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5939U -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5939U
CN221115939U CN202323284993.3U CN202323284993U CN221115939U CN 221115939 U CN221115939 U CN 221115939U CN 202323284993 U CN202323284993 U CN 202323284993U CN 221115939 U CN221115939 U CN 221115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pring
temporary storage
drive
stora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849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家彬
邓伟东
刘傲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Zhong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hongtai Machiner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hongt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Zhongtai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5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5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搬运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和分离机构,分离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分离机构包括暂存管、夹持组件和转移组件,暂存管一端连接于上料机构,另一端连接于转移组件,转移组件设于暂存管与下料机构之间,当位于转移组件的第一弹簧与位于暂存管的第二弹簧发生缠绕,夹持组件能够夹持第二弹簧,并带动第二弹簧背向转移组件移动,以分离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转移组件能够将完成分离的第一弹簧输送至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弹簧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缠绕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弹簧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搬运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了弹簧的搬运效率。

Description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通常会使用自动搬运装置进行弹簧的运输。然而,弹簧在现有的搬运装置中经常发生缠绕,不仅会拖延搬运的进度,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还容易导致弹簧发生损伤,使废品率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降低弹簧发生缠绕的可能性的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搬运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暂存管、夹持组件和转移组件,所述暂存管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料机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设于所述暂存管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当位于所述转移组件的第一弹簧与位于所述暂存管的第二弹簧发生缠绕,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所述第二弹簧,并带动所述第二弹簧背向所述转移组件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所述转移组件能够将完成分离的所述第一弹簧输送至所述下料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搬运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实现弹簧的上料,使上料机构可以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输送至分离机构的转移组件和暂存管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当位于转移组件的第一弹簧与位于暂存管的第二弹簧发生缠绕,夹持组件能够夹持第二弹簧,并带动第二弹簧背向转移组件移动,以分离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再由转移组件将完成分离的第一弹簧输送至下料机构,通过下料机构完成弹簧的下料,从而实现了弹簧的搬运,并可以降低弹簧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缠绕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弹簧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搬运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了弹簧的搬运效率,此外,还可以降低废品率,使生产质量得到保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暂存管中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周壁分别设有连通所述暂存管内部的开口,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暂存管移动并穿过对应的所述开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件带动所述第二弹簧背向所述转移组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件、传感器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转移件设有适于装载所述第一弹簧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暂存管连通,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通孔背离所述暂存管的一侧,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分离,所述传感器触发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移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朝向所述下料机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导向板和移载组件,所述导向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暂存管设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移载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移载组件包括推杆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端背离所述移载组件的一侧,所述转移件与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转移件从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二端,当所述转移件滑动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转移件移动并将所述第一弹簧推至所述下料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绕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件,所述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固定件相向或逆向移动,当两个所述固定件相向移动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能够围设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连接板、转盘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转盘,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转盘绕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以带动所述固定组件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座、滑轨和第三驱动器,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沿所述滑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轨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座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密封盖生产线,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的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装置实施例中隐藏上料机构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装置实施例中分离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搬运装置实施例中分离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装置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搬运装置1000;弹簧3000;
上料机构100;
下料机构200;
固定组件210;第一驱动器211;固定件212;容纳槽213;
