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8902U -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8902U
CN220948902U CN202322844708.2U CN202322844708U CN220948902U CN 220948902 U CN220948902 U CN 220948902U CN 202322844708 U CN202322844708 U CN 202322844708U CN 220948902 U CN220948902 U CN 220948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olding
packaging
frame
lab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447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冬梅
何燕
王韬
吴程旺
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28447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8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8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8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输送单元可承载待包装的产品,并产品进行推送;输送单元设置有可识别产品尺寸的识别组件;供料单元设置在输送单元的出料侧,供料单元可根据识别组件的反馈供给对应产品的包装纸;包装单元用于放置待包装的产品和包装纸,承载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包装的包装组件;贴标单元设置在包装单元远离输送单元的一侧,用于给包装完毕的产品贴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针对产品的包装、贴标签过程,实现了安装矩形包装纸、贴标签自动化的功能,使这一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工作精度,也有效避免了人工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准也越来越高,在追求产品质量达标的同时,还追求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包装会令消费者产生更高的购买欲望。另外,在如今的社会,充斥着很多冒牌、伪劣产品,这就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标签,以此给消费者提供安全感。产品标签是贴在产品上的标志及标贴,包括文字和图案。产品贴上标签不仅仅能让客户在外观上对产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能很快的从标签文字上得到产品用途等信息,好的标签也能让客户对某一个产品记忆深刻。其次,产品标签上所承载着厂家信息、产品成分等重要的信息,所以产品贴上标签显然是那么的重要。
以前给产品安装矩形包装纸、贴标签都是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采取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手工作业的工作方式对工人的操控技术要求较高,在安装矩形包装纸、贴标签过程中容易造成矩形包装纸、标签容易脱落以及两者安装位置不准确,最后导致整体不美观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手工作业的工作方式对操作工人的体力是个考验,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难以避免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目前的自动化包装机主要是对同一种规格的产品进行包装,这需要在包装之前对产品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加工,所以当一批产品大小不一样时,分拣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包装尺寸单一,适应性差,并且一旦分拣过程出现疏忽,就容易造成工作现场混乱以及一些不必要的矩形包装纸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解决矩形包装纸包覆产品的自动化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包括:
输送单元,可承载待包装的产品,并产品进行推送;输送单元设置有可识别产品尺寸的识别组件;
供料单元,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的出料侧,供料单元可根据所述识别组件的反馈供给对应产品的包装纸;供料单元包括若干储件箱,储件箱内盛放不同规格的包装纸;
包装单元,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的出料侧,可其上设置承载部,承载部用于放置待包装的产品和包装纸,承载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包装的包装组件;
贴标单元,设置在所述包装单元远离输送单元的一侧,用于给包装完毕的产品贴标。
优选为,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
输送组件,为输送带式供料结构;
识别组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识别组件,可令识别组件跨设在所述输送组件上方;所述识别组件的采集端竖直或者倾斜朝向所述输送组件;所述识别组件支架可在竖直方向升高过降低。
优选为,所述供料单元还包括:
供料支架,所述供料支架包括:
侧支撑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支撑部可在竖直方向提升或降低;
横支撑部,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支撑部之间;所述横支撑部包括:
转轴,其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支撑部转动连接;
转动架,其架体中轴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转动架包括若干架杆,架杆环绕转轴设置,且架杆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架杆的数量与所述储件箱的对应,每根所述架杆上悬挂一个所述储件箱;
储件箱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旋转。
优选为,还包括:
机架,用于作为本装置各个结构单元的主支撑架,机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包装单元还包括:
移动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可驱动所述承载部在输送单元和贴标单元之间往复移动;当承载部朝向输送单元运动时,经过所述供料单元的下方;移动部包括:
导向架,导向架设置在输送单元和贴标单元之间;导向架靠近输送单元的一侧与机架铰接,导向架下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起升气缸,起升气缸两端分别与机架和导向架转动连接。
优选为,所述包装单元还包括:
第一折叠组件,设置所述承载部的一侧;第一折叠组件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上方延伸;
第二折叠组件,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另一侧;第二折叠组件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上侧延伸;
折叠电机,对应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各设置一个,折叠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进行旋转。
优选为,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
第一折叠杆,设置有一根,第一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
第二折叠杆,设置有两根,第二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部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折叠杆在承载部上的投影延长线位于两根第二折叠杆在承载部上的投影延长线之间;
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均为弧形杆体,其凹陷的一面朝向承载部设置。
优选为,所述包装单元还包括:
第一传感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靠近输送单元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承载部进行反馈;
第二传感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靠近贴标单元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可包装位置进行反馈。
优选为,所述承载部中部开设有下凹区域,在下凹区域内设置有产品放置板,产品放置板上开设若干吸引孔,吸引孔通过管路与泵机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位于产品放置板的两侧;
所述储件箱朝向输送单元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件槽,排件槽为开设在储件箱箱底的通槽,储件箱内部的包装纸可由排件槽排出。
优选为,所述产品放置板两侧对应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延伸方向为朝向产品放置板两侧向下延伸。
优选为,所述贴标单元包括:
贴标架,用于承载贴标单元的组件,包括架杆和架板,所述架杆设置在架板的两侧,所述架板上设置所述放卷盘、第一收卷盘、第二收卷盘、导向辊组和贴标件;所述架板与架杆滑动连接,架板可在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放卷盘,用于放置标签卷材的母卷;
第一收卷盘,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废料进行收卷;
第二收卷盘,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底纸进行收卷;
导向辊组,包括若干导向辊,用于对标签卷材进行放卷和收卷过程中的导向;
贴标件,设置在放卷盘的出料侧,贴标件包括可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贴标头,贴标头朝向所述包装单元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针对产品的包装、贴标签过程,实现了安装矩形包装纸、贴标签自动化的功能,使这一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工作精度,也有效避免了人工误差。本方案在工作过程中识别到不同大小的产品时,可自动选择对应的矩形包装纸,避免了因同一批需要加工的产品大小不一造成的工作现场混乱以及一些不必要的矩形包装纸浪费的问题,有效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机架;
1、输送单元;11、识别组件;12、输送组件;13、识别组件支架;
2、供料单元;21、储件箱;211、内框;2111、推板;22、供料支架;221、转轴;222、转动架;2221、架杆;
3、包装单元;31、承载部;311、吸引孔;32、移动部;321、导向架;33、第一折叠组件;34、第二折叠组件;35、第一传感件;36、第二传感件;
4、贴标单元;41、贴标架;42、放卷盘;43、第一收卷盘;44、第二收卷盘;45、导向辊组;46、贴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包括输送单元1、供料单元2、包装单元3和贴标单元4,其中输送单元1可承载待包装的产品,并产品进行推送;输送单元1设置有可识别产品尺寸的识别组件11;识别组件11选用现有的视觉尺寸识别系统即可。供料单元2设置在输送单元1的出料侧,供料单元2可根据识别组件11的反馈供给对应产品的包装纸;供料单元2包括若干储件箱21,储件箱21内盛放不同规格的包装纸。包装单元3,设置在输送单元1的出料侧,可其上设置承载部31,承载部31用于放置待包装的产品和包装纸,承载部31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包装的包装组件。贴标单元4,设置在包装单元3远离输送单元1的一侧,用于给包装完毕的产品贴标。
通过本方案的装置,首先借助视觉尺寸识别系统对产品的尺寸进行判断,从而可以选择出与当前产品匹配的包装纸,然后借助包装单元3依次承接包装纸和产品,在包装组件的作用下完成包装纸两侧的折叠,最后利用贴标单元4将标签贴附在包装纸外侧,便可完成包装。本装置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包装功能,可以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且减少在包装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输送单元1还包括输送组件12,输送组件12为输送带式供料结构。在输送组件12两侧跨设有识别组件支架13,识别组件支架13用于支撑识别组件11,可令识别组件11位于输送组件12上方;识别组件11的采集端竖直或者倾斜朝向输送组件12。考虑到对于不同识别组件11的适配性,设置有识别组件支架13,借助调整识别组件支架13的高度,便可令不同的识别组件11获得良好的图像采集距离。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供料单元2还包括供料支架22,供料支架22包括侧支撑部和横支撑部,侧支撑部和横支撑部形成“门”形结构。侧支撑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支撑部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气缸;横支撑部设置在两个侧支撑部之间。
