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5317U -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5317U
CN220515317U CN202322038002.7U CN202322038002U CN220515317U CN 220515317 U CN220515317 U CN 220515317U CN 202322038002 U CN202322038002 U CN 202322038002U CN 220515317 U CN220515317 U CN 220515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frame
drive
feeding
st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80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业
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ANTIAN MATTRES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ANTIAN MATTRES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ANTIAN MATTRES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ANTIAN MATTRES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80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5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5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5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其中弯边框机包括:折弯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折弯部,至少两个折弯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冲压机构,其位于两个折弯部之间,冲压机构包括冲压部、拨料部、定位部与上料部,冲压部具有可开合的冲压空间,定位部具有两个可靠近或远离冲压空间的定位夹手,两个定位夹手分别位于冲压空间的左右两侧,两个定位部远离冲压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拨料部,两个拨料部分别具有可前后活动的拨杆,上料部具有可靠近或远离冲压空间的上料夹手,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将床网从不同设备上转移的步骤,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拼接组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床网边框在生产制造时,通常由人工将钢丝上料至弯框机,弯框机将钢丝弯折成矩形后,工人取来连接套,将钢丝的两端分别插入至连接套的两端,使得钢丝与连接套相对固定,从而成型出床网边框。在此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人需要将折弯完成后的钢丝从弯框机上取出,然后组装好连接套后,搬送至冲压机将连接套与钢丝冲压结合,对于工人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整个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可提高床网边框生产加工效率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弯边框机,包括:折弯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折弯部,至少两个所述折弯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冲压机构,其位于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部、拨料部、定位部与上料部,所述冲压部具有可开合的冲压空间,所述定位部具有两个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定位夹手,两个所述定位夹手分别位于所述冲压空间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冲压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拨料部,两个所述拨料部分别具有可前后活动的拨杆,所述上料部具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上料夹手。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生产时,将需要弯折形成的床网边框的框条,例如钢丝,放入到折弯机构内,由至少两个折弯部对钢丝进行折弯,然后由冲压机构对折弯后的钢丝两端进行冲压结合,具体的,冲压机构内的上料部上料用于连接钢丝的连接套,由上料夹手将连接套送入冲压部打开的冲压空间内,然后拨料部的拨杆将钢丝的两端沿前后方向拨动以靠近定位夹手,确保钢丝的两端可进入至两个定位部的定位夹手内,接着两个定位部内的定位夹手靠近冲压空间,带动钢丝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套的左右两端内,最后冲压部的冲压空间合拢,将连接套与钢丝冲压结合,如此即可完成对床网边框的折弯与冲压成型,节省了将床网从不同设备上转移的步骤,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拼接组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压部包括下模、上模与冲压驱动,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上方,所述上模连接于所述冲压驱动上,所述冲压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模上下活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所述冲压空间,所述上模的底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避让通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成型通槽,所述下模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上避让通槽相互正对的下避让通槽、与所述上成型通槽相互正对的下成型通槽。在冲压前,上模与下模分开,此时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的冲压空间为打开状态,上料夹手靠近冲压空间,并将夹持着的连接套送入至冲压空间内,此时上模底面的上避让通槽与下模顶面的下避让通槽可对上料夹手进行避让,而连接套则位于上模底面的上成型通槽与下模顶面的下成型通槽之间,此时冲压驱动带动上模向下活动靠近下模,上避让通槽与下避让通槽形成避让空间,可防止与上料夹手干涉碰撞,而上成型通槽与下成型通槽则形成成型空间,可对连接套的两端冲压成型,使得进入连接套两端的钢丝冲压固定于连接套内,如此将钢丝与连接套相互组装并冲压时,可利用上料夹手保持对连接套定位,使得钢丝的两端可顺利地穿入至连接套内,并且防止对连接套冲压时产生滑移,提高冲压成型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部包括振动盘、上料旋转驱动、上料平移驱动、上料升降驱动与中转夹手,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与所述振动盘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前方,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有直振导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位于所述振动盘的旁侧,所述上料平移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驱动上,所述上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驱动上下活动,所述中转夹手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驱动上,所述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在所述直振导轨的末端上方与所述上料夹手的上方前后活动,所述上料夹手连接于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上,所述上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手向下进入所述下避让通槽或向上远离所述下避让通槽。