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6867A - Donkey installing structure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Google Patents

Donkey installing structure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6867A
TW200526867A TW093140858A TW93140858A TW200526867A TW 200526867 A TW200526867 A TW 200526867A TW 093140858 A TW093140858 A TW 093140858A TW 93140858 A TW93140858 A TW 93140858A TW 200526867 A TW200526867 A TW 2005268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auxiliary machine
crank
auxiliary
machine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40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96671B (zh
Inventor
Yoshikata Nukada
Shuji Hirayam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6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6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6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66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06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plug being operated by hand conta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Description

20052686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關於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 【先前技術】 在内燃機上必須安裝水泵、油泵等的輔機(a u X i 1 i a r y in a c h i n e )及 A C G (交流發電機)。以前在曲柄箱上裝著賴機 底座以安裝水泵和油泵等的輔機,再在曲柄箱的周圍部裝 著ACG定子底座(stator base),而安裝ACG定子(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1 )。亦即,由於輔機底座和A C G定子底座為 分別的底座,因此,會增加零件數量,而且不容易組裝。 又,輔機之旋轉軸雖然可自曲柄軸予以驅動,但如上述由 於兩底座為分別的底座,因此,不能高精確度地保持良好 的軸間距離,且會有發生噪音等之問題。 (專利文獻)日本專利特開昭6卜2 7 9 7 2 7號公報(圖1 )。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為使上述ACG定子底座在輔機底座上一體化而可 謀求零件數量減少,且可謀求使輔機和動力傳達系統的組 裝作業容易者,同時,可保持具有良好高精確度之軸間距 離,且可減低噪音者。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所完成,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之發明,其為由:支持收容曲柄軸,同時,設有貫通 曲柄軸的開口部之曲柄箱;及,設有貫通曲柄軸之開口部, 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同時,向曲柄箱安裝之面;及,具有對交流發電機定子安 裝之面;進一步,設有藉曲柄軸而可驅動輔機的安裝面; 在其壁體部,設有可支持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的輪轂部 之輔機底座,如此為特徵的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為,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之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中,在輔機底座之一邊側配置動 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在輔機底座之另一邊側,則配置以 上述中間旋轉軸所傳達的動力而可旋轉之輔機,如此為特 徵。