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7884A - Blende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Blende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7884A
TW200427884A TW92134897A TW92134897A TW200427884A TW 200427884 A TW200427884 A TW 200427884A TW 92134897 A TW92134897 A TW 92134897A TW 92134897 A TW92134897 A TW 92134897A TW 200427884 A TW200427884 A TW 2004278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polyurethane
polyurethane elastic
elastic fiber
ya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34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4892B (zh
Inventor
Kunihiro Fukuoka
Kouji Nishio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 Spinn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 Spinning filed Critical Nisshin Spinning
Publication of TW20042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4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48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6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04B21/16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04B21/18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incorporating elas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41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thermoplastic; thermose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065Including strand which is of specific structural definition
    • Y10T442/313Strand material formed of individual filaments having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427884 (1) 玫、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爲關於混合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其 他纖維的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若更詳言之,爲關於由該 編織物所作成之製品於穿著使用中難經由重複伸長所產生 之坯布的「變形、孔移距、邊緣不齊」,由裁斷部抽出紗 之所謂的「脫線」,於組織發生的梯狀傷痕和不勻,即「 漏針、點線」、坯布爲彎曲狀態之「捲曲」及由裁斷、縫 製之製品的針跡部分僅抽出彈性纖維且令坯布的伸縮性部 分變無「滑入」等之平針織物、羅紋編織、雙反面組織等 之圓針織物和其他之緯針織物、集圈抽花組織、經平組織 編物、經絨組織、經編緞紋組織等之經針織物、織物等之 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織物以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使用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緯針織物、經針 織物、織物等之彈性坯布的製品,因爲延伸度大’且由伸 長狀態之回復力和合適性良好,故廣被利用。但是’若將 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坯布予以裁斷、縫製作成 的製品予以重複伸張、則引起變形成變成不均勻的还布^ 變形、孔移距、邊緣不齊」、抽紗「脫線」、坯布組織發 生梯狀傷痕和不勻之「漏針、點線」、坯布彎曲之「捲曲 」等問題。又,經由重複伸長則於縫製部分亦引起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由針跡抽出’所謂的「滑入」。發生此 -4- (2) (2)200427884 滑入且彈性纖維抽出的坯布部分當然變成無收縮力,故於 坯布上發生密度斑,且具有無法穿著使用的問題。 此些現象,即使於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以外 之彈性纖維的編織物亦發生,且於伸縮性強的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的情況爲特別顯著。 此些問題的對策迄今已有下列提案。 (1 )抑制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收縮力。 (i)令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伸長倍率不 會頗高。 (Π)提高編織物的加工溫度並抑制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的收縮力。 (iii )選擇定型性高的彈性纖維。 (2 )經由提高定型溫度,令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維彼此間的交點相互熔點。 (3 )使用低熔點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防止低 溫下熔黏。 (4 )提高縫製時之針跡密度,抑制聚胺基甲酸乙酯 彈性纖維的滑動,且難引起滑入。 (5 )以包芯紗之形式使用時,提高捻數’作成雙包 覆形式。又,亦提案將包芯紗與其他紗予以噴氣交纏的方 法(參照特開平04 — 1 1 03 6號公報)。 (6 )將滑入和孔移距且難織者’予以編結(參照特 開2 002 — 69 8 04號公報、特開2 002 — 1 3 052號公報)。 但是,如(1 ) ( i )般減低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5- (3)200427884 之伸長倍率的方法,令坯 酸乙酯彈性纖維使用量增 )(Π )般提高定型溫度 之收縮力的方法,令混合 物之染色堅牢度降低的原 以緯針織物,經針織物且 織物,雖以令彈性纖維熔 問題,但必須於高溫下定 的觸感變化和堅牢度降低 製的針跡密度,乃令縫製 故不符合市場的要求。 另一方面,若如(3 ,則可於 140〜160°C之低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混 酯的定型不足,坯布的尺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可充 般於低溫下熔黏的彈性纖 長回復力變弱,故爲不佳 殊的複合紗,且以特殊編 限制。 亦提案令使用熔點不 物於 2000 °C下熱處理, 200 1 — 1 5 905 2 號公報) 酸乙酯彈性纖維,於彈性 布的伸縮性降低,且因聚胺基甲 「加而造成費用上升。又,如(i 且減弱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伙伴纖維的觸感變化,成爲編織 >因,爲不佳。更且,如(2)般 於彈性纖維彼此間具有交點的針 黏之方法可防止捲曲和滑入等之 型,故仍具有引起混用伙伴纖維 ,的問題。又’如(4 )般提高縫 部分變厚,且製品的感覺變差, )般使用低溫下熔黏的彈性纖維 定型溫度下熔黏,但與高熔點聚 合使用時,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 寸安定性變差,若於高熔點聚胺 分定型的高溫區域下定型,則一 維的強力大爲降低,且坯布之伸 。又’如(4 ) 、 ( 5 )般使用特 結的方法,則令製品的形狀受到 同之二種聚醚酯彈性纖維的編織 防止孔移距的方法(參照特開 ,聚醚酯彈性纖維爲比聚胺基甲 回復力、歪斜方面的性能不足, -6 - (4) (4)200427884 無法令人滿足。 本發明爲以提供不會由裁斷、縫製部分抽出所使用的 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紗,且坯布安定,難引 起孔移距、邊緣不齊、脫線、漏針、點線、捲曲和滑入的 彈性纖維編織物以及其製造方法。 【發明內容】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者爲了達成上述目的而進行致力檢討,結果發 現經由將含有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反應所得之預聚物所 合成的聚合物予以熔融紡紗所得,且較佳相對於原料多元 醇全量含有50質量%以上之聚醚多元醇的高熔黏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非彈性纖維之編織物予以熱定型, 則於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接觸非彈性纖維之部分、和 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間接觸之部分發生熱熔黏, 且取得強度不會降低,並難發生孔移距、邊緣不齊、脫線 、漏針、點線、捲曲、滑入的坯布,並且達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爲提供下述之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維之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1〕一種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織物, 其特徵爲含有於100%伸長狀態下之150 °c,45秒鐘乾熱 處理後之強力保持率爲5 0 %以上,且具有1 8 0 °C以下熔點 之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和至少一種非彈性紗 ’且經由乾熱或濕熱定型令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5) 200427884 維彼此間或其與非彈性紗之交叉部,較佳爲高熔黏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非彈性紗之交叉部予以熱熔黏所構成