振动盘用于将组装形成床网边框的连接套排列上料,使得连接套逐个排列于直振导轨内,然后上料平移驱动、上料升降驱动带动中转夹手平移至直振导轨的上方,并下移至直振导轨的末端,由中转夹手夹取位于直振导轨末端的一个连接套,然后中转夹手上移取出连接套,再移动至上料夹手的上方,并下移将连接套放入上料夹手,此时上料旋转驱动可带动上料夹手转动,带动上料夹手转动进入至下避让通槽内,中转夹手可返回复位,准备从直振导轨取出下一个连接套,而上料夹手在等待连接套冲压完成并移出成品后,亦可由上料旋转驱动带动反向转动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平移驱动,所述定位平移驱动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前方,所述定位平移驱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可左右活动的活动端,两个所述定位夹手分别连接于所述定位平移驱动的两个活动端上。在工作前,定位平移驱动两侧的活动端为相互远离的状态,此时两个定位夹手分别位于远离冲压空间的位置,当两个定位夹手夹持钢丝的两端后,定位平移驱动的两个活动端带动两个定位夹手相互靠近,带动钢丝的两端分别从连接套的左右两端插入,如此即可实现对钢丝与连接套的相互组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料部包括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拨杆连接于所述旋转夹紧气缸上,所述旋转夹紧气缸可带动所述拨杆以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及前后活动。拨料部在工作前,拨杆处于水平状态,如此可减少对钢丝折弯时的干涉,使得钢丝可更趋向靠近两个定位夹手,当需要拨动钢丝进入两个定位夹手时,旋转夹紧气缸带动拨杆向后活动,确保拨杆移动至钢丝的后方,然后旋转夹紧气缸带动拨杆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旋转夹紧气缸带动拨杆向前活动,由拨杆带动钢丝移动靠近至上料夹手内,如此可保证钢丝进入上料夹手内,并且调整好钢丝端部的前后位置,使得钢丝在上料夹手内夹紧时可正对于连接套的端部,待上料夹手将钢丝夹紧后,旋转夹紧气缸带动拨杆反转复位,以准备下一次对钢丝的拨送移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架、连接于所述折弯架上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呈矩形排列有四个,位于前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一折弯单元,所述折弯架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折弯夹手,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分别用于将工件向后折弯,位于后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二折弯单元,所述冲压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分别用于将工件向靠近所述冲压机构的方向折弯,所述折弯架上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的前方或后方。折弯架上的折弯部呈矩形排列有四个,可将钢丝在四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折弯,在折弯时,位于两个第一折弯单元之间的折弯夹手将钢丝夹持定位,然后两个第一折弯单元将钢丝向后折弯,钢丝在折弯过程中在两个第二导向杆上活动,并靠近两个第二折弯单元,两个第二导向杆可将钢丝折弯的部分抬升,使得钢丝弯折的部分可向下落入到第二折弯单元内,接着两个第二折弯单元再次对钢丝的两端进行弯折,使得钢丝向冲压机构靠近,由冲压机构完成后续对钢丝两端的拼接与冲压连接,如此可直接完成对钢丝的折弯成型,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弯单元包括安装架、折弯旋转驱动、外套筒、转筒、折弯升降驱动与中芯轴,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折弯架上,所述外套筒以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折弯旋转驱动传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筒,所述折弯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外套筒自转,所述折弯升降驱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外套筒底侧的位置,所述中芯轴连接于所述折弯升降驱动并伸入所述外套筒内,所述折弯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中芯轴向上伸出所述外套筒或向下缩入所述外套筒内。当需要对钢丝进行折弯加工时,折弯升降驱动带动中芯轴向上伸出外套筒,将钢丝放入至中芯轴与转筒之间,由折弯旋转驱动带动外套筒转动,从而使得外套筒上连接的转筒围绕中芯轴转动,对位于中芯轴与转筒之间的钢丝部分进行折弯,当冲压机构完成对床网边框的拼接成型后,折弯升降驱动带动中芯轴向下缩入外套筒内,此时可解除转筒与中芯轴对钢丝的位置限制,如此可方便将成型后的床网边框向后拉出,有利于提高对床网边框下料的便捷性。
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包括收料架、收料旋转驱动、排料架以及上述的弯边框机,所述排料架位于所述折弯架的后方,所述冲压机构还包括两个可前后活动的推料件,两个所述推料件分别位于两个拨料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收料旋转驱动连接于所述折弯架上,所述收料旋转驱动传动连接所述收料架,所述收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收料架向下转动至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之间或向上转动至所述排料架。