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為,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之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中,上述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 為油泵軸,且支持自曲柄軸來的動力之輸入構件和對輔機 輸出動力之輸出構件,如此為特徵。 (發明效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由於以同一構件而支 持輔機和動力傳達系統,因此,可減少零件數量,且輔機 和動力傳達系統之組裝容易,又,可提高軸間距離之高精 確度且可使驅動噪音減低。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對自動力傳達構件來 之反向力其剛性平衡良好,而可使輔機安裝構造輕量化。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對特定的輔機之旋轉 軸可兼用為動力傳達用旋轉軸,因此藉此一構成,可使複 數個輔機的配置變成容易,而可提高空間效率並使内燃機 小型化。 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實施方式】 圖1為搭載具有本發明的輔機安裝構造之内燃機 達型二輪機車之側視圖。此二輪機車1為在車架2 一體形成有頭管3,在頭管3可左右旋轉自如地嵌 叉4,在前叉4的下端可旋轉自如地安裝前車輪5。 2的後部,可上下搖動地安裝動力單元6。此一搖動 單元6為以搖臂型頭上閥式4行程循環單氣缸之水 燃機 7和動力傳達裝置8及後車輪支持部 9被構 化。後車輪支持部9具有後車輪1 0。又,在車架2 和動力單元 6 的後部之間介裝有後懸架系矣 suspension)ll。在車架2的後方上部設有物品收容 且設有可開閉自如地覆蓋此一物品收容部 1 2的上 之座墊 1 3。在車體中央部之腳踏板 1 4的下部配設 箱15。車架2為以車體蓋16所覆蓋。 圖2為自左方觀看上述動力單元6的縱剖面圖, 含有該動力單元6的汽缸軸線、曲柄軸、滑輪軸、 等之面的剖面之展開圖。此動力單元的内燃機7為1 塊2 0 ;及,汽缸頭21 ;及汽缸蓋2 2 ;及,曲柄箱 此所構成,在指向大致水平方向之汽缸塊2 0的前端 汽缸頭21,在汽缸頭21的前端結合有汽缸蓋2 2, 塊2 0的後端結合有曲柄箱2 3。曲柄箱2 3為由左右 箱2 3 A、2 3 B所構成。 在圖2、圖3中,在形成於汽缸塊2 0之汽缸孔 動地嵌裝有活塞2 5,同時,在被保持於左右的曲柄i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的速克 的前端 裝有前 在車架 式動力 冷式内 成一體 的後部 i (rear .部 1 2, 部開口 有燃料 圖3為 齒輪軸 fe :汽缸 23 ;如 結合有 在汽缸 的曲柄 24可滑 箱 2 3 A、 200526867 2 3 B之軸承 2 6、2 7,可旋轉地枢支曲柄抽 2 8。在活塞 2 5 及曲柄軸2 8上各別介由活塞銷2 9及曲柄銷3 0,而可旋轉 地樞著連桿3 1之兩端,當活塞2 5在往復動作時,則可使 曲柄軸28旋轉驅動。 在動力單元6中之動力傳達裝置8為由V型皮帶式無段 變速機3 2和齒輪減速機3 3所構成,動力傳達裝置8的本 體箱為由:右變速機箱4 0、左變速機箱4 1及後車輪支持箱 4 2所構成。右變速機箱4 0為和左曲柄箱2 3 A被一體製作。 左變速機箱4 1結合在右變速機箱4 0上,而後車輪支持箱 4 2則結合在右變速機箱4 0上。 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32的驅動軸為曲柄軸28本身, 在此處則設有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3 2的滑輪4 3。V型皮 帶式無段變速機3 2之從動軸4 4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持在右 變速機箱4 0和後車輪支持箱4 2,此從動軸4 4介由離心式 離合器4 5設有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3 2之從動滑輪4 6。 在驅動滑輪43和從動滑輪46上架掛有無端 V型皮帶。V 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3 2為在曲柄軸2 8超過一定旋轉數旋 轉時,則變成接續至離心式離合器 45 之狀態,而從動軸 44則開始旋轉。曲柄軸28的旋轉數更增大時,則藉驅動 滑輪4 3之離心力應用裝置,而從動韩4 4的旋轉數則比曲 柄軸28的旋轉數成為更大。 齒輪減速機3 3為以設在旋轉軸之3根齒輪群所構成。 