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9085U -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9085U
CN205439085U CN201521126971.7U CN201521126971U CN205439085U CN 205439085 U CN205439085 U CN 205439085U CN 201521126971 U CN201521126971 U CN 201521126971U CN 205439085 U CN205439085 U CN 205439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ld
rear mold
semi
front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69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作寰
杨勇
肖富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ilver Basi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ilver Basi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ilver Basi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ilver Basi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69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9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9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90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相同,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之间设置旋转装置;第一前模上设置第一进胶系统,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一半成品,第一半成品保留在第一后模上;第二前模上设置第二进胶系统和顶出装置,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二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保留在第二前模上;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水平旋转180°,第一后模带动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前模上的第二半成品合模形成成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相同,第二进胶系统和顶出装置均位于第二前模上,进胶和顶出同向,实现透明镜双色产品的加工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背景技术
包胶模具是两种塑胶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包胶模具在透明镜双色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1、采用包胶模具加工生产透明镜双色产品,需要二次注塑成型,不能采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并且需要手工放置产品,容易将产品放偏刮花产品,生产周期长,降低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2、传统透明镜双色产品包胶模具由于是正装模,一般都是在镜片侧面进胶,会有水口残留,还需要手工剪除浇口,人工操作易损伤产品,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
然而,一般透明镜双色产品由于受其产品结构限制,不能采用传统的双色模具成型,传统的双色模具,母模是两个形状不同的,而公模的两个形状完全一样,双色注塑机中公模通过转盘进行180度旋转,实现交换合模,母模是固定的,与现在这种透明镜双色产品要求完全冲突;传统的双色模具浇口套安装在前模侧中的母模中,顶针顶出在后模侧中的公模中,进胶和顶出是不同向,在后模侧中的公模中增加唧嘴结构难度大。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实现透明镜双色产品快速加工成型的倒装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相同,并且第二进胶系统和顶出装置均位于第二前模上,进胶和顶出同向,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透明镜双色产品的加工生产,使产品一次性注塑成型,将浇口设置在产品内部,表面无胶口印,无需二次加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一后模、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之间设置可水平转动的旋转装置;
所述第一前模上设置第一进胶系统,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一半成品,第一半成品保留在第一后模上;
所述第二前模上设置第二进胶系统和顶出装置,所述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二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保留在第二前模上;
所述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水平旋转180°,所述第一后模带动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前模上的第二半成品合模形成成品。
所述第一前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底板、第一水口板、第一流道板、第一垫板、第一定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底部设置第一型芯,所述第一进胶系统包括位于第一上底板上侧面的第一唧嘴、与第一唧嘴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一水口板、第一流道板、第一垫板、第一定模板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唧嘴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一型芯。
所述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均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方铁、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侧面上设置型腔。
所述第二前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底板、第二水口板、第二流道板、第二垫板和第二定模板,所述第二定模板底部设置第二型芯;所述顶出装置位于第二水口板和第二垫板之间的空腔内,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针面板、顶针底板、若干顶针和油缸,所述顶针底板位于第二水口板下方,所述顶针面板位于第二定模板上方,所述顶针一端抵接于顶针底板,另一端依次穿过顶针面板、第二垫板和第二定模板,所述油缸固定在第二定模板上,并且油缸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顶针底板;所述第二进胶系统包括位于第二上底板上侧面的第二唧嘴、与第二唧嘴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二水口板、第二流道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第二垫板和第二定模板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唧嘴通过第二流道连通第二型芯。