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弯边框机将床网边框折弯加工完成后,冲压机构内的两个推料件向后活动,将床网边框位于冲压空间的部分向后推出,然后收料旋转驱动带动收料架向上转动,由收料架作用于床网边框前侧的位置,将床网边框向后翻转至排料架上,在排料架上收集完成加工成型的床网边框,接着收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收料架反向转动,使得收料架向下转动至两个第一折弯单元之间复位,如此可实现对生产加工完成后床网边框自动下料,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料架前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下料旋转驱动,所述下料旋转驱动连接有卡爪,所述下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卡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当收料架将成型后的床网边框向上转动翻转至排料架时,下料旋转驱动带动卡爪转动至朝上设置,此时床网边框的前侧可卡入至卡爪内,利用卡爪可稳定地床网边框限位,随着收料架的向上转动,下料旋转驱动亦带动卡爪转动,使得卡爪始终保持朝上设置,可稳定地保持对收料架的移送,当收料架移动至排料架时,下料旋转驱动可带动卡爪转动至朝向排料架,并且倾斜向下设置,使得床网边框可向下掉落于排料架上时,完成下料收集,如此利用卡爪对床网边框的卡紧限位,可提高对床网边框转移时的稳定性,有利于实现自动下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架的前侧设置有放卷架、调直机与框条中转架,所述框条中转架包括机架、角板、导向组件与过料机构,所述角板以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角板下方的位置,所述导向组件内具有导向间隙,所述导向间隙沿远离所述角板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过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导向间隙下方的位置,所述过料机构内具有可转动的过料件,所述过料件正对所述导向间隙的位置设置有过料通槽,所述调直机的输出端正对于所述角板的一端,所述调直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切刀。钢丝从放卷架放出后进入调直机内调直,调直后的钢丝从调直机的输出端送入至角板的一端,当送入足够长度的钢丝后,调直机输出端的切刀向下活动将钢丝分切,然后再由钢丝中转架内的角板对输入的钢丝进行中转移送、使得钢丝摆正放置,然后由导向组件对钢丝逐个排料至过料机构,最后由过料机构对钢丝实现单个上料,如此可实现对钢丝自动放卷、调直、中转移送并上料至折弯机构,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弯边框机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第一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第二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折弯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床网边框生产线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条中转架立体图。
图8是图7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的C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7的D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00-冲压机构、111-定位夹手、112-定位平移驱动、121-拨杆、122-旋转夹紧气缸、131-上料夹手、132-振动盘、133-上料平移驱动、134-上料升降驱动、135-中转夹手、141-下模、1411-下避让通槽、142-上模、1421-上避让通槽、143-冲压驱动、150-推料件、210-折弯架、220-第一折弯单元、221-安装架、222-折弯旋转驱动、223-外套筒、224-转筒、225-折弯升降驱动、226-中芯轴、230-导向杆、310-收料架、320-排料架、331-下料旋转驱动、332-卡爪、400-框条中转架、4110-机架、4210-角板、4220-连接杆、4230-连接座、4240-连动杆、4250-滑板、4260-切刀、4310-导向间隙、4320-上导向板、4330-下导向板、4410-过料件、4411-过料通槽、4420-传动杆、4421-联轴器、4430-直线驱动、4440-齿条、4450-齿轮、4500-引导板、500-调直机、600-放卷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上料、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弯边框机,包括折弯机构与冲压机构100,其中,折弯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折弯部,至少两个所述折弯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冲压机构100位于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所述冲压机构100包括冲压部、拨料部、定位部与上料部,所述冲压部具有可开合的冲压空间,所述定位部具有两个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定位夹手111,两个所述定位夹手111分别位于所述冲压空间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冲压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拨料部,两个所述拨料部分别具有可前后活动的拨杆121,所述上料部具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上料夹手131。
由上述可知,生产时,将需要弯折形成的床网边框的框条,例如钢丝,放入到折弯机构内,由至少两个折弯部对钢丝进行折弯,然后由冲压机构100对折弯后的钢丝两端进行冲压结合,具体的,冲压机构100内的上料部上料用于连接钢丝的连接套,由上料夹手131将连接套送入冲压部打开的冲压空间内,然后拨料部的拨杆121将钢丝的两端沿前后方向拨动以靠近定位夹手111,确保钢丝的两端可进入至两个定位部的定位夹手111内,接着两个定位部内的定位夹手111靠近冲压空间,带动钢丝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套的左右两端内,最后冲压部的冲压空间合拢,将连接套与钢丝冲压结合,如此即可完成对床网边框的折弯与冲压成型,节省了将床网从不同设备上转移的步骤,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拼接组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冲压机构100主要用于对拼接后的钢丝将内部压紧成型于连接套内,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部包括下模141、上模142与冲压驱动143,所述上模142位于所述下模141上方,所述上模142连接于所述冲压驱动143上,所述冲压驱动143可带动所述上模142上下活动,所述上模142与所述下模141之间形成所述冲压空间,所述上模142的底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避让通槽1421、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成型通槽,所述下模141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上避让通槽1421相互正对的下避让通槽1411、与所述上成型通槽相互正对的下成型通槽,在实际应用中,冲压部本身具有用于对整体固定的冲压架,下模141固定于冲压架上,上模142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冲压架上,冲压驱动143主要用于对上模142提供沿上下方向活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冲压驱动143连接于冲压架上位于下模141上方的位置。在冲压前,上模142与下模141分开,此时上模142与下模141之间形成的冲压空间为打开状态,上料夹手131靠近冲压空间,并将夹持着的连接套送入至冲压空间内,此时上模142底面的上避让通槽1421与下模141顶面的下避让通槽1411可对上料夹手131进行避让,而连接套则位于上模142底面的上成型通槽与下模141顶面的下成型通槽之间,此时冲压驱动143带动上模142向下活动靠近下模141,上避让通槽1421与下避让通槽1411形成避让空间,可防止与上料夹手131干涉碰撞,而上成型通槽与下成型通槽则形成成型空间,可对连接套的两端冲压成型,使得进入连接套两端的钢丝冲压固定于连接套内,如此将钢丝与连接套相互组装并冲压时,可利用上料夹手131保持对连接套定位,使得钢丝的两端可顺利地穿入至连接套内,并且防止对连接套冲压时产生滑移,提高冲压成型质量。
