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1957U -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1957U
CN216861957U CN202123196477.6U CN202123196477U CN216861957U CN 216861957 U CN216861957 U CN 216861957U CN 202123196477 U CN202123196477 U CN 202123196477U CN 216861957 U CN216861957 U CN 216861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ckaging box
puncture needle
cylind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6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启明
李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d Precision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d Precision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d Precision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d Precision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6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1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1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1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包括位于机架台上的穿刺针变距机构、穿刺针检测机构、穿刺针上料机构、料仓机构、移载机构、包装盒成型机构、转盘中转机构、封盒机构、贴胶机构以及成次品推料机构,所述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仓机构、包装盒成型机构和封盒机构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穿刺针入盒包装自动化,包括包装盒自动折叠、穿刺针自动上料、包装盒自动封盒贴胶以及包装盒自动称重校验,称重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更加卫生;包装盒内穿刺针码放整齐,防止包装盒出现多余折痕,更加美观;包装盒粘贴和折叠更加牢固可靠;包装盒折叠完毕后贴有三处胶带,防止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散开,贴胶位置和胶带长度统一整齐。

Description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静脉穿刺针时血液透析时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并且只能一次性使用,市场需求量大。动静脉穿刺针为了保证其卫生安全,从生产到包装需要操作人员和设备保持清洁,动静脉穿刺针的包装包括穿刺针入袋包装以及将若干个已入袋的穿刺针打包进包装盒内,方便运输和取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穿刺针入袋包装的自动化设备,但是对于穿刺针入盒包装,目前大多由人工操作。穿刺针入盒包装的步骤繁多:需要人工对包装盒纸板进行折叠和粘贴,使得包装盒成型,接着将一定数量的入袋穿刺针码放入盒,穿刺针码放完毕后,对包装盒进行封盒并贴上胶带。人工操作的缺点包括:速度慢效率低;不够卫生;穿刺针码放不够整齐,导致无法放置足量的穿刺针;包装盒折叠容易出现多余折痕,导致包装盒不够美观;包装盒粘贴容易出现溢胶,或者添胶不够导致粘贴不够牢固的情况;贴胶带的位置以及胶带长度不够统一整齐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穿刺针自动入盒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包括位于机架台上的穿刺针变距机构、穿刺针检测机构、穿刺针上料机构、料仓机构、移载机构、包装盒成型机构、转盘中转机构、封盒机构、贴胶机构以及成次品推料机构,所述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仓机构、所述包装盒成型机构和所述封盒机构的一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穿刺针变距机构包括变距固定板和固定在所述机架台上的变距机械手臂,所述变距固定板上固定有变距气缸,所述变距固定板上滑动设置有若干变距滑块,所述变距气缸带动变距滑块移动,所述变距滑块包括吸取入袋穿刺针的变距吸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穿刺针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相机、检测光源以及固定在所述机架台侧面的检测背板,所述检测相机、所述检测光源均安装在所述检测背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穿刺针上料机构3包括输送组件、吸取组件和位置检测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台上的输送支撑架,所述输送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输送电机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传送带开始运动,入袋穿刺针位于所述传送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穿刺针入盒包装自动化,包括包装盒自动折叠、穿刺针自动上料、包装盒自动封盒贴胶以及包装盒自动称重校验,速度快效率高,更加卫生;包装盒内穿刺针码放整齐,防止包装盒出现多余折痕,更加美观;包装盒粘贴和折叠更加牢固可靠;包装盒折叠完毕后贴有三处胶带,防止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散开,贴胶位置和胶带长度统一整齐;称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穿刺针变距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穿刺针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穿刺针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料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移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夹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成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中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封盒机构和贴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封盒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折耳组件和包装盒压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盒折耳组件和包装盒压盖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移料组件和接料称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胶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成次品推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17所示,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包括位于机架台1上的穿刺针变距机构11、穿刺针检测机构12、穿刺针上料机构3、料仓机构4、移载机构5、包装盒成型机构6、转盘中转机构7、封盒机构8、贴胶机构9以及成次品推料机构10,机架台1上还安装有防护罩2。下文中提到的穿刺针均为入袋包装完毕的穿刺针。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穿刺针变距机构11负责吸取若干穿刺针并对穿刺针进行变距,使得每个穿刺针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将穿刺针放置在穿刺针上料机构3 上。