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6238U -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6238U
CN220836238U CN202322598348.2U CN202322598348U CN220836238U CN 220836238 U CN220836238 U CN 220836238U CN 202322598348 U CN202322598348 U CN 202322598348U CN 220836238 U CN220836238 U CN 220836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late
rack
di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983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昆宴
饶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Yueche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Yueche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Yueche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Yuecheng Mod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983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6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6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6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包括:支撑座,其后侧设有导向杆;移动块,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上;轴套,设置于移动块前侧;转轴,转动式设置于轴套上;连接套,设置于转轴远离轴套的一端;机架,设置于连接套上;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转动杆,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并贯穿连接套;置放板,设置于转动杆上;夹紧组件,设置于置放板上,用于对模具进行固定;其中,夹紧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置放板两侧;气缸,设置于支撑架上;推板,设置于气缸活塞杆上;顶针,设置于推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防止模具发生位移的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压铸过程中,模具不断地被高温液态金属加热,其温度不断上升。过高的模具温度,将使压铸件产生一些缺陷,如粘模、鼓泡、崩裂、热裂等,同时模具长时间地工作在高温环境中,模具材料强度下降,造成模具表面裂纹,致使模具寿命下降。为缓解和解决以上问题,在压铸生产中,往往采用喷涂或涂敷脱模剂措施。
在现有技术中,对模具表面喷涂都是人工手持喷枪进行,还需配合回转支架转动调整模具的各个面,使得人工手持喷枪对模具的各个面进行喷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喷涂回转支架无法对模具进行固定,导致回转支架在驱动模具转动时,模具容易发生位移,使其模具难以对准人工手持的喷枪,需要人工手持喷枪调整对准模具的位置,在调整喷枪对准模具的过程中,喷枪所喷出的脱模剂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模具进行固定,防止模具发生位移的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包括:
支撑座,其后侧设有导向杆;
移动块,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上;
轴套,设置于移动块前侧;
转轴,转动式设置于轴套上;
连接套,设置于转轴远离轴套的一端;
机架,设置于连接套上;
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
转动杆,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并贯穿连接套;
置放板,设置于转动杆上;
夹紧组件,设置于置放板上,用于对模具进行固定;
其中,夹紧组件包括:
支撑架,设置于置放板两侧;
气缸,设置于支撑架上;
推板,设置于气缸活塞杆上;
顶针,设置于推板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使用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撑架时,首先将模具放置在置放板上,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内侧移动,推板带动顶针向内侧移动,顶针向内移动至与模具接触,从而对模具进行夹紧,使得模具不易发生位移,随后关闭气缸,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置放板转动,置放板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和模具转动,这时人们便手持喷枪,对模具进行喷涂物料,通过辅助模具旋转,使得喷枪能够对模具表面进行均匀喷涂,当模具表面喷涂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并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外侧移动,推板带动顶针向外侧移动,顶针向外移动至与模具脱离接触,然后关闭气缸,静待模具表面的物料风干后,将其取下,如此便可达到辅助模具自转,从而对模具表面进行均匀喷涂物料,同时在旋转时对其模具进行夹紧,防止模具发生位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置放板上设有防飞溅组件,防飞溅组件包括:
连接架,设置于转动杆上;
第二电机,设置于连接架上;
支撑板,设置于连接套远离转动杆的一侧;
连接杆,设置于支撑板上;
防溅板,滑动式设置于连接杆上,并位于置放板外侧;
直齿轮,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设置于防溅板外侧,第一齿条与直齿轮相啮合;
