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4342U -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4342U
CN220744342U CN202322158966.5U CN202322158966U CN220744342U CN 220744342 U CN220744342 U CN 220744342U CN 202322158966 U CN202322158966 U CN 202322158966U CN 220744342 U CN220744342 U CN 220744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assembly
positioning
receiving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89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华平
袁玲
肖康
苏芝旭
廖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89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4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4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4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包括:机架,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盘输送层,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用于传输料盘;第一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对接,且所述第一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料盘输送层转移至所述工件上料层;第二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对接,且所述第二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所述工件上料层转移至料盘输送层;以及料盘转移组件,包括转料件和转料驱动结构,所述转料件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可看出,本申请的料盘转移机构可以实现依次对层叠在一起的料盘中的工件进行上料。

Description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供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的料盘转移机构中,一般都是通过将液晶面板放置在料盘上,然后对再对装有液晶面板的料盘进行上料。但是,为了提高上料的效率,需要将多个料盘层叠在一起进行上料,因此需要设置一种可以对层叠一起的料盘进行上下料的料盘转移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在于提供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盘转移机构,包括:
机架,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料盘输送层和工件上料层;
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盘输送层,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用于传输料盘;
第一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对接,以使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能够转移至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且所述第一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料盘输送层转移至所述工件上料层;
第二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对接,以使所述第二接料组件上的料盘能够转移至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上,且所述第二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所述工件上料层转移至料盘输送层;以及
料盘转移组件,包括转料件和转料驱动结构,所述转料件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所述转料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转料件将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的料盘转移至所述第二接料组件。
可看出,本申请的料盘转移机构中,通过在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料盘输送层和工件上料层,在料盘输送层通过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进行料盘的输送,然后设置第一接料组件与第一送料组件对接将第一送料组件所输送的料盘或层叠料盘沿竖直方向从料盘输送层转移至工件上料层进行上料,此时,设置于工件上料层的料盘转移组件可将工件上料完成的空料盘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第二接料组件能够将空料盘或者装有已加工工件的料盘沿竖直方向转移至料盘输送层,进而将料盘传输至第二送料组件进行下料,该方式能够实现料盘的顺利流转,特别是针对多个料盘层叠在一起进行上料的方式,通过第一接料组件和第二接料组件的升降运动以及料盘转移组件对料盘的转移,可以实现依次对层叠在一起的料盘中的工件进行上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料组件包括:
第一接料件,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对接,且所述第一接料件上设有第一避空位;
第一抬升件,设于所述第一避空位,且所述第一抬升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接料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料件上的料盘抬升至所述工件上料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料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沿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运动方向设置;以及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避空位。
可选地,所述料盘转移组件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料组件带动料盘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一侧,并对应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的最上层料盘与下一层料盘之间的缝隙,且所述止挡结构能够移动至所述缝隙内,对所述下一层料盘进行止挡。
可选地,所述转料件包括安装架和吸盘,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转料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料盘;和/或