横支撑部包括转轴221和转动架222。转轴221两端分别与一个侧支撑部转动连接;转动架222其架体中轴处与转轴221固定连接,转动架222包括若干架杆2221,架杆2221环绕转轴221设置,且架杆2221的轴线与转轴221的轴线平行;架杆2221的数量与储件箱21的对应,每根架杆2221上悬挂一个储件箱21。转动架222与储件箱驱动件联动,可在储件箱驱动件的带动下旋转。储件箱21在转动架222上呈现自然下垂的状态。
因为考虑到不同尺寸包装纸的大小不同,所以储件箱21的大小也会有所区别,而需要顾忌到储件箱21输出包装纸时和包装单元3之间的间距。此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采用本方案的结构,以可伸缩的形式设置供料支架22,从而令不同规格的储件箱21都可在其合适的距离与包装单元3接触。另一个方法则是,对转动架222进行改进,令转动架本身的架杆2221和转轴221之间的间距有所不同,从而同样可以令不同的储件箱21和包装单元3之间的间距得以适配。但是第二种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更换某个储件箱21的尺寸规则,则需要对转动架222自身结构进行调整,较为不便。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包装单元3还包括移动部32,移动部32与承载部31连接,可驱动承载部31在输送单元1和贴标单元4之间往复移动;当承载部31朝向输送单元1运动时,经过供料单元2的下方。
储件箱21朝向输送单元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件槽,排件槽为开设在储件箱21箱底的通槽,储件箱21内部的包装纸可由排件槽排出。储件箱21底部还开设有若干通气孔,避免其箱底在包装纸在排出时受箱底负压影响。
包装单元3的承载部31上设置若干个吸气孔311,吸气孔311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借助真空吸附的力量,当承载部31经过供料单元2下方时,其上侧面与储件箱21底面接触,可将储件箱21内部的包装纸从排件槽处吸出,并令包装纸贴附在承载部31上表面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在每个储件箱21的箱体内底部还设置有搓纸轮,搓纸轮靠近排件槽处设置,每个储件箱21对应搓纸轮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在储件箱21下部设置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感应到承载部31经过其下方时,搓纸轮旋转,将最底部的包装纸推出一段距离,从而便于承载部31吸附。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4,本方案还设置有机架100,所有结构组成均设置机架100上,机架10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采用可移动的机架100,可以使整个设备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移动部32包括导向架321,导向架321设置在输送单元1和贴标单元4之间。承载部31可在导向架321上往复移动。
导向架321包括两根导向杆,导向杆的设置方向与输送单元1的供料方向平行。承载部31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架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牵引电机,牵引电机通过缆线与承载部31连接,通过牵引电机的转动,拉动承载部31在输送单元1和贴标单元4之间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导向架321靠近输送单元1的一侧与机架100铰接,导向架321下侧与机架100之间设置有起升气缸322,起升气缸322两端分别与机架100和导向架321转动连接,通过起升气缸322的伸缩,可令导向架321整体倾斜抬起,抬起端为导向架321朝向贴标单元4的一端。
因为考虑到单纯以平移接触的姿态令承载部31经过储件箱21下部,承载部31可能难以将储件箱21内部的包装纸吸出,搓纸轮也不容易将底部的纸推出。所以设置可一端抬升倾斜的导向架321结构。在承载部31朝向输送单元1运动时,起升气缸322伸长,令导向架321抬起,承载部31平移而储件箱21转动,二者接触时,承载部31令储件箱21箱体倾斜,此时箱口方向略微朝向输送单元1,箱底方向略微朝向贴标单元4,内部的包装纸整体朝向排件槽方向歪斜,所以更容易令搓纸轮搓动包装纸。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5,储件箱21内部设置有内框211,内框211为矩形框架,用于放置包装纸,其框架上对应排件槽的方向开设有排出口;内框211靠近排件槽的角部两侧设置内框转轴,通过内框转轴与储件箱21内壁转动连接;内框211远离内框转轴的一侧底部设置推板2111,在储件箱21的底部对应推板2111设置有通孔。内框211的底部对应搓纸轮设置有开口。
在使用时,罗叠的包装纸堆放置在内框211内部,移动架321倾斜,在承载部31与储件箱21接触时,自下侧顶起推板2111,从而令内框211倾斜,在储件箱21和内框211的双重倾斜下,可令内部的包装纸以更大的斜度朝向输送单元1一侧歪斜。从而令搓纸轮可以更轻松的搓动底部的包装纸。
而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对于内框211的触发动作,也可以作为触发搓纸轮的驱动电机运动信号,如在推板2111底部设置触点开关或者接近开关等。相比前述方案以红外或者激光传感器来激活搓纸轮的转动,该方式对于搓纸轮驱动的启停时机可以更好的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包装单元3包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第一折叠组件33设置承载部31的一侧;第一折叠组件33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31上方延伸;第二折叠组件34与第一折叠组件33相对设置,设置在承载部31的另一侧;第二折叠组件34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31上侧延伸;对应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各设置一个折叠电机,折叠电机可驱动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进行旋转。
第一折叠组件33具体包括一根第一折叠杆,第一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部31的一侧。第二折叠组件34具体包括两根第二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承载部31的另一侧;第一折叠杆在承载部31上的投影延长线位于两根第二折叠杆在承载部31上的投影延长线之间;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均为弧形杆体,其凹陷的一面朝向承载部31设置。
