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9538U -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9538U
CN220839538U CN202322590314.9U CN202322590314U CN220839538U CN 220839538 U CN220839538 U CN 220839538U CN 202322590314 U CN202322590314 U CN 202322590314U CN 220839538 U CN220839538 U CN 220839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frame
support
steel
stee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90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锋
蒋文伟
姜立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eimitu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eimit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eimit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eimit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90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9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9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9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属于钢带打磨的领域,其用于打磨钢带本体,包括机架、打磨组件和相对设置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打磨组件在机架上并与钢带本体抵接,相对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分别在机架的两端,机架上有第二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设置在相对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之间,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均包括压板和控制件,压板滑动在机架上,控制件与压板连接并控制压板移动,压板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相抵接。在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时,两组第一压紧组件分别对钢带本体的两端进行限位,第二压紧组件对钢带本体的中间进行限位,降低了钢带本体在打磨过程中弯折的可能性,提高了打磨组件对钢带本体的打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带打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带是超薄不锈钢带的延伸物,主要是满足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宽的钢带。在钢带打包时,部分钢带在存放过程中,由于车间的粉尘或工人操作不当,易使得钢带表面粘附少量污物甚至导致钢带表面发黄,故需要打磨装置重新对钢带表面进行清理。
打磨装置主要包括机架、打磨轮和夹持组件,打磨轮设置为两组并分别设置在钢带的两侧,以同时对钢带的两面进行打磨。夹持组件为两组并设置在机架的两端并对钢带的两端进行限位。
由于钢带在自身长而窄的特性下,在打磨轮打磨的过程中,易使得钢带的中段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影响打磨轮对钢带的打磨效果,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用于打磨钢带本体,包括机架、打磨组件和相对设置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钢带本体与打磨组件相抵接,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端,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置在相对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之间;
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均包括压板和控制件,所述压板沿设置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控制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件与压板连接并用于控制压板移动,所述压板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钢带进行打磨时,工人将刚嗲一次穿过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再使用控制件控制对应的压板移动,使得压板与钢带本体相抵接,工人再启动打磨组件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以清理钢带本体表面的污物。此时,位于两端的第一压紧组件中的压板分别抵紧钢带本体的两端,位于两组第一压紧组件之间的第二压紧组件中的压板抵紧钢带本体的中段,使得钢带本体在打磨过程中不易出现弯折的现象,提高了打磨组件对钢带本体的打磨效果。
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杆和控制盘,所述控制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杆与机架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盘同轴连接在控制杆远离机架的一端,所述控制杆远离控制盘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压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钢带进行打磨时,工人转动控制盘,控制盘带动控制杆转动,控制杆再通过连接组件带动压板移动,在压板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抵紧后,完成钢带本体的固定,使得打磨组件工作过程中,钢带本体不易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螺母,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压板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控制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后延伸至第二连接孔中,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控制杆靠近压板的一端,所述螺母设置在第二连接孔中,所述螺母与第二连接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压板进行控制时,工人将控制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后插入第二连接孔中,工人再将螺母螺纹连接在位于第二连接孔中的控制杆上。在控制杆转动的过程中,机架对压板进行限位,且由于控制杆与机架螺纹连接,控制杆转动即可带动压板移动,使得压板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抵紧,以完成对钢带本体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打磨件和第二打磨件,所述第一打磨件和第二打磨件分别设置在钢带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打磨件和第二打磨件均沿钢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打磨件和第二打磨件均包括支座和打磨轮,所述支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打磨轮转动连接在支座上,与所述第一打磨件相对应的打磨轮与钢带本体的一侧相抵接,与所述第二打磨件相对应的打磨轮与钢带本体的另一侧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带本体固定完成后,工人移动支座,支座控制对应的打磨轮移动,使得与第一打磨件对应的打磨轮与钢带本体的一侧抵接、与第二打磨件对应的打磨轮与钢带本体的另一侧抵接,此时工人控制打磨轮转动,打磨轮即可对钢带本体表面进行清理。且在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二压紧组件的限位作用下,使得钢带本体在打磨过程中不易出现位移的现象,以便打磨轮较为稳定地对钢带本体打磨,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的打磨效果。