导向架,设置于连接架上,第一齿条上开设有与导向架滑动式连接的导向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初始时,防溅板是沿置放板周向方向围绕的,从而在喷涂过程中阻挡喷料溅射到其它安装部件上,当模具表面被喷涂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使得第一齿条沿导向架向下侧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沿连接杆向下侧移动,防溅板下移至不再围挡置放板,这时关闭第二电机,并将置放板上的模具进行取下,当需要继续对模具进行喷涂时,人们将模具放置在置放板上,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反转,第一齿条便沿导向架向上侧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沿连接杆向上侧移动,防溅板上移至围挡置放板,随后关闭第二电机,对其置放板上的模具进行喷涂工作,如此便可达到在对模具进行喷涂过程中阻挡喷料溅射到其它安装部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置放板上设有用于顶起喷涂好的模具的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
第二齿条,导向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直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对立设置;
移动槽,沿周向方向均匀开设于置放板上;
移动板,设置于第二齿条顶部,并与支撑板相接触;
挤压杆,具有多根,设置于移动板左右两侧及前后两侧,挤压杆延伸至移动槽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将喷涂好的模具取出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使得第一齿条沿导向架向下侧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向下侧移动,防溅板便不再围挡置放板,同时第二齿条沿导向架向上侧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上侧移动,移动板带动挤压杆沿移动槽向上侧移动,挤压杆上移推动模具向上移动与置放板脱离接触,这时人们便将顶起的模具取出,随后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反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上移至围挡置放板,第二齿条带动移动板下移,移动板带动挤压杆沿移动槽向下侧移动,接着关闭第二电机,如此便可达到防溅板下移时,驱动挤压杆将模具顶起,从而便于人们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取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
第三电机,设置于支撑座上;
滚珠丝杆,设置于第三电机输出轴上,轴套与滚珠丝杆螺纹式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
安装架,设置于轴套上;
第四电机,设置于安装架上;
大齿轮,设置于转轴上;
小齿轮,设置于第四电机输出轴上,大齿轮和小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
连接板,设置于支撑座上;
收集框,设置于连接板顶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自动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收集时,首先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转动,轴套与滚珠丝杆螺纹式连接,轴套便带动移动块沿导向杆向上侧移动,轴套带动转轴向上移动,转轴带动连接套向上侧移动,连接套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上侧移动,待连接套及其上所有安装部件上移至适宜的高度后,关闭第三电机,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便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带动其上所有部件转动,同时带动顶针夹持喷涂好的模具转动九十度,使得置放板朝向收集框上方,这时关闭第四电机,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反转,轴套带动移动块沿导向杆向下侧移动,轴套带动转轴向下侧移动,转轴带动连接套向下侧移动,连接套带动其上的置放板下移至靠近收集框,直至置放板上的模具下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第三电机,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外侧移动,推板带动顶针向外侧移动,顶针向外移动至与模具脱离接触,随后关闭气缸,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沿导向架向上侧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上移至不再围挡置放板,同时第二齿条沿导向架向下侧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下侧移动,移动板带动挤压杆向下侧移动,挤压杆推动模具,使得模具与置放板脱离,并落入收集框内,由于模具放置在置放板上时,喷枪无法对模具与置放板贴合的面喷涂喷料,但置放板旋转九十度后,置放板上的模具喷涂好的面朝向收集框,使得模具落入收集框内时,未喷涂喷料的面朝上,此时,便可对模具进行补喷,随之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直齿轮反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反方向移动,使其防溅板和挤压杆复位,然后关闭第二电机,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正转,轴套带动移动块沿导向杆向上侧移动,轴套带动转轴向上侧移动,转轴带动连接套向上侧移动,连接套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上侧移动,当连接套上的其它安装部件上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第三电机,并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使得大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带动其上所有安装部件转动九十度,从而置放板及其上所有部件复位,接着关闭第四电机,如此便可达到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自动收集,并在收集过程中对贴合置放板面的模具进行朝上,从而便于对其进行补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内侧移动,推板带动顶针向内移动,顶针向内移动至与模具接触,从而对模具进行夹紧,使得模具不易发生位移,进而更加精确的对模具进行喷涂;
