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3392A - Hing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Hing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3392A
TW200303392A TW091135276A TW91135276A TW200303392A TW 200303392 A TW200303392 A TW 200303392A TW 091135276 A TW091135276 A TW 091135276A TW 91135276 A TW91135276 A TW 91135276A TW 200303392 A TW200303392 A TW 2003033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hinge shaft
movable
movable member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5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58588B (en
Inventor
Katsumi Goto
Kenji Tomizawa
Original Assignee
Sugatsune Kogy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gatsune Kogyo filed Critical Sugatsune Kogyo
Publication of TW20030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3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8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85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6Devices for limiting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5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5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 E05D11/1064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 E05D3/02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allowing an additional lateral movement, e.g. for sea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Hinge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Description

200303392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以便可用於各種用途,以圖獲彳辱g g g匿| 之擴大的鉸鏈裝置。 【先前技術】 一般,鉸鏈裝置備有鉸鏈本體、及由該鉸鏈本體支持而 可轉動自如的鉸鏈軸,於需連結爲轉動可能之二個物品白勺 一者上將纟父鍵本體固定於物品的某一*方,且於另一物品上 固定鉸鏈軸。藉此,該二個物品即可介由鉸鏈裝置連結爲 可轉動狀態。 以往之鉸鏈裝置,如日本特開平9 - 1 9 5 6 1 1號公報所記載 之鉸鏈裝置中,係將鉸鏈軸位置固定於鉸鏈本體。據此, 以往之鉸鏈裝置可用於連結僅可轉動二個物品的情況,但 是,無法應用於二個物品轉動之同時還向與轉動軸線垂直 的方向移動的情況。由此,其有應用範圍太小的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揭示) 本發明係爲解決上述問題,其特徵爲備有鉸鏈本體;鉸 鏈軸,由該鉸鏈本體支持爲可轉動、且可向與轉動軸線垂 直的方向移動;及第1、第2附勢機構,分別於上述鉸鏈 軸的移動方向之一方向及另一方向對上述鉸鏈軸作用勢 能。 該情況最好,又備有設於上述鉸鏈本體上可向上述鉸鏈 軸的移動方向移動的支持構件,上述支持構件可轉動地支 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必〇3/911352冗 200303392 持上述鉸鏈軸,上述鉸鏈軸係藉由上述第1、第2附勢機 構,且介由上述支持構件獲得勢能。 最好,又備有由上述鉸鏈本體支持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 移動方向移動,且、相對於上述鉸鏈軸被分別配置於其移 動方向兩側的第1、第2活動構件,上述鉸鏈軸係藉由上 述第1、第2附勢機構,且介由上述第1、第2活動構件獲 得勢能。 最好,又備有由上述鉸鏈本體支持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 移動方向移動,且、分別配置於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之 上述支持構件兩側的第1、第2活動構件,上述鉸鏈軸係 藉由上述第1、第2附勢機構,且介由上述第1、第2活動 構件及上述支持構件獲得勢能。 最好,上述鉸鏈本體上還設有,第1止動部,當上述支 持構件越過指定的中立位置向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移動 時,阻止上述第1活動構件與上述支持構件同時向上述第 2活動構件側移動;及第2止動部,當上述支持構件越過 指定的中立位置向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移動時,阻止上述 第2活動構件與上述支持構件同時向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 移動。 最好,上述鉸鏈本體上還設有相互沿上述鉸鏈軸的移動 方向平行延伸,分別與上述支持構件的一側部及另一側部 滑動接觸的第1、第2滑動面,於該第1、第2滑動面上分 別設有沿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延伸的第1、第2導引突 部,在與上述第1、第2滑動面呈滑動接觸的上述支持構 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件的一側部與另一側部上,分別設有分別與上述第1、第2 導引突部嵌合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滑動,且無法 向上述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的第1、第2導引凹部。 