〔II〕如〔I〕之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 織物’其爲再含有具有200 t:以上熔點之高熔點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且令此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與上述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交叉部予以熱熔 黏。
〔III〕一種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織物 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使用於10 0%伸長狀態下之150 °c 、4 5秒鐘乾熱處理後之強力保持率爲5 0 %以上,且具有 1 80 °C以下熔點之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和至 少一種之非彈性紗形成編織物的針織物後,經由乾熱或濕 熱定型使得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間或其與 非彈性紗之交叉部,較佳爲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維與非彈性紗之交叉部予以熱熔點。 〔IV〕如〔III〕之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 編織物的製造方法,其爲再使用具有200 °c以上熔點之高 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令此高熔點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與上述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交 叉部予以熱熔黏。 【實施方式】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8- (6) (6)200427884 以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所用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若爲低溫下 亦可輕易熔黏,且具有耐熱性的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 性纖維即可,其組成、製造方法等並無特別限制,例如, 令多元醇與過剩莫耳量之二異氰酸酯反應,製造兩終端具 有異氰酸酯基之聚胺基甲酸乙酯中間聚合物,且令可與該 中間聚合物之異氰酸酯基容易反應之具有活性氫的低分子 量二胺和低分子量二醇於惰性有機溶劑中反應,製造聚胺 基甲酸乙酯溶液(聚合物溶液)後,除去溶劑成形爲紗條 的方法、和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與低分子量二胺或低分 子量二醇反應之聚合物固化且溶解於溶劑後,除去溶劑成 形爲紗條的方法、令前述固化之聚合物未於溶劑中溶解且 經由加熱成形爲紗條的方法、令前述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 與低分子量二醇反應取得聚合物,且不令該聚合物固化並 且成形紗條之方法,以及,令上述各種方法所得之聚合物 或聚合物溶液混合後,由混合聚合物溶液中除去溶劑且成 形紗條的方法等。其中,特別以(A )令多元醇與二異氰 酸酯反應所得之兩終端異氰酸酯基預聚物(以下稱爲「兩 終端NCO基預聚物」)、和(B)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 與低分子量二醇反應所得之兩終端羥基預聚物(以下稱爲 「兩終端OH基預聚物」)反應所得之聚合物未固化予以 熔融紡紗之方法,因爲於低溫下易熔黏,且取得具有耐熱 性之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上爲佳,且不含有溶 劑之回收,故爲經濟的。 -9 - (7) (7)200427884 此時,構成(A) , (B)成分之預聚物的多元醇可 爲相同或相異,但以使用數平均分子量爲8 00〜3,000左右 的聚合物二醇爲佳。 此類聚合物二醇可使用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聚 碳酸酯二元醇等。 聚醚二元醇可例示例如氧化乙烷、氧化丙烷、四氫呋 喃等之環狀醚之開環聚合所得的聚醚二醇;乙二醇、丙二 醇、1,4一丁二醇、1,5_戊二醇、新戊二醇、1,6 —己 二醇、3 —甲基一1’ 5 一戊二醇等之二元醇之縮聚所得的 聚醚二元醇等。 聚酯二元醇可例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4 一丁二 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一己二醇、3 —甲基 一 1 ’ 5-戊二醇等之二元醇類所選出之至少一種、與己二 酸、癸二酸、壬二酸等之二元酸類所選出之至少一種的縮 聚所得的聚酯二元醇;ε 一己內酯、戊內酯等之內酯類之 開環聚合所得的聚酯二元醇等。 聚碳酸酯二元醇可例示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 等之碳酸二烷酯;碳酸伸乙酯、碳酸伸丙酯等之碳酸伸烷 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萘酯等之碳酸二芳酯等所選出之 至少一*種碳酸酯、與乙二醇 '丙二醇、1,4一丁二醇、1 ,5 —戊二醇、新戊二醇、1,6 —己二醇、3 —甲基一 1,5 -戊二醇等所選出之至少一種脂族二醇之酯交換反應所得 的碳酸酯二元醇等。 上述例示之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或聚碳酸酯二 -10- (8) 200427884 元醇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二種以上,爲了取得 黏性、聚醚二醇成分相對於使用合計量之聚合 5 0質量%以上,較佳爲6 0質量%以上,且聚醚 爲1〇〇質量%亦可。還有,聚醚二醇成分特別以 醚二元醇爲適於使用。 構成(A) 、 (B)成分之預聚物的二異氰 用製造聚胺基甲酸乙酯時所通常使用之脂族系、 、芳香族系、芳香脂族系等之二異氰酸酯。 此類二異氰酸酯可列舉例如4,4 ’ 一二苯基 氣酸酯、2,4一伸甲苯二異氰酸酯、1’ 5-萘二 、伸二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伸甲苯二異氰酸 爾酮二異氰酸酯、1,6 —伸己基二異氰酸酯、對 二異氰酸酯、4,4’一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甲棊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對一四甲基二甲苯二異 ,其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使用,其中以4,V 甲烷二異氰酸酯、4,4’一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 佳使用。 鏈延長劑之低分子量二醇和低分子量二胺以 當,且可提供適度耐熱性者爲佳,且可使用具 P異氰酸酯反應之活性氫原子’且一般以分子量 γ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此類低分子量化合物可使用例如乙二醇、戸 ,4 一丁二醇、1,5 -戊二醇、新戊二醇、1,6 、3 —甲基一 1,戊二醇等之脂族一醇類’且 良好的熔 物二醇以 二醇成分 聚伸丁基 酸酯可使 脂環式系 甲烷二異 異氰酸酯 酯、異佛 -伸苯基 、間一四 氰酸酯等 一二苯基 酸酯爲較 反應速度 有二個可 爲5 00以 Ϊ 二醇、1 一己二醇 在不妨礙 -11 - (9) (9)200427884 紡紗性之範圍內亦可使用甘油等三官能二元醇類。彼等可 單獨一種或組合使用二種以上,但由作業性和對所得纖維 提供適度物性方面而言,以乙二醇、1,4 一 丁二醇爲佳。 又,此類低分子量二胺可使用例如乙二胺、丁二胺、 丙二胺、己二胺、伸二甲苯二胺、4,4一二胺基二苯基甲 烷、肼等。 亦可倂用低分子量二醇和低分子量二胺,於本發明中 ,以低分子量二醇更佳使用做爲鏈延長劑。 又,亦可混合使用丁醇等之一官能性單醇和二乙胺和 二丁胺等之一官能性單胺做爲反應調整劑或聚合度調整劑 〇 聚胺基甲酸乙酯聚合反應時、或使用做爲紡紗溶液的 惰性溶劑可列舉N,N —二甲基甲醯胺、N,N —二甲基乙 醯胺、Ν,Ν,Ν,,Ν’一四甲基脲、N -甲基吡咯烷酮、二 甲基亞硕等之極性溶劑。 於上述(A) , (Β)成分之預聚物中,爲了改善耐 候性、耐熱氧化性、耐黃變性,亦可添加紫外線吸收劑、 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等之任意成分。 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例如2 -( 3,5 -二一第三戊基 一 2—羥苯基)苯並三唑、2— (3—第三丁基一 5 —甲基一 2—羥苯基)—5 —氯基苯並三唑、2— (2 —羥基一 3,5-聯苯)苯並三唑等之苯並三唑系之紫外線吸收劑。 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3 ’ 9 一雙(2 -( 3 -( 3 —第三 丁基一 4一羥基一5 —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一1,1—二甲 -12- (10) (10)200427884 基乙基)一 2,4,8,10 —四哼螺(5,5)十—烷、1,3 ,5 —三(4 —第三丁基一3 —羥基一 2,6—二甲基苄基) 異氰脲酸、季戊四醇基四〔3— (3,5 —二一第三丁基一 4 -羥苯基)丙酸酯〕等之受阻酚系抗氧化劑。 光安定劑可列舉例如雙(2,2,6,6 -四甲基—4 一 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2,2,6,6 —五甲基一 4一哌 啶基)癸二酸酯、琥珀酸二甲酯—1 一 (2 -羥乙基)一 4 一羥基一 2 ’ 2,6,6 —四甲基哌啶縮合物等受阻胺系光安 定劑。 