优选的,所述打磨轮通过安装组件与对应的支座相连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远离支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栓与第一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相配合并形成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中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同轴设置在打磨轮的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打磨轮进行安装时,工人将轴承放置在对应的打磨轮的转轴上,再将轴承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第一让位槽中,工人再将第二安装座固定在第一安装座上,使得轴承与第二让位槽的内壁抵接。此时,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形成的让位空间对轴承进行限位,即完成打磨轮的安装,以便打磨轮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当需要对打磨轮进行更换时,工人取下第二安装座后,工人即可将轴承以及打磨轮取下,从而为工人安装和拆卸打磨轮提供了便利。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打磨轮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打磨轮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时,工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再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控制对应的打磨轮转动,以便打磨轮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支座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打磨轮与钢带本体的位置时,工人启动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即可控制对应的支座移动,支座再带动对应的打磨轮移动,以便打磨轮较为稳定地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有导向杆,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导向板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支座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时,工人转动限位环,以改变限位环的位置。当限位环与导向板抵接时,达到支座移动的最大行程,使得支座上的打磨轮不易移动过多后挤压钢带本体而造成钢带本体变形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紧组件以及位于两组第一压紧组件之间的第二压紧组件,两组第一压紧组件对钢带本体的两端进行压紧,第二压紧组件对钢带本体的中断进行压紧,降低了打磨组件工作时造成钢带本体弯折的可能性,以便打磨组件较为稳定地对钢带本体进行打磨,从而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的打磨效果;
2.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支座,支座调节对应的打磨轮的位置,使得打磨轮较为稳定地抵紧在钢带本体上,从而进一步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的打磨效果;
3.通过设置导向杆和限位环,限位环对支座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使得支座上的打磨轮不易移动过多而对钢带本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导向杆和限位环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带本体;2、机架;21、直线驱动机构;22、导向板;23、限位架;231、限位孔;232、双向螺杆;233、第一限位板;234、第二限位板;3、打磨组件;31、第一打磨件;311、支座;312、打磨轮;313、驱动座;314、电机;315、第一锥齿轮;316、第二锥齿轮;317、轴承;318、导向杆;319、限位环;32、第二打磨件;4、第一压紧组件;41、压板;42、控制件;421、控制杆;422、控制盘;43、连接组件;431、连接板;432、螺母;433、第一连接孔;434、第二连接孔;5、第二压紧组件;6、安装组件;61、第一安装座;611、第一让位槽;62、第二安装座;621、第二让位槽;63、让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参照图1,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用于打磨钢带本体1,包括机架2、打磨组件3和相对设置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打磨组件3设置在机架2上并与钢带本体1相抵接,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分别机架2的两端并与钢带本体1相抵接。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之间设有第二压紧组件5,第二压紧组件5与机架2相连接。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二压紧组件5均包括压板41和控制件42,压板41与控制件42相连接,压板41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1相地接,控制件42设置在机架2上并控制压板41移动。
在需要对钢带本体1进行打磨时,工人启动控制件42,控制件42控制对应的压板41移动,使得压板41与钢带本体1相抵接。此时,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中的压板41对钢带本体1的两端进行限位,第二压紧组件5中的压板41对钢带本体1的中断进行限位,使得打磨组件3工作过程中造成钢带本体1中断弯折的可能性,以便打磨组件3较为稳定地工作,从而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1的打磨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控制件42包括控制杆421和控制盘422,控制杆421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机架2螺纹连接,控制盘422同轴固定在控制杆421上,控制杆421远离控制盘422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43与对应的压板41相连接。