最好,上述第1滑動構件之上述支持構件側的端部,最 好設有第1卡合凹部,其當上述鉸鏈軸位於上述中立位置 時,其可和上述第1、第2導引突部之至少一方之上述第1 活動構件側的端部與設於上述支持構件的第1卡合突部相 嵌合成爲可滑動自如地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移動,且 嵌合爲無法向上述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及上述第 2活動構件之上述支持構件側的端部最好設有第2卡合凹 部,其當上述鉸鏈軸位於上述中立位置時,其可和上述第 1、第2導引突部之至少一方之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的端部 與設於上述支持構件的第2卡合突部相嵌合成爲可滑動自 如地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移動,且嵌合爲無法向上述 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 最好,嵌合於上述第1卡合凹部之上述第1導引突部之 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的端面,係作爲藉由頂抵上述第1卡 合凹部之底面,以阻止上述第1活動構件向上述第2活動 構件側的移動的第1止動部;以及嵌合於上述第2卡合凹 部之上述第2導引突部之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的端面,係 作爲藉由頂抵上述第2卡合凹部之底面,以阻止上述第2 活動構件向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的移動的第2止動部。 【實施方式】 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圖2 0,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 圖1〜圖9爲顯示本發明之鉸鏈裝置之一實施形態。如 圖1、圖4及圖8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鉸鏈裝置具備,鉸 鏈本體2、鉸鏈軸單元3及構成一對之第1、第2活動構件 4A、4B。 銳鍵本體2係形成爲長度方向爲沿圖1中之左右方向(以 下、上下左右意味著圖1中之上下左右方向)的長方形框 狀,具有上壁部2 1、下壁部22及左右側壁部23、24。藉 由此等之壁部2 1〜2 4形成前面部及後面部開放的收容部 25。面向該收容部25之方向的上下壁部21、22的內面, 係作爲相互沿左右方向平行延伸的平坦的第1、第2滑動 面21a、22a。各滑動面21a、22a上分別形成向左右方向 延伸的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各導引突出部21b、 22b之左右方向之長度及前後方向的寬度較各滑動面 2 1 a、2 2 a小’分別配置於各滑動面2 1 a、2 2 a之左右方向 及前後方向的中央部。 上述鉸鏈軸單元3,如圖4〜圖6及圖9所示,具有支 持構件3 1。支持構件3 1形成圓筒狀,其外周面的上下側 部形成突出部3 ] a、3 1 b。藉由將各突出部3丨a、3】b的前 端面分別滑動接觸於滑動面2 1 a、2 2 a,即可將支持構件3 } 支持爲可沿滑動面2 1 a、2 2 a之長度方向(左右方向)滑動。 各突出部3 1 a、3 1 b的中央部形成沿滑動面2丨a、22 a之長 度方向延伸的第第2導引凹部31c、31d。各導引凹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31c、31d內將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嵌合爲可向 左右方向滑動、且無法向前後方向移動。藉此,支持構件 31被較鍵本體2支持爲僅可向左右方向移動,而無法向前 後方向移動。當然,支持構件3 1藉由突出部3 1 a、3 1 b接 觸滑動面21a、22a也形成無法向上下方向移動。 支持構件3 1的內部’於其前面側形成小徑孔部3 1 e,於 其背面側形成大徑孔部3 1 f,於小徑孔部3〗e與大徑孔部 3 1 f間形成錐形孔部3 1 g。不僅此等孔部3丨e〜3丨g的軸線 相互一致,而且還與支持構件3 1的外周面的軸線一致,且 向前後方向延伸。支持構件3 1的前面部,形成圍繞小徑孔 部3 1 e的環狀突出部3 1 h。 如圖4及圖6所示,支持構件31的內部,穿通有鉸鏈 軸3 2。鉸鏈軸3 2具有小徑部3 2 a、錐形部3 2b、中徑部3 2 c 及大徑部32d。小徑部32a、錐形部32b及大徑部32d分別 轉動司能地嵌合於支持構件3 1的小徑孔部3 1 e、錐形孔部 3 1 g及大徑孔部3 1 f,藉此,鉸鏈軸3 2由支持構件3 i支持 爲可轉動。據此,鉸鏈軸3 2由鉸鏈本體2介由支持構件 3 1支持爲可向左右方向移動’且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 爲中心可作轉動。 鉸鏈軸3 2的小徑部3 2 a的前端部,從小徑孔部3〗e向前 方突出,此突出部位上嵌合固定有止動環33。該止動環33 之內徑較小徑部3 2 a的外徑形成小徑,但藉由沿其軸線方 向橫斷止動環3 3之一側部形成的縫隙3 3 a,即可形成擴縮 徑可能的構成。然後,止動環3 3以擴徑狀態嵌合於小徑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10 200303392 3 2 a,藉由其本身之欲縮徑的彈性力固定於小徑部3 2 a。嵌 合固定於小徑部3 2 a的止動環3 3頂抵於環狀突出部3 1 h, 同時,藉由錐形部32b的外周面頂抵於錐形孔部3 1 g的內 周面,使鉸鏈軸3 2被支持構件3 1支持爲沿其軸線方向(前 後方向)無法移動之狀。 鉸鏈軸32之中徑部32c上安裝有橡膠等彈性體構成的制 動構件3 4。該制動構件3 4的內周面與外周面分別壓接於 中徑部3 2 c的外周面與支持構件3 1的大徑孔部3 1 f的內周 面。據此,鉸鏈軸3 2與支持構件3 1間,藉由此等與制動 構件3 4的接觸,產生欲阻止鉸鏈軸3 2之轉動的摩擦阻力。 藉由該摩擦阻力,用以限制鉸鏈軸3 2之對於支持構件3 1 的自由轉動。當然,藉由將較摩擦阻力大的轉動力作用於 鉸鏈軸3 2,即可使鉸鏈軸3 2轉動。