穿刺针变距机构11包括变距机械手臂111、变距气缸112、变距固定板113以及若干变距滑块,图2省略了变距机械手臂111。变距机械手臂111的底部固定在机架台1,变距固定板113的上表面固定有变距机械轴套1112,变距机械手臂111的移动端固定在变距机械轴套1112上并带动变距固定板113移动。变距固定板113的下表面通过变距安装块1111固定有变距气缸112,变距气缸11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变距推块115。变距固定板 113下表面还固定有两块变距凸块116,两块变距凸块116分别位于变距气缸112的两侧。两块变距凸块116相背的一侧面均安装有变距滑轨118,变距滑轨118上设置有若干变距移动滑块1113。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变距滑块之间呈直线排列并且互相连接形成变距滑块组,变距滑块组共设有两列并且相背设置。变距推块115的两端分别与两列变距滑块组一端的变距滑块相连接,变距气缸112带动变距滑块移动。变距滑块包括变距吸块114、变距吸头1110以及滑动限位板117,变距吸块114安装在变距移动滑块1113上。变距吸块114 包括竖直部以及垂直于竖直部、并且位于竖直部顶部的水平部,变距吸头1110安装在水平部上,滑动限位板117通过固定销1117安装在竖直部上。滑动限位板117上制有长条形的滑动限位孔1171,滑动限位孔1171内滑动设置有定位销1116,定位销1116安装在相邻变距滑块的变距吸块114上,即相邻的两块变距吸块114之间通过滑动限位板117 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在变距凸块116上的定位吸块1141,定位吸块1141上安装有定位吸头1142。变距滑块组另一端的变距滑块中的定位销1116固定在定位吸块1141上,使得变距滑块组与定位吸块1141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变距固定板113上固定有变距真空发生器1115,变距真空发生器1115控制变距吸头1110在吸取穿刺针时产生负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块变距凸块116之间通过变距缓冲块1114固定有变距缓冲器119。变距之前,变距滑块之间互相靠近,变距滑块和定位吸块1141之间互相靠近,定位销1116位于滑动限位孔1171中远离定位吸块1141的一端,变距吸头1110和定位吸头 1142吸取穿刺针,此时穿刺针之间互相紧贴。开始变距,变距气缸112带动变距推块115 和变距滑块移动,直到定位销1116移动至滑动限位孔1171靠近定位吸块1141的一端,并且变距推块115接触到变距缓冲器119,变距气缸112停止移动,此时每个穿刺针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变距完毕,方便后续穿刺针检测机构12检测以及穿刺针上料机构3上料。定位吸块1141固定在变距凸块116上,始终不动,对变距滑块的移动起到定位的作用。变距移动滑块1113与变距滑轨118配合对变距吸块114的移动起到导滑的作用。滑动限位孔1171和变距缓冲器119均对变距吸块114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变距机械手臂111 带动变距完毕的穿刺针移至穿刺针上料机构3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3所示,穿刺针检测机构12负责在穿刺针变距机构11带动变距完毕的穿刺针移至穿刺针上料机构3上的过程中对穿刺针进行检测,检测穿刺针是否合格。穿刺针检测机构12共设有两组,分别检测两列变距滑块组。穿刺针检测机构 12包括检测相机122、检测光源123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侧面的检测背板121。检测背板 121上制有调节滑动槽1211,调节滑动槽1211内设置有相机调节板124,相机调节板124 上制有长条形的调节安装孔1241,螺钉穿过调节安装孔并将相机调节板124固定在检测背板121上。检测相机122通过相机固定板127固定在相机调节板124上。当需要调节检测相机122的位置时,松紧螺钉,螺钉可以在调节安装孔1241内移动,调节相机调节板124的高度,调节完毕后重新拧紧螺钉,调节滑动槽1211对相机调节板124的移动起到导滑的作用。检测背板121的上部还设置有光源调节板125,检测光源123通过光源固定板126固定在光源调节板125上。在穿刺针变距机构11带动变距完毕的穿刺针移至穿刺针上料机构3的过程中,穿刺针会经过穿刺针检测机构12的上方,检测光源123对穿刺针进行打光,检测相机121对穿刺针进行拍照,拍照取得的穿刺针的信息传输至电脑,电脑判断该穿刺针是否合格。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4所示,穿刺针上料机构3负责对变距完毕的穿刺针进行上料,带动穿刺针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7。穿刺针上料机构3包括输送组件、吸取组件和位置检测组件。输送组件负责运输变距完毕的穿刺针,吸取组件负责吸取穿刺针并带动其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6。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轴32、从动轴33、输送电机34以及安装在机架台1上的输送支撑架31。主动轴32通过主动轴承安装在输送支撑架31的一端,从动轴33通过从动轴承安装在输送支撑架31的另一端,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之间设置有传送带35,穿刺针位于传送带35上。输送支撑架31上固定有输送固定板36,输送固定板36的一侧面通过编码器固定块固定有编码器37。输送固定板36的另一侧面安装输送电机34,输送电机34的电机轴穿过输送固定板36并套设有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轮通过连接轴与编码器37相连接。主动轴32的一端穿过输送固定板36并套设有第二同步轮38,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38之间连接有电机同步带39。输送固定板36上设置有张紧轮310,张紧轮310紧贴电机同步带39的内侧。输送电机34带动第一同步轮旋转,从而电机同步带39开始运动,第二同步轮38以及主动轴32开始旋转,从动轴33开始旋转,传送带35也被带动开始运动,传送带35带动穿刺针朝吸取组件的方向平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4所示,输送支撑架31上还通过光纤固定板320固定有四个光纤传感器321,光纤传感器321位于光纤固定板320靠近穿刺针变距机构11的一端,当光纤传感器321感应到穿刺针时,穿刺针变距机构11暂时停止放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吸取组件包括上料机械手臂311,上料机械手臂311的底部固定在机架台1上。上料机械手臂311的移动端上安装有上料真空发生器312以及吸盘固定板313,吸盘固定板313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上料吸盘315,四个上料吸盘315呈两行两列设置。上料真空发生器312控制上料吸盘315在吸取穿刺针时产生负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置检测组件位于传送带35的上方。位置检测组件包括位置相机 316、位置光源317以及固定在防护罩2上的位置检测固定块314。位置检测固定块314 通过立柱318固定有位置相机固定块和位置光源固定板319,位置相机316安装在位置相机固定块上,位置光源317固定在位置光源固定板319的底部。位置光源317对传送带 35上的穿刺针进行打光,位置相机316对穿刺针进行拍照,取得的穿刺针的位置信息传输至电脑,上料机械手臂311根据该位置信息带动上料吸盘315吸取传送带35上的穿刺针。上料吸盘315吸取穿刺针时,上料机械手臂311先带动上料吸盘315下降,其中一列上料吸盘315吸取一个穿刺针,上料机械手臂311带动上料吸盘315上升再根据下一个穿刺针的位置信息带动上料吸盘315下降,另一列上料吸盘315吸取下一个穿刺针,接着上料机械手臂311带动两个穿刺针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7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5所示,料仓机构4内放置有未折叠的包装盒纸板13,等待移载机构7吸取。未折叠的包装盒纸板13包括包装盒底131、两包装盒侧面132、包装盒顶133、两包装盒端面134以及位于包装盒侧面132两端的粘贴边135、位于包装盒顶133端部的定位边136、位于包装盒端面134端部的侧耳边137,粘贴边135共四条,侧耳边137共两条。料仓机构4包括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料仓托板41,料仓托板41上安装有四组定位组件。包装盒纸板13堆叠在料仓托板41上,四组定位组件对包装盒纸板13进行定位,方便后续吸取。