第1軸為被支持在右變速機箱4 0和後車輪支持箱4 2之V 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3 2的從動軸4 4本身,而被形成有小 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齒輪4 8。第2軸為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持在右變速機箱 4 0 和後車輪支持箱4 2之中間軸4 9,在上述從動軸的小齒輪 48上嚙合之齒輪50被一體嵌著,同時,形成和其鄰接之 小齒輪5 1。第3軸為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持在右變速機箱4 0 和後車輪支持箱4 2之後車輪軸5 2,在上述中間軸的小齒 輪51上嵌著有嚙合之齒輪53。在後車輪軸52,後車輪10 被一體固定。藉此一構成,由於從動軸44之轉矩介由小齒 輪4 8、齒輪5 0、中間軸4 9、小齒輪51及齒輪5 3而被傳 達至後車輪軸5 2,因此,後車輪軸5 2對從動軸4 4可大幅 度地被減速。 圖4為自右方觀看内燃機7的縱剖面圖。在圖中,箭頭 F表示内燃機之前方,箭頭U p表示上方。在形成於汽缸塊 2 0之汽缸孔2 4的前端部相對之汽缸頭2 1的底面形成有燃 燒室6 0。在此燃燒室6 0,如圖3所示,點火塞8 6為了使 其先端的電極臨近燃燒室6 0,自内燃機的左側被安裝在汽 缸頭21上。在圖4中,在汽缸頭21的上部形成有進氣口 6 1,在汽缸頭2 1之下部則形成有排氣口 6 2。進氣口 6 1之 可開閉燃燒室側開口 6 1 a之進氣閥6 3,及,可開閉排氣口 6 2之燃燒室側開口 6 2 a的排氣閥6 4,各別可滑動自如地被 嵌裝在汽缸頭21上。 在進氣口 6 1的外側開口 6 1 b被接續至進氣管6 5 (圖2 ) 之下流端。在此進氣管6 5,自上流側之順序,接續有空氣 濾清器6 6、節流閥6 7及燃料噴射閥6 8 (圖2 )。在排氣口 6 2之外側開口 6 2 b則接續有排氣管6 9 (圖2 )之上流端,排 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氣管6 9之下流端則被接續至消音器7 0 (圖2、圖3 )。又, 藉閥彈簧7 1而被加勢能至開閥方向之上述進氣閥6 3及排 氣閥6 4 (圖4 ),則藉配置在以汽缸頭2 1和汽缸蓋2 2所形 成之動閥室7 2内的動閥裝置7 3而被開閉驅動(圖4 )。 在圖4中,位於藉進氣閥6 3及排氣閥6 4所被夾住之V 字狀空間内,介由左右1對軸承7 4 (圖3 )而可旋轉自如地 樞支指向左右水平方向之1根凸輪軸75(圖3、圖4)。在 此凸輪軸75上一體形成有進氣凸輪76和排氣凸輪77(圖 4 )。在位於比凸輪軸7 5更前方且上方之汽缸頭2 1上軸掛 有進氣搖擺軸(rockershaft)78,位於進氣搖擺軸78之下 方的汽缸頭2 1則軸掛有排氣搖擺軸7 9,在此進氣搖擺軸 7 8及排氣搖擺軸7 9上可滑動自如地各別樞支有進氣搖臂 8 0及排氣搖臂8卜在此進氣搖臂8 0及排氣搖臂8 1之一端 設有滑動部8 0 a、8 1 a,在進氣搖臂8 0及排氣搖臂8 1之另 一端,則設有可擋接進氣閥6 3及排氣閥的閥桿(s t e m )的頂 端之擋接部80b、81b。 在凸輪軸75的左端部,一體設有從動鏈輪82(圖3)。 在曲柄軸2 8之左側曲柄臂(c r a n k w e b ) 2 8 a和前述主動滑 輪43之間,一體嵌著具有從動鏈輪82的一半齒數的驅動 鏈輪8 3 (圖3 )。在汽缸塊2 0和汽缸頭21之左側部,設有 可連接上述驅動鏈輪8 3和從動鏈輪8 2的傳動構件收容空 間8 4,在此空間中,在上述驅動鏈輪8 3和從動鏈輪8 2上 架掛有無端環鏈8 5。以上為動閥裝置7 3之構成。當曲柄 軸2 8旋轉時,凸輪軸7 5則以一半的旋轉數被旋轉驅動, 1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而以既定之定時(timing)藉進氣凸輪76及排氣凸輪77而 開閉進氣閥6 3及排氣閥6 4。 如圖3、圖4、圖5所示,在内燃機7的右側下部,設 有油泵130和水泵140。圖3表示油系130和水泵140之 外殼,而未表示内部。在圖4,將形成上述油泵1 3 0或水 泵1 4 0之外殼的輔機底座1 1 0 (後述)除外,而表示露在右 曲柄箱2 3 B之右側面的辅機底座安裝面9 0,在輔機底座安 裝面所圍住的部份為表示曲柄軸2 8、油系軸1 3 1、水栗軸 1 4 1及關於此等的軸之驅動機構。 於圖4中,在曲柄軸28嵌著有油泵驅動齒輪132,在油 泵軸131欲著有喷合在上述油泵驅動齒輪132之油泵從動 齒輪133。又,在油栗轴131欲著有水栗驅動鏈輪142,在 水泵軸1 4 1則嵌著有水泵從動鏈輪1 4 3,在此等兩鏈輪上 架掛有無端環鏈144。當曲柄軸28旋轉時,藉齒輪132、 1 3 3,油泵軸 1 3 1,可被旋轉驅動,又,藉齒輪 1 4 2、1 4 3 和無端環鏈1 4 4,水系軸1 4 1可被旋轉驅動。在上述構成 中,油泵軸1 3 1也具有可併用為對水泵軸1 4 1傳達動力的 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之功能。 