物於必要時更可配合二氧化矽等之無機塡 φ 充劑或顏料。 使用本發明組成物製造剝離紙、剝離薄膜等時,使本 發明組成物直接或以適當之有機溶劑進行稀釋後,藉由棒 塗層、滾輥塗層、逆輥塗佈機、影寫塗佈機、氣動刮塗機 ,更於薄膜之塗佈時藉由高精密度之膠版塗佈機、多段滾 輥塗層等公知之塗佈方法塗佈於紙、薄膜等之基材。 對於本發明組成物基材之塗佈量係依其所塗佈基材之 材質種類而異,一般做爲固形成份之量者以0.05〜2.Og/m2 φ 之範圍者宜,剝離性能與成本之平衡點良好。如上述,使 塗佈本發明組成物之基材於80〜140 °C下藉由加熱10〜60 秒後於組成物表面形成硬化被膜,可取得具有所期待之剝 離力及殘餘黏著力等之剝離紙。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說明本發明,而本發明並未受限於 下述實施例。 -19 - 200804525 (17) A.聚矽氧組成物之調製 [實施例1]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之(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32 5 莫耳 /100g )、 [化 10] (cH2=CH-Si〇i,2) (1〇2/2) ( έί〇3/Λ • \ CH3 /sOoVCHs /1000 \ /500 配合1 9 0 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 0〜4 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含有9 5莫耳%之(c )成份之下 式所示之分子鏈兩末端爲三甲基矽院基所封鎖之 MeHSi〇2/2所不之單位,黏度爲25mPa· s之甲基氫化聚砍 氧烷(Si-H量1.5莫耳/ i〇〇g) 40質量份、 [it 11]
Me | Η I Me I Me--Si-ΟΙ 1 —Si— 1 —〇 1. Si-Me 1 Me I Me 1 ..Me 45 添加3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基一 1 一 丁炔一 3 一醇 ,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小時。 於塗佈基材前添加鉑換算量l〇〇ppni2 (D)成份之鉑 -20- 200804525 (18) 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組成物之調製。 [實施例2]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00質量份(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026 莫耳/1 〇 〇 g ) [it 12]
f 一 ?H3 \ CH2-CH-SiO-j/2 I 、 CH3 /100
?H3 S1O3/2
100 配合1900質量份(F)成份之甲苯,於20〜4(TC下進行攪 拌溶解。 於取得溶液中加入4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施例 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3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 • 基一1— 丁炔—3—醇,於20〜40 t下攪拌混合1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D )成 份之鉑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後,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組成 物。 [實施例3]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165 莫耳 /100g )、 -21 - 200804525 (19) [化 13] (CH2=CH-+i〇31/2) ί Ώ3/2) \ CH3 /8 \CH3 /50 \ /6 配合1 90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攪 拌溶解之。 φ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22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3質量份(E)成份之3 —甲基—1- 丁炔—3 —醇,於20〜40 °C下攪拌混合1小時 〇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D )成 份之鉑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組成物 〇 φ [實施例4]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00質量份(A)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437 莫耳 /1 0 0 g )、 [化 1 4 ]
II Η2 /2 H3I01H3 cisilc 嫌 Η
10 0質量份(B )成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直鏈狀有機 -22- 200804525 (20) 聚矽氧烷(烯基〇·〇3 8 8莫耳/100g)、 [化 15] / ch3 \ /ch=ch2\ /ch3 \ (CH2=CH-早i01/2 丨丨 άί〇2/2 )(〒i〇2/2 j \ CH3 /2 \CH3 /20〇\CH3 /6800 3 8 0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64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6質量份(E )成份之3 一甲基一 1 — 丁炔一 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lOOppm之(D)成份 之鉑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調製組成物。 [實施例5]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〇〇質量份(A )成份 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43 7莫 耳 / 1 0 0 g )、 [化 1 6 ] / CHa \ /CH3 \ / CH3 \ I CH2=CH-Si01/2 Si02/2 Si〇3/2 ) \ CH3 /52 \CH3 /50 \ /50 -23· 200804525 (21) 1 0質量份(B )成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直鏈狀有機 聚矽氧烷(烯基0.03 88莫耳/l〇〇g)、 [化 17] / CH3 \ /ch=ch2\ /ch3 \ i CH2=CH-Si01/2 I ( Si〇2/2 I ( Si〇2/2 j \ CH3 /2 \CH3 Λ〇〇\〇Η3 /6800 2 09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59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4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基一 1 — 丁炔—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1 OOppm之(D )成 份之舶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實施例6]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325 莫耳 /100g )、 [化 1 8 ] CH3 CH2=CH-Si01/2 〇H3 ,
’ CHs \ / CH=CH2\ /CH3 \ / CH3 400 CHa-SiO^ I SiO^ j 8¾ SiO^ CH3 /100 \ CH3 /looXCHs /9〇〇\ • 24 - 200804525 (22) 1 90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0°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40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3質量份(E)成份之3 —甲基一 1— 丁炔—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D )成 • 份之鉑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實施例7]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〇〇質量份(A)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300 莫耳/100g)、 [化 19]
( ?h3 \ / c6H5 \ /ch3 \ / CH3 ICH2=CH-Sj〇1c I Si02/2 ] (Si〇2^ I I Si〇3^ \ CH3 /500 \ C6H5 /10〇\cH3 /9〇〇\ 1 90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 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40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 3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基一 1 — 丁炔—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25- 200804525 (23) 塗佈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D )成份 之銷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比較例1 ]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0094 莫耳 /1 0 0 g )、 [化 20] f CH3 CH2=CHeSiO-jy2 . ch3
1900質量份(F)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2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施 • 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2質量份(E )成份之3 — 甲基一 1 — 丁炔—3 —醇,於2 0〜4 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小 時。 塗佈於基材之目II ’添加以舶換算量lOOppm之(D)成 份之鉛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比較例2 ]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〇〇質量份(A)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〇.44莫 •26- 200804525 (24) 耳 /1 0 0 g )、 lit 21] ( ?H3 \ /?Hs \ /?H3 \
CH2=CH-SiO^ ψ〇2/2 Si03/2 I \ CH3 /ii〇〇\CH3 /1000 \ /1100
10 0質量份(B)成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直鏈狀有機 聚矽氧烷(烯基0.03 8 8莫耳/100g)、 [化 22] / CH3 \ /ch=ch2\ /ch3 \
CH2=CH-SiO1/2 J SiO^ Sf〇2/2 J \ CH3 /2 \CH3 / 200^ 6800 3800質量份(F)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65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6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基一 1 — 丁炔—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 成份之鉑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 [比較例3]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A )成 -27- 200804525 (25)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0.00 18 莫耳 / 1 0 0 g )、 [化 23] / CH3 \ /ch3 \ / ch3 \ CH2=CH-Si01c |i02/2 Si03/2 \ CH3 /8 \CH3 /6000 \ /6 1 9 0 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 0〜4 0 °C下進行攪 春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加入0.3質量份(c)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1質量份(E)成份之3 —甲基—1 一 丁炔一 3 —醇,於2 0〜4 0。