所述转料件还包括夹爪,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用于夹持料盘。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输送料盘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与所述料盘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第一方向上对料盘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料组件输送料盘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水平第二方向上对料盘进行定位,所述水平第二方向与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沿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料盘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能够在水平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以对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第一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当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朝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方向移动;和/或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丝杆,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且当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朝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驱动件,当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时,所述定位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沿水平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料盘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中靠近所述料盘来料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导斜面,所述导斜面将所述料盘导向至所述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之间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料盘转移机构还包括废料组件,所述废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并位于所述料盘转移组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存放装载废料的料盘;以及
所述废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一种供料装置,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
可选地,还包括工件转移机构,所述工件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用于对所述料盘上的工件进行转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中第一接料组件和第二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中第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中料盘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中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料盘转移机构中废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供料转移机构;
100、机架;110、料盘输送层;120、工件上料层;
200、第一送料组件;
300、第二送料组件;
400、第一接料组件;410、第一接料件;420、第一抬升件;430、第一避空位;
500、第二接料组件;510、第二接料件;520、第二抬升件;530、第二避空位;
600、料盘转移组件;610、转料件;611、安装架;612、吸盘;613、夹爪;620、转料驱动结构;621、第一转料驱动件;622、第二转料驱动件;630、止挡结构;631、止挡件;632、止挡驱动件;
700、第一定位组件;710、第一定位件;720、第二定位件;730、第一丝杆;740、第二丝杆;750、第一丝杆螺母;760、第二丝杆螺母;770、定位驱动件;
800、第二定位组件;810、第三定位件;820、第四定位件;830、导斜面;
900、废料组件;910、废料驱动件;920、废料承载件;
1000、料盘;
20、工件转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结构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结构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结构上。当一个元结构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结构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结构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一些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料盘1000转移机构,包括机架100、第一送料组件200、第二送料组件300、第一接料组件400、第二接料组件500和料盘转移组件600。
其中,机架100可包括料盘输送层110和工件上料层120,并且料盘输送层110和工件上料层120可沿竖直方向分布设置。例如工件上料层120可位于料盘输送层110的上方,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件上料层120也可位于料盘输送层110的下方。可理解的是,料盘1000可以在料盘输送层110用于被输送,料盘1000被输送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料盘1000层叠在一起的一组,当然也可以是多组。料盘1000上的工件可以在工件上料层120进行上料,料盘1000上所装载的工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此外,在工件上料层120中,空料盘1000也可以被转移。
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可分别设置于料盘输送层110,具体地,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可设置于料盘输送层110的机架100上,并且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均可相对于机架100移动如沿水平方向移动,用于传输料盘1000。例如,第一送料组件200可用于传输装载有未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第二送料组件300可用于传输装载有已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其中,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可以是传送带。
第一接料组件400可设置于机架100上,第一接料组件400与第一送料组件200对接,以使第一送料组件200上的料盘1000能够转移至所第一接料组件400上,且第二接料组件500能够相对于第二送料组件300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料盘1000从料盘输送层110转移至工件上料层120,以便于对料盘1000上的工件进行上料。
第二接料组件500可设置于机架100上,第二接料组件500与第二送料组件300对接,以使第二接料组件500上的料盘1000能够转移至第二送料组件300上,且第二接料组件500能够相对于第二送料组件300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料盘1000从工件上料层120转移至料盘输送层110,以便于通过第二送料组件300将装有已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进行下料。
料盘转移组件600可设置于机架100上,并且料盘转移组件600可位于工件上料层120,用于在工件上料层120将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的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
具体地,料盘转移组件600可包括转料件610和转料驱动结构620。其中,转料件610可设置于工件上料层120,转料驱动结构620能够驱动转料件610将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的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上。例如,转料驱动结构620可驱动转料件610在第一接料组件400和第二接料组件500之间来回移动,将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的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上。
工作时,在料盘输送层110中,第一送料组件200可将装有未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该料盘1000可以多个层叠在一起)输送至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第一接料组件400可沿竖直方向带动料盘1000移动,以至少使最上层的料盘1000能够位于工件上料层120,此时,料盘1000上的未加工工件可被上料,当料盘1000上的未加工工件上料加工后,料盘转移组件600可通过转料件610将该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上,加工完的工件可下料至第二接料组件500中的料盘1000上,第二接料组件50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将装有已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转移至料盘输送层110,并可将该料盘1000输送至第二送料组件300。
