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6135U -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6135U
CN220946135U CN202322998631.4U CN202322998631U CN220946135U CN 220946135 U CN220946135 U CN 220946135U CN 202322998631 U CN202322998631 U CN 202322998631U CN 220946135 U CN220946135 U CN 220946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thick bamboo
compounding section
mix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986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侠
何林
陈兵
汪超
祝朱华
张堂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ca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ca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ca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ca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986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6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6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6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混合不均匀、熔融不充分的问题。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进料管、出料管、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混料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混料筒顶部,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混料筒底部,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混料筒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混料筒内,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连接在混料筒的顶部处且搅拌机构下端连接在混料筒的底部处。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母粒原料能充分混合熔融,生产质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母粒,是一种塑料加工助剂,它是由超量的化学助剂、载体树脂和分散剂等所组成,母粒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中而得到的聚集体,母粒是指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经过挤出装置等设备计量、混合、熔融、挤出、切粒等加工过程制得的颗粒料。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对原料进行混合熔融,但现有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一般采用搅拌器对原料进行搅拌,但单一的搅拌器单向转动可能会出现搅拌死角,从而出现原料混合不均匀、熔融不充分的问题,影响母粒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混合熔融效果好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进料管、出料管、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混料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混料筒顶部,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混料筒底部,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混料筒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混料筒内,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连接在混料筒的顶部处且搅拌机构下端连接在混料筒的底部处,所述加热机构将混料筒的外侧部和底部包覆,所述出料管从加热机构底部伸出加热机构,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通过进料管将原料加入混料筒中,通过搅拌机构对料体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与此同时加热机构产生热源并传递至混料筒对料体进行加热,使料体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熔融,由于加热机构包覆混料筒的外侧和底部,而混料筒也具有热传递性,使得混料筒内的料体都能受热熔融,混合熔融完成后,打开出料管上的阀门即可使料体从出料管输出,以便后续的挤出成型和切粒工序,根据实际情况,出料管可以与后续加工的挤出切粒装置连接。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混料筒包括筒体和盖体,所述筒体为内部空腔、上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盖体与筒体相匹配且盖体扣合连接在筒体上部处,所述盖体和筒体内部形成密闭的混料腔,上述进料管固连在盖体上,上述出料管固连在筒体底部处。
筒体和盖体扣合连接形成混料筒,混料筒内部的混料腔为原料的混合熔融加工提供了空间,当本装置需要清洁或维护时,也能通过打开盖体进行,盖体与筒体分离便于工作人员维护检修搅拌机构和在使用后对混料筒进行彻底清洁。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电机固连在盖体上,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均穿设在混合筒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
通过设置电机、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实现对料体的搅拌混合工序,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并且搅拌时两者之间互不影响,电机驱动第一搅拌单元转动,第一搅拌单元带动第二搅拌单元转动,两个搅拌单元转动方向相反共同对料体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充分,促使料体混合均匀,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一、搅拌叶片一和齿轮一,所述搅拌轴一穿设在混料筒内且搅拌轴一能转动,所述齿轮一固连在搅拌轴一上部,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一顶部固连,所述搅拌叶片一固连在搅拌轴一的外侧部。