定位组件包括两块竖直设置的定位挡板42,两块定位挡板 42互相垂直,包装盒纸板13的侧面与定位挡板42相接触。定位挡板42的底部固定在料仓托板41上,定位挡板42和料仓托板41之间还固定有L型的料仓加固块46。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定位挡板42顶部的刮片安装块43,刮片安装块43上设置有刮片44和安装把手45,安装把手45穿过刮片44并将刮片44固定在刮片安装块43上。刮片44的一端伸出定位挡板42。移载机构7吸取料仓机构4内的包装盒纸板13时,由于包装盒纸板 13的底面存在印刷,吸取时容易因为静电或者印刷粘料导致被吸取的包装盒纸板13的底部又粘了一张包装盒纸板13,因此设置刮片44。移载机构7吸取包装盒纸板13,当包装盒纸板13触碰到刮片44时,刮片44对包装盒纸板13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与移载机构7向上的作用力形成对抗,使得被吸取的包装盒纸板13产生抖动,其底部粘连的包装盒纸板13就会掉落至料仓机构4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6所示,移载机构5位于料仓机构4、包装盒成型机构6 和封盒机构8的一侧。移载机构5包括纸板吸取组件54、包装盒夹取组件53、成型框56 以及移载电机51。移载电机51带动纸板吸取组件54从料仓机构4吸取包装盒纸板13,并带动包装盒纸板13移动至包装盒成型机构6,移载电机51带动包装盒夹取组件53从包装盒成型机构6夹取成型包装盒,并带动包装盒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7,包装盒夹取组件53夹取成型框56。机架台1上固定有移载立柱52,移载立柱52的顶部固定有移载背板,移载电机51固定在移载背板上。移载电机51上设置有两个移载滑块,移载电机51 可以分别带动两个移载滑块移动。移载电机51为市场中可以采购到的直线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纸板吸取组件54包括纸板升降电机541以及固定在其中一个移载滑块上的纸板吸取背板542。纸板吸取背板542的底部固定有纸板吸取底板543,纸板吸取底板543的下方设置有纸板吸取移动板544。纸板吸取底板543上固定有纸板升降导向块5414,纸板升降导向块5414上安装有纸板升降传动块5415。纸板升降电机541安装在纸板升降传动块5415上或者机架台1上。本实施例中,纸板升降电机541安装在纸板升降传动块5415上,减少了纸板升降电机541工作时受到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纸板升降电机541与纸板吸取组件54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纸板升降传动块5415使得纸板升降电机541平行于纸板升降导向块5414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纸板升降导向块5414内设置有第二丝杆,纸板升降传动块5415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纸板升降电机541内的转轴固定,第四传动轴与第二丝杆连接。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二同步轮,两个第二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第二丝杆穿过纸板吸取底板543并固定在纸板吸取移动板544 上,纸板升降电机541的转轴带动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旋转,第二丝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纸板吸取移动板544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纸板吸取底板54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顶板547。纸板吸取底板 543上固定有纸板吸取导向套546,纸板吸取导向套546内穿设有纸板吸取导柱545。纸板吸取导柱54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限位顶板547和纸板吸取移动板544上。纸板吸取导柱545和纸板吸取导向套546配合对纸板吸取移动板544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一限位顶板547与纸板吸取底板543配合对纸板吸取移动板544的升降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纸板吸取移动板544底部设置有两块调节支撑板548,两块调节支撑板548之间固定有第一吸嘴安装板549,第一吸嘴安装板549的底部安装有四个第一吸取吸嘴5410。两块调节支撑板548上均制有调节孔,调节孔的孔壁上制有若干螺纹孔 5481。调节孔内设置有吸嘴安装杆5411,螺钉穿过螺纹孔5481并将吸嘴安装杆5411固定在调节孔内。吸嘴安装杆5411的端部固定有第二吸嘴安装板5412,第二吸嘴安装板 5412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第二吸取吸嘴5413。第二吸取吸嘴5413与第一吸取吸嘴5410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吸取吸嘴5413和第一吸取吸嘴5410负责吸取料仓机构4上的包装盒纸板13。当需要调节第二吸取吸嘴5413的位置时,拧松螺钉,移动吸嘴安装杆5411即可,方便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包装盒纸板13。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装盒夹取组件53包括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压料板升降气缸5318 以及固定在另一个移载滑块上的包装盒夹取背板532。包装盒夹取背板532的底部固定有包装盒夹取底板533,包装盒夹取底板53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压料安装板535以及压料板536。包装盒夹取底板533上固定有包装盒升降导向块5319,包装盒升降导向块5319上安装有包装盒升降传动块5320。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安装在包装盒升降传动块5320上或者机架台1上。本实施例中,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安装在包装盒升降传动块5320上,减少了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工作时受到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包装盒升降电机531与包装盒夹取组件53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包装盒升降传动块5320使得包装盒升降电机531 平行于包装盒升降导向块5319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包装盒升降导向块5319内设置有第一丝杆,包装盒升降传动块5320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内的转轴固定,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一同步轮,两个第一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第一丝杆穿过包装盒夹取底板533并固定在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上,包装盒升降电机531的转轴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旋转,第一丝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上下移动。压料安装板535通过支撑柱与包装盒夹取底板533固定。压料板升降气缸5318固定在压料安装板535上,压料板升降气缸5318的活塞杆穿过压料安装板535并固定在压料板536 上,压料板升降气缸5318带动压料板536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装盒夹取底板53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顶板5323。包装盒夹取底板533上固定有包装盒夹取导向套5322,包装盒夹取导向套5322内穿设有包装盒夹取导柱5321。包装盒夹取导柱53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限位顶板5323和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上。