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3844U -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3844U
CN220973844U CN202322903706.6U CN202322903706U CN220973844U CN 220973844 U CN220973844 U CN 220973844U CN 202322903706 U CN202322903706 U CN 202322903706U CN 220973844 U CN220973844 U CN 220973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shaped frame
leaf spr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3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张景伟
车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3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3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3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3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板簧安装支座包括H型框架、横梁连接件和侧围加强件。H型框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开口朝上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第二凹槽开口朝下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第一凹槽用于搭接后纵梁,第二凹槽内用于安装板簧。H型框架横向两侧包括第一、第二侧安装面。横梁连接件安装在H型框架的第一侧安装面上,横梁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并用于与地板横梁搭接的第三凹槽。侧围加强件安装在H型框架的第二侧安装面上,且用于与侧围搭接。本申请的板簧安装支座通过结构拆分,化繁为简,并配合其特殊的拆分结构形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提升了下车体的整体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板簧安装支座应用于汽车领域板簧吊耳的安装,主要起到传力减震,行驶导向的作用。
由于板簧安装支座复杂的受力情况,要求其安装结构要有更高的强度要求,强化型面更加复杂。
但传统的板簧支座结构由于其复杂的型面,冲压形式多为拉延一体结构,虽然强度基本可以保证,但是成型模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其中,板簧安装支座通过结构拆分,化繁为简,并配合其特殊的拆分结构形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提升了下车体的整体刚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板簧安装支座,包括H型框架、横梁连接件和侧围加强件。
其中,H型框架包括第一凹槽和处于第一凹槽下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朝上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第二凹槽开口朝下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第一凹槽用于搭接汽车的后纵梁,第二凹槽内用于安装板簧。H型框架的横向两侧包括第一侧安装面和第二侧安装面,第一侧安装面和第二侧安装面相背对。横梁连接件安装在H型框架的第一侧安装面上,且横梁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朝上并用于与汽车地板横梁搭接的第三凹槽。侧围加强件安装在H型框架的第二侧安装面上,且用于与汽车侧围搭接。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H型框架包括下支座加强板、前支座连接板、后支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和第二侧连接板。下支座加强板整体呈U形板结构,U形板结构具有基板和沿基板两侧分别向下平行延伸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与基板围成第二凹槽;前支座连接板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后支座连接板也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前支座连接板和后支座连接板保持U型缺口朝上的姿态,且前支座连接板与基板前端固接,且后支座连接板与基板后端固接;第一侧连接板与第一立板贴合并固接,第二侧连接板与第二立板贴合并固接,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下支座加强板的基板、前支座连接板和后支座连接板共同围成第一凹槽。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前支座连接板和/或后支座连接板上设置有呈上下堆叠排列的板簧安装孔,且板簧安装孔正对第二凹槽,板簧安装孔的宽度与板簧的宽度相适配。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下支座加强板和第二立板上设置有相对的紧固件安装孔,紧固件安装孔用于安装紧固件以将板簧限制在第二凹槽中。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前封板、中封板、后封板,前封板和后封板整体呈三角形,中封板处于前封板和后封板的中间,且中封板将前封板和后封板的底边固接,且前封板、中封板、后封板与第一侧安装面贴合安装,前封板、中封板、后封板与第一侧安装面围成开口朝向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用于与汽车的地板横梁搭接。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侧围加强件呈U型边梁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板簧总成,包括前述方案中的板簧安装支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方案中的板簧安装支座。还包括后纵梁、板簧、地板横梁和侧围;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的第一凹槽与后纵梁搭接,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的第二凹槽内安装板簧;板簧安装支座的横梁连接件的第三凹槽与地板横梁搭接;板簧安装支座的侧围加强件与汽车的侧围搭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的板簧安装支座分为H型框架、横梁连接件和侧围加强件,实现结构的分散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加工制造难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H型框架的特殊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下车体的整体刚度。
