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4199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4199U
CN220884199U CN202322617806.2U CN202322617806U CN220884199U CN 220884199 U CN220884199 U CN 220884199U CN 202322617806 U CN202322617806 U CN 202322617806U CN 220884199 U CN220884199 U CN 220884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lamp
vehicle
gear
vehicle body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78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烁
王军号
陆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78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4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车身上设置有定位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有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照地灯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驱动电机选择性地驱动照地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活动,其中,第二齿部与定位销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照地灯从关闭位置活动至打开位置后继续活动;第二齿部与定位销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照地灯从打开位置活动至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由此,通过在车身上设置定位销,定位销与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选择性地定位配合,可以限制照地灯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这样可以使照地灯在活动过程中准确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从而可以提升照地灯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倒车影像作为提高倒车安全性的重要配置,通过安装在车辆尾部的高清倒车摄像头,可以在车辆倒车时将车辆后方的画面显示在倒车液晶显示屏上,让人员更直观地看见车辆后方状况,辅助人员快速且安全倒车。
现有技术中,倒车影像通过增设地灯辅助人员在夜晚找准车位,但是地灯在开闭位置时无法固定并且容易发生晃动,不仅会造成地灯在打开时光影摇晃,不利于车舱内人员看清车位,而且还会在关闭时与车身碰撞发生异响,影响地灯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提升照地灯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定位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照地灯,所述照地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照地灯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驱动电机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照地灯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活动,其中,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定位销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照地灯从所述关闭位置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后继续活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定位销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照地灯从所述打开位置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
由此,通过在车身上设置定位销,定位销与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选择性地定位配合,可以限制照地灯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这样可以使照地灯在活动过程中准确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从而可以提升照地灯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传动齿,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传动齿的下端,所述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和所述第三齿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中的一个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销选择性地抵接定位,所述第三齿部与所述照地灯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照地灯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盖板,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盖板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所述照地灯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盖板铰链,所述盖板铰链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盖板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定位销,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盖板铰链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身域控制器和换挡器,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和换挡器均设置于车身,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照地灯和所述换挡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照地灯且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和照地灯控制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照地灯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照地灯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照地灯控制器与所述照地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照地灯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照地灯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的横向两侧,以分别与车位的横向两侧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和车位标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200、车位标识;
10、车身;11、换挡器;12、前照灯;13、驱动电机;131、电机轴;14、定位销;15、安装孔; 16、安装座;
20、照地灯; 21、灯珠; 22、灯带;
30、车身域控制器;
40、传动齿;41、第一齿部;42、第二齿部;43、第三齿部;
50、传动杆;
60、盖板;61、盖板铰链;
70、位置传感器;