上料部主要用于将连接管上料至冲压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部包括振动盘132、上料旋转驱动、上料平移驱动133、上料升降驱动134与中转夹手135,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与所述振动盘132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模141的前方,所述振动盘132的输出端连接有直振导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位于所述振动盘132的旁侧,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上,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上下活动,所述中转夹手135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上,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可带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在所述直振导轨的末端上方与所述上料夹手131的上方前后活动,所述上料夹手131连接于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上,所述上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手131向下进入所述下避让通槽1411或向上远离所述下避让通槽1411,在实际应用中,振动盘132、上料升降驱动134与上料旋转驱动均连接于冲压架上,上料平移驱动133与上料升降驱动134均用于提供沿直线方向活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等,而中转夹手135主要具有可开合的空间,从而对连接管进行夹持或放下,具体的,中转夹手135可采用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由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带动两个中转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连接管的夹持或放下,为了方便将中转夹块内夹持的连接管转移至上料夹手131处,可将中转夹块的中部镂空,上料夹手131可在中转夹块的中部镂空处实现对连接管的夹持,同样的,对于上料夹手131,上料夹手131主要具有可开合的空间,从而对连接管进行夹持或放下,具体的,上料夹手131可采用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由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带动两个上料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连接管的夹持或放下,对于上料旋转驱动,可直接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上料夹手131转动,又或者利用气缸传动连接传动条,并在上料夹手131安装传动轮,传动条与传动轮之间相互啮合,通过气缸带动传动条来回活动,即可带动上料夹手131来回转动。
在上料部中,振动盘132用于将组装形成床网边框的连接套排列上料,使得连接套逐个排列于直振导轨内,然后上料平移驱动133、上料升降驱动134带动中转夹手135平移至直振导轨的上方,并下移至直振导轨的末端,由中转夹手135夹取位于直振导轨末端的一个连接套,然后中转夹手135上移取出连接套,再移动至上料夹手131的上方,并下移将连接套放入上料夹手131,此时上料旋转驱动可带动上料夹手131转动,带动上料夹手131转动进入至下避让通槽1411内,中转夹手135可返回复位,准备从直振导轨取出下一个连接套,而上料夹手131在等待连接套冲压完成并移出成品后,亦可由上料旋转驱动带动反向转动复位。
定位部用于将钢丝的两端拉向冲压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平移驱动112,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设置于所述下模141的前方,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可左右活动的活动端,两个所述定位夹手111分别连接于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的两个活动端上,在实际应用中,定位平移驱动112可采用具有两个输出端的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而定位夹手111主要用于抓取钢丝,定位夹手111可采用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由气动手指或电动手指带动两个定位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钢丝的夹持或放下,为了方便将钢丝送入至两个定位夹块之间,两个定位夹块的后端向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工作前,定位平移驱动112两侧的活动端为相互远离的状态,此时两个定位夹手111分别位于远离冲压空间的位置,当两个定位夹手111夹持钢丝的两端后,定位平移驱动112的两个活动端带动两个定位夹手111相互靠近,带动钢丝的两端分别从连接套的左右两端插入,如此即可实现对钢丝与连接套的相互组装。
折弯部将钢丝弯折后,会存在弯折后的钢丝未能顺利进入到定位夹手111内的情况,为了确保钢丝能进入到定位夹手111内,需要使用拨料部对钢丝进行拨送到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料部包括旋转夹紧气缸122,所述拨杆121连接于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22上,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22可带动所述拨杆121以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及前后活动,在实际应用中,旋转夹紧气缸122双称为下压转角气缸,其具有多个活动自由度,既可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又可提供沿直线方向往复活动的驱动力。拨料部在工作前,拨杆121处于水平状态,如此可减少对钢丝折弯时的干涉,使得钢丝可更趋向靠近两个定位夹手111,当需要拨动钢丝进入两个定位夹手111时,旋转夹紧气缸122带动拨杆121向后活动,确保拨杆121移动至钢丝的后方,然后旋转夹紧气缸122带动拨杆121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旋转夹紧气缸122带动拨杆121向前活动,由拨杆121带动钢丝移动靠近至上料夹手131内,如此可保证钢丝进入上料夹手131内,并且调整好钢丝端部的前后位置,使得钢丝在上料夹手131内夹紧时可正对于连接套的端部,待上料夹手131将钢丝夹紧后,旋转夹紧气缸122带动拨杆121反转复位,以准备下一次对钢丝的拨送移位。