此外,板簧安装支座的结构拆分后,在出现部分结构损伤时,只需将损伤的结构替换掉,无需弃用整个板簧安装支座,利于后期的换件维护。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前封板、中封板、后封板,前封板和后封板整体呈三角形,中封板将前封板和后封板的底边固接后形成的整体结构也呈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在与H型框架固接后,也能对整体的板簧安装支座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板簧安装支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板簧安装支座的横梁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板簧安装支座应用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H型框架;101、第一凹槽;102、第二凹槽;103、板簧安装孔;104、紧固件安装孔;11、支座加强板;111、基板;112、第一立板;113、第二立板;12、前支座连接板;13、后支座连接板;14、第一侧连接板;15、第二侧连接板;20、横梁连接件;21、前封板;22、中封板;23、后封板;201、第三凹槽;M1、第一侧安装面;M2、第二侧安装面;30、侧围加强件;100、后纵梁;200、地板横梁;300、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板簧安装支座,包括H型框架10、横梁连接件20和侧围加强件30。
其中,H型框架10包括第一凹槽101和处于第一凹槽101下方的第二凹槽102;第一凹槽101的开口朝上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10;第二凹槽102开口朝下且沿纵向贯穿H型框架10;第一凹槽101用于搭接汽车的后纵梁,第二凹槽102内用于安装板簧。H型框架10的横向两侧包括第一侧安装面M1和第二侧安装面M2,第一侧安装面M1和第二侧安装面M2相背对。横梁连接件20安装在H型框架10的第一侧安装面M1上,且横梁连接件20上设置有开口朝上并用于与汽车地板横梁搭接的第三凹槽201。侧围加强件30安装在H型框架10的第二侧安装面M2上,且用于与汽车侧围搭接。
本申请的板簧安装支座分为H型框架10、横梁连接件20和侧围加强件30,实现结构的分散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加工制造难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H型框架10的特殊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下车体的整体刚度。
此外,板簧安装支座的结构拆分后,在出现部分结构损伤时,只需将损伤的结构替换掉,无需弃用整个板簧安装支座,利于后期的换件维护。
如图2所示,H型框架10可以包括下支座加强板11、前支座连接板12、后支座连接板13、第一侧连接板14和第二侧连接板15;下支座加强板11整体呈U形板结构,U形板结构具有基板111和沿基板111两侧分别向下平行延伸的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与基板111围成第二凹槽102;前支座连接板12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后支座连接板13也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前支座连接板12和后支座连接板13保持U型缺口朝上的姿态,且前支座连接板12与基板111前端固接,且后支座连接板13与基板111后端固接;第一侧连接板14与第一立板112贴合并固接,第二侧连接板15与第二立板113贴合并固接,第一侧连接板14、第二侧连接板15、下支座加强板11的基板111、前支座连接板12和后支座连接板13共同围成第一凹槽101。
下支座加强板11、前支座连接板12、后支座连接板13、第一侧连接板14和第二侧连接板15的板厚可以为大于等于1.8mm厚的高强板。
如图2所示,前支座连接板12和/或后支座连接板13上设置有呈上下堆叠排列的板簧安装孔103,便于安装板簧,且板簧安装孔103正对第二凹槽102,板簧安装孔103的宽度与板簧的宽度相适配。
如图2所示,下支座加强板11的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上设置有相对的紧固件安装孔104,紧固件安装孔104用于安装紧固件以将板簧限制在第二凹槽102中。
如图3所示,横梁连接件20可以包括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整体呈三角形,中封板22处于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的中间,且中封板22将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的底边固接,且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与第一侧安装面M1贴合安装,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与第一侧安装面M1围成开口朝向第三凹槽201,第三凹槽201用于与汽车的地板横梁搭接。
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整体呈三角形,中封板22将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的底边固接后形成的整体结构也呈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在与H型框架10固接后,也能对整体的板簧安装支座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可以采用厚度大于等于1.8mm的高强板。
如图1所示,侧围加强件30呈U型边梁结构,以增加结构强度,可以采用料厚大于等于1.8mm的高强板。
还需要说明的时,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可以对前述出现的板材结构设计加强筋结构,或者进行局部翻边。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板簧总成,包括前述方案中的板簧安装支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方案中的板簧安装支座。还包括后纵梁100、板簧、地板横梁200和侧围300。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10的第一凹槽101与后纵梁100搭接,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10的第二凹槽102内安装板簧。板簧安装支座的横梁连接件20的第三凹槽201与地板横梁200搭接。板簧安装支座的侧围加强件30与汽车的侧围300搭接。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框架(10)、横梁连接件(20)和侧围加强件(30);
其中,所述H型框架(10)包括第一凹槽(101)和处于所述第一凹槽(101)下方的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开口朝上且沿纵向贯穿所述H型框架(10);所述第二凹槽(102)开口朝下且沿纵向贯穿所述H型框架(10);所述第一凹槽(101)用于搭接汽车的后纵梁,所述第二凹槽(102)内用于安装板簧;