连接组件43包括连接板431和螺母432,连接板431固定在压板41上,连接板43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433和第二连接孔434,控制杆421穿过第一连接孔433后进入第二连接孔434中,螺母432螺纹连接在控制杆421位于第二连接孔434的一端上,且控制杆421与第一连接孔433的内壁转动连接,螺母432与第二连接孔434的内壁转动连接,同时压板41与机架2滑动连接。
当需要对钢带本体1进行固定时,工人钢带本体1放置在机架2上,再转动控制盘422,控制盘422带动控制杆421转动,在机架2的导向和限位作用下,控制杆421即可带动压板41朝向钢带本体1移动,在压板41与钢带本体1抵紧后,即可完成钢带本体1的固定。
参照图1,打磨组件3包括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分别设置在钢带本体1的两侧,且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均沿钢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
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均包括支座311和打磨轮312,支座31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2上,打磨轮312转动连接在支座311上,与第一打磨件31相对应的打磨轮312与钢带本体1的一侧相抵接,与第二打磨件32相对应的打磨轮312与钢带本体1的另一侧相抵接。为了方便对支座311进行控制,机架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21,直线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支座311相固定。直线驱动机构21可设置为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本申请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21设置为油缸。
参照图1,为了方便对打磨轮312进行控制,支座311上固定有驱动座313,驱动座313上固定有电机314,电机314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15,打磨轮312的转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16,第二锥齿轮316与第一锥齿轮315相啮合。
在钢带本体1固定完成后,工人启动直线驱动机构21,直线驱动机构21控制对应的支座311移动,支座311带动对应的打磨轮312移动至与钢带本体1相抵接。在打磨轮31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电机314启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315转动,第一锥齿轮315带动第二锥齿轮316转动,第二锥齿轮316带动打磨轮312转动,打磨轮312即可对钢带本体1进行打磨。同时,在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的作用下,同时对钢带本体1的两侧进行打磨,从而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1的打磨效率。
参照图1和图3,为了方便对打磨轮312进行更换,打磨轮312通过安装组件6与对应的支座311相连接。安装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第一安装座61固定在支座311上,第二安装座6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座61上。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611,第二安装座62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621,第一让位槽611和第二让位槽621形成让位空间63,打磨轮312的转轴上同轴固定有轴承317,轴承317位于让位空间63中。
在打磨轮312需要更换时,工人将第一安装座61与第二安装座62分离,此时轴承317与第一让位槽611分离,再控制打磨轮312移动,使得轴承317与第二让位槽621分离,完成打磨轮312的拆卸。工人再取出新的打磨轮312,再将轴承317卡入第一让位槽611中,再将第二安装座62固定在第一安装座61上,此时轴承317位于让位空间63中,同时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对轴承317进行限位并完成打磨轮312的安装,从而为工人安装和拆卸打磨轮312提供了便利。
参照图1和图4,为了方便对支座311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支座311上固定有导向杆318,机架2上固定有与导向杆318相配合的导向板22,导向杆318与导向板22滑动连接,导向杆318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319,限位环319与导向板22相抵接。
当需要对钢带本体1进行打磨时,工人根据打磨轮312的磨损程度以及钢带本体1的厚度转动限位环319,以调节限位环319的位置。工人再启动直线驱动机构21,直线驱动机构21即可控制支座311移动,在限位环319与导向板22相抵接时,达到支座311最大的移动距离,此时在限位环319的作用下,降低了支座311移动过多而对钢带本体1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钢带本体1进行打磨时,工人将钢带本体1放置在机架2上,再使用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分别对钢带本体1的两端进行压紧,再使用第二压紧组件5对钢带本体1的中段进行固定,使得打磨组件3工作过程中钢带本体1不易出现弯折的现象,以便打磨组件3较为稳定地对钢带本体1进行打磨,从而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1的打磨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5,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进一步提高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1的打磨效果,机架2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架23,限位架23上开设有限位孔231,限位孔231中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32。限位孔231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33和第二限位板234,第一限位板233和第二限位板234分别与双向螺杆232的两个螺纹段螺纹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在工人使用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二压紧组件5对钢带本体1进行第一步限位后,工人转动双向螺杆232,在限位孔231的限位作用下,双向螺杆232带动第一限位板233和第二限位板234以相对的方向移动,在第一限位板233和第二限位板234与钢带本体1抵紧后,完成对钢带本体1的第二步限位,进一步降低了钢带本体1打磨过程中移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打磨装置对钢带本体1的打磨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用于打磨钢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打磨组件(3)和相对设置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所述打磨组件(3)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钢带本体(1)与打磨组件(3)相抵接,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4)分别设置在机架(2)的两端,所述机架(2)上设有第二压紧组件(5),所述第二压紧组件(5)设置在相对的两组第一压紧组件(4)之间;