80、继电器;81、第一引脚;82、第二引脚;83、第三引脚;8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图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
结合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可以主要包括:车身10、驱动电机13和照地灯20,其中,车身10上设置有定位销14,驱动电机13设置于车身10,驱动电机13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具体地,车身10可以为定位销14提供稳定可靠的设置位置,可以保证定位销14在车身10的位置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驱动电机13可以输出动力,以驱动照地灯20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照地灯20的照射位置准确,以使人员在车舱内可以准确识别车位。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13可以为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提供稳定可靠的设置位置,可以保证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在驱动电机13上的位置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相互间隔设置,可以使驱动电机13同时带动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转动时,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实现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分别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照地灯20可活动地设置于车身10,并且与驱动电机13传动连接,照地灯20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具体地,照地灯20与驱动电机13传动连接,可以使驱动电机13的输出动力传递至照地灯20,以驱动照地灯20在车身10中可活动。驱动电机13选择性地驱动照地灯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活动,以使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和驱动位置中的一个。
进一步地,照地灯20在车身10中活动时具有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时,照地灯20在车辆100外部以对车辆100外部的地面进行照亮,方便人员在车舱内看清地面车位的标识,当照地灯20处于关闭位置时,照地灯20从车辆100外部收回车辆100内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照地灯20凸出于车身10造成剐蹭事故,可以保证车辆100在正常行驶时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防止照地灯20长时间暴露于车辆100外部受到日晒和雨淋,可以延长照地灯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齿部41与定位销14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照地灯20从关闭位置活动至打开位置后继续活动,第二齿部42与定位销14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照地灯20从打开位置活动至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具体地,进一步地,驱动电机13驱动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沿第一方向旋转,转动至第一齿部41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的过程为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由关闭位置活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在第一齿部41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后,定位销14可以使第一齿部41在该位置保持不动,这样可以限制第一齿部41继续沿第一方向旋转,进而可以保证照地灯20不再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使照地灯20在打开位置保持不变,如此设置,可以使照地灯20在打开位置时对地面发出的光线稳定不晃动,可以便于车舱内人员观察车辆100地面上的车位标识200。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13驱动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沿第二方向旋转,转动至第二齿部42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的过程为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由打开位置活动至关闭位置的过程。在第二齿部42转动至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后,定位销14可以使第二齿部42在该位置保持不动,这样可以限制第二齿部42继续沿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可以保证第一齿部41不再沿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使照地灯20处于关闭位置不变,如此设置,可以使照地灯20在关闭位置时在车身10中的位置稳定不变,可以防止照地灯20与车身10发生碰撞产生异响。另需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结合图3-图4所示,驱动电机13设置有传动齿40,定位销14设置于传动齿40的下端,传动齿40包括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和第三齿部43,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和第三齿部43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中的一个的下端与定位销14选择性地抵接定位,第三齿部43与照地灯20传动连接。
具体地,驱动电机13的电机轴131与传动齿40的中心同轴设置并且相连,以使驱动电机13的输出动力通过电机轴131传递至传动齿40,使传动齿40与驱动电机13的电机轴131同轴转动,以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定位销14位于传动齿40的下端,可以使驱动电机13设置于车身10上时,传动齿40的下端与定位销14选择性地定位配合。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和第三齿部43均绕传动齿40中心周向间隔设置,当驱动电机13的电机轴131旋转时,可以带动传动齿40上的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和第三齿部43一起转动,驱动电机13可以通过电机轴131输出动力和转向。传动齿40转动时,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中的一个下端与定位销14抵接,以限制传动齿40继续转动,可以使传动齿40不再转动,进而可以使第三齿部43的位置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第三齿部43与照地灯20传动连接,可以使照地灯20与第三齿部43同步运动。在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中的一个与定位销14定位配合时,传动齿40停止转动,以限制第三齿部43驱动照地灯20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中的一个后继续活动。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车辆100还包括传动杆50,传动杆50的一端与第三齿部43可转动地连接,传动杆50的另一端与照地灯20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三齿部43和照地灯20之间通过传动杆50连接,不仅可以将驱动电机13的动力传递至照地灯20,以驱动照地灯20活动,而且还可以通过传动杆50改变动力由第三齿部43向照地灯20的传动方向,这样可以简化照地灯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轨迹,提高照地灯20打开和关闭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照地灯20的工作及时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动杆50的两端均设置有轴套,传动杆50的一端通过轴套与第三齿部43配合传动,另一端通过轴套与照地灯20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传动杆50与第三齿部43连接可靠,可以使传动杆50的另一端与照地灯20连接可靠,而且还可以使传动杆50的一端相对第三齿部43可转动,可以使传动杆50的另一端相对照地灯20可转动,如此设置,可以提升照地灯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平顺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照地灯20的开闭及时性。