旋转组件220;连接板221;转盘222;第二驱动器223;
移动组件230;滑座231;滑块2311;滑轨232;导轨2321;
分离机构300;暂存管310;开口311;
夹持组件320;第一驱动装置321;第二驱动装置322;夹持件323;
转移组件330;转移件331;通孔3311;传感器332;第三驱动装置333;
导向板334;第一端3341;第二端3342;移载组件335;推杆3351;第四驱动装置3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通常会使用自动搬运装置进行弹簧的运输。然而,弹簧在现有的搬运装置中经常发生缠绕,不仅会拖延搬运的进度,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还容易导致弹簧发生损伤,使废品率大大提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搬运装置1000,具体参照说明书附图的图1-图5所示。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搬运装置1000可以包括:上料机构100、下料机构200和分离机构300,其中,上料机构100可以用于弹簧3000的上料,具体地,上料机构100可以是振动盘,振动盘可以通过振动将弹簧3000传送至分离机构300。分离机构300可以设于上料机构100和下料机构200之间,以分离发生缠绕的弹簧3000。具体地,分离机构300可以包括暂存管310、夹持组件320和转移组件330,其中,暂存管310一端可以连接于上料机构100,另一端可以连接于转移组件330。转移组件330可以设于暂存管310与下料机构200之间,从而可以将暂存管310中的弹簧3000输送至转移组件330。可以理解的是,上料机构100中的弹簧3000可以依次经过暂存管310、转移组件330和下料机构200。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可以依次经过暂存管310和转移组件330,当第一弹簧3000移动至转移组件330,第二弹簧3000可以位于暂存管310。当位于转移组件330的第一弹簧3000与位于暂存管310的第二弹簧3000发生缠绕,夹持组件320能够夹持第二弹簧3000,并带动第二弹簧3000背向转移组件330移动,以分离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可以理解的是,夹持组件320带动第二弹簧3000背向转移组件330移动,即背向第一弹簧3000移动,从而可以将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拉扯开,实现了二者的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位于转移组件330中的弹簧3000均可被定义为第一弹簧3000,位于暂存管310中的弹簧3000均可被定义为第二弹簧3000。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完成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的分离后,转移组件330能够将完成分离的第一弹簧3000输送至下料机构20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缠绕的弹簧3000直接进入下料机构200,本实施例在暂存管310与下料机构200之间设置转移组件330,转移组件330可以作为暂存管310与下料机构200之间的连接媒介,从而降低了发生缠绕的弹簧3000直接进入下料机构200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200可以连接输送带,也可以连接完成下一加工工序的加工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100实现弹簧3000的上料,使上料机构100可以将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输送至分离机构300的转移组件330和暂存管310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320,当位于转移组件330的第一弹簧3000与位于暂存管310的第二弹簧3000发生缠绕,夹持组件320能够夹持第二弹簧3000,并带动第二弹簧3000背向转移组件330移动,以分离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再由转移组件330将完成分离的第一弹簧3000输送至下料机构200,通过下料机构200完成弹簧3000的下料,从而实现了弹簧3000的搬运,并可以降低弹簧3000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缠绕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弹簧3000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搬运装置10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了弹簧3000的搬运效率,此外,还可以降低废品率,使生产质量得到保证。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暂存管310中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周壁分别设有连通暂存管310内部的开口311,可以理解的是,暂存管310可以为中空结构,暂存管310内部可以设有适于弹簧3000通过的空腔,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311可以连通空腔。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2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21、第二驱动装置3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件323,两个夹持件323可以分别设于对应的开口311的一侧,具体地,两个夹持件323可以分别设于暂存管310沿径向方向的两侧。第一驱动装置321可以用于驱动两个夹持件323朝向暂存管310移动并穿过对应的开口311,以夹持第二弹簧3000,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321可以驱动两个夹持件323沿所述暂存管310的径向方向相向或逆向移动。当两个夹持件323配合夹持第二弹簧3000,第二驱动装置322可以用于驱动两个夹持件323带动第二弹簧3000背向转移组件330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322可以驱动两个夹持件323带动第二弹簧3000沿暂存管310的轴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驱动第二弹簧3000背向第一弹簧3000移动。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移组件330可以包括转移件331、传感器332和第三驱动装置333,其中,转移件331可以设有适于装载第一弹簧3000的通孔3311,通孔3311的延伸方向与暂存管310的轴向可以一致,通孔3311可以与暂存管310连通,暂存管310中的弹簧3000可以移动至通孔3311中。传感器332可以设于通孔3311背离暂存管310的一侧,传感器332可以被配置为,当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分离,传感器332触发第三驱动装置333驱动转移件331带动第一弹簧3000朝向下料机构200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332可以检测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是否分离,当二者成功分离后,传感器332才会触发第三驱动装置333运行,以防止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未分离时第三驱动装置333已驱动转移件331朝下料机构200移动,造成分离机构300分离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失败,甚至损坏第一弹簧3000和第二弹簧3000。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移组件330还可以包括导向板334和移载组件335,导向板334可以沿暂存管31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其中,导向板334可以具有第一端3341和第二端3342,具体地,暂存管310可以设于第一端3341的一侧,移载组件335可以设于第二端3342的一侧,暂存管310和移载组件335可以并排设于导向板334的同一侧,下料机构200则可以设于导向板334的另一侧。移载组件335可以包括推杆3351和第四驱动装置3352,下料机构200可以设于第二端3342背离移载组件335的一侧,转移件331可以与导向板334滑动连接,从而是转移件331可以沿导向板334从第一端3341移动至第二端3342或从第二端3342移动至第一端33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333能够驱动转移件331从第一端3341滑动至第二端3342,当转移件331滑动至第二端3342,第四驱动装置3352能够驱动推杆3351朝向转移件331移动并将第一弹簧3000推至下料机构200,从而实现将弹簧3000从分离机构300转移至下料机构200。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机构200可以包括固定组件210、旋转组件220和移动组件230,其中,固定组件210可以用于固定第一弹簧3000,具体地,固定组件210可以位于移载组件335的一侧,固定组件210可以接收来自转移件331的弹簧3000。固定组件210可以连接于旋转组件220,旋转组件220可以连接于移动组件230,基于此,旋转组件220能够驱动固定组件210带动第一弹簧3000绕第一方向旋转,移动组件230能够驱动固定组件210带动第一弹簧3000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簧3000在上料机构100与分离机构300中时均可以保持水平姿态,为了将弹簧3000竖直安装于待装件中,可以通过旋转组件220带动弹簧3000旋转至竖直姿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对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可以是水平方向。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1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2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件212,具体地,两个固定件212可以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驱动器211能够驱动两个固定件212相向或逆向移动,当两个固定件212相向移动并连接,两个固定件212能够围设形成适于容纳第一弹簧3000的容纳槽213。