在使鉸鏈軸3 2可對於 支持構件3 1自由轉動的情況,則不使用制動構件3 4。 鉸鏈軸3 2的內部,於其前面側形成螺絲孔3 2 e,於其背 面側形成剖面六角形狀的板手卡合孔3 2 f。此等孔3 2 e、3 2 f 係將其軸線與鉸鏈軸3 2的軸線配置爲一致。螺絲孔3 2 e 係用於如藉由旋入鏍栓於其內予以固緊,而將物品固定於 鉸鏈軸3 2。另一方面,板手卡合孔3 2 f係藉由不可轉動地 將板手插入其內,於旋入鏍栓固緊於螺絲孔3 2 e時,用以 防止鉸鏈軸3 2的轉動。 如圖1、圖4、圖7及圖8所示,在收容部25內部之鉸 鏈軸單元3的左右兩側,設有可沿左右方向移動的上述第 1、第2滑動構件4A、4B。第1滑動構件4A,係藉由設於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其本身與鉸鏈本體2的左側壁部2 3間的螺旋彈簧(第1附 勢機構)5 A、5B、5C而被向右方(從第1滑動構件4A側向 第2滑動構件4B側)作用彈性勢能,以頂抵於鉸鏈本體2 的支持構件3 1的左側面。另一方面,第2滑動構件4B, 係藉由設於其本身與鉸鏈本體2的右側壁部2 4間的螺旋彈 簧(第2附勢機構)6 A、6 B、6 C而被向左方(從第2滑動構 件4B側向第1滑動構件4A側)作用彈性勢能,頂抵於鉸 鏈軸單元3的支持構件3 1的右側面。據此,鉸鏈軸單元3 係藉由螺旋彈簧5 A〜5 C且介以第1滑動構件4 A被向右方 作用彈性勢能,而藉由螺旋彈簧6 A〜6 C且介以第2滑動 構件4A被向左方作用彈性勢能。但是,如隨後之敘述, 鉸鏈軸單元3在鉸鏈軸單元3(支持構件31及鉸鏈軸32) 位於離鉸鏈本體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以下,稱爲中立位置) 的左側時,僅藉由螺旋彈簧5 A〜5 C而被賦與向右方作用 之彈性勢能,而無藉由螺旋彈簧6A〜6C向左方之彈性勢 能作用。相反地,鉸鏈軸3 2位於離中立位置之右側時,鉸 鏈軸單元3僅藉由螺旋彈簧6A〜6C而被賦與向左方作用 之彈性勢能,而無藉由螺旋彈簧5A〜5C向右方之彈性勢 能作用。 又,也可取代螺旋彈簧5 A〜5 C而使用1或2個或4個 以上的螺旋彈簧,也可由其他的附勢機構來代替彈簧。 在第1滑動構件4 A之與支持構件3 1對向的右側面的上 下端部,形成有沿與鉸鏈軸3 2的移動方向及軸線的移動方. 向的2方向垂直的方向,亦即上下方向延伸的第〗卡合凹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部4 1 A、4 1 A。在第1卡合凹部4 1 A、4 1 A之相互接近側的 端部,可嵌合第1卡合突部3 1 i、3 1 i,其係形成於支持構 件3 1之與第1滑動構件4 A對向的左側部的上下端部的第 1卡合突部3 1 i、3 1 i,二者分別嵌合成爲可向鉸鏈軸3 2的 移動方向(左右方向)移動,且無法向鉸鏈軸3 2的軸線方向 (前後方向)移動。又,在第1卡合凹部41A、41A之相互 分開側的端部上,上述第1、第2導引突出部2 1 b、2 2b的 各左端部分別嵌合於其上且嵌合爲可向鉸鏈軸3 2的移動 方向移動,且無法向鉸鏈軸3 2的軸線方向移動。但是,該 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左端部與上述第1卡合 凹部4 1 A、4 1 A之嵌合,僅是在鉸鏈軸3 2位於較中立位置 的更爲右側位置時,以及位於從中立位置向左側方向之指 定範圍內時,若鉸鏈軸3 2越過指定範圍向左側移動時,第 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左端部則從第1卡合凹部 4 1 A、4 1 A脫出。當然,鉸鏈軸3 2若從該狀態返回指定範 圍內,則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左端部將再度 與上述第1卡合凹部41A、41A嵌合。若鉸鏈軸32位於中 立位置時,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左端面(第1 止動部)2 1 c、2 2 c,分別頂抵於第1卡合凹部4 1 A、4 1 A的 各底面。據此,第1滑動構件4A無法越過此範圍之上向 右方移動。 第2滑動構件4 B與第1滑動構件4 A形成左右對稱之構 成。也就是說,在第2滑動構件4 B之與支持構件3 1對向 的左側面的上下端部,形成有第2卡合凹部4 1 B、4 1 B。在 1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第2卡合凹部4 1 B、4 1 B之相互接近側的端部可嵌合第2 卡合突部3 lj、3 lj,其係形成於支持構件3 1之與第2滑動 構件4B對向的左側部的上下端部的第2卡合突部3 lj、 3 lj,二者分別嵌合成爲可向鉸鏈軸32的移動方向移動, 且無法向鉸鏈軸3 2的軸線方向移動,又,在第2卡合凹部 4 1 B、4 1 B之相互分開側的端部,上述第1、第2導引突出 部2 1b、22b的右端部,分別嵌合爲可向鉸鏈軸32的移動 方向移動,且無法向鉸鏈軸3 2的軸線方向移動。但是,該 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右端部與上述第2卡合 凹部4 1 B、4 1 B之嵌合,僅是在鉸鏈軸3 2位於較中立位置 的右側位置時,以及位於從中立位置向右側方向之指定範 圍內時,若鉸鏈軸3 2越過指定範圍向右側移動時,第1、 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右端部則從第2卡合凹部41B、 4 1 B脫出。當然,鉸鏈軸3 2若從該狀態返回指定範圍內, 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右端部將再度與上述第 2卡合凹部4 1 B、4 1 B嵌合。若鉸鏈軸3 2位於中立位置時, 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右端面(第2止動部)2 Id、 2 2 d,分別頂抵於第2卡合凹部4 1 B、4 1 B的各底面。據此, 第2滑動構件4 B無法越過此範圍之上向左方移動。 在上述構成之鉸鏈裝置1中,假使鉸鏈軸3 2之現時位 置位於中立位置。該狀態下,鉸鏈軸單元3係爲藉由螺旋 彈簧5 A〜5 C被向右方作用彈性勢能,同時,藉由螺旋彈 簧6 A〜6C被向左方之作用彈性勢能。於是,藉由兩彈性 勢能作用的平衡將鉸鏈軸單元3維持在中立位置。