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3755U -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3755U
CN220373755U CN202321050631.5U CN202321050631U CN220373755U CN 220373755 U CN220373755 U CN 220373755U CN 202321050631 U CN202321050631 U CN 202321050631U CN 220373755 U CN220373755 U CN 220373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injection mold
rotating
processing tabl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06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昌龙
寇城
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Qianjia Wanli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Qianjia Wanli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Qianjia Wanli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Qianjia Wanli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506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3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3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3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且位于加工台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加工台的内部通过对向移动机构实现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相对或是相背的移动,所述左模具的顶部设置有阻隔单元,所述阻隔单元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顶部的L型架,所述L型架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色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该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通过设置有阻隔单元,利用第一气缸带动阻隔板的移动,实现左模具和右模具在进料注塑满后,在通过阻隔板的分离并对上方的移动口进行封堵,在注入适当材料,以此实现了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加工后的产品颜色分明,提高美观性的同时使得连接处更加的紧密,提高成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色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是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许多的塑料制品,产品的装配在硬质塑料中需要再做一层软胶,软胶的形状可以各式各样,这就需要应用到双色注塑工艺。
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其不同的材料注入后容易造成产品的颜色出现杂色的问题,并且容易造成两者贴合不紧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其不同的材料注入后容易造成产品的颜色出现杂色的问题,并且容易造成两者贴合不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且位于加工台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加工台的内部通过对向移动机构实现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相对或是相背的移动,所述左模具的顶部设置有阻隔单元,所述阻隔单元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顶部的L型架,所述L型架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且放置板安装在左模具的顶部,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且第一活塞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板的内部并固定有阻隔板,而阻隔板的底部延伸至左模具和右模具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对向移动机构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和右模具底部的凸块,且凸块延伸至加工台的内部,所述凸块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且左模具底部的凸块通过气动组件驱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中包括安装在左侧凸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表面的中心处安装有中心杆,且中心杆的底端与加工台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与右侧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动组件中包括安装在加工台左侧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且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左侧凸块的侧面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通过设置有阻隔单元,利用第一气缸带动阻隔板的移动,实现左模具和右模具在进料注塑满后,在通过阻隔板的分离并对上方的移动口进行封堵,在注入适当材料,以此实现了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加工后的产品颜色分明,提高美观性的同时使得连接处更加的紧密,提高成型的效率。
(2)、该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对向移动机构,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实现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之间的转动,以此实现了左模具和右模具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实现了模具的形成,以便于后续的产品成型和产品脱模的操作,提高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向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隔单元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中:1-加工台、2-底座、3-左模具、4-右模具、5-对向移动机构、51-凸块、52-转动组件、52-1-支撑杆、52-2-第一转杆、52-3-第二转杆、52-4-中心杆、52-5-第三转杆、53-气动组件、53-1-第二气缸、53-2-第二活塞杆、6-阻隔单元、61-L型架、62-放置板、63-第一气缸、64-第一活塞杆、65-阻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1,且位于加工台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加工台1的内部通过对向移动机构5实现左模具3和右模具4进行相对或是相背的移动,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在移动后直至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的相对侧紧密接触,且位于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左右侧均连通有进料管,左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阻隔单元6;
阻隔单元6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3顶部的L型架61,L型架61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板62,且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63,第一气缸63与外部气路连通,且第一气缸63通过外部人员控制实现启闭操作,且放置板62安装在左模具3的顶部,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第一气缸6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64,且第一活塞杆64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板62的内部并固定有阻隔板65,而阻隔板65的底部延伸至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连接处。
实施例二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1,且位于加工台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加工台1的内部通过对向移动机构5实现左模具3和右模具4进行相对或是相背的移动,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在移动后直至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的相对侧紧密接触,且位于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左右侧均连通有进料管,左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阻隔单元6;