电机驱动搅拌轴一转动,搅拌轴一带动搅拌叶片一跟随转动,搅拌叶片一对料体搅拌混合,而齿轮一用于与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二、搅拌叶片二和齿轮二,所述搅拌轴二穿设在混料筒内且搅拌轴一能转动,所述齿轮二固连在搅拌轴二上部,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搅拌叶片二固连在搅拌轴二的外侧部。
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连接,当电机驱动第一搅拌单元转动时,齿轮一跟随转动,从而齿轮一带动齿轮二向反方向转动,进一步带动搅拌轴二转动,促使搅拌轴二上的搅拌叶片二对料体进行搅拌,搅拌叶片二与搅拌叶片一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料体混合更加充分、均匀。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搅拌叶片一在搅拌轴一的外侧部均布设置,若干搅拌叶片二在搅拌轴二的外侧部均布设置,且搅拌叶片一与搅拌叶片二相互交错排列。
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增加了与料体接触面积,从而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转动对料体进行搅拌时能更加充分,料体混合更加均匀。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部空腔且上部开口,所述加热筒与筒体相匹配且筒体嵌于加热筒内,所述加热筒底部具有与出料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出料管从通孔处伸出加热筒底部。
加热筒紧密贴合在筒体外部,使得加热筒产生的热源能更好的传递至筒体,便于对筒体内的的料体进行加热形成熔融状态,而加热筒底部的通孔便于出料管伸出,保证其能正常出料。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加热筒侧部和底部内均填充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靠近加热筒的内表面处,所述加热筒的内表面与筒体面接触。
加热筒内部填充电加热丝,电加热丝能与外部电源连接,开启电源后电加热丝能产生热源,而电加热丝靠近加热筒的内表面处,产生的热源传递至筒体的效率更高,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上述齿轮一和齿轮二设置于盖体内,上述搅拌轴一、搅拌轴二的上端穿设在盖体内,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盖体内与搅拌轴一连接。
齿轮一和齿轮二均设置在盖体内,结构更加紧凑,整体化程度更高,外观上也更加简洁美观。
在上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中,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进料管在盖体上靠近外边缘出均布设置,若干进料管位于盖体夹层内的部分与齿轮一、齿轮二之间均具有间隔。
进料管的数量为若干个,不同的原料能同时从进料管加入混料筒内,提高进料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结构紧凑,整体化程度高,两个搅拌单元共同作用对料体进行搅拌,避免单一方向搅拌不充分,促使料体充分混合,加热筒紧密贴合混料筒,产生热源传递至混料筒对料体进行加热,促使料体充分熔融,工作效率高,母粒原料混合熔融效果好,以提高后续母粒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料筒;1a、筒体;1b、盖体;2、进料管;3、出料管;4、电机;5、搅拌轴一;6、搅拌叶片一;7、齿轮一;8、搅拌轴二;9、搅拌叶片二;10、齿轮二;11、加热筒;12、通孔;13、电加热丝;1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包括混料筒1、进料管2、出料管3、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混料筒1内部为空腔,所述进料管2设置于混料筒1顶部,所述出料管3设置于混料筒1底部,所述进料管2和出料管3均与混料筒1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混料筒1内,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连接在混料筒1的顶部处且搅拌机构下端连接在混料筒1的底部处,所述加热机构将混料筒1的外侧部和底部包覆,所述出料管3从加热机构底部伸出加热机构,所述出料管3上设置有阀门14。
所述混料筒1包括筒体1a和盖体1b,所述筒体1a为内部空腔、上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盖体1b与筒体1a相匹配且盖体1b扣合连接在筒体1a上部处,所述盖体1b和筒体1a内部形成密闭的混料腔,上述进料管2固连在盖体1b上,上述出料管3固连在筒体1a底部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4、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电机4固连在盖体1b上,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均穿设在混合筒内,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一5、搅拌叶片一6和齿轮一7,所述搅拌轴一5穿设在混料筒1内且搅拌轴一5能转动,所述齿轮一7固连在搅拌轴一5上部,上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搅拌轴一5顶部固连,所述搅拌叶片一6固连在搅拌轴一5的外侧部。
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二8、搅拌叶片二9和齿轮二10,所述搅拌轴二8穿设在混料筒1内且搅拌轴一5能转动,所述齿轮二10固连在搅拌轴二8上部,所述齿轮二10与齿轮一7相互啮合,所述搅拌叶片二9固连在搅拌轴二8的外侧部。
所述搅拌叶片一6和搅拌叶片二9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搅拌叶片一6在搅拌轴一5的外侧部均布设置,若干搅拌叶片二9在搅拌轴二8的外侧部均布设置,且搅拌叶片一6与搅拌叶片二9相互交错排列。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筒11,所述加热筒11内部空腔且上部开口,所述加热筒11与筒体1a相匹配且筒体1a嵌于加热筒11内,所述加热筒11底部具有与出料管3相匹配的通孔12,所述出料管3从通孔12处伸出加热筒11底部。
所述加热筒11侧部和底部内均填充有电加热丝13,所述电加热丝13靠近加热筒11的内表面处,所述加热筒11的内表面与筒体1a面接触。
所述盖体1b内部为空腔结构,上述齿轮一7和齿轮二10设置于盖体1b内,上述搅拌轴一5、搅拌轴二8的上端穿设在盖体1b内,上述电机4的输出轴伸入盖体1b内与搅拌轴一5连接。
所述进料管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进料管2在盖体1b上靠近外边缘出均布设置,若干进料管2位于盖体1b夹层内的部分与齿轮一7、齿轮二10之间均具有间隔。
本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通过进料管2将原料加入混料筒1中,通过搅拌机构对料体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与此同时加热机构产生热源并传递至混料筒1对料体进行加热,使料体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熔融,由于加热机构包覆混料筒1的外侧和底部,而混料筒1也具有热传递性,使得混料筒1内的料体都能受热熔融,混合熔融完成后,打开出料管3上的阀门14即可使料体从出料管3输出,以便后续的挤出成型和切粒工序,根据实际情况,出料管3可以与后续加工的挤出切粒装置连接。