将钢丝折弯形成床网的边框时,一般需要将钢丝进行四次弯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架210、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呈矩形排列有四个,位于前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一折弯单元220,所述折弯架210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折弯夹手,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分别用于将工件向后折弯,位于后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二折弯单元,所述冲压机构10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分别用于将工件向靠近所述冲压机构100的方向折弯,所述折弯架210上连接有两个导向杆230,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230之间,两个所述导向杆230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的前方或后方。折弯架210上的折弯部呈矩形排列有四个,可将钢丝在四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折弯,在折弯时,位于两个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的折弯夹手将钢丝夹持定位,然后两个第一折弯单元220将钢丝向后折弯,钢丝在折弯过程中在两个第二导向杆230上活动,并靠近两个第二折弯单元,两个第二导向杆230可将钢丝折弯的部分抬升,使得钢丝弯折的部分可向下落入到第二折弯单元内,接着两个第二折弯单元再次对钢丝的两端进行弯折,使得钢丝向冲压机构100靠近,由冲压机构100完成后续对钢丝两端的拼接与冲压连接,如此可直接完成对钢丝的折弯成型,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第一折弯单元220主要用于将钢丝的两端向后折弯,在实际使用时,两个第一折弯单元220左右对称地摆放设置,从而分别对钢丝的两端进行后弯加工,作为第一折弯单元220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包括安装架221、折弯旋转驱动222、外套筒223、转筒224、折弯升降驱动225与中芯轴226,所述安装架221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所述外套筒223以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21上,所述折弯旋转驱动222传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筒223,所述折弯旋转驱动222可带动所述外套筒223自转,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21位于所述外套筒223底侧的位置,所述中芯轴226连接于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并伸入所述外套筒223内,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可带动所述中芯轴226向上伸出所述外套筒223或向下缩入所述外套筒223内,在实际应用中,折弯升降驱动225主要用于对中芯轴226提供沿上下方向活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而折弯旋转驱动222则用于对外套筒223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其可直接采用旋转气缸或驱动电机驱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可另外加装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使其带动传动条活动,而在外套筒223上亦连接有传动轮,传动齿与传动轮上均设置有齿并相互啮合,通过带动传动条来回活动,从而带动外套筒223转动。
在第一折弯单元220中,当需要对钢丝进行折弯加工时,折弯升降驱动225带动中芯轴226向上伸出外套筒223,将钢丝放入至中芯轴226与转筒224之间,由折弯旋转驱动222带动外套筒223转动,从而使得外套筒223上连接的转筒224围绕中芯轴226转动,对位于中芯轴226与转筒224之间的钢丝部分进行折弯,当冲压机构100完成对床网边框的拼接成型后,折弯升降驱动225带动中芯轴226向下缩入外套筒223内,此时可解除转筒224与中芯轴226对钢丝的位置限制,如此可方便将成型后的床网边框向后拉出,有利于提高对床网边框下料的便捷性。
对于第二折弯单元,其结构与第一折弯单元220类似,但在第二折弯单元中,当需要将成型后的床网边框取出时,由于第二折弯单元内的中芯轴226与转轴不会对床网边框的向后移位造成干涉,因此在第二折弯单元中不需要另外加装带动中芯轴226上下活动的驱动,中芯轴226可保持位伸出于外套筒223的状态即可。
如图5所示,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包括收料架310、收料旋转驱动、排料架320以及上述的弯边框机,所述排料架320位于所述折弯架210的后方,所述冲压机构100还包括两个可前后活动的推料件150,两个所述推料件150分别位于两个拨料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收料旋转驱动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所述收料旋转驱动传动连接所述收料架310,所述收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收料架310向下转动至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或向上转动至所述排料架320,在实际应用中,收料旋转驱动主要用于对收料架310提供转动的驱动力,其可采用驱动电机或旋转气缸等驱动件,而为了提高收料架310转动的稳定性,收料旋转驱动可采用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的固定端转动连接于冲压架的底侧,收料架310的后侧向下弯折,并将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的活动端转动连接于收料架310后侧下弯的位置处,当收料架310位于两个第一折弯单元220时,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位于伸长的状态,当收料架310需要向上转动靠近排料架320时,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则逐渐收缩,对于推料件150,其主要用于将钢丝向后推,可采用板状或块状的结构件,在冲压架上连接一个气缸、电动丝杆或液压缸驱动推料件150前后活动即可。
在此床网边框生产线中,当弯边框机将床网边框折弯加工完成后,冲压机构100内的两个推料件150向后活动,将床网边框位于冲压空间的部分向后推出,然后收料旋转驱动带动收料架310向上转动,由收料架310作用于床网边框前侧的位置,将床网边框向后翻转至排料架320上,在排料架320上收集完成加工成型的床网边框,接着收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收料架310反向转动,使得收料架310向下转动至两个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复位,如此可实现对生产加工完成后床网边框自动下料,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直接在收料架310前侧设置对床网边框进行卡紧定位的结构,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架310前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下料旋转驱动331,所述下料旋转驱动331连接有卡爪332,所述下料旋转驱动331可带动所述卡爪33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在实际应用中,下料旋转驱动331主要用于对卡爪332提供转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旋转气缸或驱动电机,而为了提高对收料架310的卡紧定位效果,旋转气缸可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在不同的位置上作用于收料架310,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当收料架310将成型后的床网边框向上转动翻转至排料架320时,下料旋转驱动331带动卡爪332