在包装纸和待包装产品位于承载部31上后,包装纸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上,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依次转动,便可将包装纸两侧压在产品上。在具体执行这一动作时,可选择第二折叠组件34先行触发动作,将包装纸一侧压在产品上,然后在第一折叠组件33下压完成的同时,第二折叠组件34复位,因为第一折叠组件33的第一折叠杆是位于两根第二折叠杆之间,所以第二折叠组件34的复位不会影响到第一折叠杆,仅仅是令包装纸两个角部略微抬起而已,当第二折叠组件34离开产品上方时包装纸会自然回位。然后便可进入后续的贴标执行动作中。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包装单元3还包括第一传感件35和第二传感件36,第一传感件35设置在承载部31靠近输送单元1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承载部31进行反馈。第二传感件36设置在承载部31靠近贴标单元4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可包装位置进行反馈。通过两个传感件的反馈,便于对前述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的动作执行时间进行把控。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承载部31中部开设有下凹区域,在下凹区域内设置有产品放置板,产品放置板上开设前述的吸引孔311,吸引孔311通过管路与泵机连接;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位于产品放置板的两侧。吸引孔311在产品放置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且在产品放置板朝向输送单元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吸引孔311的分布形式需满足可以匹配不同大小的包装纸。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产品放置板两侧对应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延伸方向为朝向产品放置板两侧向下延伸。考虑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的位移实际情况,开设这一斜面可令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更好的压在产品两侧边部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贴标单元4包括贴标架41,贴标架41用于承载贴标单元4的组件,包括架杆和架板,架杆设置在架板的两侧,架板上设置放卷盘42、第一收卷盘43、第二收卷盘44、导向辊组45和贴标件46;架板与架杆滑动连接,架板可在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因为不同产品的高度可能有所差别,通过架板的升降可以解决产品高度差的问题。放卷盘42用于放置标签卷材的母卷;第一收卷盘43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废料进行收卷;第二收卷盘44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底纸进行收卷;导向辊组45包括若干导向辊,用于对标签卷材进行放卷和收卷过程中的导向;贴标件46设置在放卷盘42的出料侧,贴标件46包括可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贴标头,贴标头朝向包装单元3设置。贴标件46选择气缸即可,贴标单元4的各个结构部分可选用现有设备加以实现,能够满足在产品上贴附标签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单元(1),可承载待包装的产品,并产品进行推送;输送单元(1)设置有可识别产品尺寸的识别组件(11);
供料单元(2),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1)的出料侧,供料单元(2)可根据所述识别组件(11)的反馈供给对应产品的包装纸;供料单元(2)包括若干储件箱(21),储件箱(21)内盛放不同规格的包装纸;
包装单元(3),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1)的出料侧,可其上设置承载部(31),承载部(31)用于放置待包装的产品和包装纸,承载部(31)两侧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包装的包装组件;
贴标单元(4),设置在所述包装单元(3)远离输送单元(1)的一侧,用于给包装完毕的产品贴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1)还包括:
输送组件(12),为输送带式供料结构;
识别组件支架(13),用于支撑所述识别组件(11),可令识别组件(11)跨设在所述输送组件(12)上方;所述识别组件(11)的采集端竖直或者倾斜朝向所述输送组件(12);所述识别组件支架(13)可在竖直方向升高过降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2)还包括:
供料支架(22),所述供料支架(22)包括:
侧支撑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支撑部可在竖直方向提升或降低;
横支撑部,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支撑部之间;所述横支撑部包括:
转轴(221),其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支撑部转动连接;
转动架(222),其架体中轴处与所述转轴(221)固定连接,转动架(222)包括若干架杆(2221),架杆(2221)环绕转轴(221)设置,且架杆(2221)的轴线与所述转轴(221)的轴线平行;所述架杆(2221)的数量与所述储件箱(21)的对应,每根所述架杆(2221)上悬挂一个所述储件箱(21);
储件箱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222)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架(100),用于作为本装置各个结构单元的主支撑架,机架(10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包装单元(3)还包括:
移动部(32),与所述承载部(31)连接,可驱动所述承载部(31)在输送单元(1)和贴标单元(4)之间往复移动;当承载部(31)朝向输送单元(1)运动时,经过所述供料单元(2)的下方;移动部(32)包括:
导向架(321),导向架(321)设置在输送单元(1)和贴标单元(4)之间;导向架(321)靠近输送单元(1)的一侧与机架(100)铰接,导向架(321)下侧与机架(100)之间设置有起升气缸(322),起升气缸(322)两端分别与机架(100)和导向架(321)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单元(3)还包括:
第一折叠组件(33),设置所述承载部(31)的一侧;第一折叠组件(33)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31)上方延伸;