阻隔单元6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3顶部的L型架61,L型架61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板62,且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63,第一气缸63与外部气路连通,且第一气缸63通过外部人员控制实现启闭操作,且放置板62安装在左模具3的顶部,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第一气缸6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64,且第一活塞杆64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板62的内部并固定有阻隔板65,而阻隔板65的底部延伸至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连接处。
通过设置有阻隔单元6,利用第一气缸63带动阻隔板65的移动,实现左模具3和右模具4在进料注塑满后,在通过阻隔板65的分离并对上方的移动口进行封堵,在注入适当材料,以此实现了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加工后的产品颜色分明,提高美观性的同时使得连接处更加的紧密,提高成型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对向移动机构5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3和右模具4底部的凸块51,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且凸块51在移动槽的内部实现左右侧水平的滑动,且凸块51延伸至加工台1的内部,凸块51之间通过转动组件52连接,且左模具3底部的凸块51通过气动组件53驱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52中包括安装在左侧凸块51的支撑杆52-1,支撑杆5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52-2,第一转杆52-2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52-3,且第二转杆52-3表面的中心处安装有中心杆52-4,且中心杆52-4的底端与加工台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转杆52-3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三转杆52-5,第三转杆52-5的一端与右侧支撑杆52-1的底端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有对向移动机构5,在第二气缸53-1的驱动下实现第一转杆52-2、第二转杆52-3和第三转杆52-5之间的转动,以此实现了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实现了模具的形成,以便于后续的产品成型和产品脱模的操作,提高加工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气动组件53中包括安装在加工台1左侧的第二气缸53-1,第二气缸53-1与外部气路连通,且第二气缸53-1通过外部人员控制实现启闭操作,第二气缸5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53-2,且第二活塞杆53-2的一端与左侧凸块51的侧面固定。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首先启动第二气缸53-1,利用第二气缸53-1带动第二活塞杆53-2的移动,并使得左侧凸块51和左模具3的移动,此时带动了第一转杆52-2的转动,同时使得第一转杆52-2带动第二转杆52-3以中心杆52-4为中心进行转动,同时使得第三转杆52-5进行转动,实现了左模具3和右模具4之间的相对移动,直至两者接触,此时阻隔板65对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连通处阻隔;
与此同时,向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内部分别注塑两种材料,待左模具3和右模具4满料后,通过启动第一气缸63,利用第一气缸63带动第一活塞杆64的移动,从而使得阻隔板65向上移动打开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连通处,直至阻隔板65移动至放置板62中并对放置板62下方的开口进行封堵,在向内部注入材料,从而实现了模具之间的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1),且位于加工台(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内部通过对向移动机构(5)实现左模具(3)和右模具(4)进行相对或是相背的移动,所述左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阻隔单元(6);
所述阻隔单元(6)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3)顶部的L型架(61),所述L型架(61)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板(62),且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63),且放置板(62)安装在左模具(3)的顶部,所述放置板(62)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气缸(6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64),且第一活塞杆(64)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板(62)的内部并固定有阻隔板(65),而阻隔板(65)的底部延伸至左模具(3)和右模具(4)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移动机构(5)中包括安装在左模具(3)和右模具(4)底部的凸块(51),且凸块(51)延伸至加工台(1)的内部,所述凸块(51)之间通过转动组件(52)连接,且左模具(3)底部的凸块(51)通过气动组件(53)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2)中包括安装在左侧凸块(51)的支撑杆(52-1),所述支撑杆(5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5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52-2)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52-3),且第二转杆(52-3)表面的中心处安装有中心杆(52-4),且中心杆(52-4)的底端与加工台(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52-3)的一端通过转动销转动安装有第三转杆(52-5),所述第三转杆(52-5)的一端与右侧支撑杆(52-1)的底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53)中包括安装在加工台(1)左侧的第二气缸(53-1),所述第二气缸(5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53-2),且第二活塞杆(53-2)的一端与左侧凸块(51)的侧面固定。
CN202321050631.5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Active CN220373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0631.5U CN2203737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0631.5U CN2203737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3755U true CN220373755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0631.5U Active CN2203737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3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73755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CN205439085U (zh)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CN211616375U (zh) 一种易于更换维护的注塑模具
CN20729069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成型装置
CN206568439U (zh) 一种双色注塑机
CN112172058B (zh) 一种窗户防火窗框智能注塑成型装置
CN210389998U (zh) 一种板材注塑模具
CN212795704U (zh) 一种射嘴口径可调节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用螺杆式注塑设备
CN208745205U (zh) 一种新型双注塑口注塑机
US3425095A (e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CN215396456U (zh) 一种汽车杯托模具结构
CN212795672U (zh)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CN217454774U (zh) 新型产品无定位型双色脱模机构
CN214605618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传动杆注塑模具
CN215039667U (zh) 一种摇窗电机后盖双色注射装置
CN110900983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离合器用风扇模具
JP3618609B2 (ja) 成形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方法
CN220864596U (zh) 一种多色塑胶玩偶同步成型注塑机
CN219055238U (zh) 一种注塑生产用合模装置
CN210282992U (zh) 双色一体化生产注塑机
CN215151439U (zh) 一种动模侧两色滑块自动切换结构
CN220864586U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机
CN218111501U (zh) 一种多色塑胶注塑机
CN220409427U (zh) 一种通用抗生素胶塞模具
CN215434811U (zh) 导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