包装盒夹取导柱5321和包装盒夹取导向套5322配合对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二限位顶板5323与包装盒夹取底板533配合对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的升降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的两端均设置有包装盒夹取机构55。如图1、6、7所示,包装盒夹取机构55包括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夹指垫块5317以及固定在包装盒夹取移动板534上的包装盒夹指安装板537。包装盒夹指安装板537的底部固定有夹指气缸支座538和两块夹指连接板539。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可旋转地安装在夹指气缸支座538上。两块夹指连接板539之间设置有夹指转轴5311,夹指转轴5311上套设有夹指摆动座5312,夹指摆动座5312可以相对于夹指连接板539旋转。夹指摆动座5312 上安装有夹指安装板5314和夹指连接件5315。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的活塞杆可旋转地安装在夹指连接件5315上。夹指安装板5314上固定有夹块5316,夹指垫块5317固定在夹块5316内。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的活塞杆伸长或者缩短,从而带动夹指摆动座5312 和夹指垫块5317旋转。两组包装盒夹取机构55中的夹指垫块5317相对旋转以夹取成型框56和包装盒。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6、9所示,成型框56呈中空的长方体,成型框56左右两侧面上均制有上定位块561和下定位块562,成型框56的一侧面上还制有若干放置导向槽 563。包装盒夹取机构55可以夹取成型框56,夹取时,两个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分别带动其连接的夹指垫块5317旋转,两个夹指垫块5317分别紧贴成型框56左右两侧面,并且均与上定位块561的下表面相接触,完成成型框56的夹取。上定位块561对夹指垫块5317的夹取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夹指垫块5317在夹取时出现成型框56向下滑动的情况,导致成型框56掉落。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8所示,包装盒成型机构6包括整体折叠组件61、点胶组件62、两组侧面压板组件63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接料板6313。接料板6313用于接包装盒成型过程中的碎屑。两组侧面压板组件63分别位于整体折叠组件61的两侧,整体折叠组件61包括成型升降电机611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折叠底板612。折叠底板 612的上方设置有折叠托板613,折叠底板612的底部固定有成型升降导向块619,成型升降电机611安装在成型升降导向块619的底部。成型升降导向块619内设置有第三丝杆,成型升降电机611的转轴与第三丝杆相连接,第三丝杆穿过折叠底板612并固定在折叠托板613上。成型升降电机611的转轴带动第三丝杆旋转,第三丝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折叠托板613上下移动。折叠托板613上还安装有四个折叠吸盘614。折叠底板612上还安装有两块成型挡板615,两块成型挡板615分别位于折叠托板613的两侧。成型挡板615的顶部还固定有成型托板618。两块成型挡板615相背的一侧面均安装有两组侧面折叠气缸616,侧面折叠气缸616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侧面折叠板 617,侧面折叠板617位于成型挡板615的两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点胶组件62包括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二点胶电机622和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点胶固定底板623。点胶固定底板623上固定有第一点胶导向块624,第一点胶导向块624上设置有第一点胶滑块,第一点胶电机621通过第一点胶传动块与第一点胶导向块624平行连接。第一点胶滑块由第一点胶电机621带动并可沿第一点胶导向块624移动。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一点胶传动块、第一点胶导向块624和第一点胶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027391.6的血液测试机专利中横向取料电机、横向取料传动块、横向取料导向块和横向取料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相同。第一点胶滑块上固定有第二点胶导向块,第二点胶导向块与第一点胶导向块624互相垂直,第二点胶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二点胶滑块625,第二点胶电机622安装在第二点胶导向块上。第二点胶滑块 625被第二点胶电机622带动并可沿第二点胶导向块移动。第二点胶电机622、第二点胶导向块和第二点胶滑块625之间的传动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027391.6的血液测试机专利中采血管移动电机、采血管导向块和拔盖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相同。第二点胶滑块625 上固定有点胶底座626,点胶底座626的两端通过喷头固定棒627连接有热熔胶枪628。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二点胶电机622带动两组热熔胶枪628移动,两组热熔胶枪628 分别对两包装盒端面134进行喷胶。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面压板组件63包括压板升降气缸631和通过支柱固定在机架台 1底部的压板气缸板632。压板气缸板632的上方设置有压板升降板633,压板升降气缸631固定在压板气缸板632上,压板升降气缸631的活塞杆固定在压板升降板633上。压板升降板633的底部固定有压板导柱638,压板气缸板632上固定有压板导向套639和压板上缓冲器6310,压板导柱638的底部穿过压板导向套639并固定有压板限位安装块 6311,压板限位安装块6311上安装有压板下缓冲器6312。压板升降板633与压板上缓冲器6310配合、压板气缸板632与压板下缓冲器6312配合对压板升降板633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压板升降板633上安装有压板前移气缸634,压板前移气缸63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成型推板635。成型推板635的顶部固定有侧面托板636,侧面托板636上安装有侧面吸盘637。压板升降气缸631和压板前移气缸634带动侧面托板636和成型推板635 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9所示,转盘中转机构7包括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转盘马达71,转盘马达71的顶部安装有转盘底板72,转盘马达71可以带动转盘底板72旋转。转盘底板72上固定有两组包装盒放料座,包装盒放料座包括四块放料挡板73,四块放料挡板73之间形成长方体的包装盒放料槽74。放料挡板73的顶部制成放料导向斜面731,放料导向斜面731方便包装盒进入到包装盒放料槽74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1、12、13、14所示,封盒机构8包括包装盒移动组件 82、封盒定位组件81、包装盒折耳组件83、包装盒压盖组件84。移载机构5从转盘中转机构7上夹取已放料的包装盒并带动包装盒移动至包装盒移动组件82,封盒定位组件81 对包装盒移动组件82上的包装盒进行定位,包装盒折耳组件83、包装盒压盖组件84对包装盒进行封盒;封盒完毕后,包装盒移动组件82带动包装盒移动至与贴胶机构9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2所示,包装盒移动组件82包括包装盒移动气缸821、包装盒移动板822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包装盒移动底板823。包装盒移动气缸821 固定在包装盒移动底板823上,包装盒移动气缸821上设置有包装盒滑块,包装盒移动气缸821带动包装盒滑块移动。包装盒移动板822与包装盒滑块相连接。包装盒移动底板823上还安装有两块包装盒移动凸板824,两块包装盒移动凸板824分别位于包装盒移动气缸821的两侧。包装盒移动凸板824上固定有包装盒移动滑轨825,包装盒移动滑轨 825上设置有包装盒移动滑块826。