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0200U -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0200U
CN220910200U CN202322774613.8U CN202322774613U CN220910200U CN 220910200 U CN220910200 U CN 220910200U CN 202322774613 U CN202322774613 U CN 202322774613U CN 220910200 U CN220910200 U CN 22091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nuts
pressing plate
hole
integrat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46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
许可可
刘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46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0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其中,螺母集成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螺母集成组件包括:基体,基体的第一侧设有适于安装多个螺母的安装部,基体设有沿基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避让通道,第一避让通道与多个螺母的螺纹孔相对应;第一压板,在螺母集成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压板与基体配合以固定多个螺母,在螺母集成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压板避让螺母,以使螺母可拆卸。本实用新型的螺母集成组件,通过切换自身的状态即可对螺母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在螺母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两种构件如车辆的零部件组装期间,通常使用螺栓螺母将各种构件固定在一起。例如,采用螺栓螺母连接紧固电池包托架和车架时,通常需要使用扳手在车架内侧固定螺母,并使用另一扳手从螺栓头紧固。对于多个螺栓集中安装连接时,需要逐一对每个螺母进行固定,安装效率低,而且在安装连接时需要足够的操作空间。相关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将螺母预先焊接在构件上的方式,但是这种安装结构在螺母出现滑牙等损坏现象时,难以对螺母进行更换,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集成组件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安装结构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板,包括上述螺母集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包括上述螺母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母集成组件,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第一侧设有适于安装多个螺母的安装部,所述基体设有沿所述基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避让通道,所述第一避让通道与多个所述螺母的螺纹孔相对应;第一压板,在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配合以固定多个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板避让所述螺母,以使所述螺母可拆卸。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形成为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一侧的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适于容纳所述螺母,所述第一避让通道形成为设于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为非圆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适于和所述螺母配合,以限制所述螺母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第二避让通道,所述第二避让通道与多个所述螺母的螺纹孔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螺母集成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
可选地,所述基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适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端部不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应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第一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基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适于和待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体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避让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压板;螺母保持架,所述固定孔形成为设于所述螺母保持架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母保持架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六方孔,所述螺母保持架与所述第二压板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压板配合限定出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螺母集成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螺母保持架。
可选地,所述第二压板包括:多个压环,相邻两个所述压环通过连接筋连接,每个所述压环最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筋。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轴向尺寸等于所述螺母的厚度,所述螺母保持架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的减重区。
可选地,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螺母板,包括上述螺母集成组件和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上述螺母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母集成组件,通过第一压板与基体配合可以对多个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在多个螺栓集中安装连接以及螺母安装操作空间狭小时,可以省去逐个紧固螺母的操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而且通过切换自身的状态即可对螺母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在螺母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的螺母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线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的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线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板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螺母集成组件100;
基体10;安装槽11;
第二压板12;避让孔121;压环122;连接筋123;第二螺纹孔124;
螺母保持架13;固定孔131;通孔132;贯穿孔133;
第一压板20;第二避让通道21;第一螺纹孔22;第一凹陷部23;第一凸起部24;
第一紧固件30;
螺母2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螺母集成组件1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螺母集成组件100包括基体10和第一压板20。
具体而言,基体10的第一侧设有适于安装多个螺母200的安装部,基体10设有沿基体10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避让通道,第一避让通道与多个螺母200的螺纹孔相对应,在螺母集成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配合以固定多个螺母200,在螺母集成组件1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压板20避让螺母200,以使螺母200可拆卸。
换言之,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可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螺母集成组件100主要包括基体10和第一压板20,其中,基体10的第一侧设有与多个螺母200相适配安装部,通过安装部可以为多个螺母200提供安装位置;基体10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避让通道,并且第一避让通道与多个和螺母200的螺纹孔相对应,使得与螺母200连接的螺栓或螺杆等可以穿过第一避让通道并与螺母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的关系即可使得螺母集成组件100可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可以为固定螺母200的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释放螺母200的状态。
具体来说,如图1至图7所示,当固定螺母200时,第一压板20位于基体10的第一侧,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连接,第一压板20可以与基体10配合,以将螺母200固定在基体10上,此时螺母集成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当拆卸螺母200时,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活动连接,例如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转动连接或铰接,第一压板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当第一压板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压板20将螺母200压紧固定在基体10上,当第一压板2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压板20避让开螺母200,使得螺母200可以拆卸下来;