转动至朝上设置,此时床网边框的前侧可卡入至卡爪332内,利用卡爪332可稳定地床网边框限位,随着收料架310的向上转动,下料旋转驱动331亦带动卡爪332转动,使得卡爪332始终保持朝上设置,可稳定地保持对收料架310的移送,当收料架310移动至排料架320时,下料旋转驱动331可带动卡爪332转动至朝向排料架320,并且倾斜向下设置,使得床网边框可向下掉落于排料架320上时,完成下料收集,如此利用卡爪332对床网边框的卡紧限位,可提高对床网边框转移时的稳定性,有利于实现自动下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架210的前侧设置有放卷架600、调直机500与框条中转架400,如图7所示,所述框条中转架400包括机架4110、角板4210、导向组件与过料机构,所述角板4210以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所述导向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位于所述角板4210下方的位置,所述导向组件内具有导向间隙4310,所述导向间隙4310沿远离所述角板4210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过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位于所述导向间隙4310下方的位置,所述过料机构内具有可转动的过料件4410,所述过料件4410正对所述导向间隙4310的位置设置有过料通槽4411,所述调直机500的输出端正对于所述角板4210的一端,所述调直机500的输出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切刀4260。钢丝从放卷架600放出后进入调直机500内调直,调直后的钢丝从调直机500的输出端送入至角板4210的一端,当送入足够长度的钢丝后,调直机500输出端的切刀4260向下活动将钢丝分切,然后再由钢丝中转架内的角板4210对输入的钢丝进行中转移送、使得钢丝摆正放置,然后由导向组件对钢丝逐个排料至过料机构,最后由过料机构对钢丝实现单个上料,如此可实现对钢丝自动放卷、调直、中转移送并上料至折弯机构,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托料机构内具有可带动角板4210转动的结构,例如,托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直接驱动连接角板4210,以带动角板4210正反转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托料机构包括连接杆4220、连接座4230、连动杆4240、滑板4250与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滑板4250,所述升降装置可带动所述滑板4250上下活动,所述连接杆4220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所述角板42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连接座4230,多个所述连接座4230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220外侧,所述连动杆424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座4230的端部,在实际应用中,连动杆424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距离该连动杆4240位置最近的一个连接座4230上,所述连动杆42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板4250上。角板4210通过多个连接座4230转动连接于连接杆4220上,如此可确保角板4210在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亦可稳定地连接于机架4110上,当需要对输入的钢丝进行承托时,角板4210上的角槽朝上设置,当需要将输入的钢丝向过料机构中转移送时,升降装置带动滑板4250向上滑动,滑板4250上的连动杆4240将动力传递至一个连接座4230上,使得连接座4230绕连接杆4220转动,从而带动角板4210转动,使得角板4210上的角槽向下转动至正对导向间隙4310,将钢丝送入导向间隙4310,完成后,升降装置带动滑板4250向下滑动,滑板4250上的连动杆4240通过连接座4230带动角板4210绕连接杆4220反向转动复位。
升降装置主要用于对滑板4250提供上下活动的驱动力,其安装固定于机架4110或外设的固定结构上,升降装置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通过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连接于滑板4250,从而带动滑板4250上下活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输出轮与输出杆,第一电机安装固定于机架4110或外设的固定结构上,第一电机驱动连接输出轮,输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输出轮的偏心位置,输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板4250上,而滑板4250则上下滑动连接于机架4110或外设的固定结构上,切刀4260可直接连接于滑板4250底侧。工作时,第一电机带动输出轮转动,输出轮上的输出杆带动滑板4250向上或向下滑动。
导向组件主要用于形成对钢丝限位的导向间隙4310,使得钢丝仅可逐个通过导向间隙4310,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的上导向板4320与下导向板4330,所述上导向板4320与所述下导向板4330之间形成所述导向间隙4310,在实际应用中,上导向板4320的底侧倾斜地延伸,同样的,下导向板4330的顶侧亦倾斜地延伸,因此,在上导向板4320的底侧与下导向板4330的顶侧之间即可形成导向间隙4310。导向间隙4310形成于上导向板4320与下导向板4330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从角板4210向下掉落的钢丝进入至导向间隙4310内,由上导向板4320与下导向板4330限制其活动位置,实现逐个排料至过料机构内。
当需要中转移送的钢丝长度较长时,为从多个位置均可对钢丝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沿所述角板42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导向组件内的导向间隙4310可从钢丝的不同位置进行限位,如此可提高钢丝从角板4210上掉落时的稳定性,使得钢丝不容易发生偏移晃动。
过料机构内具有可带动过料件4410转动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过料件4410可为沿角板4210长度方向延伸的结构件,从而增加对钢丝承托限位的区域,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料机构包括旋转装置与传动杆4420,所述传动杆442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所述传动杆4420沿所述角板42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旋转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杆4420,所述旋转装置可带动所述传动杆4420自转,所述过料件4410在所述传动杆4420上间隔连接有多个。过料件4410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料件4410上的过料通槽4411可从不同的位置共同对钢丝进行承托限位,提高了钢丝进入过料机构内的稳定性,当钢丝进入至多个过料件4410的过料通槽4411后,旋转装置带动传动杆4420自转,使得传动杆4420上的多个过料件4410亦跟随转动,将钢丝向下转动上料至下一个外设的工位中,完成后,旋转装置再带动传动杆4420反向转动,使得多个过料件4410上的过料通槽4411复位至正对于导向间隙4310。