圖5為通過圖4之曲柄軸28、油栗軸131及水泉軸141 之剖面展開圖(圖4之V - V剖面展開圖)。在圖中,箭頭R 表示右方。左右的曲柄箱23A、23B為藉螺栓91而被結合。 左右曲柄箱2 3 A、2 3 B的結合為將螺栓9 1插通至右曲柄箱 2 3 B的接續螺栓插通孔9 2,而螺入左曲柄箱2 3 A的接續螺 栓用螺絲孔8 7,如此所成。曲柄軸2 8為介由軸承2 6、2 7 1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可旋轉地被支持在左右的曲柄箱23A、23B上。 在曲柄軸2 8之鄰接右側軸承2 7的部份,敌著有前述油 泵驅動齒輪1 3 2。在右曲柄箱2 3 B的右側安裝有輔機底座 (base)llO。在圍住輔機底座110的曲柄軸28之筒狀突出 部的A C G定子安裝面1 1 3 (和圖8相關,如後述),其藉螺 栓152而安裝ACG(交流發電機)150之定子151。在圖中表 示3根螺栓中之1根。在定子1 5 1設有電流取出線1 5 3。 在貫通輔機底座110之貫通孔Π2的曲柄軸28的端部安裝 有A C發電機1 5 0之轉子1 5 4,在此轉子1 5 4的端面以螺絲 固定有風扇155。此風扇155是使散熱器156通風者。在 上述輔機底座1 1 0的貫通孔1 1 2和曲柄軸2 8之間介裝有密 封材料8 8。 圖6為右曲軸箱23B之右面圖,圖7為圖6之VII - VII 剖面圖。在圖6、圖7中,前述左右曲柄箱接續螺栓91被 插通至插通孔9 2。在右曲柄箱2 3 B的右側面,形成有輔機 底座安裝面90。在以輔機底座安裝面90所圍住部份之一 邊的端部,設有曲柄軸貫通孔9 3。曲柄軸2 8通過此貫通 孔9 3而向曲柄箱的右方突出。在上述貫通孔9 3設有軸承 2 7的支持部9 4 (圖7 )。 在輔機底座安裝面 9 0所圍住部份的中央部形成有油泵 支持凹部9 5,圍繞其而形成流入部油溝9 6和流出部油溝 9 7。朝此等油溝9 6、9 7自右曲柄箱2 3 B的周圍部起穿設有 油流入通路9 8和油流出通路9 9 (圖6 )。在油溝9 6、9 7的 附近則設有油泵殼安裝用螺絲孔1 0 0。 1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在輔機底座安裝面 9 0所圍住部份之另一邊的端部,則 形成有水泵軸支持凹部1 0 1。在輔機底座安裝面9 0的周圍 部,設有為了螺入後述之辅機底座1 1 0安裝螺栓的輔機底 座安裝用螺絲孔1 0 2。 圖8為輔機底座110之右面圖,圖9為輔機底座110之 左面圖(圖8之裏側),圖1 0為圖8之X - X剖面圖。在輔機 底座1 1 0之左面(圖9 ),設有可擋接右曲柄箱2 3 B之辅機 底座安裝面 90 的擋接面 110a,在其面上形成有襯墊 (packing)安裝溝110b。輔機底座110使上述擔接面110a 擋接在右曲柄箱23B之安裝面90上,再將插通於其周圍部 的輔機底座安裝螺栓插通孔1 1 1、1 1 1 A的螺栓安裝螺入至 右曲柄箱2 3 B之輔機底座安裝用螺絲孔1 0 2上。螺栓插通 孔1 1 1 A為如後述之水泵箱安裝螺栓所插通之插通孔。 在輔機底座1 1 0的一端設有曲柄軸貫通孔1 1 2,在其周 圍部設有3個A C G定子安裝面1 1 3及A C G定子安裝用螺絲 孔1 1 4。ACG定子安裝用螺栓1 5 2 (圖5 )被螺入在此螺絲孔 1 1 4 上。 在辅機底座 110的中央部設有輪轂部(boss)115。在輪 轂部1 1 5的左面穿設有油泵軸支持凹部1 1 6 (圖9、圖1 0 )。 油泵軸1 3 1為藉右曲柄箱2 3 B的油泵軸支持凹部9 5 (圖7 ) 和設在上述輪轂部11 5之油泵軸支持凹部1 1 6而可旋轉地 被支持。 在輔機底座1 1 0之另一端設有水泵軸支持貫通孔1 1 7。 水泵軸1 4 1為介由嵌裝在右曲柄箱2 3 B之水泵軸支持凹部 1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1 0 1和上述貫通孔 1 1 7的軸承支持部 1 1 8 (圖 1 0 )之軸承 1 4 5 (圖5 )而可旋轉地被支持。在輔機底座1 1 〇之端部形成 有水泵殼安裝面Π 9。在該安裝面1 1 9所圍繞部份之端部’ 安裝有水泵之排出管1 2 8。 圖11為水泵殼120之右面圖,圖12為該水泵殼120之 左面圖(圖1 1之裏侧),圖1 3為圖1 1之X I I I - X I I I剖面圖’ 圖14為圖11之XIV - XIV剖面圖。在水泵殼120之左面(圖 1 2 )設有擋接在輔機底座1 1 0的水泵殼安裝面1 1 9之擔接面 120a,在其面上形成有襯墊安裝溝120b。在水泵殼120的 周圍部設有3個螺栓插通孔1 2 1、1 2 1 A。在安裝水泵殼Ϊ 2 0 時,使上述擋接面1 2 0 a擋接在輔機底座1 1 〇的安裝面 1 1 9,在其中2個螺栓插通孔1 2 1插通短的螺栓’再螺入被 設在對應於輔機底座1 1 〇位置所設的水泵殼安裝用螺絲孔 1 2 2,而將水泵殼1 2 0固定在輔機底座1 1 〇上。在螺栓插通 孔1 2 1 A上插通長的螺栓1 2 3 (圖5 ),進一步,插通對應於 輔機底座1 1 〇位置的螺栓插通孔1 1 1 A,然後再螺入對應於 右曲柄箱2 3 B位置之螺絲孔1 〇 2,而使水泵殼1 2 0和輔機 底座110及右曲柄箱23B —體固定。 