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8019U - 悬臂式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悬臂式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8019U
CN212558019U CN202021099442.3U CN202021099442U CN212558019U CN 212558019 U CN212558019 U CN 212558019U CN 202021099442 U CN202021099442 U CN 202021099442U CN 212558019 U CN212558019 U CN 21255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cam
belt
bracket
typ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94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飞
龚志清
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94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8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8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式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凸轮升降机构及悬臂式输送机构,凸轮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及凸轮,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水平输出轴,凸轮与第一水平输出轴传动连接;悬臂式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支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个悬臂单元,支架与凸轮配合连接,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机架;悬臂单元包括悬臂梁,悬臂梁的一端安装于支架远离机架的端部,另一端沿伸出支架,且两个悬臂梁间隔相对设置;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皮带轮及皮带,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皮带轮安装于第一传动轴的两端,皮带活动绕设于皮带轮和悬臂梁;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水平输出轴,且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Description

悬臂式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流水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悬臂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流水线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大部分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多个流水线实现物料的输送,并与机械手配合实现物料在不同流水线之间的转移。
目前,每一流水线包括驱动电机、支撑台、皮带轮以及皮带,皮带轮设置在支撑台的四个角部,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皮带套设在皮带轮上,在驱动待机的带动下运动以输送物料,不同流水线之间设置机械手,机械手实现物料被夹起提升,水平移动,下落释放等往复操作,但是上述流水线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较低,上述机械手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体积大,且各操作连惯性差,速度较低,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及工作效率较低问题,提供一种悬臂式输送装置。
一种悬臂式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凸轮升降机构及悬臂式输送机构,其中:
所述凸轮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及凸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水平输出轴,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水平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悬臂式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个悬臂单元,所述支架与所述凸轮配合连接,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悬臂单元包括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另一端沿背离所述凸轮升降机构的方向伸出所述支架,且两个所述悬臂梁间隔相对设置;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皮带轮及皮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皮带活动绕设于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悬臂梁;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水平输出轴,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具有旋转轴及凸轮面,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输出轴,所述凸轮面环绕所述旋转轴,所述凸轮面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自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另一端向径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臂式输送装置还包括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开关组件及锁附板,其中:
所述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用于在待传输产品开始进入或开始离开所述皮带时打开,在所述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或完全离开所述皮带时关闭;
所述锁附板安装于所述凸轮,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第二表面的端部相交,在所述开关组件打开时所述锁附板与所述开关组件相锁附,在所述开关组件关闭时所述锁附板与所述开关组件解除锁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反射板以及支撑板,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通过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锁附板相锁附或解除锁附所述反射板安装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悬臂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面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平滑过渡,其中: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自与所述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向径逐渐增大;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向径处处相同;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自与所述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所述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的向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块,所述支架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凸轮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通过拉簧相连接;和/或