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258U -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258U
CN220849258U CN202322618630.2U CN202322618630U CN220849258U CN 220849258 U CN220849258 U CN 220849258U CN 202322618630 U CN202322618630 U CN 202322618630U CN 220849258 U CN220849258 U CN 22084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andle mounting
plate
carriag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86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86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把手安装板,把手安装板包括把手安装板本体及支撑板,把手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把手总成的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把手总成的安装位;支撑板沿把手安装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向车箱内板方向延伸,支撑板围挡在把手安装板本体的两侧,使把手安装板构成槽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通过把手安装板本体与两侧的支撑板构成槽形结构,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提升把手总成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改善把手安装部位的变形问题,也能够改善因把手安装位置变形而导致车箱锁卡滞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皮卡车的车箱后板一般分别安装了开启车箱后板的解锁把手和汽车车标,需要在车箱后板上对应的设置两个安装位,通常解锁把手布置在车标的上方,车标在汽车后部中间位置,这种设计结构具有如下缺陷:在外观上,汽车后部结构略显拥挤,视觉感官差。
随着解锁把手和车标的集成化,在车箱后板上仅设置一个安装位即可,汽车后部外观简洁明了,提升了汽车外观的感官质量。但是由于集成翻转车标的把手总成承载了多种功能,既承载了车标功能也集成有车箱锁的部分结构,现有的车箱后板的结构强度不足以支撑集成车标的把手总成,在车箱后板的安装位置,容易随着把手的受力而出现变形的问题,影响整车的外观质量;且随着长期的反复解锁开启的操作,也会因为把手处车箱锁变形卡滞导致解锁不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把手总成安装位置强度低,容易导致车箱后板安装位置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固定于车箱后板的车箱内板与车箱外板之间,包括:把手安装板,所述把手安装板包括把手安装板本体及支撑板,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把手总成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所述把手总成的安装位;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向所述车箱内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围挡在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的两侧,使所述把手安装板构成槽形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安装位具有向所述车箱内板方向凸伸的支撑凸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支撑凸台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每个所述支撑凸台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以所述支撑凸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上且环绕所述第一避让孔设置有涂胶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翻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边沿设置有环形翻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把手安装板本体与两侧的支撑板构成槽形结构,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提升把手总成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改善把手安装部位的变形问题,也能够改善因把手安装位置变形而导致车箱锁卡滞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箱后板总成,包括车箱内板和车箱外板,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安装于所述车箱内板与所述车箱外板之间;所述车箱外板上设置有避让把手总成的第二避让孔,所述把手安装板的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车箱内板的后侧面上,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抵接在所述车箱外板的前侧面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所述的车箱后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车标与把手集成为把手总成,针对把手总成的安装位置设置了把手安装板,利用槽形结构的把手安装板提升把手总成的支撑强度,从而可以改善把手安装部位的变形问题,也能够改善因把手安装位置变形而导致车箱锁卡滞的问题;同时,由于车标与把手的集成,在车箱外板上仅仅设置一个避让孔即可,避免了车箱后板上设置多个安装位而对车箱后板整体性造成的破坏性,也有利于提升车箱后板的整体刚度,改善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后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前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安装有把手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车标翻转打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安装有把手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车箱后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车箱后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视);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车箱后板总成去掉车箱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车箱后板总成安装把手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车标翻转打开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车箱后板总成安装把手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视);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手安装板本体;11、第一避让孔;12、支撑凸台;13、第一加强筋;14、涂胶槽;15、环形翻边;2、支撑板;21、第二加强筋;22、支撑翻边;23、减重孔;3、把手总成;31、车标;4、车箱外板;41、第二避让孔;5、车箱内板;6、内板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出现的“前后”方位与车辆的前后方位一致,“上下”方位与车辆的上下方位一致,“左右”方位与车辆的左右方位一致,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固定于车箱后板的车箱内板5与车箱外板4之间,包括:把手安装板,把手安装板包括把手安装板本体1及支撑板2,把手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把手总成3的第一避让孔11,第一避让孔1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把手总成3的安装位;支撑板2沿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左右两侧向车箱内板5方向延伸,支撑板2围挡在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两侧,使把手安装板构成槽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通过把手安装板本体1与两侧的支撑板2构成槽形结构,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提升把手总成3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改善把手安装部位的变形问题,也能够改善因把手安装位置变形而导致车箱锁卡滞的问题。
集成翻转车标31的把手总成3在把手安装板上的安装位置如图3及图4所示,具体如下:把手总成3的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支座,安装时,四个固定支座紧贴安装位的前侧面,底座及车箱锁的部分结构可以隐藏在槽形结构围成的空间内,集成车标31的把手外露在第一避让孔11外,以便于需要打开车箱时把手的操作,以及把手总成3作为车标31时静止外露的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安装板,也可以仅仅地应用在没有集成车标31的把手安装位置,同样可以提升安装位置处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安装板,不仅仅应用到车箱后板上,也可以应用到车箱后背门上的车标31安装处,也即可以将集成翻转车标31的把手总成3安装在车箱后背门上。
通常,皮卡车的车箱后板分别设置有把手和车标3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及集成翻转车标31的把手总成3,可以简化皮卡车车箱后板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位具有向车箱内板5方向凸伸的支撑凸台12。支撑凸台12向车箱内板5方向凸伸,使得把手安装板形成凹凸不平的加强结构,提升把手安装板自身的结构强度。