(: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即’添加以舶換算量lOOppmi (D)成 份之鈾與乙烯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I [比較例4 ] 於具備攪拌裝置之燒瓶中,配合1 00質量份(A )成 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支鏈狀有機聚矽氧烷(烯基〇.〇〇2 莫耳/l〇〇g)、 [化 24] N3o2H3 -28- 200804525 (26) 110質量份(B)成份之下述一般式所示之直鏈狀有機 聚矽氧烷(烯基0.03 8 8莫耳/100g)、 [化 25] \ CH3 /2 \CH3 / 2。。\ / 6800 3 800質量份(F )成份之甲苯,於20〜40 °C下進行攪 拌溶解之。 於取得溶液中,添加24質量份(C )成份之相同於實 施例1所使用之甲基氫化聚矽氧烷,4質量份(E )成份之3 —甲基一 1 - 丁炔-3 —醇,於20〜40 °C下進行攪拌混合1 小時。 塗佈於基材之前,添加以鉑換算量looppm之(D )成 份之鈾與乙炔矽氧烷之錯鹽,進行調製組成物。 C.聚矽氧組成物及硬化被膜特性之評定 評定結果示於表1,各項評定與結果之顯示係依以下 方法。 (1 )外觀 以目測觀察所調製之聚矽氧組成物,透明均勻者爲〇 、混濁者爲X。 (2 )硬化性 -29- 200804525 (27) (2-1)硬化性測定用試料之製作 將觸媒添加後經過1 〇分鐘之聚矽氧組成物於3 8 # m PET薄膜以固形成份塗佈0.5 g/m2,於100 °C之熱風循環式 乾燥機10秒與2 0秒之加熱處理後,形成硬化被膜,製成硬 化性測定試料。 (2-2 )硬化性 以手指擦拭試料硬化被膜表面,觀察被膜表面之模糊 (cloud )及脫落情況,依以下基準進行評定。 ◎ : 100°C xlO秒加熱下完全無模糊及脫落。 〇:10(TC χ20秒加熱下完全無模糊及脫落。 X:產生模糊及脫落。 (3 )剝離特性 (3 -1 )剝離特性評定用試料之作成 將觸媒添加後經過1 0分鐘之聚矽氧組成物於3 8 # m PET薄膜以固形成份塗佈〇.5g/m2,於12〇°C之熱風循環式 乾燥機進行30秒加熱處理,形成硬化被膜,製作剝離特性 評定用試料。 (3-2 )剝離力 於試料之硬化被膜表面貼合聚酯膠帶[尼特-3 1 B (日 束電工(股份)製)],於荷重20g/cm2之狀態下,進行70 °C X20小時熟化。將試料切成25mm,利用張力試驗機,於 -30- 200804525 (28) 180°角,剝離速度0.3m/分鐘下測定膠帶拉伸,剝離所需 之力道(N )。測定係利用自動曲線DSC-500 (島津製作 所股份公司製)。工程用等之重剝離用時,此剝離力評定 條件下以1N以上,較佳者爲2N以上至10N以下爲目標。 (4 )密合性 與3-1同法作成評定用試料,25度,50%RHxl日放置 φ 後,以手指擦拭硬化被膜表面,觀察被膜表面之模糊( cloud)及脫落狀況,依以下基準進行評定。 〇:完全無模糊及脫落。 △:稍出現模糊及脫落。 X :產生模糊及脫落。 (5 )塗佈性 與3-1同法作成評定用試料,觀察硬化被膜表面之彈 φ 突(cissing )、糾結(twist )狀況,依以下基準進行評 定。 ◎:均勻、平滑之表面 〇:稍有部份彈突或糾結出現,整體尙呈現均勻平滑 之表面 X :出現彈突、糾結 以下表1整合評定結果。 其中,(A )成份聚合度之記號以下述代表之。 -31 - 200804525 (29) [化 26] CH3 CH2=CH-Si01/2 CH3
〒h=ch2’ SiO CH3 /b1 \CH3
Si〇3^ I /c1
-32- 200804525 (30)
【Is 塗佈性 〇◎〇◎◎〇◎ ◎ X ◎ ◎ 密合性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評定項目 剝離力 \η ο ο ρ νη ο 〇 rn CN γο rn ^ ^ ιτΐ 〇 入 ο ο 硬化性 ©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 外觀 Ο Ο Ο Ο Ο Ο Ο 〇χ〇〇 B成份 配合量 ι ι ι 〇 2 1 ι ο ο ι Ο 1 1 A成份 配合量 ΟΟΟΟΟΟΟ ο ο ο ο ο ο ο ψ i ^ 1—Η ,·1 Τ—Η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1—Η 500 100 6 50 50 500 500 5 1100 6 6 成份(重合度) bl+b2 1000 5000 50 50 50 1000 1000 5000 1000 6000 5000 al+a2 500 100 8 52 52 500 500 7 1100 8 8 —(Ν m 寸 νο 卜 — Ν m 寸 號碼 實施例 比較例 -33-

Claims (1)

  1. 200804525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加成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特徵係含有5 〇 %以上之做爲成份(A )之一般式(1 )所示之1分子中至 少具有2個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之可形成剝離紙或剝離薄 膜之離型塗佈層、 [化1]