包装盒移动板822的底部固定在包装盒移动滑块826 上。包装盒移动底板823上安装有四个包装盒移动缓冲器828,包装盒移动板822的底部固定有包装盒移动限位板827。包装盒移动气缸821带动包装盒移动板822移动的过程中,包装盒移动滑轨825和包装盒移动滑块826配合对包装盒移动板822的移动起到导滑的作用,包装盒移动缓冲器828和包装盒移动限位板827配合对包装盒移动板822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包装盒移动板822上固定有封盒放料座,封盒放料座包括两块封盒挡板829,封盒挡板829的顶部制成封盒导向斜面8291。包装盒位于两块封盒挡板829之间,包装盒顶133靠近包装盒压盖组件84。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1所示,封盒定位组件81包括定位升降气缸811、定位平移气缸812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定位支板813。定位升降气缸811固定在定位支板 813上,定位升降气缸811上设置有L型的定位升降滑块,定位升降气缸811带动定位升降滑块移动。定位升降滑块移动上固定定位平移气缸812,定位平移气缸812上设置有L 型的定位平移滑块,定位平移气缸812带动定位平移滑块移动。定位升降气缸811和定位升降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定位平移气缸812和定位平移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均与申请号为2021101856870的滴斗自动组装机中穿刺器导向气缸和穿刺器导向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定位平移滑块上固定有定位安装板814。定位安装板814上设有若干定位凸块8141,定位凸块8141的端部设有定位插片815。定位升降气缸811、定位平移气缸812 带动定位插片815进入到包装盒内,以此对包装盒进行定位。成型框56上的放置导向槽 563防止成型框56与定位插片815相干涉。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3、14所示,包装盒折耳组件83设有两组,两组包装盒折耳组件83分别位于包装盒移动组件82的两侧。机架台1上固定有两个封盒立架831。包装盒折耳组件83包括折耳气缸832、折耳垫板834和侧挡板833,折耳垫板834和侧挡板833均固定在封盒立架831上。侧挡板833紧贴包装盒端面134。折耳气缸832固定在折耳垫板834上,折耳气缸832上设置有L型的折耳滑块,折耳气缸832带动折耳滑块移动,折耳气缸832与折耳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1856870的滴斗自动组装机中穿刺器导向气缸和穿刺器导向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折耳滑块上安装有折耳连接块,折耳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折耳压块835,折耳压块835的剖面呈直角三角形,折耳压块835的直角边位于远离包装盒顶133的一侧。两组包装盒折耳组件83上的折耳气缸832均带动折耳压块835相向运动,两个折耳压块835对包装盒上的侧耳边137进行挤压折叠。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折耳压块835防止折叠时被包装盒顶133干扰,或在包装盒顶133上形成折痕,造成包装盒损坏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3、14所示,包装盒压盖组件84包括压盖平移气缸841、压盖升降气缸842和固定在封盒立架831上的压盖底板843。压盖底板843的上方设置有压盖移动板844,压盖底板843上固定有两个压盖移动滑轨,压盖移动滑轨上设置有压盖移动滑块,压盖移动板844固定在压盖移动滑块上。压盖平移气缸841安装在压盖底板 843上,压盖平移气缸841的活塞杆与压盖移动板844相固定,压盖平移气缸841带动压盖移动板844移动。压盖底板843上安装有四个压盖移动缓冲器845,压盖移动板844 上安装有压盖限位凸块846。压盖平移气缸841带动压盖移动板844移动的过程中,压盖移动滑轨和压盖移动滑块对压盖移动板844的移动起到导滑的作用,压盖移动缓冲器845 和压盖限位凸块846配合对压盖移动板844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压盖底板843的下方设置有压盖板847,压盖升降气缸842通过压盖升降连接块固定在压盖移动板844上,压盖升降气缸842的活塞杆穿过压盖移动板844和压盖底板843并固定在压盖板847上,压盖升降气缸842带动压盖板847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盖移动板844上还安装有压舌升降气缸848和预压移动气缸849。压舌升降气缸848上设置有L型的压舌升降滑块,压舌升降气缸848带动压舌升降滑块移动,压舌升降滑块上固定有L型的压舌板8410。预压移动气缸849上设置有L型的预压移动滑块,预压移动气缸849带动预压移动滑块移动,预压移动滑块上固定有预压板 8411。压舌升降气缸848和压舌升降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预压移动气缸849和预压移动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均与申请号为2021101856870的滴斗自动组装机中穿刺器导向气缸和穿刺器导向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压盖底板843的下方还连接有成型压板8412,当包装盒封盒完毕,包装盒移动组件82带动包装盒移动至与贴胶机构9配合,成型压板 8412压住移动中的包装盒顶133,防止包装盒顶133弹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15、16所示,贴胶机构9包括移料组件91、接料称重组件92以及胶带组件93。包装盒移动组件82带动包装盒移动至与移料组件91配合,移料组件91将包装盒推至接料称重组件92内,胶带组件93在包装盒上贴上胶带,接着接料称重组件92对包装盒进行称重,通过重量判断包装盒内的穿刺针是否放足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料组件91包括移料电机911、贴胶压板气缸912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移料背板913。移料背板913上安装有移料导向块914,移料电机911安装在移料导向块914上,移料导向块914上设置有移料滑块,移料滑块被移料电机911带动并可沿移料导向块914移动。移料电机911、移料导向块914和移料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027391.6的血液测试机专利中标本电机、标本导向块和标本定位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相同。移料滑块上连接有移料块916,包装盒移动组件82带动包装盒移动至与移料组件91配合,移料电机911带动移料块916移动,从而移料块916将包装盒推至接料称重组件92。移料背板913上还安装有移料凸块,移料凸块上固定有移料滑轨 917,移料滑轨917上设置有移料导滑滑块,移料块916与移料导滑滑块相连接。贴胶压板气缸912固定在移料背板913的顶部,贴胶压板气缸91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贴胶推板 9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接料称重组件92包括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称重固定板921以及位于称重固定板921上方的过料底板922和称重移动板923。过料底板92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称重固定板921上,过料底板922上安装有两块过料挡板924,过料挡板924的顶部连接有过料压板925。移料块916将包装盒推至过料底板922上,包装盒位于两块过料挡板 924之间,过料压板925压住包装盒顶133,防止包装盒顶133弹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称重固定板921上固定有称重移动气缸9212和称重传感器9213。称重移动气缸9212的活塞杆固定在称重移动板923的底部,称重移动气缸9212带动称重移动板923上下移动。称重固定板921上安装有称重导向套928,称重固定板921的下方设置有称重移动安装块9210,称重导向套928内滑动设置有称重移动导柱927,称重移动导柱927的两端分别与称重移动板923和称重移动安装块9210相固定。称重固定板 921的底部安装有称重移动限位块929,称重移动安装块9210上安装有与称重移动限位块929配合的称重移动缓冲器9211。称重传感器9213上设置有称重支撑座9214,称重支撑座9214上设有若干称重凸块9220,称重移动板923上制有供称重凸块9220通过的称重孔。移料组件91将包装盒推至称重移动板923上,称重时,称重移动气缸9212带动称重移动板923下移,称重凸块9220逐渐穿过称重孔,并将包装盒顶出,称重传感器 9213对包装盒进行称重。称重完毕后,称重移动气缸9212带动称重移动板923上移复位,移料组件91根据称重结果将包装盒推入成次品推料机构10。