旋转装置主要用于对传动杆4420提供转动的驱动力,可直接采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如图10所示,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直线驱动4430、齿条4440与齿轮4450,所述直线驱动4430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直线驱动4430可选用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等驱动件,所述齿条4440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4430上,所述齿轮4450连接于所述传动杆4420上,所述齿轮4450与所述齿条4440相互啮合。当需要带动传动杆4420转动时,直线驱动4430带动齿条4440沿直线方向活动,由于齿条4440与齿轮4450相互啮合,可通过齿轮4450带动传动杆4420自转,当需要带动传动杆4420反转时,直线驱动4430带动齿条4440沿直线方向反向活动即可,如此利用直线驱动4430通过齿条4440与齿轮4450带动传动杆4420转动,可提高带动传动杆4420转动的力矩,尤其适用于传动杆4420在长度较长时的情况。
当需要中转移送的钢丝长度较短时,此时需要对钢丝进行承托的角度长度较短即可,旋转装置直接从传动杆4420的一端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当钢丝的长度较长时,需要带动角板4210转动的传动杆4420亦需要较长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442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杆4420之间连接有联轴器4421,两个所述传动杆442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旋转装置。此时选用两个传动杆4420进行动力传递,两个传动杆4420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轴器4421相互连接,而两个传动杆442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装置,两个旋转装置可分别从两个传动杆4420相互远离的一端提供动力,同时带动两个传动杆4420转动,从而确保将长度较长的钢丝中转移送。
为了更好地对从过料件4410掉落的钢丝引导掉落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4110上连接有引导板4500,所述引导板4500的顶面与所述导向间隙4310的底端相互齐平,所述引导板4500远离所述导向间隙4310的一侧向下弯折。当钢丝从导向间隙4310掉落至过料件4410的过料通槽4411后,引导板4500亦可对钢丝起到承托的作用,当需要将钢丝向下转动送至下一个工位时,钢丝可沿着引导板4500的引导向下掉落,从而提高对钢丝移送时的顺畅度与精准度。在实际应用中,引导板4500向下弯折形成的弧度与钢丝跟随过料件4410转动时形成的弧度一致,使得引导板4500保持对钢丝进行承托引导,并且引导板4500弯折后向下延伸,进一步对钢丝的自然掉落进行引导,引导板4500还可在机架4110上沿角板42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从而在不同的位置上对钢丝进行支撑、导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弯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折弯部,至少两个所述折弯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冲压机构(100),其位于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所述冲压机构(100)包括冲压部、拨料部、定位部与上料部,所述冲压部具有可开合的冲压空间,所述定位部具有两个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定位夹手(111),两个所述定位夹手(111)分别位于所述冲压空间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冲压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拨料部,两个所述拨料部分别具有可前后活动的拨杆(121),所述上料部具有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冲压空间的上料夹手(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包括下模(141)、上模(142)与冲压驱动(143),所述上模(142)位于所述下模(141)上方,所述上模(142)连接于所述冲压驱动(143)上,所述冲压驱动(143)可带动所述上模(142)上下活动,所述上模(142)与所述下模(141)之间形成所述冲压空间,所述上模(142)的底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避让通槽(1421)、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成型通槽,所述下模(141)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上避让通槽(1421)相互正对的下避让通槽(1411)、与所述上成型通槽相互正对的下成型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包括振动盘(132)、上料旋转驱动、上料平移驱动(133)、上料升降驱动(134)与中转夹手(135),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与所述振动盘(132)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模(141)的前方,所述振动盘(132)的输出端连接有直振导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位于所述振动盘(132)的旁侧,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上,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上下活动,所述中转夹手(135)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上,所述上料平移驱动(133)可带动所述上料升降驱动(134)在所述直振导轨的末端上方与所述上料夹手(131)的上方前后活动,所述上料夹手(131)连接于所述上料旋转驱动上,所述上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手(131)向下进入所述下避让通槽(1411)或向上远离所述下避让通槽(1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平移驱动(112),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设置于所述下模(141)的前方,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可左右活动的活动端,两个所述定位夹手(111)分别连接于所述定位平移驱动(112)的两个活动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部包括旋转夹紧气缸(122),所述拨杆(121)连接于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22)上,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22)可带动所述拨杆(121)以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及前后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