把手总成3安装时,把手总成3的底座上的四个固定支座紧贴在支撑凸台12的前侧面上,支撑凸台12与把手安装板本体1之间构成一定的容置空间,以容纳把手总成3的其他部分结构,并保证把手总成3上的车标31外露在车箱外板4的外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支撑凸台12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由于支撑凸台12上直接固定把手总成3的底座,承载较大的受力,因此,通过设置的第一加强筋13,提升支撑凸台12四周的支撑强度,保证把手总成3安装位置不会随着把手的操作而发生变形。
具体地,第一加强筋13设置在把手安装板本体1上,且为向车箱内板5方向凸伸的筋条,第一加强筋13在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后侧视觉构成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每个支撑凸台12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3,且多个第一加强筋13以支撑凸台12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具体地,第一加强筋13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条沿上下方向延伸,至少一条沿左右方向延伸,从不同的方向对支撑凸台12进行加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把手安装板本体1上且环绕第一避让孔11设置有涂胶槽14。设置的涂胶槽14用于将把手安装板与车箱外板4胶接在一起;而涂胶槽14的设置,也增大了把手安装板的表面积,提升了把手安装板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了把手安装板的支撑强度。
为了提升把手安装板侧面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在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1。第二加强筋21沿支撑板2向车箱内板5方向延伸,其中,第二加强筋21可以向槽形结构的内凸伸,也可以背向槽形结构凸伸。
可选地,如图1及图2所示,在支撑板2上还设置有减重孔23,在保证把手安装板支撑强度的同时,避免提升整车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支撑板2远离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翻边22。具体地,是在与车箱内板5连接的边沿设置支撑翻边22,支撑翻边22的设置,首先增大了把手安装板与车箱内板5的接触面积,提升把手安装板与车箱内板5固定的牢固性,进而保证把手安装板的支撑强度;其次,支撑翻边22对把手安装板自身结构也具有加强的作用。
其中,支撑翻边22上设置有多个焊接点,把手安装板焊接在车箱内板5的后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避让孔11的边沿设置有环形翻边15。该环形翻边15也具有提升把手安装板结构强度的作用。该环形翻边15可以向前折弯,也可以向后折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箱后板总成,如图5至图9所示,包括车箱内板5和车箱外板4,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安装于车箱内板5与车箱外板4之间;车箱外板4上设置有避让把手总成3的第二避让孔41,把手安装板的支撑板2固定于车箱内板5的后侧面上,把手安装板本体1抵接在车箱外板4的前侧面上。
具体地,如图7所示,把手安装板通过支撑翻边22焊接在车箱内板5上,通过在涂胶槽14内涂胶粘结在车箱外板4上,把手安装板支撑在车箱内板5与车箱外板4之间。
为了提升车箱后板总成的结构强度,在车箱内板5的下方部位还固定有内板加强板6,如图7所示,把手安装板的两个支撑翻边22的下端焊接在内板加强板6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所述的车箱后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首先,由于车标31与把手集成为把手总成3,针对把手总成3的安装位置设置了把手安装板,利用槽形结构的把手安装板提升把手总成3的支撑强度,从而可以改善把手安装部位的变形问题,也能够改善因把手安装位置变形而导致车箱锁卡滞的问题;其次,由于车标31与把手的集成,在车箱外板4上仅仅设置一个避让孔即可,避免了车箱后板上设置多个安装位而对车箱后板整体性造成的破坏性,也有利于提升车箱后板的整体刚度,改善变形的问题;再者,由于在车箱后板上仅仅设置了一个避让孔,整车后部外观简洁明了,提升了整车的外观感官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固定于车箱后板的车箱内板(5)与车箱外板(4)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安装板,所述把手安装板包括把手安装板本体(1)及支撑板(2),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把手总成(3)的第一避让孔(11),所述第一避让孔(1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所述把手总成(3)的安装位;所述支撑板(2)沿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左右两侧向所述车箱内板(5)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2)围挡在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两侧,使所述把手安装板构成槽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具有向所述车箱内板(5)方向凸伸的支撑凸台(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12)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凸台(12)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3),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3)以所述支撑凸台(12)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上且环绕所述第一避让孔(11)设置有涂胶槽(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远离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翻边(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孔(11)的边沿设置有环形翻边(15)。
9.一种车箱后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箱内板(5)和车箱外板(4),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安装于所述车箱内板(5)与所述车箱外板(4)之间;所述车箱外板(4)上设置有避让把手总成(3)的第二避让孔(41),所述把手安装板的支撑板(2)固定于所述车箱内板(5)的后侧面上,所述把手安装板本体(1)抵接在所述车箱外板(4)的前侧面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箱后板。
CN202322618630.2U 2023-09-26 2023-09-26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084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8630.2U CN2208492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8630.2U CN2208492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258U true CN22084925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8630.2U Active CN2208492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49258U (zh)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CN109927787B (zh)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4396958U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车身和汽车
CN211809867U (zh) 车用锁销加强件及车辆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CN210234892U (zh) 一种蓄电池布置结构与一种客车
CN110294020B (zh)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安装支架结构
CN112061246A (zh) 一种用于混动汽车的车身后地板结构
CN219601149U (zh) 一种雨棚支架、车箱结构及车辆
CN217918150U (zh) 护栏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220914U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2002029457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2242926U (zh) 汽车背门锁安装支架
CN220555940U (zh) 一种汽车后门锁扣安装结构
CN216002792U (zh) 一种翼子板下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8806167U (zh) 一种带发动机检修盖板的轻型商用车地板结构
CN219295287U (zh) 后备箱和车辆
CN213831895U (zh) 后地板结构及电动车辆
WO2010026741A1 (ja) リアトレイの取付構造
CN217672454U (zh) 工具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JP7428062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6232571U (zh) 一种侧围顶盖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8907397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组件和汽车前端模块结构
CN219749949U (zh) 一种置物板结构及具有其的suv车辆
CN218257747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中央通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