其次,取得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方法 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熔融紡紗法已知有下列三種方法。 (1 )將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切片予以熔融紡紗之 方法。 (2 )將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切片熔融後,混合聚 異氰酸酯化合物並且紡紗之方法。 (3)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反應之預聚物、與低分 子量二醇反應合成紡紗用聚合物後,不令其固化而予以紡 紗之反應紡紗方法。 (3 )之方法比(1 ) 、 ( 2 )之方法,因爲無操作聚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切片之步驟,故較簡略,又,調節預 聚物對於反應機的注入比例,則可調整紡紗後之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中的殘留N C Ο基份量,並且經由此殘留 NCO基亦可提高鏈延長反應中的耐熱性,故爲適當之方 法。更且,(3 )之方法爲如特表平1 1 — 8 3 903 0號公報所 -13- (11) (11)200427884 揭示般,令低分子量二醇與一部分之預聚物事前反應’且 以過剩OH基之預聚物型式注入反應機之方法亦可進行。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根據(3 )之方 法,將(A ) , ( B )成分之預聚物連續定量注入反應機 ,並且令所得之紡紗用聚合物不會固化予以熔融紡紗取得 爲特佳。 此時,紡紗用聚合物之合成爲以(I )兩終端NCO基 預聚物之合成、和(11 )兩終端之Ο Η基預聚物之合成、 和(III )將此些二種預聚物導入反應機,且連續反應合 成紡紗用聚合物之三種反應所構成,原料之組成比爲通算 上述三種反應,令全二異氰酸酯之莫耳量、與全聚合物二 醇及全低分子量二醇之合計莫耳量的莫耳比爲1.02〜1.20 爲佳。 具體而言,上述(I )之兩終端NC 0基預聚物爲例如 於具備溫水套管及攪拌機之槽中裝入指定量之二異氰酸酯 後,一邊攪拌一邊注入指定量的聚合物二醇,且於8 0 t 下以氮氣吹掃1小時下攪拌即可取得。此反應所得之兩終 端NCO基預聚物可使用附有套管之齒輪泵(例如,KAP - 1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注入聚胺基甲酸乙酯彈 性纖維用反應機。 (Π)之兩終端OH基預聚物爲於具備溫水套管及攪 拌機之槽中裝入指定量之二異氰酸酯後,一邊攪拌一邊注 入指定量之聚合物二醇,且於8 0 °C下以氮氣吹掃1小時 下攪拌取得前體,其次,注入低分子量二醇,攪拌且與前 -14- (12) (12)200427884 體反應則可取得。所得之兩終端OH基預聚物可使用附有 套管之齒輪泵(例如,KAP — 1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注入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用反應機。 還有,此兩預聚物合成時,可添加用以改善耐候性、 耐熱氧化性、耐黃變性等之上述各種藥品類。 (π I )之紡紗用聚合物之合成可令以一定比率送入 之(A ) 、 ( B )之預聚物、連續反應則可取得。此時, 反應機以通常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熔融紡紗法所 用者即可,且以具備令紡紗用聚合物於加熱、熔融狀態下 攪拌、反應,且再移送至紡紗頭之機構的反應機爲佳。反 應條件爲於160〜220°C下1〜90分鐘,較佳於180〜120°C下 3〜80分鐘。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於所合成之紡紗 用聚合物未固化下移送至紡紗頭,並由管嘴吐出、紡紗則 可取得,但紡紗用聚合物於反應機內的平均滯留時間爲根 據反應機之種類而異,依據下式算出。 於反應機內之平均滯留時間=(反應機容積/紡紗用聚 合物吐出量)X紡紗用聚合物之比重 一般而言,使用圓筒形反應機之情況爲約1小時,使 用雙螺桿擠壓機之情況爲5〜10分鐘。紡紗溫度爲 18 0〜2 3 (TC,由管嘴連續擠出後,冷卻,且附著紡紗油劑 並捲取則可取得。 此處,兩終端N c 〇基預聚物與兩終端〇 Η基預聚物 之比率爲令即結紗後之紗中N C 0基爲以0 · 3〜1質量%, -15- (13) (13)200427884 較佳爲0.35〜0.85質量%殘留般適當調整齒輪泵的迴轉比 率爲佳。若N C Ο基含有過剩0 · 3質量°/〇以上,則亦可經由 紡紗後之鏈延長反應提高強伸度、耐熱性等之物性。但是 ’若N C Ο基爲少於0.3質量%,則恐令所得之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的耐熱強力保持率降低,又,若超過1質量 %,則紡紗用聚合物的黏度變低,發生難以紡紗的情況。 還有,紡紗纖維中之N C Ο基含有率爲如下測定。 將紡紗的纖維(約1克)以二丁胺/二甲基甲醯胺/甲 苯溶液溶解後,令過剩之二丁胺與試料中的N C Ο基反應 ’且以鹽酸滴定殘餘的二丁胺,並算出NCO基的含量。 本發明所用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如上述於主 原料爲使用聚醚二醇,且以熔融反應紡紗法所製造之聚胺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特佳。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於1 〇〇% 伸長狀態下以150°C、45秒鐘乾熱處理後之強力保持率爲 50%以上,較佳爲55%以上。強力保持率若低於50%,則 熱定型後之製品伸縮性降低,故爲不佳。 還有,強力保持率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爲90% 以下,特別爲8 0 %以下。 又’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熔點爲1 8 (TC以下, 較佳爲1 7 5 t:以下。若高於1 8 0 °C,則熔黏用的熱處理溫 度過高’且對製品的觸感、染色堅牢度等造成不良影響, 故爲不佳。 還有,熔點之下限爲1 5 0 °C以上,特別爲1 5 5 t以上 -16- (14) (14)200427884 ,因爲與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混合使用時的尺 寸安定性、和坯布的伸長回復力方面而言爲佳。 還有,強力保持率之測定方法爲如後述。 本發明之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織物爲使 用上述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及非彈性紗,更且 ,亦可混用例如具有2 0 0 °C以上熔點之高熔點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作成具有下列構造者。 (1 )將含有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至少 一種非彈性紗之複合紗使用於經紗和/或緯紗的織物。組 織可爲平織、綾織、棱紋織等任一者,且織機亦可使用梭 式織機、劍桿織機、噴氣式織機等。更且,經紗及緯紗可 全部爲該複合紗,且亦可複合紗與非彈性紗以1 : 1、1 : 2或1 : 3等之繡密比率混合使用。 (2 )於針織機之相同的線圈橫列中混用高熔黏聚胺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及至少一種以上之非彈性紗的緯針織 物。將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及非彈性紗織入之 緯針織物的編組織爲平編、羅紋組織、雙反面組織、兩面 編、及其組合、及其變化的組織等之任一種組織物可編成 。關於針織機亦可使用圓針織機、橫針織機、全成形平型 針織機、襪子針織機等之全部針織機。高熔黏聚碳酸酯彈 性纖維可插入或織入均可。又,亦可爲高熔黏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與非彈性紗的添紗組織,且亦可使用高熔黏 聚胺基甲酸乙酯與非彈性紗的複合紗。與(1 )同樣地於 全線圈橫列中織入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亦可, -17- (15) (15)200427884 且亦可於隔開1個以上線圈橫列予以織入。高熔黏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非彈性紗交互、或以適當間隔織入亦 可。更且’亦可混用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以 下示出其例,但並非限定於此。 (2 ) - 1 全線圈橫列之例: 第1 口 局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2 口 局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3 口 局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4 口 高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2 ) — 2 隔開1個線圈橫列之例: 第1 口 局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2 口 非彈性紗 第3 口 高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4 口 非彈性紗 (2 ) - 3 局熔黏紗與高熔點紗以隔開1個線圈橫列使 用之例: 弟1 口 问溶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2 口 筒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3 口 尚熔黏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第4 口 高熔點紗及非彈性紗、或複合紗 (2 ) — 4 交互之例 第1 口 高熔黏紗 第2 口 非彈性紗、或高熔黏紗及非彈性紗 -18- (16) (16)200427884 第3 口 高熔黏紗 第4 口 非彈性紗、或高熔黏紗及非彈性紗 (3 )混用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及至少一 種以上之非彈性紗的經針織物。