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0434U - 电芯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0434U
CN217200434U CN202220386860.3U CN202220386860U CN217200434U CN 217200434 U CN217200434 U CN 217200434U CN 202220386860 U CN202220386860 U CN 202220386860U CN 217200434 U CN217200434 U CN 217200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oading
hole
driv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68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标
陈云
江军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e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eyua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eyuan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eyua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868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0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0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0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该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机构、输送机构和装载机构。支撑机构与底座转动连接,输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连接组件活动设置于支撑机构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连接组件沿支撑机构的延伸方向运动。装载机构包括装载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装载组件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装载组件相对连接组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由于支撑机构能够相对底座转动,以改变支撑机构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使得支撑机构能够与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配合,从而提升了电芯下料装置对于在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之间转移电芯的工作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电芯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因此经常需要将一个流水线上完成生产工序的电芯转移到另一个流水线上进行下一步的生产工序。例如,当锂电池卷绕机将电芯卷绕完成时,需要将卷绕完成的电芯转移到其他流水线上。但是,现有的电芯下料装置通常是针对特定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设计的,在改变流水线的高度或间距后,现有的电芯下料装置适应性差,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芯下料装置对于在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之间转移电芯的工作的适应性差。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起承载作用;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用以改变所述支撑机构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支撑机构的延伸方向运动;
以及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装载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装载组件用于装载电芯,所述装载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装载组件相对所述连接组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以使所述电芯从装载组件上掉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同步带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在支撑机构上运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张紧轮与所述同步带接触,用以收紧所述同步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转轴件和第一锁紧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孔和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呈圆弧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转轴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转轴件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用以将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在第一腰型孔内运动,用以将所述第一锁紧孔与第一腰型孔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架第二转轴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转轴孔和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呈圆弧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四转轴孔和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转轴件穿过所述第三转轴孔和第四转轴孔,用以将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和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在所述第二腰型孔内运动,用以将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第二腰型孔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托盘和安装块,所述托盘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托盘的第一侧用于装载电芯,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顶轴,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轴连接,所述顶轴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接触,用以驱动所述托盘相对所述连接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所述倾斜位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载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凸起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用以阻止电芯从所述挡板所在的一侧脱离所述托盘。