所述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二压紧组件(5)均包括压板(41)和控制件(42),所述压板(41)沿设置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2)上,所述控制件(42)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控制件(42)与压板(41)连接并用于控制压板(41)移动,所述压板(41)与对应位置的钢带本体(1)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42)包括控制杆(421)和控制盘(422),所述控制杆(42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控制杆(421)与机架(2)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盘(422)同轴连接在控制杆(421)远离机架(2)的一端,所述控制杆(421)远离控制盘(422)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43)与压板(4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3)包括连接板(431)和螺母(432),所述连接板(431)设置在压板(41)上,所述连接板(4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33)和第二连接孔(434),所述控制杆(421)穿过第一连接孔(433)后延伸至第二连接孔(434)中,所述螺母(432)螺纹连接在控制杆(421)靠近压板(41)的一端,所述螺母(432)设置在第二连接孔(434)中,所述螺母(432)与第二连接孔(434)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3)包括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所述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分别设置在钢带本体(1)的两侧,所述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均沿钢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打磨件(31)和第二打磨件(32)均包括支座(311)和打磨轮(312),所述支座(31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2)上,所述打磨轮(312)转动连接在支座(311)上,与所述第一打磨件(31)相对应的打磨轮(312)与钢带本体(1)的一侧相抵接,与所述第二打磨件(32)相对应的打磨轮(312)与钢带本体(1)的另一侧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312)通过安装组件(6)与对应的支座(311)相连接,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所述第一安装座(61)设置在支座(311)上,所述第二安装座(6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61)远离支座(311)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62)通过螺栓与第一安装座(61)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611),所述第二安装座(62)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621),所述第一让位槽(611)和第二让位槽(621)相配合并形成让位空间(63),所述让位空间(63)中设有轴承(317),所述轴承(317)同轴设置在打磨轮(312)的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1)上设有驱动座(313),所述驱动座(313)上设有电机(314),所述电机(314)的输出端上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5),所述打磨轮(312)的转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6),所述第二锥齿轮(316)与第一锥齿轮(315)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直线驱动机构(21),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与支座(31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1)上设有导向杆(318),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导向杆(318)相配合的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杆(318)与导向板(2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18)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319),所述限位环(319)与导向板(22)相抵接。
CN202322590314.9U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Active CN220839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0314.9U CN220839538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0314.9U CN220839538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9538U true CN22083953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90314.9U Active CN220839538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9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6681A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体打磨设备
CN210189402U (zh) 一种五金连接件生产用抛光设备
CN115042061A (zh) 一种用于螺母标准件加工的边角打磨设备
CN220839538U (zh) 一种钢带百叶轮打磨装置
CN212601008U (zh) 一种制动蹄滚轮轴加工磨床
CN112338778A (zh) 一种石材三阶抛光装置
CN218984329U (zh) 异形板材表面打磨装置
CN217045791U (zh) 用于钢化玻璃生产的便捷打磨装置
CN216178343U (zh) 一种用于导线轮生产的侧面开槽打磨装置
CN212495605U (zh) 一种齿轮箱体开槽装置
CN1275751C (zh) 陶瓷砖干式加工方法及一种干式磨边倒角机
CN107972135A (zh) 一种木板加工异型铣砂一体机及其加工工艺
CN209868201U (zh) 笔芯自动研磨装置
CN112775790A (zh) 自动在线打磨装置
CN215036301U (zh) 砂带打磨机
CN218192872U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生产用切割模具
CN217371333U (zh) 一种汽车转向万向轴加工用侧壁切割装置
CN217433956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抛光机构
CN218592499U (zh) 一种转向器阀扭杆加工装置
CN214109424U (zh) 汽车制动器总成的底板防尘罩修复装置
CN220561170U (zh) 一种阀块加工用调节装置
CN218639281U (zh) 一种表面处理装置
CN219358970U (zh) 一种双面打磨动力头及打磨设备
CN219521150U (zh) 一种易拉宝装配专机用的稳态推压动力系统
CN213915918U (zh) 一种特殊钢加工用锻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