將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 彈性纖維及非彈性紗織入之經針織物的編組織爲鏈式針織 、經平組織編織、經絨組織、經編锻紋組織、及其組合、 及其變化的組織等之任一種組織物可編成。關於針織機亦 可使用特里科經編機、拉舍爾經編機、米蘭尼斯經編機等 之全部針織機。與(1 )同樣地於全面織入高熔融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亦可,且以適當間隔織入亦可。又,高 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可爲插入或織入均可。更且 ,亦可混用高溶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以下示出其 例,但並非限定於此。 (3 ) — 1 鏈式組織的針織物 圖1及圖2爲示出花邊布等所常使用的鏈式組織。此 鏈式組織於缺口縫製後易具有漏針、鬆開等之缺點。其對 策雖已提案出防止漏針的組織,但防止漏針組織的痕跡乃 在坯布上骯髒殘留,殘有妨礙高級感之問題。於是,於圖 1及圖2中,若以a爲非彈性紗、b爲本發明之高熔黏聚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或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與高熔 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拉齊織入並且熱定型,則於圖 1所示之X部中,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非彈 -19- (17)200427884 性紗、及 甲酸乙酯 ,並且防 損的針織 (3 ) - 2 鏈式 熔黏聚胺 由與非彈 的熔黏, 出)等, 爲更安定 例如 黏聚胺基 緣不齊、 圖3 L1 與 L2 中之L 1、 a爲非彈 纖維單獨 且圖5及 酯彈性纖 與高熔點 更且 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彈性纖維爲接觸且熱熔黏,取得 止漏針、鬆開等之缺點,並且審 鏈式組織以外之針織物 組織以外之一般所使用的組織,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插入或織入 性紗的熔黏、及聚胺基甲酸乙酯 而難引起邊緣不齊(彈性纖維的 可實質上特別提高坯布的耐久性 ’難引起捲曲,且亦可察見縫製 ,於圖3〜8所示之組織圖中,經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則可取得難 脫線、漏針、點線、捲曲和滑入 中’ L1及L2爲全面插入(All — 、L3與L4爲隔一根插入(1 in — L2、L3爲全面插入(All— in) 性紗、b爲本發明之高熔黏聚胺 或與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 6之C爲使用二根本發明之高熔 維’或本發明之高熔黏聚胺基甲 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各使用 ’根據使用用途,於無縫製切斷 與高熔點聚胺基 伸長回復性良好 美性亦無任何受 右將本發明之局 使用,則亦可經 彈性纖維彼此間 不勻、抽出、飛 。又,可令坯布 诗的費用下降。 由適當使用高融 發生孔移距、邊 的針織物。 in),圖4中之 1 out),圖 5〜8 。又,圖3〜8之 基甲酸乙酯彈性 纖維拉齊使用, 黏聚胺基甲酸乙 酸乙酯彈性纖維 一根。 口而就其原樣使 -20- (18) (18)200427884 用時’以往爲因洗滌和穿著使用時的擦痕,而具有脫線等 之耐久性上的問題,但其亦可大爲改善。 此處’與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混用的非彈 丨生紗並無h別限制’例如可使用木綿、麻、羊毛、絹等之 天然纖維、人造絲、銅氨纖維、波里諾西克(Ρ ο 1 y η 〇 s i c ) 等之再生纖維、醋酸酯等之半再生纖維、尼龍、聚酯、丙 燒酸等之化學合成纖維等之纖維,而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 纖維之混用比例以1〜4 0 %左右爲佳。 又’於本發明之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織 物中’經由混合使用二胺且進行鏈長反應之乾式紡紗法之 耐熱性、彈性回復性優良之具有2 0 0 °C以上,較佳爲2 1 0 °C以上熔點的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則亦可取 得一邊保持熔黏性一邊具有良好彈性性能的編織物。此時 ’此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使用量爲2〜4 0 %左 右爲佳。 此處’乾熱定型之方法爲使用如栓拉幅機般的定型機 ’且經由熱風予以熱固定則可進行。此時,定型溫度爲 14 0〜200°C,特別爲170〜190°C,定型時間爲10秒鐘〜3分 鐘、特別爲30秒鐘〜2分鐘。 另一方面’濕熱定型之方法爲將針織物以放入型板之 狀態下’經由指定壓力的飽和蒸氣予以熱固定則可進行。 此時,定型溫度爲100〜130 °C,特別爲105〜125 °C,定型 時間爲2〜6 0秒鐘,特別爲5〜3 0秒鐘。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於低定型溫度下加工,且取得難 -21 - (19) (19)200427884 發生孔移距、邊緣不齊、脫線、漏針、捲曲、滑入和孔移 距現象的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編織物。 以下,示出竇施例和比較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 發明不被限制於下述實施例。還有,於下列例中,份均爲 質量份。 〔實施例1〕 合成以下之兩終端NCO基預聚物與兩終端0H基預 聚物,做爲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合成用的原料。 兩終端OH基預聚物之合成 將做爲二異氰酸酯之4,4’一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以下稱爲MDI ) 25份裝入經氮氣密封之附有8(rc溫水 套管的反應鍋,並將做爲聚合物二醇之數平均分子量 2,000的聚伸丁基醚二元醇(以下稱爲PTMG) 100份一邊 攪拌一邊注入。反應1小時後,再將做爲低分子量二醇的 1,4一 丁二醇27.6份注入,合成兩終端OH基預聚物。 兩終端NCO基預聚物之合成 於經氮氣密封之8 0 °C的反應鍋中裝入做爲二異氰酸 酯的M DI 4 7 · 4份,並添加紫外線吸收劑(2 — ( 3,5 _二 —第三戊基—2 -羥苯基)苯並三唑:2 0 % )、抗氧化劑 (3,9 —雙(2— (3— (3 - 第二 丁基一 4 —經基一 5 —甲 基苯基)丙醯氧基)一 1,1 一二甲基乙基)—2,4,8, -22- (20) 200427884 10〜四鸣螺(5,5 )十一烷:50% )、光安定劑(雙(2 ,2,6,6 —四甲基一 4 一哌啶基)癸二酸酯:3 0 % )之混 合物2.2份,並一邊攪拌一邊注入做爲聚合物二醇之數平 均分子量2,000的PTMG100份,且繼續攪拌1小時,取 得兩終端N C Ο基預聚物。
所得之兩終端NCO基預聚物與兩終端〇H基預聚物 以1 : 0.4 7 5之質量比,連續供給至具有攪拌翼之容量 2,2 0 〇毫升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用圓筒形反應機。 供給速度爲兩終端NCO基預聚物2 8.93克/分鐘,兩終端 〇H基預聚物13.74克/分鐘。於反應機內之平均滯留時間 爲約1小時、反應溫度爲約190 °C。
所得之聚合物未固化,且導入保持於192 °C溫度之8 管嘴紡紗頭2台中。紡紗用聚合物經由頭中所設置的齒輪 泵予以計量,加壓,且以濾紙過濾後,由直徑0.6mm、1 孔之管嘴以2.67克/分鐘之速度下,於長度6m之紡紗筒 內吐出(由管嘴之吐出總量:42.67克/分鐘),一邊賦予 油劑一邊以600m/分鐘之速度捲取,取得44分特的聚胺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立即吐出後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NCO基含 有率爲0.42質量%。此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物性以 下述方法予以測定,結果熔點爲1 6 8 °C、耐熱強力保持率 爲6 5 %。更且,使用此彈性纖維以下述方法作成針織物, 且測定熱定型後之針織物的解編張力。結果示於表1。 -23- (21) 200427884 熔點之測定方法 測定裝置:TMA (熱機器測定裝置) 使用石英探針 握把長:2 0 m m 伸長:0.5 % 溫度範圍··室溫〜2 5 0 °C 升溫速度·· 20°C /min 評價:將熱應力爲Omgf時之溫度定義爲熔點 耐熱強力保持率的測定方法 Ϊ長予以 1 5 0。。之 之聚胺 ί伸試驗 (測定。 :相對於 將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以1 0公分之握: 保持伸長至2 0公分。於伸長狀態下放入保持於 熱風乾燥機中45秒鐘,並進行熱處理。熱處理: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強力,使用定伸長速度之; 機’以握把長5公分、伸長速度500mm /分鐘予, 測定時的環境爲溫度2 0 °C、相對濕度6 5 %。表: 熱處理前纖維的耐熱強力保持率。 針織物之作成 根)的 絲、對 對連褲襪針織機(Ronaty公司製,針數400 給紗口 2、4 口分別給紗6 —尼龍長絲1 3分特7 :! 1、3 口給紗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並且進行交箱 熱定型 -24- (22) (22)200427884 將作成的針織物於保持在160 °C及180 °C之乾燥機中 乾熱處理1分鐘。 解編張力的測定 測定來自尼龍紗及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針織物 的解編張力。解編速度爲iOOmm/分鐘,且計算1分鐘的 平均張力。 〔實施例2〕 除了使用數平均分子量2,000之聚乙二醇己二酸酯代 替PTMG以外,以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製造使用聚酯二醇 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立即吐出後之聚胺基甲酸乙 酯彈性纖維的NCO基含有率爲0.45質量%。同實施例1 測定物性之結果,此4 4分特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 熔點爲1 7 0 °C、耐熱強力保持率爲6 2 %。 