情况二、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分离,以此使得第一压板20避让开螺母200,从而使得螺母200可以拆卸下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通过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配合可以对多个螺母200进行固定,从而在多个螺栓集中安装连接以及螺母200安装操作空间狭小时,可以省去逐个紧固螺母200的操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而且通过切换自身的状态即可对螺母200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在螺母200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200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安装部形成为设于基体10的第一侧的多个安装槽11,安装槽11适于容纳螺母200,第一避让通道形成为设于每个安装槽11的底部的避让孔121。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基体10的第一侧的多个安装槽11,每个安装槽11可以为单个螺母200提供独立的安装空间,并且在安装螺母200时,安装槽11可以对螺母200进行导向,使得安装螺母200更加方便;第一避让通道包括设置于每个安装槽11底部的避让孔121,避让孔121的直径不小于螺母200的螺纹孔的直径,通过每个避让孔121可以为单个的螺栓提供避让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安装部形成为设置在基体10的第一侧的多个凸筋,通过多个凸筋可以限定出适于安装多个螺母200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为非圆槽,安装槽11的内壁适于和螺母200配合,以限制螺母200转动。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槽11为非圆槽,例如,安装槽11的形状可以与螺母200的形状对应,即安装槽11设置为正六方槽,通过安装槽11的内壁与螺母200的侧壁配合即可限制螺母200转动,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压板20设有第二避让通道21,第二避让通道21与多个螺母200的螺纹孔相对应。
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压板20上可以设有与多个螺母200的螺纹孔对应的第二避让通道21,第二避让通道21可以为每个螺栓提供避让空间,螺栓可以穿过第二避让通道21,使得螺栓可以从螺母200的第一侧穿过,也可以从螺母200的第二侧穿过,可以有效提高螺母集成组件100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可拆卸连接,以使螺母集成组件1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换言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可拆卸连接,当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连接时,螺母集成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配合以固定螺母200;当第一压板20从基体10上拆卸掉时,螺母集成组件10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分离,此时螺母200可以从基体10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螺母集成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0,第一紧固件3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紧固件30连接,并且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压板20和基体10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一压板20可以从基体10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更换螺母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紧固件30为螺钉,螺钉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20和基体10中的至少一个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体10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配合孔,第一压板20设有与第一紧固件30适配的第一螺纹孔22,第一紧固件30的一端穿过配合孔并与第一螺纹孔22螺纹连接。
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所示,基体10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配合孔,第一压板20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螺纹孔22,第一紧固件30的第一端穿过配合孔并与第一螺纹孔22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30的第二端可以将基体10与第一压板20压紧,结构简单,不仅便于将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连接在一起,而且便于将第一压板20从基体10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压板2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23,第一螺纹孔22设于第一凹陷部23,第一紧固件30的端部不突出于第一压板20的第一侧;和/或,第一压板20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一凹陷部23对应的第一凸起部24,第一螺纹孔22贯穿第一凸起部24。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压板20的第一侧在与第一螺纹孔2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凹陷部23,第一凹陷部23的深度可以根据第一紧固件30确定,最需满足第一紧固件30的端部不突出于第一压板20的第一侧即可,从而可以保证螺母集成组件100与螺母200装配后形成的螺母板没有方向性限制,进而保证了螺母板的通用性和防呆性。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压板20的第二侧在第一螺纹孔2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凸起部24,并且第一螺纹孔22贯穿第一凸起部24,由此可保证第一螺纹孔22的长度,可以提高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螺纹孔22连接时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体10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131,固定孔131适于和待连接件连接。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基体10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孔131,固定孔131可以沿基体10的厚度方向贯穿基体10,从而便于将螺母集成组件100与螺母200装配后形成的螺母板固定在待连接件上,例如车辆的车架上,省时省力,进而便于后续安装与螺母200对应的螺栓,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基体10包括第二压板12和螺母保持架13,第一避让通道设于第二压板12,固定孔131形成为设于螺母保持架13的第二螺纹孔,螺母保持架13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132,通孔132为六方孔,螺母保持架13与第二压板12可拆卸连接,多个通孔132的内壁面与第二压板12配合限定出安装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基体10主要包括第二压板12和螺母保持架13,其中,第二压板12设有第一避让通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通道形成为设于第二压板12的多个避让孔121,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固定孔131形成为设于螺母保持架13的第二螺纹孔,从而可以减少螺母板与待连接件固定所用的锁紧螺母,使得固定螺母板更加方便。螺母保持架13还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132,结构简单,便于通过铸造的方式加工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螺母保持架13可拆卸地设于第二压板12的第一侧,通过第二压板12的第一侧与多个通孔132的内壁面配合可以限定出安装部,即,通孔132的内壁面形成为安装部的周向壁面,第二压板12的第一侧形成为安装部的底部。而且,通孔132可以形成为与第一紧固件30的端部相对应的六方孔,由此,可以通过通孔132的内壁面与第一紧固件30的端部的外周配合以限制第一紧固件3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压板12与螺母保持架13连接形成基体10,可以有效降低基体10的加工难度,使得生产螺母集成组件100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母集成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30,第一紧固件3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压板20、第二压板12与螺母保持架13。
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紧固件30不仅可以将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而且第一紧固件30可以将基体10的第二压板12和螺母保持架1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简化螺母集成组件100的结构。
具体地,如图1所示,螺母保持架13设有与第一螺纹孔22对应的贯穿孔133,第二压板12设有贯穿孔133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4,贯穿孔133与第二螺纹孔124构成基体10上的配合孔,在连接时,第一紧固件30可以分别与第一螺纹孔22和第二螺纹孔124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压板20与螺母保持架13通过第一紧固件3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二压板12与螺母保持架13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二压板12包括多个压环122,相邻两个压环122通过连接筋123连接,每个压环122最多连接有两个连接筋123。