,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沿平行于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挡板在所述滑块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滑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二传动轴及过渡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悬臂梁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所述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皮带活动绕设于所述皮带轮和所述过渡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包括悬臂本体、两个皮带惰轮以及两个轴承固定件,一所述皮带惰轮套设在一所述轴承固定件上,且两个所述轴承固定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悬臂本体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绕设在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水平输出轴上的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用于将高位的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送到低位的后段流水线上,在工作过程中当悬臂式输送装置处于低位时,第一驱动单元动作,通过第一水平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支架运动,支架相对机架向上滑动,支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个悬臂单元一起向上滑动,以实现快速上升;在上升至与前段流水线平齐时,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到皮带上,此时,第二驱动单元动作,通过第二水平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安装于其两端的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活动绕设于其上的皮带相对悬臂梁运动,以使得待传输产品传输到皮带上;在待传输产品完全传输到皮带上时,第一驱动单元动作,通过第一水平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支架运动,支架相对机架向下滑动,支架带动安装于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个悬臂单元一起向下滑动,待传输产品随之向下运动,以实现快速下降;当悬臂式输送装置下降至低位并与后段流水线平齐时,皮带的转动带动待传输产品传输到后段流水线上,以完成一个传输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循环该传输过程实现多个待传输产品的传输;在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中通过凸轮实现快速升降,结构简单,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并且两个悬臂梁间隔相对设置,以使得两个悬臂梁的中间、上部及底部具有操作空间,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以便于其他操作,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悬臂式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悬臂式输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悬臂式输送装置的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悬臂式输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式输送装置10,用于将高位的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送到低位的后段流水线上,或是用于将低位的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送到高位的后段流水线上,其工作原理类似,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高位的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送到低位的后段流水线上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该悬臂式输送装置10包括机架100、凸轮升降机构20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机架100固定设置,凸轮升降机构20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安装在机架100上,机架100起到支撑作用,其中:
凸轮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10及凸轮220,第一驱动单元210固定安装于机架100上,第一驱动单元210具有第一水平输出轴211,凸轮220与第一水平输出轴211传动连接。在具体设置时,第一驱动单元210可以为电机,此时,第一水平输出轴211为电机的输出轴,凸轮22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第一驱动单元210还可以为电机和与之转动连接的降速机构,该降速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等能够满足降速要求的机构形式,此时,第一水平输出轴211为降速机构的输出轴,凸轮22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降速机构的输出轴;当然,第一驱动单元210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包括支架310及第二驱动单元320、两个悬臂单元330、传动单元340,第二驱动单元320、传动单元340、两个悬臂单元330安装于支架310上。支架310可滑动地安装于机架100,并且支架310与凸轮220配合连接,以使得凸轮220与支架310始终保持接触,从而能够在凸轮220的带动下运动。
悬臂单元330包括两个悬臂梁331,每一悬臂梁331的一端安装于支架310远离机架100的端部,并且该悬臂梁331的另一端沿背离凸轮升降机构200的方向伸出支架310,以用于承载从高位的前段流水线传输的待传输产品,并将该待传输产品传送到低位的后段流水线上;两个悬臂梁331间隔相对设置,以便于支撑待传输产品,并且使得两个悬臂梁331的上部、中间以及底部均具有操作空间。在具体设置时,两个悬臂梁331可以相对设置在支架310的前后两端,此时,两个悬臂梁331之间的间距较大,当然两个悬臂梁331的位置还可以根据操作空间要求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后通过螺钉紧固到支架310上。
传动单元340包括第一传动轴341、皮带轮342及皮带343,第一传动轴341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310,皮带轮342安装于第一传动轴341的两端,皮带343活动绕设于皮带轮342和悬臂梁331;第二驱动单元320具有第二水平输出轴321,并且第二驱动单元320与第一传动轴341传动连接。在具体设置时,第二驱动单元320可以为电机,此时,第二水平输出轴321为电机的输出轴,第一传动轴341传动通过同步传输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单元320还可以为电机和与之转动连接的降速机构,该降速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等能够满足降速要求的机构形式,此时,第二水平输出轴321为降速机构的输出轴,第一传动轴341传动通过同步传输机构与降速机构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当然,第二驱动单元320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用于将高位的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送到低位的后段流水线上,在工作过程中当悬臂式输送装置10处于低位时,第一驱动单元210动作,通过第一水平输出轴211带动凸轮220转动,凸轮220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支架310运动,支架310相对机架100向上滑动,支架310带动安装于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320、传动单元340、两个悬臂单元330一起向上滑动,以实现快速上升;在上升至与前段流水线平齐时,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到皮带343上,此时,第二驱