使用此彈性纖維且同實施例1作成針織物,且測定熱 定型後之針織物的解編張力。結果示於表i。 〔比較例1〕 使用PTMG做爲聚合物二醇,且以二胺做爲鏈延長劑 的45分特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M〇bii〇n p型紗日 淸紡績(股)製)。同實施例1測定物性之結果,此聚胺 基甲酸乙醋彈性纖維的熔點爲2 2 1 °C、耐熱強力保持率爲 95%。 -25- (23) (23)200427884 使用此彈性纖維且同實施例1作成針織物,且測定熱 定型後之針織物的解編張力。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以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合成紡紗用聚合物,由反應機 通過直徑4mm之小孔擠出成束狀,冷卻後,切割取得聚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九狀物。將此九狀物以真空乾燥機乾 燥後,以單軸擠壓機予以再熔融,且同實施例1以紡紗頭 所設置之齒輪泵予以計量、加壓,以濾紙過濾後,由直徑 0.6mm、1孔之管嘴中以每分鐘26.7克之速度於長度6m 之紡紗筒內吐出(由管嘴之吐出總量:42.67克/分鐘), 一邊賦予油劑一邊以600m/分鐘之速度捲取,取得44分 特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立即吐出後之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纖維的N C Ο基含有率爲0 · 1 3質量%。 同實施例1測定物性之結果,此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 纖維的熔點爲1 5 2 °C、耐熱強力保持率爲3 8 %。使用此彈 性纖維同實施例1作成針織物,且測定熱定型後之針織物 的解編張力。結果示於表1。 •26- (24)200427884 表1 來自針的解編張力(cN ) 解舒纖維 砭龍系 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 定型溫度 1 60°c 1 80°C 1 60°C 1 80°C 實施例1 1.0 6.3 1 .5 3.2 實施例2 0.5 1 . 1 0.5 1 . 1 比較例1 0.1 0.5 0.0 0.4 比較例2 1 . 1 因爲針織物內之 聚胺基甲酸乙酯 彈性纖維斷紗故 不能測定 1 .6 因爲針織物內之 聚胺基甲酸乙酯 彈性纖維斷紗故 不能測定
實施例1、2因爲熔黏而令解編張力高’且於實施例 1之使用聚醚二醇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情況特別 爲解編張力高。又,實施例1、2均即使於180 °C熱定型 亦不會令針織物中的彈性纖維斷紗。比較例1之與咼熔點 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組合下雖難發生熔黏’且比較 例2爲以1 6 0。(:熱定型使得解編張力高,但經由1 8 0 °C熱 定型令針織物中之聚胺基甲酸乙酯發生斷紗° 〔實施例3〕 使用實施例1所得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以 下述方法所作成之針織物予以熱定型後’進行洗滌試驗, 且目視觀察針織物的脫線、滑入、針織物回。結果不於表 -27- (25) (25)200427884 針織物之作成 對連褲襪針織機(Ronaty公司製、針數400根)的 給紗口 1,3 口給紗6 —尼龍假捻加工紗Z捻3 3分特1 〇 長紗、對2,4 口給紗6 —尼龍假捻加工紗S捻3 3分特1 〇 長紗,並再對全部4 口給紗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並 以添紗編織作成針織物。織入倍率爲設定在2.5倍。 熱定型 將作成的針織物於保持在1 8 0 °C之乾燥機中乾熱處理 1分鐘。 洗滌試驗 由定型後之針織物作成15x20公分的切片試料,並使 用Suga試驗機(股)LM - 160洗條試驗機重複進行20回 洗條。 液量:1 5 0毫升 使用1 〇個鋼球 溫度:5 0 °C 時間:1循環3 0分鐘 評價方法 脫線:觀察於針織物之線圈橫列方向平行切割之針織 -28- 200427884 (26) 緣<( 邊率 物比 織數 針根 之的 割上 切以 上 向 方入 線滑 浮端 物物 織織 針 針 於由 察爲 觀維 : 纖 〇 入 性 緣滑彈 邊 以 物 並 mm % )予以評價。 孔移距:觀察針織物之平滑程度。 捲曲:觀察針織物邊緣。 〔實施例4〕 使用實施例3同樣的針織物,並對1、3 口給紗實施 例1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對2、4 口給紗比較例 1之彈性纖維,且同實施例3作成針織物’並進行與實施 例3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3〕 僅使用比較例1之彈性纖維,且同實施例3作成針織 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4〕 僅使用比較例2之彈性纖維,且同實施例3作成針織 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2。 (27) 200427884
針織物觀察結果 脫線 滑入(%) 孔移距 捲曲 實施例3 Μ ^ \\\ 0 平滑 迦 實施例4 Μ j \\\ 5 平滑 Μ j \\\ 比較例3 有脫線 55 有凹凸 有弱捲曲 比較例4 4ffP j \\\ 0 有凹凸 Μ j \ \\ 比較例4爲於針織物中發生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斷紗。 〔實施例5〕 以實施例1相同方法取得156分特的聚胺基甲酸乙酯 彈性纖維。同實施例1測定物性之結果,此聚胺基甲酸乙 酯彈性纖維之熔點爲170°C、耐熱強力保持率爲68%。更 且,使用此彈性纖維且以下述方法作成經針織物,並測定 由熱定型後之針織物抽出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阻力 値。結果不於表3。 針織物之作成 使用拉舍爾經編機(Carl Myer公司製,28針),並 對圖9之L1的a及L3的c使用6 -尼龍長紗56分特I7 長紗,且於L2的b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作成 經針織物。 -30- (28) (28)200427884 熱定型 將上述針織物於保持在1 9 (TC之乾燥機中乾熱處理1 分鐘。 牽伸阻力値的測定 由上述針織物,採取如圖1 0所示之緯方向(寬) 25mmx經方向(長度)100mm的試驗片。此時,令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牽伸方向爲開始針織方向及針織終了 方向般,各採取5枚合計1 〇枚的試驗片。 接著,如圖10作成試驗片。由該試驗片下端(D— D’ )於40 mm之位置(B — B’),將經方向插入之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1以殘留1根之狀態切取試驗片。其次, 將殘留該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由朝向上方揪起二方向 上取出5mm部分(E— F)試驗片。更且,於該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之延長線上,且由試驗片上端30mm之位 置,於寬度方向上加以寬3mm的切口 3。 以拉伸試驗機測定牽伸阻力値時,將拉伸試驗機的揪 起間隔調整至40mm,其次,以25mm (由A— A ’上方)將 試驗片上方握住代替該試驗片之二個上方揪起,並對該聚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加以0 . 1 cN初荷重,且以3 5 mm ( 由 C 一 C1下方)將握住該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代替4 下方之揪起,且以拉伸速度100mm/min拉伸,並且測定 直到該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被牽伸爲止的最大牽伸荷 -31 - (29) 200427884 重。其對開始針織及完全針織方向均各實施5回合計1 〇 回,並計算其平均値且求出牽伸阻力値。 〔比較例5〕
除了使用PTMG做爲聚合物二醇,使用二胺做爲鏈延 長劑之156分特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Mobilon P 型 日淸紡績(股)製,熔點2 1 7 °C、耐熱強力保持率 93% )於圖9之L2之b中做爲插入紗以外,同實施例5 作成經針織物。熱定型後,同實施例5測定L2之b紗的 牽伸阻力値。結果示於表3。 〔實施例6〕 使用與實施例5同樣的針織機,並於圖3之L1之a 使用6 —尼龍長紗5 6分特1 7長紗,於L 2之b使用實施 例5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並作成經針織物’且進行 與實施例5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3。 | 〔比較例6〕 除了於圖3之L2之b使用與比較例5同樣之彈性纖 維以外,同實施例6作成針織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 果不於表3。 〔實施例7〕 使用與實施例5同樣的針織機,並於圖4之L 1及L 2 •32- (30) 200427884 之a使用6—尼龍長紗56分特I7長紗,於L3及L4之b 使用實施例5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並作成經針織物 ,且進行與實施例5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3。 〔比較例7〕
除了於圖4之L3及L4之b使用比較例5之彈性纖 維以外,同實施例7作成針織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 果示於表 3。 表3 牽伸阻力値測定結果 牽伸阻力値(cN ) 實施例5 56.8 比較例5 20.5 實施例6 不能牽伸 比較例6 29.8 實施例7 52.5 比較例7 17.8