所述油缸为两个,两个所述油缸位于第二定模板对称的两侧。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双色倒装模具中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相同,并且第二进胶系统和顶出装置均位于第二前模上,进胶和顶出同向,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采用双色倒装模具完成透明镜双色产品的加工生产,使产品一次性注塑成型,无需二次加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第一半成品如镜片,选择在镜片背面进胶,第二半成品如底壳,选择在底壳背面进胶,胶口点在骨位上,将浇口设置在产品内部,表面无胶口印,避免从侧面进胶影响产品的美观性,无需处理胶口印,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一台注塑机上实现双色产品,不用占用两台注塑机,减少转机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机台注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卡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卡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A-A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B-B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后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前模;2、第一后模;3、第二前模;4、第二后模;5、第一进胶系统;51、第一唧嘴;52、第一流道;6、第二进胶系统;61、第二唧嘴;62、第二流道;7、顶出装置;71、顶针面板;72、顶针底板;73、顶针;74、油缸;8、第一上底板;9、第一水口板;10、第一流道板;11、第一垫板;12、第一定模板;13、第一型芯;14、下底板;15、方铁;16、动模板;17、型腔;18、第二上底板;19、第二水口板;20、第二流道板;21、第二定模板;22、第二型芯;23、空腔;24、第二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包括第一前模1、第一后模2、第二前模3和第二后模4。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结构相同,便于实现双色产品的加工。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之间设置可水平转动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为转盘或旋转板,旋转装置带动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180°水平旋转。所述第一前模1上设置第一进胶系统5,所述第一前模1和第一后模2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一半成品,通过第一进胶系统在第一半成品背面进胶,防止从背面进胶影响产品的美观性,第一半成品保留在第一后模2上,第一半成品如透明镜片,模腔附着力使第一半成品留在第一后模上,这时完成第一半成品的加工。所述第二前模3上设置第二进胶系统6和顶出装置7,所述第二前模3和第二后模4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二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保留在第二前模3上。通过第二进胶系统在第二半成品背面进胶,防止从背面进胶影响产品的美观性,第二半成品如底壳,模腔附着力使第二半成品留在第二前模上,这时完成第二半成品的加工。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水平旋转180°,所述第一后模2带动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前模3上的第二半成品合模形成成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合模,将第一半成品如镜片注塑成型,开模,第一半成品留在第一后模上,不用下机,在开模过程中自动拉断第一浇口流道;第二前模好第二后模合模,将第二半成品如底座注塑成型,开模,第二半成品留在第二前模上,在开模过程中自动拉断第二浇口流道;通过旋转装置带动第一后模旋转180°,第一后模旋转到第二前模下方,自动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合模双色生产,此时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牢牢粘合在一起,开模,成型产品留在第二前模上,第二前模上的油缸带动其顶针底板将成型产品顶出,然后通过旋转装置带动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旋转180°,完成整个循环进行下一次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模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底板8、第一水口板9、第一流道板10、第一垫板11、第一定模板12,所述第一定模板12底部设置第一型芯13,所述第一进胶系统5包括位于第一上底板8上侧面的第一唧嘴51、与第一唧嘴51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一水口板9、第一流道板10、第一垫板11、第一定模板12的第一流道52,所述第一唧嘴51通过第一流道52连通第一型芯13。所述第一后模2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14、方铁15、动模板16,所述动模板16上侧面上设置型腔17。第一半成品注塑过程为: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合模,注塑机通过第一唧嘴,将塑胶通过第一流道注入到第一型芯,通过点浇口进入型腔内;开模时,先打开第一水口板和第一流道板,将第一流道从第一半成品上拉开,自动切断胶口;再打开第一水口板与第一上底板,将第一流道从第一唧嘴中推出,这时机械手可以将第一流道取出;再打开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第一型芯和型腔打开,第一半成品留在第一后模内,这时就完成第一半成品的生产动作,双色注塑机的旋转装置将带动第一后模旋转180°,再进行第二半成品的注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前模3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底板18、第二水口板19、第二流道板20、第二垫板24和第二定模板21,所述第二定模板21底部设置第二型芯22;所述顶出装置7位于第二水口板19和第二垫板24之间的空腔23内,所述顶出装置7包括顶针面板71、顶针底板72、若干顶针73和油缸74,所述顶针底板72位于第二水口板19下方,所述顶针面板71位于第二定模板21上方,所述顶针73一端抵接于顶针底板72,另一端依次穿过顶针面板71、第二垫板24和第二定模板21,所述油缸74固定在第二定模板21上,并且油缸74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顶针底板72;所述第二进胶系统6包括位于第二上底板18上侧面的第二唧嘴61、与第二唧嘴61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二水口板19、第二流道板20、顶针面板71、顶针底板72、第二垫板24和第二定模板21的第二流道62,所述第二唧嘴61通过第二流道62连通第二型芯22。第二后模4均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14、方铁15、动模板16,所述动模板16上侧面上设置型腔17。第二半成品注塑过程为:将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合模,注塑机通过第一唧嘴,将塑胶通过第二流道注入到第二型芯,通过点浇口进入型腔内填充;开模时,先打开第二水口板与第二流道板,将第二流道从第二半成品上拉开,自动切断胶口;再打开第二水口板与第二上底板,将第二流道从第二唧嘴中推出,这时机械手即可将第二流道取出;再打开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第二型芯和型腔打开,第二半成品留在第二前模上,这时就完成第二半成品的加工。当第二半成品加工完毕后,第一前模和第二前模固定不动,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通过旋转装置水平旋转180°,实现第一半成品和第二半成品合模,完成产品的加工,然后再通过油缸将加工完毕的成型产品顶出。
作为优化,所述油缸74为两个,两个所述油缸74位于第二定模板21对称的两侧,方便将产品平稳的顶出。

Claims (5)