在水泵殼1 2 0的頂部設有大小2個冷却水流入口 1 2 4、 1 2 5。又,在下部設有連通至旋渦形流路覆蓋部1 2 6 A之排 出水通路覆蓋部1 2 7 A。而其和輔機底座1 1 〇的璇滴形流路 基底部126B及排出水通路基底部127B(圖8)成對’並各成 為旋渦形流路1 2 6及排出水通路1 2 7。排出水為經過安裝 在輔機底座1 1 0的排出管1 2 8 (圖8、圖9、圖1 〇 )而被送至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14 200526867 汽缸塊2 0。 在圖5中,藉右曲柄箱2 3 Β的油泵軸支持凹部9 5和設 在輔機底座1 1 0之輪轂部1 1 5的油泵軸支持凹部1 1 6,而 可旋轉地支持油泵軸1 3 1。在油泵軸1 3 1,被固定有油泵從 動齒輪133和水泵驅動鏈輪142。鄰接至右曲柄箱23Β,在 油泵軸1 3 1設有油泵1 3 0之内轉子1 3 4及外轉子1 3 5,其 外側被以固定在右曲柄箱2 3 Β之油泵殼1 3 6所覆蓋。油泵 殼1 3 6為被以螺絲安裝在設於右曲柄箱2 3 Β之螺絲孔1 0 0 上。 介由曲柄箱2 3 Β的端部之水泵軸支持凹部1 0 1 ;及,被 支持在輔機底座1 1 0端部之水泵軸支持貫通孔1 1 7的内側 之軸承1 4 5 ;其可旋轉地支持水泵軸1 4 1。在此水泵軸1 4 1 固定有水泵從動鏈輪143。在此水泵從動鏈輪143和被固 定在前述油泵軸1 3 1之水泵驅動鏈輪1 4 2被架掛有無端環 鏈144。在水泵軸141之對右方突出的軸端部,固定有水 泵葉輪1 4 6,其外側被以水泵殼1 2 0所覆蓋。在葉輪1 4 6 和軸承1 4 5之間,在輔機底座1 1 0之水泵軸支持貫通孔1 1 7 的内面和水泵軸1 4 1之間安裝有密封材料1 4 7,在被該密 封材料1 4 7和水泵殼1 2 0及輔機底座1 1 0的水泵軸支持貫 通孔 1 1 7内面所圍繞之空間則形成有水泵的漩渦形流路 126(未圖式)。 當曲柄軸 2 8旋轉時,藉油系驅動齒輪1 3 2和該從動輪 1 3 3的嚙合,油泵軸1 31則會旋轉,而藉油泵殼1 3 6中的 内轉子134和外轉子135之作用,積存在曲柄箱23的内底 15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部的潤滑用油則自穿設在右曲柄箱 2 3 B 内的油流入 9 8 (圖6 )而被吸入,並自油流出通路9 9 (圖6 )被排出 供給至曲柄箱2 3或汽缸頭2 1。 當油泵·軸1 3 1旋轉時,藉自油泵軸1 3 1之水泵驅動 142而介由無端環鏈144所驅動之水泵從動鏈輪143, 軸1 41則會旋轉,並藉葉輪1 4 6之作用,在散熱器1 被冷卻之還流冷卻水則從設在水泵殼1 2 0的冷卻水流 1 2 4、1 2 5而被吸入,其通過旋渦形流路1 2 6和排出水 1 2 7,而自安裝於輔機底座1 1 0的排出管1 2 8而被排出 給至汽缸塊2 0等。 在輔機底座 110上安裝有 ACG定子151。在曲柄」 上則安裝有ACG轉子150,而在上述定子151的周圍衣 當曲柄軸28旋轉時,藉上述兩者之相互作用而可發雙 自電流取出線1 5 3 (圖5 )即可取出電流。 如以上所詳述,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藉同一構4 機底座110)而可支持輔機(水泵140)及可驅動其之動 達系統(具有中間旋轉軸功能之油泵軸1 3 1及齒輪等) 此,可減少零件數量,且可容易組裝輔機和動力傳達I 又,也可提高軸間距離之精確度並可減低驅動噪音。 又,由於在輔機底座1 1 0之一邊側(曲柄箱側)配置 力傳達構件(具有中間旋轉軸功能之油泵軸 1 3 1 ),而 機底座 110之另一邊侧(曲柄箱之反對側)則配置有 (水泵1 4 0之主要部份),因此,對從動力傳達構件來 向力可有良好的剛性平衡,並可使輔機安裝構造輕量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通路 ,而 鏈輪 水泵 5 6所 入口 通路 再供 細28 t轉。 :,並 牛(輔 力傳 ,因 ;統, 有動 在輔 輔機 的反 化0 16 200526867 進一步,由於可使油泵軸1 3 1兼用為動力傳達用中間旋 轉軸,因此,在輔機底座可配置複數個輔機,而可提高空 間效率並使内燃機小型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搭載具有本發明之輔機安裝構造的内燃機之速克 達型二輪機車1之側視圖。 圖2為自左方觀看上述二輪機車之動力單元6的縱剖面 圖。 ,圖3為含有上述動力單元6之汽缸軸線、曲柄軸、滑輪 軸、齒輪軸之面的剖面展開圖。 圖4為自右方觀看内燃機7之縱剖面圖。 圖5為連通圖4之曲柄軸2 8、油泵軸1 3 1及水泵軸1 41 之剖面展開圖(圖4之V _ V剖面展開圖)。 圖6為右曲柄箱23B之右面圖。 圖7為圖6之VII-VII剖面圖。 圖8為輔機底座110之右面圖。 圖9為輔機底座1 1 0之左面圖(圖8之裏側)。 圖10為圖8之X-X剖面圖。 圖1 1為水泵殼1 2 0之右面圖。 圖1 2為該水泵殼1 2 0之左面圖(圖1 1之裏側)。 