又,當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3/911352?6 200303392 在鉸鏈軸單元3位於中立位置時,也可構成爲第1、第2 滑動構件4A、4B頂抵於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 狀,藉此,先將第1、第2滑動構件4A、4B略微從支持 構件3 1離開,以使螺旋彈簧5 A〜5 C及6 A〜6 C的彈性逼 迫力不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 當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向左方移動時,鉸鏈軸單元 3係對抗介由第1滑動構件4A作用的螺旋彈簧5A〜5C的 彈性逼迫力進行移動。此時,由於第2滑動構件4B藉由 第1、第2導引突出部21b、22b的右端面21d、22d被阻 止向左方的移動,因而,鉸鏈軸單元3上未受到螺旋彈簧 6 A〜6 C的彈性逼迫力的作用。因此,在鉸鏈軸單元3從 中立位置向左側移動的情況,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的逼迫 力,與螺旋彈簧6A〜6C的逼迫力無關,而是僅由螺旋彈 簧5 A〜5 C的逼迫力所決定。相反地,在鉸鏈軸單元3從 中立位置向右側移動的情況,僅螺旋彈簧6 A〜6 C的逼迫 力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而螺旋彈簧5A〜5C的逼迫力並 未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據此,在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 置向右側移動的情況,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的逼迫力,與 螺旋彈簧5 A〜5 C的逼迫力無關,而是僅由螺旋彈簧6 A〜 6 C的過迫力所決定。藉此’可容易將作用於鉸鏈軸單元3 的逼迫力定於所需的大小。而且,可將作用於鉸鏈軸單元 3的逼迫力,可依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向左側移動時, 及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向右側移動時,分別獨立設定。 若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越過指定範圍向左側移動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時,第1、第2導引突出部2 1 b、2 2 b的左端部從第i滑動 構件4 A之第1卡合凹部4 1 A、4 1 A脫出。但是,由於第1 卡合凹部4 1 A、4 1 A與支持構件3 1之第1卡合突部3丨i、 3 1 i嵌合,因而’第1滑動構件4 A無法沿前後方向移動, 僅與鉸鏈軸單元3同時向左右方向移動。若移動至指定範 圍外的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再度越過指定範圍向右側 移動,雖第1、第2導引突出部2 1 b、2 2 b的右端部從第2 滑動構件4B之第2卡合凹部4 1 B、4 1 B脫出,但由於第2 卡合凹部4 1 B、4 1 B與支持構件3 1之第2卡合突部3 ij、 3 1 j嵌合,因而,第2滑動構件4 B無法沿前後方向移動, 僅與鉸鏈軸單元3同時向左右方向移動。若移動至指定範 圍外的鉸鏈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再度進入右側之指定範圍 內,則第2卡合凹部41 B、4 1 B與第1、第2導引突出部 21b、22b的右端部再度嵌合。 藉由上述構成之鉸鏈裝置1,再可轉動連結二個物品的 情況,將鉸鏈本體固定於一方的物品上,將鉸鏈軸3 2固定 於另一方的物品上。藉此,可介由鉸鏈裝置1將二個物品 連結爲可轉動。而且,鉸鏈軸3 2可相對於鉸鏈本體2沿與 鉸鏈軸3 2之轉動軸線垂直的方向移動,因而,在轉動二個 物品的同時還可沿與轉動軸線垂直的方向移動。 圖10〜圖18爲顯示使用上述鉸鏈裝置1之行動電話100 者。該行動電話1 0 0具有發話部1 1 0及收話部1 2 0。在發 話部1 1 〇之收話部1 2 0側的端部,形成下端部開放的鉸鏈 收容部1 Π。在該鉸鏈收容部1 Π的兩端部,從其下側的 1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開放部插入鉸鏈裝置〗,且固定該鉸鏈本體2。在該鉸鏈收 谷J 1 1 1的兩^而壁部上形成有缺口部1 1 1 a,當在從下側開 放部將較鏈裝置1插入鉸鏈收容部i i〗時,可供絞鏈裝置 1的環狀突出部3 1 h及止動環3 3插通,同時,於缺口部丨丨i a 的上端部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長孔u〗b。該長孔1 2 j b 之內部形成可使環狀突出部3 1 h及止動環3 3向左右方向移 動之構成。另一方面,在收話部1 2 0之發話部丨i 〇側端部 的兩側部’形成連結腕部1 2 1、1 2 1。在該連結腕部1 2 i、 1 2 1間插入鉸鏈收容部1 1 1。連結腕部1 2丨上形成螺絲插入 孔1 2 1 a。於是’從螺絲插入孔1 2 1 a插入螺絲1 3 0,藉由螺 合於鉸鏈軸之螺絲孔3 2 e予以固緊,即可將鉸鏈軸3 2連結 固定於連結腕部1 2 1。藉此,介由鉸鏈裝置i,收話部i 2 〇 與發話部1 1 0連結爲可於圖1 2所示之全開位置及圖1 8所 示全閉位置間轉動,同時,還連結爲可沿與轉動軸線垂直 的圖10之X-X方向(長孔111b的長度方向)移動。又,元 件符號1 4 0係爲了不讓從外部看見螺絲i 3 〇,而嵌合固定 於螺絲插入孔1 2 1 a裝飾蓋,1 5 0係用以遮蔽鉸鏈收容部1 1 1 的下端開放部的裝飾板。 發話部1 1 〇之收話部1 2 0側的端部的與連結腕部1 2 1、 1 2 1的前端部對向的各部,分別形成凸部1 1 2、1 1 2。另一 方面,與凸部1 1 2對向的連結腕部1 2 1的前端部形成凸部 1 2 2。連結腕部1 2 1的後端部形成凸部1 2 3。於是,發話部 110之凸部112及收話部120之凸部122、123與鉸鏈裝置 1協動,以使收話部1 2 0相對於發話部1 1 〇作如圖1 2〜圖 1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1 8所示轉動動作。 也就是說,如圖1 2所示,在發話部1 1 〇與收話部1 2 0 之形成角度爲1 8 0度的全開時,凸部1 1 2、1 2 2以穩定狀態 卡合’因而,鉸鏈軸單元3位於中立位置。據此,收話部 1 2 0維持在全開位置。在從全開位置轉向全閉位置(參照圖 1 8)側的指定的第1角度範圍(例如、從全開位置轉1 5度的 範圍)中,伴隨收話部1 2 0從全開位置向全閉位置轉動,凸 部1 1 2、1 2 2使鉸鏈軸單元3向圖1 3之左側移動,以使螺 旋彈簧5 A〜5 C壓縮。據此,在收話部1 2 0位於第1角度 範圍時,若將收話部1 2 0處於可自由轉動的狀態,則收話 部1 2 0可返回全閉位置。 