动单元320动作,通过第二水平输出轴321带动第一传动轴341转动,第一传动轴341带动安装于其两端的皮带轮342转动,皮带轮342带动活动绕设于其上的皮带343相对悬臂梁331运动,以使得待传输产品传输到皮带343上;在待传输产品完全传输到皮带343上时,第一驱动单元210动作,通过第一水平输出轴211带动凸轮220转动,凸轮220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支架310运动,支架310相对机架100向下滑动,支架310带动安装于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320、传动单元340、两个悬臂单元330一起向下滑动,待传输产品随之向下运动,以实现快速下降;当悬臂式输送装置10下降至低位并与后段流水线平齐时,皮带343的转动带动待传输产品传输到后段流水线上,以完成一个传输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循环该传输过程实现多个待传输产品的传输;在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中通过凸轮220实现快速升降,结构简单,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并且两个悬臂梁331间隔相对设置,以使得两个悬臂梁331的中间、上部及底部具有操作空间,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以便于其他操作,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为了便于快速升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4所示,凸轮220具有旋转轴及凸轮面221,旋转轴平行于第一水平输出轴211,凸轮面221环绕旋转轴,凸轮面221包括第一表面222及第二表面223,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一表面222自靠近第二表面223的一端到靠近第二表面223的另一端向径逐渐增大。支架310与凸轮面221配合连接,第一水平输出轴211的运动带动凸轮面221绕着其旋转轴转动,以带动支架310运动,当第一表面222自靠近第二表面223的一端到靠近第二表面223的另一端转动时,凸轮面221带动支架310上升,当第一表面222自靠近第二表面223的另一端到靠近第二表面223的一端转动时,凸轮面221带动支架310下降。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当第一驱动单元210为电机,此时,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重合,当第一驱动单元210为电机和与之转动连接的降速机构,此时,旋转轴与该降速机构的输出轴重合。凸轮面221的结构形式可以仅包括第一表面222及第二表面223,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一表面222自与第二表面223相接的一端到与第二表面223相接的另一端向径逐渐增大,此时,悬臂式输送装置10还包括感应机构400,以用于实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高位保持一定时间使得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皮带343。凸轮面221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包括平滑过渡的第一表面222、第二表面223、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通过限定第一表面222、第二表面223、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向径不同实现悬臂式输送机构300的上升、暂停、下降及再次暂停过程,当然;凸轮面221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感应机构400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为了保证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具体地,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感应机构400包括开关组件410及锁附板420,其中:
开关组件410安装于机架100,并且开关组件410位于悬臂梁331靠近凸轮220的一端,开关组件410用于在待传输产品开始进入皮带343时打开,在待传输产品开始离开皮带343时打开,在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皮带343时关闭,在待传输产品完全离开皮带343时关闭;
锁附板420安装于凸轮220,并且延伸方向与第一表面222靠近第二表面223的端部相交,锁附板420的一端靠近第一表面222与第二表面223相交的一端,锁附板420的另一端靠近第一表面222与第二表面223相交的另一端,在开关组件410打开时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相锁附,在开关组件410关闭时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解除锁附。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在悬臂式输送机构300上升至与前段流水线平齐时,开关组件410用于检测待传输产品,当待传输产品的边缘开始进入皮带343时,开关组件410打开,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相锁附,凸轮22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停止运动,前段流水线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到皮带343上,当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皮带343时,开关组件410关闭,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解除锁附,凸轮22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继续运动,凸轮220带动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及位于其上的待传输产品下降至低位,当待传输产品开始离开皮带343时,开关组件410打开,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相锁附,凸轮22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停止运动,皮带343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到后段流水线上,当待传输产品完全离开皮带343时,开关组件410关闭,锁附板420与开关组件410解除锁附,凸轮220及悬臂式输送机构300继续运动,凸轮220带动悬臂式输送机构300上升至高位,以完成一个传输过程。
开关组件410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更具体地,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开关组件410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411、反射板412以及支撑板413,反射式光电开关411通过支撑板413安装于机架100,在反射式光电开关411打开时与锁附板420相锁附,在反射式光电开关411关闭时与锁附板420解除锁附,反射板412安装于支架310远离机架100的端部,并且反射板412位于两个悬臂梁331之间。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反射式光电开关411具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向支架310远离机架100的一侧发射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板412反射回的光线,在待传输产品的边缘开始进入皮带343时,待传输产品遮挡反射板412,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减弱,反射式光电开关411打开,锁附板420与反射式光电开关411相锁附,在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皮带343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最弱,反射式光电开关411关闭,锁附板420与反射式光电开关411解除锁附,在待传输产品开始离开皮带343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增强,反射式光电开关411打开,锁附板420与反射式光电开关411相锁附,在待传输产品完全离开皮带343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线最强,反射式光电开关411关闭,锁附板420与反射式光电开关411解除锁附,通过上述开关组件410能够实现凸轮220的上升、暂停、下降及再次暂停过程,当然开关组件410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凸轮220上升、暂停、下降及再次暂停过程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凸轮面22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表面222、第二表面223、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位于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3之间,并且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3平滑过渡,第四表面位于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3之间,并且第四表面与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3平滑过渡,其中:
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一表面222自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向径逐渐增大;当第一表面222自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向着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转动时,凸轮220上升。
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向径处处相同;
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二表面223自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的向径逐渐减小;当第二表面223自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向着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转动时,凸轮220下降。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支架310与凸轮面221配合连接,凸轮面221的转动带动支架310运动,当支架310与第一表面222相接触,并且第一表面222自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向着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转动时,凸轮220带动上升,以使得悬臂式输送机构300上升,在上升至与前段流水线平齐时,凸轮面221转动至支架310与第三表面相接触,此时,支架310的高度不变,待传输产品的边缘开始进入皮带343,在凸轮面221转动至支架310与第二表面223相接触,并且第二表面223自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向着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转动时,凸轮220下降,以使得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及位于其上的待传输产品下降,在悬臂式输送机构300及位于其上的待传输产品下降至低位时,凸轮面221转动至支架310与第四表面相接触,此时,支架310的高度不变,皮带343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到后段流水线上,在待传输产品完全离开皮带343时,支架310与第一表面222相接触,并且第一表面222自与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向着与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转动,以完成一个传输过程。
为了便于实现支架310和机架100的滑动连接,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机架100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110,支架310上设有滑轨311,滑轨311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块110,支架310上通过连接杆312安装有滚轮313,滚轮313与凸轮220配合连接。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滚轮313可以通过连接杆312始终抵接在凸轮220上,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滚轮313与凸轮220配合连接。凸轮220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滚轮313上升或下降,支架310的滑轨311在连接杆312的带动下在滑块110上上下移动,以实现悬臂式输送机构300的升降。支架310和机架100的滑动连接形式可以为机架100上设置滑块110、支架310上设置滑轨311,还可以为机架100上设置导轨、支架310上设置连接块,连接块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当然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运动的稳定性,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具体地,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与机架100通过拉簧350相连接;和/或,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360,沿平行于滑轨311的滑动方向,限位挡板360在滑块110上的投影覆盖滑块110。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为了保证运动的稳定性,可以在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上设置螺栓,拉簧350的一端连接在螺栓上,拉簧350的另一端与机架100相连接,以避免支架310与机架100脱离;为了保证运动的稳定性,还可以在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360,并且位于滑块110远离悬臂梁331的一侧,在支架310上升时,限位挡板360靠近滑块110,而由于限位挡板360在滑块110上的投影覆盖滑块110,在支架310上升至最大处时,限位挡板360抵接在滑块110上,以避免支架310与机架100脱离,当然,为了进一步保证运动的稳定性,也可以在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与机架100通过拉簧350相连接,并且同时在支架310靠近机架100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360。
为了保证皮带343运动稳定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传动单元340还包括第二传动轴344及过渡轮345,第二传动轴344安装于支架310上且位于悬臂梁331和第一传动轴341之间,过渡轮345安装于第二传动轴344的两端,皮带343活动绕设于皮带轮342和过渡轮345之间。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皮带343活动绕设于皮带轮342和悬臂梁331,并且皮带343活动绕设于皮带轮342和过渡轮345之间,第二驱动单元320动作,通过第二水平输出轴321带动第一传动轴341转动,第一传动轴341带动安装于其两端的皮带轮342转动,皮带轮342带动活动绕设于其上的皮带343相对悬臂梁331运动,此时,过渡轮345使得皮带343能够紧附在悬臂梁331上,保证皮带343运动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皮带343上的待传输产品传输稳定。
为了进一步保证皮带343运动稳定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悬臂梁331包括悬臂本体332、两个皮带惰轮333以及两个轴承固定件334,一皮带惰轮333套设在一轴承固定件334上,并且该轴承固定件334安装于悬臂本体332的一端,另一皮带惰轮333套设在另一轴承固定件334上,并且该轴承固定件334安装于悬臂本体332的另一端。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皮带343活动绕设于皮带轮342、一皮带惰轮333、悬臂本体332及另一皮带惰轮333,通过轴承固定件334以在皮带343的运动下带动皮带惰轮333转动,从而保证皮带343经过悬臂本体332时运动稳定,保证整个运动过程的平稳性。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传动轴341上设有同步带轮346,第二驱动单元320通过绕设在同步带轮346和第二水平输出轴321上的同步带347与第一传动轴341传动连接。
