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9239U -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9239U
CN220199239U CN202321429650.9U CN202321429650U CN220199239U CN 220199239 U CN220199239 U CN 220199239U CN 202321429650 U CN202321429650 U CN 202321429650U CN 220199239 U CN220199239 U CN 220199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eam main
collision beam
glass fiber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96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祖士明
王海娇
谭雪友
郑伟光
董一航
吴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4296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9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包括安装板与防撞梁主体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吸能填充物,安装板为硬质橡胶材料制成并和汽车连接,防撞梁主体呈U形形状且粘接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的设置能够使防撞梁主体受到撞击时主动发生变形,通过变形抵消一部分撞击,提高防撞梁主体的防护性能,防撞梁主体由多层合金层与多层玻璃纤维层相互交错堆叠组成,多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各不相同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为a,a=360/n,n代表玻璃纤维层的数量,这种铺设方式能够将撞击力均匀分给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承受的撞击力更加均匀,提高了防撞梁主体的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梁是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撞击力对车体以及车内人员损害的一种车体装置,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外观、性能和车辆的总体轻量化都在逐渐优化,汽车防撞梁逐渐采用塑料材质,防撞梁由外板、缓冲层及横梁组成,外板和缓冲层均采用塑料制成,外板和缓冲层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当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防撞梁的塑料缓冲层具备一定的吸能缓冲能力,但是吸能缓冲效果有限,无法有效保护汽车及人员安全,基于此,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专利号为ZL201620121549.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泡沫铝汽车防撞梁,该汽车防撞梁在保证汽车轻量化的同时且吸能缓冲能力强,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该汽车防撞梁可以完全吸收冲击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汽车及人员安全,但是该汽车防撞梁采用单一的泡沫铝材料制造,在强大的撞击力作用下,单一的泡沫铝材料易发生碎裂现象,同时伴随有碎块脱落,一旦出现重复撞击,将不能继续有效的发挥吸能缓冲作用,导致汽车及人员安全在出现重复撞击时无法得到继续保证。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包括安装板与防撞梁主体,安装板用于防撞梁主体与汽车之间的装配,防撞梁主体呈U形形状,防撞梁主体与安装板之间的区域内填充设置有吸能填充物。
进一步的,防撞梁主体包括主梁板,主梁板的两侧同向延伸有侧板,两个侧板自由端相背的一侧延伸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安装板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粘接,安装板可拆卸式安装在汽车上,安装板为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侧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倒圆角。
进一步的,防撞梁主体由合金层与玻璃纤维层组成。
进一步的,合金层与玻璃纤维层均设置有多层且两者相互交错堆叠组成了防撞梁主体,多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各不相同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为a,a=360/n,n代表玻璃纤维层的数量。
进一步的,吸能填充物包括泡沫铝和PVC泡沫,泡沫铝和PVC泡沫通过胶粘方式交错填充至防撞梁主体与安装板之间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实现汽车与防撞梁主体之间的安装,安装板为硬质橡胶材料制成,其意义在于:一方面,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的安装板在防撞梁主体受到撞击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能力,另一方面,防撞梁主体在受到较大撞击力时,两个侧板会向相背的一侧发生变形,进而使两个连接板做相互远离的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安装板被撕裂,撕裂下来的部分仍然位于连接板与汽车之间,故而连接板的移动不会对汽车产生划痕,另外,所述侧板与连接板的移动意味着防撞梁主体产生了部分变形,通过该部分变形抵消一部分撞击,提高防撞梁主体的防护性能,若防撞梁主体直接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在汽车上,则受到撞击时,由于螺栓连接的限制,防撞梁主体的连接板很难发生移动,通过变形抵消部分撞击力的效果较差,而且撞击通过螺栓间接传递给汽车,使汽车位于螺栓连接附近的部分发生翘边、撕裂等受损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防撞梁主体由多层合金层与多层玻璃纤维层相互交错堆叠组成,多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各不相同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为a,a=360/n,n代表玻璃纤维层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使多组玻璃纤维层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沿一个圆周方向呈阵列分布,受到撞击时,相当于撞击点的周围沿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玻璃纤维,将撞击力均匀分给多个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承受的撞击力更加均匀,进而提高防撞梁主体的防护性能,如图5所展示的,玻璃纤维层设置有四组,a代表撞击点,b代表玻璃纤维,a处的撞击被多根玻璃纤维b均匀分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防撞梁主体的示意图;
图4为防撞梁主体的截面图;
图5为受到撞击时,撞击点与分布在撞击点周围的玻璃纤维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安装板;2、防撞梁主体;201、合金层;202、玻璃纤维层;3、吸能填充物;4、主梁板;5、侧板;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包括安装板1与防撞梁主体2,安装板1用于防撞梁主体2与汽车之间的装配,防撞梁主体2呈U形形状,防撞梁主体2与安装板1之间的区域内填充设置有吸能填充物3。