又,最好於發話部1 1 〇與收話部1 2 0間,設置阻止收話 部1 2 0從全閉位置向全開位置側的方向越過全開位置轉動 的停止機構,同時,即使在收話部1 2 0位於全開位置時也 預先多少對從全閉位置向全開位置側的方向賦以若干轉動 勢能。藉由如此構成,可防止收話部1 2 0於全開位置的鬆 動。 圖1 3顯示收話部1 2 0位於第1角度範圍與第2角度範 圍(例如,從全閉位置轉動15度〜45度的範圍)的境界線 上時的狀態。若收話部1 2 0從該狀態向全閉位置側轉動進 入第2角度範圍,藉由凸部1 1 2、1 22的作用,螺旋彈簧 5 A〜5 C維持在一定的壓縮狀態。據此,在第2角度範圍 中,收話部1 2 0未被作用於轉動勢能。藉此,收話部1 2 0 藉由作用於凸部1 1 2、1 2 2間的摩擦阻力而可停止於任一位 1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置。 若收話部1 2 0向全開位置側的方向越過第2角度範圍, 藉由螺旋彈簧5 Α〜5 C的逼迫力,收話部1 2 0轉動至圖1 4 所示開放位置(例如,從全開位置向全閉位置側轉動60度 的位置)。於該開放位置,鉸鏈軸單元3的鉸鏈軸3 2返回 中立位置。據此,於該開放位置,收話部1 2 0上未被作用 轉動勢能。在將收話部1 2 0從開放位置向全閉位置側轉動 時,成爲對抗螺旋彈簧5 A〜5 C的逼迫力的轉動。相反地, 在將收話部1 2 0從開放位置向全開位置側轉動時,凸部 1 1 2、1 2 2相互分離。據此,在收話部1 2 0從開放位置經由 圖1 5所示直立位置而到達圖1 6所示第3角度範圍(例如, 從全閉位置向全開位置側轉動1 5度〜3 0度的範圍)間,形 成使收話部1 2 0對抗制動構件3 4之摩擦阻力之轉動,藉由 制動構件3 4之摩擦阻力可將收·話部1 2 0停止於任一位置。 若收話部1 2 0到達第3角度範圍,則凸部1 2 3與凸部1 1 2 接觸。於是,藉由凸部1 1 2、1 2 3的作用,在收話部1 2 0 從第3角度範圍的全開位置側的端部到達全閉位置側的端 部間’隨著轉動收話部1 2 0使鉸鏈軸單元3向左側移動, 螺旋彈簧5 A〜5 C被壓縮。據此,於第3角度範圍,成爲 收話部1 2 0對抗螺旋彈簧5 A〜5 C的逼迫力向全閉位置側 轉動。相反地,若使收話部1 2 0於第3角度範圍內處於可 自由轉動的狀態,則藉由螺旋彈簧5 A〜5 C及凸部1 1 2、1 2 3 的作用,收話部1 2 0返回至第3角度範圍的全開位置側的 端部。 1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圖1 7顯示收話部1 2 0到達第3角度範圍的全閉位置側 的端部時的狀態,第3角度範圍的全閉位置側的端部與第 4角度範圍(例如,從全閉位置向全開位置側轉動1 5度的 範圍)的全開位置側的端部一致。於該位置中,螺旋彈簧 5Α〜5C被最大地壓縮。若收話部120進入第4角度範圍, 藉由螺旋彈簧5 Α〜5 C及凸部1 1 2、1 2 3的作用,收話部;[2 〇 被轉動至圖1 8所示全閉位置側。當然,在從閉位置向全開 位置側轉動收話部1 2 0時,是對抗螺旋彈簧5 a〜5 C的逼 迫力進行轉動。當收話部1 2 0之前面轉動至抵接發話部1 i 〇 的前面的全閉位置時,凸部1 1 2、1 2 3以穩定狀態卡合,同 時,鉸鏈軸單元3返回中立位置。據此,收話部1 2 0被穩 定地維持在全閉位置。當然,於全閉位置爲了防止收話部 1 2 0的鬆動,最好從全開位置側向全閉位置側對收話部1 2 〇 賦以若干轉動勢能。 又,在從全閉位置向全開位置轉動收話部1 2 0的情況, 凸部1 1 2、1 2 2、1 2 3及鉸鏈裝置1係作與上述相反的動作, 在此,省略此等說明。 圖19及圖20爲顯示使用上述鉸鏈裝置丨之數位相機200 者,數位相機2 0 0具有本體部2 1 0及攝像部2 2 0。 在本體部2 1 0的前面部設有各種操作紐2丨〗及液晶顯示 部2 1 2。在本體部2 1 0的攝像部2 2 0側的端部,於其左右 方向的兩側部形成左右向對向的一對支持片部2 1 3、2 1 3。 各支持片部2 1 3形成沿左右方向貫穿其中央部的螺絲插入 孔 2 1 4 〇 2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另一方面,攝像部2 2 0具有與一對支持片部2 1 3、2 1 3 的間隔大致相同的長度,且可轉動地插入此等支持片部之 間。攝像部22 0的前面部設有曝光部22 1。從下側的開口 部分別將鉸鏈裝置1、1插入攝像部220的左右方向的兩 端部,且將各鉸鏈裝置1、1的鉸鏈本體2固定。攝像部 2 2 0的下側開口部在鉸鏈裝置〗、1插入固定後,藉由蓋體 2 3 0遮蔽。在攝像部220的左右兩端部,在將鉸鏈裝置1 從其開口部插入攝像部220時,形成可供環狀突出部3 1 h 及止動環3 3穿通的缺口部2 2 2,同時,從缺口部2 2 2的上 端部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長孔223。進入該長孔223之 穿過缺口部222之環狀突出部31h及止動環33可向左右方 向移動。 攝像部2 2 0係以使鉸鏈軸3 2之螺絲孔3 2 e的軸線與螺絲 插入孔2 1 4的軸線一致的方式,被插入一對支持片2丨3、 2 1 3間。於是,藉由將插入螺絲插入孔2 1 4的螺絲2 4 0螺 合於螺絲孔3 2 e予以固緊,即可將鉸鏈軸3 2固定於支持片 213。藉此,攝像部220爲介由鉸鏈裝置1與本體部210 連結爲可轉動’且可沿長孔2 2 3的長度方向移動的構成。 又’元件符號2 5 0係於插入螺絲240後,嵌合固定於螺絲 插入孔2 1 4裝飾板。 攝像部2 2 0係可在其曝光部2 2丨面向本體部2丨〇之前面 側的圖1 9所示第1攝像位置,及從該第1攝像位置轉動 1 8 0度而面向本體部2 1 0之背面側的第2攝像位置間轉 動,且、在第1、第2攝像位置維持穩定狀態。 2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也就是說’在位於一對支持片2 1 3、2 1 3間之本體部2 1 0 之的端面’形成本體側凸部(未圖示)。另一方面,在攝像 部2 2 0之第1攝像位置中與本體部2〗〇的端面對向的側 面’形成第1凸部22 4,在與形成該凸部224的側面呈180 度相反側的側面,形成第2凸部225。 在攝像部2 2 0位於第〗攝像位置時,本體側凸部與第} 凸部2 2 4以穩定狀態卡合,鉸鏈裝置1之鉸鏈軸3 2位於中 立位置。據此,攝像部2 2 0穩定維持在第1攝像位置。在 從第1攝像位置僅轉向第2攝像位置側的指定的第1角度 範圍(例如、從第i攝像位置轉i 5度的範圍)的轉動間,伴 隨攝像部220之轉動,本體側凸部與第}凸部224使鉸鏈 軸單元3向圖1之左側移動,以使螺旋彈簧5 a〜5 C壓縮。 據此’在第1角度範圍,若將攝像部2 2 0處於可自由轉動 的狀態,藉由螺旋彈簧5 A〜5 C、本體側凸部及第1凸部 2 2 4的作用,可使攝像部2 2 〇返回第!