结合图2-图5所示,车辆100还包括盖板60,车身10上设置有安装孔15,盖板60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15,照地灯20设置于盖板60上,盖板60与传动杆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照地灯20处于关闭位置时,照地灯20设置于车身10对应安装孔15的内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时,照地灯20设置于车身10对应安装孔15的外部,以使照地灯20可以在车辆100外部亮起,保证照地灯20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安装孔15处设置有盖板60,在照地灯20处于关闭位置时,盖板60可以遮盖安装孔15,这样可以防止雨水、灰尘等通过安装孔15进入车身10内部,进而影响车身10内部的电器件正常工作。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时,盖板60从安装孔15处移走,可以使照地灯20顺利穿过安装孔15至车辆100外部,从而可以保证照地灯20顺利照亮车辆100周围地面,以供人员清晰判断周边状况。
进一步地,照地灯20设置于盖板60上,在照地灯20的活动过程中,盖板60可以与照地灯20同步运动,以保证照地灯20处于关闭位置时盖板60遮盖安装孔15,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时盖板60打开安装孔15。盖板60与传动杆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可以使动力由传动杆50传递至盖板60,以使传动杆50驱动盖板60带动照地灯20共同活动。
结合图2-图5所示。车辆100还包括盖板铰链61,盖板铰链61的一端设置于盖板60,盖板铰链61的另一端与传动杆50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具体地,盖板铰链61可以将传动杆50上的动力传递至盖板60,盖板铰链61与传动杆50可转动连接,可以使传动杆50驱动盖板铰链61在移动的同时发生转动,以驱动盖板60在移动的同时发生转动,从而可以驱动盖板60带动照地灯20在安装孔15打开,以便于设置照地灯20在打开位置时的角度与在关闭位置时的角度不同,这样不仅可以便于照地灯20在关闭位置时盖板60可以平行遮盖安装孔15,而且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以使照地灯20发出的光线准确照射于车身10两侧,以照亮地面上的车位标识20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动杆50和盖板铰链61之间通过轴套相连,以实现盖板铰链61与传动杆50可转动连接。
结合图3-图4所示,车身10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6,驱动电机13设置于安装座16,安装座16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14,安装座16与盖板铰链61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安装座16用于设置驱动电机13和定位销14,将安装座16制成后装配在车身10上,可以便于将驱动电机13设置于车身10上,以使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的正常工作,如此设置,可以在不改变车身10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在车身10内增设驱动电机13和照地灯20,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照地灯20适用于不同车型中。
进一步地,安装座16还可以为盖板铰链61提供可靠的设置位置,可以用于将盖板60和照地灯20稳定设置于安装孔15处,以便于照地灯20从安装孔15中伸出并且亮起,盖板铰链61与安装座16可转动地相连,可以使盖板铰链61在安装座16上自由转动,以驱动盖板60带动照地灯20同步转动。
结合图7所示,车辆100还包括车身域控制器30和换挡器11,车身域控制器30和换挡器11均设置于车身10,车身域控制器30分别与驱动电机13、照地灯20、换挡器11和前照灯12电连接。具体地,车身域控制器30用于接收、处理和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车身10范围中电器件工作。换挡器11可以调节车辆100挡位,改变车辆100的速度以及前进方向。前照灯12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照亮车辆100周围环境,扩大人员的视野。照地灯20可以照亮车辆100所在地面,可以便于人员清楚识别地面上的标识,方便人员找到车位的准确位置。设置车身域控制器30分别与驱动电机13、照地灯20、换挡器11和前照灯12电连接,可以使车身域控制器30根据换挡器11和前照灯12的工作状态控制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活动。
结合图7所示,车辆100还包括位置传感器70,位置传感器70设置于照地灯20,并且与车身域控制器30电连接。具体地,位置传感器70可以向车身域控制器30传递照地灯20的位置信号,以使车身域控制器30判断照地灯20实时的位置。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70反馈照地灯20的位置,以确保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中的一个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升照地灯20的工作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辆100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和照地灯控制器,光线传感器和照地灯控制器均设置于车身10,光线传感器与照地灯控制器电连接,照地灯控制器与照地灯20电连接。具体地,车身10可以为光线传感器和照地灯控制器提供稳定可靠的设置位置。照地灯20中具有多个灯珠21,多个灯珠21均与照地灯控制器电连接,以使照地灯控制器控制单个灯珠21的开闭状态。光线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强度,并且将光线强度信号传递至照地灯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倒车环境中的光线大于预设值时,照地灯控制器控制照地灯20中的部分灯珠21亮起。在照地灯20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倒车环境中的光线小于预设值时,照地灯控制器控制照地灯20中的全部灯珠21亮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个灯珠21在照地灯20中排列设置,这样在照地灯20亮起时,可以在地面形成一条灯带22,可以方便人员通过灯带22与车位标识200对齐,提高倒车便利性和准确性。另需说明的是,预设值可以根据人员需求进行设置。
结合图6所示,照地灯2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照地灯20分别设置于车身10的横向两侧,以分别与车位的横向两侧相对应。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照地灯20为至少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车身10的横向两侧,这样可以使照地灯20为车辆100横向两侧均提供照明,以保证照地灯20可以准确照亮车身10两侧对应的车位标识200,从而可以使人员在车舱中准确识别地面车位。在照地灯20的辅助作用下,人员可以在昏暗环境中更加清晰地看见车位标识200,以帮助人员安全倒车,可以有效防止刮擦事故的发生。