上述悬臂式输送装置10,在具体设置时,同步带轮34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41上,在第二驱动单元320为电机时,同步带347绕设在同步带轮346和电机的输出轴上,在第二驱动单元320为电机和与之转动连接的降速机构,同步带347绕设在同步带轮346和降速机构的输出轴上,以实现第一传动轴341与第二水平输出轴321的传动连接,当然,第一传动轴341与第二水平输出轴321的传动连接形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结构形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凸轮升降机构及悬臂式输送机构,其中:
所述凸轮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及凸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水平输出轴,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水平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悬臂式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驱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个悬臂单元,所述支架与所述凸轮配合连接,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悬臂单元包括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另一端沿背离所述凸轮升降机构的方向伸出所述支架,且两个所述悬臂梁间隔相对设置;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皮带轮及皮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皮带活动绕设于所述皮带轮和所述悬臂梁;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水平输出轴,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旋转轴及凸轮面,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输出轴,所述凸轮面环绕所述旋转轴,所述凸轮面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自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另一端向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开关组件及锁附板,其中:
所述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用于在待传输产品开始进入或开始离开所述皮带时打开,在所述待传输产品完全进入或完全离开所述皮带时关闭;
所述锁附板安装于所述凸轮,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第二表面的端部相交,在所述开关组件打开时所述锁附板与所述开关组件相锁附,在所述开关组件关闭时所述锁附板与所述开关组件解除锁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反射式光电开关、反射板以及支撑板,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通过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锁附板相锁附或解除锁附所述反射板安装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悬臂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面还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平滑过渡,其中: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自与所述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向径逐渐增大;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向径处处相同;
沿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自与所述第三表面相接的一端到与所述第四表面相接的一端的向径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块,所述支架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凸轮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通过拉簧相连接;和/或,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沿平行于所述滑轨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挡板在所述滑块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二传动轴及过渡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悬臂梁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所述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皮带活动绕设于所述皮带轮和所述过渡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包括悬臂本体、两个皮带惰轮以及两个轴承固定件,一所述皮带惰轮套设在一所述轴承固定件上,且两个所述轴承固定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悬臂本体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绕设在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水平输出轴上的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CN202021099442.3U 2020-06-15 2020-06-15 悬臂式输送装置 Active CN212558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442.3U CN212558019U (zh) 2020-06-15 2020-06-15 悬臂式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442.3U CN212558019U (zh) 2020-06-15 2020-06-15 悬臂式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8019U true CN212558019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9442.3U Active CN212558019U (zh) 2020-06-15 2020-06-15 悬臂式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8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7809A (zh) 一种智能分拣传送装置
CN214732358U (zh) 一种罐头包装自动生产线
CN111620049A (zh) 悬臂式输送装置
CN210655224U (zh) 变距夹具机构和夹具设备
CN210654959U (zh) 一种窑车运输装置及窑车转运设备
CN212558019U (zh) 悬臂式输送装置
CN212607898U (zh) 一种电动升降皮带直角移载机
CN218706723U (zh) 载具输送生产线
CN111779813A (zh) 一种机械传动用水平往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23223A (zh) 双层收料机
CN210854374U (zh) 改进的堆垛机
CN113859908A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输送装置
CN211003029U (zh) 一种无人智能仓库
CN219383815U (zh) 输送装置
CN213801545U (zh) 一种传输带设备
CN219859284U (zh) 一种可提升的双层分拣输送线
CN217626036U (zh) 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
CN112441421A (zh) 改进的堆垛机
CN113060192B (zh) 一种推送机构及电池传送车
CN220906394U (zh) 一种岩板打磨用运输装置
CN213943954U (zh) 一种高效率分拣传送装置
CN218908605U (zh) 一种物流用物料搬运机构
CN111453386A (zh) 一种物料盘传送装置及供料装置
CN213967767U (zh) 一种智能分拣传送装置
CN215247455U (zh) 往复式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