攝像位置。 若攝像部2 2 0脫離第1角度範圍而進入指定的第2角度 範圍(例如、從第1角度範圍向第2攝像位置轉動1 5度〜 3 〇度的範圍),攝像部2 2 0藉由螺旋彈簧5 A〜5 C、本體側 凸部及第1凸部224的作用,向第2攝像位置側轉動至第 2角度範圍的端部。若攝像部220到達第2攝像位置側的 端部,則鉸鏈裝置1之鉸鏈軸單元3返回中立位置。據此, 攝像部22 0未被作用轉動勢能。當然,若在第2角度範圍 使攝像部22 0向第1攝像位置側轉動時,則對抗螺旋彈簧 5 A〜5 C的逼迫力進行轉動。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2 200303392 在攝像部220脫出第2角度範圍從第〗攝像位置向第2 攝像位置側進入指定的第3角度範圍(例如、從第2攝像位 置轉動15度〜30度的範圍)之期間,攝像部220全體從本 體側凸部離開。據此’於該期間,攝像部2 2 〇未被作用轉 動勢能,攝像部220作對抗鉸鏈裝置1之制動構件34之摩 擦阻力之轉動。而且,攝像部2 2 0藉由制動構件3 4之摩擦 阻力而可停止於任一位置。 右攝像部2 2 0到達弟3角度範圍,則攝像部2 2 0之第2 凸部2 2 5與本體側凸部接觸。若使攝像部2 2 〇再向第2攝 像位置側轉動而進入第3角度範圍,則藉由第2凸部2 2 5 與本體側凸邰,隨著轉動攝像部2 2 0使鉸鏈裝置1之鉸鏈 軸單元3從中立位置向圖1 9、圖20之左側移動。但此時, 由於鉸鏈裝置1與攝像部2 2 0大致同時反轉,因而,鉸鏈 軸單元3對抗螺旋彈簧6 A〜6C的逼迫力向圖1之右側移 動。螺旋彈簧6 A〜6 C在攝像部2 2 0轉動至第3角度範圍 之第2攝像位置側的端部時,被最大地壓縮。此後很明顯, 在第3角度範圍若使攝像部2 2 0處於可自由轉動的狀態, 則藉由螺旋彈簧6A〜6C的作用,攝像部220轉動至第3 角度範圍的第1攝像位置側的端部。 若使第3角度範圍脫出第2攝像位置之後攝像部2 2 0立 即進入指定的第4角度範圍(例如,從第2攝像位置向第1 攝像位置側轉動1 5度的範圍)。於是,攝像部220藉由螺 旋彈簧6 A〜6 C、本體側凸部及第2凸部2 2 5向第2攝像 位置側轉動。據此’於第4角度範圍,在使攝像部2 2 0從 2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第2攝像位置向第1攝像位置側轉動的情況,係對抗螺旋 彈簧6A〜6C的逼迫力進行轉動。若攝像部220到達第2 攝像位置,則鉸鏈軸單元3位於中立位置,同時,本體側 凸部及第2凸部2 2 5穩定卡合。據此,攝像部2 2 〇維持在 弟2攝像位置。 又,在從第2攝像位置向第1攝像位置轉動攝像部22〇 的情況,鉸鏈裝置1、本體側凸部及第i、第2凸部2 2 4、 2 2 5係作與上述相反的動作,在此,省略此等說明。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可作適宜改變。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係將鉸鏈軸3 2設爲可於鉸鏈 本體2介由支持部3 1轉動,且可沿與轉動軸線垂直的方向 移動,但是,也可將鉸鏈軸3 2設爲直接於鉸鏈本體轉動, 且可沿與轉動軸線垂直的方向移動。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係於上下之第1、第2滑動面 21a、22a分別形成第1、第2導引突部21b、22b ,但是也 可僅於第1、第2滑動面21a、22a之某一方形成導引突部。 當然,該情況,形成於支持構件3 1上的第1、第2導引凹 部21c、21d也只需形成於其中一方。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鉸鏈裝置係作爲連結行動電話的發話部及收 話部用的鉸鏈裝置,或是,連結數位相機之本體部與攝像 部用的鉸鏈裝置予以應用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顯示本發明之鉸鏈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前視圖。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圖2爲同實施形態的右側視圖。 圖3爲同實施形態的底面圖。 圖4爲沿著圖2中之X-X線所作之剖面圖。 圖5爲沿著圖1中之X - X線所作之剖面圖。 圖6爲沿著圖1中之γ - γ線所作之剖面圖。 圖7爲同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8爲同實施形態的分解立體圖。 圖9爲同實施形態中使用的鉸鏈軸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1〇爲顯示使用圖1〜圖9所示鉸鏈裝置之行動電話的 一例的立體圖。 圖1 1爲同行動電話的分解立體圖。 圖1 2爲顯示將同行動電話的收話部置於全開位置時的 狀態的局部透視側面圖。 圖1 3爲顯示將同收話部從全開位置向全閉位置側轉動 至第1角度範圍的端部時的狀態的局部透視側面圖。 圖1 4爲顯示將同收話部轉動至開位置時的狀態的局部 透視側面圖。 圖1 5爲顯示將同收話部轉動至直立位置時的狀態的局 部透視側面圖。 圖1 6爲顯示將同收話部轉動至全開位置側之第3角度 範圍的端部時的狀態的局部透視側面圖。 圖1 7爲顯示將同收話部轉動至全閉位置側之第3角度 範圍的端部(全開位置側之第4角度範圍的端部)時的狀態 的局部透視側面圖。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圖1 8爲顯示將同收話部轉動至全閉位置時的狀態的局 部透視側面圖。 圖1 9爲顯示使用圖1〜圖9所示鉸鏈裝置之數位相機的 一例的立體圖。 