可看出,本申请的料盘1000转移机构中,通过在机架100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料盘输送层110和工件上料层120,在料盘输送层110通过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进行料盘1000的输送,然后设置第一接料组件400与第一送料组件200对接将第一送料组件200所输送的料盘1000或层叠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从料盘输送层110转移至工件上料层120进行上料,此时,设置于工件上料层120的料盘转移组件600可将工件上料完成的空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第二接料组件500能够将空料盘1000或者装有已加工工件的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转移至料盘输送层110,进而将料盘1000传输至第二送料组件300进行下料,该方式能够实现料盘1000的顺利流转,特别是针对多个料盘1000层叠在一起进行上料的方式,通过第一接料组件400和第二接料组件500的升降运动以及料盘转移组件600对料盘1000的转移,可以实现依次对层叠在一起的料盘1000中的工件进行上料。
参阅图2,第一接料组件400可包括第一接料件410和第一抬升件420。其中,第一接料件410与第一送料组件200对接,用于接收第一送料组件200所传输的料盘1000,第一接料件410上还设置有第一避空位430,第一抬升件420设置于第一避空位430,并且第一抬升件420能够相对于第一接料件410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一接料件410上的料盘1000抬升至工件上料层120。例如,第一抬升件420可在第一抬升驱动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抬升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者丝杆电机等。
可理解,接料前第一抬升件42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至第一避空位430,当第一接料件410上接收有料盘1000时,第一抬升件42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将第一接料件410上的料盘1000抬升至工件上料层120。该方式能够避免第一抬升件420影响第一接料件410接料,同时能够避免第一抬升件420升降时与第一接料件410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料件410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沿第一送料组件200上的料盘1000运动方向设置,用于接收第一送料组件200所传输带的料盘1000。其中,第一传动辊的个数还可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具体可根据料盘1000的大小确定。
具体地,第一传动辊可分别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辊可相对于机架100主动转动,以便于接收第一送料组价上的料盘1000。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一传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一避空位430,当然,第一避空位430可以恰好是两个第一传动辊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第一抬升件420将料盘1000抬起时的稳定性,第一抬升件420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抬升件420共同将料盘1000从第一接料件410如第一传动辊上抬起,此时,第一接料件410上可设置多个第一避空位430,也就是可在多组两个第一传动辊之间设置第一避空位430。
参阅图2,第二接料组件500可包括第二接料件510和第二抬升件520。其中,第二接料件510与第二送料组件300对接,第二接料件510上还设置有第二避空位,第二抬升件520设置于第二避空位530,并且第二抬升件520能够相对于第二接料件510沿竖直方向移动,例如,第二抬升件520可在第二抬升驱动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抬升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者丝杆电机等。
具体地,当第二抬升件520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工件上料层120时,第二抬升件520可用于承接料盘转移组件600所转移的料盘1000,并且当第二抬升件520沿竖直方向移动至第二避空位530时,第二抬升件520上所承载的料盘1000可转移至第二接料件510上。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料件510可相对于机架100移动,以使第二接料件510上的料盘1000能够转移至第二送料组件300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抬升件520移动至第二避空位530时,第二抬升件520上所承载的料盘1000可同时与第二接料件51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接触,此时,料盘1000可在第二送料组件300的作用下从第二接料件510移动至第二送料组件3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料件510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传动辊,第二传动辊沿与第二送料组件300的对接方向设置,用于承接第二抬升件520上的料盘1000。其中,第二传动辊的个数还可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具体可根据料盘1000的大小确定。
具体地,第二传动辊设置于机架100上并可相对于机架100主动转动,以便于将第二传动辊上的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送料组件300上。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二传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二避空位530,当然,第二避空位530可以恰好是两个第二传动辊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第二抬升件520将料盘1000抬起时的稳定性,第二抬升件520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二抬升件520共同对料盘1000进行承载,并将料盘1000从工件上料层120转移至料盘输送层110的第二接料件510上,此时,第二接料件510上可设置多个第二避空位530,也就是可在多组两个第二动辊之间设置第二避空位530。
参阅图3,料盘转移组件600还可包括止挡结构630,止挡结构630设置于第一接料组件400带动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一侧,并对应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的最上层料盘1000与下一层料盘1000之间的缝隙,且止挡结构630能够移动至缝隙内,对下一层料盘1000进行止挡。
可理解,当料盘1000层叠在一些输送时,转料驱动结构620驱动转料件610对最上层料盘1000进行转移过程中,最上层料盘1000可能将下一层料盘1000带起,所以当第一接料组件400将最上层料盘1000转移至工件上料层120时,止挡结构630可移动至最上层料盘1000与下一层料盘1000之间的缝隙内对下一层料盘1000进行止挡,防止最下层料盘1000被带起。
具体地,止挡结构630可位于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一侧并设置于机架100上,且止挡结构630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最上层料盘1000与下一层料盘1000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对下一层料盘1000的止挡效果,止挡结构630可设置两个,两个止挡结构630可相对设置。
止挡结构630可包括止挡件631和止挡驱动件632,止挡驱动件632可设置于机架100上,止挡驱动件632可驱动止挡件631移动至最上层料盘1000与下一层料盘1000之间的缝隙内。其中,止挡件631的个数可是多个如两个、三个或者更多。
参阅图3,料盘转移组件600中的转料件610还可包括安装架611和吸盘612,吸盘612通过安装架611与转料驱动结构620传动连接,吸盘612用于吸附料盘1000;和/或转料件610还包括夹爪613,夹爪613设置于安装架611上,夹爪613用于夹持料盘1000。