第二折叠组件(34),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33)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承载部(31)的另一侧;第二折叠组件(34)一端作为转动端,另一端朝向承载部(31)上侧延伸;
折叠电机,对应所述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各设置一个,折叠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折叠组件(33)和第二折叠组件(34)进行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33)包括:
第一折叠杆,设置有一根,第一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部(31)的一侧;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34)包括:
第二折叠杆,设置有两根,第二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部(31)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折叠杆在承载部(31)上的投影延长线位于两根第二折叠杆在承载部(31)上的投影延长线之间;
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均为弧形杆体,其凹陷的一面朝向承载部(31)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单元(3)还包括:
第一传感件(35),设置在所述承载部(31)靠近输送单元(1)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承载部(31)进行反馈;
第二传感件(36),设置在所述承载部(31)靠近贴标单元(4)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入可包装位置进行反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31)中部开设有下凹区域,在下凹区域内设置有产品放置板,产品放置板上开设若干吸引孔(311),吸引孔(311)通过管路与泵机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位于产品放置板的两侧;
所述储件箱(21)朝向输送单元(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件槽,排件槽为开设在储件箱(21)箱底的通槽,储件箱(21)内部的包装纸可由排件槽排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放置板两侧对应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有斜面,斜面的延伸方向为朝向产品放置板两侧向下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单元(4)包括:
贴标架(41),用于承载贴标单元(4)的组件,包括架杆和架板,所述架杆设置在架板的两侧,所述架板上设置放卷盘(42)、第一收卷盘(43)、第二收卷盘(44)、导向辊组(45)和贴标件(46);所述架板与架杆滑动连接,架板可在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放卷盘(42),用于放置标签卷材的母卷;
第一收卷盘(43),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废料进行收卷;
第二收卷盘(44),用于对标签卷材的底纸进行收卷;
导向辊组(45),包括若干导向辊,用于对标签卷材进行放卷和收卷过程中的导向;
贴标件(46),设置在放卷盘(42)的出料侧,贴标件(46)包括可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贴标头,贴标头朝向所述包装单元(3)设置。
CN202322844708.2U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Active CN220948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4708.2U CN220948902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4708.2U CN220948902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8902U true CN220948902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44708.2U Active CN220948902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8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1023B (zh) 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
CN210971752U (zh) 包装设备
CN220948902U (zh) 一种包装纸包覆装置
KR20160146101A (ko) 접착테이프의 자동교체가 가능한 박스포장장치
CN117326171A (zh) 一种包装装置
CN209650624U (zh) 自动裹膜入库系统
CN220315577U (zh) 离线式灯条板贴标设备
CN211619185U (zh) 针对纸板坯料的上料装置
CN212448438U (zh) 试卷贴标机
CN210971751U (zh) 包装设备
CN211517582U (zh) 一种全自动覆膜切断机
EP2480457A2 (en) Apparatus for placing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in envelopes
CN220391714U (zh) 一种自动拆箱叠箱机构
CN220483829U (zh) 一种自动分料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分料装置的分料输送设备
CN110371745A (zh) 一种胶条整形装置
CN220983131U (zh) 一种卷烟真伪包装快速检测装置
CN213168874U (zh) 一种贴标机及称重贴标系统
CN216861957U (zh)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CN217706587U (zh) 一种tray盘自动包装线及其tray盘自动贴标比对合盖机构
CN217918695U (zh) 一种tray盘自动包装线及其tray盘自动折盒机构
CN21919282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贴标机
CN216806015U (zh) 一种套袋机构及装置
CN212418748U (zh) 一种自动化rfid标签检测装置
CN210063448U (zh) 一种全自动纸箱打包装置
CN216637077U (zh) 包装盒拣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