一种实施例中,装载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装载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装载组件相对所述连接组件从倾斜位置转动至承载位置。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电芯下料装置,在进行运输电芯的工作时,先从一流水线的下料输送带上将电芯推送到装载组件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组件沿支撑机构的延伸方向运动,带动装载组件运动至另一流水线上方,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装载组件相对连接组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从而将电芯倒入至流水线上。而由于支撑机构能够相对底座转动,以改变支撑机构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使得支撑机构能够与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配合,从而提升了电芯下料装置对于在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之间转移电芯的工作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芯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拆除底座的电芯下料装置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拆除底座的电芯下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底座;200、支撑机构;210、安装板;211、第一转轴孔;212、第一腰型孔;220、导轨;300、输送机构;310、连接组件;311、滑块;312、连接板;313、连接架;314、第三转轴孔;315、第二腰型孔;320、第一驱动组件;321、电机;322、主动轮;323、从动轮;324、同步带;325、张紧轮;400、装载机构;410、装载组件;411、托盘;412、安装块;413、挡板;420、第二驱动组件;421、气缸;422、顶轴;430、弹簧孔板;440、弹簧孔;500、流水线;60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下料装置。
请参考图1-4,该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机构200、输送机构300和装载机构400。
底座100起承载作用。支撑机构2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支撑机构300能够相对底座100转动,用以改变支撑机构200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输送机构300包括连接组件310和第一驱动组件320,连接组件310活动设置于支撑机构200上,第一驱动组件320用于驱动连接组件310沿支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运动。装载机构400包括装载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装载组件410用于装载电芯600,装载组件410与连接组件310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420用于驱动装载组件410相对连接组件310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以使电芯600从装载组件410上掉落。
在进行运输电芯600的工作时,先从一流水线500的下料输送带上将电芯600推送到装载组件410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20驱动连接组件310沿支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运动,带动装载组件410运动至另一流水线500上方,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20驱动装载组件410相对连接组件310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从而将电芯600倒入至流水线500上。而由于支撑机构200能够相对底座100转动,以改变支撑机构200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使得支撑机构200能够与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500配合,从而提升了电芯下料装置对于在不同高度和间距的流水线500之间转移电芯600的工作的适应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承载位置为水平位置,倾斜位置与水平位置成锐角。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20包括电机321、主动轮322、从动轮323和同步带324,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机构200的两端,同步带324套设于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同步带324与连接组件310连接。电机321连接于支撑机构200,电机321的输出端与主动轮322连接,电机321用于驱动主动轮322转动,以带动连接组件310在支撑机构200上运动。
当需要驱动连接组件310运动时,通过电机321驱动主动轮322转动,带动同步带324和从动轮323运动,通过同步带324带动连接组件310沿支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运动。具体地,电机321可以选用减速电机321。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20还包括张紧轮325,张紧轮325转动设置于支撑机构200,张紧轮325与同步带324接触,用以收紧同步带324。由于增加了张紧轮325,使得同步带324能够与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紧密配合,从而有利于提升传动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00包括安装板210、第一转轴件和第一锁紧件,安装板210上设有第一转轴孔211和第一腰型孔212,第一腰型孔212呈圆弧状,底座100上设有第二转轴孔和第一锁紧孔,第一转轴件穿过第一转轴孔211和第二转轴孔,用以将底座100和安装板210转动连接。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腰型孔212和第一锁紧孔,第一锁紧件能够在第一腰型孔212内运动,用以将第一锁紧孔与第一腰型孔212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在两个流水线500之间安装电芯下料装置时,先将安装板210以第一转轴件为中心相对底座100转动,以改变安装板210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使得安装板210与两个流水线500的高度和间距相适配,再通过第一锁紧件将第一锁紧孔和第一腰型孔212锁紧,以固定安装板210的位置。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00还包括导轨220,导轨220连接于安装板210的一侧,连接组件310包括滑块311,滑块311与导轨220滑动连接。通过滑块311与导轨220的配合,实现了连接组件310在支撑机构200上的活动设置,滑块311可以沿导轨220滑动,以带动装载组件410沿导轨220运动。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10还包括连接板312、连接架313第二转轴件和第二锁紧件,连接板312与滑块311固定连接,连接板312上设有第三转轴孔314和第二腰型孔315,第二腰型孔315呈圆弧状,连接架313上设有第四转轴孔和第二锁紧孔,第二转轴件穿过第三转轴孔314和第四转轴孔,用以将连接板312和连接架313转动连接。第二锁紧件穿过第二腰型孔315和第二锁紧孔,第二锁紧件能够在第二腰型孔315内运动,用以将第二锁紧孔与第二腰型孔315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在安装电芯下料装置时,先将连接架313以第二转轴件为中心相对连接板312转动,以使连接架313用于放置托盘411的一侧位于水平位置,再通过第二锁紧件将第二锁紧孔和第二腰型孔315锁紧,以固定连接架313的位置。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3,连接架313能够相对连接板312沿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连接组件310能够在导轨220上沿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滑动,支撑机构200能够相对底座100沿图3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托盘411能够相对连接架313沿图3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装载组件410包括托盘411和安装块412,托盘4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托盘411的第一侧用于装载电芯600,安装块412与托盘411的第二侧固定连接,安装块412与连接架313转动连接。
通过安装块412将托盘411与连接架313转动连接,由于安装块412设置在托盘411的第二侧,不会影响托盘411承载电芯600的功能,也不会对电芯600推入和倒出托盘411的运动造成阻碍。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20包括气缸421和顶轴422,气缸421连接于连接架313,气缸421的活塞杆与顶轴422连接,顶轴422与托盘411的第二侧接触,用以驱动托盘411相对连接架313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