實施例5、7因熔黏而令牽伸阻力値變高,實施例6 爲以未牽伸程度中熔黏,取得難發生孔移距、邊緣不齊的 坯布。比較例5、6、7之與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維之組合下難發生熔黏,且牽伸阻力値亦低,並發生孔移 距、邊緣不齊。 -33- (31) (31)200427884 〔實施例8〕 以下述方法作成針織物、熱定型後’測定針織物之解 編張力和確認聚胺基甲酸乙醋彈性纖維彼此間之熔黏狀況 、及以目視評價洗滌試驗所造成的針織物損傷(洗耐久 性)。結果示於表4。 針織物之作成 使用拉舍爾針織機(Carl Myer公司製,28針),作 成圖5所示之組織圖的針織物。於圖5中’於L 1之a使 用6 —尼龍長紗5 6分特1 7長紗、於L2之c使用與比較 例5相同的彈性纖維,於L3之c使用實施例1之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並編成經針織物做爲主針織物。更且, 於主針織物之間使用尼龍長紗Π 0分特24長紗做爲分離 橫列線並作成經針織物。 熱定型 將上述針織物於保持在1 9 0 °C之乾燥機乾熱處理1小 時。 解編張力之測定 測定分離橫列線之尼龍紗的解編張力。解編速度爲 1 0 0mm/分鐘,並測定1分鐘的解編張力,計算最高點5 處的平均値。 -34- (32) (32)200427884 熔黏狀況之確認 將主針織物之尼龍紗溶解於20%稀鹽酸,並觀察聚胺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間之接觸部的熔融狀況。 針織物損傷評價中的試料作成 對於熱定型之針織物編織方向切出縱3 .3公分、橫2 4.0公分的短長方狀試料,且由橫方向之裁斷面對編織方 向以40度之角度加入切口,分成「開始編織側」和「完 成編織側」,且合倂縱方向的裁斷部並以超三角度機予以 縫製作成環狀試料。 針織物損傷評價中的試料洗滌 將作成之試料於下述條件中連續進行3 00分鐘之洗滌 〇 洗滌機:家庭用二槽式洗滌機 洗劑量:調整至1 . 3克/公升(使用弱鹼洗劑) 水量:3 0公升 負荷布:綿、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拜氏原棉 布針織物,1 . 〇公斤。 針織物之損傷評價 觀察「開始編織側」、「完成編織側」之裁斷部的損 傷程度’並以下述四階段評價。 -35- (33) 200427884 ◎:未察見損傷 〇:稍微察見損傷 △:察見損傷 X :損傷激烈 其中,△和X爲猶豫做爲衣料穿用程度的損傷,◎和 〇爲洗滌耐久性方面佳。
〔比較例8〕 除了將比較例1之彈性纖維使用於圖5之L3之(:以 外,同實施例8作成經針織物。熱定型後,測定分離橫列 線的解編張力,確認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熔黏狀況 ’且進行與實施例8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9〕
使用與實施例8同樣之針織機,並於圖6之L1之a 使用6 -尼龍長紗5 6分特1 7長紗,於L2之c使用比較 例1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於L3之c使用實施例 1之聚胺基甲酸乙酯且作成經針織物,並進行與實施例8 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9〕 除了將比較例1之彈性纖維使用於圖6之L 3之c以 外,同實施例9作成經針織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果 示於表4。 -36- (34) 200427884 〔實施例10〕 使用與實施例8同樣之針織機’並於圖7之L1之2 使用6 -尼龍長紗5 6分特1 7長紗’於L2之b使用實施 例1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未使用分離橫列線作 成經針織物,且進行與實施例8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 4 〇 〔比較例1 0〕 除了將比較例1之彈性纖維使用於圖7之L2之b以 外,同實施例1 〇作成經針織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 果示於表4 ° 〔實施例11〕
使用與實施例8同樣之針織機,並於圖8之L 1之a 使用6 -尼龍長紗5 6分特1 7長紗’於L 2之b使用貝施 例1之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未使用分離橫列線作 成經針織物,且進行與實施例8同樣之試驗。結果示於表 4 〇 〔比較例1 1〕 除了將比較例1之彈性纖維使用於圖8之L2之b以 外,同實施例1 1作成經針織物,並進行同樣之試驗。結 果示於表4。 -37- (35)200427884 表4 解編張力和彈性纖維彼此之熔點狀態評價,及裁斷部之損 傷評價結果 解編張 彈性纖維相互之熔黏狀況 裁斷部之損傷 •脫線評價 力(cN) 開始編織側 完成編織側 實施例8 18.6 不能剝離熔黏性大 〇 〇 比較例8 7.2 可剝離熔黏性小 X X 實施例9 12.0 不能剝離熔黏性大 〇 〇 比較例9 4.8 可剝離熔黏性小 Δ △ 實施例1 0 一 不能剝離熔黏性大 〇 〇 比較例1 0 一 可剝離熔黏性小 X X 實施例1 1 一 不能剝離熔黏性大 ◎ 〇 比較例1 1 一 可剝離熔黏性小 Δ Δ 實施例8、9爲分離橫列線的解編張力高,顯示分離 橫列線與熱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爲強力熔黏。比 較例8、9爲分離橫列線的解編張力低,顯示難發生與高 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的熔黏。又,關於聚胺基甲 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的熔黏狀況,亦於實施例8、9爲高 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 性纖維爲完全熔黏,即使將接觸部拉伸亦無法剝離。比較 例8、9之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爲熔黏弱 ’若將接觸部拉伸則接觸部分離。又,實施例1 〇、1 1爲 -38- (36) 200427884 局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爲完全熔黏,無法剝 離熔黏部。比較例1 0、1 1爲高熔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 纖維彼此的熔黏弱,且可剝離。
關於經由洗滌造成針織物損傷之程度,使用高熔黏聚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進行熱熔黏的實施例8、9、1 〇 、1 1爲於「開始編織側」、「完成編織側」之裁斷部分 均爲◎或〇,於洗滌耐久性方面爲較佳之結果。使用高熔 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熱熔黏弱的比較例8、9、 1 〇、1 1爲於「開始編織側」、「完成編織側」之裁斷部 分均爲△或X,經由洗滌發生猶豫做爲衣料穿用程度的損 傷,爲不佳之結果。
即使爲鏈式組織或鏈式組織以外所一般使用的組織( 彈性纖維之插入或織入),若使用本發明之高熔黏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則經由與非彈性紗的熔黏、及聚胺基 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彼此的熔黏,難發生孔移距、邊緣不齊 、脫線、漏針、點線、捲曲和滑入,可實質上提高坯布的 耐久性。又,切斷口即使經由洗滌亦難脫線且難損傷。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鏈式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2爲鏈式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3爲經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4爲經針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5爲經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39- (37) (37)200427884 圖6爲經針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7爲經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8爲經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9爲經針織物之組織圖的一例。 圖1 〇爲經針織物之拉伸試驗用試驗片。 -40-

Claims (1)

  1. (1) 20042788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 特徵爲含有於1 〇 〇 %伸長狀態下之1 5 〇,4 5秒 理後之強力保持率爲50%以上,且具有u〇t;以 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和至少一種非 且經由乾熱或濕熱定型令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 彼此間或其與非彈性紗之交叉部熱熔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用聚胺基甲 性纖維之編織物,其爲再含有具有200°C以上熔 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且令此高熔點聚胺 酯彈性纖維與上述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 部予以熱熔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混用聚胺 酯彈性纖維之編織物,其中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 維爲將(A)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反應所得之 氰酸酯基預聚物、與(B)令多元醇與二異氰酸 子量二醇反應所得之兩終端羥基預聚物反應所得 予以熔融紡紗而成,且原料多元醇中含有5 0質 之聚醚多元醇。 4 . 一種混用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之編 造方法,其特徵爲使用於100%伸長狀態下之1 秒鐘乾熱處理後之強力保持率爲5〇%以上’且具 以下熔點之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和 之非彈性紗形成編織物的針織物後’經由乾熱或 織物,其 鐘乾熱處 下熔點之 彈性紗, 彈性纖維 酸乙酯彈 點之高熔 基甲酸乙 維之交叉 基甲酸乙 酯彈性纖 兩終端異 酯與低分 的聚合物 量%以上 織物的製 5 0°C、45 有 180。。 至少一 _ 濕熱定型 -41 - (2) 200427884 使得高熔黏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紗之交叉部熱熔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混用 纖維之編織物的製造方法,其爲再使 點之高培點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 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與上述高熔黏聚 維之父叉部予以熱熔黏。 此間或其與非彈性 胺基甲酸乙酯彈性 具有2〇〇°C以上熔 且令此高熔點聚胺 基甲酸乙_彈性纖 •42-