通过设置电机4、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实现对料体的搅拌混合工序,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并且搅拌时两者之间互不影响,电机4驱动第一搅拌单元转动,第一搅拌单元带动第二搅拌单元转动,两个搅拌单元转动方向相反共同对料体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充分,促使料体混合均匀,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进料管、出料管、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混料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混料筒顶部,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混料筒底部,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混料筒内腔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混料筒内,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连接在混料筒的顶部处且搅拌机构下端连接在混料筒的底部处,所述加热机构将混料筒的外侧部和底部包覆,所述出料管从加热机构底部伸出加热机构,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包括筒体和盖体,所述筒体为内部空腔、上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盖体与筒体相匹配且盖体扣合连接在筒体上部处,所述盖体和筒体内部形成密闭的混料腔,上述进料管固连在盖体上,上述出料管固连在筒体底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电机固连在盖体上,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均穿设在混合筒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之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一、搅拌叶片一和齿轮一,所述搅拌轴一穿设在混料筒内且搅拌轴一能转动,所述齿轮一固连在搅拌轴一上部,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一顶部固连,所述搅拌叶片一固连在搅拌轴一的外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二、搅拌叶片二和齿轮二,所述搅拌轴二穿设在混料筒内且搅拌轴一能转动,所述齿轮二固连在搅拌轴二上部,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搅拌叶片二固连在搅拌轴二的外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搅拌叶片一在搅拌轴一的外侧部均布设置,若干搅拌叶片二在搅拌轴二的外侧部均布设置,且搅拌叶片一与搅拌叶片二相互交错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部空腔且上部开口,所述加热筒与筒体相匹配且筒体嵌于加热筒内,所述加热筒底部具有与出料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出料管从通孔处伸出加热筒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侧部和底部内均填充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靠近加热筒的内表面处,所述加热筒的内表面与筒体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上述齿轮一和齿轮二设置于盖体内,上述搅拌轴一、搅拌轴二的上端穿设在盖体内,上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盖体内与搅拌轴一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进料管在盖体上靠近外边缘出均布设置,若干进料管位于盖体夹层内的部分与齿轮一、齿轮二之间均具有间隔。
CN202322998631.4U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Active CN220946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98631.4U CN220946135U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98631.4U CN220946135U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6135U true CN22094613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98631.4U Active CN220946135U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6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42314U (zh) 一种硅酸钠生产用配料箱预热装置
CN216419094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循环加热搅拌装置
CN220946135U (zh) 一种母粒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CN218314537U (zh) 一种塑料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
CN112295480A (zh) 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
CN111825966A (zh) 一种环保可降解塑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14562808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用挤出装置
CN212736615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搅拌器
CN216804071U (zh) 一种sbs防水卷材热熔装置
CN217123755U (zh) 一种塑胶加工用的注塑搅拌装置
CN214687372U (zh) 一种染发梳生产用原料熔融装置
CN214136829U (zh) 一种塑胶制品生产用原料混合熔融装置
CN213617999U (zh) 一种带有混合注塑原料的注塑机
CN210453666U (zh) 一种橡胶挤出机的双螺杆喂料装置
CN214324112U (zh) 一种高产量木塑的制备装置
CN214447595U (zh) 硅胶混炼装置
CN216635124U (zh) 一种餐具模具及餐具生产设备
CN111216375A (zh) Pa物理发泡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设备
CN216654561U (zh) 一种无碱速凝剂加工用的节能加热装置
CN217196824U (zh) 具有防鼓包功能的光伏电缆用挤塑机
CN217968319U (zh) 电力电缆生产用挤塑机
CN219946837U (zh) 一种tpe粉末材料的混合搅拌机械
CN217802618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注塑加工的改性剂添加设备
CN219028277U (zh) 一种注塑机供料机构
CN220129231U (zh) 一种pe改性塑料的制粒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