上述技术方案中:称重移动板923上固定有前挡移动气缸9215和后挡板9216。前挡移动气缸9215上设置有L型的前挡移动滑块,前挡移动气缸9215带动前挡移动滑块移动,前挡移动气缸9215与前挡移动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1856870的滴斗自动组装机中穿刺器导向气缸和穿刺器导向滑块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前挡移动滑块上固定有前挡板9217,前挡板9217上制有贴胶缺口。过料挡板924的顶部还连接有下压气缸9218,下压气缸9218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贴胶压板9219。贴胶时,前挡移动气缸9215 带动前挡板9217前移,下压气缸9218带动贴胶压板9219下移,前挡块9217、后挡板 9216、贴胶压板9219均紧贴包装盒,对包装盒进行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胶带组件93位于贴胶缺口的前方。胶带组件93包括贴胶升降电机931、贴胶平移气缸932以及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贴胶安装背板933。贴胶安装背板931 上固定有贴胶升降导向块934和贴胶升降凸块935。贴胶升降电机931安装在贴胶升降导向块934上,贴胶升降导向块934上设置有贴胶升降滑块,贴胶升降滑块由贴胶升降电机931带动并可沿贴胶升降导向块934移动。贴胶升降电机931、贴胶升降导向块934 和贴胶升降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与申请号为202110027391.6的血液测试机专利中采血管移动电机、采血管导向块和拔盖滑块之间的传动方式相同。贴胶升降凸块935上固定有贴胶导滑导轨,贴胶导滑导轨上设置有贴胶导滑滑块。贴胶升降滑块和贴胶导滑滑块之间固定有贴胶升降板936。贴胶平移气缸932固定在贴胶升降板936上,贴胶平移气缸 932上设置有贴胶平移滑块,贴胶平移气缸932带动贴胶平移滑块移动,贴胶平移滑块上固定有贴胶移动板937。贴胶移动板937上旋转设置有贴胶滚轮938和两个配合滚轮939,贴胶滚轮938上缠绕有胶带卷9318。为避免胶带粘住配合滚轮939,配合滚轮939为铁氟龙滚轮,两个配合滚轮939对胶带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贴胶移动板937上还安装有贴胶上压轮9313以及位于贴胶上压轮9313上方的贴胶移动限位块9314。胶带卷9318 上的胶带头穿过两个配合滚轮939之间,再穿过贴胶上压轮9313和贴胶移动限位块9314 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贴胶移动板937的底部固定有切刀移动气缸9310,切刀移动气缸9310的活塞杆上通过切刀连接块连接有贴胶下压轮9311,胶带头垂挂在贴胶下压轮9311的前方。切刀连接块上通过切刀固定块固定有贴胶切刀9312,贴胶切刀9312位于贴胶下压轮9311和贴胶上压轮9313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贴胶移动板937上还安装有胶带传感器9315以及可相对于贴胶移动板937旋转的胶带摆杆9316,胶带摆杆9316上设有凸出的胶带接触杆9317,胶带接触杆9317位于胶带卷9318的上方并且始终与胶带卷9318相接触。胶带接触杆9317的高度随着胶带卷9318的使用而逐渐下降,从而胶带摆杆9316开始摆动,当胶带传感器 9315感应到胶带摆杆9316时,表明胶带卷9318已经用完,胶带传感器9315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更换胶带卷9318。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17所示,成次品推料机构10包括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推料气缸101、推料凸块105和推料架102,推料架102上固定有推料底板103,推料底板 103的四周设置有推料侧挡板104。推料侧挡板104上制有推料缺口。推料气缸101上设置有推料滑块,推料凸块105上安装有推料导滑滑轨,推料导滑滑轨上设置有推料导滑滑块1010,推料滑块和推料导滑滑块1010之间固定有推料安装板106。推料底板103上制有推料孔,推料安装板106上安装有推料板107,推料板107的顶部穿过推料孔。推料底板103上还安装有推料传感器108,推料传感器108感应到包装盒时,推料气缸101 根据称重结果对该包装盒进行分类,例如合格的包装盒被推料气缸101带动往推料底板 103的右边移动,不合格的包装盒被推料气缸101带动往推料底板103的左边移动。推料底板103的两端还安装有料满传感器109,当料满传感器109感应到包装盒时,操作人员将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包装盒从推料缺口移出推料底板10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穿刺针入袋包装完毕后,穿刺针变距机构11吸取若干穿刺针并对穿刺针进行变距。变距之前,变距滑块之间互相靠近,定位销1116位于滑动限位孔1171中远离定位吸块1141的一端,变距吸头1110和定位吸头1142吸取穿刺针,此时穿刺针之间互相紧贴。开始变距,变距气缸112带动变距推块115和变距滑块移动,直到定位销1116移动至滑动限位孔1171靠近定位吸块1141的一端,并且变距推块115 接触到变距缓冲器119,变距气缸112停止移动,此时每个穿刺针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变距完毕。变距机械手臂111带动变距完毕的穿刺针移至穿刺针上料机构3的传送带35上。
在变距机械手臂111带动变距完毕的穿刺针移至穿刺针上料机构3的过程中,穿刺针会经过穿刺针检测机构12的上方,检测光源123对穿刺针进行打光,检测相机121对穿刺针进行拍照,拍照取得的穿刺针的信息传输至电脑,电脑判断该穿刺针是否合格。不合格的穿刺针通知操作人员来处理。
同时,包装盒成型机构6对包装盒纸板13进行折叠和粘贴,使得转盘中转机构7上的两个包装盒放料槽74内均放置有包装盒。包装盒成型机构6的成型升降电机611带动折叠托板613上移至与成型托板618共面,移载机构5的第二吸取吸嘴5413和第一吸取吸嘴5410吸取料仓机构4上的包装盒纸板13,移载电机51和纸板升降电机541带动包装盒纸板13移动至折叠托板613和成型托板618上,使得包装盒底131位于折叠托板613 上并被折叠吸盘614吸住。包装盒夹取机构55夹取成型框56,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和移载电机51带动成型框56移动至包装盒纸板13上,使得成型框56位于包装盒底131上。接着成型升降电机611带动折叠托板613和包装盒底131下移,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带动成型框56下移,成型框56对包装盒底131进行挤压,包装盒底131始终紧贴折叠托板613,使得包装盒底131与包装盒侧面132之间发生折叠,包装盒侧面132紧贴成型挡板615,包装盒侧面132与包装盒底131之间互相垂直。侧面折叠气缸616带动侧面折叠板617移动,侧面折叠板617对四条粘贴边135进行折叠,使得粘贴边135与包装盒侧面132之间互相垂直,此时完成包装盒的初步折叠。
两包装盒端面134位于两组侧面压板组件63的侧面托板636上并被侧面吸盘637吸取,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二点胶电机622带动两组热熔胶枪628移动并分别对两包装盒端面134进行喷胶,喷胶位置为包装盒端面134后续与粘贴边135相接触的部分。接着侧面吸盘637不再吸取包装盒端面134,侧面折叠气缸616带动侧面折叠板617移动,侧面折叠板617不再挤压粘贴边135,压板升降气缸631上移使得包装盒端面134向上折叠,压板前移气缸634带动成型推板635前移,成型推板635与两包装盒端面134相接触并对包装盒端面134进行挤压,使得包装盒端面134与粘贴边135充分接触,包装盒端面 134上的热熔胶使得包装盒端面134与粘贴边135固定,完成包装盒的粘贴过程。此时成型框56一直位于包装盒内,成型框56起到定型的作用,有效防止包装盒在移动和上料时变形。