    (1) (其中,a爲滿足cgaSc + 2,b爲滿足50SbS5000,c爲 滿足6Sc$b之整數,d爲0、1、2、或3,e爲0、1或2,f 爲〇或1,R1爲烯基,R2爲不含烯基之一價烴基)。 2. —種聚矽氧組成物,其特徵爲含有: (A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一般式(1 )所示之1分 子中至少具有2個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1〇〇質量份、 (B) —般式(2)所示之1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烯基之 有機聚矽氧烷10〜100質量份、 [化2] (fc)g (fri( k2\ (2) (其中,g爲滿足g=i + 2,h爲滿足50€h$l〇〇〇〇,i爲 滿足〇 $ i S 5之整數,R1爲烯基,R2爲不含烯基之一價烴 -34- 200804525 (2) 基)、 (C) 1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 的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所含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以下 簡稱SiH)之莫耳數相當於含於(A)成份與(B)成份之 烯基合計莫耳數之1〜5倍之量、 (D) 觸媒量之鉑族金屬系觸媒、 (E )任意量之有機溶劑、 φ 之可形成剝離紙或剝離薄膜之離型塗佈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中任一項之聚矽 氧組成物,其係上述一般式(1 )中,(1=1、2或3,6=〇 ,f = 〇之有機聚矽氧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聚矽 氧組成物,其中該成份(A ) 1分子所具有之R2中至少1 個爲苯基等之芳基。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聚矽 φ 氧組成物,其中c爲滿足6 ‘ c S 0 · 5 xb之整數。 -35- 200804525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TW096113510A 2006-04-18 2007-04-17 Silicone composition for releasing TW2008045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4949 2006-04-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4525A true TW200804525A (en) 2008-01-16

Family

ID=3881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3510A TW200804525A (en) 2006-04-18 2007-04-17 Silicone composition for releasing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70103309A (zh)
TW (1) TW2008045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1996B1 (ko) * 2015-09-30 2023-09-22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이형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103309A (ko) 2007-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0931B2 (ja) 付加反応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TWI650395B (zh) 基材密著性優異之聚矽氧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性物品
KR102306232B1 (ko) 실리콘 점착제용 박리제 조성물, 박리 필름 및 적층체
KR102582880B1 (ko) 박리지 또는 박리 필름용 실리콘 조성물, 박리지 및 박리 필름
JP3781105B2 (ja)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剥離フィルム
TW201425479A (zh) 可硬化性有機聚矽氧烷組合物、具有由該組合物形成之硬化層的片狀物件及疊層體
JP4782046B2 (ja) フィルム用無溶剤型シリコーン剥離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剥離フィルム
TWI828754B (zh) 矽氧乳化液組成物
TW201623351A (zh) 剝離片用重剝離添加劑及剝離片用有機聚矽氧烷組成物以及剝離片
JP5569471B2 (ja) 剥離紙又は剥離フィルム用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TW201623492A (zh) 剝離紙或剝離薄膜用聚矽氧組成物、剝離紙及剝離薄膜
JPH0978032A (ja) 硬化性シリコーン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紙
JP2008150515A (ja) 付加反応型シリコーン系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フィルム
JP5138205B2 (ja) 無溶剤型剥離紙用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KR20200079504A (ko) 실리콘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 테이프, 점착 시트 및 양면 점착 시트
JP5281921B2 (ja) 剥離剤組成物および剥離シート
TW201843237A (zh) 剝離紙或剝離薄膜製造用矽酮組成物
JP6175726B2 (ja) 耐熱性貼着用シート
US11104812B2 (en) Silicone composition, release paper, and release film
JP2009263505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用無溶剤型硬化性シリコーン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性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JP5512149B2 (ja) 剥離剤組成物および剥離シート
TWI779132B (zh) 矽酮組成物、硬化皮膜及其製造方法
TW200804525A (en) Silicone composition for releasing
TW202200674A (zh) 加成反應硬化型有機聚矽氧烷組成物、及剝離紙以及剝離膜
TW202104445A (zh) 鉑族金屬系觸媒及硬化性有機聚矽氧烷組成物以及剝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