圖13為圖11之XIII-XIII剖面圖。 圖14為圖11之XIV-XIV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速克達型二輪機車 17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2 車 架 3 頭 管 4 前 叉 5 前 車 輪 6 動 力 單 元 7 内 燃 機 8 動 力 傳 達 裝 置 9 後 車 輪 支 持 部 10 後 車 輪 11 後 懸 吊 系 統 12 物 品 收 容 部 13 座 墊 14 腳 踏 板 15 燃 料 箱 16 車 體 蓋 20 汽 缸 塊 2 1 汽 缸 頭 2 1a 擋 接 面 22 汽 缸 蓋 23 曲 柄 箱 23A 左 曲 柄 箱 23B 右 曲 柄 /τλτ 相 2 4 汽 缸 孔 25 活 塞 3】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18 200526867 26 > 27 轴 承 28 曲 柄 轴 28a 左 側 曲 29 活 塞 銷 30 曲 柄 銷 3 1 連 桿 32 V 型 皮 33 齒 輪 減 40 右 變 速 41 . 左 變 速 42 後 車 輪 43 驅 動 滑 44 從 動 軸 45 離 心 離 46 從 動 滑 47 無 端 V 48、 5 1 小 齒 輪 49 中 間 軸 50、 53 齒 輪 52 車 車由 60 燃 燒 室 6 1 進 氣 D 6 1a 燃 燒 室 61b 外 側 開 柄臂 側開口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帶式無段變速機 速機 箱 箱 支持箱 輪 合器 輪 型皮帶
19 200526867 62 62a 62b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排氣口 燃燒室側開口 外側開口 進氣閥 排氣閥 進氣管 空氣滤清β
節流閥 燃料喷射閥 排氣管 消音器 71 閥彈簧 72 動閥室 73 動閥裝置 7 4 軸承
7 5 凸輪軸 7 6 進氣凸輪 77 排氣凸輪 78 進氣搖擺軸 79 排氣搖擺軸 80 進氣搖臂 8 0 a、8 1 a 滑動部 8 0 b、8 1 b 擋接部 8 1 排氣搖臂 2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Μ/9314〇858 200526867 82 從 動 鏈 輪 83 驅 動 鏈 輪 84 傳 動 構 件 收 容 空 間 85 無 端 環 鏈 86 點 火 塞 87 左 右 曲 柄 箱 接 續 用 螺 絲孔 (左曲柄箱) 88 密 封 材 料 (曲柄軸外周) 90 輔 機 底 座 安 裝 面 9 1 左 右 曲 柄 箱 接 續 螺 栓 92 左 右 曲 柄 箱 接 續 插 通 孔 93 曲 柄 軸 貫 通 孔 94 轴 承 2 7之支持部 95 油 泵 軸 支 持 凹 部 96 流 入 部 油 溝 97 流 出 部 油 溝 98 油 流 入 通 路 99 油 流 出 通 路 1 00 油 泵 殼 安 裝 用 螺 絲 孔 10 1 水 泵 軸 支 持 凹 部 1 02 輔 機 底 座 安 裝 用 螺 絲 孔 110 輔 機 底 座 110a 擋 接 面 110b 襯 整 安 裝 溝 1 1卜 1 1 1 A 輔 i機底 ‘座 •安 -裝 螺 ,栓 插通 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1 200526867 112 曲柄軸貫通孔 1 1 3 ACG定子安裝面 114 A C G定子安裝用螺絲孔 115 輪轂部 116 油栗軸支持凹部 117 水泵軸支持貫通孔 118 軸承支持部 119 水泵殼安裝面 1 20 水泵殼 1 20a 擋接面 120b 襯墊安裝溝 1 2 1、1 2 1 A 水泵殼安裝用螺栓插通孔 1 22 水泵殼安裝用螺絲孔 1 23 長螺栓 1 2 4、1 2 5 冷卻水流入口 1 26 漩渦形流路 1 2 6 A 漩渦形流路覆蓋部 1 2 6 B 漩渦形流路基底部 12 7 排出水通路 1 2 7 A 排出水通路覆蓋部 1 2 7 B 排出水通路基底部 128 排出管 1 30 油泵 131 油系軸 2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00526867 1 32 油 泵 驅 動 齒 輪 1 33 油 泵 從 動 齒 輪 1 34 内 轉 子 1 35 外 轉 子 1 36 油 泵 殼 1 40 水 泵 141 水 泵 軸 1 42 水 泵 驅 動 鏈 輪 1 43 水 泵 從 動 鏈 輪 1 44 無 端 環 鏈 1 45 軸 承 1 46 葉 輪 147 密 封 材 料 (水泵軸外周) 1 50 AC 發 電 機 15 1 定 子 1 52 螺 栓 1 53 電 流 取 出 線 1 54 轉 子 1 55 風 扇 1 56 散 熱 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23

Claims (1)