基于此,转移件331可以将弹簧3000转移至容纳槽213中,弹簧3000在两个固定件212的挤压下可以保持稳定。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20可以包括连接板221、转盘222和第二驱动器223,固定组件210可以安装于连接板221,具体地,固定组件21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连接板221,也可以通过磁吸连接于连接板221,还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于连接板22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连接板221可以连接于转盘222,转盘222可以绕第一方向转动,具体地,第二驱动器223能够驱动转盘222绕第一方向旋转,以带动固定组件210旋转。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30可以包括滑座231、滑轨232和第三驱动器,旋转组件220安装于滑座231,具体地,旋转组件22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滑座231,也可以通过磁吸连接于滑座231,还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滑座23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滑座231可以滑动连接于滑轨232,滑轨232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滑座231沿滑轨232移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三驱动器驱动滑座231带动旋转组件220和固定组件210移动。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轨232的一侧可以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导轨2321,滑座231可以包括与导轨2321滑动连接的滑块231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驱动器驱动滑座231沿滑轨232移动,滑块2311可以跟随滑座231的移动沿导轨2321移动,因此,导轨2321对滑座231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滑座231移动的方向准确性,还提升了滑座231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3和第三驱动器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气缸,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驱动设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密封盖生产线,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搬运装置1000。
由于密封盖生产线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搬运装置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
分离机构,设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暂存管、夹持组件和转移组件,所述暂存管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料机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设于所述暂存管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当位于所述转移组件的第一弹簧与位于所述暂存管的第二弹簧发生缠绕,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所述第二弹簧,并带动所述第二弹簧背向所述转移组件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所述转移组件能够将完成分离的所述第一弹簧输送至所述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管中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周壁分别设有连通所述暂存管内部的开口,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暂存管移动并穿过对应的所述开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件带动所述第二弹簧背向所述转移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件、传感器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转移件设有适于装载所述第一弹簧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暂存管连通,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通孔背离所述暂存管的一侧,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分离,所述传感器触发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移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朝向所述下料机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导向板和移载组件,所述导向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暂存管设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移载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移载组件包括推杆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端背离所述移载组件的一侧,所述转移件与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转移件从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二端,当所述转移件滑动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转移件移动并将所述第一弹簧推至所述下料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绕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弹簧沿第二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件,所述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固定件相向或逆向移动,当两个所述固定件相向移动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能够围设形成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连接板、转盘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转盘,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转盘绕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以带动所述固定组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座、滑轨和第三驱动器,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沿所述滑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座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10.一种密封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装置。
CN202323284993.3U 2023-12-01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Active CN22111593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5939U true CN221115939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11452U (zh) 料盘回收装置及分片定子插纸机
CN221115939U (zh)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CN114792870A (zh) 一种注液机
CN114750634A (zh) 一种agv小车自动换电池装置及方法
WO2023241489A1 (zh) 一种取料装置
CN115092627A (zh) 一种托盘仓储机构
CN110482088B (zh) 一种罐体自动装载设备
CN210655252U (zh) 一种用于气动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
CN208647852U (zh) 载具转运车移动机构及载具转运车转运装置
CN117655713A (zh) 组装设备
CN213140534U (zh) 一种微型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机
CN217200434U (zh) 电芯下料装置
CN112927991A (zh) 小型断路器装配流水线
CN211877201U (zh) 一种塑料瓶坯重量检测生产线
CN220296326U (zh) 用于带键齿轮的定位装置
CN219181375U (zh) 一种小型电机压装设备
CN216661661U (zh) 一种电感外壳上料机构
CN220998192U (zh) 转子输送流水线
CN219778942U (zh) 电池封口设备
CN218039337U (zh) 一种入壳装置
CN214378268U (zh) 小型断路器装配流水线
CN215894651U (zh) 一种送样装置
CN219807132U (zh) 一种agv转运用分体式极卷缓存架
CN220244854U (zh) 一种磁系统摆盘机
CN214741159U (zh) 自动送杆的锚杆库及具有该锚杆库的锚杆台车的操作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