1.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前模(1)、第一后模(2)、第二前模(3)和第二后模(4),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之间设置可水平转动的旋转装置;
所述第一前模(1)上设置第一进胶系统(5),所述第一前模(1)和第一后模(2)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一半成品,第一半成品保留在第一后模(2)上;
所述第二前模(3)上设置第二进胶系统(6)和顶出装置(7),所述第二前模(3)和第二后模(4)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第二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保留在第二前模(3)上;
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水平旋转180°,所述第一后模(2)带动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前模(3)上的第二半成品合模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底板(8)、第一水口板(9)、第一流道板(10)、第一垫板(11)、第一定模板(12),所述第一定模板(12)底部设置第一型芯(13),所述第一进胶系统(5)包括位于第一上底板(8)上侧面的第一唧嘴(51)、与第一唧嘴(51)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一水口板(9)、第一流道板(10)、第一垫板(11)、第一定模板(12)的第一流道(52),所述第一唧嘴(51)通过第一流道(52)连通第一型芯(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4)均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14)、方铁(15)、动模板(16),所述动模板(16)上侧面上设置型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模(3)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底板(18)、第二水口板(19)、第二流道板(20)、第二垫板(24)和第二定模板(21),所述第二定模板(21)底部设置第二型芯(22);所述顶出装置(7)位于第二水口板(19)和第二垫板(24)之间的空腔(23)内,所述顶出装置(7)包括顶针面板(71)、顶针底板(72)、若干顶针(73)和油缸(74),所述顶针底板(72)位于第二水口板(19)下方,所述顶针面板(71)位于第二定模板(21)上方,所述顶针(73)一端抵接于顶针底板(72),另一端依次穿过顶针面板(71)、第二垫板(24)和第二定模板(21),所述油缸(74)固定在第二定模板(21)上,并且油缸(74)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顶针底板(72);所述第二进胶系统(6)包括位于第二上底板(18)上侧面的第二唧嘴(61)、与第二唧嘴(61)连通且依次贯穿第二水口板(19)、第二流道板(20)、顶针面板(71)、顶针底板(72)、第二垫板(24)、第二定模板(21)的第二流道(62),所述第二唧嘴(61)通过第二流道(62)连通第二型芯(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74)为两个,两个所述油缸(74)位于第二定模板(21)对称的两侧。
CN201521126971.7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6971.7U CN20543908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6971.7U CN20543908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9085U true CN20543908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98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69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08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908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478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杨正军 一种正反面三色夹子的注塑模具
CN108081548A (zh) * 2017-12-22 2018-05-29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前模顶出的双色注塑模具
CN114012981A (zh) * 2021-11-09 2022-02-08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模具成型外观产品的方法和系统
TWI823626B (zh) * 2022-09-23 2023-11-21 中國大陸商 立訊精密組件(蘇州)有限公司 注塑流道封堵機構、模具及注塑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478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杨正军 一种正反面三色夹子的注塑模具
CN106584784B (zh) * 2016-12-30 2018-11-30 杨正军 一种正反面三色夹子的注塑模具
CN108081548A (zh) * 2017-12-22 2018-05-29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前模顶出的双色注塑模具
CN108081548B (zh) * 2017-12-22 2024-05-03 江苏骏伟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模顶出的双色注塑模具
CN114012981A (zh) * 2021-11-09 2022-02-08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模具成型外观产品的方法和系统
TWI823626B (zh) * 2022-09-23 2023-11-21 中國大陸商 立訊精密組件(蘇州)有限公司 注塑流道封堵機構、模具及注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9085U (zh)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CN201291498Y (zh) 一种全自动陶瓷热压机
CN203650855U (zh) 注塑模具斜顶块多点进胶机构
CN206605724U (zh) 一种行位进胶的注塑模具
CN108177307A (zh) 双色注塑模具刀口封胶二次注塑机构
CN104149273B (zh) 多角度滑块叠加二次抽芯机构的模具
CN104960155B (zh) 一种包胶模板浮动侧边顶出脱模机构及其包胶模具
CN209794452U (zh) 基于模内切浇口技术的汽车门板注塑模具
CN104924527A (zh) 一种热流道双层模具注塑结构注塑模具
CN205238466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内自动切料机构
CN107839171B (zh) 交叉填充式双色塑料椅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CN205522311U (zh) 注塑模具的产品背面进胶机构
CN202241829U (zh) 旋转抽芯开合模控制机构的模具结构
CN108081548B (zh) 一种前模顶出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03171965U (zh) 一种全自动级进式精密注塑模架
CN202764141U (zh) 一种斜顶式模具结构
CN206870302U (zh) 条形塑料件模具潜伏浇口镶块二次顶出机构
CN202241827U (zh) 翘翘板的模具结构
CN206493530U (zh) 一种模具侧流道自动切断结构
CN21435393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模内切断水口加速顶出水口机构
CN209409168U (zh) 旋转共注模具
CN208343357U (zh) 一种前模行位无顶出注塑模具
CN209699751U (zh) 带有斜销侧抽芯机构的茶杯盖注塑机构
CN208148394U (zh) 二次注塑前大灯pc双色模
CN202129947U (zh) 热流道分流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