  1. 20052686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其特徵為,其為由 持收容曲柄軸,同時,設有可貫通曲柄軸的開口部之 箱;及 設有可貫通曲柄軸之開口部,同時設有:對曲柄箱 裝面;及,對交流發電機定子之安裝面;進一步,設 曲柄軸可被驅動之輔機的安裝部,在其壁體部,設有 持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的輪轂部,如此之輔機底座 此所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 中,在輔機底座之一邊側配置有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 在輔機底座之另一邊側,配置有藉以上述中間旋轉軸 達的動力而旋轉之輔機。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内燃機之輔機安裝構造 中,上述動力傳達用中間旋轉軸為油泵軸,且其支持 柄軸輸入動力之輸入構件和向輔機輸出動力之輸出構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4/93140858 :支 曲柄 之安 有藉 可支 ;如 ,其 軸, 所傳 ,其 自曲 件0 24
TW093140858A 2004-01-19 2004-12-28 Donkey installing structure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TW20052686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11200A JP4425646B2 (ja) 2004-01-19 2004-01-19 内燃機関の補機取り付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6867A true TW200526867A (en) 2005-08-16
TWI296671B TWI296671B (zh) 2008-05-11

Family

ID=3487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40858A TW200526867A (en) 2004-01-19 2004-12-28 Donkey installing structure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425646B2 (zh)
KR (1) KR100688221B1 (zh)
CN (1) CN100378307C (zh)
TW (1) TW2005268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5646B2 (ja) 2004-01-1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補機取り付け構造
JP2007177689A (ja) * 2005-12-28 2007-07-12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8151176A (ja) * 2006-12-14 2008-07-03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支持構造
JP4430658B2 (ja) 2006-12-22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エンジン
JP5162400B2 (ja) * 2008-09-30 2013-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7124446B2 (ja) * 2018-05-25 2022-08-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7984A (ja) * 1997-05-21 1998-12-02 Honda Motor Co Ltd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3315353B2 (ja) 1997-09-12 2002-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補機取付構造
JP3465576B2 (ja) * 1998-03-12 2003-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タの取付け構造
US6244239B1 (en) 1997-11-19 2001-06-12 Simpson Industries Integrated 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 system
JP4259665B2 (ja) 1999-03-24 2009-04-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補機取付け構造