圖2 0爲同數位相機的分解立體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鉸鏈裝置 2 鉸鏈本體 3 鉸鏈軸單元 4 A 第1活動構件 4B 第2活動構件 5A〜5C 螺旋彈簧(第1附勢機構) 6A〜6C 螺旋彈簧(第2附勢機構) 2 1 上壁部 21a 第1滑動面 21b 第1導引突出部 21c 左端面(第1止動部) 21 d 右端面(第2止動部) 22 下壁部 22a 第2滑動面 22b 第2導引突出部 22c 左端面(第1止動部) 22d 右端面(第2止動部) 23 > 24 左右側壁部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3/91135276 200303392 25 收容部 3 1 支持構件 3 1 a、3 1 b 突出部 31c 第1導引凹部 3 Id 第2導引凹部 3 1 e 小徑孔部 3 1 f 大徑孔部 3 1 g 錐形孔部 3 1 h 環狀突出部 3 1 i 第1卡合突部 3 1J 第2卡合突部 3 2 鉸鏈軸 32a 小徑部 32b 錐形部 32c 中徑部 3 2 d 大徑部 3 2 e 螺絲孔 3 2 f 扳手卡合孔 3 3 止動環 33a 縫隙 34 制動構件 41 A 第1卡合凹部 41B 第2卡合凹部 1〇〇 行動電話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110 發 話 部 111 鉸 鏈 收 容 部 111a 缺 □ 部 111b 長 孔 112 凸 部 1 20 收 話 部 12 1 連 結 腕 部 12 1a 螺 絲 插 入 孔 122 凸 部 123 凸 部 13 0 螺 絲 15 0 裝 飾 板 200 數 位 相 機 2 10 本 體 部 2 11 操 作 紐 2 12 液 晶 顯 示 部 2 13 支 持 片 部 2 14 螺 絲 插 入 孔 220 攝 像 部 22 1 曝 光 部 222 缺 □ 部 22 3 長 孔 224 第 1 凸 部 22 5 第 2 凸 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8 200303392 2 4 0 螺絲2 5 0 裝飾板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Claims (1)

  1. 200303392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鉸鏈裝置,其特徵爲,備有 鉸鏈本體; 鉸鏈軸,由該鉸鏈本體支持爲可轉動、且可向與轉動軸 線垂直的方向移動;及 第1、第2附勢機構,分別於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之 一方向及另一方向對上述鉸鏈軸作用勢能。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鉸鏈裝置,其中,又備有設 於上述鉸鏈本體上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移動的支持 構件,上述支持構件可轉動地支持上述鉸鏈軸,上述鉸鏈 軸係藉由上述第1、第2附勢機構且介由上述支持構件獲 得勢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鉸鏈裝置,其中,又備有由 上述鉸鏈本體支持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移動, 且、相對於上述鉸鏈軸被分別配置於其移動方向兩側的第 1、第2活動構件, 上述鉸鏈軸係藉由上述第1、第2附勢機構,且介由上 述第1、第2活動構件獲得勢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鉸鏈裝置,其中,又備有由 上述鉸鏈本體支持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移動, 且、分別配置於上述鉸鏈軸之移動方向之上述支持構件兩 側的第1、第2活動構件, 上述鉸鏈軸係藉由上述第1、第2附勢機構,且介由上 述第1、第2活動構件及上述支持構件獲得勢能。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鉸鏈裝置,其中,上述鉸鏈 本體上設有相互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平行延伸,分別 與上述支持構件的一側部及另一側部滑動接觸的第1、第2 滑動面, 於該第1、第2滑動面上分別設有沿上述鉸鏈軸的移動 方向延伸的第1、第2導引突部, 在與上述第1、第2滑動面呈滑動接觸的上述支持構件 的一側部與另一側部上,分別設有分別與上述第1、第2 導引突部嵌合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滑動,且無法 向上述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的第1、第2導引凹部。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鉸鏈裝置,其中,上述鉸鏈 本體上還設有, 第1止動部,當上述支持構件越過指定的中立位置向上 述第2活動構件側移動時,可阻止上述第1活動構件與上 述支持構件同時向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移動;及 第2止動部,當上述支持構件越過指定的中立位置向上 述第1活動構件側移動時,可阻止上述第2活動構件與上 述支持構件同時向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鉸鏈裝置,其中,上述鉸鏈 本體上設有相互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平行延伸,分別 與上述支持構件的一側部及另一側部滑動接觸的第1、第2 滑動面, 於該第1、第2滑動面上分別設有沿上述鉸鏈軸的移動 方向延伸的第1、第2導引突部, 3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 200303392 在與上述第1、第2滑動面呈滑動接觸的上述支持構件 的一側部與另一側部上,分別設有分別與上述第1、第2 導引突部嵌合爲可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滑動’且無法 向上述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的第1、第2導引凹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鉸鏈裝置,其中,上述第1 滑動構件之上述支持構件側的端部設有第1卡合凹部’其 在上述鉸鏈軸位於上述中立位置時,可和上述第1、第2 導引突部之至少一方之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的端部與設於 上述支持構件的第1卡合突部相嵌合成爲可滑動自如地向 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滑動,且嵌合爲無法向上述鉸鏈軸 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及 上述第2活動構件之上述支持構件側的端部設有第2卡 合凹部,其在上述鉸鏈軸位於上述中立位置時,可和上述 第1、第2導引突部之至少一方之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的 端部與設於上述支持構件的第2卡合突部相嵌合成可滑動 自如地向上述鉸鏈軸的移動方向滑動,且嵌合爲無法向上 述鉸鏈軸的轉動軸線方向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鉸鏈裝置,其中,嵌合於上 述第1卡合凹部之上述第1導引突部之上述第1活動構件 側的端面,係作爲藉由頂抵上述第1卡合凹部之底面,以 阻止上述第1活動構件向上述第2活動構件側的移動的第 1止動部;以及 嵌合於上述第2卡合凹部之上述第2導引突部之上述第 2活動構件側的端面,係作爲藉由頂抵上述第2卡合凹部 3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200303392 之底面,以阻止上述第2活動構件向上述第1活動構件側 的移動的第2止動部。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3/91135276 33