可理解,当一些实施例中料盘1000较重时,可采用夹爪613对料盘1000进行夹持固定,或者同时采用夹持和吸盘612对料盘1000进行固定。
此外,转料驱动结构620可包括第一转料驱动件621和第二转料驱动件622,其中,第一转料驱动件621可驱动转料件610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转料驱动件622可驱动转料件610沿水平方向移动将第一接料组件400上的料盘1000转移至第二接料组件500上。
具体地,第二转料驱动件622可设置于机架100上,第一转料驱动件621可设置于第二转料驱动件622的驱动端上。其中,第一转料驱动件621和第二转料驱动件622可以是丝杆电机或气缸等。
参阅图1,料盘1000转移机构还可包括第一定位组件700,第一定位组件700设置于第一送料组件200输送料盘1000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与料盘1000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第一方向上对料盘1000进行定位,以提高料盘1000上料的精度,进而可以提高料盘1000中工件的上料精度。
可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700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多个第一定位组件700沿料盘1000移动的路径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盘1000转移机构还可包括第二定位组件800,第二定位组件800设置于第一接料组件400输送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水平第二方向上对料盘1000进行定位,其中水平第二方向与水平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可理解,料盘1000在第一送料组件200的输送中能够实现水平第一方向上的定位,料盘1000在第一接料组件400的输送中能够实现水平第二方向上的定位,进而实现对料盘1000在两个方向上的定位。另外,上述方式中,将第一定位组件700设置于第一送料组件200输送料盘1000移动的路径上,将第二定位组件800设置于第一接料组件400输送料盘100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上,可以使第一定位组件700和第二定位组件80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区域上,即能够充分利用料盘1000转移机构中各区域的装配空间,避免了将第一定位组件700和第二定位组件800设置在一起后占用某一区域过多的装配空间提高料盘1000转移机构布局和装配的难度。
参阅图4,第一定位组件700可包括沿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于料盘1000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一定位件710和第二定位件720,且第一定位件710和第二定位件720之间能够在水平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以对第一送料组件200上的料盘1000进行定位。也就是第一定位件710和第二定位件720能够在水平第一方向上对料盘1000进行夹持定位。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700还可包括第一丝杆730,第一丝杆730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第一定位件710通过第一丝杆螺母750设置于第一丝杆730上,且当第一丝杆730转动时,第一定位件710可朝靠近第二定位件720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第一定位件710朝靠近第二定位件72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件710可将料盘1000夹紧于第二定位件720上。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700还可包括第二丝杆740,第二定位件720通过第二丝杆螺母760设置于第二丝杆740上,且当第二丝杆740转动时,第二定位件720可朝靠近第一定位件710的方向移动,用于将料盘1000夹紧于第一定位件710上。
或者,当第一丝杆730和第二丝杆740同时转动时,第一定位件710和第二定位件720可同时运动,对料盘1000进行对中夹紧定位,该方式在将料盘1000上料至第一送料组件200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误差空间。
具体地,第一定位组件700还可包括定位驱动件770,当第一定位组件700包括第一丝杆730和第二丝杆740时,定位驱动件770分别与第一丝杆730和第二丝杆740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第一丝杆730和第二丝杆740转动,进而使第一定位件710和第二定位件720能够同时移动。其中,定位驱动件770的动力源可以是人力或者机械动力。
参阅图5,第二定位组件800可包括沿水平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料盘1000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三定位件810和第四定位件820,并且第三定位件810和第四定位件820中靠近料盘1000来料方向的一端还可分别设置有导斜面830,导斜面830将料盘1000导向至第三定位件810和第四定位件820之间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内,即实现对料盘1000在水平第二方向上的定位。
具体地,第三定位件810和第四定位件820可固定设置于机架100上。
参阅图1,料盘1000转移机构还包括废料组件900,废料组件900设置于工件上料层120,并位于料盘转移组件600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存放装载废料的料盘1000。
例如,当料盘1000上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检测到不合格时,料盘转移组件600可将料盘1000转移至废料组件900上,不合格的工件可被下料至废料组件900中的料盘1000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废料组件900能够存放更多的用于装载不合格工件的料盘1000,废料组件900还可相对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废料组件900可设置于机架100上,并可相对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移动。
其中,废料组件900可包括废料驱动件910和废料承载件920,废料驱动件910可设置于机架100上,并且废料驱动件910可驱动废料承载件920沿竖直方向移动。废料驱动件910可以是丝杆电机或气缸。
参阅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供料装置,其采用以上实施方式中的料盘1000转移机构,供料装置能够实现对料盘1000上的工件进行上料。
进一步地,供料装置还可包括工件转移机构20,工件转移机构20设置于工件上料层120,用于对料盘1000上的工件进行转移。其中,工件转移机构20可以是机械手。
例如,工件转移机构20可将第一送料组件200上料盘1000所承载的工件转移至加工工位,以及可以将加工工位上工件转移至第二送料组件300上的料盘1000上或者转移至废料组件900上的料盘1000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一些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一些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料盘输送层和工件上料层;
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料盘输送层,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用于传输料盘;
第一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对接,以使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能够转移至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且所述第一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料盘输送层转移至所述工件上料层;
第二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对接,以使所述第二接料组件上的料盘能够转移至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上,且所述第二接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将所述料盘从所述工件上料层转移至料盘输送层;以及