本实用新型将吸能填充物3填充设置在防撞梁主体2与安装板1之间的区域内,能够在防撞梁主体2受到碰撞时,第一时间通过吸能填充物3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减轻撞击力对车体以及车内人员的损害。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防撞梁主体2包括主梁板4,主梁板4的两侧同向延伸有侧板5,两个侧板5自由端相背的一侧延伸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与安装板1连接且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安装板1可拆卸式安装在汽车上,安装板1为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其意义在于:一方面,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的安装板1在防撞梁主体2受到撞击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能力,另一方面,防撞梁主体2在受到较大撞击力时,两个侧板5会向相背的一侧发生变形,进而使两个连接板6做相互远离的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安装板1被撕裂,撕裂下来的部分仍然位于连接板6与汽车之间,故而连接板6的移动不会对汽车产生划痕问题,对汽车的损伤较小,另外,所述侧板5与连接板6的移动意味着防撞梁主体2产生了部分变形,通过该部分变形抵消一部分撞击,提高防撞梁主体2的防护性能,若防撞梁主体2直接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在汽车上,则受到撞击时,由于螺栓连接的限制,防撞梁主体2的连接板6很难发生移动,通过变形抵消部分撞击力的效果较差,而且撞击通过螺栓间接传递给汽车,使汽车位于螺栓连接附近的部分发生翘边、撕裂等受损问题;
上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撞击时,安装板1被撕裂后,由于撞击的存在,防撞梁主体2仍位于汽车与撞击物之间,直至撞击结束,撞击物撤销对防撞梁主体2的压持,防撞梁主体2才会脱落,故而安装板1被撕裂不影响防撞梁主体2的防护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侧板5与连接板6的连接处倒圆角,其意义在于,在主梁板4受到撞击时,能够更好的将撞击力传递给连接板6,使连接板6与侧板5的变形缓冲抵消部分撞击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防撞梁主体2由合金层201与玻璃纤维层202组成,其意义在于,玻璃纤维具有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大等性能,提高了防撞梁主体2的防撞、缓冲、吸能、回弹等性能。
进一步的,合金层201与玻璃纤维层202均设置有多层且两者相互交错堆叠组成了防撞梁主体2,多组玻璃纤维层202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各不相同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层202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为a,a=360/n,其中,n代表玻璃纤维层202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使多组玻璃纤维层202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沿一个圆周方向呈阵列分布,受到撞击时,相当于撞击点的周围沿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玻璃纤维,将撞击力均匀分给多个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承受的撞击力更加均匀,进而提高防撞梁主体2的防护性能,如图5所展示的,玻璃纤维层202设置有四组,a代表撞击点,b代表玻璃纤维,a处的撞击被多根玻璃纤维b均匀分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吸能填充物3包括泡沫铝和PVC泡沫,泡沫铝和PVC泡沫通过胶粘方式交错填充至防撞梁主体2与安装板1之间的区域内;泡沫铝具备重量轻、高吸收冲击能力强、易加工等等优点,PVC泡沫具备阻燃、自熄、防水防腐蚀、减震隔音等等优点,两者相互配合提高了吸能填充物3的缓冲性能,进而提高了曾格格防撞梁的防护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与防撞梁主体(2),安装板(1)用于防撞梁主体(2)与汽车之间的装配,防撞梁主体(2)呈U形形状,防撞梁主体(2)与安装板(1)之间的区域内填充设置有吸能填充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防撞梁主体(2)包括主梁板(4),主梁板(4)的两侧同向延伸有侧板(5),两个侧板(5)自由端相背的一侧延伸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与安装板(1)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粘接,安装板(1)可拆卸式安装在汽车上,安装板(1)为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侧板(5)与连接板(6)的连接处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防撞梁主体(2)由合金层(201)与玻璃纤维层(20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合金层(201)与玻璃纤维层(202)均设置有多层且两者相互交错堆叠组成了防撞梁主体(2),多组玻璃纤维层(202)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各不相同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层(202)中的玻璃纤维的铺设角度为a,a=360/n,n代表玻璃纤维层(202)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吸能填充物(3)包括泡沫铝和PVC泡沫,泡沫铝和PVC泡沫通过胶粘方式交错填充至防撞梁主体(2)与安装板(1)之间的区域内。
CN202321429650.9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Active CN220199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650.9U CN22019923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650.9U CN22019923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9239U true CN22019923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9650.9U Active CN22019923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9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1525A (zh) 一种负泊松比蜂窝材料填充的汽车前纵梁
CN206202208U (zh)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结构
CN110374032B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CN220199239U (zh) 一种混杂夹芯结构防撞梁
CN215451603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115649036A (zh) 仿生吸能型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CN212125047U (zh)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KR101375248B1 (ko) 차량용 범퍼 어셈블리
CN206884960U (zh) 一种泡沫铝/纤维织布复合型汽车防撞梁
CN106740611A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装置
CN210827249U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CN210234898U (zh) 高安全汽车保险杠
CN211844330U (zh) 一种安全性汽车保险杠
CN220199238U (zh) 一种集承载与吸能于一体的点阵夹芯结构
CN102248925B (zh) 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CN211684969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结构
CN216508233U (zh) 越野车吸能加强型保险杠
CN201849431U (zh) 货车车尾缓冲垫
CN113682255A (zh) 一种车载吸能防撞缓冲器
CN220465808U (zh)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无人机缓冲吸能保护装置
CN218907479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
CN220742954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保险杠
CN214057446U (zh) 具有发泡工件的车用防撞块
CN212195349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护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CN109849828A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的缓冲减振吸能防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