TW091135276A 2001-12-06 2002-12-05 Hinge device TW55858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72553A JP4056735B2 (ja) 2001-12-06 2001-12-06 ヒン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3392A true TW200303392A (en) 2003-09-01
TW558588B TW558588B (en) 2003-10-21

Family

ID=1918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5276A TW558588B (en) 2001-12-06 2002-12-05 Hinge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462600A4 (zh)
JP (1) JP4056735B2 (zh)
AU (1) AU2002354164A1 (zh)
TW (1) TW558588B (zh)
WO (1) WO20030484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7592A (ja) * 2005-10-12 2007-04-26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766U (zh) * 1975-07-04 1977-01-21
JPS6147378U (ja) * 1984-08-31 1986-03-2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ヒンジ装置
JPH08139793A (ja) * 1994-11-15 1996-05-31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携帯用電話器の開閉装置
JPH09195611A (ja) * 1996-01-18 1997-07-29 Nifco Inc ヒンジ構造
US6161255A (en) * 1998-08-06 2000-12-19 Chmi Pressure hinge device for glass door or panel
DE69918515T2 (de) * 1998-12-03 2005-08-18 Strawberry Corp., Kawagoe Scharniereinrichtung
JP3686302B2 (ja) * 2000-02-24 2005-08-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取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48490A1 (fr) 2003-06-12
TW558588B (en) 2003-10-21
EP1462600A4 (en) 2006-12-06
JP4056735B2 (ja) 2008-03-05
AU2002354164A1 (en) 2003-06-17
EP1462600A1 (en) 2004-09-29
JP2003172062A (ja) 200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2291B2 (en) Hinge device
WO2007008995A1 (en) Spring loaded clamping mechanism
US20050237425A1 (en) Camera rotation support apparatus for video presenter and video presenter having the same
US7310116B2 (en) Camera support structure of video presenter and video presenter adopting the same
JPH094788A (ja) ロッド固定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スタンド
US9504302B2 (en) Hair styling device
TW200303392A (en) Hinge device
JP3212535B2 (ja) カメラ用雲台
JP6916728B2 (ja) 蓋開閉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JPH11272187A (ja) チルトヒンジ
KR101692961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거치대
WO2017169279A1 (ja) 内視鏡ホルダー
JP2017106476A (ja) ホルダー
JP2020039768A (ja) タブレット支持装置及びタブレットスタンド
JP4173295B2 (ja) ヒンジ装置
JP2008256178A (ja) チルトヒンジ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147344A (ja) ヒンジ装置
KR100530618B1 (ko) 힌지 장치
JP6249463B1 (ja) 内視鏡ホルダー
JPH10203164A (ja) 回動機構
JP3223345B2 (ja) Cctvカメラ用ねじマウントレンズ鏡筒の位置決め装置
JP4337492B2 (ja) ヒンジ装置
JP6249461B2 (ja) 内視鏡ホルダー
JP2001163105A (ja) 自動車内装具
JP2579445Y2 (ja) 折れ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