架(210)、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呈矩形排列有四个,位于前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一折弯单元(220),所述折弯架(210)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折弯夹手,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分别用于将工件向后折弯,位于后方的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为第二折弯单元,所述冲压机构(10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分别用于将工件向靠近所述冲压机构(100)的方向折弯,所述折弯架(210)上连接有两个导向杆(230),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230)之间,两个所述导向杆(230)分别倾斜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单元的前方或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边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包括安装架(221)、折弯旋转驱动(222)、外套筒(223)、转筒(224)、折弯升降驱动(225)与中芯轴(226),所述安装架(221)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所述外套筒(223)以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21)上,所述折弯旋转驱动(222)传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筒(223),所述折弯旋转驱动(222)可带动所述外套筒(223)自转,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21)位于所述外套筒(223)底侧的位置,所述中芯轴(226)连接于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并伸入所述外套筒(223)内,所述折弯升降驱动(225)可带动所述中芯轴(226)向上伸出所述外套筒(223)或向下缩入所述外套筒(223)内。
8.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料架(310)、收料旋转驱动、排料架(320)以及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弯边框机,所述排料架(320)位于所述折弯架(210)的后方,所述冲压机构(100)还包括两个可前后活动的推料件(150),两个所述推料件(150)分别位于两个拨料部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收料旋转驱动连接于所述折弯架(210)上,所述收料旋转驱动传动连接所述收料架(310),所述收料旋转驱动可带动所述收料架(310)向下转动至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或向上转动至所述排料架(3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架(310)前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单元(220)之间的位置连接有下料旋转驱动(331),所述下料旋转驱动(331)连接有卡爪(332),所述下料旋转驱动(331)可带动所述卡爪(33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架(210)的前侧设置有放卷架(600)、调直机(500)与框条中转架(400),所述框条中转架(400)包括机架(4110)、角板(4210)、导向组件与过料机构,所述角板(4210)以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所述导向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位于所述角板(4210)下方的位置,所述导向组件内具有导向间隙(4310),所述导向间隙(4310)沿远离所述角板(4210)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过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4110)上位于所述导向间隙(4310)下方的位置,所述过料机构内具有可转动的过料件(4410),所述过料件(4410)正对所述导向间隙(4310)的位置设置有过料通槽(4411),所述调直机(500)的输出端正对于所述角板(4210)的一端,所述调直机(500)的输出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切刀(4260)。
CN202322038002.7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Active CN220515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8002.7U CN22051531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8002.7U CN22051531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5317U true CN22051531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8002.7U Active CN22051531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5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1660B (zh) 一种双压双穿号码管机
CN105150251A (zh) 全自动分板机
CN205086018U (zh) 全自动分板机
CN110492330B (zh) 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
CN211660978U (zh) 一种钢绞线的自动切断装置
CN110125278B (zh) 一种扳压杆成型用的弹簧机
CN113634674B (zh) 一种折弯机的多向引导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20515317U (zh) 一种弯边框机及一种床网边框生产线
CN112186654B (zh) 剥线弯线一体化装置
CN210435058U (zh) 一种异形铝棒冷拔拉丝设备
CN112436365A (zh) 一种电力电缆护套剥除装置
CN115338316B (zh) 一种桑拿房加工用的冲孔装置
CN108527672B (zh) 一种珍珠自动打孔机
CN213436965U (zh) 一种棒料自动热墩系统
CN214986289U (zh) 一种长条料自动分段捆扎设备
CN115740338A (zh)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铆接装置
CN211027868U (zh) 一种金属丝剪切折弯设备
CN210041596U (zh) 电机定子的绕线装置
CN211360220U (zh) 一种折弯件加工机构以及自动化设备
CN108598844B (zh) 一种全自动双压穿长套管机的穿管及头端铆端子机构
CN110586805A (zh) 一种金属丝剪切折弯设备
SU1378982A1 (ru) Трубогибочный станок
GB2059301A (en) Tube insertion machine for making heat exchangers
CN209753860U (zh) 全自动弯框机
CN215528832U (zh) 一种全自动插纸机及其插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