TW92134897A 2002-12-12 2003-12-10 Blende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TW20042788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0811 2002-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7884A true TW200427884A (en) 2004-12-16
TWI334892B TWI334892B (zh) 2010-12-21

Family

ID=32501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34897A TW200427884A (en) 2002-12-12 2003-12-10 Blende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30229A1 (zh)
EP (1) EP1595987B1 (zh)
JP (1) JP4193064B2 (zh)
KR (1) KR101165244B1 (zh)
CN (1) CN100567604C (zh)
AU (1) AU2003289006A1 (zh)
TW (1) TW200427884A (zh)
WO (1) WO20040532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3729B2 (ja) * 2003-10-10 2007-09-26 グンゼ株式会社 切りっぱなし開口部を有する衣類
JP4761018B2 (ja) * 2004-06-09 2011-08-31 日清紡テキ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混用緯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3280B2 (ja) * 2005-03-31 2012-02-22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融着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を用いた織編物
WO2006114816A1 (ja) * 2005-04-01 2006-11-02 Gunze Limited 自由にカットできる衣類
US7572504B2 (en) * 2005-06-03 2009-08-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ibrous structures comprising a polymer structure
JP3966423B2 (ja) * 2005-11-24 2007-08-29 株式会社Kuroda Tex レース編地および編レース
JP5105039B2 (ja) * 2005-11-30 2012-12-19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融着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を用いた織編物
CN101374991B (zh) * 2006-01-26 2013-04-03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纤维素纤维混用布帛
CN101484620B (zh) * 2006-07-04 2011-05-18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聚氨酯脲弹性纤维
JP4986121B2 (ja) * 2006-10-12 2012-07-25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融着性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弾性繊維を用いた織編物
JP4993277B2 (ja) * 2007-01-26 2012-08-08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
JP2008240211A (ja) * 2007-03-28 2008-10-09 Kuroda Tex Co Ltd 編レー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編レース
JP5083561B2 (ja) * 2007-06-20 2012-11-28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伝線防止機能を有する足回り編地製品
TWI473916B (zh) * 2007-07-13 2015-02-21 Seiren Co Ltd 防止蔓延、捲縮產生之特性優良的雙面緯編針織物及其加工方法
KR100897362B1 (ko) * 2008-07-10 2009-05-15 이중석 비탄성 섬유가 피복된 저융점 폴리우레탄 탄성섬유로제조된 런 발생 방지 환편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ES2551746T3 (es) 2008-10-17 2015-11-23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R.L. Licra bicomponente fusible
JP5394875B2 (ja) * 2009-09-30 2014-01-22 日清紡テキ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織編物
DE102009048720B4 (de) * 2009-10-09 2014-01-16 Medi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achgestricks mit gesichertem Abschlussrand, insbesondere einer Bandage, sowie Flachgestrick
JP5835869B2 (ja) * 2009-12-15 2015-12-24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筒状丸編地
JP5485687B2 (ja) * 2009-12-25 2014-05-07 日清紡テキ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織編物
WO2011158978A1 (ko) * 2010-06-16 2011-12-22 (주)효성 폴리우레탄 모노탄성사
BR112013026090B1 (pt) * 2011-04-15 2020-08-18 Lubrizol Advanced Materials, Inc Fibra, tecido, artigo, métodos de provisão de um efeito de resfriamento em um artigo, e de produção de uma fibra e de um tecido
KR101588148B1 (ko) * 2011-09-29 2016-01-22 아사히 가세이 셍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신축성 편지 및 의복
EP2805638B1 (en) * 2012-01-20 2017-03-15 Shima Seiki Mfg., Ltd Footwear, and knitting method for knit fabric
US8499587B1 (en) * 2012-07-21 2013-08-06 Eclat Textile Co.,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a windproof fabric
CN103572493A (zh) * 2012-07-27 2014-02-12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用以制造超强抗疲劳弹性织物的方法
JP6204031B2 (ja) * 2013-03-12 2017-09-27 株式会社ニューニット 経編地
PL2980290T3 (pl) * 2013-03-29 2017-10-31 Asahi Chemical Ind Dzianina elastyczna i element odzieży
CN103173890A (zh) * 2013-04-11 2013-06-26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单丝间抱合力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US11274381B2 (en) 2013-05-29 2022-03-15 The Lycra Company Llc Fusible bicomponent spandex
JP5486723B1 (ja) * 2013-07-24 2014-05-07 クロス工業株式会社 経編地
CN104552934A (zh) * 2013-10-22 2015-04-29 谢贤晓 织物成形方法
CN105133162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江苏新雪竹国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莱卡随心裁双面针织面料
CN105274718A (zh) * 2014-05-30 2016-01-27 江苏新雪竹国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随心裁针织面料
CN104088109A (zh) * 2014-07-15 2014-10-0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随意剪裁面料的加工定型方法