2、在正常状态下,防溅板是围挡置放板的,从而能够阻挡喷料溅射到其它安装部件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直齿轮转动,第一齿条带动防溅板向下侧移动,防溅板下移后不再围挡置放板,便于人们对喷涂好的模具取下,使用便捷;
3、直齿轮转动与第二齿条啮合,使得第二齿条沿导向架向上侧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移动板带动挤压杆向上侧移动,挤压杆顶起置放板上的模具,从而便于人们对模具进行取下;
4、通过第三电机作为驱动力,驱动滚珠丝杆正反转,使得轴套带动移动块沿导向杆上升或下降,轴套带动转轴及转轴上的其它安装部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置放板与收集框的相对位置,便于对模具进行取放;
5、第四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带动其上所有部件转动九十度,使得置放板朝向收集框,顶针松开模具后,挤压杆挤压模具脱离置放板,并落入收集框内,如此便可达到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自动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转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座;2、导向杆;21、移动块;22、轴套;23、转轴;24、连接套;25、机架;26、第一电机;27、转动杆;28、置放板;3、夹紧组件;31、支撑架;32、气缸;33、推板;34、顶针;4、防飞溅组件;41、连接架;42、第二电机;43、支撑板;44、连接杆;45、防溅板;46、直齿轮;47、第一齿条;48、导向架;49、导向槽;5、出料组件;51、第二齿条;52、移动槽;53、移动板;54、挤压杆;6、调节组件;61、第三电机;62、滚珠丝杆;7、翻转组件;71、安装架;72、第四电机;73、大齿轮;74、小齿轮;8、收集组件;81、连接板;82、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包括:
支撑座1,其后侧设有导向杆2;
移动块21,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2上;
轴套22,设置于移动块21前侧;
转轴23,转动式设置于轴套22上;
连接套24,设置于转轴23远离轴套22的一端;
机架25,设置于连接套24上;
第一电机26,设置于机架25上;
转动杆27,设置于第一电机26输出轴上,并贯穿连接套24;
置放板28,设置于转动杆27上;
夹紧组件3,设置于置放板28上,用于对模具进行固定;
其中,夹紧组件3包括:
支撑架31,设置于置放板28两侧;
气缸32,设置于支撑架31上;
推板33,设置于气缸32活塞杆上;
顶针34,设置于推板33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使用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撑架31时,首先将模具放置在置放板28上,启动气缸32,气缸32活塞杆带动推板33向内侧移动,推板33带动顶针34向内侧移动,顶针34向内移动至与模具接触,从而对模具进行夹紧,使得模具不易发生位移,随后关闭气缸32,启动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输出轴带动转动杆27转动,转动杆27带动置放板28转动,置放板28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和模具转动,这时人们便手持喷枪,对模具进行喷涂物料,通过辅助模具旋转,使得喷枪能够对模具表面进行均匀喷涂,当模具表面喷涂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26,并启动气缸32,气缸32活塞杆带动推板33向外侧移动,推板33带动顶针34向外侧移动,顶针34向外移动至与模具脱离接触,然后关闭气缸32,静待模具表面的物料风干后,将其取下,如此便可达到辅助模具自转,从而对模具表面进行均匀喷涂物料,同时在旋转时对其模具进行夹紧,防止模具发生位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置放板28上设有防飞溅组件4,防飞溅组件4包括:
连接架41,设置于转动杆27上;
第二电机42,设置于连接架41上;
支撑板43,设置于连接套24远离转动杆27的一侧;
连接杆44,设置于支撑板43上;
防溅板45,滑动式设置于连接杆44上,并位于置放板28外侧;
直齿轮46,设置于第二电机42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47,设置于防溅板45外侧,第一齿条47与直齿轮46相啮合;
导向架48,设置于连接架41上,第一齿条47上开设有与导向架48滑动式连接的导向槽49。
在本技术方案中,初始时,防溅板45是沿置放板28周向方向围绕的,从而在喷涂过程中阻挡喷料溅射到其它安装部件上,当模具表面被喷涂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转动,直齿轮46与第一齿条47相啮合,使得第一齿条47沿导向架48向下侧移动,第一齿条47带动防溅板45沿连接杆44向下侧移动,防溅板45下移至不再围挡置放板28,这时关闭第二电机42,并将置放板28上的模具进行取下,当需要继续对模具进行喷涂时,人们将模具放置在置放板28上,启动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反转,第一齿条47便沿导向架48向上侧移动,第一齿条47带动防溅板45沿连接杆44向上侧移动,防溅板45上移至围挡置放板28,随后关闭第二电机42,对其置放板28上的模具进行喷涂工作,如此便可达到在对模具进行喷涂过程中阻挡喷料溅射到其它安装部件上。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置放板28上设有用于顶起喷涂好的模具的出料组件5,出料组件5包括:
第二齿条51,导向架48上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51,第二齿条51与直齿轮46相啮合,第一齿条47和第二齿条51相对立设置;
移动槽52,沿周向方向均匀开设于置放板28上;
移动板53,设置于第二齿条51顶部,并与支撑板43相接触;