结合图7所示,车身10中还包括继电器80,继电器80与车身域控制器30电连接,以使继电器80和车身域控制器30之间可以传递驱动电机13的控制信号。继电器80中包括继电器80线圈84、第一引脚81、第二引脚82和第三引脚83,其中,第一引脚81选择性地与第二引脚82和第三引脚83接合。第二引脚82和第三引脚83均可以与驱动电机13电连接,在第一引脚81与第二引脚82接合并且线圈84接通时,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由关闭位置活动至打开位置,在第一引脚81与第三引脚83接合并且线圈84断开时,驱动电机13驱动照地灯20由打开位置活动至关闭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10),所述车身(10)上设置有定位销(14);
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于所述车身(10),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齿部(41)和第二齿部(42);
照地灯(20),所述照地灯(2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身(10)且与所述驱动电机(13)传动连接,所述照地灯(20)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驱动电机(13)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照地灯(20)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活动,其中,
所述第一齿部(41)与所述定位销(14)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照地灯(20)从所述关闭位置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后继续活动;
所述第二齿部(42)与所述定位销(14)选择性地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照地灯(20)从所述打开位置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后继续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有传动齿(40),所述定位销(14)位于所述传动齿(40)的下端,所述传动齿(40)包括所述第一齿部(41)、所述第二齿部(42)和第三齿部(43),所述第一齿部(41)、所述第二齿部(42)和所述第三齿部(43)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齿部(41)和所述第二齿部(42)中的一个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销(14)选择性地抵接定位,所述第三齿部(43)与所述照地灯(2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杆(50),所述传动杆(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部(4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杆(50)的另一端与所述照地灯(20)可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60),所述车身(10)上设置有安装孔(15),所述盖板(60)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15),所述照地灯(20)设置于所述盖板(60)上,所述盖板(60)与所述传动杆(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铰链(61),所述盖板铰链(6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盖板(60),所述盖板铰链(61)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50)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0)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6),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于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定位销(14),所述安装座(16)与所述盖板铰链(61)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域控制器(30)和换挡器(11),所述车身域控制器(30)和换挡器(11)均设置于车身(10),所述车身域控制器(30)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13)、所述照地灯(20)和所述换挡器(1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70),所述位置传感器(70)设置于所述照地灯(20)且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3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和照地灯控制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照地灯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车身(10),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照地灯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照地灯控制器与所述照地灯(20)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地灯(2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照地灯(20)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10)的横向两侧,以分别与车位的横向两侧相对应。
CN202322617806.2U 2023-09-26 2023-09-26 车辆 Active CN220884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7806.2U CN220884199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7806.2U CN220884199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4199U true CN220884199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7806.2U Active CN220884199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4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84199U (zh) 车辆
KR20170022225A (ko) 차량용 엘이디 비상등
CN203131651U (zh) 一种便于调整明暗截止线的车灯及带有该车灯的汽车
CN210554468U (zh) 车辆照明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DE10335861B4 (de)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Motorschalter eines Fahrzeugs
KR20080097704A (ko) 보조 신호 표시부를 구비하는 교통 신호 지시기
CN107036024B (zh) 车灯及汽车
KR20060070741A (ko) 차량용 비상삼각대
KR100220708B1 (ko) 자동차 전조등의 회전장치
JP3067647U (ja) 自動回転カ―ライト
KR0174042B1 (ko) 자동차의 선바이저 자동 구동장치
CN220691522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超速实时监测系统
CN113859137B (zh) 车身立柱饰板、车辆及照明控制方法
CN220076249U (zh) 一种用于车顶的警示装置
CN213831284U (zh) 一种汽车智能挡光装置
JPS601006Y2 (ja) サイドウインド用ワイパ−駆動装置
JPH0531768Y2 (zh)
KR200154154Y1 (ko) 차량용 룸 램프의 전구 위치 조정장치
KR0150536B1 (ko) 안테나를 이용한 비상등 장치
KR100600142B1 (ko) 후진시 리어커튼 자동 오픈장치
KR200322009Y1 (ko) 자동 회전식 차량용 사이드 미러
KR100199581B1 (ko) 가변형 후방관측 미러
JPH08337141A (ja) 自動車の後部窓ガラス用の広角レンズ
JP2542751Y2 (ja) ルーフスポイラ装置
KR200291442Y1 (ko) 차량의 사각지대 해소용 턴 시그널 라이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