JP2001090548A (ja) * 1999-09-24 2001-04-03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への補機の取付構造
JP2001339908A (ja) 2000-05-30 2001-12-07 Honda Motor Co Ltd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モータ・ジェネレータ
JP3477158B2 (ja) * 2000-09-26 2003-1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用補機の取付部の構造
JP3894728B2 (ja) 2000-12-28 2007-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動弁用タイミング伝動装置
JP4425646B2 (ja) 2004-01-1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補機取り付け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8307C (zh) 2008-04-02
KR100688221B1 (ko) 2007-03-02
CN1644885A (zh) 2005-07-27
JP2005207232A (ja) 2005-08-04
KR20050076611A (ko) 2005-07-26
JP4425646B2 (ja) 2010-03-03
TWI296671B (zh) 200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3568B2 (en) Engine
JP4620619B2 (ja) 小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US7637236B2 (en) Cylinder head for an overhead-ca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 incorporating sam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the engine
JP2007100540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機構
JP2000161062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3435143B2 (ja) オーバヘッドカム型v型エンジン
JP2008088822A (ja) オイル通路構造
KR100688221B1 (ko) 내연기관의 보조 기구 부착 구조
TW404917B (en) V-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motorcycle
JP4657177B2 (ja) 内燃機関
JP2006200379A (ja) 排気浄化機能付きエンジン
JP4851887B2 (ja) 内燃機関
JP4360932B2 (ja) 内燃機関本体へのラジエータ取り付け構造
JP2001233276A (ja) 過給機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H1181934A (ja) 内燃機関の弁ばねシート構造
JP2007100541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路構造
JP2013060905A (ja) オイル戻し通路構造
JP4372077B2 (ja) 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
JP2007100538A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構造
EP1510730A1 (en) Vehicle wi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3628453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の吸気装置
JP2001233277A (ja) 過給機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2001241310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ポンプ配置構造
JP2006070757A (ja) 可変バルブ駆動装置の潤滑油路、可変バルブ駆動装置、エンジン及び自動二輪車
JP2022127380A (ja) エンジンの吸排気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