包装盒夹取机构55夹取包装盒,两个夹指垫块5317分别紧贴两包装盒端面134,包装盒端面134与成型框56紧贴,两个夹指垫块5317均与成型框56中下定位块562的下表面相接触,完成包装盒的夹取。下定位块562对夹指垫块5317的夹取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夹指垫块5317在夹取时出现包装盒向下滑动的情况导致包装盒掉落。成型框56与包装盒成型机构6配合使得包装盒纸板13成型,成型框56与包装盒夹取组件53配合使得包装盒夹取牢固。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和移载电机51带动包装盒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 7上远离穿刺针上料机构3的包装盒放料槽74内。转盘马达71带动转盘底板72旋转180 °,使得该包装盒靠近穿刺针上料机构3。重复包装盒纸板13的折叠粘贴动作,使得转盘中转机构7上的两个包装盒放料槽74内均放置有包装盒。
接着穿刺针入盒,输送电机34带动传送带35以及穿刺针移动,位置检测组件将取得的穿刺针的位置信息传输至电脑,上料机械手臂311根据该位置信息带动上料吸盘315吸取传送带35上的穿刺针。上料吸盘315吸取穿刺针时,上料机械手臂311先带动上料吸盘315下降,其中一列上料吸盘315吸取一个穿刺针,上料机械手臂311带动上料吸盘315上升再根据下一个穿刺针的位置信息带动上料吸盘315下降,另一列上料吸盘315 吸取下一个穿刺针,接着上料机械手臂311带动两个穿刺针移动至转盘中转机构7上的包装盒内的成型框56内。本实施例中,包装盒的规格是可以放50个穿刺针,因此当上料机械手臂311重复上述上料动作25次后,转盘马达71带动转盘底板72旋转180°,使得空包装盒靠近穿刺针上料机构3,放满穿刺针的包装盒靠近移载机构5。
包装盒封盒,包装盒夹取机构55夹取放满穿刺针的包装盒,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和移载电机51带动包装盒和成型框56移动至封盒机构8的两块封盒挡板829之间。移载机构5的压料板升降气缸5318带动压料板536下压,压料板536挤压成型框56内的穿刺针,使得穿刺针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凑。封盒定位组件81的定位插片815进入到包装盒内,以此对包装盒进行定位。包装盒压盖组件84的预压移动气缸849带动预压板8411 移动,预压板8411与成型框56的顶部配合对包装盒的定位边136进行挤压折叠。包装盒夹取机构55夹取包装盒内的成型框56,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和移载电机51带动成型框56移出包装盒,成型框56内的穿刺针位于包装盒内,压料板536也不再挤压穿刺针。成型框56对包装盒内穿刺针进行整型定位,防止穿刺针在包装盒内排列不整齐,导致无法放置足量的穿刺针。
两组折耳气缸832分别带动两个折耳压块835相向运动,两个折耳压块835对包装盒上的侧耳边137进行挤压折叠。压盖平移气缸841带动压盖移动板844、压盖板847 和压舌板8410前移,压盖板847对包装盒顶133进行预折叠,此时折耳压块835仍保持挤压侧耳边137的状态,防止侧耳边137翘起妨碍包装盒顶133的折叠过程。包装盒顶 133预折叠时与折耳压块835相接触,压舌升降气缸848带动压舌板8410下移,L型的压舌板8410使得定位边136紧贴折耳压块835的直角边,定位边136与包装盒顶133互相垂直。两组折耳气缸832分别带动两个折耳压块835相背运动,退出包装盒。压舌升降气缸848带动压舌板8410继续下移,压舌板8410使得定位边136塞进包装盒内,压盖升降气缸842带动压盖板847下移,压盖板847将包装盒顶133压成水平状态,完成包装盒封盒。封盒定位组件81的定位插片815移出包装盒,包装盒移动组件82带动封盒完毕的包装盒移动至与贴胶机构9配合。
开始贴胶,移料电机911带动移料块916移动,移料块916将封盒完毕的包装盒推动至过料底板922和称重移动板923上,定位边136靠近胶带组件93,包装盒的一部分露出贴胶缺口。前挡移动气缸9215带动前挡板9217前移,下压气缸9218带动贴胶压板 9219下移,前挡块9217、后挡板9216、贴胶压板9219均紧贴包装盒以此对包装盒进行定位。贴胶平移气缸932带动贴胶移动板937往包装盒的方向移动,使得贴胶下压轮9311 和贴胶上压轮9313穿过贴胶缺口并将胶带头粘贴在包装盒侧面132上。接着贴胶升降电机931带动贴胶移动板937上移,胶带被拉扯,切刀移动气缸9310带动贴胶下压轮9311 和贴胶切刀9312移动,贴胶下压轮9311移动的同时拉扯胶带并把胶带粘贴在包装盒顶 133上。贴胶下压轮9311带动胶带移动时,胶带呈倾斜状态,胶带接触到贴胶切刀9312 并被贴胶切刀9312切断,粘贴在包装盒上的胶带与胶带卷9318分离,此时胶带的两端分别粘贴在包装盒顶133和其中一包装盒侧面132,防止包装盒顶133弹出。接着下压气缸9218带动贴胶压板9219上移,前挡移动气缸9215带动前挡板9217后移,此时上包装盒粘贴有一段胶带。
继续重复上述包装盒贴胶动作两次,直到包装盒侧面132的不同位置上粘贴有三段胶带,并且包装盒完全位于称重移动板923上,包装盒贴胶完毕。
开始称重,贴胶压板气缸912带动贴胶推板915移动,贴胶推板915推动包装盒使得包装盒不与后挡板9216相接触,此时包装盒也不与前挡板9217、贴胶压板9219相接触,防止前挡板9217、贴胶压板9219和后挡板9216接触包装盒而影响包装盒的称重精度。称重移动气缸9212带动称重移动板923下移,称重凸块9220逐渐穿过称重孔,并将包装盒顶出,称重传感器9213对包装盒进行称重。
称重完毕后,称重移动气缸9212带动称重移动板923上移复位,移料组件91将包装盒推入成次品推料机构10。成次品推料机构10的推料气缸101根据称重结果对该包装盒进行分类,例如合格的包装盒被推料气缸101带动往推料底板103的右边移动,不合格的包装盒被推料气缸101带动往推料底板103的左边移动,完成穿刺针入盒包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机架台(1)上的穿刺针变距机构(11)、穿刺针检测机构(12)、穿刺针上料机构(3)、料仓机构(4)、移载机构(5)、包装盒成型机构(6)、转盘中转机构(7)、封盒机构(8)、贴胶机构(9)以及成次品推料机构(10),所述移载机构(5)位于所述料仓机构(4)、所述包装盒成型机构(6)和所述封盒机构(8)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变距机构(11)包括变距固定板(113)和固定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变距机械手臂(111),所述变距固定板(113)上固定有变距气缸(112),所述变距固定板(113)上滑动设置有若干变距滑块,所述变距气缸(112)带动变距滑块移动,所述变距滑块包括吸取入袋穿刺针的变距吸头(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检测机构(12)包括检测相机(122)、检测光源(123)以及固定在所述机架台(1)侧面的检测背板(121),所述检测相机(122)、所述检测光源(123)均安装在所述检测背板(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上料机构(3)包括输送组件、吸取组件和位置检测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电机(34)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输送支撑架(31),所述输送支撑架(31)的两端设置有主动轴(32)、从动轴(33),所述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之间设置有传送带(35),所述输送电机(34)带动主动轴(32)旋转,所述传送带(35)开始运动,入袋穿刺针位于所述传送带(35)上;
所述吸取组件包括上料机械手臂(311),所述上料机械手臂(311)上安装有吸盘固定板(313),所述吸盘固定板(313)的底部安装有上料吸盘(315);
所述位置检测组件位于传送带(35)的上方,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位置相机(316)、位置光源(317)以及与所述机架台(1)连接的位置检测固定块(314),所述位置相机(316)、位置光源(317)均与所述位置检测固定块(31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料仓托板(41),所述料仓托板(41)上安装有四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竖直设置的定位挡板(42),两块所述定位挡板(42)互相垂直,包装盒纸板(13)堆叠在所述料仓托板(41)上,四组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包装盒纸板(13)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定位挡板(42)顶部的刮片安装块(43),所述刮片安装块(43)上设置有刮片(44),所述刮片(44)伸出所述定位挡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5)包括纸板吸取组件(54)、包装盒夹取组件(53)、成型框(56)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移载电机(51),所述移载电机(51)分别带动所述纸板吸取组件(54)和所述包装盒夹取组件(53)移动;