当需要倒出托盘411上的电芯600时,气缸421的活塞杆伸出,驱动顶轴422朝向托盘411运动,通过顶轴422推动托盘411相对连接架313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从而将托盘411内的电芯600倒出。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装载组件410还包括挡板413,挡板413凸起设置在托盘411上,用以阻止电芯600从挡板413所在的一侧脱离托盘411。由于增加了挡板413,使得托盘411上的电芯600不会从挡板413所在的一侧脱离托盘411,从而防止电芯600从错误的位置倒出。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装载机构40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装载组件4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组件310连接,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装载组件410相对连接组件310从倾斜位置转动至承载位置。
当托盘411上的电芯600倒出后,气缸421的活塞杆回缩,托盘411在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相对连接架313从倾斜位置转动至承载位置,实现了托盘411的自动复位。具体地,弹性件可以是拉簧,拉簧的一端与托盘411上的弹簧孔440板430连接,另一端与滑块311上的弹簧孔440连接。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起承载作用;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用以改变所述支撑机构两端的高度位置和水平间距;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支撑机构的延伸方向运动;
以及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装载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装载组件用于装载电芯,所述装载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装载组件相对所述连接组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倾斜位置,以使所述电芯从装载组件上掉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同步带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在支撑机构上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张紧轮与所述同步带接触,用以收紧所述同步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转轴件和第一锁紧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孔和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呈圆弧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转轴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转轴件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用以将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在第一腰型孔内运动,用以将所述第一锁紧孔与第一腰型孔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架第二转轴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转轴孔和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呈圆弧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四转轴孔和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转轴件穿过所述第三转轴孔和第四转轴孔,用以将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和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在所述第二腰型孔内运动,用以将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第二腰型孔内的任意位置锁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托盘和安装块,所述托盘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托盘的第一侧用于装载电芯,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顶轴,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轴连接,所述顶轴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接触,用以驱动所述托盘相对所述连接架从承载位置转动至所述倾斜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凸起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用以阻止电芯从所述挡板所在的一侧脱离所述托盘。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装载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装载组件相对所述连接组件从倾斜位置转动至承载位置。
CN202220386860.3U 2022-02-24 2022-02-24 电芯下料装置 Active CN217200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860.3U CN2172004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芯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860.3U CN2172004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芯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0434U true CN21720043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6860.3U Active CN217200434U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芯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0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9962B (zh) 电池的拆装推拉装置及电池拆装系统
CN112518297B (zh) 无线电能传输适配器组装设备及具有其的组装系统
CN116238910B (zh) 一种仿石材砖的自动化装卸运输机
CN217200434U (zh) 电芯下料装置
CN112518296B (zh) 内定位式环形磁铁组装设备
CN217262944U (zh) 样本容器信息扫描设备及其旋转装置
CN208560884U (zh) 一种焊线机拉料机构及自动焊线机
CN221115939U (zh) 搬运装置及密封盖生产线
CN217707897U (zh) 一种电芯卸料装置
CN111620049A (zh) 悬臂式输送装置
CN111804829A (zh) 一种自动移载机的上下料输送结构
CN220998060U (zh) 一种自动进盘出盘机构
CN216127256U (zh) 一种无人机电池更换机械手臂
CN220810724U (zh) 料箱转运装置和具有其的搬运机器人
CN221047225U (zh) 一种上料机构及换向器加固环铆接装置
CN219857825U (zh) 一种书本堆积机用的传输装置
CN218023970U (zh) 一种料件定位装置
CN219807302U (zh) 一种输送线
CN117429816B (zh) 偏光片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20664003U (zh) 一种磁铁翻转机构
CN215699436U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铸件装配设备
CN212558019U (zh) 悬臂式输送装置
CN219575711U (zh) 扎带安装装置、电池装配设备及电池
CN218087650U (zh) 翻转装置
CN215753741U (zh) 载物机构以及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2, East 2nd Road, jinxiahe,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e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East 2nd Road, jinxiahe,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ZEYUAN MACHI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