JP6877344B2 (ja) * 2014-12-24 2021-05-26 インヴィスタ テキスタイルズ(ユー.ケー.)リミテッド 低融点繊維を含む容易にセット可能な伸長ファブリック
CN104562402A (zh) * 2015-01-08 2015-04-29 互太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粘手纬编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39187A (zh) * 2015-11-13 2016-01-13 淄博正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防紫外线聚氨酯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920B (zh) * 2016-06-21 2021-03-23 顺益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强化织物及其制法
JP6893418B2 (ja) * 2017-01-06 2021-06-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伸縮性経編地
US11060215B2 (en) 2017-01-26 2021-07-13 Bright Che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inforced composite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I684686B (zh) * 2017-11-01 2020-02-11 三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09957869A (zh) * 2019-05-06 2019-07-02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及服装
CA3135677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Delta Galil Industries Ltd. Garment and clothes that are unravel-free and roll-free
KR20210046436A (ko) * 2019-10-18 2021-04-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내장재
TWI757684B (zh) * 2020-01-31 2022-03-11 三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刷毛織物及其製法
WO2022034868A1 (ja) 2020-08-12 2022-02-17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巻糸体、ギャザー部材、並びに衛生材料
CN114717734B (zh) * 2022-05-05 2024-04-19 青岛全季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晒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06091C3 (de) * 1979-02-17 1982-04-08 Fa. Carl Freudenberg, 6940 Weinheim Verwendung von Polyurethanen zur Heißversiegelung von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JPS57101016A (en) * 1980-12-17 1982-06-23 Nisshinbo Ind Inc Preparation of elastic polyurethane
JPS60224847A (ja) * 1983-12-21 1985-11-0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弾性たて編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796171B2 (ja) * 1990-04-03 1998-09-10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高耐久性伸縮編地
EP0592668B1 (en) * 1991-07-03 1999-03-10 Kaneb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JP3359396B2 (ja) * 1993-11-15 2002-12-24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水性組成物
JPH07149883A (ja) * 1993-11-30 1995-06-1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ラクトン系ポリエステル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ウレタン樹脂
US5795835A (en) * 1995-08-28 1998-08-18 The Tensar Corporation Bonded composite knitted structural textiles
JP3733170B2 (ja) * 1996-04-02 2006-01-11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
JP2000303326A (ja) 1999-04-23 2000-10-31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伸縮性布帛及び伸縮性糸
JP4560691B2 (ja) 1999-11-29 2010-10-1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クッション性および耐ヘタリ性に優れる弾性織編物およびクッション材
AU7450700A (en) * 1999-09-30 2001-04-30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Weft knitted fabric
JP2002013044A (ja) * 2000-06-30 2002-01-18 Unitica Fibers Ltd かたさに異方性のある布帛
JP3567982B2 (ja) * 2000-10-10 2004-09-22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被覆弾性糸、ストッキング、及びストッキングの製造方法
JP3614392B2 (ja) * 2001-02-20 2005-01-26 平岡織染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用複層モノフィラメント糸条メッシュシート
US7015299B2 (en) * 2001-04-30 2006-03-21 Wilkinson W Kenneth Melt spun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useful as textile fibers
EP1302578B8 (en) * 2001-10-05 2007-06-13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Elastic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and cushioning material and seat using the same
US6776014B1 (en) * 2003-06-02 2004-08-1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Method to make circular-knit elastic fabric comprising spandex and hard yar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3307A (zh) 2006-01-18
WO2004053218A1 (ja) 2004-06-24
EP1595987B1 (en) 2012-09-05
TWI334892B (zh) 2010-12-21
EP1595987A4 (en) 2009-06-24
US20060030229A1 (en) 2006-02-09
EP1595987A1 (en) 2005-11-16
AU2003289006A1 (en) 2004-06-30
KR101165244B1 (ko) 2012-07-17
CN100567604C (zh) 2009-12-09
JPWO2004053218A1 (ja) 2006-04-13
JP4193064B2 (ja) 2008-12-10
KR20050085304A (ko) 2005-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27884A (en) Blende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s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8173558B2 (en) Weft knitted fabric including polyurethane elastomer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626407B1 (ko) 가용성 이성분 스판덱스
KR102381663B1 (ko) 융착성 이성분 스판덱스
CN102177285B (zh) 芯鞘型共轭纱、针织物、衣物制品、及制造芯鞘型共轭纱的方法
TWI625436B (zh) 具可分離、摩擦力降低之長絲的雙成份彈性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JP5105039B2 (ja) 熱融着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を用いた織編物
KR20220146651A (ko) 미끄러짐 방지 성능을 갖는 탄성 섬유, 복합 얀 및 직물
JP4114084B2 (ja) 伝線防止機能を有する足回り編地製品
WO2010104531A1 (en) Fusible bicomponent spandex
CN107849746A (zh) 包括共聚物多元醇的聚氨酯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