所述H型框架(10)的横向两侧包括第一侧安装面(M1)和第二侧安装面(M2),所述第一侧安装面(M1)和所述第二侧安装面(M2)相背对;
所述横梁连接件(20)安装在所述H型框架(10)的所述第一侧安装面(M1)上,且所述横梁连接件(20)上设置有开口朝上并用于与汽车地板横梁搭接的第三凹槽(201);
所述侧围加强件(30)安装在所述H型框架(10)的所述第二侧安装面(M2)上,且用于与汽车侧围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框架(10)包括下支座加强板(11)、前支座连接板(12)、后支座连接板(13)、第一侧连接板(14)和第二侧连接板(15);
所述下支座加强板(11)整体呈U形板结构,所述U形板结构具有基板(111)和沿所述基板(111)两侧分别向下平行延伸的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所述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与所述基板(111)围成所述第二凹槽(102);
所述前支座连接板(12)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所述后支座连接板(13)也为具有U型缺口的平板结构;所述前支座连接板(12)和所述后支座连接板(13)保持U型缺口朝上的姿态,且所述前支座连接板(12)与所述基板(111)前端固接,且所述后支座连接板(13)与所述基板(111)后端固接;
所述第一侧连接板(14)与所述第一立板(112)贴合并固接,所述第二侧连接板(15)与所述第二立板(113)贴合并固接,所述第一侧连接板(14)、所述第二侧连接板(15)、所述下支座加强板(11)的基板(111)、所述前支座连接板(12)和所述后支座连接板(13)共同围成所述第一凹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座连接板(12)和/或所述后支座连接板(13)上设置有呈上下堆叠排列的板簧安装孔(103),且所述板簧安装孔(103)正对所述第二凹槽(102),所述板簧安装孔(103)的宽度与板簧的宽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加强板(11)的第一立板(112)和第二立板(113)上设置有相对的紧固件安装孔(104),所述紧固件安装孔(104)用于安装紧固件以将板簧限制在所述第二凹槽(10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件(20)包括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所述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整体呈三角形,所述中封板(22)处于所述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的中间,且所述中封板(22)将所述前封板(21)和后封板(23)的底边固接,且所述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与所述第一侧安装面(M1)贴合安装,所述前封板(21)、中封板(22)、后封板(23)与所述第一侧安装面(M1)围成开口朝向所述第三凹槽(201),所述第三凹槽(201)用于与汽车的地板横梁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件(30)呈U型边梁结构。
7.一种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簧安装支座;
还包括后纵梁(100)、板簧、地板横梁(200)和侧围(300);
所述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10)的第一凹槽(101)与所述后纵梁(100)搭接,所述板簧安装支座的H型框架(10)的第二凹槽(102)内安装所述板簧;
所述板簧安装支座的横梁连接件(20)的第三凹槽(201)与所述地板横梁(200)搭接;
所述板簧安装支座的侧围加强件(30)与汽车的侧围(300)搭接。
CN202322903706.6U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20973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3706.6U CN22097384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3706.6U CN22097384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3844U true CN220973844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3706.6U Active CN22097384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3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5024A1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WO2019100719A1 (zh) 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
CN208813023U (zh) 一种座椅安装横梁组件
CN220973844U (zh) 一种板簧安装支座、板簧总成及汽车
CN215513861U (zh) 一种前地板梁架结构
CN11480248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地板结构
CN212401377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CN213354331U (zh)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115871798A (zh) 汽车前端框架和汽车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5205063U (zh) 货车车架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CN210634375U (zh) 一种集成型安装加强板结构
KR20230028853A (ko) 차량의 하부 차체
CN220374625U (zh) 一种牵引车后尾梁总成
CN219789956U (zh) 一种汽车座椅横梁总成结构
CN212950831U (zh) 一种车架纵梁
JP4384334B2 (ja)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17835316U (zh) 加强板及车辆后背门
CN218986762U (zh) 一种商用车尾梁总成
CN219927800U (zh) 汽车门槛加强结构
CN216508630U (zh) 一种车身c柱下接头结构
CN218806123U (zh) 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20615947U (zh) 一种重型卡车横梁总成
CN217170795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18400155U (zh) 车门用下铰链加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