所述纸板吸取组件(54)包括纸板升降电机(541)和纸板吸取移动板(544),所述纸板升降电机(541)带动所述纸板吸取移动板(544)上下移动,所述纸板吸取移动板(54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吸取吸嘴(5410)以及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吸取吸嘴(5410)移动的第二吸取吸嘴(5413);
所述包装盒夹取组件(53)包括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和两组包装盒夹取机构(55),所述包装盒升降电机(531)带动所述包装盒夹取机构(55)移动,所述包装盒夹取机构(55)包括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和夹指垫块(5317),所述包装盒夹指气缸(5310)带动所述夹指垫块(5317)夹取所述成型框(56)或包装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成型机构(6)包括整体折叠组件(61)、点胶组件(62)、两组侧面压板组件(63),两组所述侧面压板组件(63)分别位于所述整体折叠组件(61)的两侧,所述整体折叠组件(61)包括成型升降电机(611)和折叠托板(613),所述成型升降电机(611)带动所述折叠托板(613)上下移动,所述折叠托板(613)的两侧设置有成型挡板(615),所述成型挡板(615)上安装有侧面折叠气缸(616),所述侧面折叠气缸(616)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侧面折叠板(617);
所述点胶组件(62)包括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二点胶电机(622)和热熔胶枪(628),所述第一点胶电机(621)、第二点胶电机(622)带动所述热熔胶枪(628)移动,所述热熔胶枪(628)对包装盒纸板(13)进行喷胶;
所述侧面压板组件(63)包括压板升降气缸(631)、压板前移气缸(634)和成型推板(635),所述压板升降气缸(631)、压板前移气缸(634)带动所述成型推板(635)移动,所述成型推板(635)的顶部固定有侧面托板(636),所述侧面托板(636)上安装有侧面吸盘(63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中转机构(7)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转盘马达(71),所述转盘马达(71)的顶部安装有转盘底板(72),所述转盘马达(71)可以带动所述转盘底板(72)旋转,所述转盘底板(72) 上固定有两组包装盒放料座,所述包装盒放料座包括四块放料挡板(73),四块所述放料挡板(73)之间形成包装盒放料槽(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盒机构(8)包括包装盒移动组件(82)、封盒定位组件(81)、包装盒折耳组件(83)、包装盒压盖组件(84),所述包装盒折耳组件(83)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包装盒折耳组件(83)分别位于所述包装盒移动组件(82)的两侧;
所述包装盒移动组件(82)包括包装盒移动气缸(821)和封盒放料座,所述包装盒移动气缸(821)带动所述封盒放料座移动,包装盒位于所述封盒放料座内;
所述封盒定位组件(81)包括定位升降气缸(811)、定位平移气缸(812)和定位插片(815),所述定位升降气缸(811)、定位平移气缸(812)带动所述定位插片(815)移动;
所述包装盒折耳组件(83)包括折耳气缸(832)和折耳压块(835),所述折耳气缸(832)带动所述折耳压块(835)运动;
所述包装盒压盖组件(84)包括压盖平移气缸(841)、压盖移动板(844)、压盖板(847)、压舌板(8410)和预压板(8411),所述压盖平移气缸(841)带动所述压盖移动板(844)移动,所述压盖移动板(844)上安装有压盖升降气缸(842)、压舌升降气缸(848)和预压移动气缸(849),所述压盖升降气缸(842)带动所述压盖板(847)上下移动,所述压舌升降气缸(848)带动所述压舌板(8410)移动,所述预压移动气缸(849)带动所述预压板(8411)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9)包括移料组件(91)、接料称重组件(92)以及胶带组件(93);
所述移料组件(91)包括移料电机(911)、贴胶压板气缸(912)和移料块(916),所述移料电机(911)带动所述移料块(916)移动,所述移料块(916)将包装盒推至所述接料称重组件(92),所述贴胶压板气缸(91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贴胶推板(915);
所述接料称重组件(92)包括称重传感器(9213),所述称重传感器(9213)对所述包装盒进行称重;
所述胶带组件(93)包括贴胶升降电机(931)、贴胶平移气缸(932)和贴胶移动板(937),所述贴胶升降电机(931)、贴胶平移气缸(932)带动所述贴胶移动板(937)移动,所述贴胶移动板(937)旋转设置有贴胶滚轮(938),所述贴胶滚轮(938)上缠绕有胶带卷(9318),所述贴胶移动板(937)的底部固定有切刀移动气缸(9310),所述切刀移动气缸(9310)的活塞杆上连接有贴胶下压轮(9311)和贴胶切刀(931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入盒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次品推料机构(10)包括推料板(107)以及固定在所述机架台(1)上的推料气缸(101)、推料架(102),所述推料架(102)上固定有推料底板(103),所述推料底板(103)上设置有推料侧挡板(104),所述推料底板(103)上制有推料孔,所述推料板(107)的顶部穿过所述推料孔,所述推料气缸(101)带动所述推料板(107)在所述推料孔内移动。
CN202123196477.6U 2021-12-16 2021-12-16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Active CN216861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6477.6U CN216861957U (zh) 2021-12-16 2021-12-16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6477.6U CN216861957U (zh) 2021-12-16 2021-12-16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1957U true CN216861957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7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6477.6U Active CN216861957U (zh) 2021-12-16 2021-12-16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1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3771B (zh) 内衬纸加工装盒工艺
CN216861957U (zh)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CN210338383U (zh) 一种物件自动包纸机
CN112722482A (zh) 雷管折线装置
CN114368511A (zh) 穿刺针入盒包装机
CN115231066B (zh) 一种自动包装机
CN218537301U (zh) 一种涂胶装盒机
CN216860719U (zh) 包装盒成型机构
CN115258664A (zh) 一种Tray盘自动包装线及其带捆扎的tray盘上料机构
CN216887495U (zh) 包装盒贴胶机构
CN111038812B (zh) 一种电池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CN216887552U (zh) 包装盒称重机构
CN216862001U (zh) 包装盒移载机构
CN113666175A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码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34869A (zh) 包装盒成型机构
CN216887459U (zh) 包装盒纸板移载机构
CN114435689A (zh) 包装盒贴胶机构
CN114368526A (zh) 包装盒称重机构
CN216887326U (zh) 包装盒封盒机构
CN216861958U (zh) 穿刺针变距机构
CN114435678A (zh) 包装盒纸板移载机构
CN114368519A (zh) 包装盒移载机构
CN218432152U (zh) 一种电子烟智能包装线
CN117262340B (zh) 一种盒体产品的膜纸自动包裹生产线
CN217867115U (zh) 一种烟盒检品机上料系统的分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