料盘转移组件,包括转料件和转料驱动结构,所述转料件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所述转料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转料件将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的料盘转移至所述第二接料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组件包括:
第一接料件,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对接,且所述第一接料件上设有第一避空位;
第一抬升件,设于所述第一避空位,且所述第一抬升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接料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料件上的料盘抬升至所述工件上料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沿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运动方向设置;以及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避空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转移组件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料组件带动料盘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一侧,并对应所述第一接料组件上的最上层料盘与下一层料盘之间的缝隙,且所述止挡结构能够移动至所述缝隙内,对所述下一层料盘进行止挡。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件包括安装架和吸盘,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转料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料盘;和/或
所述转料件还包括夹爪,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用于夹持料盘。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输送料盘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与所述料盘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第一方向上对料盘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料组件输送料盘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路径上,用于在水平第二方向上对料盘进行定位,所述水平第二方向与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沿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料盘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能够在水平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以对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上的料盘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第一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当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朝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方向移动;和/或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丝杆,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且当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朝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驱动件,当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时,所述定位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沿水平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料盘移动路径两侧的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中靠近所述料盘来料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导斜面,所述导斜面将所述料盘导向至所述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之间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转移机构还包括废料组件,所述废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并位于所述料盘转移组件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存放装载废料的料盘;以及
所述废料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12.一种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料盘转移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件转移机构,所述工件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件上料层,用于对所述料盘上的工件进行转移。
CN202322158966.5U 2023-08-10 2023-08-10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Active CN220744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966.5U CN2207443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8966.5U CN2207443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4342U true CN220744342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8966.5U Active CN220744342U (zh) 2023-08-10 2023-08-10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4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8446B (zh) 一种治具板上下料设备
CN212639041U (zh) 一种翻面抓取机构及上料装置
CN21831919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1216038B (zh) 一种叠放控制系统
CN113071887A (zh) Ic载板放板机
CN115180362B (zh) 一种板料装盘机
CN217369345U (zh) 分选下料设备
CN110844504B (zh) 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
CN210438045U (zh) 一种进料调整机构及点胶机
CN115432426A (zh) 工件抓取装置、抓取模组、工件转移装置和供料系统
CN110589501A (zh) 一种自动堆栈设备
CN215034536U (zh) 一种电池片划片装置及串焊机
CN220744342U (zh) 料盘转移机构及供料装置
CN116281158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铝壳的上料机
CN110027899B (zh) 生产流水线、送料装置及接驳机构
CN217457829U (zh) 物料转移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1456905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5477999U (zh) 上下料设备
CN215032525U (zh) 一种角柱生产系统
CN112645007A (zh) 一种上料设备
CN218778314U (zh) 上下料机构
CN215287094U (zh) 一种拆码垛上料机构
CN218024146U (zh) 一种供料设备
CN217478678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连接片的连续上料装置
CN220702335U (zh) 极板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