挤压杆54,具有多根,设置于移动板53左右两侧及前后两侧,挤压杆54延伸至移动槽52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将喷涂好的模具取出时,启动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转动,直齿轮46与第一齿条47和第二齿条51啮合,使得第一齿条47沿导向架48向下侧移动,第一齿条47带动防溅板45向下侧移动,防溅板45便不再围挡置放板28,同时第二齿条51沿导向架48向上侧移动,第二齿条51带动移动板53向上侧移动,移动板53带动挤压杆54沿移动槽52向上侧移动,挤压杆54上移推动模具向上移动与置放板28脱离接触,这时人们便将顶起的模具取出,随后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反转,第一齿条47和第二齿条51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齿条47带动防溅板45上移至围挡置放板28,第二齿条51带动移动板53下移,移动板53带动挤压杆54沿移动槽52向下侧移动,接着关闭第二电机42,如此便可达到防溅板45下移时,驱动挤压杆54将模具顶起,从而便于人们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取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还包括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包括:
第三电机61,设置于支撑座1上;
滚珠丝杆62,设置于第三电机61输出轴上,轴套22与滚珠丝杆62螺纹式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还包括有翻转组件7,翻转组件7包括:
安装架71,设置于轴套22上;
第四电机72,设置于安装架71上;
大齿轮73,设置于转轴23上;
小齿轮74,设置于第四电机72输出轴上,大齿轮73和小齿轮74相啮合。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化的,还包括收集组件8,收集组件8包括:
连接板81,设置于支撑座1上;
收集框82,设置于连接板81顶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自动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收集时,首先启动第三电机61,第三电机61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62转动,轴套22与滚珠丝杆62螺纹式连接,轴套22便带动移动块21沿导向杆2向上侧移动,轴套22带动转轴23向上移动,转轴23带动连接套24向上侧移动,连接套24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上侧移动,待连接套24及其上所有安装部件上移至适宜的高度后,关闭第三电机61,启动第四电机72,第四电机72输出轴带动小齿轮74转动,小齿轮74带动大齿轮73转动,大齿轮73便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连接套24转动,连接套24带动其上所有部件转动,同时带动顶针34夹持喷涂好的模具转动九十度,使得置放板28朝向收集框82上方,这时关闭第四电机72,启动第三电机61,第三电机61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62反转,轴套22带动移动块21沿导向杆2向下侧移动,轴套22带动转轴23向下侧移动,转轴23带动连接套24向下侧移动,连接套24带动其上的置放板28下移至靠近收集框82,直至置放板28上的模具下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第三电机61,启动气缸32,气缸32活塞杆带动推板33向外侧移动,推板33带动顶针34向外侧移动,顶针34向外移动至与模具脱离接触,随后关闭气缸32,启动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转动,使得第一齿条47沿导向架48向上侧移动,第一齿条47带动防溅板45上移至不再围挡置放板28,同时第二齿条51沿导向架48向下侧移动,第二齿条51带动移动板53向下侧移动,移动板53带动挤压杆54向下侧移动,挤压杆54推动模具,使得模具与置放板28脱离,并落入收集框82内,由于模具放置在置放板28上时,喷枪无法对模具与置放板28贴合的面喷涂喷料,但置放板28旋转九十度后,置放板28上的模具喷涂好的面朝向收集框82,使得模具落入收集框82内时,未喷涂喷料的面朝上,此时,便可对模具进行补喷,随之第二电机42输出轴带动直齿轮46反转,第一齿条47和第二齿条51向相反方向移动,使其防溅板45和挤压杆54复位,然后关闭第二电机42,启动第三电机61,第三电机61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杆62正转,轴套22带动移动块21沿导向杆2向上侧移动,轴套22带动转轴23向上侧移动,转轴23带动连接套24向上侧移动,连接套24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上侧移动,当连接套24上的其它安装部件上移至适宜的位置后,关闭第三电机61,并启动第四电机72,第四电机72输出轴带动小齿轮74转动,小齿轮74与大齿轮73相啮合,使得大齿轮73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连接套24转动,连接套24带动其上所有安装部件转动九十度,从而置放板28及其上所有部件复位,接着关闭第四电机72,如此便可达到对喷涂好的模具进行自动收集,并在收集过程中对贴合置放板28面的模具进行朝上,从而便于对其进行补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其后侧设有导向杆(2);
移动块(21),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导向杆(2)上;
轴套(22),设置于所述移动块(21)前侧;
转轴(23),转动式设置于所述轴套(22)上;
连接套(24),设置于所述转轴(23)远离所述轴套(22)的一端;
机架(25),设置于所述连接套(24)上;
第一电机(26),设置于所述机架(25)上;
转动杆(27),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26)输出轴上,并贯穿所述连接套(24);
置放板(28),设置于所述转动杆(27)上;
夹紧组件(3),设置于所述置放板(28)上,用于对模具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夹紧组件(3)包括:
支撑架(31),设置于所述置放板(28)两侧;
气缸(3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1)上;
推板(33),设置于所述气缸(32)活塞杆上;
顶针(34),设置于所述推板(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板(28)上设有防飞溅组件(4),所述防飞溅组件(4)包括:
连接架(41),设置于所述转动杆(27)上;
第二电机(42),设置于所述连接架(41)上;
支撑板(43),设置于所述连接套(24)远离所述转动杆(27)的一侧;
连接杆(4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3)上;
防溅板(45),滑动式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4)上,并位于所述置放板(28)外侧;
直齿轮(46),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42)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47),设置于所述防溅板(45)外侧,所述第一齿条(47)与所述直齿轮(46)相啮合;
导向架(48),设置于所述连接架(41)上,所述第一齿条(47)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架(48)滑动式连接的导向槽(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板(28)上设有用于顶起喷涂好的模具的出料组件(5),所述出料组件(5)包括:
第二齿条(51),所述导向架(48)上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51),所述第二齿条(51)与直齿轮(46)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47)和第二齿条(51)相对立设置;
移动槽(52),沿周向方向均匀开设于所述置放板(28)上;
移动板(53),设置于所述第二齿条(51)顶部,并与所述支撑板(43)相接触;
挤压杆(54),具有多根,设置于所述移动板(53)左右两侧及前后两侧,所述挤压杆(54)延伸至所述移动槽(5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
第三电机(6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上;
滚珠丝杆(62),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61)输出轴上,所述轴套(22)与所述滚珠丝杆(62)螺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翻转组件(7),所述翻转组件(7)包括:
安装架(71),设置于所述轴套(22)上;
第四电机(7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71)上;
大齿轮(73),设置于所述转轴(23)上;
小齿轮(74),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机(72)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73)和所述小齿轮(74)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组件(8),所述收集组件(8)包括:
连接板(8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上;
收集框(8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81)顶部。
CN202322598348.2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Active CN220836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8348.2U CN22083623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98348.2U CN22083623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6238U true CN22083623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98348.2U Active CN22083623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6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36238U (zh)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的回转支架
CN218424448U (zh) 一种精密模具生产用立式镗洗加工设备
CN216370100U (zh) 一种精密压铸件的压铸模具
CN110280816A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雕铣机
CN214053620U (zh) 一种具有自动精准定位功能的压铸模
CN213137685U (zh) 一种车门拉手的注塑模具
CN213440639U (zh) 电熔模具
CN211331274U (zh) 一种合金铸件自动脱模装置
CN210729927U (zh) 一种用于模具表面喷涂装置
CN211413433U (zh) 汽车挡板模具生产设备
CN21084825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压铸件的后端盖模具
CN110695209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
CN113146972A (zh) 一种可实现零件整体快速移出的下移式紧密模具
CN112404408A (zh) 一种浇铸冷却成型的铸造辅助机械手设备
CN217372275U (zh) 一种多功能模具维修台
CN214725930U (zh) 一种注塑模具辅助装置
CN21308220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旋转抽芯装置
CN217727057U (zh) 一种大型变截面铝镁合金苏鲁锭铸造组合模具
CN216067159U (zh) 一种精密模具加工用定位夹紧装置
CN114406830B (zh) 一种模具制作用内圆角磨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20112138U (zh) 一种铝合金成形设备快速换模装置
CN215472798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汽车充电枪外壳注塑模具
CN111267385B (zh) 一种金属六面压铸成型的模具设备
CN217943262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9294608U (zh) 一种一体脱模顶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