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二压板12可以由多个压环122连接形成,多个压环122可以连接形成环形结构,由此可以避免连接筋123使用过多,可以有效减少螺母集成组件100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压环122的内侧限定出避让孔121,多个压环122限定出的避让孔121形成为第一避让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压板12与第一压板20结构相同。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第二压板12与第一压板20的结构可以相同,从而可以简化螺母集成组件100的结构,使得第一压板20与第二压板12具可以相互替换,有利于螺母集成组件100的批量化生产,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通孔132的轴向尺寸等于螺母200的厚度,螺母保持架13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的减重区。
换言之,通孔132所在位置的螺母保持架13的厚度可以与螺母200的厚度相同,使得通孔132的轴向尺寸与螺母200的厚度相同,从而可以将螺母200的侧壁与外界隔离开,可以有效防止螺母200发生生锈,螺母保持架13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小于螺母200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螺母集成组件100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基体10与第一压板20分别设有减重孔,通过减重孔可以有效降低螺母集成组件100的重量。
总而言之,根据实用新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通过第一压板20与基体10配合可以对多个螺母200进行固定,从而在多个螺栓集中安装连接以及螺母200安装操作空间狭小时,可以省去逐个紧固螺母200的操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而且通过切换自身的状态即可对螺母200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在螺母200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200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螺母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螺母集成组件100和螺母200,螺母200安装于安装部。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集成组件100具有上述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板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在螺母200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200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例如是,但不限于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螺母板。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板具有上述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在螺母200损坏时,便于对损坏的螺母200进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安装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母板具有上述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的第一侧设有适于安装多个螺母的安装部,所述基体设有沿所述基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避让通道,所述第一避让通道与多个所述螺母的螺纹孔相对应;
第一压板,在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配合以固定多个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板避让所述螺母,以使所述螺母可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一侧的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适于容纳所述螺母,所述第一避让通道形成为设于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避让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非圆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适于和所述螺母配合,以限制所述螺母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第二避让通道,所述第二避让通道与多个所述螺母的螺纹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螺母集成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基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适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端部不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侧;和/或,
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应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第一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适于和待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
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避让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压板;
螺母保持架,所述固定孔形成为设于所述螺母保持架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母保持架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六方孔,所述螺母保持架与所述第二压板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压板配合限定出所述安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螺母保持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包括:
多个压环,相邻两个所述压环通过连接筋连接,每个所述压环最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向尺寸等于所述螺母的厚度,所述螺母保持架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的减重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结构相同。
15.一种螺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母集成组件;
螺母,所述螺母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16.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螺母板。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装结构。
CN202322774613.8U 2023-10-16 2023-10-16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2091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4613.8U CN220910200U (zh) 2023-10-16 2023-10-16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4613.8U CN220910200U (zh) 2023-10-16 2023-10-16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0200U true CN22091020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4613.8U Active CN220910200U (zh) 2023-10-16 2023-10-16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0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97653A4 (en) Force applicators
CN220910200U (zh) 螺母集成组件、螺母板、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4977228U (zh) 高落差结构件压铸模组加工支撑
CN104875419A (zh) 一种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及方法
CN110722129B (zh) 一种铸铝模具
CN219446215U (zh) 一种冲床用便于拆装的背压油缸安装机构
CN209920335U (zh) 一种导向装置及轮胎活络模具
US3582158A (en) Die set having readily replaceable guide pins and bushings
CN213671332U (zh) 用于拉伸机的静压仓结构
CN219967145U (zh) 一种汽车缸体压铸模具的水套的加工工装
CN219027284U (zh) 一种油压式扩径定位销
CN202097385U (zh) 压铸机顶出缸与顶出板的防松连接结构
CN211606354U (zh) 一种电机凸缘端盖车加工夹具
CN220372738U (zh) 一种用于径向马达缸体的卧加工装
CN219336865U (zh) 一种模具定位器
CN212238922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21066974U (zh) 一种方便更换配件的组合式模具
CN214023102U (zh) 一种汽车轴向零部件压铆装配结构
CN218925718U (zh) 一种用于消费电子铝材的镶嵌成型式挤出模具
CN218284646U (zh) 一种气动支撑结构和气动支撑装置
CN216759759U (zh) 一种轴承衬套安装工装
CN218696079U (zh) 一种用于喷嘴壳体铣加工的定位工装
CN214490286U (zh) 一种汽车轮毂3d打印模具的拼装工具
CN115301979B (zh) 一种活塞销钻孔工装
CN213795356U (zh) 一种用于传动轴凸缘叉镗孔的专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